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5:00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篇1

关键词: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tG5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a)-000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高校精品课程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自2003年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文件至今,我国各院校纷纷投入精力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虽然精品课程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在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技工类学校来说,进一步探索精品课程建设的模式与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技工院校一直以来都是培养技术操作人才的阵地,而科学、有趣、有效的课程则是培养人才、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将课程打磨、锻造成精品,才能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专业人才。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建设了一批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主要集中于数控加工与模具制造等专业。但是这些精品课程良莠不齐,存在不少问题。一些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照搬照抄现象严重,不能因地制宜。部分院校的“精品课”只是换了一个名称的传统课程,依然属于“填鸭式”教育。虽然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与网络授课形式,但是这些课程并没有多少互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也没有有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更有甚者,一些学校没有Y合学校实际情况施行校企联合、工学一体的课程模式,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实践操作锻炼。

2“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2.1教学体系改革

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为“校企联合,工学一体”的教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到专业知识,培养了他们使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其社会交际能力得到提升。

在这一变革中,笔者所在院校将数控专业分为数控铣加工与数控车加工两个领域,学生在学习时就有所侧重,然后在根据学生的能力与层次分设不同的课程,将课程细化至中技数控车加工如零件钳加工、零件普通车床加工、数控车床变成与模拟加工、产品质量检测等;高技数控车加工如配合件数控车床加工、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加工、数控车床精度检测等课程。

课程细化之后就可以根据校企联合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改以适应学校实际教学情况。

2.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

“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精品课程建设组织内容包括教学内容设计、课件与视频的制作等两个部分。

2.2.1教学内容设计

首先要进行课程团队建设,选聘资深教师、企业家与技术骨干担当精品课程编制的顾问,其次对选定教材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与甄别,进而将教材按照一体化教学进行编排成九个具有代表性的真实产品,具体如下:台阶轴数控车加工、灯泡模型数控车加工、酒杯模型数控车加工、子弹挂件数控车加工、手电筒模型数控车加工等。课程小组人员需要经过实际调研与探讨,根据学校与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的工作任务。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具有鲜明的代表性,避免了枯燥的理论式说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设计时要注重注意问题的设计,问题必须循序渐进,具有启发性,如轴套内孔加工需要使用何种刀具?刀具应该使用怎么样的角度等。这类问题的提出给与学生思考的空间与动力,有效提高了学生思考的能力。在课程的设计上,课程设定小组也要有所创新,确保各个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教学流程、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的利用等科学、合理,并与时俱进。

2.2.2课件与视频的制作

精品课程的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文字堆砌、图片太少、内容冗杂、演示动画较少等问题。究其原因,无非技术能力不足、存在设计缺陷等。因此在进行“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精品课程建设时就可以在一开始就分配好负责动画与图片的人员,并要求其按照标准与规定制作最基础的文件形式。对于那些需要较高技术才能完成的文件,则可以与院校内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合作。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将此作为计算机领域内的任务作业下发给计算机专业学生,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实现目标。为了解决精品课程视频录制过程中缺少师生互动的问题,可以要求视频录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堂理论教学视频,另一部分则是实际操作加工视频与仿真加工视频。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3课程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必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围绕其综合职业素养,实现校企联合评价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将知识与技能的考核、过程与方法的考核、课程与技能的考核加以结合,从而实现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学校可以根据行业具体情况、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与特点等进行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乃至校企联合互评的多元化评价模式。这样的评价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诊断、评定与激励的功能,真正将整个“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精品课程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练和以评促改的最终目的,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当前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入手,对“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与思路进行了阐述。虽然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难关,但最终的成果还是显而易见的。在“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精品课程建设中包含着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课程评价模式等三个方面,紧握时代脉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荣盛,罗福,谢远辉.“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大众科技,2016(05).

[2]李伟鹏.机械零件工艺编制与数控加工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才智,2016(19).

[3]汤伟文.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加工中心)――一体化精品课程建设[J].新课程学习:中.2012(05)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篇2

关键词:精品课程;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刘芬(1981-),女,山东临沂人,山东英才学院机械学院,讲师。(山东济南25010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75-02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鲜明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要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将最新的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引入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均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同时,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与推动作用。

一、“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精品课程建设概述

“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是山东英才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高职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基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电工学、液压技术、机械CaD等多门先修课程知识,同时,也为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等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随着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应用的普及,社会对于数控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地提高,特别是对高素质、高技能型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已是迫在眉睫。因此,在课程建设的初期首先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能力、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能力和数控编程能力,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数控编程、操作、维修、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数控人才。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了“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着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地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整合应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必须、够用”为标准,充分体现职业岗位需求和先进性原则。通过市场调研和企业考察,从数控机床操作实际应用出发,并结合本校的教学现状,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的设计和调整,如图1所示。

首先,根据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工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数控车床操作、数控车床程序编制、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操作、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程序编制等教学模块。在此基础上,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原则组织实施教学,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的典型零件为载体,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原则对每个教学模块进行具体项目的设计,保证每个项目都来源于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如图1所示,在数控车床程序编制模块中包含有外圆柱面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外圆锥面、圆弧面及沟槽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外螺纹面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套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典型回转体零件的加工、非圆曲线零件的加工等六个项目。针对每个项目,首先提出拟实现的目标和具体任务,然后围绕如何顺利地实施该项目展开教学,包括所需理论知识的归纳、讲解和实践技能的示范、指导。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完成该项目,并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于同类型的其他产品的加工。

通过循序渐进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够掌握企业典型零件数控编程及加工的方法,并达到高级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或加工中心操作工的要求,为学生毕业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为了将理论知识和数控加工生产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笔者采用理论讲授、仿真模拟和加工实训并行、并重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从“抽象的编程加工―半抽象的仿真加工―实际的操作加工”的思维转变。

其中,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图片、视频的辅助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仿真教学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强化理论知识,熟悉机床操作,提高实训效率,降低实训危险;实训教学中由指导教师示范操作,边讲边练,通过典型零件的加工,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针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面对面引导解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针对课程中所设计的每个项目,采用了教学过程五步法,具体实施步骤如图2所示。在这其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融合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现场示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类比法、分组教学、“一帮一”教学等。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另外,笔者也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库、实训指导书以及拓展学习资料等教学资源,并建立了精品课程网页,将优质课程资源在校园网上实现共享,使课程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充分整合,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和测试,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3.教材建设

教材的编写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之后,选用或编写合适的教材就成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更高层次课程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

目前,我国有关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方面的统编教材有很多,但其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多数教材都是按照章节顺序编写,没有把编程、工艺和加工操作有机融合,也没有体现企业真实产品的生产过程,从而无法满足项目化教学方法的需求;第二,不同学校对于数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所不同,具体的教学条件、实训设施也均不相同,教学内容重点的选取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而现有的多数教材都是概括性地讲解数控编程的相关概念和方法,针对性相对较弱。

因此,课程组成员在完成了实训教材《机械工程实训教程》、校本《数控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和出版后,又积极开展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材的编写工作。在该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重点注意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与已经确定的课程教学内容保持一致,即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方式进行编写,每个项目均由学习目标、任务导入、相关知识、项目实施、能力拓展五个部分组成。

(2)综合考虑本地区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状况、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中高级数控机床操作工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以及本校现有的实训设备等各方面因素,按照“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易学够用”的原则进行编写。

(3)作为高职高专“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型教材,教材内容应围绕职业活动,突出岗位操作技能,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有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保障。为了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我院投入了大量资金于2007年开始建设数控加工实训基地,经过几年的不断扩建和更新,已建设成为一个具备真实生产环境、能满足教学需要、并兼有生产和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功能的先进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该基地已拥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等主要教学设备,并配置了FanUC、广州数控等多种数控系统。同时,还建设了多个数控加工仿真实验室和CaD/Cam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内均配置60台电脑,并安装了autoCaD、UG、CaXa、上海宇龙数控仿真系统等多种专业软件。

另外,为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学院积极开发了一些设备先进、管理先进、技术先进、环境良好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协议,如皇明太阳能集团、青岛海信集团等。这些实习、实训基地可以充分满足我院学生的专业认知参观、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就业等需求。

5.教师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将课程建设的成果的真正地应用到实际教学,充分提高课程的竞争力。为此我院开展了多项措施来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1)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以及课程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交流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

(2)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聘用制度。

(3)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通过继续攻读更高学历、外派到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或参与各种校内外的师资培训班等形式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

(4)利用假期,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职业技能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能力。或者组织教师技能培训班,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鼓励教师通过本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获取相应的证书。

(5)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论文的撰写以及教研、科研项目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教研、科研能力。

目前,“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课程的主讲教师均达到研究生以上学历,并具备了“双师素质”,全程参与了该课程的理论、仿真和实训的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同时,还参与并完成了多项校级教改项目的研究和多个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实训指导教师也均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通过建设,已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专业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

三、结语

“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使得该课程的软、硬件教学条件都有了较大的改善。经过了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作为我校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探索和研究也带动了专业内其他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在我院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整体建设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顾京.数控编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25).

[2]屠春娟.《数控机床与编程》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8).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篇3

关键词:数控车削加工;教、学、做一体化;职业能力;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数控车削加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数控车削零件加工技能为核心,以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数控车工考核要求为基本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零件为载体,采用项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将零件图分析,工艺方案拟定,切削参数设置,工件装夹与定位,工、量、刃具的使用,数控程序的编制,程序的校验,加工模拟,机床的操作与调整,工艺文件填写,产品质量评估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懂工艺、会编程、精操作的数控车削生产技能。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按照岗位能力提升进行,符合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认知规律。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实施的支撑条件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硬件设备及师资力量的支撑起着重要作用。

校内实训基地坚持以学生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为主,兼顾企业员工与社会人员培训、教师实践锻炼、科技服务、产品加工的原则,完善职业能力训练功能,成为“生产车间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设备总价值1000万元,包括金工实习基地、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数控系统实训室和数控仿真加工实训室。拥有CaXa数控车、CaXa制造工程师、UG、VeRiCUt和VnUC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等正版软件。拥有数控设备已达30台,其中数控车床14台,完全可以满足本课程的实践操作。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开展过程中不但要求教师理论知识扎实,而且实践动手能力要过硬。学院注重教师的深造和继续教学,指派青年老师深入机械制造类企业锻炼,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授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并指导各类数控技能大赛提高动手能力。

二、课程目标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实施过程

(一)职业技能目标

1、能够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并能够绘制。

2、能够读懂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文件并制定。

3、能够使用通用卡具、组合卡具进行零件装夹与定位。

4、能够根据数控加工工艺文件选择、安装和调整数控车床常用刀具并能够刃磨特殊车削刀具。

5、能够编制由直线、圆弧、螺纹组成的二维轮廓数控加工程序,并能够运用固定循环、子程序、变量编程进行零件的加工程序编制。

6、能够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实施加工过程仿真以及加工代码检查、干涉检查、工时估算等。

7、能够独立操作数控车床进行中等复杂零件的加工。

8、具有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职业素质目标

1、热爱本职岗位,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2、能吃苦耐劳,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

3、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

4、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5、具有自我创新意识和自立创业精神。

(三)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序化工作内容,教学载体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零件,每个学习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职业环境,对真实工件根据其复杂程度、加工难度、配合要求、加工精度、装夹难度等进行了数学化处理,使学习环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加工零件从简单到复杂、操作技能从生疏到熟练、工作经验从无到有的递进关系,每个项目之间还具有相互包容的关系,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

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如表1: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组织以小班额进行,班级学生人数不超过40人。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按学习项目进行,每个项目的实施分为理论引导、虚拟仿真、真岗实操三个环节进行,实现边讲授边练习,边练习边实践,边实践边生产,保证教、学、做一体化。

理论引导环节:教师介绍教学项目的任务、相关理论知识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论积累再应用于实践,在“教、学、做”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教”是首位的,是“学与做”的基础。

虚拟仿真环节:每个学习项目实施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先由教师进行虚拟仿真,学生记录仿真过程中的步骤,编制正确的加工程序,仿真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并做好记录,此环节整班进行。

真岗实操环节:学生根据虚拟仿真时正确加工程序及相应的注意事项,每位同学分配一台数控车床进行实操加工(实训项目逐人进行),将模拟仿真过程应用与生产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总结出该项目的特点。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特色

(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师生技能双提升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边练边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院自2007年以来,在学院开展《师生百项技能大赛》活动,结合本门课程教学要求,每年举办1次数控技能大赛,通过数控技能大赛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学技术、比技能、展风采”的良好学习氛围。结合省市级、部级数控大赛拉练队伍,使教师和学生的技能均得到提升。

(二)实训基地工厂化,实行6S管理模式,增强岗位体验

实训基地采用6S管理模式,聘请企业专家深入现场指导教学,以学生为主导,从接到生产任务前期准备到产品检验合格,每个学生扮演一个岗位角色,一个循环结束后,进行角色轮换,讨论加工方案的合理性及完成的质量检验,教师与专家进行总结和点评。在每个实践环节中,注重技能强化的同时,贯穿6S管理理念,以“准员工”培养学生规范行为、安全生产的意识,提前进入岗位角色,增强岗位体验。

四、结束语

通过《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学生技能大幅度提升,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只有在实践教学开展中不断的改革,顺应社会需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为机械制造类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农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模拟电子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178.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篇4

关键词:数控加工操作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改革

一、改革数控加工专业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满足就业需要的、学生想学的、学生能学的,应该注重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专业基础课服务于职业实践能力培养

笔者所在学校数控加工专业开设机械制图、车工实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等专业基础课。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对理论教学中某些难而深的内容进行了删除,增加了一些数控加工操作技能培养所需要的实用知识,如在机械制图课中,数控加工专业学生最需要的是看懂零件图的能力,学会各节点坐标的计算,掌握autoCaD知识,为学习CaXa软件和数控编程课程打下基础。在车工实习教学中,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加工路线分析,切削用量选择,学习刀具的角度知识及刃磨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2.文化基础课教学渗透职业实践能力培养

在文化课教学中,要渗透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围绕专业岗位的需要,在数学课着重学习数控编程需要的数学应用知识,学习应用三角函数数学知识,确定各表面点的坐标等;在英语课加入数控专业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数控机床英文指令,如JoG、menU、oFSeF、aUto等,提高学生阅读数控机床说明书的能力。

3.数控加工技能操作课体现职业实践能力培养

目前,许多数控加工教材给定的加工程序不完整或不全面,往往只给出了“轮廓”加工程序,而工艺分析不分粗车、精车工序。我们根据数控加工专业教材中存在的缺陷,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开发数控加工校本教材。我们结合学校的FanUC和华中系统,分别编出粗加工、精加工工序,最后讲述如何修改精加工程序中的数值,以达到图样规定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二、改革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方法

数控加工技能操作,教学的地点并不一定在教室,教学的方式并非一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安排并不一定以知识为顺序,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问题、讨论与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1.以实际操作突出数控加工技能培养

实际上不同系统的数控机床,所用的G代码、m功能表示含义有所不同,编程方式也不一样。我们总结归纳出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四大步骤,即:准备刀具、对刀、编程、自动控制加工。

(1)准备刀具和装夹刀具及工件。其操作方法与普通车床上操作方法一样。

(2)对刀操作步骤。在加工中如果需要用外圆车刀、螺纹刀、切断刀,对刀前先使用外圆车刀,用JoG手动控制模式车端面、外圆;车好后,刀架回到换刀点,按换刀键转动刀架,依次完成切断刀或螺纹刀;再按oFSeF,在坐标系设置上输入基准刀具直径X,再按确认键。

(3)编程操作步骤。该编程可手工编程,也可用CaXa、Cam编程。

(4)自动控制加工。把运行模式打到aUto,数控机床进行自动加工,右手放在急停键。

2.用制度管理实际生产教学

在数控车间实训时,一般安排二三个学生在同一台数控机床实习,选一个上手比较快、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小组长全面负责,帮助领悟比较慢的同学,带领大家共同提高。同时必须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如《数控机床操作规程》《数控机床保养制度》《数控机床维修日志》等,确保机床正常运行。

3.尝试生产性实习

在教学中我们还尝试利用“生产实习”,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直接为企业生产产品,把学校的实训车间变为生产车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与联办企业约定,选派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到企业“顶岗生产”,使学生通过实际生产熟练地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能。

三、培养数控加工专业师资队伍

1.奖励参加技能竞赛的教师

为了提高学校教师技能水平,学校要求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必须申报参加一门技能竞赛,如数控车床、普通车床、CaD、电焊工等技能竞赛,在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重奖参加技能竞赛获奖教师和指导学生比赛获奖的教师。

2.鼓励教师进修

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函授和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提高学历层次。对数控专业教师,不但要求达到规定的学历,还要求加强数控机床操作技能训练,拿到技术等级证书,争取成为“双师型”教师。

3.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篇5

一、积极与企业联系,了解企业用工要求和发展方向

当前,在教学中课程设置不是很合理,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实践技能训练方面,学校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简单操作上,而对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不够。而在企业大量数控设备需要维修保养,国内数控机床保有量达100万台,居世界首位,大约20%设备已经过了保修期限,需要维修人员缺口很大,技能素质跟不上。因此,我院与华中数控公司联系,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数控设备维修与调试》这门课程,并由我院教师和华中数控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组建教学团队。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变教室为车间,实训项目为产品的真实教学环境。

二、以项目驱动形式开设实训内容

我院一直致力于数控实训教学项目化。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实际生产或科研项目为桥梁,以提高学生岗位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制定和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性教学体系,培养受教育者在牢固、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能力,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际技能展能力,形成和社会、行业无缝连接的人才培养方式。

基础技能训练项目。在这个阶段,我们结合典型的企业实际零件,着重培养学生编程、粗车刀和精车刀选型、机床的熟练操作,提高能熟练使用机床,并具备简单零件加工技能。

综合技能训练项目。在这个阶段,组织学生到工厂生产车间见习,着重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项目的产品进行复合作业训练。并且要强调全面质量管理、加工工艺制定,对学生提出工时和产品的考核指标,并培养他们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目标是基本完成从技术工人到技术员的转变。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数控机床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于一体的产物,数控技术内涵丰富。它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功能指令和机床操作才能更好的应用数控机床。但是很多功能指令和机床操作较为抽象、复杂的。例如广数车床实训过程中,我们讲到G90指令,它是车外圆循环的,一个指令可以完成进刀、切削、退刀、回到加工起点4个步骤,起初大部分同学都不能够理解,此时就需要学生的想象力,但是这样的教学效果不好,因此,我们开发了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快捷、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信息量大等优点。可以让老师讲的更清楚,学生听的更明白,达到实训效果。

四、开发适合本校实习基地的数控实训教材,加强针对性

虽然市场上有很多数控教材,但与本校的现有机床型号、系统相配套的却寥寥无几。针对这种现状,学校组织数控实习教研组教师与三环锻压设备公司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开发校企合作实训教材,教材内容以独立的课题项目出现,从最基本的机床结构,面板介绍和基本操作入手,由易到难地进行产品加工。同时聘用他们作为兼职教师,直接承担实训教学任务。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融合

在传统的实训教学中,指导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注重的是教学生怎么熟练掌握机床操作,但是很少教为什么这样做,这就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因此,在数控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需先做好计划,学生什么时候上理论课,什么时候实训操作,让整个实训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院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先上2节理论课,后面实训的内容就是这两节课内容,当学生下车间操作时,理论老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当学生出现统一性问题时,我们就停下操作,把学生集合起来统一讲解,这样培养的学生就可以解决怎么做,为什么做,这两个问题了。

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设备进行校内技能培训,由在工厂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技能提升培训。选择一至两个有代表性的课题对年轻老师进行工艺和操作的培训,组织青年教师技术比武作为常态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取得良好效果。(作者单位:黄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阮家高,才智,2012-05-05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篇6

一、课型的内涵

课堂教学的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是课堂教学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结构是课型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定的课型必然有特定的教学过程结构。任务驱动课型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导向为原则,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掌握所要求的心智技能或操作技能的一种专业课教学课型。任务驱动课型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具体,把理论知识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中,以岗位所需基本能力为核心,把握教材的主动脉,尽量缩短教学与实际的距离。《数控车工》的任务驱动课型强调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引领下,主动应用学习资源,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任务驱动课型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对任务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交流、讨论,使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心智技能或操作技能的掌握。

二、课型的特征

任务驱动课型构建的理论依据是工学结合的理念和行动导向教学法,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学习内容即工作,工作任务即学习”,构建以行动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课型。由此可见,任务驱动课型与传统教学课型具有本质的区别,具体有以下特点。

(一)任务驱动,突出学习自觉性

任务驱动课型设计的学习任务接近企业工作实际,需要学生主动学习,以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先产生疑问再解决疑问,通过实践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

(二)工作情境,突出专业实践性

任务驱动课型通过营造数控车工工作情境,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岗位工作情境,经历完整工作过程,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w生融入任务情境中,不单学会编程及操作,而且培养学生设计、软件操作、组织管理、分析问题等多方面能力,教学任务就是要通过有限的载体尽可能多地体现企业实际工作内容。

(三)小组研讨,突出团队合作性

任务驱动课型以学习小组来组织教学,要发挥学习小组的力量,促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良性竞争和学习交流,引起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互助、合作。笔者在数控加工实践教学中,在加工轴类零件综合应用任务中,根据教学条件、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般每组4~6人为宜,由学生自行选出组长,教师指导小组根据工作任务给每个进行分工,通过讨论,分工合作查找资料,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包括工作流程(工作过程、工艺卡、工艺流程等)、工作内容及其分工、组织方式等等。整个活动过程充分体现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任务驱动课型案例

任务驱动课型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出发,遵循行动导向原则,以工作任务来组织课堂教学,以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和探究,以数控加工为教学工具,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其课型结构是:前置任务,引导自学―小组学习,研究任务―实际操作,尝试练习―交流思维,总结评价。下面以“55度锥度凹槽加工”为例介绍任务驱动课型的实施。这个课题任务主要是完成企业工件图样中外圆轮廓55°锥形槽的加工及质量检测。通过这个课题,让学生能对一般性外圆槽类零件进行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分析和制定合理的工艺规程,能正确编写加工程序,完成凹槽的加工并使用相关量具对外圆槽表面进行质量检测,以及对能对外圆槽表面质量评估并能初步分误差原因后进行改进。在接受这个课题任务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熟悉数控车床的工艺编制的基本技术,且熟悉机床的操作。对于加工槽所要使用的基本指令的格式以及走刀路线及格式都基本掌握,具备了开展该课题的驱动任务课型的条件。55°凹槽加工任务驱动型课实施过程如下:

(一)前置任务,引导自学

前置任务是根据总体目标,以及结合学生现有的技能状况以及指令掌握的程度和由浅到深的原则,以加工中级数控车操作工题库中实体图中加工55°锥形槽的为任务,设计好任务书,提供生产产品图样,下发各小组,简要提出加工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加工的问题,查找资料,分析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让学生有自学的方向。

(二)小组学习,研究任务

小组明确学习主要目标:编写55°锥面槽的加工方法及编写加工程序。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析加工方法,探讨加工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通过探讨以及研究,对于55°锥面凹槽的加工,3个小组选用的加工工艺是直接用外圆刀结合G71指令加工凹槽,而有2个小组是选用切槽刀结合G94指令加工槽,有2个小组是选用G73指令加工槽。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三种加工方案开展小组内讨论,让每个组员都参与进来,就这三种工艺的合理性和实施需要的条件展开交流,最后小组达到共识,选择自己的方案。然后开展全班讨论,每个组选出一名组员,作为交流大使,轮流到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加工工艺规程。力求每个小组对这三种工艺方案都理解和掌握。教师重点要解决的是在讨论交流中碰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使用G94指令切凹槽,对于R值的计算方法,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们,自己理解有困难,因此通过全班集中讲解和数控仿真软件的进行演示加快学生的理解。

(三)实际操作,尝试练习

学生通过小组研究任务,制定槽的加工工艺,接下来进行任务的实施,实施环节以学生为主,操作机床分组完成工作凹槽的加工任务。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按计划流程及组长给组员分配加工任务,根据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输入编程,进行加工。其次,在实施加工中,各小组要不断的自查,小组互查,及时填写检查单,记录自己组或者其他组出现的问题。教师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主要是观察各组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检查和记录。

(四)交流思维,总结评价

小组在完成自身作品,获得巨大的满足感,此时交流评价是在尝试练习之后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分享成果,对所用到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任务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帮助解决疑问;用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对每个小组的对加工工艺及产品质量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交流评价环节从两个方面着手评价,第一方面是专业能力的评价,比如学生的工艺分析能力,编程能力,以及加工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方面是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评价,比如学生参与团队的积极性,规范操作的程度,团队精神等。具体评价交流,首先小组根据产品质量评价表对小组加工产品进行质量评价,指出加工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以及根据评价表对小组每个成员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体现的职业素养进行评价。然后是小组的互评,主要是评价各小组加工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以。最后是教师的总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加工中规范操作及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评选出“最合格的产品小组之星”;同时对所用到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任务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四、课型实施策略

根据上述课型例子的实践体验,课型实施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任务设计策略

设计任务时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了旧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知识。任务驱动要求我们每个任务相互之间要瞻前顾后,密切联系,不然课与课之间就会出现间隔,无法将整个学习过程连贯,造成学习的有效性降低。例如对于外螺纹车削加工任务,笔者设定学习任务讲究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原则。

首先,任务1是对螺纹外加工指令广数系统G92或者华中系统指令G82的指令格式的掌握及应用,其次,任务2是编写外螺纹数控车削加工程序并用仿真软件检测。再者,任务3是能对外螺纹加工工艺分析并制定加工顺序完成对外螺纹进行加工;最后,任务4是能对对螺纹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误差原因。这个任务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二)兴趣激发策略

如果学生对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设计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例如在课程任务的后期,主要是回转体轴类零件数车综合应用加工,如果要学生不断重复加工单一的零件,他们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后期笔者在设置数控技术教学任务中,制定小组内成员每次加工都有一个角色任务,如客户:(任务是提出要求、评估结果)、技术员(工艺设计、技术处理、技术指导、资料查阅)、编程员(程序编制、模拟仿真、程序优化)、操作员(机床操作、工量刃具的选择使用)等角色,完成工作任务后集体总结评价,分享经验,并在下一轮工作任务中交换角色。由此保持他们的学习和动手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设置教学任务时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体现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问题意识策略

任务驱动课型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蕴涵在任务之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其实也就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掌握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的时候,学生在对刀试切工件端面时候,很多学生发现端面圆心试切不完整,总会留下小直径圆柱,发现了问题,没有急于问老师,而是通过小组的讨论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是由于装刀时,刀尖低于主轴轴心引起,于是他们把刀垫高,解决了该问题。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篇7

【关键词】数控车中级操作工;教学方式和手段;思想素质;主动性

1.现代制造业数控车操作工需求的分析

数控车操作工是指操作数控车床进行切削加工旋转类的工件毛坯表面加工出合格零件的技术工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机械加工的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有较高的操作技能,还要求懂得机械加工工艺和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相关知识,同时企业也很重视操作工人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的思想品德。但现在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规范的数控车工工艺等等,这都是企业看重的、需要的,却得不到很好的融合,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有欠缺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更多的思考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在教学过程充分展开职业道德和个人的行为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和一丝不苟等优秀品质。

2.教学方式和手段

现代制造技术的更新和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的知识、强化技能、加强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结合现代企业生产技工所需及学生兴趣,探索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2.1正确选择数控车实训教学内容和方式

数控车加工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中的重要技术。正确选择数控车实训内容是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的重中之重。不应出现教材知识内容滞后、脱离实际生产或学科交叉重复出现等,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数控车床的操作训练以“知”“会”“熟”为标准,重新编排教学项目案例,重点突出技能训练和提高劳动积极性的培养。把项目相关的基础知识融汇到技能训练中进行教学。在教学安排中只设置一些必要的文化课,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融汇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知道做一个项目需要什么知识才能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知能力,发挥灵感创新。例如将加工工艺知识、读图画图能力、工量刀具的选择和使用在实习操作训练过程中,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教学和训练。拿到项目零件图,首先教会他们读图,图纸所表达的是什么东西,是用什么东西来表达的,怎么样表达才是规范的等。之后,工艺分析。用什么设备可以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夹具,量具,刀具,怎么样使用它们等问题逐一解决。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真正是起到引导和解惑的作用。

2.2加强数控车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操作

为了让学生到工厂上岗后就能得心应手的操作数控车床生产产品,在数控车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中级数控车操作工的基本要求同时应该侧重于实际生产需要来进行培训。要有较多的培训案例,老师引导学生制定出合适的生产零件的工艺,以培训生产使用的技能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兼顾了数控车中级操作工的考核要求来组织进行。在每个项目案例培训中,应该规范技能操作,以免在培训或生产中出事故。每一个操作环节和每一学生都必须重视。注重考核产品的质量,让学生养成好的操作习惯和良好的质量观。

3.注重培养学生思想素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通常影响学生提高操作水平的是学生不愿意主动训练,认为辛苦,不愿意干,干了有什么用等问题。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应该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数控车实操教学质量。

3.1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是提高数控车实操培训质量的基础,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的前提

学生养成艰苦奋斗、不怕累不怕麻烦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实操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工作素质和职业道德。在培训实操过程中应该善于观察,及时加强对实操态度不端正的谋个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认真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素质教育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树立“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与培养操作技能并重”的原则,把思想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实操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实操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学生对操作技能有了精益求精的精神,知道学习技能的重要性,勤学苦练,少有旷课和偷懒的现象了。

3.2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数控车实操教学质量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素质的不同,做不同的训练和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让能力强兴趣高的学生“吃得饱”,又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吃得消”,调动和维护好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

3.3在实习中加强工作能力的培养

实习训练过程应着重培养其上岗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工作能力。毕竟学校的实训与生产实际不是一样,各个企业不同,对员工的要求不一样。让学生掌握现代化企业生产技术,生产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学生还必须在相应的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训练。通过到企业实际的观察和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了解企业实际生产工艺和作业流程,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质量观念、效益观念和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3.4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考核给出正确评价

通过理论测试和项目工件的加工测试进行对学生的考核。论理知识包括数控车的基本操作,原理,工艺;工件刀具的材料知识,制图知识,常用工夹量刀具的合理选用、调整、刃磨等。车削出合格的普通螺纹、锥面和球圆弧面,粗车精车,测量细长轴、梯形螺纹、深孔和多孔等工件,加工各种工件时,公差等级为it6~8和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等,学生达到中级车工的技能水平。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篇8

浙江省宁海县技工学校校长黄仁发说“技工学校的学生要想出彩,靠的是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为企业创造效益,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技工学校的学生可以干出更加辉煌、更加出彩的人生。就业,不仅关系每一名学生的前途,也与无数家庭的命运息息相关。未曾接触社会的在校学子,预先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提前规划自己的在校生活,为自己步入职场扫除障碍,意义重大。

为此,宁海县技工学校主办了“职场零距离”活动,邀请宁海当地知名企业负责人到场,与机械、汽车、电子电工专业的师生及学生家长共聚一堂,对接未来职场,助力学生出彩。

链接企业: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才

《职业》:大浪淘沙,撷精取华。每年从技工学校走出大批毕业生,什么样的学生最能吸引企业的眼球,什么样的员工才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参与嘉宾: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琼莲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渴望招揽四种特质的人才:第一,精通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焊接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机械机构设计和生产流程设计,能够独立完成较简单结构的机械设计;第二,精通二维和三维制图工具,熟练操作CaD、pRoe等;第三,好学上进,思维清晰,动手能力强;第四,对工作认真,有高度责任心,具有较强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具有雷锋般的螺丝钉精神。

学生在校所学专业并不代表以后的发展方向,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是企业最为欢迎的。

参与嘉宾: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初青

现代模具制造早已摆脱了手工打磨、手工雕刻的时代,形成了以数控加工为主体,以CaD、Cam、Cae集成应用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体系。支撑企业的老钳工虽然经验丰富,但知识结构老化,理念陈旧,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有明显欠缺。因此,模具企业对“新型钳工”求贤若渴。

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所谓“新型钳工”,是指既有传统的机械装配、机械加工技能,又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精通3D设计、2D设计的技能型人才。从适应性方面来说,新型钳工是指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能够适应现代管理,同时也能够适应今后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需求的钳工。

参与嘉宾:宁海乐星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荣庆

电子产品公司需要的技术人才分为“蓝领层”“灰领层”和“金领层”三个层次。

“蓝领层”电子技术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电子产品生产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电子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电子技术人才。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为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电子技术的装接工艺知识,具备电子的操作、日常维护能力,了解电子的设计。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电子设计的工艺人员和电子产品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电子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电子设计工艺员占12.6%,电子维护、维修人员占12.4%。

“金领层”是指具备并精通电子操作、电子工艺制作设计和电子产品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适合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电子产品开发的设计主管。

既精通电子制作工艺、编程,又能熟练操作,同时对电子维护维修有一定基础的复合型电子人才,是公司最为需要的。

参与嘉宾:宁海国宏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中

公司现在最为需要的是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现代汽修人才”。“现代汽修人才”的优秀特质,主要表现在:具有规范化的观念——每一项操作都严格遵守企业固定的规范和标准;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准确“诊断”出汽车出现的故障,做到“懂原理、会分析、能推理、巧诊断”;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阅读相关外国车型的英文资料和维修说明书,浏览国际网站,了解各种车型的技术特征;机电液工种一体化——将机修技能和电工技能结合在一起,辅以液压技术;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互联网应用能力——了解车用单板机的基本原理和控制原理,能够通过网站搜索查找各种车型的维修资料、数据和程序;会挑选、使用并延伸汽车检测等设备的用途。

参与嘉宾:宁海广本4S店总经理徐金宏

汽车销售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做好汽车销售,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一般4S店招聘汽车销售员,都会要求应聘者具备从业经验,或者要有专业背景。原因很简单,汽车销售员销售的是汽车和汽车相关产品、服务,汽车产品和服务具备很强的专业性。能够让企业招聘者眼前一亮的汽车销售,具备“六个懂”:懂汽车——掌握构造、性能、性价比分析工具;懂市场——掌握行业背景市场大局与市场动态;懂营销——掌握并能够恰当地运用市场营销的精髓;懂销售——掌握销售流程销售话术与销售技巧;懂服务——掌握销售过程服务与售后服务方法;懂客户——掌握客户心态消费心理与决策方式。除此之外,一名合格的汽车销售还要具备爱岗、敬业、忠诚的职业素质。

对话名师:我们“这样”培养人才

《职业》:对接企业的用人标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各专业如何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习得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叶海斌(机械专业教师):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模具制造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以项目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本专业的课程设计满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和学生生理发展的需要,以考取本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为主线,内容选取与相应资格考证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相符,教学与职业资格相结合,毕业证与从业资格证双证融通,将CaD、普车、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操作工等与就业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毕业生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100%。

章岳彬(电子电工专业教师):电子电工开设的相关课程有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安全用电、电子技术训练、电工技能训练等。为了使学生达到“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效果,学校采取“产品引导,两实一理”的教学模式。将“产品”贯穿于应用电子实训教学的整个过程,从认识“产品”到分析“产品”,进而还原“产品”和创新“产品”。实训教学的第一阶段:实训——认识“典型的电子产品”(尝试性实践,认识技能要点);第二阶段:理论——剖析“典型的电子产品”(探究式学习,了解基本原理);第三阶段:实训——还原和创新“典型的电子产品”(强化性实践,强化技能操作)。通过多个典型“产品”的训练,实现教学从低到高、从浅入深、从传授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的逐级提升。本专业学生毕业时需要掌握的技能有: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用pRoteL软件绘制各种设备的线路图、使用pLC。

陈建招(汽车专业教师):我校现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服务与营销两个汽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构建起“三层递进式”一体化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第一层职业入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立足于学生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培养,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汽车文化、汽车概论以及汽车维修技能方面的基础知识;第二层专业核心课程,以学生独立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开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子电工技术基础、汽车构造与拆装等课程;第三层专业方向课程,以学生职业意识培养、解决综合性生产实际问题为目标,采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汽车维护、汽车修理、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检测等技能。在此阶段,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加汽车中级工、汽车从业资格证考证。

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职业入门课程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致。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汽车构造与拆装、市场营销学和商品学等内容;专业方向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汽车营销技术、汽车零配件销售、前台接待和二手车交易的相关知识,了解与汽车有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现场提问:我们有“这样”的困惑

Question1:机械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发展空间?

孙琼莲: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培养以自主培养为主,打通了专业、技术、管理、销售四条人才成长通道。通过专业通道,员工可以从初级工逐步成长为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通过技术通道,员工可以实现从技术员、工艺员到高级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的蜕变;通过管理通道,普通员工可以由车间班组长升任车间主任乃至进入公司管理层;通过销售通道,员工可以由销售员、售后服务人员逐步成为销售经理。

Question2: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后,如何尽快找准自己的定位,应对高强度的社会竞争,实现人生出彩?

王荣庆:不仅是高新技术企业,任何一家企业、任何一个岗位的员工,要想出彩,都要对本职工作有深入的了解。以焊件工作为例。员工仅仅掌握焊接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对热的传导、热的平衡以及焊锡在热的驱使下的流动情况都了然于胸,才能使焊点和被焊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与其他专业相比,电子电工人员水平的高低更多依赖于其对电子原理的理解。电子电工产品的生产不仅需要组装,还需要设计。能够图文并茂地描绘出产品的工作原理是我们企业技工出彩的必备特质。只有“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把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才能最终实现人生出彩。另外,企业不会放弃任何一名员工。只要员工有提升自己、贡献企业的意愿,企业都会通过培训的方式,为其发展助力。

Question3:企业能够提供给汽车专业的学生什么样的薪金待遇和培训?

徐金宏:汽车销售行业员工的薪金由基本工资加绩效提成组成。企业拥有详细完备的绩效考核方案。售后端实习生包吃住,基本工资1200元;销售端实习生基本工资1500元。转成正式职工后,员工的平均月薪能够达到4000~5000元。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篇9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工厂;车间组织;通信技术;CDio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仍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难度较大,课程教学内容包含多方面内容,实践教学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由于远离职业工作环境,不仅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由于脱离实际,学生在课程学完之后实践动手能力存在很大不足。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第三次浪潮的到来,对高职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充分反映当今社会企业的生产实际。通过学习掌握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职业能力。我们借鉴企业生产管理经验,以项目为中心,以“教学工厂”为平台,引进企业管理制度,采用“车间组织”的实践教学模式,以“通信技术”课程为例,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

一、以项目为中心,开展课程实践教学

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学习。我们在“通信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注重以项目为中心开展“做中学、做中教”,实施先会后懂的教学逻辑,注重培养学生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以项目的运行过程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评价。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为此,我们以CDio项目为“通信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主线,设置一级项目(课程综合训练项目)、二级项目(课程模块训练子项目)。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通信基础、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通信业务网和接入网等6个二级子项目,2~3个课程一级综合训练项目。例如:我们先后开展了以收音机的组装和调试为学习领域构造项目,涵盖了通信系统基础、模拟信号基带传输、频带传输等内容。以数字移动电话的组装和调试为学习领域构造项目,涵盖了模拟信号数字化和数字信号基带、频带传输等内容。以GSm、wCDma手机的拆装与测试为学习领域构造项目,涵盖了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系统的内容。以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的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即“三网融合”作为一级综合训练项目。通过与北京达盛科技公司、中兴通讯等企业的合作,采用企业中真实工作项目为学习载体,运用企业生产性项目作为实践教学内容,以项目为载体承载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训练;通过项目的“设计—制作”,巩固、运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硬技能与软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CDio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基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学习与实践。根据学生学习的程度将大项目细分为一系列小任务,然后共同制订实践项目的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教师的正面引导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作品,最后形成企业产品。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让学生全程参与,使学生从中掌握“通信技术”课程的技能,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企业项目作为实践内容运用到“通信技术”实践教学中,能使企业业务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学生作品与企业产品相互统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将企业的项目任务作为学校教学资源,同时,将学生的练习作品作为企业的产品资源,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目的。

二、构建“教学工厂”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把国际先进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本土化的成功尝试。通过“教学工厂”模式使学生通过工作完成项目来学习专业的技能,院校实现了教学环境工厂化,教学管理的企业化和教学过程的工作化。我们将校内实训室通过企业与学院共建,形成与企业紧密合作的“教学工厂”,一方面可开展校内学生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可开展社会培训,为社会培养企业所需员工。学生通过在项目组中与教师、企业工程师一起进行通信产品研发,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随着三网融合、物联网(传感网)等概念的提出和实施以及3G的全面推广、4G的研发使用,无线通信产业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我们积极与南京江宁涉及无线通信产业知名企业合作,开发的项目包括无线通信wCDma手机、tD-SCDma手机、新一代RFiD机顶盒生产项目等。通过与中兴通讯等企业共同建设现代综合通信的“教学工厂”,在“教学工厂”里将可以完成通信类实训项目几十项,为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感受了最先进的3G应用技术、三网融合技术。综合了程控交换、光传输、电信项目工程实施、数据通讯和3G、epon光接入等一系列网络通信功能,使其成为学生培养、师资培训与交流、对外服务及教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教学工厂”给学生提供了程控技术及宽带接入技术验证性、观测性、指标性的实训项目,同时也提供了程控及宽带接入设备操作方面的课题。也可以做一些相关工程设计和组网方面的内容,系统测试、维护和管理,可以对学生进行程控及宽带接入技术方面的助理工程师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教学工厂”的建设与实施,教师和学生可以接触到许多前沿的现代通信设备,开阔思路和眼界,这样可以提高老师和学生现代通信应用方面的水平。同时,利用现有平台进行相关课题开发与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认证与培训的社会品牌作用。为了使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教师推荐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如何进行选题、调研、制定设计方案,最终完成系统测试、维护和管理等过程。在课题的设计过程中,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工厂”学习性工作实践,学生经历了通信技术领域的产品设计、生产、调试、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通过企业的引进、设备的投入、营造了产学一体化的“教学工厂”环境,“教学工厂”既是教室又是企业的车间,真正做到“教室与车间合一”。

三、引进企业管理制度,采用“车间组织”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和移动通信实践教学中,数字移动电话的组装和调试,GSm、wCDma手机的拆装与测试,我们按照电信企业真实的车间产品生产、检测、验收等组织过程,我们采用“车间组织”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班组”,让学生成为准员工,参与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教师充当车间主任、技术主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互助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引入企业管理体系进行教学过程监控与管理。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对教学秩序、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进行督导。

为什么要设计“车间组织”教学环境呢?因为CDio项目的“设计—制作”全过程是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要让学生身为准员工体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这一点体现了CDio项目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通过重新组建班级学生团队,引入企业管理体系,学生身为准员工能更好地合作完成项目,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同时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1.“车间组织”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按照企业车间组织模式,我们将学生班级细化为班组。高职院校每个学生班级人数一般在50人以内,我们将其按每组5~6人,将其分成8~10个班组,每个班组和企业一样,设一位班组长。班组长不固定,由教师和班组学生共同确定。班组长负责组织完成整个工作任务,如组织讨论、制订计划等,并起到监控督促的作用。

通过企业车间组织模式,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身份,他即是车间主任又是车间技术主管。作为车间主任,他负责车间的生产组织、日常考勤、过程监控与反馈处理;作为技术主管,他要负责车间的技术咨询、故障处理、技术反馈和质量控制等工作。学生作为班组长和班子成员,独立完成整个工作任务,提高了每个组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而且通过担当班组长还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等。

2.学生团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通过实践教学内容项目化,增强实践环节的情景化,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依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教学工厂”为平台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按项目的“设计—制作”完成整个工作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将学生分成班组,每个班组共同经历整个工作过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激发团队智慧培养创新能力。例如:要求学生不只是全面地了解数字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还要求每个班组能编制设计组装和调试各个流程,还要根据设计方案,班组讨论并组织实施。这样,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情景,使得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组织能力、协调工作精神、安全意识、敬岗爱业精神等得到充分的演练。

项目汇报活动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完成数字移动电话的安装后,通过组织项目汇报,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沟通协调能力。组织项目汇报活动,要贯穿于完成项目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在数字移动电话调试项目的实施中,可先构思、设计数字移动电话的射频电路,再让各小组代表进行项目设计汇报和讨论信号处理过程,让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进行评价。每个班组按照评价意见进行改进,再次构思、设计射频电路,直到每个班组达到项目的要求。在项目实现、运作后还应进行项目的汇报总结和讨论,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3.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数字移动电话的组装和调试学习情境是按车间产品生产、检测、验收等整个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实施的,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整个实际工作过程情况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能力目标的重要依据。由学生参与考核与评价,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工作任务内容的领会和完成情况,工作过程的参与状况,特别是项目工作过程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并记入成绩。班组长在班组完成项目任务后,发放项目考核与评价表,要求学生按评分内容细则在组内自评,班组与班组间相互评价,按各项标准分值如实填写好考核与评价表,由班组长收集上交给指导教师。教师结合每个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中的表现对每个教学生进行评价,把学生评分、班组评分、教师评分乘以各自的权重相加得出每个学生的综合成绩,再计入按照项目验收运行情况的成绩,得到该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

这种考核与评价方法加大了日常完成项目任务工作过程考核的比重,注重能力考核,使考核不但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而且成为学生再学习与培养训练的组成部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学篇10

关键词:数控编程;操作技能;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是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省级精品课程之一,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通过教学改革,总结出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数控车削技术,适应岗位需求。

一、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坚持理论指导实践

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在学习中缺一不可:在教学中,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本门课中,如何根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数控程序,是理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坚持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对理论的教与学,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强调“授人以渔”。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类比引导,举一反三,深化理解

接触数控编程之初,学生头脑中没有任何概念,加上他们对感性知识的缺乏,因此在介绍数控编程时,可将其与学生熟知的小学语文做类比。并通过举一反三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把指令的各种应用形式“刻”在学生脑里,解决以往学生编程时出现“不会用指令”、“指令格式错误”、“编程规则错误”等现象,增强其信心,打下良好的编程基础,为技能操作做理论准备。

2.模拟仿真教学,变被动为主动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数控模拟仿真软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自己所写下的每一个程序段在整个程序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编程,通过现象增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的感性认识和接受能力,引导其思考。同时,通过反复的模拟检验,学生自主完成模拟仿真作品,会产生成就感和快乐感,从而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并用,拓展编程思路,提高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充分地拓展思路,避免编程时思路窄、思维不灵活、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等缺点。可将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并用,并通过反例,让学生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学会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可以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对典型“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总结并积累经验。

4.以开放式实践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拓展学习

开放式实践的目的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树立“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意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为其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提供条件保障。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自主设计或选择实践内容,并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加工准备、编程、仿真校检、加工及质量检验工作。实训指导教师全程服务,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自主拓展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能力锻炼和培养,为步入社会后更好地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用实践验证理论,重视技能的逐步提升,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1.讲练结合,奠定操作技能基础

讲练结合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示范性操作,学生从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本课程中,学生在首次接触数控车床时,教师要采用面板操作,程序的输入及调试,对刀及加工等边讲边练的教学法。每一个学习项目也要根据学、练、做结合的总体教学思路,学习一个零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各方面的知识综合,通过仿真模拟练习、技能训练来强化所学知识。最后,要通过实际制作零件来应用和验证所学知识。

2.任务驱动教学与行动导向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编程与操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提升操作技能。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完成任务的各种信息。而教师负责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安全指导,鼓励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使理论与个人经验相结合,构建工作过程知识;完成任务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各组的方案及加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适合企业生产的、经济可行的最优方案。

3.根据生产实际,利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真岗实操,强化操作技能

根据生产实际所立教学项目,由简到难,并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以真实零件为载体,实训基地工厂化,变师生关系为师徒关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同时,利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企业的数控车床加工全过程,安排真实工作任务,教师统领全局,类似于车间管理人员、小组长管理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模拟行使企业里班组长的职责。在工厂化的环境中,使学生的实训过程和内容与工厂的实际工作保持一致。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使学生适应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拓宽就业面。

4.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精炼操作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教学项目,边练边赛,小组项目完成绩效作为成绩考核的主要部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借助比赛,在全面提高零件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精加工意识和时间观念,真正实现“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目标,以适应紧张忙碌的一线工作环境。

三、构建新型的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