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2:25

人文主义的核心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文内涵拓展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并从灵魂、主题、精髓、基础等四个方面对其实质进行了阐述,它是以我国国情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情况而提出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党的理论思想与时俱进的又一伟大体现。

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复杂多元化,因此整个人类社会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尽管价值体系有所不同,但任何国家、民族都必须有主导的价值体系作为支撑,从而有效地保证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开拓创新的缩影―对于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一如既往的坚持和发扬,对于新时期党和国家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以历史经验为依托,不断创新进取,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健发展的新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它涉及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更是全民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①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党始终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积极地引导公民主人翁意识的养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巩固和发展人民内部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移风易俗,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蔚然成风。”之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社会新形势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新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则是实现这一主题的根本保证。

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成为公民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当“中国梦”成为国人奋进的强心剂之后,从核心价值体系中所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便成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思想保证。党的十用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努力的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稳定的有力保证,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上述三个层面也体现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内涵。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国家由集体构成,集体又是个体的集合,所以个体是国家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是个体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文化的快速传播,对社会价值体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给个体带来许多新的思想和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无法避免。因此,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引领民众价值观的形成,并采取多种途径和举措,努力提升其人文内涵,关注公民个人生存环境,才能促使个体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才能使其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准则。也只有以个体为依托,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实现与时代主题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的里程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具体表现在于它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等四个方面都以个体为中心,始终坚持了对价值主体―个人的关爱与保护。它不仅强调了个体认知的主旋律,还强调了改善个体生活状况、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②对人文内涵的探究,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深入的把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人文内涵的具体体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人民幸福的保证。从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之中,形成了适合中国革命并改变中国人命运的思想。凭借着思想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人民结束了持续一个多世纪的列强压迫,中华民族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20世纪末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时展主题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至此,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从此中国经济从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社会体制从半封建向全面开放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温饱转向了基本小康。

进入21世纪,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党、我国所面临的新形势而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不仅明确地指出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一如既往地将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发展的先进生产力以及不断前进的先进文化,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随后,“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伟大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国情联系得更加紧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归根到底是将改善人民生活状况,提高人民生存尊严作为根本出发点。

所以说,正是因为我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不断结合中国国情的变化,中国革命才得以成功,改革开放才得以顺利开展,生产力才得以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才得以不断改善,中华民族才得以昂首挺胸傲立于世界的东方。如果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将毁于一旦,人民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人民幸福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党的十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

从理想的形成机制来看,共同理想归根到底是社会个体的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本身可以是一种社会理想、群体共同理想,也可以是一种个人理想,而社会由群体构成,群体再由个体组成,个体是社会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终归结为个体理想的共同体现。个体理想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群体共同理想的形成有赖于构成社会的个体,只有能够代表大多数个体理想倾向才能成为群体的共同理想;社会共同理想的形成则是各群体理想博弈的结果,各个群体理想相互交流碰撞,最终形成代表大多数的社会共同理想。从理想的主客关系及其本质来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归根到底是由个体的属性决定的。理想反映的是客体(存在)与主体(个人)的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存在是理想的客体,个人是理想的主体。理想既不是理想客体所具有的属性,也不是理想主体所具有的属性,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理想是以主体个人的需要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如果个人不能在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中将自己转化为自己的对象,他就不可能成为自觉的认识主体。所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要从个体出发,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交流、采纳最终都要通过作为理想主体的个人来完成。

通过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机制与主客关系的本质我们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地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努力奋进、开拓进取的动力源泉。共同理想是全体中国人奋斗的目标,它不仅是国家强大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国人争取自身幸福的有效手段,国富才能民强。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人民幸福的精神食粮。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更是人之为人的重要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得以解决,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人的精神追求放在首位,《论语》中孔子“去兵去食不可去信”之说,反映了人对诚信的追求;晋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最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了人对气节、自然的追求;宋代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反映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关注社会个体在物质充足之余,是否具有相应的精神生活,社会个体的精神诉求是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同时,为社会个体提供个人不断努力前进的精神动力、提供应对人生突发事件的精神支持、提供人生意义最终得到升华的精神追求,并且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以人性的充分展现为最终价值评判标准的社会价值导向。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是所有精神文明的根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个体精神文明的最高体现,它是我们最需汲取的精神食粮。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最根本的人文内涵是对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的关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民幸福的道德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在漫长的华夏历史中,无论历经怎样的沧海桑田,我们中华民族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从未改变过。在国家危亡的战争时代,我们追求不惧生死、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在人民生命财产遇到危难时刻,我们追求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我们追求爱岗敬业、勤奋进取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民族时刻坚持着反映时代主题与精神的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统一、日益强大的思想纽带和精神动力,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必须以此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才能保证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新方向,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没有强大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没有良好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动准则,和谐社会将无法实现。

人文内涵的新拓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反映了国家对人民的关爱与呵护,也是我党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新时期,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我们必须不断加大人文内涵的拓展,以人文精神来引导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主体,以人文内涵对大学教育进行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是人文内涵拓展的新方向,更是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③

一方面,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发展、实践的主阵地,大学教育环境、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践行的关键因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弗吉里奥就曾提出,大学教育对人的培养应当使其参与到公共道德规范、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之中,应当竭尽所能地去引导他们发掘自身的内在潜力与外在的创造力,使他们在追求自身幸福的过程中逐渐变得热情、理智、崇高,而不仅仅只是关注知识本身。教育家维多利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精神、身体、道德的全面发展;康帕内拉对理想大学教育的构想是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双翼齐飞。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就其终极目标而言,仍旧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努力发展自由、平等、友善的教育环境,形成努力探索、健康繁荣的学术风气;必须以思想道德教育为载体,将思想道德课程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必须以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思想道德规范为准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不同意识形态的讨论氛围中去。

另一方面,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培养是能否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因素。国外大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全球公民,如美国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参与个人思考和群体性讨论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本国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能理性地权衡本土的、国家的及国际的问题,认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存关系等。美国大学生学习的内容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依次为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公民品行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道德品质的继承与个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蔡元培先生为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1916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就曾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以此来革新北大教育体制,培养自由之人才,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此形成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大家。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全球化的经济、文化体制的形成,在给大学生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价值观的冲突。另外,由于金钱的诱惑力、现实的残酷性、社会各种不健康价值观念的影响,也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极负面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会在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犹豫,在个体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之间摇摆。因此,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正确引导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同时建立创新、完善的引领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变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接纳的道德标准,才能保证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才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注释】

①潘玉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选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②张娜:“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意蕴”,《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③张新:“冲突与引领: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第20期。

人文主义的核心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核心价值观;人类文明

【中图分类号】B8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6—0021—07

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应该是以社会整体和文明的全面进步为本位的价值观的体现,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扬弃”中并以理论、运动和制度形态所体现出来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超越和对人类文明的终极关怀,其精神实质是追求和谐。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中,“和谐”应该是一个最高的范畴。①从“和谐”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观照,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并将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进一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

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或社会文明整体性进步的根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活动系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相互促进、彼此协调的发展规律,是社会全面进步、整体发展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片面的不协调向全面的协调性进化的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较之以往社会形态而言,资本主义虽然也是人类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但它自身固有的缺陷使它无法达到这一社会最高阶段,而且迈出这一步是极其沉重的,曾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这是因为,社会是一个复杂和有序的系统。按社会的本质来说,它应当是各个方面互相协调的全面发展。但现实的社会是复杂的,不是每一个社会制度都能够做到社会的全面发展或社会文明的整体性进步,归根结底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但是最现实、最直接的是取决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过单纯“经济增长论”到“需要满足论”再到“人的发展论”这样不同的发展阶段,但都无法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或社会文明的整体性进步。那种单纯的“经济增长论”,只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结果往往是有“增长而无发展”。“需要增长论”看起来比“经济增长论”前进了一步,但是这种“需要增长论”的现实结果是一小部分人的需要得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满足,而大部分人的需要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较多的满足。西方社会提出以“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是也应该看到,“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现实资本主义国家既定的明确国策,而往往是一些西方思想家、理论家的观点和建议。从现实情况看,西方社会学家提到人的发展或人的现代化,强调较多的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相比较而言忽视思想和道德素质。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发展的分析,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三大领域存在的“内别分解”和“功能合成”是资本主义总体性发展的一种表现。贝尔所说的这种“内别分解”实质上已经触及到了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极不协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资本主义制度。

十月革命的成功,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并开启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环境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明基础和文化水平,所以,从列宁、斯大林到、邓小平、和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把文明的协调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他们对于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国家在文明全面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无疑都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在人类文明史上,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把文明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去实现文明进步的唯一的社会形态呢?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又容纳了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成分),这就既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制度条件,又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样一种社会制度,从本质上代表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第二,社会主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主的国体与民主的政体相统一),这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消除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局限性和狭隘性,使社会机体充满着无限生机和活力。第三,社会主义坚持以社会公平和平等作为自己的最终价值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是要消灭阶级,消除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地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这就可以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不均和人的畸形发展的现象,使社会全面发展更具有人的内在活力。第四,社会主义坚持社会全面发展的特性和战略,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不断向高度精神文明和高度政治文明的目标迈进,因此,社会主义有能力消除一切旧制度下所特有的贪婪、腐败、堕落现象,使社会在文明健康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总之,社会主义的无限生命力,是社会主义所内在具有的。

在实践上,20世纪的社会主义已经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整体性进步方面体现出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特征和世界意义。在物质文明方面,如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欧洲普遍都过渡到了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这首先是反思两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大危机后作出的改革。战争结束时,在欧洲和世界许多地方,资本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怀疑:资本主义软弱、无效率而又无能,不能依靠它来实现经济增长,过上体面的生活。战争造成的骇人听闻的破坏、穷困和分崩离析,促使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的到来,而私人经济遭到了战争的严重破坏,不能指望它来承担重建的任务。但是,苏联的五年计划已经开始放射出将持续几十年的吸引力,被看作是医治30年代的大失业和资本主义失败的一剂良药。在英国,工党于30年代中期从列宁那里借用了“制高点”一词。时任首相的工党领袖艾德礼提出:要控制“制高点”,“要对一些重要的经济力量实行公有制,并根据公众的利益对其他许多经济活动实施计划管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搞二元经济。历史学家e.H.卡尔在1947年写道:“如果我们现在都成了计划者,这主要是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受苏联实践及其成就影响的结果。”[1]如果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早就在30年代大危机中被更严重的危机冲垮。社会主义的新中国60多年来虽经历过曲折,但在物质文明方面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

在政治文明方面,俄国十月革命以及30年后世界范围内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从根本上使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发生了具有本质性变化意义上的革命。

在政治文明的制度变革上,社会主义否定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政治制度,使被剥削、被奴役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上升到了统治阶级的地位,把人类政治文明的制度形态推进到了更高层次。政治制度以及反映这种制度本质的阶级关系的变化,是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下政治文明演进中的核心问题。因为“这一特殊物(即政治制度)具有规定和管辖一切特殊物的普遍物的意义。”[2]282尽管这以前曾发生过多次制度更迭,但其结果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一个剥削阶级代替另一个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一种区别于以往任何剥削性质的政治制度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舞台上,表现出空前的真正的政治文明。“在政治文明的价值选择上,社会主义否定了那种崇尚强权、表现剥削、张扬两极分化的政治理念,以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共同富裕的鲜明价值倾向,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价值选择,趋向了表现社会进步和时代要求的道路。”以往的每一次文明的提升,都是伴随着剥削对于公正、强权对于公理的胜利。资本主义所标榜的自由、平等、人权等也在一、二次世界大战的血腥风雨之中声名狼藉,一败涂地。只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代表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人民的政治命运,使遭受不平等、不公正待遇的国家、民族和公民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在政治文明的主体地位上,社会主义否定了社会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彻底打破了剥削阶级社会中的那种以血缘、身份、特权、财产等关系确立地位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他们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所有权、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切权力,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进入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3](此处参考了高健生先生的一些观点——作者注)在精神文明方面,和资本主义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机相反,社会主义由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在人民群众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因此建立了以往阶级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不可能有的团结一致、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在建立这种人际关系的同时,还创造出了一种蓬勃发展、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社会主义还由于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因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它确实有可能排除一切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所无法排除的腐朽没落的东西。通过积极、长期的不懈努力,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树立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适应,社会主义还大力发展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应该看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所面临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上还很落后,在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再加上它刚刚从旧社会脱胎而来,因而还不可避免地带着它脱胎出来的旧社会的痕迹。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方面还不可避免地受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各种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相适应的腐朽没落的东西有时还沉渣泛起,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但是,这些腐朽没落的东西决不是社会主义文明本身,更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的体现。由于社会主义有优越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始终致力于文明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将通过自身的努力,终将创造一个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异化文明的新文明。

二、个体与群体(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人的关系的普遍性的要求。人的关系的普遍性如果仅仅是物质关系,那么这种关系还不能算是丰富的;人的社会性虽然在这种物质关系中得到了扩展,但这种社会性还不能算是充分发展的社会性,因为它还缺乏一定的深度,人与人的结合点还比较狭小,比较脆弱。从需要的角度来看,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物质需要仅仅是满足人的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从社会关系本身来看,人的需要既有私人需要,又有社会需要。私人需要是个体的需要,社会需要是相当于个体之外的人的关系,包括政治法律关系、伦理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等。这两种需要共同规定了两种生产目的:私人需要规定了生产的直接目的,它是一种特殊目的;社会需要则决定了社会的直接目的,它们的相互关系规定了社会的共同目的性。私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表明,私人需要本身是一种社会需要,是社会需要的一部分;社会需要实际上就是个人需要与集体需要一致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只有人们在建立普遍关系的同时,发展出关系的全面性来,也即只有在物质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政治法律关系、伦理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等,才能在这一关系范围内形成为一个普遍而牢固的统一共同体,个人与类之间的关系,才是密不可分的、一体化的关系,个人的类的特性或社会性才算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把人的关系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的发展作为目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蕴,那就是意味着把世界大同、世界的一体化从而国家的消亡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自己的目标。人的关系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世界一体化的发展,是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发展。”[4]276,277可以说,历史的全面进步是在个体与群体(社会)的统一中体现出来的。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真正使个体(个人)与群体(社会)达到完美统一的,只有社会主义社会。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这些名词、模式和标签(指“社会主义”——作者注)作为工具,来理解人类自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革命时代以来所面临的历史局面,来描述人类改善和改造社会的某一些尝试。他说,最初社会主义一词既没有政治性,也不意味着社会组织的特定方式,它与“共产主义”一词不同,后者从一开始就明确地指以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制为基础,并且按照公有制的方式管理的社会,而且自巴贝夫之后不久,它还指实现这种社会的运动。“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者”只是“社会的”(social)一词的衍生物,它仅仅指人的本性是社会的和合群的,只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才具有改善和改造社会的含义,成了社会和政治语汇的一部分,从英国和法国向外传播。[5]霍布斯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当然是大相径庭的,但是,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社会主义”的对立面并不是“资本主义”而是“个人主义”。“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反资本主义性是因为,在19世纪,从逻辑上看,似乎完全可以说,个人主义社会的核心就是竞争,也就是市场,因而也就是资本主义。这样一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就必须是合作和团结。这种广泛的含义使社会主义有了各种可能性,从为了社会利益而对自由放任经济作些修正,到彻底地废除私有制的共产主义实验,都可归之于社会主义。霍布斯的社会主义概念,既不与特定的经济制度相连,也不隶属于特定的政治制度,它只关涉人类合作与团结的社会基础。也就是说,霍布斯的社会主义概念只是一种特定的“社会需求”,这种社会需求只是为了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因为,信奉市场至上的资本主义满足的只是资本个人的利益,它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不平等,导致社会出现分化甚至是分裂。而社会需求的概念为国家介入福利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它使国家的福利功能与其他职能区别开来,没有社会需求的概念,也就不会有福利国家的出现。霍布斯等人的“社会需求”论实际上已经触及了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统一问题。

和霍布斯等人的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的文明整体进步观虽然也是从“需要”出发来分析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必要性的,但他更多地是站在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层面上来揭示这一“需要”问题的。资本主义精神中的“资本个体本位主义”,把抽象的、孤立的资本个体看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而社会只不过是许多这样的人类个体的简单集合,从而得出“利己的目的是人们思想行为唯一原始出发点”的结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6]24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文明整体进步观是立足于个体与整体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即:个体是要素,整体是系统,个体的交互作用形成了整体,整体是个体力量的有机性扩展与放大;调动个体积极性是促进整体发展的内在条件,整体的发展则为个体的发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在人类历史中,虽然存在着牺牲个体的整体进步与否定整体的个体发展两种极端,但这种矛盾对抗形式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环节;而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创造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其他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的和谐社会。这一和谐社会将是对个体与整体均无发展的“原始丰富性”的真正超越。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关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上,要求人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民族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的关系问题,既要反对那些脱离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的个人利益、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又要反对那些脱离个人利益、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马克思主义的文明整体本位论是个体与整体的辩证统一,既和那种只顾整体利益而不顾个人利益的整体本位论划清了原则界限,也否定了那些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的个人原子主义,而是倡导与憧憬整体与个体协调发展的理想境界。

资本主义的以个体为本位的价值观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它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锐利思想武器,也是其追求剩余价值的必要武器。在新全球化时代,由于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资产阶级的个体本位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上表现为代表一国“总资本家”的“国家主义精神”。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主义精神”下,凭借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优势,大搞霸权主义,严重破坏了世界的整体和谐与平静,引起了世界的不安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局部性的动荡总是此起彼伏。地区、民族以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战争,其根源大部分就在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追求“国际剩余价值”而到处插手所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基本矛盾所导致的“资本个体主义”给人类文明造成的整体的分离和不协调,靠资本主义本身是不可能解决的。时代的要求呼唤着社会主义精神,呼唤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通过解决当代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人类困境问题,争取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从而体现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特征和历史价值。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

在人类思想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倍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借助实践的平台,已成为整个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一个中心内容,它的本质实际上是强调了围绕人类活动来再现的一种意义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深刻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认为,以人的劳动实践为中介,人所把握和支配了的生活过程依然是一种自然关系,在生产的一切形态中,人的劳动力“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社会历史才表现为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涵的自然观体现了人在社会劳动实践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整体关系。它包括:第一,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说,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7]58。人正是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生产出人类不断需要的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这就表明了人与自然的一体化。第二,从实践和认识的角度来说,自然界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场所,在实践中人类认识了自然也掌握了自然的规律,从而促进了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延续。马克思不是就自然而看自然,而是通过自然看到社会和自然的有机统一。什么是真正的自然呢?马克思强调,在人类历史中,在人类生产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所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这种自然界是和人类不可分的。人是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所依据的标准尺度是自然的规律和人类本性的需要,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类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它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第三,从人类活动的价值评价角度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除了本体论的“真”以外,还涉及到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评价问题。“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7]58这就是说,人以外的动物不懂得劳动实践,它只是按动物种的“内在尺度”消极适应自然界;人的主体尺度也不是唯一的,也不能仅仅以人的价值标准为中心,还要顾及到自然客体的生态平衡这一对象性尺度;人的价值评价具有客观性,它能够把主体的内在尺度投射到外在的对象中去,因此人能够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即把主体的审美情趣、审美激情和审美爱好投射到自然对象中去,形成人和自然的完美统一。第四,从人类活动的道德伦理角度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还存在着伦理关系的价值取向。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的角度思考人和自然的伦理关系。异化劳动使得人和自然界处于隔绝的状态,不仅人得不到改造自然世界的成果,而且自然界由于“工业的奇迹”而成为人的对立物。社会伦理与自然伦理是有机的统一体,人只有善待自然才会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资本主义开创的全球化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分离越来越明显,工业文明的每一步向前发展都招致了自然界对人类的疯狂报复。因此,马克思不仅总是站在人类文明整体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理解作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的自由与解放中的重大作用,总是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与现实的密切关联中去认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重要性,而且又总是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条件出发,深刻地揭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

在阶级根源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资产阶级的贪婪和唯利是图,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和高额利润,而置其行为的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后果于不顾,加剧了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一个的资本家所能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在西欧现金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这一点表现得最完全”[8];在社会根源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影响和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生存环境的污染,则是完全被忽视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对于技术的运用和工业发展的状况具体地指出,对于技术的“资本主义的应用”和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9]334-335是破坏生态平衡和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的社会根源之一。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这种资本主义的条件下,一个国家越是以大工业为自己发展的起点,那么它对于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过程也就越迅速。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分离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结果。正如英国生态社会主义者哈维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是“以无限价值扩张为目的的,它丝毫不考虑这种扩张所带来的政治的、经济的、地理或生态的后果”[10]259。

要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的分离所造成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靠资本主义本身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以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生产决定消费,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方式必须与它的为利润而生产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为满足资本、消费对自我增殖的需要,就要生产大量的商品,生产了大量的商品就必须大量消费。消费对需要的背离,使得消费突破人的需要的有限性获得了无限扩张的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的分离所造成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只有靠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文明整体发展观,社会主义精神以其公正、合理、和谐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内涵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精神以其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方面的否定性的批判精神和超越精神是解决人类生态危机的最好出路。社会主义在解决人类生态文明危机方面至少可以具有以下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性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的文明整体发展观能够用有限的物质生产代替无限的物质生产。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要进行有限的物质生产,就必须抛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必须按照社会整体对产品使用价值的实际需要作为我们生产的根本出发点。按照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来进行生产,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减轻生产和生活污染,使生产与社会需要直接结合起来,把宝贵的资源用在人类最需要的地方。

第二,社会主义的文明整体发展观有利于建立起有利于人类的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物质欲望和精神痛苦之间存在着难以弥补的裂痕,人们的生活被严重异化了,所以这种异化的生活方式也遭到了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人不仅要有物质消费,而且还要有精神消费。社会主义的文明整体发展观不仅要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消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增加健康的精神消费,开发巨大的精神潜能,丰富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体验,深化人们对生存价值的认识,培养人们对人类文明终极关怀的崇高精神品质。

第三,社会主义的文明整体发展观有利于对资源利用、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实现计划调节。计划调节是在消灭了商品和货币的社会经济关系下,与为使用价值而生产的产品生产相适应的一种调节方式。要解决生产无限性和地球有限性的矛盾,就必须进行有节制的物质生产,以为使用价值而生产代替为价值而生产。与此相适应,对资源利用、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的调节手段也要相应改变。

第四,建立公有制,消灭阶级和民族利益的对立是社会主义文明整体发展观的最终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古往今来的任何一种经济主体都是有计划成分的,但如果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那么整个社会生产的计划调节就无法实现,计划调节必须要求社会的生产资料由社会直接占有,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人口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根本问题,是全人类的根本利益。所以,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解决这三大问题的经济制度保障。

第五,社会主义的文明整体发展观能消除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在新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科学技术被资本利用的性质也将被彻底消灭,它可以真正地按自然规律和人类合理目的来生产和消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会不断提高,人类控制和治理污染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使污染的破坏力度永远低于生态系统自身的平衡能力。

总之,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最核心的和谐价值观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的确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剧变引发的新问题以及当今人类文明面临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更加凸显了社会主义这一核心价值观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也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注释:

①笔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概括为占有公正观、民主集中观、富裕和谐观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观等。见拙文《关于凝练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看法》,载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薛汉伟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邓小平理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高健生政治文明: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2)

[4]马德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5]王列社会需求与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王树恩试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J],哲学研究,1996(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promotionofHumanCivilizationbySocialism:FromtheCoreValuesperspectiveof“Harmony”

CHanGZongyao

(SchoolofHumanitiesandLaw,BeijingUniversity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Beijing100044)

人文主义的核心篇3

滕明政(1988-),男,山东青岛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2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抽象。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要凝聚共识、消除分歧,明确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把社会主义原则和共产党执政原则作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根本原则。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原则;共产党执政原则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50075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问题是当前学术讨论的热点话题,曾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首。对该问题的探讨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在凝练的原则上至今仍未达成共识,在具体内容的表述上差异很大。继续深化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首先要统一对其目的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统一对其原则的认识。

一、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例如观念不断更新、理论创新加快、民族精神得到发扬、重视人的价值等,但也出现了拜金主义盛行、不良风气滋长蔓延、理想信念淡化、道德水准下降等问题;从国际看,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开始对价值问题进行系统理论研究,进入新千年后更是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电视、电台等向世界宣扬自己的价值观、操控国际话语权的流向,对中国的价值观和国际话语权构成了严峻挑战。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就具有了这样的重要意义:避免因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思潮而产生的模糊认识、思想分化,进而为和谐文化提供共同的精神纽带,为人们奠定共同的思想基础,提供心灵上的方向引导;有助于弥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的价值真空和纠正一些人的错误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的软实力的影响,防止西方颓废的文化扩张和价值观渗透[1]。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提供了精神支柱、价值信仰和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坚强屏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提出后,虽然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不利局面,但随后又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例如,表述方式不符合中国传统的语言习惯,表述太长且不容易传播和记忆,涉及面太广且不容易把握最核心的内容等。这种局面不利于汲取中国传统中的智慧,不利于国家继续开展宣传教育,不利于人民群众记忆践行,也不利于借鉴外来文化精华、开展对外文化交往交流及扩大中华影响力等。于是,如何用更加简洁的语言凝练出社会大众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便提出来了。

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果(一)在要不要凝练的问题上取得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问题不仅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学界普遍认为,十报告中“二十四个字”的价值理念并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终表述,它以“倡导”的方式表明自身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这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讨论、提炼概括留下了空间,如是否需要补充新的价值元素,是否可以在十二个词中找出更核心的价值观要素,是否能够进一步简化,是否可以不用形容词和动词[2]。这反映了学界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已取得共识,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凝练。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热切期盼和积极参与,去年中国社会科学网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语及其论证文章,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界投稿两千多篇,反映了整个社会对用概述性的语言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认同。

(二)在凝练的总体思路上基本达成共识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问题上,人们经历了从自发减少字数到自觉找寻凝练原则的过程,形成了先确立凝练原则再兼顾重大关系、最后形成文字表述的基本思路。目前单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表述的文章相对减少,讨论凝练原则和需要兼顾的重大关系的文章相对增多。

(三)“三个倡导”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三个倡导”虽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表述,但其字数已从55个减少到24个,更易识记,更符合中国人对价值观的表述方式,赢得了相当多的人认同。十后,“三个倡导”成为人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式,即“三个层面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的是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的是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的是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或者是这个范式转化版本,有人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解读:“执政之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谐之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发展之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5]。

三、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一)在凝练的原则上至今未达成共识

很多学者提出的原则是一些总原则,因而不免过于笼统、实际操作性不强。有人认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普遍性原则、时代性原则、民族性原则、大众性原则等[6]。有的学者提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逻辑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统一,借鉴外国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基础上的大众化风格[7]。

于是,有人进行了细化处理,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揭示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求,应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符合人民群众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基础上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8]。有人还将原则和要求一并阐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必须基于一些基本的规定或原则,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精髓,必须是国家社会制度价值取向的体现;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真正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观,而不能是工具性、手段性的价值观;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基本性的、持久性的价值观,而不能是次生性的、短暂性的价值观;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更具解释力的价值观,而不能是包含在其他价值观中的价值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理念,可以吸引全人类的认同和向往[9]。

截至目前,张剑的“六大原则”说法得到了较多的社会认同。张剑指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基本思想,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要反映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要最大限度地表达社会共识,要便于传播和记忆[10]。但这只是社会认同度较高的凝练原则,距为全社会所接受的标准性凝练原则还有一定距离。

(二)具体内容表述风格差异大

很多学者从自己研究的领域、关注的方面提出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字表述,呈现“百花齐放”之态。概括地讲,主要有四种表述方法。

一是“单字表述法”。有人认为:“公、平、正、义、和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升华……公是核心,平、正、义、和是公在不同维度的展开和具体化。”[11]有的将中国核心价值观用传统儒家文化的几个基本范畴——“仁、义、礼、和”四字概括,认为它将会凝聚全民族共识,有助于克服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危机,并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独特贡献,还提出用最简单的语言将上述四个字今译:爱与责任、秩序与和谐,认为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12](p346)。

二是“二字表述法”。有人认为应将民主、公正、和谐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有人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六个理念:自由、民主、公正、互助、改革、发展[13]。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发展、改革、民主、公平、人本、和谐、科学等内容[12](p37)。也有人主张用旗帜、道路、理论、制度和精神来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这反映了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最新成果,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12](p208)。

三是“四字表述法”。有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要表述为以下四组词、十六个字:和平发展,民主公正,和谐自由,平等共富,其中“和平发展”是前提条件,“民主公正”是有力保障,“和谐自由”是具体体现,“平等共富”是追求目标[12](p1)。有人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内涵可概括为“以人为本,民主公正”[12](p12)。也有人认为,天下为公、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可以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部内容[12](p71)。

四是“句式表述法”。有人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内涵和前提,更是培养优秀青年的思想导向[12](p226)。有人指出“人民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12](p235)。还有人认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确保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人民民主,发展壮大公有经济,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维护民族团结,努力捍卫世界和平[12](p369)。

总的来讲,这些成果都从一定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虽然仍没有一种提法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但多方面、多角度的概括为最终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场域、丰富的素材,对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建议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明确目的,在明确目的基础上确定凝练的原则,“目的-原则”法应该成为深化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的一条铁律。

(一)统一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的认识

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认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充分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最本质内核。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其一,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此基础上提供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社会主义社会同以往社会的历史发展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据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建立起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十分重要。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14]党的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到了兴国之魂的高度,认为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3]。其二,精神文明为人们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15](p9)作为精神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不能直接用来改造现实物质世界,但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通过理论上的构建,可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行动纲领,运用科学理论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行动上的盲目性、片面性,增加行动的自由度和准确度。其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巩固完善和发展。指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6](p663)邓小平在推动改革开放过程中,突出强调了思想文化领域的解放对于科学认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其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诸因素中的重要方面,也是未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7]。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出现了思想道德滑坡、精神信仰真空的现象,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些都需要我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

因此,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作为手段层面来讲,其目的在于增强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形成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目前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压倒一切的目的。就作为目的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维度。

(二)统一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则的认识

原则根据目的来确定,反过来又服务于目的。反观前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五彩斑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的不明确,原则更不统一。根据“目的-原则”法,社会主义原则和共产党执政原则应该成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原则。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核心价值当然要首先体现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这是国家性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根本区别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反映社会主义最关键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东西,集中展现社会主义独特的精神气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体现构建整个社会主义大厦的经济基础——公有制。把握了这一点,也必然得出与公有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发生利益冲突时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但这种服从不是否定而是强调实现由个人组成的共同体的利益最大化,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集体主义不仅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更是中国力量的重要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源于中国的集体力量,集体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自集体主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重统一、尊集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尊重历史就应该自信地扛起集体主义的大旗,用集体主义的智慧去实现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已经成为中国治国理政的法宝。每个国家的社会核心价值观都是统治集团的愿望、意志和利益的集中反映,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要体现共产党执政原则,而共产党执政原则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为人民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5](p283)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8](p1094)

遵循共产党执政原则,就必然得出人民本位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里的“人民本位”包含执政者“以人为本”,包含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体现在“人民当家做主”上。“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当家做主”就是要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充分弘扬主体精神,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就是要认识到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要珍惜自己的权力,时时监督自己让渡的权力,保证党和政府遵从人民意志行使权力;就是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标准;就是要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原则和共产党执政原则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方面,吸纳世界文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应为“用”的方面,而便于记忆和传播等应为其重要表现形式。主导方面、“用”的方面以及表现形式非常重要,但相对社会主义原则和共产党执政原则,这些只具有从属意义。

五、余论

社会主义不仅要有核心价值观以表明自己的意识形态属性,以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还要有一般价值观以体现人类社会文明的共性,来与其他社会形态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核心价值观,而且要关注一般价值观,即要研究价值观的内在结构问题。核心价值观与一般价值观形成一种“球体”结构:居于球心的是核心价值观,居于的是一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体现一般价值观,一般价值观维护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一般价值观,否则就脱离了人类文明的共性。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一般人类社会的价值观,然后才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包含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不是自说自话、自我欣赏、自搞一套的孤家寡人,而是开放包容同时又不失个性。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用民主、平等、博爱等词语,不是因为这些“好词”被西方用过了、我们没法用,也不是因为这些词语是西方独有的、带有西方标签,而是因为这些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包含了这些价值的合理成分,我们没有必要再用这些词语,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这样的理论自信。参考文献:

[1]韩庆祥.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J].党政干部论坛,2007,(10).

[2]吴俊.“三个倡导”体现高度的价值自觉和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130105.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

[4]龚群.三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内在关系[n].光明日报,20130105.

[5]王瑞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解读[n].光明日报,20130202.

[6]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829.

[7]黄蓉生,孙楚航.牢牢把握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准则[n].光明日报,20100928.

[8]学术月刊编辑部,等.201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J].学术月刊,2012,(1).

[9]韩震.“民主、公正、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及其原则[J].红旗文稿,2012,(6).

[10]曹建文.凝练核心价值观是时代重大课题——专访教育部社科中心副主任张剑[n].光明日报,20110225.

[11]张建忠.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探[J].探索,2012,(2).

[12]周溯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语征文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3]许耀桐.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4).

[1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人文主义的核心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0/D61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036-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内核的凝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与精髓,是社会主义社会长期普遍遵循与坚持的价值准则和目标指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解读,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建构开辟了新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进行价值认识和价值评判时所持有的根本的、普遍的观点和看法,是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最深层的、最稳定的、取得普遍共识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它所反映的是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系统中最核心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价值取向。所谓文化,狭义上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广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外显形态为各种物质实体和行为方式,内隐为价值观和意义系统。不同历史时空、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文化会有所差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于文化之中,它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内隐的一种形态,是文化中稳定系统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文化层面的自我认同与自我确证,其本质由民族文化规定,其性质由文化的性质决定,其形态与内容受文化制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凝练过程中,文化是源泉,无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是“三个倡导”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构建过程中,文化是载体。文化通过蕴含和投射价值感受与价值体验、价值抽象与价值反思,进行文化感染、文化传递、文化激励和文化教育,帮助大众汲取文化力量,把握价值标准与价值意义,完成从文化传递—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共识的发展过程,最终形成核心价值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的灵魂与精髓,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并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正是通过核心价值观得以体现。

由于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驱力,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文化视域下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文化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解读开辟了新视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困境

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关系紧密。考察我国的社会现实,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快速的经济发展,加剧了文化情境的复杂性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构建提出了难题,总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困境有:

1.传统文化的消解,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来源和依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文化支撑。失去这个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基础。割裂历史、割断文化的传承,抑或中断文化的发展,核心价值观就等于丧失了生命活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新问题与新矛盾的不断产生,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被解构,其优越性与主导地位受到严峻考验,使植根于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优势难以展现。主要原因为:一是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现代生活严重脱节,阻碍传统文化的传递与认同。传统文化的内容难以贴近当代实际、原则难以迎合大众需求,加之其宣传教育方式枯燥、途径与手段过于陈旧,难以适应多变的社会现实与科技更新,大大消磨人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传统文化的权威性与人们的自主性发生矛盾,制约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变革,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人们的价值选择也日渐多样,人们不再迷信权威,单一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三是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与滞后性与当代社会的开放性与发展性存在断裂,限制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由于自身具有封闭性的特点,没有及时整合现代社会多元的文化,也没有合理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对自身的超越,从而游离于文化核心。

2.西方文化的挑战,降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

观照西方社会思潮,一些敌对势力以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为武器,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幌子,掩盖资本主义的霸权行径,美化资本主义制度,以妄图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对我国实施“西化”与“分化”的战略意图。由于这些思潮的伪善性,使一部分人在进行文化选择、价值判断时无法准确甄别其实质而受其蛊惑,对社会主义制度与道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怀疑甚至抵触。同时这些思潮又迎合了大众在经济急速发展的现实境遇中短暂性、片面性的利益需求,因此受到一些群众追捧,并出现价值观践履的错位与偏差,如道德缺失和信仰危机、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加之西方国家经济上的优势,并借助发展中国家期盼改善现实生活方式的心理,通过多样的现代化宣传和渗透途径,极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输出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并把资本主义价值观冠名以具有“普遍真理”的意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化理念、表现的文化内容、弘扬的文化价值说服力不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构建举步维艰。

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激荡,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对垒和交锋,这一方面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敲响警钟,使培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得到彰显;但是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大众心理的急剧变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

3.大众文化的偏离,减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相对于主流精神文化的严肃性与正统性,具有一定的商业性与娱乐性。作为大众所接触的主要文化情境,对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众文化本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进行整合,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然而由于商业的竞争与发展,大众文化在商业追逐利益的本质下以满足大众的娱乐、消遣为宗旨,日趋平面化,逐渐肢解文化应有之义,甚至在某些倡导价值和原则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同时,大众所接触的文化环境和接收文化的渠道日益复杂,大众文化中低俗、庸俗甚至恶俗的元素与核心价值观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的品格不一致。此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网络文化的兴起也使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突加剧。网络文化所包含的精神副产品会直接侵蚀大众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害信息与负面文化的传播使大众文化日渐媚俗化、功利化和西方化,走向偏离了正确科学的轨道,直接撼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地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

在文化视域下,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传统文化的超越,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对传统文化的超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源泉。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就失去了自身的优势。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诸多的优秀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下,更应突出传统文化的核心位置,赋予其生命力与活力。根本方法是要根据时代特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内容、形式和原则更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更能体现当代人的需要;加强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积极汲取现代文明的精华,摒除落后的部分,根除其封闭性与落后性,使其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坚持原则和本质同时立于不败之地;科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网络资源,创新传统文化传递、宣传和教育的理念、内容、手段、途径与载体,全方位地创造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图景。值得一提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绝不是否定传统文化,而是以正确科学的态度看待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2.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体现民族个性,反映民族文化的精髓。不能在多元文化与西方思潮的冲击下丧失这种民族属性,而沦为其他文化的附庸。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秉承本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优良传统,坚持尊重民族与历史的原则,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具号召力的标签。而创新,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是文化发展的源动力。民族文化的创新,首先要有文化自信。要坚信民族文化具有优秀的内涵和强大的精神内核,对于民族文化的优越性与先进性有充分的认知,坚持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超越,保证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袭;也要保持民族追求的内容和形式,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这样才有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以正确的姿态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其次要进行文化自省,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不断反思文化的弊端和不足,剥离出民族文化中的糟粕,不搞文化霸权,对外来文化既不全盘接受也不机械排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先进部分,实现文化之间的良性的、平等的互动。并及时准确地将创新的民族文化融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求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实现二者的共荣共建。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历久弥新,既保持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也具有世界眼光和时代内涵。

3.对大众文化的整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对大众文化的整合,关键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重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价值的内化,它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众所认知、体验、接受和认同。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原则要科学化,即应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普遍愿望和要求,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协调一致才有契合点,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践行才有内在动力。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要大众化,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才有现实基础。具体包括宣传和教育的理念要人性化,应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指向,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为价值旨归;宣传和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如文件、传单的印发,板报、横幅、海报的制作,展览展播、新闻播报、文艺创作与汇演,竞赛活动开展,电视制作、群众的口耳相传等等,要多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促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宣传和教育的内容要具体化,即要贴近群众生活,不要过于抽象,群众会觉得看不见也摸不着,难于操作,也不要过于空洞,搞形式喊口号,脱离生活实际,难于接受;宣传和教育的方法与载体要现代化,不能简单运用传统的灌输方法,要利用现代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渠道、全方位的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创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过程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结果和目的是价值的外化,作为价值内化的必然结果,指的是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除了要关注人民利益、转变话语方式、发挥媒体优势,实现对大众文化的引领外,更要高度重视在尊重和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在大众文化中注入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对大众文化实现引领后的升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在推进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不复归,不迷信,不停滞,不盲从,不僵化,才能扩展文化的辐射平台,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大众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铮,刘新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探索「J.求索,2011(9):122-135.

人文主义的核心篇5

关键词:基层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

党校作为党的理论教育主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是其分内之事。党的十八以来,平凉市党校系统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同时还通过“第二课堂”广泛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为本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校内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

(一)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专题

党的十召开之后,平凉市党校系统均举办了党的十精神培训轮训班,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被列入宣讲内容,并开设了教学专题,如市委党校“学习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灵台县委党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泾川县委党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华亭县委党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从2013年春季开始,所有的主体班次和各类短期培训班都加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专题,并得到了逐步优化。例如,市委党校“学习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专题就根据宣讲对象和课堂的变化进一步优化成了“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此外,还邀请上级领导和校外专家前来党校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辅导报告,如在2014年春季主体班,市委党校邀请到平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奉真为全体师生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辅导报告。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贯穿到每一堂课中

除了开设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专题,平凉市党校系统还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贯穿于党校的每一堂课中,尤其是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则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市委党校为例,2014年主体班开设的41个教学专题中,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为20个专题,占50%;2015年开设的69个教学专题中,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为31个专题,占45%;2016年开设的60个教学专题中,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为28个,占47%。在其余方面的教学专题中,如“平凉改革与发展”、“公共管理与领导科学”等,基本上都贯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此外,市委党校在主体班还设计了党性分析和结构化研讨等学员自主学习交流的课程,其中学习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学员自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

(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平凉市党校系统还充分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学B、C级站、中国西部开发网,“富民兴陇”视频讲座和教学光盘等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2014年至2016年,全市党校系统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收看“富民兴陇”视频讲座共计36次,参加人数为3万多人次。所有这些视频讲座,都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如,市委党校在2015年主体班专门播放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所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报告的教学光盘。

二、理顺科研机制,激励教研人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一)鼓励教研人员积极开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的研究

党校作为党的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义不容辞地担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的研究任务。党的十以来,平凉市党校系统组织开展了大量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14年,在市委宣传部组织举办的平凉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征文活动中,庄浪县委党校吴占强的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实践转化的路径选择和方法拓展》获二等奖;市委党校万明义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静宁县委党校吴川会的《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乡村》、市委党校吴亚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崇信县委党校王晨生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姣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委党校练迎春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平凉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等论文获得三等奖。2015年,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高校工委、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省雷锋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征文中,泾川县委党校郭志龙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问题的几点思考》、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娇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庄浪县委党校吴占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实践转化的路径选择和方法拓展》等论文获二等奖。2014年3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高校工委和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省雷锋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甘肃省“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理论研讨会征文中,市委党校于贵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逻辑生长点》、党永锋的《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等论文获奖。此外,市委党校吴亚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影响》、灵台县委党校王文中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等论文还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

(二)大力支持教研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情况的调研

党的十以来,平凉市积极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县区、乡镇、村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其中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平凉市社会各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状况。2014年夏季,市委党校全体教研人员在主要领导的带队下,前往泾川、华亭、崇信等县,以及平凉电厂、平凉市工业园区、华亭煤矿开展调查研究。2015年12月15日至16日,市委党校5名教研人员前往静宁县八里镇靳坪村、关道岔村、三合乡北集村和德美集团公司等地调研,静宁县委党校的部分教研人员也参与了调研活动;12月21日,市委党校6名教员和灵台县委党校部分教员前往灵台县富鑫、海升等企业开展调研;12月23日至24日,市委党校4名教研人员前往华亭、崇信开展调研。2016年3月,市委党校部分教员前往泾川县党原乡开展调研。近三年来,各县(区)也多次深入乡镇、村社深入调研基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以上调研都现场参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栏目,翻阅了相关的资料,并与当地干部、职工和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较为广泛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基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

平凉市党校系统鼓励教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研结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也始终贯穿了这一做法。市委党校万明义副教授将科研成果论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内容与领导干部的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形成了教学专题《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姣老师的科研成果论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直接转化为同名教学专题;崇信县委党校王晨生老师的科研成果论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则转化为教学专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其他教研人员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也都在所讲授的教学专题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搭建对外平台,面向社会各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充分利用对外宣讲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平凉市党校系统每年都会派遣大量的教研人员前往县区、乡镇、村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宣讲党的重大创新理论和中央、省市委的最新精神。以市委党校为例,2014年外出宣讲达237场次,听讲人数达27798人次;2015年外出宣讲场次为165场次,听讲人数达18792人次;2016年外出宣讲目前已超过204场次,听讲人数达18982人次。在外出宣讲的专题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论热点之一。如市委党校万明义副教授曾应邀前往灵台县“青年大讲堂”作了《青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的专题辅导报告,泾川县委党校李赛钰老师应邀给县政法系统干部职工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辅导,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娇老师应邀为县执法局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辅导。此外,在其他外出宣讲的专题中,也始终贯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

(二)创造党校“第二课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平凉市党校系统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了党校“第二课堂”,将党校教学培训机制延伸到县区、乡镇、村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形成长期的合作办学机制。多年来,市委党校一直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服务,具体情况:2014年为11个单位1300多人提供第二课堂服务,2015年为11个单位1230多人提供第二课堂服务,2016年目前已达13个单位1658人次。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党校“第二课堂”的重点内容之一。市委党校万明义副教授的教学专题《学习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青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等,多次被安排为“第二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三)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党的十以来,平凉市党校系统积极与同级宣教部门合作,成立市县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市县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面向全市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大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开展宣讲900多场次。2014年,由市委宣传部主办“践行核心价值观•立足平凉做贡献”主题演讲比赛中,全市党校系统积极派人参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卢锋.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初探[J].党政论坛,2014(05).

[2]许玉姣.谈党校核心价值观[J].发展,2009(05).

[3]杨兰.党校核心价值观刍议[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09).

人文主义的核心篇6

摘要:国际权力竞争的文化转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国际背景,这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把握的国际动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论纲论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文化的隐性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论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地域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时代价值论儒家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微文化生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网络文化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张思德精神对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育是文化创新的典范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道德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基于传统文化的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8-209.

[12]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5-23(7).

人文主义的核心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实践要求

党的十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强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总结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经验教训,适应思想文化领域新变化,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我党的政治主张,体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凝结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反映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凝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和社会运动,渗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决定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任何一个民族、国家要把全社会、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确立与其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凝聚全体人民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世界各国的文明养分,夯实当代中国奋发进取的思想基础,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团结一致、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纽带。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强劲旋律,是人们思想上的灵魂旗帜,是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最能感召全体人民团结奋斗,最能激励全体人民锐意进取,聚合成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要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体现人们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位一体方面的价值诉求,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认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4.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为基本取向,具有调和人际关系、调节利益冲突、调适社会心态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采取理性的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有助于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从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社会正气、淳化社会风气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5.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世界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代表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魂魄,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舆论垄断,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树立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

要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发挥道德实践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功能,引导群众在生动的道德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从中汲取成长进步的思想养分和精神力量。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志愿服务制度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让群众在参与中陶冶心灵、磨炼品质、提升境界。要广泛开展道德评判活动,针对道德领域的热点问题,选取人们身边的典型案例,运用社区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小巷论坛等形式,引导群众进行集中评议、深度评析,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道德舆论场,让光荣者光荣起来,让失德者知耻而后勇。要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活动,用人们信服的榜样引领,用令人景仰的模范示范,营造见贤思齐、尊道尚德的浓厚氛围。

2.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广泛运用通俗读物、理论文章等理论宣传形式,运用言论评论、通讯报道、专家访谈等新闻宣传手段,运用公益广告、展览展示、座谈讲座、征文演讲等社会宣传方式,运用文艺作品、文化活动、新的文化样式等文艺宣传载体,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解读和宣传普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法律法规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具有刚性的约束力,是推广主流价值的重要保障。要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转化为法律规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制约背离核心价值观的现象。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用制度建设的实际成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导向。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订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规章制度,在日常管理中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得到抑制。

3.发挥重点人群的积极作用。

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但党员干部、青少年和公众人物因其特殊性,更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党员干部要当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跑者、带头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高尚追求,切实修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门必修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格力量和实际行动感召群众、引领风尚。

青少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要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入脑入心、生根发芽。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重视校园景观塑造、人文环境培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形成学科德育、实践德育、生活德育、管理德育的德育矩阵,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

广大公众人物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珍惜荣誉和群众信赖,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注重个人言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提高职业素养,提升道德操守,既能在从业领域硕果累累,又能展现良好的道德形象,德艺双馨、表里如一,不断传播积极健康的社会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是,2012-12-1.

[2]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人民日报,2013-5-22.

[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新华网,2013-12-23.

人文主义的核心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18-0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其根本生命力在于实践。法治本身具有道德属性,法治的灵魂就在于价值观、道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观是法治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和价值支撑,同时,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实践平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在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价值观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积极的思想支撑、道德支撑以及坚定的目标导向四个方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思想引领

法治文化在不同时期都包含一定的价值取向,如何将法治文化深入到人们的内心?关键是要构建这个社会或时代的价值共识。我们现在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一定要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内涵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它要求人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为法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城市的人民共同来建设和维护,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维护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积极的思想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

在国家层面上,它力求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和物质基础,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障市民的权利和自由,解决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力求实现一种和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在社会层面,它不仅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和自由,而且“公正”、“法治”也为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为建设法治政府奠定思想基础。在个人层面,更加注重价值目标的培养,使市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的美德不断传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市民建设法治文化的热情,为城市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导向、精神动力和法治保障,注入新活力,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道德支撑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法律与道德的辩证统一关系,即法律的实施为道德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法律的建设又需要以道德为支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不是为了单纯地用法律来治理我们的国家,而是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用人性化的道德来约束和辅助法律。

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公民自觉守法用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可以增加人们的觉悟,约束人们的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它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帮助人们理解道德对法律的支撑作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定的目标导向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并不是指法治文化建设失去了它自己的独立性,而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这一个大前提之下,更好地去建设城市的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分析了我们国家和人民的现状,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又吸收了国外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成果之后提出的。它为法治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坚定的目标导向。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结合道德的约束,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宜居城市。

三、总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应的是对人们道德层面的要求,法治文化建设对应的是对人们法律层面的要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深刻地认识到道德和法律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联系城市的实际情况以及分析城市发展现状,走适合我们市情的道路,与时俱进。本文首先用辩证的方法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统一,接着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积极的思想支撑、道德支撑以及坚定的目标导向四个方面。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城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求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法治文化。

参考文献

[1]陈金钊.对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J].法律科学,2015,(1):4.

[2]王晨.司法公正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选择[J].中国法学,2013,(3):19.

[3]张彩虹、张育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城市法制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性[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报,2006年第20卷第4期.

[4]李霞琪.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引领城市法制文化建设[J].企业家天地,2007(6).

[5]孟强,叶慧海.浅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以及现实意义.2012年中国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

人文主义的核心篇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发展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在科学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给我国思想道德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道德规律的认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提炼便于培育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文化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成果的基础上,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创新了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契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价值表现,提升了对社会主义价值本质认识的新境界。“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与准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凝练与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宏伟目标,代表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大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具有高度统一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把人的自由、平等,社会的公平、正义,国家的依法治国作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方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每位公民都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要求中华儿女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忠于职守、克己奉公,诚实守信、互敬互爱,自觉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三个倡导”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共同的价值准则。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对于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肩负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幸福安康的重任,其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荣辱,理应成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群体。只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才能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志献身民航、服务社会。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90后”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与其父母、师长相比,他们表现出更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敢于对传统思想观念说“不”,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在学校、家长的共同教育下,大部分大学生对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充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西方腐朽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少数大学生政治立场不够坚定,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集体观念等出现较为严重的滑坡,在困难、挫折面前停步不前。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三个倡导”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增强他们对西方腐朽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的免疫力。

3、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需要

高等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任。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孕育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与集中表达,是高等学校应对西方腐朽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的冲击,始终保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武器。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高等学校必须认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上高度认同,行动上主动践行。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创新

1、注重文化培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风貌、价值传统、人文环境与育人功效的集中体现,是滋养大学生心灵、激发大学生奋进的精神磁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与校园文化培育相结合,通过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生根、发芽,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发动一切宣传力量,利用校园网络、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多种宣传工具,以多种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广泛宣传,并热切关注学生的反响,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与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第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入开展学术讲座、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专题活动,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提高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第三,注重大学生二课生活,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团学组织的重要作用,通过举办诗歌朗诵大赛、参观革命先烈遗址、看望孤寡老人等积极、向上的团学活动,引领大学生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素质过硬的教育队伍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当务之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以及党的先进理论知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练好基本功。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仅要自身素质过硬,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都能够感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再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时刻牢记肩负的神圣使命,其培养的大学生将是明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需要他们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人文主义的核心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键和根本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总是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我国具体国情紧密结合起来,以创新的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又是我们党的又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理想决定行动。有了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得体现。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被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崭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在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建设和谐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也决定着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义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包容性、整合性。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含义

所谓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没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保障,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从上述内容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形态,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现象、和谐本质以及和谐规律的总体思考和认识,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纽带。再次,它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保证。和而不同反映在文化上,就是要承认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差异,通过借鉴、吸收,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指针,也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

(1)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紧紧的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扑朔迷离的文化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强调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就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深熔铸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是中华民族能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全社会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价值基础。要建设和谐文化,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基本价值层面上倡导普遍的社会公德即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建设和谐文化就无从谈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这一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从而保证了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的高度一致。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之中,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而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牢牢的掌握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导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活力,夯实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社会道德基础,有利于增强我们党执政的文化基础有利于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9年修订版.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光明日报2009年04月17日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2007年09月03日《求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