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础知识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3:43

生物基础知识归纳篇1

生物因为其学科特殊性,既需要有解题能力、实践能力,又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是具备文理科双重特性的科目。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学生怎么学好生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学生怎么学好生物不能简单理解

有的同学认为生物接近于文科,只要期末背几天了就能得高分,这是初学生物的人经常犯的错误。从高考趋势来看,近年来生物的出题重点是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察,复习知识的时候应该要学会应用,尤其是要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回归课本最重要

经过对一部分的同学做试卷分析,发现很多的人觉得生物的题出得很难,但实际上他们错的题更多的是最基础的内容,长时间没有回顾学过的内容,很多人已经忘了一些很基础的知识,有谁还能准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或者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区别?如果不能的话,孩子们,回归课本吧!先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再说!

分模块复习

生物知识考查更多的是知识点间的联系,比如说代谢模块中光合呼吸的综合题,遗传模块中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等,在复习过程中多挖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说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中间纽带是二氧化碳、氧气和有机物的含量变化,那么该如何利用这三个量进行计算光合与呼吸的速率呢?

如果影响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因素(比如光照强度)发生变化,那么光合和呼吸的速率又有什么变化呢?什么时候相等,什么时候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什么时候呼吸速率又大于光合速率,又有哪个时刻只有呼吸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考试重难点。尤其是实验模块,一定要将这学期学过的那几个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注意事项等好好理解。

多想几个为什么

生物的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彻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想为什么是这样。比如说为什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温度等,它们是怎么影响光合作用的。

高一生物错题整理1.基本生物知识点的归纳。

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的知识。

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像优化设计上的归纳就很不错,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

2.生物习题归纳。

就是把做过的生物错题、好题、经典的题目归在一起,然后写出每道题目的关键,如某个知识点或某种方法或技巧。如果是错题则写出出错的原因,尤其是要写明是哪个知识点的缺漏造成的。

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把题目抄在本子上,但如果觉得自己没那么多时间,可以在那道题目旁边做个记号,并写上我刚刚提到的“题目的关键”。考试前认真察看就可以了。

3.生物特殊知识点的归纳。

把基本知识中一些自己掌握不好的、易忘的、易混淆的、难懂的、有代表性的和特殊的知识点或例子另外抄写来,还有把习题归纳中常错的、易错的、常考的、特殊的知识点也一起抄下来,这样就组成了特殊知识点归纳。

平时在听完课,做完习题后应该着重做基本知识点归纳和习题归纳,而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应该先看一边书本,再看一遍知识归纳,一边看一边把重点要点写下了——也就是做特殊知识归纳,最后就只看这本特殊知识归纳。如果时间允许,边看边把记不住的打上记号,到了最后的最后就只看有记号的,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知识点过一遍了。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有哪些一、每天30分钟读课本

由于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量较少,知识覆盖面较窄,考查内容偏少,因此很多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只是一味做题。实际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都是高考范围,所有的知识点上都有可能出题,而每道试题不外乎是某一知识点或几个知识点的再现。

因此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技巧落到实处,认真阅读教材,听老师的讲解,作好课堂笔记,结合复习资料,对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烂熟于心”。

学生要养成每天(大约30分钟)阅读生物课本的习惯,来加强基础知识记忆。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复习在整个生物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作用,如果不过关,后面的综合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基础题仍占主要地位。

二、抓住生物三大重点

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要走出“越基础越重要的知识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

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和遗传变异,这三部分知识是高中生物三册书的“灵魂”,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要特别留心,可以结合复习资料,分析涉及到的题型,并查阅自己经常出错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

三、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是高考试题必考的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理综Ⅰ、Ⅱ卷至少一道生物实验设计题,所占分值还比较大。

这部分试题是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因此,一轮复习时,学生还应结合考纲熟练掌握课本实验,做到活学活用,培养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

四、弄清知识内在联系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

生物基础知识归纳篇2

初中物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多且比较分散,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在有限的时间讲解和学生看教材,知识点很容易分散且掌握不牢,更不能灵活运用。归纳总结复习方法能有助于学生了解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结构掌握知识,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用于实际学习中,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归纳总结复习方法实用于初中学生生理思维发展的特点,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多数学生阅读能力差,不会看教材,只求过程,不注意知识中所包涵的物理理论。归纳总结复习方法能引导学生认真钻研教材,找出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各部分知识点按一定规律重新梳理,完整地系统化。归纳总结复习方法还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弄懂哪些知识是必须掌握的,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归纳总结复习方法首先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即归纳的知识范围应该有多大和怎样才能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归纳范围要小些;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归纳范围要大些。相对独立的知识,整体包括的内容少些;相互联系的知识整体包括的内容多些。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编写特点,在归纳复习中我们选择按教材的编排体系以各章为主进行复习。

下面以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运用为例,谈谈该方法在复习中的运用:

(1)集中通读,全面掌握

教师首先向学生提供全章的知识框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照课堂笔记和习题所包含的内容,对学生的知识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对于有些内容需要补充时,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也可让学生独立编写知识要点,交给教师审阅,编写合理完整的学生可以让上讲台讲解或互相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向别人讲述的过程又是自己获得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

教师也可采用设问,把一章或一节的各知识点系统地编写成若干知识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哪位学生回答得正确;提问时可采用抽签等多种方式进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好的与差的学生回答问题同时兼顾进行,鼓励或加分应有所不同,这样可以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鼓励差生积极参与和鼓励好生帮助差生学习。也可将学生按不同的知识层次编排学习小组,互相展开竞赛,从而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2)编写提纲,整体记忆

教师在学生归纳复习的基础上,自己应编写一套相应知识的完整体系,打印后,学生人手一份,对照自己所编体系,找出不足,提高编排体系的能力。为方便学生记忆,减少记忆理解难度,可将知识体系中的内容写成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并规定每节课所要完成的内容,化整为零,让同桌互相提问。指导学生意义记忆和机械识记并用,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每章节复习后,再要求学生对相应的习题作答,教师批改后,进行相应的总结评估,力求人人过关,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师生在复习中节约时间,减少盲目性,提高复习效果。

(3)查漏补缺,避免混淆

归纳体系中没有包括的知识(如阅读材料)要单独列出,并指导学生理解或掌握所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专门讲解,再作记忆。

(4)出题精炼,促进掌握

生物基础知识归纳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基础题;初中生;正确

一、初中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提昌全面发展,初中阶段所要学的科目有所增多,可初中生学习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尤其在乡镇中学里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很严重,通常以物理课最为不想学。因此,初中生每一个班级学生在每次月考试中得到的成绩平均分只不过30―40分左右。为什么会这样呢?据笔者亲自进行调查研究,得知每一个班级里大多数学生的在物理课上偏不爱学习,甚至学习了不认真做笔记,不善于归纳总结所学习的经验。所以才导致基础知识学得不蚶喂蹋甚至弄不清最基本的物理量、物理公式结构,就连物理的符号表示意义什么?也弄不清楚,而对于要运用到的物理量公式互换关系来求解问题时就更加不知道了,所以现在的初中生对于物理学科学习的现状表现为不想学物理课,偏科或极度弄不清物理量知识、公式结构互换联系等现象。

二、初中生如何把物理学科基础题全做正确

而作为一名初中生,要想把自己的每一学科学好,把成绩提高,就得有个自己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当然,科学合理的计划学习得取决于现在的初中生是否对一学科基础题全做正确的情况下,就如物理学界家们所说的那样:“给我一只杠杆,我就能把地球翘起来”。的确,这就是你对物理学科杠杆原理知识学得牢固,懂得运用,所以才能完成杠杆的原理作用之大。而初中生如何把物理学科基础题全做正确呢?笔者借其成功的经验在此浅谈几点,希望能帮上一些学习物理学科知识感到困难的学生。

1.必须要弄清弄懂每一章节物理知识的概念、定义、定律以及物理量、符号、单位换算等物理知识。

2.要对教师刚刚教的物理知识点例题反复琢磨,甚至以例题题型重抄一遍或是几篇,在此特意强调,只抄题目,然后在不看书本例题步骤的情况下对该例题进行自己求解,一定要做到一步一步的求解,一边求解一边总结经验,做好笔记,再最后得出的答案拿出来跟书本上的例题进行比较,看看你自己求解的步骤与书本上的例题步骤相同了没?或是答案一样了没?如果不一样出错了的问题在哪里及时找出,及时纠正,对自己所运用到的求解知识点及时反思!如果答案一样了,那是非常的好,但是不要骄傲,好好的留意自己求解的步骤是否与例题复杂与简洁,要求必须做到简便又正确。

3.以同样的方法把课后知识巩固练习题好好的抄下来,自己独立去完成,把课后练习题一步一步工工整整地求出答案,然后拿去给科任的教师求正,但是要认真谦虚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同时可以做到超越老师的正确求解。如果这样觉得麻烦老师,担心占有老师的休息时间外。在此,笔者建议初中生们先买好一本《物理一点通》答案书本,帮助你及时对正,但是不许依赖答案一点通哦。望初中生们自觉地去寻求不止一个正确解题过程的方法哦。

4.要学会做到知识归纳、总结、学会归纳解题经验以及公式互换点关系过程解题。如果每一名初中学生都做这些要求。对每一道最基础的题型都不畏惧了,相信其它题型或是附加题也会不难求解。因为其它题型都是在基础题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直至升华出来的题型。只要你一点一点地去理清题型知识点了,列出题型的已知条件,设出要求要解的未知知识关系,加以归纳总结正确解题,就得出最简捷的解题经验了。当然,笔者在此只是浅谈了一些最为简单的方法,希望能起到初中学生解题上添砖加瓦。

三、注重归纳总结物理知识点

基于初中学生学习物理课,解物理知识题。就得用心去学,细心去抓,归纳、总结经验,一定做到弄清概念、定义、定律、题意、公式等物理量知识,坚决杜绝好像是这样?可能是这样?也许是这样?等不确定式想法来学习物理课,更不允许以这样的方式来求解物理知识题。所以,笔者认为初中生学习物理课,求解物理题就必须学到知晓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会灵活运用。当然,懂得归纳总结经验的来学习,相信这样的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犹如以下的条形归类物理公式一样清晰。

所以这都是基于物理学科最基础的知识归纳和总结,只要学生掌握了最基础的知识,就犹如建房子把地基做得牢固一样,往上再建多高的楼房也不怕倒,知识更是如此了,把每一道最基础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都会求解了,相信再难的其它题型也都会被你而攻破。

四、总结

初中生物理基础题全做正确的重要性,在于学生从物理学科最基础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着手做起,以培养学生养成为自觉去专研例题,主动认真地去完成课后练习题。只有这样系一学科基础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全做正确了,肯定初中的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同时能灵活运用知识来正确解决问题了。

生物基础知识归纳篇4

一、高效解读教材的方法

解读教材是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还有助于突破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到高效解读教材,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课前要预习,预习过程中一定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带着这些问题来听,加强了听课的针对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课堂上要积极听从教师的指导,进而正确地理解相关的知识,认真把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备课后复习之用;第三,课后阅读教材能够做到“温故而知新”,梳理知识,总结归纳,最终形成知识网络。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教材时,要让学生动笔。动笔就调动了眼、口、脑、手并用,这样做由于专注性强,更能持久,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阅读中对于概念、规律等结论性内容用笔勾勾划划;对于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修饰语或限制词可加上着重号;对于不能理解的内容要加上问号。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者要求学生阅读后能提出问题并提纲挈领地归纳大意,形成知识结构。

二、指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事物

学生的学习从感性认识开始,以感知为基础,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生物学科的直观性很强。教者除了提供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录像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外,还应指导学生多接触动植物和大自然,留心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如指导学生多观察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参观动物园,观看《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拓宽观察的广度。

在观察具体事物时,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内容、步骤和方法。明确观察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或验证结论。观察的步骤一般是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观察的方法有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等。全面观察的要求是认真、细致、全方位,全面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形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重点观察就是结合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地观察。如“观察被子植物花的结构”时应重点观察雌蕊的子房、胚珠等结构。对比观察即通过对两个事物的观察比较寻找异同。如做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的颜色反应。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三、指导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分类和归纳

在进行阶段性复习时,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和归纳,是理解整理知识的过程,是去粗取精浓缩知识的过程,是去伪存真形成真知的过程。常见的整理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联系法、归纳法等。这些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

1.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求同法和求异法是进行比较的两种重要手段。求同法即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如通过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可以得出两细胞器的三方面的相同点:双层膜结构;遗传上的独立性;与能量代谢有关。求异法即找出不同点,例如通过对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可总结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以及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中心体(低等植物也有)。比较法是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的基础,在教学中应强化这样的训练以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2.分类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有关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分类随标准而异,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如新陈代谢从“方向上”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从“性质上”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从同化作用上分自养型和异养型,从异化作用上分需氧型和厌氧型;细胞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生物工程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3.联系法

每门学科都有其严密的知识体系,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去挖掘相关知识的联系。如渗透作用与物理学上的扩散作用的联系,遗传问题与数学上排列组合和概率的联系,染色体、基因、Dna、碱基排列顺序四者的联系,遗传规律与细胞分裂的联系等。

生物体是一个互为联系的统一体,生物体各结构之间,结构与功能间、结构与环境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水平寻找结构间的联系,体会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如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之间以新陈代谢为纽带而相互联系。此外还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现象,做到学以致用。如在移栽树木时为什么要剪掉一部分叶片?一次施肥过多为什么要烧苗?为什么用嫁接、扦插等方法能保留果树的优良性状?无子番茄是怎么来的?

4.归纳法

归纳法是学生在占有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提纲挈领总结概括形成知识点或知识体系。归纳时思维方式可采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归纳方法可采用符号纲要法和主题词法等。例如利用发散思维可将染色体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利用聚合思维可将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实质、意义浓缩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中。将细胞分裂中的前、中、后、末各期的特征归纳为:“两现两消一散乱;丝牵点集赤道板;点裂姐妹走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

生物基础知识归纳篇5

此类试题一般是对基础知识的总结与归纳,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正误辨析能力。题型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覆盖面较大,但题的难度不大,选项一般是简单的罗列,故称为拼盘式归纳题。答题时只需根据题意,对同类知识进行对比、筛选、或者拓展、延伸,即可得出答案。

例1(2011•烟台)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能源和环境的关系,属于拼盘式归纳题。四个选项分别和罗列了相关和不相关的知识点,涉及的知识点虽多,但都是基础知识的再现、综合和应用,属容易题。D项中水泥、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而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D

二、发散式归纳题

此类试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总结归纳能力,题型一般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常以表格或网络的形式出现。试题结构属于“一线窜珠”式,即通过对同一问题多个层面的展示与探究,要求学生寻找或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方案,侧重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稍有难度。

例2?摇(2011•娄底)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解析本题属于发散式归纳题,四个不同的选项涉及不同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同一知识的不同见解或对解决同一问题时采用的多种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和结论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C中用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故量取“7.25mL水”记录错误;用pH试纸只能粗略测得的pH,只能准确到整数。

答案C

三、网络式归纳题

此类试题是对相互关联的多个知识点按照一定的排序方法或分类规律进行分类梳理,穿线连珠,然后以网状、树状、放射状、多边形等多种形式呈现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此类试题是对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考查。构建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对零碎知识的整体把握,常用于平时的复习或小结。

例3(2011•南通)下图是对生成氯化钠反应关系的归纳与整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说出naHCo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

(4)反应③、④、⑤、⑥能够进行的原因是

(5)实验室配制200g8%的naCl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g,配制过程中为了加快naCl的溶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根据题意,a应该是naoH。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naHCo在医疗上的主要是治疗胃酸过多的现象。反应③、④、⑤、⑥能够进行因为它们有水、气体或沉淀之一生成,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室配制200g8%的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200g×8%=16g,需要水的质量为200g―16g=184g。在溶解的过程中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案(1)naoH?摇(2)2na+2HCl2naCl+H(3)治疗胃酸过多(4)因为它们有水、气体或沉淀之一生存。(5)184?摇?摇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四、类比推理题

类比推理即由个体推广到一般的推理方法(要求前提必须真实)。此类试题是以某种真实的个体为前提,通过其他个体与该个体的对比分析、推理,寻找雷同与相似之处,得出一般性结论或方法的归纳。

例4(2011•济宁)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

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no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a.①②④B.②③④

C.只有③D.①②③④

生物基础知识归纳篇6

(一)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2)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3)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4)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二)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且向表达的全面、快捷、正确方向努力。训练其表达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表现出耐心与热情,以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作出评述的思维过程。(3)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作出评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完整地理解和表述历史概念。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对知识整理归纳的训练程度。

(三)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权、赋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作知识归类;中国近现代史可按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进行归类;世界近现代史按国别史、国际共运史等方面进行归类。归类方法也可按小专题进行,以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识等进行归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整理归纳线索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在知识的运用中就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3)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四)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生物基础知识归纳篇7

   一、观察指导

   学生的学习从感性认识开始,以感知为基础,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生物学科的直观性很强。教者除了提供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录像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外,还应指导学生多接触动植物和大自然,留心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如指导学生多观察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参观动物园,观看《动物世界》和《人和自然》等电视节目,拓宽观察的广度。

   在观察具体事物时,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内容、步骤和方法。明确观察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或验证结论。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觉的无意识性,注意力易分散,因而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使他们的注意力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观察的步骤一般是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观察的方法有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等。全面观察的要求是认真、细致、全方位,全面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形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重点观察就是结合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地观察。如“观察花的结构”时应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等。对比观察即通过对两事物的观察比较寻找异同。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二、阅读指导

   阅读是自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还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阅读从时间上分课前、课中、课后阅读。课前阅读可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课中阅读帮助形成正确的概念、原理和规律;课后阅读温故而知新,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只有当学生明确了阅读的意义,才能积极参与阅读并乐于阅读。

   在阅读时让学生做到眼、口、脑、手并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阅读中对于概念、规律等结论性内容用笔勾勾划划;对于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修饰语或限制词可加上着重号;对于文中晦涩的文字可反复吟读,理解其意;对于不能理解的内容要加上问号。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者要求学生阅读后能提出问题并能提纲挈领地归纳大意,形成知识结构。此外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图表的阅读,明确其意,领会其质。

   三、知识精加工的指导

   新授课后或阶段性复习时,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加工是理解整理知识的过程,是去粗取精浓缩知识的过程,是去伪存真形成真知的过程。常见的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联系法、归纳法等。

   (一)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求同法和求异法是进行比较的两种重要手段。求同法即找出事物之间相同点。如通过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可以得出两细胞器的三方面的相同点:双层膜结构;遗传上的独立性;与能量代谢有关。求异法即找出不同点,例如通过对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可总结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大液泡、质体、以及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中心体。

   比较法是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的基础,在教学中应强化这样的训练以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二)分类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有关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分类随标准而异,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如新陈代谢从“方向上”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从“性质上”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从同化作用上分自养型和异养型,从异化作用上分需氧型和厌氧型。

   (三)联系法

   每门学科都有其严密的知识体系,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去挖掘相关知识的联系。如渗透作用与物理学上的扩散作用的联系,遗传问题与数学上排列组合和概率的联系,染色体、基因、Dna、碱基排列顺序四者的联系,遗传规律与细胞分裂的联系等。

   生物体是一个互为联系的统一体,生物体各结构之间,结构与功能间、结构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水平寻找结构间的联系,体会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如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之间以新陈代谢为纽带而相互联系。

   此外还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三)归纳法

   归纳法是学生在占有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提纲挈领总结概括形成知识点或知识体系。归纳时思维方式可采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归纳方法可采用符号纲要法和主题词法等。例如利用发散思维可将染色体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附图{图}

   利用聚合思维可将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实质、意义浓缩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中。将细胞分裂中前、中、后、末期的特征归纳为:“仁、膜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均分牵拉向两极;仁、膜重视重开始。”

   以上几种知识精加工方法具有交叉性,使用时不要把它们截然分开。

   四、记忆方法的指导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刚结束遗忘也就开始了,并且遗忘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一章节一单元结束后再进行阶段性复习,与遗忘作斗争。

生物基础知识归纳篇8

1掌握规律

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的进化等。如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规律: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利于呼吸酶的分布;因而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观察比较

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生物中能比较的东西很多。比较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了解。

综合归纳

必修模块之间、必修与选修模块之间知识是连贯的,构成生物学的体系。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和记忆。

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抓顺序、抓联系、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遗传的物质基础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抓联系,如神经细胞与脑、脊髓联系点在于神经元的结构分细胞体、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组成脑、脊髓灰质等。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干。综合归纳就是简化次要,精炼主干。

4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创造的前提。记忆方法很多,下面列举生物学习中常见的几种。

4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或核心词来帮助记忆。

4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4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用对比法将有关的名词列出,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

44衍射记忆法

衍射记忆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发散思维,把与之有关的知识建立联系。

5形成良好的学习常规

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所谓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

51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通过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对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若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讨论弄清楚。预习将为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2听讲

听讲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听什么?一节课要提高效率,课堂上要做到“三听”,即听思路、听联系、听重点与难点。

第一是听思路。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思路,要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引出新课题的,又是怎样把新课题展开的,怎样讲解和归纳的。如学习Dna的分子结构,思路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①构成Dna的基本元素是C、H、o、n、;②构成Dna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脱氧核糖、含氮的碱基、磷酸;③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④成百上千的脱氧核苷酸构成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⑤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有规则的双螺旋的空间结构。

第二是听联系。老师讲课时,一定会联系许多旧知识,使之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是听重点与难点。每一节课都有重点内容,有的课还有一些难点内容。对于重点知识,老师会反复强调,会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解,会围绕重点提出一些问题,以便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有时老师会明确指出哪些内容是重点,是必须掌握的。一般情况下,在每节课快要结束时,老师都会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以归纳总结。

5复习和作业

每天的复习要避免机械的重复,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点的联系。然后通过适量的精炼习题,可提高做题效率,既运用所学的知识,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54总结

总结的方法一般可用于章节内重要的知识点之间、不同章节之间、必修教材之间、必修与选修教材之间的知识网络的构建。做好总结既能复习巩固,又能提炼主干知识。

55建立错题集

错题整理后写出错因,包括审题有误,基础知识记不牢,找不到解题思路,答案不规范等。找到错因,方有针对性的改进。建立错题集功在每天,成于高考。

生物基础知识归纳篇9

一、观察指导

学生的学习从感性认识开始,以感知为基础,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生物学科的直观性很强。教师除了提供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录像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外,还应指导学生多接触动植物和大自然,留心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如指导学生多观察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参观动物园,观看《动物世界》和《人和自然》等电视节目,拓宽观察的广度。

在观察具体事物时,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步骤和方法。明确观察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或验证结论,进而达到我们观察的目的。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觉的无意识性,注意力易分散,因而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使他们的注意力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观察的步骤一般是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观察的方法有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等:全面观察的要求是认真、细致、全方位,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形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重点观察就是结合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地观察,如“观察花的结构”时应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等;对比观察即通过对两事物的观察比较寻找异同。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二、阅读指导

阅读是自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还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阅读从时间上分课前、课中、课后阅读。课前阅读可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课中阅读帮助形成正确的概念、原理和规律;课后阅读温故而知新,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只有当学生明确了阅读的意义,才能积极参与阅读并乐于阅读。

在阅读时,我们应让学生做到眼、口、脑、手并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阅读中对于概念、规律等结论性内容用笔勾勾画画;对于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修饰语或限制词可加上着重号;对于文中晦涩的文字可反复吟读,理解其意;对于不能理解的内容要加上问号。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要求学生阅读后能提出问题并能提纲挈领地归纳大意,形成知识结构。此外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图表的阅读,明确其意,领会其实质。

三、知识精加工的指导

新授课后或阶段性复习时,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加工是理解整理知识的过程,是去粗取精浓缩知识的过程,是去伪存真形成真知的过程。常见的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联系法、归纳法等。

1.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求同法和求异法是进行比较的两种重要手段。求同法即找出事物之间相同点。如通过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可以得出两细胞器的三方面的相同点:双层膜结构,遗传上的独立性,与能量代谢有关。求异法即找出不同点,例如通过对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可总结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大液泡、质体、以及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中心体。

比较法是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其他方法的基础,在教学中应强化这样的训练以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

2.分类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有关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分类随标准而异,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如新陈代谢从“方向上”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从“性质上”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从同化作用上分自养型和异养型,从异化作用上分需氧型和厌氧型。

3.联系法。每门学科都有其严密的知识体系,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去挖掘相关知识的联系。如渗透作用与物理学上的扩散作用的联系,遗传问题与数学上排列组合和概率的联系,染色体、基因、Dna、碱基排列顺序四者的联系,遗传规律与细胞分裂的联系等。

生物体是一个互为联系的统一体,生物体各结构之间,结构与功能间、结构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水平寻找结构间的联系,体会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如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之间以新陈代谢为纽带而相互联系。

此外还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4.归纳法。归纳法是学生在占有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提纲挈领地总结概括形成知识点或知识体系。归纳时思维方式可采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归纳方法可采用符号纲要法和主题词法等。

利用聚合思维可将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实质、意义浓缩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中。将细胞分裂中前、中、后、末期的特征归纳为:“仁、膜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均分牵拉向两极,仁、膜重现重开始。”

以上几种知识精加工方法具有交叉性,使用时不要把它们截然分开。

四、记忆方法的指导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刚结束遗忘也就开始了,并且遗忘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一章节或一单元结束后再进行阶段性复习,与遗忘作斗争。

生物基础知识归纳篇10

(一)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2)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3)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4)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二)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且向表达的全面、快捷、正确方向努力。训练其表达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表现出耐心与热情,以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作出评述的思维过程。(3)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作出评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完整地理解和表述历史概念。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对知识整理归纳的训练程度。

(三)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权、赋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作知识归类;中国近现代史可按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进行归类;世界近现代史按国别史、国际共运史等方面进行归类。归类方法也可按小专题进行,以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识等进行归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整理归纳线索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在知识的运用中就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3)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