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手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3:59

投资理财手段篇1

【关键词】个人理财风险收益决策

一、个人理财投资产品分类

投资理财产品按投资对象可以分为储蓄存款、本外币理财产品、股票、债券信托、期货、黄金、房地产等;按投资期限分类可分为短期和中长期理财产品;按本金保证程度可分为保本类和非保本类理财产品;按币种可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

二、个人投资理财主要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状况、投资意识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与风险,在本节中我们将分别剖析存在问题与风险的成因,将从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剖析,寻找其中关键点,使得投资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一)投资手段风险。

从第三节的投资理财市场情况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者在投资手段上存在较大的风险。其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第一,选择的投资手段过于单一集中,最求“短平快”,高收益的投资手段,不利于风险分散,进行投资的多样性组合;第二,对于投资手段的选择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对于很多构成的金融产品缺乏基础的了解;第三,缺乏对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判断,在选择投资手段中并没有构建一个健全的风险承受意识。

而投资手段风险主要体现在投资期限短,过于追求高风险带来的高收益回报,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者一方面对于不同的投资手段不了解,另一面对于不同投资方式带来的风险也不了解。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投资手段的单一,而非理性的趋利投资观也使得投资的手段集中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领域。

(二)投资产品风险。

将投资理财风险进行简单的剖析,可以显而易见不同投资手段选择的金融产品其本身各自的风险组合起来得以呈现总体的风险。产品自身存在的风险根据其各自不同的金融产品性质也有着迥异的风险特征,但总体而言,均是遵循着纵向以风险收益成正比这一基本原则,横向以货币,债券,基金,股票,黄金,外汇,期货为轴线风险递增。

对不同的产品自身风险进行分解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如货币理财产品存在面对通货膨胀时的购买力风险;债券受市场中利率影响存在利率风险同时面对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信用风险;基金、股票也存在被套牢的可能性,对于特殊事件,政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对股价造成沉重打击;而黄金高昂的中间交易费用无疑提升了其变现风险;外汇交易市场受汇率影响波动较大;而其他以期货为代表的衍生金融工具更是存在诸多不可控风险。

(三)投资渠道风险。

选择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银行等不同的投资渠道,也会存在相应的风险。其风险主要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投资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投资准入门槛过高;理财产品设计存在缺陷等原因构成。

例如基金公司在募集基金时,对于客户并无详细的基金投资细节披露,只是在简单介绍基金类型,基金经理资历,该类基金往期业绩后,便进行发售。而对于基金日常的操作也缺乏一个为投资者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同时对于投资期限,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等投资要素语焉不详,鼓励投资者参与风险较高的股票型基金以实现自身利润等情况,投资渠道无疑对消费者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投资误导。

三、风险控制解决方案

(一)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是解决个人投资理财风险的核心手段。优化的投资组合能够削弱单个产品对整体组合的影响,降低整体风险,提供多渠道的投资选择,并且也对于整体的流动性和结构性根据自身财务目标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

1952年,马克维茨提出了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并以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后世进行投资分析的不二法则,该理论提到若干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总体收益为各加权平均数,而风险却并非加权平均风险,投资组合能够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并且在对于风险这一概念的认知上,实现的里程碑式的跨越,认为风险是整个投资过程的核心而非简单的回报。并且论证了通过有选择性的投资组合能够有效降低投资风险的观点。

投资组合理论不仅在公司财务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同时也是在个人投资理财中最为主要的风险控制方式。它能实现最佳的风险管理定量分析,在风险与收益两者之间进行均衡,从而找到最优的财务行动方案,为投资者实现预期收益与可承受风险的平衡点。

(二)委托专业机构。

针对当前大多数投资者对于投资的金融产品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也无健全的投资风险防范意识。机构投资者对于投资领域的专注使得其在投资上具备更多优势;专业的分析人员,广泛的信息获取,快速的批量操作,缜密的工具模型,这些都是个人投资者所不具备的。一般而言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个人投资风险的重大因素,而委托专业机构显然能够弥补个人投资中这一显著缺陷。

委托专业机构,能够获取优质的投资渠道,并且多样化的渠道选择也能够降低中间成本,分散由于理财产品设计不合理带来的渠道风险。在社会上广泛募集的资本也使得其避开了优化资产的高准入门槛,能够采取更多风险收益比较高的投资方式。

参考文献:

[1]谢怀筑.个人理财[m].中信出版社,2004.

[2]陈琼.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0,02.

[3]吕幼鹏,王日秋.中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比分析及发展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9,04.

投资理财手段篇2

初涉职场的单身月光族

这一阶段的女性大多处于单身或准备成立新家的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女性没有太多的储蓄观念,她们一个月挣5000元,就买4000元的包或衣服、1000元的化妆品;基本不在家做饭,顿顿在外解决;往往3个月就会换一次手机……她们生活自由,有赚钱的能力,更有花钱的激情,但他们的银行存款永远是零,经常面临借债的窘境。她们应该怎么办?如何摆脱左手进钱右手出的困境。

特征

这一阶段有相当一部分的女性没有太多的储蓄观念,“拼命地赚钱,潇洒地花钱”是其座右铭,因此,“月光女神”随处可见。

建议

由于没有积蓄,月光族可选择基金定投作为核心的投资方式,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强制自己学习投资理财。由银行自动划账,将收入的一部分划拨到基金账户中,达到强制投资的目的,防止盲目、无节制地乱花钱。长期定投指数型基金还能避免资本市场的大波动,有效提高长期投资收益率。

初为人妇的巧妇人

刚刚步入二人世界的女性,随着家庭收入及成员的增加,开始思考生活规划。因此,大多数女性开始在消费习惯上发生巨变,开始摒弃“月光族”的不良习惯,投资策略也由激进变为攻守兼备,但不可否认,女性理财也存在一些误区和不正确的理念。

误区

很多已婚妇女对于保险有自己的认识,她们习惯性地为丈夫购买各种健康保险,“老公是家的顶梁柱,应该把钱投给更重要的人”,而从没考虑过自己。这一方面体现出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女性对自身关爱的缺失。实际上,这正是很多女性投保的误区,特别是已婚女性,常常忽视关爱自己。

方案

将保险投给更具价值的人,让其创造更多价值,听起来有一些道理,但这不是全面的投保观念。如今的女性,既有工作压力,也有家庭压力,女性更应该在身体健康上投资自己,才能使整个家庭保持平衡。建议广大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在给丈夫、孩子投保之余,也多为自己考虑。

初为人母的半边天

这一阶段的女性都较为忙碌,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老人、丈夫的多重责任,承受着较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这个阶段的财务保障变得尤为重要。

特征

这一阶段的女性,在收支控制上已经比较能够收放自如,善于持家,但缺乏综合的理财经验。

建议

一般来说,孩子教育基金的投资方式主要是相对稳妥、收益化高的多样化投资渠道。比如开放式基金、外汇理财产品、债券、人民币理财产品,这些理财工具都是稳妥、有效地增加家庭理财收益的手段。教育金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需要L期投资,笔者建议长期投资要尽早开始,以一定的目标金额为例,投资起点越早,为了达成目标每月需要支出的金额就会越少。

为退休后准备养老金

由忙转闲、准备退休阶段。这一阶段的女性,子女已独立,忙碌了一辈子,投资策略转为保守,开始为退休养老筹措资金。

特征

在寿命问题上,女性比男性长寿已经成为世界共识。世界人口统计表明,全球60岁以上的老人中,男性占比44.8%,女性占比55.2%,而80岁以上老人中女性占比更是高达65.4%;此外,世界上78%的男性老人有配偶,相比之下仅有44%的女性老人有配偶。

由于女性预期寿命一般较男性长3~7岁,加上婚姻习惯中男性平均比女性大2?5岁,夫妻双方的生存年龄将相差10岁。这也就是说,大多数女性在晚年时,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里需要自己照顾自己。这就使得女性应该尤其注重养老问题。

建议

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适当补充一些商业养老保险的投入,年轻时每月投入适当金额,就当是强制储蓄,退休后即可每年(或每月)领取养老金,适当补充家庭养老资金,这样即使年老时配偶不幸先离去,自己也可以不为养老资金而犯愁。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对于投资理财的需求是不同的。

对于30岁之前的女性,这个阶段的收入一般在一生中是最低的。所以投资理财要注意3点:坚持记账、强制储蓄、精明消费。

投资理财手段篇3

2007年5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了《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对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本文试图结合中央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体制,从投资者财务的角度,认识财务预算管理手段的含义,探讨运用这一管理手段实现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目标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

一、投资者财务预算的重要内涵

财政部于2007年的《企业财务通则》提出了“投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的概念,其中第十二条和十三条对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进行了明确界定。《通则》对两者的财务管理职责的划分非常清楚,明确界定了资产委托方与受托方的财务管理责任。

从《通则》相关条款的字面来理解,经营者和投资者分别负责“编预算”和“批预算”的工作,但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和企业实际运作来看,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财务预算具有三个重要含义,以下分别予以论述。

(一)财务预算是投资者和经营者双方认同的资产经营契约

对于投资者而言,财务预算是对其所出资的预期回报;对于经营者而言,财务预算是对其经营管理业绩以及取得报酬的预设目标。由于两者的目的截然不同,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将两者目标结合和平衡,并能够量化记录和后评价的载体。应该进一步说,对于集团企业的母公司而言,子公司财务预算的首要意义就是母公司(或其产权代表)和子公司经营层签署的年度资产经营合同。

(二)财务预算是投资者控制资产安全风险的重要工具

对于投资者而言,资产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而现实中,资产损失从来都是事后出现的。抛开法人治理结构及经理人道德风险等因素外,财务会计报告的滞后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多级次集团企业中,分支机构的财会信息滞后成为制约总机构或高级次公司经营者进行经营决策的重大障碍,而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点更加明显。因为相比经营者,投资者不但要忍受会计报告信息的时间滞后,还要忍受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空间滞后。而借助于财务预算这一管理手段,投资者可以在经营期对涉及资产安全的事项进行事前约束,比如投资范围和总量、委托理财等高风险业务、金融工具使用以及担保规模等。对于集团企业而言,母公司对子公司有关资产营运的授权限制是保证资产安全的底线,而财务预算则是保证这一底线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工具。

(三)财务预算能够贯彻投资者的特定管理意图

在这一点上,中央企业很具典型性。国资委依照国务院授权对央企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权利,而按目前央企的治理结构,母公司受国资委的委托,对子公司(包括上市公司)进行监管。

国资委与经其授权的央企母公司不但具有广泛意义上的股东身份,同时也是贯彻国家各项特定政策的代表。比如,在国资委对中央企业2008年财务预算报告的编制要求中,明确将企业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科技投入三项特定指标列入了预算报告的范围。

二、投资者财务预算的管理目标

对投资者而言,财务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保证资产保值增值。同时,由于资产委托关系,投资者必须要关注经营者是否能够切实履行资产受托经营责任。所以,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的管理目标有两个:一是经营绩效评价,二是优化资源配置。两者当中,前者偏重于“管人”,后者偏重于“管资产”。

(一)以目标管理为手段,对经营绩效进行监控管理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母公司的定位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获取投资收益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控股公司,另一种是以战略经营为主要目的的实业管理型公司。从我国央企的现状看,大多数属于后者,即母公司既是子公司的投资者,又是集团战略的制订者和组织实施者,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负有直接责任,而不仅是财务账目上的投资关系。基于这样的现状,作为投资者的母公司必须发挥对子公司经营绩效的监控和评价职能。

通过财务预算手段进行经营绩效管理,必须借助于全过程财务预算管理才能切实实现,其中的管理核心是事中控制。投资者财务预算控制可分为目标设定、过程控制、结果评价三个步骤。

1.通过认可财务预算计划的方法,确立资产经营目标

经营者编制的财务预算方案必须得到投资者的同意才能实施,这就意味着,投资者为经营者提出了特定期间(通常为一年)的资产经营目标。央企内部普遍推行的资产经营责任书签订制度正是起到了这个作用。

2.通过定期取得财务报告和经营者专项汇报等方式,了解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掌握预算执行的差异及成因,对经营行为提出意见

从预算控制的角度看,事中控制最重要,对于经营行为是否认可并提出意见,是事中控制的核心。前已述及,由于央企母公司属于战略经营型,而非财务投资型,所以,必须行使事中控制职能,否则财务预算管理将流于形式。需要指出,事中控制不应该被认为是干涉企业的经营行为,从保证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看,这是投资者必须履行的作为。

3.通过预算执行的结果分析考核,对资产经营情况做出评价

预算期完成后,经营者应当向投资者报告资产的经营情况,包括公司业绩和管理层履职情况,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的管理层对生产经营有关分析和讨论就是向其所有股东提供的经营业绩报告。需要指出的是,投资者应该对经营者的业绩做出评价,但资产经营责任分析、考核和评价要区分主、客观因素,而不能一味“以数据论成败”,对于经营者不可控的客观因素要进行量化分析,还原后对照设定目标,才能得到客观的评价结论。

从现实情况看,不论是国资委对中央企业集团的业绩考核,还是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对所属子公司的经营责任考核,都体现了不同级次的投资者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实施绩效管理的思路,成为投资者实现“管人、管账”目标的有力工具。

(二)通过财务预算手段,优化资源配置

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的另一目标是优化集团的资源配置。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财务预算管理目标存在差异,经营者财务预算的管理目标是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益,而投资者财务预算的管理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对于经营者来说,所关注的是投资者委托经营资产的经营效益如何;对于投资者来说,则应当把所拥有的资源优化配置,以达到保值增值的最佳效果。

三、避免走入两个误区

作为中央企业,要顺利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发挥财务预算的管理作用,必须在管理角色上对投资者和经营者进行区分。母公司要对自己的管理目标有清楚的认识,正确应用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手段,防止出现两个倾向:一是把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工具与经营者预算混为一谈,用子企业经营预算作为投资者预算;二是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只管宏观,“只问结果、不管过程”,看似与经营者财务预算清楚分离,但实际上极容易出现过程失控。

(一)经营者财务预算与投资者财务预算不能合二为一

前已述及,经营者和投资者财务预算在管理目标、管理方法上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经营者财务预算是投资者财务预算的基础,两者之间是递进、衔接的关系。

从目前央企的实际情况看,经营者和投资者财务预算重合程度很高,投资者财务预算思路还有待探讨和明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央企的主营业务基本固定,央企自身不具有自主选择的可能。但根本原因是央企对集团化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一个企业集团一般情况下必然涉及多个行业,即使只涉及一个行业,也一定涉及这个行业中的多个子行业,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企业集团了。因此,央企母公司必须准确认识自己在集团整体组织架构内的角色,突出投资者地位,用投资者的眼光审视资源配置效果,运用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手段驾驭经营行为,优化存量资源,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投资者财务预算管理不能“只问结果、不管过程”

这是另外一个容易出现的倾向。理论上,在投资者管理参股子企业时,由于对被投资企业没有控制权,没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投资者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所以只关注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结果。但事实上,许多投资者由于对自身定位存在偏差,对于控制的子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也存在“只问结果,不管过程”的问题。

投资理财手段篇4

一、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防止盲目投资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而财务管理的目标则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境外投资,也应当以拓展市场、追求投资收益回报为基本出发点,那种仅仅为了规模的扩张、而不考虑投资经济效益的盲目投资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是不可取的。当前,席卷全球的企业兼并重组浪潮和破产清算浪潮正好印证了这一观点,尤其是全球最大的能源供应商安然公司的倒闭,为那些不追求效益仅追求规模而盲目扩张的企业经营者敲响了警钟。在进行境外投资决策时,一定要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进行科学的投资可行性分析,尤其是投资效益的分析。只有对那些有投资效益的项目,才能进行投资。财务部门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应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估算,在进行效益估算时,对使用的数据一定要通过多方调查论证,尽量使用准确的数据。在项目可行与否的结论上,要重点把握投资回收期、内含报酬率、净现金流量等关键评价指标。只有在项目可行性分析环节起到财务闸口作用,才能将境外投资的决策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二、充分利用全球金融资源,进行多渠道融资

要防范与规避海外投资的融资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准确测算项目资金需要量,防止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其实际资金需要量高于预测资金需要量,即项目尚未建成就出现资金缺口;二是项目正常运转后,应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从严控制款项的收支、按定单采购原材料、按定单组织生产以减少库存积压,从而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三是准确进行资金缺口预算,提前准备融资方案。一般来说,公司在年初制定年度预算时,就应当制定年度现金流量预算,测算全年资金缺口,并提出可供选择的融资方案,供经营决策者参考;四是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择优选择融资方式,进行多渠道多方式融资,如当地融资和国内融资相结合,进行当地抵押贷款融资、票据贴现融资、从关联公司拆借融资、通过国内跨国银行的全球授信额度进行融资等。

三、充分利用当地信息资源,规避政策风险

要有效地规避境外投资的政策风险,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信息资源,采用“借力”手段来实现。一是通过当地或国际上知名的会计师楼、财务咨询公司的咨询服务来实现境外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日常会计业务的核算、财务报告的提报、纳税的申报和各种投资优惠政策的享有等;二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财务管理人才进行境外公司的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本土化。财务管理本土化,是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规避政策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四、建立科学的财务监控体系,掌握财务控制权或监控权

对境外投资进行有效的财务监控是防止境外企业资产流失,实现境外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保证。失去了对境外投资的财务监控权,就失去了对境外资产的支配权。一个科学有效的境外投资财务监控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财务监控权与股权相匹配的原则。对境外独资公司,投资方应当具备百分之百的财务控制权,财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等一切财务事项均应由投资者进行决策。对中方占大股的境外合资企业,中方投资者应当享有财务人员的聘任、考核和报酬决定权;对中方占小股的境外合资企,中方投资者应当享有定期或不定期查阅、审计企业账务的权利。

二是定期提交财务报告的原则。每月、每年定期向投资者或股东提交月度、年度财务报告是投资者实现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我国一些境外投资企业中,却出现了拖期提报或不能提报财务报告的怪现象。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对境外投资监控不到位引起的。这种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境外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因为现代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或决策者是相分离的,财务报告是经营者提供给所有者或决策者的境外投资企业运行状况的总结,所有者或决策者通过财务报告反馈的信息进行新的经营决策,以保证境外投资企业更好地发展与壮大。

投资理财手段篇5

一、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防止盲目投资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而财务管理的目标则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境外投资,也应当以拓展市场、追求投资收益回报为基本出发点,那种仅仅为了规模的扩张、而不考虑投资经济效益的盲目投资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是不可取的。当前,席卷全球的企业兼并重组浪潮和破产清算浪潮正好印证了这一观点,尤其是全球最大的能源供应商安然公司的倒闭,为那些不追求效益仅追求规模而盲目扩张的企业经营者敲响了警钟。在进行境外投资决策时,一定要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进行科学的投资可行性分析,尤其是投资效益的分析。只有对那些有投资效益的项目,才能进行投资。财务部门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应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估算,在进行效益估算时,对使用的数据一定要通过多方调查论证,尽量使用准确的数据。在项目可行与否的结论上,要重点把握投资回收期、内含报酬率、净现金流量等关键评价指标。只有在项目可行性分析环节起到财务闸口作用,才能将境外投资的决策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二、充分利用全球金融资源,进行多渠道融资

要防范与规避海外投资的融资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准确测算项目资金需要量,防止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其实际资金需要量高于预测资金需要量,即项目尚未建成就出现资金缺口;二是项目正常运转后,应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从严控制款项的收支、按定单采购原材料、按定单组织生产以减少库存积压,从而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三是准确进行资金缺口预算,提前准备融资方案。一般来说,公司在年初制定年度预算时,就应当制定年度现金流量预算,测算全年资金缺口,并提出可供选择的融资方案,供经营决策者参考;四是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择优选择融资方式,进行多渠道多方式融资,如当地融资和国内融资相结合,进行当地抵押贷款融资、票据贴现融资、从关联公司拆借融资、通过国内跨国银行的全球授信额度进行融资等。

三、充分利用当地信息资源,规避政策风险

要有效地规避境外投资的政策风险,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信息资源,采用“借力”手段来实现。一是通过当地或国际上知名的会计师楼、财务咨询公司的咨询服务来实现境外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日常会计业务的核算、财务报告的提报、纳税的申报和各种投资优惠政策的享有等;二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财务管理人才进行境外公司的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本土化。财务管理本土化,是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规避政策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四、建立科学的财务监控体系,掌握财务控制权或监控权

对境外投资进行有效的财务监控是防止境外企业资产流失,实现境外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保证。失去了对境外投资的财务监控权,就失去了对境外资产的支配权。一个科学有效的境外投资财务监控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财务监控权与股权相匹配的原则。对境外独资公司,投资方应当具备百分之百的财务控制权,财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等一切财务事项均应由投资者进行决策。对中方占大股的境外合资企业,中方投资者应当享有财务人员的聘任、考核和报酬决定权;对中方占小股的境外合资企,中方投资者应当享有定期或不定期查阅、审计企业账务的权利。

二是定期提交财务报告的原则。每月、每年定期向投资者或股东提交月度、年度财务报告是投资者实现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我国一些境外投资企业中,却出现了拖期提报或不能提报财务报告的怪现象。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对境外投资监控不到位引起的。这种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境外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因为现代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或决策者是相分离的,财务报告是经营者提供给所有者或决策者的境外投资企业运行状况的总结,所有者或决策者通过财务报告反馈的信息进行新的经营决策,以保证境外投资企业更好地发展与壮大。

投资理财手段篇6

关键词:绩效评价成本分担投资机制

高等教育发展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人文精神和国家形象。国家不仅要保障每个公民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要保证个人在深造过程中的有效性发展,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双赢效果。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需求,需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借助经济手段,对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及高校投资多元化方式进行重新定位和整合,实现高等教育领域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1.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以成本分担理论作为高校财政投入机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由最初的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过渡,可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1.1政府完全承担全部财政阶段(1949―1979年)

此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主体结构单一,实行“一包二统”的财政体制,一切由国家包下来,一切由政府统起来。政府拨款是高等教育所需经费的唯一来源,国家既是办学者,又是管理者,高校发展过程中权限不规范,产权不清晰,办学模式单一,学校规模效益差。

1.2非财政性投入开始出现阶段(1980―1999年)

1980年,中央不再统一高等教育财政,中央所属院校由中央负责,地方院校由各省财政部门负责投入。1985年,高校经费由“基数加发展”改为“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由“结余收回”改为“经费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1997年,在“并轨”试点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全面实行收费制度。高等教育财政从完全由政府拨款过渡到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1.3高校财政投入多元化发展阶段(1999―至今)

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规定,“明确高校的法人资格,高校在招生计划、学科专业设置、财产管理等7个方面享有自。”高校开始作为独立法人面向社会招生。同时,高等教育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扩招,社会民间资本通过借贷、股份制等资本组合模式进入高校,民办高校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我国高校财政投入形成了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

2.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面临的现状

2.1政府主导的财政投入模式难以适应高校发展需要

2002年起,财政部对划拨教育经费部门实行“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的核算方式。要求“部门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收支不挂钩,支出要透明”,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但经费核拨权在财政部门,高教规划和政策制定在教育管理部门,造成了财权和事权的分离,政府通过财政手段调配教育资源缺乏科学性,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调控缺乏话语权,造成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的低效或无效经济管理活动。

2.2高校财政经费投入比例减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平衡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6年的78.56%下降到2004年44.73%,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更是下降至37.22%,下降速度快,趋势明显。反映出现今我国政府投资高等教育总量偏低,政府投资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充分。其次,我国高等教育经费集中投入到重点高校云集的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投入少,造成区域间教育投入的不平衡。而同一地区不属于重点院校的地方高校经费来源甚少,投资少,发展难以维继。现行的经费投入模式造成了区域、层级之间的投入差距。

2.3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

我国政府主导的资金使用机制弱化了教育机构服务市场的定位,而在高校管理中,校领导由上级政府机构任命,学校管理中行政色彩浓厚,管理上因循计划经济体制,容易造成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在资金使用上,高校缺乏科学规划和监督,在本身可控的教育经费使用中,极易造成有限财政资源的浪费。高校财政管理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利用,资金的投入方式和比重缺乏科学性。

3.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策分析

3.1实行多政策参数的拨款方式,规范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中国现行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主要以学生数作为拨款的单一政策参数,难以有效激励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一些学校为了获取更多的财政拨款而盲目扩招。现行的较好方法是建立多政策参数的拨款方式,这一拨款方式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各类、各地区高校的实际成本,根据区域布局、财务状况、教育成本等,有侧重点地进行拨款。同时,还可以合理地补偿经济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异。

3.2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我国教育的投入不足公共财政的4%,更逞论高等教育的投入比重。在美国,私立大学自己筹措的经费约占学校经费总收入的90%左右,哈佛、耶鲁等名校跟企业、政府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关系,硅谷的兴起更是离不开与斯坦福大学的科研合作。参考国外筹措高校经费的经验,合理、科学地推动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高校与社会接轨,培养学生创新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

3.3保证教学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现行的财政拨款手段难以有效提高办学质量和资金利用效率,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高等教育拨款方式,减少固化因素,利用绩效评价标准来增强拨款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将评估的结果与拨款直接挂钩,可促进高校间的良性竞争,使教育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同时,也应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区域高校发展水平的差异,按照增长指数,实行投资的同步增加或减少,保障基本投入,保证高校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3.4事权和财权相统一,合理划分责任和分工

对高等教育的财政责任应当根据具体的高等教育事务来划分,使中央拨款能够真正面向所有高校,使中央和地方投入有效配合、相辅相成。同时,政府和高校的权限和责任要明确,政府负责高校政策的制定,高校负责具体事项的执行。美国实行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负责和管理财政拨款,该机构相对独立于政府部门和高校,对财政资金使用全面监控,有效地提高财政资源利用率,在高校财政管理中,基金制亦可作为我国高校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借鉴,实现高校有限财政资金的最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郭鹏.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制度变迁[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05.

[2]西奥多.w・舒尔茨,著,蒋斌,张衡,译.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商务印书馆,1990.41-43.

[3]刘爱群.多元化筹措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必要性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8).

[4]辛淑婷.政府高等教育支出问题研究[n].硕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03.

投资理财手段篇7

一、现代公司理财观念转变的主要类型

现代公司理财观念的转变是公司内部条件改变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公司理财观念的进步和时展的客观要求。不同的公司由于各自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不同,其理财观念的转变状况也有所不同,从公司发展的一般情况出发,现代公司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理财观念转变类型:

1、从盲目追求权益资本筹集向合理筹资结构观念转变。从资本成本最低化的筹资原则出发,公司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权益资本特别是发行股票筹资,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所有的筹资形式中股票筹资的资本成本是最高的。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由于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大股东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层的舞弊等原因,使得众多的上市公司不按照规定向股东分配股息或因经营不善难以向股东进行分配,使得权益资本变相转化为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随着我国对上市公司治理力度的加强、对证券市场规范化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不分配、会计信息失真和大股东控制等弊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违规操作以及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已经难免退市的惩处,公司的筹资理念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正在逐步由盲目追求权益筹资向讲求筹资成本的最低化和筹资结构的合理化转变。

2、从单纯追求成本控制向实现全面内部控制观念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公司存在对最低成本法的误解,把最低成本法归结为“公司内部节约、挖潜、改造等”,把一定生产经营条件下的生产成本最低作为追求的目标,其结果造成了不讲求规模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观念具有动态的含义,最低成本原则的本质内涵应是追求规模经济下的成本相对最低,不讲求规模经济和最大经济效益的成本最低是没有意义的。在公司的理财观念中,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成本控制,认为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存有偏见。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中,公司内部控制应是全方位的控制,除成本控制外,还应包括:现金流控制、物流控制、商品流控制、人才流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过程控制、组织机构控制等等,是一个完整的控制工程,而且最优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各种控制活动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实现最大控制效率的动态控制系统。

3、从不讲信用向不断提高诚信观念转变。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公司的信用观念相对比较低下,公司中为了短期利益不讲求信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为规范市场行为,我国公司亟需增强信用观念,这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减少或避免三角债、偷漏税金等现象,促进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重大意义。公司信用观念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公司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才能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对我国公司理财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不断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公司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和高速发展。

4、从经验性理财决策向科学性理财决策观念转变。理财决策是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通过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遴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公司的理财决策停留在定性决策为主的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司理财决策提出了科学化、规范化、定量化、民主化的要求,把决策效果提高到了决策工作的首要位置。公司的理财决策不能再停留在低效率、高风险的状态,而是提高到战略决策的位置,使公司的全体人员都来重视理财决策,参与理财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理财决策的有效形。

5、从追求经营的安全性向风险导向经营的观念转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与收益并存,呈现正比例的变化趋势。公司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较高的收益率就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但是,敢于承担风险并不等同于冒险,公司经营者承担风险的能力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是经营者自身素质与经验结合的结果。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大多公司的风险意识淡薄,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再加上我国开放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公司的经营者自身素质相对较差等。公司的经营长以安性为目标,追求无风险经营,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违背的。现代公司的经营者应面对市场的挑战,在经营中培养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在面对风险、规避风险的过程求得高收益和快速发展。

6、从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向重视人才和促进技术进步的观念转变。在公司原有的理财观念中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使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端明显地显露出来,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不考虑风险的大小、不与投资进行比较以及容易引起短期行为等弊端,使利润最大化理财目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人们已经认识到短期的利润最大化不会促进公司长期的发展,往往会适得其反。公司竞争的核心不是短期内利润的多少,而是人才的竞争以及技术的进步,公司只要有了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才是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的理财观念已经开始由片面地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向争夺人才以及先进技术转移。

7、从负债经营观念向资本运营观念转变。我国公司理财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开始从国外引进了负债经营的观念,根据西方的理财理论公司负债率应保持在50%-70%之间为宜。公司负债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负债的节税效应和资本的规模效益加速资本的运营与扩张。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育成熟,公司的经营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负债经营转向资本运营转变,即把公司的全部有形和无形资产均看作是可以增值的价值形态的资本进行经营,通过资本购并、控股、股权交易等多种方式实现公司资本的迅速膨胀,彻底改变了公司过去单纯依靠自有资金积累发展公司规模的经营观念。目前资本运营已经成为现代公司规模扩张与发展的主要手段,资本运营的观念正在现代公司中形成和成长。

8、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讲求综合效益的转变。追求经济效益是公司经营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公司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降低。公司在自然资源开采方面,由于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资源的开采效率,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资源造成了破坏;在产品生产方面,存在着资源利用的浪费,生产排放的“三废”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生产的产品不适合市场需要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生产力布局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以及布局失衡、不讲求规模效益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现代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公司的效益观念应该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体。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也应逐步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实现综合效益的共同提高转变。

二、现代公司理财手段的创新

根据西方国家的财务理论,公司理财以筹资、投资和现金流为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引起公司理财观念转变的同时也促进公司理财手段的创新。从我国公司财务管理的实践考虑,现代公司应主要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财手段的创新:

1、筹资手段的创新。公司传统的筹资以接受直接投资、公司留利、借款和商业信用为主要方式,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国外的许多新型筹资方式逐步引入我国,目前在国内公司中已经开始使用的新型筹资方式,主要有:融资租赁、风险投资、天使资金、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及可转化债券、发行专项基金、Bot、补偿贸易等。这些筹资方式在改变着我国公司的决策者和经营者的理财观念,把资本运营作为主要的经营方式,并且许多高新技术公司也在探索更加新型的筹资方式,如并购筹资、组合筹资、概念筹资等形式。

2、投资手段的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公司的投资范围逐步扩大,投资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投入实务资本参与利润分配和以项目投资为主要方式的投资理念受到冲击。公司生产经营投资已经不再是公司投资的唯一方式,以公司运作为投资对象的资本运营投资以及股票、债券、基金、期权、期货等投资方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在投资的形态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投资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已经成为公司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投资的范围也有当地扩展到外地,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投资手段的创新是在公司理财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又反过来使公司的理财理念进一步升级,从而使公司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扩展程度发生超常规发展。

3、分配手段的创新。长期以来,公司的剩余利润一般是由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凭借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来参与分配。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逐步成为公司总资本的一个构成部分,凭借其评估价值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参与公司利润分配。技术进步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使公司的获利来源也由生产经营领域扩展到多种渠道,并且使许多公司的非营业利润扩展到大于营业利润的程度。同时,参与公司利润分配的对象也在不断随之发生着变化,其中以人力资本参与公司利润分配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也是公司未来利润分配的一种必然趋势。另外,在上市公司的分配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非投资性的特种股票在限定的条件下参与公司利润分配,也使公司利润分配超越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界限。总之,公司的剩余利润分配,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分配手段的创新目的在于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

投资理财手段篇8

关键词:化工企业;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提升手段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化工企业应该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有效的经济管理,并开拓更高的经济市场,灵活转变思路,将原有死板的竞争手段去除,用创新的科技、想法代替,把信息科技、经济管理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每个细节都不出现差错,让所投资项目成为当下化工企业“赚钱的机器”,长期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运转不停。

一、化工企业投资事宜研究

(一)化工企业投资的项目内容研究

化工企业主要投资的项目重点是资源型项目(煤化工、磷化工、氟化工、溴化工、硅产业等),农化产品项目(化肥、农药、农用膜等),新材料项目,节能环保型项目(采用绿色化学工艺、节能、节水、减排的项目),新能源项目(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精细化工项目(精细化工与专用化学品项目),新型化工机械和设备等。所以说化工企业所投资的项目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必须用专业的手段对待这些项目,严格控制这些项目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管理内容,建立良好的经济管理体系,并从这种体系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才能进一步强化长远的投资目标。

(二)化工企业投资决策分析

对投资项目有了专业的了解之后,还要对其中的资金投入、将来的市场走向有所了解,将控制技术与分析手段应用于其中,发挥化工企业本身的力量,增强斗志,保证每个项目有能正常运营,促进企业的快速运转,不断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投资。要有敢打硬仗的决心,克服各种困难,正确分析市场,做好全面规划,灵活转变思路,认准目标进行更加完备的投资决策分析,然后对每个项目一一研究,在专家带领下,对有把握的项目进行投资。

二、经济效益提升手段分析

(一)投资项目在市场中的开拓

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就是利润=企业总利润-生产成本,由此可见,生产成本的降低可以增加利润,也就是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化工企业投资更多的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以追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使企业获得高额利润,企业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增加,就可以更好的投入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研究,提高企业的产品性能(环保型项目尤为重要),更好的投入到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争取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就可以形成经济利益的循环,企业也就实现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

(二)投资项目中的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建设

化工企业投资项目的经济发展中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的支持,因此企业经济管理的好坏同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全密不可分。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管理层要明确管理职能。作为企业经济的管理层对企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企业的经济管理层在作出企业决策前需要慎重考虑,明确自身所承载的责任及职能,保证决策快速有效的得到贯彻与落实。

2.确保部门职级间沟通畅通。企业内部各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确保经济活动的良好运行,只有各部门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才能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3.结合实际制定政策。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市场的外部环境的发展情况,制定经济发展政策。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

化工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在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控制上,建立合理的竞争上岗机制,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定期安排他们进行学习,接受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加强对自身修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想企业之所想,不能将个人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利用职能之便为自己牟取利益,企业要做好合理的人力资源安排,重视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对员工进行高效的分配,提高财务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

(四)信息技术的大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电算会计的普及应用,要求化工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也要适应时展的创新要求进行不断地创新发展。随着信息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都由物质竞争变为信息技术的竞争,与此同时,企业的交易方式也通过网上虚拟银行进行,无疑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因此,要求财务管理方法要不断的创新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化工企业投资项目而言,要将日新月益的信息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的方法中,以此适应现代财务发展的管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事前控制,从而使化工企业具有高效的财务管理;除此之外,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还能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领导作出科学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生产、供给、需求等信息及时得到全面共享,有利于企业的资源管理;使企业可以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控制财务风险,实现全面的财务管理。

三、总结

本文主要将化工企业的投资项目内容、决策分析、经济管理体系建立、高新科技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些项目的市场走向,从细节上解决各种问题,保证每个项目都处于长期盈利的状态,才能帮助化工企业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韦钢,吴伟力,胡丹云,刘佳.电力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比较[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7(01).

[2]罗致远.基于电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09(12).

[3]石柱成,罗秉贤,刘西荣,王金顺,朱文;四川省工业经济效益评价及提高途径[J].科研管理,1991(06).

投资理财手段篇9

我国近年来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其特定的实施背景。从理论上讲,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之间的联系,在于两者均以刺激有效需求为主要目标;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积极财政政策更多地依靠增发并运用国债的手段作为支撑。从实践上看,积极财政政策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是明显的,而且也为我们应对经济运行中的难点问题积累了经验。今后,应该围绕如何形成扩大有效需求的内在机制,改进财政政策手段的运用方式。

自1998年起,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动荡、国内经济运行中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实施了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同时辅之以适当的货币政策。目前,已有许多关于这一政策的收效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此同时,我们认为,也应该对与积极财政政策有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

中国1998年以来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需求的相对萎缩使得经济增长的势头放缓。应该说,自建国以来,我们在应对通货膨胀问题方面是有一些成功做法的,然而在治理通货紧缩问题方面却缺少经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问题,需要有新的理论加以指导。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历经数百年的时间发展起来的,其观宏经济理论和政策也较为成型。尽管我国的具体国情与之有所不同,但国外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成功做法,却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

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的起点。正是这场空前的危机,给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以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否定了以萨伊定律为代表的对经济放任自由的传统经济理论,从而引发了一场“凯恩斯革命”,所谓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理论也应运而生。凯恩斯学派运用总需求模型对经济大萧条与大规模失业现象的内在成因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认为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主要导源于投资机会减少和投资需求下降。受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等诸多心理因素的作用,总需求价格通常是小于总供给价格的,而市场机制却没有力量使总需求价格达到足以与总供给价格相等的地步,于是便出现了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亦即出现了萧条和大规模的非自愿失业现象。凯恩斯学派得出的结论是,大萧条已证明了私人经济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如果放任不管,它便会自我陷入萧条,其出路只有制定和实施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反周期的财政政策来减少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凯恩斯经济学关于经济政策的基本主张是维持经济稳定,通过调节有效需求(即所谓“需求管理”),萧条时反萧条,通胀时反通胀。其中,当出现经济萧条时,在通过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的同时,政府要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expansionaryfiscalpolicy),运用减税、增支(包括扩大政府购买支出)、发债乃至实行赤字预算等可操作的工具,治理通货紧缩和失业问题。

中国自1998年以来应对通货紧缩所采取的财政政策,被称为“积极财政政策”(proactivefiscalpolicy)。应该说,从实施背景和具体内容上看,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与凯恩斯经济学所主张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其中,有许多内容和措施是近似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首先,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加大了财政资金的投入,用于加快农林、水利、公路、铁路、粮食仓储、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国家于1998年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所筹资金用作国家预算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投资。1999年,国家又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和具体措施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其中包括:(1)继续增发国债,用于在建的基础设施、一些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重大项目装备国产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环保与生态建设以及科教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大型骨干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实施了贴息的办法。(2)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以刺激消费需求。(3)恢复对存款利息所得的征税,收入专门用于城镇低收入居民和下岗职工的生活补贴。

增加国债发行,提高投资水平,也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治理通货紧缩,中国实行了以国债政策为支撑的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中国首次发行了建国以来的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基本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同时,又增发了1000亿长期国债,用于国家预算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投资,并且配合中央银行准备金制度的改革,由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专项国债423亿元。1999年,根据当年第二季度表现出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出口下降、消费需求持续不振的情况,继续增发国债。2000年,在上半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表现之后,为了巩固这种重大转机,在年初决定发行1000亿长期国债的基础上,下半年又增发500亿长期国债。新增国债重点投向五个方面:一是水利和生态项目建设;二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是教育设施建设;四是城市环保项目建设;五是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重大科技项目。

税收对投资、储蓄和消费产生着重要影响,在财政政策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我国1998年以来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中,税收政策只是处于辅地位的。1998年除了提高出口退税的政策外,几乎没有动用税收政策。自1999年开始,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才开始逐步扩展到运用税收政策,包括继续提高出口退税、恢复对存款利息所得征税等。

从总体上看,在近年来治理通货紧缩的过程中,我国把扩大需求的短期政策与改善供给的长期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成功地拉动了经济增长,而且为我国经济的中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及若干约束条件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总体上讲,至少可以总结出如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经验:第一,将刺激需求与改善供给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二,将刺激需求与调整分配政策结合起来,尤其是提高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第三,注重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鼓励投资和消费,促进技术进步;第四,并没有完全按照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中关于实施减税的教条,而是通过保证一般性公共支出,同时通过推行税费改革,适当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水平;第五,充分运用财政手段,带动银行贷款的增加,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第六,将松中有紧的财政政策与紧中有松的货币政策结合起来。

在认识到积极财政政策所发挥的有效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积极财政政策的初步执行结果与拉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预期目标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行财政体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约束条件,制约着政策效应的发挥。这些约束条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投资(购买)的乘数效应不足。二是税收负担方面的约束。三是转移支付方面的约束。

三、改进积极财政政策的几点思考

我们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仍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以稳健的货币政策相配合。但需要指出的是,今后在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善应该从转变政府投资方式入手。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从财政投资这种直接手段转向利用财政投融资、财政贴息等间接手段,使政府投资成为杠杆,有效地带动社会投资。具体包括:(1)改变财政投融资方式,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制度,以便从制度上解决财政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2)采取多种手段吸纳社会资金。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手段,吸纳社会资金,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从而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为此,在社会投资来源、银行可贷资金较为充裕的条件下,可考虑在国家有限的财政投资中,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作间接手段。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在公共投资领域内建立起竞争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而且也有助于拓宽公共投资资金来源渠道,提高项目本身的运作效率。

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民间投资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但如果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则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除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外,还应全面落实引导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如落实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在税收上切实实行国民待遇,防止税负不公、双重征税等歧视性措施。要加强金融支持,除了银行给予积极的贷款支持外,应引导和鼓励发展股份制的地方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机构,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机构。

第二,运用公共支出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大都通过扩大公共支出、发行公债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增长,并且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实行高福利、高支出的政策,进而又导致了高额财政赤字,引发了通货膨胀。因此,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转向了有节制的效率型财政支出政策。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适当多增加一些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投资风险小、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而且也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消费。

第三,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启动最终消费。在这方面,一是要从调整体制内人员的收入水平入手,以处于类似于我国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国内体制外的工资水平收入为参照系,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货币化的政策,调整体制内人员的工资待遇。具体包括:提高工交人员和国有经济职工工资收入(还包括提高国有企业家的年薪收入,使其与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相适应),普遍提高低收入和离退休人员的收入等。二是要通过改革,认真落实对企业和农民的减负政策,为提高职工和农民收入水平和购买力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适当增加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加大国家财政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力度,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制度等需要财政支持的改革,要制定反周期的操作。要力求减轻居民支出中的改革费用负担,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

第四,应充分注意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渐进转换,主要是通过市场和消费替代、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出口需求替代,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财政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形成一整套带动产业调整和不断升级的创新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税制结构,规范税费关系,使税制本身对经济景气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项怀诚.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

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

案的报告[J].中国财政,2003.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

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苏明.财政支出政策研究[m].北京:中

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高培勇.公共财政:经济学界如是说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投资理财手段篇10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渐进转换方向

一、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和效果分析

1.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背景。1998年开始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在:首先,国内经济由短缺转变为有效需求不足。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从总体上讲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就是压缩总需求,增加总供给,防止出现通货膨胀。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以后的1997———1998年,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国内需求不旺,企业产品库存总量不断增加,1998年已达4万亿元,约相当于GDp的40%以上。买方市场的形成,意味着需求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出口需求不足。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1998年逐渐显现,1998年上半年外贸的出口额为869.8亿美元,同比增长7.6%,与1997年同期的26.2%的增长速度相比,增幅明显放慢,并于1998年5月出现负增长,这种形势客观上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条件。再有,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在中国经济“软着陆”过程中,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放松银根、刺激需求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先后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并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降低准备金率,颁布积极实行贷款支持的指导意见等等,以扩大企业贷款需求刺激投资。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以调整货币政策来拉动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并未完全实现。

2.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主要内容。一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扩大投资需求;二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三是调整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鼓励和扩大投资、消费与出口。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1)GDp稳定增长,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据统计,1998至2003年各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7.8%、7.1%、8.0%、7.3%、8.0%和9.1%.无论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进入200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又进入了又一轮快速增长期。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势强劲,初步实现了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势头,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民间投资成长成为主要增长动力。1998年到2003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仅总量上逐年增加,增长率也在1999年探底后稳步攀升,2003年实现了26.7%的高位增长。如果对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构成进行分析,会发现集体经济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已成为我国投资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通过国债投资启动民间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已实现。(3)居民收入水平持续上升,购买能力稳步提高。自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尤其是2000年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明显的上升。尤其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自2001年开始就和GDp的增长速度不相上下。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直稳步提高。由于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逐年上升,2000年后一直保持9%左右的增长率。

二、调整与转换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是根据当时特定的经济形势来决定的,在经济形势好转变化之后,就应当适时调整和转换。一是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财政扩张只能是短期政策;二是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过重将最终导致财政政策失效;三是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会影响经济效率;四是财政政策的时滞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相结合可能引发“滞胀”;五是规模巨大的国债负担将有可能引起未来的债务偿付危机。因此,调整与转换积极财政政策是完全必要的。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渐进转换方向

为了减轻财政政策负面影响,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拉动效应,我国应该对财政政策方式进行调整,主要从以下方向入手:

1.财政政策由扩张性转向中性。积极财政政策在抑制通货紧缩、扩大内需、控制供需平衡、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负面效应,尤其是不断攀升的财政赤字,引起社会各界对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该“淡出”提出质疑。就目前宏观经济环境而言,积极财政政策还不容“淡出”,然而,由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向中性甚至紧缩性财政政策的转型却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考虑到经济增长每年大约有1.8个百分点来源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撑,再加上国债部分前期投资项目尚未完工,也还需要后续资金加以确保,因而积极财政政策由扩张向中性的转化应该有一个过程,是在保持长期建设国债一定规模的前提下,对其绝对量作审时度势的酌情调减。同时,西方国家的调控经验表明:在经济萧条时,积极的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为有效;而经济复苏后,总量控制就应让位于货币政策。因此,在财政政策转型的同时应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以减轻财政政策转型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此外,通过对我国的供求矛盾加以分析可以看出,既有总量上需求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结构上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问题。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及技术的进步,供给有可能发展成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财政政策应由单一的需求管理转向兼顾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以取得更好的调控效果。

2.财政政策由单一的国债投资手段转向多元手段调节经济。在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社会资源闲置的背景下,推行以国债投资为主要手段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长期依靠单一的手段来调节经济,其弊端便逐渐显现,如: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民经济对国债投资产生严重依赖、妨碍市场化改革进程、投资效益低下等。考虑到当前我国总量矛盾已不很突出的现实,实现政策手段多元化,通过公债、投资、税收、补贴、支出、预算等手段的搭配组合以实现调节目标,就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1)税收手段的运用。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用以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运用税收杠杆调节经济已发展成为财政政策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主要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增值税。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属于“生产型”增值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设备投资和技改投资的积极性,遏止了市场对投资的需求,同时还阻碍了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因此,应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二是改革消费税。消费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对消费调节效应最强的税种之一。在1994年实施该税种的主要目的是限制某些应税消费品的消费。与1994年相比,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整,重点可放在降低税率和调整征税范围两个方面。三是深化企业所得税改革。要进一步规范税制,尽快实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减少各种优惠,形成公平税负,激发国内企业的投资热情,促进内外资企业的平等竞争,以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另外,为适应目前世界各国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趋势的新变化,我国也应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2)财政支出手段的运用。首先,为适应财政政策由扩张性政策转向中性政策,从支出的总量上应按照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的原则安排支出规模,实现支出目标从积极拉动需求转向维护社会经济稳定,既从横向优化资源在私人经济部门和公共经济部门之间的宏观配置比例,又从纵向保持总供求的均衡。其次,在支出规模优化的前提下,按照优化供求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要求确定支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以形成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使不同类别的支出能够给社会带来相同的边际收益。此外,要选择合适的确定支出项目的方法,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

(3)财政补贴手段的运用。财政补贴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手段,主要纠正相对价格的不合理,通过影响相对价格结构进而改变资源配置结构和供求结构。出于渐进式改革的考虑,我国的财政补贴一度被作为保护既得利益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手段,规模偏大、结构复杂而且刚性明显,不利于发挥补贴的调节作用。随着目前价格的逐步理顺,首先补贴的范围应严格界定在市场不能有效作用的领域,主要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农业等基础产业的发展问题、公平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准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问题等,重在发挥结构调节作用。其次,补贴的规模要加以控制,补贴的标准要适合,补贴的结构也要相应调整,应增加货币补贴,减少实物补贴;增加明补,减少暗补;增加对生产消费领域的补贴,减少对流通领域的补贴。

(4)预算手段的运用。投资、公债、税收、支出和补贴等调节手段要发挥作用,必然要在政府预算中得到体现,预算手段是各种财政调节手段的综合运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手段的调节作用,预算手段的运用首先要根据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合适的调节目标,并考虑不同政策手段的功能特点,确定不同政策手段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运作方式。其次,提高预算自身的技术水平也至关重要,应完善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确定收支指标,以避免各种收支指标刚性增长;并缩短预算调整的审批期限,从而缩短政策时滞。

3.财政政策由侧重调节总量转向侧重调节结构。从“十五”计划的酝酿过程至今,人们已清楚无误地看到,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和需求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十五”计划明确提出“结构调整是主线”,因此,为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我国的财政政策应当努力实现以下方面的调节:

(1)供求结构的调节。财政应增加自身的社会消费性支出,如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事业发展支出,增加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从而降低学费和医疗费的收费标准,确保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效运作。这样既可以直接扩张消费需求,又可以改善社会成员对未来的预期,从而增加个人消费支出,改善供求结构。同时,由于中低收入者和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而,设法增加他们的收入也会对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极有帮助。政府应通过取消农业税,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构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允许消费信贷利息支出抵扣个人所得税;同时,采取一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抑制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是必要的。

(2)产业结构的调节。在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增量投入所能起到的作用总是极其有限的,关键是要依靠存量资源在产业间的流动。市场经济下,存量资源的跨产业流动是资本重新优化配置的结果。但中国缺乏市场化的系统支持资本退出,资本无法从原有配置领域顺畅退出,也就无法重新优化配置,结构调整就难以奏效。对此,财政政策应当在资本退出的补偿援助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政府以一定价格出钱收购、封存或淘汰过剩生产能力,让那些过剩领域的资本能够全部或部分地得到补偿,避免“市场失效”下的过度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