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十篇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十篇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8:31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1

关键词历史课程历史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所以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历史课程改革。综观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趋势:

一、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不要在一个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也不要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的完整。由此造成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而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实行单一的历史课程很难满足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设置来看,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已有了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师大版等多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局面”。同时开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外国也有先例,俄罗斯1993年颁布了《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除了一个普通的整体性的基础教学计划之外,还附有12个不同的教学计划,历史科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等,其教学计划的多样性,打破了历史课程设置的僵化,使不同类型的地区及学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培养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科。随着现代交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经济、政治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世界正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益加剧,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学会共同活”,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和容,从而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

历史教育正是展现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想渠道与阵地。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平格尔博士曾说:“这不仅是因为当前大势所趋,而且也出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我们需要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都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和国际理解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明确地列入历史教育的目标。

三、要进一步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强调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的目的。

四、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特长,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科技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由此导致20世纪6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抬头,西方各国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导致社会标准的全面失衡,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危机,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反思,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工具理性,而应是对人文的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适应课程的生活化这一发展潮流,世界各国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乡土史等方面的内容史,使历史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例如,美国1996年颁布的《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增加了科技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对二战后美苏对抗的历史作了“更好仔细”的处理、增加了殖民地时期欧洲文明和经济史的分量等;在香港,历史教材在正式课本的一些章节之后就增加了乡土史的内容,取名为“寻根溯源看香港”;我国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近现代史的内容及科技、文化史等方面的内容并把乡土史列为选修课,标准还列出了一些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六、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

历史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历史结论和一些年代事件,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倡导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材料,彼此讨论,借以解答问题、判断史料中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等。

例如,英国在1991年颁布的中学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即全国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的“成就目标”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就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第二是历史的阐释,主要是对历史的原本情况进行构建,并能够认识阐释的不同方式。第三是史料的运用,主要是能够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并形成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根据此目标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不仅列举史料,而且为相互印证或对比,往往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真象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近年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也把“探究式学式、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的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

七、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化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2

   1回顾100年来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沿革

   我国最早的中学“生物学”教育可以追溯到1842年的外国传教士的“马礼逊学堂”中开设的“生理学”课程,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生物学”课程体系。而真正的有系统的我国中学“生物学”教育开始于本世纪初的1902年。在世纪之末回顾和总结近100年中学“生物学”教育史和“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得与失,必将有助于面向21世纪。

   1902年清朝政府“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补充“钦定中学堂章程”,不但明确而清楚的规定了中学的5年学制,而且还规定包括“博物”课程在内的12门课程。对“博物”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作了规定:“博物:其植物当讲形体构造、生理分类功用;其动物当讲形体构造、生理习性特征、分类功用;其人身当讲身体内外之部位、知觉运动之机关及卫生之重要事宜;其矿物……”。“凡教博物者,在据实物标本得真确之知识,使适于日用生计及各项实业之用,尤当细审植物动物相互关系,及植物动物与人生之关系。”当时的“博物”就是“生物学”和“地学”等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

   1912年,国民党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实施规则”,中学学制改为4年,“博物”开设3年。1922年的新学制又将中学学制改为6年,初中、高中各3年。初中开设“自然”和“生理卫生”,其中包括植物学和动物学,高中开设“生物学”。1932年,初中开始分别开设“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3门生物学课程,高中仍开设“生物学”课程。这样的中学生物学课程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经过几次变革,但总体框架没有太大变化。初中开设分科的“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三门课程,高中开设综合的“生物学”课程的课程模式和基本教学内容一直沿用了近60年,到本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有所变化。

   1988年国家教委组织编订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并提出可以一纲多本的编写各具特色的教材。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首先编出初中《生物》新教材。该教材虽然将过去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三部分内容合在一本《生物》教材内,但教学内容仍然分为“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三个主要部分及“细菌、真菌、病毒”和“遗传、进化和生态”内容。接着,广东等省市编写出综合的初中《生物》教材。在江苏省教委提出“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建议义务教育教材的总体构想下,江苏省教委教研室从1994年开始组织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生物系等部分高校专家学者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部分中学高级教师共同编写综合的初中《生物》(苏科版)教材。从1995年秋季开始,新教材在江苏省镇江市、连云港市、苏州市、盐城市、连云港市等地试用,经过几年的试教和不断修改完善,1998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国内多本初中《生物》教材的成功编写,代表了我国初中“生物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综合化的趋势,进行了我国初中“生物学”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探索。

   2面向21世纪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综合化趋势

   面向21世纪的初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特色除了表现在基础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等几个方面外,正日趋综合化。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至少由生物科学本身的综合化和初中生物学教学目标的时代化两个重要因素所决定。

   本世纪初至20年代,美国、英国等国“生物学”课程也是分为“植物学”和“动物学”分别开设的,课程的内容也很突出动、植物的分类、结构等知识;30年代以后,国外一些国家开始把动、植物学合并为一门“生物学”讲授;50年代后,随着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和教育学、心理学科的进展,国外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趋势是在初中开设综合“理科”,高中开设综合的“生物学”。例如,日本不仅在初中开设综合理科,在高一仍然开设综合“理科”,只在高中二年级和高中三年级开设综合的“生物学”课程。美国在初中阶段有些学校开设综合“理科”,有些学校开设综合“生物学”,在高中阶段开设综合“生物学”。英国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也是综合的“生物学”。初中阶段综合的“生物学”课程反映了生物科学内部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生物科学各分支学科如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自身日趋综合的趋势。

   国际上强化理科包括生物学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了解社会,也要求了解自然,认为这对人的思维发展和智能培养都有重大意义。“科学”教育界认为,“科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某些科学知识,还应该理解自然现象,了解自然概貌,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调查研究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认识自然界各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形成自然界是统一体的观念。这是初中生物教学目标时代化的要求之一。

   长期以来,尽管生物科学进展迅猛,但是,我国的初中生物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变化一直不大,其主要原因是“初中生物学的教学重点是讲授生命现象”的教学目标没有变化。“高中生物学的教学重点是讲授生命本质”的教学目标决定了高中生物学的综合性,“初中生物学的教学重点是讲授生命现象”的教学目标则决定了初中生物学的分科性。“讲授生命现象”就意味着侧重教授“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等知识,当然分成植物、动物和人去讲更好。面向21世纪的初中生物学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当代生物科学和教育科学的时展,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是了解“生命现象”,也应该包括理解“生命本质”。例如,初中阶段讲授“植物的呼吸”知识,讲授“动物的呼吸”知识和“人的呼吸”知识,目的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分别了解植物是如何呼吸的、动物是如何呼吸的、人是如何呼吸的有关知识,学生应该了解的是生物呼吸的共性和特性知识。再例如,初中阶段讲授“动物的呼吸”知识时,有没有必要分门别类的教授“草履虫的呼吸”、“水螅的呼吸”、“蛔虫的呼吸”、“蚯蚓的呼吸”……直到“哺乳动物的呼吸”的详细的知识?很多学生此后可能再也不会看到“草履虫”、“水螅”等动物了,再也不会用到相关的知识,初中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无非是了解动物分为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在动物进化的过程中,呼吸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它们都和生活环境相适应。如果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和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生物学教学内容就只有综合起来,而且综合起来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这也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目标时代化的要求。

   总之,初中生物学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综合化符合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可以避免分科教学内容的重叠,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可以强化学科之间的本质联系,既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又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3面向21世纪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强化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趋势

   在面对跨越千年史册的、知识经济已露端倪的巨大变革时期,面向21世纪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应该摒弃重视知识传授、漠视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观念,力图做到既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

   国外理科教育的激烈改革起于1957年,当时前苏联的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特别引起了西方国家对基础教育中理科教育的反省。此后西方国家的理科课程和教学改革进入大变革时期,逐步取得统一认识的趋势主要是要强化创新教育和提高科学素质。英国教育界认为,理科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仅仅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和模仿、重复他人的经验,而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的一些教育家在检讨理科教育弊端后主张,在强化基本科学素质的基础上,理科教育要通过讲授创造发明的科学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动手实验,创造出新的东西。

   从世界范畴来看,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知识和智力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正在成为重要的商品;知识创新的速率愈来愈快;无形化知识资产愈来愈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愈来愈激烈等。有关的研究表明,人类知识创新的速率变化惊人。以从科学到技术的周期变化为例,19世纪为50多年,20世纪上半叶大约为10年,20世纪下半叶已经缩短到5年左右,而本世纪末,多媒体电脑从设想到产品仅用了4年。长期以来,人类及其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仅仅依靠人的遗传本能,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学习,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成果,才能加速人类和社会的更快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越来越重要。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你的职业生涯而言,知识就像鲜奶,纸盒右边贴着有效日期,工程技术的有效期大约是3年,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会酸臭掉。”造就一代会学习的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全面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和重视培养创新能力是世纪之交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也是我国初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4《生物》(苏科版)教材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3

一、教学目的、要求的改革趋向于素质教育

各个国家要建设自己的国家,都需要培养众多的人才,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界,就需要较高素质的人才。较高素质的人才是指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再停留于仅仅传授知识上,而应当从知识教育、智能培养、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三方面来考虑目的和要求,也就是说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启发他们的智能,并开展道德与心理素质教育,三位一体,哪个国家都是如此。如:中国大陆在90年代开始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上,就是分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叙述的。美国中学的美国史的教学目的有五条,其中第一条是品德教育,第二、三条是智能培养,第四、五条才是知识要求。前苏联的历史教学大纲里,规定了各年级学生具体的应达到的能力要求。

在知识教育方面,小学、初中、高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均属基础知识,所以在要求上要注意分清不同的层次。我以为小学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应当广而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线索,并从面上了解重要的历史史实;高中所学属于高层次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比较深入,学生应能从宏观上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及其发展趋势,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背景、原因等。中国大陆90年代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这样要求的,我看到的马来西亚华中历史教科书也大体上是这样要求的。

在智能培养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史学是一门智能之学,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比较各学科的不同作用时,认为“历史给人以智能”。中国古人认为史学是治国之学,帝王之学,可“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即所谓的“以史为鉴”。今天的史学同样是一门智能之学:从历史上,人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历史的文化遗产中,人们可以继承其优秀部分;从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培养历史感,即看问题具有历史意识、历史眼光。所以,在历史教学的智能培养上,今天更要发扬历史的智能功能,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分析能力为核心,使他们成长为聪明的、有能力的一代新人。中国大陆近年来的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教材上的思考题、文献资料、阅读文字、图表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比较、概括,或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欧美各国还流行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角色,来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各国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历史教学是进行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过去人们对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到他的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所以心理素质教育很重要。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与奋发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吸引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起对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主人翁责任感,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历史上的失败者较差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引以为戒。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趋向于体现时代精神

有的人认为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讲过去的事,而过去的事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历史教学就无所谓时代精神。我以为有这种认识的人实在是不了解历史教学。的确,历史是过去的事,但历史的范围非常广泛,历史学的研究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考古的发掘,不断提高。这样一来,历史教学的内容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而是应当符合时代的精神。具体地说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基础知识的内容趋向于广而浅,在广的方面着重增加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内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的提高,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世界形势的缓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上。所以,历史教学的内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政治史,而要加强经济史和文化史。

其次,各个部分的历史内容,随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变化。一是古代史的内容不断减少,近现代史的内容不断增加。这是因为近现代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今天的许多问题是昨天的继续,要找原因首先要从昨天和前天去找,而与遥远的三皇五帝的时代关系不大。各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都不断地认识到这一点。如:前苏联在50年代开设的世界史只有古代与中世纪,没有世界近现代史;50年代末,决定增开世界近现代史,且安排在初、高中两次循环。又如:中国现在高中的必修课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只开近现代史;初中的历史课里,中国近现代史占了近1/2,世界近现代史占了3/4。而且,历史的下限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向后延伸,香港回归也写入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教科书。二是世界史的内容不断增加,亚洲的国家增加了亚洲史的内容。步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同世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不了解世界的历史和现况是不能有所作为的。为此,各国的历史教学中,都不断增加世界史的内容。如英国,60年代以前,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只有英国史,世界史的内容包括在英国史里;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中学开设了独立的世界史课程。中国在“”以后开设的历史课程里,初中原来没有世界史,到80年代后期,增加了世界史,但只有一个学期;90年代义务教育的初中历史课程里,世界史增加到一个学年,占历史总课时的1/3。在历史教学里,注重和增加亚洲史的内容,这点在马来西亚十分突出。马来西亚开设的历史课程里,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有东亚史;而且,在它的世界史里亚洲的内容讲的也很多。韩国、日本也是如此,中国近些年新编的世界史教科书也在这方面做了努力。重视亚洲史的教学,不仅因为我们是亚洲人,而且,更由于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亚洲发展很快,在未来的世界里,亚洲将在世界上起的作用愈来愈大。

第三,吸收史学、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作为基础教育的历史教学,也要不断吸收当代史学研究及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否则,它给予学生的知识,也会像自然科学一样显得陈旧。新编的华文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里,就吸收了不少学术界的新成果。如对二战后西亚诸国的独立,尤其是阿以冲突的由来与发展,就是采用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三、教科书体系结构和表述的改革,趋向于既反映历史学科体系及其逻辑顺序,又要适应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承受能力,并能有利于教学的需要。

前面提到历史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为历史学科体系,大都将上述内容按时间的前后顺序来编写。从历史科学体系看,所讲的内容愈多,愈能全面反映历史发展的面貌。但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看,并不是教给他们的知识愈多愈好,而是要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份量要适度。对史实的分析,也不是愈深入愈好,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分析也要适度。内容过多、过深、难度过大,学生承受不了,听不懂,历史学科的体系再完整,教科书的编写也是失败的。怎样处理好历史的学科体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教学需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

这也就是说要加大教科书的弹性,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中国古代从孔夫子就提倡因材施教,今天的历史教学就更应当体现这一点。在中国大陆,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统一的大纲,再根据这一大纲编写教科书,统一性体现出来了;怎么做到因材施教呢?不能只靠教师在教学中去体现,教科书本身也应适于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科书内容要有弹性,而教师对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要有灵活性,即不能只是一种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兼顾教师教和学生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既要按历史学科体系,又要从教师易教和学生易学出发,将同一性质的内容相对集中编写。如马来西亚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材在讲二战后区域统合的盛行时,因其重点是在六、七十年代,所以这一内容不是安排在“二战后的世界”一章里讲,而是安排在“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与改革调整潮流”一章里讲。这样就比较易教易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还要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而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教科书编写的内容,不能仅是教师单一讲授的内容,还要有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的内容,做练习的内容等等,总之,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教科书内容和形式的历史性、教育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这里所说的历史性,是指教科书的内容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合乎历史的科学体系。同时,教科书的内容又注意教育性和生动性,使学生既喜欢学,又能从中受到教育。中国大陆90年代新编的历史教科书在这方面做了较大的努力,通过生动的楷体字,将逝去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重新写活,让已经离开人间的历史人物重又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通过名言、诗歌、民谣、对联等生动的文献资料,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通过形象的图画、表格,再现生动的历史画面。我觉得华文独中新的历史教科书也很注意教育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向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手段的改革,趋向于现代化

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但过去只注重前者,基本上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的讲授,学生被动的听讲。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着重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动脑、动口,积极思考,直接参与课堂教学,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启发式教学。二是在备课的时候,要设计和安排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如:阅读、诵读课文,思考和回答问题,分析文献资料,看插图和解释图意,讨论问题等等。三是在课堂上应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注意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不是仅仅让他们获取知识。也就是说,讲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要从当时的形势、背景和物质条件上来分析,而不是就事论事。如讲“雾月”拿破仑上台,就要从督,失去民心;第二次反法同盟的组成;保王党的叛乱;拿破仑得到军火商、金融家的资助等几个方面,去分析他上台的背景,从而看出是当时的形势和物质基础为拿破仑的上台提供了条件。这样,学生就认识到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从而学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4

   一、教学目的、要求的改革趋向于素质教育

   各个国家要建设自己的国家,都需要培养众多的人才,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界,就需要较高素质的人才。较高素质的人才是指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再停留于仅仅传授知识上,而应当从知识教育、智能培养、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三方面来考虑目的和要求,也就是说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启发他们的智能,并开展道德与心理素质教育,三位一体,哪个国家都是如此。如:中国大陆在90年代开始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上,就是分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叙述的。美国中学的美国史的教学目的有五条,其中第一条是品德教育,第二、三条是智能培养,第四、五条才是知识要求。前苏联的历史教学大纲里,规定了各年级学生具体的应达到的能力要求。

   在知识教育方面,小学、初中、高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均属基础知识,所以在要求上要注意分清不同的层次。我以为小学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应当广而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线索,并从面上了解重要的历史史实;高中所学属于高层次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比较深入,学生应能从宏观上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及其发展趋势,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背景、原因等。中国大陆90年代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这样要求的,我看到的马来西亚华中历史教科书也大体上是这样要求的。

   在智能培养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史学是一门智能之学,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比较各学科的不同作用时,认为“历史给人以智能”。中国古人认为史学是治国之学,帝王之学,可“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即所谓的“以史为鉴”。今天的史学同样是一门智能之学:从历史上,人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历史的文化遗产中,人们可以继承其优秀部分;从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培养历史感,即看问题具有历史意识、历史眼光。所以,在历史教学的智能培养上,今天更要发扬历史的智能功能,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分析能力为核心,使他们成长为聪明的、有能力的一代新人。中国大陆近年来的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教材上的思考题、文献资料、阅读文字、图表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比较、概括,或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欧美各国还流行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角色,来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各国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历史教学是进行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过去人们对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到他的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所以心理素质教育很重要。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与奋发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吸引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起对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主人翁责任感,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历史上的失败者较差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引以为戒。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趋向于体现时代精神

   有的人认为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讲过去的事,而过去的事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历史教学就无所谓时代精神。我以为有这种认识的人实在是不了解历史教学。的确,历史是过去的事,但历史的范围非常广泛,历史学的研究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考古的发掘,不断提高。这样一来,历史教学的内容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而是应当符合时代的精神。具体地说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基础知识的内容趋向于广而浅,在广的方面着重增加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内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的提高,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世界形势的缓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上。所以,历史教学的内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政治史,而要加强经济史和文化史。

   其次,各个部分的历史内容,随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变化。一是古代史的内容不断减少,近现代史的内容不断增加。这是因为近现代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今天的许多问题是昨天的继续,要找原因首先要从昨天和前天去找,而与遥远的三皇五帝的时代关系不大。各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都不断地认识到这一点。如:前苏联在50年代开设的世界史只有古代与中世纪,没有世界近现代史;50年代末,决定增开世界近现代史,且安排在初、高中两次循环。又如:中国现在高中的必修课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只开近现代史;初中的历史课里,中国近现代史占了近1/2,世界近现代史占了3/4。而且,历史的下限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向后延伸,香港回归也写入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教科书。二是世界史的内容不断增加,亚洲的国家增加了亚洲史的内容。步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同世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不了解世界的历史和现况是不能有所作为的。为此,各国的历史教学中,都不断增加世界史的内容。如英国,60年代以前,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只有英国史,世界史的内容包括在英国史里;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中学开设了独立的世界史课程。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开设的历史课程里,初中原来没有世界史,到80年代后期,增加了世界史,但只有一个学期;90年代义务教育的初中历史课程里,世界史增加到一个学年,占历史总课时的1/3。在历史教学里,注重和增加亚洲史的内容,这点在马来西亚十分突出。马来西亚开设的历史课程里,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有东亚史;而且,在它的世界史里亚洲的内容讲的也很多。韩国、日本也是如此,中国近些年新编的世界史教科书也在这方面做了努力。重视亚洲史的教学,不仅因为我们是亚洲人,而且,更由于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亚洲发展很快,在未来的世界里,亚洲将在世界上起的作用愈来愈大。

   第三,吸收史学、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作为基础教育的历史教学,也要不断吸收当代史学研究及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否则,它给予学生的知识,也会像自然科学一样显得陈旧。新编的华文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里,就吸收了不少学术界的新成果。如对二战后西亚诸国的独立,尤其是阿以冲突的由来与发展,就是采用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三、教科书体系结构和表述的改革,趋向于既反映历史学科体系及其逻辑顺序,又要适应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承受能力,并能有利于教学的需要。

   前面提到历史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为历史学科体系,大都将上述内容按时间的前后顺序来编写。从历史科学体系看,所讲的内容愈多,愈能全面反映历史发展的面貌。但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看,并不是教给他们的知识愈多愈好,而是要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份量要适度。对史实的分析,也不是愈深入愈好,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分析也要适度。内容过多、过深、难度过大,学生承受不了,听不懂,历史学科的体系再完整,教科书的编写也是失败的。怎样处理好历史的学科体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教学需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

   这也就是说要加大教科书的弹性,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中国古代从孔夫子就提倡因材施教,今天的历史教学就更应当体现这一点。在中国大陆,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统一的大纲,再根据这一大纲编写教科书,统一性体现出来了;怎么做到因材施教呢?不能只靠教师在教学中去体现,教科书本身也应适于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科书内容要有弹性,而教师对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要有灵活性,即不能只是一种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兼顾教师教和学生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既要按历史学科体系,又要从教师易教和学生易学出发,将同一性质的内容相对集中编写。如马来西亚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材在讲二战后区域统合的盛行时,因其重点是在六、七十年代,所以这一内容不是安排在“二战后的世界”一章里讲,而是安排在“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与改革调整潮流”一章里讲。这样就比较易教易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还要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而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教科书编写的内容,不能仅是教师单一讲授的内容,还要有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的内容,做练习的内容等等,总之,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教科书内容和形式的历史性、教育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5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一项根本建设。在当今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着眼于时代的变化,着力于时代的要求。

首先,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着力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时代要求。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是继19世纪上半叶的工业革命、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世界现代文明潮流。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贸易自由化程度的迅速扩大、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以及跨国投资的日趋加大。在这种经济全球化背后,实质上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相互竞争的过程。全球化不仅给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而且对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利用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同时在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文明的竞争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顺应时展潮流,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时代性的重大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自觉地关注这一重大课题,把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全方位对外开放与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党的先进性的时代体现,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内涵和时代标准。我们应当立足于这样一种时代要求,在科学回应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时代层面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其次,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着力于经济市场化改革趋势的时代要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改革目标日趋坚定,改革效益日趋增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既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完善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更深层次地运用和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同时把现代市场经济机制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地统一起来,着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成为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和发展层面上,党的先进性面临着新的检验与考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离不开经济市场化改革这样一种大趋势,离不开对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的科学回应与解决。我们应当立足于这样一种时代要求,在科学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层面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三,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着眼于社会结构多样化变革趋势的时代要求。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正在向纵深发展,传统的高度集中的一元化社会结构已经基本被打破,整个社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结构调整的发展态势。一是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已经形成;二是社会阶级、阶层的多样化,不仅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等社会主流阶级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新的社会阶层;三是社会成员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既选择个人,个人也在独立自主地选择社会;四是人们利益要求的多样化,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仅人们的物质利益需求不断提升,而且文化利益要求、政治利益要求也在不断增强。如此等等多样化的发展现实和发展趋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的对象与环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加强党对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基本原则。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如何应对多样化的社会现实?这是党的领导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重大课题,当然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重大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离不开这样一种大的社会变革背景。我们应当立足于这样一种时代要求,在科学领导和推进社会结构多样化的社会变革的时代层面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6

现代性教育起源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发展于康德、赫尔巴特,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迅猛发展。现代性教育主要倡导如下观点:第一,教育要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即教育不是为了现在而是要为理想的未来培养人;第二,“教育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即树立科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教育学科学化;第三,科学成为课程设计的主导理念;第四,教师成为“真理、科学、理性”的代言人。这样,现代性教育形成了以书本为上、教师权威和班级授课制三位一体的现代性的教育教学模式。现代性教育自发展之初就受到了哲学界、教育界以及实践领域的诸多批判与拷问。第一,现代性教育的目的观。“现代性教育的目的观倡导整齐划一、‘批量生产’,削平了个性与差异,是一种霸权主义和成人中心主义”。第二,现代性教育的研究观。现代性教育认为教育中存在着“真理”、“本质”和“规律”,教育研究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第三,现代性教育的课程观与教学观。现代性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封闭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将标榜真理的、统一的、固定的理性知识和间接经验有计划地、死板地、过多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则无条件被动接受。对学生教学与管理的结果则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准则。第四,现代性教育的教师观。现代性教育倡导以教师为中心,尊重教师的权威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随着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诞生了,它凭借以高科技手段为载体的双向交互式教学形式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世界经合组织的研究表明,从1995年到2000年,全球的远程教育市场规模正以每年45%的速度扩张着。2000年,全世界有7000万人通过远程教育:h-式进行学习”L2J。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它开始遍布祖国各地,走入千家万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随着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办学模式的普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鳝,导致远程开放教育生存面临危机,发展步履维艰。

1.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发达,难以满足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需求。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专业平台是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卫星电视教育网为基础,并在将其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传输主干系统。现代远程开放教育x,-J网络的要求是“覆盖面广、主干光纤容量大、传输速率高,x,-j-带宽的要求是可以进行实时交互的远程教学,可传输实时的音频、视频数据信息”J。但随着校园网的发展和上网用户的与日俱增,其光纤带宽与容量以及其传输速度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特别是在技术上还不能支持同步双向交互式的实时授课、实时答疑等现代远程教学形式。

2.网上教学资源匮乏,且重复建设,不适应学生自学的需求。就目前各试点学校网上教学资源的现状来看,尽管在资源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资源内容匮乏且陈旧,形式单一,缺少学习方法和思路的指导,不适应学生自学的要求。尽管有一些教学视频和卫星传输课堂,但往往比较古老,仍停留在照本宣科的水平,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的内容也存在着照搬教材的现象。与教学资源匮乏相矛盾的是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严重。

3.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偏低,不能满足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及管理要求。首先,他们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认识不深刻。其次,他们在专业知识、教育技术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相对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要求还有所欠缺。荐次,电大系统教师总体自我教育的意识不足。

4.教育质量评估缺乏定量数据的支持,评估结果缺乏客观性及科学性,且评估过程效率低下,难以保障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总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阻n-其发展的步伐,甚至导致其生存的危机。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对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而言,转化实现的方式就是改革。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必须要进行一场与“社会发展”、“人本发展”相融的改革。因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观,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因而是社会发展的范畴。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人的发展,因此,无论是在现实形态上还是在本质意义上,社会发展、人本发展、教育发展这三者不仅表现出内在的同一性,也表现为过程的相融性,这就是教育发展的社会思维与人本哲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必须“基于社会发展的进程、特征及趋势确立发展与改革的依据,必须基于人的发展状态及需求追求发展与改革的价值,必须基于社会发展与人本发展的相融性,创新发展与改革的思路”。

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趋势

目前,从世界各国发展远程开放教育的举措及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进程来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各国远程开放教育的竞争与协作加强。面对世界远程开放教育的全球化趋势,我国今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1.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将成为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化社会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L6J。未来各类开放教育、成人教育行业将进行深层次的整合,统一于构建中国现代远程开放82教育大学。以现有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成立的中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大学,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上将进一步创新与完善,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专业,有自己多元化、多功能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有自己配套的实习、就业市场以及广阔的生源市场,成为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7

关键词:综合化设计教育

近2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急剧发展变迁,工业设计的内涵、对象及方法论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对设计师的职业素养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局面,世界各国设计教育界都在积极探索设计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向。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设计仍是一门新兴的、亟待发展的学科,尽管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规模堪称世界第一,但工业设计教育的体系还不完备。如何使我们的人材培养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求,并尽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以应付进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我国设计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世纪之交,国内不少设计院系在教学思想、教学管理、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提出了全新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在这些教学改革中,都体现出了一种共识,即必须将工业设计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全面提高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走向综合既是工业设计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设计教育必须遵循的发展方向。

一、综合是工业设计发展的大趋势

人类设计历史发展的进程经历了从综合——分化——再综合的三个阶段。在手工艺设计阶段,设计者常常是设计、生产乃至销售三位一体,并且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因而产生了许多设计巨匠,工业革命后的劳动分工使设计师成了相对独立的职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又再度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正如青蛙设计公司的创始人艾斯林格(hartmutesslinger)所指出的,20世纪50年代是生产的年代,60年代是研发的年代,70年代是市场营销的年代,80年代是金融的年代,而90年代则是综合的年代。

工业设计的综合性趋势是全方位的。首先,工业设计的内涵决定了自身的综合性。工业设计涉及到相当广泛的学科领域,有社会的、也有文化的和技术的。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对设计的文化背景有相当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还必须把握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caid-cae-cam的技术平台一体化,进一步促进了设计技术走向综合,并使工业设计本身日益高科技化。

第二,工业设计学科有了更加广泛的外延,随着人类由以机械化为特征的工业化社会走向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后工业社会”,工业设计的范畴大大扩展了,由先前主要服务于工业企业扩大到社会各界,由产品设计等硬件设计扩展到了企业策划等软件设计。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新媒体设计、界面设计成为工业设计的新领域。

第三,设计管理的兴起要求设计师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设计开发的全过程,必须有与各方面专家进行交流、协作的技巧和知识背景,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设计能在企业中发挥更重要、更全面的作用。

第四,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等趋势对工业设计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广泛的要求。

正是意识到了在今天多样化的环境之中,不可能仅凭某一个专业领域来满足社会需求,不少设计公司采取了一种综合性的设计策略,将所有设计领域融会贯通以应付当代面临的各种问题,全方位地为社会提供设计服务。无论是日本的gk设计公司还是德国的青蛙设计公司,都十分强调传统上各自独立的学科相互渗透,以创造最具综合性的成果。今天,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不是单个的产品,正成为工业设计的主要目标。这种动向显然对设计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设计教育面临的挑战

正如设计发展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过程,设计教育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现代设计教育脱胎于传统的美术教育及建筑教育。现代设计教育的先驱是包豪斯,但其工艺美术的传统教学方法仍很明显,推崇师傅带徒弟,从干中学。学生(徒弟?)在车间中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体系化,出现了将原本有机联系的整体割裂为相互独立的学科和课程的趋势,并越来越细化。20世纪50年代全盘学习苏联,建立了以专业为基础的教学体制,专业划分过细,专业之间缺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一点在工科院校表现尤盛。不少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教育沿袭了工科专业教学的所谓体系教育,为了追求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忽略了设计学科综合性的特色。典型的设计教育模式是所谓三段式,即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三大块。在这三大块中又划分了若干自成体系的课程。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设置会有所改变,但每门课之间仍是相互独立的。从每门课自身的角度来看,自成体系当然便于课程的完整性。但这种完整性又是以割裂设计学科的有机综合性为代价的。如果工业设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我们教学体制不仅将它切成了片,还切成了丝,然后靠学生再将其还原成有机整体,而这是极为困难的。在工业设计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某些学生几乎每门课都是优秀的,但却做不出好的设计来。这就是缺乏综合性设计训练带来的后果。今天的设计创造力必定是建立在一种高度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的。

一些工科院校设计专业的教师分别来自艺术类和工程类专业,课程设置通常本着艺术+技术的模式,设置了若干艺术类与工程类的课程。由于课程间缺乏衔接,教师缺乏交流,导致了一种机械性的课程相加,结果艺术仍是艺术,技术仍是技术,而设计学科却无法形成。实际上,没有综合性的设计实践,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设计师的。在强调文理渗透,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依然希望仅仅增加相应的交叉性课程来达到目的是很难的,必须从教学的体制、结构改革着手,探索更加综合的教育之路,这正是设计教育面临的挑战。

三、走向综合性的设计教育

适应设计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建立综合性的设计教育体系,应强调以设计为中心,即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设计课题为核心,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知识,使学生在这些课题学习过程中培养综合的设计创造能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先前被人为割裂开来的课程体系重新组合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系列化设计课题并不是面向设计对象的课题,而是面向设计的程序及方法论的课题,不仅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也着重设计过程的连续与完整,尤其是中国学生所缺乏的实践性环节,包括市场调查与分析、模型制作、工程技术设计、市场推广等。这样的探索在国内已经开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新教学计划提出了“课程环”的构想,即在二年级以后的每个学期形成若干基础课程围绕一个设计课题构成课程循环。每个课程环内形成相应支撑的小系统,重点解决一个层次的设计问题。课程环从初级向高级呈螺旋式上升。这样的体系试图把先前自成一体的课程有机地融合在数个相对完整的小系统之中,进而建立起以设计为中心的大系统。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着眼于未来的设计师设计一种教育,为学生开设了“综合学习”课,把多个设计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2001年教学计划突出了贯穿大学四年的设计主线,设计课题由浅入深,每个学期分别以设计初步、基础设计、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开发与设计、系统设计、专题竞赛设计为核心,配合相应的基础及专业课程,并在每个学期末安排一个综合设计周,使学生能及时将所学知识及能力有机地综合为一体。

上述设计教学的改革表明了设计教育从课程为中心向以课题为中心转变的趋势。

综合化的设计教育除了教学体制与结构的改革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课题为中心的设计教育意味着教师由担任一、两门课程转向全面负责指导设计课题,只有单一知识背景的教师显然无法胜任综合化设计教育的要求。工业设计的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也应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与跨学科的综合与理解能力,并能了解和把握国际上学术发展的前沿与动向。

正如工业设计本身是多元化和丰富多彩的一样,综合性的设计教育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国外设计院校的一些做法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1、导师制或工作室制。这种源于西方美术教学的体制在我国艺术专业由来已久,但在设计专业,特别是工科院校的设计专业中却非常罕见。这种教学体制的优势在于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学习的方式是以课题为中心,辅以相关的讲座。笔者学习过的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的设计专业大都采用种方式。

2、模块式教学。模块式教学是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成若干教学模块,以利于相近课程的融合。同一模块可以有不同的层次,供不同年级的学生选修。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即采用此种方式。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8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高校政治理论课,因此,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使其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是这门课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执行新的课程方案以后,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许多内容,而且在教学方法、授课方式以及授课对象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首先,最明显的变化是,这门课程的授课形式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高校文科生的必修课,变成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从必修课变为选修课,不仅仅是名称上的简单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教授这门课的教师以及高校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教师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授课对象的变化,学生对这门课的思想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在原来的理论课程体制下,授课的对象是处在同一年级的大学生,一般是大四年级的学生,而且都是文科类的学生。在新的政治理论课程体制下,由于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授课对象倾向于多元化,有大学各年级的学生,其中既有文科类的学生,也有理工科的学生。

   再次,教学方法的变化。课程改革以后,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应该灵活多变,更适合新形势的需要,使这门课程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具体来说,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各种教学资源,更多地联系国际热点问题和国内外时事,甚至开展有关国际热点问题的讨论课,开设关于形势、政策方面的专题讲座等。在新的课程方案中,尽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出现了诸多变化,但也有许多“不变”的因素。

   第一,这门课程融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于一体,不仅要使大学生懂得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有关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观点,而且要使他们掌握当代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国际格局的大趋势,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要求和主张[1]。因此,这门课程还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使命,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以爱国主义为主的思想教育,是这门课程的“不变”因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仍是高校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其教学目的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问题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尤其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为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总体形势,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了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内容,认清中国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革命信念,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角色没变。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对世界政治、经济等问题的认识尚不全面。尤其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更增加了学生认识上的困难。因此,在新的课程体制下,更需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第三,作为这门课程的国际大背景,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没有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形势越来越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演变,其中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尤为突出。在高校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时代背景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需要正确了解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一直没有变化;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仍在发展之中,而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特别是由美国引发的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更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G20峰会的召开极其迅速走向机制化,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是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不断斗争的产物,更是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学迅猛发展的结果。中国、印度等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大幅度提高,正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同时也说明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之中。

   二、在“变”与“不变”中探索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新模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形势,掌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基本脉络。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需要大学生认清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大趋势下,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特征。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经济等方面交往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止西方某些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阴谋。由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诸多“变”与“不变”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工夫。由于这门课程是政治理论课,在原来必修课的情况下,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定的学习动力(抑或是一种压力)。在变为选修课以后,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动力会大大降低。因此,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适当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不断地向学生传授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掌握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并通过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树立为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9

关键词:高校培养目标"两课"

关于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曾有过明确的论述。但是,如何把他们原则性的论述同具体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面临着剧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国高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应该是什么,大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有人认为应当是创新型人才、有人认为应当是素质型人才、有人认为应当是工程师、有人认为应当是创业者;有人认为应当是宽基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有人认为应当是合格的中国公民;…。上述观点,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不无道理,但是,如果从人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角度来看,又都不无偏颇。笔者认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而"两课"内容的改革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新世纪高校的培养目标

把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确立为新世纪高校的培养目标,既是形势所迫,又是现实要求,也是国外的经验借鉴,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格。

1、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经济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力度和深度正在进一步深化。经济的全球化,不仅是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条件下,也是知识流动的全球化,还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全球化。无论是那种资源的流动,起主导作用的,最具活力的、起载体作用的是人的流动。换句话说,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实际上是人才流动的国际化。因此说,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但是,这里的人才是有特性的人才,他必须是同时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的人。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特性的人才,才能在全球化运动中适应各种不同文化的挑战和认同,才能在全球文化的交互运动中突显民族特色,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保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会被堙没。因此,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中国高校应当把培养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的合格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2、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我国经济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基本形态。三资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1年底,全国已有外商投资企业约16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占全国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2%。1996年至2000年,中国国有单位从业人数减少了3142万人,下降27.9%,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数减少了1517万人,下降了50.3%;同期外资企业等经济单位创造的就业岗位将近400万,私营企业创造就业岗位648万,个体经济创造就业岗位427万,这些新增岗位大部分为新生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工所填补。广州市的外资企业共有356家,总人数96044人,外籍人才3800人,仅占总数的2%,本土人才占到98%以上,比5年前提高了近8%。目前三资企业仍是毕业生的首选,63.9%的大学生毕业后想进外企。另外,12.10%和7.92%的毕业生选择留学移民和自立创业。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的进一步涌入,大学毕业生到三资企业就业的人数还会持续升高。这表明三资企业和出国留学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毕业生主要的趋向。而绝大多数三资企业具有国际背景,大学毕业生进军三资企业和出国,实际上是直接参与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知识全球化的进程。实践表明,具有世界性眼光、民族文化灵性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毕业生,最容易适应三资企业的文化生态,并很快成长起来。相反,具有较高的科技知识水平,而缺少世界性眼光和民族文化修养者,很快被淘汰。这说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民族文化修养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高校不可回避的时代责任。

3、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

19世纪有一位名叫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英国伦理学家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并不取决于城堡之坚固,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在于人们接受的教育的程度,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德的高下。近20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认真检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认真审视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举措。1987年10月6日,日本《推进教育改革大纲》正式启动,确立了21世纪日本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宽广的胸怀,强健的体魄,丰富的想象力,自主自立,富有团结精神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培养国际社会真正信赖的日本人)。强调教育要适应国际化,(1)以国际化的眼光来理解日本文化的个性和其他文化的优越性;(2)不仅作为日本人要爱国,而且要以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命运;(3)深刻理解多元化,掌握国际交流的能力。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其会议报告明确指出:"总而言之,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成为世界高教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为检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推动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途径以及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要求我们必须站在21世纪的高度审视和思考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4、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品格在高等教育领域具体应用的必然结果。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定时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目标是由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状况所决定的。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时代特点是不相同的,由此引起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途径、手段、形式、教育机制、体制等的一系列新的变化。因此,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不断充实、修改、完善原有的目标结构,才能满足学生主体日益增长的全面发展需要和国家、社会和民族的需要。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主题和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成才规律的认识,及时地更新教育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早在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就明确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这一教育发展战略不仅是指导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总体策略和方向,而且也是确立我国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对我国教育发展最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纳入《党章》,"三个代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必然得出高校教育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有民族文化修养和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合格公民。因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具有世界眼光,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更好的代表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

二、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内涵与"两课"的责任

那么,世界通用中国公民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内涵。

所谓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是指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活动中,认知国家和世界赋予的权利,同时自觉承担对国家和世界的责任和义务的中国人。进一步来说,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应当同时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知识性三个特点。

所谓世界性,就是总体性,全局性和时代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整个世界已经连成一体,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向全人类提出了许多共同关心的命题,比如人类自身的关怀、环境保护等。他要求新一代大学生要用全球视野去观察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对于关系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世界性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要有多样性的眼光。经济全球化并不排斥多样性。目前,不仅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就是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仍然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应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应当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应当对世界的多元文化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应当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态有更多的了解、尊重和批判。

所谓民族性,是同世界性紧密相连的范畴。俗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首先要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要有尊重和崇敬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心态;要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有全面的了解和理解;要对自己作为国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充分的把握,对行使权利和享受义务具有成熟的心态和合理的期待。

所谓知识性,是指作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对社会、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知识的广泛了解与掌握。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有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作为专业人士对本身所从事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发展;二是作为公民应该具备的国内和国际知识,包括政治、历史、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等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形成公民意识,养成世界公民良好行为的基础。

民族性是根,知识性是体,世界性是方向。只有世界性、知识性,而无民族性的人,缺少个性,没有厚重感,很难赢得其他民族的尊敬和认同;只有民族性、知识性,而无世界性的人,容易陷入盲目;只有世界性、民族性,而无知识性的人,缺少质量,容易浮躁。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属性的大学毕业生,才可以称为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才能够成为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骄傲的中国人。

2、"两课"的责任与局限。

那么如何来实现培养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这一目标呢?多年来,为了实施素质教育,一直有人主张高校应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为此,许多高校开设了大量的人文选修课程,有的学校高达20多门。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三:一是课时的限制。人文类选修课一般排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分之后;二是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完全是根据个人兴趣来选,确少前后的系统衔接;三是教材缺乏适用性。大多数人文类选修课教材是由专业类教材直接转化过来的,有的甚至就是专业教科书,不适合非专业学生选用。因此,如果继续循着人文教育的思路多开几门选修课,来进行世界通用型中国公民教育显然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笔者认为,以目前中国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来看,"两课"能够很好地担负起这一时代重任,而且,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这是以为:

第一,高校"两课"是必修课,对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教育质量有利;第二,高校"两课"课时有保证,尽管目前课时紧张;第三,目前高校"两课"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求必须对其内容进行改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两课"内容的改革,来实现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教育目标。

不可否认,高校"两课"在培养"四有"新人和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目前高校"两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据调查,某高校有75%到78%的学生不喜欢"两课"。不少人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两课"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大家便千方百计的在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下工夫。实践证明,"两课"教学方法的改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如果"两课"内容不进行必要的改革,"两课"的尴尬局势不会得到很大的改观。当代著名思想家约翰·罗尔思(JohnRawls)有点害羞,而且口吃,他为本科生开大课的牌一挂,几百人的梯形大教室,济济一堂。每次都需要提前去"霸位"。哈佛的大学生看重的不是罗尔思的讲课技巧,而是讲授内容。目前高校"两课"内容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两课"教学内容远离社会实际和学生个人实际。《两课改革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着力引导他们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但是,现行教材存在着严重滞后性,仍然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僵化思维的产物,通篇贯穿着一种高高在上式的说教,如"当代大学生应当怎样做"等,而没有进一步剖析"为什么要这样做",更没有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类,什么类型应当怎么做。另一方面,教师授课拘泥于书本的纯理论,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深入分析深层次的理论,有相当多同学认为,"两课"教学内容离自己很远,内容空泛,似乎与自己的知识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

二是"两课"总体教学内容缺乏逻辑性。"两课"大学课程内容与中学时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重复多,使学生感到"两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忽视了"两课"诸课程之间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与"两课"课程体系的逻辑联系和相互衔接问题。同时,在学科体系、教学实践和教学要点中也都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现行"两课"教材越来越倾向于全国统编教材或全省统编教材,相互抄袭严重,全国几十种版本,大同小异,尽管体系越来越严密,但其内在的生命力却在一步步地遭到扼杀。

党的十六大报告反复强调,要与时俱进,搞好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课"内容只有创新,才能使"两课"教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才能担负起培育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的重任。

三、为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高校"两课"内容的改革

1、适应培养目标的"两课"内容架构思想

"两课"教学内容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只有结合时代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认为,适应世界通用的中国公民目标的培养,"两课"内容体系的建构应当体现这样的基本思想:应当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两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与归宿;应当注意在理论素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上的整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分析当代世界实际相统一,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相统一,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信仰、信念、信心问题;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突出主旋律与拓宽新领域相结合的原则,界定教学内容的角度和深度,使同一内容的讲授避免简单重复,并体现各门课的特色;应当体现学科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最新发展动向,保持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及时反映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状况以及党和国家采取的新政策,处理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激发大学生历史责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

2、适应培养目标的"两课"具体内容架构

根据培养目标和"两课"内容构建原则的需要,笔者认为新的高校"两课"课程体系应包括以下几门课程:

(1)《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实践的成功与教训;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而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把握。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动力。

(2)《自然辩证法与思想方法》,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系统介绍人类思维科学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中国历史与世界文化》,主要介绍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世界多元文化,帮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多元世界文化。激发学生关注人类发展的命运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政治学理论与实践》,主要介绍世界(包括中国)政治学思想理论和实践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系统介绍民主、自由、平等等政治学范畴的真实含义及其发展规律,展示世界政治制度的多样性特点及其必然性,帮助学生对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生态、国际政治局势以及中国的政治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知和理解。

(5)《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介绍市场经济思想、法律制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介绍市场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历史实践以及市场经济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

(6)《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主要从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角度,向学生系统介绍伦理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依德治国"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伦理道德意识,重视伦理道德实践。

3、适应"两课"内容改革的其他配套措施

要实现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很重要,但是,只有内容的改革而无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的改进,还是难以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根据当前高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紧迫问题,提出如下配套改革意见:

(1)要进行"两课"考试制度的改革。开设"两课"的初衷乃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的人。因此,"两课"学习效果的考察应当把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试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作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改变现行"两课"考试制度中,只关注理论考试成绩,不考虑日常道德行为实践的学用分离现象。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10

【关键词】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教学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传统经济和互联网结合的新经营模式。它引领了绝大多数企业自发的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在全新的经营模式刺激下,对专业人才、专业建设、专业教学等相应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规模平台的不断外延,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现代社会,“软件即服务”概念的诞生,使得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以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从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上来看,电子商务领衔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以及网络广告,共同构成我国网络经济的潮流。电子商务的主力市场主要是网购,网购的基准就是市场。市场和经济是一体化主流发展态势。目前从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上来看,主要产生了以下几个趋势。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同企业之间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出现抢地盘势态;在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展的同时,谋求利润丝毫没有落入下风;在发展中,电子商务生态圈日渐形成并得到完善和发展;在发展中,对固有的传统生产模式正在重组和塑造;渠道融合一条龙发展趋势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未来发展的十年内,其发展的热度都不会减退。基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商务最匮乏的是技术方面的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使得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等与电子商务错综复杂的专业学习成为热门科目。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教学计划,是根据个人需求和企业需求相结合的。当前企业对信息需求的增加,使得企业间竞争成为商业链之间的竞争。未来电子商务发展已经不再是搜索商机、信息这样简单的事情了,而是以专业教学培养专门管理客户的人才。

二、电子商务教学专业建设

电子商务教学专业建设,是基于建设项目和建设目录教学来实现的。譬如说,对于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建设,从建设背景和意义出发,实施目录式教学研究课题。专业建设方案的设计,也是以此为基准建设实施的。建设方案设计分为九个步骤,来实施详尽的实践教学,目录如下:(1)建设背景和意义——背景、意义;建设基础与条件——基础、条件;建设目标语思路——目标、思路;(2)建设规划;(3)建设内容——电子商务教学资源、专业教学服务与作用;(4)建设步骤。

最后一部分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蓝本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期间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对课程开发规划和资金管理实施以及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综合分析对比。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依托之下,课程教学的专业建设也就有了可临摹的范本。

三、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现状和改革

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职业院校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的渴望程度在进一步拉伸。社会上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诉求,使得《电子商务》课程被列入工商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专业基础性和必备性课程。市场化和经济化运营手段的不断提高,教学经验和技能的不断累积,都使得课程建设必须从市场化角度出发,才能收到综合性效果。

电子商务的课程改革,是基于学校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研究项目来考虑的,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建设开放式教学体系。具体做法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从市场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从事电子商务能力的需求出发,确定以电子商务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基本技能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教学模式上,解放思想,面向现代化,对教学内容实施优选的同时,实践教学实用化、将理论研究系列化,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形成富有特色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思路。在课程进行内外,对其内容、体系、框架实施配套选用,增强课程的应用性,实现对课程知识的巩固。

四、基于市场发展趋势开展电子商务教学

基于市场发展,开展的额电子撒谎那个屋教学,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解决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对信息随时随地的交流处理。深入细化到世界经济的额各个领域。进行的格局和文化环境内,使得教学内容不但深化。

电子商务教学的开展,必须拥有开放性的环境,以弥补其敬爱呕血经验比其他成熟课程不足的情形。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其技术性和实用性。在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方面,要想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求教师经常分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相互探讨,共同提高。在教研上,将新的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使得企业信息化建设、理论和教学专题上,取得相对成功。

基于市场发展趋势开展电子商务教学,必须对电子商务教学教材实施修订,将课程建设就质量进一步提高到新的历史阶段。尤其需要教育部门施以援手,以便在电子商务教学中,进一步深化新理念和新改革策略,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教学的实效性,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五、结语

电子商务住专业建设平台,必须依托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渴求,使得电子商务产业成为中国政府战略发展产业之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从教学这一基础方面来培养的。电子商务产业作为有潜力的市场,其覆盖区域、前景和趋势以及给予我国目前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都是依托其信息时代的无形资产来评估的。本文综合论述了基于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趋势,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上予以的努力,及其搞好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的必要准备和核心努力,从综合方向论事基于市场发展趋势开展教学的具体措施。运用市场化发展趋势中的新理念、新尝试,为电子商务教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