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十篇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十篇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1:19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篇1

大学生科技创新重要性意识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现代化的企业生产和智能化的技术成果已遍地开花,高新技术产业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前景堪忧。因此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不仅需要个人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还需要针对严峻形势做出自身的改变。现在的岗位设定都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在大学中所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合理应用。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新的基本形式,努力通过自身转变就业方式,同时改善社会就业形势,迫在眉睫。

2、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促进经济建设

高校作为一个国家生产人才和创造知识的最基本的培养基地,对于发展科创型人才应该担起主要的重担。青年强则国家强。近些年我国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经济的成功转型都充分说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科技创新型的建设人才。只有通过培养现在的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才能为祖国未来的科技建设提供助力,做出应有的的贡献,才能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各个产业的不断创新,使我国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之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及能力的现状分析

1、具有创新的热情,缺乏坚持

创新不仅仅需要灵光一现的感觉,还需要不断地坚持。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既要学习肯定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敢于质疑提出不同意见。然而,当代大学生,仅仅具有创新的热情,却没有对于科技创新坚持下去的勇气。三分钟热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最忌讳的事情。仅有了热情,不能投入到实际中就是虎头蛇尾,到最后不能坚持,选择放弃。这成为大学生创新的自身阻碍。

2、不善于利用有利条件进行合理创新

作为在校大学生有很多机会和条件去认识和接受新的事物,去发展个人爱好。现在网络的普及,让传递信息的速度不断加快,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就要不断补充知识。然而,面对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对于获取的信息并没有深入研究和探索,也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不足,所以很难有所突破。大学有着大量的图书和资料供学生查阅,给当代大学生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创设了优越的条件。但许多同学却不能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的用学校的资源,这也是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对于身边的资源不能好好利用,导致学生对科技创新意识认识不足的原因。

3、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郁,吸引力不足

学习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但是,创新能力却很少有学生掌握。现在的大学生活比较单一,导致大学生的科创意识缺乏。大学中虽然有创新的条件但很少有学生接触到创新,周围同学创新意识缺乏,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郁,对大学生没有什么吸引力,也没有兴趣。一提到创新,学生就会认为比较困难,很难着手。要让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产生兴趣就需要氛围,而不是抵触。由于创新气氛不浓郁,所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止步不前。

4、对于创新认识不足,不知从何下手

越来越多的同学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有很多同学对科技创新抱有一定想法与尝试,但仅仅在灵光一现,并没有深入了解科技创新内在的精髓,认识不足,不知如何下手,更不会利用好身边的有利环境,最终导致了许多人仅有想法,并无实践。当代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接受更多新鲜事物,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变化趋势。不仅要有创新的想法,更要有下手去做的思想准备,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发挥出来。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建议

1、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入学教育

据了解,现在有些高等学校根本没有针对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许多学生以为,他们高考之后到了大学可以自由放松而不是如高中一般拼命学习,所以思想上懈怠,学习能力和探究研发能力也随之减弱。所以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入学教育,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重要性。高校有责任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意义,指明高等教育着重发展的方向,而不是停留在以教学为主要目的的阶段。

2、组织开展各种科技竞赛和创新成果学习培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现在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许多社团活动层出不穷,竞赛也慢慢增加。但是关于科技的竞赛却鲜有耳闻,而针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观摩学习更是少之又少。高校作为为国家输送科技人才的根据地,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创意识。对于各类竞赛,要让在校学生踊跃参加,动脑动手,而不是整天漫无目的游手好闲,沉迷网络,更不应该通过各种手段逼迫学生去遵循老师的意见,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大学要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不是只会学习、玩闹的学生。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现在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即使开展各类竞赛,也难免会不想参加,怕自己能力不足,对自己没有信心。当下应该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加大宣传科技创新的好处,强化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改善现在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方面能力缺乏的现状,同时要不断深化这些意识,思想决定行动,将科技创新的意识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力,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晗,张婧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互动关系[J].科技视,2013(27).

[2]刘春风.浅析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

[3]温习勇.关于创新的哲学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3(1).

[4]陈志瑶,程坤.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8).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篇2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影响因素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客观认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深刻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诸种因素,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本次调查以湖北省内部分部属和省属高等学校为调查样本,其中部属院校7所,省属院校13所。分别向各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单位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学生抽样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回收率95.5%。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1.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

1.1.1学校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调查问卷显示,在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前,不少院校特别是省属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兴趣小组或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开展为主。但此后,湖北高校普遍在学校层面开始重视起这项活动。在对20所学校的调查中,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营造学校的学术氛围的”占75%;“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的占50%;“有利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占98%;“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占100%;“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占96%。同时,各高校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或科研处牵头组织实施和管理,并从制度、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1.1.2活动组织形式多样

湖北地区高校数量众多,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因此而多样。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外,共青团系统、政府科技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企业等纷纷加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动者行列,全省、地区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层出不穷。各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阵地,通过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技处以及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内容涉及高校开设的大部分学科专业领域,活动的组织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已日趋多样化(见表1)。

1.1.3学生关注度与自信心增强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认同程度明显加强。调查显示,87.5%的学生表示应“大力支持和关心科技创新活动”。如果承担了科研课题任务,71.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信心和能力通过科研活动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在谈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时,88%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巩固”,75%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83%的学生认为可以“实现自己的科技创意”,79%的学生认为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打下创业成才基础”。可见,大学生科研意识和关注度在逐步增强。

1.1.4活动质量与效果逐步提升

实践证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为例,经过16年的发展,“挑战杯”竞赛引导和吸引了一届届大学生踊跃参与,超过200万名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竞赛。湖北地区参赛高校逐届增加,武汉大学还承办了第四届“挑战杯”,活动参赛作品数量与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已经成为湖北高校展示科研、教学能力和学生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以及社会选拔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

1.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平衡

1.2.1学生实际参与率低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曾参加科技普及性学术讲座的比例仅占28.6%,参加过科技节系列赛事的学生占21.8%,而有63.3%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科技讲座和竞赛活动。尤其是在对湖北大学生参与“申报学校科研立项项目、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撰写科技作品(论文)”等三项科技创新活动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真正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早进入科研领域的比例普遍较低(见表2)。

在对关于参加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调查时,15.3%的学生比较了解但是并不想参加,28%的学生有欲望参加,5.8%的学生曾经参加过,但是仍有50.9%的学生对于该项竞赛了解甚少或者不了解。由此可见,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有待提高。

1.2.2学生科技创新水平急待提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急待提高。10%的学校认为“学生参与热情较高,但缺乏长久坚持下去的意志品质”;25.4%的学校认为“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多,注重平时积累和实践总结的少”;32.3%的学校认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数量多,但活动质量好、水平高的较少”。

1.2.3高校之间差异明显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从学科、专业种类上看,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情况明显要好于文史经管类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在发明创造、科技制作、工艺设计等方面有专业优势,文科专业学生在上明显多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从参与的学生层次来看,研究生在校期间几乎都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而本科生参加的科技活动明显少于研究生,仅占研究生的15%,高年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从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看,重点高校比一般高校显示出较强优势。如被调查的20所高校连续四届都参加了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但在评选结果中,省属地方13所高校获奖总项目数仅占全部获奖的45%,且三等奖和优秀奖居多,高级别的成果奖几乎空白。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性认识偏差

在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其价值和价值观念起着主要的导向作用,它会影响人们以什么价值判断的标准去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无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三大表现形式:论文及其鉴定和获奖越来越束缚高校组织者的手脚。追求论文数量、计较鉴定评价、追求科技奖励,几乎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部内容。其结果是大部分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如少数学生认为其科研成果一经发表,或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或被企业看中,不但项目可以获奖,还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收益,名利双收。还有少数学生其实就是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想从科研方面走出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为就业求职打“基础”。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观念因素。

2.2教学环节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要普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课内的教学实践环节。但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真正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课程,也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中,研讨式教学也尚处于倡导阶段。尤其是随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教学实验条件满足正常的教学尚且困难,更不用说满足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如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严重不足,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走进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理论再多,因为没有经过实验室实际操作的训练,其理论知识也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因素。

2.3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均衡和有效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应与课程改革、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物质精神奖励等因素相互之间的联动密切相关。但一方面,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动关系,仅重视传统的物质精神奖励,而忽视了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的革新,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由于以、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然形成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是,这种激励太过于苛求、标准高,让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面,形成不了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

2.4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

必要的资金、场地和实验设备等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当前,对大学生科技活动的人、才、物投入不足问题,主要表现为忽视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和指导教师队伍业务培训和素质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政拨款方式,学生科技活动阵地少,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设备数量极其有限,有的高校甚至是空白,此类现象在省属高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些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是影响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重要物质因素。

3讨论与思考

在创新型人才日益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情况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虽已走向良性发展,但发展又是不平衡的。这需要在国家层面,以政府为主导,提供社会舆论和资金支持,广泛开展校企对接;在学校层面,建立和完善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加强资金保障,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在教师层面,引导和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将教书育人功能延伸和拓展;在学生层面,增强刻苦学习、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全社会构建起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与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华正伟.关于大学生科研创新的调查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崔玉娟,周凯,龚瑜.科技挑战未来,创新凝聚人才[n].中国青年报,2005-11-17

3沈炯.对影响科技创新制约因素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13、14)

4薛绯,管桂香.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意义与路径[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9)

5任小龙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篇3

关键词:Stei知识链;工程创新;知识经济

abstract:Viewedfromthestandpointofpracticalepistemology,the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correlatewitheachotherinactualproductionandlifeandareinassociationwiththeformationandapplicationofknowledge,thusmakingtheknowledgeindifferentbutinterrelatedforms.itimpliesthatthereisanintangibleknowledgechain,namelytheSteiknowledgechaincomposedof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withrespecttotheSteichai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playsakeyroleintheprocessofofferingthe“artificialimplements”resultingfromengineeringknowledgewhichisincorporatedintotheproductivefunctionsinordertoacquirethefirstapplicationofcommercializatio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intheknowledgeeconomytimesis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importanceintheperspectiveofSteiknowledgechain.

Keywords:Steiknowledgechain;engineeringinnovation;knowledgeeconomy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活动架起了连通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现实指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程创新已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工程创新应该成为创新研究的新重点”[1]。目前,对工程创新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并有了诸如工程创新的意义、特点、规律[2],工程创新与工程人才,工程创新的一般属性[3],工程范式的创新[4],工程教育创新[5]等研究成果。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工程创新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殷瑞钰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识链”概念[6],为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进行分析,并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新的解读。

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

1.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近代以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科学、技术、工程看做是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框架下的认识论范畴,把科学视为认识世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甚至视为认识世界唯一有效的知识,技术和工程只是科学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皮特(JosephC.pitt)、莱顿(edwinLayton)、文森蒂(walterVincenti)等对这种认识进行了批判。莱顿和文森蒂都赞同从具有实践导向和深刻反思的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工程知识,他们认为:“工程知识和一般的技术知识,组成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普遍性的离散的知识形式”[7]43。皮特也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中提出:“科学知识是有理论边界的(theory-bound),而工程知识是任务明确的(task-specific)”,“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可靠”[8]。国内学者邓波等也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进行了批判[9],他们认为,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立场下的科学观造成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得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表现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它是一种认识论的关系而非存在论的关系。这种认识论的关系束缚了人类从生活世界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摆脱这种束缚并改变现有的困境,必须改变知识论的立场,即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依据人与世界的境域化的、存在论的关系,从生活实践来考察科学、技术与工程三种不同知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

笔者赞同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三种知识形态进行区分,但更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者的联系未作具体的论述,并且没有提及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产业知识这一形态。因此,为了本文的目的,笔者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种知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必要的阐述。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生产、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正是这种实践使得人类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生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

李伯聪教授提出的“三元论”与产业哲学所倡导的“四元论”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成为独立的知识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确证了四元知识的合法性。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与产业知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与特征。概言之,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旨在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是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旨在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工程知识是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景化知识,旨在成功实现现实人工物的建造[9];产业知识是作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社会化知识,旨在通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获得经济利益。它们都是在生活与生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从生活世界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践对象与实践目的不同。科学是探求自然和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性活动。它直接以自然或社会为对象,其特点是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实践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理,以描述性的知识形态解释实践对象的存在及其运行方式。技术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即发明和创造能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以人工自然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发明与创造。技术的实践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多种技术知识的形式来指导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行动。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殊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的实践活动。它以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建构与创新,目的在于建造具体的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在造物过程中要运用到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它以自然资源(或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生产与市场,实践目的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

(2)存在形态与功能不同。在存在形态上,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是明言的,可以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存在并传播与共享;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有些是明言的或可以转化为明言的,也有些只能是默会知识(如技能、诀窍);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集成与综合,具有复杂性、难言性、不可复制的特性;产业知识则是由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专业体系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相互组织、复合而成的体系知识,具有排他性(如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在功能上,科学知识主要在于解释与预测;技术知识在于发明与申请专利;工程知识服务于具体的“造物”;产业知识服务于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

(3)实践评价原则不同。对科学而言,实践评价主要指其真理性检验,其评价原则是坚持逻辑一致性与实证或伪证原则;技术知识则讲求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工程知识讲求优化原则与多元性评价原则;产业知识则是追求产品的创新性、商业效用性、审美原则等。

(4)应用范围存在差异。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科学定理或定律,它具有公共性、共享性特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运用。但它又是有理论边界的,超出其理论边界就可能产生谬误。技术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how),它具有私有的特性,即有专利权,这必然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工程知识作为一种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就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它是唯一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工程知识具有可试错性、可传递性等特征[7]48,往往可以适用于某些其他的具体工程领域。产业知识有共性产业知识与专有产业知识之分,共性产业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专有产业知识往往是商业机密,不外传。

综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们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相关联,生成彼此相互区别的知识形态。

2.Stei四元知识链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Stei)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科学知识)是目的;但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工程、产业)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或产业)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2)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knowledgesupply)或运用以及输出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knowledgesupplier),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也可能是新的现实问题)予以输出(反馈)。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或新问题)输出。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3)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或物化)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或工程所造之“物”,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形式得以凝结。

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历史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或网络状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或网络)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Stei知识链中工程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是建造物质世界从未有过的“物”的活动,就此而言,工程知识在工程建造中的作用只能是作为“造物”的手段而发挥作用的,处于从属地位。

1.工程知识作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的集成体

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把工程知识简单地视为科学知识的应用。thomastredgold(1788—1829)最早把工程视为科学的应用的观点[11],以及邦格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如莱顿、文森蒂、皮特[7]44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和工程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伯聪教授也明确表示,尽管不能否认现代工程活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以解释为“科学的应用”的成分,但决不意味着工程就是科学的应用[12]226。然后,这些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知识)。正如皮特反复强调的:“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认为二者中的每一个必须依靠另一个,更没有事实根据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子集。”[8]

就实践来看,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体。工程是一定边界条件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造物活动,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自然界不存在而又可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工物。在工程“造物”过程中伴随着工程知识的生成。工程是技术性要素与非技术性要素的集成体。技术性要素包括技术设备(机械、工具等),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等内容;非技术性要素包括资源、资本、人力、社会与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技术性要素(如技术原理、技术方法)中必然包含科学知识,如技术原理是科学原理(知识)与目的性的结合[13];非技术性要素中包含着资本、人力等属于组织、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因此,工程活动中在对各种因素进行实践集成的同时,也包含着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由于每一工程都是情景化的、具体的、唯一的,所以工程知识包含科学知识是相对于某一具体工程而言的,它与皮特所强调的并不矛盾。

2.工程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

相对于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往往发挥“集成”的作用;而相对于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往往是“基层单元”和“构成单元”。相应地,工程知识往往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发挥作用。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研发、产品的标准与测定、营销策略、产品售后服务制度等内容。而工程知识主要包括工程规划知识、工程设计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安全知识、工程运行知识、工程环境知识等内容。同类工程或不同部类的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产业政策和市场,乃至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工程知识在产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工程创新的知识链视角

尽管就工程的实践“造物”而言,工程知识只是作为“造物”(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挥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工程知识不重要。相反地,工程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知识分类和知识本质上看,工程知识还是“本位性”的知识而不是“派生性”的知识[12]261。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战场、知识创新成为创新活动的核心的当今时代,从Stei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探讨工程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912年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并且他将创新概括为五种形式: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进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14]。后来他又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instabilityofCapitalism)一文中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观点[15]。针对熊彼特创新概念的界定,从知识角度看,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生产函数的转移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如追求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往往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的“高科技含量”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知识的“高”与“新”。尤为重要的是,知识也日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受到知识型企业的青睐。知识已成为一种特质性的生产力[16]。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创新是凝结于产品中的新知识并入生产函数中得以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工程设计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莱顿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从科学的观点看,设计什么也不是;可是,从工程的观点看,一切都是设计。”[12]238下面以工程设计知识为典型,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分析。

在文森蒂看来,工程设计知识包括基本的设计概念(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设计标准和规格,理论工具(数学、推理、自然规律),量化数据(描述性和说明性的知识),实践因素和设计手段(程序性知识)等。他还发现工程设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生成活动,工程知识的应用是作为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生的[17]。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工程设计过程,既是已有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应用过程,又是新的工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工程知识的生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就实践的工程活动而言,创新是工程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工程设计作为其关键环节也必然体现和反映着工程创新。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来看,这种体现和反映表现在工程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上。工程知识既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技术的集成体,也是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师要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设计出具体工程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标准与规格、有关量化数据,并结合其他实际因素(如文化风格等)最终拿出设计方案,描绘设计图纸。在这一过程中,在同时考虑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要素的情况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集成,使得这一过程既包含对已有的工程知识的应用,也包含新的知识的生成。新生成的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最终凝结于产品的生产中,从而实现创新。实际上,对每一项工程,无论是理念、规划、设计、实施,还是运行和管理,在每个环节上都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局部或全局的创新。从知识的角度看,每一项工程发生的创新总伴随新知识的生成,由于新知识的生成在工程活动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它只能被并入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当中,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为建造出合目的性的人工物并通过进入产业活动过程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利益服务。每一项工程的完成也预示着工程知识的一次创新,新的工程也酝酿着工程知识的再创新。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工程创新。因此,从四元知识链来看,工程创新是凝结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识被并入到生产函数中以获得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分析工程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现实中的工程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为从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方面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按照工程知识如何在工程活动过程中起作用来实现工程创新,进而探寻一种新的生产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杜澄,李伯聪.工程研究[CD2]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2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42.

[2]殷瑞钰.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23.

[3]王大洲.试论工程创新的一般性质[J].科学中国人,2006,12(5):31-34.

[4]张秀华.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5):39-43.

[5]王树国.面向和谐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J].科学中国人,2006,12(7):54-57.

[6]殷瑞钰.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若干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2,4(9):38-41.

[7]约瑟夫•C.皮特.技术思考[CD2]技术哲学的基础[m].马会端,陈凡,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8]pittJC.whatengineersknow[J].techne,2001(3):17-31.

[9]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0):41-46.

[10]殷瑞钰.工程与哲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0.

[11]Durbinpt.Criticalperspectivesonnonacademicscienceandengineering[m].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1:60-79.

[12]李伯聪.选择与建构[CD2]大脑和认知之谜的哲学反思[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远德玉.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CD2]远德玉技术论研究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231-233.

[1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

[15]曹鹏.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001:14.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篇4

关键词: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3-0061-02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Ⅲ:“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在科技教育中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意识,激发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

科技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极好途径。科技活动非常清晰地反映出物质和精神、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少年儿童会从实践活动中懂得: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同时,会使少年儿童从活动实践中懂得事物是有客观规律的,按规律办才能成功。结合科技活动,让少年儿童感受科技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认识科技在国家发展巾的战略地位,逐步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引导他们关注科技新成就,关心21世纪巾国的发展,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小学科技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突破课本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最新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唤醒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如利用第二课堂、课外读物和影视文化,利用社会教育设施、优化学校环境等培养儿童创造力,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影响相融合,知识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使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扩大少年儿童知识面,不仅提高了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素质,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还培养了儿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探索创造精神。

二、培养少年儿童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有五个明显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我认为,创新性思维是一种主动地、独特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新的思维,是一切创造活动的主要源泉,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培养少年儿童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发展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具有求异性、独特性、主动积极性等特点。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科技活动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活动,必然要求少年儿童在活动才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广泛联想、大胆想象、灵活独特地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创新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和由之激发的浓厚兴趣又会成为巨大的“内驱力”,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推动创新思维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科学科技学习中要注意激发少年儿童的认识兴趣,鼓励少年儿童探索求异,对于少年儿童在教学过程巾所表现出来的点滴富有创新性的言行,要及时进行鼓励、引导、赞扬,对于少年儿童的好奇心要尽量满足和保护,形成人人讲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氛围,变“要我创”为“我要创”,从而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学科技探索活动,如“我是小发明家”、“才艺大比拼”、“展开科学想象的翅膀”等活动,让少年儿童参与新的科技领域的探索,如千姿百态的科学幻想,色彩鲜艳的科幻画,以及各种小发明、小制作、小试验等,尽可能让少年儿童展开智慧的翅膀去动脑筋、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识,训练和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才能。从这种意义上说,营造科技学习气氛,可以提高儿童发现问题的敏锐程度,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同时也锻炼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观察能力

科技创新的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求少年儿童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获得已知条件。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观察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观察的敏锐性浒多事物就在我们身边,人们常常视而不见;二是观察的准确性。要求少年儿童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去观察,发现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作用;三是观察的预见性。通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深入思考事物发展变化趋势,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二)实践意识

要让少年儿童在参与实践中学会思考。实践性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把培养学生实践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让少年儿童从小参与科技探索活动,理解解决问题的思想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

(三)竞争意识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要对少年儿童的竞争意识进行培养。发明创造的许多成果就是运用比赛、展示、表演进行的,这就是竞争。辅导教师要利用活动中的竞赛培养少年儿童的竞争意识,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素质。

(四)创造能力

创造是人将创造能力运用到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营管理活动领域,产生新的具有社会意义产物的过程。创造力是最高级的能力,是独特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少年儿童发明创造过程中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敏感性,训练创造思路,培养创造胆识和胆略。

四、科技创新活动要形式多样,激发少年儿童参与兴趣

(一)课堂知识传授

科技教育同样是以课堂传授为主体,这种课堂教学不是被动地灌输,而是充分调动少年儿童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少年儿童为中心,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重视教学过程。

(二)课外兴趣科技活动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好奇心强,愿意动手,想象力丰富,不受成人思维的制约,思维空间广阔,所以,组织好第二课堂是科技教育的关键。科技知识的运用和探究,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式实现的,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找到自己的思维感觉,展示他们的各种才华,在教师指导下,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有条件可以组织少年儿童到工厂、科研机构等单位渊查、参观,简单介绍机械原理、工作程序、产品功能等,加深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再认识。

(四)积极参加科技制作比赛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篇5

关键词:科学思维;问题意识;创新;地质人才

引言

地质找矿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全面加强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缓解资源瓶颈的重要举措。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全面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打造一支“品德优良,知识渊博,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的创新型地质人才队伍是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李四光之所以在科学上取得卓越成就,同他重视哲学理论思维的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科学哲学思想集中体现为科学思维与问题意识。他的系统思维,表现在方法论上,就是科学思维的系统方式。他在研究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时,运用系统思维进行了深刻总结,而且还形成了一些别具风格的研究方法,比如:质疑法。质疑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形成问题,质疑法的第二步是解决问题和发现真理。是否是科学真理,只能以实践作为唯一标准,让客观事实来检验。他的科学思维,不仅是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而且是对现代自然辩证法理论的一次升华。

提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只有立足于时代去倾听这些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号角”。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实践的导向。而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领导如何树立问题意识,关键要在科学思维上下功夫、见实效。

1.科学思维的内涵及其表现方式

1.1科学思维的内涵

《思维辞典》中认为“科学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思维活动,其科学内涵主要表现为:①高度的客观实在性;②围绕求得答案展开的科学思维;③采取理论思维的形式[1]。”

1.2科学思维的表现形式

科学思维的萌芽是在古希腊文明时期,虽然当时没有被冠以“科学思维”的名称,但都以理性、逻辑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为表征。从其发展过程上看,科学思维的表现主要为以下四个形式:

1.2.1科学的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概念、判断、推理后形成对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2]。一般认为,在理性思维的开展活动中,科学的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思维的主要表现。自觉性、主动性、可控性是理性思维的重要特征。科学的理性思维,为人们认识主客体的本质及内在规律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1.2.2科学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指用逻辑工具对思维对象展开抽象推演的一种科学思维形式。思维活动只有形式化、规则化、通用化,才能创造出与科学相适应的科学逻辑。科学的逻辑思维强调的是一种必然发展的趋势和辩证的思维。科学的逻辑思维更加强调了思维的形式性。

1.2.3科学的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指在认识主客体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将客体看作一个系统,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客体,而且要从系统内各个要素的联系、系统以及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系统地研究客体的认识活动。

在中国古代,人们便提倡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如“五行”学说就是古人们使用系统思维的表现。系统思维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存在,并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发挥其作用。系统思维是我们科学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手段,也是我们处理复杂问题的有力武器。

1.2.4科学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科研中,养成一种较少或者不受常规思维的束缚,超越传统思维,以求达到科研上突破的一种科学思维形式。其主要表现为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创作想象等。求异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而求同性思维是集中思维。只有高度集中,高度发散,两者交替反复,才能激发出多个创作灵感,提出多种有价值的创作方案。

2.问题意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1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在主体认识客体过程中,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怀疑、洞察、批判等多种形式,并经再三思考后仍不能解决困惑时,随即出现了一种具有强烈的探索真实或者有想做出创新的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又会促使人们不断地进行思维,直到能解决问题。发现式创新是指在重复的现象中探索出事物客观规律,密集的现象中探索出事物本质,新奇的现象中探索出事物未来趋势。

问题意识包括4个要素:①主客体要素: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认识对象,是主体所指向的目标[3]。②需要要素:客体要不断适应主体实践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主体的认识对象。③优化要素:主体对客体的不满,或者否定并千方百计去改进客体,或者主体由不平衡的认知状态过渡到有序的认知状态等。④动力要素:问题意识能否最后形成取决于人们是否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顽强的创新毅力。

2.2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万万,起点就是问”。爱因斯坦言:“本人没有什么非凡的能力,只不过喜欢深究问题而已”。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要想提高地质工作者的创新能力,那么在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中务必要重视问题意识。

2.2.1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波普曾经言过:“正是由于问题能够激发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发现,去实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问题是科研的起点。

2.2.2问题是思维的导向

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导向,而解决问题的本质是一个不断能提出问题的过程。在总的问题下,能提出一系列可运作的分问题。例如:找什么样的矿?在哪里找矿?怎样找矿?我们看出,如果不能够解决问题,那么肯定有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你也未能解决;或许你也未能提及一个较容易解决的分问题。

3.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是找矿突破的根本

3.1什么是创新型地质人才?

创新型地质人才最基本的素质是有能动的创新意识,严密的创新思维,顽强的创新能力。创新型地质人才除具备基本素质外,尚需具备很多其他条件。必须熟知地质前辈曾经创造出的地质知识,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而非对曾有的地质知识愚昧无知,只懂信口开河,胡乱地标新立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到首位,而非专谋私利[4]。创新素质具体包括:

3.1.1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能动的创新意识,严密的创新思维,顽强的创新能力。

3.1.2创新知识:在地质方面,能掌握新的前沿知识,在某领域有独特见解或者高深造诣。

3.1.3创新人格:有健全的人格,在任何不利环境下很快能进入自我调整状态,不因暂时的困难而动摇信念,甚至停止个人计划,具有很强的独立性[5]。

3.2创新型地质人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创新型地质人才资源是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资源。①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需要矿产资源与能源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地下水资源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地质灾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重大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环保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②在研究地球方面:需要分支学科人才;需要交叉学科人才;需要空白或者薄弱学科人才。③在科学基础建设与高新技术应用方面:需要高新技术人才;需要观测技术设备人才;需要实验测试人才。④需要管理人才。⑤需要创新型地质人才。

3.3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是推动地质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

要想推动地质科技迅猛发展,必须运用地质科技创新,缓解资源环境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要从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着手,创造有助于培养地质人才,有助于留住地质人才,有助于选拔地质人才的宽松氛围。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合理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国内外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研究。通过创新型地质人才的培养,缓解资源瓶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是保障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人才强国,必须要把“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作为地质科技发展第一要务,不断促进创新型地质人才的脱颖而出。

4.内蒙古国土资源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成果

2012年12月,曾在煤炭战线长期工作的王君担任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接替了到广东省担任省委书记的。党中央决定让王君书记主政内蒙古是我区的一大幸事,这位曾担任过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山西省省长的改革者对我国国土资源情有独钟。

2013年3月,王君书记在深入基层调研数月后,在贯彻和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提出了“8337”的发展新战略,随即在全区的农村牧区开展了危旧房屋的改造等“十个全覆盖”重大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了自治区的各项工作。

“8337”新战略和“十个全覆盖”都与国土资源息息相关,内蒙古全面贯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了100多个改革课题,其中国土资源厅负责的土地征收办法、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资源不动产登记等11个改革课题,让新调任的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利平和厅领导班子深感责任重大,又深感使命光荣。这位曾经担任过呼伦贝尔市市长,从调任那天起就决定要实现深化改革,逐步为开创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新局面而不断奋斗。如今,他又肩负起王君书记、布小林主席以及党委政府赋予他的光荣与使命,踏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总工张宏、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陈志勇、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院长宋华便是新一轮地质找矿突破的实践者。张利平厅长向他们下达的指示是“四个一批工程”:每年推出一批自治区基金项目进行市场出让;每年申报一批部级整装勘查区;每年优选一批集中勘查区向企业配置;每年推进一批盟市出资1∶5万矿调项目。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行,多方参与,滚动发展”的地质勘查新机制。

截至2013年底,全区新增重点矿种矿区65处,其中新发现矿产地32处。累计新增au:159吨;Cu:220万吨;pb、Zn:904万吨;mo:364万吨;Fe:5亿吨。以上新增资源储量均远远超过了国家的“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制定的目标。新增煤炭450亿吨;钨1.55万吨;锡4.26万吨,这又是何等让人兴奋的找矿突破啊!

参考文献:

[1]田运.思维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442.

[2]鲍健强.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7.

[3]梁作.当代思维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5~67.

[4]温元凯.创造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篇6

关键词:新时代;科技哲学;创新;发展

引言

作为对科学技术时代出现的科技及其相关问题的哲学回应,科技哲学既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又与近代以来哲学的演变相随相伴。作为对当代哲学问题的访谈,理应对此予以关注。科学技术哲学既属于哲学体系,也是近些年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科技哲学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其规范性正在不断增强,有着特别巨大的研究与分析价值。全面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实质、门类构成和研究内容等方面,与传统的自然科技哲学均有较大的区别。

一、科技哲学的学科定位和理念体系

(一)学科定位

认识科技哲学具有的学科定位,首先要认识其学科性质。20世纪80年代后,大学分学者认为,科技哲学属于哲学学科,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将马克思哲学中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世界观统一起来。部分人认为科技哲学尽管是独立学科,但并非属于哲学学科,而是综合学科或者边缘学科。认为科技哲学是处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等学科边缘的学科,体现出历史学、社会学及哲学的特点;或者认为科技哲学是自然科学与哲学两种学科互相影响和渗透而出现的独立学科,其既非哲学,却和自然科学和哲学有重要联系,是体现双重性质的学科

(二)理念体系

我国学者对科技哲学的定位和学科性质有不同的认识,对其理论体系的看法也不相同。吴国盛认为,科技哲学的内容包括科学史、科学社会史、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等。陈其荣指出,当科学技术逐步发展,传统的自然辩证法会不断扩大涉及的领域,进而建立起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即科学技术哲学,其内容包括社会与科学技术、技术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等。张明国等学者将科技方法论列入到科技哲学结构中,指出其应该包括科技方法论、社会与科技、技术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近些年,随着全球性科技革命和我国改革开放潮流的冲击,科技哲学不断分化,并形成专门的方向及学科,如,科学社会、技术哲学、科技思想史、科学方法论以及未来学等。虽然学术界的意见并没有得到统一,但基本同意科技哲学的内容基本包括技术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三个部分。随着科学技术、产业工程、社会等知识体系的实践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产业哲学、工程哲学等新兴的研究领域。部分学者区分工程与技术、科学的理念,将传统的技术、科学二元理论进行拓展,使其成为工程、技术、科学三元理论,指出工程活动的中心是建造,而工程哲学是区别于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的新兴学科。现在工程哲学开展的研究集中在工程案件、工程历史、工程共同体、工程人才、工程创新、工程设计和决策等方面。

二、科技哲学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科学哲学

要从科技哲学向着科学文化哲学的方向创新,从哲学认识向着哲学价值的方向拓展。在文化哲学领域中,科学价值论的内容特别丰富,一方面它是体现多种价值内容的文化及其活动,而并非只是某种认识或者实施的认识活动。另一方面,其重视全方位的研究价值,而并非只限制在认识价值的领域内,其重视科学ι缁岷腿死嘧龀龅墓毕祝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技术价值等,进而体现出科学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对于人类解放、自由、发展及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要充分融合分支学科,让科技哲学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传统科技哲学重视对认识论进行研究,而非全面、系统的研究哲学,所以其并非是真正的科技哲学,全面发展科技哲学,有利于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中的思想,将这些思想整合与完善,使其发展成为真正的科技哲学。科技哲学要推动新型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这样既能够扩展科技哲学的研究的覆盖面,也能给予科技哲学的研究增加研究范例及素材。具体科学问题是科技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其重视具体学科的多样性、前沿性、现实性和个体性,而这些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现实基础,所以分析具体问题不应该脱离哲学进行研究。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具体科学进行哲学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国内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就全面、深入地研究复杂系统演化的过程、机制、条件、标准、概念和相关的哲学问题。部分学者在方法论、认识论、复杂知识论和复杂概念等领域对科技哲学进行创新和探讨,拓展研究的视野。我国科技哲学要体现出自身特点,虽然西方哲学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部分,但我们要建立起体现中国问题、中国语境的科学哲学,并构建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部分学者尝试性的研究科学哲学中国化的意义、现实性及可能性,指出这是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要吸收我国和西方思想精髓并不断创新,以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建立起发展技术哲学

虽然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技术哲学却属于新兴学科。国内学者既希望构建起自己的研究框架,也希望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因此现阶段技术哲学研究是两个领域共同发展的。陈昌曙等学者从技术哲学的性质和定位、理念意义、本质、价值、发展规律以及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等方面研究技术哲学,指出技术哲学应该深入研究的领域。现在,我国研究技术哲学更加成熟,随着逐步建立健全的建制化,技术哲学也得到哲学领域的认可,此研究正在增加研究深度、明确研究课题、创新研究成果。在科技哲学范畴内,工程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并诞生工程哲学。部分学者指出工程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活动和工程知识,是哲学分支之一。工程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人能否能改变世界和如何改变世界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技术是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其中社会技术的概念是人们管理和改革社会、优化和调整社会关系、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体系。社会技术和科学体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范畴。我国技术学要创新及发展,要遵守认识传统技术和发展新技术相结合、中国语境和国外学术成果相结合、反思升华和面向实践相结合、群体多样化和个体专一化相结合等四个基本原则,促进我国技术哲学以本土化为基础,逐步向建制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点的技术哲学。

三、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

(一)自然将列入科技哲学的研究范围

就科技哲学而言,其内容涉及到多种观念,如,马克思哲学论、方法统一论、

世界观等。科技哲学可以分析与探讨自然界的辩证法,并建立起独具特色的自然观。传统理念中,对科学哲学的理论进行研究是科学哲学的正宗,自然科学是科学哲学的问题或者边缘问题,部分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自然科学

哲学应该是科学哲学涉及的重要领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科技哲学会逐步增加对自然界的研究。进而建立起系统的自然观和科学观。随着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科学问题的产生,可以建立起有较高合理性的自然哲学,以自然为切入点来区分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并为发现、解决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给予全面、完善的理论依据。

(二)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科技哲学要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多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多元化

发展的概念就是全面融合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让科技哲学的分析与探索更加具有层次性和价值性。科学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是多元化、层次化和歉收并蓄的体系。而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科学哲学性、方法论、规范性及逻辑性等方面,自然科学哲学重视学科的多样性、前沿性、现实性和个体性。前者是理性升华而后是实践基础。就人文科学问题而言,重点在于对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行深入思考,对人生意义进行研究。根据物质决定精神的思想理念,可以认识到洛克菲勒家族为何会贡献家产来建设学校、办慈善机构。在某种意义层面上,此行为是否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具体行为。同时该家族捐献私有财产支持学术研究,体现出人文、社会与科技哲学的有机融合。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技科学进行全面融合,可以让科技哲学具有扎实、稳定的科学基础。另外,在新学科不断出现的前提下,会出现对分支学术内容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如,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逐步完善这些领域的研究,可以使其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展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科技哲学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科学哲学

要从科技哲学向着科学文化哲学的方向创新,从哲学认识向着哲学价值的方向拓展。在文化哲学领域中,科学价值论的内容特别丰富,一方面它是体现多

种价值内容的文化及其活动,而并非只是某种认识或者实施的认识活动。另一方面,其重视全方位的研究价值,而并非只限制在认识价值的领域内,其重视科学对社会和人类做出的贡献,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技术价值等,进而体现出科学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对于人类解放、自由、发展及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要充分融合分支学科,让科技哲学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传统科技哲学重视对认识论进行研究,而非全面、系统的研究哲学,所以其并非是真正的科技哲学,全面发展科技哲学,有利于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中的思想,将这些思想整合与完善,使其发展成为真正的科技哲w。科技哲学要推动新型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这样既能够扩展科技哲学的研究的覆盖面,也能给予科技哲学的研究增加研究范例及素材具体科学问题是科技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其重视具体学科的多样性、前沿性、现实性和个体性,而这些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现实基础,所以分析具体问题不应该脱离哲学进行研究。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具体科学进行哲学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国内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就全面、深入地研究复杂系统演化的过程、机制、条件、标准、概念和相关的哲学问题。部分学者在方法论、认识论、复杂知识论和复杂概念等领域对科技哲学进行创新和探讨,拓展研究的视野。我国科技哲学要体现出自身特点,虽然西方哲学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部分,但我们要建立起体现中国问题、中国语境的科学哲学,并构建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部分学者尝试性的研究科学哲学中国化的意义、现实性及可能性,指出这是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要吸收我国和西方思想精髓并不断创新,以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建立起发展技术哲学

虽然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技术哲学却属于新兴学科。国内学者既希望构建起自己的研究框架,也希望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因此现阶段技术哲学研究是两个领域共同发展的。陈昌曙等学者从技术哲学的性质和定位、理念意义、本质、价值、发展规律以及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等方面研究技术哲学,指出技术哲学应该深入研究的领域。现在,我国研究技术哲学更加成熟,随着逐步建立健全的建制化,技术哲学也得到哲学领域的认可,此研究正在增加研究深度、明确研究课题、创新研究成果。在科技哲学范畴内,工程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并诞生工程哲学。部分学者指出工程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活动和工程知识,是哲学分支之一。工程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人能否能改变世界和如何改变世界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技术是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其中社会技术的概念是人们管理和改革社会、优化和调整社会关系、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体系。社会技术和科学体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范畴。我国技术哲学要创新及发展,要遵守认识传统技术和发展新技术相结合、中国语境和国外学术成果相结合、反思升华和面向实践相结合、群体多样化和个体专一化相结合等四个基本原则,促进我国技术哲学以本土化为基础,逐步向着建制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点的技术哲学。

结语

现代科技哲学是建立的初级阶段,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特色各不相同,研究方法、研究诉求、哲学传统也存在较大差异性。所以,我国要明确科技哲学的学科定位和理念体系,以推动科技哲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科技哲学若想在未来的研究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就要将自然纳入研究范围内,积极融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使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要创新科学哲学、建立和发展技术哲学,丰富科技哲学的涉及领域和研究内容,并进一步提高科技哲学的价值。现代科技哲学是建立的初级阶段,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特色各不相同,研究方法、研究诉求、哲学传统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参考文献

[1]段伟文.科技哲学30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光明日报.2008-11-25(011)

[2]费多益.2005年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回顾[n].光明日报.2006-04-11(012)

[3]高耀彬.科技哲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n].中国教育报.2004-11-12

[4]段小华,柳卸林.2004年中国科技竞争力剖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11-18(002)

[5]殷登祥.科技哲学的StS新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06-23(002)

[6]郑念.科学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眼睛[n].大众科技报.2001-06-03(006)

[7]尹传红,郝爽.产业哲学研究领跑和谐崛起新理论[n].科技日报.2005-03-27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篇7

关键词: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体系建设;职业学院

1引言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党的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1]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现今的国际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创新精神及能力是竞争的关键。高等院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及知识传播系统的重要主体[3],肩负着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的重要使命。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查找问题的原因、制订对策,将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走访讨论的形式开展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2份,有效率90.3%,问卷调查对象中大一、大二、大三占比分别为34.5%、33.9%、31.5%;走访对象包含授课教师17人、学生代表20人。

2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调查

2.1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评价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及自我能力评价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88.7%的学生认识到在社会发展要求下,科技创新能力已是高职大学生必备的竞争素质。但是多数学生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并不高,仅有27.1%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半数的学生对科技创新存在误解,认为科技创新与日常生活相距甚远,要求较高,仅是“高级、复杂、尖端”的重大项目,自身难以参与。

2.2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

大学生科技创新类活动的参与情况如图1所示,大学生科技创新类竞赛的参与及获奖情况如图2所示。在调查中,近80%的学生都曾参与过科技创新活动,说明相关活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但未参与过任何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仍存在。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创新类展览的参与率最高,约为70%,是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科技创新类讲座参与率仅为30.8%,且采访中学生表示,学校安排参加的情况多于自主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的参与率较低,仅占调查人数的11.6%,多为宣传度较大的各类竞赛且获奖级别以校级为主,省级次之,国赛最少,不到调查总人数的1%,参赛选手主要由教师选拔,学生自主报名参赛较少,反映出学生总体科技创新能力较低,主动性较差,竞赛参与度不够,缺乏竞争意识。

2.3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现状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主要包含课内课程教育及课外活动两方面。在课程教育方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开设了全校范围的创新类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他专业课程多数受制于传统教育观念制约或教育体制的影响,未能形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合理体系;创新型教育教学、竞赛指导主要集中于部分教师,有的教师认为其主要工作就是传授知识,思想上不重视创新,缺乏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成效不高。课外方面,受中国行政管理机制影响[4],中国高校科研基本面向对象为教师,很少面向学生。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途径和机会不多,且受制于经费、硬件设备、专业教师指导等,难以将创新想法进行实践及成果产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减少了优秀创新人才选拔的途径。

3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3.1学生价值取向和能力素质的影响

受多年“应试教育”及未来工作压力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后,精力主要集中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相关证书获取上,虽然也了解大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但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也担心花费时间精力来进行创新活动不但不能对未来有直观收益,反而会影响自身的学业及发展,所以,总体来说其对创新的认知不够,兴趣度不高。一些学生对创新活动虽有兴趣,但由于自身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缺少创新型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则化、定向化,缺乏探索发现有价值的课题的能力;而另一些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由于缺乏实际经验,或在实践过程中受挫后,影响了创新的积极性而放弃,缺乏毅力,常常出现虎头蛇尾的状况。学生的价值取向、兴趣取向、能力性格都对其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3.2校园科技创新氛围的影响

一方面,创新类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此类课程能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但课程的设置常常固化为学生在校某阶段的某几门课程,其他课程较少结合创新,导致总体上教学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未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校园科技创新的氛围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在白强[5]的研究中指出,没有创新文化的大学,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要想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创新讯息、注重自身能力,就要加强大学校园的创新文化氛围建设,创新课程的设置,大学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的强弱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3.3教师态度、水平及教育教学过程的影响

教师不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在第二课堂中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重大影响。一方面,教师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学生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教师重视科技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其重要性,学生也会关注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反之,如果教师对待创新不置可否,甚至态度冷漠,学生则会缩短花在科技创新活动上投入的时间,减少精力的投入,兴趣减弱;另一方面,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创新能力较高的教师能结合专业和学科前沿,深化改革教学内容,灵活采用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并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影响和带动学生,引导、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反之,缺乏创新精神和意识的教师,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教育教学手段单一,引导作用不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较差。

4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策研究

4.1合理构建培养体系,实现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也难以靠一两门创新类专门课程或几次课外创新活动一蹴而就,而应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即课堂、课后都在进行的“全过程”教育,这就要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合理体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放于突出位置;构建创新课程体系,依照学生特点深入教改,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程度、类别的创新性课程,在设置创新基础类课程的同时,结合各专业特色及课程特点,增设专业特色创新课程;构建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大学生的创新训练计划设置为必修内容,并放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修满一定的创新实践学分,以加深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4.2广泛开展各类竞赛,促进水平快速提升

广泛开展各类校级科技创新竞赛,使更多的学生通过竞赛增进对科技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知,提升学生创新的信心,改变原有“唯课程知识及证书为上”的价值取向,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于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快速提升学生的总体创新水平。科技创新竞赛的广泛开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能得到迅速提升,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此过程中,能快速发现、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生,通过进一步指导、培训,参加省级、部级竞赛,培育出较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4.3善于利用激励机制,加强创新队伍建设良好的激励机制能促进教师创新队伍的发展与水平提升。专业教师对创新的态度、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都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教育结果产生着直接影响。教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可加强专业教师创新教育理论及培养方法,增设创新型课题并提高资助额度,有效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的指标之一,以加深教师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促进教师自我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教学的开展。

5结论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能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针对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开展调研及分析后发现,高职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解片面,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高,高校的创新教育氛围不浓厚。可采取构建合理的培养体系、广泛开展科技创新竞赛、合理利用激励机制的措施,达到深度融合创新理念、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氛围、“全过程”高效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薛岩松,卢福强.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0):144-150.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篇8

[关键词]自主创新;企业管理;组织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8)10-0035-04

自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的经典定义以来,对于创新的认识已经在对于产业和经济变化的研究中不断深化。创新已经成为企业长期战略的核心和组织行为有的功能行为,是一个经济学和社会学词汇,包括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由此形成了一些创新的组合词,如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等。

早在2002年初,科技部就明确指出: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加快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和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为主的转变。同时,同志在2005年初多次强调“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可见,科技的“自主创新”已刻不容缓,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摆在面前,必须认真加以探索和研究。

一、自主创新的概念

较早提出的“自主创新”概念,其涵义是“自主技术创新”,是在引进、消化以改进国外技术的过程中,继技术吸收、技术改造之后的一个特定的技术发展阶段。稍后又有“企业主要通过自身努力,攻破技术难关,形成有价值的研究开发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的创新活动。”这一定义与傅家骥主编、1998年出版的《技术创新新学》中给予的定义非常相似。柳卸林认同自主技术创新的提法,并提出要“在自有技术上自主创新”。

谢燮正认为自主创新包括了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也包括选择发明和科技成果,使之逐步成熟到适合于生产应用,并获得市场成功,还包括根据市场和生产需要去开发技术的各种努力。所谓自主,就是想方设法保持自己选择理念、目标、模式和过程的主动权,自主创新就是不要锁定在对手设定的创新轨道里。余江和方新将自主创新能力定义为,“能独立进行产品技术、工艺技术的研发乃至开发出面向市场的有竞争力的全新产品的能力”[1]。

李正风等人认为自主创新是创新主体依赖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并完成的创新活动。自主创新中知识、技术或制度等方面的关键性突破是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的,这是自主创新的本质特点。各种创新活动中,自主创新最具主动性[2]。

谭贤楚认为自主创新是科技创新主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攻克科技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后续环节(这与重走别人的老路对已有科技所进行的改进而无重大突破的模仿创新是有根本区别的),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的创新实践活动[3]。其核心思想就是不走别人的老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做起,关键是要善于捕捉并有效利用前人的崭新的理论、技术或概念而打开新的局面。在这里,自主创新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基本涵义:一是在自主研究、开发基础上的创新;二是在别人(国内外)先进科技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而进行的再创新。通过分析研究,科技自主创新的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基础研究、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

二、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是一个内涵和外延极其宽广的概念,从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现状看,对自主创新内涵的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把自主创新的内涵定位在狭义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第二种观点批判性地指出在论及自主创新能力时,人们通常把自主创新理解为科技实力、成果和专利数的复合体,把自主创新等同于科技发明创新;第三种观点是把自主创新的本质看成是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第四种观点则是站在反对“知识产权”的论点之上的[4]。

自主创新既可以指一种创新方式,也是指一种发展战略[5]。在前一层意义上,是指一种体现中国特殊国情的科技创新方式,包括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增加原始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要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者产业;三是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自主创新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原始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飞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集成创新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是指围绕一些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战略产品和重大项目,将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甚至引起重要领域的重大突破。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自主创新不能封闭起来进行,而应展开广泛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充分利用人类共同的科技成果。

研究国际发展经验可以发现,自主创新是一个后起国家在加速推进现代化过程有的概念,本质上讲,是体现自己发展的战略意愿的创新。这一概念的背后,包括了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5]。其实,从自主创新的三个基本方面,就已经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作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特殊性。加强原始性创新,就是针对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薄弱;加强集成创新,就是针对过去单项技术研发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的问题;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就是针对多年来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老问题。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现有英语体系中,很难找到一个公认的、能够比较贴切地表达我们所要表达意思的单词与自主创新对应,因为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战略,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术语。

三、自主创新的特点

以上列举的有关企业自主创新的界定,虽然受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的限制而各有区别,但从中可以归纳出自主创新的三个特点[6]:

(一)技术突破的内在性

企业自主创新并不是指企业在研究开发上对每一个技术环节都面面俱到,但企业必须拥有其中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或主导技术必须是由企业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究开发而获得的。

(二)市场开发的率先性

率先性是自主创新所追求的目标,新技术成果具有独占性。自主创新企业的产品率先进入市场,领导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标准或技术规范,对跟进者形成技术锁定,从而能够稳固其在行业中的核心地位。

(三)知识资本的集成性

即通过整合内部和外部各种创新所需的资源,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知识和能力上的内外部支持力量。这是自主创新成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自主创新过程中,从技术构思、研究、开发、工程建设、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等创新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结合内外部各种资源、知识和能力的支持来实现。

四、自主创新的基本支撑性理论

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包括科技发展能力,还应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产业化、市场运作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以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以企业自身的科技力量和创新目标为主导,在资源投入、研究和开发、制造和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方面创新能力的总和。以我国政府对技术创新概念的规定为基础,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来看,自主创新的基本理论支撑包括以下三点[7]:

(一)技术创新的主体性理论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即企业是技术创新决策、投资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技术创新获取利益和分配的主体,这是技术创新理论的重要基础。只有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有效地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这在宏观上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根本途径,在微观上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根据。

(二)技术创新的有序性理论

技术创新是思路创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的有序化过程。它要对这一系列自主创新过程进行优化,又要善于运用集成战略得以组织实施。因此,技术创新活动必须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和有序性,使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实现有序的相互联接和相互协调。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无序和受阻,都将影响自主创新活动的预期完成、甚至导致失败。

(三)技术创新的市场性理论

技术创新的目标在于实现最大的市场价值。这种市场价值的实现,既要使产品生产者获得最大效益,也要为商品消费者带来最大利益。同时,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方式等应用,必须考虑如何摆脱对外技术依赖的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并使这种需求理念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自主创新的机理

创新就是要开拓新的道路,做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是对已有的、旧的事物的否定和发展,就是“创造性的毁灭”,就是对知识的超越、自由竞争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一)创新主体的知识基础及其超越

创新就是要突破前人的成果,就是要在前人(包括自己)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等。所谓知识基础就是指创新主体在进行创新时所必备的知识条件,它包括扎实足够的专业知识、哲学知识(方法论)、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等[8]。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和原料,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要以该领域中的已有知识和成果为起点。在自主创新中,创新主体对前人或他人(也包括自己)知识的超越是自主创新成功的象征,只有在某些领域或方面实现了知识的超越,才会使得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成为知识的领先者。

(二)自由竞争:自主创新的实质

如前所述,自主创新的知识基础是创新主体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创新主体必须认识到科技创新还有其自身的独特发展规律,认识到自主创新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自由竞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动态演进的社会系统。它的内部诸要素(主体、客体环境)的有机融合使得自主创新的良性运行可在时间进程和空间形态上具体展开,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引导”、“市场对科技的导向”等方面[9]。

(三)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规律

自主创新是时展的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跨越式发展是科技自主创新的一条原则和思维特色。一般说来,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可以发生在企业和产业层次,也可以发生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层次。所谓“跨越式发展”就是指科技创新不要一切都要从自己做起,而是有效并灵活运用崭新的理论、技术或概念“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打开局面,从而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自主科技,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这是科技自主创新的一个普遍规律。国家层面的科技跨越式发展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10]:一种发生在接近科技和生产力前沿的相关的竞争领域中――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都相同,跨越的实现以领先者的位置互换为标志;另一种是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跨越,追赶者有比较明确的前进方向,在追赶过程中实现科技发展的某些领域的某些过程和阶段的跳跃或实现路径创造。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日益扩展的今天,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是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实现路径创造。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日益扩展的今天,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是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六、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管理模式

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管理模式的构成要素尚无定论。我们知道,经济的根本现象是发展而不是均衡,发展的根源是创新,而创新是通过各种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要素的新组合活动而实现的。如果能有意识地将过去由于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原因所造成的闲置生产要素围绕优势创新机体重组,则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实现要素(包括资产存量)的优化重组,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现代企业创新动力机制和科学的组织管理体制问题,通过何种形式,建立什么样的组织制度和结构、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来实现自主创新,目前世界各国都处在探索阶段,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固定有效的实践模式。

笔者立足于我国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管理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管理模式的构建和组织文化的新生,构建了由核心技术竞争(Compete)、科研力量整合(integrate)、组织管理激励(prompt)、科技成果转化(transform)四个结构因子组成的国防科研院所自主创新管理模型,我们简称Cipt模式。

(一)核心技术竞争能力是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

核心技术竞争我们关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机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主体、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环境、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研发投资管理。核心技术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符合稀缺(能增加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减少威胁的资源、知识和能力才能稀缺)、异质(企业独一无二的,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不可模仿(其他企业无法获得)、难以替代(没有战略性等价物)的标准时,它们才成为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11]。事实上,只要具备了核心技术的创造力,并以此为基础确保企业始终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动力主要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为此,要使企业的核心技术的创造力给以相应的利润回报,可以通过为此类企业提供研制、生产合同,使企业在履行合同补偿自己在创新中的投入,并且获得相应的利润。产品的购买者往往不仅要购买最终产品,而且要购买“科研成果”这种中间产品,使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投入得到补偿,才能使企业在产品研制中保持核心竞争力,为自主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

(二)科研力量整合是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

科研力量整合我们关注国家支撑企业基础研究、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科研合作、多元化开发、争取国际合作。现代企业应该走出封闭,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实际上,我们已经拥有大量创新技术分散在全国成千上万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应该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的作用,重视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研究,集成创新研究,既考虑科技创新的内涵和规律,还要考虑现代企业的需求,多渠道吸引国外先进理念,引进技术,合理分工及资源整合。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扎实的基础研究为支撑。而基础研究投入大、风险大、收益小或者没有直接收益。重大的科研活动,需要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合力攻关。大力协同,是我国现代科技工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相应的信息平台,加强社会科研开发整合力,是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三)组织管理激励是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保障

组织管理激励我们关注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建设、基于项目管理的激励机制、科技人才胜任力评价、企业组织文化新生。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重建或者再造,不仅依赖于组织结构的再造,更依赖于组织文化的新生。如果不彻底地质疑、挑战或者替代现代企业中隐含的价值、信念和假定,则任何管理模式的变革都将流于重复的表面改变,新的方式只是去适应既有的规范和政治条款,维持现状。现代企业还要为自主创新营造一个和谐、清新的文化环境,从而使自主创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里所要营造的学习型组织创新文化环境的关键在于激活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精神家园,激励创新主体有效进行创新活动。在这种创新文化环境中,创新主体创新欲望强、敢于冒险和探索、勇于标新立异、善于开拓进取,从而不同创新主体间形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宽容失败的良好文化氛围。

(四)科技成果转化是提高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

科技成果转化我们关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科技成果转化途径、科技成果转化条件。西方国家的学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12]可以看出,创新包括发明的生成和走向市场两个过程。科技成果转化具体表现为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商品化是科技成果,实现有偿转让,得到相应的价值认可;产业化是形成科技产业,进行科技成果的规模生产,追求更大的效益;国际化则是更高的要求,是在国际市场的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寻求跨国发展。因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实现,无论是哪种形式,其根本价值都体现在科技成果应用服务于社会生产实践并从中获得利益。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以创造性和市场成功为基本特征进行周期性技术经济活动,成功的自主创新,经过普遍的推广,必然导致地区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贸结构的变化,刺激新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带动新一轮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推动地区经济的不断增长。

[参考文献]

[1]张炜.自主创新文献综述[D].北京: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772-779.

[2]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1-23.

[3]谭贤楚.自主创新:新世纪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导模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6,(1):76-78.

[4]胡晓鹏.中国学界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的观点论争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6,271(6):9-15.

[5]胥和平.以自主创新理解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6,(3):6-10.

[6]李刚,陈昌柏.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J].科技与经济,2006,109(19):26-28.

[7]杨永.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模式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5,143(24):2-4.

[8]王永生.创新方略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0.

[9]谭贤楚.国家创新战略的一种模式――自主创新的机理、主体及环境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8-13.

[10]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48.

[11]鲁俊毅.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核心技术创新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

[12]刘华.科技成果市场化的机制研究[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aResearchonmanagementmechanismsofSelf-determinedinnovationinmodernenterprises

ZhaoRuijun,BaoZhanguang,

ZhengJuan

(B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Beijing100083,China)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篇9

关键词: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体系建设;职业学院

1引言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党的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1]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现今的国际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创新精神及能力是竞争的关键。高等院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及知识传播系统的重要主体[3],肩负着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的重要使命。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查找问题的原因、制订对策,将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走访讨论的形式开展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2份,有效率90.3%,问卷调查对象中大一、大二、大三占比分别为34.5%、33.9%、31.5%;走访对象包含授课教师17人、学生代表20人。

2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调查

2.1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评价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及自我能力评价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88.7%的学生认识到在社会发展要求下,科技创新能力已是高职大学生必备的竞争素质。但是多数学生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并不高,仅有27.1%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半数的学生对科技创新存在误解,认为科技创新与日常生活相距甚远,要求较高,仅是“高级、复杂、尖端”的重大项目,自身难以参与。

2.2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

大学生科技创新类活动的参与情况如图1所示,大学生科技创新类竞赛的参与及获奖情况如图2所示。在调查中,近80%的学生都曾参与过科技创新活动,说明相关活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但未参与过任何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仍存在。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创新类展览的参与率最高,约为70%,是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科技创新类讲座参与率仅为30.8%,且采访中学生表示,学校安排参加的情况多于自主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的参与率较低,仅占调查人数的11.6%,多为宣传度较大的各类竞赛且获奖级别以校级为主,省级次之,国赛最少,不到调查总人数的1%,参赛选手主要由教师选拔,学生自主报名参赛较少,反映出学生总体科技创新能力较低,主动性较差,竞赛参与度不够,缺乏竞争意识。

2.3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现状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主要包含课内课程教育及课外活动两方面。在课程教育方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开设了全校范围的创新类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他专业课程多数受制于传统教育观念制约或教育体制的影响,未能形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合理体系;创新型教育教学、竞赛指导主要集中于部分教师,有的教师认为其主要工作就是传授知识,思想上不重视创新,缺乏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成效不高。课外方面,受中国行政管理机制影响[4],中国高校科研基本面向对象为教师,很少面向学生。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途径和机会不多,且受制于经费、硬件设备、专业教师指导等,难以将创新想法进行实践及成果产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减少了优秀创新人才选拔的途径。

3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3.1学生价值取向和能力素质的影响

受多年“应试教育”及未来工作压力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后,精力主要集中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相关证书获取上,虽然也了解大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但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也担心花费时间精力来进行创新活动不但不能对未来有直观收益,反而会影响自身的学业及发展,所以,总体来说其对创新的认知不够,兴趣度不高。一些学生对创新活动虽有兴趣,但由于自身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缺少创新型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则化、定向化,缺乏探索发现有价值的课题的能力;而另一些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由于缺乏实际经验,或在实践过程中受挫后,影响了创新的积极性而放弃,缺乏毅力,常常出现虎头蛇尾的状况。学生的价值取向、兴趣取向、能力性格都对其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3.2校园科技创新氛围的影响

一方面,创新类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此类课程能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但课程的设置常常固化为学生在校某阶段的某几门课程,其他课程较少结合创新,导致总体上教学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未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校园科技创新的氛围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在白强[5]的研究中指出,没有创新文化的大学,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要想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创新讯息、注重自身能力,就要加强大学校园的创新文化氛围建设,创新课程的设置,大学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的强弱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3.3教师态度、水平及教育教学过程的影响

教师不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在第二课堂中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重大影响。一方面,教师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学生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教师重视科技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其重要性,学生也会关注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反之,如果教师对待创新不置可否,甚至态度冷漠,学生则会缩短花在科技创新活动上投入的时间,减少精力的投入,兴趣减弱;另一方面,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创新能力较高的教师能结合专业和学科前沿,深化改革教学内容,灵活采用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并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影响和带动学生,引导、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反之,缺乏创新精神和意识的教师,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教育教学手段单一,引导作用不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较差。

4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策研究

4.1合理构建培养体系,实现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也难以靠一两门创新类专门课程或几次课外创新活动一蹴而就,而应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即课堂、课后都在进行的“全过程”教育,这就要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合理体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放于突出位置;构建创新课程体系,依照学生特点深入教改,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程度、类别的创新性课程,在设置创新基础类课程的同时,结合各专业特色及课程特点,增设专业特色创新课程;构建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大学生的创新训练计划设置为必修内容,并放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修满一定的创新实践学分,以加深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4.2广泛开展各类竞赛,促进水平快速提升

广泛开展各类校级科技创新竞赛,使更多的学生通过竞赛增进对科技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知,提升学生创新的信心,改变原有“唯课程知识及证书为上”的价值取向,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于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快速提升学生的总体创新水平。科技创新竞赛的广泛开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能得到迅速提升,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此过程中,能快速发现、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生,通过进一步指导、培训,参加省级、部级竞赛,培育出较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4.3善于利用激励机制,加强创新队伍建设良好的激励机制能促进教师创新队伍的发展与水平提升。专业教师对创新的态度、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都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教育结果产生着直接影响。教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可加强专业教师创新教育理论及培养方法,增设创新型课题并提高资助额度,有效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的指标之一,以加深教师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促进教师自我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教学的开展。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篇10

关键词产学研;耗散结构;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1-0032-05

一、技术创新的要素构成

技术创新要素主要包括知识、技术、人才、资金以及信息等因素,实验设备、土地等物质要素由技术、资金等要素表示,这些要素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

知识是技术创新的智力保证。webster词典(1997年)关于知识的定义为: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和调查,对事物的实施和状态认识的集合,是对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认识的总和。伴随着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的拥有、配置、产生和使用为最重要生产要素的经济型态”。“知识已是一种生产的要素,而且是全球化经济环境中最重要的关键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了土地、资金、设备等原本企业赖以竞争的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一个组织的优劣依赖知识的储存、扩散、创新能力。创新本质上是知识再创造的动态过程。知识既是创新不可缺少的投入要素,又是创新的结果和产出。“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动态性,它是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组成规则形成的有序集合,同时知识通过与人或组织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因此,各种知识必须协同发展并在使用、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各创新主体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合作,协同发展,促进创新网络的形成,使产学研合作内部各主体所具有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在流动和扩散的过程中不断增值,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新技术的构想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大量占有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创新的导入就其本质而言,是利用旧知识产生新知识的过程。

技术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技术既是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手段,也是技术创新的目的。技术具有延续性、累积性。技术通常依附于组织和个人,并通过产品、设备表现出来。采用什么技术、对什么技术进行创新是组织必须面临的选择。如果选择过于先进的技术,超出组织本身的技术能力,就很可能使技术创新活动失败,组织将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因此,组织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组织能力的技术进行创新。

人才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承担者,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活动既需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者,还需要具有一定能力的技术、营销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是技术机会的主要发现者,是新技术知识在组织内的应用者和传播者;营销人员通过广泛的社会交际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把握技术创新市场的营销机会;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直接影响创新活动的效率和生产系统的有效运行。技术创新活动必须依靠各种人才的创造及其潜能的发挥,人才的素质决定了技术创新水平的高低。

资金是技术创新活动的物质保证。为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组织必须在市场调研、研究与开发、工艺设计、制造生产、市场销售等一系列创新环节进行资金投入,否则,技术创新活动就无法开展,因为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所以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必须以一定的资金作保证。

信息决定技术创新的方向。随着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被认为是与人才、资金、知识同等重要的创新资源。创新信息包括客户信息、产品信息以及同业者等市场信息,也包括资金、人才、政策、法律法规等资源信息。因此,信息是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行交换和产生信息的过程。开展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需要在产学研内部以及产学研之间进行交流才能加以利用,即需要传送、交换和处理。技术创新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信息的处理过程,生产经营、产品开发、原材料供应、能源利用、资金分配和人才管理都必须有相应的信息保证。决策机构依赖于信息的支持,以保证技术创新决策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及时性。技术创新型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靠信息来维持的。

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在发明活动、试验和试生产阶段以及市场运营阶段均具有不确定性。要降低和抵御各种技术创新风险,就必须对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加强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预测、评估、分析和监控,利用各种渠道获取充分的技术,市场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各个创新环节的不确定性。通过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形式,能有效地分摊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

二、对于技术创新主体的再认识

技术创新主体是指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或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源,并能够影响创新成果分配的组织机构。一般情况下创新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具有进行创新活动所要求的能力或资源;能够承担创新活动的责任与可能的潜在风险;可以获取创新活动产生的收益。

对技术创新主体的研究,可以从宏观(国家)、中观(区域或行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次进行,对应于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系统,技术创新有着不同的主体。

一般而言,国家创新系统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创新网络系统,创新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等;有的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等,并且认为企业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有的学者认为,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组织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并认为政府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主体。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多数学者对技术创新主体的认识具有共识性,均把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行为主体看作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参与机构或组织。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主体应分为行为主体和参与主体。所谓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是指具有创新资源要素、能够直接开展创新活动,并且可以具体参与科技创新全过程或某几个阶段的个体和组织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都是技术创新前两个阶段的主要执行者,而企业则主要实现后两个阶段。参与主体不直接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但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相应的资源,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

技术创新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构成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首先是因为技术创新是一项与市场密切相关的商业活动,只有企业才具备进行市场活动的商业能力;其次技术创新需要很多如工艺、制造、市场方面等与产业相关的特定知识,而这些知识只有产业或企业才能提供;最后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只有通过企业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只有转化为生产力,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才具有现实意义。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且是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研发主体,还是技术创新的收益主体。

三、产学研行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把先进技术转化为社会可利用的产品或服务,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可以获取相应的技术创新收益。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具有把人力、资金、技术和知识等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功能,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等创新活动,实现创新要素资源功能的最大化。

企业根据政府产业政策,按照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可以自主设定并实施开展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能力,弥补自身的不足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企业必须具有把创新成果转化成市场需求产品的能力,必须具有通过技术创新获取经济效益的能力。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创新的复杂性,企业必须具有同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单位合作的能力,能够把社会创新资源吸收到企业内部,通过产学研合作解决技术创新中的知识和技术难题。企业是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承担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在技术创新活动成果的分配中,应具有知识产权和财务收益的主要权利。

产学研合作方式有多种,如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企业是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从而获取部分知识产权或创新成果的优先转让权;企业也可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研究所、实验室,以此形成相对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

(二)高等学校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在承担教育、创新知识职能的同时,成为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高校应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成立科研中心。我国高等学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科技人员聚集、人员知识层次较高的特点,并且具有覆盖科学技术各个学科领域的优势。因此,能够承担和组织创新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培育高质量的人才,从而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校信息资源丰富,通过与国际学术界、教育界的广泛联系,把握着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自己培养的毕业生,与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我国高校是科学、教育结合较为密切的社会系统。基于人才和科研资源的优势,在整个技术创新系统中,高等学校还承担着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转移和人才培养的任务。

高等学校在技术创新体系中不断创造新知识,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大支撑力量,这些奠定了大学在技术创新系统中的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三)科研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研机构主要承担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活动,常常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满足社会进行技术创新的技术需求。因此,科研机构的科技活动必须以社会、市场需求为核心,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所开发的技术能够快速转化为产品或服务。通过产学研结合,为企业提供新技术,这样既满足了企业对科研成果的需求,又实现了科研机构自身的社会价值。

科研活动应配合国家或区域的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区域和企业的需要,结合科研机构自身的技术优势,确立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开发具有突出特色的技术领域。科研机构应与企业及市场的需求融为一体,在自身优势领域开展具有选择性的研究,以便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活动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科研机构具有大量先进和前沿的技术储备,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既是技术的开发者,也是技术的提供者。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也是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宝贵资源,这些科研人员往往具有很强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是技术创新过程中进行中试活动的主要行为者。有些科研机构还具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可以为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物质手段。

四、耗散结构理论

普利高津认为,现实的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对于那些复杂的有机系统、社会系统,以不同的形式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因而表现为一种显著开放的状态。对一个开放系统来说,向外部流出物质、能量和信息时熵流表现为正值,系统从外部环境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时熵流为负值,系统与外部环境不发生交换时熵流为零。当系统的熵值增加时,系统会朝着混乱的方向发展。如果系统从外部环境吸收“负熵流”,系统的熵值就会减少,系统就会向平衡、自组织的方向发展。对于一个平衡态的系统来说,开放条件下不断从外部环境吸收能量使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形成系统在温度、压力、浓度及能量和信息上的非平衡,而这种非平衡又会导致在系统内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交换和流动,进而导致系统内部熵值的变化,这又会使系统的秩序、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不断促使系统向更高级的方向进化、发展。

随着耗散结构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它不再仅限于解释热力学系统,而在流体、激光等系统、核反应过程、人口分布、环境问题乃至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等课题中都得到具体应用。有些经济、社会学者有时也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社会、技术创新等具有自组织现象的社会科学问题,具体表现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吸收外部的物质和能量,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由于系统内部以及与外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通过内部因素的涨落可以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创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通过涨落使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五、技术创新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是通过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机结合,各种要素之间相互流动、密切合作,以及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推动技术创新自运行、自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驱动力量,促使技术创新活动朝着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促使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的系统,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系统中,各主体紧紧围绕技术创新这一核心任务,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自律的创新网络。同时,各创新主体从自身的原则出发,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整体特性和规律。产学研合作创新系统具有复杂实用性系统的一些特征:缺少核心控制机制,只具有在简单的规则支配下运行的实用特性,并涌现出复杂的特征。所以,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的系统。

(一)技术创新主体相互作用

oeCD在1997年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中这样描述:存在于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促成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技术创新的要素和效果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这个复杂的系统中要素的作用、反馈及其他相互作用,其投入和产出都不是单一的,因此,可能是存在多对多的矩阵关系。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最为核心的是企业,因为从合作组织来讲,需求缺口和难以通过自身满足需求的是企业,它是进行生产组织和获取外溢特别是知识的最重要主体,这种溢出知识的来源可能是其他企业、高校甚至于一些中介机构。产、学、研、政府、其他中介机构等组成合作创新不同层次的主体,各主体有自己的目标、结构、动力和策略,这种不同使组织合作创新变得更为复杂,但是在相互作用中也更具有活力和可学习的特征。对于整个创新合作组织而言,并不存在绝对的主导者,而是通过某种机制自动有序运行。正是这种不同,才形成了产学研合作的进化动因和发展动力。

(二)技术创新体系开放和非均衡

技术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外部环境对组织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外部环境变化给组织带来冲击和威胁,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外部环境是组织负熵流的重要来源,为组织良性发展提供机会。技术创新系统就是以关系为节点,以协同为链条,通过各种“流”为具体内容形成的自适应体系。创新组织的形成及有序演化不但取决于主体之间,还受到主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影响。任何孤立和封闭都会对合作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即组织的成员之间在能力和需求上需要匹配,存在于主体内的资源要素更需要进行合理有序的流动,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技术的创新和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

六、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耗散结构动力机制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一个开放系统的系统熵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不可逆的熵增;另一部分是系统不断从外界吸收物质和能量所引起的负熵流,这部分熵流导致系统的熵减。系统的熵增使得系统有走向混乱无序的趋势,但是负熵流的引入,会使系统本身的熵逐步降低,系统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从微观上讲,组织内部由于熵增而进行非平衡演变。为了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组织必须不断从外部环境吸收新的要素,使组织引入“负熵流”,通过涨落转变为另一种更有序的耗散结构。

技术创新要素的引进就是在产学研技术创新系统中引入“负熵流”的过程。由于熵减远离,组织由无序状态逐步走向有序的状态(如图1)。在耗散结构中,产学研技术创新系统中创新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复杂相干作用。由于产学研合作各方及各种创新要素在数量及功能方面存在不均匀的、非对称作用,通过非线性相干作用可以产生增量、非守恒的相互作用。非线性相干作用使产学研及各自要素的独立性完全丧失,在产学研合作组织内部通过互为因果关系形成双向的物质、能量及信息传递的循环关系,从而使微小涨落朝着巨涨落的方向演进,技术创新活动不断产生新的创新成果。因此,组织一定要重视创新的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