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4:02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篇1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改目标

县政府和县教育局提出的具体目标:“1236工程”。

三、课改实验要点

(一)认真培训,贯彻精神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列工程。师资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了解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背景,学习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等,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作到心中有数。

(二)立足教学,抓好常规

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特别是一年级新编教材,教师更要从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去了解其新特点。只有把握了新特点,才能更好地领悟课改精神。其次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再次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摈弃以往数学教学中的题海做法,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设计开放的、灵活多样的练习。

(三)改革评价,促进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总体上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实践、创新、成效综合起来,并重视教师个体差异、个性发展。≤网www.kt250.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四)注重积累,加强研究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本身就是科研过程。全体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以“新课程”为专题的研讨活动,如“学习新课程的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等,使课改逐渐深入。

四、本实验小组主要工作计划:

八-九月份:

1.成立嘉善四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小组;

2.成立嘉善四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备课小组,优选教材的1/3的典型课例进行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3.全员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新课程培训,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认真学习由县教育局组织的7月29日通识培训、8月12日片级教材研讨会及8月23日的新教材培训会重要思想;

4.各自撰写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十月份:

1.开展七年级数学新教材研讨活动,以数学骨干教师为首,“上课——说课——评课”为流程,在实践、研讨中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领悟新课程理念;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一月份: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征文活动;

2.“嘉善四中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

3.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二月份:

1.派实验教师外出借班上课,与兄弟学校进行课改研讨;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一月份: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篇2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还不高,基础教育课程已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由此国家便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决定。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意义

基础教育改革涵盖了幼儿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个方面,其目标是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开发以及课程实施过程做一全面而系统的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破除传统应试教育的流弊,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基础教育体制。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和一部分尖端人才,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1]的双重任务。首先是以“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前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这也正是此次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真正地当作学习的主人的深刻内涵。它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自主学习,改变以往教师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者。与此同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其意义就是坚持“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的理念,发展符合时代潮流、传承中华文明的,具有国家情怀和世界眼光的现代教育,使受教育者能以广阔的胸怀接纳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思想,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体规定了课程的结构、内容、评价、管理与开发以及课程实施过程等九个方面共二十项,全面而具有突破性。

在课程结构方面,设置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课程,明确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不同结构。其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以分科与综合结合的方式,高中主要采用以分科为主的方式。这种分科模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了各阶段学生需求的不同性。如处于心智发育萌芽期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兴趣发展很不稳定,以综合课程为主能够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处于身心发展飞跃期的初中生容易出现发展不平衡的倾向,采用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他们均衡发展;而身心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阶段的高中生,采取分科的方式,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标准方面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科中渗透德育,这就拓展了德育的阵地,丰富了德育的形式,增添了德育的渠道,扩充了德育的内容,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方面,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在教材开发与管理方面,规定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符合课程标准,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局限于教材本身,充分利用各种现代资源,为学生选择符合自身需求和特色的教材,满足学生强烈而多样的求知欲。在课程评价上,此次课程改革以考试制度的突破为重点,要求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重点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真正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让学生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方面,则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让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深入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同时,还对教育行政部门为落实基础教育课改提出了要求,在制度、经费、人员上给予了充分保障,必将极大的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的推进。

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几点看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巨大的项系统工程,只有可观的看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绩、正确对待其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才能有助于新课程的推进。

首先,课程改革必须兼顾各方利益。课程改革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而且涉及政治、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充满着具有不同观点、不同利益的群体之间的竞争与角力。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2]各地区、学校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其次,课程改革必须坚持强制性与适度性的结合。虽然改革需要使用一些强制力来保障,但是,“改革的强制性一旦超出了实践需要和民意的范围,改革就可能走向反面。”[3]当前教育体制下,分数决定了成绩和荣誉。因此,重分数是普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线教师们面对强制性改革,一方面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这样的方式应付上级领导推行的课程改革,一方面还是按传统灌输知识式的方法施教。有学者就指出,太多强制实施的改革措施,或者不加批判地、盲目地去实施革新项目,正是公共教育的主要问题。事实上,“改革中强制性的东西用得越多,时髦的东西就越泛滥,变革看起来就有更多表面化的东西和偏离教学的真正目标。”[4]

最后,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传承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尤其是先试验后推广的方针是尊重教育规律和教学实践的体现。然而,当前一些教育工作者为了所谓的成绩和创新,往往认为改革就是破旧立新,不破就不立。因此,出现一些不管地方教育实际、不管学生接受能力,甚至也不管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传承性,采取全盘否定、另起炉灶、重来一套的做法,使得课程改革面目全非。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01:1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J].2001年,第5期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篇3

中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党的十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全面发展,培养符合时展的新型人才是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自从本世纪初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认可,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改革的目标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离我们希望的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在2010年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认为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改革有非常大的影响。《纲要》还要求把改革的范围由基础教育推向整个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要以课程改革为根本,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及要求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分析

从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现在已经十余年之久,改革既有成绩也存在着不足,这也说明了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改革的目标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行政决策的有效性

我国的教育改革主要依靠政府的筹划和安排,行政力量对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政府统一开展的教育改革纲性太强,虽然为教育改革提供了行政保证,但也缺乏灵活性,一些有创意的方法很难被采用到教学当中去,只能按着国家所规定的标准去执行。政府机构的决策一般都是统一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地差异与学生的差异,这对教育改革的效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学校当中,主要领导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同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校长对课程改革认识得比较深刻,他就会对改革给予足够的支持,鼓励老师在改革当中放开手脚、大胆实践,并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来促进教师观念的改变,推动课程改革的实践。相反,学校主要领导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有所偏差,就会影响到学校教师的积极性,新课程的理念也就无法得到落实。

(二)教师的局限性

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也意味着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的自身素质、执教理念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等都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

1.从我国教师的整体状况来看,教师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我国教师队伍庞大且素质参差不齐,对国家课程改革政策、精神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执行中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失真”“失当”的行为。而多数教师都是以模仿为主,没有真正融入到课程改革当中,所取得效果自然也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2.执教理念对课程改革的影响非常大,因为教师是教改的实施者,没有教师的积极配合,再好的改革方案也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还是以被动地接受为主,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他们虽然知道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理念,但并没有真正把这些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没得到真正地尊重,其它方面也是貌合神离,没有抓住改革的实质。教师执教理念是课程改革取得实效的基本,必须引起教育管理者的注意。

3.在教学方法方面,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教师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许多地区的教师还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根本,老师一言堂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老师多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知识,更无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这样一来,学生的成绩也许能够暂时得到提高,但这些死的知识其实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素质教育实践多年,而大多数学生的素质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

(三)社会与家庭

目前,社会对教育理解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或听到某某重点中学升学率达到百分之多少的报道,学生家长也是依据学校的升学率来选择学校,这种“唯分数论”的思想一直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也对课程改革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高考这一指挥棒的影响下,基础教育还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要任务,如果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就会遭到社会与家长的反对,这也就迫使学校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而教育改革中的一些建议成了一纸空谈。家庭教育是一个学生的启蒙教育,在学生的一生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家长对学生的希望就是提高成绩,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学生分数高,家长就会给予一定的奖励,而成绩下降肯定就会遭到家长的批评。这就让学生从小就形成唯成绩论的观点。这对教育改革所形成的阻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四)学生的参与

教育改革实施多年,但有许多老师反应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特别是本次教育改革中最具有特色的实践环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合作能力都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地的学生的差异性没有被充分地考虑,东南沿海发达的省份学生接受教育比较早、教学条件优越、学生的实践机会比较多,这些优势都是西部贫困地区不能相比的。如果在教学中都采用同一标准,西部地区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很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自然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这也是与教育改革的精神是相悖的。

三、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新形势的特点

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本世纪之初相比,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以后,我们国家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新的目标,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已经成为新时期最为重要的任务。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因此国家的教育也需要相应地调整以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同时还要考虑到影响课程改革的各个因素,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改革方案。

(二)课程改革的方向

课程改革要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做出调整,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1.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并且对目标进行细化,提高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性。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生态意识的培养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课程改革的任务就是使达到既定的目标的一系列的具体工作,基于原来的课程标准可操作性不强、内容模糊等缺点,需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的任务,让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改革发起者的意图,从而更为高效地完成课程改革的任务。在明确新课程改革目标与任务的同时,还要给教师一定的自,加强他们对课程的开发能力,能够根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更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课程资源,弥补统一要求的不足。

2.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的素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新的形势下,老师素质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不但包括以前提到的敬业爱生、知识渊博、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学生榜样等,还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较高的课堂掌控能力、与学生的沟通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首先,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课程改革,能够把课程改革与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执教理念和执教能力;其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更加灵活,构建起活跃、民主、师生积极参与的课堂,使学生在课程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潜力,不但学习知识、增长能力,更要锻炼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第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专家型教师。打造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改革的目标,但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改变以前统得过死的缺点,给教师一定的自,并为他们创造机会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帮助他们在教学与研究当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根本。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无论在知识方面还是综合素质方面,教师都是一个先行者,都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因此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显得尤为必要。其次,进一步改革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的学习行为既体现出合作,同时还不能忽视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思考能力,而合作体现了交流能力,二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第三,要构建发展性的课堂。所谓发展性课堂就是指课堂的任务以及所要达到目标都不是固定,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不但学习到了知识,还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性课堂把有效课堂教学引向了优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更强调师生的主动参与,重点在于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和感悟等,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发展性课堂是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的需要,是新教育环境的必然选择。在未来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必将越来越和谐。

4.构建学校、社会与家庭紧密配合的教育体系。社会中的各个因素都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会不同程度地对教育产生影响,而尽力发挥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是课程改革的一项任务。其中,社会意识与家长的观念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也非常大,社会意识是社会大多数人形成的一种共识,而这种共识有时候并一定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想改变社会意识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要做好社会引导工作。家长作为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最为直接的想法就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他们对教育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篇4

一、强化课程改革目的、目标的再认识,激励教师增强使命感

为了真正使学校教师学习、认识新课程,强化引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目的、目标的再认识,学校搜集、整理相关基础教育资料引导教师分析、比较出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激发教师重学新课标、认识新课程的使命感。

1.引领教师再认识课程改革的目的。

学校在进行新课改实验前和实验中及时针对性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新课程,充分强化教师认识和再认识课程改革的目的,使每个教师十分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调整更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弘扬个性;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利于与世界教育接轨,实施科教兴校;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强化教师再认识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学校首先是对传统的课程、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其中的缺陷进行分析。引领教师们通过分析、比较再认识课程改革的目标,针对课程改革目标进行课改实验,改革课堂教学。

二、强化教师发展

理解新课标,走进新课程,引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指导学生转化学习观念。这一层面,重点突出强化教师发展的维度,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两层深刻内涵: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因此,学校在强化教师发展,主要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迎接课程改革对全体教师提出的新挑战――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2.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注重转变角色―――体验教师的人生价值,树立新型教师观。

3.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与课程改革共同发展。

(1)强化教师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2)引导、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3)引领教师加速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必将加速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相结合,有机同步实践,强化教师参与研究性学习,做学习型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践,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法和优化途径。

三、强化教师教学实践智慧与课程理论智慧的同步结合

为了实现教学环境的优化,学习氛围的创设,适应学生个性的张扬,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引领教师将教学实践智慧与课程理论智慧有机和谐同步,激励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实现与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

1.精心备课,强化教师突破备课新观念。

2.专心课堂,强化教师突破课堂教学新理念。

学校潜心引领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新理念,重点从课堂教学的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进行突破。

其一,是理论层面:①教学理论方面强化引导师生树立新的知识观。明确知识是媒介,是学生学习的桥梁,知识有特定的背景、氛围,必须扣准时代的脉搏,探索知识更新的规律。

②耐心指导学生树立学习观。只有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生存、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才能升华为自主学习的动力。

③强劲推动教师更新教学观。

课内课外还给学生自主、自学、自究的发展空间,教师适时恰当科学准确的点拨,启发、讲解、引导、学生互动、合作、交流,师生互动、互促、互进,真正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

其二,是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

①科学引导学生借鉴学习方法,形成各自的有效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②培养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教材只是培养学生的载体、中介、桥梁。学校强化教师用教材教,以教材为范例,为引发点,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将书本知识,通过学习、研究、吸收内化为自己头脑思维,加工构建成新的活的知识体系。

③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采取专题讲座、名师课录像观摩、骨干教师示范课、印发教改信息、交流互动等形式。经过一年来的推广和实验,教师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自学自究、小组学习形式、组内讨论互动、归纳、大组互动交流、教师指导、点拨、总结、评价,更有利于把知识的掌握为立足点转为学生发展、成长为立足点。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篇5

关键词: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制度改革

1997年秋,山西、江西、天津二省一市承担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的任务。2000年秋,全国推广实施修订后的新课程方案;自1999年开始,广东省率先试点,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01年在全国推广新的高考制度,其间2000年初,北京、上海、安徽二市一省开始试点春季招生考试,并且7月份上海市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和专升本试点改革方案出台并试行。作为教育改革的两大措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简称“教改”)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简称“考改”)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开展这两项改革提供借鉴。

一、“教改”和“考改”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1996年5月底,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下称新课程计划)。这是一个关于高中课程整体结构改革的试验方案,它依据现代课程理论,设立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并按照优先必修课、加强限选课、规范活动课的原则,构建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形成了以必修课为主,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的合理组合。

新课程计划第一次提出普通高中的具体培养目标,实现了教育本质的返朴归真:突出德育地位,重视人格教育;突出综合素质,重视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特长,重视潜能开发;突出主体精神,重视主体教育;突出公民意识,重视规范教育。它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实现文明成果的合理选择:在课程范畴上,注意了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坚持了学术性与技术性课程相结合;在课程类型上,坚持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形态上,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在选修课程中坚持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相结合。四个结合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力求处理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学科课程与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关系。在管理上,由国家统一课程改为中央、地方、学校三个层次,实现三级管理,由统一要求改为适应不同条件和办学形式的需要。根据学校实践,创办出四种办学模式:升学教育模式,应重视能力培养;综合教育模式,应抓好分流问题;就业教育模式,应重视专业设置;特长学校模式,应重视特长培养。地方和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课程进行弹性处理,主要是对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进行具体安排,以便学校在实现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办出各自的特色。即要抓好三个定位:目标定位,要反映社会需求,对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应有所把握;实践定位,从人的角度说实现由个体奋斗到全面参与的转变,从方法角度说实现由实验研究到推广运用的转变,从工作内容说实现由单项突破到整体发展的转变;成果定位,巩固已有成果,完善现有目标,健全良性循环。

根据新计划大纲要求,各教材注意为全体普通高中学生进一步打好高层次的共同基础,又注意为学生进一步分流和文理科分流打好不同基础,重视多样化、层次性和灵活性,确立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教学要求与多层次的教材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3+X”高考考试制度的出台。

经教育部批准,1999年起广东省进行“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试验,取得经验和成功后在全国推广,揭开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序幕。教育部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推广“3+X”:“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数学不再分文、理科;“X”是指由高校根据专业设置和自身特点的要求,从理、化、生、史、地、政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l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所报志愿,参加高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其中“3+综合”将成为“3+X”的主体形式,综合科目不按一定比例进行“拼盘”,而是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以防止中学过早分科、偏科,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当然,考虑到学生的倾向性,也可以有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或文理综合、专科综合;二是高考内容的改革,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高考形式的改革,现行的一次性全国统考暂时不变,但对其它形式可进行研讨,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学校开设各种课程受考试目标的影响;四是录取方式的改革,重点是实施网上远程录取。

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焦点。从科目设置改革来看,“3+X”方案具有开放性、自主性、选择性、发展性和平等性等特点,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共同基础,兼顾所有的文化必修课,又鼓励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和发展个性;既要求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又考虑到高校选才的自主性,有利于普通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精神一致。考试内容改革是难点和重点。考试内容的改革要求试题的着眼点是应放在考查能力上来,考知识也主要检测知识运用的能力;试题应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综合,体现现实生活

的客观要求,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课改”和“考改”的主要精神是一致的,根据素质教育课程化的思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高考制度改革相应地促进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教改”和“考改”的深化和改进

我们不能否定新课程计划的优点,但在实施过程它也显示出一定的缺陷:(l)培养目标中对培养创新精神要求不够突出,缺少培养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等要求;(2)在课程设置方面,语、数、外等工具课程要求不一致,理科课程仍偏多、偏难、偏深。面临信息社会,信息科学未进入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似可有可无;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缺少课程支持,难以落实。综合性课程没有明确的措施和要求,课程的时代性体现仍然不足;(3)课程管理规范过于统一,留给地方的自主性仍很有限,学校课程(包括活动类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课时较少,如高一任意选修课每周只有2课时:(4)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少防御体系,过于形式化、随意化,偏离改革轨道。

基于这样的考虑,2000年秋季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部分构成,分为必修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保健、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选修课(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特点有:(1)明确了高中教育的性质,即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适当调整了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强调了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对国家和民族具有责任感、具有环境意识和参与国际竞争意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等;(2)注重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增加了反映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内容,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要求各地积极创设条件,认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学会根据学习需要收集、处理相关信息;(3)将活动类课程发展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提高综合运用新知识的能力;(4)调整课程内容,进一步降低理科课程难度,增加了文科课程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内容,使之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5)给予地方和学校以更大的课程开发和使用的自。

同样,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3+X”模式具有很高的立意,它能够理解激烈的高考竞争,适应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消除现有的“3+2”模式的局限。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短缺与需求的矛盾仍然是高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它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从外部讲,学生偏科依然,甚至加剧;学生负担依然,甚至加重;高考不公平性依然,甚至强化;生源范围缩小,甚至难为。从内部讲,文理科数学如何合卷,怎样“遵循大纲而又不拘泥于大纲”;综合科目设置的学科比例及相关问题;关于中学教育及其管理的调适问题。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的社会理性要求有一种理性的教育价值观。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一方面要使高校的新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文理基础,并为高校不同学科和专业选择具有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另一方面高考要能以较好的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产生积极的影响,给中学阶段的教育以更全面的导向作用。针对“3+2”和“3+X”的改革的局限性,诸如“3+综合考试”、“综合考试+X”和“311”高考模式陆续出台,并且在改革形式上推出“春季考试,春季招生”的改革试点。

“3+综合考试”模式,将“X”变成l门综合学科,即政、史、地综合为文科综合,由文科考生选考;理、化、生综合为理科综合,由理科考生选考。它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为全面,有利于高校选拔通才,并且有利于教学管理,促进综合课程的开设,被认为是最接近“3+X”方案的理想模式;“综合考试+X”模式针对现行高中所有9门课程按一定比重进行综合能力测试,再根据报考科目的要求选择其中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参加专业课程考试。计分办法是:根据综合考试成绩划定录取线,再根据专业课程成绩进行专业划线。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偏科”现象,有利于高校选拔到更合适的学生,克服“3+X”带来的不公平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311”高考模式中,“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学科的基础知识测试,两个“l”指的是综合能力测试和特长学科测试。它能够培养知识广博、智力发达、能力较强、专业技能明显、素质结构合理完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易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正三角形人才。

综合三种模式,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高考命题应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从操作层面上来说,遵循“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并不意味着超纲命题,而是防止对大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以及对大纲知识点的简单再现,即提倡对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在内容选择上,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让学生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中的某些简单的问题。在“综合能力测试”中,对基本知识和概念、基本技能、思维能力、科学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识等提出要求考核的内容,重点并不在于以往单一学科的“综合能力要求”,而在于学科之间的渗透与综合,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这是横向上的联系,此外还要注意纵向上的形式变化。

2000年初的“春季考试,春季招生”改革试点,突破了将学生升学考试总分作为唯一录取标准模式,淡化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强调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高校办学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思想;凸出两个主体:高校与学生;落实了四项自:招生计划的自主决定权,入学考试命题的自,招生秩序自行决定权,录取标准自。此外,2000年7月,上海市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和专升本试点改革方案的出台也为我国高考形式的改革提出了借鉴意见,揭开了我国一年两次或多次高考的序幕。

 三、“教改”和“考改”的思考

我国普通高中“教改”和“考改”仍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但通过上面的分析说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课程改革与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必须同步进行。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在一定程度上说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任何课程制度都包括着课程标准和学生成绩评定问题,必然要规定相应的考试制度和升留级标准。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应当重视考试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的改革,使课程改革与考试制度在相同的价值目标下达成有机的结合,使高考制度的改革在服从中小学课程改革大局的前提下更好地适应和促进课程改革。如今,新课程方案已经得到修订并在全国推广,培养目标有所改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核心精神。这对“3+X”高考制度会有所启示,它应该在此精神指导下进行,从而更好地解决高考与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的矛盾。

在迈向21世纪过程中,我们的社会发展将在如下几方面发生重要变化:(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并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这要求劳动者必须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新观念,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等等,具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各种知识能力和品质;(2)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提出要求,影响教育发展和课程的改革;(3)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公民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未来社会公民的道德素质和学校德育课程提出新的要求;(4)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学校课程的更新与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5)终身教育的观念将日益深入人心,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将加速到来,这对人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向学校教育体系和学校课程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在课程改革方面,加强高中课程综合性是时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因此首先,要树立课程综合性的新理念,建立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有机结合平衡的课程体系,形成“学习——实践—发展—再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以新的理念来审视和加强现有高中课程的综合性,提倡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综合性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和解决各类综合性问题中提高综合能力;第二,要求教师确立课程新理念,这是加强高中课程综合化的关键。为此,要改进在职教师进修办法,在开放的体系和机制中对教师进行提高性培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他们实施课程综合化的素质和能力;第三,加强高中阶段校本课程的综合性。这是对现有的以分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为此,要处理好综合和分科校本课程、专题和板块课程、StS类型课程、隐性和校外综合课程的管理和开发;第四,构造一种面向全体、保证基础、增强选择、富有弹性和多向的管理机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坚持学生发展性原则、思维能力训练中心原则、理解性学习原则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原则来选择有利的结合点:从学科来说,应以知识为载体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尤其是创新的思维方法;从教师来说,应是“思路、教路、学路”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设计及其在课堂中的艺术展现;从学生来说,应是在探究思考和创新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知识、思维、能力训练的统一;从问题解决角度看,教学结合点应是在辩证已知的基础上,科学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考试评价制度方面,高考是一个评价系统,评价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价值主体是社会(含高校),评价客体和价值客体均为考生。

高考价值主体是高考改革的内在动力。从本质上说,高考表征的价值是一种社会价值(评价标准),它利用社会赋予的将个体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的机制,实现和创新社会所需要的价值。高考改革是高考自身进化和适应外部环境,主动调整系统现有要素结构与运行机制的过程,其实质是建立和完善新的高考价值取向,以更好地体现价值主体的需要。高考改革的第一推动力既可来自高考系统内部,也可来自高考系统外部。其中,高考价值观取向发生变化的内在动力来自社会价值观念改革的推动性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价值观念,这在课程改革中已显现出来,作为高考这个标准也要适应体现这个精神。高考命题实质就是借助高考命题表述一定的价值观,以及建立相匹配的具体价值标准。高考命题成员对选择高考价值取向的作用是有限的,实际制约的是社会价值观和行政教育领导,因此,建立与之相应的高考评价主体,关键在国家。国家要在改革中以制度形态明确价值主体,建立相应的防御组织来保护高考制度,包括建立高考命题审查和组织保障组织制度、高考命题和阅卷成员资格证书制度以及价值主体利益保障制度等等。此外,还要通过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媒介进行协调,这在课程改革中有所证明,不再阐述。总而言之,要形成一个以国家为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高考评价系统,以保证创新精神在高考中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安文铸.学校管理研究专题[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133-135.

[2]蒲丽萍.新时期高中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合理组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4).29-33·

[3]陈晓力.关于高中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22-24.

[4]黄甫全.关于“3+X”高考科目设置条件下高中课程计划调整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35-39.

[5]胡中锋.“3+X”高考模式透视—兼谈CtX高考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7).25-29.

[6]贺斌.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制度改革之“接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2).30-35·

[7]贺斌.建设面向21世纪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16-22.

[8]阎建平.高考改革与人才素质—再谈311高考方案[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21-24.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篇6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改革、教师教学适应性、幼儿教师、对策研究

一、简述幼儿教师教学适应性存在的问题

1、对教师角色意识的不稳定、不确定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在幼儿园的逐渐实施,很多幼儿园教师的传统观念以及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了主体的变化,主体地位向幼儿个体发生着逐渐的转变,幼儿主体地位得以凸现。从翻阅文献综述以及平时在学习是的观察,我们发现,多数幼儿教师已经注意到这点,开始有意识地转换自己的角色,改进传统的教育方法以及更新现有的教育观念。其中一部分幼儿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能够对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改革和处理。但是,由于幼儿教师群体自身就具有多样性特点以及教育环境方面的复杂性特点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幼儿教师在课程改革活动中往往不能够灵活的实现多个角色之间的转换,往往体现在幼儿教师对转变角色的不稳定以及不确定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多数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更多停留在对幼儿行为问题的控制和处理,缺乏的是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有效情感交流,这就与幼儿教师在转变角色之后的角色意识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有着必然联系。

2、对课程改革过程中使用的“新教材”的不适应

幼儿的学前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同属基础教育,但是,幼儿园的教育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国家机构去统一编写教材,大都是在教育理念和刚要的参照下,编排代表新思想、新模式的幼儿教材,其版本层出不穷,各式各样。如此方式相应的教参书目应运而生,如多元整合课程、创新教育课程、建构式课程、生态艺术课程、综合主题活动、思维游戏课程。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案的层出不穷,比如引进和改造的蒙台梭利教学、瑞吉欧方案教学等等。

幼儿园课程的建设和管理从传统的标准化统一化开始向注重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实施角度的多元化和自主性角度转变。因此,幼儿园采用何种方式教学,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授课,也就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与前途发展。同时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挑战,不同的幼儿教师要适应不同的教材结构,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是用的“新教材”多数处于不适应的状态,这也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设置了能够适应的客观问题。

二、如何增强幼儿教师教学适应性的对策

幼儿园课程改革是幼儿教育的新生事物,在对书籍以及资料的查询之后,我们就课程改革中幼儿教师在课程改革教学是出现的不适应状况尝试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从而能够跟好的增强幼儿教师教学的适应性。

1、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幼儿教学的课程改革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幼儿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就应该加强自主学习,不应该消极面对,从而能够不断的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自己的学习发展计划。幼儿教师自身对自己的自身特点是最明确的,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特点制定可行的学习发展计划。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习基础。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有所了解,才能够有利于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实现终身学习的效果。针对幼儿教师课程改革的学习基础主要包括: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业务工作能力要求;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去适应教学改革大环境的要求。

其次,就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幼儿教师要为自己的教学做一个短期能够实现的计划和一个长期的长远规划。短期目标不要太高,要循序渐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确定好一个成绩以及某种程度的发展,这样不仅仅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也不会因没有实现造成自己的情绪不满,使自己的学习目的变成空谈。长远规划就是要求教师在制定下一步专业的发展计划,要有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不段提高自己、鞭策自己,以不变应万变,适应教学改革的一切发展变化。

2、加强幼儿教育管理、给幼儿教师以更多的支持。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幼儿教师要适应其改革变化,不仅仅要从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专业水平上出发,而且,教学过程中的弹性管理,也会给幼儿教师提供更为灵活、更为广发的教学空间,以便适应课程改革的变化。

幼儿教育《刚要》中提出,要求幼儿教师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内容,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把握最佳的教育契机。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模式去制定教学计划教学方案,那么就无法贯彻这以思想。所以,这就要求,幼儿园在进行幼儿教学课程改革的同时,必须给幼儿教师足够的弹性空间,要让教师自主教学。

首先,可以根据具体班级和地区的幼儿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班或本地区的幼儿教学课程计划,结合幼儿的自身兴趣发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再像传统的教学方式统一设定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制定统一的教材

再次,允许幼儿教师自己根据课程的安排和活动自行调整教学计划。幼儿教师的教学是与幼儿互动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教师自己能够完全的掌握每一个幼儿的兴趣以及幼儿个体的特点。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对教学课程的安排是适应幼儿的学习反应调整的,幼儿园的管理者就不要一味的干预、限制幼儿教师将要制定的计划和所实施的步骤,更不要将其行为视为违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幼儿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变化,同时,也能个给幼儿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计划。

最后,要允许教师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安排,在时间上能够有充分的弹性空间。在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更好的使幼儿教师拥有更多的自主教学空间,以及是教学更充满生机与活力,让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贾丽.幼儿教师教学适应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满洲里市S幼儿园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96.

[3]虞永平.试论幼儿园课程及其特质[J].早期教育,2001(1):26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篇7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寻求教育的内在规律,是要让教育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根据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的需求培养合格的人、有用的人。所以,课程改革的前提应该是保证教育过程的平稳、健康、正常。

但是,目前好像存在着一些偏激与浮躁。把课程改革规定必须要在什么时间内完成,规定在一定时间段之内要出成果。不是探索课程改革所应该走的光明而有前途的道路,而是把课程改革当作一场疾风暴雨的运动,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力图追寻课程改革的光环与金杯。仿佛是教育官员与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定能够排除万难,就一定能够跨上课程改革的同一个平台,就一定能够实现教育的跨跃式发展,课程改革就一定能够把教育存在的问题全部改掉。

既然是探索教育的内在规律,恢复教育的本来面目,课程改革就不应该有成功和失败之说。按照内在的规律办事,恢复教育的本来面目,就必然是循序渐进的,就必然是稳定发展的。教育只有在稳定的基础上才能够有发展。稳定出质量、稳定出效益。

二、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要转变观念,改变行为,这一切,难道仅仅是指教师吗?其实要真正转变观念、吃透课程改革精神,首先是承担课程改革的领导者和教育教学研究者。

但是现在出现一些奇谈怪论,“课程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教师,因为观念不转变,理念不新,教法陈旧,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

在教学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以应试为目的的现象,但是有没有深入细致的分析,根子在哪里?如果教育行政管理者仅是把课程改革放在嘴上,不加大力度的领导。如果教育教学研究者不深入细致的去研究引导,把教育教学的质量仅仅定位成考试质量。如果学校的行政管理者(校长)仍然是心系招生(吸纳优秀学生、广纳财源),心系考试(过分追求升学率,提高片面的社会评价学校的衡量标准和美誉度)。如果社会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就是升学率的高低。在这种状况下,教师们能够全身心的按照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去组织教学吗?

现在为了保证课程改革工作,加大培训力度,要求教师持证(培训合格证)上岗。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均能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均能够认识到我们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的不足。因为教师们都清醒的认识到,要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必须掌握课程实施的技能。而在课程改革的初期,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高课程实施的技能,必须要通过相当数量的研究课来研究讨论,必须要通过相当数量的范例课来观摩学习。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能够根据课程实施初期的一两节课,就能够指责教师“理念和教学脱节,没有真正把握课改精神”吗?我认为不能。

面对这种现状,课程改革的领导者、管理者就必须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就必须按照课程改革的规律,踏踏实实研究,实实在在开展各类“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

如果非要谈谈课程改革的最大的阻力,我认为,课程改革的最大的阻力是课程改革的领导者不具备领导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没有真正起到“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责、仍然用考试成绩这唯一的指标来衡量教育教学质量。

我相信,在课程改革工作中,教师是真正的主力军。课程改革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

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改革

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习惯上用多少次表示),本次改革是第8次,课程改革将不断的进行下去。

一大批有志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学者和基础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努力探索现代教育的规律,把握国际教育的发展前景,深入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了解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理智、冷静的去设计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然而,同样有一些新生代的“学者”,不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却大讲传统文化的不足;不了解中华民族教育内涵却只讲国外的新名词;不了解教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却抓住一点皮毛批判这个不是、那个不对,不了解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却变成了基础教育改革专家。有一些人总是喜欢谈论原有的教育多少个不是,将来的教育多少个是。甚至于把原有的教育称之为是“扼杀人才的教育、是抹杀学生灵性的教育”。仿佛第8次课程改革不是在原有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下开展的,不是在中国基础教育厚实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是这些新生代的“学者”在荒芜的原野上所构建的。从这些“课程改革专家”的言论中感觉到,他们好像不是接受中国的基础教育培养出来人才,他们好像是浸泡在“洋奶”里长大的,只有国外的教育才算得上是教育。

所以,一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者,要理性的思考,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研究教育内在的规律,让教育回归自然,回归教育的本来面貌,使学生真正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同样,我们也希望一些课程改革的专家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多一些平常心。

我坚信,随着社会的进步,课程改革将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之路必将是光明之路。

四、课程改革不应该要求立即上同一个平台

在课程改革起始阶段,有“大家均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要同时上课程改革成功的平台”之说。教育要发展,必然是稳定、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原有基础存在差异,发展就是不平衡的。

差异存在是多方面的,有区域差异、经费差异、管理队伍差异、教师队伍差异、学生生源差异等。

造成差异的主客观因素很多,其中教育策略造成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有些人说:“教育策略本身不会造成差异,只不过是有的人会利用策略,有的人不会利用策略”。实际上,有些教育策略的制定,好像对所有的区域、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有着天地之差别。就拿“要择校、上民办”这样一种策略,各类学校都能够运用吗?再如“高中录取以第一志愿为准”,道理上非常公平,实际上面对多年发展已经存在差异的不同学校,所招收到的学生就存在极其明显的差异。

有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差异是短时间无法消除的,有的差异是永久无法消除的。相同的经费投入,产生的效益也是不一样的,同样也存在差异,由于差异的存在,造成教育发展极端的不平衡,所以教育部在加强对薄弱学校扶持的前提下,提出均衡发展的思路,非常正确。均衡发展不是让发展好的学校停止发展,而是让发展有缺陷的学校加快发展,努力达到高标准的合格要求。所以,均衡发展是一种教育发展的思路,是长期工作的思路,目的是寻求发展,真正得到发展。这样一种思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同样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起始阶段,所谓的“条件不具备”、“课程改革要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就必然要上同一个平台”这样的说法值得商榷,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对于课程改革,关键在于实践与研究,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在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中寻求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五、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会关注与赏识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点对教师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如果关注所教的学生在考试中能否考出好成绩,教师必将回去研究考试、研究试题,力图编出几套突出重点、对路子的试卷。这样的教师,最后必然成为编题和解题的行家里手。由此可见,教师的关注,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对教师的成长同样起着作用。关注点不同,思考的问题不同,行为方式就不同。面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如何关注呢?

难道我们仍然只关注学生考试科目的学习,与考试科目无关的学习我们就不关注吗?不考试的学习活动可以排斥吗?

难道我们仍然只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学生的价值观我们就不关注吗?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与情感应该不理会吗?

难道我们仍然只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就不关注吗?忽视学生的中远期的发展吗?

难道我们仍然只关注对学生的共性要求,对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就不关注吗?学生的自主性、富有个性的学习愿望就可不理睬吗?

难道我们仍然只关注全体同学的健康发展,对个别学生的尊严就可以不关注吗?学生的人格不应该受尊重吗?

难道我们仍然只关注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对学生校外的娱乐活动就可以不关注吗?教师不能够和学生一起开展娱乐活动吗?

难道我们仍然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竞赛出成果的学生,对其他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长就可以不关注吗?

由此可知,教师要学会关注,教师要学会赏识,教师要重新认识学生的成功。我们认为的成功,不是依托在多数学生失败与淘汰的前提下的成功。基础教育的成功,是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均能够得到发展的成功。要取得这种成功,教师必须学会关注与赏识。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思维火花,赏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态度,赏识学生的探究精神、赏识学生的点点滴滴的进步。

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要求学生掌握“双基”吗?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期,有的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特别是在开设研究课、公开课的教学中,高度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而刻意回避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生怕扣上“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知识教学的模式”的帽子。于是乎,想方设法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做文章,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出花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从此项改革的目标中可知:1、原来的书本知识,有“难、繁、偏、旧”的倾向;2、书本知识不等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3、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从课程标准的研制到实验教材的编写,都必须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当然,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如果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综合考虑,是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但是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不是每一节课刻意追求的,是整个课程设计的总体价值观、课程改革的终极价值观。所以,我们不应该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要求来衡量每一节课。

我认为,在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每一位教师均要牢牢把握住课程实施的底线。底线是基础,底线是核心,底线就是新的课程标准中新构建的知识与技能。这种新构建的知识与技能,与我们以前所熟练了解的书本知识是有差异的。如果不能够尽快掌握新构建的知识与技能,仍然用老的书本知识的框架来看待新的课程内容,就是底线没有把握住,基础与核心没有抓牢。由此可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是反对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是要求我们研读课标,钻研教材,重新认识新构建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是核心),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努力将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渗透与教学的全过程中。

七、对教学常规的反思与研究

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条例中,若干个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组织测试、认真辅导、认真讲评等)和若干个统一(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布置作业、统一测试、统一讲评等),是重要的规范条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重要的规范条例,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对提高教学成绩,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认真反思这些教学常规,发现这样高度的统一,是否忽略了教师的创造性?是否忽视的学生的层次性?是否忽视了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重组?再加上各级出版社和教学研究部门某些“教学研究成果”,使得教学参考书、单元检测试卷、天天练、课课练、精选习题集、优秀教案汇编,琳琅满目,品种齐全的配套教学辅助资料滚滚而来。新一代的师范生,刚刚走上教学岗位,配套的大餐任你选择。如果自己不愿意去过多的思考,可以不探究,原样照搬,照样过日子。以至于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第一句话,学生就知道教师要讲的下一句话(学生同样也有教学参考书)。逐渐形成了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均是为了考试,教育渐渐偏离了本来面貌,失去了方向。在客观上造成教学目标是重知识、精英化,教学过程是大批量、流水线,教学评价是选拔性、淘汰式。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原有的教学常规,仅仅是简单的抛弃吗?我们认为不是。要认真备课。认真备课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个人研究以及集体研究。所以,这种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案或学案。要研究上课。这种上课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该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符合新课改精神的上课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是让学生真正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有效教学。要进行练习。因为有效知识的积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没有一定有效训练,根本无法达到要求。这种练习应该是“夯实基础、有效训练、联系实际、强化体验”的练习。反对心中无数、目标不准的大运动量训练;反对在教学中忽视基础,用人为编制的偏、难、怪、繁等“创新”出格的试题来训练学生。

要开展辅导。这种辅导应该是“全面辅导、崇实辅导、因材辅导、及时辅导”。要组织评价。这种评价,不是一味的进行甄别和选拔淘汰式的考试。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和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是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潜能得到挖掘。这种评价应该是“形式多样、主体多元、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必然应该有新的教学常规。所以,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更应该探索创新,尽快形成能够激活教师创造欲望的新的教学常规来促进课程改革。

八、从学生的心里话谈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学生、教学

在1993年,南京市第一中学校团委在庆祝教师节时,开展学生“对您说句心里话”的活动。要求每一位学生不记名的给每一位教师写一句心里话。每一位学生的短语片言,我一直保留至今。当我再次取出阅读时,惊奇地发现,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建议、或意见,竟然是那么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以下是我将学生所写的一句句“心里活”进行了适当的编排并进行了议论,从中是否能够了解学生对教师及教学的要求和愿望呢?化学老师:在初中就知道你的课上的好,希望合作愉快。(议论:学生希望和教师的关系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是启发者、引导者、点拨者。)我很喜欢你的课,不仅仅因为我是课代表,也因为你的教法——好!你用了什么“催化剂”使我们在你的课上“性质”如此活泼,可否告知一二?(议论:体现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参与的前提是什么?是要让学生的“性质”活泼。)化学课上您妙语连出,将一个个知识点融入笑声中。(议论: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学生希望教师们能够将知识点融入笑声中,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巧妙设计,具有驾驭教材、把握课标、整合资源的能力。)

您的课妙趣横生,充满活力,您的课气氛活跃,我们很喜欢听。(议论: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进行学习,前提是什么?是学生喜欢这门课。)化学老师:我非常愿意做你的学生。您就像我们的大朋友,您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你的脾气真好,好像做事也很细。上您的课,似乎是朋友之间谈心,很随和。您的一丝不苟的精神使我感动,奇妙的实验使我对化学充满兴趣。希望你能常带微笑。(议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嘴边上的。您会对学生发脾气吗?您真的能够发下架子,去做学生的大朋友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学生是绝对的不平等。在这种绝对的不平等中,如何体现师生平等、和谐、互动、共同发展呢?)您是我最敬爱的老师,因为你从不发脾气,也不留很多作业。(议论:在应试教育痕迹非常重的教学环境中,我们的教师敢于给学生不留很多作业吗?要敢于不留很多的作业,教师的负担可是不轻的。要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要能够把握住教学的台阶和尺度,要能够经受住家长对你片面的指责和可能出现的不公正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教师真正要能够做到对学生了解。)化学老师:奇妙的化学实验把我带入微观世界。我要用您教的知识制造一切。您是一个做实验富有条理,百做百成的老师。您通过化学实验和课堂讲解使我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请多做一些实验,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化学实验您做的真棒,我爱上您的课。请您时刻提防有毒的化学药品。下次实验时,请为我们准备好防毒面具。对众多化学实验的好奇,成了对化学的好奇,也成了对老师您的佩服。化学是我最感兴趣的课目之一,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会全力以赴学好它,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做更多更有趣更成功的实验吧!(议论:学生对学习感觉到越来越枯燥乏味,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当然愿意积极参与。)化学老师:我对化学试验一直有浓厚兴趣,但对化学的内容不太感兴趣。在今后学习中,我一定改正这个毛病。我的化学学得很不好,但我有信心,我会在您的精心指导下学好这门课程。我在初中对化学兴趣不大,但自从上过您的课后,化学课成了我最爱上的课之一。希望能够在您的指导下更好的学好化学。(议论:对原来学习困难或者不感兴趣的学生,仍然用机械的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是在教书本、教知识,是在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很可能是无效教学。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对这些学生更要关心爱护,更要注重点拨、启发、引导。)化学老师:我希望您能多给我们讲一些课外的小故事、小知识。希望今后在化学教学中,您能使上课的趣味性增强,并让我们也能与化学实验多接触。(议论:学生不愿意成为知识桶,学生不甘心仅仅是呆板机械的模仿教师的操作,学生要求积极参与,学生呼吁教师尽可能的让出三尺讲台,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我们永远不希望出现实验不成功,希望您永远上成功而有特色的课。愿你的风趣与幽默长存。愿您做实验次次成功。愿您在今后能给我们更多的o2。愿酸、碱、盐给您的生活带来方便与乐趣。希望从您那儿得到一种特殊的“催化剂”,使我学习更轻松,学到的知识更多更牢固。谢谢您在我化学中添加的催化剂。谢谢你化身为梯,助我们攀登新的高峰。mr卫:“味道”好极了!感觉真不错!(议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如何做到“味道”好极了,感觉真不错?这就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行为,走“学习、实践、反思、研究、总结、提高”之路,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应他发展的教学环境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九、用新一轮课程改革精神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教学要求小学1年级第九课,统计。今天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猴子、小狗、小猪。可以把它们分类理一理?知道了什么?学生动手剪花朵,按照红、黄、绿、紫四种颜色分类贴在书上,知道什么?从图片上将苹果、梨子、西瓜、桃子、草莓的图形剪下,分类张贴。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教师设计与教学过程:

a教师:学生分组方式:学生分成小组,编号为番茄、黄瓜、土豆、辣椒等。(符合学生学习特征的具有特色的管理方式。)学习过程的激励方式:开展今日冠军榜活动,哪组学生表现出色,在今日冠军榜上就贴上一只本组的蔬菜标记。(学生答对一次,在今日冠军榜上贴上本组的标记,全组学生都非常高兴,鼓掌祝贺,体现出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按照课本的要求贴花朵。设计了一颗神奇的水果树,学生们前去摘水果,先分组统计结果,然后各组累计统计结果。最后通过今日冠军的评比活动,强化统计的基本方法。师生共同进行小结。(教师利用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学生学习,学习的资源可以重新组合,体现出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过程。)

B教师:学生分组方式:把学生分成1、2、3、4等组。(用数据进行分组,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学习过程的激励方式:哪个学生表现出色,就在学生的脑门上贴上一只小星星。(哪一位学生答对了,小脑袋上贴上了一只小星星,这位学生昂头挺胸的走回座位。教师说:给这位同学来点掌声鼓励。小朋友们鼓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按照课本的要求,贴花朵,贴水果,教师提出统计的基本方法。(教师按照教材组织教学,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达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点评学习的过程,就是评价的过程。a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育资源合理构建,师生互动,共同进步。围绕主线(统计),形式多样,在学习中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和谐结合,内容实在,方法巧妙,创意新颖。

案例二教学要求小学1年级,数的加和减。课本上画的彩图非常漂亮。一辆汽车到站了,车上有7位乘客,下来2位乘客,上去3位乘客。车上还有多少位乘客?7-2+3=?教师设计与教学过程a教师教学设计:教师自己是汽车驾驶员,讲台前当成汽车。请上7位小朋友,当乘客。开车到站了,现在下去两位乘客,再上来三位乘客。问题:现在汽车上有几位乘客?如何列出计算式?B教师教学设计:教师为了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特意制作了投影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感觉到效果还不好,解释说,下次我把投影图片制作成抽拉式的,一抽,从车上下来2位乘客,再一推,上去3位乘客,效果要好得多。点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育资源。教师在组织教学前,备课重在备学生,千万不要被所谓的“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而抑制了去思考学生。实际上,教师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既生动有形象。教师充当驾驶员,请7位小朋友到前面来(汽车上)。到站了,请2位小朋友坐回去(下车了),再请3位小朋友到前面来(上车了)。车上还有几位乘客?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学习。要激活教师的思维,唤醒教师的创造欲望,大胆设想,换说法,改条件,变情景,求实效。

案例三教学要求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下)数学第九章轴对称。教师设计与教学过程a教师备课教案:简单列出学生的学生目标,意图让学生自己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平面图,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上节课布置每一位学生带一把剪刀一张纸。上课时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把纸折叠一下,然后剪出一个平面图形。(每一位学生剪出的平面图形可能都不一样)要求学生在自己剪出的平面图形上寻找对称轴并画出。是一条?是两条?还是无数条?将对称轴的学生引入实际生活。备课教案:运用最新理论,设计教学模式,教案上出现框架图,流程图。教学过程:编制多媒体课件,教师设计出各种平面图形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探索对称轴。点评最新的理论仅仅是口头上说说的吗?现代教育技术仅仅是运用硬件吗?千万不能把教师的思维全部定势在备理论、备设备、备模式,就是忽视学生。激活教师的灵性,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其着力点是如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运用各种教育资源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运用。

案例四教学要求初中语文多音多义字的教学。、收藏。教师设计与教学过程教师教:“藏”这个字有2种读音,表示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就说的“藏”,可以表示两种意义。其一是,表示地区;其二是藏族,表示一个民族。学生举手说:老师,这个字有5种解释。,表示地区;藏族,表示民族;藏民,表示藏族的人;大藏经,表示佛教的经文;人体器官五脏,古文称“五藏”。点评激励学生,赏识学生,师生平等,教学生学会学习,这时候是火花迸射的最好时刻。但实际情况如何?教师问学生:你怎么知道的?学生答:我查词典学会的。教师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此学生满腔热情,期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不料却是一盆冷水。实际上,这位学生真是了不起。初中学生主动查词典学习,是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技能。而且教师通过备课仅仅介绍了2种,这时候真是应该表扬学生,激励学生,同时还应该表态向学生学习,肯定这位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态度,以此来激励全体同学。

案例五教学要求:初一政治《人生需要高雅情趣》。教师设计一、学生演讲时事伊拉克战争趣闻。教师点评:收集新闻,关心世界大事,本身就是一种高雅情趣。学生们都有哪些爱好、特长呢?能否给大家展示呢?二、分组介绍展示,邀请教师参与,当评委。谈集邮:方寸天地,情趣横生,是动力,激励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诗歌组:学生自己书写,教师给与指导修改。学生朗诵《绿色》。剪报:自己所喜欢的,剪贴成剪报本。书法介绍:行草篆揩隶。口琴表演:舞蹈表演:茉莉花古筝表演:小记者采访:访问绿色的小诗作者;访问一位教师,您喜欢什么?教师答:最喜欢和学生交谈。三、评析庸俗情趣1、评析学生玩游戏机过度对不对。(学生名言,游戏机是聪明人设计给愚蠢人玩的。)2、剖析中学生抽烟是好事还是坏事。点评把教师的讲台让出来,成为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尽展其才华,比空洞的说教有效的多。高雅的情趣,就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心灵的呼唤、心灵的感受,让世界充满美好,让世界充满爱

十、要读原文,要干实事,要有一颗平常心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高考英语改革

一、有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

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了关于高中英语新课改的内容,对高中英语改革的内容以及改革的方向制定了一个战略方针,对高中英语的改革进行宏观的指导,首先是在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方面。对于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使高中英语随着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有所进步。有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表现有:(1)规范英语教材体系方面的改革。为了更加丰富高中英语的教学资源,英语教材根据时代的要求,与传统的教材相比,做出了很大的变动,更加注重英语口语方面的练习,因此,教材中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比重增加了。(2)课堂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重点有所改变。主要体现在,课堂中高中英语教师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小组交流学习的模式,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加强学生沟通交流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3)在英语必修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选修英语课程。主要是为了增加学生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的了解以及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目的也在于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4)增加了英语课程之间的区分。比如,英语精读以及英语泛读,精读也就是对英语教学以及英语学习的精细掌握,泛读也就是减少了高中英语学习的难度,这样对英语精读以及英语泛读的区分,有助于不同英语学习能力以及不同英语掌握程度之间的学生都可以学习英语,避免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在英语精读课上听不懂的情况的发生,兼顾到所有的学生。

二、对高考英语改革的分析

为了应对新课改的要求以及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考英语也应该及时地进行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英语在高考上的选拔优势,为社会以及高等学校选拔出真正的有水平的优秀人才。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关于高考英语在题型方面的创新和改革。不能总是遵循传统的老套的考试题型,要不断地针对高中英语新课改中有关英语改革的细节,对高考英语增加对新课改下新知识方面的检测,要体现出对英语听力的重视,语法以及阅读和作文的比重都应该依据新课改的内容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调整与安排。关于一些比较旧的知识和旧的题型,应该及时地进行舍弃,比如,一些传统的填空,还有一些单句测试。(2)有关高考英语听力方面的改革。对听力题型以及听力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就是对应了新课改中有关英语听力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三、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和高考英语改革的关系

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高中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办法。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况,而且,在这一方面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在高考英语改革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配合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因为高中英语课程有所改变,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就会变动,就要求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测的高考,也应该及时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但是现实情况是,高考英语改革与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接轨。另外,高考英语的改革也应该发挥引领指导的作用,应该对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发挥一个引领的作用,指导英语课程的改革。

总而言之,应该正确地处理好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和高考英语改革之间的关系,使高考英语的改革对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作出指导,而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应该带动高考英语的改革,使他们同时发展,为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柳丽萍.新课程标准下高考英语语法知识测试改革思考[D].湖南大学,2011.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篇9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人类的生活是生活在时间的深度上的,现在的行动的发生不仅在预示将来,而且也根据了过去。如果你随意忽视过去,不去思考甚或损伤过去,那么你就妨碍自己在现在去采取有理智的行动。”课程是教育的“心脏”,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课程改革水平的高低。本文试图实事求是地研究、反思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探索农村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期对当今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的策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演进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经过一系列的拨乱反正,以适应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这两个教学计划的突出特点是:逐步消除课程中的消极影响因素,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强行推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现了课程的权威性和基础性,表现为课程门类齐全,课程实施重新恢复到侧重“双基”的道路上,尤其是首次明确了外语科目的开设和要求,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这两个计划的规定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课程门类多,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重;同时,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必修课程,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对农村学生来说,这些弊病体现得更为充分和具体,有必要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进行特别的调整和规范。

针对上述文件存在与农村不相适应的现实,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上,要突出“农村教育要为农村服务”的宗旨;在课程实施上,建议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切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根据灵活的办学形式选择课程,教学应讲究质量,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各类小学的教学内容都要注意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多数教师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高年级应适当增加农村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内容。

不难发现,该文件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内容上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使课程与农村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找到有效的结合点,增强课程的适切性。更加有效地为农村服务,为农业的发展服务。

(二)探索实践时期(1985―1997)

1985―1997年,全国各地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和适切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使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呈现出一段曲折的历程。

在课程管理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开始确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使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拥有了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部分权利。1985年5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7年我国农村教育开始了以“主要为当地建设服务,兼顾升学”为指导原则,进行了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分级管理体制确定后,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增加课程适切性提供了体制保障。

在教材编审上,1985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规定把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和审查分开。1986年9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向审定制的转变,这是我国教材建设史上的重大变革。1988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初审稿),并且在全国成立了8个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委员会,提倡各地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编写适应当地农村中小学需要的教材。教材的编审分离和选用制度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与农村实际之间建立适切性提供了现实的桥梁。

1992年,国家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了过去以学科课程为主的模式,提出中小学课程由学科类和活动类两部分组成,增加了适量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并在初中毕业年级安排适量的选修课,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对外语、数学等学科实现分级目标要求,安排乡土教材的教学时间等。这一文件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规定了地方在课程设置方面前所未有的自主性,既调动了地方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也强化了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农业服务的功能;其次,它更加贴近了农村学生的实际,为农村学生实现个性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1989年5月,国家教委组织的有规模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为摸索建立与当地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课程方面,“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开发课程资源,为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天地,也为今后全国范围内更大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全面展开时期(1998-)

1998年12月,教育部在长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确定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蓝图,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明确提出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注重农村教育与农村需要的结合,指出应该“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它提出,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明确指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调整和

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当年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部级实验区的中小学开始实验。到2004年秋季,新课程实验扩大到全国2576个县(市、区)。根据教育部部署,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至此,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经验

1 营造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最开始规定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要结合实际,到某些课程可以自主设置,到乡土教材的出现,到教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后落实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个过程既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逐渐实现适切性的过程,也是走向科学、保证落实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保驾护航的过程。在今后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积极认真落实农村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有创造性的予以发挥,积累经验,为全面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 基础性和适切性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是基础教育,其次才可能注意到其农村性。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必须考虑如何保证基础性、全面性、发展性。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适切性,表现在对农村实际状况的适切性、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适切性、对农村学生发展的适切性。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拨乱反正之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就把如何体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适切性放到了关注的焦点上,并进行了一系列点面结合的探索实践,注重在课程结构中加强与农村实际相关的乡土课程、劳动技术课程,加强对于难以升学的农村学生的职业技术类课程,突出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尤其是1992年以后,地方课程的出现使课程改革的弹性更加突出,既调动了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又使课程进一步突出和明确了与当地结合的特色。

但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在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然遇到了诸多的抗阻因素,如:教育观念滞后、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感不够、广大农村的中小学师资普遍存在质量偏低的问题、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短缺、教师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培训、农村学生对新课程的不适应、农村家长对新课程的不理解,等等。为了使课程改革在广大农村地区更为顺利深入推进,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要分析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情况更复杂,涉及的因素更多。未来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应当是整体的、全方位的改革策略。

1 准确定位,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农村教育最大的“困境”在于其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重新认识农村教育、重新构建农村的教育体系。

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中小学课程目标体系,应当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国家的一般性的目标要求具体化、多样化;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时代性和差异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应当有地方特点,小学、初中和高中等不同学段要有阶段性的目标,以体现发展程度的差别,同一阶段的课程目标中还应当区分最低要求和较高要求等不同层次,以便于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施教。

2 发掘资源,改善课程发展环境,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进行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当有计划地突出农村教育的地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课程改革经费保障机制;要积极筹划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快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教学设备添置、教育资源开发;要树立城乡整体的教育观念,加强城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把城乡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规划;要确立基础教育的基准,保证农村基础教育所有学校的人员、经费、校舍、图书等基本条件,保证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明确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完善地方课程,建立校本课程。也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3 扩大改革成果,提高评价机制的改革实效

对农村学校来说,应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学校评估。对于农村教师来说,以教师现有水平为基础,确立个性化的发展目标,逐步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对农村学生来说,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通过改革考试形式、采取多种非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促进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

通过这种评价体系,每一学校、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现有基础,形成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和努力方向,通过评价使每个人、每所学校在已有的基础之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向着各自的目标前进。这是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4 加大力度,多渠道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当前制约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大投入,为教师学习提供平台。加强农村学校互联网建设和图书室建设,为农村教师提高自我素质开辟途径、提供机会。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篇10

1.多数教师认为数学课程改革具有必要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再以提高升学率作为学校唯一教学目标。当前所提倡的是一种新价值观以及教育理念,这种转变与时展与社会进步相吻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学教师应当以一种专业角度去认识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教学价值以及意义;另一方面,教学从学生角度出发,活动的开展应当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发现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素养提高十分有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社会进步以及个人发展需要。通过分析调查发现,大多教师都认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为传统数学知识点具有一定难度,内容也未跟上课程发展步伐,教师注重在知识点上做深入分析,这些现象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压力较大,最终使得数学这门课程有利于培养精英,而对普通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毫无帮助。

2.教师大多认为课程改革具有实用性

在调查分析中,衡量新课程是否有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师教学风格方面、课程目标清晰性方面、教师专业能力方面、评价方法可操作性方面。从最终教学效果来看,教师在实用性认识方面大多倾向于积极面。大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能够较好适应新课程教学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教师授课阶段里清楚课程目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这就表明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可操作性。在教学方面教师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多,需要探索的知识点也愈来愈多,随着教学时间缩减,教学任务也就无法完成。有教师指出:“每个学期数学教学中,内容含量比较大,这样对学生毫无益处,同时,教材习题难题设置比较多,有些数学知识点在编排方面存在问题,例如在绝对值不等式中,这部分内容学生并未接触,然而,在习题部分却设置了题目练习。数学在内容方面尽管有一些变化,但总体来说,变化不大,而其中思想理念的转变就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深度方面、层次方面不够明确。”还有教师指出:“课程改革在教材编写并不具备实用性这一特点,因而,在使用过程中也就出现了许多麻烦,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课程改革出发点很好,然而,教材编写以及标准制定应当与学生接受水平相吻合,并且在知识结构方面也要做到合理。前期知识学习应当为后期数学知识点的学习铺垫,例如,高一阶段数学课程学习中,应当要加入一元二次不等式以及分式不等式解法。”这样能让初中高教材顺利衔接。

3.学校基本上形成了课程改革的实施环境

教师在课程改革方面认同感通常也有学校文化的影响,学校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过程中,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校课程改革的态度都对教师认同感产生了一定作用。学校定期举行教师合作,使教师之间能够进行经验的沟通交流工作。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学校配套的硬件设施方面以及教学资源方面认同感不高,许多教师,尤其是县级、乡镇教师大多反映学校中不具备配套硬件设施,尤其是教科书中新增知识点部分,例如高中阶段在算法方面、统计方面都无法进行电脑操作。有教师认为:“高中阶段算法这一部分教学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操作,然而,这在许多学校还无法实现。课程改革在发达区域实施起来比较容易,而对于偏远农村来说,课程改革在实施方面就出现了一些困难。除了在一些重点高中,其他学生无法做到将多媒体这一技术手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同时,在教材编写方面还存在教科书与教辅材料无法配套这一现象,有教师指出:“习题与数学教材无法匹配,与新教材搭配的相关习题并不多见。在新教材中,有些知识点内容已经删去,然而,在习题中仍旧再次出现。”为此,我们要充分参与教研,实践调查,让我们的教材更进一步走进生活,走进我们的平凡一线教师的视野。

4.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十分有利

教师在课程改革使学生具有更多发展空间上有较高认同感,但是,从学生角度来说,少数教师认为课程改革加剧了学生学习负担。有教师指出:“初中阶段学生强调让学生进行多次练习,到了高中阶段教学模式有所改变,就高一阶段学习来说,函数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兼顾高考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贯彻素质教育,这对教师教学也就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教学过程采用正确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发展。”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程改革认同感上并没有很高,尽管大多教师赞成课程改革,并且能够较好把握数学教材内容,对教材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理解,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目标转变相应的教学方式。然而,还有一小部分教师持反对意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消极态度,因而,这部分教师在认同感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认同感在课程改革上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认同感,促进数学教学更为高效地开展。

数学的学习不能仅仅靠着一成不变的传统,有的时候我们需依靠着过去的传统,有的时候也需要拓展一下新的改革,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改革中继承传统,在传统中颠覆传统。因为知识在变,学生在变,我们的课程不能一成不变,如此才会让学生在短时间里面有着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