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57

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生物力学;积极作用

1前言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提高体育教学成果,应加深对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积极利用运动生物力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学发展,为体育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对运动生物力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结合体育教学实际,发挥运动生物力学的积极作用,推动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满足体育教学发展需要。为此,我们应对运动生物力学发展历程、开展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作用及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研究质量,保证了体育教学的开展效果。

2运动生物力学发展概述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是以体育动作为核心,运用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体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特性和人体运动动作规律,并根据影响人体运动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寻求人体运动技术的合理性和更佳化,以及训练手段的有效性,为发展运动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近几十年来,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发展较快,新材料和计算机的运用使生物力学的测试手段向自动化、准确化和快速化的方向迅速发展。学科间加强了渗透和协作,使生物力学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在人体结构的研究、测试方法和手段、测试数据处理的速度与准确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图像采集与分析技术由于近期的不断突破,已经逐步趋于完善,这为运动生物力学走向体育实践,实现运动训练的可视化和快速反馈作好了准备。美国科罗拉多州奥林匹克中心生物力学实验室为美国国家田径队进行现场图像采集与图像分析,帮助运动员增强运动本体感受并改进技术,效果良好。我国自年成立运动生物力学分会至今,科研活动已经开展了余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作用分析

从目前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情况来看,开展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对明确运动原理有着重要作用

从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来看,运动生物力学对运动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高了运动原理的研究效果,促进了运动原理取得积极效果。所以,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对明确运动原理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积极推动运用生物力学研究全面深入开展,满足体育研究的实际需要。

3.2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推动了运动学本质的研究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对运动规律和运动学本质进行了探讨,可以作为运动学本质的典型研究手段。为此,我们要对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有足够的重视,应正确理解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作用,推动运动学本质的研究不断向前发展,使运动学本质研究取得积极效果,促进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达到预期目标。

3.3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提高了运动学的整体研究质量

从目前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来看,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对运动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保证运动学的研究取得积极效果,能够对运动学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应认识到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作用,积极开展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提高运动学的整体研究质量。

4体育教学中运动生物力学的积极作用分析

从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来看,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了重要应用,体育教学中运动生物力学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运动生物力学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未来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体育教学开展的整体效果,充分满足了体育教学发展需要。为此,我们要认识到运动生物力学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到的积极作用,推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4.2运动生物力学对促进体育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应用了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教学在深度、广度和专业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对体育教学发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保证了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提升了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所以,我们应对运动生物力学的促进作用有足够的重视,应采取必要手段,提高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水平。

4.3运动生物力学对改变体育教学发展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运动生物力学以后,体育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发生了改变,体育教学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体育教学发展整体效果更理想。所以,我们应对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有足够的认识,积极推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开展,保证体育教学发展取得积极效果。

5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体育教学中,运动生物力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体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保证了体育教学取得积极成果,推动了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满足了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所以,我们应认识到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璐;;网球发球动作技术原理探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1期

[2]李小华;;缓冲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8期

[3]李小华;;田径运动中摆动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4]唐刚;人体典型运动生物力学仿真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篇2

――。

有人认为,牛顿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和核心。是不容置疑,不能否定,不能改变的。谁敢质疑,谁敢否定,谁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歪门邪道,大逆不道。

我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的认知能力也是发展变化的。那种一成不变的观点是错误的。

经典力学是牛顿等科学家在三百多年前的社会背景下认知世界的产物。只要大家认真去思考,就一定能够发现经典力学中的种种错误。

只有运动力创新理论才能够完美的解答经典力学不能解答的许多问题。

1运动力创新理论

1.1.1什么叫运动?

答:物体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叫运动。

1.1.2物体为什么能够运动?

答:因为有运动力。

1.1.3什么叫运动力?

答:不管有没有外力,能够使物体运动的力,就叫运动力。

1.1.4运动力从哪里来?

答:运动力从引力,电磁力,运动力对其他物体作用的外力得来。

1.1.5运动力,外力,阻力,合外力,作用力的关系是什么?

答:(1)作用力=外力-阻力=合外力。

(2)运动力=每一秒加速度的作用力X加速时间。

公式:L=kFt=Kmat(加速度运动时)=kmv(停止加速运动时)=对其他物体作用时的外力。K=1/秒,F,作用力。t,作用时间。m,质量。a,加速度。速度V=at。

1.1.6作用力与运动力的区别是什么?

答: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力。运动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力。

1.1.7运动力定律: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运动力成正比。

(1)运动力定律公式:L=kmv。常数k=1/秒。m,质量。V,速度。

(2)运动力的单位:为区别牛顿力F,n,运动力记为L。单位【雷】,1n=1雷。

(3)运动力公式的意义:1L=1千克质量的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运动1秒需要的力=1千克米/秒的平方=1雷。

(4)运动力的方向与运动速度的方向一致。

(5)运动力的作用点平均作用在运动物体的每一个质点上。集中作用在运动物体的重心。

1.1.8运动力创新理论有什么意义?

答:运动力创新理论能够解释宇宙中的一切运动现象。能够解答宇宙中的一切运动问题。

2用运动力创新理论取代经典力学

2.1用运动力创新理论取代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说:“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1.1这个定是错误的。

2.1.2“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的相同条件下,能够产生“运动”和“静止”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吗?这是不可能的。这是违背了自然科学规律的。

有人说,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原来为什么是运动的呢?

2.1.3只有运动力创新理论,L=kmv,才能完美的解答一切物体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问题。

2.1.4静止的物体也要受到力的作用,只是受到的合外力=0。运动力=0。

(1)当运动力=0,运动速度=0,物体静止。

(2)当运动力>0,运动速度>0,物体运动。

(3)运动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4)运动力越小,运动速度越慢。

(5)运动力不变,运动速度不变,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1.5结论: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力不变的运动。只要运动力有任何一点点改变,就不可能保持原来的那个运动状态。

2.2用运动力创新理论取代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说: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公式F=ma.

2.2.1牛顿第二定律即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被认为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和核心。但是,作为运动定律,只有一个公式F=ma,只强调“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是远远不够的。还有物体运动的很多主要问题没有说,也无法说。

(1)没有说速度是怎样产生的?

(2)没有说加速度是怎样产生的?

(3)没有说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是什么?

(4)没有说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是什么?

(5)没有说加速度的目的是什么?

(6)没有说运动速度与力的关系是什么?

2.2.2只有运动力创新理论,L=kmv,才能最完美的解答一切运动问题。

(1)速度是这样产生的:力作用物体每1秒运动的路程。公式:V=s/t。单位:米/秒。

(2)加速度是这样产生的:力作用物体每1秒运动的速度。公:a=v/t。单位:米/秒的平方。

(3)力与速度,加速度成正比关系。

例如:1n的力作用1千克物体1秒时间,速度v=1米/秒。加速度a=1米/秒的平方。

10n的力作用1千克物体1秒时间,速度v=10米/秒。加速度a=10米/秒的平方。

(4)只有力+力,才能增加速度。

例如:10n的力作用1千克物体1秒时间,速度v=10米/秒。如果这时停止增加力,运动力L=10n=10雷,物体就会保持10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

保持10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再增加1n的力作用10秒时间,或者增加10n的力作用1秒时间,运动力L=10n+10n=20n=20雷。速度就是20米/秒。停止增加力后,物体就会保持20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

(5)只有力-力,才能减小速度。

例如:要让20米/秒的速度运动的1千克物体以15米/秒的速度运动。怎么办?

只需要减小5n的运动力。一是减小油门,二是用1n的阻力作用5秒,或者用5n的阻力作用1秒.。使运动力L.=20n-5n=15n=15雷。就能保持15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了。

(6)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速度=加速度X作用时间。公式:V=at。

(7)加速度的目的:只要控制好加速度的力和作用时间,就能够获得最满意的运动力和运动速度。

(8)匀速直线运动,匀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是因为他们的运动力不变,所以运动状态不变。因为他们的运动力不同,所以运动状态不同。

3证明:(1)那种认为“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的牛顿第一定律是错误的。

(2)那种认为“力只产生加速度”的牛顿第二定律是错误的。

2.3用运动力创新理论取代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说: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2.3.1牛顿第三定律只解释了两个物体发生作用后的一种现象。就是,它们的合外力=0,两个物体作用后是完全静止的。

2.3.2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反,并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难道就不会发生其他许多不同的现象吗?

2.3.3只有运动力创新理论,才能最完美的解释一切运动现象和作用现象。

(1)两个物体发生作用时,如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的合外力=0,两个物体作用后是完全静止的。比如静止物体的重力与支撑力,悬挂物体的拉力与重力。

(2)运动物体与其他物体发生作用时,如果作用力>反作用力,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的合外力>0,物体会继续向前运动。运动速度会变小。

(3)运动物体与其他物体发生作用时,如果作用力0,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倒退)运动。

(4)运动物体与其他物体发生作用时,如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运动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4结论: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物体的力和力的作用。没有力,什么作用都不可能发生。

因此,经典力学说“作用才产生力”,“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定义是错误的。

2.4用运动力创新理论取代圆周运动理论。

2.4.1经典力学是不可能明确解释圆周运动的。因为经典力学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离心力等理论都是错误的。

2.4.2任何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不同方向的外力作用时,运动方向不会改变。更不可能产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2.4.3只有运动物体受到中心拉力时,物体的运动力=中心拉力,运动力与中心拉力垂直,才可能做圆周运动。

2.4.4中心拉力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必备条件。是客观的存在。

因此,经典力学认为运动才产生向心加速度,产生向心力的理论是错误的。

2.4.5物体圆周运动的速度与运动力成正比。公式:L=kmv。

2.4.6运动力不变,运动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因此,经典力学认为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理论是错误的。

2.4.7离心运动:是圆周运动的运动力大于中心拉力,或者摆脱了中心拉力的运动。

因此,经典力学认为离心力和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理论是错误的。

2.4.8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条件:

(1)地球卫星的运动力必须=地球对卫星的引力(中心拉力),两个力的方向必须垂直。

(2)如果地球卫星的运动力>地球对卫星的引力(中心拉力),两个力的方向就>90度。卫星就会越飞越远。

(3)如果地球卫星的运动力

(4)要改变地球卫星的运动方向,必须在卫星运动的不同方向施加外力作用。改变方向的大小与施加外力的大小和作用角度的大小成正比。

2.4.9运动力创新理论可以解释小到电子,原子,分子,大到宇宙天体的一切圆周运动现象。

2.5用运动力创新理论取代重力势能理论。

经典物理说: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领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2.5.1这种关于重力势能的定义和解释是错误的。难道深井口面上的石头不被举高,当没有支撑力时不往下掉?就没有重力势能?

2.5.2物体被举高,是因为物体的运动力=支撑力,拉力>重力。支撑力,拉力越大,上升速度越快。

2.5.3物体下落,是因为物体的运动力=支撑力,拉力

2.5.4如果支撑力,拉力=0,物体就会自由落体下落。运动力L=kmgt.。g重力加速度。t,下落时间。

位置越高、下落的时间越长,下落的运动力越大,作用力越大,做功本领越大。

2.5.5如果支撑力,拉力=重力。运动力=0,物体再高,也是静止的,也是没有势能,不能做功的。

2.5.6运动力创新理论不仅可以取代重力势能理论。还可以取代一切混乱而不清楚的势能,动能,动量,冲量,能量,惯性等理论。只要物体有运动速度,都可以用运动力公式L=Kmat(加速度运动时)=kmv(匀速运动时)解答。

2.6用运动力创新理论取代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e=mc^2,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e=mc^2,e表示能量,m代表质量,而c则表示光速。

2.6.1这个质能方程是错误的。难道只有m以光速的平方运动才是能量?不是以光速的平方运动就不是能量?

2.6.2科学家已经证明超光速都是不可能的。光速的平方能够存在吗?因此,质能方程式e=mc^2,是错误的。

2.6.3有人说,c^2不是速度,只是一个数字,一个常量。那就更错了。是什么意义呢?

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篇3

【关键词】惯性力速度

惯性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它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础性观念,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所具有的这种属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惯性现象。惯性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为使学生正确理解惯性概念,解释惯性现象,在教学中必须讲清下面几点。

一、惯性的意义

大家知道,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一个物体,只要不受外力作用,原来静止的就会一直静止下去,而原来运动的则会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这里的问题在于:惯性是否是物体的性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告诉我们,任何物体均具有惯性。因此说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宏大物体,还是微小粒子;不论固体、液体、气体;不论静止物体,还是运动物体;不论物体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这一点应讲深、讲透。教师应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反复讲授,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概念本身含义。教师应在下列方面讲清其内涵: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既然是固有性质,就不能说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有惯性,而运动状态改变或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就没有惯性,也不能说惯性"仅在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起作用",而"在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或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不起作用"。再结合"行驶中的汽车或火车,由于惯性,不能立刻停止,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一实例,指出"对运动物体即使加上很大的阻力,要使它停下来仍需一段时间"正是运动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表现;再以汽车出发时即使加大油门使牵引力很大,也不可能立刻开得很快为例阐明"对静止物体即使加上很大的推动力,要使它达到某一速度仍需一段时间"也正是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表现。然后根据这两方面的表现,对照概念,使学生明确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惰性",即使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了,但它的"惰性"还是存在。因此惯性不会消灭,是物体本身具有的。

二、"惯性"与"第一定律"的区别

学生往往把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当做惯性概念,即"惯性"与"惯性定律"混为一谈。这也正是他们认为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为了纠正这种错误,除了使学生能准确地叙述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外,还应该使学生知道它们的区别: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不依外界(作用力)条件而改变,它始终伴随物体而存在。牛顿第一定律则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如何运动的问题,是一条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原因.而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两者完全不同。为何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是因为定律中所描述的现象是物体的惯性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不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物体力图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仍顽强地表现出来。

三、"惯性"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论物体是否受力都具有的性质。当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静者恒静,动者恒作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的惯性表现于对外界作用的"抵抗性"(此即牛顿所说"抵抗能力"的含意)。这种"抵抗性"即为不愿意改变原有的状态而表现出惯性现象。由于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保持其速度不变,因而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才跟物体的受力相关。也就是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力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亦即惯性描述了物质保持运动状态的属性,第二定律说明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定量给出公式。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等各种条件均无关系!所以牛顿第二定律中F=ma就很好的体现了加速度与物体具有的惯性之间的关系,即物体加速度与其本身质量的关系。当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时,物体质量如果越大,则其具有的惯性越大。改变其运动状态所需要的力就成正比变大,所以你在使用F=ma这个公式时,已经考虑了惯性(质量m)的大小。

四、"惯性"与"力"的区别

学生往往把"惯性"当做力,认为"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水平道路上运动着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要向前运动"这些都是"惯性"这个力作用的结果等。为了纠正这种错误,可结合力的概念,要求学生去寻找施力物体,让他们碰壁,再引导学生分析惯性与力的区别:①物理意义不同: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而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始终具有这种性质,它与外界条件无关;力则只有物体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才有,离开了物体就无所谓力。②构成的要素不同: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和作用点,而大小也没有具体数值,无单位;力是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构成,它的大小有具体的数值,单位是牛。③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作用则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物体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

物体原来具有某个速度,物体惯性则力图使其继续保持这一速度,但力图保持与能否保持则是不同的。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可保持这个速度,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便不能再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物体的惯性和外力作用这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形成了宏观物体的形形的各种复杂的运动。如果没有外力,物体也就没有复杂多样的运动形式;如果没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不需要力的作用。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就不难解释惯性现象。例如"锤子松了,把锤把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与柄原来都向下运动,柄撞在物体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没受阻力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六、"惯性"与"速度"的区别.

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篇4

论文关健词:多媒体教学;缺陷剖析;运动生物化学;精品课件;对策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大学课堂上得到推广和普及得力于它是一种现代化强有力的辅助教学手段,对于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不论那一类多媒体教学课件不可能制作得十分完善,难免存在缺陷,而这些取决于课件设计者的综合水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水平不断提高。运动生物化学精品课件不断推出,教师使用这些多媒体教学课件感觉十分顺手,优越性明显。更加激发了更多的教师学习如何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知识体系,动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热情,纷纷将传统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方法融入到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中,使得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然而,限于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由于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原理相关知识缺乏、动手能力不强,无法制作出运动生物化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就是免强制作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真正弄清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原理,解决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制作出精品运动生物多媒体教学课件,才是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首要课题。

一、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仍不完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送变得十分简便。基于“云计算”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非常便捷地通过屏幕将视频、图、文、声和音像等直观展示出来、生动地展现语言描述及教师形体语言难以表述的现象与过程。这对强化运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提升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不少运动生物化学教师面对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造就的教学变革和教育变革缺乏了解和认识,局限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对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原理理解不透,自己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课件的技术水平不高,导致使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存在如下缺陷:

(一)运动生物化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能力强弱不一。对于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至今的个别运动生物化学专业课教师,总的来说都是年龄都偏大,计算机技能基础弱,自身的知识结构陈旧,十分缺乏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及软件功能的强大的了解,对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变革思想上准备不足,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不清楚,所以对要自已如何去制作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感觉难度大,自然就出现了优质教学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在实际教学中就会放弃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中的音响效果、动画、影像等在对体现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的真实性、生动性、直观性和实际效果,只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法。对已具备相当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大学生,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需求,教师的教学能力遭到质疑,造成实际上运用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不足和缺陷。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制作出一个好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经费,程序又比较复杂,比过去的备课工作显得既繁琐,又大增加了工作量,借用其他学校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又不太合适,这就是当前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屏幕显示替代了教师板书和教学引导,失去了传统教学应有的活性。多媒体技术集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来阐述运动生物化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说明、公式推导,尽可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由于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理论复杂较难理解,课程相关知识抽象难以记忆,运动生物化学教学采取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后,一切瞬间变得直观了,复杂的事物也变得简单了。如果仅用文字来表述很难体现出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科学性,其实质就是电子屏幕代替的黑板,并没有更多的不同,还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据了解相当一部分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也仅仅停留在用电脑屏幕替代黑板进行文字板书的初级阶段,也是当前高校存在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的普遍现象。当然也有部分青年教师则走向另一极端,什么都离不开计算机。传统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再可能,完全依靠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展示运动生物化学教学的全程教学。一切依赖多媒体技术,老师则自始至终控制设备,学生见不到教师的面,教师搞不清学生在通过学习后有何反应,师生不再互动,这种呆板的机械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原来的主动式教学变成了由电脑控制的被动式教学,形成了实际上的教、学分离。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仅停留在简单、机械的知识层展示,课堂缺乏生气。课件中的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单纯展示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另一个缺陷,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型课件,因为它便于操作和使用,当然它也是最低层次的课件。对于教育理念不能转变,现代计算机技术知识缺乏,动手能力差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师来说,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涵盖些那些内容,如何制作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他们一味地追求本课程知识的覆盖面,使运动生物化学课件变成了word文档的演示档,不但课件占的空间大,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因为这种课件所展示的更多的是技术理论和原理,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极不适合。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样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课件的难度小,技术含量低,容易做到。若要制作可视频且能体现图、文、声、情特色,色彩丰富的优质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难度自然要大许多。仅仅依靠专业课的教师来完成优质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不现实的,根据课件制作要求必须请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共同制作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或其他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这样既解决了专业层面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技术层面的问题。

如何解决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最关键的是精力的投入,时间的投入,资金的投入和技术的投入,切实解决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各个层面的问题。

二、弥补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缺陷的对策

(一)强化计算机技能学习,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术。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不仅是要从分子层面传授运动与人体的生化反应之间的关系问题,还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原理,运动生物化学教师上课时必须把握全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解决运动生物化学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重要性的认识问题。在传统注入式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将深奥复杂难懂的运动化学原理和新陈代谢变化过程直观化、简单化,是激发学生热爱本课程学习热情的原动力和对运动生物化学实验能力发展的重要过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要让运动生物化学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数据就是实际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可见强化现代科学技术修养是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专业教师自身素质提升必不可少。

(二)投入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体育本科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学高质量的课件。在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体系中,因知识结构的教学理念较为注重对事物原理和理论的研究,自然在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对文字叙述和公式的推导较多,制成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难免以文档形式展示。但是,运动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基于对工作环境研究和工作过程教育的实践性内容,如果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也只有文字和公式,必然导致课件内容单调、枯燥和贫乏。因此,制作者要投入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既要熟悉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过程,熟悉“图、像、音、画、动漫”运用技能,才能制作出符合本科体育专业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好课件。虽然从事教学时间较长的教师的计算机操作和软件应用能力不如青年教师。但是,他们的优势是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所以,必须让从事教学时间长的教师加强现代计算机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力度,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而让青年教师强化实践训练,二者取长补短共同制作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才能出精品。才能为克服课件制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打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师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的培训,精心打造课件精品。把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精品课件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既能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内容和形式、时间和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将复杂变简单,将抽象变直观,枯燥乏味的原理和公式变得更有趣,体现无比优越性。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精品的产生就必须在制作中解决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教学思路要有前瞻性、设计思想要体现先进性,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框架结构的搭建要呈现出科学性。在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目标明确,构思精巧,清楚地表达出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根据需求,收集好素材。根据“云计算”技术所具备的强大的处理音频、动画、文字、照片、图像、图、视频效果的能力将教学过程所教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计算机对图形、图像、文字等处理能力的优秀,很容易把运运生物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变得简单明了,对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极为有利于提高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2.大学课堂教学对象是大学生,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素质情况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制作适合本班学生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因为不论何种教学方法其目标都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有所成。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也要从本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既简单又实用。在制作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弄清本班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研究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课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不能停留在低层次的单纯演示,要实现教师、学生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对话、互动,在课件构思时根据需要安排人、机对话和师生间的交流方面的内容。运动生物化学教师应将课件设计成学生的追踪的焦点、和热点,并注意增强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人性化界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来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的智能化程度不断增强,这样的设计出品的运动生物化学课件才真正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精髓。实现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最优化,克服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缺陷。

3.崭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充分体现。不论何种教学课件都必须多做,反复做,在制作中学习,在制作中完善,在制作中提高,熟能生巧,只有熟悉了,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才能升华产出课件精品,崭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充分体现。

成功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突显出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具备前瞻性和先进性及科学性,教学模式将根据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时俱进不断更新。

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篇5

一、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

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对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真分析教材.

1.力学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经典物理的基础之一.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定律为经典力学的栋梁.现行教材的体系是先讲静力学,后讲运动学,最后讲动力学.把牛顿三定律按三、一、二的顺序安排,第三定律放在静力学中讲授.这种安排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学习静力学时,有牛顿第三定律作准备知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有力的合成与分解作先行.通过静力学的教学,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力学问题都要涉及物体的受力分析,所以静力学教学是最重要的基础.

2.物理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的过程,是人脑的功能,通过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其它过程来反映客观现象的能动过程.物理思维就是运用思维的一般规律于物理学习、研究中所体现的具体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教材分析中掌握物理思维结构,就是要掌握怎样运用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推理、论证等)和思维的基本方法(比较、分类、鉴别、分析、综合、归纳、证明、反驳等)以便能更好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章“力”要重点讲清三种力产生的条件及力的大小和方向,为物体受力分析做好准备.力的三要素,在初中已经讲过,对质点来说不会发生关于力的作用点的问题,而对刚体来说,力的作用效果除了跟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外,还跟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刚体概念,但所说的物体都是指刚体.力的作用点可以沿力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一点而不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因此,与其说力的作用点是一个要素,还不如说力的作用线是一个要素.物体的平衡,用了“平衡”和“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等理想模型方法;“力的分解和合成”用了分析、综合、等效的方法.

第二章“物体的运动”用了理想模型(过程模型)的方法.高中教材以初中教材为基础,先提出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在研究物体在一直线上的运动以后,立即研究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和描述方法.运动学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它各章的必备知识.对平面运动的速度的合成与分解运用了分析、综合、等效的方法.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用了经验归纳方法论.虽然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但由第一定律推导出的一切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符合,这就间接地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当今的实验已能近似地验证这个定律,例如用气垫导轨实验,运动物体——滑块在水平方向可以近似地认为不受力,因而它近似地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牛顿第一定律有可能得到更加严密的证明.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实验归纳得出的.在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守恒这几章中,主要是用了推理的方法.如教材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借助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推导出来的.但应当明确一点,这是一条实验规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这此规律能够相互推导,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动量定理出自于牛顿第二定律,又异于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的关系,而动量定理则说明状态过程,它可以按过程始末状态处理物体的动量变化,而不必涉及过程的细节.如果只考虑两个物体的孤立体系,把牛顿第三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起来,就得到作用前后的总动量不变.我们可以用实验进行检验,牛顿也正是用这个方法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

“振动与波”一章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运用了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导出满足机械能和机械振动规律的新结论.

3.数学是表达物理学规律最精确的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材的教学方法、结构搞清楚,才能达到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在“力”这一章中,重点解决什么是矢量和矢量的运算方法问题.对物理矢量必须透彻理解,掌握其数学运算法则——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引导学生对“代数和”与“矢量和”进行对比,体会矢量的质的差别,从而自觉地运用矢量运算法则.在“物体的运动”这一章中,先提出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并研究质点动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从数学角度分析这些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包括文字叙述、数学公式、函数图象等),再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矢量运算.

在“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中,牛顿运动定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能进一步加深对静力学、运动学知识的理解,又能为顺利学习机械能和动量铺平道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只有以地球和相对地球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系才是适用的.教材由分析物体只受一个力产生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渡到分析物体受几个力产生加速度,以及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从而概括出能适合各种情况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ΣF=ma.在公式中,力与加速度都是矢量,故此式是一个矢量式.牛顿第二定律概括了力的独立性原理(或力的叠加原理),即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产生的加速度,应等于每个力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加速度的叠加——矢量和.在解题中,运用了正交分解法等基础知识.

机械能和动量这两章是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上,讨论力的空间和时间积累效应,从而引出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等概念.功和能将矢量运算变成了代数运算.教材从力对物体做功引出动能和动量定理,研究了重力、弹力做功的特点,引出势能的概念,得出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最后,从一般的功能原理阐明功的本质是能量变化的量度作为本章的总结.能的转换和守恒揭示了物理学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在讨论动量定理时,应强调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式是一个瞬时关系,而动量定理则说明状态过程,应用它研究某一过程而不是研究某一瞬时,只有在t0时,才是相等的.实验是讲述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教材这样处理是考虑到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不是从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得出的,而是一个独立的物理规律.而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没有具体给出,目的是避免学生只是死记公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应选用惯性系,物体的动量mv、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也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应特别注意计算同一系统中各部分的动量不能用不同的参照系.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较复杂的机械运动,它需要力学、圆周运动、运动图象等知识作基础.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是讲清波的关键.建立振动和波的联系与区别,是突破机械波教学难点的关键.

二、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从物理学本身来看,它研究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例如功和能的概念及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又渗透在各个分科中.教学职能即要从人类知识的总汇中挑选最精华的,运用最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又要使他们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要重视知识的传授,离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贯穿力学的两条主线——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转换和守恒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这两个定理、两个定律来源于牛顿运动定律,与牛顿三定律一起构成质点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是力学部分的重点知识.围绕这两条主线,要深入分析牛顿运动定律,为这两个定理打好基础.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是在牛顿定律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定理或推论,它们提供的表达式与牛顿运动定律等价,可代替牛顿二定律的矢量表达式中的某分量式,而不是什么新的表达式.但是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也是反映自然现象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它们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机械运动的范围.

2.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要培养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材,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物理实验是将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物理规律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它重现.做物理实验,必须满足于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如设计实验步骤、选择测量仪器、正确观察现象、完整的读取数据、严格的计算,是做好实验不可缺少的过程.让学生按照上述过程有目的的科学训练,自觉地掌握科学实验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篇6

一、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

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对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真分析教材.

1.力学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经典物理的基础之一.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定律为经典力学的栋梁.现行教材的体系是先讲静力学,后讲运动学,最后讲动力学.把牛顿三定律按三、一、二的顺序安排,第三定律放在静力学中讲授.这种安排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学习静力学时,有牛顿第三定律作准备知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有力的合成与分解作先行.通过静力学的教学,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力学问题都要涉及物体的受力分析,所以静力学教学是最重要的基础.

2.物理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的过程,是人脑的功能,通过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其它过程来反映客观现象的能动过程.物理思维就是运用思维的一般规律于物理学习、研究中所体现的具体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教材分析中掌握物理思维结构,就是要掌握怎样运用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推理、论证等)和思维的基本方法(比较、分类、鉴别、分析、综合、归纳、证明、反驳等)以便能更好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章“力”要重点讲清三种力产生的条件及力的大小和方向,为物体受力分析做好准备.力的三要素,在初中已经讲过,对质点来说不会发生关于力的作用点的问题,而对刚体来说,力的作用效果除了跟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外,还跟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刚体概念,但所说的物体都是指刚体.力的作用点可以沿力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一点而不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因此,与其说力的作用点是一个要素,还不如说力的作用线是一个要素.物体的平衡,用了“平衡”和“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等理想模型方法;“力的分解和合成”用了分析、综合、等效的方法.

第二章“物体的运动”用了理想模型(过程模型)的方法.高中教材以初中教材为基础,先提出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在研究物体在一直线上的运动以后,立即研究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和描述方法.运动学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它各章的必备知识.对平面运动的速度的合成与分解运用了分析、综合、等效的方法.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用了经验归纳方法论.虽然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但由第一定律推导出的一切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符合,这就间接地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当今的实验已能近似地验证这个定律,例如用气垫导轨实验,运动物体——滑块在水平方向可以近似地认为不受力,因而它近似地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牛顿第一定律有可能得到更加严密的证明.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实验归纳得出的.在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守恒这几章中,主要是用了推理的方法.如教材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借助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推导出来的.但应当明确一点,这是一条实验规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这此规律能够相互推导,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动量定理出自于牛顿第二定律,又异于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的关系,而动量定理则说明状态过程,它可以按过程始末状态处理物体的动量变化,而不必涉及过程的细节.如果只考虑两个物体的孤立体系,把牛顿第三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起来,就得到作用前后的总动量不变.我们可以用实验进行检验,牛顿也正是用这个方法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

“振动与波”一章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运用了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导出满足机械能和机械振动规律的新结论.

3.数学是表达物理学规律最精确的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材的教学方法、结构搞清楚,才能达到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在“力”这一章中,重点解决什么是矢量和矢量的运算方法问题.对物理矢量必须透彻理解,掌握其数学运算法则——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引导学生对“代数和”与“矢量和”进行对比,体会矢量的质的差别,从而自觉地运用矢量运算法则.在“物体的运动”这一章中,先提出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并研究质点动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从数学角度分析这些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包括文字叙述、数学公式、函数图象等),再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矢量运算.

在“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中,牛顿运动定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能进一步加深对静力学、运动学知识的理解,又能为顺利学习机械能和动量铺平道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只有以地球和相对地球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系才是适用的.教材由分析物体只受一个力产生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渡到分析物体受几个力产生加速度,以及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从而概括出能适合各种情况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ΣF=ma.在公式中,力与加速度都是矢量,故此式是一个矢量式.牛顿第二定律概括了力的独立性原理(或力的叠加原理),即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产生的加速度,应等于每个力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加速度的叠加——矢量和.在解题中,运用了正交分解法等基础知识.

机械能和动量这两章是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上,讨论力的空间和时间积累效应,从而引出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等概念.功和能将矢量运算变成了代数运算.教材从力对物体做功引出动能和动量定理,研究了重力、弹力做功的特点,引出势能的概念,得出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最后,从一般的功能原理阐明功的本质是能量变化的量度作为本章的总结.能的转换和守恒揭示了物理学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在讨论动量定理时,应强调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式是一个瞬时关系,而动量定理则说明状态过程,应用它研究某一过程而不是研究某一瞬时,只有在t0时,才是相等的.实验是讲述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教材这样处理是考虑到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不是从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得出的,而是一个独立的物理规律.而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没有具体给出,目的是避免学生只是死记公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应选用惯性系,物体的动量mv、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也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应特别注意计算同一系统中各部分的动量不能用不同的参照系.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较复杂的机械运动,它需要力学、圆周运动、运动图象等知识作基础.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是讲清波的关键.建立振动和波的联系与区别,是突破机械波教学难点的关键.

二、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物理教学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从物理学本身来看,它研究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例如功和能的概念及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又渗透在各个分科中.教学职能即要从人类知识的总汇中挑选最精华的,运用最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又要使他们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要重视知识的传授,离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贯穿力学的两条主线——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转换和守恒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这两个定理、两个定律来源于牛顿运动定律,与牛顿三定律一起构成质点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是力学部分的重点知识.围绕这两条主线,要深入分析牛顿运动定律,为这两个定理打好基础.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是在牛顿定律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定理或推论,它们提供的表达式与牛顿运动定律等价,可代替牛顿二定律的矢量表达式中的某分量式,而不是什么新的表达式.但是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也是反映自然现象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它们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机械运动的范围.

2.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要培养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材,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物理实验是将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物理规律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它重现.做物理实验,必须满足于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如设计实验步骤、选择测量仪器、正确观察现象、完整的读取数据、严格的计算,是做好实验不可缺少的过程.让学生按照上述过程有目的的科学训练,自觉地掌握科学实验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篇7

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探究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的,这部分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好圆周运动的关键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后面的天体运动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打好基础。

教材的编排思路很清晰,先是从身边的事例出发,让学生体验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有一个指向圆心的力,从而引出向心力的概念。由于上一节中,已经从一般性的结论入手,利用矢量运算,在普遍情况下得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的结论,进一步得到了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于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得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和大小,即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

接着,教材为了让学生对向心力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设计了“实验”栏目──“用圆锥摆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实际上,这个实验除了要验证向心力表达式之外,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向心力不是一个新的力,而是一个效果力”,也即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与过去不同的是,本节中又讨论了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情况下物体将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情况下会做变速圆周运动。以及知道如何处理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

【学情分析】

(1)思维基础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从高一第一学期开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有了探究事物的一般方法,即“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思维方法。因此,本设计中就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2)心理特点

依据20世纪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可知高一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是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也是由直观认识向逻辑推理、实验推理过渡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本节课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3)已有知识

通过前一节《向心加速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它描述了物体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于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这个加速度一定是由于它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力。因此将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即可得到向心力的表达式。

但由于错误的经验或者说是思维定势,学生往往认为向心力是一种新的力,因此“向心力不是一种新的力,而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即向心力的来源)对学生来说,将是个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知道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从自己提出问题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

(2)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的公式,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教学难点

(1)向心力的来源。

(2)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课设计成了探究性学习课,即在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自评和互评来不断完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一、难点的突破

“向心力不是一种新的力,而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和“向心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效果和特点”对学生来说都将是难点。因此在匀速圆周运动的例子中,必须让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让学生判断合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加速度,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向心力的来源。在变速圆周运动中,让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说明各个力产生怎样的加速度,从而进一步得到向心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效果。

二、对教材中两个地方的处理

1.由于课本中用来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的圆锥摆运动在课堂中很难实现让学生测量,所以本设计中安排了先用向心力演示仪去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然后在让学生分析游乐园中转椅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后,通过让学生体验在实验室里粗略测量圆锥摆模型运动中的向心力大小以落实它的向心力来源,并向学生说明我们可以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2.为说明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受到的力并不是通过圆心时,课本上是通过实例链球运动和学生自己让小沙袋做变速圆周运动的体验来说明。这里本人认为直接这样让学生体验并得到上述结论难度不小,所以本设计中先让学生通过对游乐园中过山车做变速圆周运动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得到──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变速圆周运动,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分析链球运动和体验让小球做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受力情况,从而降低了难度。

三、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

1.向心力概念的引出。

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3.鼓励学生先共同解决自己提出的一部分问题。

4.用实验验证理论──用向心力演示仪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5.从游乐园里转椅出发落实:①分析圆锥摆中向心力的来源;②用圆锥摆模型可以粗略去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6.由游乐园中的过山车模型和运动员的链球运动落实: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及向心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效果和特点。

7.让学生知道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

8.课堂小结。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使用ppt、视频、演示实验、身边的圆周运动,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实验仪器:带细绳的小钢球(两人一个)。

2.动画及视频:地球绕太阳运动、圆锥摆(动画),双人花样滑冰,游乐园中的转椅和过山车、链球运动的视频及图片。

3.制作ppt。

【教学过程】

一、向心力概念的引出

师:我们先看几个做圆周运动的例子,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不会飞出去,而是老老实实地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

大家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周运动(事先给学生发了个带细绳的小球)

生:受到了拉力的作用,

[学生活动]:对以上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力分析

师:这些力的指向有什么特点呢?

生:指向圆心。

师:我们把这样的力叫做向心力。

板书向心力: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的指向圆心的力,符号:Fn

二、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

师:这节我们就来研究向心力。接下来我想把课堂交给在座的各位同学。关于向心力,你想知道什么,想研究什么,就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大家先考虑两分钟。同桌、前后排的同学也可以相互讨论下。

[学生活动]:

生1:向心力的方向与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

生2:向心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与ω、ν之间什么关系?

生3:向心力的大小怎么测量计算?

生4:向心力有什么特点?

生5: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生6:向心力是不是合力?

生7:向心力的来源?

生8:向心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生9:圆周运动的半径为何不变?

生10: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如何?

(师将这些问题一一写道黑板上)

三、鼓励学生先共同解决一部分问题

师:有问题我们一起解决,大家思考下这些问题,看看你能不能帮别人解决这些问题。

以下是课堂实录:

生1(男):老师我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向心加速度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因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师:大家都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2(女):我不同意,因为牛顿第二定律是在直线运动中的,这里是曲线运动,情况不一样,所以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出来。

生3(女):我认为他是对的。因为牛顿第二定律是说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也没说在曲线运动中不成立,所以是对的。

(师引导学生通过受力分析,并由上节课学习的在圆周运动中某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从而总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在曲线运动中仍成立。)

生4:根据牛二律可以得到

四、用实验验证理论──用向心力演示仪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师:刚才我们已经得到了向心力的表达式。理论的正确与否我们必须要用实践去证明。

引导学生说出怎么去验证──利用控制变量法。

介绍向心力演示仪原理,请一位学生自己来演示给全班同学看。

引导学生由多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

半径r、角速度ω一定,与质量m成正比

质量m、角速度ω一定,与半径r成正比;

质量m、半径r一定,与角速度ω的平方成正比;

到此为止,以上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师将这些解决掉的问题一一画勾)

五、从游乐园里转椅出发落实:①分析圆锥摆中向心力的来源②用圆锥摆实验可以粗略去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1.圆周摆

(1)游乐园图片及视频材料

(2)学生动手让小球做圆锥摆运动

(3)建立物理模型(如图所示)

思考与讨论:

①如图所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力产生了怎样的加速度?

②能否在实验室里粗略计算此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大小?

分析:

①这里的受力分析结合前面落实:向心力不是一种新的力,它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这些性质力的合力,也可以是这些性质力的一个分力。

②在“实验室里如何计算向心力的大小”这里,引导学生可以设计两种方法去测。

师:我们课本上就是利用圆锥摆中可以有两种方法测向心力来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同学们课后有兴趣完全可以自己去做一下。

六、由游乐园中的过山车模型和运动员的链球运动落实: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及向心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效果和特点

1、看过山车视频并对右图中的情况进行受力分析,说明各个力产生了怎样的加速度,并进一步引导向心力的来源。

分析图1落实:

①向心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效果。

②什么情况下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情况下做变速圆周运动。

师:哪个力提供向心力?

有向心力就向心加速度,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向心力可以改变什么?

引导得到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师:切线方向上的重力会对物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得到切向力改变了速度的大小。

2、总结什么情况下,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情况是做变速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只有向心加速度时。

变速圆周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时。

3、分析图2、图3,让学生获得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分析向心力和切线力的来源

4、让学生观察和自己动手体验变速圆周运动从而得到变速圆周运动物体受力情况。

再次问学生:向心力是否一定是合力?

生:不一定

(七)让学生知道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曲线小段圆弧圆周运动,即利用微元法将曲线分割为许多极短的小段,每一段都可以看做一小段圆弧,然后进行研究。

八、课堂小结

课堂的最后将学生的问题归类:说到底我们研究了向心力的大小,方向,作用效果,来源。

【板书设计】

向心力

1.定义:使物体做圆周运动,指向圆心的力。

2.研究内容:

⑴向心力的方向与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

⑵向心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与ω、ν之间什么关系?

⑶向心力的大小怎么测量计算?

⑷向心力有什么特点?

⑸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⑹向心力是不是合力?

⑺向心力的来源?

⑻向心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⑼圆周运动的半径为何不变?

⑽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如何?

3.匀速圆周运动:仅有向心加速度的运动。

变速圆周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圆周运动运动。

4.问题归纳:

⑴向心力的方向

⑵向心力的大小

⑶向心力的作用效果

⑷向心力的来源

【问题研讨】

1.这是一节探究型学习课。本堂课中学生活动较多,所用时间相应就多了,所以整堂课没有宽裕的时间用来提供例题让学生利用向心力表达式简单计算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和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因为整堂都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自己关心、想要知道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又主要是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合作学习而得出结论的,所以在结论的得出或是结论的表述可能会不严密,难免缺少知识的系统性,因此如何处理和保持好探究性学习中知识的系统性是探究性学习中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3.探究型学习课给教师提出了很高了要求。在探究的第一个环节一定要千方百计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层次各有不同,因此一定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以及要运用不同的引导方法、激励方法和评价方案;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这就给教师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又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难预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引导和应变能力以及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同时教师必须要非常了解学生,教师平时多走进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学生,懂得学生的兴趣点;尊重每一位学生,但不放纵学生等。对于教师本人,必须要有强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课堂,同时一要创设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参考资料:

1.人教版物理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1页。

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篇8

关键词:教学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判断

【中图分类号】G633.7

对于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高中物理是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科目,其中对一些物理量,尤其是矢量概念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因素。新课标教材《物理1》从运动学开始,目的就是降低台阶,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因对一些核心概念(如:速度、加速度和力等)层层深入阐述。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但学生受初中物理前概念的影响较深,实际教学中还是有很多学生对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的矢量性不能理解,在解决问题时还是经常出现问题,从而打击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且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静摩擦力在许多情形下又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讲透摩擦力的有无、方向、大小及作用效果,从而使学生顺利逾越“摩擦力”这个横在学生面前的“鸿沟”。

一、摩擦力的“概念”教学,挖掘内涵是关键

摩擦力的概念非常抽象,深刻挖掘其内涵对于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以及方向判定非常重要。笔者在教学时就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启发学生,帮助他们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讲到“静摩擦力”的概念时举例:将黑板擦用手指按压在黑板上不动,问学生:“黑板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吗?如果有,方向怎样?”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讲到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时问:“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吗?”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这时教师继续演示:将黑板擦用手指按压在黑板上,待会儿松手,问:“黑板擦沿黑板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作用吗?”“受到”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分析,由于撤掉了压力,黑板擦就不可能再受到摩擦力作用了。总结得出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物体间存在摩擦力作用,就一定有弹力,;反之,有弹力作用的两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二、摩擦力的“方向”教学,判断方法有新招

摩擦力的方向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科书指出:“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并且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教学中首先要强调静摩擦力方向的方位:“总是沿接触面”,如果接触面是曲面,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举例:人行走时后脚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就是向前,因为后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

在教学中,我发现这种方法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其原因在于:一是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难判定,比如:“拉动桌子,让桌上的书与它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判断书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书的真实运动向右,相对运动趋势却向左。二是虽说只是简单的相反,但将原来的判断结果颠倒一次,多了一道程序,使本不简单的判断更不简单。事实上,只有摩擦力作为阻力时,方向才有一个相反的感觉,而这又恰恰误导了很多学生把摩擦力只作为阻力看待和处理。考虑到上面提到的困难,笔者归纳出一种新的判断摩擦力方向的方法:“摩擦力的方向就是该力产生效果的方向”,即:动力(促进)或阻力的效果,下面采用这个方法再解决上面的问题,书是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的,故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

总之,“摩擦力的方向就是该力产生效果的方向”有效避免了教材方法理解和应用的困难。理解起来直接而直观,应用起来也简单明了。教学中只要稍加启发,学生就可归纳总结出来。

三、摩擦力的“大小”教学,“一刀切”的思想是前提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沿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不是一个定值.静摩擦力的大小介于0和Fmax,即0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运动速度无关,跟接触面积无关,由公式Fμ=μFn计算.值得注意的是压力Fn应当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下面举例说明摩擦力大小的求解方法之大不同:

例: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的物体,受到F1=13n和F2=6n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2)若只将F1撤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又如何?

【解析】(1)设物体相对地面静止,则有

F1=F2+Ff,得Ff=7n

而fm=μFn=μmg=8n>Ff

故物体没动,受的静摩擦力为7n,方向向右.

(2)撤去F1后,Ff1=F2=6n

故物体受静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向左.

(3)撤去F2后,因F1>Ffm,物体将向左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Ff2=8n,方向向右.

四、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教学,理解“阻碍”的涵义很重要

通过以上的阐述,不难发现,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阻碍的是相对运动趋势,而不是物体的运动,而且这个摩擦力还可以是动力,如上例当中的书;再如:一小物体放在水平圆盘上,随圆盘绕中心轴匀速转动,小物体受到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作用,这一摩擦力提供了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对小物体不做功。反之,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如教材中“问题与练习2(4)瓶子压着一张纸条,扶住瓶子把纸条抽出”分析瓶子所受摩擦力时,瓶子虽然是静止的,但它与纸条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所以瓶子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抽出纸条的方向相同,这个滑动摩擦力对瓶子没有做功。当然,滑动摩擦力阻碍的也是相对运动,而不是物体的运动,比如:轻放在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的物块,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受到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此过程中正是滑动摩擦力提供了物块运动的动力。

总而言之,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既要讲清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又要强调摩擦力有无、方向的判断,还要让学生掌握摩擦力大小的计算.计算时,首先要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然后再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韩静波.用摩擦力的效果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J].物理教师.2005(11):17-18

[2]张大昌.《物理1》《物理2》的编写思想[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1-2)1

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篇9

[关键词]牛顿力学现实生活指导

中图分类号:o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308-01

前言

牛顿力学的产生对人类科学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现今社会发现了牛顿力学中存在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理论高度,但是却不能否认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实际上,受之前人类科学发展的限制,牛顿力学的成果被一定程度的夸大,在实际运用中有时没能考虑其适用范围,对科学研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当代社会,人类的科技发展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对牛顿力学的认识和应用也更加客观。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是在特定参照系中的运动定律,是力让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惯性定律为我们解释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1】

1、汽车刹车时车内人的惯性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汽车因为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车内的人会自然的向前倾倒。如果我们不清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很有可能在突然前倾时磕碰到自己的身体发生危险。反之,如果我们清楚惯性定律的内容,就很容易明白在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体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一小段距离,但是汽车已经停止了,就造成了这种前倾状况。

2、石头打水漂时的惯性

小时候我们很多人都玩过一种游戏,就是拿着平滑的圆饼状石子在水面上打水漂。我们给石头一个运动的力,让其脱离我们的手飞跃在水面上,就能够让石子保持滑行一段距离,这就是惯性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带给我们的乐趣。

3、甩干机工作时的惯性

甩干机的工作原理就是运用的惯性定律,通过高速运动带动衣物的旋转,就会利用惯性原理将衣物中的水甩干。因为水分子相对于衣物来说更容易在惯性作用下发生分离,这就可以通过甩干机达到加快衣物脱水干燥的目的。

4、旋转时的惯性

如果我们围着一个圆点做旋转运动,一定时间之后即使我们停下了,身体也会不由自主的再进行一点旋转。这是因为我们在适应了旋转运动时,整个身体都会随着旋转的进行而发生惯性运动,这也就是由于惯性作用产生的身体反应。

二、牛顿第二定律――受力和运动情况

牛顿第二定律本身是一个公式,F=ma,即体现力作用效果的公式,它将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有机结合起来。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效果,也解决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对应关系。

1、物体间的连接体问题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连接之后会相互产生作用力,比如马车在行进时,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大小相同,但是方向相反。当需要求内力时,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当系统中各物体加速度相同时,可以把系统中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2、受力变化的瞬时性问题

两个有联系的物体如果其中一个因为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而影响了其加速度和运动状态,另一个也必然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中讲述的问题。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了物体间力的瞬时效应,其本身也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比如在足球比赛时,运动员通过对脚运用不同的力度,给足球施加了不同的力,从而改变了足球的加速度和运动状态。

3、身处界点的临界问题

两种物理现象之间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现象进入另一种现象的最中间环节。我们在很多生活和工作中,找到了临界点就等于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比如,秋天树叶从树上掉落,其临界点就是树枝对树叶的承受力和树叶自身下坠的重力之间的关系。当承受力大于重力时,树叶是不会自然掉落的;一旦树叶自身的重力超过树枝的承受力时,树叶就会自己掉落。而树叶掉落的那一个时间就是承受力与重力关系的临界点。

三、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情况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产生了多少作用力,另一个物体也同样会对其产生相同的反作用力。这种相互之间的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而且从产生之初,方向就是相反的。一旦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也会在同时消失,因为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也会在第一时间失去了存在的意义。【2】

1、拉弹簧感受相互作用力

很多人都拉过弹簧,我们都知道在拉弹簧的时候,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弹簧对自己的反作用力。如果我们加大拉弹簧的力度,就会立刻感受到弹簧给我们的拉力也在增大,一旦我们松手,弹簧就会因为失去作用力而恢复初始的状态。

2、跳跃时的相互作用力

我们在跳跃时落地的一瞬间会感觉到地面给我们的脚面一个反作用力,如果高度过高或者我们鞋子减震不足,就很容易在落地时被反作用力震麻,甚至产生一定的危险。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跳跃运动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才可以达到较好的运动效果,不会对我们自己造成伤害。

3、拍球时的相互作用力

在篮球运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球员用力将球拍到地面,然后篮球会接着反弹回他手中,这就是篮球与地面以及人与篮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因为人给篮球的作用力与其取得的反作用力基本一致,才使得篮球经过反弹会再次回到球员手中。一旦用力的方向和力道不对,就很容易让这种相互作用产生变化,影响其预定的运动轨迹。

4、物体碰撞时的相互作用力

两个物体在进行碰撞的过程中,并不是只是某一方承受了碰撞的压力,而是双方都会受到相互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也许因为物体体积、密度和受力点的差异,碰撞后产生的视觉效果有所不同,但是这与其受到相同的相互作用力没有关系,只是物体对作用力的耐受程度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损伤。

结论

牛顿力学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分别对应了不同的物理学原理和知识,曾经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牛顿力学受到了参考系、速度、物体大小、强引力的限制,只能在惯性系、低速运动、宏观物体和弱引力的情况下正常应用。不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条件都是基本满足的。因此,牛顿力学也将继续在我们身边起到指导性作用,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条件。

参考文献

运动生物力学的作用篇10

关键词:惯性;惯性定律;静止;匀速直线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167-01

惯性原理是伽利略在1632年出版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书中发表的,它是作为捍卫日心说的基本论点而提出来的。而被现代社会所普遍认知的惯性原理,来自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定义如下:惯性定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都将一直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出现施加其上的力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为止。牛顿的惯性原理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之一,并且对惯性原理的理解也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而出现了改变。

然而惯性作为九年级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对掌握牛顿第一定律以及为今后力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它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此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诸多困难。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总结,我就学生如何学好惯性这一物理概念简单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理解惯性的概念,只有深入的理解了概念,才能熟练的运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宏大物体,还是微小粒子,不论固体、液体、气体,不论静止物体,还是运动物体,不论物体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这一点应讲深讲透,教师应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反复讲授,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概念本身含义。教师应在下列方面讲清其内涵。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既然是固有性质,就不能说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有惯性,而运动状态改变或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就没有惯性,也不能说惯性仅在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起作用,而“在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或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不起作用”。再结合行驶中的汽车或火车,由于惯性,不能立刻停止,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一实例,指出对运动物体即使加上很大的阻力,要使它停下来仍需一段时间,正是运动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而力图反抗速度减小)的性质表现;再以汽车出发时即使加大油门使牵引力很大,也不可能立刻开得很快为例阐明对静止物体即使加上很大的推动力,要使它达到某一速度仍需一段时间也正是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因而力图反抗速度增大)的性质表现。然后根据这两方面的表现,对照概念,使学生明确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惰性”,即使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了,但它的“惰性”还是存在,因此惯性不会消灭,是物体本身具有的。质量是决定物体惯性的唯一因素。

其次,对于惯性的理解中有几个误区需要认清:

1.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同一个物体速度大时比速度小时更难停下来,这使许多同学产生“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的错误认识。若从这个认识进行推理,岂不要得到“速度小惯性小,速度为零惯性消失”的荒谬结论来吗?事实上,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它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如静止的篮球比静止的汽车容易运动起来;具有相同速度的篮球和汽车,篮球比汽车更容易停下来。

2.“惯性”就是“惯性定律”。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所处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是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具有惯性的表现;而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它跟物体受不受外力无关。

3.惯性是一种特殊的力。有的同学认为在水平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汽车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这些同学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思想,就是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事实上,运动着的物体如果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物体是不会停止运动的,而是以外力消失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充分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任何外力来维持,这又是物体具有惯性的体现。请注意,不要说出“物体受到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诸如此类不科学的话。

第三,“物体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物体原来具有某个速度,物体惯性则力图使其继续保持这一速度,但力图保持与能否保持则是不同的,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可保持这个速度,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便不能再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物体的惯性和外力作用这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形成了宏观物体的形形的各种复杂的运动。如果没有外力,物体也就没有复杂多样的运动形式;如果没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不需要力的作用。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就不难解释惯性现象.例如“锤子松了,把锤把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与柄原来都向下运动,柄撞在物体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没受阻力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