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组织的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8:12

体育课程组织的要素篇1

一、形成教育场域的“跨界”思维

(一)物理场域的跨界政校行企社等不同的组织间最明显的边界当属地理空间上的物理边界。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机构都有着明确的物理边界,特别是近些年来,高校大学城、工业园区的出现,校企之间人为边界更加明显。尽管物理边界的人为划分有利于政校行企社等组织机构间明确其社会功能与职责,便于各种资源的使用与配置,但是,这也为各组织间共育共享人才培养带来了一定困扰。因此,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实现跨界首要进行的就是物理场域上突破,高职院校需要与协同组织间加强跨界协同的顶层设计,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推进校内外的跨界协同。

(二)社会场域的跨界“社会边界是区分不同组织的主要标志,它是存在于‘相异性’和‘同一性’之间的界限。”[3]社会边界的存在明确了组织的社会使命与分工,决定了社会对其的价值期望,指导着组织活动。社会边界的存在帮助社会成员及其组织明确了身份,确定了其与身份相对应的权利和权力,这对社会组织和成员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反观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不难发现,社会边界也导致了组织机构内部的人固守着对组织社会职责的认识,不愿突破社会边界谋求协同创新。如高职院校教师固守着教书育人的想法,不愿深入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机构中去发掘非专业素质教育可用的有利资源。同样,也导致行业企业等组织机构难以接受因为师生参与而增加的额外成本。这就要求,协同创新进行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时,要辩证地看社会边界的存在。从“变”与“不变”中把握政校行企社各组织间的协同创新。所谓“不变”就是各组织机构在协同创新中首先坚持组织本应有的职能和使命,同样,变就是要学会通过合作实现1+1>2的效应。

(三)心理场域的跨界心理边界是Zerubavela所指的“心理围墙”,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限制线,这条限制线将个体/群体/组织与周边的环境区分开来,是人能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最终界限。”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心理边界,不同的组织群体也有相应的心理边界,他们有一致对外的心理契约。如高职院校的老师认为他们职责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员工则认为他们应该关注产品的质量和销量等。因此,政校行企社等组织机构在合作时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不同的组织机构成员存在着不同的心理边界。不同的心理边界导致政校行企社等各组织间在协同培育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时出现了相互的心理排斥。就行业企业等组织机构而言,他们的排斥主要表现在担心因为育人工作的介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进度和效率,甚至有些组织机构担心会为此出现机密泄露问题等。就高职院校而言,多数教师更多地把经历放在与职称晋升关系较大的专业教学和科研上,认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在增加额外工作量,对协同展开非专业素质教育抱持敌视心理。因此,政校行企社等相关组织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需要组织和组织成员集体祛除心理之“壁”。总之,跨界的教育需要跨界的思考,需要从物理、社会、心理三维场域突破壁垒。高职院校作为育人主体,必须主动走出校门,与政行企社等联姻,这是改变非专业素质教育在高校水土不服的关键。

二、遵循课程设计的“生成”逻辑

(一)非线性的逻辑起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计呈现出线性演绎的痕迹,即以任务为主线,强调知识、技能和职业的线性对应。依据齐格蒙•鲍曼的观点,线性的脚本设计无法遵循思想传达的逻辑,只有遵循非线性逻辑才是遵循了发展的特点。线性的逻辑起点容易将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设计和开发带入单向的逻辑假设中:课程设计开发的过程就是设定任务、制定标准、实现任务的简单过程。然而,现实是知识和能力不会主动进入学生大脑,课程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必须从非线性的逻辑起点出发,充分利用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生成资源,将课程作为“创造和创新创造我们和我们文化的工具”,以非线性的思维设计开发课程,才会有非线性的课程存在。

(二)多维性的课程内容设计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设计遵循非线性设计的逻辑起点,强调创新性经验生成的课程目标。这里的经验可以理解为,学生个体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的体验,经验生成是学生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学习体悟和感受。创新性经验的生成既是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有效把握。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不自觉地生成经验正是非专业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知识内化、行为培植的过程。创新性的经验生成需要多维性的课程设计。至少包括如下三个维度:一是师生是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同样也是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设计者,这样才能实现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实施设计的深度融合;二是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除了遵循已有的预设内容,更应该关照到有可能的生成部分;三是课程内容设计中要充分发掘潜在的和隐在的课程资源。

(三)不确定性的课程实施设计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情景性、生成性的教育。人们不要寄希望于这样的课程能够像课堂上专业课程实施一样,即使课堂上的专业可能也不能希望课程实施按照课程内容设计方案一模一样的执行下去。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是预设的,更是生成的。不确定性的课程实施正是学生在不同的场域、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的真实反映。学生的经验生成产生于具体的实践中,而非课程内容一步步被动接受的结果。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课程开发和设计,而是希望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把握好预设和生成并存的原则,将课程实施方案作为指导,具体的实践则必须遵循好流动和变化的规律。

三、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构”本质

(一)解构单元化的教学内容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来看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过程,首先必须解构“学科化”的非专业素质教育过程,才能建构起生态性的教育实践过程。一般来说,非专业素质教育通常沿袭专业素质教育学科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单元化教育。即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某一专题内容,以教材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通过课堂教学,将教材内容分解成若干单元和章节,教育的过程主要以学科单元为单位,对知识进行分解讲解。这样的教育过程有两大弊端,一是人为的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三个层面(知识习得、行为培植、素养提升)分解开来,更多关照了知识习得层面;二是这样的教育过程容易隅于学校、教室、课堂等固化区域中,教学过程中多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更多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

(二)重构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如上所言,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需要将非专业素质主题学习作为一个系统,不要人为地将教育专题分成若干单元。而应该是将非专业素质教育学习专题作为系统的学习内容,展开系统化的教学实践。具体的做法是,根据选择的教育专题,选择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实践,如同专业实践一般“经过多种类似或相似情境的比较,即通过‘做中学’,获得非完全符号系统的意义建构,或者实现一定程度的符号建构,进而在新的有形的情境中实现迁移”。[5]如此系统化的学习才是对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回归。

(三)重构情境性的学习实践非专业素质教育不以习得多少非专业知识为目的,而是通过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培养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真正触动人心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在开放的、具体的情景中实现的,这样的非专业素质教育过程是情景建构的过程,是在具体情景中实践的过程。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求高职院校首先摒弃学科式教育的方式方法,走到校园内外,通过置身一定的情景,展开具体的实践体验,形成正确的认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这种情境性建构教育,其生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情景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真正将学生的认知、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培植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重构系统化、情景性的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过程,实际就是对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生态把握,是协同创新的展开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四、体现教育评价的“理解”基础

(一)评价标准的生成性基于理解基础上的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评价,同样要和以往的教育教学评价一样制定评价标准,但是这种预设的评价标准必须是导向性的,是一个大致的标准,而具体的评价标准是在评价过程中生成的。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反观,高职非专业素质评价标准的生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评价标准的制定必须是评价主体与被评价主体一起商定而成,评价标准既代表了评价者的意志,也反映了被评价者的需求和意愿。另一方面,评价标准的预设必须是导向性的,具体的评价标准虽是生成的。但是这并代表评价标准没有基本的“底线”,以理解为基础的评价,同样要在兼顾学生、学校、社会等多方需要的基础上设立基本的评价标准作为导向。

(二)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来审视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评价,必须以理解为基础,展开具体的过程性评价,才能保证关注到学生发展的全景,前后关照学生的变化,根据学生趋好以及趋好的程度进行综合评定。协同创新中,以理解为基础的高职非专业素质评价,评价者必须由始到终,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中,评价者以理解为基础,通过对被评价者(学生)的在具体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行为表现、先后变化等进行判定。在进行评价过程中,要求被评价者要以理解为基础,根据对老师的任务理解,创新性地展开具体的实践学习活动,而不是简单地对老师要求的执行。当然,过程性评价并不是不关注评价的结果,而是根据评价过程,更多样性地反映评价结果。

体育课程组织的要素篇2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制约因素

不久前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称:“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可见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交融的教育上。自原国家教委1995年推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以来,很多高校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模式和途径。经过15年的努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遭遇到发展的瓶颈。因此分析制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因素,积极探索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模式,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一个课题。

一、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未列入学校整体规划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和科研处于高校办学的中心主导地位,一些高校缺乏对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学校的学术讲座和社团活动,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边缘化和弱化。文化素质教育普遍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和规划性。

2.教师和管理者自身的人文或科学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对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寄希望于教师的指导,然而由于目前高校教师过分专注于自身科研和专业的发展,导致了文科专业教师缺乏科学素养,理科专业教师缺乏人文素养,这在教学中表现出教师过分专注专业的教育,在人文课程中缺乏科学素养的养成,在科学课程中缺乏人文素养的培育。而高校的管理者则往往专注于一些硬件发展指标,对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使命等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思考,在实际工作中也就缺乏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文化素质教育措施。

3.文化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不健全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落实文化素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但现在很多高校的院系体制结构,基本上依据学术领域的分工原则,教师以进行专业教学为其主要的工作,而将参与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一种负担,所以文化素质教育就成为被忽视的一个环节。文化素质教育搞得如何,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文化素养上。而当前有些高校的做法往往是以听讲座次数计成绩和学分,这很难发挥评价机制对学生提高文化素质的导向作用,而且容易使一些文化素质讲座成为了学生赚取学分的工具。

4.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互相割裂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教育体制模式固化和传统路径依赖,文化素质教育仍面临着严重的外部环境制约。在教育理念上,人才培养体系与文化素质教育理念脱节,存在意识形态教育取代文化素质教育、割裂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联系的观念意识,文化素质教育处于次要从属地位,甚至被边缘化。人们把文化素质教育视为扩大知识面的教育,而非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教育。由于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上的不足,导致整体推动力的不足。

5.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开设比较随意

从1998年开始,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公共基础及公共选修课程,创办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成立通识教育性质的学院,旨在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可见本科教育阶段始终摆脱不了专业教育的传统模式)。这些措施与文化素质教育相辅相成,促进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一些高校为了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质量,在原有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重点扶持,开设了一批文化素质教育类系列课程,一些高校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如南开大学的科学素养教育、数学文化,四川大学的中国文化、西方文化课程等。但总体而言,大多数高校文化素质类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依然是内容杂、地位低,课程的开设具有随机性和随意性的特点,缺乏对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作用、特点、教学内容与方法等的研究探讨,没有进行认真、有效的高端设计,课程之间也缺乏整体的联系。还有很多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开设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

那么,制约文化素质教育发展有哪些因素呢?我们可以从高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制度、培养制度等制度方面来进行分析。

二、制约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

1.管理体制因素

为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一些高校成立了与院系平行的实体化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或基地,但更多的高校只是成立了虚体的组织,还没有建立实体机构。有调查显示,100%的基地高校成立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但仅有13%的高校成立了与院系平行的实体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或类似机构,其余的则分设(挂靠)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或人文学院,[1]在体制上就使得文化素质教育很难把各院系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等很好地有机地整合起来。

2.运行机制因素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的主要职能一般包括: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类选修课、举办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等。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的职能仅限于组织和开办一些系列讲座。它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体系建设职能、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研究职能以及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职能都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这种运行机制严重削弱了文化素质教育机构的地位,使得文化素质教育在学校处于边缘地位;使得文化素质教育类系列课程的建设和开设游离于学校的主要课程体系之外;使得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拓展;使得文化素质教育只停留在使学生增加人文知识、补充基础教育之不足、弥补专业教育的缺憾层面,而没有上升到培养健全的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的着眼点上。

3.组织制度因素

为了落实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一些高校吸收了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了综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探索,如北京大学成立了元培学院,浙江大学成立了竺可桢学院,复旦大学成立了复旦学院,中山大学成立了博雅学院等。这些高校力图通过组织变革,加强全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使人文和科学交融的文化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但还有相当多的学校没有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是小规模地进行一些综合班(创新班)的试点工作,使文化素质教育的受益面仅仅只限于综合班(创新班)的学生,而没有在全校范围内铺开。

4.培养制度因素

中国长期实行的是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制度,尽管教育目标改变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人才,课程体系、教学制度的形式结构也做了相应的改变,但实质上包括内容、价值取向、教学目的及教学方法等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下面以学分制和课程组织管理制度为例来进行分析。

(1)学分制。从学分比例看,中国大学的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有30%至40%多一点,但分析课程内容构成则不难发现,占据大部分学分的公共基础课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两课”课程)、工具技能掌握(外语、计算机),以及服务于专业学习目的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高等数学)。人文素养教育、科学素养教育以及二者相交融的教育非常薄弱,涉及多学科的综合课程、问题课程并不多见。这与长期以来中国过分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以及培养专门人才不无关系。

由于“两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而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等又是理工科进一步学习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课,因此,各高校很难有空间再根据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和目标自主设计公共必修课。

相对可行的是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建设,加强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品质,增强课程吸引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涵由选修课扩大到公共基础课甚至专业基础课领域,精心构建课程体系,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

体育课程组织的要素篇3

关键词:泰勒原理;新课程改革;组织经验;基本标准

泰勒通过总结八年研究的系列成果总结出了“泰勒原理”,这一理论使其占据了课程理论中的主导。此著作虽然没有详尽描述开设每门课程具体需要的步骤,但是对怎样去分析、诠释和规划课程给出了指导意见。

此理论是随着四个要素展开的,这四要素在开展每一门课程时都应得到落实:

第一是确定目标,即学校应当达到怎样的教育目标。第二是选择学习活动,即为达到这些教育目标需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第三是组织学习内容,即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第四是发展评价手段,即我们如何才能判断这些教育目标的实现。[1]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将侧重点放在讨论有利于实现各类教育目标的种种学习经验,但是若不将这些学习经验以一种科学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既符合学科结构逻辑又符合学生心理的组织,那么将大大削弱教学本身的效果。既然必须整合学习经验形成贯通整个学习过程,那么必须将学习单元、专业课程和实施计划组织起来。而在新课改提出了很大程度上要将课程组织设计落实到教材建设上来,教材的开发要体现多样性、先进性。那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泰勒原理又应该如何与其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呢?

1新课程改革与泰勒原理在课程组织上的借鉴

泰勒原理中讲到“在为一门课程制定组织方案时,有必要确定给课程中作为组织线索的要素”。在新课改中提到“所谓‘课程组织’的要素是指根据课程标准将课程要素(如概念、法则、技能、价值等)和课程内容妥善加以设计和编排,已形成课程的类型和结构的过程”。[2]

因此,在为学校或某领域编制课程时,必须确定哪些类型的要素作为课程组织中的线索最有效。例如,在初高中的化学课程中,组织要素就是基本概念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教师首先确定化学基本概念,例如物质的量,这条概念在化学中的应用无处不在;例如玻璃棒的使用,它不仅是简单的运用与搅拌,还有过滤、转移液体等。此次新课改中关注了课程组织的要素并肯定了它的价值,这就是对泰勒原理的延续。

2新课程改革与泰勒原理在课程组织上的发展

泰勒原理提出:要组织一组有效的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标准。①连续性:指课程的各类要素进行直线性重复。比如在培养阅读技能时,就必须确保学生能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地、不断地训练阅读技能。②顺序性牵涉到连续性,但又超越了连续性。顺序性作为一项标准,就弥补了它的不足,顺序性的重点是要将后续经验累积在前段经验的基础上,且更广更深的探究所针对的经验。此时两者均为纵向关系。例如在数学课程的整个讲授过程,只有在学会基本运算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扩展更多的公式法则。③整合性:指学习经验的相互联系。即把所获得的知识经验综合起来,并在学习过程中将自身已获得的经验与新获得的相关要素相互关联。例如,现在推行的多元化学习,多学科或跨学科交叉相互贯通,富含创造性,往往能获得单一学科所无法得到的成绩。

《纲要》新提出的基本标准扩大了应用范围。它不只局限在学习经验的组织过程中,而是将这两个标准发展到了组织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这就给实验教材的开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新课改提出的基本标准对泰勒原理强调的标准做了进一步的归纳。

3新课程改革与泰勒原理在课程组织上的实际运用

当确定好教学目标和学习经验之后,如何组织好这些经验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泰勒指出,为了使教育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必须对教育经验进行有效组织,以使之相互强化。[3]

对学习经验的选择及组织,通俗的讲就是如何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和怎样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的决策权大部分都掌握在专家和教师手中。而学生们真正需要什么、对什么类型的内容感兴趣却鲜有问津。根据此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互动,使其主动获取消化知识。教学设计以及教材编排也应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同时,教师作为课程组织者更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合理评价学习效果,给予学生反馈以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状态。

4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组织的设计如何与实验教材的开发相结合

国家有义务为教师提供标准化教材,这种教材的开发是以成套化进行的,但新教材开发政策还鼓励一线教师自助开发适宜的教材,这对于课程组织的设计与实验教材的开发相结合是一项很好的举措。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综合化、统整的课程,建立课程教材改革的整体观。实验教材设计应该将所学科目规律和如何适应各科目规律恰当融合,将重点放在各科目间基础概念、必备技能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上,掌握好知识点和学科整体知识之间的关系,避免科目之间内容孤立并缺乏学科交叉的情况。教材的设计,既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兴趣,更要提倡校本课程和一线教师自主开发适宜的教材,这就使得教师能够通过自己日常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地特色优势在国家课程标准范围内开发特色教材,更适合学生去理解。

5结论

新课改受“泰勒原理”启发进一步优化发展了其中在组织学习经验提出的三个标准,可取得较好效果。将不同的课程实际相结合,新课改、课堂设计以及实验教材的开发应用也一定会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体育课程组织的要素篇4

根据市局计划和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要求,本学期我们体音美组将在抓好体育、音乐、美术老师们的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继续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立足于课堂,从而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素质、健康素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利用音体美学科的教学特性,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教育精神;把教书育人放在首要位置,以五认真为目标,认真钻研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特别是熟练掌握现代化技术,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全面更新。改进教学模式,努力探讨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模式,同时要加强政治素质、业务理论学习、加强师德规范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加强集体教研、备课活动与相互听课、评课、议课、课后反思的交流、要加强教研、课题等的突破。

二、教育、教学

本学期全组老师将一如既往地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改进教法。上好每一节课,以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效果。做到有的放矢,有始有终完成教学工作。狠抓学生的两个习惯,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组织全组教师参与新课改,全组教师互相参与、学习,以初一、初二学生为重点,把课改有针对性的贯穿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学习。

三、工作重点和举措

(一)工作重点

1、按照学校和市局的统一部署,抓好备课、上课和教学总结,按期进行教案检查;适时组织教学调研活动;主动与学生进行教学信息交流。

2、通过实施新课程标准,促进教育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吸取新知识,力求教法,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实效性。积极参与体育新课程教学活动展示,力争各教师都推出学校组织的研究课,新入职教师的示范课。

3、结合学校场地器材设施及音乐教师的实际情况,严格按计划组织上课,力求教学规范化,科学化,体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抓教研学习、提高全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基本实践能力。

1、切实落实办公制度,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好地配合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安排多次相关内容的集体学习和个人资料学习,向45分钟要课堂效率,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学习,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2、师徒结对子,司文杰与杨涛结成了新老搭档,通过新教师上课,老教师评课,然后老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观摩,找到自己的不足,积极做好新老教师传、帮、带的工作,使青年教师迅速的成长,在上学期的工作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精心策划、依靠全校师生组织好各项群体活动。

1、认真组织好学校大课间活动。

2、做好课外活动的管理组织。

3、认真组织落实本学期各年级的竞赛活动。

4、开展好美术组的篆刻和素描、组织好音乐组的合唱队和舞蹈队。

5、认真上好音体美校本课。

(四)协调好各方关系,努力提高业余训练水平及音乐美术的课外小组活动。

1、组建多个项目的训练队,篮球、田径、跳绳、踢毽、乒乓球、长跑队伍等,加强队员的科学选材和常规管理。

2、保证每周的训练时间,协调好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保证训练正常进行,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等时间进行训练。

3、美术组的篆刻和素描,音乐组的舞蹈队和合唱队要保证时间,要效率。

体育课程组织的要素篇5

关键词:文化活动;有效开展;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89-02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时间也变得更加紧张,因此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十分重要。在开展高中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中开展体育活动十分必要,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得到娱乐,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然而在开展高中学生课余文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以缓解,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高中课余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进行多学科的学习,同时学科学习的难度也进一步增加,并且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这就导致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很多学生出现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教室、餐厅和宿舍,其余时间都用于读书学习。自不待言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违背,将体育互动融入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二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在高中课余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此展开论述。

1.1学生对高中课余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在高中课余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引入体育活动,并没有受到学生的重视,很多学生对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并没有正确的认识。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或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只是敷衍了事,没有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只有实现学习过程中的劳逸结合,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部分高中学生往往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结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由于学习效率并不高,因此也没有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1.2高中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然而目前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体育锻炼的内容不够丰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目前高中学生的课余体育文化生活多以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项目为主,这就降低了具有其他体育爱好的学生的参与度。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到课余文化体育项目中来,应该实现课余体育项目的多样化。

1.3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组织高中学生在课余文化事件开展体育活动,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对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只有这样体育活动才能顺利的开展,学生才能真正达到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然而目前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却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很多时候学生都是在自由活动,没有教师做专门的指导,这就导致学生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尤其对于体育爱好并不浓厚的学生,更不愿意在课余时间去独自进行探究,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大打折扣。

1.4学生进行课余体育文化活动的机会较少。虽然学习能够组织学生开展课余文化体育锻炼活动,但是这种活动既是不定时的,同时又是频率较小的,因此难以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无规律的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放弃一些锻炼机会的原因。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很重要,尤其是在课余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更多体育项目,不仅对学生高中阶段的生活与学习有很大帮助,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都有深远影响,对于高中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文化活动的机会较少的情况,应该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

2.应对高中学生在课余文化体育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

为了通过课余体育锻炼活动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本人作为一名一线的高中教师,结合实际的经验就文中提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2.1引导高中学生树立对课余文化活动的正确认识。想要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余文化体育互动中去,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就要首先引导学生对课余文化体育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给大脑留出休息的空间,学生才能更高效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使学生神清气爽,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升,学生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2.2丰富高中学生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容。不同的学生由于个人爱好及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既是有些项目是学生感兴趣的,但是学生也想要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掌握更多的技能,因此,使体育项目丰富化是提高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在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习街舞等流行的舞蹈,这与高中学生的性格特征相吻合,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3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虽然学生进行的体育活动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但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体育教师应该积极的参与到组织与管理中来。首先因该为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配备掌握多种技能的教师,以便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指导,同时学生进行的锻炼应该是有序的,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课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为了对学生的课余文化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学校方面也应该引起重视,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

体育课程组织的要素篇6

2002年,仰恩大学在福建省民办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校党委,建立健全了党组织。至2011年,全校共建有9个党总支,71个党支部,中共党员1993名(含预备党员)。校党委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认真组织开展党支部“立项活动”,以保持党员先进性为基础,大力加强党支部建设,大力加强师生思想素质教育。其次,通过组织党校、团校学习活动加强思想素质教育。至2011年,学校党校已开办了25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参加学习的学生达25000多人次。培训班实行以学员自主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每期培训班以系部为单位建立学习班级,并成立临时班委。班级下设若干学习小组,由班委兼任小组长,负责本班组的管理,保证党、团课程学习的顺利完成。积极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党委通过组织学生党员过组织生活,组织学生党员“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带动学生党员养成积极自觉参加实践活动,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严格执行《学生行为规范》,带头遵守学校各项规定的良好习惯。

2011届毕业生中共党员1035名,占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学校不断加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把全员培训、统一思想、集体备课作为增强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要手段,把教学规范化、教学现代化作为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完成了由教材体系向课程体系的转化,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到课率通常是百分之百。增强学生爱国情感。为激励师生爱国热情,培养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仰恩大学长年坚持在两个教学区举行升国旗仪式。该校大学生,每人每周都要在自己的宿舍区参加一次升国旗仪式。这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活动,从建校开始,一直坚持下来,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障经费投入。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党、团活动,每年派出骨干教师参加省委党校的业务培训,并优先给予思政素质教育课题经费,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思政教育学术活动。学校还及时更新校园广播设备,制作了几十块固定的宣传栏,组织了百人“学生记者团”,深入采访和及时报道学生的好人好事,确保思政素质教育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仰恩大学在二十三年的办学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开展以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立德树人活动,并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道德行为。首先,建立增强诚信意识的考试制度。例如,2007年为加强考试纪律,教导学生诚实守信,学校不仅下发了《关于加强考风考纪教育的通知》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学习并遵守,而且还开展了仰恩大学“诚信考试风尚奖”评比活动,多方位多角度的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其次,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全方位严格教导学生。1994年,学校制定了《仰恩大学学生守则》,不仅从学习和生活方面作了严格要求,而且还加入了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规范方面的内容,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先后进行了三次修订,为学校立德树人活动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基本规范。第三,建立增强集体观念的班级组织制度。学校各班级,除建立班委会组织外,另设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学习互助和其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这些措施在造就仰恩大学学子爱国重义、勤勉质朴、诚实守信、开拓进取的品格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仰恩大学作为首批民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试点单位,从2004年至2011年,连续8年贷款学生还贷率达100%,贷款违约率为零;2010年11月,仰恩大学政法学院2009级社会工作专业张默超、程扬、王婷、杨建、范一超等五人手挽手搭起人梯勇救落水儿童,他们的英勇行为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表彰。

为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建立了由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班主任和班级心理保健员组成的三级心理保健网;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心理素质类课程列入学生公共必修课;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助学体系等措施。在学生工作中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力度,学校将心理疏导、经济帮助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启发、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珍惜生命、关爱他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新人。

学校对各类学生社团采取弹性管理,重点监控的措施,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通过鼓励学生组织活动,重在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常年组织的活动有: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征文、书画展览、班级风采竞赛、知识竞赛、设计大赛、模拟法庭、模拟股市大赛、模拟商务谈判、趣味程序设计、动态网页制作等文化、科技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例如,2008年成立的经济研究会,每年组织一次“仰恩大学学生经济论坛”,论坛包括“对话海西”、“对话总裁”、“经济辩论”、“经济沙龙”等组成部分。整个活动从策划、筹集资金,到组织实施、邀请嘉宾等都是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还有以团体面貌出现的,以“普及舞蹈,提倡文明社交,培养高尚情操”为宗旨的,学生自发组织的寒舞纪、舞啸天等街舞团体。精于团队协作的他们,自1998年起就多次代表仰恩大学夺得福建省街舞比赛团体冠军。诸如此类学生自发组织、自我管理的团体,还有武术协会、公关协会、乒乓球协会、书画研究会等150多个学生社团组织。此外,学校的教室、宿舍卫生和草坪管理,都由学生负责。学生在日常劳动中,体验环卫工人劳动之艰辛,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课堂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关键在于构建一个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仰恩大学通过改革专业课程、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加强审美素质教育、加强体育素质教育、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建设素质教育特色课程等措施,在民办高校中较早构建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一系列探索,在2007年修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提出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要求,培养学生的全面知识与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技术的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在具体操作上通过“三增三减”来实现,即“增加自主学习课时,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增加选修课比重,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实践课学时,减少理论课学时”。为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学校于2000年在福建省民办高校中率先实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学校先后投入巨资建设了先进的校园网络,建设了一批多媒体教室。戴止2011年,全校多媒体教室达180间,座位数20350个。#p#分页标题#e#

学校自创办之初,便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1999年起,开设了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艺术概论、中外影视欣赏、欧美名诗解读、经典广告鉴赏等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修满5个学分。2007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须修满15个学分。目前已设的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常年保持在75门左右。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学校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如大学语文课教学,从教材选用、篇目选择,到讲授重点,均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多元开放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课外学习指导,积极支持文学社团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从事创作、演讲、书法等文化活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学校鼓励学生成立相应学习社团。如文学社团代表性的主要有红城文学社和白桦林诗社。红城文学社是学校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社团之一,至今已成立18年,在校社员1200余人。红城文学社主办了《红城》文学报、《红城新闻报》等刊物,其高质量的文学稿件多次在《泉州文学》及省内其他刊物上发表,并在大赛中获奖。白桦林诗社创办的《白桦林》诗刊是仰恩大学第一份纯文学电子杂志,被称为仰恩大学学子心灵的后花园,目前已出版13期。诗社有成员近300人,在福建高校文学社团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校园诗歌的一支新兴力量。此外,学校每年大批量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积极营造校园学术文化氛围。以2011年上半年为例,学校先后邀请了福建师范大学郭丹教授主讲《国学与国学热漫谈》、华侨大学陈少牧教授主讲《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互动》、福建师范大学胡沧泽教授主讲《中国文化在日本》、福建师范大学王丽丽教授主讲《从中西文化差异谈起》等文化素质系列讲座9场,深受学生欢迎。

学校明确提出要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与学校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文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15%。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搭建平台。如广告实验室,向学生提供摄影摄像器材和后期编辑系统,通过鼓励学生利用设备拍摄广告、影视作品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在闽南地区一些知名的企事业单位、新闻机关、文化机构等建立了数十个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建立了包括“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在内的校外素质教育基地5个。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使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社会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学校坚持开展包括假期社会调查、国庆社会宣传、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到素质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出台了《仰恩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办法》,界定了创新学分的认定标准、认定范围及认定程序等,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最高可获得6个创新学分。

仰恩大学始终把开展审美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建校伊始,学校便从全国各地招聘了一批音乐、舞蹈和美术教师,组建了文艺教研部和书画艺术研究室,作为开展美育的骨干力量。目前,文艺教研部有教师19人,其中一级演奏员1人、二级演奏员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14人,负责全校学生的音乐选修课,指导学生课外修习器乐和舞蹈,指导学生文艺社团活动,组织全校性大型文艺演出。学校组织了管乐团、民乐团、舞蹈团、合唱团等文艺团体,其中管乐团有三个分团,每个分团100人。这些学生文艺团体经常深入农村、社区为群众演出。书画艺术研究室有国画、油画、书法一级美术师各1人,负责学生书画社的绘画、书法学习指导工作。学校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学会一种西洋乐器或民族乐器。学校坚持开设艺术类系列课程,规定每个学生必须选修2个学分艺术类全校性选修课程。艺术类系列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素质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广告美学与艺术鉴赏、音乐鉴赏等艺术类课程及乐器必修课,引领学生走进美的天地,在审美熏陶中逐步形成自己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此外,学校还通过开设针对性的讲座、举办演讲活动和读书活动来抵制社会上不良审美风尚的影响,帮助学生分清美好与丑恶、崇高与低俗,引导学生走出感性沉沦的误区,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对生活的审美态度。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常年的坚持,学校审美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例如,在2009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仰恩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参演的器乐节目《黄河愤》荣获艺术表演类甲组三等奖。在2009年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仰恩大学学生荣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在200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仰恩大学学生作品《成长方程式》荣获优秀奖。在福建省举办的历届大学生艺术节等比赛中,仰恩大学学子更是硕果累累。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学校倡导终身体育终身锻炼的理念。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保健体育等15门选练课。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一项体育运动,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其次,学校坚持体育教学四年不断线,坚持一、二年级的普修与三、四年级的选修相结合,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第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校积极组织班级间、系际、院际篮球、足球、排球等对抗赛,积极组织学生各种体育社团活动,定期与兄弟院校进行友谊赛、交流赛。2011年仰恩大学代表团在福建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了5金、2银、3铜的好成绩,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为保证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先后投入巨资建设了一批体育设施,现有400米塑胶跑道标准运动场3个,篮球场88个,排球场15个,多功能文体中心1个、多功能大礼堂1个,运动场馆总面积近15万平方米。

立校之初,仰恩大学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学习中国传统战略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全校必修课《孙子兵法》,并作为仰恩大学特色课程一直延续下来。学校加强对该素质教育特色课程的建设力度,组织教师编写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出版教学辅助用书《孙子兵法导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孙子兵法》已经成为仰恩大学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2007年4月16日,CCtV4“直通香港”栏目在介绍仰恩大学办学的专题片中,着重介绍了仰恩大学《孙子兵法》素质教育特色课程的建设情况,盛赞了仰恩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开创性做法。#p#分页标题#e#

仰恩大学地处福建闽南“金三角”腹地,地区外向型经济和港口经济特点显著,民营企业遍布各地。近年来,仰恩大学毕业生因综合素质较高,特别是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外语、计算机能力较强,又有务实精神,就业率一直比较高。这说明学校以英语教学和计算机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学校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是重新规划课程,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二是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模式;三是加强中外教师合作,共同构建大学英语“四年一贯制”教学体系,按年级、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四是加强双语教学,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开出6个学分的双语课程;五是建设了一批语音实验室、多媒体视听说实验室和语音自主学习室,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与条件。从2007年起,全面启动和推进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将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纳入课程计划和考勤管理。第二,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外籍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建校以来,学校聘请的外籍教师常年保持在50人左右。各专业从三年级开始由外籍教师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和英语视听说课程。同时,注重引进英文原版教材,目前学校共引进美国英文原版教材21种。第三,重视第二课堂的英语学习。学校常年坚持开展英语角活动,邀请外籍教师参与,通过主题对话等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开展全校英语演讲比赛活动,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坚持每年举办2次全校性的英语演讲比赛,一次是随机抽选参赛学生的点名赛,一次是自愿报名的英语演讲大奖赛。两种比赛兼顾了全员参与和优中拔优的需要,即促使每个同学都要认真准备,也使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此外,学校还设计了侧重于英语视听说的仰恩大学实用英语六级考试和仰恩大学英语语言(口语)六级考试,编写了相应教材。

改革公共计算机教学。首先是缩减公共计算机理论课时,增加实验课时。例如,将计算机基础课减为3学分。其次,是采取分类教学。针对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要求的不同,采取分类教学。如《数据库》,学校允许不同专业学生从VFB或VB中选修一项。第三,根据专业需要把专业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体现在教学计划上,如增设专业应用软件课程。深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在厦门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从2008年9月起,学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生中单独设置了“教学改革试点班”(以下简称“试点班”),试点班由厦门大学原计算机科学系主任赵致琢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和责任专家。试点班按照“高起点、厚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从一级学科的知识组织结构出发,重新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2011年8月,赵致琢教授在“2011年暑期全国计算机科学学术研讨会”上就仰恩大学试点班的改革情况作大会主题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体育课程组织的要素篇7

[关键词]高职;人文课程;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23-02[Zw(n]

[作者简介]罗杰文(1967―),女,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副编审,研究方向:高职人文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学习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人文课程教学作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课堂,承担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对人文课程属性的再认识

人文课程具备人文学科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特征,遵循目标价值与逻辑方法二元功能结构分析的一般法则。在不失偏颇的情形下,课程自然属性与社会特征的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客观呈现出知识传授、精神阐释、文化实践三大教学任务功能,而对任务功能及其结构的全面认知与合理设定,切实影响着人文教育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整体功能与实效。

知识传授作为课程的自然属性,由基本概念、定义、事件描述等要素构成,它主要回答“何为学”的问题,课程知识传授在课程教学中所设置的比例,需要结合教授对象已有的知识储备、可能获得的知识信息来确定,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使学习者充满兴趣且集中高效地掌握课程涉及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成为一种必然。

精神阐释作为课程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交集,它回答的是“为何学”的问题。它是基于课程知识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经验、智慧、品质等规律性要素的,是课程教学的精华所在,也是人文课程教学价值的集中释放地。精神阐释既受制于教学者教与学习者学的能力,也受制于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对课程教学的反作用,等等,但其合理结构的终极因素取决于教学中存量优质教学资源的多与少,存量优质教学资源的权属可以是学校所有,也可以为学校所用。

文化实践作为课程的社会属性,是人文学科教育及其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它回答的是“学为何”的问题。它基于知识讲授与精神阐释的基础,并将教学成果与社会文化展示与影响有机结合。文化实践表现为组织者与实践者对教学工作的一种责任态度,对社会义务的一种责任担当,因此,客观上要设置“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课程文化行动及文化活动教学环节,并与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等文化实践项目一一呼应、互为载体、彼此通联。

在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人文课程教学的合理架构与比例,并积极搭建“知识传授、精神阐释、文化实践”外延平台:以名师大讲堂、专题讲座为补充与拓展的理论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成果展示与社会文化服务为素质与技能提升的实践教学平台,以此构建以整合社会优质教学资源为内涵的双轨并行的课程资源平台,不断提升人文课程实效化建设品质。

二、对人文课程体系设置问题的再认识

如何设置人文课程,不仅决定着课程数目的增减,也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的实效。因为人文课程设置以其联系性、补充性、交互式为特点形成学科体系,且相互影响、彼此关联与支持,体现出整体功能的逻辑性与实效性。人文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固定课程与动态课程互补、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行的原则,并把课程设置纳入学生整体的学科教育规划中,着力解决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切实提高学习方法、创新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三种能力。

我校在遵照上级文件规定开设必修性人文课程的同时,还注重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交融互补。目前形成了以社会与政治、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自我与人生、科技与人类、创新与发展、沟通与管理七大类课程为核心的“大人文”课程教学体系,实现课程设置目标一致、价值同类、功能互补、经验互学、方法互借、资源共享的实效性,以进一步拓展人文课程教学内涵,放大课程教学功能,实现课程从规范化建设向品牌化、特色化建设目标的转型。

三、对人文课程教学组织与设计优化问题的再认识

课程教学组织与设计的优化表现为教学全过程组织与设计的优化和课堂教学组织与设计的优化两个方面。在人文课程教学实践中,侧重于课堂教学组织与设计的优化,对教学全过程的组织与设计的优化问题往往重视不够,也力不从心,而教学全过程的组织与设计的优化又恰恰是人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与基础。若教学全过程的组织与设计的优化不能有效实现,可见的预期教学效果只能依靠教师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技”与“术”来展示,而这种展示又恰恰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人文课程实践中,要落实好知识传授、精神阐释、文化实践三大教学任务及延展好课程三大教学平台,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组织与设计的优化,更需要体现整个教学过程组织与设计的优化。而整个教学过程组织与设计的优化,因涉及教学时空的延展及教学投入等诸要素的变化,仅凭教学团队与教师很难完成,需要顶层设计。而顶层设计则需要确立“大质量观”与“质量前置”的理念,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动力,全面激活教学资源要素,建构“知、行、文”三要素相向而行且有机交互的人文课程教学运行机制,并有机融合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设计环节,使人文课程的实效性发挥成为可能。

我校在优化教学组织与设计中,除在微观领域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组织优化模式外,还重点探索中观领域的全过程教学组织与设计的优化工作,试行“13+X”的整体教学组织优化与设计模式,注重激活教学全要素,使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教学任务与教学资源相匹配,这些优化措施涉及课程优质资源整合、课程教学实施反思与整改、教学成果展示与行动、教师教学素质提升等内容。通过课程教学组织与设计的优化工作,教师的教学时空得到拓展,角色扮演也丰富起来。目前人文课程教师不仅担任人文课程教学工作,还是大学生社团导师、人文课程导师、社会优质资源整合项目师、课程开发建设项目人等,教师发挥多功能的角色作用对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产生了极大帮助。

四、对人文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的再认识

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社会对人文课程教学的要求及其评价对象的实际,对人文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人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使受教育者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从而提升内在气质修养、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教育。[1]因此,人文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客观存在着课程教学过程评价与育人效果评价的双重定位。课程教学过程评价呈显性特征,易于作与认知;而育人效果评价是人文课程教学对人的成长成才的作用,呈隐性特征,不易作与认知。

我校在教学过程质量评价中重视课程设置的评价与课程教学组织与设计的评价,而在育人效果方面,则重视学习者行为的输入与输出。课程设置评价主要涉及课程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与发掘,课程整体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与互补,课程选定是否得到充分理解与接受等。而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涉及教学组织与设计准备是否充分、教师履行教学职责是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是否充分等。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涉及实施学生素养工程的绩效评价,课程是否搭建出有效的教学拓展平台、展示平台与社会实践平台等。

总之,人文课程实效性建设应立足于“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认知活动,确立课程系统质量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建设观念,同时积极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设品牌化课程质量体系,以推动人文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组织的要素篇8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改革包括课程内容改革和蓑学方法改革.要注t培养和曩高学生的蓑学能力,以增强学生对社套需要的适应性。

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一门专业性基础理论学科,它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教育部领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目录》中,均把学校体育学列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几十年来,学校体育学课程为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培养人才的思路和模式变化很小,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加大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力度的要求,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的学校体育学,应走在改革的前列.为此,就我校学校体育学课程改革情况与同仁进行初步探讨.

从1997年9月到200。年5月,分别对我系1998届、1999届和2000届毕业班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法进行改革.1998届学生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即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个别章节的个别间题进行集体讨论,仅仅对“体育课的密度与负荷”一节,运用讲授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这种课堂组织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满堂灌”的现象,教学评估和教学实习均不尽人意.针对这种现状,系领导汇集任课教师,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研究.认为教学方法单调,教学组织形式缺少吸引力是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一般,教学能力低下的直接原因,并及时研究对策,在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和课时分配的荃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

1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改革: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开设特色课,专门讲述教材与教法,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体育课教学方法的特点与作用,体育课堂教学技艺,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与设计,体育课场地器材分布的合理性探讨等.

教学方法改革:把原课程教材和特色课同步进行,同时,把斑级分成5}fi个学习小组,把一周的6节课分成3次进行.第一次上理论课,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圈绕实现目标提出4}5个问题,供学习小组自学和讨论,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讲台讲解,最后由教师总结并给学生当场打分,该分参与学期成绩评定.第二次上实践课,结合第一次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各学习小组自已设计一节实践课,并推荐一名学生上课,各小组交叉进行观摩.第三次上评讲课,在交叉看课的基础上,分别进行认真评价,最后由教师总结并打分,该分同样参与学期成绩评定.本教学改革方案分别在我系1999届.2000届毕业班进行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效果,我系学生并在学校举行的19”届、200。届毕业生教学能力大奖赛上连续两次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2注盆教学能力的培养

C1〕加强实践环节,增强教学能力培养的力度.21世纪的中等体育教育要求高师生的教学能力趋向高质量、多元化,这势必要求改革现有的教学和实践模式.首先是增加学生实验和实习时间,拓宽实习内容,其次是实践形式多元化,根据学生教学能力内涵的不同要求,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实践形式,如针对学生教学设计能力普遍较差的状况,增加“说课”环节,从而将学生的教学设计实践由原来的个体封闭式操作变为开放的、透明的、有较强的研究与指导性操作.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这一状况,增加课后集体评课,让所有看课的学生各抒已见,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间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语言逻辑思维的能力.另外,针对学生组织和指导课外体育活动能力普遍较差及不了解中学体育实际等情况,我系与市内体育设施较好的学校长期保持联系,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观摩体育课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让学生适量承担一些中学体育的辅助性工作,培养他们的组织和指导能力.

C2)增加指导性、渗透性及示范性.在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教师的正确指导对学生的教学能力素质形成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针对过去学生教学能力素质的培养仅靠学校体育学任课教师个人指导的状况,我们采取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全系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负责每小组学生的备课、上课及相关事项,并定期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量化考核,形成了广大教师共同关心并切实参与学生教学能力素质培养的良好机制.

现代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且缓慢的过程.除了有计划有目的的专项理论教学与实践外,高师教育的诸环节、诸方面,对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把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渗透到高师教育的各个方面,如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知识竞赛,在社会调查中注重对中学体育现状的调查,经常参加中学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等。

C3)注重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能力素质向高层次发展.在注重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加强学生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如写“说课”稿、评课稿,举办体育教学研讨会等.对一些有价值的体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进行普遍推广和应用,并给予一定的荣誉,从而形成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3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

(1)加强学生的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通过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让学生站在大教育的角度上,调查研究中学体育现状,为以后进一步实施中学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C2)通过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方面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技能,围绕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核心目标,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实际水平.

(3)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了解教育信息,丰富学生的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较好地掌握教学科研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及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能力.

4建议

目前我校体育系课程教学改革正处于探讨之中.面向21世纪,培养素质全面发展、教学能力较强的体育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应继续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开设特色课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C1)充分认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正确理解教师、教材、学生、教法、知识、能力的辩证关系,抓着解决间题的主要矛盾.

(2)认清当前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和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

体育课程组织的要素篇9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重庆教育学院的实际情况,首先由学校的教务处牵头,组织相关的专家组成教学小组,共同研究拟订教学计划,然后分工合作,协力完成教学计划。其次论证分析,探索出了专题讲座、自主教学、课外实践体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1)专题讲座: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学院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设立了《励志修身》、《求真明理》、《科学精神》、《社交礼仪》、《奋斗人生》共五个单元。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一方面活化了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增强了课程教学的专业化程度。(2)自主教学:自主教学环节主要分为《情感天地》、《审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四个单元,由各系部学工队伍带头,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比如说讨论、情景模拟、体验式、案例分析等等,主要通过分组教学来完成。(3)学生自主阅读:本部分包括心理健康和敬业创业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撰写学习心得,然后由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强化学习效果。

2“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该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促使他们能够利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情感、价值观和态度方面全面提升。因此,教学内容的优化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理解细化教材,重组教学内容

目前市场上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读本很多,教师在授课前要精选教材,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筛选。重庆教育学院对《大学生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教育通过研讨确定《奋斗人生》、《社交礼仪》、《科学精神》、《励志修身》、《求知明理》、《情感天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专题。

2.2吸收生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上的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大,而且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厌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所传授的知识有血有肉,便于学生消化吸收。同时,案例在选取时尽量抽选一些学生身边的例子,使同学们切实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发现,身边一些优秀学生的成长经历对学生的触动作用很大,而且会促使学生将头脑中的想象或计划切实的转化为实际行动。

2.3运用教学手段,活化教学内容

第一,多种教学工具的综合利用。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了大学的课堂,那么老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的合理转化。无论是单纯的多媒体视图还是单纯的板书都会让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疲倦,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要认真的研究与思考多媒体和板书的切换频率与各个层面展示的内容。第二,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采用。实际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评价哪种教学方法好与不好,主要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谈论。

3“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教学保障措施的优化

“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还需要有效的保障措施,建立起长效的保障机制。以重庆教育学院为例,为了确保“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学校由教务处、通识教育部主办,形成了学院领导、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队伍广大成员广泛参与、分工负责的教学队伍体系,为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重庆教育学院确立了党委学工部具体负责的责任体制,这一责任体制的建立为“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各部门紧密配合的运作机制。本课程由教务处、学生处、同通识教育部统一管理。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的审批,审核经费的使用情况,教学场地的安排。学工部作为具体的组织实施部门,主要负责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组织、学生自主教学的管理;通识教育部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授课教师的协调以及指导。

(3)优化组合的教学团队。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确保本课程教学效果,学院抽调各个部门的骨干专业教师来完成整个教学,组成成员中包括学院党委书记、学院院长和个系部的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

(4)全方位的后勤服务平台。为确保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首先在教学经费上分两个部分:专题讲座的教学经费由学院教务处支付,其他部分的教学经费由系、部、院支付。在教学场地安排上,学院办公室、教务处、物业管理公司三方紧密配合,确保教学所需各项设施设备落实到位。

4“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优化

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个保障平台。重庆教育学院在“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了严密的教学评价组织,形成了多主体的评价机制与独特的评价方法。

4.1评价组织规范化

“人文科学与素质”的课程教学评价由教务处总体负责,各实施部门具体评价的模式。这样既能够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也能够提高评价的时效性。

4.2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

(1)督导评价。学院组织教学督导和相关人员对上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主要是学院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组成,他们对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教学技巧和作出评价并给予指导。(2)系部领导评价。各系部主管教学的相关领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听课制,听课之后,主管教学的系部领导要就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给出评价意见。(3)教师互评。教师之间的互评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学院、个系部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或个别听课,然后对教师的授课进行研讨,提出意见或建议,从而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4)学生评价。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师授课的看法和建议,从而对教师的教学作出评价。

4.3学生成绩考核与评价规范化

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专题讲座学习评定,根据学生专题讲座学习考勤及纪律情况进行评定。(2)自主教育部分根据学生参与自主教学情况进行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由教师及班级成员组成的评定小组是根据各小组展示的学习成果情况或汇报情况给出小组成绩。同时根据各个小组的表现由小组成员进行自评和互评给出个人成绩。(3)自主阅读部分主要根据学生撰写的学习心得进行评定。

体育课程组织的要素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管理运行机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K0229。

随着中国的高等学校体育的深入改革和不断发展,高等学校除了需要一支具有较强责任心、高素质、专业技术精湛、知识结构合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外,更加需要建立起一个具有完善的体育组织管理与运作的体系。人们已开始利用各种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高校体育发展的规律,以发挥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大功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这不仅需要解决长期禁锢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随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被引入到高等学校体育管理领域,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对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进一步认识和探讨。高等学校体育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校在教育模式上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高校体育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综合运用不同学科和科学的知识来探讨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管理规律及其运作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

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学生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其机体进行理想培育,并提高其生物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它的任务就是强健学生的机体,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发展心智和培养高尚情操。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的管理是依据高校体育的特点、规律和目标,通过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对高校体育工作进行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运作的管理。高校体育组织形式主要有基础的形式和专业的形式两种情况,基础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体育课、体育竞赛、竞技运动(含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等;专业的体育组织形式主要针对高校的体育专业,同时还有相对应的体育公共专修和专业课程。高校体育组织管理强调的是管理上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高校稳定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秩序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1]目前,中国的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体育课、课外活动和代表队训练等相结合的形式,他们总体还能够适应目前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状况,但是这对构建符合21世纪的高校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体育组织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方面不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达不到国家实施终身教育的目标。在高校体育组织形式改革与发展的认识上要进一步分析其利与弊,运用系统论的发展来研究,这样才能得到较公正的评价[2]。2002年颁布和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标志着中国高校体育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参与运动、养成习惯、掌握技能、学会保健、提高素质、增进健康等技能的学习,将成为体育组织管理的目标取向。

进入新的世纪,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将会引入新的内容和形式,其中,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将会成为高校体育组织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的体育组织形式将更趋于诱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使得体育组织工作将更好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能动性而服务,同时也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及时了解并吸收最新的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培养身心俱佳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体育组织的管理及其运作机制

高校体育组织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在内外部的管理模式上还不够完善,需要借鉴国外体育组织管理的经验模式来发展我国高校体育事业。高校体育组织管理首先要明确体育组织管理的原则。所有的管理都是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因为管理的效益是考核管理工作优良的价值标准,高校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同样要重视效益的提高。高校体育管理就是要围绕高校体育组织这个核心,科学、高效地安排和调度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有效地实现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目标和效益的提高。人是高校体育管理的最重要的元素,现代的管理就是要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在高校体育组织管理中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平等和尊重,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做好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重要保障。评价一个高校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是要判断其结构能不能用最小的成本或代价来实现高校体育工作的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