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十篇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十篇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3:47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1

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是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具有特定的地域构成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在现代社会,区域经济已超越了地域范围,经济行为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中相互渗透。区域经济由区域经济要素、区域经济结构和区际关系三大部分构成。在区域理论研究中将经济、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包含经济发展,还具有生态可持续性含义。因此,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区域经济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三部分构成,其实质是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和谐统一。目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好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区域发展中切实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保证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科技进步对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引导,首先是因为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科学技术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马克思“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产业化趋势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愈加显著。科技进步对于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起着关键和决定的作用,加速科技进步对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科技进步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地球的资源是稀缺的,资源的供给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主要包括资源数量的限制、质量的限制、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结构的限制、资金的限制和环境容量的限制等。为了使有限的资源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不断开发新的资源,必须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步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发展经济不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路子,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发展道路。经济增长是靠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推动的。从理论上说,要素投入的增长是有限的,而技术进步是无限的。正因为科技进步可以使等量的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所以,在面临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必须从粗放型增长转化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2、依靠科技进步,可以实现清洁生产,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各种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是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在治理各种污染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清洁生产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清洁生产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为目标,通过控制生产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生产,使产生的污染物达到最低程度。也就是变“末端治污”为“全过程防污”。依靠科技进步,可以实现清洁生产,从而可以有效地节约自然资源,控制工业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普及科学知识,可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21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取决于人的文化科技素质的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21世纪的现代经济发展是由物质资源与经济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为主转变的时代。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作用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科技进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推动,也只有提高了人力资源质量,才能使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利用。树立人们的科技意识、教育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人口意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三、依靠科技进步,维护、调整和优化区域空间,确保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科技进步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作为一种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其基本特征是渗透于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并以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为载体,通过生产和经济发展而显示其无比威力。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越来越居于主导性地位,国家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实际上是科技进步程度和规模的差别。从地域空间的角度看,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来说,科技进步将不断地改善要素的存在形态,克服要素区域贮存的缺陷,提高要素的作用和组合功能。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划分为四大类型,即作为自生性要素的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作为再生性要素的劳动者、资金和技术,作为牵动性要素的市场以及作为制动性要素的组织和管理。就后三种要素来说,科技进步对改善它们的形态,从而提高它们的作用功能的意义十分明显。如科技进步使劳动者知识化、技能化;提高资金有效产出和使用效率;促进区域组织与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等。就前一种要素来说,科技进步将不断开拓对自然资源改造和利用的视野,提高对自然自资源的利用能力,比如兴修水利、开辟交通、改良土壤等。科技进步还可以克服区域资源贮藏不足,改善资源的区域组合,提高资源的组合效能。科技进步对生产工艺的改进,可以降低生产中的物耗、能耗,可以对低质的能源和生产的排废物加以利用,这将有利于解决原材料区域贮存不足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对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来说,科技进步将不断地优化构成要素的组合联系,充实经济发展的地域依托。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是经济区域的三大构成要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中心的发育和成长,增强其对经济腹地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腹地生产力水平,促进腹地产业结构的多元发展;科技进步对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经济交往和信息传递加快,以及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在发展中协调关系的改善,都无疑地加强了经济网络的发展。这样,科技进步对经济中心、经济腹地、经济网络三大构成要素所开拓的密切而又合理的联系,使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的组合和协调关系逐步优化,充实了经济发展的地域依托,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2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放缓至7%左右。同时,面临着传统产业竞争、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因而,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路。而学校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站在高中生角度,分析各个院校科技创新问题。然后,由学校的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本文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措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转变

在当前资源约束、环境约束、能源约束的条件下,如若缺乏创新支撑,将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应结合现有文献鲜少有对学校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的详细讨论特点,从高中生角度入手,探索学校科技创新途径,最终更好地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培养现代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一、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

就目前现况来看,影响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学科分布角度来看,多学科交叉中新思想的产生,就意味着于原有研究方法上突破某学科已有范式。因而,更有利于我们产生创新的灵感。但由于目前高中院校学科的划分更为细致,即每个学科基础知识范围过窄,从而阻碍了高中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同时,使得我们的思维模式固化且知识面单一;

第二,从激励制度角度来看,如若在高中院校科研创新活动发展过程中,采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且兼顾奖励合理性的激励方法,可充分挖掘我们学生的潜力,提高我们创新业绩。同时,使高中院校科技创新向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前进;

第三,从支持服务环境角度来看,由于目前学校创新发展涉及到了多个政府机构,而每个政府机构均以各自利益为中心,且存有推诿责任、管理方式冲突等行为,影响到了学校科技创新与发展。同时,限制了我们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养成。

二、加强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一)加强产学研结合

在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我们创新能力,应注重加强产学研结合。即鼓励学校与地方政府机构建立合同协作关系。然后,成立联合研究中心且设置科研基金,就此让学校高中生真正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工作中,发挥自身创新意识,提出科技创新的建设性意见。例如,江苏省南通中学在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高中生在校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即与地方政府建立协作,设立了科研基金。同时,于2017年1月8日,在江苏省南通中学一会议室,举办了首届望岳科技创新奖学金颁奖活动,在活动举办过程中邀请了学生处和部分班主任参与到其中,就此通过该项奖学金的设置,使得该学校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氛围有所加强。如,基于该项奖学金设置的基础上,吴钰宸提出了云智能自行车码表设计思想,王徐D提出了用手势控制音乐的思想,即进一步实现了对在校学生科技创新方面发展的帮扶。

(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在学校创新活动组织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驱动作用。同时,提升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应落实高中生创业能力培养工作。即首先,在高中生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打通相似学科间的界限,以跨学科的方式,增强课程内容综合性,且经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立,培养我们自身的创业技能,最终让我们主动参与到区域产业发展活动中,由学校科技创新活动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次,为了更好地锻炼我们科技创新意识,也应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增设“才斋讲堂”等活动内容,且通过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将实践经验与课堂活动进行融合,继而促使我们更好的形成创新思维。

(三)加强创新条件建设

学校科技创新有利于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科技创新作用,应向学校科技创新领域发展投入大量资金,继而为学校分配实验室、仪器仪表、资料信息等Y源配置,并注重构建资源共享机制,让我们在良好的科技资源配置环境中,积极参与到科技研究活动中,增加创新研究成果。此外,在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组织过程中,也应树立良好的新型人才培养意识。即邀请客座教授和社会各界高层人员向本校高中生介绍科技创新研究知识,培养我们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而后,在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中,施展才华。

三、结语

综上可知,基于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迫在眉睫。而由于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组织过程中,应站在我们学生的角度,优化学校科技创新组织项目。即从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加强创新条件建设等层面入手,让学生在科技创新领域得以发展。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3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推动

引言

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企业、消费者及一系列市场主体等的行为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对经济发展亦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推动的重视,开展科学针对的人才培养、政策扶植、产业发展,实现计算机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服务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概述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逐步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均开展了一系列的改进,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实际内容予以充分明确,有利于人们尽可能认识其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主要包括:(1)总体技术,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相关技术,该项技术属于编辑计算机程序的核心;相关管理技术,该项技术是对计算机系统开展管理、控制的重要方法,可防止系统出现相关问题,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有序运行。(2)与计算机零件相关的技术,主要指的是制作计算机等设备一系列零件的技术,并对各种零件开展装置。(3)计算机科学技术中计算机等设备的管理技术,诸如管理信息、存储信息等,以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便利。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

1.计算机科学技术促进经济不断增长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产业得以发展而成,依托信息的传播、共享,进而推动经济不断增长,主要表现于:(1)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使得计算机科学技术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一大批高校相继投入到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行列中,大量企业开始引入先进计算机科学技术开展生产,一方面改善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一方面减少了员工生产劳动量,降低了人力投入成本,进而推动了经济的不断增长。(2)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信息传播、共享变得越来越迅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考验,各式各样信息的不断利用,可有效缓解经济增长产生的巨大压力,进而推动了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2.计算机科学技术转变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管理是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发展所极为关键的一环,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企业管理系统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得到推广,且不断推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主要表现于:(1)一些企业中,依托计算机科学技术开展自动化的管理模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企业开展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管理系统可自动化地开展流程的管理、提醒,有效缓解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进而改善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效率。(2)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在开展企业管理期间,因员工数量庞大,使得企业管理人员通常要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以管理层管理信息为例,以往重视要花费相对长的周期方可为各层级员工所知悉,依托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企业管理系统运行下,可使各级员工于尽可能短地时间内掌握企业管理项目变更等信息,进而为企业管理者开展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便利。3.计算机科学技术强化商业活动安全性对于传统商业活动而言,受时间、地域束缚,使得双方均难以有效评定相互信誉状况,进而使得商业活动产生相应的风险;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商业活动安全性则得到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于:(1)商业活动交易双方可实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得到对方的信誉评价,还可结合大量合作者对其评价,已对其信誉状况展开综合评定,进而可强化商业活动中的安全性,减少商业交易风险。(2)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步,商业信息在快速传输的同时,还可对其采用安全的信息加密技术,使信息仅限于为发送者、接收者所获得,进而确保商业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促进商业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强化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全面社会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强化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应用,如何进一步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1.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逐步深入背景下,企业要紧随时展,融入进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中。因而,企业应当强化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学习、引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生产环节逐步开展专研、总结,基于他人先进发展经验,寻求切实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此同时,企业应当强化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依托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手段,强化员工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及业务操作水平,确保员工可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服务。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积极与高校科研部门进行沟通往来,真正意义上达成企业内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2.强化企业内部计算机应用水平对于众多企业而言,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习、掌握方面依旧较为单一,难以在实践应用中举一反三,进而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不良影响。鉴于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统一性原则,确保生产者、客户在应用软件管理应用方面基于统一性原则指导,形成共识,从而使员工为客户提供更到位的服务。此外,在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开展应用过程中,企业应当尽可能确保计算机应用系统、使用过程的简单化,唯有如此,方可更有利于客户、生产商充分参与进商业活动进来,推动企业自身进步,为经济发展奠定有利基础。3.推动我国计算机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推动作用,应当强化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我国应当自基础培养着手,强化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普及,提高对高校计算机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积极打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高校计算机学科。结合当前高校双一流工程,推动更庞大的高校计算机学科队伍发展成全球高水平学科,引领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迈入新的发展阶层。除此之外,开展好职业教育工作,确保我国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可培养出紧随时展、满足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实现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各式各样高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计算机科学技术内涵,全面分析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强化企业内部计算机应用水平”、“推动我国计算机人才发展战略实施”等,积极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浩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简[J].现代营销,2015,(11):10-11.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4

【关键词】金融科技创新资源型经济转型支持作用

山西省在金融产品方面创新如证券、基金、债券等加快其经济的发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是,创新结构失衡以及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山西经济持续发展,再加上山西作为资源型经济区,长期依赖资源发展的路径行不通,必须走转型之路。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资源优势,一旦失去资源的支危经济就可能陷入危机,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以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区域出现了种种问题:“资源诅咒”“荷兰病”等现象,由此可见,不能一味地依赖资源发展经济,而是要走转型之路,金融科技创新对山西经济转型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研究金融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区域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拥有富饶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成为我国能源的主要供应地区。近几年来,由于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位居前列,人民生活质量得到大大改善;但是,长期依赖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经济呈现各种病态特征,介于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各种病态姿势,山西必须走转型发展之路。

二、金融科技创新和资源经济转型相关理论

(一)金融科技创新理论

在国际上,《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首次研究科技与金融,主要描述了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基本范式:在新科技时代早期,是一个爆炸时期,给经济带来很大的机遇与挑战。在国内,研究专家在1993年首次提出“科技金融”,伴随着一些法律的颁布,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随之成立。最近,国内专家给科技金融下了一个的定义:科技金融是在科技创新支持作用下,促进金融创新发展以及金融政策与服务的系统化。

(二)资源型经济转型理论

资源型经济悖论与产业结构理论是经济转型的两个重要理论。首先,资源型经济悖论包括“荷兰病”和“资源诅咒”。“荷兰病”是20世纪60年代,荷兰政府对天然气大规模开发,导致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促进荷兰经济发展,但严重打击了其他产业,引发各种问题。“资源诅咒”是一国资源优势没有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是起抑制作用,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于资源稀缺国家。其次,产业结构理论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它的奠定了经济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petty)首次发现产业结构不同是由于国民收入差异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造成的。

三、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现状

(一)山西资源型经济的现状以及转型发展的初步成效

山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开发已经达到了120种以上,其中,煤炭资源最为充裕,储存量有2700多亿吨,资源优势为山西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六十多年来,山西省累计开采原煤量达到百亿吨,足以保证煤炭资源的供应,促进山西经济的发展。而煤炭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使山西跌入“资源优势陷阱”之中,走转型发展之路成为必然趋势。

虽然山西经济长期发展凸显各种问题,但是经过山西人的共同努力,经济转型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二是传统产业得到改善,后续产业不断扩大;三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这三个方面的显著改善,充分说明了山西经济走转型发展之路是正确的选择。

(二)山西资源型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现状

金融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西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依靠金融科技创新。虽然在经济转型方面取得一些成效,但其创新能力不足,使其面临巨大挑战。第一,金融科技创新研究经费欠缺,不能保证金融科技创新的需求;第二,金融科技创新缺乏人才,难以支撑转型发展的智力需求;第三,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布局不协调,不符合转型发展的要求;第四,金融科技创新产出效率低,不能满足转型发展的需求。

四、山西省金融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支持作用研究

山西省金融科技创新行动已在积极全面推进之中,为解决高新技术融资困难,在2007年,山西省与国家开发银行合资建立了山西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公司。近几年,山西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发展。首先是银行信贷金融市场对山西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次是资本市场成为快速发展的新生力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实现了兼并、重组与融资,从而推动山西煤炭行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最后是银行信贷与资本市场相辅共促,促进其发展。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拓宽资本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银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带动山西经济发展。

虽然金融市场对山西资源转型发展起到支持作用。但也有不足。第一、银行信贷独大,金融市场缺乏活力;第二、资本市场要素不完备、发展不充分;第三、在产业结构升级中,金融市场发挥力度不够;第四、金融市场机制和配套环境有待完善;第五、金融科技创新力度不足。科技创新能力是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的能力,才能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起到支撑作用。

五、提高山西省金融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支持作用的政策建议

山西省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保证金融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支持作用,必须采取以下建议:第一、有配套的相关机制,为转型发展创造温馨的环境;第二、努力培养与引进金融科技人才,落实资源经济转型发展的智力支撑;第三、增加经费投入,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第四、提高金融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为转型发展提供支持;第五、金融科技创新的基础发展新型产业,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加.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2]宁志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程绪平.建立资源型工矿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几个问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4,(3):1-4.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5

(一)存在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其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效果”概念的提出,是一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家要求农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朱希刚,2002),虽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发展,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些影响阻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很难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当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后,其相关的理论、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完善和发展。所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描述不够清晰,容易与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些方法混淆,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局限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农业的产前、产后的供应、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应用较少。四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多是低水平重复,许多内容在其他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讲深、讲透。

3、缺乏自身的特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扩大,原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特有的一些分析方法被计量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他学科所替代,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失去它自身的特色,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自身的特色,就意味着这门学科可能会被其他的新兴学科所取代。

4、学科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并未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和若干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成的理论框架,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由此及彼,联系紧密,进行推理而演绎形成的理论体系。表现在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各个章节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的联系。

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定位模糊。尽管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技术应用经济效益评价下演化而来,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经济学究竟怎样发展,学科体系如何建设还在探索。同时,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尽管属于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技术经济学科,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经济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吸收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进行创新,在这一点上尚未真正破题。

三是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未能吸纳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研究成果,如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与现代农业建设、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都未能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体系中去。

四是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无法解释知识经济对现代农业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作为理论基础,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作为生产基本要素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不仅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减,相反,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增。因此,随着知识资本逐步被引入到现代农业中去生产,知识经济对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提出新的挑战,严重地冲击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产生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为标志。从此,我国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1年全国统编教材《农业技术经济学》出版,它确定了研究建立起本学科理论体系和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规定了明确的研究任务。这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起始阶段。毫无疑问,在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阶段,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下,设立二级学会-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1983年改为“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从1989年起每年开始独立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99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全国一级学会,改名为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在学会的推动下,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被系统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决策中去,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体系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来,并且通过多次农业技术经济学术讨论会而逐步推广应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以1981年到1986年原农牧渔业部经管总站在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开展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为例,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成果广泛的应用到了全国各地。据1986年在山东青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统计,1984年,全国进行试点工作的有17个省,71个县,133个项目,到了1986年,增加到28个省,659个县,1316个项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发展,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等一些专家学者,都主编或编译过相关教材,全国也出现了多种版本的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这些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发展了20多年,取得不少的学术成果。专家学者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也有不同的意见,在2003年12月(南京)召开的2003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有些专家通过对农业经济热点问题的调研,得出农业技术经济学已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农业经济分支领域。二是一些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业技术经济学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处于一个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新的阶段;三是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衰落期。就我们的研究来看,我们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处于一个建设发展新的时期,需要吸收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适应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

二、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并且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为人类进行生物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中,除了生物技术之外,对农业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在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化技术,它开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时代,对农业和农业科技以及各个传统产业和学科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可以说,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将会使农业的基本特点发生变化,从而使农业技术经济学科涉及内容发生变化,因此,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经济学的内容,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总的来说,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不断与发达国家的数量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接轨,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但在课程体系上会有根本性的创新,还要对传统学科的内容进行改造,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际化与实用化,能够更加符合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更加注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注重采用当前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对新技术选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避免技术的盲目引进。

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将尽可能的融入当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内容,使其更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需要。

四是重视对综合性、全面性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人才的培养,现代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后期就已经呈现出了综合化的趋势,所以,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将会扩大,一些先进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将被引进到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中,培养复合型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也成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重要目标。

三、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目前,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主线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以经济效果、经济增长和诱导性技术进步三大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这种观点的缺点是把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划到了狭隘意义上的以“技术”为主线的单线思路,优点是思路明晰,理论基础比较完善成熟,若按这一观点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容易与农业推广学产生冲突。第二种观点主张在原有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吸收技术进步经济评价和宏观技术政策评价等内容来完善和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这实际上又变成了以“经济”为主线、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的单主线思路,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讲,是没有前途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应当构建新的以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为主线的学科体系,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从长远发展来讲,这一思路技术路线明确,吸收了近年来科研和实践中的新内容,强化了理论实践,符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长远发展需要。具体来说,按照这一思路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系统和层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对这一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层次的高度概括,研究系统是研究对象的具体体现。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通过研究技术与经济互动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规律,来研究如何解决技术的经济问题。从研究层次来看,农业技术经济学既包括某一特定的农业技术的技术经济问题,也包括企业层面或特定区域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同时还包括诸如科研体制、技术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

二是提升和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长远发展来看,理论体系应当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基本上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应当包括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基本规律,技术与经济互动内在机理,农业技术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等。如农业技术效率和生产效率监测系统理论、农业生产函数的理论、技术进步理论、农业技术创新理论、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理论和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等。

三是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扩展。基本原理如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效率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及指标等都应当涵盖在内。而基本方法除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之外,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方法也纳入到学科的方法体系中。

四是拓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不在局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应该向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拓宽,不仅仅局限于单项技术应用措施和企业、农户的微观技术经济问题,而应该扩大到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政策、农业科研投资、农业技术推广等宏观的技术经济问题。

四、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技术、新问题的出现,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科定位、内容、框架和体系,具有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我国农业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农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农业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方向是必须坚持这三个面向。因此,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立足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面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国际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社会普及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培养面向未来的高、中、初级农业管理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一是进一步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过去的定位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其应用条件和经济效果”(顾焕章,1992)。建议今后应将研究领域从“农业生产中”扩大到“农业生产与经营中”,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领域。

二是在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中,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首先,要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的分析方法是什么。在此分析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其次,对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新的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和新的分析方法引入,如果经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可以逐步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范围。

三是注重研究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学应该在研究方法以及实现手段上不断创新最新成果,如利用网络资源和软件,实现评价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同时不断引进探索新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四是更加注重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的范围,尤其是注重世界农业新的科技革命对农业经济领域带来的变化,如转基因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和食品消费的影响,以及加入wto后,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等。

五是建立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库和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新技术、新形势的要求,重新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还应探索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对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共享的途径和方式。

(三)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系统研究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组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对农业技术学科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在《农业技术经济》刊物设置专栏,组织学者们对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和应用领域开展系统地讨论,逐步在某此方面形成共识;同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调查,了解全国各个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技术经济课题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备及学科发展的一些情况,并对原来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为今后编写“十一五”全国统编教材打下基础。

(四)编写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

学科建设最终也要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是学科体系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要对目前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进行修改和增补,删除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科研成果,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积累起来的大量新方法、农业科技新成果进行提炼与总结,将其中的精髓编入教材;对把过去教材中已经被其他学科普遍吸收的一些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扬弃和简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统筹协调,不要搞低水平重复;二是要注意编教材不同于科研,编教材不能强调一家之言,而要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高度,综观全貌,提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五)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

案例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适用性的具体体现。建议有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搜集有代表性的农业各部门、各领域以及农业技术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范例,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为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的运用提供实证分析方法论,拓宽学科视野,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用性,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希刚著,《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10月;

2、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3、许家林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农经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4期;

4、袁飞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

5、孔祥智,21世纪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0年第1期;

6、王雅鹏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7、蒋和平等著,《当代农业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拓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6

【关键词】科技法;科技法学;作用;地位;经济法

科技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对于保护和保障科技的科技法更是使古今中外都对其相当重视,同时科技法和科技法学的地位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何为科技法

所谓科技法就是科学技术法的简称,是国家调整科技活动领域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主要包括诸如《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组织管理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等。

二、科技法的作用

科技法是顺应时代的潮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应运而生的,从时间层面来说它的出现远比科技晚的多,但是从发展速度来说,它一点不亚于科技和其他的法律部门,并且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科技法一出现就展示了它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

(一)科技法对科技的作用

科技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但是辨证的看,科技法的产生和发展又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通过确认科学技术事业的地位以及优惠政策和扶植措施的规定,从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有利的支持,直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某些具有较高的潜在危险性的科学技术如重组Dna分子技术、安乐死、克隆之类的高新技术经过法律的确认与调整后,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获得充分而合理的发展,使其不至于因部分公众的反对而遭到阻碍和压制。

(二)科技法对经济的作用

从《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立法目的能看出《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以,科技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仅立法目上,从本法其他条文和其他法律中也很容易发现这一作用。

(三)科技法对文化的作用

科技法对文化的影响也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科技法对科学技术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科学技术进步法》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原则无论是系统性的校内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还是各级专业干部的科技培训;无论是科技场馆的合理布局还是建设和运营质量;无论是科技项目的公开还是交流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产学研相结合原则也给科学技术的学校文化和科研机构文化与产业文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利于明确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

三、科技法的地位

对于科技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问题在科技法学界一直是有很大的争议的,曹昌祯教授对此问题曾研究比较过,主要有“宪法性法律说”、“综合性法律部门说”、“领域法说”、“独立部门法说”、“特殊部门法”、“行政法一部分说”、“经济法分支说”七种观点。

曹教授对各种观点进行了评论,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详细而严谨的论述。经过思索,个人完全赞同曹教授关于对宪法性法律说、综合性法律部门说、领域法说、独立法律部门说以及行政法一部分说的评论,也很钦佩曹教授关于特殊部门说的论述。

(一)从立法目的来看科技法的定位

通过科技法体系可以看出科技法的核心主线应当是科技进步法,我们再来看《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立法目的,据此能够看出科技法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发展,因此把科技法划为经济法一部分是比较合适的。对于曹教授关于经济法分支说的评论“认为科技法是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其依据是科技立法的目的是推动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观点不是从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分类出发,而是从立法目的出发,自有其道理。但这一观点无法包容科技法的立法目的中还有推动科技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的内容等。”对此,张宇润教授认为首先,经济法也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不过它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不是体现个体利益本位的社会关系,而是具有直接社会性的社会关系,经济法从社会经济总体和公共经济的角度考察和调整社会关系;其次,经济法的目的不仅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且还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保护生态环境服务,并非完全局限于经济利益,公共经济法、循环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经济法就是属于经济法的一个发展方向。

(二)理论结合实际看科技法的定位

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际情况应该是互相促进、不可分割、不能独立的,法律实际情况为法学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并限制其范围,法律理论研究为法律实际情况提供基础并作出指导。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徐显明教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答记者问详细回答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包括保证宪法实施的宪法相关法部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所有法律关系的民商法部门、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行政法部门、国家调控经济的经济法部门、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的社会法部门、刑法部门和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当然对于科技法属于哪一法律部门并没有作出解释说明,不过按照理论结合实际分析还是将科技法作为经济法一部分较为妥当。根据七个法律本门各自的特点很容易将科技法从宪法、刑法和程序法中排除,那么只能在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和单独法部门中确定。根据《科技进步法》的立法目的可以排除社会法。通过第二条可以看出在科技法的主体国家的参与占到很大的份额,统观《科技进步法》全文75条,“国家”一词出现了89次,且多数都是以主体的身份出现的,所以科技法中主体之间不容易平等,所以排除民法部门。科技法学说目前还是一个新兴的部门法学说,独立部门法学说很难被学术界接受为一般性共识,并且既然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律体系已经形成,那么只要科技法能够划入已有的部门法中就不应为独立部门。那么我们就要分析科技法能否划入经济法或行政法部门当中。虽然科技法中很多情况下都是国家作为一个主体,表面看符合行政法的特点,但是国家作为一个主体并非起到管理的职能,而主要是引导与指导作用,另外,考虑到科技法的立法目的,还是将科技法作为经济法一部分较为妥当。

【参考文献】

[1]林俊华,张艳丽.世界各国科技立法综论[a].蒋坡.科技法学研究[C].法律出版社,2007.

[2]中国科技立法考察团.对奥地利和英国科技立法的考察[a].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科技立法——新的开拓领域[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3]易继明、周琼.科技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法规选编(第一册)[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5]罗荣,等.科技法与经济法导论[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6]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Z].2007.

[7]何悦.科技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9.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地方经济

1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1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要求和应担当的使命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科教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科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供给能力不足与企业对科技成果吸纳力不强的矛盾突出;科技与经济的耦合度不高,科技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社会公益类科技工作和基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并存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技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1.2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做为第一要务

总理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局面。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引导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1.3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上

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积极调整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把培养和造就优秀科技人才、调动广大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把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环境作为科技工作的优先任务。进一步营造科技政策环境,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改进科技评价办法,弘扬创新文化,使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要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作为科技发展的基本目标,坚持以服务于人民大众为宗旨,便科学技术植根于群众,造福于人民。

2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

2.1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经济要发展,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关键问题。发展地方经济,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2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职业教育该如何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支撑呢?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

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依靠地方,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依靠科学技术,优化种植业布局;建设生态林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板块经济;建设工业区,构筑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重要成果。

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职业教育的研究方向是技术应用开发性,研究领域重点放在地方区域产业上,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积极依托产业、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最终目标是能够服务产业、提升产业。

3实施“科技进步工程”,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1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必须看到,没有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仅靠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当不了贸易强国,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成不了经济强国。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机会和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也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1)观念上创新。科技部门应立足科技服务经济、科技服务基层,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一改过去等靠要的因循守旧思想,出谋划策,为企业争取大量的科技项目和资金;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为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主导产品的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促进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2)服务方式上创新。科技部门应主动服务,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围绕实施科技素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也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3)管理上创新。不断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实现项目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

(4)项目上创新。科技部门应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好项目、大项目对当地经济的牵引作用,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些项目的开展,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发展平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3.2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实施科技进步领导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首先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制定的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作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2)实施技术进步工程。要紧紧抓住“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主题,以高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坚持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实行精品名牌战略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首先,要围绕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选择机制较健全、技术较先进、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保护扶持,扶大扶强。其次,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要切实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并通过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的引进,促进当地汽车及配件、化工、建材、服装等重点行业尽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要坚持以科技带动工业化,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武装传统产业,逐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要大力促进当地优势行业和企业整合重组,同时,扩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整合力度,努力实现技术、信息等关键要素共享,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大力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寻找科技靠山,促使当地的传统产业在工艺、装备水平、产品档次、创新能力、现代化管理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引资、引智工作,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推动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第四,全力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要发展必须抓项目”观念,大力实施项目兴市战略,加大对上争项目、争资金的力度。一是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企业和农民的需求,加强项目储备;二是要高质量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高水平搞好项目策划,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三是要集中人力、物力,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农业产业化,在争取省级项目的基础上,力争在申报部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项目上有所突破。真正让科技项目成为壮大企业的强力推进器和发展全区经济的加速器。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5-0017―05

未来社会是科学技术作用更为突出的社会,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很多国家都选择了近乎相同的以创新求发展的战略。科技创新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各地区都在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获取竞争优势和发展机会。

科技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而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地区的科技创新绩效集中地反映了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情况、科技资源配置与整合情况、科技政策与政府推动情况,这可以从科技创新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成果三个方面来反映。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各地区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情况比较来反映各地区的科技创新绩效。

通过查阅国家统计局网站,本文获取了我国各省市2000-2005年的科技创新资源、高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及GDp等数据,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创新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成果三个方面对我国各省市的科技创新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建立科技发展变量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计量模型来分析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一、各省市创新资源投入比较

创新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不同的科技创新资源决定了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科技创新产出。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状况决定其科技创新投入的水平。创新资源主要分为创新人力资源和创新财力资源,它可以从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数、一个地区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科技经费支出额、科技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R&D经费、R&D经费占GDp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指标来反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的各省市科技创新资源排序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科技创新资源投入较充足的前10个省份是: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辽宁、陕西、四川、天津,它们绝大多数是属于东部省份。这说明东部省份十分注重科技投入和利用各种科技资源,同时,这些地区非常强调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如吸引外资、引进高科技人才等。这些地区的知识流动频率非常高,从而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的陕西和四川科技创新投入也排在前10位,这是因为它们的科技创新来自国家的投入非常大,如陕西的R&D投入占全国的4.25%,其中70%以上是国家投入;四川是由于国家对航天科技的投入非常大,从而使四川的科技创新资源显得较为丰富。

排在后10位的是:广西、云南、江西、贵州、宁夏、内蒙古、新疆、青海、海南、,它们基本上是属于西部的省份,这说明西部省份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加大财政科技的投入比重,国家在科技投入上也应该对西部省份有所倾斜,这样才能使西部省份迎头赶上东部地区的发展,否则,东西部科技发展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从而加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各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以知识为载体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重点和焦点。一个国家只有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优势,才能在国际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发展高科技,加快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产业化进程,是我国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科技成果转化角度和产业化效益方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状况。一般而言,高新技术产业越发达的地区,其科技创新能力越强,科技创新效果越好。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的各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排序情况如表2所示。

在表2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标排在前10位的是:广东、江苏、上海、天津、北京、福建、浙江、山东、辽宁、陕西,除陕西外,其余均属于东部的省份。而排在后10位的是:吉林、广西、内蒙古、宁夏、、新疆、云南、山西、甘肃、青海,它们基本上是中西部省份。

三、各省市科技创新成果比较

科技创新成果主要是从基础性、原创性的创新能力和效果来刻划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情况。科技创新成果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专利申请受理量、发明专利受理量、专利申请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采用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各省市科技创新成果排序情况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成果排在前10位的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湖北、湖南、天津。而排在后10位的是:山西、广西、甘肃、新疆、贵州、内蒙古、、宁夏、海南、青海。湖北、湖南排在前10位中,是因为这两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比较多,特别是湖北,其高校总实力排名稳居全国前5位。

将各省市的科技资源分值、高新技术产业分值、科技创新成果分值描绘在同一个折线图中(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科技资源与科技成果在全国的分布比较类似,两条折线变化趋势相当,说明科技资源与科技成果的相关性较高,科技成果主要由科技资源决定,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折线与其他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有较大的差异,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较好的北京、上海,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却不如广东、江苏。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完全取决于科技的发展,还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发展环境相关。

四、科技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支持作用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揭示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的匹配情况,下面我们将通过建立科技发展变量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计量模型来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科技

创新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经济发展变量选取GDp,科技发展变量选取主要体现科技投入的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经费支出额,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申请受理量,体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在表4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指标值为这些地区的平均值。其中,东部地区包含的省份有: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中部地区包含的省份有: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含的省份有: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海南。在数据处理上,这里将海南划归西部,虽然按地理位置海南应该属于东部,但按经济发展水平,海南应该属于西部。

1、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变量与科技发展变量的计量模型

建立东部地区的计量模型为:

GDp值=4575.133-187.253(科技活动人员数)

(2.0543)(-1.2370)

+19324(科技经费支出)+0.120(专利申请受理量)

(3.0789)

(2.3552)

+0.4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1.5785)

R2=0.9998,F=926.5627

上述方程的R2拟合检验值,F检验值、t检验值都非常理想,全部通过计量检验。因此,该方程的结果可用来反映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该方程显示,在东部地区,科技经费支出、专利申请受理量、高技术产业产值对GDp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科技经费支出对GDp的拉动效应显著,即每增加1亿元的科技经费支出,将使GDp值增加19.324亿元。但是,科技人员数对GDp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东部地区科技人员比较富足,应该使东部地区的科技人员有效地向中西部流动。

2、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变量与科技发展变量的计量模型

建立中部地区的计量模型如下:

GDp值=1726.668-25.629(科技活动人员数)

(0.4755)

(-0.0704)

+55.879(科技经费支出)+0.004(专利申请受理量)

(1.5826)

(0.0051)

-4.80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0.6004)

R2=0.9979,F=61.1945

上述方程的R2拟合检验值,F检验值较好,通过计量检验。但是,只有科技经费支出的t检验值较理想,其他变量的t检验值都较小。这说明,在中部地区,只有科技经费支出对GDp的拉动效应显著,即每增加1亿元科技经费支出将拉动GDp增长55.879亿元,而其他变量对GDp的作用不显著。因此,中部地区应该特别注重对科技经费的投入,提高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

3、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变量与科技发展变量的计量模型

建立西部地区的计量模型为:

GDp值=464.955-41.907(科技活动人员数)

(2.5449)(-1.3886)

+40.832(科技经费支出)-0.002(专利申请受理量)

(41.3582)

(-0.1274)

+1.530滴新技术产业产值)

(2.4719)

R2=0.9999,F=15903.61

上述方程的R2拟合检验值,F检验值较好,通过计量检验。科技经费支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t检验值较好,说明科技经费支出、高新技术产业对GDp的拉动效应显著;专利申请受理量的t检验值较小,说明专利申请对GDp的拉动效应不显著;科技活动人员与GDp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不能通过计量检验。这说明在西部地区,由于各种相关配套硬件和政策环境不理想,科技活动人员难以发挥作用。

五、结论

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到,各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有如下一些特点:

(1)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从科技投入上看,排在前7位的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辽宁与排在后7位的西部省份贵州、宁夏、内蒙古、新疆、青海、海南、相比,前者的平均科技活动人员数是后者的14.97倍,前者的平均科技经费支出额是后者的26.36倍,而平均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则是后者的13.23倍。这种巨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家科技投入的60%以上都是放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二是西部地区本身经济落后,导致财政对地区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有限。

(2)中西部科技创新绩效差距不明显。一些创新绩效好的西部省份如四川、陕西等,无论是在科技创新资源,还是在科技创新成果方面,都远高于中部的山西和江西。这种情况表明,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处于相当的层次。中西部地区要加快科技发展,促进经济飞跃,应该从东部地区大量吸收和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东部地区的科学技术知识也应顺畅地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此外,中西部地区应该在创新人才、技术方面加强共享,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3)科技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地方经济基础好又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科技创新绩效排在前10位的基本上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而排在后10位的基本为西部经济落后省份。2004年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C-Dp比例为4.37:2.50:1,人均GDp的比例为3.26:1.26:1,而三大经济带科技经费支出额的比例为6.59:1.85:1,R&D经费支出的比例为7.80:1.89:1,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例为6.71:1.80:1,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为4.30:2.04:1。这说明,东、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差距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大,特别是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差距较大。因此,国家应该重视这种差距,切实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投入,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4)地区科技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以下三种关系:

弱匹配关系: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均较低,经济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小,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如大多数的西部省份,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小,经济对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弱。

强匹配关系: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均较高,科技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呈现科技引领经济发展趋势,产业需求带动科技发展的特征。如东部省份和大多数的中部省份,科技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大,经济对科技发展的支撑力度大。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1、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1、科技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引导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使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随着当前县域经济规模越来越大,资源需求和环境承载压力急剧增长,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性约束成为最紧迫最严峻的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2、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丰产的长效能力,确保粮食安全,需要科技创新支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支撑;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科技、能致富的新型农民,需要科技创新支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也需要科技创新支撑。

1.3、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

经济增长是靠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推动的。在面临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必须突出科技创新的作用,从粗放型增长转化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实现集约型增长,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推动经济增长由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转变。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样才能够彻底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状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当前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

2.1、县域人力资本的差异是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形成的根本因素

县域人力资本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劳动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行创造的能力的差异。大多数县域劳动力或者说是县域人力资本并不具有创造的能力,那么知识获取能力的差异就是县域创新能力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2随着政府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对县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技术的推广,拥有大批教育背景相对较好,能够先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较快接受新知识人力资本的县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必将发展得越来越好。

2.2、企业创新能力差异,是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形成的直接因素。

县域企业是县域经济科技创新的直接参与者,是县域各种创新活动的实施者,是提高技术水平和效率的具体承担者。县域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进行技术投入,不断更新和完善原材料、生产工艺、技术流程和管理水平来改善内在的技术关系,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效率,特别是龙头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是促进县域科技进步的主体力量。同时,大多数技术人员,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人员都集中在县域企业中。因此,县域企业,尤其是县域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平、科技创新成果直接决定着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

2.3、县域大环境的差异,是形成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差距的外在因素

影响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大环境,从广义的角度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但作为宏观的制度环境是最重要的。区域科技创新的制度保证体系越完善,就越能营造区域科技发展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比如产产学研合作制度落实得好的地区,支持企业进行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的地区,县级政府服务意识强的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发达的地区,其科技创新能力都很强,反之则较差。

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

3.1、坚持特色导向,依靠科技提高县域经济的特色和竞争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坚持市场导向,也要因地制宜。要从根本上改善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施重点突破。『3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各县(市)自身具有的资源特色和产业一基础,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形成若干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壮大规模,形成品牌。

3.2、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现代化

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一是要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培育名牌产品、名牌企业,集中力量开发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优质名牌产品。二是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突出抓好制造业信息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以提升信息化水平、技术升级、保护环境、保障安全、降低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加强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渗透嫁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对于以农业和传统工业为主导的县(市),因地制宜地引进技术、人才、项目和资金,大力扶持高新企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迅速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3、依靠科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农业

要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以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收人为目标,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组织实施科技兴农工程。重点抓好农业生物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农业新技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要通过农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使农民能在产前及时通过网络了解市场需求,在产中能利用专家系统指导生产,在产后能借助网络加快销售。

3.4、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提升县域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加强对重要技术标准制定、采用工作的指导协调,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对具有地域特色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做好具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知识产权特别是技术秘密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人才和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标准服务平台,引导支持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标准,支持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标准的转化,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4、结语

县域经济发展的源头和根基在于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能力。科技创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凌云,王立军;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10

要用动态的观点来认识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紧紧抓住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努力促进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把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推向深入。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待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目前,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阶段。该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知识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在这个阶段,人们主要依靠不断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从事生产。这种高新技术产品物质消耗低,而质量和功能却很高;同时依靠不断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来实现高效率的管理,使得经济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大幅度降低、而对于智能的需求则大幅度增加。综观世界,教育、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资源的发展、积累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仅形成了知识产业,而且导致了国际经济的分工重组。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形成新的资源分配格局:一是以生产、分配和消费知识资源为主的知识经济国家;二是以依靠装配劳动为主的劳动力经济国家;三是以生产石油、矿产等为主的资源经济国家。但是,自然资源经济受到资源储量、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制约;劳动力资源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不可能长期保持低成本优势;引进技术虽然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却不能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因此,长期依靠资本和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只有把教育、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重视开发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发展。

2.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待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加速增长,发展过程急剧变化,发展形式高度综合化,转化速度超常等。具有这些特点的科技进步都是依靠教育培养人才和依靠经济实力提供支持。我国的“高科技开发区”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二代“科学园”的建设与发展,都是依靠高校提供人才、智力与技术的支持,依靠企业提供物质条件,并把高校的智能资源与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加速了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是科技进步的根本保证。

3.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看待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还具有不断创造新知识、开发新技术的科学研究功能,同时也具有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成果的社会服务功能。人们对高等教育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作用认识得越来越深刻。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近代工业发展的产物。从美国威斯康星的结合型,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科学园、科学城等较高层次的结合历程,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在较大规模及更高层次上实现了有机结合。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高校与科研、生产的结合将更加密切,并向高层次、大规模加速发展。历史证明,那些具有最先进的教育和文化体制的国家将是世界上科技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二、顺应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促进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重要而紧迫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和高校发展多样化的形势下,佳木斯大学作为省属地方高校,主动适应国内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教育模式的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地缘优势,坚持开放式教育。促进教育、科技、经济融为一体,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特别是要改变“为教育而教育”的封闭式教育观念;其次要树立“大力促进科技、经济发展,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开放式教育观念。因此,在新旧体制交替、新旧习惯冲突、新旧观念碰撞的背景下,高校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开放式教育。佳木斯大学充分发挥地处东北亚的地缘优势,抢抓教育开放的大好机遇,勇于开拓,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学校在东北亚的影响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近20年来,我校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全面提高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强了我校在东北亚国际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带来教育与科技体制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这将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佳木斯大学顺应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势,借助合校的契机,整合了原有四所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发挥了多学科协作、“科技园区”、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为黑龙江省的老工业基地改造及重点产业经济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坚持为地方工业企业、医药行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培养一大批市场意识强,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