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十篇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十篇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7:22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篇1

关键字研究性学习电子信息专业课创新性

1引言

当前信息社会发展与国内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大学生能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创造新知识,并且具备相当的终生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式的教学与这些要求是有距离的,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到课率普遍不高,其原因在于经过低年级基础课程的教学,学生对学习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并且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因此不再满足于学习内容在师生之间的机械移位。帮助他们利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来说,技术创新更是产业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电子信息专业课教学应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电子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2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积极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而不是研究。学校毕竟不能等同于科研机构,没有必要的研究设施和科研经费,只要通过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促使学生通过与研究相类似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来进行学习,其根本目的不是预期的研究成果,而是预期的学习结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能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因此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并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我国近10年来进行的主体性教育实验证明了学生发展的核心是他们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了教学的重要目的。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课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自己调查并得出研究结论,体现出他们是教学的真正主体。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使人类主体的智力资源转化成个体的智力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认识世界,与学生时代所形成的学习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我国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学习,不能很好地将人类智力资源转化成个体的智力资源,研究性学习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从实践方式看,传统教学主要是演练式、实验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主动认知、主动实践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验证—体验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主动、愉快、积极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是否学会了学习;是否具有健康的社会感情;是否具有创造性精神。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这三种能力的形成。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治学之道、知晓做人之理。治学之道与做人之理是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做人之理的形成需要他们治学之道的支持。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良好作风。

3研究性学习是高等教育的内在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的弊端在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班级集体教学活动的前提下难以实施;以语言讲述为主的表达方式,使得某些教学信息的传输与接收遇到困难;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作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创造力;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总是在进行重复性劳动,教学强度非常大。这样教师就无法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脱身来进行研究工作。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及取得创新性成果,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实行加速创新的研究性学习是必由之路。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应具有发现问题、解决实际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这光靠知识的传授显然是不能实现的。而且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训练,这是高校教学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在模拟“问题情景”中通过研究和探索去获取新知识,产生创造性成果。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强调系统性的实践,在科研实践中发挥自主性潜力,因而满足了形成创新精神和产生创新成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性学习对创新的形成起催化促进作用,大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现实舞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中还包含有课题组研究的形式,强调课题组集体的合作和配合,这种协作精神的锻炼对后续的科学创新有积极的影响。研究性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研究中学到知识,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的锻炼是传统学习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弥补大学生的先天不足,可以给他们一方容量极大的“用武之地”,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发掘学生科学研究的潜质。通过参与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被动思维发展到主动思维;从单一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从平面思维发展到立体思维;从静态思维发展到动态思维;从封闭思维发展到开放思维。因此,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提出独立见解,潜能会得到充分挖掘和开发,为进行科学创新奠定基础。

研究型教学使得考核结构发生了变化,适当分离基础内容考核和创造性的考核是必要的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利于公平的办法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支持。目前研究型教学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在解决了认识问题以后势必有更多的学校、老师会去作进一步实践。在打破一校一课的局限以后,如何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摸索出合适的形式,确定合理的目标和工作量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可以相信研究型教学将会对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起示范作用。

4电子信息专业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电子信息专业所涵盖的通信信号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多媒体技术以及DSp技术等领域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教学的互补,专业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研究性学习则不以系统电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追求,它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电子信息学科教学欠缺和研究性学习自身所长为主要追求。

(2)学习内容的设计。研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特别是电子信息专业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接受性学习,它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便可以在相当宽泛、相当灵活的范围之内加以选择,这符合电子信息专业覆盖范围广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具体选择和设计,主要是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原则,没有一定要达到的绝对标准和程度,而是视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灵活处置把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通信信号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多媒体技术以及DSp技术等领域中选择方向,这些选择都是合理的,都能够有效地体现和达到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没有高低之分。

(3)学习策略的设计。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分工、活动方式和方法选择研究或调查对象;进行查询资料、操作与制作等活动;汇集、交流学习成果等。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自主性,不仅要求教师要从思路、活动空间和时间上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自己组织学习活动的目的,同时还要求教师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或其他程序规则的限制,自主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

(4)学习评价的设计。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指,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信息,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对学习中所引起的学生认知行为上的变化,在定性、定量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为研究性学习的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总是呈现出种种阶段性结果,它们既是总结果的分支,同时又是学生在学习中预测总结果的反馈体。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非常重视阶段性结果评价,即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阶段,设定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在课题设定阶段,考查学生设定课题的能力;在收集相关资料、调整研究方案阶段,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在开展课题研究阶段阶段,考查学生的课题探究能力;制作成果检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性、创造能力;在自我评价阶段,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总结、汇报、交流阶段,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等。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篇2

关键词:语文;研究性学习;创新精神

实践证明,在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究活动,批判地吸收教科书知识,不仅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超越了现有知识,而且其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也得以培养。

研究性学习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研究性学习活动坚持创造性的学习观,主要目的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富有创造性,是学生发挥集体智慧独创的结果;研究性学习活动结果也有创造性。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结果往往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或相对自己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首次发现的知识。创新是极其重要的,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语文教学要创新,一定要从大处着眼,从点滴做起。

一、指导学生选题,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对社会和生活的关心中发现问题,确立课题。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发现与解决问题,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来源于生活。例如,对废纸的回收与利用、对废旧电池的处理、如何治理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等等,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并不陌生。培养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的堪查实践,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同时要与其他同学通力合作,寻找获取信息的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从好奇和疑问中发现问题,确立课题。创新意识就是问题意识,来自学生的好奇和疑问,没有创新意识,就无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好奇、幻想、疑问甚至某一冲动、某一挫折都可以作为问题成为课题。例如,学生们提出的“香烟的毒性到底有多大?”“壁虎的尿真的有毒吗?”“切开的苹果为什么会变色?”等,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是学生最关心的。教师就要顺势把这些问题确立为研究的课题,成立研究小组,制订计划,加以的实施。待完成研究后,写出研究报告。这样的切合实际的研究活动,学生兴趣浓厚,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

(3)从课本知识的学习中选择研究课题。例如,在《动物与环境》一课的教学中,通过两组对比实验得出结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就此结论向学生提出研究课题,“蚯蚓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及“蚯蚓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自选一题,然后通过查阅书籍、实验、调查等活动来搜集材料,从而在亲历整个过程的体验中获得了新的知识。

二、开展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在学生选定课题的基础上,成立课题合作小组,并由学生自己聘请教师、家长或校外辅导员担任指导老师。成立小组后制订好研究计划,按学生的特长爱好分工,通过调查、采访、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广泛搜集资料,做好记录,深入开展研究活动。学生们有新奇、惊喜和赞叹,更多的则是困惑不解,这些都促使学生们不断刨根问底,探究根源。在这种研究过程中,学生们认真分析、互相讨论、认真记录、大胆实践,取得了成果。

三、总结研究成果,促使学生形成创新品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由学习的指控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在选题、研究过程和结题方面对学生给予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时发现,学生们选题尽管非常丰富,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选题的科学性、意义性、合理性、可行性、合作性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选题加以论证,发现问题时与组员共同分析、共同完善,从而达到选题论证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发现学生在研究的开始阶段,一般都是积极主动,热情极高,而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困难的增加,研究进度放缓时,学生的热情就会降低,仅凭想象就想弄一个结果了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作为教师要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加强督促、指导和检查。

参考文献:

[1]史军玲.中学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J].大观周刊,

2012(6).

[2]马长明.例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J].考试周刊,2011(5).

[3]王淑和,庄桂珍.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空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篇3

关键词:创新人才;本科教育;研究性学习;校社企联合;产学研一体

一、研究背景

国外现代教育实践表明,学生成才重要因素不一定在于学校教师所教,而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年龄相近的年轻人自己结队自主地、探索性地学习,去批判性地学知识和创造知识([瑞士]m.L.古茨克米德,未来大学应有新的教育模式,2000;杨颉,我看日本大学的教学制度和教育方法,2000),这是国外学者的一般共识。一方面,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性地学习,学生不仅培养了自学能力,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和研究人员与学生共同规划开发,可以在那些朝气蓬勃、富于想象、热情洋溢的本科生的交流中获取新的刺激和新的创造力(史朝,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八、九十年代本科生教育的经验及启示,2000)。

国外研究成果还集中于研究性学习引导的规范即制度的作用方面。美国等国家的教育学者强调要尽早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应保证在大学一年级有实习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客观地评估自己适应未来就业市场所需能力和水平,找出不足,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丁彦华,加拿大教育实习的特点及启示,2009;顾维勇,英、法、德、美教师教育中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及启示,2007)。另外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没有直接以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为内容的研究成果。许多西方国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实践基地大体类似于我国大学生实践基地,不同的是除了直接以职业为目标的大学教育如师范教育等极少数外,西方国家的职业实践教育主要针对职教生而非以研究为目的本科生(罗朝猛,立法: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基石,2007;曹丽萍,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2009;高月春,英国“以中小学为基地”教育实习模式的特点及启示,2007)国内教育界对“研究性学习”的探讨成果不少,研究成果呈现出如下特点:

1.1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性成果较少,但有了一定的学理深度(李雯,教育的四根支柱,1998;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2007;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200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究,2001;庞维国:论研究性学习,2002)。

1.2研究性学习及其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应用性成果丰富,既涉及到不同的专业,也涉及到实践基地建设的组织、原则、目的等方面(王中琪等,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2004;陈爱民,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载体―以梧州学院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为例,2009;徐礼超,基于制的高校专业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淮阴工学院为例,2009)。

1.3不足的是从学理角度探讨校社企合作的研究性学习实践平台的成果较少,张楚文等,对项目实践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互动的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2004);张中对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进行探索研究(2009);姜生元等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2007)。根据我们的检索,目前国内几乎没有专门研究产学研一体化目标下校社企共建研究性学习实践平台的文献和著作,运用研究性学习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尽早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创业实践也不多。而产学研一体化目标下校社(政)企共建研究性学习实践平台的研究与实践在象我国当前创新型国家和教育改革战略背景下,其意义十分深远。

二、优化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通过尽早使学生成为研究性学习和互动式教学的主体,充分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避免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割裂现象。高校普遍按国家统一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割裂,最终培养的人才创新素质不高,协调沟通能力不足,不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求。许多学生在毕业时都修过了所要求的一系列课程,但仍然缺乏一种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或者是对一类信息与其他信息的联系一知半解。他们直至毕业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有逻辑地思考、清楚地写作、严谨地演讲和高效地合作。大学能给他们超出一个文凭之上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太少了。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同龄人手中有了和他们一样的文凭,文凭本身也在贬值,直接他们面临的就是失业的困窘和就业的不适应。而在社区信息化项目实践教学过程中,社区、企业、教师、学生共同规划研发,引导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社区、企业、教师、学生的知识能力融合并得以提升。

2.2解决大学生特别是商科院校学生较强的研究性学习的欲望与研究性学习实践教育基地缺乏之间的矛盾,尽早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第一,高校特别是商科院校专业复合性的居多,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边缘性、综合性更强,按教育部专业目录,跨管理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困惑有:⑴专业学科范围宽泛,我所学各门专业课程知识如何融合?⑵就业面宽泛,我毕业后从事什么岗位工作?学生既可从事it技术开发,又可从事技术管理;既可继续深造,又可直接进入就业市场,或作为经营者从事商业活动。本科教育普遍采用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职业技能相脱离的传统模式,没有将实践教学尽早地和理论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即学生首先在大学里学量的理论课程,在毕业前才有机会接触实际,即所谓“实习”。第二,广大社区可为入校后的大学生提供大型研究性学习实习基地。企业能为大学生提供的实习基地有限,社区信息化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研究性学习实践平台。

2.3最大限度地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以形成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合力机制,解决校政企合作共赢问题。到广大进行社区信息化实践及服务型社区建设,既可最大限度地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以形成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合力机制,使学生通过实践整合所学专业知识,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社会资源“聚焦”,提高学生的社会商、德育商,又能帮助社区打造和谐社区,提高社区公众的幸福指数。

三、产学研一体的校社企联合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建设目标和实践形式

3.1通过产学研结合经济和高效地建立研究性学习平台,尽早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项目组与政府及社区信息化承建商合作共建“‘两型’社区信息化建设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践基地”,解决学生尽早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基地缺乏问题。学生通过基地参与研究性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途径如下。第一,校政企合作研发和推广社区信息化项目。项目组通过参与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开发,根据一至四年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实践不同层次需要,组织学生对此平台进行维护,并深入广大社区帮助各社区利用此平台提供的网站创建系统,便捷地申请二级域名,进行即建、即见、即得式的网站部署、架构调整、栏目管理、内容、文件管理、状态监测等,选配自行建设相应模块并入整个体系等,还可组织学生进行社区信息资源的调研挖掘,为社区管理、服务及商务提供支持信息;培训社区工作人员使用和管理社区信息系统后台;为社区辖区内商家作宣传推广、开发社区商家网上黄页及其实体电子商务运作等。第二,进行社区服务人员的双向培训。企业和政府、社区先对学生进行社区信息化建设、社区网格管理理念、社区服务等系列内容培训,学生再深入广大社区对每个社区信息员、社区网格管理员及其他社区服务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社区网格管理,以及“服务型”社区创新等培训。第三,直接参与社区信息化服务或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

3.2产学研相结合、校社企联合创新共建研究性学习平台,实现校社企多赢,建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如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大多是采取的“政府主导、社区主体、企业运作”市场运作模式,特别是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先导区、全国社区信息化试点区的长沙市岳麓区,积极提供政策支持、业务指导和监督,基层社区居委会、省市民政、计生等部门的全力支持,保证了资料取得和社区信息化建设资金到位。社区信息化主要由企业投资进行商业化运作,而企业缺乏大量人力资源,高校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推广所需的大量人力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此平台并进行维护,因此企业政府与我项目组拥有长期合作动机。

3.3利用研究性学习平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即通过组织大学生挖掘社区潜在差异需求,为其寻找创业商机。如我国“两型社区”先导实验区长株潭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与推广将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并对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社区服务市场巨大,例如据我们调查,长株潭地区约有1000多家社区,1300万人口,岳麓区就有10个街道办事处、1个管委会,共104个社区(村),社区服务项目需求可分为16大类100小类286项具体业务,包括社区居民、商户、服务商及服务和管理者等,其中居民就有243项服务需求,还有大量的差异服务需求还潜在社区内部,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实现。

四、产学研一体的校社企联合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建设与实践的要点

产学研一体的校社企联合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应注意如下几点。

4.1将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引入尽早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机制建立。运用“超循环”等自组织理论,形成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共同提高的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篇4

研究性学习阅读鉴赏新课程教学现已深入人心,贯穿于教学始终。在自主独立的学习基础之上,也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发现和体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它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在高一教学中,本人就明确要求学生做课后有关延展性问题的研究,对研究性学习有了新的体会。

一、再读新课程目标,重新审视阅读教学

本次高中新课程标准,将阅读和鉴赏并列,将鉴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高中语文教育的高度。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具备一种探新求异的精神,鉴赏中外作品时能感受形象,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要求学生鉴赏作品,应有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使文学鉴赏的过程成为探索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以及了解人类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学生鉴赏的个性化、艺术性、创造性。同时强调,鉴赏过程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要融入学生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自主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富有创意的具有真实内容独到见解,也要学会运用文学知识去分析评判,运用语文术语去表达。所以说,“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是鉴赏最本质的要求,也是鉴赏所必须达到的高度。

二、注重阅读教和学的过程和方法

通常,学校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会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性学习。而每当这时,教师会布置学生去做课题、写论文。我觉得这种简单的对等,恰恰忽视了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会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直接去寻找答案或结果。尤其是对于知识有限,理解能力还不够的高一学生,正确的结论、漂亮的论文固然是研究性学习取得成果的标志之一,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结果,是不合适的,更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本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且更多的应渗透于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在新课程评价体系中,三维目标很明确,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比结果重要,方法比答案重要。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后形成论文或课题报告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题。选题要学生积极参与,没有学生参与的论题是脱离学生实际,是没有意义的。在遵循兴趣性、价值性、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选题是否具有独特性、新颖性;研究者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课题的选择和确定可以由老师来完成,但主要应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确定的方式,也可以由教师指定课题的范围,学生自由选择专题的方式。在高一教材中,编者在课后也精心设计了论题,都可供学生参考。

2.研究。学生扮演一种角色,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在这一过程中,要着力培养要求学生尽量使用工具书,促使他们进出图书馆,养成上网查找资料的好习惯。在对所有信息的做出筛选后,加以整合,融入研究者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体验研究者的价值和论题的意义。具体学习的过程包括制订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式、聘请指导老师、收集处理信息、调查研究、分析归纳、交流讨论等环节。

3.成果展示。在此基础上,学生将取得的收获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研究成果。总结汇报成果是研究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对学生来说,经过了辛辛苦苦的努力,经过了方方面面的研究,终于有了结果,有了结论,不管这个结果或结论是否正确,是否成熟,学生都有一种冲动,都迫切期望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应该为他们搭就一个舞台,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教师来说,这也是关注学生研究情况的一个方面,是检查学生研究结果的重要环节,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层面,解决问题能力的很好的形式。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好学生的汇报。汇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宣读论文,可以是论文答辩,可以是多媒体演示,可以是著书立说,可以是举办各种活动等等。总之,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和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仅就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粗略的见解,以便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语文同仁与我共同来深入探讨。

当然,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方式多样,可以是书面形式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也可以是口头形式的辩论、研讨、主题演讲等。通过研究会报、论文答辩、语文同等形式,充分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三、组织专题探讨

专题探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最佳时机,也是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向,价值取向的重要课堂。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和辨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如教苏洵的《六国论》时,课前可以布置下列任务给学生:(1)六国破灭之我见;(2)谈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观点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行。因为研究性学习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行为,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再思考、再认识,从而摒弃传统的观点,人云亦云的说法,创造出自己的新感觉、新认识。但是要验证这种新认识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否有几分道理,就必须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接受大家的质疑,充实自己的论据,驳斥对方的观点。在交叉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这个讨论过程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使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例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研究的问题是你同意"为了如此秀丽迷人,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这种说法吗?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关于她断臂的故事,大家已经不陌生,但是如何去鉴赏她残缺之美却无从得知,通过学习课文,通过大家的讨论辩论,同学们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四、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最为重要,可以说这是关乎学生成败的指挥棒,是学生最迫切需要听到的声音。科学的评价可以更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研究的深厚兴趣,引领学生向更高更深处迈进。因为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成果绝大部分属于“类创造”成果,所以评价应该遵循重过程、重参与、轻结果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篇5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03-02

近年来,教学型或应用型高校也尝试将研究性教学模式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取得初步成果。然而,面向非研究型大学的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系统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性教学概述

研究性教学主要包括“研究性教”与“研究性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教师而言是研究性教,对学生而言是研究性学。与之相对应的,分别是“灌输式教”与“接受式学”。

研究性教指的是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探究的内容,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路线进行教学(如方案论证、难点研讨、专题调研、系统设计与仿真,技术开发与实验等),从而向学生传授知识、学习方法和创新思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研究性教的主要特征有:(1)教学理念,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知识传授者和接受者角色转换,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在教师指导下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创新能力;(2)教学方法,教师将探究融入教学过程,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效仿专家学者的研究方法,发现、探索并解决专业理论和技术问题以及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研究性学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入研究的成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研的方法在科学问题探究和解决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和强化素质。研究性学的主要特征有:(1)问题解决,问题的提出是学习的起点,问题的解决是学习的动力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2)过程驱动,过程导向学习,学生通过自身参与,主动探究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3)分工协作,学生之间任务分工与协作,通过相互启发与讨论取得相应的知识成果,充分挖掘学生各自的学习和创新潜能;(4)教学互动,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协商、启发、补充与扩展,从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层次定位

自主创新包括三个层面的创新:一是原始创新。指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原始性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二是集成创新。指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对现有技术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的动态创新过程。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指在引进、学习、分析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在为我所用的同时,实现某些关键技术上的新突破的创新过程。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一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来实现。根据创新的不同类型,把创新型人才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集成创新型人才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型人才,原始创新型人才归到学术型,集成创新型人才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型人才归到应用型。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需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较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和一定的前沿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心理和审美素质,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探究能力、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而学术型创新人才则需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前沿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大胆的质疑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关注力、很强的动手力、坚韧的拓展力,超群的领导力、高效的沟通力、很强的协调力。应用型创新人才与学术型创新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的差异要求学校构建科学合理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构建

1.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

(1)整合教学内容。一是分清层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背景,依据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层次:通过复习旧知识能够掌握的知识、教师简要讲解就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教师需要重点讲解后学生才能掌握的知识。二是精简内容,突出教学的指导性。适当删减烦琐的理论推导、证明、演绎等方面的内容,注重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启发学生开展讨论和总结。三是补充学习资料,增加教学信息量。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查找和研读最新教材和文献,了解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学会发现问题、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课堂问题研讨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根据教学内容,解决的问题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知识性问题,即为了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而提出的问题;二是综合分析性问题,即为了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基本知识和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提出的综合分析性问题;三是学科专业前沿性问题,如学科前沿研究中新提出的问题、教师教学和科研中正在思考或试图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课堂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对真实案例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来源于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产或工作实际,常以文档、模型或图纸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自行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讨论。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从实际的场景出发,在研讨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综合运用的技巧和经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方案设计、表达、沟通与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有效地缩短了书本知识与其实际应用的差距。

2.研究性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研究性实践教学内容更宽泛,通常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践。通过基础课程的实验、实训等,让低年级学生了解实验背景,掌握实践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专业兴趣。二是专业实践。通过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的规范、系统的实验与实训,体验科学发现与创新的过程,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三是综合实践。通过综合课程设计、综合性创新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层次的实践内容努力体现出技术先进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上述三个层次的实践过程应突出实践的“探究性”,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课题设计、查找资料、社会调查、动手实验到形成新的结论或成果,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可有效激发研究与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潜质。

3.课外学研模式

(1)研究性课程作业。课程作业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注重课后作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与多样性,可以是习题、方案设计、案例分析、课外调研、作品创作等。应尽量减少从课本中能够找到标准答案的习题,尽量设计综合性、“无标准答案”的开放性作业,也可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题目,独自完成资料收集、分析总结、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或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完成,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2)课程论文。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查阅文献、研读教材与参考文献,理解课程基本原理,了解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课程基本原理的产生、发展与应用情况。在完成课程论文过程中达到自主研究学习和科研训练的目的,实现教学、科研、学习的有机结合。

(3)课外创新实践。应适当缩减课内总学时(学分),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提供必要的空间;系统设计第二课堂创新教育体系,将课外创新实践作为必修的内容纳入培养方案,主要环节包括参加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专利申请、学术论文撰写、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开展创新实验等,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建立教学与科研互动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科研项目、经费、设备、场所和成果为教学服务的良好氛围。

4.研究性教学的课程考核

学生的课程考核应坚持学习过程评价和教学目标管理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综合评价学习过程中知识获取、探索研究、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又要评价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具体来讲,课程考核应实现“五个转变”:考核目标由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向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评价转变;考核方法由终结性评价(如考试)向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转变;考核主体由单一的教师主体向教师、学生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转变;评价标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变;考核制度由单一化、封闭式向多元化、开放式转变。总之,应从注重考核获取知识量多少的评价向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转变。

5.研究性教学平台构建

构建精品课程、视频课程、公共选修课等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化研究性教学平台,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系统,将课内外、校内外教学融为一体,更有利于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把课程教学大纲、辅助教案、学习方法指导、电子教案、课程录像、实际案例、专业或课程背景资料、研究动态、相关网站链接等分类存放在网页上,方便学生查询与研学。开辟网上答疑专栏,便于师生双向交流。也可充分利用社会网络教育资源,为推进研究性教学服务。

6.研究性教学保障机制

(1)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研究性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发展机制,制定研究性教学工作规范,注重聘任和培养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的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研究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造就一批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教师队伍。要重视加强教师的教学理论学习和教学方法培训,提升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增强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来学校开设前沿讲座与研究性教学课程。

(2)构建有利于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教师教学的绩效评价应实现“三个转变”:评价的目的由提高教学效果向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转变;评价指标由通用性向多样化转变;评价方法由偏重量的评价向质与量相结合的评价转变。教师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时注重考查教学能力,实行“优劳优酬”;在教学工作评价、岗位考核等方面向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倾斜;支持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鼓励教师自觉地开展研究性教学。

(3)保障研究性教学条件。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保障。在实验实训条件改善、校园网建设、图书资料购置、研究性教学课程和教材、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应加大经费投入。高校应鼓励有条件的实验室、科研基地、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对本科生开放,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和便利。

四、结束语

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整合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方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管理制度保障、经费支持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研究性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先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再逐步完善与推行。

参考文献:

[1]张华.研究性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行龙.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着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7(22).

[3]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02).

[4]何云蜂.大学“研究性大学”的发展路向及其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5]张兄武.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06).

[6]孙章伟.教学型本科院校“应用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5).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篇6

关键词:高校研究性学习创新人才

研究性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roject-BasedLearning,又称为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与研究相类似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来了解、接受、理解、记忆和应用人类已有文明以及国家或学校的举办者所规定的内容的认知活动。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性学习一般指的是学生以研究性方式,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专业知识,以及形成自我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一系列活动。

教育的生命力是创新,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型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前进。所谓创新人才,是指既能继承前人的知识和成果,又能超越前人,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首创精神的人。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比较薄弱,不利于面对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本文以研究性学习为平台进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良好的创新氛围能够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环境支持,因此应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第一,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管理,从自身需求出发改善教学环境,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型和创造性。第二,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工作室、实验室等各种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的高校软硬件环境资源。第三,应鼓励学生开阔视野、走出校门,参加各种校级、省级甚至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第四,要高度重视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实验教学的模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构建研究性学习体系,培养创新人才

研究性学习体现了自主性、综合性、社会性、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点是构建科学的研究性学习体系。首先,教师的观念和角色要发生转变,应从传统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集知识传授者、过程组织者、促进者、辅导者和开发者集一身的多种角色。其次,从课题的选择和设置进入研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确定具体的课题内容和要求,课题的设计应从学生的现有的基础出发、具有开放性和实验性、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还应该涵盖学生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第三,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创建课题小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比起单独做研究,团队协作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实施方式是:在深入分析课题的基础上,对同一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以三到五人为一组形成课题小组,确定课题负责人,进行具体任务分工,安排整体时间进度。然后定期进行阶段性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及布置下一阶段任务,以合-分、分-合的模式循环往复推进课题,直到课题最终完成。最后,要定制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效果评价标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为重要,因此评价标准应从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入手,反应研究的整个过程。具体方案应由教师、学生个人和研究小组共同定制,这样学生可以按照评价标准有目的的进行研究性学习,更能发挥学习的功能和作用。

三、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思维活跃性,使学生勇于思考、会思考及科学地思考。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创造性思维:

1.引导学生使用发散思维的方式进行思考。发散思维就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的思维”,其特征是“思路不为习惯禁锢,而是能够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在做具体的课题或项目时,首先引导学生对同一事物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认清事物的本质,然后从不同的方向去扩展思维,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求得多种设想、观点或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属于最高级思维。因为有想象力,我们才能创造发明,发现新的事物定理。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在学习时应引导学生多看、多思考,培养学生在旧的内容里发现新的形式,或者使旧的内容能重新复活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使用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有利于防止思想僵化,拓展思路,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以往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运用逆向思维,倒过来思考,从结论往回推,往往能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四、形成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的研究性学习考核评价标准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以及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的经验,因此,应改变现有的单一的“一考定全局”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全程性的评价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总结,这样才能营造使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下面是笔者所在单位“设计原理”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以作参考。

五、结论

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调动高校教师教学及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高校的教学管理应与国家的创新体系相配合,从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出发,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求真求实精神,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篇7

关键词:普通高校外语专业英语学习策略特色新课程

一、引言

英语学习策略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它已成为我国外语教育界一个研究热点。根据国内外大量有关研究,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改善英语学习,还可以增强其主体意识,做“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育部新出台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均规定在高中及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增加英语学习策略的内容。2000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中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2]强调了与学习策略密切相关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如何将有关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内容的研究却很少,因而使得成果的应用十分有限。《英语学习策略》特色新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作为教学成果,它包括直接成果与相关成果两部分,前者包括理论研究、课程实施研究和课程教学实践,后者主要包括相关课题研究及开发特色新课程(以《英语学习策略》课程为例)的研究。

二、理论研究

通过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以及对省内外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等实证研究,本项目组成员形成了外语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往往是成功的学习策略使用者;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并非是一个单纯的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具有情境化、个性化和复杂多变特征的动态过程。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构成了全国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最庞大的群体,依照“调查成功学习者和不太成功者的差异,或学习策略与外语水平、个性特点、动机、态度等”,[1]本项目组经过调查本校2000―2004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结果表明:他们对学习策略有较好的认识,但对策略的使用却不尽如人意;他们被动学习的问题比较突出、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创新能力低下。英语学习策略所倡导的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而如何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需要普通高校外语院系专家教师进行研究,开发与开设《英语学习策略》特色新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该群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改善其英语学习。通过以“任务”和“问题”为主的教学,帮助学生增强主体意识、自主学习意识,逐步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进而促进其问题解决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加强学习策略教学为突破口,将“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构建一种基于学习策略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特色的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新模式。

三、课程实施探索

项目组在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课程设置改革,研究并制定了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英语专业2005级教学计划,研制了《英语学习策略》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了《英语学习策略》实施性教学计划以及编写了教材(讲义)、制作了课件等,并专门开设了《英语学习策略》课程,该课程主讲教师鲁吉和其他成员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例如,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先让他们在课外进行小组合作性“研究”,要求小组中每一个成员必须积极参与,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课堂上则让学生将他们讨论的办法(学习策略)在全班交流。在此过程中项目组教师或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讨论和质疑,或以活动主持人、嘉宾的身份对讨论内容、过程、学生表现等进行点评,或以指导者的身份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再以教师的身份总结学生的讨论情况,运用学习策略课上所讲的理论知识进行阐释,并要求学生到实践中去检验、调整他们在讨论中认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经过教学实践,这一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效果: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开始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策略使用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并逐步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创新能力,因此受到了学生的认可。

1.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于第2学期开设,共16周,一个学期学完。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2个学分。该课程分为五个部分,共9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需32学时完成。第一部分为课程及英语学习策略概述、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相关因素等;第二部分教授英语学习策略系统中的管理策略系统;第三部分涉及英语学习策略系统中的学习策略系统;第四部分是关于是英语学习策略系统中的保障策略系统;第五部分的重点是学习策略的综合训练。为了使学习策略的训练、实践、使用“不断线”,建议采取分段给学分的做法,即课程结束时考核给1.0学分;第4学期结束时考核给0.5学分;第6学期结束时考核给0.5学分。

2.教学实践方法

1)教师讲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注意采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多种方式教学,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2)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使用英语学习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任课教师发给学生一些策略训练指南,可适当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多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英语学习策略实践活动。此外,还可以建立课内外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英语学习策略实践机制。

3)由于本课程理论性内容较多、相对难学,任课教师注意突出重点与难点,做到详略得当,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4)要努力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英语学习策略》课程教学之中,将纸质教材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起来使用。

3.课程考核体系

本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形式,前者为平时的考核,后者系指课程结业考试,两种考核形式应结合起来进行。考试多采用非测试型评估的形式,如学习策略使用过程、成效交流、写课程论文、写策略学结报告等,以开卷考试的方式。平时考核以作业(包括思考题、任务题)、课外合作小组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作为主要依据,结业考试与平时的考核的比例定为或5∶5或6∶4。

四、成果的创新点

1.本项目研究主持者鲁吉及其项目组成员在英语学习策略定义、分类框架以及静态性和动态性等英语学习策略基本理论问题上取得了新突破:借鉴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的有关理论对学习策略的静态性和动态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认识、区分两套不同英语学习策略系统,即策略的“静态结构系统和动态”,[3]较好地解决了学术界对学习策略系统内部结构与学习者使用策略水平的混淆问题,为训练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英语学习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以辩证的哲学观点,运用系统论的有关理论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从教学的角度对抽象的英语学习策略定义、名称、术语和分类等进行通俗化处理,从而使之增加了实用性和针对性。

2.在开发与开设《英语学习策略》课程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改理论:将加强英语学习策略教学上升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战略高度考虑,针对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把外语专业学习同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加强学习策略教学为突破口,在进行英语学习策略教学的同时,注重开发其教育功能,即通过学习策略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改善其英语学习,而且还要使他们增强主体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将“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构建一种基于学习策略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特色的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新模式。

3.在《英语学习策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创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教学体系:

1)在教学内容上突破了学科型的体系结构,使之体现出“理论知识+实用性+针对性”的特点。

2)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种适合该课程特点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较明显的成效。

3)探索出一种以“提出任务-使用策略-完成任务”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效果。

五、成果应用

1.由于《英语学习策略》课程内容新、实用价值大,因此有关内容纳入了2006年江苏省中学英语教师“四新”培训项目、2008年江苏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之中,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以及参加培训的全省普通中学、中专和职业学校广大英语教师学员的欢迎。

2.通过不定期的师生个别交流,召开座谈会、汇报会或举行学习策略沙龙等形式,建立了一种英语学习策略应用实践的长效机制,初见成效。如2007届毕业生专业四级通过率54%,而“优秀学生会使用更多的二语习得学习策略”,[4]所以修《英语学习策略》课程的2005级学生专业四级通过率达82%。

3.《英语学习策略》特色新课程是我校2005年被遴选的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特色的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新模式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外国语学院通过开设该课程,带动了英语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这一教学成果应用于外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并深化建构一种基于学习策略的英语专业教学新模式。

六、结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英语学习策略》课程是外语学院校级科研课题“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第二语言(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研究”(2001―2004)课题组(由鲁吉主持)重要的后续研究成果。该课题组针对省属非重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被动学习现象比较明显、管理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和活动的能力缺乏、创新能力相对低下等进行了英语学习策略可教性研究。其研究成果之一就是开出《英语学习策略》这一特色课程,为学生搭建一个英语专业学习的平台,帮助他们增强主体意识,逐步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英语学习的能力和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能力,“掌握该在什么时候、在哪一种情况下采用哪一种学习策略或技能”,[5]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达成“利其器,善其事”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157.

[2]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鲁吉.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4,(6):38.

[4]ames&archer.achievementintheClassroom[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88:8.

[5]吴增生.值得重视的“学习者策略”[J].现代外语,1994,(3).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篇8

关键词:创新能力;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实习基地;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27-03

一、引言

土木工程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既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方面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崛起,工程技术的复杂性日益增强,培养单一的专业能力要向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转变[2],而仅依靠学生单向进入企业实习进而提升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时展的要求。其原因主要由于校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新变化,企业单方面为学校服务的传统实习基地模式已难以维持。传统实习模式因无法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导致企业一般不愿意接受高校学生进驻实习,对实习基地建设更是缺乏兴趣;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缺乏实习动力,参与度不高,往往停留在观摩层面,无法深入参与,难以保证实习效果;企业无动力更无责任为学生实习配备责任心强的现场指导老师,多数学生实习流于形式,疏于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由于上述弊端的存在,导致按传统模式进行实习基地建设存在诸多困难,企业对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很难有兴趣,即便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了实习基地,也往往成为挂牌基地,难以切实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实习基地体系构建

(一)实习基地体系的构建思路

构建一种企业感兴趣、学生乐于参与的实习新模式是解决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所存弊端的根本途径。校企协同工作是打破当前传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弊端以及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关键。建设以解决技术难题为导向的土木工程实习基地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模式,能有效地提升企业参与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产企业利用学校教育、科研优势,获得科技服务,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学校借助企业资源和力量,确保实践办学水平,增强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实习学生作为校企之间的桥梁和媒介,切实参与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对学生的吸引力,进而形成企业、学校与实习学生之间的良性循环。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校企双方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相互解决对方的关切,为实习基地在高校的实践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提供保障。

(二)实习基地体系的组成

调查发现,企业对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3]:

1.专业知识积累及工程实践能力欠缺,创新能力较差。

2.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以及基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总结归纳能力不足。

3.实际操作能力与企业需要的“来之能战”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的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实现校企双赢基本理念,以解决学生在步入就业岗位所面临的问题为突破口,打破工科实习基地的传统建设模式,实现校企协同创新,构建以解决技术难题为导向的土木工程实习基地建设体系新模式,见图1所示。

本体系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基地由校外基地与校内基地两部分组成。校内基地指学校的科研试验平台,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场所;校外基地指企业生产场所,是实际问题的来源地,两者在形式上相对独立,但通过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两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组成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的新型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习基地。

(三)实习基地体系的运行模式

在实习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并签订共建协议,为基地提供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如实验场地以及必需的试验设备等。另外,导师是培养人才的主体,聘请学校和企业优秀的人才组成实习基地高水平导师队伍,遵循“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激发兴趣、追求创新”的教学理念[4],创新地设计不同层次的实习内容。同时建立基地建设指南、培养过程管理手册等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培养过程中遵循“横向拓宽、纵向贯通”的原则[5],最大化地激发各方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最终,通过校企协同工作,在为企业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难题的过程中,将学生培养成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时期创新型人才。这一体系下的实习基地在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得到成功应用。通过近3年的运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解决了学生刚进入工作岗位时上手不快、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刚步入工作时企业的满意度。

三、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以解决技术难题为导向的实习基地体系的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

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以解决技术难题为导向的实习基地体系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一个对工程问题进行立项研究的载体,“国家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项目”为本体系的运行提供了载体。

(一)基于“国家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项目”的实习基地体系构建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拥有多个实验室,包括1个部级实验中心和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此外,学校特别重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工作,仅2013年就立项568项,其中土木工程专业立项共54项,这些创新训练项目为该专业学生通过校内实习基地立项研究进而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提供了良好条件。

北京是典型的砂卵石地层地区,国内外在这类型地层中采用泥水盾构施工的案例非常少,工程常面临突如其来的技术难题,施工难度大,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更具有挑战性。因此,本案例以北京采用泥水盾构施工的某隧道工程项目部为共建单位,实例研究了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项目的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及运行情况。

(二)实习基地体系的运行方案

1.学生进驻实习企业,提出问题。将土木工程专业大二年级学生根据专业方向不同进行实习分组,每组3至5人,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等因素,派驻到不同的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在本案例中,实习小组进驻北京采用泥水盾构施工的某隧道工程项目部,深入参与实际工程,在工程现场导师的指导下,凝练出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泥水盾构施工所用泥浆及其特性是保持开挖面稳定的关键,研究与北京砂卵石地层相适应的泥水盾构泥浆类型和泥浆特性参数是工程面临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因此,在施工现场导师的指导下,实习小组凝练提出以《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泥浆特性对开挖面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为题的研究课题。

2.依托校内基地,解决工程难题。首先,课题立项。实习小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基本研究方法作进一步认识,形成综述报告;在校内和施工现场“双导师”的指导下,对课题的可行性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然后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依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对课题进行立项作专题研究。在立项过程中,将学校举办立项答辩会,邀请更多专家对研究课题及方案进一步提出完善意见或建议,确保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分析表明:《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泥浆特性对开挖面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能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本课题被批准为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提升了研究的层次,为研究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课题研究工作的执行与结题。在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下,借助我校“土木工程部级教学示范中心”试验场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定期对研究进展进行检查,并实行项目等级“一检一变”制度,即每进行一次检查后,将重新进行课题等级的评定,这既确保课题的研究进度,又提升了研究工作的挑战性。在课题的结题答辩环节,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评委,对课题的立项内容完成情况进行逐项检查,对研究成果进行质询,均符无异议后,方可结题,结题环节的规范化,确保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本课题最终研究成果为: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篇;研发试验装置1套;申请发明专利1项;撰写研究报告1份,并提出适合于北京地区砂卵石地层的泥水盾构泥浆特性指标参考值,即使用特性指标值在该参考值范围内的泥浆在这类地层中进行泥水盾构施工,开挖面不会发生失稳破坏。

最后,结合工程实际,检验并完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将课题研究成果带回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检验,校内基地研究的成果与工程实际情况必然有一定差异,为确保施工安全,在将问题的解决方案完全应用到实际工程前,必须对研究成果先进行现场检验,根据试验结果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正,然后再将修正后的研究成果全面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至此,一个完整的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项目,以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为导向,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实习周期结束。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在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为案例中的工程技术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目前,该工程已经顺利竣工,正在为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实习基地体系应用实例的效果分析

(一)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在体系应用过程中,学校主要的教学环境是课堂,企业主要的教学环境则是实际的生产现场,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互动,突破了学生单向进入企业实习的传统模式,让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科学化,形式更加多样化。

(二)解决工程难题,实现校企双赢

该体系本着以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为目而开展,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参与兴趣,提升共建水平。本体系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导向,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在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难题过程中,完成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相互解决了对方的难题。

(三)提升学生对工程问题的认识水平

理工科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都是以比较抽象理论为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的能力较弱,对工程问题认识较浅。在本体系中,学生在施工现场导师的指导下去发现并凝练工程难题,在校内实习基地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室内实验、理论分析和必要的现场试验等手段,为工程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此过程“双导师”全程指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认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独立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大学生实习模式多是让学生重复性从事实习单位的事务性工作,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缺乏合理的机制。在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依托而构建的新型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基地体系中,从工程技术难题的提出到问题得到解决过程中,学生全程深度参与,并独立完成各项研究工作,使学生能够真正深度参与企业的工程任务,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本体系运行过程可看出,学生进驻实习基地后,从工程问题的提出到立项研究,全过程均以团队的形式完成,且不同阶段所组成的团队不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对工程问题进行专项研究阶段,学生需要定期汇报研究进展,接受专家评委的询问,此过程可大幅提升学生在研究报告撰写、语言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另外,在学生深入参与企业生产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就业做好准备。

五、结束语

本文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的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突破传统工科实习基地的建设模式,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了构建以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为导向的土木工程实习基地新模式,这一体系直面传统模式的弊病,以解决各方难题为基本出发点,有效地改变了企业对实习基地建设不感兴趣,学生实习停留在观摩面层,学校无法培养出高精尖创新型人才的尴尬局面。文章最后以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某实习基地为案例,分析了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依托,以解决企业实际工程技术难题为导向的新型大学生实习基地的运行情况及取得的效果。由此可见,通过构建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将对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提升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功梅,周洪萍,曹海燕.浅谈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2]王刚.工科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3]吴福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培养过程的问题思考[J].现代商业,2011,(14).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篇9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界定 实施策略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时代要求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人合作的意识、复合型的思维方式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为应对教育工作因此而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应用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一、研究性学习的界定

从本世纪中叶开始,在学习心理学领域,行为观逐渐被认知观取代,许多学习心理学家对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奠定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研究性学习观在吸取不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基于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对研究性学习理论作如下简要描述:

(1)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基本观点与传统消极学习观相对立。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2)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

(3)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4)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

(5)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及与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研究性学习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他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将研究性学习方式这一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学校创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是一种突破性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特征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由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学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

4.学会分享与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刻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即使在同一个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及研究视角、目标的确定等等的不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2.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提倡的是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具体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3.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4.自主性。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自选课题,自定工作方案,即使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也不要干预。最后的评鉴虽是经老师提议进行的,但怎样做也是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协助者,向学生提供的是帮助和支持。

5.合作性。研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主张学生共同参与、投入问题的研究,相互取长补短,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从中使学生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发扬和发展个性,切实增强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6.过程性。研究性学习的最主要价值在于其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注重的自然是它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结果更重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在研究中得到发展,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策略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师生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做好有关背景知识的铺垫,从而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再经过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确认问题,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等一系列铺垫后,学生就要拟定好初步的研究计划和方案,做好开题工作。

2.实践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要学习和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去伪存真、整理与归类,然后对所获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同时考虑这一结论是否充分证实了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决定是否要进一步采取措施。(2)调查研究。学生根据已设计好的调查方案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调查,如实地记录调查中的各种有用信息,从而获得客观的调查结果。并反思调查结果是否足以支持研究结论,或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3)初步交流。学生将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激发灵感、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分享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维,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抓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

我们要跳出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圈子,摈弃传统的、阻碍教育发展的教育观念,用素质教育观、学生主体观、创造教育观、现代人才观和终身教育观的全新教育观念武装头脑,为学生营造出一个人人都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独立创新的优化环境。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至少要抓住三个方面:第一,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这门课程无兴趣,不愿投入或被动投入,肯定学不好。第二,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的智慧、能力、愿望、追求的延伸和拓展,是知识的活化。第三,要让学生从小自信。自信对一个人来讲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信,就会变得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要做到“三个给”、“三个转变”和“三个优化”。“三个给”是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活动机会,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和思路;“三个转变”是由重视学生学习结果转变到重视学生会学,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变到重视教师指导学生学,由重视单向封闭的教学系统转变为多向开放式的教学系统;“三个优化”是优化师生感情,优化教育现代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要让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上得以真正落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从而更好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努力建设研究性学习资源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它突破了传统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把学习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社会和自然,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学和探究,形成了一种基于广泛资源的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对教育资源的依赖程度,远比传统学科教学要高得多。而传统教学的教育资源内容结构单一,都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教学材料,是以教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参、教辅,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和记忆,这样的教育资源不可能给学生留下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从而也就不可能满足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因此,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支持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必须经过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使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围绕某一专题或某一项目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它的核心要求必须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各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必要发动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共同开发资源和积累资源。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围绕新课程教材内容和学生可能探究的专题,开发和积累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和实验室等有关设施,挖掘资源潜力,根据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对现有的资源重新进行索引。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专题过程中,努力研制出更多更好的“预设资源”,广泛收集“相关资源”,注意整理和保存已经采集到的资源,使这些资源能长期积累、更新和共享。要充分利用当地社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科技场馆、科研院所、风景名胜、文化遗址等,做出系统的调查和登记,以利于形成学校层面的相关资料库。目前,信息资源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互联网络,特别是万维网这个巨大的全球资源。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和学生需要努力从这种“泛在资源”中,构建能够更有效支持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相关资源”,围绕不同的探究专题记录和积累不同的网络、网页链接表,并注意经常更新。研究性学习不仅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需要丰富的人力资源,主要是能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的“导师”,包括教师和其他人员。学校应该对教师资源做进一步的梳理,了解教师的特殊才能、兴趣和爱好。

3.要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突破口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教材教学内容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大都是1994年前后编写的,它滞后于现代教学思想,并制约教育改革的思路。传统教材教育长期以来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忽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直觉思维的培养,这是现行教材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弊端,其结果是影响了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塑造,影响了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作为资源,正确处理教材,来改编、创编、设计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寻求探索思路和方法。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去操作、去探究、去经历、去感受,进而培养他们探索创新的能力,最终达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4.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教师要以跳出学科看教学的高度对待

有份资料以中小学数学为例,统计出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将来参加工作有70%的人用不着,有20%的人用一部分,只有10%的人用得着,甚至更少。如在数学中所学的“函数”知识,在今后工作中很少用到,但学习“函数”知识时,所要建立的“变量”思想,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人以后的工作,甚至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并且21世纪的人才既是某一专业、行业领域中的专门人才,又是能通晓几个相关专业、行业领域的通才。

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把教育变成学习,把学习真正变成学智慧。教师要跳出自己的学科范围,注意传授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思想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把培养能力、思维方法作为最高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宽松、活跃的空间,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自我评价、去体会科学思想的真谛。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敢于大胆实践,敢于否定既有,敢想敢做才能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叶平.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建设.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9).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篇10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6-0025-03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实施系列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等。创新创业教育正式走入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将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而科学研究工作也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并不是新生事物。美国的mit、伯克利大学等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启动了本科生参与科研行动计划,而我国行动较早的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然而,这些较早推行科研育人的学校大多为研究型大学。相对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这些高校科研资源丰富,师资数量充足,学生的素质也相对较高。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在推行科教协同工作时,既要把握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普遍性特征,学习研究型大学的工作经验,同时也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明确推行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意义,对实施方式、考核制度等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政策与措施。

一、创新人才培养: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义

将科研融入教学,以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始于洪堡时期的柏林大学。彼时的柏林大学开创了一系列的制度用于开展科研育人活动,如著名的教学-科研实验室与教学-科研研讨班。随着大学逐渐“世俗化”,科学研究的目的渐渐从满足“闲逸好奇的精神”转向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科研工作的重点则逐渐从培养人才转向追求科研成果。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学教师提供的科研成果使得高等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科学研究也独立成为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时至今日,科研实力与科研成果已成为影响大学排名的重要因素。

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获得科研成果,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可以提高科研能力,帮助他们从本科生向研究生过渡并为今后的继续深造奠定基础。但是,对于以培养工程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工科院校而言,如果仅仅从提升科研能力为出发点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就极易使得这项活动“水土不服”,甚至对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不利的影响――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大多在毕业后走上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更多的是面对实用性、技术性的工作,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不多。如果单纯以培养“科学家”为目标,不仅违背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原则,同时必然会降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工程型、应用型人才虽然侧重的是实用性技术,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只是产业线上一颗熟练的螺丝钉。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要求,我国未来需要的是高层次、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正是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短板”。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就在于我国大学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主的“三中心”教学模式,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却导致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条块分割,强调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综合实践运用。

有研究人员提出创新型人才与传统型人才相比最大的特征在于其是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等。[1]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不能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这些能力是不可通过“传递”而获得的,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在实践中主动构建。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成为一个学会探究、热爱探究并掌握探究方法的人。无论学生将来处于何种岗位,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并在岗位上有所创新。因此,地方工科院校促进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并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探究式学习: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性质

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本质意义在于教育与科研最终都统一于人才培养[2],这就使得本科生所开展的科研活动与研究人员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莫科尔教授将本科生科研理解为“泛指学生和教师在科学、工程、艺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所开展的各种协作。与此同时,它还可被用于描述探究性和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活动”。莫科尔的这一阐释为当前学界的研究者们所普遍接受,它不仅指出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多样性,同时也认为这一活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协作开展的探究性学习活动。[3]我国也有研究者持这一观点,认为从教育规律来看,本科生科研应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它要同时服从科学研究的逻辑以及教育的逻辑。[4]因此,本科生科研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式学习。

将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视为一种探究性学习过程,不仅是由这一活动的意义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由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及教学需要所决定的。高等学校的课程,特别是低年级学习的基础课程大多以概念、定义或原理为主。尽管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对基础知识、原理的掌握有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并有助于学习者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境。然而,根据我国教育研究人员的调查显示,从基础知识到应用知识,再到现实场景,知识的迁移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也就是说,不经过一定的训练,基础知识难以被用于解决各种实际性问题。[5]而这一点对于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毕竟他们毕业后面临的正是各种实际性问题,因此更要懂得如何架构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按照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的观点,概念性知识的学习要与使用它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概念、原理等一系列“概念性工具”,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应用才能被最好的理解。[6]而科学研究正是这样一种有效的特定情境。教师为学生提供或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与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相关联,即类似于打造出一个教育心理学上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借助教师的指导,学生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案。通过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新旧知识体系的相互融合,也锻炼了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三、过程与结果并重: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考核

尽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义与功能为高校管理者们所认同,但是大部分高校在推进这项工作时仍然顾虑重重,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项工作的考核难度要远远大于传统课堂教学,如教师的工作量如何界定、如何评价学生的成绩等。目前我国高校对本科生科研活动常见的管理方式是科研课题管理式,即课题立项时要填写申报书,中间要开展中期检查,提供阶段性进展,结束时要进行结题答辩及成果审查,并最终以是否完成立项时提出的研究目标作为成绩判定的依据。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就大多采用这样的管理与考核模式。

这种单一以研究成果作为考评依据实质上是一种结果性评价,注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这样的评价方式虽然可操作性较高并且相对客观公平,但是也有显而易见的缺陷。首先是评价目标的缺失。本科生科研活动是一种人才培养的过程,个体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应该成为考核的目标。其次是评价主体的缺失。本科生科研工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在整个研究活动中投入的精力、获得的成长、发挥的作用等并不能完全通过研究成果体现出来,而这时指导教师的评价就是重要的考评依据。以科研模式管理本科生科研活动所存在的问题也被高校管理工作者们所意识到,例如在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上,不少高校的指导教师就指出“应重在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学到了什么,如果仅仅局限于发表文章、获得奖励反而急功近利”,“应重在给学生带来创新思维和实践收获,过分注重成果反而就表现出浮躁的情绪”等。[7]

显然,单纯从科研成果评价本科生科研活动并不能充分实现以科研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这样的目的。既然大学生科研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探究性学习,那么就更应注重对过程的考查,强调通过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能过于看重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了多少项专利等。因此,对大学生科研活动考核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科研态度的考核。这一部分主要由指导教师负责评分,主要考查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的精力投入,如是否经常到实验室、实践基地开展研究工作;对待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挫折时所表现出的毅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工作态度如何等。显然,这一部分的评价可能会更多地受到指导教师个人主观倾向影响,因此这一维度在整个评价体系中不应过重,譬如以不超过权重的三分之一为限。

2.对科研规范的考核。这一部分主要由第三方,即学校组织的评审小组负责评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科研方法的掌握,如文科的实证研究结论是否是通过正确的研究方法获得的,样本的采集是否科学以及相关统计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理工科项目的实验数据是否经过可重复的验证;撰写科研论文时能否规范地进行参考文献的标注等。

3.对科研成果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在研究期限内是否能够完成当初预定的目标,主要通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科研部门及学科专家共同组成的评委会以答辩的形式进行。答辩要注重考查学生对研究内容与过程是否熟悉,杜绝学生直接将老师的研究成果用于自己结题。同时,评审小组还应对研究工作给予建设性意见,帮助学生提高研究能力。

通过将科研过程与科研成果相互结合进行考核,才能真正地实现以科学研究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诚然,对学校管理部门而言,这样的考核方式难度与工作量要远远要高于科研管理,但是如果一旦形成规范和制度,必然会有效地推动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

[注释]

[1]叶信治.从美国大学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学盲点[J].高等教育研究,2011(11):68-75.

[2]林彦红.科教融合教育理念及实证研究进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5(5):26-27.

[3]徐婷.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科研状况研究――以Y大学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2:13.

[4]邬家瑛.论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9(1):63-65.

[5]赵光平,冯士季,付雷,罗星凯,等.迁移为什么困难――谈两种知识形态的转化[J].人民教育,2012(1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