绿色建筑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7:54

绿色建筑的理解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正文:

我国缺乏对绿色施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绿色施工的科学技术标准还没有完善,更多的是关注文明施工与安全施工。同时,由于我国技术落后,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与设备,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使用较少,再加上企业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可持续技术的推广。此外,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企业在对绿色建材的使用方面少之又少,由于建筑业大多数都是农民工,素质水平较低,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能源节约、资源消耗等环保意识。如果政府没有强制要求,建筑企业很难主动实施绿色施工,通常都是喊的多,做的少。

一、影响绿色施工发展的因素

首先,我国绿色建筑施工是近些年才提倡的,因此绿色施工管理也是近些年才开展的,所以建筑行业大多数工作人员根本没有绿色施工和管理的意识,有的虽然有,但是概念还是比较模糊,总体来讲,绿色施工和管理意识缺乏。

再者,施工单位希望获得利益最大化,但是绿色施工和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企业的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重视甚至是忽视绿色施工。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很多建筑施工人员都缺乏专业的绿色知识,素质偏低,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到环保的要求,产生比较大的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

其次,在施工中,要进行绿色施工和管理,要想保证利益,势必需要在建筑材料上面降低标准,于是就存在一些施工企业选择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或者高耗能的施工材料,而且对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那么绿色施工就是一种形式,绿色施工管理就是一个空口号,得不到真正的实施。

再次,由于绿色施工属于新兴事物,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施工,这样才能提升绿色施工管理。在人员素质方面,由于大多数的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一方面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绿色施工理念,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绿色建筑知识和技能,环保和节能意识比较淡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和设备仍然是比较落后的,而建筑施工的工艺和流程也不够科学和规范,缺乏对新的建筑工艺,新的建筑技术的引进和应用,这给绿色施工管理带来较大的阻力。

最后,绿色施工和管理,除了自身的管理,还需要有效的科学监管,只有加大绿色施工和管理的监管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现代绿色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那么绿色施工才能有法可依。只有制定了合理有效的绿色建筑施工的管理流程,把建筑施工的绿色效应纳入到建筑施工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中来,切实地促进绿色建筑施工的发展,加强绿色施工管理,打造真正的绿色建筑。

二、绿色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具体的实施制度,可操作性较低。我国实施绿色施工还处起步阶段,发展速度较慢,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没有形成系统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也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实施时间较短还存在很多漏洞,导致制度的可操作性较低。另外,很多建筑企业总是将公司效益摆在第一位,而不重视对于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对于环境的保护,这样就会使得很多高能耗工程也得以建成投入使用,从而给绿色施工管理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2.缺乏环保意识,绿色施工管理难以真正落实。现我国社会总体上都缺乏环保意识,整个社会缺乏一种良好的环保气氛,使得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时,很多管理人员本身就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在进行管理时自然也就不会重视环保问题。另外很多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绿色施工理念,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就难上加难。除此之外,绿色施工在短时间内也是需要投入一定成本的,而其收益却较长,导致很多管理人员因看不到其收益而在进行绿色施工管理时采取消极的态度,这也不利于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3.建筑企业对于绿色施工的重视度较低。建筑施工企业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会采取极力降低成本的方法来实现,而成本的降低却经常会带来环境破坏和污染、资源浪费等不良后果。很多企业明明知道这一点,然而却因为经济效益的问题仍选择了这条道路。对于绿色施工的重视度较低,自然就会减少对绿色施工管理的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及人员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

三、当前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创新方向

为保证我国绿色施工管理的顺利实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改善绿色施工管理的现状,解决绿色施工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以真正实现建筑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组织管理。针对建筑企业的绿色施工和管理,需要建立和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在施工建设中,确定管理的内容和目标,这样才能有计划和有目的地进行绿色施工管理,良好的组织管理是保障绿色施工管理开展的基础。

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实施管理(1)绿色施工管理并不是单纯地进行技术的管理,而是一项动态管理,需要从施工整个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便达到良好的效果。(2)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个项目所在区域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结合项目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绿色施工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才能更好地开展绿色施工管理。(3)定期地对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宣传和学习,并对新员工进行深入的宣传,让整个施工团队整体提升绿色施工意识,才能提升绿色施工的管理水平。

4.评价管理(1)对照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实施绿色施工管理的法律依据,是唯绿色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强制手段。因此国家应针对建筑行业当中所存在的能源消耗巨大的问题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以规范企业行为、控制能源消耗,为实现绿色施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6.加强管理,推动绿色施工管理的向前发展。加强管理是推动绿色施工管理向前发展的保障。针对相关审批制度要进行完善,在进行评判时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结合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判断,以保证建筑项目能够科学、合理。比如说可在招标文件当中明确提出施工单位应履行的有关于环保方面的责任及义务,同时还要注意在承包合同当中也要加上此要求,以规范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另外,加强行政监管,制定相关评估体系,比如说在进行工程验收时增加绿色施工技术的考评等,以保证绿色施工管理落到实处。

四、结语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在实施绿色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着重视不够、监管不够等很多问题,但是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管理力度地不断加强、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绿色施工管理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的理解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信息技术;autoCaD;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建筑业已成为我国能耗最高的行业之一,并将在未来十年继续大幅增长。而在全球,到2050年,将有超过一半的能耗来自建筑。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将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培养未来建筑行业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建筑类职业学院的教师,更是责无旁贷,要尽快学习绿色建筑理论,关注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使用,尽快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我校作为隶属于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一所省属专科(高职)层次普通高等学校,新校区以打造“绿色校园”为总体目标,是省内第一个以校园为单位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区,其中行政楼和图书馆是三星级绿色建筑。学生身在这样一所绿色校园,耳濡目染,会对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有一些了解。目前,我校大部分专业都增加了绿色建筑概论或者Bim的课程,各专业的任课教师也在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将绿色建筑理念和部分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在当前绿色、节能、环保成为大趋势的形式下,我认为基础课的老师也应该思索如何将绿色建筑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以便学生能更早的接受到绿色建筑的思想,了解相关的知识。在基础课中融入了绿色建筑思想和部分浅显易懂的绿色建筑知识,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了解绿色建筑思想,养成绿色生活习惯的作用,对学生今后学习绿色建筑课程有一些帮助。信息技术课是各个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绿色建筑理念,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

在woRD2010软件这一章,可以使用绿色建筑内容简介作为排版的资料,教师有意设置一些关键词让学生进行处理,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的同时对绿色建筑概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后续的排版练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在的专业选择对应的内容,比如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规划,绿色建筑设计等等,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

在eXCeL2010这一章,教师可以使用建筑设计,装饰施工等过程中的部分工程量清单让学生进行数据计算和数据数理。比如,对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课前把部分装修工程量清单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上网了解清单上各个装饰材料,对比材料的优劣,了解绿色建材的知识。课堂上使用这个清单让学生进行数据数理。对于eXCeL图表的操作,教师可以使用我校不同建筑的能耗数据作为素材,让学生进行分析,生成直观、合适的图表。通过对几所不同星级的绿色建筑的能耗进行对比,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绿色建筑带给我们的舒适、节能、环保。

在ppt2010章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绿色建筑方面的素材,制作与学生本专业相关的演示文稿,并通过小组选拔,在全班面前讲解。

在其它章节,教师也可以使用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实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既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又了解了绿色建筑方面的知识。

二、在后续的autoCaD课程中

我校是以培养建筑方面人才的专科(高职)学校,autoCaD软件是学生工作和学习必须掌握的工具软件。因此,我校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设置上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学习计算机基础,以办公自动化软件为主;第二学期学习autoCaD软件,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尝试在autoCaD课程的最后部分增加ReVit软件的介绍。ReVit软件是目前各建筑单位、设计单位使用较多的Bim软件之一,我校部分专业已经开设了这门课程。教师通过展示使用ReVit软件制作的建筑漫游动画,激发学生学习ReVit软件的兴趣。教师打开ReVit示例文件,让学生看到使用ReVit软件画的建筑平面图及生成的三维图。联系刚刚学习的autoCaD软件,学生感受到原来这么高大上的软件和autoCaD软件也是相通的,真正理解autoCaD软件是后续课程的基础,ReVit软件也可以非常平易近人,易学易用,对培养学生学习Bim课程打下了基础。

三、组织绿色建筑设计比赛

在课堂之外,我们尝试将绿色建筑思想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时了解绿色建筑行业动态的好习惯。比如,与我校爱科公司合作,举办了校第一届绿色建筑创意设计大赛。本次大赛,旨在让学生主动了解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节能构造及绿色建材等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探讨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模式,更新设计观念,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思维和绿色生活习惯,发现和鼓励一批具有建筑生态设计理念和操作能力的人才。从学生上交的作品来看,不管是来自己哪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先从网上了解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再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将节能、环保、高效、舒适的理念展现在作品中。他们的作品描绘了一个个未来建筑、未来城市的轮廓,让我们耳目一新,从中也看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已经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学生渐渐习惯于把绿色建筑思想应用在自己的设计中,而这正是我们组织比赛的目的所在。

四、结语

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而且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还要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绿色建筑的教学具有综合性,需要各个老师在自己的课堂里动脑筋,把相关内容引入课堂,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理念。对于基础老师来说,在课堂上融入绿色建筑理念,是一项思想上的革命,只有将自己的观念和思维及时更新,相信一定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大做文章,在讲授知识的同时灌输给学生绿色的思想。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传统建筑业向绿色建筑转型的时代,如何培养出具有绿色建筑思想,会运用绿色建筑手段的人才,是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里特别要关注的问题。作为培养未来建筑业技能型人材的摇篮,我们更应该及时对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进行总结和探讨,为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晓新.绿色建筑推广:从被动到主动[J]城市住宅,2009,(11):32-35.

绿色建筑的理解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互联网+”;影响

引言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撬动经济增长、发掘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催化剂”,将极大地释放信息数据转化成巨大生产力的潜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产业结构层面来讲,“互联网+”焕发出的巨大经济活力和财富效应,将引导我国产业结构走向分工高端,新兴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优化吹响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号角。当互联网与不同的行业结合,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比如“互联网+农业”能够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前行;“互联网+制造业”可以加速智能制造,打造制造业强国;“互联网+金融”将会优化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下,建筑业众多人士也不断在探索如何与互联网结合,产生出火花,改变建筑业的某些模式,完善建筑业中的不足之处,加速建筑业的发展。而绿色建筑是近几年建筑业一直提倡的,在互联网推动下,绿色建筑也会得到极大的刺激。

1建筑业中绿色建筑发展产生的问题

1.1科技限制绿色建筑的发展

建筑业发展至今,遇到过种种问题,克服过重重困难,在国家大力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发展。但由于技术、环境条件的限制,我国暂时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只能浅显得在设计方面,考虑如何采光,如何通风,如何供水等等。我们已经能够做到在建筑物修建完成时进行环评检测,并且已经拥有专门的环评机构。但是我们还不能做到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评估,这是未来绿色建筑的一个发展方向。另外,一些传统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并不能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而目前又暂时找不到代替的物质与方式,极大地限制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而找替代品就需要做试验,如果在实体工程项目上完成这些试验,将会花费大量时间与金钱,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网络技术却能够轻易地做到这一点。

1.2社会民众未形成绿色建筑的理念

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根本没有听说过绿色建筑这个概念,就算是听说过的人,也不敢说完全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其实绿色建筑就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简单来说,就是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建筑物。可就算是这样解释,人们也很难理解。一方面我们对于绿色建筑的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绿色建筑这个概念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因此,社会民众基本都没有形成绿色建筑这个理念。究竟绿色建筑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能为这个地球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人们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毫不关心。

1.3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未能实现

当前的整个建筑行业,都在提全寿命周期管理,但是目前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各个国家都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中国的起步又相对较晚,在这方面的技术相对较弱。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一直所追寻的东西,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基本都已经尽力做到了“绿色”,而建筑设计师也就只负责了设计阶段,对于后面运营阶段,基本不接触了,传统上就认为这是运营公司的问题了。建筑行业把这些阶段都区分开,不同类型的公司负责不同的责任,所以想要进行一个全寿命周期管理也不是件易事。就算真正想实现这种管理,需要找个合理的方式,既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还要考虑在整个周期中如何进行一个完美协调。

2互联网+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互联网被传统行业视作延伸触角的有效方式,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绿的建筑的发展将会更加高端化和智能化。首先,可以可以利用科技,设计一批可以使用在绿色建筑上的软件,并且要免费提供使用:如节能评价软件、通风软件、节水节电软件等。其次,要积极收集建筑物的基础数据,并设计能够将国内数量庞大的基础软件整合起来的云计算软件。同时,要在建筑的新部品、新部件、绿色建材、新型材料、新工艺上互联网化。意思就是,改变传统建筑的一些施工方式,将其与互联网结合,变成全新的互联网模式。此外,标识管理也要实现互联网化,给建筑安上“芯片”,收集用户电耗、水耗、燃气、供暖等数据,并及时预警、服务。最后施工也必将物联网化,可以实现零库存、低污染、高质量施工。

如今,很多人都喜欢用手机,很多手机app孕育而生,绿色建筑也要设计推出app。这些软件可以检测到安在建筑上的“芯片”,用蓝牙或者谋者方式连接,在建筑的使用维护阶段,业主可以随时查看自己所在的房屋是否得到节能标准。并且进一步做到用手机就可以控制房屋内的新材料等,使它们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特点,已充分利用环境,节约资源,努力做到无时不刻的绿色建筑。

“互联网+”模式未来还将为物业公司的“绿色”管理助力。目前,我国没有哪一家物业公司能满足可再生能源、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垃圾分类回用等四个方面需求。绿色建筑物业管理未来称得上是一个庞大的新兴行业。能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除了设备、技术的应用,“人”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大数据将为绿色建筑领域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下一轮全球化竞争中,大数据极有可能成为国家间竞争的利器。中国应该利用大数据进一步为“绿色建筑的规范化运行服务”。

3“互联网+”对绿色建筑发展的促进作用

3.1在科技上解决了绿色建筑发展中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解决了很多以前认为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虽然当前科技在绿色建筑上的应用并不广泛,制约着绿色建筑的发展,但是将互联网的技术与绿色建筑结合,把绿色建筑的信息录入网路,通过互联网进行管理,在线上对建筑物进行节能评估,随时随地了解该绿色建筑的状态。也可以利用某种软件对绿色建筑在电脑上进行研究分析,用电脑建立模型,把新材料、新工艺运用到建筑物中,论证其可行性。减少了在实体工程项目试验的时间,规避了可能存在的风险。真正做到结合我国国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科技层面上解决了限制绿色建筑发展的难题。

3.2在社会民众中形成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理念要渗透到社会民众中,大力在社会民众中宣传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发展理念,那么“互联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宣传力度上,现在的人接受信息的方式绝大部分靠互联网,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将绿色建筑理念在网络上作出宣传,使社会民众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可以为我们以后的生活牟多少福利。其次,在宣传的方式上,我们可以做到多样化以及形象化。很少人会去看死板的宣传,也几乎没有人去听那些固定的口号。而“互联网+”就可以将绿色建筑的宣传多样化,用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人们传达绿色建筑理念;还可以解决绿色建筑理念难理解的难题,用动画或者其他形式简单形象地表达出绿色建筑,让其他不属于建筑行业的人可以容易理解。最后,在宣传的广度上,“互联网+”可以渗透到各个地方,各个领域,争取做到只要有网的地方,就有绿色建筑理念。综上,“互联网+”有利于社会民众形成绿色建筑理念。

3.3在绿的建筑管理上实现了全寿命周期管理

绿色建筑是在满足正当性需求的前提下,从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到拆毁、消除全生命周期里面资源消耗最小化,也叫可持续建筑。要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做到全过程管理,“互联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Bim技术的提出与各个软件公司在这方面的探索,都是希望做到“互联网+建筑业”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开始,互联网就参与其中,到施工、运营、维护所有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输入到电脑中,通过网络模型分析等方法予以反馈信息,再重新运用到项目实体上。因此,实现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已不是梦。

参考文献

[1]赵喜海.浅析建筑业如何变革创新以应对“互联网+”[J].建筑与预算,2015.6.

绿色建筑的理解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实践,优化决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那些在整个使用过程中,能够极大实现能源节约、环境保护、适宜人类健康居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文献[3]中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明确的指出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包含了节约用地情况、能源节约与利用情况、水资源节约与利用情况、材料节约与利用情况、建筑的室内外环境状况等。

绿色建筑是在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因其能够极大的提升建筑的节能环保功能,其应用和推广必将对能源紧张局面起到极大的环节作用,对环境破坏起到有效的遏制和改善作用。然而,由于绿色建筑是一个新近兴起的理念,在现实的实践中严重缺乏具体的实践方法,从而使得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理论以及实践仍然停留在初始的概念阶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引入一个理想化的绿色建筑模型,通过技术、经济、环境、效能的评估,决策和优化建筑方案,使得现实中的建筑在既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最接近于理想中的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概述

具体来讲绿色建筑体现了低碳、环保、全寿命与和谐的特点。绿色建筑即包含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同时又区别于低碳环保,它是一个比低碳环保范围更大的概念,其既包含了建筑本身的舒适健康性以及资源与能源合理利用性,同时又有全寿命的概念。全寿命是指在整个建筑使用生命期限内,建筑都能够实现健康、使用、高效的功能,及时在建筑报废阶段,其废料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性方面,绿色建筑倡导创造自然,从而使得人类更好的生活在其中,倡导工程建设与自然的双赢,而不仅仅是对自然能源与资源的消耗。

绿色建筑模型的建立与经济技术影响

绿色建筑模型

现有的条件下,绿色建筑只能存在于试验模型状态,无法实现完美意义上的绿色建筑。高效的土地利用、较低的能源消耗、较好的人类居住环境、有利于改善自然环境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才能成为绿色建筑。在研究绿色建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现有的经济与科技因素。客观的来说绿色建筑实践在现有的各种条件限制下是无法实现的。即使是在实验室状态下,其实现仍然存在较大的限制。

绿色建筑受限于经济条件并与经济同步发展

绿色建筑的施工建设,首先涉及到的问题是工程投资问题,探讨工程投资问题就不得不考虑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投资是绿色建筑创建的重要方面,然而,一项绿色建筑的全寿命运行不可能依靠无休止的投资进行完成。理论上依靠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太阳能仍涉及到收集、储存、利用等多个环节的投入,这样无休止的运行下来,势必造成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适当的投资是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建设绿色建筑的主要思路。当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绿色建筑的投资会不断增加,建筑也会变得不断绿色。

绿色建筑受限于科学技术条件并与科技同步发展

绿色建筑各项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科技,科技是绿色建筑不断具体化的重要保障。例如,高层建筑与城市化是现阶段城市用地节约的重要途径,然而,高层建筑与城市化虽然解决了节地问题,同时也带来了热岛问题,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如何即实现节地又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这是现阶段的一个难题。当然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问题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被一一解决。

现有条件下的绿色建筑模型

鉴于绿色建筑受到来自经济与科技条件的限制,并且伙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因而,为引导工程实践看齐于绿色建筑理论,有必要建立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的绿色建筑。在选址、节能、节材、环保等各个细节树立标杆,区别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的思路,应当从各种技术、材料的选用出发,列举出应该达到的和应该避免的方案,建立各个环节具体的标准做法或者推荐做法,从围护结构到设备选用,从材料推荐到工艺要求,从能源利用到室内环境质量,从建筑功能到环保影响,必须有具体的技术要求和参数,以利于实际工程方案的选择和优化。这样的模型可以是一整套的选择程序,从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个专业,帮助用户对建筑的各个细节进行决策。

建筑的绿色指标分析与方案优化

科学的评价手段、优化分析及方案决策

绿色建筑涉及内容较多,过多的内容使得评价与优化比较困难,有必要引入科学分析方法。决策方法一般应用数学方法量化比较客观。首先输入现有的条件与目标结果,对比分析各方案,实现方案决策。通过数学方法细化各种相互关联的目标指标,进行比较计算,确定最合理的决策方案。

根据经济技术水平与建筑内外条件具体确定指标与权重

经济技术和建筑内外部环境条件是绿色建筑中较为重要的几个指标,其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提出的指标体系的几个方面,通过目标分解,最终分解到具体的技术措施和目标参数上,同时根据不同的实际条件以及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比重。

综合运用计算机进行模型建立

计算机是现代工程领域模型建立必不可少的的工具设备。计算机有助于绿色模型的建立。鉴于绿色模型含有较多的技术数据以及个性化的条件。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应用程序构建各种模型,针对模型中不同的条件和需要,绿色建筑可以通过人际交互进行实况的模拟。首先进行建筑固定特征条件的输入,这些条件包括水、电、环境、地质、规模等条件。其次,计算机能够向人们提供各种条件和目标存在的问题,并就现存的条件,推荐最优的方案,最终构建满足各项条件的技术方案。

总结绿色建筑方案规律与应用

通过绿色建筑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能够极大的方便工程人员及研究人员总结出较多的规律性的技术方案,从而将这些规律性的技术方案确定为各个专业领域的规范和标准。绿色建筑与建筑的内外部特征以及环境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虽然现阶段无法准确的评估这种联系,但可以通过相似技术方案取的相近的目标,进而寻求这种规律,应用这种规律,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杨赟,魏全.绿色建筑评价的物元模型[J].山西建筑,2007(29).

徐莉燕.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及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绿色建筑的理解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提倡的是将人与自然进行协调、统一、和谐的发展,在绿色建筑中引入人文关怀的思想,可以使绿色建筑的使用功能更加丰富和完善,促进建筑行业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重大现实意义

绿色建筑的特点是在给人们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还能够高效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的破坏周围环境。它不仅是体现了以人为本,同时还是实现“人—建筑—自然”和谐统一的方法和途径,更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设计在理念上贯彻绿色平衡,在发展原则上属于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整体设计时将科学、集成绿化配置、采光和通风的自然化融入其中,对于维护结构材料的使用上,尽最大程度上使用低耗能材料,如对太阳能、地热和中水的使用,无疑都充分的体现了建筑与人文、环境及科技的统一。绿色建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能够提供给人们更加舒适的环境。其内容包括有建筑内部和外部以及本身的性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和社区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系统。

1、室外绿化环境。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是科学合理,对通风、采光的设计和集成化绿化配置上以自然化为主要思想,对于维护结构材料的选择上,以使用自然资源作为主要材料,如太阳能、地热、中水等,具有选址规划更加合理、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废物排放量及有害程度、节能措施更加有效、增加建筑功能灵活性、提高建筑环境舒适健康等的六大特点,将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进行充分的展示。

2、室内环境。室内环境的好坏与否决定着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而绿色建筑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资源,从开始的规划设计到使用过程中的环境配置,不断的提高和满足人们各类的居住要求,带来更加健康的居住环境。

二、应该如何理解绿色建筑和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政策导向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使建筑的面积和数量不断增加,在人民日益不断提高的居住要求下,建筑物无论从结构形式、功能特点和科技含量上都在不断改变和提升。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都体现环保、节能以及人与自然亲近的特点,在一定要求上符合人民的居住要求,因此在一经推出就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并成为了建筑设计发展的新方向。

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要以人文关怀作为建筑设计的中心。对绿色建筑中“绿色”概念的理解为建筑的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实现自身的使用功能,在建筑物的修建和使用过程对周围环境不造成破坏和影响。可以看出,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时,使用者的主观感受是设计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并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建筑本身的人文关怀。而只有将绿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才能实现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的初衷,保证绿色建筑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三、绿色建筑的在人文关怀背景下的设计要求1、空间的合理设计

对不同的建筑结构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可以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加丰富,让外观单调的建筑表现出更多的层次和效果,同时减少了对空间的浪费,提高绿色建筑的空间利用率,使居住者的居住更为健康和舒适。但是如果只是在空间划分上下功夫,也可能会造成各个功能区面积狭小不利于使用的问题,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设计来提高空间的视觉延伸性,如加入镜面、落地窗、玻璃幕墙等方法,这样就可以让有限的空间变得更为宽广,居住起来也更加舒适。另外,为了在空间布局中更能够凸显出绿色建筑的特点和人文关怀的具体要求,尽量多的去采用环保和自然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竹子等环保材料,使绿色建筑更加环保低碳,使居住着在室内就能感觉到大自然的清爽气息,已达到缓解使用者精神疲劳缓解压力的效果。2.对环境能源的充分利用在绿色建筑中利用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作为部分能源的来源,不仅能够实现降低绿色建筑能耗的目标,有效控制和降低绿色建筑的运行成本,还可以有限缓解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实现绿色建筑的低碳环保要求。建筑内的采光也是直接影响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为了增加建筑的透光面积,可以采用玻璃幕墙和落地窗的设计,这样自然光线的照射可以满足绿色建筑内部光线和照明需求,缩短了人工照明的使用时间,降低了绿色建筑中人工照明的强度,达到了降低能耗的要求。同时,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对门窗位置和大小尺寸进行合理设计,可以使室内的空气流通更为顺畅,这样就会减少对空调等装置的使用,在实现自然通风换气的情况下,达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

3.加大建筑内外的绿化设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还有一些绿色建筑可以吸收环境中的有害气体,达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绿化设计还能够起到舒缓压力,静心凝神的功效。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对采用的植物进行合理的使用和搭配,例如,利用竹子进行绿化,不仅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同时在中国文化中竹子具有高洁的美誉,在享受绿色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居住着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功能,这也是对人文关怀精神的直接充分的体现。四、在绿色建筑中如何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

在绿色建筑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有以下几个重要途径,首先应从思想上根本改变设计观念,设计者在进行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时更应关注和尊重使用者的感受。将人文关怀的思想深入贯彻到绿色建筑设计中去,使绿色建筑的各个方面和角度都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第二是将建筑结构与建筑手法进行巧妙的利用,不断的进行绿色建筑的创新,将多种设计技巧进行完美结合,在细节上更加注重设计和规划,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人文关怀的设计想法,最终达到绿色建筑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第三,不断对外国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进行学习,可以快速的提升我国绿色建筑水平,使绿色建筑设计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更能充分的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五、总结对多种手法巧妙结合利用能够更加全面的体现绿色建筑中的人文关怀,能够使绿色建筑的设计更加实际,更加人性化,能够快速推动和发展我国的绿色建筑,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孙润梅.中国古代图书馆建筑是中国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从“皇始宬”、“天一阁”图书馆建筑中看中国人文关怀[J].晋图学刊.2005(6):73-76.

绿色建筑的理解篇6

高校建筑学专业现行的专业理论课体系中,和绿色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

《建筑概论》开设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开启建筑学习之路上的第一道门。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初入大学,对建筑既陌生又好奇,同时也不乏希望和遐想。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大学里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传统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全面而概括地了解建筑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方法,熟悉民用及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及构造原理等内容。此课程中,应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方法、发展与趋势,为之后其他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

《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理论基础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分析、案例解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并在实践与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性作用。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应开设绿色建筑设计原理的专题,从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能耗几个方面详细地剖析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的展示与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课程中亦应介入绿色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从选址的基本原则、自然环境因素、节约用地方针、乡土文化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理念。

《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技术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推导、实验数据演算与分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而这些技术知识恰恰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物质载体与手段。如《建筑物理》的三大主干课程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均与绿色建筑设计中室内环境品质及控制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及技术等内容密切联系。再如《建筑设备》课程中,给排水部分应融入建筑节水技术、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等知识;暖通部分应融入室内新风系统、自然通风技术、高性能空调设备的运动、能量回收等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电气部分应考虑适时适度照明、高效节能灯具、待机能耗控制等绿色环保理念。《建筑材料》课程应增设绿色建材篇章,系统介绍绿色建材的概念、绿色建材的选择与运用、建筑节材技术与方法等课程内容。而在《建筑构造》课程中,通过对最新材料、最新技术构造节点大样的剖析与讲解,可以帮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段和操作方法。

《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课程为开始在五年级毕业班的专业理论课。作为建筑学专业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即将告别五年的大学学习生涯,走向建筑师的职业岗位,担负起建筑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绘制再到各专业配合,以及与甲方、施工方各方面配合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之中。在这些课程中,应通过增加建筑环境心理学、绿色建筑相关法规、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等知识点的章节,帮助学生完善绿色建筑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他们今后的实践与工作中积蓄发挥作用。

二、总结

绿色建筑的理解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美国;英国;日本

中图分类号:F407.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261-03

1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以后,各国开始重视推动降低能源消耗的工作。建筑业是能源消耗非常大的行业,它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格外突出,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建筑的节能减排工作。绿色建筑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因而很多国家都将绿色建筑的营建作为建筑减排的工作重心。为推广和规范绿色建筑,各国都根据本国的国情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绿色建筑涉及的主体众多,它的营建不是开发商的个体行为,也不是绿色低碳技术的简单应用,它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除大力发展绿色技术以外,它还需要各类法律的保障以及标准的规范。在发展和推动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各国的普遍做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制定节能法律法规、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推行经济激励政策。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的具体做法见表1。

表1的内容即美国、英国、日本三国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通行做法,下面重点介绍以上三个国家在发展绿色建筑时的特色做法,还望对我国发展绿色建筑事业有所启示。

2国外绿色建筑发展分析

2.1美国

美国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时,除了采取强制性的政策法律进行规范约束外,比较强调自愿性项目,这也是美国在发展绿色建筑事业中的一大亮点。美国政府强调的自愿性体现在政府推行了由政府主导,但市场主体可自行参与的项目,其中“能源之星”(energyStar)项目最为知名。

“能源之星”作为节约能耗的一种标识,最初只是被用于电子产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如果看到“能源之星”的标签,就可以认定这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低能耗的,它对大气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也相对较少。“能源之星”后来扩展到建筑领域,美国环保署将“能源之星”住宅计划推广为全国性志愿项目。

“能源之星”建筑节能标识体系中蕴含两大重要认证,即建筑物节能认证和建筑物运行管理节能认证。建筑能节能认证主要体现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上。第三方鉴定机构会对建筑物结构、采暖空调系统等保温隔热性能进行监控,监控数据符合标准的即通过建筑物节能认证。建筑物运行管理节能认证则将认证重点放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水平上。即便建筑物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后期管理的不到位以及管理人员节能意识的薄弱等仍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得绿色建筑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偏离节能的目标,所以对建筑物运行管理进行专业认证同样必不可少。

最终被冠上“能源之星”标识的住宅均是通过专业第三方机构严格的鉴定,通过以上两大认证内容,住宅在使用过程中能确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能源之星”项目很好地解决了消费者与开发商甚至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消费者全面认识绿色建筑市场,并为绿色建筑市场营造了较好的市场氛围。

2.2英国

绿色建筑在英国发展比较早。不同于美国,英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推广上主要采取强制性措施。根据英国政府的相关规定,从2008年6月开始,英国对国内所有的公共建筑都划分了节能等级,并且建筑的能耗情况完全对公众公布。

英国除了制定很多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以及运用先进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BReeam外,较有特色的做法是积极推广示范性项目和绿色建筑设计典型案例。在英国,大量以绿色建筑为主题的示范项目被建立起来,而且这些案例不仅局限在类似牛津生态住宅这样的单体住宅设计上,还囊括了包括贝丁顿生态村(BeddingtonZeroenergyDevelopment)的大规模社区。最新的一个示范案例是金斯潘住宅(theKingspanLighthouse),它代表了英国“可持续住宅规范”中的最高标准――“零碳排放住宅”,英国所有新建住宅到2016年时必须全部达到这个标准。英国推行的示范作品大多只使用已经成熟的环保技术和普通材料,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可以立即在市场上进行推广普及[2]。

另外,英国非常重视建筑师绿色建筑理念的培养。英国国内认为如果想要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取得理想的节能和二氧化碳减排结果,必须在建筑设计的早期就为相应的策略做出全盘的考虑[3]。所以建筑师的责任重大,建筑师在建筑物设计初期的理念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实际节能减排效果。而且英国认为建筑师在设计营建绿色建筑时不该只是单纯地引用绿色节能技术,他们的责任还在于调动民众的参与性。在设计绿色建筑前设计师应该先进行民意调查,然后再规划设计出既符合民众要求又环保节能的建筑。对此,英国的特色做法是将绿色建筑的理念灌输到各高校中,高校老师在设计课程时会将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节约能耗意识,也鼓励学生参与到绿色建筑的设计研究中去。各高校也会积极开展绿色建筑的科研项目,为实际发展提供更专业的意见。

2.3日本

日本的能源相对匮乏,所以政府对节能问题也相当重视。日本政府很早以前就开始着手于绿色建筑的发展工作。日本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像以上两个国家一样制定法律法规以及精准的评价标准外,日本的特色之处在于它对建筑物用能的管理有独到的做法。

《日本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学习考察报告》指出日本建立了建筑用能管理体制。该体制包括能耗统计、能耗监测和用能定额等制度。能耗统计要求资源供应部门以及建筑业主定期上报能源消耗情况。能源监测制度则是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安装能源计量监测装置,通过监测可以获悉该类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情况,然后对建筑物的能耗数据进行汇总分类,制定出不同建筑物所对应的能源消耗标准。再通过用能定额制度规定各类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上限。政府会对那些超过能耗上限的建筑物使用者征收更多的管理费,对低于能耗标准的用户给予补贴奖励。这一做法可以帮助政府精确地掌握建筑物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各类建筑物的能耗标准。

另外,日本也非常注重民众参与意识的培养。日本极其倡导民众参与进城市的环境规划中,政府认为有民众参与的项目更容易推广和实施,在今后的维护过程中也会节省管理费用,可谓一举两得。除了让民众参与进项目的起始规划阶段外,政府在绿色建筑的项目推广过程中也很有想法。比如日本政府有施行“绿色点数”的政策和环保积分政策。消费者在购买节能家电时会得到一些“绿色点数”,这些“绿色点数”可以供消费者购买其他节能家电,以此类推。住宅环保积分跟“绿色点数”有异曲同工之处,住宅环保积分在民众修建改造环保住宅时获得,积分可用于兑换购买券。日本政府推行的这些政策能激发民众对于绿色建筑的兴趣和购买热情。

3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通过研究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的绿色建筑发展举措,可以发现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有相同之处,但又各具特色。总结美、英、日三国的发展经验可知,都制定了绿色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具有先进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对开发绿色建筑以及高效节能产品进行激励;都注重绿色技术的发展,而且不仅仅局限在绿色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升级改造上,还包括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升。各国的特色做法则各有千秋:美国注重自愿性项目的发展,英国注重推广示范性项目,而日本则注重建筑物的能耗统计和监测,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和绿色节能家电的购买热情上。

笔者认为,综合上述各个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可以重点借鉴的方面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3.1推广绿色建筑节能标识

以美国的能源之星为例,可以设计一款绿色建筑的能源标识,对于经过第三方机构严格鉴定并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可以冠上该能源标识。能源标识的推广可以减少消费者的误区,在消费者购置绿色建筑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信息保障,同时能源标识的推广也可以减少开发商的疑虑,抑制市场上一些开发商“以次充好”的劣行。

绿色能源标识可以解决消费者、开发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能有效地推动绿色建筑的产业化和品牌化。

3.2强化示范工程建设、建设绿色园区

英国国内推广的示范性项目和绿色建筑设计典型案例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个比较先进的做法。不同于单纯的推广教育,示范项目展示更能给民众直观的体验和感受,我国可以重点借鉴英国的这一做法来发展绿色建筑市场。

在我国,深圳的绿色建筑在推广发展中就运用了这一对策。深圳坚持用示范工程带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建设。深圳市推出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包括泰格酒店式公寓、万科城四期等居住建筑,也包括万科中心、软件大厦、三洋厂房等公共建筑。不仅如此,深圳还着手建立绿色建筑示范城。2008年3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订《关于建设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以绿色建筑为基础,将光明新区建设成为建筑与人、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建筑示范区。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部级绿色建筑示范区。

上海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打造出一些精品绿色建筑,然后将这些绿色建筑列为示范性项目展示给消费者,加强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和理解,调动他们的购买积极性,从而提高消费需求。为了达到展示和宣传的目的,选择示范性工程时,可以把重点放在体育馆、博物馆、公园、商场、车站、机场等与社会大众接触较多的公共项目上,同时发动以央企、国企为主的房地产行业、建筑行业的大型企业单位,主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如果发展态势良好的话,上海也可以借鉴深圳的经验,打造绿色建筑示范城,除了建造更多精良的个体绿色建筑项目外,可以通过政府的支援将上海的某一个区建立成绿色建筑示范区,形成上海级别的绿色建筑示范区,供其他区借鉴参考,最后实现上海整个城市的绿色建筑改造。

3.3实行能耗监测并制定能耗使用标准

日本推行的能耗监测管理制度为政府了解建筑物的实际能耗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我国政府也可借鉴参考。

政府可以先根据建筑物的不同使用类型,对建筑物进行分类,然后选取各类建筑物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楼宇实施能源监测,从而了解建筑物的能耗结构。这一举措在绿色建筑的前期设计和后期使用中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绿色建筑营建前,能耗计量检测和统计可以帮助绿色建筑的设计者针对建筑物能耗结构寻找到建筑物的节能设计重点;在绿色建筑建造完毕并投入使用后,能耗监测可以帮助政府了解绿色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实际效果,对日后绿色建筑市场的完善发展也有极大的意义。制定能耗标准并辅以奖罚措施则切实推动了民众的参与。政府对于“用能大户”及“节能户”应该收取不同的管理费用,以调动民众的节能积极性。

3.4加大宣传力度

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居民的参与,而政府的大力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居民的有效参与。首先,政府可以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表彰先进、曝光落后。其次,政府可以将温室气体减排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容纳到大学、中学、小学的课程中,使公民从小就树立起节能减排的良好道德风尚。再次,政府可以定期组织开展节能减排的社会公益活动,如建设温室气体减排知识宣传的博物馆、开展气候变化体验活动等,使群众亲身参与、切身感受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总之,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公民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推进生活方式的转变,为节能减排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笔者认为政府还可以效仿推广世博会时的方法向居民普及绿色建筑知识,比如发放绿色建筑知识手册,里面可以涵盖绿色建筑的具体节能方式、绿色建筑的优点、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的比较、发展绿色建筑对城市整体居住环境的影响等供民众参考,以加深居民对绿色建筑的了解。另外,加大绿色建筑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也有利于形成全社会推广绿色建筑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马欣伯,李宏军,宋凌,等.国外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分析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0(1):61~63.

[2]刘俊跃.深圳绿色建筑实践与评价认证[J].建设科技,2009(2):26~31.

[3]陈妍,岳欣.美国绿色建筑政策体系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启示[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4):43~45.

[4]陈冰,康健.英国低碳建筑:综合视角的研究与发展[J].世界建筑,2010(2):54~59.

[5]陆舟.我国引入和推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J].上海节能,2011(1):44~48.

[6]廖含文,康健.英国绿色建筑发展研究[J].城市建筑,2009(1):9~12.

[7]李路明.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略览[J].世界建筑,2002(5):68~70.

[8]崔成,牛建国.日本低碳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2011(11):73~76.

[9]游娜.国外绿色建筑对我国的启示[J].基建管理优化,2010(2):2~4.

[10]谢钰齐.绿色建筑市场失灵的激励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绿色建筑的理解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应用

绿色建筑与其他的建筑存在着许多的区别,所以,有些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绿色建筑的工程管理中是不适用的,需要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改进,进一步的加强项目管理模式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一、绿色建筑项目的特征与意义

1绿色建筑项目的特征。绿色建筑的特征主要有:建筑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强调环境保护的原则;与传统的建筑的耗能相比,显著的降低了耗能标准;绿色建筑通常尊重本地的人文、自然、地理与气候特征,采用因地制宜的手段进行建筑,所以这种建筑模式是没有固定的规则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绿色建筑能够有效的利用当地的所有条件,并且将所有的条件进行连通。

2绿色建筑项目的意义。进行绿色建筑项目的意义在于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是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创造清新、舒适的环境,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健康、舒适的运动环境。这在应对我国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与疾病威胁等方面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其次是绿色建筑中处处都能够体现环保的理念,将环保的理念应用在建筑物的建筑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很大程度的保护环境、减少浪费、减轻生态压力节约资源,这在应对以往人们在建筑工程中造成的浪费资源和对环境造成的重大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途径;绿色建筑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应用在建筑的所有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将建筑充分的和人与自然合理的链接起来,将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发挥到极致,最终实现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企业经济三者的共同协调的发展。

二、绿色建筑项目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正在逐年的增加中,人们相当的热衷于绿色建筑的建造,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在绿色建筑工程上投资。

(1)人们已经不再仅仅只对单个建筑物的质量进行关注,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整个小区的环境中,在关注整个建筑物安全架构、建筑材料的耐久程度与价格的同时,还关注整个小区范围内的绿色建筑、植被种植以及空气质量等。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完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当中,例如原来没有的气、网、点滴等结构的需求现在也在日益的增加当中,还有人们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因素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增强中。

(2)绿色施工材料的应用.开发商通过引入绿色健康的地毯、地板、建筑用砖、漆料等材料,并将其充分的应用到建筑的施工过程当中,方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感觉到绿色工程的存在。

(3)在施工过程中重视环境问题。当前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噪音、粉尘与建筑垃圾,对环境和周围人群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不重视材料的应用,导致材料水电的浪费。

三、绿色建筑项目中常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绿色建筑的建造需要从施工和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笔者的实践考察与参考相关的资料,得出我国常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1)Cm管理模式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Cm管理模式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不同的形式,一般应用的只有Cm管理模式和风险Cm管理模式这两种。为了你能够满足客户在绿色等级方面的要求,开发商应该协调好成本、质量与工期等方面的因素,所以在这种绿色建筑项目的时候,应该采取Cm管理模式。开发商通过对绿色要求进行专门的咨询,完成对绿色材料的分解周期的了解,当开发商对绿色建筑的了解不够的时候,应该把绿色建筑方面的工作交给Cm经理,同时应该明确各个方面的责任与义务,方便以后的工作进行。

无论是应用Cm管理模式还风险Cm管理模式,Cm经理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管理和帮助工作。当绿色建筑工程完结时,开发商可以应用自己和绿色咨询机构进行合同签订、通过Cm经理和绿色咨询机构进行合同签订这两种方法,完成绿色咨询机构对绿色建筑方面的要求。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签订合同,绿色咨询的工作都需要完整健康的完成。

(2)epC管理模式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设计―采购―建造管理模式简称epC,这种模式根据承包合同岁制定的总价格或者是可变动价格方法,通过工程公司全权承担建筑工程项目的经费、质量、进度以及管理等,按照合同的要求按时的完成工程,这种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设计―采购―建造各个阶段的互相融合,从而提高工程建筑效率,降低资金投入。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风险很大程度上市由承包商承担的,因此为了减少开发商和管理承包商两者的风险,绿色建筑项目一般在基础工程层面进行设计,承包商应该在主要建筑技术以及设备都确定的情况下承包。在工程承包商对工程进行完全承包后,总工程承包商承担工程主体的设计,当然,在设计的过程中,总承包商也也可以将部分设计任务分担出去,,所有分担出去的设计任务的责任全部由总承包商独自承担,开发商和分包商不签订直接的合作协议。

(3)pmC管理模式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项目管理承包简称pmC,主要表现为将工程的整体计划、招标、工程设计、施工、材料购买等所有方面统一的交予项目管理承包商。这种形式的管理模式将绿色建筑的所有项目以及管理等全权的交予了管理承包商,所以管理承包商就承担了负责了项目的管理和协商工作,绿色工程管理方面的质量、目的、成本等众多的方面都由项目管理商承担。这种管理模式在绿色建筑中往往具有一致性。pmC管理模式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开发商对绿色建筑的管理,一种就是开发商直接通过相应的渠道,寻找相关的绿色咨询机构进行管理,并且跟此咨询机构进行合同签订;第二种就是直接将责任全权的交予项目管理承包商。如果承包商具有绿色建筑方面的实力与材料,就可以完全的通过自己为绿色建筑的服务提供咨询,反之,则通过相关的绿色咨询机构来提供服务。无论这两者中的哪一个,pmC管理者在绿色建筑中的管理责任是不能够推脱的。

四、结语

绿色建筑项目是将生态环保应用在建筑业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其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业给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我国的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方便。因此,在对绿色建筑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绿色环保作为基础,合理的将目标的实现和工程进度、资金投入和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建造高质量、安全、环保等满足现代人要求的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薄卫彪,周明.常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绿色建筑项目中应用的研究[a].工程管理学报,2010(1);46-49.

绿色建筑的理解篇9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倡导,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尚未处于主导地位,增量成本作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亟待解决。本文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成本控制的建议,有助于绿色建筑各相关利益主体正确认识增量成本,促进绿色建筑推广和可持续发展。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advocacyofnationalpolicyofgreenbuilding,greenbuildinghasbecomeanimportantpartoftheconstructionarea,buthasnotyetbeeninadominantposition,sotheincrementalcostasthemainobstacletotheirdevelopmentshouldbesolved.thispaperanalyzesthecompositionandinfluencingfactorsoftheincrementalcostofgreenbuildingfromtheperspectiveoflifecycle,andputsforwardthesuggestionsforthecostcontrolaimingatthemainfactors,helpingthestakeholdersofgreenbuildingcorrectlyunderstandtheincrementalcost,promotingthepopularizationofgreenbuilding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

关键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成本控制

Keywords:greenbuilding;incrementalcost;influencingfactors;cost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046-03

0引言

随着《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推出,我国绿色建筑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已评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4071项,总的绿色建筑面积达到4.72亿m2,但占总体建筑面积的比例还相对较小,绿色建筑的发展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增量成本是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原因。目前,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认识比较模糊,细致地分析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能有效地实现相关利益主体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对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1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是指在符合国家或地区强制性节能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绿色功能目标,而使用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方案和措施所导致的成本增加额。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伴随绿色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笼统地分析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并不科学,也不利于成本在实践中的控制。根据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实例及相关的统计数据得到不同阶段产生的增量成本有所差异,所以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为前期决策增量成本、施工建造期增量成本、运营维护和拆除回收期增量成本。

1.1前期决策增量成本

绿色建筑前期决策增量成本包括咨询成本和认证成本。绿色建筑申报材料费用、方案设计费用、模拟费用等属于绿色建筑的咨询成本。认证成本按照住建部统一的规定收取,目前项目注册费用为1千元,设计标识为5万元,运营标识为15万元,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专家评审。

1.2施工建造期增量成本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新版评价指标,施工建造期的增量成本包含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施工管理六个方面。

1.3运营维护期增量成本

运营维护成本分为建筑的运行成本和为保证各类设施正常使用而付出的修缮维护成本,包括能耗成本、管理成本、修缮成本、维护成本、改造成本、人力成本、环境成本以及其他不可a见的成本。

1.4拆除回收期增量成本

拆除期增量成本是指在绿色建筑拆除过程中,应用绿色拆除技术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其主要是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回收利用,包括生态环境恢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循环再利用。

2增量成本的影响因素

2.1地域因素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目前,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猛,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绿色建筑领域。由于不同地区的宏观经济条件和房地产市场环境不同,所以绿色建筑在不同的地区其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绿色建筑在不同地区的增量成本存在差异。一般高建设成本的地区,投入的增量成本相对较小,反之亦然。

2.2项目定位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2.2.1项目理念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受不同项目定位理念的影响。建筑的项目定位理念一般被分为只求达标、注重实效和追求领先三种类型。只求达标型单纯以绿色建筑的星级认证为目标,达到标准即可;注重实效型是企业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把握项目整体的实际运营效果;追求领先型是企业为了追求领先优势或保持良好的品牌竞争力,敢于在绿色建筑项目中使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根据孙大明等对国内绿色建筑项目的调查统计报告显示,不同项目定位理念的平均增量成本比例结果见表1。

2.2.2项目星级标准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我国绿色建筑的星级标准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绿色建筑不同的星级标准对应着不同的要求及规则,从而导致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有较大的差别。一般选取的星级标准越高,则相应的增量成本越大。根据《2015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对合理项目进行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分析得出,一星级住宅、公建增量成本分别为25.14元/m2和33.8元/m2;二星级住宅、公建增量成本分别为64.23元/m2和111.47元/m2;三星级住宅、公建增量成本分别为135.92元/m2和233.92元/m2,如图1所示。

2.3技术措施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为了达到绿色功能的要求,在全寿命周期内相应的会增加各种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的采用是整个生命周期增量成本最主要的来源。

①节地与室外环境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设计室外透水地面、采用垂直绿化及屋顶绿化、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场地的改造等技术措施,但是节地的技术措施可预见和考虑的范围有限,这使得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增幅有限。

②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采用中水回用系统、节水器具和灌溉渗透等技术措施,与其他绿色建筑技术相比,节水技术措施产生的增量成本要低一些,较少的投入即可取得较好的节水效果,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节水形势。

③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利用新能源、高效能设备、围护结构和照明系统等技术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受节能技术措施的影响最大,因此,节能技术往往受关注最多。

④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在绿色建筑中使用绿色环保建材(如地毯、油漆、合成木材)和加工可循环建材等技术措施,以节约材料和提高材料利用率。

⑤室内环境质量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使用降声减噪的围护结构、通风换气装置及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等绿色设备,来确保室内光、风、声、热和空气环境质量。

⑥施工管理方面的技术措施。主要是从施工质量保障、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三方面入手,以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四节一环保并保障绿色建筑设计性能的实现。

⑦运营管理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使用智能化系统,垃圾管理和绿地管理等技术措施,以保障绿色建筑正常的运行和环境优美。

⑧技术熟练程度是指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所增加的绿色规划设计、绿色建造、绿色材料生产等技术的熟练程度。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其成本所占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2.4绿色建筑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绿色建筑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等,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也会对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产生影响。政府为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对绿色建筑采取强制性要求和经济激励措施等,会影响开发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保证星级标准的基础上,开发商作为绿色建筑项目的重要主体,从全过程的角度降低绿色建筑成本的能力,即成本控制的经验直接影响着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增量成本还与消费者对绿色建筑室内居住环境、室外小区生活质量、资源利用及消耗水平等功能的需求息息相关。

2.5隐性因素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隐性成本包括:甲乙各方对人员进行绿色建筑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管理,或从绿色建筑咨询服务单位获取系统的咨询服务,因而产生的相关费用。另外绿色建筑为取得权威机构认可而进行的测试、分析、申报也伴随着成本的增加。

3成本控制对策

3.1使用被动式节能创新技术

节能与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采用节能创新技术可进一步缩小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被动式技能技术是根据当地气候和地质环境特征,采用非机械、低能耗的方式,实现采暖、通风、照明等功能,如在场地选址时,要考虑太阳辐射、场地的方位、风速风向等因素;根据建筑物空间不同的功能来选择适宜的朝向,建筑物的布局设计有利于组织室内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空调和灯具电器的使用。被动式节能技术具有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对能源利用直接的特点,是环保、可行的绿色可持续技术。

3.2利用信息技术减少浪费,实现各参与方间的协同管理

随着Bim、物联网等技术在建筑产业的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在成本控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绿色建筑由于其设计的复杂性、施工过程的专业性以及后期运营的独特性,更需要信息技术来控制其增量成本。在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结合Bim数据模型把握项目的总体布局,并对建筑性能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并减少后期的设计变更。而其信息传递功能可以保证设计方的绿色节能节水措施及时被施工方了解,减少施工方对绿色施工方案不理解所带来的损失。冲撞检查功能则可以实现设计方、不同专业的施工单位和运营单位的协同管理,由于绿色建筑要实现节能与能源利用等要求,需要实现多专业施工单位的协同工作,而不同单位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单位理解不同,彼此间对于工作面的要求不同,极易产生工作上的冲撞,并对于后期运营产生重要的成本影响。在Bim技术的作用下,各方均可第一时间对于有冲突的工作加以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后期运营产生的不良影响。

3.3构造集成成本管理体系,加强绿色建筑各参与方间的合作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控制需要各参与方的积极配合与协助。为此我们需要构建各方集成工作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设立共同的成本目标,使得各方在控制增量成本上有着一致的追求。当增量成本降低时,各参与方可慕档偷脑隽砍杀局谢袢∈找妫这样各利益责任方就有了控制增量成本的动力。在具体控制措施上,可以通过并行工作,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作,施工单位在设计阶段即参与项目,运营单位在施工阶段即开始工作,从而提高设计的可施工性,减少运营单位由于不了解节能技术等情况造成的增加成本。

3.4完善G色建筑相关的激励政策

控制绿色建筑增量成本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绿色建筑激励制度,如提高节能标准,鼓励精装修交付或给于更多的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热情。从源头看,对于绿色建筑的材料生产商,政府可以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补贴,以促进绿色建材生产技术的成熟,从而减少因绿色建材和技术产生的增量成本。对于开发商和施工单位除了给予补贴外,还可定期组织绿色建筑相关的培训交流会,帮助其解决建造绿色建筑过程中的困恼,加强绿色建筑成本控制的能力。

4结语

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本文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项目各参与方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成本控制的初步探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宋凌,张川,李宏军.2015年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J].建设科技,2016(10):12-15.

[3]马素贞,孙大明,邵文.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分析[J].建筑科学,2010(6).

[4]伍倩仪.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

[5]田哲.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6]段计先.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基于价值工程[D].重庆大学,2011.

[7]李静,田哲.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5).

[8]nurulZahirahmokhtarazizi;nazirahZainulabidin;azlanRaofuddin.identificationofSoftCostelementsinGreenprojects:exploringexpertsexperience.[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5.

[9]Sood,S.m.,&peng,K.C.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BuildingSector:aGreenBuildingFrameworkinmalaysa.[J].waSetmalaysia:Universitytenaganasional,2011:02-08.

[10]Zainulabidin,nazirah.investigatingtheawarenessandapplicationofsustainableconstructionconceptbymalaysiandevelopers.[J].Habitatinternational,2010,no.4.

[11]Shari,Z.,Jaafar,m.F.,Salleh,e.,&Haw,L.C.thepotentialofsustainablebuildingratingsysteminthemalaysianbuildingindustry.[J].wseastransactions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2009,5,3:260-272.

[12]李楠楠.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的综合效益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

[13]叶祖达,李宏军,宋凌,著.中国绿色建筑技术经济成本效益分析[m].2013.

[14]张大伟.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绿色建筑的理解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现状;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以缓解本国的能源紧张局面。建筑工程作为耗能大户,是各国重点研究的对象,在此形势下,绿色建筑技术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技术是一种以“环保、节能”为基本原则的技术,发展绿色技术对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在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在大量国内外实例的调查与分析中,总结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情况与应用策略,以供我国建筑工程工作人员参考。

一、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工作人员对绿色建筑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并结合国内外绿色建筑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为绿色建筑技术制定以下定义:在保证建筑工程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最大化地节约建筑工程材料、使建筑工程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共生,为人类提供更为舒适、环保、节能、降耗的居住、办公建筑,达到以上目的的技术,即被称为绿色建筑技术。由此可知,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是极其必要的。

具体来说,(1)当前,我国正受到石油、土地、林业等资源不足的影响,而建筑工程的建设则需要消耗大量以上资源,所以,对建筑工程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是极其必要的。由此,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到建州工程中,将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建设对以上资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缓解能源紧张的目的;(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在此形势下,建筑工程的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为了促进建筑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技术、发展绿色建筑建筑则是极其必要的;(3)建筑工程在建设施工中,不仅会消耗大量能源,同时也会排放大量的、不同形态的污染物。所以,为了在节能的同时,降低排放量并保护环境,必须发展新型建筑技术,以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经济性。而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达到以上目标,推动绿色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建筑工程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事业飞速发展,相关技术人员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应用效果越来越明显。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将绿色建筑技术作为重要的建筑建设技术对待,以期通过有效运用绿色建筑技术,来促进建筑工程效益的提升。但是,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1)在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绿色建筑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购置相应的绿色建筑装置,如通风装置、热泵装置、保温墙板等,这些设施材料的购置,将大大增加工程初期的成本,一旦建筑单位对此控制效果不高,则会影响绿色建筑整体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效率;(2)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还不长,还有很多人对此技术的认识不足,一些房地产项目开发人员认为多栽树种草即是绿色建筑,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不仅无法达到节能降耗目的,同时也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绿色建筑的推广;(3)绿色建筑技术的有效应用也是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建筑单位没有业的绿色建筑技术人员,对绿色建筑技术掌握与应用程度不高,应用起来也会出现种种问题,从而不仅为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反而影响了建筑建设的质量,导致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效率降低。

三、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策略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将“建设节能环保建筑”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的工作之一,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建筑技术与环保技术,以期能够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舒适、安全、和谐、可靠的建筑。

(1)节约土地资源,有效运用原有绿地资源。首先,为了在保证建筑总容积的基础上,应该采用建设多层或者高层建筑来降低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同时也可以增加建筑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降低建筑的密集率;其次,建筑土地节能设计,还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因形而势的原则,尽量在不改变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充分利用土地上原有的其他资源,以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效果;最后,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绿色建筑,绿地是必不可少的。设计人员必须重视建筑周边原有的绿地,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建,尽量避免销毁原有绿地重建的情况发生,这样才能有效保护环境,提高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效率。

(2)选择经济性较高新型材料,提高建筑的可靠性。随着新型材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中出现大量的节能材料,因此在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过程中,可以选择经济性较高的新型材料,如节能保温材料、隔热材料等,这些材料不仅性能较高,同时,没有毒副作用,能够在保证建筑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工程材料的利用效率。如,建筑外墙的节能,可以采用聚苯板与铝板制成复合墙板以增强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保证建筑整体功能的发挥,提高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效率。

(3)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包括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尤其是自然能量,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能量,设计不同的利用方案,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对地热能、污水能的热利用等,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国家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紧张的局面。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中,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提高认识,不断创新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策略,并在政府的参与、指导下,积极向全社会宣传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导全社会都参与到绿色建筑的建设与推广中,从而带动我国绿色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为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提供有效助力。虽然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相信,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在政策与经济上的扶持,未来,我国必将有效推广绿色建筑技术,从而促进绿色建筑工程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敏.浅议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方法及误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02):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