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5:09

视觉艺术课程篇1

2012年7月,澳大利亚国家课程评估和报告委员会公布《澳大利亚课程标准:艺术(幼儿园至十年级)》(以下简称《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第一套幼儿园至中学的全国统一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包括舞蹈、戏剧、媒体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等五个艺术门类的课程。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学校必须提供以上所有门类的课程,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接触和认识艺术。中学阶段七、八年级开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在这五个艺术门类中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或数个门类。幼儿园至小学二年级的课时必须达到120小时,小学三至六年级为100小时,中学七至十年级是160小时,学校可以自行决定教学安排。

《标准》认为,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以下多种能力:

·创造力、想象力和各种技术,以及审美和批判性思维与实践,通过参与创作和回应艺术作品提高自信心。

·好奇心和各种技能,研究和运用创新的艺术手法和可用的技术表达各种想法,通过多种观点发展移情能力。

·美学知识和沟通能力:通过有意义的方式重视和分享经验,表达、表现和交流有关个人和他人的想法。

·通过接触各国艺术家、艺术形式、艺术活动和业界人士,洞察与了解当地、地区和全球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传统。

《标准》将每门艺术学科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两大部分——创作(making)与回应(responding)。所谓创作,即运用过程、技术、知识与技能创作艺术作品。其目的是发展学生“想象与即兴创作(表演)”、“探索艺术元素、材料、技术和过程,并形成自己的艺术作品”、“实践技能与技巧”、“通过艺术作品交流各种想法”以及“将所学的艺术与其他艺术学科和学习领域相联系”。而所谓回应,即探索、回应、分析和阐释艺术作品。其目的是发展学生“反思自己的艺术作品”、“回应他人的艺术作品”以及“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情境来看待艺术作品”。这两大部分,既独立又有相互之间的联系。

2010年,澳大利亚国家课程评估和报告委员会还制定了包括听说读写、计算能力、信息交流技术、批判和创造性思维、个人和社会的能力、伦理行为、跨文化理解等七项综合能力,以及包括土著人历史和文化、亚洲及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这三个跨课程主题,并要求各门学科的教学都要融入这“七大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三大主题”的学习。

限于篇幅,现将《标准》中有关视觉艺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说明、各年级段的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等翻译、介绍如下,与同行分享和共同学习。

一、视觉艺术课程定位

在视觉艺术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美术、工艺和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对传统和新兴的视觉艺术创作和批评的实践,学生相互之间探索和交流各自内心的意图和信息。如同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视觉艺术也能够引起、鼓舞和丰富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促进学生创意和表现能力的提高。

视觉艺术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去探讨视觉艺术领域中各种复杂和丰富的手段。通过各种探讨、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提高创意和表达能力,并能够完善他们所创作的作品。

视觉艺术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从视觉艺术的创作者和观众的角度,去探索他们所处的社会,并拓展知识、认知和各种技能技巧。视觉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存在了数百年,并仍在继续发展着。视觉艺术鼓励学生进行各种视觉形式的交流,视觉语言的探讨,以及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文化和技术,并对个人或与他人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各种想法作出回应。

通过视觉艺术的学习,学生既对世界文化有所了解,又形成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并具有想象力。通过在视觉艺术中探索不同历史、文化和社会,学生学会了表达对世界的各种看法及用视觉进行思维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工作方法。

二、视觉艺术课程目标

视觉艺术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

·通过视觉艺术创作和交流等手段,提高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和乐于表达的能力。

·运用视觉艺术的技能、语言、材料、工艺和技术,通过视觉艺术知识、理解力、制作过程和创新思维,形成各种观念。

·通过视觉艺术的实践和认识,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学会尊重和理解传统的、历史的和各种文化的视觉艺术与艺术家。

三、视觉艺术课程内容说明

《标准》要求学生在视觉艺术学习中探索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及其相关的制作方法。这些形式既包括二维形式,如素描、色彩画等;又包括三维形式,如陶艺、雕塑、装置艺术等;还包括四维形式,如基于时间的装置艺术作品、行为艺术作品、数字动漫、视频等。

其次,《标准》要求,学生应当在视觉艺术学习中,学会运用视觉语言中的“元素”和“原则”,进行视觉艺术作品创作。所谓“元素”,包括线条、形状、形体、空间与时间、色彩、肌理、明暗等。所谓“原则”,包括重复、节奏、对比、变化、强调、比例、平衡、统一、和谐、运动等。

第三,《标准》将视觉艺术课程学习分为“创作”与“回应”两大部分。其中,“创作”包括学生尝试和体验视觉艺术中传统的和新的技术,个人或集体共同进行艺术品创作。这些艺术作品,反映学生探索视觉语言,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文化和创作技术认识的各种想法。“回应”包括学生在学习视觉艺术语言、技能和技术时,对概念和空间的探索,学会从不同视角探索视觉艺术作品,并进而产生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学会理解他人的各种看法。《标准》提出,这两部分都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如同艺术家、设计师、工艺师、评论家、历史学家和观众一样的知识、理解力和技能。

第四,《标准》要求,在视觉艺术课程中,要融入“七大综合能力”和“三大主题”的学习。

第五,《标准》反复强调,学生在艺术创作时,要学会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在使用他人的图像和作品时,应征得别人的许可,不能抄袭他人的作品;等等。

四、各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一)幼儿园至二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在幼儿园至二年级阶段学习中,要求学生与同伴、老师—起,学会独立地创作和回应视觉艺术作品。通过创作视觉艺术作品,来反映自己家庭、社区以及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学习使用一系列的材料、媒介和技术,来创作素描、色彩画、版画、雕塑、摄影和多媒体等视觉艺术作品;学习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作出回应,谈论自己的经历与视觉艺术作品之间的影响关系。

1.幼儿园至二年级学习内容说明

创作

(1)观察和想象各种图像、物体、图形和形式

·认识到素描、绘画、物体、空间可以用来代表和表达想象与各种情感。

·利用天然物和人造物中的各种图像和物体来进行观察和玩耍。

·结合各种图像、形状、图形和空间进行玩耍。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个人与社会能力、信息交流技术、跨文化理解

(2)探索并玩耍一系列图像、材料、物体外表、空间、技术、图形和形式

·发现和描述自然物与人造物中各种材质的特性,例如黏土、硬纸板、油画布、各种模型、水彩颜料、木制品、塑料制品以及多媒体。

·使用一系列传统的和当代的数字媒介、材料和工艺流程,用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探索艺术、工艺与设计的各种元素。

·使用、储存和清洁各种材料、工具和设备时,例如,当使用剪刀、铅笔、蜡笔、记号笔、胶水、颜料、画笔、黏土等工具和材料时,要养成安全、随机应变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

跨课程主题学习

土著历史和文化、亚洲、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

(3)创作各种图像、立体物、形状和空间时,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材料

·谈论自己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描述其主题、想法以及作品名称的命名等特征。

·在扮演艺术家的角色创作艺术作品时,要考虑自己的创作意图。

·描述所选择的媒介、创作过程以及工具是如何影响艺术作品的。

综合能力

个人与社会能力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4)制作熟悉的或是想象、记忆中的各种人物、事物和经历的视觉艺术作品

·创作原创的艺术作品,描述作品中所体现的主题、想法和特征。

·创作描绘日常生活中有关自己、家人、朋友、宠物、家庭、学校和社区情景的视觉艺术作品。

·利用自然或人造环境中的图像、事物以及可利用的再生材料,创作视觉艺术作品。

综合能力

个人与社会能力

(5)认识到视觉和空间的观念是以不同方式形成和被理解的

·根据周边世界的生活经验设想一个主题,用二维、三维或四维等形式进行探讨。

·发现视觉和空间元素可以通过不同媒介、材料和制作过程得到延伸,进而改变意图。

·考虑到家庭、场所或社区需要,用视觉和空间的观念创作新的图像和立体物。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跨文化理解、计算能力

(6)视觉艺术与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

·使用现有的数字技术浏览、复制、分享各种图像和观念。遵守不能抄袭他人作品的规则。

·尝试在课堂上根据交通、水、植物、动物之类的主题,从色彩和肌理元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学习二维的绘画、素描形式,以及三维和四维的形式,了解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如绘制正方形图形或塑造锥状物体都与数学学科有联系。

综合能力

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伦理行为

与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

音乐、戏剧、地理、数学

回应

(7)在视觉艺术作品中使用视觉艺术术语来分享思想、观念和情感

·描述视觉艺术作品中的视觉艺术术语。

·谈论视觉艺术作品中能吸引注意力的方面。

·分享并比较自己和同伴之间对视觉艺术作品存在的各自不同的看法。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听说读写、个人与社会能力

(8)谈论他人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时,顾及不同的观点

·从不同的视角对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中的特点或内容进行描述。

·比较各种视觉艺术作品,谈谈对其印象或想法。

·观看各种视觉艺术作品,探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区的人是如何进行诠释的。

综合能力

听说读写、跨文化理解、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9)认识在各种视觉艺术中体现不同环境、社会、文化和时代

·讨论视觉艺术如何告诉我们有关生活或往日生活的变化。

·根据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描述其中所反映的自身生活和文化经历。

·讨论来自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视觉艺术作品,包括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各种符号、故事和传统。

综合能力

跨文化理解

跨课程主题学习

土著历史和文化、亚洲、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

2.幼儿园至二年级的成就标准

到二年级阶段学习结束,学生会利用各种方法、技能、材料和工艺来创作视觉艺术作品,用以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学生会分享和描述自己或他人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会把创作视觉艺术作品看成是自己的一种经历。

(二)三至四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在三至四年级学习阶段中,学生与同学、老师、学习共同体—起,学习独立地制作和回应视觉艺术作品。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视觉艺术作品,发展艺术性的各种想法。学习使用各种材料、媒介以及方法,制作不同形式的视觉艺术作品。学习有特色的艺术传统,包括素描、色彩画、雕塑、版画和数字作品。学生学会对自己、同伴和艺术家的作品作出回应。学习描述如何运用不同材料激励各种想法,进行艺术作品创作。

1.三至四年级学习内容说明

创作

(1)探索如何表达自己所看到或想象到的各种图像、形式、事物和空间

·尝试二维、三维和四维的创作方法和形式,启发个人的经历。

·探索自己和他人代表不同情境的图像、立体物、观念和空间。

·在自然和人造环境中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各种空间和事物。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个人与社会能力、计算能力

(2)调查与尝试不同媒介和技术的特性,发展预期的效果

·结合各种媒介和材料的特性,探索不同的效果,例如用再生材料制作拼贴画,显示材料的不同肌理和对比。

·调查自然的、人造的和数字化的环境和材料,用来创作出不同效果的艺术作品。

·调查不同材料特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其用途以及回收和再利用的可能。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个人与社会能力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3)通过利用各种媒介、视觉艺术的实践和各种观念,发展艺术创作的技巧

·分析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中有关主题、材料和制作方法的特点。

·探索能代表他人的生活、文化和居住地的各种艺术创作技巧和方法。

·选择最能代表其作品主题特点的形式和技巧。

综合能力

跨文化理解、个人与社会能力、伦理行为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4)尝试各种技术、工具和形式,以发展他们的技能,并完善其艺术创作

·使用不同的技术和形式,创作有关个人、文化和社会观念的艺术作品。

·运用传统的和现有的数字艺术工具、材料和技术,创作各种视觉艺术作品,探讨其不同的效果和意义。

·认识到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所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给别人和自己观赏,有着不断完善和提高他们技能的要求。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听说读写、计算能力

(5)分享和展示视觉艺术作品,重点关注各种细节、创作意图和所使用的技术

·谈论或用文字描述他们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重点在各种细节、创作意图和所使用的技术上。

·选择视觉艺术作品,在学校、社区或网络上举办展览进行展示。

·设计和筹划有效展示艺术作品的各种方法,例如选择画框、装画框或展厅空间的安排等。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个人与社会能力、计算能力、信息交流技术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6)视觉艺术创作与舞蹈、戏剧、媒体艺术、音乐和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

·尝试采用现有的数字技术与艺术或其他学科领域组成视觉艺术作品。遵守不能抄袭他人作品的规则。

·结合艺术或其他学科领域,创作静态或动态的图像,例如根据一次短途旅行的照片,创作一组反映视觉经历的艺术作品。

·根据课堂中所研究的课题,例如生物、行星等,探讨色彩和肌理的元素。

综合能力

信息交流技术

与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

视觉艺术课程篇2

论文摘要:图形创意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图形创意过程中,如何才能牢牢抓住观者的眼球是图形作品成功传递信息的关键。本文所探讨的视错觉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以“新奇”“独特”著称,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独具特色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能给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带来重要的价值。

常言道“眼见为实”。然而,有些情况下,眼睛并不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是带有一定程度的“欺骗性”。这种欺骗性其实是人的视觉错觉在作怪。人们通常把与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有关的错觉称为视错觉。具体而言,视错觉是一种人类所共有的特殊的视觉感受,是在外界刺激物的作用下,知觉判断的视觉经验或思维推理与所观察到的事物特征之间产生了视觉误差。而对于这种特殊的视觉现象早就被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发现并将其作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艺术手段,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皆取得了奇妙而富有震撼力的视觉效果。人们在欣赏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时,往往会由外在的视觉引力,迅速转为一种内心的主动探索,这就是视错觉的魅力。这点与图形创意所寻求的“打眼入心”的传播效果不谋而合。正如国际著名的视觉大师福田繁雄所说:“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由此可见,它对今天的图形创意课程教学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一、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层面

创造性思维是学习图形创意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关键因素。www.133229.com它是学生今后进行设计与创作所必备的能力之一。长期以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沿用习惯的思维模式,从固有的图形形式本身出发进行思考与表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潜能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开辟独特的设计蹊径,学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对这门课保持长久的新鲜感。

视错觉艺术以其生动有趣的视觉语言和自身极大的视觉刺激性,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视觉方式,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将这一视觉原理引入到图形创作中,让学生懂得图形创意的表现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外在形象表现。另外,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潜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如何来挖掘这些潜力。就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而言,关键就在于善于变换不同的视角,产生新的发现。这种不断变换视角来观察世界的方法是培养创意思维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扩展创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对图形创意设计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图形创意教学中,要引导给学生只有破除思维枷锁,改变创作视角,才能创造出不同寻常、引人注目的视觉形象。

二、从图形本身的视觉传播效应层面

视错觉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现象,将其用于图形创意中不仅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视觉形象,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吸引观者的视线,使作品更具生命活力和独特的存在价值。

人的视觉过程是视觉生理活动与相应心理经验联系起来互相起作用的,它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完全是一种积极探索。“它是有高度选择性的,不仅对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进行选择,而且对看到的任何一种事物进行选择。”因此,我们在观看一个物象时,并不是把视点平均投向画面的每一部分,而是“有选择性的”集中于某一点。这种集中来自主观选择时的兴趣。由此可见,具有刺激性和趣味性的视错觉艺术,正是以其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它们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同时也为在纷繁芜杂的图片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有效地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例如福田繁雄在1975年京王百货举行个展的宣传海报,巧妙地利用图底反转的错觉原理令作品中图形的视觉效果妙趣横生,产生了奇特的心理效应。这种将现实与幻想、主观和客观有机地统一,以营造视觉冲突,深化传达内涵的图形形象,自然会在众多平淡的图形作品中出奇制胜,最终体现出视错觉图形魔术般的视觉魅力和传播效应。

三、从图形空间设计观的突破层面

空间是设计领域的永恒课题,人类在最初描绘物象时,就有了在二维平面上反映三维立体物象的意识。而在现代绘画和视觉传达设计中,有些画家和设计家却抛弃了古人留下的透视方面的遗产,又回到当初对透视没有正确看法的迷惘状态,进而形成了多维空间的构形方法。

视错觉图形作为一种多维空间形式的典型代表,打破了空间维度的界限,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将有限转化成无限,从而创造出全新的混维空间形态。这种混维空间的设计观念给图形创意带来了更多的启发与灵感。欧洲“视觉诗人”派的代表人物——招贴设计大师冈特•兰堡曾经尝试使用空间视错觉手法进行创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福田繁雄相似,兰堡的艺术观也是视觉功能至上。戏剧表演《hamletmaschine》招贴中,悬空一本书,书的封面上有一只手,而这只手又同时拿着这本书,亦真亦幻,整个作品传达了知识本身的力量是无穷的深刻内涵。当我们在观看时,视角会不断地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转换,进而看到一种真实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非现实状态的空间结构,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奇妙感,产生视觉悖论,从而构成一个趣味无穷的幻觉图形世界。对此,在教学中通过大量此类优秀图形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体会与理解这种全新的空间设计观念所带来的视觉震撼,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创意思路。

结语

总之,图形创意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够将其与今后的专业设计很好地进行衔接。因此,在讲授内容的同时,更要注意上升到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引导层面,使学生懂得从人的视觉与心理角度出发去创造新奇而丰富的视觉图形世界,从而加深对图形语言创作观念与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福昌.视错觉在设计上的应用[m].北京:轻工业出

版社,1983.

[2]王松.谈视觉创意大师福田繁雄的设计,新疆教育学院

学报[j].2004.

视觉艺术课程篇3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返回>>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m.art,DesignandVisual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macmillan,1998.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newYork:Semiotex(e),1983.

Berger,J.waysofSeeing(《看的方式》),London:BBCpublications,1972.

Best,S.&D.Kellner.thepostmodernturn(《后现代的转向》),newYork:Guilford,1997.

Bourdieu,p.theFieldofCulturalproduction:essaysonartand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Cambridge:polity,1993.

Bourdieu,p.photography:amiddlebrow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oxford:Blackwell,1996.

Bourdieu,p.theLoveofart:europeanartmuseumsandtheir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oxford:Blackwell,1997.

Brothers,C.warandphotography:aCultural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London:Routledge,1996.

Bryson,n.Visionandpainting:theLogicofthe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1.

Bryson,n.etal.eds.Visualtheory(《视觉理论》),Cambridge:polity,1992.

Bryson,n.etal.eds.VisualCulture:imagesand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London: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94.

Buckmorss,S.theDialecticsofSeeing:walterBenjaminandthearcades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mit,1989.

Burgin,V.in/DifferentSpace:placeandmemoryinVisual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Cary,J.technologyoftheobserver:onVisionandmodernityinthe19th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Cambridge:mit1993.

Chambers,i.popularCulture:themetropolitan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London:Routledge,1986.

Cohen,S.VisionofSocial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Cambridge:polity,1993.

Dandeker,C.Surveillance,powerand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Cambridge:polity,1990.

Debord,G.theSocietyofthe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York:Zone,1994.

DeCerteau,m.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日常生活实践》),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DerBerian,J.ed.theVirilioReader(《魏瑞里奥读本》),oxford:Blackwell,1998.

entwistle,J.theFashioned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polity,2000.

Featherstone,m.UndoingCulture(《解析文化》),London:Sage,1995.

Fiske,J,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London:Routledge,1989.

Foster,H.ed.VisionandVisuality(《视觉与视觉性》),Seattle:BayViwepress,1988.

Foucault,m.theBirthoftheClinic:anarchaeologyoftheHumanScience(《诊所的诞生:人文科学考古学》),London:pantheon,1973.

Foucault,m.Disciplineandpunish(《规训与惩罚》),Harmondsworth:penguin,1977.

Freedberg,D.thepowerofimages:StudiesintheHistoryandtheoryofResponse(《形象的权力:历史与反应理论研究》),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9.

Frisby,D.&m.Featherstone,eds,SimmelonCulture(《西美尔论文化》),London:Sage,1997.

Goldman,R.&S.papson,Signwars:theClutteredLandscapeofadvertising(《符号的战争:广告的凌乱图景》),nweYork:Guilford,1996.

Harvey,D.theConditionofpostmodernity(《后现代性的状况》),oxford:Blackwell,1990.

Heywood,i.&B.Sandywell,eds.interpretingVisualCulture(《解释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9.

Jay,m.Downcasteyes:theDenigrationofVisionintwentiethCenturyFrenchthought(《低垂的眼睛:20世纪法国思想中对视觉的诋毁》),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Jenks,C.ed.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Jervis,J.exploringthemodern(《探索现代》),oxford:Blackwell,1998.

Kellner,D.mediaCulture(《媒介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Levin,D.m.ed.modernityandtheHegemonyofVision(《现代性与视觉的霸权》),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Levitt,H.wayofSeeing(《看的方式》),Durham:DukeUniversitypress,1996.

Lown,D.m.,HistoryofBourgeoisperception(《资产阶级知觉的历史》),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2.

Lyon,D.theelectroniceye:theRiseofSurveillanceSociety(《电子眼:监视社会的兴起》),Cambrige:polity,1994.

Lyotard,J.F.theposmodernCondition(《后现代状况》),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

mcGuigan,J.CultureandthepublicSphere(《文化与公共领域》),London:Routledge,1996.

melvill,S.&B.Readings,eds.,Visionandtextuality(《视觉与文本性》),London:macmillan,1995.

metz,C.theimaginarySignifier:psychoanalysisandCinema(《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2.

michell,w.J.iconology:image,text,ideology(《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6.

michell,w.J.theReconfiguredeye:Visualtruthinthepostphotographicera(《重塑的眼光:后摄影时代的视觉真相》),Cambridge:mit,1992.

michell,w.J.picturetheory(《图像理论》),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4.

milesm.art,SpaceandtheCity(《艺术、空间与城市》),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theVisualCultureReader(《视觉文化读本》),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anintroductionto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导论》),London:Routledge,1999.

neal,S.Cinemaandtechnology:image,Sound,Colour(《电影与技术:形象、声音和色彩》),London:manderin,1991.

nochlin,L.thepoliticsofVision:essayson19thCenturyartandSociety(《视觉政治:19世纪的艺术与社会》),London:thamesandHudson,1991.

phillipson,m.painting,Languageandmodernity(《绘画、语言与现代性》),London:Routledge,1985.

pollock,G.ed.GenerationsandGeographiesintheVisualarts(《视觉艺术中的代与地理学》),London:Routledge,1996.

poster,m.ed.JeanBaudrillard:Selectedwritings(《鲍德里亚文选》),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8.

Rose,J.SexualityintheFieldofVision(《视觉领域里的性征》),London:Verso,1986.

tagg,J.theBurdenofRepresentation:essaysonphotographiesandHistories(《表征的重负:论摄影与历史》),London:macmillan,1988.

tulloch,J.watchingtelevisionaudiences:Culturaltheoriesandmethods(《看电视的受众:文化理论和方法》),London:arnold,2000.

Urry,J.thetouristGaze(《旅游者的凝视》),London:Sage,1990.

Virilio,p.theVisionmachine(《视觉机器》),London:BritishFilminstitute,1994.

视觉艺术课程篇4

关键词艺术类视觉传达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近代工商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广告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在现在,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坐车出行,随处可见的是广告牌或者电子广告。这些大小形式不一的广告也就是属于艺术类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不得不说这类设计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同时还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盛宴。目前社会的市场发展是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但是实际上却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为了积极培养这方面的人员,对于艺术类视觉传达设计人员的培养教学,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改革就很值得人们去展开探索了。

1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教学的介绍

在对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之前,首先,需要清楚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的教学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教学。所谓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是着重训练学生敏锐的信息传递思维,敏感的视觉认识,敏智的图形表达语言,以及敏达的色彩提炼能力,以适用不同媒介但共同必需的设计要求。

简单来说的话就是要求所学的人员对设计这个词语的理解,通过设计(绘画和色彩等)和创新,做出一个让其他人看起来觉得新异、美好、有视觉冲击的物品。术类视觉传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报刊杂志、招贴海报以及其它印刷宣传物的设计。

2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1合理设计课程

对于一个学科的改革发展,首先要从课程的安排和设计着手,只有合理的设计安排课程,才能事半功倍的开展学习。对于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的课程设计,首先因为它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学习的知识所覆盖的领域也比较多,从素描技巧的掌握到色彩的认识、立体构成以及乐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等知识的学习,因为学科涉及的内容多且泛,如果不能很好的接洽融合的话,教学也就不能取得有效成果。第一是要将课程整合,把一些类似的课程并列到一起,加大课程的开发利用率。

另一方面,要优化整个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的课程内容,对于有一些不太重要的课程可以适当缩短课时以及降低课程的难度。必要性的根据社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特点,结合实际,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开展一些重要知识学习的课程,这就需要根据每个不同专业细分的内容特点,来进行不同情况的教学。因为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学习的学生大多都有缺乏空间联想力的不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适时的拿出一些模型等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观看,并且详细分析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还有需要合理开展课程的就是针对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因为现今包括设计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而设计方面更是需要掌握pS技术和绘图等技术,但是很多学生对这些技术都是没有接触不了解的,并且要完整的掌握整个操作过程,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因此,学校需要增加这类课程的课时和学习要求。

2.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第二个大的方面,不仅在艺术类视觉传达方面开展,在其它科目的学习中也提出来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后,如果不加以实际的操作练习,过不了太久学生就会遗忘,因此,这一点是在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像有的学校会通过开展一些艺术类设计的活动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参与到实践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激发学生的创意创作能力,同时也通过培养学生动手建造模型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空间想象能力。学校和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参加类似这样的设计创作活动比赛。慢慢的与社会企业结合,这样的实践活动会比学校里的实践更能锻炼学生,也能直接知道社会上所需要的设计人员要具备的能力和技术。

3对于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的思考

因为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是后来兴起的一个学科,因此,在今后的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教学的改革还有待继续深入探究的。但是不论如何深究艺术类视觉传达的改革进行到什么地步,本质上还是需要提高学生对于设计理念和创意的认识,只有从思想上对设计的认识提升了,创作出来的艺术设计才会引起人们心里的共鸣,才能真正起到作品的设计意义和作用。为此,开展师生以及外校之间的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交流能使得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的学生之间交换想法,从而打开学生的设计视野和思维,不在禁锢于定式思维,才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设计。这些在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教学改革上都有着积极意义和作用。

4结语

现今,媒体行业的发展正如人们所见识到的,如日中天的发展着,如果说今后其它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未知数的话,今后的媒体业发展一定是越来越好的。因而,在现今阶段,积极开展探讨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教学改革的活动,势必会大力推进今后的媒体业和设计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对于未来新的改革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深入。

参考文献

[1]曾英.视觉传达专业专题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2(04).

视觉艺术课程篇5

一、艺术设计教学视图量研究

其一,艺术设计教学中视图量研究的内容。通过了解我国艺术设计教学对视图量的认识现状,笔者确定了艺术设计教学中视图量研究的内容,对艺术设计课程中单位课时的读图总量、精读与略读视图分配方法以及每堂课中精读图片与略读图片的时间长度几个变量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大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此确定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如何配置视图量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其二,艺术设计教学中视图量研究的目标。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得出一组确定的视图量数据,在获取本专业教师认可的基础上,在视图量的选取和分配上形成一个最佳的组合形式,提高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将研究得出的数据作为评价以及考核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数据。通过数据的比对得出教学中的读图量与学生舒适度之间的关系、略读图片与学生接受程度以及记忆度之间的关系、精读图片的时间与厌倦度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探索出一个精读、略读图片数量的极限数值,并研究艺术设计各个不同科目的特性是否对数据有所影响。其三,艺术设计教学中视图量研究实施方法。笔者在2012一2013年度第一学期对惠州学院艺术设计专业14位不同教师的所有承接课程进行单位课时读图量的收集,并在课下随机对每个课堂的5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他们在课堂上接受的内容比例做数据的记录。在实施的过程中,研究分析信息化数据标准的制订,提出以课程为单位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质量评估适用数据,其中包括每单位课时略读、精读图片的数量以及读图时长。其四,艺术设计教学视图量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我们发现,以单位课时45分钟为准,读图的总量须在10一20张,其中,精读图片控制在3一5张为最佳,每张精读图片花费3一5分钟;略读图片了一15张,每张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二、艺术设计教学视图量与视觉素养培养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制订标准的读图信息量以及读图时间长度,在日后的改革试点工作中继续跟踪调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所提高,学生的视觉素养有没有真正改观,同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以及相关的反馈信息。其一,艺术设计教学视觉素养培养的意义。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艺术设计要求学生具有很好的观察力,这也是艺术设计教学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原因。学生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观察,积累专业方面的知识,有效运用视觉资料,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科学研究表明,在人们接受的信息当中,83%来自视觉信息,在获取的知识中这个比例也达到了了o%,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90%以上的信息获取来自视图。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在不断进步中总是在追求简洁而完整的表达形式,而视觉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正印证了心理学的这一理论。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讲,简洁化的表达方式含有的直接信息很有限,所以在读图过程中需要选取一些好的图片进行精读。其二,艺术设计教学视图量研究对于培养视觉素养的意义。视觉素养是艺术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通过对视图量与学生心理之间关系的研究分析,通过优化艺术设计课程中精读图片、略读图片的数量搭配,以及精读图片、略读图片最佳时间分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接受更多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之上,能够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视觉素养。总之,通过本研究,笔者得出了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视图量与学生心理之间数据化的相互关系以及视图量的优化对视觉素养培养的意义。但是笔者得出的理论能否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在视图量的接受程度上是否具有区域化的差别以及不同艺术设计课程的特点是否对理论结果有所影响,还需要更多的艺术设计教师在今后教学中积极反馈信息来解答。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能够完善艺术设计教学中视图量与学生心理之间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帆

视觉艺术课程篇6

【论文摘要】现行设计基础课程,以素描、色彩、色彩构成课为例。教学内容与方法, 在形式上仍强调造型、技法与单一的色彩配比规律,一定程度上不能承担起全部教学功能。文章提出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教学过程中对“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认识与体验为中心,并结合现代科技技术的渗入为先导使学生对造型与技法、及色彩的认识上升到艺术审美的高度;同时能够把握和认识学习的方向。由此挖掘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所能承载的全部教学功能。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一定要根据各院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几门基础课——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抹煞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这层功能。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这两点外,还应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课程除却造型、技法以及单一的色彩配比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 “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这些基础课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二、领会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 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 “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 

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三、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基础课学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基础课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另外,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其训练的单一性很难完成学生对色彩的真实感受和更高级透彻的理解。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 

显然,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杜定宇 译 世界图书出版司 1999.6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 三联书店 2001.12 

[3]视觉同盟网.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 2006. 

视觉艺术课程篇7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 素描 色彩 色彩构成 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一定要根据各院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几门基础课——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抹煞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这层功能。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这两点外,还应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课程除却造型、技法以及单一的色彩配比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这些基础课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二、领会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 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三、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基础课学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基础课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另外,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其训练的单一性很难完成学生对色彩的真实感受和更高级透彻的理解。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 

显然,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杜定宇译世界图书出版司1999.6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三联书店2001.12 

[3]视觉同盟网.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2006. 

视觉艺术课程篇8

课程改革首先从最基本的课程名称着手,随着社会的发展该课程名称出现了如下几个问题。

1.对于专业性而言课程名称设置大而空泛、没有针对性,对艺术设计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方向阐述不明确。

许多其他非艺术类专业也开设有同类的课程,如某些高校的市场营销学专业、企业管理学专业等。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企业形象设计是一门涵盖了多个学科知识、专业方向且综合性极强的多学科知识结构集成的课程。艺术设计的学科知识结构单一,主要是从视觉艺术的表现上来完成此课程的教学,无法满足名为“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需要,所以艺术设计学科在设置该课程名时应该抓住艺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关键特征。

2.对于目前艺术设计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设计对象而言,该课程名称小而片面,未能全面解释和表述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所学习与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以前的企业在品牌建立上确实比较单一,企业拥有多个独立产品牌形象的情况比较少,跨行业做多品牌的企业更少,大部分企业的企业名即为产品品牌名,如iBm、麦当劳、太阳神等。在此情况下做企业的视觉形象设计基本都能全面覆盖企业和产品品牌的视觉系统,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基本一致,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媒体的快速发展,产品品牌形象这一能与消费者发生直接关系的形象系统更深入人心。一些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和占领更大的市场,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开始创建和拥有多个独立品牌,启用多品牌战略。每个独立品牌都能建立独立的视觉形象系统,此类企业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宝洁公司旗下多品牌的洗护品牌产品,腾讯公司旗下众多独立品牌的互联网产品,房地产公司旗下多个独立的小区和楼盘,等等。这类企业旗下都拥有多个独立的产品和品牌形象,品牌都隶属于企业,但在没有为子品牌单独成立子公司的前提下只能算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能简单地用“企业”二字代替。在做产品品牌视觉系统设计与企业的视觉系统设计时,就设计对象不同而必然会产生差异。但作为设计专业课程而言,两者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方法与过程又基本相同,只是针对的对象不同而已。单独为品牌形象设计开设一门独立的新课不具合理性,统一命名为企业形象设计又并不合适,而且目前有许多非企业也可做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如球队、商会、协会、学校等组织和单位,这些组织和单位可能都与企业有一定的关系,但与商业化的企业属性并非完全相同,都定义为企业也不合理,所以课程名称设置为企业形象设计则是极为不妥和片面的。综上所述,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更名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和教学需要的,是能使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若更名则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1)能贴合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方向和特征;(2)能全面阐述设计的对象和内容;(3)紧贴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名时必须取消对象为“企业”的局限性,扩宽设计对象的定位,确定视觉艺术的方向。将课程与其他专业学科的课程区别开,并去掉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无法覆盖的部分。我认为直接还原其英文直译,更名为“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更为准确。

二、课程开设所针对对象的改革

课程开设的问题:课程开设所面对的专业学生范围小。目前该课程的开设对象一般为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而环境设计的学生并未开设,使得环境艺术的学生在设计时无视觉形象统一的概念,这对环境设计学生在做工装设计时的整体性、规范性不利。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须将此课程面向艺术设计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开设,让学生针对企业和其他非企业的单位做工装设计时应全面了解视觉识别系统的统一规范和应用要求。

三、任课教师教学形式的改革

课程教学形式的问题:教学老师单一。该课程包含了视觉传达专业和环境艺术专业的设计内容,而教学却基本以视觉传达专业教师独立教学模式为主,教学内容片面,知识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若针对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开课时,问题更为明显。教学改革可用视觉传达和环境艺术的教师配合授课的模式开展,完善课程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四、课程联系性和系统性的改革其他课程的开设与该课程教学的关系与问题:本学科中的其他课程与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不够系统。虽然此问题并非是该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中的问题,但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和理解。该课程是让学生学习设计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整体全面地考虑设计内容,规范统一地制订设计方案的能力,而且是综合设计性很强的专业课,而本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是学习此课程的基础,也是此课程学习内容中的各个部分,如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要使该课程教学效率提高就必须系统地将本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与其有机联系并结合起来,让学生容易理解系统设计和规范设计的概念。

四、结语

视觉艺术课程篇9

从1999年“艺术设计”这个概念的出现到2011年设计学正式独立出来成为一级学科,设计教育不断发展,从最初“构成”设计的引进一路走来,设计教育注重的是理性的创意构成思维的培养,却往往忽视了设计的源头“艺术”的美学。学科的划分更是使设计与绘画各自为政,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两个学科互不“干涉”导致学生设计意识和艺术修养的缺失。如今原有的艺术教育模式逐渐凸显出各种弊端,在趋向更高层面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艺术与技术、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等不同层面的分化,从而要求艺术教育必须打破学科分化,以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

一、设计与绘画课程设置不完善,都缺少相关专业的课程延伸

视觉传达设计是设计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其设计目的主要是视觉表现上的冲击力,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在广泛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前,设计的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从技法、工具、材料等方面都体现出科学理性与绘画艺术的结合。目前设计学与美术学两个学科的划分,违背了同根互补的关系,各自单项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视觉传达专业中除了简单的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外,没有其他绘画艺术、绘画技法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注重本学科相关内容的讲授,注重理性的设计原理、形式法则的灌输,忽略了设计学与美术学的内在联系。从学生们反馈的效果而言,设计类学生缺乏绘画的技能技巧,设计多为计算机单一性设计,使得形式感单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围绕着设计基础、视觉表现来开设,按照设计原则、构成原理进行理性教学、理性设计,缺乏绘画专业相关课程的基础及表现技法的训练,使得学生在设计时明显表现出绘画技能的不足。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也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在视觉传达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明确绘画技法与技巧的地位,帮助学生们感悟绘画张扬的感性表现。

美术学绘画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种绘画的技法,能在绘画中进行感性的情感表达,课程中强调技能技巧的表现手法。这种单一知识结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要,他们创作出的艺术品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课程设置中缺乏设计的基础课程,学生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表现出创作能力差、创作意识淡薄的倾向。他们的绘画创作构想不明确,过多地注重技巧表现使得画面形式简单,而忽略观者的接受心理,造成绘画创作缺乏设计感和认同感。

二、设计与绘画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贯穿性和目标性

学生主要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目标性、贯穿性和交叉融合式的综合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严格将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程分开,学习基础课时缺少目标性。学生基础课都是机械化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基础课程结束后在专业设计课中不能运用,学一科丢一科的现象严重。因此必须在课程设置中融合多学科知识,并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交叉设置,使基础与运用相结合,令学习的目标性教育前置,让学生带着目的进入学习,在丰富的学习内容中找到学习的兴趣。绘画课程中版画艺术是比较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主要原因在于版画课堂教学仅仅注重版画技法的学习与运用,除了不重视设计的基础外,同样缺少目标性教学。在课程设置中没有设计基础,也没有设计的运用,不能将版画的各种技法巧妙地加以运用,从而无法加深学生对版画艺术的认识。

在艺术教育中无论是设计还是绘画,都应该进行多学科的融合,让学生能“悟”,对艺术有悟,才能振奋精神,思维敏捷流畅;能“悟”才能“通”,融会贯通,各种变换得心应手;能“悟”能“通”才能“成”,有成就感就能增强信心,激发兴趣。

三、视觉传达设计与版画艺术交叉融合的教学研究

任何一门艺术不论是设计还是绘画,都饱含深厚的文化内容,即“艺术概念原理性知识的表达和历史性知识的研究与总结、探索与结果”。所以学习任何一门艺术都必须追溯其根源,设计必须是“艺术美”的体现,也必须是“文化”的展示。缺乏美和文化的设计,都是空洞无根、没有价值的做作。设计教学只有融入绘画艺术和文化内涵,才能推动自身的发展。

版画作为绘画种类中最需要设计知识、最具装饰性的一大类,在课程设置中却并不受欢迎。从版画的整体发展来看,印刷术的前期发展可看作版画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印刷技术发展到现在,手工操作被电脑制版、印刷所取代,还有了喷绘、写真等多种表现手法。然而版画的发展似乎出现了停滞,没有像印刷科技遍地开花。事实上版画可以运用在各大设计领域,版画的发展也正在向着这一领域进行。“艺术”与“设计”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补充。

1.构建跨专业的交叉渗透式培养模式

在视觉传达与版画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将“综合化艺术教育”置于教学系统的中心位置。目前的这种学科划分、学科界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建立围绕专业主干课程、配套基础课程和综合化的交叉课程的教学设置,构建一个优化的教学体系,是艺术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为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以视觉传达设计与版画艺术为主构建两学科的交叉渗透式培养模式。

主要以“专题式”教学的方式进行交叉渗透的教学培养。在视觉传达专业的设计基础课中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分别将版画的历史文化、制作技法和创作思维分阶段引入。让设计专业学生在认识版画的基础上,能掌握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理解版画的创作思路。同时,在版画课中分阶段引入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专题讲座,让学生理解构成意识,能理性分析绘画创作的要素,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此外在视觉传达专业的视觉表现中,引入版画的视觉表现形式,使其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中最能凸显个性的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运用。

2.构建跨越年级的纵向系统、连贯的目标前置性教学模式

为解决学生学习基础课时目的性较弱、机械化学习、课程结束后不能恰当运用的学一门丢一门的问题,可构建跨越年级的目标前置性教学模式。

在视觉传达专业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进行课程交叉设置,延长基础课程教学,并融入相对应的专业主干课。让学生明白“基础”将运用在何处,该如何运用,从而带着目标和兴趣进行学习。在版画专业,除了在课程开设之处让学生们看到优秀的版画创作,喜欢版画艺术外,还应该将版画技法、版画效果的实际运用进行前置,让学生看到版画的无限潜力,热爱版画学习。无论是设计专业还是版画专业,都应该将其就业岗位进行前置,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学完了能干什么。有了明确目标,才可能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展现的是一种事物在分化状态的纵向发展,和整合状态的上升提高。艺术教育立足当下,服务未来。艺术教育肩负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设计观念,向更高层面整合发展。从而打破学科界限、年级界限,构建横向扩展、纵向连续的系统综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题式交叉渗透培养将视觉传达与绘画两个学科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改变当前专业知识体系单一的不合理现象;通过专业前置、岗位前置的教学方式,从低年级开始进行目标前置性教学,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更多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服务社会的综合性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军宏,张会安.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化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9):165-166.

[2]邬烈炎.艺术设计课题实验教学丛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3]阿伦娜.艺术设计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及其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116-117.

视觉艺术课程篇10

(一)师资队伍缺乏许多高职院校在公共艺术课程师资力量方面虽然投入很大精力,然而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的规定有较大差距。一方面,专任教师人数仍显不足,多数课程是由专业课教师兼任,或是由行政部门人员兼任,这样一来,开出课程总数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任课教师中的不少人并非由艺术专业毕业,对艺术理论掌握不够透彻,讲解、组织实践活动有难度,对某些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无法授课,导致许多课程不能开设。

(二)精品课程太少高职院校的职能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专业课程又比公共艺术课程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显现教学业绩。因此各高职院校在涉及课程建设和教学成果展示方面,相对于公共艺术课程而言,明显倾向于专业课程,公共艺术课程往往扮演着陪衬的角色。与公共艺术课程相关的优质课程、精品课程项目申报难、审批通过难,甚至部分经费不够充裕的院校以牺牲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来换取专业课程建设,从客观上打击了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限制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

(三)学生的轻视高职院校的不少学生受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了一股浮夸的思潮,同时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使得他们更多地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学历考试如专转本、专接本等,技能考核如从业资格证书等相关的课程学习中,不少学生根本意识不到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性,只是迫于修学分的压力才不得已学习,对于公共艺术课程只是一种应付的态度,能省事就省事、能偷懒就偷懒,甚至逃课去参加专业课程的学习。绝大多数的公共艺术课程的考核方式相对于专业课程而言较为轻松,从客观上也助长了公共艺术课程受轻视的不良心理的形成。

(四)客观条件限制由于不少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需要专门的场地与器材,而这些场地与器材的建设与购置要占用学校大量的资金,不少高职院校资金就不充裕,更不愿意投入,导致部分课程因场地或器材无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而且部分高职院校由于不重视,往往虚搭组织机构框架,造成没有部门真正能担负起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重任。

二、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公共艺术课程理念及原则党中央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实践创新、文化传承,明确了公共艺术课程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服务的职能。同时还指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融合。这就表明,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在开设课程方面,应面向本校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在学生选择课程方面,应加以积极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在课程内容方面,应积极向专业课程靠拢,并随着专业课程内容的更新而更新,做到因时制宜;在教学过程方面,应注意理论讲解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既不只讲理论不去实践,也不单单实践不讲理论,做到知行合一;在教学方法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避免灌输式教学,做到循循善诱。

(二)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内容要求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在内容上也应该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通过学习艺术理论,充分认识生活之美,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增强生活体验,对体验加以总结,使之升华为观念;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是情感的体现与寄托,能以艺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体会到艺术作品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多方面接触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增强对不同文化艺术的包容性;使学生感受到科学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科学与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把科学与艺术相融合,从而锻炼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充分认识到理解与沟通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学习公共艺术课程,学会用科学的审美眼光看世界,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交流与合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自我感悟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自我提高打下基础。

(三)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成根据上述原则及内容要求,高职院校可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把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作如下区分:表1中只列举了部分课程,各个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添加模块内容。学生首先通过学习基础能力模块中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为后面的相关课程学习提供了方便;其次通过学习鉴赏能力模块中的课程,提高了鉴赏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演出技能;最后进行应用能力模块的实践锻炼,就可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

三、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优点

(一)与专业课程体系的高度统一在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实施的背景下,把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按模块划分,进而与专业课程体系模块进行结合,增强了考核的便利性,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地位,促进学校与学生的重视。

(二)有利于精品课程建设通过模块化建设,使得本校的优劣势一目了然,明确了课程建设的重点方向,尤其适用于经费较为紧张、需要重点建设部分课程的高职院校。

(三)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培养既然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显现,那么配套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也就不言而喻,高职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使之早日有能力肩负教学重任。

四、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组织实施

(一)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实施,首要在于高职院校自身要重视起来,充分认识到公共艺术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定工作制度予以纲领性保障;明确学分管理规定,突出公共艺术课程的学分比重,提高奖励、改变奖励形式,促进大家的重视;切实构建教学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教研室并赋予实质权力,做好组织保障工作;增加公共艺术课程立项比重,突出公共艺术课程的科研地位;努力增加场地与器材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保障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教学部门的积极行动公共艺术课程教研室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研活动创新考核形式;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形成教师自我学习为主、教学部门帮助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力争形成教学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保证师资队伍的长期稳定;重视科研建设,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三)教师自身的自觉配合各任课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我培养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中来,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有能力多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艺术课程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争取把学生的态度从消极逃避转变为自觉重视、自觉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