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基础入门教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09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篇1

1菜雕课材料易得,便于收集

菜雕所采用的工具只要以各式刀具为主,材料则是我们北方常用的白菜、萝卜、土豆、胡萝卜或苹果等,这些都是本地常见的蔬果,同学们可以不用花钱就可以得到,或花很少的钱可以买全,这样开起课来条件充足,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特别适合学生的口味和家庭餐桌的装饰,可以说,菜雕是一门既经济又实用的一项技能。

2菜雕制作方法简单易学,便于学生掌握

实验教材中菜雕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不但是绘画,而且通过工艺设计,扭、塑、刻、折、粘贴、编制制作等其他艺术形式,手段积极地采用多种途径。满足学生们多方面的兴趣需要,在观察想象,联想、触摸、制作等。课业活动中加深体验、思考、理解、认识程度,使其轻松愉快的全身心的投入美术课业活动中去,并从中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技能,同时也必然使学生在过去无趣、呆板的学校活动中思想,精神解放出来,从而获得创造能力。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的,且不可单一追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敷衍了事,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把一些雕刻知识由基础与简单的基础技能逐步的渗透在兴趣教学之中,浮雕又分阳刻和阴刻之分,蔬果不仅具有其天然可雕刻的颜色与外形,也是提供基础雕刻造型,课堂作业和联系的理想材料。

3菜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制作积极性

让学生尝试菜雕的方法和造型方法,在教学中注意不仅局限于教材中的范例,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教学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刻画出自己喜欢的造型,给学生以初步的菜雕的感性知识及初步理性认识,在《萝卜雕》中,应要求学生在原基础上练习,初步掌握萝卜雕的基本方法,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设计并雕塑出与教学要求相结合的范样作品,并注意当面演示雕刻方法。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萝卜、土豆等蔬果雕刻出自己喜欢的各种简单的小动物形象或风景造型。

通过学生欣赏木雕、萝卜雕等各种材料的雕塑作品及教师的范例制作,收集雕刻作品,欣赏、借鉴、开扩视野。提高学生对雕刻的审美能力及表现能力,激发对菜雕艺术的热爱,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之感,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使其在课业实践中体验到雕刻的乐趣。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篇2

关键词:水晶雕刻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9-0034-02

水晶雕刻设计与制作专业(以下简称水晶雕刻专业)属于工艺美术类专业范畴。水晶雕刻专业课程就是以水晶为制作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个性造型,从而使水晶变成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的技能训练课程。水晶雕刻专业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把水晶进行自我的艺术化处理,运用灵巧的双手,精湛的技艺,采用各种造型手法,把平凡的水晶塑造成为一件件精美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大凡艺术作品都出自学生的创新创造,教师要始终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回归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水晶雕刻专业也一样,只有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愿意表现,把课堂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提高创新能力。

一、导入创新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则能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幻灯机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导入新课,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能创设生动的情景,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增强艺术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如在给学生上水晶雕刻专业基础课之前,可带领学生先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水晶工艺品发展的历史及其艺术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获得创作和表现自己的欲望,开拓学生的创作思维,为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提供了空间。

二、挖掘创作素材激发创新热情

水晶雕刻专业学生入门训练时,适当临摹一些作品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教师要在其间穿插一定的讲解,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比较。在选型过程中,可以选一些作品素材进行比较,让学生感悟自己作品存在的差距,适度把握水晶雕刻专业基础创作的切入点,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传统的水晶雕刻专业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制作时照着原型做,只注重学生形象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艺术品必须倾注作者的情感才能富有生命。在学生掌握了雕刻方法后,可引导学生自己评议作品,让学生明白:所有的造型手段都要在抓住事物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然后希望学生给自己最大的想象空间,在水晶雕刻创作中雕出自己丰富多彩的世界,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要简易抄袭或临摹原型,而要独具一格,突出个性,让学生学会积极思考与探索。

挖掘创作素材就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提取,正所谓“留心处处有学问,世事洞明皆文章”。教师可经常组织本专业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市场,参观各种工艺品展览,欣赏那里的水晶工艺品,把自己喜欢的造型或者创意记下来,厚积薄发,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

三、增强主体意识激发创新潜能

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探求活动。教师要做“好导游”,引导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力,使学生敢想、敢做,尽情塑造,展现纯朴的艺术。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特点,了解学生对水晶雕刻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放手教学,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当学生碰到难题时,教师要适时适当地介入,及时指导。要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的方式来自主解决。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通过欣赏、观察,对形体进行塑造、雕刻,让学生善于发挥想象,主动地创造新形象。好的水晶工艺品体现的就是一种思路或创意。

四、注重作品展评拓展创新思维

要把学生的实训雕刻作品的展示与点评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作品展示、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形式,把展示的过程变为学生一个再学习提高的过程。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篇3

木雕,是最古老的民间工艺形式之一。作为雕刻的分支,中国的木雕史基于原始木雕的基础之上,经过早(春秋战国一东汉灭亡)、中(魏晋南北朝一隋唐宋元)、晚期(明清两代一民国)的锤炼,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交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如徽州、潮州、浙江东阳、福建莆田、云南剑川木雕等。剑川木雕更是木雕界的典范。

一、特色文化根源

人类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滇文化,是世界民族群体和民族文化最聚集的地区之一,也可以说是世界民族文化的博物馆。滇池和洱海两大水系滋养着这片土壤,孕育出特有的红土地域文化。南诏大理国是云南文化的摇篮,是真正的“站在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据记载,白族木雕的起源是在公元八世纪,即唐朝天宝、贞元年间。剑川海门口,是剑川木雕的源头。云南剑川木雕艺术独树一帜,它不但是对中印与藏文化元素的继承、吸收、消化,同时也融合了本民族文化元素五千多年的锤炼,它是多重元素相互作用交织下的产物。与多宗教、多民族和复杂地容地貌以及历史文化渊源有血肉关联。

1、宗教特点

自古以来的多种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广泛传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冲突,但它奇特的融合性占主导地位,多宗教直接导致了剑川木雕工艺的创作手法和题材内容多样,对艺术的影响意义深远,使白族木雕工艺呈现出新的艺术魅力。

2、少数民族和地容地貌特征

据统计,有24个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分布在这片土地上,得“民族王国”之名,在吸纳异域文化的同时,形成和完善了本土文化,每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习俗和古老的文明,民族之间的交流也存在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文化。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域因素和环境状况,在诸多少数民族中,保留着无形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且正在继续繁衍和流传着可见可感的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世代繁衍生息,默默守护和延续着早就成为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精粹的古老文化。

有云南这块广袤无垠,有着深层次文化底蕴和复杂历史环境作温床,作为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交汇点的剑川,其木雕的诞生、形成、发展、技术升华拥有足够的养料,让他孜孜不倦地、如磐石般扎根成长,一步步扬名海内外。

二、鲜明的材料特色

木雕是雕刻的艺术。雕刻材料品种丰富,有白木雕、红木雕之分。剑川木雕在选材上,采用硬质木材,质地细腻,防腐能力强,一般用银杏、柏木、黄杨木。还有用得较少且生长周期慢的梨木和桃木,另外,还有一些名贵木种如楠木、金丝楠、紫檀、小叶紫檀、沉香、黄花梨等,也有选用缅甸红土、西南桦、及土漆、天然植物漆做原料。有的木雕工艺品也采用质地柔韧且细腻的青皮木,纯朴大方,使木雕工艺品颇具材质本色的原生态美感。加上在明代前后已形成并逐步发展的生漆工艺,使木雕的材料更具特色,美感倍增。

三、复杂糅合的素材与工艺特色

白族木雕的悠久历史文化背景,奠定了稳步发展的坚实基础。木雕主题内容鲜明,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其图案视觉语意丰富,甚至有着超越其使用价值的艺术欣赏性的特征。

1、内容题材

自古以来,图案就是历史文化和文明信息的依托,此类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剑川木雕图案内容大致以人物、动植物、花卉以及文字类为内容。它们在一定层面上是白族人民民间生活的真实反映,他们恬淡的心境,他们的信仰习俗,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1)木雕内容的人物多为神话故事人物、圣人以及英雄题材的人物。并且由于受多种宗教影响存在以及宗教崇拜,有单一的宗教人物形象,也有多种宗教形象组合使用。其人物形象传神,栩栩如生。(2)动物图案的运用,如孔雀开屏、双凤朝阳、百鸟朝凤、鲤鱼跳龙门等展翅欲飞、呼之欲出的形象。(3)时而写实时而含蓄抽象的花卉题材类的图案,卓越的匠人们也常常会把奇花异草与动物主题内容联系在一起,使木雕作品别具风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4)常用在格扇门装饰上的文字和几何图案等。

2、工艺创作

剑川木雕创作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自由地选择雕刻内容和主题,加以大量切削雕凿等方法,以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二是随行就像,依据自己的感觉与无限的想象力,赋予材料特定的形象。无论何种体裁都用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利用写实、抽象、变形等方法,使木雕工艺的刻工细腻精巧,布局疏密得当。以镂、透、衬、比的艺术技巧雕成,其装饰内容与创作手法,给人以自然的亲切感。门窗和大门,更是白族木匠工艺技巧以及心血的倾注之地。

剑川木雕工艺经历了几次质的飞跃,第一次是宋元儒佛文化的影响,洱海地区的统治阶层大兴土木,剑川古建木雕匠艺人走出了剑湖地区,足迹踏遍省内外,接触到各方工匠,获得不少先进技艺,使剑川木雕艺术的内容得以充实,成为古建木雕艺术中坚。第二次本土建筑木雕的技术升华是公元1276年赛典赤的建文庙、明伦堂、倡儒学的号召,汉民们被迫迁入云南各地。与他们随着而来的汉文化,进而广泛传播,影响着白族木雕。随后的公元1264年到1341年的几十余年间,云南各地广泛建筑寺院、道观,剑川木匠四处奔走,促使了木雕建筑工艺名声大振,走向了辉煌历程。此外,如为剑川木雕文化注入新鲜血液的西川配隶等,更是为剑川木雕工艺的辉煌铺砖添瓦。

3、独具匠心的工艺特色代表――格扇门

剑川工匠通达文理,木雕主要以房屋建筑及居家家具雕花装饰为主。

格扇门(俗称格子门),通常是六扇为一堂,寓福禄之意,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有借喻、拟人、复合布局手法,格扇门是白族木雕工艺卓越的集中体现。它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匍匐前进。起初,在明朝初期,只有很少一部分大户人家将格子门引入厅堂,当时的格子门重结实厚重,牢靠的窗条和大方美观的饰纹,且并不重雕花。清代以后,随着装饰图案的增多,除结实外,更加注重精美。雕刻艺术也越来越精细,工艺中几乎齐备了全套雕刻艺术手法,如圆雕、浮雕、浅浮雕、线雕、透漏等。雕花层次也有发展,从单层线雕、浮雕的明展到来2-7层的透漏雕花。当你来到剑川,看着剑川苏家大院的中堂格子门,你会讶异工匠们细腻、逼真的刀法;研究福寿梅花格子门时,你会因那榫卯扣接分毫不差的技巧而折服。

四、工艺品中的民族气节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篇4

到了清代中叶,各种建筑风格的交融日趋深透,形成了清代建筑的磅礴气势、富贵华丽而不失古雅精巧的特点。1.木雕,木雕自古至今都被人们广泛应用,同时是衢州古建筑最重要装饰形式之一,从现存衢州明清民居的建筑中都反映出这一特点,实施部位主要分为梁架结构木雕和门窗隔断装饰木雕。梁架结构木雕集中在梁架梁托、斗拱、楼层栏板、花板、牛腿、雀替、柱拱等处(如图1)采用浅浮雕的戏剧故事在花板中的装饰运用。就精美程度而言以梁枋、牛腿、雀替为精彩(如图2)狮舞牛腿以透雕镂空的手法来进行装饰。门窗木雕主要集中在门扇、窗扇、栏板、挂落、门罩、栏杆等处,就精美程度而言以窗户下方,隔扇门中的束、腰部分为最突出。雕刻工艺技法是以平面雕、浅浮雕、深浮雕和透雕(镂空雕)四种技法为主。因木雕材料质地密集细腻,韧度很强,不易断裂,故在图案设计要求上更精细一些,特别是近距离观赏的雕饰物件,雕刻技艺可达到时“稀能跑马,密不插针”的效果。平面雕结合浅浮雕一般作为木雕边框上的回纹、卷草等用。因木材不易损坏,深浮雕可精工细作,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可用于室内的装饰点缀,也有镶嵌在格子门、或床框等部位或家具上。深浮雕或透雕,一般都置于建筑物较高处和人为不易碰撞的位置,这些雕刻手法一般粗旷神妙,也可精雕细琢,玲珑剔透,雕刻构件可以从多方位反映出其本身的艺术效果。2.砖雕,在衢州的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中,砖雕这门古老的艺术一直起到点缀外观的作用。按照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当地古建筑中砖雕装饰部位主要分布在宅院门楼、门罩和宗祠、庙宇的入口八字墙或门楣等处(如图3)。就装饰艺术特点而言,有两种建筑风格:一种是以多块砖雕有机地组合成一个较大的整体砖雕,这些较大面积砖雕的图案多数以团龙、鲲龙卷草、角花、云龙、云鹤和回纹、砖细纹等为题材,以显庄严大方,另一种是将单块较为精细的砖雕镶嵌在建筑物某个部位、以起点缀作用的砖雕、这类砖雕面积一般不超过20cmX20cm,这些单体砖雕内容题材丰富,雕刻层次较高,并有多层重叠的装饰形式。这些装饰风格的砖雕在衢州的古筑物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一般多用于门楼、门罩、什锦门中的装饰,体现出建筑的精美华丽。这些砖雕雕刻之技法娴熟,工艺上都采用平面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阴线刻、阳线刻等技法特点,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质感效果。3.石雕,衢州古建筑中的石雕远不及砖雕、木雕运用广泛,一般只用于牌坊、门狮、抱鼓、须弥座、景门、景窗、碑刻、柱础等部位(如图四)。石雕的技法一般为平面雕、浅浮雕、深浮雕和透雕四种技法,而衢州石雕主要以青石材料为主,石雕题材受到材料的限制,通常采用的手法是浮雕,在雕刻风格上以浅层同调与平面雕为主,刀法精致、艺术风格古朴大方。因受使用范围和材料性状的限制,无论是雕刻深度还是艺术水平都不及砖雕和木雕。石雕在题材上多以动物、植物和博古纹样为主,人物、故事、山水的内容比较少。

二、地域经济是古建筑装饰艺术发展的关键

随着地域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水路交通的便利,使地方商品流通和民间工艺技术交流频繁,为各地商人经营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明清数百年间,徽人“流寓五方”影响了衢州地区,最有名的就是闻名遐迩的龙游商帮和徽州商帮的崛起,于是就有了“钻天洞庭遍地龙游”之谚。在龙游商帮和徽州商帮等地方商人的共同推动下,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为古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那期间各地商人将巨额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输入衢州,为衢州的人文景观的修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此外龙游商帮的乡情观念较强,年老退居时都有叶落归根的观念,大批商人返回故乡祖居地,为光宗耀祖大量建造住宅、园林、祠堂、寺庙、牌坊,特别是明末清初在商业经济的带动和刺激下,古建筑装饰艺术开始了蓬勃发展。在明代中期,衢州农业和民间手工艺的发达,以及当地物质资源的丰富,人们开始因地制宜,因地取材,利用当时发达的工艺技术,为创造古建筑三雕装饰艺术风格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此期间商人们都以大开间、宽通面、长进深等布局方式,极力营造一种恢宏的宫廷建筑气势,并且大量采用宫殿、官邸常用的雕刻、绘画等装饰艺术,雕梁画栋,使整座建筑物内部蓬荜生辉,富丽堂皇,大有“民居其外,官邸其中”之势,不是官邸,胜似官邸。在建造和装饰上不惜花费大量的材料和工本,招募技术巧匠,在建筑空间内极尽雕饰,形成了精致秀美的木雕、石雕、砖雕工艺和古雅精巧的艺术风格。

三、文化沉淀是古建筑装饰艺术发展的基石

1.通常有“孝道”“忍让”“中庸”等儒家思想为题材的建筑装饰。衢州一府五县多受儒学熏陶,素重文教,自南宋孔氏南迁衢州之后,嫡传的儒家文化对衢州古建筑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衢州古建筑装饰中常见一些人文题材,如岁寒三友、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博古图案等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装饰中。同时,宗教思想文化内涵也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衢州民居的装饰题材内容上都可以见到,如莲花、罗汉、暗八仙、和合二仙、福禄寿三星等,无不反映出道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当时本土文化的影响。此外,吉祥文化的内涵也古民居建筑装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众化、普及化的文化积淀,它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祈吉求祥的愿望,各种吉祥图案都被运用在传统古建筑装饰艺术之中,大多数的主题为“五福”“三多”等。2.衢州戏剧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明清时期,衢州有西安高腔、衢州昆曲等地方剧种,浦江乱弹、徽戏、越剧、话剧等外来剧种,西安高腔因衢县旧名西安而得名,据《衢州志》记载,中国历史上五大戏曲名人汤显祖、徐渭、李渔、屠龙曾先后到过衢州,推动了当地戏剧的发展。在衢州的明清民居建筑的装饰上,戏剧人物的表情及服饰就成了装饰的重要元素,而雕刻故事的源头都取自于戏剧的情节,现存木雕、砖雕有大量戏曲场面雕刻到建筑构件上,采用组画将人们喜欢看的典型片断长留壁间,可以随时欣赏,所谓“观厅一日、说戏一年”,何乐而不为之。3.绘画艺术是当时建筑装饰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在衢州的古民居建筑中,很多题材、造型、色彩、技法、构图,都继承了传统绘画中“清雅”的风格特征和文人画主张以雕画抒发胸臆、怡情养性的特征,强调意境的构造和笔墨趣味的表达,重现艺术效果的审美价值。

四、结语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篇5

工艺美术大师俞世英,出生于漆画之家。父母亲及两个妹妹均从事漆画艺术工作。他受家庭浓厚的艺术氛围影响,从小就潜移默化地得到了父母亲的艺术熏陶。1962年小学毕业后进入福州石雕厂当学徒,并师从寿山石雕大师周宝庭。周宝庭是一个品格高尚,德艺双馨的大师,为培养接班人和发展福州寿山石雕艺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周宝庭是寿山石雕工艺“东门派”第四代传人中的代表,他技艺精湛,辛勤地开创出“周氏寿山石雕风格”。他所留下的艺术精品,是当今寿山石界的宝贵财富。他所教授的弟子,在寿山石界都各有突出成就。俞世英就是其中的一位。

俞世英在跟随周宝庭的多年间,得其悉心传教,受益非浅;加之平时潜心练习,勤学好问,雕刻技艺进步很快。为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他后来先后参加文化学习和雕塑专业培训,并到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深造,进一步拓宽视野,与不同风格的雕刻工艺师深入交流,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学习西方素描及中国传统风格雕塑,并将西方素描的写实风格与中国传统雕塑工艺中圆润、古朴、流畅的风格相结合,这为后来形成雕刻技艺的个人鲜明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5月,俞世英由于表现优异,厂里委派其到浙田学习镂空雕刻技艺。他向青田石雕同行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牢牢掌握了镂空雕刻的全部精华,受益非浅,为日后创作各种风格的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久他就开始带徒传艺,而且负责石雕厂雕刻工艺的质量检验工作。这项工作是全厂质量管理的重要关口,由于手工生产的特殊性,他在工作中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严格审定,一切从产品质量出发,不让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同时还要注意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向厂有关方面反映。期间曾先后与厂技术部门配合召开“产品质量现场会”十余次,有效地控制了产品的质量合格率。这为1982年该厂荣获国家质量“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规格产品银杯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俞世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有良师的指导,有对艺术的热爱和勤奋探索,他的寿山石雕技艺日益精进,表现技法丰富,作品构思新颖,形象生动,为同行所称道。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不懈地创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认真研究寿山石雕东、西两大流派的艺术特色中,并在“东门派”精巧灵通的基础上吸收“西门派”古朴淳厚的风格,融两派之长于一体,又汇集古代艺术之精髓,兼收并蓄,形成自己刻工精细、刀法严谨、构图新颖、意境深邃的艺术风格。

受周宝庭大师的影响,将自己对石雕古兽的技艺不断探索的经验化为创作动力,近年来所雕刻的古兽印钮七百一十二枚。所雕之古兽,憨厚古拙,轻灵婉转,既不失古兽的威猛,又有宠物般的可爱,令人爱不释手;有的只用寥寥几刀,就把小动物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显得稚拙灵巧,那种浑然一体的感觉;“古狮戏球”中的狮子或跳或跃,或仰头,它们争抢圆球时的灵动、趣味显得栩栩如生。在形态各异的古兽作品中,既承师意,又有创新,成为“石雕传统艺术之瑰宝”。

俞世英1980年代创作的《济仙》《李太白》《双童渔翁》等样品送当年春交会得到订货,成为工厂的拳头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历年参加创作展礼品的任务中也是荣誉不断,1983年厂里参加首届新加坡寿山石雕展览会,所创作的大型“钟馗戏鬼”作品(约1米高)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新加坡晚报》刊登报道;1984年创作的《西施浣纱》《醉三仙》《十三子弥》等陆续刊登在全国各报刊;特别是1987年2月创作的浮雕《十八罗汉尊者》参加1988年首届工艺美术如意奖大赛获得二等奖,受到业界瞩目,同年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福州市工艺美术二级名艺人”的荣誉称号。

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一系列过程,进入1990年代以来,他的雕刻技艺已完全成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吸取寿山石东、西门派特点之精华,擅长人物、花鸟、古兽等题材的雕刻。雕刻技巧既有尖刀法的深刻、剔透、灵巧,又有圆刀法的薄画、深厚、凝重,并通熟圆雕、浮雕、镂空雕及薄意雕刻。尤其喜爱用圆雕技法刻画人物形象。尊重天然原石的经济价值,依石就势,利用石料的奇形怪状和天然俏色进行巧妙构思,作品每每别出心裁、情趣横生。他的人物作品,特别注重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在情感,而在衣着的处理方面则简练流畅,对比强烈而协调,力求作品形神兼备的理想境界。

1990年8月,他创作的旗降石(寿山石的一种)作品《十八罗汉》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大赛优秀新产品一等奖,这是当时全国工艺品创新大赛的最高奖项。因之1992年12月,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福州市工艺美术一级名艺人”荣誉称号。

寿山石雕作品刀法细腻,刻画入微,端庄中见秀巧。而近年来的作品已趋古拙凝重,浑然潇洒,古朴的造型、生动的神态和圆浑的刀法给人以沉静素雅的自然美感。

近年创作的新作品主要有《铁拐李》系列、《玉鼠金瓜》系列、《八仙人物章》系列,等等。2001年以来,从寻找石料,构思方案,底稿修改到以刀创作的大型浮雕作品《水浒108将》也已完成。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篇6

在食品雕刻课程中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法,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食品雕刻需要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手脑之间良好的协调性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认知感和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同时又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一门课程,学生需掌握其他学科的一些专业知识,如美术中素描的造型能力、空间感,色彩关系及想象力和创造性,雕塑中的雕刻技能、技法,音乐中的节奏感、韵律感和抒情性,国学中的文学修养等。食品雕刻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栩栩如生的作品不但能烘托宴会主题,活跃气氛,更能使宾客得到艺术享受。为了让烹饪专业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更好地掌握一门精湛的技艺,在设计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项目要有层次感,确立任务,细化到人,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真正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零距离接轨。

一、精心设计项目,激发学生兴趣

要从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的能力出发,创设可行的问题情境。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强劲的内部驱动力。学生对所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其学习态度和兴趣。兴趣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做到关注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堂上乃至课外时时刻刻做到呵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食品雕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只注重技术的教学,专业技能的传授,采用“师徒式”的教学方法,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演示、辅导来进行,上课伊始直入主题,这样枯燥的教学并没有做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关注学生,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时常在雕刻作品遇到挫折时失去兴趣。因此烹饪教师的课前导入至关重要。

图片或者视频欣赏是食品雕刻常用的课前导入方法。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尽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任务,把学生被动接受任务转化为主动建立任务,真正实现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进而为完成这些任务而“需”,“需”才“索”,“索”才“教”,把传统的“教学”变为“求学”“索学”。通过主动式任务驱动的教学,任务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在已有知识水平上量身打造。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任务,不要提出超出自己想象力与知识水平不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同时任务的持续性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连贯性,更易实现“跳一跳摘果子”,更易保持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比如在图片的欣赏之中可以观察到花卉的花心和花瓣或者动物的外形特征等。在观看图片或者视频之前可以预设问题。比如“你想从几方面考虑去设计、制作一个菜肴盆饰作品”,让学生在欣赏、观看中不断思考并加以记录需要考虑的方面。接着把个人的观点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他们自信地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充分地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在图文并茂之中让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形象逼真,学生学习的兴趣必定盎然,学习起来也就有滋有味了。

2.开展现场雕刻“秀”,确立任务主线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填鸭”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教师是学生所学知识的领路人,也是激发兴趣者,教师的专业技能魅力是不可忽视的。在一开始教授理论知识之前,当他们静静地坐下来之后,先让学生看教师食品雕刻“秀”的视频,确立本堂课的任务;学生看到一个个萝卜、土豆渐渐地变成了一朵朵绽放的花朵或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时,对作品投以赞叹、羡慕的眼光,从中老师很明显地感受到了他们那种迫不及待想要学习食品雕刻的心情,他们学习食品雕刻的兴趣第一次得以激发。与此同时他们的心里不免会产生第二种想法:我能雕刻得像他们这样好吗?此时应该对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比如:“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加上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我相信咱们班每一位同学都会学得很成功的。”坚定的信心对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在项目实践体验中,稳定学习兴趣

1.教学设计,循序渐进

食品雕刻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要让学生从对食品雕刻不感兴趣到产生学习的兴趣,再让他们从不想动手到会动手,稳定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进行基础的刀法切和削练习,如让学生将萝卜切成正方块,再削成圆球,在操作的同时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介绍,使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对雕刻产生兴趣。再如在教授雕刻花卉时,先用戳的手法雕刻梅花,再学习雕刻两层的太阳菊。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技能,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到轻松,觉得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达成目标,并不是高不可攀,或者难以想象等。因此,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会产生浓厚兴趣。

2.项目教学,平等关系

民主、平等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师生合作、共同进步的先决条件。要让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就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一切教育都应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在教育中,师生之间虽然角色不同,但人格和地位是平等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都以长者的身份去压学生,甚至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隔膜,学生就会讨厌这样的教师,也会讨厌这个教师任教的学科,学习兴趣就会因此而丧失殆尽。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有亲切感和信任感,多和学生在一起谈心交流,参加学生的实践体验活动。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在教授梅花的雕刻时,学生第一次拿起U形刀进行戳刻实践操作。笔者走到学生中间时看到有一个女生的梅花戳了一朵又一朵放在操作的案板上,每朵梅花的花瓣都向上竖立着。此时笔者就拿起刀具给她示范雕刻了一朵梅花,放在学生雕刻的梅花旁边并提问到:“你觉得我们俩雕刻的梅花有什么不同,再看看你的胚体和我的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一看两个胡萝卜胚体,立刻发现了自己的胚体上面凹下去一个深深的坑,而老师的胚体上却是浅浅的一个坑。她立刻说:“好像我的握刀、进刀的姿势不对”。顺着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之势,笔者再一次用规范的握刀、进刀姿势手把手地给她校正。学生在教师的亲手指导下又雕刻了一朵梅花。看着自己雕刻的美丽的梅花,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从学生充满成功的喜悦之中,笔者也感觉到了这是兴趣的支柱使然。

3.鼓励学生,稳定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学生达到“乐学”,必然要使他们有成功感。追求成功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即使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能使学生感到愉快,是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切入点,运用生动的、鼓励性的语言,及时稳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习成功的动机。比如,我们在雕刻大丽菊时,雕刻好的成型图片上展出的作品是用V形刀和白萝卜雕刻的一朵大丽菊。学生们会提出问题:“老师,能不能用土豆以及U形刀来雕刻呢?”这时教师应该及时表扬他,比如说:“你问得很好,而且你的想法完全可以尝试。”同时我们可以借助掌声进行鼓励。学生听到这些肯定和赞扬的声音,就会沉浸在欢乐之中,他们的大脑皮层就会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老师不能直接批评,因为这样会打击学生对技术探究与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刚激发出的学习食品雕刻的兴趣一落千丈,导致整天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老师应该给学生们更多的鼓励,对他们在学习上,尤其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遇到的挫折或失败要有一颗鼓励的心。

例如,在一次食品雕刻课上,学生们在尝试雕刻菊花。笔者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学生把菊花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中间的废料去除得太多了,导致两层花瓣中间的距离相隔太远,显得花瓣之间不够紧凑。笔者用同伴的口吻说:“你的菊花心和花瓣都戳、刻得很不错,如果你在第二次用平口刀去废料时用刀小点,去除的废料会少些,两层花瓣之间会显得比较紧凑。”学生在听到朋友般的建议后,马上说了一句:“老师,我觉得也是,我现在再雕刻一朵更加漂亮的菊花。”简单的一句表扬既指出了学生作品中的误区,又给了她坚定的信心,稳住了她浓厚的兴趣。

三、改变评价方式,延续学习兴趣

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学生完成项目后应该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其作用是重视学生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共享,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从正面进行相互评价。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进行评价,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欣赏自己及他人,提高自信心。这也是学习过程的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使学生对食品雕刻的兴趣得以延续。

1.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食品雕刻教学提出了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的目标要求。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也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因为设计或制作者的作品还很不完善,如果我们都是用“很好”“oK”等语句进行赞美,那么学生在赞美声中会自以为已经尽善尽美了,就会失去深层探究的欲望,失去创造的良机。因此,教师在鼓励的同时应该给予适当婉转的点拨,让学生对设计要求、技术要点等进行深度探究,提高其技术素养。每个作品完成以后都要进行评价,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也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及时反馈。

如在食品雕刻课程中小组创新作品菜肴盆饰的制作中,学生设计并制作好后进行展示交流,有一个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以“鱼趣”为主题的菜肴盆饰作品,他们在规定的白色盘子上用白萝卜雕刻了两条纯白色小鱼,雕刻得比较细致,但直接放在了白色盘子之上。学生在互评中给予很好的评价,但这个作品是否很好呢?大家知道白色的盘子上面直接放白色的点缀物是没有层次感的,于是笔者把作品拍摄后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结果白色大屏幕与白色的盘子连成一体了,很难区分出作品。因此笔者在点评时婉转地指正:“你的设计和雕刻作品都非常棒,如果能考虑食雕原料的取料原则――因造型取材、因形取材、因色取材,那是不是更好?想一想,能不能想个办法使作品更突出呢?”经过点拨,学生们很快回答说:“可以在底部放一些绿色原料或把白萝卜换成胡萝卜等雕刻小鱼。”这样让学生在教师婉转的点拨中觉察设计作品的缺陷,引导学生从实际角度考虑、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又对作品进行了修改,看到修改过的作品,老师和同学都给予热烈的掌声。那个小组同学说了一句话:“相信我们以后还会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从简短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会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得以增强、延续。

2.课堂以外,经典评价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篇7

一直以来,寿山石雕创新问题也是业内外人士关注探讨的焦点,诸多工艺美术大师、圈内资深人士及学者等对此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寿山石雕艺术创作上,大部分人认为寿山石的创作创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雕刻技艺创新,从最初的圆雕到浮雕、透雕、薄雕、链雕,雕刻技艺的每一次创新,都会推动寿山石雕艺术的繁荣发展。二是题材创新,寿山石最早的作品主要是动物俑,到后来的佛珠、法器再到后来的印章、人物、动物、山水、花鸟、博古等。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一大批题材新颖、格调清新、充满时代精神的作品,对传统的石雕题材有重大突破。正是这些新工艺、新题材的不断采用,寿山石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既然寿山石的两条创新路径已经大体明确,那么要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呢?传统,是对寿山石雕历史上已经形成、存在的东西进行深入地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它的优势和规律;创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寿山石雕工艺师自己的想法,运用娴熟的技法加以创造,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拓展作品的内涵,更好地将寿山石的原始美与工艺师的技巧美展现出来。因而,要实现传统与创新的融会贯通,关键在于寿山石雕工艺师,包括对潜在人才的培养和现有人才的提升。对此,业内外人士从艺术理论研究、师徒技艺传承、市场需求导向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四人观点,共索寿山石创新征途

李豫闽(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认为,目前寿山石雕类似于艺术论的系统化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他表示,现在看到的寿山石研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一种经验性的总结上。在历史上。明清时期出过几个系统研究学者,但数量都不多。建国后,像方宗先生这样,既对寿山石历史文化有所研究,又熟稔于寿山石技艺的学者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系统理论研究的欠缺对寿山石的长远发展是会有所制约的。

在师徒技艺传承方面,李豫闽教授认为,现在这种主要是以师徒关系存在的寿山石雕艺术的传承,很难提出更高的艺术要求。“说到这种师承关系,众所周知,它对民间传统的延续,一些经验技巧的‘绝活’的延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正如每一枚硬币都有它的两面性,在这种师承教导中,严格地限制了选石头的标准、题材、刀法。这使得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许多寿山石雕作品更多的是一种对前人的复制。而对于在名家名师门下的徒弟们来说,前辈的精湛技艺也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没有超凡的气魄和胆识,以及很高的艺术修为,是很难有所突破的。”

对此,胡振德(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建国后,大概在50年代后,寿山石雕的制作由雕刻小组发展为福建石雕厂,里面云集了许多民间手工艺人,但还是多以个体化,在技艺上经验总结为主的制作。后来从学校培养上看,主要是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厦门工艺美术学校设置的相关专业。福建师大开设的雕塑系,里面就有一项寿山石雕的课程。这个课程就是力图让学生在聘请的民间工艺师对寿山石雕基本文化知识、基本技法的介绍下,利用学生原有的大美术的知识结构背景,让学院派的理论中注入新鲜血液的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寿山石雕当中去。”

李维祀(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认为,在目前寿山石价格被越炒越高的情况下,有些工艺家被利益所牵,追求创作的出发点不纯,艺术个性的体现薄弱,甚至反复模仿同一高价的题材。对这一现象,李维祀教授表示担忧:“长此以往,只会导致寿山石市场的崩溃。工艺师应当摆脱市场的约束和诱惑。创作艺术一旦与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就很难有突破,很难与作品融为一体。寿山石雕刻的本质不是题材,而在于雕刻工艺师本身。克服浮躁心理,实实在在地、全身心地融入到雕刻艺术中,便能真正体会创作的快乐与价值,才能创作出吸引人的、有新鲜感的作品。”师大的李豫闽教授也指出,目前寿山石雕造型多半停留在传统题材上和市场的导向上,市场对传统题材寿山石雕的认可度很高,玩家的把玩心态促成了寿山石欣赏强烈的复古心理。要对此有所突破,工艺师就要“耐得住寂寞。敢于牺牲暂时的市场、经济利益”。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玩家的品位,应该也需要由创作者来适当引导。

另外,从评选激励机制上,林容生(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也给出了建议,他认为现在寿山石奖项评选的标准,还太过模式化,以及过多倾重于技巧。评奖标准的与“石”俱进,鼓励创新元素的融入,对提升新一代工艺人的自信心和创作激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链接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篇8

一、做法

“行知模式”引领培养模式创新

安徽省行知学校发展的“行知模式”可用三句话十二个字概括,即“面向人人、校企育人、生利成人”。

“面向人人”,回归教育本源,破解招生难题,改革办学模式,体现职教本质属性,诠释“为谁办职教”。近年来,通过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安徽省行知学校实施公、民办职业教育大融合,开展区域内培训资源共享,建立培训大平台,组建了歙县行知职业教育集团。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全日制班和非全日制班、技能教育和休闲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等结合起来,把职业教育课堂开到一切有技能需求和生活质量提升愿望的人群,面向人人办职业教育。在一个人口仅40万的山区小县,学校连续多年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超千人,每年培训上万人次。

“校企育人”,回归校企本质,破解教学难题,改革培养模式,体现职教发展规律,诠释“怎样办职教”。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必须走校企合作育人之路。行知学校努力改变传统的关门办学、机关管理、普教套路的传统模式,开门办职业教育,跨界办职业教育。与市县经济开发区融为一体,在开发区设立实践实训实习基地,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引资入校、引智入校、引企入校和入企实践、入企办班、入企实习,形成校企融合,共育有用之才。

“生利成人”,回归教育目的,破解就业难题,改革评价模式,体现职教终极目的,诠释“何谓真职教”。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生利为宗旨,以成人为目标,“生利成人”是检验职业教育的唯一标准。探索以贡献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学校和社会评价模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三生教育”,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利、学会生活;加强“三能训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能、熟练的技能、发展的潜能,进行“三自培养”,即生活自理、个人自律、班级自治,着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手脑并用、德能双优的技能型人才。

“政、校、行、企”四位一体构建办学机制

2007年12月,安徽省歙县徽雕艺术学校由安徽省行知学校、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和歙砚协会合作创办,标志着政、校、行、企四位一体集团式办学和管理机制的出现。2008年,在没有现成模本和经验参考的前提下,与行业企业通力合作,申报极具地方特色的“徽雕艺术专业”,得到当地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支持。当年,徽雕艺术专业被省教育厅特批为安徽省地方特色专业,后发展为民间传统工艺专业。

2010年,在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的指导下,由安徽省行知学校牵头,联合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行业协(商)会等自愿组成的产教联合体与利益共同体“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成立。集团成员本着自愿参加、优势互补、骨干带动的原则,以互惠互利为前提,实行设备、师资、技术、信息、教学、实习、生产基地、技能鉴定、毕业生就业等全方位合作,形成集团经营优势,达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办学与企业经营的效益。

2013年1月,由安徽省行知学校牵头,中国歙砚学会、歙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徽派古建公司、歙县老胡开文徽墨厂、徽世林宝文化艺术公司、鲍方砚堂等23家政、校、行、企共同加盟的“安徽省行知学校校企育人联盟”成立。该联盟的成立,旨在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合作多方参与的决策、评价、监测机制,深化和完善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化办学体制。

“三引三入”深化校企合作

行知学校通过“三引”、“三入”方式深化和做实校企合作机制。所谓“三引”,是指“引资入校”、“引智入校”和“引企入校”。把企业的资金引入学校,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引进企业高级技能型人才,承担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任务,强化学校实训教师队伍;把企业引进校园,做到前厂后校,企业工厂成为学生的实训课堂,做到知识与技能无缝链接。近年来,先后引入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上百名,其中有部级工艺美术大师、部级非遗传承人、部级高级技师等数十人,“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师资力量显著增强。在“引入”的同时,组织师生“入企调研”、“入企实习”、“入企实践”,杜绝知识与技能两张皮,让教师了解企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了解企业的最新需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让学生走出校门前就能了解企业规章、理解岗位要求、把握市场方向。

“教学做合一”创新教学模式

行知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适合本专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切实践行陶行知所倡导的“知行合一”、“行知统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在校内企业从事产品制作,从作品的自主设计,到操刀雕刻,依照工艺品制作流程进行系列化实习培养,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教中做。

由于传统工艺品制作难以在大课堂上教学,每个教师也很难同时指导一群学生学习,行知学校在教学中采取陶行知提倡的“小先生制”,实行老生带领新生,熟手指导新手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进团队精神,提高实训教学效率,培养新老学生之间的协作和良好的学友关系。

“大师驻校”组成师资团队

考虑到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的特殊性,现有师资队伍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不足以吸引优秀专业技能人才入校任教。行知学校创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本着“能者为师、贤者为师、跨界选师”的原则,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由本校相关课程教师任教,专业技能课程全部外聘。学校先后聘请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副会长周美洪、徽学大师张脉贤担任高级顾问。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制作传承人曹介铭,中国当代砚雕大师方见尘等亲临指导。聘请16位徽雕工艺师长期驻校,在培训基地任教。目前经常来校的砚雕、石雕、木雕、竹雕等专业工艺师有十多位。这些外聘大师带着自己的企业、资金和项目进学校,开办“大师工作室”,同时承担学校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们既是工艺大师,也是企业家,同时又是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由于这种特殊的“校企合作”方式,学校无需向他们支付报酬,但他们却必须承担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

“3+X”学制强化技能教学

行知学校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论,制定严谨周密的教学计划和合理可行的课程体系。“民间传统工艺专业”课程包含中华古典文化、徽文化常识、素描、国画、图案设计、书法、篆刻、徽派雕刻基础等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此外,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训操作指导和实地考察研修。这种课程安排突破作坊传承模式只讲操作不懂理论的狭隘的经验型教授方式,使培养出来的学员具有更深厚的潜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民间传统工艺专业采取“3+X”的学制,前3年为本校正规学习,“X”则为3年后的不定期学习,根据学生的志向和需求,或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或继续在校内跟随大师深造,或跟随大师在工作中学习。为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课时安排上,第一学年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为8∶2,第二学年则安排为2∶8,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则有大师的言传身教和动手操作相结合。这种课程安排充分体现出本专业文化性和工艺性相结合的特点。

专业特色教材的开发,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鉴于过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作坊式培养,口传身授、模仿操练多,文本记录和系统知识少的特点,学校特邀有关大师编写讲义或讲稿,鼓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自主编写相关教材。充分利用实物作品的教学功用,录制示范操作视频等非文字性的直观教材。

依托“大师工作室”建造实习基地

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直是职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对于“民间传统工艺”这种资源稀缺的专业,行知学校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方式,较好的解决了实习基地问题。首先是通过职教集团与区域内相关企业联合办学、合作办学,让学生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场所,其次是“引企入校”,将行业内大师级人才及所办企业引进学校,形成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这种校内企业,既是“大师工作室”、校办工厂,也是学生实习实训的课堂,学生可以随时入室操作练习。

专业开办以来,学校在原有的实训基地基础上,加大建设步伐,接手原校办工艺厂资产,投资23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500余平方米的砚雕实训室、1000平方米的砚雕陈列室、300余平方米的“非遗传承成果展馆”,并正在兴建非遗教育中心、非遗教育长廊、非遗教育大楼。投入400万元购置实训设备和器材,以满足学生初步的实训需要。通过“引企入校”,专业实训基地现在已经增加到5个,近1300平方米。

“五能”培养目标检验培育效果

行知学校对民间传统工艺专业的学生提出“五能”的培养目标,即能画、能写、能雕、能设计(创作)、能欣赏,让学生真正能在“民间传统工艺”领域发挥传承和创新作用。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改革传统教学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专家评价、市场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学校内课堂上,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言行、课堂学习、实训作品做出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的评价。学校每年举办全员参与的“专业技能比武”活动,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评委,全面检视学生综合知识(徽文化、陶文化、文学修养等)、美工基础(书法、绘画等)和雕刻技能。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篇9

(一)中国家具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的家具企业为3500家,从业人员30万人,总产值53.6亿元;至1998年,全国家具企业已达3万家,从业人员200万人,总产值780亿元。目前全国现有家具生产企业5万多家,从业人员约550万人。到了2005年,我国家具产值可达2500亿元左右,较2000年翻一番。从1996年的12.97亿美元到2002年的54.17亿美元,我国家具出口额平均增长30%以上。2011年上半年广东省家具生产值达415亿元,占全国家具工业总产值的30%,家具出口近20亿美元,占全国家具出口总额的50.5%。目前,无论是外销企业还是内销企业,都深感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全球制造业中心的转移,面对中国从家具大国走向家具强国的挑战,我们必须对当前的家具专业教育进行思考和总结。

二、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瓶颈环节

(一)教学层次模糊,教学定位不清晰

首先,许多高校的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定位不明确,教学层次不清晰。由于中职、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在教学层次和目标上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各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大部分都比较相近。其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大学生动手实践制作的能力薄弱,本科层次的学生基本上停留在概念设计与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层面上。最后,在雕刻艺术与家具制造工艺和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则显得比较落后,甚至存在空白。

(二)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励机制

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依旧受到前苏联50年代的模式的束缚,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不是主动地吸收知识。因此,我国的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教育逐步建立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先进技能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举的模式。

(三)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

一些家具企业常常抱怨大学生只懂理论、缺乏实践能力,其根源就在于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一些学校资金短缺,又没有实习基地,所以学生对实际生产缺少感性认识,仅局限于课本知识。

三、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必须坚持国际化、区域化人才培养战略。家具专业教育要坚持国际化、区域化的道路,注重培养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使之有能力全方位地参与各类国际竞争,尤其是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南宁,在中国—东盟背景下,更应该注重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东南亚红木家具市场的需求。同时,还应该坚持实干型人才培养战略。

四、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改革的具体实施

(一)国际化、区域化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

要培养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家具专业人才,促使我国家具产业向国际化、区域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国际化、区域化的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战略的目标,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教育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区内外、国内外有家具专业的高等院校和相关设计院间的学习交流。实现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模式之间的对话,聘请国外优秀的家具专业教育家以及著名家具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到高校开展学术和教学指导,使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的师生及时地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设计理念。为此,学校应该提升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会运用外文资料的能力,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

(二)实干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

就高校的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来说,科学、完整的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应该包括设计理论与技术、方案设计、效果图制作、模型制作、实物制作、作品市场化运作等教学内容,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家具产业及相关行业的设计与制造,企业管理与商务营销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企业、高校和行业协会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以资助专业教师参与国际家具设计比赛、学术交流等活动,提供条件使学生能够把概念设计转变为实际作品,作为人才输入方的企业,也应该积极配合高校开展家具人才的培养,提供配套技术和设计方案实践的机会。加强高等院校与家具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家具专业人才。

(三)人才分层次培养战略的实施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篇10

关键词:中国寺院;佛教文化;灵岩寺建筑

引言

灵岩寺建在山东长清县西北方向的灵岩山麓,是泰山十二支脉之一。它坐落在一片曲折起伏的山峦翠谷之中,是一座千年古刹。据一位师父介绍,相传前秦永兴年间,天竺僧人郎来此,使“猛兽归伏,乱石点头”,故称此山为灵岩寺。

1灵岩寺佛教寺院的建筑布局

1.1在传统礼制制度下的空间布局中的变化

中国寺院一般都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分布建筑群,基本上都是采用中国传统世俗的建筑院落式,以河南少林寺为例(图1),正面中路为山门,左右对称,前低后高,中轴线上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灵岩寺则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变化(图2),并没有完全对称,打破以往佛教寺院对称稳定的观念。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

1.2寺庙建筑之间形成的“绘画式”的构成模式

民族文化的观念不同导致了中国寺庙的建筑构成模式为绘画式,以灵岩寺为例的中国寺院追求师法自然,近乎山水画,重意境的表现,以方山为顶点,有意识的将周围的景物“借”到寺院中,构成了一个群山环抱的绝谷,若是在春天,周围绿树成荫,秀拔万状,徜徉在一片云山烟树之间,倘若站在高处远眺,一片美景尽收眼底。

2灵岩寺中的几个单体建筑的独特设计

2.1山门(金刚殿)

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喜欢隐居风景秀丽的山林,故以山门为寺院的别名。寺院是一组庞大的建筑组合体,由众多的单座建筑和殿堂组合而成,山门是寺院第一座重要的功能建筑,是寺庙内外的一个分界点。据考察灵岩寺有三个门,又称其为“三门”,意思就是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

2.2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灵岩寺院中的正殿,“大雄”为佛的德号,意思就是说佛有大力,能伏“四魔”。占地的面积和材料的运用上也是最好的,殿内塑有释迦牟尼的佛像和菩萨像,这是佛教活动的主要的一个场所。

宝殿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

2.3千佛殿

千佛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的建筑为明代重建的而且是寺内保存下来最早的木构建筑。千佛殿是灵岩寺的主体建筑,同时也是寺内保存最完好规模较大的一座古建筑。一走近殿堂门口就有一种心灵释放的感觉,前檐八根石柱,柱础雕刻有龙,凤、花、叶、水波及莲瓣、宝装荷花等纹样,雕工精美,匠心独具。这些风格都是在中国寓意的影响下产生的,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寓意深刻,代表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4钟鼓楼

钟鼓楼位于天王殿北面院落的两侧,分别为钟鼓二楼,现存的是清代遗物,两座建筑呈平面方形,屋顶为单檐歇山顶,建筑简洁大方,砖石透空,房檐结构的肌理清晰可见,追求着一种传统自然的美感,楼内放置钟、鼓佛教法器。古代用于报时的建筑,

2.5辟支塔

灵岩寺的标志性建筑就属辟支塔了,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座高塔屹立在山中间,位于千佛殿的西北方向,它是一座密檐楼阁式砖塔,平面有八个角,总共有九层,高度有50m左右,下面三层都是双檐,由下往上逐渐变成单檐,并且塔的直径由下往上逐渐递减,收分过大,走进细看,每层不做塔的檐顶,而是用平座来代替,上面都有浮雕壁画。

3灵岩寺建筑装饰艺术的范畴

3.1雕塑

灵岩寺中千佛多数为木雕,少数为铜铸,周围为四十尊古塑罗汉,整体形象与真人略微大些,这些彩塑罗汉像为海内有名的艺术珍品,大多完成于宋代,采用写实的风格,形体、比列、相貌都符合人体工程学,这种对人物刻画极其写实入微的手法让我们不禁感叹古代雕塑家的精湛技巧和创作才能。

3.2浮雕壁画

灵岩寺壁画主要为石刻浮雕壁画,在辟支塔上主要表现,主要是以佛教故事为主题,雕刻十分精美,面积不是很大,大多表现古印度的佛教传说,但形象构图和雕刻手法都是我国传统的模式,由于年代久远一些壁画发生脱落但还是无法掩盖壁画雕刻的精美。

3.3建筑中的色彩

在灵岩寺殿堂外部色调非常统一,一般佛寺外部色调以红色为主,大多是朱红并非是大红,这一点在灵岩寺表现的非常的明显,比如说佛殿的外墙涂成红色,殿内的梁柱也是红色,除了一些青砖之外,寺院的木构件几乎都是红色,真可谓是“满堂红”。

4传统寺庙建筑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在灵岩寺庙的东北角有一座圣像馆,是在解放初期重新修建的,馆内现共展出工笔重彩菩萨画像168幅,建筑外观还是保持着古典传统的风格,进入殿内就能感觉到一股现代气息,室内室外有一个鲜明的对比,构成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图3、图4)。

这种现代装饰让游览者有一种格外的新鲜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融合了庄重与优雅的双重气质,传统中透着现代,现代中揉着古典,在这种意境下抒发着我们东方人特有的情怀,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

5结语

中国古代佛教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它用一种独特的手法使人们对净土的追求在视觉和心理上得到了对宗教的归依感,寺院建筑使得本民族的审美意境与建筑结构、空间理念以及现代文化相结合,这对我们佛教寺院建筑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谊.佛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3]张鹤云著.山东灵岩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附录:图片出处

图1采自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讲座》第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