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3:57

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篇1

关键词体育本论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改革大势愈加明显,现代化的教育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基于体育本体论而言,“快乐体育”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体的体育本体教育方式,注重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以推动体育本体教育的教学发展,是体育教育改革的优良成果,本文将介绍其教学理念,并进行反思,以帮助“快乐体育”教学更好的实施。

1快乐体育教学理念

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德国和日本,强调通过情感教学入手,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深层的心理或成功感,从而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是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的教学理念,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对我国解决体育厌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相较于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的学习,通过让学生感悟体育学习的的乐趣,从而领悟体育的魅力,培养他们自身的体育能力与个性。

2体育教学本体论

体育教育本体论指的是体育教学的本质,体育教学理论是体育教学实践的理论认知系统,我国的体育教学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新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从而引l人们对体育教学本质的思考。体育教学本体论是一切体育教学的根本,只有明白体育教学的本质,才能够充分地实施体育教学。笔者认为体育教育是体育教学的本职工作,体育教育理念是体育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国学校的体育教学理论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自身的特色,我国注重青少年教学,认为身体是革命之本,体育教学对学生锻炼身体有着显著影响,故而体育教学本体在本文中的定义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教会学生体育运动从而强身健体。

3体育本体论下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

就体育本体论可看出,体育教育是体育教学的本职工作,而体育教学理念是为了体育教育而服务的理论工具。自我国上世纪从日德引进“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以来,为了能够有效的实施且改善我国体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对“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许多调整与改进。究其本质而言,快乐体育注重的是在快乐中进行体育教育,这就说明体育教育是有快乐与不快乐两面的。总的来说,体育本体与“快乐教学”教学理念是一个矛盾且统一的对立体。

4基于体育本体论下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

4.1体育乐趣与意志

人们通常都会说寓教于乐是让孩子学习的最佳教学方式,快乐体育也是看中如此,讲究将体育学习的乐趣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体验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兴趣学习自然就有学习的动力,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但实际上,体育教育的本质是要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教授他们运动技巧,让他们能够明白体育精神,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诚然,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是十分出色的,但却忘记了体育并不是一门充满乐趣的课程,体育更注重的是身体的锻炼以及精神的陶冶,而且其学习过程也是需要经过长久的锻炼,而乐趣只是一时的,就体育乐趣而言,还不足以能够让学生坚持长久艰苦的训练。体育教育更应该注重意志的培养,坚毅的意志才是体育教育应该贯彻给学生的,这一点无论是在运动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都比乐趣来的重要。乐趣能够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但时效并不能够保证。而坚毅的意志却能够持久,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精神层面上的提升,更能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而这恰恰是快乐体育教学理念中所不具备的,却是教育者需要明确教授的!

4.2教与学的颠覆――精神传承

现代教育改革中,不断地提升对教师的要求,却放松了学生,对学生更加照顾。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也是如此,激发学生的乐趣,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的体育教学最后的结果,必定是愈加助长了学生的厌学风,只有感兴趣才学,那不感兴趣的是否就不学了。这与体育教学本体相反!体育精神中最注重的就是不怕吃苦,顽强拼搏,建议向前,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下的教育方法,根本无法将这些传承下去,学生更注重情感层面上的满足,又怎么能明白体育精神的内涵,如何领略这些精神的魅力。此外,体育运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需要经过长久训练的,快乐体育注重乐趣的体验必定难以让教师进行教学传授,这更加颠覆了教学。

5结语

“快乐体育”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的教学理念,就体育教学本体论而言,这与体育教学是存在矛盾的,不论是体育运动的教学,还是体育精神的教学,更注重的是促进学生成长,培养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体,快乐体育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希望笨的教学理念反思能为广大体育教学者提供一定的建议,更加完善现代的体育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水泉,毛振明.“快乐体育论”的源头[J].体育与科学,2014(02).

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篇2

新课改小学教育基础教育小学生处于思想教育启蒙阶段,小学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课标改革推行以来,冲击了传统的小学基础教育,小学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新课改理念下进行小学基础教育是当前小学教育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分析

要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关键。

1.新课改理念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上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贯穿整个新课程改革的始终。新课改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颠覆了教育思想的习惯性思维,代表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使得我国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成为可能。

2.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地表述了本次课改的具体目标: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三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在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的基础上,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

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灌输,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普遍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个体能力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应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

2.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

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区别对待,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作业设计的坡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趣化教材,活用教材。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多样地采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可以鼓励小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让抽象化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生活知识,更易于小学生理解。

3.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也至关重要。在小学基础教育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小学基础教育而言,通过科学技术推进现代化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有效举措,是教学手段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的表现。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教育教学,小学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方式传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无疑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教学内容。对小学教师而言,应结合小学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制作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

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基础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校评价改革,是学生发展的力量源泉。就目前而言,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教学评价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片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评价方式还客观存在。为此,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评价,要把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从片面注重学习成绩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主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工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小学基础教育应深入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小学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彩虹.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

\[2\]李瑞芹.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3\]隋娟.浅谈小学课堂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培养\[J\].商业文化,2010,(10).

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篇3

[论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以树立个人理想信念和确立社会共同理想信念为基本任务,以理想信念的宣传、确立与培育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具有维系社会有序运行的纽带作用。而以大学生为主体而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存在,其实施意义重大而深远,它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为实现其自身的人生目标奠定基础。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正面临着内、外双重的考验,内部考验主要在于大学生价值观念上的转变,体现出“多样性、平民性、功利性、个人本位性、自主性、注重能力性、不确定性、现实性、实惠性、两重性”于一体的新型特征。外部考验主要来自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恶意侵蚀与破坏。面对新形势下的各种考验,如何能够有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关键取决于是否存在实施路径以及实施路径是否具备实用性。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展开探析,以探析实施路径的存在必然性、方向性、实践性与有效性为主要内容,旨在为实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搭建合理可行、行之有效的平台,为有效实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存在根源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存在必然性分析

存在根源反映着事物为何能存在、为何存在的情况,体现着事物存在的必然性。从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存在根源出发,在认识其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实施路径存在的必然性,是有效开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理想信念教育与其实施路径之间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明确作为“整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客观存在的认识基础上,为了确保“整体”的继续存在与持续发展,作为“部分”的实施路径应当始终以服务于“整体”为目标而存在。一般而言,可以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政策制度两个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存在根源。

首先,作为存在根源之一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其内容主要在于“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它体现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存在是基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需要,基于经济基础与生产力的决定性,其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其“部分”的实施路径因为“整体”存在而获得了存在必然性,它是“整体”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实施路径的存在必然性决定着理想信念教育应当具有促进个人成长成才、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服务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次,作为存在根源之二的政策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不仅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政策依据,也是实施路径确立的向导与依据。它已经明确指出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地位,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同时,也指出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主要内容在于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认识根源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方向性分析

认识根源反映着能否及如何看待、识别事物的情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系在认识领域的体现,一般而言,主体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决定着它对客体的认识程度,决定了主体自身的行为方向。其中,认识水平主要在于解决主观能否反映客观、主体能否认识客体的问题,而认识能力主要在于解决主观如何反映客观、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认识能力是认识水平的深化,认识水平是认识能力的基础。两者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即表现为能否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行认识以及如何对其加以认识。

首先,从认识水平来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作为人的认识客体而存在,人们要做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有机融合。同时,要能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展开全面认识,从个人认识方面、社会共识方面入手,积极提高个人认识深度与社会共识广度,这是开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保障。因此,实施路径的确立应当在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要性与必然性的同时,要能准确地把握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性质、规律及其内容。

其次,从认识能力来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人的一种自觉实践活动而存在,要积极发挥认识活动指导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形成明辨是非的判断力,能自觉有效地区分关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这是开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质要求。这也就为确立实施路径提供了可操作、可指引的道路与方向,其方向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理论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自觉辨别等,具体而言,即实施路径要坚持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根本,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能动性,充分展示其服务社会、服务个人的目的。

三、实践根源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实践性分析

实践根源反映着事物之间如何相互转化与作用的情况,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体的维系与纽带。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是主体思想与行为的辩证统一体,“思想与行为是人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起点,是人类思维中最早出现的认识对象。”思想是行为的内在动因,行为是思想的外部体现,因此,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物,不仅要处理好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实践活动的关系,这就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路径重在行之有效与具有可操作性,而实践是检验路径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实施路径的实践性主要可以体现在:第一,从“内在思想—理想信念教育作用—外在行为”路径转变来看,内在思想一经外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作用后,体现出来的行为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理性实践活动,促使当代大学生形成个人正确的理想与信念,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实际行动。第二,从“理想信念教育能动服务于各类实践活动”角度来看,实施路径的设计要为理想信念教育能动作用的发挥搭建实践平台,要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文化生活富足等方面的服务作用,通过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一途径,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服务于经济实践活动、政治实践活动与文化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

四、价值根源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有效性分析

首先,价值根源主要反映着事物之间彼此需要与满足的情况。价值体现的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只有对主体有用、有需要、能带来利益的客体,才是有价值的。而作为社会发展必然产物的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否具有价值,主要取决于它能否满足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个体和社会的利益需求,而价值标准能够有效衡量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成效。因此,作为“部分”的实施路径只有在满足一定价值的前提下,才能有助于作为“整体”的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的取得。“从价值主体来看,可分为社会价值主体和个体价值主体”,对此,利益需要也可以分为个体利益的满足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故实施路径的有效性也就可以从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角度来加以体现。

其次,从个体价值的实现方面来看,个体普遍面临着自身利益诉求与满足的关系问题,如何通过合理可行的途径来对个体利益的诉求予以满足,从而实现个体的价值,则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的重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落脚点主要在于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满足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促使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第三,从社会价值的实现方面来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当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力求全面实现社会经济价值、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这正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又一价值体现。因此,实施路径的建立也应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与效用性,应当从实现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可持续科学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着重提升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大学生能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发挥理想信念教育能动作用于社会价值的全面实现。

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学方法论理论体系

一、本书的编写缘由

薛天祥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理论丛书"中的一本。本丛书编写的最直接动因是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会议就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创新体系建立都作了重要的论述,并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新鲜经验需要理论的概括,新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的指导。本丛书就是试图按照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而撰写的专著,主要内容是研究高等教育专门领域的理论体系,即在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同事实现高等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编写本丛书的宗旨之一也是为了加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了与同行专家一起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学科的专业化程度,使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得以提升到系统化的水平。

本书也是贯彻了这套丛书的主题,在1991年薛天祥教授撰写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导论》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改革的实践经验而编写的。

二、本书的体系结构

本书是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构造了有别于经验体系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即从全部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系统,并按照逻辑手段层层推演出中介概念--高等教育目的、中心概念--高等教育管理、后继概念--高等教育管理基本规律、过渡性概念--高等教育原则和逻辑终点--高等教育效益与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益的技术与方法。

根据上述体系,本书被分成六个部分:高等教育系统论、高等教育目的论、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高等教育管理规律论、高等教育管理原则论和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和方法。为解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不同矛盾,在撰写管理活动和方法时,将它分解为高等教育的计划活动、高等教育的组织活动、高等教育的领导活动和高等教育的控制活动等四个部分。

高等教育系统论重点在于提出矛盾,阐述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系统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目的论在于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方向和内容。这两个部分将为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提供充分的准备。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是本书的最核心部分,它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本质和规律,并为高等教育原则提供理论依据。高等教育管理原则论是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的深化,它对高等教育管理者开展管理活动提出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体现出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全方位、全过程、全部人员的有效指导。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和方法则是解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矛盾的工具和手段。

三、本书理论体系的逻辑展开

1、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只能到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去寻找,在大量的管理活动中去抽象、概括。在对管理活动的现实存在和历史发展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系统是管理的实践的、历史的起点。

系统是由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之中的各个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整体的特性不能归结为其构成部分的特征和属性的总和,而是一些新的、一体化的素质。系统的一体化的属性保证了它的稳定性,以及相对独立的存在与职能。

系统的概念蕴含着管理活动全部矛盾的胚芽,蕴含着管理学尚未展开的全部概念的丰富性。从系统的概念出发是有可能再现管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全部规律的,因而它应该成为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是管理学逻辑起点的一个特定的子概念: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实践的、历史的起点。以师生群体为主的学术(教学、科研)活动所构成的高等教育系统,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是高等教育管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应成为本学科的逻辑起点。

2、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中介概念。由系统这一概念,还不能直接推出管理的概念。这就是说,在这两者之间还需要有中介和过渡。这个过渡的概念,称之为中介概念或中介范畴。

管理只存在于社会系统之中,因为社会的活动全是有目的的活动。由此,目的范畴也就成了从系统发展到管理的中介范畴。目的就是人在其活动之前预先观念的存在于头脑之中的结果。目的表现为人们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人在改变世界时,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目的。正确地反映社会的需要,按照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组织与实现目的乃是科学管理的最主要的任务。

3、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中心概念。管理当然是管理学的中心范畴。管理是人们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规律的表现方式,有意识的调节社会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系统目标的过程。由系统和目的范畴矛盾运动而揭示的管理概念现在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多样性统一的概念了。

4、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终点。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要研究其本质和与管理过程有关的全部规律。而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驾驭规律,从而使这些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恰好符合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终点只能终止在高等教育管理的活动与方法上,即终止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管理活动和方法上。

《高等教育管理学》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插上了逻辑的翅膀,构造了有别于其它经验体系专著的论述体系。它以"高等教育系统"--这个从全部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的逻辑起点来为你展开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宏大画卷,使你可以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了解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了解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理论体系构造的基本方法,了解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率的途径和基本方法,熟悉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历史沿革,了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文化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篇5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在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的基础上,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

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灌输,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普遍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个体能力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应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

2.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

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区别对待,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作业设计的坡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趣化教材,活用教材。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多样地采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可以鼓励小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让抽象化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生活知识,更易于小学生理解。

3.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也至关重要。在小学基础教育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小学基础教育而言,通过科学技术推进现代化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有效举措,是教学手段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的表现。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教育教学,小学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方式传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无疑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教学内容。对小学教师而言,应结合小学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制作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

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基础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校评价改革,是学生发展的力量源泉。就目前而言,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教学评价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片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评价方式还客观存在。为此,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评价,要把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从片面注重学习成绩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主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工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结语

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高效课堂

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但目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知识与能力脱节,地理素养不高。由于课标规定宽泛而处理教材困难,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难以高效展开教学活动,等等,我们很有必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实现高中地理的高效课堂。

1.新课改的理念

新课改理念既具有教育理念的共性,又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具体是指教育主体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种理想期待,是教育主体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应然状态”的判定及认可。我认为,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涉及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如新课改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课程结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评价目标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在目标定位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是倡导全人教育的思想。二是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2)在内容选择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淡化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在结构调整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明确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4)在教学策略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5)在转变学习方式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

2.教育理念及方式的转变

(1)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价值观上,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不以具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价值;在培养目标上,它要培养的是发展自我和具有自主理性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每一个学生都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而受到尊重,得到全面的培养,获得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本还意味着以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为本。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的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主要目标。在教育中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破除传统的以听话和服从为基本价值追求的观念和做法,培养有独立个性创新能力的个体,造就负责任的公民;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价值选择,注重活动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学习思维。

(3)注重实践性。主张实践性或活动性课程应当成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导性课程;实践性教育观还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自律道德的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当作活动、教育的参与者和责任主体来看待,鼓励学生利用课本资源走出课堂,依靠学校已有的条件参与实践活动。

(4)教学更贴近生活。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密切关注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中选取熟悉的素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情境;要以生活的逻辑设计、建构新课程;要围绕生活的主题来展开课堂教学。主题的呈现要反映生活的现实,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带领学生走进社会。

(5)收集信息,理论联系实际。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地理知识和敏感具体的地理问题,我们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地理知识。课外同学们也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地理信息。这不仅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而且是同学们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知识,要使自己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6)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学习地理与学习其它科目一样,学生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预习、复习两个环节。根据记忆规律,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知道大致的教材内容和自己的不懂之处,便于上课分配注意力,因为上课时间每一分钟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课应有明显的节奏感,必须将注意力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学习地理绝不能等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否则是不可能完全理解课本知识的,你会发现学地理很难。可是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点知识,脑子里就更明确一些,日积月累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易如反掌了。还要注重基础,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因此,复习中应多看书。实践证明,自觉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7)强调课堂内外民主参与。学生不再是教育教学管理过程的旁观者,而是实际的参与者。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配角,而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要由过去的灌输者、教导者、监督者、评判者转变为引导者、指导者。我坚信,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教育课程改革的科学演进,21世纪的理念、教育理念和新课改理念必定会发生许多有意义的嬗变和演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及时、清晰而科学地把握教育理念,以期在下一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与展现更加主动的先导作用。

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篇7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人文关怀

教育的人文价值,就是把培养或完善健全的人格放在首位,它关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否全面发展,是否具备独立人格,它强调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和个性的彻底解放,它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仅仅是一个劳动者,而且还是一个有明确生活目标和高尚审美情趣,既懂得创造又懂得享受的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融入人文观念,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终身体育”的思想,越来越重视对于人的现代化的积极作用,突出人是教育的基础更是教育的根本,学校体育必将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为此,我们在学校体育课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注入人文关怀、加强人文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对群众和社会有责任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以提高。

一、对人文关怀的理解

关于“人文”的概念,东西方的理解是不同的。中国古代有人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西方的“人文”、“人性”、“人道”都是近义词,是相对于神学而言的,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它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和自由等。“人文关怀”一词是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因而也称作人本主义。其主要内容是:肯定和注重人与人性,要求在各个文化领域里把人与人性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高贵,反对中世纪教会的独裁方式和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等。人文主义的含义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对人类命运、幸福与痛苦,对人的存在、价值与尊严的强烈关怀和承担责任的精神。可见,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人本文化,是浸透了人的意志、情感、潜意识中的对他人的爱与关怀,不应有任何的强制与虚假,也拒绝任何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

二、课程呼唤人文关怀

课程体现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指出追求人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校教育作为促进和完善人的重要手段,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学校课程必将融入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

课程体现人文关怀,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转型,原有的教育体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对科技人才的知识素质、文化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育改革的潮流已经不可竭止地冲击着学校课程的发展。学校课程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掌握熟练的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前途命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会对他人的尊重,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怀,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学校课程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的教育。课程体现人文关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2000年开始,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是基于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积极倡导课程理念的转变,从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以培养和完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价值尺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的根本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修养,并将人文关怀渗透于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中,可见在课程中体现人文关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人文关怀的融入也必将为学校课程的改革注入生机。

三、体育课程理念的人文关怀

(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进人了新的阶段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第一”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赋予学校体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体现了对学生情感与终生的关怀

兴趣是激发、保持学生体育行为的初始动机和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及最终效果的重要因素,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了对学生教学主体性的关怀

传统教学中最大的弊端往往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确(下转第54页)(上接第79页)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标志。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体现了对学生作为个体人的关怀

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不足,关怀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体会到生存的意义及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自主和谐的发展。要唤起学生对自然与生命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友谊的珍重,对同学的宽容以及重视同学间合作的重要性。

四、结语

新课标下的学校体育课程必须从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现代教育理念,在体育课程中注入人文关怀,使学生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以情感关怀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当代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需要人文关怀,人不能只关心自然、只关心社会,而忽略了关心人自己。忽略对人的关心,忽略对人类的关怀,必然使有关体育和教育的研究在学术界长期滞留于浅薄的层面,也使体育和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每况愈下。跨世纪的学校课程呼唤人文关怀,要求人类必须学会关心人,以人为本,实施关怀。参考文献

[1]高唤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尹华丁,周应德.社区体育与人文关怀[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2).

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篇8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抓住人的本质这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把握人的本质的基本特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把人的本质作为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连接点,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从人的本质出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理想总是发生于主体的需求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主体要求超越自我的愿望;它以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现实的再构造和对主体自身的再塑造为特征,是主体的未来目标和价值追求;它以实践为基础,并在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实现自身。只有当它在主体的内在尺度和客体的内在价值基础上相统一时,才能获得科学性,也才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时不能脱离主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能脱离主体生存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我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来谈理想信念教育,只能是空喊共产主义的口号,这不但不利于用正确的理论来武装人,而且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也有很大危害。上海市教委的一项涉及全国八省市16所重点大学的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理想、道德、价值追求明显呈现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倾向;有近49%的同学认为要不要理想信念教育无所谓;只有21%的同学认为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很有必要;大学生思想健康向上的价值倾向和错误、平庸倾向也各占一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义严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关系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的能力;也就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价值追求,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以人的本质为基点,从人的现实需要和实践活动出发,把人的本质观教育贯穿和渗透到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抽象物,而是随着人的实践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启发我们要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来考察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要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个人和社会的角度,系统分析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人的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我们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根本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基础。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得不研究“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深化对“四个如何”的认识,着眼于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现实性、实践性和发展性;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社会历史条件有机结合起来,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根据。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为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持。

二、针对一些大学生的理想和信仰危机,我们应把理想信念教育内化到大学生“三观”教育中,使它成为“三观”教育的灵魂。理想信念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终身导航的作用,但是,人的理想不能自发形成,它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关联,并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水平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是人的本质健康成长的指明灯。理想信念在马克思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终身导航的作用,也是激励他不断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内在动力。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初步形成了要为人类最美好的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人的本质、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问题也成为马克思最关心的问题。随着对人及人的本质问题的深入研究,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的本质异化的阶级根源,以及消除异化的途径和方法,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方向,进一步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崇高理想。邓小平提出:在“四有”新人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没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我们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这就启发我们,应把理想信念教育内化到大学生“三观”教育中,使它成为“三观”教育的灵魂。大学阶段是树立理想信念、确立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大学生确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并使它成为“三观”教育的灵魂,才能够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人的“三观”同人的本质一样是在人的不断实践中逐渐产生、发展和完善的,人总是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去认识自己和外部世界及其关系的,这说明人的本质观既是形成“三观”的起点,又是构成“三观”的基本内容。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就必须根据人的本质与“三观”的这种内在联系,围绕“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实现自身的本质力量”等问题,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丰富社会关系,拓展人的本质力量。一般说来,在大学生的“三观”形成中,常常存在着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我是什么与我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些困惑,我们不能离开我国的生产力状况、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生活条件这些体现和决定人的本质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三观”教育;而是要引导大学生从自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当前的社会现实出发,把自我设计,自我奋斗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科学的“三观”,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

三、要把加强价值观教育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三观”教育

的首要任务。价值观念作为人的本质的潜在形式,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有重大引导作用,因而决定着人的理想的形成和发展。个人只有选择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方向、相吻合的价值,才能从目标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动力支持,才能更快地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他们的主体性选择,把他们在发展中符合社会目标的思想道德强化,形成理想信念,并对其行为起支配作用,使之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同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不仅表现在社会体制的改革上,更深层面的、更具根本意义的是人的价值观念的更新和提高。改革要获得重大突破并加大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不仅取决于体制上的成功调整,更大程度上还有赖于新价值体系的确立。由于传统价值观已滞后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多元化的倾向必然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面对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多研究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的关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更好地结合我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引导他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批判各种形形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腐败现象,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三观”的形成。这不仅需要有对错误东西的分析批判,使大学生能明辨是非,更需要加强正面的系统教育。一些基本道理,如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自身成材与报效祖国,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等等,还要反复讲,重点讲。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标准,自觉地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南,树立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正确理想和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的目标。当前特别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各方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增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和树立共同理想信念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四、必须把人的本质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连接点,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在人的本质健康成长中的引领作用。人的本质不仅是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是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总和”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的个人所创造和占有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不同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这一“总和”出发,才能找准基点,才能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爱国精神统一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的目标上来,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理想作为人的本质的观念形态的形式,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并在民族文化的观念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凝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爱国主义一直是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核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构成了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没有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否则,就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这是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对此做了科学论证,苏联东欧剧变进一步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距离,加之苏联东欧剧变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担忧,这是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的主要原因;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原则和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现象进一步加速了人1门的思想道德和价值多元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按照“四个如何”来把握当今社会关系的总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西差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现象。当代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爱国热情转化成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担当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从人的本质出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还必须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建设总与人的本质的发展相一致,即它总是与社会的变革和人的发展密切关联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商品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急剧变化,这不仅会对人们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建构新的社会关系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必然引起人的思想认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急剧振荡,从而影响人的本质的健康生成和发展。可见,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是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是人的本质健康发展的关键。人的素质是实现人的本质的潜在力量,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任务,而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各种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他素质的提升起着决定和引导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他们的主体性选择,把个人在发展中符合社会目标的思想道德强化,形成理想信念,并对其行为起支配作用,使之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同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篇9

论文摘要:师范教育小教专业确立“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与世界性人才需求变化相适应,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实施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是课程与教材内容注重综合性、多样性、适用性,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性、差异性、实践性,德育管理注重层次性、开放性、立体性,评价方法注重多元性、动态性、激励性。

论文关键词:小教专业;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教育理念

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服务,为教师的自身发展服务,这是当代师范教育的重要功能,也是师范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师范教育小教专业如何实现其特有的功能,首要一条是要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理念,这是小教专业发展的命脉,也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对“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教师教育理念的诠释

实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师范生、全面提高其素质与能力、使其特质潜能充分发展的教育。

第一,师范教育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师范生的智能水平差异和智能发展方向不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培养不同层级、不同学科发展方向的教师。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目标上按照胜任为本、能力为本、专家为本的三种类型教师培养。即:①胜任为本:每个师范生毕业后都能胜任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②能力为本: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外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其中一部分毕业生能成为双语为本、信息技术整合为本的教师;③专家为本:按照高起点、研究型的目标,为造就基础教育认可的教育教学专家打好基础。

第二、师范教育要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师范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纪素质;具有宽厚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国际有关方面的知识;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人际交往合作与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与创业能力,适应教师专业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师范教育注重师范生主体的多样性、异质性和发展性进行个性化教育。挖掘其潜在特质,发展良好个性与特长,使其人尽其才。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师范生的智能优势,坚持以综合培养为主,兼顾学科方向培养,宏观上可分为中文与社会方向、数学与科学方向、外语方向、艺术(音乐美术)方向、计算机方向、体育与心理健康方向、双语教学方向等等,以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

二、实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人才理念趋同化的特点日益突出,教育变革极为深刻,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世界教育的共同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师范教育小教专业确立“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的灵魂与根本。

1.“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理念与世界性人才需求变化相适应

2l世纪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着共同的课题和危机,其解决需要全球合作、多角度合作,需要大批通识型与专业型兼容,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与合作能力兼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兼有的发展型人才。同时,全球化时代个人生存发展同样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呼唤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小学教育是重要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迫切需要培养素质复合、结构优化、能力全面、个性鲜明、具有时代教育理念的小学师资队伍。"

2.实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以课程改革为载体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启动。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时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课程目标将从单一走向多元;课程设置体现综合化、弹性化和多样化;课程内容打破学科界限,交叉综合,注重反映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注重教师开发与学生经验;师生关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加强与学生的交往互动,采用现代化手段,注重学生的探究意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的培养。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迫切需要教师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时念,做到素质复合、知识复合、能力复合,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师范教育在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同时,还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示范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辐射和促进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师范教育这一重要功能要求其必须率先树立时代教育理念,实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理念适应社会发展与人事制度变革的需要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全面实施。村镇学校合并、教师缩编分流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同时教育市场的开放化,促使教师的岗位竞争日趋激烈,岗位流动日益频繁,教师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小学教师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这一改革现实要求教师个体必须具备宽厚的知识底蕴、高强的现代教学能力与创业能力,增强自己对教学岗位的适应力及社会适应力,拓展自身发展空间。

综观国内外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小教专业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师教育理念,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自身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一理念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教育本质论的内涵。

三、实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教师教育的基本途径

1.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对接,与小教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理念

构建多元的现代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课程设置由通识课程、学科方向课程、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部分组成。加强必修课的拓展与整合,构建师范生必备的素质结构;增加选修课的类别与科目,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的选择性;强化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注重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增强师范生对基础教育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2.树立整合性、现实性、适用性、实践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共显的教材建设理念

在按比例采用部级教材和省编教材同时,注重本校教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和学生要成为教材的共同开发者与创造者,在引进开发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上都要体现教材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对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成果的载人,对学生经验的关注,反映地方与学校特色,突出实践环节。满足基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3.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师生观,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者、促进者和领路人作用,实现师生互动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现代教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积极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首先,要科学开展动态式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科发展方向的差异,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冒尖,兼顾学困生,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体现规定性、适应性、发展性的个别化教学特点。

其次,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实现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的转换,从知识教学向能力教学的转换。注重学生探究意识与探究技能、思维的独特性与发散性、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积极开拓主动发展式教学途径,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与选择性。支持学生根据不同兴趣爱好和智力优势,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时空和方法,促进其主动发展。

同时,实施自学辅导式教学,突显学生主体,增大学生探索、研究的空间和自由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4.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努力为学生创设成长的政治环境,优化的学习环境,广阔的发展环境

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创设潜伏、弥漫、浸染于校园并体现学校深层目的精神氛围,增强德育生态的支撑力,引导学校的文化主流,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师德素养、团队意识、创业素质、审美情趣及学术品格。通过学生个体与他人、与环境、与文化的对话,实现师生期望相容,互激共振,养成具有持久效应的思维、情感及行为方式。

培育反映不同教育取向的环境文化载体。注重学校物质景观的审美设计,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操和生活行为的熏陶与导引,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各种舞台,开通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实践力和创造力,实现个人智能与集体智能互动,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全面提高,使其个性与特长充分发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知识讲座、心理健康辅导等各种渠道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学生创业发展提供意志品质上的支持。

5.实行教育疏导与开放式管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实行分层教育管理。注重教育的内化作用,做到德育内容层次化、生活化,德育方式多样化、心理化。加强对学生自主、自律、自立和选择能力的培养,根据层次教育的不同阶段逐步实行开放式管理,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学校提供优化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自主支配时间,自主选择与利用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6.构建多元的、动态的、激励的、发展的现代评价体系

在指导思想上,淡化评价的甄另功能,使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的不断改进,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反馈性、服务性功能。

在方法和手段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形成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多元评价主体广泛参与的评价格局。注重过程评价,定性与定量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学生自评与他评,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互交叉,以增强教育评价的客观性与可信度。

在评价标准上,正视学生主体的多样性、异质性、不成熟性和发展性,承认学生个体在发展方向与水平上的差异,制定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亮点,增强自信,克服偏差,发展个体优势。体现评价的客观、动态、包容、激励等人文关怀。

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篇10

关键词:学校;办学理念;形成

一、什么是办学理念

首先要明确三个概念。

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是关于“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是渗透了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的“好教育”观念,它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不同的教育主体由于对教育的体验和感悟不同,形成的教育理念在数量的多和寡、水平的高与低以及是否体系化等方面具有差异,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和深化教育理念。

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学校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

二、办学理念的来源与特征

(一)来源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的事物,学校办学理念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般而言,办学理念有以下几种来源:(1)学校办学传统的积淀和升华。(2)校长经过长期办学积累的大量的成功经验,可成为提炼办学理念的思想基础。(3)在广泛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和发展产生一种新的哲学思考。(4)学习和借鉴企业和兄弟学校的管理经验,获得一种新的认识并尝试用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5)在教育专家的帮助下,总结有效的办学经验,设计和提出适合本校发展的理念与策略。学校在提出和提炼办学理念时,应采用系统思考的方式来处理以上各种来源的思想。

(二)特征

科学的办学理应具备以下特征:(1)导向性。这是指办学理念必须表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内核,既回答“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这在教育方针中已有明确的表述,所有的办学理念都应该体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并指导学校达成这一目标。(2)明晰性。办学理念有特定的精神内涵,反映学校成员对教育和学校工作的理性认识。其表述必须简单、明确、没有歧义,容易被教育实践工作者所理解和接受。(3)独特性。作为学校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的办学层次、培养对象和学校特色等情况。(4)渗透性。办学理念应能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指导教育教学实践。(5)相对稳定性。这是指办学理念应该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具有指导意义,不能变来变去,随意地“升华”,频繁地翻新花样。以上这5个特征也可作为判断一种办学理念是否科学的标准。

三、怎样提炼形成办学理念?

校长的办学理念一方面来自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更多地来自办学实践,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办学实践是校长办学理念产生的源泉,理性思考是办学理念丰富和提升的必然过程。

(一)校长在提炼办学理念时进行理性思考的四个维度如下:

1.政策理论基础。

办学理念应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为指导,在领会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树立现代教育观,思考形成怎样的办学理念。

2.继承传统与创新。

以学校的优良传统为基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这是办学的基本思路。优良的传统和实践的经验成为办学理念的基石。

3.借鉴外校经验。

各兄弟学校都有各自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将会开拓校长的思路,丰富校长的思想,从而使校长的办学理念有更高的思想高度,并且更充实。

4.体现时代精神。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受社会环境影响,不同阶段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学校的某一发展阶段里的办学理念,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时代的精神。

(二)办学理念的提出和提炼

一所学校提出和提炼办学理念,一般需采取以下步骤。

1.总结、反思与研究学校的历史与现状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文化之根基。学校应在总结学校发展的历史、筛选学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和提炼办学理念。只有对学校历史与现状作充分的分析,才能增强办学理念对学校的指导性。

2.分析学校发展环境

学校发展环境分析常用Swot分析技术,即与其他学校相比,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办学理念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不能脱离学校所在的社区,不能与学校已有的观念、教师队伍的现状、教育资源相脱节。尽管办学理念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但也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办学理念所确立的发展思路、发展方面、价值追求应是学校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的。

3.广泛研讨与深入论证

校长在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往往反映了校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办学思想、教育良知甚至教育信念。

4.科学合理地表述办学理念

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是丰富的。办学理念的具体表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有一个稳定的语言表述形式,以标示学校的个性。这里应注意三点要求:(1)办学理念的表述应能统整其内核的基本要素。在深圳创办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提出了“有教无类,出类拔萃”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试图表明这所学校坚持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突出其公办性),关注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的发展,满足家长、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2)拒斥正确的废话,避免贴“示范”、“特色”或“名校”等标签。(3)语言简洁明了。应该用简洁的文字,精要地表达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学校办学理念冗长而偏颇,不仅不便记忆,也不便于理解和把握。

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在对如何办好一所学校作系统化的理性思考后所形成的核心观念,是办学质量目标在最高层面上的表述。它扎根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心灵之中,体现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行为之中,贯穿于全体师生员工整个的人生历程中,是全体师生员工维系生命存在的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史燕来.中小学校办学理念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4(05):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