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5:11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篇1

【关键词】经腹壁超声;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前列腺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目前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早期明确诊断对延长患者寿命至关重要。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广泛用途,方法有经腹壁及经直肠检查等,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疾病已被公认为前列腺影像检查的最佳方法[1]。笔者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经直肠超声诊断的182例前列腺疾病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疑诊为前列腺疾病共182例,年龄35~89岁,平均(58.2±6.8)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尽等。

1.2仪器使用philipsenvisor或mindrayDC—7直肠多平面扫描探头,频率为5.0~8.0mHz。

1.3方法患者均先行腹部超声检查后经直肠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嘱患者留尿,取仰卧位,探头置于腹部耻骨联合上方,作纵、横系列切面检查,记录前列腺大小、回声状态及内部结构,随后排空膀胱经直肠超声检查,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双下肢屈膝屈髋暴露臀部,探头表面涂以少量耦合剂,然后套,再在外涂以耦合剂,缓慢插入,进入后多方位扫查,同时记录前列腺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回声分布情况[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种超声检查前列腺测值比较经腹壁超声测量前列腺的前后径及左右径(横径)与经直肠超声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测量前列腺上下径方面,经腹壁超声比经直肠测值要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种超声检查对前列腺内部病灶显示情况比较经直肠检查前列腺结节的显示率明显高于经腹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用于前列腺疾病诊断的超声检查主要有经腹壁超声和经直肠超声。经腹壁超声操作简便,检查速度快,患者无不适感,对前列腺大小和形态变化可以很快得出结论,同时也能显示前列腺内的结构和病灶,因此,经腹壁超声在前列腺疾病普查中有着非常重要和实用的价值。

但是,经腹壁超声检查前列腺也有不足之处。第一,是膀胱充盈情况对前列腺检查结果有影响,膀胱过度充盈或充盈过少时,前列腺均显示不全或难以显示,急诊时,患者多数膀胱充盈较差,且部分患者憋尿困难;第二,表现在对前列腺的测量方面,由于耻骨声影的遮挡,前列腺下端图像显示不清晰,尤其是在前列腺肥大时更为不清楚,并且由于分辨率的影响,包膜显示欠清,因而经腹壁超声测量前列腺长度(即上下径)时不如经直肠测量准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3];第三,受经腹壁超声探头频率的限制,同时受腹壁脂肪厚度、肠道气体干扰的影响等,观察患者前列腺内组织结构不如经直肠超声检查清晰,特别是前列腺结节的检出受到影响,检出率低于经直肠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经腹检查在前列腺疾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经直肠超声,是在直肠内贴近前列腺后面扫查,距前列腺较近,无干扰,探头频率高,图像质量好,可清楚显示前列腺组织内结构及病灶,分辨内、外腺体,清晰显示前列腺前区,增大的移行区、中央区和周围区,可以利用尿道与管定位,识别各部腺体及病灶的具置,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有更好的效果,尤其是提高前列腺结节、前列腺癌小病灶的发现和检出[4];并且经直肠途径检查无需饮水、憋尿,方便易行,尤其适用于急诊患者。但是,当前列腺体积过大时,对前列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邻近组织的损害显示欠清,并且患者有疼痛等不适感。

总之,经腹壁与经直肠超声检查各有利弊,应针对受检查的自身条件及病情,选择适合的途径,必要时两种方式联合检查,对明确诊断很有帮助,有利于前列腺大小准确测量,明确前列腺病变及病灶的具体部位,提高超声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前列腺癌小病灶的发现率,进一步提高临床的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何辉,李建华,苏玲,等.经直肠超声诊断前列腺的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8(6):360—361.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5—36.

[3]梁燕,李树森,廖明松,等.经腹壁与经直肠超声结合检查前列腺的应用价值[J].四川医学,2004,25(7):739—740.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篇2

【关键词】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临床分期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ultrasonographiccharacteristicsofclinicalstagingandadvantagesbytransrectalultrasoundintheexaminationofprostatecancer,andtoreflectitsclinicalapplicationvalue.method:55patientsweredetectedbyGeLogie500procolorDopplerultrasonicdiagnosticapparatus,probefrequency5-7.5mHz,theywereaged58-89yearsold,average73.5yearsold,digitalrectalexamination(DRe)touchprostatehardorsuspiciousnodules,serumspecificantigen(pSa)>4ng/mLanddetectedbytransrectalultrasound(tRUS),combinedwithclinicalstagingcontrastedultrasonographicmanifestationsandcharacteristics,andthesepatientswereperformedtransrectalultrasoundguidedbiopsy,andsurgeryconfirmedforprostatecancer.Result:in55cases,48casesofprostatecancerweredetectedbyrectalultrasound,thecoincidenceratewas87.3%,theultrasoundcharacteristicswerenotregular,theboundarylesssmooth,internalandexternalglandboundarywasnotclear,localuplift,hypoechoicnodulesorbreakthroughcoating,invasionofadjacenttissueordistantmetastasis.7caseswerediagnosedas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ornodularhyperplasia,themisdiagnosisratewas12.7%,thesonographicfeatureswereneatshape,smoothboundary,internalandexternalglandboundarywasclear,internalmediumechoandthesurroundingmediumhadanarrowlowechotubercle.Conclusion:transrectalultrasoundisahigherpositivedetectionrateofprostatecancerscreeningmethod,accordingtothesonographiccharacteristicsdeterminetheinitialclinicalstage,hasclinicalvalue.theimageresolutioni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examinationoftheabdomen,andnon-invasive,lowcost,simpleoperation,easytobeacceptedbypatients,hasimportantapplicationvalueforclinical.

【Keywords】prostatecancer;transrectalultrasound;Clinicalstages

First-author’saddress:XinhuiDistrictpeople’sHospitalofJiangmenCity,Jiangmen529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18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不断增长趋势。临床上多采用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前列腺癌,而超声检查可经直肠、腹部、尿道、会阴进行,以经直肠检查最准确。本文通过经直肠超声观察前列腺癌的声像特征评价直肠超声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住院患者55例,年龄58~89岁,平均73.5岁。入选条件:直肠指检触及前列腺质地较硬或可疑结节、血清特异性抗原(pSa)>4ng/mL者。

1.2仪器采用Gelogie500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7.5mHz进行检测。

1.3方法受检者均先清洁灌肠进行肠道准备。取左侧卧位,屈膝抱腿,使暴露,先进行指肛检查,了解前列腺质地及病灶。常规消毒、铺巾,超声探头外套以无菌安全套,安装穿刺架,探头前端涂以无菌耦合剂,将探头缓缓送入,先用直肠超声探头在二维灰阶图像上测量前列腺各径线,主要观察前列腺大小、形态、对称性、包膜完整性、肌层及内外腺回声、结节情况,有无向膀胱、精囊腺突出,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观察前列腺血流分布,尤其是结节样回声及其周边和内部的血流情况,测量结节内动脉血流流速,计算阻力指数。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在充分超声定位下,用6+X点前列腺穿刺法进行穿刺,即穿刺时选择在标准的系统6针(尖部、中部、底部各2针)基础上,增加异常结节区域部位2针,取出组织标本并编号,置于10%甲醛溶液中,送病理检查。穿刺后迅速将0.25%的碘伏纱布置于内压迫止血。

采用目前沿用的前列腺癌tnm临床分期法(aJCC,2002年),将前列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结合一起归纳分为,t1期:不易被扪及和影像发现的临床隐匿肿瘤。病灶完全局限于前列腺内,体积很小,没有症状,临床上不易查出。病灶局限且细胞分化良好,生长较为缓慢,肛诊检查不能触及结节。声像图表现为前列腺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外腺分界尚清,可疑单发结节小于5mm,形态尚可,边界欠清晰,病灶内点状血流信号;t2期: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的肿瘤。癌肿稍大,但仍未突破前列腺包膜,多为在直肠指诊时发现的单个结节,此期为前列腺癌发展过程中较短暂的时期。声像图表现为前列腺增大,形态失常,包膜完整,病灶呈低回声,边界欠清晰或不清晰,内部回声强弱不等,病灶内出现较多点条状彩流信号;t3期:肿瘤突破前列腺包膜,或浸润精囊等邻近组织,无远处转移征象。声像图表现为前列腺失去正常形态,内外腺分界欠清或不清,边缘见不规则实质突起,内部回声明显紊乱不均,可见多个散在低回声区,部分见沙粒样钙化呈簇团状,灶区内杂乱、无规则的丰富彩流信号;t4期:肿瘤超出前列腺,侵犯除精囊外的其他邻近组织结构,如膀胱颈、尿道外括约肌、直肠、和/或盆腔。声像图表现为前列腺除上述特征外,远处如骨、盆腔淋巴结发现可疑病灶。前列腺癌的分期有助于了解病变范围,判断预后及拟定治疗方案。

2结果

55例患者均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直肠超声检出前列腺癌48例,符合率可达87.3%;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或增生结节7例,误诊率为12.7%。

在所有患者各期直肠超声声像图表现中,t1期的仅发现增生或单发内部中等回声而周边一细狭的低回声结节,漏诊或误诊为增生结节的5例,诊断符合的1例;t2期误诊为增生结节的1例,诊断符合的20例,t3期误诊为增生结节伴钙化的1例,诊断符合的25例;t4期诊断符合的2例,其中病灶侵及精囊、直肠伴盆腔淋巴转移1例,侵及膀胱颈伴盆腔淋巴转移1例。根据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各期直肠超声前列腺癌声像图的阳性检出率见表1。

表中病例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7例漏诊或误诊,多数为t1期,其声像图仅显示前列腺增大或类似增生结节,结节形态似类圆形,边界尚清晰,内部呈均匀等回声,稀少的点状血流信号,血流频谱测得阻力指数Ri为0.65~0.69左右。t2、t3期的2个误诊病例原因为前列腺移行区腺体增大,外周带变薄,导致之间的假包膜及前列腺包膜显示不清,不易鉴别。这几个病例超声声像图的良性征象较多,特异性不明显,故未完全考虑癌的可能。

经直肠超声检查的48例与病理相符,声像图有不同程度改变,如t1期前列腺形态正常,发现的结节低回声,边界欠清,内部稀疏点状血流信号,血流频谱测得阻力指数Ri为0.71左右;t2、t3期前列腺形态异常,包膜不完整、边界不清、内外腺分界不清晰,病灶可见沙粒状强回声,部分病灶向精囊等邻近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彩色多普勒探及病灶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频谱测得阻力指数Ri为0.67~0.75;有2例发生t4期改变,病灶除浸润直肠、膀胱等周围组织外,发现盆腔有淋巴转移。

3讨论

前列腺癌(pCa)是在老年男性中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欧美地区的发病率最高,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展,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蛋白质及胆固醇成分摄入过多)以及环境污染等,近年发病率迅速增加[1]。年龄是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险因素,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大于65岁,基本上,在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就几乎加倍,50~5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为10%,而80~8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陡增至70%。但前列腺癌患者多无特殊临床表现,多数因体检发现血清pSa增高而就诊,部分患者出现尿频、尿急、血尿、排尿困难等前列腺增生症状而行直肠指检发现硬结,行超声检查发现高度可疑病灶。

经腹超声一直作为前列腺的常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它对前列腺癌的诊断起到一定的筛查作用,但存在着一些弊端,经腹易受肥胖体型、膀胱充盈过度或过少、手术瘢痕等多因素干扰,影响图像的分辨率,获得结果有较大误差,容易漏诊或误诊,延误早期治疗的时机。而且前列腺容易受到耻骨声影所遮挡,往往导致前列腺下端的图像无法清晰地显示出来,前列腺发生肥大时图像就更加模糊不清[2-4]。而前列腺与直肠紧贴,为tRUS提供了有利的检查依据与空间,其图像分辨率明显优于经腹部检查,能清楚区分前列腺移行区、中央区及周围区,并且应用彩色多普勒还能显示经腹超声难于显示的癌结节内的细小及低速血流信号,为鉴别前列腺病灶性质增加了诊断信息,因此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癌诊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故近年来经直肠超声以其干扰少、分辨率高、图像清晰、诊断更为明确的优点而被更多地应用[5]。

正常前列腺经直肠扫查的超声图像清晰,外形如栗子,位于前列腺后侧方及尖部为外周区,呈均匀的等回声;中央区位于前列腺底部,呈漏斗状嵌入外周区内,回声较外周区强;移行区围绕尿道,有外科包膜将其与外腺分隔,声像图呈低回声。整个前列腺包膜清晰、整齐,内部回声均匀,如发生病变,包膜及内部回声均发生改变。前列腺癌是来自前列腺腺泡或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多数发生在外周区,少数发生在中央区或移行区,大部分为腺癌,前列腺癌的生长速度不一,有的生长缓慢,长期处于潜伏状态,有的生长迅速,早期就能突破包膜,直接向邻近组织浸润。前列腺癌可分三种类型:(1)临床症状同前列腺增生症;(2)隐蔽型,肿瘤小,不引起梗阻和临床症状,可因体检或出现转移病灶症状时被发现;(3)潜伏型,仅在组织行病理检查时发现。

由于前列腺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常伴前列腺增生,尤其移行区肿物往往与前列腺增生关系密切,因此不容易确定对癌的易感性,这不仅增加了识别癌结节的困难,早期在临床上也难以与前列腺增生鉴别,通常在切除增生腺体时发现,确诊时多为进展期,临床上称偶发癌。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观察前列腺以及周围组织结构寻找可疑病灶,并能初步判断肿瘤的体积大小。经直肠超声筛选前列腺癌主要以前列腺的异常回声结节及血流情况作为诊断标准[6]。经直肠超声可发现直径5mm以下的早期病灶,也可发现精囊和包膜的受累,因此超声已成为前列腺癌诊断与局部分期最重要的检查。早期前列腺癌声像图往往仅显示外腺的低回声结节(结节型),但形态不圆,与前列腺增生结节不同,周围探及血流,内部血流稀少。有的病例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整齐(结节-浸润型),内部血流较多,外周带多点、条状血流。还有一些病例血清pSa明显增高,而前列腺声像图不能发现明确的病灶(浸润型),这种浸润性前列腺癌,外科包膜组织破坏,组织界限不清晰[7],几乎没有正常腺体组织对比,癌结节呈一致回声,声像显示类等回声特征,在这种背景下前列腺癌难以被发现,这就增加了诊断的困难。前列腺癌呈浸润性生长,不具有明显占位性膨胀性特征时,往往因观察到其浸润破坏周围组织所致的改变才提示诊断前列腺癌。王小燕等[8]的研究中提出早期阶段肿瘤隐匿于前列腺内,未能形成明显结节时,声像表现近等回声,无明显边界而不易做出诊断。前列腺癌的典型超声表现为外周带的低回声病灶,少数表现为高回声、等回声或混合回声病灶。结节发生的部位,增生结节大多位于内腺,而前列腺癌大多位于外腺,尤其是外周区。文献[9]报道称,60%的前列腺外腺低回声结节是癌。在本组病例共检出异常结节48例,大部分都是低回声,或伴有微小、簇团状强回声。前列腺内弥漫的结节回声提示癌性病变的多灶发生或癌细胞呈浸润性生长。前列腺的边界、内外腺界线及内部回声情况在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晚期前列腺癌的声像图容易识别,多表现为前列腺边界不整齐,高低不平,甚至包膜不完整,左右不对称。前列腺内部出现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多半见于外腺,致该处向外隆起,或出现斑状强回声与不规则低回声并存,血流丰富,呈充血样改变。扫查发现前列腺结节微钙化或结节内后方衰减应高度怀疑恶性,而结节有无声晕对鉴别良恶性无明显意义,例如有的癌灶周边可见一低回声晕轮环绕,晕轮回声较均匀,强度略低于肿瘤内部和其周边实质的回声。由于前列腺是少血供器官,利用彩色多普勒功能可以直观地显示前列腺整体血流分布情况,以及某些异常结节的血流特征,有助于可疑肿瘤病灶的显示[10],丰富的血运增加了癌灶的供应血量,导致了癌的快速增长与浸润。

笔者认为,前列腺结节大小不一定与癌呈正相关,但癌细胞新陈代谢快,刺激血管生长,血供增加,且血流信号集中,呈树枝状或簇丛状。当组织或器官发生病变时,其微循环结构和方式均发生改变,其相应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也会发生异常,血流改变与肿瘤内新生血管有关,直接反映在彩色多普勒检测的小动脉参数异常[11-12]、动脉阻力指数和血流速度等。正常前列腺血流小于前列腺增生血流小于前列腺癌血流[13],虽不是每一个前列腺癌结节都可出现丰富血流信号,从Ri比较前列腺癌却明显增高。本研究与宾利沙[14]的研究一致,指出前列腺癌的阻力指数增高,韩运生[15]的研究也认为前列腺癌的动脉阻力指数比前列腺增生显著增高,这可能与腺体增大血管受压严重而导致压力增加有关。本文通过对55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和分析,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癌诊断方面,不但显示图像更优,其声像图的特征性、敏感性较经腹检查更有优越性,尤其是直肠指检触有结节和血清特异性抗原(pSa)增高的患者,三者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对术前评估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还可以反复检查,不受条件限制,且费用低、操作简单,对人体无损害,患者容易接受。

如果对50岁以上男性和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4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进行相关前列腺癌筛查的话,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及时临床干预治疗的。经直肠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简单无创的前列腺检查方法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诊断,是一种具有很好前景的前列腺癌诊断方法之一,而且通过其声像图初步判定临床分期,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6]。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生对经直肠超声诊断技术认识不断提高,经直肠超声检查必将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94.

[2]林牧,张云飞.经直肠超声较经腹部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优越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6):18-19.

[3]王玉芳.超声影像学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4):49-50.

[4]张斌年,田洪验,李玲.经腹壁及经直肠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0):83-84.

[5]丁颖,孙微,刘洁.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51-52.

[6]吴静.经直肠超声初筛前列腺癌的体会[J].安徽医学,2013,34(5):628-630.

[7]刘明,邱卫民,吴毅.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03-104.

[8]王小燕,凌冰,黄向红,等.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表现及特征与临床分期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2):150-154.

[9]陈剑,敖建阳,宋则.经直肠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初步分析[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7(4):295-296.

[10]陈亚青,周永昌,黄慕箴.经直肠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癌穿刺点选择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8):624-626.

[11]殷少龙,许庆森,赵春龙,等.64排螺旋Ct前列腺全器官灌注成像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43-44.

[12]易发现,,李响.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3):190-191.

[13]韩丽静.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研究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74-75.

[14]宾利沙.前列腺癌超声影像学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2):34-35.

[15]韩运生.经直肠多普勒超声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75-77.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篇3

关键词:超声前列腺钙化灶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50岁以后的老年男性【1】,临床表现多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和排尿费力,并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和血尿等并发症,对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积极治疗,部分严重患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这就使得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显得极为重要,尽早的发现和治疗对患者有着积极作用,甚至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而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手段为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有着绝对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临床确诊为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年龄55-70岁,平均63岁,对照组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常规体检前列腺正常男性100例,年龄55-70岁,平均62岁。

1.2仪器与方法:患者采用仰卧位,充分暴露下腹部至耻骨联合,使用Ge730高分辨率彩超,凸阵探头,频率3.5-5mHz,经腹部分别对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与100例正常前列腺男性进行扫查,并分别记录两组中发现前列腺钙化灶的病例数目及每个病例中发现钙化灶的数量。

2结果

前列腺钙化的声像图表现:多为单发强回声光团,其后方多无明显的声衰减或有不明显的声衰减信号,形态较规则,多发生在前列腺的内腺与外腺之间【2】。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发现钙化灶者82例,其中钙化灶数量122个,大小0.3-1-2cm,平均0.7cm。100例前列正常男性中发现钙化灶者18例,其中钙化灶数量26个,大小0.3-0.7cm,平均0.5cm。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钙化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男性,同时发现,前列腺增生患者形成钙化灶的大小大于正常男性前列腺的钙化灶。

3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简称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病理上是前列腺细胞的增多,男性自35岁以上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公认的是老龄和有功能的是发病基础,两者缺一不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睾酮、双氢睾酮一级雌激素的改变和失去平衡依然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病因。前列腺增生多发生在移行带区,主要是移行带的尿道周围腺体呈腺瘤样增生,病理增生的严重程度,与临床尿路梗阻表现并非平行,可能很不一致【3】。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超声检查表现主要是前列腺各径线测值增大,尤其以前后径明显,并向膀胱腔内隆起,重度前列腺增生时,腺瘤可以部分甚至大部突入膀胱腔,可给人以膀胱肿瘤的假象。前列腺增生时,增大的内腺与外腺相比,通常回声相对较低。当梗阻长期存在时,还可继发引起膀胱壁的代偿性肥厚,黏膜面出现不规则改变,表现为多数性小凹陷及其周边隆起,代表假憩室和小梁结构。在前列腺患者中还会发现膀胱结石,表现为膀胱腔内的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并可随的改变移动。

目前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主要还是以前列腺径线的增大为诊断依据,而对于肥胖患者及腹腔气体干扰大的患者,因为前列腺的边界显示欠清,会影响径线测量的准确性,这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中通过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前列腺正常者腺体内钙化的情况作对比,发现前列腺钙化和前列腺增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发现前列腺内的钙化对诊断前列腺增生有着一定的帮助,可作为相应的诊断依据,可以提高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篇4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灰阶超声;经直肠超声;超声造影

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多数前列腺癌发生在外腺,远离尿道,故早期很少引起症状,症状一旦发生,多有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1]。因此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降低前列腺癌患者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经直肠实时灰阶超声造影(CeUS)与tRUS作比较,评价其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0例患者为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6~89岁,平均76岁。所有患者总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均升高,平均21.77μg/L。所有患者均进行tRUS和CeUS检查,并进行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送病理学检查。

1.2仪器和造影剂西门子Sequio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具有对比脉冲序列(CpS)造影成像技术,eV8C4-S型经直肠探头,频率4~8mHz。造影剂为BraccoSonoVue。

1.3方法患者左侧卧位,行tRUS检查,观察前列腺形态、大小、回声特征,腺体内有无结节或局灶性血流聚集区。造影观察切面选择结节区、局灶性血流丰富区,无异常结节者选择腺体最大横切面。用生理盐水5ml稀释造影剂,震荡混匀,抽取造影剂2.4ml,经肘正中静脉快速注入,尾随生理盐水5ml冲洗。注射开始同时连续观察前列腺造影剂增强方式,造影过程持续至造影剂增强效应消失为止,并记录动态图像。应用在机aCQ分析软件,选择病灶部分和相对应的正常组织作为感兴趣区,绘制tiC曲线,获得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等参数。

1.4前列腺穿刺经直肠超声造影结束同时行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先进行常规12针穿刺活检,然后对异常结节区域及造影异常信号区域行纵、横各穿1针,标本送病理检查。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各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结果

2.1tRUS检查结果9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中,结节性病变50例共57个结节。恶性结节28例共28个结节,结节大小为(10.93±4.11)mm,22个位于外腺,6个位于内腺。二维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整齐,其中低回声结节23个,稍强回声结节5个。经CDFi检查,有21个结节内血流增多,7个结节内血流异常丰富。良性结节22例共29个结节,结节大小为(11.21±4.78)mm。4个位于外腺,25个位于内腺。其中高回声结节23个,低回声结节6个,CDFi检查仅12个结节内血流增多。40例前列腺呈弥漫性肿大改变,其中良性增生33例,形态正常,两侧对称,内外腺分界清晰;前列腺癌7例,前列腺形态失常,两侧不对称,内外腺分界不清,整个腺体回声杂乱,CDFi检查血流异常丰富。

2.2CeUS检查结果回放造影图像,依据增强强度不同分为高增强、等增强和无增强3种,恶性结节(28例28个结节)中,高增强22个,等增强5个,无增强1个,结节增强早于正常外腺组织为主。良性结节(22例29个结节)与正常内腺组织同时增强,高增强11个,等增强19个,结节清晰,周边可见环状增强,结节内部多为均匀增强为主。7例弥漫性前列腺癌的造影灌注为整体快速不均匀增强,内、外腺分界不清。CeUS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均高于tRUS,误诊率及漏诊率均低于tRUS(见表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恶性结节达峰时间短于良性结节(p

3讨论

tRUS检查能清晰显示前列腺内部组织结构,较早发现前列腺小病灶[2]。但是,鉴别前列腺结节的良、恶性仅靠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非常困难,尤其是恶性病变往往发生在良性病变的基础上,并与良性病变同时存在。本组资料显示,35例前列腺癌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良、恶性结节在声像图上有时确实很难鉴别。虽然前列腺癌tRUS上多表现为外腺的边界模糊、不整齐的低回声结节,但前列腺癌可发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而且仍有部分结节表现为强回声及等回声改变。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病灶内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而超声造影剂的应用使前列腺血流的显示能比常规超声提供更有用的信息[3]。tRUS对微血管的探查敏感性不高,而CeUS利用造影剂,增加血管内血流的背向反射并利用二次成像技术,提高了信噪比,能动态观察组织的大血管及微小血管,可有效地评价组织的血供情况。因此,在二维图像鉴别有困难时,应用CeUS检查显示前列腺内及病灶区域的血流情况,更有助于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本组外腺4例低回声病灶经tRUS检查不能鉴别,通过CeUS检查表现为无增强,考虑为良性结节,后经病理证实。2例外腺内稍高回声结节与周围腺体分界清晰,内部见多个钙化点,tRUS检查考虑良性,但CeUS检查显示,其内出现不均匀性高增强,考虑为恶性结节,病理证实为前列腺腺癌。14个位于内腺的稍高回声结节,二维超声显示外腺被挤压,两侧不对称,CeUS表现为均匀高、等增强为主,出现较明显的环状增强,病理证实为良性增生结节。前列腺癌在CeUS上多表现为高增强,结节增强早于外腺组织,tiC分析,恶性结节达峰时间短于良性结节,峰值强度低于良性结节。良性结节则表现为结节内部均匀增强为主,周边可见环状增强,结节清晰。本组28例前列腺恶性结节超声造影22例为高增强,呈快进快出模式,而22例共29个良性结节增强方式以均匀等增强为主,周边可见环状增强,与唐杰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

CeUS能够增强超声对肿瘤的显示,明确肿瘤血管的特征。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增强方式上有其不同的特点,对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研究结果表明CeUS对肿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正确率均高于tRUS。利用CeUS提高前列腺癌血流的显示已成为未来超声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黄瑛.前列腺癌淋巴转移的影像学检查[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0):1578-1580.

[2]李峰春,曲虹,闻月异.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12):924-926.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篇5

【关键词】超声;前列腺增生症;诊断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一般在50岁后出现症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最初症状夜尿增多,尿频、尿急、尿末滴沥,继之排尿费力、尿流缓慢,最终导致尿潴留、肾积水、肾功能受损,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危害[1]。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我院2004年6月~2009年11月共观察500例常规前列腺检查患者,年龄50~88岁,分为四个年龄组,50-59岁其169人,60-69岁208人、70-79岁101人、80岁以上22人。 

        1.2方法:用logiq4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3.5mhz凸阵探头,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常规行腹部前列腺扫查,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包膜的完整性及内部回声情况,然后进行分析、记录、摄片。测量前列腺宽径和前后径时,探头尽力向下倾斜,以取得最大测量值。 

        2结果 

        正常前列腺的声像图表现(宽×纵×厚)为 (4×3×2)cm 大小,形态似栗形,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双侧对称。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四组。检出率分别为39.5%;63.4%、78.9%和88.6%。前列腺形态改变,各径线可见不同程度增大,以前后径增大更为明显。全部病例移行区明显增大,外周带边薄, 内外腺比例失调,内腺回声均匀。所有前列腺增生者合并结石较多见(73.2%),有前列腺囊性改变(15.9%)。 

        3讨论 

        前列腺腺体分为内腺与外腺,内腺包括移行区、尿道周围腺体区,外腺包括周边区和中央区。前列腺增生主要是由于老年人性激素代谢障碍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腺体和(或)纤维、肌组织增生。内腺因对性激素敏感,是前列腺增生的好发部位。内腺增大,内、外腺的比例增大,增生结节的出现是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诊断依据。病理上增生的严重程度,与临床尿路梗阻表现并非平行,可能很不一致。文献报道[2]对于前列腺不对称增大者应注意前列腺癌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增生伴有微小癌及慢性炎症者均见于前列腺回声不均匀与伴有结石患者。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群应进一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前列腺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升高。有关研究表明40岁前发病率很低,50岁者发病率为40% ,80岁者则近90% ,至90岁时,若行前列腺组织学检查则几乎100%发现前列腺增生[3]。正常情况下,移行区只占前列腺体积的5%,外周区和中央区各占70%和25%。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表现为移行区体积不同程度的增大,内外腺比例失调,移行区占总体积比例增大,最大可达95%。前列腺增生症声像图表现多样,并非需要全部出现才能诊断,其中内外腺比例异常和出现增生结节是主要的依据。 

 前列腺是应用超声诊断最适合的器管之一,这是由前列腺的大小、位置的结构所决定的:超声可以观察前列腺的形态、大小、包膜完整性、内部结构殳化及与盆腔脏器毗邻关系,根据内外腺的比例改变、增生结节的出现和中叶凸出,可早期诊断前列腺增生症;测量前列腺的大小可作为评价药物或其它疗法效果的客观指标;通过残余尿的测定可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存在的并发症;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的,年龄的增加是前列腺增生的决定因素.经腹超声检查法无痛苦、无创伤,价格低,便于患者接受,是前列腺普查的简便而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所以,经腹超声检查法可作为普查老年性前列腺疾病的首选方法。对早期发现前列腺增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 趟声医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版,1998:1075—1076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篇6

【关键词】女性;老年性前列腺病;超声检查和诊断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045

老年性女性发生排尿困难、尿急、尿频等一系列症状,出现尿液缓慢,甚至发生尿潴留的症状,就是所谓的女性前列腺病,由于其具有与男性前列腺增生相类似的现象,故此得名。女性老年性前列腺病给患者带来了最大的痛苦,因此如何正确的诊断女性老年性前列腺疾病受到了临床上的普遍关注[1]。为了对女性老年性前列腺病的超声检查和诊断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选择2014年1~12月本院就诊的120例女性老年性前列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12月本院就诊的120例女性老年性前列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4~86岁,平均年龄74岁,病史4~12年。所有患者均具有夜尿增多、排尿不尽、尿急、反复尿频等一系列的症状;一部分患者具有排尿费力、尿液滴沥不尽、缓慢的症状;另外有一小部分患者有下腹胀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1.2方法采用彩色多功能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诊断,探头经腹部为3.5mHz,经阴道为5.5mHz。①经腹部超声检查:让患者的膀胱保持适度的充盈,使患者保持仰卧位的姿势,将下腹部暴露出来,采用常规的方式对患者双侧输尿管和双肾进行扫查,随后采用整体纵横切扫查的方式对膀胱进行扫查,对患者的膀胱壁厚度进行测量,对膀胱颈部进行重点扫查。对患者尿道内膀胱颈前后唇的厚度进行观察[2]。②行阴道超声检查:让患者将会暴露出来,实施阴道超声检查。将耦合剂涂在探头近端,然后将安全套套上,在阴道内伸入探头,对患者膀胱颈部尿道内口的厚度进行观察,对其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对尿道的启闭状况进行定时观察,对尿道的开放功能进行判断[3]。

2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现象出现在膀胱颈前后唇,前唇增加厚度5~12mm,平均增加厚度为8.5mm;后唇增加厚度5~8mm,平均厚度为6.5mm;有70例患者具有>50ml的残余尿,其中有8例具有>200ml的残余尿,28例在101~200ml,34例在51~100ml;另外有38例患者伴有双肾少量积水,并且具有膀胱黏膜增粗、毛糙、增厚的现象。

3讨论

在女性身体中与前列腺结构相类似的尿道周围腺体就是所谓的女性前列腺,一般来说,这些腺体都是位于女性的膀胱颈部,因此女性前列腺病也被人们称为膀胱颈梗阻,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女性下尿路梗阻性疾病[4]。有很多原因会导致女性出现前列腺病,一般来说,因为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导致女性的膀胱颈部黏膜、黏膜下层出现组织痉挛和增生而引起的,或者尿道周围的腺体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失调而出现增生的现象,使得膀胱颈变得肥厚,最终引发下尿路梗阻。

女性的尿道具有隐蔽的位置以及较小的体积等特点,因此采用普通的经腹部超声探测往往比较困难,由于女性的阴道位于尿道后方,因此可以选择阴道腔内超声探头在阴道内进入进行探测,这样就能够将尿道内口与探头的距离直接缩短,并且可以将尿道壁的层次结构和尿道内口清晰的显示出来,从而对尿道周围的增生状况和尿道口启闭状态进行实时观察[5]。

在超声中观察到的膀胱颈前后唇增厚、增多的残余尿量、欠均匀的回声、隆起的颈部、抬高的膀胱颈等属于对女性前列腺病节进行诊断的特征性声像图改变。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结合,就可以将女性前列腺病的超声诊断迅速地做出来,同时还可以与尿道周围增生、尿道内口启闭功能、膀胱壁增粗增厚、是否合并肾积水、残余尿量以及病变的程度等其他的信息相结合,使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选择手术径路等工作具有更加科学的依据[6]。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检查的方式在诊断女性老年性前列腺病的时候具有无放射、无创伤、无痛苦、实时动态观察等优势,不会引发患者的上行感染,具有较好的软组织透声性能,因此属于一种准确、快捷和价格低廉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唐志柳,白洁,顾丽娜.2000-2010年我国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流行状况的系统性综述.中国肿瘤,2013,22(4):260-265.

[2]蒋B,陈亚青,朱云开,等.不同部位前列腺癌超声造影增强程度的定量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11):977-981.

[3]张舜欣,王节,陈穗惠,等.经直肠超声结合mRi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4):283-285.

[4]陈宇,郝玉芝,吴宁,等.肾癌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谐波超声造影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30(1):40-43.

[5]费翔,唐杰,李严密,等.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中的价值.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19(7):596-599.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篇7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活检;应用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48-02

我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而言,早发现、早治疗还是有治愈的可能的。为了对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进行全面分析,本研究对我院所收治的200例疑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200例疑为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为51-88岁,平均年龄为65.8岁。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经病理诊断观察组前列腺癌39例,前列腺增生46例,前列腺炎8例,肉芽肿性前列腺炎7例。对照组经病理诊断前列腺癌37例,前列腺增生49例,前列腺炎8例,肉芽肿性前列腺炎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入院时间、病情、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试剂与仪器仪器彩色超声诊断仪为日本东芝公司产品(型号SSa-340a),配以专用直肠超声变频探头(pVm-740Rt,频率范围5.0-8.0mHz)及专用穿刺引导支架;自动弹射活检枪为美国manan公司生产(型号pR)-maG2.活检针为美国medicalDevicetechnologies,inC公司生产(规格18ga×20cm);pSa试剂盒为瑞典Canag公司生产(酶联免疫法)。

1.2.2操作方法穿刺前嘱患者于术前2-3天口服抗生素,检查当天晨起排净大便。常规清洁肠道。活检前行DRe。了解前列腺大体情况,然后进行常规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体积计算公式为(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7c/6。测量前列腺内腺体积,计算pS―aD。前列腺三条径线均可由经直肠前列腺B超测得。患者取左侧曲卧位,强力碘消毒肛周,直肠内注入10ml强力碘,铺无菌巾。在直肠探头的矢状面涂以适量耦合剂,套上安全套,再涂耦合剂。将无菌穿刺架正确安装在直肠探头上,轻轻地向直肠内插人探头,根据前列腺大小预选所要穿刺的部位,沿穿刺支架进针孔送人穿刺针,进行穿刺活检。在前列腺左右侧叶外腺的尖部、中间部及基底部各间隔穿刺3点,共计6点活检穿刺,右侧为l、2、3点,左侧为4、5、6点。如B超检查有前列腺低回声区,在低回声区另加穿刺1针。活检组织置放于装有福尔马林固定液的小瓶中,行病理检查。检查完毕,嘱患者接取尿样观察有无血尿,并让患者继续口服3-5天抗生素。如有发热等情况,给予对症治疗。

1.3分析观察组的VS(a)包括(Vmax及Vmean)Ri(阻力指数)。对比2组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Ρ0.05说明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观察组在直肠B超引导检出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前列腺癌患者在发病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因此很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通常会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由于患者的癌症可能已经出现了转移的情况,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其预后效果通常会较差[2]。在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患者治愈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

观察组在直肠B超引导检出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篇8

【关键词】B超;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症即俗称的前列腺肥大,该病症常见于老年男性,如果治疗不及时,等患者的病情严重,可能会对患者的上尿道产生影响,甚至会引发肾功损伤,进而导致尿毒症[1]。因此,目前泌尿男性老年病的最为重要课题之一便是对前列腺增生症的防治和诊断。在我国,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由于操作简单、经济合理、灵敏度高等优势,B超诊断技术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超声不但可以监测出前列腺的大小,而且可以对病变的具体状况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从而可以更为明确地对前列腺良性增生、炎症和癌肿等各项病变作出鉴别及诊断,超声检查已成为当今诊断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对B超在普查中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疾病中的价值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笔者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180例老年人群经腹部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情况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前列腺检查的老年人群,共计180例,年龄为51-83岁,平均年龄(66.3±10.2)岁。根据患者年龄分成4组,其中60岁及以下的42例,设其a组;61-70岁的患者56例,设其为B组;71-80岁的患者31例,设为C组;80岁以上的患者51例,设其为D组。

1.2检查方式采用aloka-1000(日)超声诊断仪,在监测前患者应先饮用600ml以上的水,并憋尿一小时,通过腹部对前列腺进行探查。患者在检查时采取仰卧,探头在下腹部正中作纵横扫查,声束指向耻骨联合后方,当前列腺图像清晰且面积最大时停止,对其各项数值进行测量。令患者排尿,再对膀胱无回声区的三个径线进行测量。

1.3诊断标准前列腺的正常长径为3cm,前后径2cm,横径4cm,内外腺应相等。首先应对前列腺各径线进行测量,观察其是否大于正常范围,形态是否正常。通常情况下,前列腺为椭圆形、或类圆形,向膀胱内突入,包膜轮廓是否清晰,内部回声强弱是否均匀,内外腺是否相等。正常膀胱前列腺B超图像,见图所示。

2结果

a组检出率为71.2%,B组检出率为77.9%,C组检出率为84.3%,可见前列腺增生症的检出率和年龄组呈正相关,见表1。

表1各组前列腺增生检出情况

组别年龄段受检例数检出例数检出率

a组60岁以下422661.9%

B组61-70岁564071.4%

C组71-80岁312477.4%

D组>80岁514384.3%

合计18013373.9%

在上述患者中,都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频、血尿等,经B超检测,患者的测值都超过了正常范围。3讨论

3.1中老年前列腺增生发病情况分析雄性激素最主要的生产腺体即是前列腺,该腺体处于盆腔,包绕尿道,通常为栗子形。若机体的性激素水平失调、前列腺出现增生,其体积会增大,从而造成排尿障碍,进而引发尿潴留[2]。据相关研究证明,中老年人是前列腺增生的多发人群,且其发病率往往和年龄成正相关。该观点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3.2病因分析导致前列腺增生发病因素有很多,且饱受争议,其中为多数人认可的观点是是因人体性激素失调所致。当人体逐步进入中老年期,人体机能随之降低,常见有萎缩,雄性激素分泌量降低等。由于前列腺包绕尿道,当腺内组织出现萎缩,尿道周围的内腺增生,对外腺和后叶产生压力,从而导致患者尿频、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等症状的出现,严重者可能导致肾衰竭。此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成人体高脂肪及高热量的食物大量摄入,从而加速细胞的有丝分裂,促使前列腺细胞增生;且上述食物会提高人体内5-羟二十碳四烯酸的生成量,抑制前列腺细胞的死亡,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前列腺的增生。

3.3超声表现B超能够对前列腺的形态、大小、包膜完整性、内部结构变化及与盆腔脏器毗邻等情况进行较为详细观察。正常的前列腺的声像图应为(4×3×2)cm3,包膜无缺损,栗形,内部回声均匀,两侧对称。若行B超检测时发现期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出现异常,则应考虑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腹部B超对前列腺进行探查,操作方式简单,患者接受程度较高,能够较为直观地在声像图上显示前列腺的各项状况,以及各种异常病变,且对列腺和膀胱结石能够进行清晰的检测。从而为前列腺增生的进一步诊断奠定了基础,有效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价值。

3.4健康教育作为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患病初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当疾病逐步发展,便出现包括尿频、夜尿多等症状,从而对患者的休息和睡眠造成不利的影响。当增生的前列腺对尿道产生压迫,从而导致排尿的困难,严重者可能引发尿潴留和血尿等症状。上述症状不但会给患者道理生理上的痛苦,更会引发精神上的压力,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更高的迫切性。但是,很多中老年患者由于对病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较浅,在就诊时易出现担心和忧虑。这就要求社区医师在进行治疗时关注患者的心态,鼓励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病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的指导,提醒患者关注休息和睡眠状况。此外应对中老年患者服用的药物进行指导,建议其应尽量少用阿托品、颠茄等抗胆碱能类药物,乙方影响膀胱逼尿肌收缩力而导致的急性尿潴留。中老年人应每年至少请泌尿科医生摸一次前列腺,以利于前列腺病症能够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社区医疗机构在进行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查体时,采用B超对前列腺进行检查具有操作简便、迅速,患者无痛苦,且可以尽早发现前列腺症状,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式。医疗人员更应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并对临床资料进行联系,此外还应加强对社区中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最终达到提高前列腺增生病症诊断准确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篇9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性;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valueofultrasoundimagingandconventionalultrasoundindiagnosisofbenignandmalignantthyroidnodules.methodsatotalof80casesofpathologicaldiagnosisforpatientswiththyroidnodulesastheobjectofstudy,ultrasoundelasticityimagingandconventionalgodlikediagnosisthe,comparativeanalysisoftwokindsofinspectionmethodstochecktheresults.Resultsatotalof112patientswith80thyroidnodules,including84benignnodules,28malignantnodules.Conventionalultrasoundexaminationresultswere74benignnodulesand38malignantnodules.ConclusionUltrasoundimagingtechnologycombinedwithconventionalultrasoundcaneffectivelyimprovetheaccuracyofdiagnosisofbenignandmalignantthyroidnodules.

Keywords:thyroidnodules;Diagnosticaccuracy;Conventionalultrasound;Ultrasoundimagingtechnique

常规超声是甲状腺结节检查的主要诊断方式,但是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单纯的应用常规超声检查,其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低。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为了对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本文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现将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80例我院所诊治的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中共有结节112个。有18例男性患者与6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5~72岁,平均年龄为(56.87±6.11)岁。排除标准: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班结节患者;病灶过大几乎占整个甲状腺的患者。

1.2方法在实施手术前对本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手术完成后,将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所得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实施常规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将颈部充分暴露,首先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常规的纵横切面扫查[2],一旦发现结节,则应对患者的结节内部回声、血流情况、周边声晕、大小、形态、边缘及是否钙化等进行观察。然后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对患者进行检查,应用检测探头对灰阶超声检查结节的各个切面进行观测,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对结节内部与周边的血流分布情况进行观察,主要观察弹性图的颜色变化情况[3]。同时使用双福实时显示功能,观察弹性图像与二维图像,对病灶区域内的组织硬度与周围组织的硬度进行对比。

1.3评价指标根据甲状腺结节在超声弹性图像中颜色的不同将其五级,病灶以囊性成分为主,图像表现为蓝、绿、红三色相间为0分;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均为绿色为1分;病灶主要以绿色为主,周边为蓝色为2分;病灶表现为杂乱的蓝绿色相间为3分;病灶大部分为蓝色;90%以上的病灶图像呈现为蓝色为4分。一般情况下0~2分为良性甲状腺结节,3~4分为恶性甲状腺结节。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以(x±s)表示,若(p

2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共有112个甲状腺结节,其中有84个良性结节,28个恶性结节。常规超声检查结果为74个良性结节,38个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检查结果为68个良性结节与44个恶性结节。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常规超声诊断联合检查的结果为78个良性结节,34个恶性结节。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常规超声诊断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常规超声检查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性得到明显提升(p

3讨论

常规超声检查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诊断的首要影像学方法,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甲状腺结节病变具有同病异像、异病同像的特点,因此常规超声检查不能有效的将所有的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进行准确的诊断。随着超声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已经非常规范,其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超声弹性呈现技术通过应用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弹性系数为鉴别依据,甲状腺结节的自身病例结构与其组织的软硬度有密切关系[4],例如:甲状腺状癌,癌细胞为分支状排列,内部存在沙砾体,加之对周边甲状腺组织的浸润,结节硬度增加;髓样癌,瘤细胞为滤泡状排列,间质内存在淀粉样物质,因此质地较软[5]。并应用超声反射组织变形前后的不同信号进行测定,根据组织内部的病例结构与硬度之间的紧密联系,能够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做出更准确的鉴别。

本研究结果见前文详述,这充分的表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作为常规超声诊断的补充诊断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将常规超声诊断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能够有效的提高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性,应用价值显著,因此常规超声诊断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应作为甲状腺结节的首选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宁春平,徐丽华,房世保,等.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4,23(7):594-597.

[2]薛杰,曹小丽,姜宏,等.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5:351-355.

[3]张毅,刘伟,杨军,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包膜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30:3645-3648.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篇10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参数;膀胱重量;经直肠三维超声;膀胱出口梗阻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valueoftransrectalthree-dimensionalultrasonographyinthemeasurementofprostateparametersandbladderweightinthediagnosisofbladderoutletobstructioncausedby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method:30casesofbladderoutletobstructionand30casesofnon-bladderoutletobstructioninourhospitalfromSeptember2012tooctober2015wereselected,comparisonbetweenthetwogroupsinthetotalprostatevolume(tpV),transitionalzonevolume(tZV),transitionalzoneindex(tZi),bladderweight(UeBw),residualurinevolume(pVR),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ipp)intothebladderandprostateipp,theratiooftheverticaldiameter(ippR),prostaticcapsulararteryresistanceindex(CRi),thelargesttheurineflowrate(Qmax)andtheinternationalprostateSymptomScore(ipSS)oftwogroupswerecompared,thecorrelationofippwithtpV,tZV,ippSandQmaxwereanalyzed.Result: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pV,tZV,tZi,UeBw,ipp,pVR,ippR,CRi,QmaxandipSSinbladderoutletobstructiongroupandnonbladderoutletobstructiongroup(p

【Keywords】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prostateparameters;Bladderweight;transrectalthree-dimensionalultrasound;Bladderoutletobstruction

First-author’saddress:LiuzhoumunicipalLiutieCentralHospital,Liuzhou54500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7.003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前列腺增生常导致临床中需要干预治疗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outflowobstruction,Boo)。目前,BpH患者Boo的诊断主要依赖尿流动力学检查,但是尿流动力学检查痛苦、费用高,不少患者难以接受。超声检查具有安全、廉价、简便、可重复等优点,本文旨在通过经直肠三维超声(3D-tRUS)的三维成像技术精确测量膀胱和前列腺体积等参数,探讨其对膀胱梗阻程度判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泌尿外科经3D-tRUS和尿动力学检查诊断为BpH膀胱出口梗阻者30例和非膀胱出口梗阻者30例,BpH患者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年龄42~9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须除外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无前列腺肿瘤、无前列腺、盆腔及尿道手术史。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仪器及方法使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为频率3~9mHz的经直肠三维容积探头。患者取左侧卧位屈髋屈膝行经直肠超声检查,膀胱容量保持在100~300mL,首先对前列腺进行整体扫查,重点观察移行带回声,分别在正中矢状切面、斜冠状切面测量前列腺全腺及移行带的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部分(ipp),然后启动经直肠三维模式,分别将前列腺、膀胱完全置于三维容积取样框内,确定中心轴、上下极及旋转角度,多角度立体观察前列腺形态改变,分别获取清晰的前列腺、膀胱三维图像后,再使用超声诊断仪自带的三维体积测量软件对前列腺全腺、移行带及膀胱壁内、外膜面分别进行逐层轮廓勾画出轮廓体积,其勾画平面数为5~15层,测量出前列腺全腺、移行带及膀胱内、外体积,并计算膀胱体积,膀胱比重取1.0,UeBw=膀胱体积×膀胱比重1.0。计算移行带指数(tZi),tZi=前列腺移行带体积/前列腺全腺总体积,ipp与前列腺纵径的比值(ippR),观察前列腺内血流分布情况并测量前列腺包膜动脉阻力指数(CRi)。

1.3观察指标每例受检者均由专人进行前列腺各参数、膀胱重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prostaticsymptomsscores,ipSS)、残余尿量(postvoidresidualruine,pVR)及最大尿流率(Qmax)测定。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检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

2结果

2.1前列腺增生超声图像特点膀胱出口梗阻组与非膀胱出口梗阻组大部分显示为前列腺全腺体积增大,内腺(以移行带为主)体积明显增大,内外腺比例失调,腺体回声不均,部分内腺可见结节样增生,增大的内腺可向外挤压外腺,使外腺受压变薄,内外腺二者分界可呈一较强的带状结构,部分前列腺可见弧形排列的钙化和囊肿形成。内腺上缘可有不同程度凸向膀胱,膀胱出口梗阻组可见前列腺两侧叶和中叶增生导致膀胱内前列腺突起,可形成“球状瓣”,尿道内口受挤压封闭,见图1,部分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有显著的ipp。

2.2两组受检者的前列腺各参数、UeBw、ipSS、Qmax及pVR比较膀胱出口梗阻组与非膀胱出口梗阻组的前列腺各参数、UeBw、Qmax、ipSS及pV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ipp与tpV、tZV、ippS、Qmax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pp与tpV、tZV均呈正相关(p

2.4UeBw与tpV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eBw与tpV呈正相关(r=0.55,p

3讨论

前列腺体积和形态改变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超声诊断的主要依据。BpH本质是内腺增生,移行带与内腺对应,中央带与周围带与外腺对应[1],增大的移行带腺体导致前列腺部尿道延长、弯曲、受压变窄,刺激加重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同时可出现尿潴留、膀胱出口梗阻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膀胱出口梗阻(Boo)程度判断对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至关重要。经直肠三维超声(3D-tRUS)可对膀胱、前列腺大小形态的进行准确评估,特别是对BpH的主要发生部位-移行带的体积测量。本研究采用经直肠三维技术获取清晰的前列腺和膀胱三维图像并测量前列腺全腺、移行带及膀胱壁轮廓体积,不仅真实准确反映出前列腺全腺体积(tpV)、移行带体积(tZV)及膀胱重量(UeBw),还能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前列腺形态学改变。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tpV、tZV是Boo理想的预测因子[2-4],tpV被认为是预测Boo的最重要的临床参数之一。王斌等[4]研究显示tpV≥37.72mL诊断Boo的灵敏度为81.7%,tZV≥19.35mL诊断Boo的灵敏度为78.6%。本研究显示膀胱出口梗阻组tpV、tZV、tZi均明显大于非膀胱出口梗阻组,部分内腺上缘可有不同程度凸向膀胱,膀胱出口梗阻组可见前列腺两侧叶和中叶增生导致膀胱内前列腺突起,可形成“球状瓣”,两组的tpV、tZV、tZi、UeBw、pVR、ipp、ippR、CRi、Qmax及ip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h等[6]研究认为小体积前列腺若压迫尿道则易引起Boo,大体积前列腺增生若尿道不受到压迫则不会引起Boo。随着前列腺增生的进展,据前列腺增生方向分析,横向上内腺区整体向外增大挤压外腺区,内腺由近似圆锥体形逐渐趋近球形,通过tZi可以反映内外腺之间的关系。纵向上凸入膀胱的前列腺由于压迫膀胱基底部以至引起“球-瓣”型梗阻,破坏膀胱颈的漏斗效应而引起排尿时膀胱运动障碍[7],前列腺长径值增加提示前列腺部尿道延长,增加了后尿道阻力,因为尿道长度与排尿阻力是为正比的关系。ipp、ippR正是反映的纵向上部分内腺与膀胱颈部之间关系。本次研究显示,膀胱出口梗阻组的ipp、ippR均明显大于非梗阻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pp与tpV、tZV呈正相关,ipp与tpV的(r=0.60,p

前列腺的血供主要碜郧傲邢侔膜动脉和尿道动脉,前列腺包膜动脉主要供外腺区,尿道动脉主要供应内腺区。正常前列腺的阻力指数在任何地方可以相同,左、右侧包膜动脉的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当前列腺增大进展时,外腺区和内腺区之间的血流由于受增大的内腺到挤压而减少,这导致包膜动脉的阻力指数显着增加[12-13],前列腺尿道动脉与包膜动脉的平均阻力指数依赖于前列腺大小和ipp的存在。Zhang等[14]研究认为BHp患者的CRi≥0.7,诊断Boo敏感度为78%,特异度为86.4%。本研究显示,膀胱出口梗阻组CRi(0.73±0.08)明显大于非膀胱出口梗阻组(0.6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内压持续性增高引起膀胱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膀胱逼尿肌肥厚和膀胱重量(UeBw)的增加,在动物模型试验中已得到证实[15-16],兔子尿道被部分结扎后,膀胱重量可增加三至六倍。文献[17-19]研究显示,UeBw是预测BpH男性急性尿潴留和Boo的有效手段,UeBw可以客观和定量化地评价Boo导致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的程度,具有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吴婷婷等[20]在研究133例BpH患者并发急性尿潴留中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是UeBw和年龄,并认为UeBw大于50g是BpH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高危人群。本组研究中,膀胱出口梗阻组UeBw位(64.8±15.8)g,膀胱出口梗阻组较非膀胱出口梗阻组的膀胱重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D-tRUS具有全方位观察前列腺和膀胱立体形态结构和准确测量体积的能力。可对不规则增生的前列腺及膀胱进行逐层轮廓勾画,不仅真实准确反映前列腺和膀胱体积,有效避免了二维超声使用球形体积对前列腺和膀胱估算的误差,还利用经腔内三维不同角度旋转成像评价BpH患者前列腺形态学的改变,立体形象表现出ipp的程度及其与膀胱颈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综上所述,经直肠三维超声测量前列腺参数和膀胱重量在诊断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真实地反映BpH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评价膀胱出口梗阻程度的补充手段。

参考文献

[1]LeeF,SidersDB,torp-pedersenSt,etal.prostatecancer:transrectalultrasoundandpathologycomparison.apreliminarystudyofoutergland(peripheralandcentralzones)andinnergland(transitionzone)cancer[J].Cancer,1991,67(4suppl):1132-1142.

[2]Kimm,Cheetia,YooC,etal.non-invasiveClinicalparametersforthepredictionofUrodynamicBladderoutletobstruction:analysisUsingCausalBayesiannetworks[J].pLoSone,2014,9(11):e113131.

[3]DenC,autorinoR,Bachmanna,etal.thediagnosisofbenignprostaticobstruction:Developmentofaclinicalnomogram[J].neurourology&Urodynamics,2014,35(2):235-240.

[4]王斌,姜少军,汤平,等.非侵袭性检查指标对中老年男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价值[J].广州医药,2016,47(4):16-21.

[5]Bushmanw.etiology,epidemiology,andnaturalhistoryof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J].UrologicClinicsofnorthamerica,2009,36(4):403-415.

[6]ohmm,KimJw,KimJJ,etal.isthereacorrelationbetweentheoutcomeof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andpreoperativedegreeofbladderoutletobstruction[J].asianJournalofandrology,2012,14(4):556.

[7]ChiaSJ,HengCt,ChanSp,etal.Correlationofintravesicalprostaticprotrusionwithbladderoutletobstruction[J].BritishJournalofUrologyinternational,2003,91(4):371.

[8]wangD.RelationshipsbetweenprostaticVolumeandintravesicalprostaticprotrusionontransabdominalUltrasoundandBenignprostaticobstructioninpatientswith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J].annalsoftheacademyofmedicineSingapore,2015,44(2):60-65.

[9]SuHS,KimJw,JinwK,etal.DefiningtheDegreeofintravesicalprostaticprotrusioninassociationwithBladderoutletobstruction[J].KoreanJournalofUrology,2013,54(6):369-372.

[10]abdel-aala,el-Karamanyt,al-adlam,etal.assessmentofnoninvasivepredictorsofbladderoutletobstructionandacuteurinaryretentionsecondarytobenignprostaticenlargement[J].arabJournalofUrology,2011,9(3):209-214.

[11]LebdaiS,ammim,Bigotp,etal.Clinicalimpactoftheintravesicalprostaticprotrusion:areviewbytheLUtScommitteeoftheFrenchUrologicalassociation[J].progUrol,2014,24(5):313-318.

[12]amielGe,SlawinKm.newermodalitiesofultrasoundimagingandtreatmentoftheprostate[J].UrologicClinicsofnorthamerica,2006,33(3):329-337.

[13]KwonSY,RyuJw,DaiHC,etal.ClinicalSignificanceoftheResistiveindexofprostaticBloodFlowaccordingtoprostateSizein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J].internationalneurourologyJournal,2006,20(1):75-80.

[14]ZhangX,LiG,weiX,etal.Resistiveindexofprostatecapsulararteries:anewlyidentifiedparametertodiagnoseandassessbladderoutletobstructioninpatientswith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J].JUrol,2012,188(3):881-887.

[15]LevinRm,Haugaardn,o’ConnorL,etal.obstructiveresponseofhumanbladdertoBpHvs.rabbitbladderresponsetopartialoutletobstruction:adirectcomparison[J].neurourology&Urodynamics,2000,19(5):609-629.

[16]王永啵熊智勇,龚薇,等.尿道外口皮下注射透明质酸建立大鼠膀胱出口梗阻模型及效果评价[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5,20(1):48-51.

[17]ahmedaF,Bedewim.CanBladderandprostateSonomorphologyBeUsedforDetectingBladderoutletobstructioninpatientswithSymptomatic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J].Urology,2016,98:126-131.

[18]HoCC,ngooKS,HamzainiaH,etal.Urinarybladdercharacteristicsviaultrasoundaspredictorsofacuteurinaryretentioninmenwith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J].LaClinicaterapeutica,2014,165(2):75-81.

[19]GalosiaB,mazzaferroD,LaceteraV,etal.modificationsofthebladderwall(organdamage)inpatientswithbladderoutletobstruction:ultrasoundparameters[J].architalUrolandrol,2012,84(4):26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