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8:02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篇1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体育教学,健康,兴趣,评价,关怀

一、新的课程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它既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又考虑到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既考虑到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形势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考虑到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力求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体系,以适应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在此基础上,《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对整体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功能。随着我国加入wt0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整个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组织、评价等亟需改革。

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新

1.新课程目标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

新课程的目标正确处理了学生本位。学科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动听的教育口号。课程目标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反映的是一种教育全人化的价值取向。又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关于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2.新课程实施中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的成果用于新课程的建设,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因素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新课程实施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改变学生过多地接受学习,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新体育课程的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旨在说明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围绕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从多层面。多功能角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需条件。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这样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学生如果不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常常遭遇学习的失败,他们就不可能也根本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来。

四、新体育课程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篇2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学科为中心理念学生为中心理念社会为中心理念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年来,我国不断对基础教育,包括中小学体育理论、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大学课程理论建设与改革也在这种大背景下也不断深入。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与时俱进地尝试着运用新的课程理论,结合自身办学的特征进行着积极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但由于高职教育定位的模糊,即强调属于大学教育序列,又有和本科教育以及培养目标显著的差异,是继承本科院校学科为中心课程理论体系进行高职课程设置,还是以基础教育以学生为主的课程理论,或者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所以,使得近几年高职教育的课程理论探索、课程设置、课程实践等的改革较为混乱,高职体育课程也难以幸免。高职体育虽然作为高职课程设置当中的必修课,但其课程在高职院校内的地位与改革的成效难以令人满意。本文通过对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回顾,结合三大课程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影响,即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影响,给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建议,希望为高职体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承了前苏联教育教学理念,客观地讲,在特定时期与特定的教育学段前苏联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但也表现出其课程设置固定、陈旧、不重视个体差异、扼杀创造力等致命弱点。鉴于此,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进行了密集式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表象就是课程设置的调整与改革。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即三大理论。但相对其他课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缓慢,尤其是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更为滞后,高职体育课程授课内容混乱,高职体育定位不准等突出问题。上世纪末到现在的近十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呈爆发式速度增长,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各级各类高职院校数量为1215所,而上世纪末全国只有161所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规模和数量的高速扩张,并没有使得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加快步伐,很多高职院校还在沿用大学本科体育教材,即便是使用一部分高职教材,教材的内容多以竞技项目为主,跑、跳、投依旧是课程的核心,统一课时、统一授课内容、教法落后陈旧、课程缺乏科学性与开放性,很难体现高职的办学特色与学生的需求,体育课程设置与高职培养目标严重脱离,高职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被边缘化。一部分高职院校也尝试进行改革,根据就业导向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即,不同的专业学生教学的内容有所不同,体现基础课程为专业技能服务的特色,但也暴露出很多弊端,即,违背了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只讲为专业技能服务,忽视了体育技能与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所以,根据以上现状与分析,可以看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滞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三大理论都在不同程度地左右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

三大课程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影响

1.学科为中心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学科为中心课程理论也叫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它形成的历史较为深远,从代表实质主义课程理论的斯宾塞,代表主知主义课程理论的赫尔巴特,到20世纪中期的代表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的布鲁纳,这些理论与人物,在不同时期都不同程度地推动着学科为中心课程理论的发展。根据对以上课程研究与解读,学科为中心课程设置理论主要概括为: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学习、培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研究型的学术人才,成为该学科的研究与应用成员,它不但要求学生要学习该学的知识,并能加以运用与拓展,并能为该学科自身发展服务。学科中心论的出发点是学科本身,主张学校课程设置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不太重视学生的意愿,以及能不能接受和消化知识。我国本科以上大学教育主要以学科为中心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是目的是培养应用与研究混合型人才和专业研究型人才。

学科为中心课程理论与我国沿袭前苏联的教育教学理念有相似之处,注重基础。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基本沿用大学本科教材,加之,前苏联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虽然现在很少使用前苏联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内容,但思维的惯性与改革的惰性,高职体育课程还是以专为主,注重体育学科教学,即过于注重培养学生各式各样的体育动作技术掌握能力和达标水平。田径、武术、球类几乎占了课程时数的全部课时,这样的课程设置内容,体育课教学很容易成为专业体育训练课,人为地割裂了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缺乏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联系,忽视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格教育的功能。它无疑对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的体育技能是有利的,但这种专业体育技能,学生需要不需要?学生能不能掌握与运用?学生的需求与社会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不能体现课堂教育教学的时代性,知识性。

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影响是过于注重体育技术教学,造成课程设置内容过于专业化,课程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学生与社会需求,也认为把体育课从整个高职课程体系中孤立起来。

2.学生为中心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世界经济与技术的繁荣与革新,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但最早提出学生为中心论的不是在欧洲,而是美国教育家杜威(J.Dedey),早在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以美国教育家为主开始反思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反思的根源来自受教育群体的分化,学生对个体的差异以及对将来自己职业的不同向往,为了满足个体差异与学生的需求,美国教育家给出了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课程设置的良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指导的课程内容,最大化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但学生为中心理论指导的课程内容,很长时间内的初衷是为了颠覆学科为中心理论,反对学科为中心理论,只讲求知识,不考虑个体的差异与需求,把知识无条件地强加给学生,学生必须进行这些知识的学习。但学科为中心理论带来一个极大的实际操作问题,即,学生群体的增大,势必造成学生分化的越细密,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学生自主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很多学生填写了如:高尔夫,橄榄球等项目,但这些项目因师资与经费的问题不能开展,这又极大地挫伤了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增强高职工科专业学生体能,开设的举重课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参与。

以学生为中心理论无疑对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内容的影响是积极的,它极大地扭转了只注重知识教学,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需要等问题,但不讲求高职院校本身的体育课程资源,特别是师资与资金,只谈以学生为中心指导体育课程设置,将给体育课程的实践带来很多难以实现的障碍。

3.社会为中心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社会为中心理论课程理论是指:课程设置的内容要具有社会功能,关注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主张课程内容应该让学生能更多的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自己要从事的行业与职业,它主要是对学科为中心课程理念的批判,认为学生不应该成为知识的奴隶,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到适应社会的能力,与解决一些问题的办法。近年来,高职教育课程理念也对这一观点进行了研究与推广,但由于对该理念解读得不够充分,社会为中心理论理解出现偏差,比如衍生的就业导向理念,或者是职业导向理念,无论是就业导向理念还是职业导向课程理念,都主张体育课程的设置,要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结合,为高职学生培养目标服务。但这无疑忽视了“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锻炼目标,也进一步矮化了体育课程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所以,以社会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影响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其进步的一面,重视学生职业培训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过于强调社会的适应性,为高职学生培养目标服务的功能,忽视和矮化了体育课程锻炼的基本功能。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高职体育课程理念应该更新,抛弃和批判学科为中心理念。

(2)应该重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与需求,但要讲求实践的可操作性。

(3)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及保证体育课程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建议

(1)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进行调研,组织专家进行讨论,找出适合我国高职教育与体育健康教育相结合课程方案,并形成统一的指导方案。

(2)无论什么样的课程设置理念,都要以素质教育与健康教育为基础,不能矮化体育课程在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内的地位与作用。

(3)把学生为中心理念与社会为中心理念进行整合,一方面重视学生的需求,增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坚持锻炼、教育、学生的需求前提下,提出新的课程理念。

(4)规范高职体育教材,把以学科为中心理念指导的教材剔除出来。

(5)在统一体育课程理念的前提下,构建新的高职体育课程新体系,这一体系,要能体现锻炼价值、情感教育、社会需求、职业特色四大培养功能。

参考文献:

[1]李玉萍.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育锻炼价值取向分析[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204).

[2]毛振明.对建立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和体育教材体系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3:86-92.

[3]教育部.体育与健康标准[z].2003.

[4]陈寿根,谢斌.“素质本位”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8(11):53-56.

[5]姜生成.高职体育“岗位主导”的教学模式探析[J].2008(7):72-73.

[6]顾渊彦.当前教育改革形势及体育课程改革动态.在南京市体育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大会上的报告.2002/10/1.

[7]王新.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教学研究与实验,2010(3):185-187.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篇3

1.1教学理念方面

1.1.1“健康第一”理念

在指导思想上从纯粹强调增强体质向突出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转变。

1.1.2“终身体育”思想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体育改革要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理念,强调体育课程教学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

1.2课程目标方面

新体育教学课程目标打破了旧目标“单一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它要求体育教学要“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2]

1.3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

改革后的体育课程教学强调课时比例适当课程内容方面,体现了从旧的“单一化”、“统一化”向“多样化”和“弹性化”转变。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被拓宽,同时不再对课程内容范围、考试项目、评分标准等做出具体规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了灵活性[3]。

1.4教学方式方面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探究式、参与式的教学,教学策略将由重动作技能的传授向重学生体育能力培养转变,关注师生的互动,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

1.5评价方法方面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暗箱操作的过程,衡量教学效果和教教学探索JiaoXUetanSUo学目标实现程度的手段就是进行评价[5]。新课程标准强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往课程评价的“单一性”得到改变。新的评价体系及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强调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态度及心理的评价[6]。

2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遇到的瓶颈

2.1旧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体现,但旧的教育理念仍然根深蒂固,教学过程中“学科中心论”和“知识本位教育观”的旧观念仍然没有摒除。教学方式上,过分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使体育课变成了运动训练课;教学内容上,过分侧重于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讲解。这样的教育理观念必然带来“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讲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形式,最终导致无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坚持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体育课程教学将难以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

2.2教学内容仍显单一

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一些竞技运动项目仍充当着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仍然体现竞技化特点,至于针对运动项目特点,采取各种练习方法和开展游戏教学的教学内容的课时很少,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不太注重学生的性别、情感、兴趣和水平,这就出现了学生没兴趣,教师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2.3教学方法改革幅度不大

目前,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幅度不大,仍然以传统授课形式为主,课程设置仍然沿用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的简单划分。教法上以讲解示范体育动作和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为主,使球类这样带有游戏性质的项目,也变成了“一丝不苟”的技术课;长期沿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枯燥无味的技术系统教学,忽视了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以及独立锻炼能力方面的培养,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需要,与终身体育脱节。

2.4评价方法不科学

一直以来,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都是围绕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进行,评价方法以技术评定和成绩达标为主。面对体育新课程在评价体系上的重大变化,体育教师在实施课程评价时往往感到茫然。虽然针对教学评价的采取了种种新的实践,但依然在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方面没有出现明显的效果。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现行的考核评价体系仍然忽视学生的兴趣、习惯、意志品质、自学能力。这样我国体育课程教学在评价体系上落后与改革就突显出来。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对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构想

3.1更新原有教育课程观念,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的价值在于学生通过学习能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7]。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效果看来,最多只是体现了体育课程增进身体健康的价值,追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旧的教育观念没有随着课程改革而改革。因此,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展开,彻底改变现存的不适应时展的旧观念,牢牢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淡化竞技化教学倾向;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观念的培养。3.2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处理好健身性、运动文化传递性和娱乐性的关系,必须突破以竞技运动内容为主的课程内容体系,健身性、娱乐性、时代性强的体育素材选人体育课程里,增加社会普及率高、实用性大、健身性强。另一方面,要对传统的体育教育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删减重复和陈旧的知识,增加学科前沿最新研究成果,使教师了解专业前沿的学术动态,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和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

3.3优化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体现多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体育课程教学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应该采取理论传教课、实践练习课、学生活动课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并有机结合宣传诱导法、心理咨询法、自我锻炼法等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式。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用在示范和讲解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4完善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侧重学态度和情感的评价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篇4

在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工作中,采取科学的教育模式十分重要。怎样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手段,使教育模式趋于多样化,是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除了常用的讲授、分组讨论、互动教育、视频教育等模式外,重点可采取以下教育模式。

1.1教育会诊模式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参加专业化教育时,培训者要按学科把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部摆出来,由教育专家根据基层电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包括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等,进行集体会诊,找出基层电大教师的需求,提出教育策略。

1.2案例教学模式

它是一种以教师教育具体实例为中心的、通过展示案例,组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讨论、归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对当前前沿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培养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

1.3个案诊断式模式

所谓个案诊断式模式是指由教育专家、有经验的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等组成评价队伍,针对具体的教育操作,通过诊断进行形成性评价,发现教育、管理的优长和问题,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提出改进方向和措施建议,是促进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活动。这种评价活动能进一步掌握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现状,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1.4体念一反思模式

体念一反思模式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对专业知识的内容、重点与本质的感悟理解,是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判断评价,是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特点、规律与经验的寻觅发现。体念一反思,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功和重要的素质能力,它既是理念,又是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把反思的理念与方式结合起来,并转化为方法、过程和类型,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科学决策,对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5基于主题探究模式

基于主题探究模式是一种以发现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自主探索发展创新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过程为“主题浅释一问题引导一组合探究一成果分享一感悟深化”。从而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1.6研修一体化模式

它是指接受过一定理论教育的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时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从教师教育实际出发,立足于解决教师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助现代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让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问题研究中向更高的理论层次提升。促使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和管理素养,使他们成为教育改革的带头人。

1.7网络培训模式

网络教育通常是以网络为学习平台的,构建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网络教育方法,它的特点是突出网络教育特色:一方面是坚持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交流、案例教学、示范模仿、情境教学等基本的教学方法模式。另一方面是开辟视频课堂、博客等,组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参加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情感体验、案例分析、互动交流、成果分享等丰富多彩的网上学习活动,可极大地拓展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学习方式,增强网络教育的人文性、创新性、针对性和开放性。以上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模式,它们不是独立而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不可分割,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综合运用,才能达到预期限效果。

2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的实施途径

根据上述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模式的探究,要提高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成长,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可从以下途径着手。

2.1理念领先,强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引领力教育

现代开放教育呼唤着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它要求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能积极主动吸取现代教育思想的精华,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形成与被教育者共同的目标,贯彻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各方面。现代教师的教育,首先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教育。因为现代教育给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与要求也是基层电大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依据。基层电大要努力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为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创造环境。一是请教育专家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教育,促使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树立正确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二是分小组组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讨论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对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认识;三是督促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撰写有关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方面的论文,确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真正发挥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开放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2.2愿景设计,强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发展力教育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机构要组织专家组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教育会诊模式和问题研究模式,帮助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设计专业发展愿景和发展目标,使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理念及专业发展是什么?专业发展的思路与专业发展的途径是什么?自己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落实计划如何确立?进一步深入思考:①自己专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突破瓶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哪里?②未来三年专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③现在周边地区同行最先进的理念和专业发展的策略是什么?④我的“高招”是什么?我的策略在哪里?自己要描图寻路,努力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2.3改革推进,强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创新力教育

随着开放大学的创立,发展是基层电大的根本性特点,创新则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典型特征。一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求生存、谋发展的必备精神品质,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突出体现。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工作的创新,需要宏观的、整体的、重点的创新,也需要微观的、局部的、配合性的创新。一个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如果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抓好创新性学习、创新性研究、创新性反思、创新性教育。只有这样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才能创新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证明:先进理念+不断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勇于创新=专业化持续发展。因此,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机构要通过基于主题讲座模式、研修一体化模式、实地考察模式、案例分析模式、体念一反思模式等加强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创新能力的教育,强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改革创新能力的提升。

2.4分层教育,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向度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人职适应期阶段。这一阶段是关键发展期,教师需经三年左右的教育实践,才能把书本知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基本形成自己的实践技能和技巧,实现教学知识向教学能力转变。二是成熟胜任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年龄约在3o__40岁,他们有旺盛的精力,我们应抓紧引导和具体指导。三是高原平台期阶段。这个阶段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期,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年龄约在40—45岁,容易出现停滞不前的“高原平台现象”,对突破期的教育重在“突破自我”,要强化和改变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职业理想,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突破原有的教育教学水平,抓住薄弱点,把握关键,突破高原,实现第二次质的飞跃。四是成功创造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年龄约在45—55岁。如果教师专业发展得好,他们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有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和理论。因此,省级教师教育机构要抓住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实施分层教育,以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发展为向度,根据不同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专业化教育,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篇5

[关键词]行动研究;校本研究;叙事研究;课堂观察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英国学者斯腾豪斯提出的教师角色要求,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新的定位。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研究者和使用者。如何成为研究者,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基础教育领域内涌动着科研热潮,学界引进了诸多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理念。梳理2000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理念的变迁,我们发现,基础教育领域内的教育科研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亮点与热点。各种科研理念层出不穷,并广受欢迎。

一、变:基础教育领域科研理念变迁扫描

纵观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理念的变迁,我们可以发现,有4种科研理念先后在中小学推广,它们是行动研究、校本研究、叙事研究与课堂观察。这4种科研理念均是从国外引入,然后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在国内推行。关于这些科研理念在国外兴起及在国内教育界受到关注的情况,可见表1:

(一)四种科研理念国内外兴起时间比较

分析其国内外兴起时间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述四种科研理念在国外几乎是同时兴起,但引入国内时间并非同时,学界首先引入的是行动研究,然后是叙事研究,接着是校本研究,当前正在受到关注的基础教育科研理念是课堂观察。

(二)四种科研理念内涵特征比较

1.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以其独特的方式切合了基础教育科研的需要,引起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行动研究”为题名关键词进行检索,1999年至2007年间共检索到167篇核心期刊文献。行动研究在国内受到关注已十余年,而2007年仍有29篇关于行动研究的文献发表,足以表明其“热”的程度。

分析这些文献我们可以看出,行动研究理念在20世纪70年代最先在西方盛行,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早期主要停留在理论讨论的层面,当时国内一些权威的以介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为主的教育学专业杂志,如《比较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分别发表了有关介绍行动研究的文章,如蒋楠的“行动研究简介”(《比较教育研究》1987,01);邹芳的“行动研究——一项值得推广的教育研究方法”(《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02)。在2000年左右,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始,学者们开始倡导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行动研究,强调行动研究与中小学教育相结合,如吴义昌的“行动研究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0,10),汪霞的“对课程行动研究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1,06)。学者们强调,行动研究之所以适应在中小学开展,其优势或特点在于:

第一,研究主体定位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与传统的教育研究相比,行动研究的研究主体由过去的专家、学者转换为一线中小学教师,使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一方面缩小了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距离,另一方面使教师在研究中得到专业成长,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第二,研究方法、具体操作较易掌握、实施。行动研究本质上是一个反思的过程。美国学者麦克考南认为:“教育行动研究乃一反思性过程,在一个给定的问题领域,人们希望借此过程而改进实践或加深对问题的个人理解。”[1]换句话说,反思是行动研究的主要手段。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讲,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反思,只不过是零散的、表面的,行动研究则要求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性反思。

第三,行动研究更加关注基础教育的“生活世界”,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行动研究特别重视对教学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它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力求使中小学教师在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育实践。

总之,行动研究以其切合基础教育的独特优势受到国内外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在推广的过程中,学界又引入了另一新的科研理念,那就是校本研究。

2.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理念一样,也是舶来品,它是随着教师行动研究的兴起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行动研究是由学术界或民间进行推广的,与之不同的是,校本研究是教育行政部门正式要求推广的研究理念。校本研究出现在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文件中,始见于2002年12月30日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此后,教育部在2003年全国基础教育制度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开创以校为本的自下而上的教研制度”是当年工作的十个要点之一。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进行检索,笔者发现最早在教育类核心专业杂志上介绍校本研究理念开始于2003年。从2003年至今,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共检索到校本研究文献189篇,2007年仍有55篇校本研究文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以目前所掌握的文献来看,校本研究理念提出并被大家接受也就三、五年时间,但它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的代名词,几乎每个中小学校都在进行校本研究。正如行动研究一样,校本研究也有它的独特优势。我们可用两个“本”来概括:

第一,校本研究的“问题或课题”“以校为本”。在课题的确定上,课题来源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课题视学校的需要而定,着眼于本校的整体发展需要和发展目标,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广,是“自定和自为”的课题。

第二,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以“效果和过程”为本。它不仅关注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关注研究的过程。关注结果强调其实效性,强调其对教育教学的改进功能;关注过程强调教师的参预,强调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这个意义上,校本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

在学界关注校本研究、行动研究的时候,另一种科研理念也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悄悄受到关注,那就是叙事研究。

3.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是从其他学科特别是文学领域内借鉴过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内率先兴起,90年代末引入我国教育领域,并受到一些国内知名学者如华东师范大学的丁纲教授等大力推荐。虽然借鉴的时间不长,但在教育领域里却激起了波澜。从中国学术期刊网检索结果来看,1999至2007年共在教育类学术核心期刊上检索到74篇文献。最早出现关于叙事研究介绍的文章在2000年左右。与其他研究理念一样,叙事研究也有其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推广的优势:

第一,它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之一。有学者指出,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与教师成为研究者、科研兴校的期待相距甚远。叙事并不仅仅是教师表达个体经验的理论形式,而是通过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教室里发生的问题,并将其具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叙述”出来,一方面形成了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促进教师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和改变,以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达到以研究促进教学的目的。

第二,叙事研究的操作简单,成果通俗易懂,可以为多数教师所接受。叙事研究已成为一线教师最为青睐的一种“平民研究方式”。由于叙事研究以“故事”为载体,以叙事为主要研究途径,采用口述、现场记录、日记、开放式访谈、自传等方式开展研究,使所有的中小学教师科研时“有话可说”,所以广受欢迎。

总之,教师通过叙事研究,通过对经验的反思,创造了故事,启迪了他人,塑造了自己。叙事研究比较容易被中小学教师掌握和使用,这是它的最大优势。

4.课堂观察

课堂研究是最近才兴起的一种研究理念,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检索,全部期刊中仅有26条记录,核心类仅有12篇,并且70%的研究成果集中在2004年至2007年间。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基础教育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法以前似乎是一个研究的盲点。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相信是今后中小学教育科研讨论的一个热点,并将持续升温。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设备,在教室等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中,对处于自然教学状态下的人、物或事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并加以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研究对象的独特:关注课堂教学情境。所以它更适合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如果从理论与实践二元思维出发,课堂教学情境是什么?毫无疑问这是真正的教育实践,是教育发生的重要场所。课堂观察这一研究方法也许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力中介,同时也是它为何受到实践界关注、接受的原因之所在。

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课不同的是,听课者只是带着耳朵和眼睛进入课堂,得到的是对教学的一种整体印象,课堂观察则带着“手术刀”进入课堂,去解剖课堂这只“麻雀”。[2]比起泛泛的理论说教,课堂观察可以给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使他们发现问题,有助于教师清晰地意识到支配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教育教学行动策略,促进其专业成长与发展。

如果将每一种科研理念总结出其突出特点的话,这四种科研理念的特点可见表2:

(三)四种科研理念的方法论层次比较

第一,方法论抑或是方法。四种科研理念既是方法论又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果从方法论上分析,行动研究、校本研究、叙事研究与课堂观察理念均可以定位于方法论而不是某一具体的研究方法,亦即它们均是对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方法的一种认识或倡导,属于方法论层次。但如果说其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非方法论,似乎也是可以的。比如行动研究,它既可以是一种研究方法的理念,即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具有明确的操作步骤与程序。课堂观察与叙事研究也是如此。

第二,标准不同,名称各异。任何事物的定义总是以一定的标准为判断出发点。行动研究、校本研究、叙事研究与课堂研究的定义标准不同,或定义的出发点不同,从而有了各具特色的名称。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是从研究过程的独特性进行定义的。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过程的“行动”性,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过程的“叙事”;而校本研究与课堂研究是从研究的场所或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出发进行定义,校本研究突出研究场所在学校,以校为本,课堂研究强调研究场所在课堂,面向教学实践。虽然它们都是基础教育领域内的重要科研理念,但由于定义标准不同,出现了名称各异的现象。

第三,四种科研理念所倡导价值的关联性。上述四种概念具有相互关联性或交叉,这是由于定义标准的不同,造成了相同的内容或价值取向可能以不同的定义出现。比如,某学校可以以行动研究理念开展校本研究,也可以以叙事研究作为方法开展校本研究。也就是说上述4种研究理念有交叉的部分,只所以存在交叉,一方面在于上述概念具有方法论意义,可以选择许多具体的研究方法实施这些理念,但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又可以在不同的方法论中出现。另一方面在于定义的标准不同,相同的内容可能名称不同。正如西红柿既可以称为蔬菜,又可以称为水果,关键在于你是以蔬菜的标准还是以水果的标准去衡量。正是由于它们的关联性,导致它们存在着一致的价值追求。

二、不变:基础教育科研理念价值趋向的稳定

自2001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彻底的课程改革。迄今课程改革在全国推进已有7年,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科研理念至少出现了4种,几乎每两年就改变并推出一种新的理念。无论是行动研究、校本研究,或者是叙事研究、课堂研究,其之所以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有生命力,为理论界及实践界所推崇和欢迎,在于这些研究理念均切合了中小学教育科研应有的价值选择,4种科研理念表面上的“变”并不能掩盖其价值追求的“不变”:

第一,研究过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步整合。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上述四种科研理念均突出中小学教师是研究的主体,研究的过程同时是教师追求教育实践反思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强调研究与实践合一,倡导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特别是行动研究,强调教师在研究中成长,是“做中学”“教研合一”式的研究。通过这些科研促使教师成长为一个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换。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与校本研究是最典型的代表。

第二,强烈的实践关怀,突出研究的应用性与有效性。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应是一个应用研究,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的研究,这已是学界达成的共识。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角度,上述4种科研理念均强调关注实践,特别是关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构建理论。为何要关注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实践。如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与课堂观察均是具有强烈实践关怀的研究理念,它一经提出就广受欢迎。关注实践是任何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理念提出者必须注意的问题,否则便可能使基础教育学校科研处于失语状态。

第三,切合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与条件。考虑到中小学教师科研素质及工作的实际特点,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科研理念应摒弃传统科研注重严密的实验、严格的数理统计及繁杂的文献统计的特点,体现出易学、易操作的属性,有利于消除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的畏难情绪。如叙事研究、课堂观察与校本研究等理念,均是如此。

总之,从研究的特殊性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教育科研大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又具有不同于高校科研的特殊性。比如,校本、现场、体验、反思与实践为其最大特点。以研究对象为例,基础领域内的科研理念必须关注3个层面的“校本”问题:首先是学校层面,学校教育科研要以校为本,关注学校发展;第二个层面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第三个层面是改进教学,改善课堂。我们相信,今后仍然会有新的科研理念提出,但基础教育领域内任何科研理念的提出,必须切合上述特点,否则便没有生命力,这便是基础教育领域科研理念基本的信仰或永恒的价值追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3]我们应使教师走上幸福道路,这一信念不能改变,关键是科研价值追求不能错位。

[参考文献]

[1]单丁.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238.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篇6

一、转变思维方式,积极参与变革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教师大会的主题是“教师是教育改革的生力军”。大会不仅预言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变革高潮的到来,而且确认了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重要性。一方面,没有教师主动参与的教育变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另一方面,教育变革背景下作为旁观者的教师终将被变革淘汰。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是被动卷入还是主动参与,是旁观者还是创造者,体现了教育变革背景下教师的两种生存状态。

教师参与对教育变革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是教育活动最重要的参与者,而且是因为一个有思想、有专业判断力的教师决定着教育过程的最终状态和教育质量,甚至决定着变革的成败。教师参与变革,包括教师参与变革的决策过程、实施过程和评价过程。近20年来,对教师的专业权力尤其是课程权力,包括课程决策权、课程实施权、课程评价权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重视。那种“防教师”和“忠实执行者”的教育政策历经无数的诟病逐步被摒弃,“教师作为研究者”、教师即创造者,真正实施的课程是师生共建共创的课程,这些先进的理念逐步成为教育改革的共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行为方式,乃至教师的教育生存状态,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挑战。有些教师抱怨教育改革变化太快、模式太杂乱、各种观念不一致,甚至弄得自己都不知道该怎样上课了。之所以产生如此之多的困惑,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专业判断力,缺乏自己的教育思想。做个有教育思想、有专业判断力的教师,想大问题、做小事情,从能够改变的点滴做起,是每个教师应对课程改革深化应有的专业行为方式。但常常有教师抱着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看待问题。面对新的课程、新的教学方式,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知识教学任务怎么完成,而不是考虑如何通过知识教学达成更重要的发展性目标;想到的是会不会妨碍学生考试成绩,而不是考虑新的课程和教学行为在哪些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我认为,负面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积极的思维方式、封闭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开放的思维方式,是教师参与课程改革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面对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争论,教师要有专业判断力,不人云亦云,不抱残守缺,要转变思维方式,不做一个简单的模仿者,要做一个有思想的创造者。有思想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有教育常识。所谓教育常识,是指教育的最基本的规律,尤其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教师各自的专业领域,要了解、学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懂得学生在各种课程领域的基本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出现或极少出现违背教育常识的错误。第二,要有教育见识。所谓教育见识,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改革,要了解国际国内课程教学改革的动态和方向。知道什么是最新的理论和方法,什么是最优的理念和技术,不闭目塞听,不因循守旧。第三,要有教育共识。所谓教育共识,是指与团队教师达成教育理解的一致性,从善如流,或择其善者而从之。没有共识就构不成团队,没有共识就不可能有共同愿景。第四,要有教育智识。所谓教育智识,是指对教育的创造性认识,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基石。有思想的教师一定要努力建立自己的教育智慧。第五,要有教育胆识。所谓教育胆识,是指突破自我、创新教育的胆量和气魄。既不轻信盲从也不老气横秋,而是要充满创新的活力。

二、要有课程思想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世上的男男女女,大概只分为两种人:有思想的人和没有思想的人。如果套用卢梭的判断,我想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大抵也只有两类:有课程思想的教师和没有课程思想的教师。我觉得是否具有课程思想是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分水岭。有课程思想的教师,首先是具有自己的课程理解,建立课程意识。

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眼中只有教材而没有课程,拿到教材就找知识点,全然不顾所教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目标与学习方式,以及课程资源等核心问题。没有课程理解,何来课程思想,何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迫切需要教师从课程理解入手建立起自己的课程思想。

教师的课程理解是教师看待课程的一种视角和思维方式,其核心是教师的课程观,包括教师如何理解学生(是天生无知、被动而需要加以约束和控制,还是富有日常生活经验的有个性的生命体),如何理解知识(是给定的、外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可以也应该加以传递的,还是生成的、个体价值关联的、师生互动的产物),如何理解教学(是预先设计的流程,还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如何理解课程依存的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师的课程理解是基于具体的课程情境,通过与其课程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形成一整套合价值、合目的、合规律的教育理念和对课程问题最基本的判断。

这些判断可以归纳为四个基本问题:第一,究竟什么是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第二,你所教学的课程能够赋予学生什么?第三,通过哪些有效的方式能够达成你的教学目标?第四,怎么评价现实的教学及其目标达成的程度?我把这四个问题称为教师应该回答的元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课程本质与价值问题,第二个问题涉及课程的目标与内容问题,第三个问题涉及学习方式问题,第四个问题是关于课程评价的问题。教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教师课程理解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的教育境界,及其在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行为方式。一个教师如何理解他所从事的学科或课程,决定了他如何实施教学,反映了他的课程视野,甚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看来,课程理解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之一。教师的课程理解要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问题的基本判断,应该涉及课程本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主体、学习方式、课程资源、课程环境等因素。

教师如何理解课程直接决定着教师所持有的教育理念,并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总是基于他对课程的某种理解的方式和视角,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又总是受教师某种内在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解支配;或内在隐含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解,是教师教育思想和课程理解的外化或外在表现形式。课程理解是教师课程和教学活动的基础。一方面,它有助于教师的思考课程系统中的一切问题,比如课程的本质是什么,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的思考,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课程理解有助于教师顺利地进入课程,更好地参与课程实践活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学习、吸收、内化的基础上达成的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为教师教育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学行为的不断改进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另外,教师不断获得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对教师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总之,三者之间不是一种单项、线性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循环发展的整体系统。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课程形成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受教师的教育学取向驱动,是教师在具体情境中对课程的组织结构、内容要素、功能价值等施予的理解,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最终目的。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规范性,是教师通过对课程系统整体、全面、深入的理解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2)情境性,即课程理解是教师在具体情境中形成,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理解规则和技巧;(3)交互性,即课程理解不是一种抽象、孤立的理解形式,是教师在与课程设计者、文本、学生等不断地交往和对话的过程中形成;(4)个体性,即课程理解是教师从自身出发,在自我不断学习、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对课程形成的富有个体特征及创造性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的课程理解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教师课程理解的视域下,课堂不再只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固定场所,而是师生以法定文本和内容为中介展开交往并生成意义的空间,是由一系列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关系网络和情境;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要素,是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的、具体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学生的发展和主体地位的提升成为课程追求的终极价值和目标,强调课程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的充分关照成为教师理解课程的关键所在。

三、注重反思性实践,提升课程创生能力

“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和“从能够改变的点滴做起”,是我对我的实验学校教师们提出的建议。“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境界。它好就好在觉醒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彰显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价值,有助于克服盲目的、无意识的教育教学活动。“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意味着教育科研不是为了做课题而做课题,而是将研究意识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将立场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课题化,经过先进教育理念的识别、教育价值的澄清与优选,将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自觉的、有目的的、有理论依据的基础之上。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做个有思想的教师,在理念明确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值得研究和变革的课题也非常广泛。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从自己能够改变的点滴做起,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开展反思性教育实践,是提升自己的课程能力特别是课程创生能力的必经过程。

教师创生课程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在观念层面应加强认识。教师不应再将课程视为“知识”“学科”“教材”,把自己看成专家设计的课程的“忠实执行者”,把教材视为“圣经”,而应确立整合的、生成的、实践的课程观。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就是课程的真正主体,具有开发和创造课程的权力。二是在操作层面应加强行为引导和规范。一方面为了使身上的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和完善,教师应不断地进行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高、情感的丰富、价值观的确立、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将身上所蕴含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来。在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进入课程,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在引入这些课程资源前必须对其进行价值澄清。在理解具体课程的性质与实质、价值与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具体发展要求及课程实施情境,选择、加工和提炼这些课程资源,使之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创生课程的核心条件是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首先,需要教师具备创生课程的能力。教师尽可能地调动自己的思想、知觉、智慧、情感及教学想象等,挖掘自身潜在的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理解和创生课程,使课程的价值得到最完美的实现。因为,“只有通过充满情感地与学生、学科内容和环境融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形成理想的教学。教师每天应用想象和直觉对引导的、真实的教学来说是必要的。由此而形成的真正的教育会把人们从黑暗引向光明,它是与直觉的灿烂火苗相伴随的,是与想象的热情的火焰想伴随的。”(1)其次,作为一个有教育良知和教育智慧的教师,在课程领域中应时刻从教育学立场出发,自觉地、深入地对自身的教学价值观、情感倾向、个性心理等进行选择和控制,使教学行为彰显教育力量,而不能肆无忌惮、随心所欲,或我行我素。其三,教师需要对各种教育制度,包括考试制度、课程制度、教学制度以及各级的检查评比制度等保持理性的反思,使作为教师的“我”与“课程”的关系始终在负责任的以教育的本意为标准的拷问中得到反思和建构。

课程的创生要求教师在如下两个方面着力提升或改进:(1)提升实践智慧。包括:提升自身人格、情趣和品味,注重自身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甚至着装、喜好等,使之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对教材的解读、领悟和改造能力,将自己的人生和阅历渗透进去,要能做到“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2);同时,超越教材和法定文本,关注课堂情境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增强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识别、利用和开发能力。(2)从课程的原点出发。课程与教学中的很多问题,表层看可能是操作性的问题或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问题,但从深层看,其实是教师所秉持的课程与教学观念、意识和价值判断问题。因为,“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就是‘朴素的’教育家,对于各种教育教学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观念和看法,这些观念和看法常是内隐的,但是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实践。”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如果缺乏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支撑,缺乏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引,缺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解,所带来的很可能就是教学实践层面的茫然、迷惑甚至混乱。当前,课程改革的推进,新教育观的确立,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理性地反思自身的教育观念、课程意识和存在方式。从课程的原点出发,正视自身与课程的关系,从对物的遵从和顶礼膜拜转向对人及人性的价值追寻和关怀,站在主体的立场、生命的立场上观照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其实,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是课程理论与改革实践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任何合理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善意的课程改革实践,如果抛弃了教师,最终都会走向低效。因而在实践上,从课程设计的角度说,只有赋予教师课程专业权力,站在师生主体的角度思忖和抉择课程问题,才是惟一合理的选择。从课程实施的角度说,只有发挥教师课程创生的能力,赋予课程实施过程以个性化色彩,教学活动才有可能鲜活。在理论上,排斥教师的课程理论是死的课程理论,是非民主的课程理论,是消解课程生命力的课程理论。仅仅站在学科立场、知识立场、教材立场来理解课程,只能把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引向不同形式的符号灌输。因此,教师的课程理解问题,实质涉及的是课程价值观问题、课程知识观问题,甚至课程政治学问题。合理的课程理论和有效的课程政策应能够引导教师在课程与学生、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文本课程与领悟课程之间自由而有创意地行走。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篇7

1国外大学体育教育分析1.1国外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分析综合国外学校体育教育理念,是通过体育课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喜爱体育运动,拥有健康的身体,具有健康生活、安全生活技能,成为身心健康的公民。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学学校体育教育理念是,生活中不能没有体育,运动中离不开体育,健康需要体育。德国的大学生把体育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为了适应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相继出台了“增加健康,预防疾病的国家目标”的十年规划。并建立了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以借助健全的身体素质更好地进行生活和服务于社会的体育理念。日本大学体育教育把“快乐体育”作为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是指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充实感、成功感和满足感等愉悦情感,这种愉悦感不仅指学生在从事各种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带来的乐趣,而且还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快乐。加拿大大学体育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满足学生的个人欲求,尊重个体的价值、尊严及权利,学校提供合格的体育指导教师和优良的锻炼环境。1.2国外高校体育教学特点在美国,各州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虽不尽相同,但把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的思想落实到教学整个过程,将以往以传授“sports”为主,改变为以传授“fitness”为主。课程设置总体上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高运动技能,增进体质健康水平;培养终生体育意识,养成良好体育习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良好态度;学生由在教师的指导下向自觉学习的方向转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澳大利亚高校不开设体育课程,大学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愿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来实现。体育课的目的是促进生长发育,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运动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增进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解;提高对疾病的预防认识;增加社会责任感;尊重个体的价值和权利。加拿大高校体育依托“高质量的日常体育活动计划”。其核心是通过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健康成长。“高质量的日常体育”它不仅包括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还包括参加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的校内外体育活动。“计划”中规定必须具有合格的、有能力的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和终身体育所需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要求学校具有完备的场地器材,保证每个学生有机会参加校内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比赛。日本大学体育教育把“快乐体育”作为教育理念。其体育课程目标强调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与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体差异,并重视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验,理解体育的意义,为他们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2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的启示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起步较晚,可借鉴的体育教学研究成果比较匮乏,基本上借用普通校体育教学理念、课程模式,虽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现将国外高校体育教学特点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实际情况结合所得到的启示介绍如下:2.1加强引进国外先进体育教育理念的研究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只以传授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教学目标的体育教育观念,过分强调运动技术,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优劣作为衡量标准。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育应按照强调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改革,首先是体育教育观念上的变革,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体育教育理念。2.2加强多课程多目标教育研究一些先进国家学校体育课程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德国高校体育为了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开设“户外素质拓展训练”;日本为了体现“快乐体育”开设了“放松身体运动”课;美国体育课以娱乐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主,开设了“运动教育课”、“多种活动课”、“技术动作课”、“社会个人责任课”、“户外休闲与冒险教育课”等。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体育课程开设类型较少,一年级开设普修课,二年级开设专项选修课,这种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对国外体育的向往,我们应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引进国外课程模式,嫁接成适合我国国情课程模式,促使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目标的达成。2.3加强本土化、兴趣化、国际化运动项目的开发研究国外学校体育改革中普遍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观念,就是要坚持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弹性化和乡土化。美国的体育课历来就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各州的体育课各有特色,而且大纲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对执行课程方案有很大的自。日本的高校体育课是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在一个教学的单元里同时出现多项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兴趣选择上课的内容。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受经济的制约在场地、器材方面明显不足,也存在师资方面的因素,导致学校选项课项目较少,内容不充分。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应加强体育设施硬件建设,从分利用当地自然体育环境的开发,积极引进我国民族传统、地方特色项目、娱乐休闲体育项目和国外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3几点建议#p#分页标题#e#3.1加强国外体育教学研究,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国际化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的国际化。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全方位、深入地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中外合作办学应把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共性目标,以应对新世纪人才竞争的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以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引领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3.2加强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有利于实现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校体育应依据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实施教学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体育课程以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现代学习论为理论依据,从本国和本校实际出发,开设基础课、专项选修课、保健课、运动体验课。3.3积极引进国外体育运动项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既要考虑学生的体育个性,还要考虑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实际,既要借鉴国内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又要引进国外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特别是合作国家体育教学内容。为此,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内容应具有综合性,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时段可构建必修内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选修内容(竞技体育项目)、体验内容(休闲娱乐体育项目)、欣赏内容(国外时尚体育项目)。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篇8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师专业;体育教师;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5-0100-05

abstract:theteachereducationCurriculumStandard(trial)establishessuchbasicconceptionsaspeople-orientededucation,practiceorientationandlifetimelearning,whichhaverespectivespecificconnotations,puttingforwardnewrequirementsfor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elementaryandmiddle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theconstructionofthethree-dimensionalobjectivesystemof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elementaryandmiddle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inserviceneedstofocusonpersonalizedcustomizationonthebasisofblendingthehorizontalandverticaldimensions.thesetupofthecurriculumsystemshouldturntoclusterdevelopmentunderthepreconditionofintensifyingpeople-orientedpracticeorientation.Characteristics,suchasinservice,retrospective,organizationalstructurediversifiedandtrainingformdiversified,requirethatthewaystorealize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elementaryandmiddle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beoptimizedandintegrated.

Keywords: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achereducation;teacher’sprofessional;physicaleducationteacher;elementaryandmiddleschools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1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发《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2011)6号]。确立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3大基本理念。我国教师教育的新理念涵盖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整个专业发展过程,是制订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编制课程体系、开展培养或培训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紧密结合体育学科的专业特征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特点,深入探索我国教师教育新理念下,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构建、课程设置及实现路径,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教师教育新理念下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1育人为本理念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育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内涵是“教师是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研究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1]。育人为本是对学科知识本位教育理念的一种改变。在前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传统教育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窄化为教材,把教材窄化为知识点,最终把教学窄化为现成知识的授受[2]。教师是育人的职业,教师教育理应引导教师深刻认识“育人”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并将学生发展作为自己专业实践的终极追求。

在我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中,学校体育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学校体育在近现代中国的演进,发轫于内忧外患的近代民族危机之中,其价值取向必然是社会本位;在历经新中国初期的曲折发展之后,体育被定位为一门学科,其价值取向转变为学科知识本位。正是在学科知识本位的理念下,体育教师的角色被演绎为“万金油”,其职责就是系统、规范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其价值取向变革为儿童本位。在育人为本的理念下,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理所当然要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落实,服务于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服务于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1.2实践取向理念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实践取向理念的具体内涵是“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1]。教师职业是通过实践育人的职业,其中,实践是途径,育人是目的。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都是教师职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教育实践加以整合,才能更为有效地提升教师实践育人的能力。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设置,应在增加实践课程比重的同时,强调即使是理论课程也应注重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情境的紧密结合。

与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其它文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对体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当前,在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注重贴近教师的教育情境,强调在情境中学习、从案例中学习,在具体的情境中丰富和构建理论;倡导案例教学、对话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与学的方式[3]。从实践取向理念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加强实践性课程,提高实践性课程的实效。如果职前培养中系统的专业学习为在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话,那么,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的专业发展就应该更加贴近现实的教育情境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更好体现教师实践育人的宗旨。

1.3终身学习理念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终身学习理念的具体内涵是“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1]。教师教育概念在我国的兴起,源于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以“教师教育”概念取代“师范教育”[4]。“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不仅意味着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一体化和系统化,还标志着教师职业生涯进入到终身发展的时代。从形式上讲,这是从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到在职教育的分阶段发展过程;从内涵上讲,这是从系统学习知识与技能,到体验、实践持续提升过程。

当前日益深化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给中小学体育教师带来诸多不适应,使得他们职后教育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突出。教师教育概念从提出到践行,要求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进行整体规划,促进体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在育人实践中持续提升。从终身学习的理念看,必须厘清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实现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要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处理好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设定、课程构成及培训方式的关系,避免内容雷同、重复低效的现象。

2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体系的立体化

2.1厘清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

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实现专业提升的持续过程。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普遍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且在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有学者认为,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表现出来的鲜明特点和内在规律性,从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体育教师的教龄和职称,可将在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适应期、熟练期、成熟期、发展期和卓越期[5]。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把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合并成3个发展阶段,即适应期、成熟期和发展期。这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各自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需要确立不同层次的专业发展目标。(1)适应期(1~5年),此时期尝试把职前教育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学校体育的实践工作,有时会感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应掌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学会把职前教育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工作,初步具备各种专业能力。(2)成熟期(6~15年),此时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技能逐步成熟,能够较为熟练地完成各种实践工作,因此应全面熟悉学校体育工作的专业知识,逐步掌握有效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技能习得的实践技能。(3)发展期(15年以上),此时期实践工作驾轻就熟,逐步积淀了自己的专业思想和工作风格,部分追求卓越的教师进一步发展为专家型教师,部分教师则可能出现职业倦怠。因此应克服倦怠思想,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谋求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逐渐形成教学风格,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家的飞跃。

2.2专业发展目标需指向不同领域

2012年2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颁布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合格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条件,是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6]。这3个《专业标准》的主体部分,是基本理念统领下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三维立体结构。在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3个维度下,分别设置13或14个领域。

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立体化目标体系的创建,既要考虑每个领域各自的基本要求,又要考虑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层次性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既要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也要注重体育学科的独特性。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理念与其它学科大同小异,专业理念与师德也有许多共通之处,区别主要在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知识、体育运动知识、健康教育知识和课程开发知识;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课外锻炼能力、课外体育训练与竞赛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体育资源管理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据此,创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立体结构图(见图1)。

2.3发展目标实现个性化定制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预期要达到的效果。从我国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整体来看,其专业发展目标需创建立体化体系。这个立体化目标体系由纵横两个维度构成。从纵向维度看,要从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出发,设定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这是教师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从横向维度看,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学习要在实践育人的理念下,全面涵盖中小学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方方面面。

在系统创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体系的基础上,要注意不同教师个体需求的个性化定制。有学者按教学、训练的作风和风格,把体育教师分为4种类型:自由型、武断型、民主型、综合型,普遍认为综合型的体育教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类型。体育教师可通过日常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综合型、全能型的体育教师[7]。也有学者按照工作特长把中小学体育教师分成教学见长型、训练见长型、科研见长型及复合型等4种类型。事实上,不管以什么标准对体育教师进行分类,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个性化定制都要定位于取长补短和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目的是要实现体育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扬长避短的目的是要逐步形成自身独特风格,成为专家型能手。

3创建基于实践育人取向的集群化课程体系

3.1课程设置亟需更新

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经全面进入到推广实施阶段。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参与热情、理解程度及实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最终效果。“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论‘文本课程’‘实施课程’‘习得课程’都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8]。有研究表明,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体育教师实现由传统型体育教师向现代型体育教师的转变:从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由体育教学的控制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从体育教材的传习者转变为体育教材的使用者[9]。自教育部1999年颁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作取得较好成果,有效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过,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的建设依然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建设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个别高校教师甚至还在用职前教育的内容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简单、无效甚至负效的“指导”。二是学科知识本位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培训内容依然围绕体育学科知识的授受来设计,不能有效地指导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实践。三是课程体系缺乏整体规划,因人(指授课教师)设课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和零散的问题。

3.2强化课程体系的实践育人取向

课程体系是实现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在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引领下进行。近年来,教师实践性知识在增强教师专业特性、改善教师教育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研究者所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强调实践性知识对教师教学实践的支持作用时,都倾向于将它看作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10]。在当今教育思想由学科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的潮流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体系必然要突出强调实践育人的课程理念。强化课程体系的实践育人特性,由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职业特点决定。“教书育人”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共同职责,不同学科的教师承担各自的职责。就体育学科而言,学校体育界的学者普遍认为: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责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这无疑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体育教师“育人”不仅体现在任务分工不同,还体现在实践形式不同,其实践特色更加鲜明,不仅需要“言传”,更应注重“身教”。

3.3集群化是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

为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学者提出过课程体系模块化的设想。其主要观点认为: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包括为帮助学习者掌握某一明确陈述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经验。当然,尽管每一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可以与相同或相关学习领域的其他模块发生联系,从而组合成指向更大培养目标的完整的模块课程[11]。据课程体系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有学者把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划分为7个方面:职业道德修养类课程、教育理论类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教育教学技艺类课程、教育科研类课程、教育改革类课程、知识拓宽类课程[12]。各类课程下面再细分若干课程模块。

课程体系模块化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模块化不够宏观,不能满足学习需求的个性化和层次化。从国内外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看,集群化是发展方向之一。所谓集群化是指根据立体化的专业发展目标体系分设若干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再分设若干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再细分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课程群的设置有利于宏观统领整个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模块内容的细化,有助于加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有助于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目标的实现。有学者根据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适应期、熟练期、成熟期、骨干期、卓越期5个阶段,按照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共设计15套体育学科教师培训课程指南[13]。这种分层次、分学段、分领域(问题模块)的课程体系编制,初步具备课程体系集群化的特征。

4优化和整合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4.1实现路径具有在职性与反思性的特点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显著特点是在职性,也就是说通常需要在在职在岗的情况下实现专业发展。体育教师在中小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是比较独特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完成体育课的教学工作量,还需要负责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因此,他们很难完全脱离自己的工作岗位,这在无形中增加专业发展的难度。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在职性特点决定专业发展往往具有反思性,也就是说,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学体育教师通常会把学习内容与自身的实践工作联系起来,反思如何进一步改进工作。在学习活动中,中小学体育教师并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是有着问题意识的反思者,希望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特点,更强调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实践取向的必要性,使得培训学习的过程必然成为积极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使得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

4.2组织机构的多元化和培训形式的多样化

国内外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机构普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我国承担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任务的组织机构,主要有成人高等院校、普通高等院校、政府职能部门、中小学校等。这些组织机构有着各自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培训形式多样化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的另一特征。从培训层次来看,可分为骨干培训和全员培训,骨干培训又可分为地市级、省级、部级等层次;从培训参与方式来看,可分为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等;从培训活动方式来看,可分为专家专题讲座、教研活动与交流、考察观摩与调研、跟岗学习等。不同的培训形式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从终身学习的理念来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其专业发展也必然需要不同的实现路径。

4.3优化与整合是实现路径的发展方向

在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中,不同的组织机构承担不同的职责,不同的培训形式有着不同的培训效果。成人院校以继续教育为主要职责,有其它组织机构所不具备的积极性,其运作机构也相对完善;普通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通常兼有培训职责,其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较高,但往往与学校体育实践工作存在脱节现象;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包括教育厅(局)、教育教学研究院(室)也承担落实国家文件精神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职责,具有较高强制性和权威性;中小学校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实际场所,最为了解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的实际需要,其培训活动具有最强的针对性。不过,上述任何一种组织机构都不足以承担所有的培训任务,必须进行优化整合,充分发挥各种组织机构的合力,才能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最优化。

各种培训形式也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骨干培训有助于促进优秀教师的进一步提升,而全员培训则是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提升的必需。集中培训有助于促进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水平和育人技能短时间内的提升;远程培训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便利优势,极大地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校本培训有助于解决学校自身的实际问题。专家专题讲座有利于专业理论和基本理念的提升;教研活动有利于针对具体的问题展开探讨并解决。不过,在具备各自优势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扬长避短,对不同的培训形式进行优化和整合,以便有效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Z].2011-10-08.

[2]王艳玲.儿童本位:中国课程发展的转型――钟启泉教授访谈[J].基础教育课程,2010(1):13-20.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9-81.

[4]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8.

[5]潘建芬,毛振明,陈雁飞.体育教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271-274.

[6]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

[7]叶显芳.体育教师类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45-47.

[8]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

[9]杨文轩,张细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式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56-259.

[10]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11]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59.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篇9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在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的基础上,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

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灌输,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普遍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个体能力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应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

2.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

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区别对待,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作业设计的坡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趣化教材,活用教材。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多样地采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可以鼓励小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让抽象化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生活知识,更易于小学生理解。

3.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也至关重要。在小学基础教育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小学基础教育而言,通过科学技术推进现代化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有效举措,是教学手段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的表现。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教育教学,小学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方式传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无疑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教学内容。对小学教师而言,应结合小学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制作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

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基础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校评价改革,是学生发展的力量源泉。就目前而言,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教学评价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片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评价方式还客观存在。为此,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评价,要把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从片面注重学习成绩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主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工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结语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篇10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教学观念转变

在我国现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理念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从思想根于认识到教育权威性的转变,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与教授者,还是要努力尝试作为学生个体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指导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与研究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深刻的认识,并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切实转变自身所具备的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基本观念,适应时展和社会科技整体进步的综合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观念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

新课程理念对于我国现代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与规范作用,并且逐渐成为实现我国各阶段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理念之一。新课程理念中明确规定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所应遵循的原则与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初中数学的具体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与问题,必须做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

1.缺乏对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指导

初中数学是学生接受高中及大学专业数学教育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的接受更深层次数学知识的学习。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受到主观思想、教学任务、工作环境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往往缺乏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指导,这就造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单一、简单的不良环境,不利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与完成。

2.教学观念相对落后、陈旧

在应试教育制度与观念的长期影响与约束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落后、陈旧等缺乏科学性的观念,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开发。初中数学教学观念所强调的教学基本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初中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以现代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全面发挥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重要性。

3.难以把握教学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新课程理念中深刻分析了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初中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普遍较为扎实,整体数学水平也相对较高,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能力较弱。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抓住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通过“题海战术”使学生长期处于“机械模仿”的状态,以解题为目的,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致使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解法比较熟悉,但往往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观念转变的基本原则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积极进行教学观念的研究工作,不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并且以新课程理念作为基本指导原则,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与完善。

1.坚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原则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原则。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逐步转变为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良好的个性品质相结合。

2.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基本原则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教师普遍固守以“教”为中心的基本观念,这是与现代新课程理念不相符的,也难以适应现代教育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与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观念转变中,要坚持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基本原则,使学生通过自主研究与思考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三、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观念转变的的具体措施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对于各项方面专业人才的素质的要求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专业人才不但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要具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与全面能力。新课程理念在全力解决我国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弊端与问题的基础上,对于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意义。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在对初中数学教学观念转变的指导中,不但要求教师积极寻求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且要注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在现代化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置与合理的安排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而且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才能实现将课堂转变为学生活动主阵地的教学目标。

2.融合数学于生活中,体现数学教学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学观念中所要追求的最根本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全面体现数学教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意义。科学的数学教学观念中,教师让学生认识到培养浓厚兴趣和与树立坚定信心的重要性,促进教学活动更加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悟和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使学生逐渐发现数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变换思想练习,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新型的初中数学教学观念中,不但要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彻底的革新与完善,而且要注重对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强化,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练习是课堂活动的基础部分之一。在习题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观念,在练习中引导学生不断变换思想,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坚持正确的思想与方法,而且要具有勇于创新和锐意改革的勇气。初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同时肩负了推动我国基础数学教学工作创新发展与科学进步的理论基础,必须得到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汉典,刘云山.新课程•新理念•新思维系列丛书:初中数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杨红樱,尚明轩,康宝林.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3]王伟伦.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