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配平技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20

高中化学配平技巧篇1

一体化教学核心技能学生综合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制造业不断向中国东移,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其岗位性的需求量日益膨胀,同时国际性的高新技术特别是制造业的信息化过程对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在质的需求方面越发凸显。动态的市场经济要求技工教育动态地适应、积极地调整、主动地服务,那就需要运用市场机制来调整教学模式,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职业工作任务、学习内容对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深化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院整体办学实力,为各行各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人才。

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要求,我校是这样探索机械类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将原先各教学环节,通过合理配置、循序渐进地安排在一体化教学中,实行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化,专门技能提高产品化,核心技能培养系列化。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一、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化

我们依据本专业若干典型工作任务,将一体化课程划分为:入门知识教育系列、基本技能训练系列、量具使用和保养系列、刀具刃磨系列、技巧形成和生产性实习系列。在每个系列中进行细化,划分为若干小的模块课题,课题之间既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可结合产品加工穿插交叉组合。

1.课题积木型

一体化教学中必须做到每个学生有事可做,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统一课题实习工位不可能每人一个。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课题积木型的特点,循序渐进,穿插交叉。例如,机加工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时,根据工位数量安排一部分学生上机操作以熟悉机床结构,其余学生安排刀具刃磨、量具测量练习等,不仅使单调、枯燥的入门知识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又解决了实习工位不足的矛盾。

2.课题带产品

我们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法按课题要求寻找产品加工,例如,铣工课题用圆柱刀铣平面及平行面,磨工课题磨平面及平行面,我们先在铸铁块上示范、练习,待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要领后,立即转入产品加工,选择16D气泵壳体零件作为课题实习产品,该零件需要铣磨平面及平行面。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制成了产品,学习积极性更高了,也解决了课题重复练习的难题。

3.产品带课题

机械产品门类众多,并非每一个产品都能适合一体化教学,怎样选择合适的产品呢?我们认为,应以大纲为原则,以模块课题为依托,选择数量、质量适中,而且能代替多模块课题的产品作为教学产品。对精度高、难度大的产品,我们根据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采用工序分散的原则,化难为简安排加工。例如,我们选用液压马达转子零件为机加工学习的主要产品,加工工序有:车、磨外圆、铣台阶、铣等分槽、铣键槽等,该零件加工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质量约为3千克,可带动车工模块课题五个、铣工模块课题六个、磨工模块课题四个。总之,一体化教学为主的产品不能脱离教学的主线,必须围绕大纲主轴运转,防止生产与教学脱节的倾向。

二、专门技巧提高产品化

技巧的掌握仅是起步,技巧是技能的高级阶段。技巧分为个别操作的技巧,工序技巧,综合作业技巧。这些技巧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1.营造生产气氛,掌握个别操作技巧

个别操作技巧是指学生单动作操作的能力。根据教学的要求,操作练习应使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达到动作自如,接近自动化的程度。在此阶段进行模拟生产性实习,即给学生下达生产任务,发正式生产图样,编制工艺流程,以形成生产气氛,人为地制造压力,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刺激中枢神经正确地实现意识的要求,达到信息反馈。教师只需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指导纠正误差,使学生由“自觉”阶段进入“自动化”阶段,从而掌握个别操作技巧。

2.通过典型零件加工,掌握工序技巧

工序技巧是指学生单件操作的能力,也就是说不同的加工工序有相应的工序技巧。那么技校学生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工序技巧呢?抓住典型零件的加工工序技巧是关键。例如,车削液压马达转子阶台外圆时,我们指导学生采用分段法切削加工。又如,在零件上切宽槽及切割大直径零件采用赶刀法,保证切割不振、不断刀,保证尺寸精度要求。经过典型零件加工,使学生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选好产品,掌握综合作业技巧

综合作业技巧是指学生操作应变的能力。前两个技巧的训练和提高属初级阶段,是后一技巧训练提高的基础。综合作业技巧是高级阶段,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而综合作业技巧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不同精度的产品练习。我们和某动力机厂联合开发蜗轮蜗杆减速箱,其中一零件有多种表面的加工技巧:车削螺纹、锥度及偏心组合件等相关技巧。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保证产品加工质量,符合加工效率的要求,以适应工厂生产的需要。通过产品的加工,提高了学生掌握综合作业技巧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劳动观念,学生体会到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三、核心技能培养系列化

1.更新技能课程内容,开设核心技能课程

长期以来,传统的技能训练主要采用“工匠式”教育模式,往往是技能单一,知识面陈旧。自1994年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立以来,要求学生毕业之际都要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鉴定,以确认专业技术水平,因而导致技能训练围绕技能鉴定标准转,一切为了考证而教学,把专业技能鉴定推人了应试教育的流程。而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较宽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能在生产现场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的,并在今后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高素质人才。显然,目前职业技能教学课程不能担当如此重任,必须突破职业技能训练以某一岗位技能为目标的培养标准,更需考虑到某类职业群的共同基础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就更大范围而言,必须培养从事任何职业或行业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技能,即以核心技能为培养日标。

核心技能就是人们在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并能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当中的最基本的技能,它具有广泛的可迁移性。核心技能包含认知、动手、效果、社交四个方面,它们成为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特定技能的基础。

2.开发核心技能模块,提高行业通用技能

强化核心技能的培养,关键是开发核心技能训练课题。编制核心技能训练课题,应以核心技能内涵为依据,渗透行业通用技能标准。为了便于教和学,便于教学检查,可以把核心技能教学内容分解成思维、能力、方法、技巧、意识、品质六大系列。在每个系列中进行细化,划分若干个单元训练课题模块,可以拆装组合,模块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把核心技能课题模块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之中。

实施核心技能课题训练,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编写一体化课程的教案。教案是核心技能教学活动的蓝图和方案,它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理品质、学习方法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一门综合新型课。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明确教案编写的依据,也就是分析该教案的学习对应的一体化课程描述、学习任务设计方案、教学活动策划、学习工作站的设施设备及师生学习基础等。其次要明确教案的组成要素,如学习目标、学生情况分析、学材分析、学习重点及其化解方法、学习难点及其化解方法、资源准备、学习任务教学组织流程方法与考评材料、教室布置图筹。在此基础上,撰写一份优质的一体化课程教案,要写好“学习目标”“内容与过程”和”学习评价”三个内容。充分实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活动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教案为一体化创新的空间导航,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助力。

核心技能融于行业通用技能,同样,行业通用技能课题训练又可促进核心技能的提高。如凹凸配合课题,配合件的尺寸精度较高,配合间隙较小时,要完成此课题需独特加工的工艺方案。教师要善于结合课题要求,多设置些开放性的教学疑点,利用这些方法创造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同传统加工方法、测量方法挑战;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以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在学生对加工工艺方案论证交流,相互讨论、比较评价后选择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及时讲评,再经实践检验,聚集最佳方案,达到训练学生聚合思维的目的。把创新思维能力训练贯彻到行业通用技能模块课题中,对职业特定技能的掌握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一体化教师培训,优化知识结构

众所周知,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最关键的是必须造就一支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企业工作时间能力的一体化教师队伍。由于技工院校大部分教师来源于各大学或专科院校,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历,没有参与过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不清楚企业三产工作流程、劳动组织方式、工作协作方式、设施设备使用、技能需求及知识运用情况等,所以在设计开发学习任务时脱离行业企业工作现场。同时,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向,教师备课、上课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这个问题上,甚少考虑如何实施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问题。

通过聘请国内外职业教育专家、课程改革专家、学者开设培训讲座;教师校内培训;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反思与探讨;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邀请行业专家、企业能手来校组织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选派教师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开展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与兄弟院校学习交流等,加强教师一体化理念、理论、思想的学习,并贯穿一体化课程构建与实施工作的始终,以达到初步领会、实践体验、反思提升、不断持续改进、层层深刻领会的效果。同时使全体教师掌握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技术路径,而熟悉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技术,掌握一体化课程标准的编制路径,学会学习任务的设计开发方法等,为构建出高质量的一体化课程,实施出高水平的一体化教学服务。

通过核心技能的培养,不但保持和改进了培养学生基础素质的内容和方式,也改进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更新知识、更新技能的能力。

一体化教学模式改进的效果是明显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上升,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但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改革创新之路任重道远,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尽可能将一体化教学模式拓展到各个专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

高中化学配平技巧篇2

 

引言: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技术的变革,传统媒体中摄像技巧对节目的播出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注重科学分析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艺术应用和表达技巧,实现新媒体技术手段的科学应用,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摄像效果,推进传统媒体的摄像技巧的创新应用。

 

一、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基本要点分析

 

(一)镜头的稳定性。

 

广播电视中摄像技术的应用是观众与广播电视沟通的最直接平台,为了进一步优化媒体信息传播平台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谁摄像师要保障摄像镜头的稳定性[1],避免出现新闻传播画面的抖屏、画面不稳定的情况出现,同时,摄像师注重拍摄画面的稳定性,也是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画面图像不失真的重要平台。此外,摄像师控制画面稳定性也需要注重摄像中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连接空隙,注重推、摇、退、引等摄像镜头跟进中画面镜头切换之间的摄像画面的为稳定性,从而保障广播电视画面的艺术性和连接性。

 

(二)摄像色彩的搭配。

 

摄像色彩的处理也是摄像技巧之一。一方面,摄像色彩的搭配体现在节目画面背景与节目主体之间的色彩搭配,摄像师进行摄像中需要遵守“明暗搭配”的画面色彩搭配原理,进行摄像画面的拍摄,如:节目主体为旅游类节目,那么,节目中画面可以选择颜色较为明亮的色彩作为主要的画面背景。如,应用一大片绿色的森林作为节目摄像背景,颜色鲜明的摄像背景配上优美动听的画外音,是广播电视节目的艺术性进一步升华喜爱[2];另一方面,摄像画面的色彩搭配也需要摄像画面与电视节目的节目性质同步想,使电视节目摄像技术的应用能够为节目的波出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达到丰富节目内容的艺术表达效果。例如: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画面摄像要将焦点放在新闻播音员的身上,此时的摄像背景效果要淡化,最大限度的突出新闻播音员;而美食类节目的摄像技巧不仅要将美食作为摄像的主体,同样应用注重美食制作人的制作主体和品尝者的神态特写等众多类型的画面色彩搭配,实现广播电视画面拍摄多而不乱的画面效果。

 

(三)摄像圈运的调整。

 

广播电视节目中摄像艺术的把握要点体现在摄像圈运的调整。简单而言,就是注重把握广播电视节目中镜头光焦的聚集与离散,一种称为近焦远用。这种摄像及技巧主要是应用近景拍摄手法拍摄远处的景物,例如:摄像师为了凸显长城的壮观,可以应用近景拍摄方式进行画面拍摄,在近景画面拍摄的基础上拉伸拍摄镜头,达到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作用,从而突出摄像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塑造画面的艺术效果[3];另一种为远焦近用。这种拍摄主要应用于近景拍摄,与上一种拍摄方式存在着一些相似,同样应用摄像一步一换景的摄像原则,增强摄像画面的立体感和艺术形式感,强化广播电视摄像的艺术表达效果,实现画面的科学性把握。

 

二、进一步优化广播电视摄像艺术与技巧的措施

 

(一)注重广播电视摄像的节目构图效果。

 

为了进一步优化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艺术效果,摄像师在把握以上摄像技巧的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摄像技巧中摄像构图的优化,一方面,注重应用色彩搭配技巧与拍摄画面中色彩,亮度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合的把握。例如:积极应用颜色鲜艳的亮色调构建摄像画面明亮,同时为了增强电视节目画面的艺术性,应用淡出光圈艺术手法,调节摄像的亮度,丰富广播电视摄像中艺术性的融合应用[4];另一方面,注重广播电视摄像画面的艺术构造,可以将美术创作中的艺术结构融入到摄像画面的切换中来,例如:应用美术中写实艺术性创作理论与基本摄像技术融合,这种摄像技巧应用于新闻类节目摄像中,能够大大提高电视节目摄像画面的感染力。

 

(二)新型网络摄像的应用。

 

广播电视是我国媒体发展的代表,为了进一步推挤我国新闻传播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创新新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摄像技术中的应用,一方面为摄像技术上的创新应用,摄像师为了增强摄像画面的稳定性,可以为摄像机设定自动对焦功能,当摄像画面出现波动或者摄像画面失真的情况,摄像机能够自动稳定摄像画面,从而应用新的技术手段能够准确的把握摄像要点。此外,依据广播电视节目对节目画面的要求质量不同,可以将数字高清摄像镜头作为主要的备选镜头之一,例如:高清摄像镜头可以应用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特写镜头应用[5],但同时,由于高清摄像镜头对画面刻画的清晰程度较高,画面质量表达效果性较好,高清摄像镜头的应用也需要摄像师较高的艺术水平,才能够实现广播电视摄像技巧的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节目中摄像后期制作中的应用。采用网络计算机摄像专业剪辑技术手段,这种剪辑手段中的摄像后期处理技术形势多样,结构处理中艺术表达手段的应用形式更加多样化处理。例如:应用淡入淡出效果,对电视节目摄像中摇臂摄像与移动摄像的画面进行连接,大大提高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连接性特点,推进我国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应用。

 

结论:广播电视节目中摄像技巧的把握与应用对节目的整体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摄像画面的艺术效果,摄像师科学把握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技巧和关键点,同时将新的传播手段应用其中,促进我国新闻传播行业的创新发展。

高中化学配平技巧篇3

关键词:变形技巧基本不等式三角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3.6

变形技巧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这种变形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解题能力的发展。我们对式子变形实质上是为了将式子转化为可解决问题的某种形式,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做准备。变形属于技能性的知识,其中存在着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需要人们在学习和解题的实践中反复提炼才能把握其技巧,以至在解题中灵活应用。下面介绍基本不等式、三角函数变形中常用的变形技巧。

1、基本不等式的变形技巧

在高中数学中多应用基本不等式来求函数的最值、值域等,在解题过程中对已知条件给出的式子灵活变形使基本不等式出现积(或和)为定值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常用的方法为拆、添、配凑、代换,现就常用技巧给以归纳。

(1)拆、添、配凑

在解决与不等式相关的问题中,拆、添、配凑有各自不同的方向和技巧但往往又是紧密相连的,拆、添常常为配凑做准备。拆常数:将不等式中的某个常数进行拆分成题中所需的常数。拆系数:将不等式中某些项的系数进行拆分。拆常数或系数多为配方创造条件。拆项:将不等式中的某些项进行拆分,为使用基本不等式创造条件。添倍数:不等式的左右两边添上倍数(注意符号),为配方创造条件。添式:在不等式的两边添上一个代数式,为使用基本不等式创造条件。

例1、x>3,求函数的值域。

分析:添常数将凑成含基本不等式结构的式子

例2、已知,则,求函数最小值。

分析:本题已知函数式为分式看似无法使用基本不等式,对函数式进行配凑变形再分离便可构造出基本不等式。

技巧点评:在求分式型函数的最值中常用配凑的变形技巧,可按由高次项向低次项的顺序逐步配凑。通过拆、添常数,逐步配凑基本不等式并分离出一个常数,这是分式函登笾涤虺S玫姆椒āt诮馓夤程中常常需要采用“拆项、补项、配凑”等变形技巧找到定值,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来求解,使得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2)常值代换

这种方法常用于如下两类题型

①“已知ax+by=1(a、b、x、y均为正数),求1x+1y的最小值.”

②“已知ax+by=1(a、b、x、y均为正数),求x+y的最小值”

例3、若且满足,求x+y的最小值。

分析:结合问题和已知条件进行“1”的代换可将问题转化为求含有基本不等式结构,接着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

技巧点评:通过配凑“1”并进行“1”的代换,整理后得到基本不等式的形式能巧妙地解决问题。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还需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通过变形技巧找到定值,若和定则积最大,若积定则和最小。

2、三角函数的变形技巧

高中阶段三角函数与初等代数、初等几何紧密联系,是初等函数的重要部分。解决三角函数求最值问题常常要对三角函数式进行灵活的变形,而其变形主要有三个基本方向一是看角、二是看函数名称、三是看结构特征。除此之外,我们还常常结合代数的变形技巧和构造法,为三角函数的变形创造一定的条件,现就常用技巧给以归纳。

角的变换

在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与证明题中,函数式常常出现较多的不同的角,但这些角又有一定的联系。解题过程中分析条件与结论中角的联系,进行三角函数变换主要是“消除差异,化异为同”。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倍半、互余、互补的关系,运用角的变换能有效解决问题。

例4、已知,求证:。

分析:可以考虑将条件中的角和配凑成求证结论中的角,即,,再利用三角函数和差关系解决问题。

函数名称的变换

题目中若出现不同名称的三角函数,这就需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或诱导公式将异名的三角函数化为同名的三角函数,达到“消除差异,化异为同”的目的。函数名称的变换中最常见的就是切割化弦。

例5、已知,试用表示的值。

分析:将已知条件中“切化弦”将原式转化为关于的式子即。

(3)常数的变换

在三角函数的、求值、证明中,有时需要将常数转化为三角函数,或将三角函数转化为常数,从而构造所需的函数式。例如常数“1”的变换有:,以及一些特殊角三函数值等等。

例6、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析:由所给的式子可联想到

(4)幂的变换

对于一些次数较高的三角函数式,一般采用降幂的方法处理,达到化简的目的。而降幂并非绝对,有时也常需要对于无理式用升幂处理化为有理式。

(5)公式的变形与逆用

高中教材中给出每一个三角函数公式的基本形式,但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要对基本公式变形后加以应用,有时也需逆用公式。顺公式较容易,而逆用公式较困难,因此要有逆用公式的意识和思维。这要求我们既要熟悉基本公式又要对其变通形式有所了解。

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是学习三角函数和其他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常应用于化简三角函数式,求三角函数式的值,证明三角恒等式等。三角函数式恒等变形的理论依据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一般方法和法则,与三角函数式的变形公式。变形中还需注意符号的变化,以及三角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范围。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配平技巧篇4

关键词:钢琴教学左手弹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94-02

1钢琴弹奏左手技巧重要性

钢琴为多声部演奏的乐器,各个曲子均包括至少两个声部。因此,演奏者想弹出优美的音乐应注重声部的良好独立与优质配合。多声部的钢琴乐曲演奏需要两只手配合完成。较多钢琴乐曲作品中,均需要演奏者用右手完成主旋律的演奏,因此,演奏者往往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右手练习中,却忽略了左手声部的技巧锻炼。实际上钢琴演奏以及练习阶段中,左手弹奏技巧的训练尤为重要。左手承担着演绎伴奏声部的重要任务,虽然并非主旋律,却作为衬托主旋律的绿叶而必不可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动人的钢琴音符需要左手运用良好的弹奏技巧合理的烘托演奏气氛。一首完美的钢琴演奏作品,不仅要将主旋律音符演绎的恰到好处,伴奏声部也应处理适当,方能令其形成良好的衬托,否则即便是再好的主旋律也会变得淡然无味,不能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欣赏需求。古典奏鸣曲钢琴演奏作品,其左手伴奏旋律多应用固定音型,而主旋律则多为单音,也就是说主体依靠右手进行演奏。而为了凸显主旋律,则左手伴奏的音量会较主旋律弱一些。同时,左手需负责低音、弹奏转调以及和声变化。足以见得左手弹奏钢琴音乐的重要性。钢琴演奏逐步发展为浪漫乐派时期,其伴奏声部则在和声以及织体阶段均更为丰富,进行和弦的分解、琶音流动,均形成了对右手演奏的有效充实以及衬托。例如肖邦夜曲演奏曲之中明朗且平静的op9no2,谱例(见图1)。

左手伴奏需有效控制好适宜的音量,并需要演奏者清晰的演绎、准确的诠释,体现明了的方向性。该乐曲演奏左手弹奏需要掌握速度控制技巧,且应做到稳重、安静,方能为右手的弹奏烘托良好的气氛。由此可见,强化左手弹奏技巧的训练十分必要。

钢琴乐曲的演绎中,左手还承担着旋律声部的演奏,一旦旋律出现于左手负责的声部,钢琴演奏者便应有效的突出左手部分的弹奏,体现良好的应用技巧。例如《十一月在马车上》。

这首钢琴曲,由五十一小节,乐曲主题转入左手,需要演奏者强调左手声音,高声部应突出爽朗明快的演奏风格,而左手低声部则应形成共鸣的效应。要想达到这一演奏效果,需要掌握一定的左手演奏技巧。

钢琴乐曲中舞曲以及舞蹈性音乐,其节奏成为展现音乐题材的主体,因此应确保左手声部进行准确清晰的弹奏。例如小步舞曲,左手二拍弹奏应有效控制声音,确保第一拍稍微长,同时二三拍不应过于跳跃。圆舞曲演奏,左手二拍弹奏的第一拍为强拍,因此,应体现良好的弹性,后续两拍则应轻快,并体现一定的控制力。倘若在弹奏该类钢琴乐曲时,无法注重左手声部应有的韵律与节拍,便会影响演奏效果。

复调音乐属于重要的音乐内容之一,其并不进行主声部与辅声部的划分,也不包括旋律与伴奏。也就是说复调音乐各个声部同样重要,均具有独立存在必要性与自身线条。要想演绎好该类作品,便应弹好左右声部,其往往为演奏者应注重的难点以及重点环节。学生倘若仅注重右手训练,则无法达到良好的乐曲演奏效果。只有利用听觉、研究声部连接以及良好的配合,重视左手演奏技巧训练,克服左手演奏难点,促进左手与右手的有效配合,兼顾旋律线条的进展,方能提升演奏水平,演绎出优质、完美的复调音乐。

2钢琴演奏左手技巧相关问题

2.1左手欠缺灵活度

一般来讲,人们的右手手指会比左手更为灵活,主体原因在于生理与练习方面的双重影响。生理视角来看,人们的右手天生灵活,左手则较为笨拙。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则经常应用右手干活、写字、吃饭,因此令右手更易于左手接受大脑的命令,并完成的比左手好。同时,右手由于经常用力,因此,其手指与手臂体现了优于左手的力量优势。例如学生进行连奏练习,通常右手手指的抬高高于左手手指,左手则相对表现的软弱,欠缺力度。练习层面来讲,针对右手的技巧训练钢琴乐曲显著高于左手,在欠缺系统性训练的状况下,便呈现出了左手演绎技巧与能力的先天不足,较难与右手抗衡,为此如何做好双手弹奏技巧的有效平衡将成为一类难点问题。

2.2左手演奏应进一步强化歌唱性以及独立性

较多学生进行钢琴乐曲弹奏阶段中,右手演绎主旋律往往能较好完成,然而左手弹奏则会出现旋律弹得别扭、音乐不连贯、欠缺歌唱性以及感彩的问题。出现该状况,则学生往往进行左手的单独训练,即便如此也较难形成同右手相媲美的演奏效果。例如弹奏时,往往左手旋律处理过于生硬、跳音转换太快或较短,欠缺生命力,学生则过于顾及右手弹奏技巧,令左手旋律则被右手技术难度所引跑,欠缺连贯性以及良好的歌唱性。左手声部基本为伴奏声部,由于学生不够重视,将注意力多放于右手旋律,认为左手只需弱弹便可,不顾及伴奏声部自身应有的旋律以及和声走向,进而影响了乐曲的感染力以及生命力。左手弹奏虽需要弱于右手主旋律,然而其自身并非单个声部以及层次,做好左手弹奏的独立敏锐训练,令其具备良好的应变技能十分必要。例如肖邦夜曲左手声部在弱于主旋律的同时,不应将整体音乐弱弹,应合理将低音同和弦的具体层次、音量大小以及色彩有效划分,科学分析探究有效的左手弹奏方法,做好主旋律的优质配合,进而良好的服务于乐曲主题思想,展现完美的钢琴乐曲演绎。

3钢琴教学提升左手弹奏技巧科学策略

3.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左手技巧基础理论教学

学生练习左手弹奏技巧阶段中,应注重理论研究、联系实际,明晰如何弹、怎样弹,勤于思考锻炼。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做好弹奏原理的教学,令学生巩固理论依据,实现内涵升华。实际操作同理论学习研究均十分重要,操作可为研究理论提供具体分析对象,而理论研究则可为实践演绎、弹奏提供优质练习手段。为此,教师应做好亲身示范弹奏,深化讲解,令学生形成良好的理性认识,进而在技巧练习阶段中能够独立的思考,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快速掌握左手弹奏技巧,促进实践及理论相结合。再者,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在依据教师讲授方式进行左手技巧练习阶段中,应引导学生阅读卓越钢琴家有关弹奏技巧的著作,令其掌握丰富的技巧应用策略,进而结合自身弹奏水平,汲取丰富经验,学会良好的弹奏方式,强化左手技巧水平。学生在左手弹奏中一旦遇到困难,教师应给予必要的引导,同时,鼓励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思索良好的应对技术难题策略,通过查阅书本寻找答案,积极和同学进行心得交流。应令学生明晰课堂并非演奏知识获取的单独途径,想丰富技能知识,应勤于思考,不应盲目训练,倘若漫无目标,再多的训练也毫无用处。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在弹奏练习阶段中应借助自身理解,发挥逻辑优势,通过用脑练习、理论武装头脑,提升学习时效性,有效补充学生学习钢琴年限有限、手指欠缺锻炼的不足之处。

3.2注重复调钢琴乐曲作品左手训练

复调钢琴音乐作品对于左手技巧的练习尤为重要,其中声部包含较多,音乐形象却相对单一,进而学生可专一进行手指训练,明晰主声部与辅声部具体层次,令音乐更为均匀、流畅,体现良好的横向感,避免多声部形成的混乱现象。在复调学习阶段中,还可令学生锻炼各个手指灵活度,提升操作力度以及良好的独立性。教师讲授复调作品练习阶段中,应辅助学生合理的转换思路,明晰复调同主调作品的实际区别,复调作品具备的特征与练习操作的主体要求。即不应将左手视为伴奏声部而单纯的进行弱弹处理,应令学生明晰复调音乐之中,声部并不包含主次区别,左手弹奏与右手应同等重要。弹奏练习中应正视左手的重要性,做好同右手的紧密配合、有效衔接。可引导学生多多练习巴赫二部创意乐曲,训练脑部以及手指。谱例(见图2)。

该乐曲由于两声部为更替交叉的出现,因此,可令学生在练习阶段中较易分清声部、明确主题,有目的进行训练。教学阶段中,应令学生明确双手的力量应保持一致相同,进而令两声部显现有效的呼应以及巧妙的对打。弹奏时,应引导学生良好控制各个手指弹奏力度、具体时值以及触键技巧。在学生较好的完成二声部复调音乐之后,教师可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的复调作品,令其优质控制左手技巧,令各个声部强弱以及走向更加明确清晰,不应将两声部不加区分的混杂为一体,同时,不能令右手将左手声部盖过,应掌握好技巧与度。

3.3提升左手歌唱性演奏技巧

钢琴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左手的歌唱性演奏技巧。针对左手进行旋律演奏的内容较少,且由于左手存在先天灵活性不足的状况,令其演奏水准、对音量以及音色的整体控制性弱于右手。因此教师更应有目的、合理选择针对左手训练的钢琴作品,提升其歌唱性,令学生用左手演绎出柔韧有余、深沉感性、音色醇厚的乐曲效果。为提升左手弹奏的歌唱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良好的应对左手连奏问题。可在学生应用左手弹奏旋律阶段中,详细进行连奏效用的阐释,令学生掌握科学的弹奏处理方式,明晰如何应对旋律连奏及其与伴奏连奏的既定联系与内在差异。例如,在进行平湖秋月钢琴曲的弹奏中,左手演绎第一段内容的伴奏连奏以及第二段旋律连奏存在差异性。首段左手伴奏包括两部分,即低音以及中音声部。整体左手应利用连奏处理弹奏,低音部分应弹奏的低沉,延长声音的传输距离,营造好比岩石沉入湖水之中的音效。而中音部分则应处理的更为连贯,令声音好似较为遥远同时不能含混不清,应具备良好的起伏性,好比湖面之上形成的层层涟漪。弹奏力量要由始至终低于右手。弹奏第二段的乐曲旋律则变为左手,该时期其左手为连奏弹奏,而声音则更为清晰。因此,手指应体现良好的歌唱性,同时展现感情。学生弹奏该段落时,应注重利用手指肚进行键盘的触键,令其力量逐步沉入至钢琴,营造一种厚重、结实的演奏效果。

3.4优选训练左手弹奏技巧的教材

目前,我国钢琴教材中有关专门指导左手弹奏技巧的出版书籍相对较少,虽然如此,基本所有关于训练手指技巧的钢琴教材之中均包含一部分左手手指训练的钢琴曲目。为此,教师进行实践教学阶段中可依据学生自身特征以及缺陷,有目的为其选择一些适合的教学书籍与钢琴曲目对学生展开专项训练。例如,《哈农钢琴练指法》书籍便是针对手指弹奏技巧的钢琴书籍,通过讲解指导训练学生双手手指弹奏的灵活性、触键力量以及耐久性。同时为强化左手弹奏技巧的练习,教师在参照书籍讲解阶段中,应强调对学生的左手展开独立的讲解训练,还可在双手一同演奏时,令学生强弹左手,进而强化头脑对学生左手的有效控制。还有一本有关技巧训练的教材为《每日十二首钢琴技术练习》,其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编写优秀,涵盖断奏、弹奏音阶、连奏、钢琴演奏双手更替交叉以及琶音等较多技能练习,同时还注重双手并重,由简单逐步加大难度、由浅入深,具有广泛良好的适用性。同时,书籍之中还配设了有关生活之中学生们熟悉的生动丰富的动作、形体插图,简单易懂,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效果。参照教材进行教学阶段中,教师应辅助引导学生明确左手处理的难点,实施细化练习,科学应对各个重要环节。当学生左手可全部胜任弹奏技术后则可令其进行双手合奏演练。再者,教师可优选涵盖五度以及八度音阶、六连音技巧以及分解和弦演绎技术的曲目,对学生展开专项教学训练。令其丰富左手技巧,更全面的汲取弹奏知识,提升综合演奏水平。

4结语

总之,钢琴教学是提升学生弹奏技巧,强化音乐理解力、鉴赏力,丰富艺术内涵的重要工作。要想演绎出一首充满情感、引起共鸣、获取听众认可的优美钢琴乐曲,不仅需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将主旋律处理的动听、美妙,同时,还应注重左手技巧的训练。为此,教师只有明晰左手技巧练习重要性,针对左手教学训练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策略,优选教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左手歌唱性弹奏技巧、注重基础理论教学,科学联系实际,引入复调钢琴乐曲作品的针对性训练,方能提升教学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学效果。令学生双手形成良好的配合,正确、到位的演绎钢琴音乐作品,进而实现素养内涵、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惠明.心理学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克服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J].北方音乐,2012(8):73.

[2]马莉,林昊.科学视野下的演奏艺术――读乔治・考切维斯基《钢琴演奏的艺术》[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1(9):90-91.

高中化学配平技巧篇5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技能培训

钢琴即兴伴奏是中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它是一项常用的教学基本功。其水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所谓钢琴即兴伴奏,就是用钢琴为歌曲或乐曲进行快速而有效的伴奏。即兴伴奏,一般都是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是一种瞬间的艺术再创造。即兴伴奏要给演唱者在音高、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等方面以提示或引导,在歌曲情绪上起到烘托作用,以达到准确表达歌曲意境的目的。中学音乐教师在课程教学特别是在校内外组织的许多文艺活动中经常需要进行钢琴即兴伴奏。教师的演奏水准和现场发挥情况,对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音乐爱好并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包括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都至关重要。因此,钢琴即兴伴奏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受到广泛重视,相关课程已被列为专业主干课。

钢琴即兴伴奏对于完美表达一个作品的内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要求伴奏者应有较高的钢琴演奏技能、技巧,要求具备比较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风格、调式,要求伴奏者具有一定的即兴创作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钢琴即兴伴奏应有的功能和魅力。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对学生钢琴即兴伴奏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应设计教学目标,制订培训计划,保证学生通过课程教学和系统训练,培养能够具备娴熟的钢琴演奏技巧,并较好地掌握和声知识,具备对音乐作品准确感知、理解、分析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培训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无捷径可走,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去体味、感悟、总结演奏知识,并使伴奏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钢琴伴奏是一门综合艺术,钢琴即兴伴奏则是该门艺术中进行瞬间创作的一门演奏方式。

一、钢琴技巧

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条件是钢琴技巧,钢琴技巧绝不等于伴奏技巧,它是以机械练习为主来再现乐谱内容的,而伴奏技巧则是以创造性劳动来完成歌曲伴奏任务,使之成为与歌曲相辅相成的整体。要把钢琴技巧升华为伴奏技巧需要进行大量综合性的实践训练。正确良好的弹奏方法,富于层次感的触键方式,较好的音阶、琶音、和弦、八度技术以及钢琴踏板的合理使用,构成了伴奏技巧的基础,培训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

首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因为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弹奏技巧是在各自技能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因此,不必做大量的机械性技巧练习,功夫主要用在练习大脑的反应、反复思考配弹方案、在内心视觉的键盘上配弹、感受品味配弹的音响上面,最后上琴检验配弹效果就是了。

其次,加强视奏训练。训练养成键盘的直觉感,使眼前始终有个键盘,看谱上的音符时视线在前,手指弹第一个小节时,眼睛保证已看到第二三个小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谱习惯,保证看谱弹奏时仔细看清楚谱号、调号、音符位置、节奏及变音记号、力度记号等。

最后,指导学生做移调练习。一首短小的歌曲移到七个常用调上配弹。练习可以从最简单的音阶开始,逐步熟练掌握七个常用调的基本和弦配置,建立键盘上牢固的调性思维,削弱固定位置的弹奏概念。

钢琴技巧的训练要耐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运用钢琴技巧训练伴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长期坚持艰苦训练才能不断完善。

二、歌曲分析

钢琴即兴伴奏者拿到一首歌曲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视唱了解歌曲的调式、思想内涵、基本情绪、体裁形式,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恰当选择和声、伴奏音型。就和声而言,调性的明确,半终止、终止的确定及和弦结构、和声效果,也是通过对歌曲的分析来确定的。

对歌曲正确的分析和把握,是建立在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的。要在注意加强学生音乐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结合典型作品分析,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歌曲分析能力。

三、和声基础

钢琴伴奏属多声部内容的范畴。伴奏者必须具有很好的和声基础。和声在即兴伴奏中的选择与应用要根据具体作品需要来考虑,和声本身的功能与色彩同旋律相结合,使之既符合和声进行逻辑,又有色彩的变化。要处理好排列法、连接法、省略音、节奏感、功能性、色彩性、表现力及弦外音、和声风格的关系,使钢琴即兴伴奏真正达到良好的整体效果。要指导学生按固定规则进行大量练习,打好和声基础的底子,保证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能灵活处理实际问题。

四、伴奏音型

根据旋律的内容、情绪等选择适当的伴奏音型是即兴伴奏成功与否的关键。伴奏音型就是和声基础应用到具体作品中有规律的陈述形式。伴奏者必须掌握各种情绪和较多类型的伴奏音型,分别在坚定有力、欢快跳跃、抒情流畅的乐曲伴奏中使用。创造性地选择、设计好的伴奏音型是弹好即兴伴奏必不可少的。培养学生选择伴奏音型的能力,教师应拿典型作品进行示范,要引导学生在实练中反复训练,在不同选择中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对伴奏音型进行系统归纳、整体设计及灵活转化的技能。

五、心理素质

钢琴即兴伴奏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它不仅需要伴奏者有娴熟的弹奏技巧,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有些本来水平很高但上台即兴伴奏效果不佳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所谓“艺高人胆大”,学生提高技艺是基础,有自信心是前提,反复训练在一定规模场合“即兴伴奏”就是资本。

此外,还应当训练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实际演出中,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练习者跑调、节奏不稳、嗓音出问题、音响失控等状况。此时,伴奏者不能因小纰漏而表现得手足无措,影响音乐的完整性。所以,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情景,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处理不同情况的适应能力。

高中化学配平技巧篇6

关键词:钢琴技巧;音乐理论知识;伴奏音型;发散性思维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音乐知识的综合课,它集曲式分析、和声、钢琴等音乐知识于一体。要想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水平,行之有效的、循序渐进地学习方法至关重要的。为了顺应我国高校音乐课程发展和就业的趋势,大部分高师音乐学系都增设了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它不仅是高师音乐系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还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考试教师资格证的必考科目,其实,钢琴课和伴奏课是紧密相关的课程,钢琴技巧的提高有利于伴奏更好的发挥,即兴伴奏水平的提高会促进钢琴技能技巧的进步。在钢琴学习的同时,学生可以把每首作品的伴奏所采用的和弦和织体都记下来弄懂并反复训练,学生在重复的联系中渐渐理解并掌握此类音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行编配伴奏能力和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水平。钢琴即兴伴奏极为重要的两个特点是,即兴性,特色性。即兴伴奏没有规定统一的模板,在练习时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一条旋律用多种伴奏型来练习。当然,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理论知识只是前提,即兴伴奏水平的提高,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钢琴伴奏中却是个相当长的一个训练过程。所以,做到着一点,教师应注意:

(1)必须注重学生钢琴技巧技术的训练

钢琴技能技巧水平的提高是即兴伴奏提高的前提,没有好的技能技巧就不能表达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24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各个大小调常用的主、属、下属和弦的熟悉就就像舞蹈演员每天的必练基本功一样,还有练习曲、创意曲、奏鸣曲的弹奏也能给学生打很好的伴奏基础。

(2)加强音乐音乐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

音乐理论知识是学生进行自主编排伴奏织体的基础,如多声部音乐相关的和声的学习以及作品分析能力的提高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钢琴技能技巧的学习,教学生弹奏一首音乐作品时,开始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曲式、内容、体裁等进行分析,并正确掌握乐曲的调式调性,记住其来龙曲脉,准确地分析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高潮部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乐曲风格,展现作品内涵。为学生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伴奏织体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这样在今后的学习中才学会自己遵循半终止、终止、模进等和声规则编配和弦、确立织体。还有,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风格之间的不同之处,为学生今后独立编配伴奏作品打下扎实的基础。

(3)熟练即兴伴奏的伴奏音型

钢琴即兴伴奏分为有旋律伴奏、无旋律伴奏和综合伴奏三种。有旋律的伴奏主要是指弹奏者右手弹奏旋律,左手采用不同的音型去编配伴奏,其形式和我们弹奏的大部分练习曲一样,要想把有旋律的伴奏弹好,演奏者必须积累丰富的伴奏型,而且要会灵活地运用。无旋律伴奏则是完全的隐形编配,在伴奏中不出现歌曲的旋律,一般是所在旋律和弦的分解,旋律隐含其中,这种伴奏就需要伴奏者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综合伴奏则是两者的结合。任何一个乐曲都不是自始至终都采用一种伴奏音型,而是根据乐曲情绪的变化而进行调整,至少两种,演奏者只有熟练地掌握各种伴奏型,在实际操作中很好地将它们融会贯通起来,这样才能很好地表现乐曲,并且生动,富于表现力。

(4)积极鼓励学生创作

在即兴伴奏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也是很关键的,不同的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不一样其再度创作的形式和内容也不一样,编配的伴奏形式和表现音乐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由于创新和创造能力是即兴伴奏的灵魂,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练习、多实践。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要提出中肯的意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下次即兴伴奏中加以改正。在迂回前进中进步。另外,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乐曲的情绪、风格可以通过伴奏织体的不同、速度、力度的变化而改变,同一首乐曲可运用多种伴奏织体、多种方案进行编配,而不该拘泥于教师所认为的一种。在即兴伴奏教授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和启发,倡导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艺术情趣,结合自身的能力和音乐素养,编配出具有独创性和艺术性的歌曲伴奏。

“即兴伴奏是学生适应就业形式的必备基本功,钢琴即兴伴奏的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弹奏者的音乐修养、和声理论的掌握及其应用的能力,因此,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掌握好即兴伴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几节讲座形式的授课和突击培训不会有什么效果,而必须进行长时间的系统、全面、专门的学习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蔡园园.试论高校扩招后的钢琴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

大舞台,2010年第6期:215页

[2]张震.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下的高师钢琴教学研究―对2007

年高师钢琴新教学指导纲要的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07年:1页

[3]陈光泉.高师钢琴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音乐探索,

2002年第2期:89-90页

[4]杜小丽.高师钢琴的特点与教学[J].音乐探索,2004年第3

期:102页

[5]罗宇佳.高等艺术院校钢琴教学形式发展的趋向性研究

[J].艺术评论,2010年第4期:108页

[6]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华乐出版社,1996

年8月:6页

高中化学配平技巧篇7

【关键词】钢琴演奏;音色处理;技术控制;触键技巧;演奏特色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要形成和谐共振、意境突出的演奏效果,需要发挥出演奏者全面的技巧与综合素质,尤其是在钢琴演奏者音色控制的能力,以及在音色控制中对曲谱、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掌握,融入演奏者的情感态度、思维意识、审美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提升钢琴演奏的意境营造、音色表达、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内容都将有很大的作用。

一、钢琴演奏中音色处理的方式与技术控制

1、个性化心理表达与音色控制的融合

在钢琴演奏的音色控制中,首先要对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有全面的培养,在职业素养的养成中,形成演奏者内心视像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样,才能突出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内心世界与钢琴旋律、曲目等形成全面的融合,并在良好心理状态与演奏心态的过程中,形成个性化演奏模式。尤其是在钢琴演奏中,将音色处理与钢琴艺术形成全面的结合,在加强对曲目的控制中,形成对钢琴乐曲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并在音色控制中,形成精神放松、紧张态度的控制等,在演奏技巧上形成一定的心理引导,在整个情感态度与意境表达中形成良好的模式,这样,可以形成对曲子核心情感与灵魂的对接控制,形成音色平静的控制表达,这样能有效将情感态度与音色表达融合起来。

2、个体化素质与音色控制的整体融合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重对演奏个人素质的培养,在音色控制中,主要包括在肢体语言、演奏技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其中,在演奏音色的控制中,在乐句的换气以及旋律的对比掌握中,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有肢体语言的配合,这样,对于音色的控制,可以在放松的方式中感受到钢琴演奏的魅力,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情感态度,在厚积薄发的艺术修养中形成专业化的演奏模式,对钢琴乐曲中的音阶、音律等形成创新的曲谱编导模式,这样,在娴熟的个体化专业演奏中,形成对音色的整体掌控,对于整个钢琴演奏的音色控制,都将有很大的艺术促进性。

3、踏板应用与音色结合的最佳融合

在钢琴演奏的音色控制中,要结合踏板的技术控制。在相关钢琴曲目的演奏中,尤其是在普通钢琴曲目的演奏表达中,踏板的控制主要是在左右两个上,其中,在左边柔音踏板(Softpedal)、右边延音踏板(Loudpedal)的技术控制中,采用家用立式钢琴演奏的方式。在延音踏板与音色共鸣的作用中,踏板踩得的力度要形成相应的控制。譬如,在相关曲子的断续控制,就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并且在踏板踩得过多的状况下,音色就会产生相对浑浊的现象,因此,音色的清晰度就会表达不出来。在演奏相关作品的过程中,在古典作品的演奏中,可以采取相应的踏板进行整体表达,譬如,在对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表达中,在保持音色的明亮干净的基础上,在对贝多芬的作品中,形成踏板记号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在延长踏板比较长的过程中,可以连续几个小时进行演奏,这个时候,在演奏踏板的采用中,可以形成1/2或者1/3的技术控制,更好的形成音色饱满的旋律与技术控制,保持音色的完整性。

二、钢琴演奏中相关演奏特色与技巧的运用

1、高抬指弹奏的技巧

在具体演奏技能的实现中,针对钢琴曲目的表达特点,因此,要注重相关的弹奏方法,尤其是在出学或者表演处级的学员中,对于演奏的基本技巧与基本功要形成相应的控制。其中,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手指的弹法。在手腕、手指等方面的控制中,保证好好各个方面的细节。在弹奏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手指的综合弹奏技能,在手臂的用力中,要形成自然的摆动性,其中,可以将手臂慢慢的抬高,在弹奏的过程中,在第一指关节构成的弧度中,注重手腕的平稳力度与肩膀的放松控制,在整体的移动中,形成平行的移动方式,这样可以实现手指运行的规范化模式。同时,在手臂弯曲功能的演奏中,屏住呼吸,形成双脚并拢伸直的运用,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让身体得到全面的放松,并配合一些细小的动作,采用耸肩的方式,将肩膀耸到耳朵的地方,在保留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重复动作,可以实现整个手臂的自然放松,在保持良好状态的过程中,实现整个演奏的完整性。

2、注重舞台上的心态培养

心态培养是钢琴演奏中的关键因素,结合具体的实践锻炼,在演奏培养的技巧使用中,形成经常性、不间断性的训练方式,并在加强音乐整体功能处理的过程中,加强对背谱能力的培养,实现演奏者心态的综合变化。并结合舞台整体实践训练方式的优化,全面克服演奏者的紧张心态,在克服恐惧、畏惧等心态的基础上,通过对舞台演练的熟悉程度,有利于帮助演奏者心理意识的增强,并在不同的表演环境中,形成多方面表演、面向大众表演等方式,采取多种鼓励与激励措施,在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实现整体舞台能力的拓展。

3、不抬指弹奏法的技巧运用

在不抬指弹奏的方法运用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强手腕与手臂的配合力度,形成正确的运用模式。因此,在具体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手腕与手臂的综合训练,在弹奏相关音节的过程中,对于音阶的方向要有强烈的把握,对于手指的运动方向,可以保持一定的平衡性,有效的解决手指在弹奏中不规范的行为。并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教学转化为多样化、灵活化教学的方式,形成集体教学、评价教学的创新模式,让演奏者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自我能力的提升,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结语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要形成对音色控制以及技巧的有效控制,在突出曲目风格与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突出整个情感表达、音色控制、触键技巧、思维意识、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艺术性,并创设良好的演奏意境,对于提升钢琴演奏的整个艺术性,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汉超;高师钢琴即兴伴奏与编配应注重的几个问题[J];文学教育(中);2010年04期

[2]李浪;论钢琴演奏中心理情绪的紧张与放松[J];音乐探索;2010年01期

高中化学配平技巧篇8

【关键词】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训练内容

1.前言

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力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力量训练内容是运动员进行训练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证。目前力量训练已经极为重要的深入到啦啦操运动中,但是相关理论文献并不多,尤其在技巧啦啦操这样的新型项目中有关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更是十分匾乏。王丽娟[2]的《论我国开展竞技啦啦队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国外技巧啦啦操的发展历史,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指出,我国开展非常系统的、科学的竞技啦啦操的训练是一个必然趋势,而且也是非常可行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力量训练内容的研究。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怀化学院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综述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主要查阅了以下几方面的文献资料:检索技巧啦啦操,艺术体操,啦啦操,技巧,体操以及体能训练等相关论文。通过各类文献资料的分析,为本研究的设计、构思、分析与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就技巧啦啦操队体能训练内容的问题,向北京体育大学、怀化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啦啦操代表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技巧啦啦操队底座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现状。

2.2.3访谈法

向北京体育大学啦啦操代表队、广州体育学院啦啦操代表队、怀化学院啦啦操代表队的教练员3名、运动员72名发放问卷。就本研究相关课题开展问卷调查。

3.结果与分析

3.1技巧啦啦操人员构成分析以及力量训练分类

3.1.1技巧啦啦操人员构成分析

通过查阅iCU《2014版全国啦啦操规则》得知,技巧啦啦操人员组成可分为底座运动员、尖子运动员两种运动员。经过底座运动员和尖子运动员的配合完成技巧啦啦操中的各项难度。

本文将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内容进行研究。

3.1.2力量训练内容的分类

经查阅《运动训练学》力量训练内容分类得出,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可分为:a负重抗阻练习、B对抗性练习、C克服弹性物体练习、D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练习、e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F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G电刺激。部位力量训练可分为:a上肢训练、B下肢训练、C核心训练。本文着重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上肢力量训练、下肢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进行研究。

3.2技巧啦啦操队底座运动员力量训练内容的研究

3.2.1技巧啦啦操队底座运动员上肢训练内容的研究

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在做托举动作时要求最高的就是上肢的力量,上肢专项力量训练是托举专项力量训练中的重点部分,加强上肢力量练习能够使托举的难度变化和难度提高起到关键作用。目前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上肢训练内容主要有卧推杠铃、引体向上、俯卧撑与侧举哑铃等。对于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来说,上肢力量的练习决定着整个难度完成的重要因素。上肢强大的力量训练有助于与尖子运动员难度的配合和难度完成的稳定性卧推杠铃可以有效的练习技巧啦啦操地做运动员的上肢力量。

3.2.2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内容的研究

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核心部位专项力量训练意义核心通常上指我们所说的躯干,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运动员强大的核心力量可以起到稳定性、改善控制力和平衡性等重要作用。所以,每个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是力量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核心力量训练内容有平衡垫站立、健身球俯卧撑等。对于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来说,他们在比赛中所做的技术动作需要强大的核心力量作保证,对于技能主导类难美项群项目运动员来说,强有力的核心力量能够使躯干得到稳固的支持,对上下肢的的协同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从而保证肢体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技术动作。

3.2.3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内容的研究

技巧啦啦操底座的运动员需要强大的下肢力量,这关系到技巧啦啦操技巧难度的稳定性。所以,加强下肢训练是非常要必要的训练内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下肢训练内容有负重深蹲、蛙跳、负重跳台阶等。根据调查结果得出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下肢的力量练习更偏向于负重深蹲这一内容,所以,由此得出,一些负重类的练习是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关键,负重练习有助于下肢力量的增强。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对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来说,在完成难度动作完成时上肢的力量要求很高,上肢力量训练是力量底座运动员训练中的重点部分,加强上肢力量练习能够使难度变化多样性和难度完成性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4.1.2对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来说,底座强有力的核心力量能够使躯干得到稳固的支持,对上下肢的的协同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从而保证肢体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技术动作。

4.1.3对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来说,底座强大的下肢力量对技巧难度的稳定性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4.2建议

4.2.1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在做上肢力量训练时应多做卧推杠铃、引体向上等高负荷高强度的力量训练有助于力量的增强。

4.2.2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时需要强大的核心力量作保证,多练习腰腹力量以保证托举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配平技巧篇9

关键词:面试官职业化训练

训练招聘的成败,甚至影响雇主品牌。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用人单位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易犯的通病,探析面试官职业化训练对策,以提升面试官职业化水平。在一次大型人才交流会上,一家用人单位的招聘摊位前,前来应聘的求职者排成了长长的两行。一位小伙子正在跟面试官交谈,突然,他从面试官手中夺回自己的求职简历,面露愠色转身离去,面试官及旁边人目瞪口呆……这一幕至今仍令笔者记忆犹新。当前,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人才招聘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企业领导者、直线部门主管也更多地参与了面试工作,但他们或多或少地缺乏面试知识与技巧。不少用人单位招不到优秀人才,不是因为单位效益不佳、企业前景不好,而是面试官不慎把人才“赶跑”了。可见,要想招到合适的人才,面试官的表现不可小看,用人单位应着力提高面试官职业化水平。

一、面试官职业化的概念

“职业化”,就是要具备成熟的职业理念和心态,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礼仪,掌握并熟练运用高效的职业化工具、方法、技能和资源,以提升职业能力,高效地完成工作。

面试官职业化,指面试官应具备的人才观、专业素养、面试知识及面试实战能力。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的心态、形象、面试知识、面试技巧等整个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求职者对企业的选择。

二、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易犯的错误

1.救世主心态,藐视求职者

主要表现为:居高临下、语气傲慢、盛气凌人,认为应聘者是来“讨饭碗”的、永远是“买方”市场。应聘者得不到尊重,用人单位就很难招到所需人才。

2.穿着打扮随意,言行举止轻佻

主要表现为:衣冠不整,穿着打扮不得体;面试官之间谈笑风生,中途不断接电话;坐姿随意,斜视应聘者。应聘者会以此推断企业文化低劣、企业管理不规范,从而放弃加盟。

3.面试知识欠缺,专业技巧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忽略“破冰”环节;二是发问不专业,过多采用封闭式、选择性提问,无法全面、真实地获取应聘者的信息;三是没当好“听众”,喧宾夺主、喋喋不休,忽视倾听和观察;四是把握不准“谈薪”时机和战术,或听到应聘者提薪酬问题立马回避,或一开始便主动提薪酬、问应聘者对薪酬的期望值,或把握不准薪酬幅度……其结果:对应聘者的经历、能力判断不准,分不清优劣,没能招到合适的优秀人才。

三、面试官职业化训练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

不少用人单位的领导认为,人才招聘不是什么技术活儿,只要具备相应岗位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人都可以当面试官,用不着花功夫对面试官进行专门培训。事实是,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个工种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招聘工作也不例外。面试官不仅要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还要对其工作合适度、组织合适度做出正确判断。这就要求面试官在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面试技巧,可谓“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面试官作为企业及企业文化的窗口,其一言一行代表着企业形象,只有提升其职业化水平,释放正能量,才能树立良好的雇主品牌,使优秀人才趋之若鹜。因此,作为用人单位领导,一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通过培训完善面试官人格、塑造个人及企业形象;二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培训理念,重点培养和训练面试官的综合实战能力,提高招聘质量和效率。

2.确定训练对象

用人单位面试通常分为初试和复试。一般情况下,初试由人力资源部门考核,主要考察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如性格、稳定性、团队协作、价值观、专业知识等;复试由相关直线部门经理(主管)、总监以及人力资源部门招聘主管(专员)联合参加,主要考核求职者的专业技能、岗位核心能力、创新能力、职业期望等。因此,应接受面试官职业化训练的人员是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专员)、经常担任面试官的各直线部门经理(主管)、总监。

3.制定训练内容大纲

对于所有的面试官,需确定三大关键性训练内容——面试知识、面试技术、面试技巧。

(1)面试基本知识培训。含人才观、面试礼仪、情绪管理、企业文化、岗位标准与选人标准、人职匹配论等内容。目的:使面试官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培养规范化商务礼仪习惯,向应聘者传递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准确定位“与人打交道、与事打交道、与信息打交道”等不同岗位的用人要求,坚持“人岗匹配、人与组织匹配、人与组织发展匹配”的选人原则。

(2)人才选拔技术培训。含结构化面试法、行为面试法(StaR)、情景模拟面试法、心理测试等常用人才选拔工具的使用。如:“关键行为面试法”中StaR工具的使用、行为事例问题设计与要求等;“情景模拟面试法”设计与使用(例,如何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心理测试工具的使用等。目的:使面试官熟练掌握基本的选人技术,展现企业风采,提高招聘效果。

面试实战能力训练、面试官的必备能力训练。包含信息搜集能力、沟通互动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3)面试技巧训练。观察和聆听技巧:如何从简历中发现有用信息,如何识别谎言,察言观色剖析肢体语言;提问和追问技巧:如何开场进入面试,如何结束面试,如何运用不同的问法考察应聘者的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承压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聘动机、稳定性和成长性,如何运用假设式、探索式追问以获得更深入具体的信息;谈判和说服技巧:薪酬谈判的时机及窍门,如何通过面试过程吸引人才,树立雇主品牌,如何说服与吸引目标候选人;提升评判力技巧:如何快速从工作小事中、生活中、语言特色中评判人才。

此外,为了把好招聘的第一道关,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主管(专员)还需要接受以下培训:

一是内部各部门主要岗位的基本业务(专业)知识培训。含基本专业知识、主要业务(工艺)流程、工作标准等。目的是在初试时,能有效地提问和判断求职者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岗位业务(专业)知识、工作流程,以便筛选出综合素质高的复试人选。

二是背景调查含方法及技巧训练。背景调查是指采取一定的手段对求职者的身份、学历、工作经历、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调查,在招聘中、高层人才、关键岗位人才时适用。培训内容含电话寻访、熟人了解、档案查询、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等多种方法及技巧,目的是深入了解求职者,从而验证其文化融合度及工作胜任能力,并规避其不诚实的风险。

4.选择高效的训练方式

面试官职业化训练一般由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资深招聘经理自主培训,也可以“请进来”或“送出去”培训,并根据训练项目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如业务及专业知识培训方式有讲授、自学、岗位实践;面试基本知识培训方式有专题讲座、视频观摩;面试技术培训方式有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示范观摩;实战能力训练方式有案例分析、示范观摩、实战演练。

参考文献:

[1]刘红霞.面试官的七大败笔[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1(9).

[2]朱海滔.如何与应聘者谈薪酬[J].企业文明,2012(1).

高中化学配平技巧篇10

一、审题技巧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过程包括明确条件与目标、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与方法三部分。(1)条件的分析,一是找出题目中明确告诉的已知条件,二是发现题目的隐含条件并加以揭示。目标的分析,主要是明确要求什么或要证明什么;把复杂的目标转化为简单的目标;把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把不易把握的目标转化为可把握的目标。(2)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每个数学问题都是由若干条件与目标组成的。解题者在阅读题目的基础上,需要找一找从条件到目标缺少些什么?或从条件顺推,或从目标分析,或画出关联的草图并把条件与目标标在图上,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以顺利实现解题的目标。(3)确定解题思路。一个题目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必然的联系,这些联系是由条件通向目标的桥梁。用哪些联系解题,需要根据这些联系所遵循的数学原理确定。解题的实质就是分析这些联系与哪个数学原理相匹配。有些题目,这种联系十分隐蔽,必须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加以揭示;有些题目的匹配关系有多种,而这正是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的原因。

二、语言叙述技巧

语言(包括数学语言)叙述是表达解题程式的过程,是数学解题的重要环节。因此,语言叙述必须规范。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言必有据。数学本身有一套规范的语言系统,切不可随意杜撰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让人不知所云。

三、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既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要做到答题技巧,就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

四、解题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