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4:46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篇1

【关键词】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原则

一、引言

会计的基本假设前提是财务会计学范围内,处于会计基本目标和原则中需要明确的基础属性。会计的基本假设前提的明确对于会计学体系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中对于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并没有达成一致,同时有关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具体是什么的讨论也相对较少,但其重要性及意义又让其不可忽视。会计的基本原则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了解决日常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会计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与要求,其虽然不具有实际的具体操作性,但是任何会计操作都需要符合会计的基本原则,这样对于减少会计从业人员出现错误及发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明确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对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处理会计问题能力和可靠性起到了关键作用。学界对于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的确定也有一些讨论,但讨论范围也较小,因此需要加强对于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的认识与确定。

二、试论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

1.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的类型

(1)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前提

对于管理会计而言,其基本假设前提是管理会计从业人员需要特别理解的假设前提。这些假设前提虽然并不具体甚至有些抽象,但是对企业管理会计的财务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没有这些假设前提,很多会计处理方法便显得欠缺妥当,甚至是违背基本会计思想的。只有在基本假设前提完善的情况下,会计处理才能长期连续不断进行。

(2)管理会计的具体假设前提

对于管理会计而言,具体假设前提实质上是基本假设前提的延生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具体假设前提相对于基本假设前提而言,具有更强的具体性,其本身更加具有指导性且实际指导意义更强。因此,管理会计的具体假设前提本身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也较为重大,能够解决很多会计理论暂未涉及但是会计实务已经发生的问题。

2.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的内容

(1)管理会计的主体实体性

对于会计主体而言,会计主体需要具有一些必要特质,其实体性是会计活动的关键。管理会计的主体即企业或者单位需要将其管理会计的处理范围限制在该企业或者单位的实体项目或者活动内,即管理会计的财务处理人员需要在限定的企业或者单位内部进行管理或者会计处理,需要对于实体范围内的财务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及规划。因此,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前提需要重视管理会计的主体实体性。例如,m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时需要明确以自身经济活动为单位进行会计活动,不可以以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或者往来经济活动作为会计信息处理主体,同时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有关事项的决策需要相关企业主体确定后才可以进行。

(2)管理会计的运作连贯性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想要谋取长久的发展,需要保持其自身经营管理的连续性,因此在其财务管理方面也需要保证其运作的连贯性。运作连贯性的假设对管理会计的基本运作方法进行了限定,对于具有长期存续性的企业会计处理产生了具体要求。一个企业或者单位的财务管理包含了资金融通、集合等内容,必须长期进行且对未来进行一定的预判和控制,才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更加有效、稳定。例如,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时需要注意时间上的连续性,各企业的存续都是需要以一定固定时间段作为前提的,目前大多数企业都以一公历年份作为一个会计年度,以保证账目的及时结转和处理,同时财务会计管理也需要保证时间上的连续性,以提高企业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

(3)管理会计的成本可分性

对于管理会计而言,其企业成本的可分性假设作为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思想前提虽在理论界暂时并未获得全面认可,但是在会计实践方面始终是大家遵循的准则。成本可分性这一假设实质上就是对企业所耗成本项目进行了成分划分,可以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也可将成本划分为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成本的可分性假设使得管理会计可以有效把握成本中的某些特殊变动部分,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一个企业或者单位而言,某些时候企业的成本也具有一定的混合性,不能单纯的将其划分为某种成本,但此时企业的成本核算依然显得尤为重要,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试论管理会计的原则

1.管理会计的原则作用

古老的会计大多只具有记账的功能,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贸易的不断扩张促使会计必须要拥有新的职能。管理会计因此逐步产生,其产生是为了我国企业进行财务会计管理而产生的。但管理会计的实践存在很多争议,这是因为管理会计所需要规定的基本原则在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必然需要存在一套适用于所有企业并且适用于经济形势的管理会计从业者的基本会计处理准则。管理会计的原则是为了促进管理会计发展并且为管理会计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提供准绳的重要内容,只有在理论界对于管理会计的原则进行合理讨论和最终确定,才能保证管理会计的发展逐步走上正轨,进入高速发展空间。

2.管理会计的原则内容

(1)总括经济状况原则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管理会计的目的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决策提供、数据分析的作用。因此管理会计应将总括的经济状况进行合理分析并将其认定为管理会计的原则。总括的经济状况实质上是为了表现社会总经济状况、企业总经济状况、长期经济状况和短期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从简单的着眼点来说,是为了处理各个不同的状况因子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以达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合理分析与预估。

(2)风险控制原则

企业无论任何有关财务的经济运营处理活动都需要对风险进行严格的控制。因此管理会计也应该要遵循风险控制这一原则。管理会计在企业进行投融资决策和其他费用支出或者成本消耗时都需要遵循风险的控制原则,即在减小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经营风险前提下试图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或者价值的最大化。目前很多企业有关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支越来越细,这就需要企业内部进行良好的配合,只有增强企业内部各部门或者各机构间的配合能力,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把控。同时,风险的把控还要求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对于宏观经济形势有清醒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平稳发展。

(3)时间价值原则

对于企业而言,其资金始终是在不断进行着周转运动,因此资金的周转运动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但是资金的周转是存在着时间价值的,企业的管理会计必须遵循资金时间价值的原则,才能增加企业投资所获经济效益并获得持久发展。在企业投融资决策时,企业管理会计从业者需要对企业外部资金时间价值进行有效预估和判断,并对企业内部资金使用时的投资回报率进行合理预估,确保企业内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投资回报率高于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进行企业是否进行生产的决策时,企业生产的某一商品库存时期和售价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决策。管理会计从业者需要将库存成本算入生产成本中,也需要将库存商品占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算入企业的成本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最终售价减去企业生产成本获得的利润是真实的、有合理利用价值的数据。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篇2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S250.7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431016

引言

“互联网+”日益渗透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作为互联网思维实践成果的“互联网+”代表着适应时展方向的先进生产力,激发了企业的管理变革[1]。伴随着组织虚拟化以及新生代员工涌入职场,互联网“去中介化”的特征打破了层级式的组织框架,形成了内部的互动协同关系网络。基于岗位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受到质疑,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electronicHRm)正是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趋势[2]。运用互联网思维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互联网+”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新要求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打乱了现有的结构体系,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无一不在重构。发展“互联网+”先进生产力的同时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为了更好地将个体创造性转变为企业创新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被赋予了新的要求。

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指在组织中有意识地并且直接性地应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通道,实施人力资源战略、策略以及具体措施[3]。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以来,相关研究借鉴信息技术理论成果大大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虽然在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日常的管理活动已经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但是单纯的信息系统无法适应“互联网+”,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本质上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所形成的开放式的互动管理方式[4],打破了原有的官僚组织框架,消除了层级制的等级观,更多地体现为员工分享与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从某种方面上说,车间管理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代表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车间管理信息化是构建与支撑企业管理体系、融合与应用企业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管理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的基础手段。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车间管理工作中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车间制造过程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如何吸收运用先进的车间管理理论,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信息化技术,构建一套适合、高效、精炼的谷物干燥机制造过程信息系统,来增强企业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力,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是对企业运营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1基于“互联网+”的谷物干燥机车间管理系统

1.1系统登录

登录方式:注册――登录。

系统按部门分为生产部、设计部、采购保管部、质检部、财务部、办公室6个部门,分别对应6个部门编号,系统自动给每个注册成功的人员分配一个3位数的编号,第1位代表部门(0:领导层,1:生产部门,2:设计部,3:采购保管部,4:质检部,5:财务部,6:办公室),后两位是顺序码。

每个部门设置1名管理员,通过用户名、密码注册登录,部门管理员可以对自己的功能模块进行编辑,非部门管理员只有查看权,没有编辑权。

人员注册与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人员管理界面如图2所示。

1.1.1生产管理模块执行界面

生产管理模块包含在产项目管理和外协项目管理,在产项目管理界面如图3所示,点击左侧功能区的“项目添加”,右侧显示区会出现需要输入的项目有关信息,输入信息后点击添加项目,项目添加成功。在上方的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3栏任意输入1则或3则信息,可以在生产项目汇总表里查询项目的基本信息。选择某个项目,可以在左侧功能区的“构件添加”功能里把项目所需的材料消耗,操作人员等基本信息输入。当查询历史项目所需材料时,选择该项目,对应的生产项目明细表也会同时显示在下方。

外协项目管理界面如图4所示,操作同在产项目管理。

1.1.2财务管理模块执行界面

财务管理界面包含产品成本、工人工薪两方面内容,产品成本分为计算工期、计算材料成本和成本分析3部分,点击左侧功能区“成本分析”,在项目编号下拉菜单中选择要查询的项目编号,然后点及“显示”,生产部门输入的项目基本信息会显示出来,财务部人员根据工期内的工资核算给定人工成本,系统会自动计算该项目的料工比和废料比,成本分析界面如图5所示。

1.1.3库存管理模块执行界面

库存管理模块分为原材料库存、工器具库存、半成品库存、产成品库存4个子功能,以原材料库存为例进行演示,在库存管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原材料库存管理,在左侧功能区会出现“材料入库”、“材料出库”2个选项,右侧显示区会显示原材料库存状况,点击“材料入库”,在右侧区域输入需要入库的原材料的基本信息,点击提交,此时这批原材料的入库信息会保存到质量管理模块,质检人员要对原材料质量情况进行检查,质量合格的原材料会进入到库存管理信息中,质检不合格的原材料会被退回,不会显示在库存信息中。点击“材料出库”,在右侧区域输入需要出库的原材料的基本信息,点击提交,系统会在合格的原材料里选出要出库的原材料。系统支持打印入库信息单和出库信息单。原材料库存界面如图6所示。

1.1.4|量管理模块执行界面

每条入库信息都会显示在质量管理模块中,包括生产过程,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质量检查,质检人员根据采购的需求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在“质检情况”栏有合格、不合格2个选项,质检不合格的要列明原因退回。质检不合格的不能进入到库存中,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查是随时发现,随时整改。质检人员可以查询合格、不合格的信息,查询质检合格的原材料结果界面如图7所示。

1.1.5文档管理模块执行界面

点开文档管理模块,左侧显示文件上传和文件下载,选择文件上传功能,点击选择文件,可以选择要上传的文件,文件格式可以是word、excel、txt、图纸、照片等,确认上传后文件名称会显示文档的路径来源和具体的文件名称。在文件名称里也可以选择相应的文件进行下载,文档上传管理界面如图8所示,文档下载管理界面如图9所示。

2结论

通过“互联网+”谷物干燥机车间管理系统能够随时了解车间库存、人员出席情况等信息。

所谓“互联网+”,最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互联网的平台功能,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在新型组织中的应用以及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业务活动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祺.中国企业信息化创新之路有多远――基于电子信息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7).

[2]谭凌波,谢晋宇,陈扬.人力资源经理的议题营销过程及策略研究[J].管理世界,2013(4).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篇3

一、基建工程项目精益管理基础模式

(一)基建工程项目成本精益管理模式

狭义基建工程项目成本主要关注的是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投入,而广义成本则是站在整个项目周期角度,从项目筹划开始,历经项目论证、项目计划、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验收、项目运行和维护,最终到项目终止,这些环节都涉及到工程成本管理[2],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精益管理就要求从这些环节中推行精益理念,从物流和价值流两个层面分析、改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基建工程项目物流是指项目建设过程中原材料、机械设备、工具、人员等所发生的订购、装运、储存、卸载、置放等环节,通过剖析成本构成,剔除浪费环节,最终实现控制各个环节成本。基建工程项目物流分析着重关注原材成本和库存管理,从项目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开始,合理规划原材料使用成本和库存成本,设置专岗专职严格控制成本上升。基建工程项目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到完成工程项目中所有产生价值的工序,精益管理要求工程中每个工序都存在价值增加,如果不能创造价值就应该剔除,着重关注两类无价值活动:一是不可避免的无价值活动,二是可以避免的无价值活动,分析其产生原因,按照成本节约原则进行消除。

(二)基建工程项目进度精益管理模式

进度管理是基建工程项目管理重要内容,传统监控工程项目进度手段或工具主要有甘特图、网络路径、供应链管理等[3],而精益管理主张通过价值流流动和需求拉动两方面带动整体进程,由此衍生出并行工程和转换时间两个层面分析。并行工程是从90年代开始引入达到我国,已在工程项目行业中获得了一定发展与应用,最常见是将项目设计与施工并行推行,大幅度缩短项目实施时间,加快了项目进度安排。转换时间是既包含项目内部的施工人员交接、机械设备使用权更换、材料供应在项目各工序、各分环节之间的转换时间,精益管理追求价值流无间隔流动,转换时间接近零,同时又兼顾分包商之间转换时间。

(三)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精益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质量是工程类企业生存的根本,不同项目管理模式下注重的角度不同,工程质量体现也不同,精益管理通常从三个层面维持质量:一是内容与方法的全面性,即施工质量采取哪些内容和方法;二是全过程控制,站在工程全生命周期角度,全环节全领域执行预防为主、防检结合;三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形成以项目施工人员为主体,领导、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辅助的全员质保体系。

二、基建工程项目精益管理模式工具

(一)标准化管理模式

企业基建工程标准化管理模式是供电企业各类管理人员依据公司各项准则,对企业基建工程建设活动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的运作行为,根据标准化管理原则,确定标准化管理模式基本架构:标准化管理机构、标准化管理内容和方法、标准化管理流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机制[4],如下图1-1所示,可以看出标准化管理模式是对工程管理机构、管理内容、管理流程、评价系统订立一套统一的标准,通过统一的标准对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项目安全、质量、造价和技术等四个专业进行标准化管理,并通过后期的评价及总结,对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的各相关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更正,从而使标标准化能够达到精益管理要求,发挥精益管理对工程管理的作用。

图1标准化管理模式

(二)全方位精益控制模式

全方位精益控制主要融入了精益管理中清理整理思想,在企业基建工程全员控制体系中主要依靠两张卡(作业人员日清卡、管理人员日清卡),一张表(工程管理部、班组月结综合表),现场控制(看板管理、定置管理、走动巡查管理),通过二卡片、一表格和一现场实现精益管理控制体系,如下图1-2所示。

图2全方位精益控制

(三)价值化精益管理模式

企业基建工程价值化精益管理是指按照经济规律将企业基建工程完成看成一种由许多岗位价值链衔接而成的业务流程,通过融入精益管理思想,将岗位价值最大化转化为工程价值最大化。企业基建工程价值化精益管理主要有三个思路:在工程费用预算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岗位价值贡献,或者在岗位贡献不变情况下,压缩工程预算经费;通过提高工程费用能更大提高岗位价值贡献;在工程预算费用降低下依然能提高岗位价值贡献。企业基建工程价值化精益管理总体目标是建立精益价值岗位体系,实现工程业务与岗位量的完美匹配,最大化提高精益价值,杜绝岗位价值浪费,实现岗位价值管控集约化、专业化。通过对企业基建工程流程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岗位配置,加强岗位价值集约管控,提高岗位价值使用效率;同时降低岗位用工量,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增加核心岗位价值,积极探索岗位外包模式,将低价值岗位整体外包给第三方,解决岗位价值失衡现象,做到岗位价值专业化。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篇4

被告:石长福

(一)案情

被告石长福与诉争宅基地的原使用人石长珍是同胞姐弟。1989年9月,石长珍、王乃民夫妇在一四七团基建科统建的商品街购买了一间商品房。1990年9月23日,由团土地管理科颁发了正式房产证。房产证载明该房屋系砖混结构,面积24m2,房后宅基地13.5m2.被告在商品房起建不久便自己出钱雇车拉土将房后碱坑填平,打算再自建两间住房,与前边的商品房配套使用。在商品房建后,团部土地管理机关为每家购房者皆划定13.5m2宅基地,并允许自建住房。被告垫好的基地,经石长珍夫妇同意,在13.5m2的宅基地上又自建了两间住房,并进行个体营业。1990年3月,石长珍将所购商品房出租给原告使用。1991年1月31日,石长珍夫妇因迁居异地,以原房价转卖给原告,并经该团土地管理科办理了过户手续。同年3月20日,双方的房屋买卖合同经莫索湾垦区公证处进行了公证。合同第2条写明“原房地产机关划给的宅基地(含院场内)13.5m2的合法使用权,随房屋所有权的转移转给买方使用”。原告买房后,等待被告迁出期间,被告又在其原住房间重新搭建一间。原告见被告无迁出之意,便正式通知被告迁出,被告拒绝迁出。1992年,原告、被告曾请求团土地管理科处理,该土地管理科曾主持双方进行调解,初时曾达成被告将自建三间住房以4000元价卖与原告另建住房的协议,后因被告反悔,导致调解未成。1

(二)对本案的不同观点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与原房主石长珍之间的房屋买卖,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房屋管理机关办理了所有权转移手续,故双方的房屋买卖关系合法、有效。原房主将房屋出卖后,宅基地的使用权随之转移给原告。被告未经房屋管理部门批准,擅自在原房主的宅基地上建房,其行为违法。原房主以个人名义出资购房,故该房屋产权属原房主所有,宅基地并应归原房主使用。被告所称其对该房屋享有优先购买权,因原房主与被告间未形成按份共有关系,所以被告不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原告已取得了该商品房的所有权及其宅基地的使用权,要求被告迁出归其使用的宅基地,理由正当,应予支持。2

二审法院认为:原房主石长珍对房产证上划定的13.5m2的宅基地具有使用权,在不违背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情况下,也有让他人使用的权利。石长福在商品房后建住房,在土地管理机关规划要求之内,并非违章建筑,其行为并不违法。郑根购买该商品房时,石长福部分使用该宅基地的行为早已成事实,其行为已经原房主石长珍同意,土地管理部门并未表示反对。事实上,该宅基地已形成共同使用的法律事实。石长珍转让其商品房时,并不能将石长福的权益转让他人。原告郑根取得了该商品房的所有权和宅基地的使用权,并不能排除石长福的使用权。3

(三)作者的观点

宅基地的使用权应随房屋所有权的移转而移转,这就是我国民法长期确认的所谓“地随房走”的原则。根据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公民在城镇依法买卖房屋时,该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权应随房屋所有权一起转归新房主使用。”1990年12月31日建设部的《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城市房屋的产权与该房屋占用土地的使用权实行权利人一致的原则,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不得分离。”“房屋产权转移时,该房屋占用土地的使用权应当同时转移。”当然,我国法律在确认“地随房走”的原则的同时,也确认了“房随地走”的原则,如根据国务院《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23条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随之转让。这就形成了究竟应采用“房随地走”原则还是应采用“地随房走”的原则的争议。然而,无论采纳哪一项原则,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我国立法认为房屋和土地的权利是不可分割的,所以19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回避所谓“地随房走”或“房随地走”的原则的争论,规定了房地不可分离的原则。该法第31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抵押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

确认房地产权利不可分割的原则,确有利于对房地产的统一管理,并有利于减少因土地和房屋分离而引起的交易中的各种纠纷。然而,由于这一规则并未能区分对土地的权利(主要是使用权)与房屋的权利(所有权或使用权),从而不能界定各种权利和利益,因此在实践中经常面临挑战。本案首先提出了司法实践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即宅基地的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是否应当分开?从本案来看,诉争的宅基地实际上可分割为两块,一块是24m2的商品房所占用的宅基地,另一块是13.5m2的房后宅基地。第一块宅基地因石长珍夫妇将商品房转让给原告,该块宅基地的使用权也转让给了原告,而第二块宅基地则一直为被告使用,被告在该块宅基地上盖起了两间住房,那么该块宅基地的使用权是否随商品房的所有权的移转而移转,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法律要求房地产不可分割转让,是一般的原则规定,并不否认当事人可在土地之上建造建筑物并设定各种权利。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土地之上与地下可以作各种不同用途的利用,尤其是土地之上房屋的多层性、单元性以及分层分单元的让与特征使其权利结构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状态,这样单纯从土地权利或房屋权利角度,是不可能揭示各种权利和利用状态的。还应当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当事人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和建筑物,可能将对土地和房屋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分割成不同部分,分别予以转让和处分。而我国法律事实上并未禁止此种分割转让。如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25条:“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分割转让的,应当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并依照规定办理过户登记”。可见,只要分割转让办理了登记手续,则此种转让是合法的。因此,在实践中那种认为凡是分割转让一概无效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结合本案来看,当石长珍夫妇将商品房转让给原告以后,该房屋所占用的宅基地使用权将发生移转,但其房后13.5m2的宅基地使用权是否也随之而移转?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24条规定:“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该建筑物、附着物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可见,在当事人没有分割转让的特别约定且未登记的情况下,本案中石长珍将商品房的所有权转移给原告,应认为该商品房所占用的土地的使用权随之发生了转让,但该房后的13.5m2的宅基地使用权并没有发生移转。如果要发生移转,当事人之间应有特别约定,对此当事人是非常清楚的。所以,石长珍将房屋卖给原告时,在合同第2条中写明“原房地产机关划给的宅基地(含院场内)13.5m2的合法使用权,随房屋所有权的转移转给买方使用”。可见当事人已对此作出了特别约定,如果该条款能够生效,那么该块宅基地的使用权显然应移转给原告。

问题在于,石长珍在转让商品房时,能否处分其房后的宅基地?而要明确该问题,则必须明确该块宅基地的使用权究竟为石长珍享有还是由被告享有,或者二人共同享有该块宅基地的使用权?如果为被告享有使用权或者为二人共有,则石长珍转让该块宅基地使用权将构成无权处分,该转让行为因得不到权利人的追认而应被宣告无效。如果石长珍仍享有使用权,当然有权予以转让。

从法律上来看,1990年9月23日,石长珍夫妇所在的一四七团土地管理科向石长珍夫妇颁发了房产证,房产证载明该房屋系砖混结构,面积24m2,房后宅基地13.5m2,可见。石长珍夫妇是该块房后宅基地的合法使用权人。

被告使用该块房后宅基地建房,是否为非法使用?根据《土地管理法》第38条,“农村居民建住宅,应当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使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批准。”第41条规定,“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建住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用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被告使用该块房后宅基地建房,却没有报一四七团土地管理科批准。但是,考虑到该土地管理机构在商品房建造后就为每家购房者划定了13.5m2的宅基地,并允许其自建住房。也就是说允许石长珍自建房屋,而石长珍与被告为同胞姐弟,被告使用该地建房既得到了石长珍夫妇的同意,也符合土地管理机关规划要求,尤其是该土地管理机构知道这一情况后并未提出异议。据此可以认为被告使用该块宅基地建房,虽未报批,但实际上是土地管理机关允许的,其所建的房屋并非违章建筑。

那么,被告是否取得了对该块房后宅基地的使用权?诚然,正如二审法院所指出的,在原告买受该商品房时,石长珍与被告已具有了共同使用该块房后宅基地的意思,该意思已经为土地管理部门所认可,仅仅由于石长珍与被告具有亲属关系,且双方未预料到会发生纠纷,未予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分割登记,当然仅凭这一点尚难认定被告享有对该块宅基地的使用权。因为尽管双方有共同使用的意图,但毕竟房产证上所记载的该块宅基地的使用权人为石长珍而不是被告,至于土地管理机关明知被告在该块土地上建房而未反对,也只能认为建房行为本身是合法的,不能证明土地管理机关已同意将该块土地使用权转移给被告。以后石长珍在出售商品房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将该块宅基地使用权随商品房所有权移转,可见,石长珍虽允许其弟使用该地,但并未将使用权转移给他。更何况,石长珍与被告并未办理宅基地使用权的分割登记。所以,认为被告已合法取得了该块宅基地使用权的观点也难以成立。在此情况下,石长珍将该块宅基地使用权转移给原告是合法有效的。

问题在于,被告在该块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并非违章建筑,属于合法建造的建筑物,而被告对该建筑物享有的所有权,应受法律保护。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现象,即按照“地随房走”原则,因保护被告对其自建房屋的所有权,则应承认被告当然取得对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权,而按照“房随地走”的原则,因承认石长珍转让宅基地建用权的有效性,则该块地之上的由被告自建的房屋的所有权也应随之移转(或者拆除),哪一种观点更为合理?我认为本案已表明:“房随地走”或“地随房走”原则,并非在任何情况下均有利于确认和保护各种权利和利益,也难以解决各种纠纷。而应当承认房屋的所有权有时与宅基地使用权是可以分开的。例如在本案中,简单地认为应采用“房随地走”还是“地随房走”的原则,都是不合理的。据此应该将被告对其自建房屋的所有权与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分开,即承认被告享有对该房屋的所有权,同时也承认原告对诉争的宅基地享有使用权,并建立对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时效制度,承认被告经过一定期限后以自主意思公然、和平、持续地占有该块宅基地而享有对该块宅基地的使用权。这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在法律上只能采纳此种办法。

1参见《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4年综合本),708页,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

2参见《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4年综合本),708-709页,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篇5

将会计学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来进行学科发展的做法起源于美国,将面向资本市场的财务会计信息通过会计准则来进行统一规范的做法也是起源于美国。会计准则不但规定财务会计信息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而且它也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必须遵循的标准。由于美国资本市场至少在20世纪开始就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资本市场,因此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会计准则对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以及财务会计产生了巨大影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美国先后有三个机构从事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即会计程序委员会(Cap,1939-1959年)、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59-1973年)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3年至今)。到FaSB时期,已经形成并且了用来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框架,即《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从1978-2000年FaSB陆续了七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实际生效的有六辑),它标志着主要由“目标”、“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确认”、“计量”等概念构成的理论框架的建立,该框架被iaSC、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和组织仿效,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样,美国成为第一个比较成功地构建了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在美国,先后三个机构(Cap、apB、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推动了传统会计向现代财务会计的发展和演变。现代财务会计脱胎于传统的会计,它继承了传统会计的“衣钵”(最典型和公认的就是复式记账法和账户体系)。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同时也逐步冲破了传统会计所维护的基本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以及稳健性原则等)。

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划分:Cap和apB时期属于传统会计或从传统会计向现代财务会计过渡阶段,FaSB时期则已进入现代财务会计阶段。传统会计的最基本特点是:(1)通过复式记账法和账户体系以货币反映会计主体拥有的资产,同时反映投资人及会计主体的产权(负债、业益);(2)以历史成本、收入实现、权责发生制三大原则为基础核算某一期间内企业投入产出的结果———利润。1940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出版了佩顿和利特尔顿两位教授的专题著作———《公司会计准则导论》,该著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统会计的理论框架。FaSB时期的财务会计(即现代财务会计阶段)发生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转变:(1)财务会计的目标明确地转变为满足股东(尤其是不直接参与管理的中小股东)、债权人等的经济决策的需要;(2)在财务报表的计量属性方面,由原来单一的历史成本转变为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以及现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并用,从而在财务报表内形成了由已发生交易产生的历史成本与未发生交易的现行市价共同计量的局面;(3)由于在会计期间末对资产按照市价(现行市价、可变现价值)进行重新计量,所以原有的收入实现原则被突破了;(4)由于以市价进行重新计量,所以稳健性原则名存实亡;①(5)重视资产负债表胜过利润表。在FaSB成立的1973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这9个国家的16个会计职业团体发起成立,总部设在伦敦。由于英国和美国在iaSC中起到主导作用,所以iaSC所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与英美会计准则一样采用的也是面向资本市场的财务报告模式(epstein和mirza,2008)。

[1]1989年iaSC了《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该框架仿照FaSB的概念框架制定,所以与后者大同小异,在财务报表计量属性方面与FaSB如出一辙。2000年7月,iaSC成员投票决定废除建立在职业团体基础上的旧结构,并于2001年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iaSCFoundation),该基金会下属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负责制定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并更名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iaSB,2008)。[2]改组后的iaSC致力于“本着公众利益,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且可实施的全球性会计准则”,可以说iaSC及其准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按照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政策制订了自己的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以后,iaSB也启动了概念框架的改进工作。2004年10月,iaSB与FaSB商定,在各自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2010年9月iaSB和FaSB各自公布了联合概念框架的阶段性成果,同时,iaSB以《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取代了《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但有关报表确认、计量的部分仍然沿用原《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其准则和概念框架,进一步扩大了由美国主导的现代财务会计的影响力,并使这一模式得到进一步固化。该模式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财务报表中采用包括历史成本、现行市价在内的混合计量属性的做法,尚缺乏明确的理论依据。不管是FaSB的概念框架,还是iaSB抑或有关国家的概念框架,都是采用列举或遵循“现行实务”的方式将这些计量属性引入其中,而并非是由概念框架得到的合乎逻辑的结论。①(2)FaSB和iaSB的准则(包括我国的准则)不但使用其概念框架列举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价值(或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而且在计量中广泛使用公允价值概念,但是它们均未能在理论上处理好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②(3)在实务中,以混合计量属性所计量出来的利润既包含已发生交易带来的利润,又包含未发生交易(主要指以现行市价、可变现价值等计量属性在期末进行重新计量)带来的利润,后者不但与现金流量脱钩,而且一般说来并非来自企业的主观努力,这样就造成利润指标无论是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还是在决策有用性方面的功能都在下降。而且由于在期末运用现行市价、可变现价值进行重新计量时人为估计成分大大增加,使得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随之大幅下降。(4)就资产信息而言,尽管按照混合计量属性计量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高某些资产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但是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有关总计和小计指标(比如流动资产、长期资产、资产总额等指标)由于是采用不同时点的计量属性计量的结果,从而使这些合计指标的经济意义难以说清。上述列举的现代财务会计所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障碍,既有来自实践中有关利益阶层的推动,同时也有来自于会计理论认识上的偏差。本文认为,造成对会计理论认识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会计学(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缺乏一个共同的基础,而且在缺乏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财务会计一味按照某一主观认定的目标(比如面向资本市场的“决策有用性”)发展,破坏了会计学应当保持的最基本的结构。

二、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与基本会计学

会计学有一个基础理论结构,只是由于认识方面的原因,对这一基础理论结构缺乏归纳、总结和提炼。会计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活动,早在文字产生以前,就有“结绳记事、刻木记事”之说,其目的无非是对所得和所费进行比较,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存之需。纵观会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会计的基本活动就是计量。我国“会计”一词的字面解读是“岁计月会”、“零星算之为计,综合算之为会”,所以说该词本身就准确而恰当地描述了会计的基本活动。会计计量的理论与方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会计计量并非一般性的计量(比如数学、统计等),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比较所得与所费或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果的需要。而要实现这一基本目的,会计必须有一个计量的范围和界限,这就是会计主体概念的现实(或实践)依据。会计主体必须有一定的资财,有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否则,通过计量来比较所得与所费或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果这一基本目的就失去了基础。当有了雇佣关系的企业组织产生以后,会计主体概念增加了新的现实依据,因为这个企业组织需要与业主的家庭财产和活动区分开来。到了合伙制企业出现后,会计主体概念就更加清晰了。从以上分析可知,会计主体是会计计量活动首先需要解决和明确的。后来人们把会计视为一个信息系统,并在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时,提出了会计假设的概念。如果要为传统的几个会计假设确定一个先后次序的话,那么会计主体假设理应排在第一位。接下来,应当解决计量单位的问题。本来实物单位(如重量、体积、个数等)、时间单位、货币单位等都可以作为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但是,由于货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而会计的基本目的又在于讲求经济效益,因此货币自然成为会计最为理想的计量单位。货币计量也就成为会计区别于其他计量活动(如统计)的基本特征之一。后来人们将货币计量也作为一项会计假设,根据货币计量在会计计量活动中的重要性,该假设应当在会计基本假设中排列在第二位。其次,为了计量所得与所费或者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果(经营成果),还必须确定会计期间。期间的确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等到经营活动结束(即终止经营)时,以经营开始的时点到经营结束的时点作为会计期间;二是按照人为划定的较短期间(比如月、季、年等日历期间)作为会计期间。前者存在的问题很明显,即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知何时终止经营(事先明确的特殊情况除外),因此就不知何时能计量经营成果,从而难以发挥会计的应有作用。后者能够及时核算经营成果,所以会计上选择按照人为划定的会计期间提供会计信息。而选择按照人为划定的会计期间提供会计信息,实际上等于暂时排除终止经营(包括破产清算)这一情况,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持续经营假设。因此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假设,即正常经营下的人为会计分期,这一假设同样存在现实(或实践)的依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通过明确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四项基本假设,目的是为了计量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即经营成果)。我们可以进一步将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联系起来,表述为更加精炼、概括的一项假设,即按照正常经营下的会计分期、以货币来计量会计主体的投入产出效果。为了便于记忆,可以进一步精炼(或简称)为: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①该假设可以看作是会计学(基本会计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是会计学基础理论结构的根基。理由是如果不考虑这些前提条件而进行的一般性计量,比如仅对资产进行计量或对某一项目的投入产出效果进行预测,可以通过会计以外的其他渠道,或者其他学科也能够做到;而遵循“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所进行的计量,就成为会计学(基本会计学)的根本标志。

会计学拥有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专门方法。会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方法———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从财产和产权两个方面来反映其状况和变化,应用该方法记账时对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做的会计分录必然要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因此这一方法不但能够核算财产的构成及其变化,而且能够核算财产的权益(即产权)的构成、变化及其原因。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将用来核算会计主体经济业务的各个账户首尾连成一片,并具有自动平衡的查错机制。因此,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赞叹复式记账法是“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之一”。会计学运用复式记账法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是利润,①利润是引起业益发生变化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指标。复式记账法在核算利润的同时,能够核算出利润的另一面———资产。因为资产属于静态的存量(时点)概念,而利润则属于动态的流量(期间)概念,所以为了便于核算利润,会计学又构造出收入和费用这两个分别用来反映所得和所费的流量(期间)概念。其实,收入和费用从本质上来说分别代表的就是会计期间内资产的流入和流出。与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复式记账法相适应,会计学发展出核算利润(以及后来的延伸指标综合收益)的基本确认标准。由于利润(及综合收益)是业益变化的重要原因,同时它表示的是一种财产权利,因此利润的确认原则(也就是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原则)采用能够反映财产权利变化的权责发生制。采用权责发生制也就是在某一会计期间确认收入和费用时,分别按照该会计期间财产(或者说经济利益)流入、流出的权利或责任来确认,而不是按照并不能够反映会计期间内财产权利(或经济利益)变化的现金流入或流出来确认。②iaSB《编报财务报表的概念框架》(2010年修订后改为《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一项基本假设来看待。③现在看来,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认利润和综合收益,是前述“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经过演绎得到的必然结论,因此,将权责发生制作为收入、费用(包括利得和损失)确认标准的基本原则来看待更为恰当。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再经过恰当表述以后,就可以得到收入、费用(包括利得和损失)确认的一般标准。会计的基本活动就是货币计量,并生成会计信息,那么,建立在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之上的会计学采用何种计量属性呢?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基本指标是利润(及其延伸指标综合收益),而反映该指标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及其延伸报表综合收益表)。利润(及综合收益)则是收入、费用(包括利得、损失)确认和计量后的结果,而后者又是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密切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共存的。因此,利润表(及综合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是同时出现、且具有勾稽关系的两张基本会计报表。另外,建立在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之上的会计学,所反映的必然是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或者说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我们也可以说,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中已经隐含着“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假设”(曹伟,2004)。[4]而符合这些假设的计量属性必然是交易价格,因为只有交易价格才意味着外界向会计主体投入的完成,以及会计主体向外界的产出的完成,也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指标来核算其经济效果。其实传统会计学中历来采用的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以及配比原则贯彻的都是交易价格。投入资产的交易价格就是历史成本,所以说历史成本原则遵循的是交易价格。实现原则是指在销售事项发生后会计主体已经收取了现金或者已经取得获取现金的权利(即销售实现)时,该销售所产生的收入才能够确认并按照交易金额计入利润。而符合此条件则意味着交易活动已经发生并按照交易价格进行计量,所以说依据实现原则也意味着采用交易价格进行计量。配比原则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费用的确认,要按照与该期间收入的配比关系来确认。费用的发生必然意味着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而后者由于是按照交易价格计量,所以费用也必然是按照交易价格计量。传统会计中还有一个稳健性原则,该原则是指在面临不确定性情况下,对于费用及负债的确认相比收入及资产的确认应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从而使利润及资产的计量建立在更加稳健的基础之上。应该说,稳健性原则不一定意味着违背历史成本原则(即交易价格),它只是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对于费用(及负债)与收入(及资产)在确认时执行的宽严标准有所不同而已。后来会计上采用的存货计价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有人用稳健性原则来进行解释,其实该方法已经突破了历史成本原则(交易价格)。如果资产的减值采用永久性原则或可能性原则,①那么该计量依然是在历史成本原则的框架之下。相比之下,现代会计准则按照成本与可变现价值(或可变现净值)孰低所进行的资产减值,已经不再是历史成本原则(交易价格)了。与历史上的经济环境比较起来,非货币易已经广泛存在,因此,需要对传统会计中的实现原则做一个限定,即收入(包括利得)在确认为利润时应遵循实现原则,对于不符合实现条件的已确认收入(包括利得)进入综合收益中的其他综合收益。这样,为了提高表述的准确性,可将“实现原则”表述为“收入(包括利得)确认为利润的实现原则”更为恰当。

至此,我们可以归纳一下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会计基础理论结构的基本假设是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计量方法是复式记账法;确认的基本原则有权责发生制、实现原则(或表述为收入确认为利润的实现原则)、配比原则、稳健性原则;计量属性是交易价格;基本会计报表有利润表(或综合收益表)、资产负债表;延伸会计报表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可见,该理论结构拥有独特而科学的方法,有被公认且富有现实依据的假设,有严谨的逻辑和简练的结构;而且它已经被实践反复检验,能够实现分期核算企业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目标。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是对有史以来漫长会计实践经验(尤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实践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拥有稳定的基础理论结构,是一门学科成熟的表现。会计学科的发展应当建立在这一基础理论结构之上,并通过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联系,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学科体系。符合会计学基础理论结构的会计学,我们可以称之为基本会计学(或基础会计学),其会计报表可以称为基本会计报表。其实基本会计学也就是会计学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前的传统会计学。基本会计学是企业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连续、系统、分期地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计量活动。在传统会计学时期,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还比较简单,财务管理一般不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存在,财务管理学也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和专业。此时,会计学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会计部门及会计人员代行财务管理的部分职能。由于基本会计学有着清晰的理论结构,所以其边界也是很清楚的。

三、如何从理论上整合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学、税务会计学等分支学科

弄清楚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之后,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在理论上讲清楚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学、税务会计学,以及社会责任会计学等会计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基本会计学是按照实现一般会计目标(即分期核算会计主体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而设计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基础会计学科。它是企业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因而,其基本适用对象也是企业。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有关方面除了需要满足一般会计目标以外,还对会计提出了实现某些具体会计目标的需求(如企业内部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资本市场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财政管理及税务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等等),这样,就在基本会计学的基础上,由基本会计学与有关学科相结合,形成了若干专门会计学科。这些专门会计学科为了实现其自身的特定目标,程度不同地突破了基本会计学的理论结构。应当指出,尽管各专门会计学程度不同地突破了基本会计学的理论结构,但是基本会计学作为一门能够实现一般会计目标的基础学科,其理论结构不应因专门会计学的产生而遭到破坏。下面,本文将从上述会计分支学科与基本会计学的关系出发,分别对其进行分析和评论,以厘清这些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财务会计学前已论证,目前的财务会计学,为了实现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和债权人所谓的“决策有用性”目标,在财务报表中广泛使用现行市价、可变现价值等计量属性,冲破了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及稳健性原则,这不但瓦解了传统会计学的基本结构,而且其自身也陷入了理论困境。另外,为了避免将财务会计错误地等同于对外报告会计,本文认为最好不使用“财务会计”这个称谓,而是将目前向资本市场提供信息的会计系统称为“面向资本市场的会计”(可以简称为资本市场会计)。资本市场会计主要面向资本市场上企业的股东(尤其是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小股东)、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目的在于消除资金供求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状况,满足股东和债权人(包括潜在的股东和债权人)投资决策的需要,同时也满足资本市场的监管者监管资本市场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资本市场会计除了采用基本会计学所提供的利润表、综合收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基本会计报表以外,还应根据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提供如下信息:第一,合并会计报表。第二,上述四张基本报表及合并会计报表的附注信息。包括分部报告、关联方关系及交易、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证据、重要报表项目的详细信息等等。第三,重要项目的现行市价(或可变现价值)信息,或编制现行市价(或可变现价值)资产负债表,以及会计期间内的浮盈浮亏信息。提供该信息主要在于向股东和债权人及时提供资产市价的信息,以及某些资产项目的浮盈浮亏信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弥补基本会计报表所提供的历史信息的局限性。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提供按照现行市价计量的综合收益信息(曹伟,2009)。[6]采用何种制度安排来提供现行市价信息,以保证该信息的可靠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第四,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向资本市场提供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的预测信息。基本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以及报表附注信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至于现行市价信息,现行会计准则也已经开始要求提供,但它是通过基本会计报表、而且是与历史成本信息混合提供的,这样做的结果是破坏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结构。单独提供该类信息是可行的,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部分资产项目的现行市价信息,还是提供完整的现行市价的资产负债表信息,以及通过何种机制获取这些信息,并保证其可靠性。

(二)关于税务会计目前的税务会计也属于企业对外报告会计的一个分支,其目标主要在于满足国家税务部门对会计主体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因此它是面向税收征管的会计(税务会计是简称)。目前的财务会计由于冲破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结构,不再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稳健性原则,因而它与税务会计的背离越来越大,从而使税务会计的重要性得以明显提升。但是,目前税务会计的理论结构及有关法规仍不够成熟,按照目前的有关税收法规,还不能够编制出独立的税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表及资产负债表,并且由会计利润调整得到应纳税所得额的做法已经因二者的巨大差异而变得愈加困难。另外,由于我国有关税法没有规定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从而给会计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应用带来困难。如果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得以维护,会计准则与所得税税法都遵循基本会计学的原则,那么按照会计准则核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核算的税务利润,纵然会有差异,其差异也会很小,此时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整得到税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也会比较容易。但是,在目前的财务会计模式下,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由于在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所以二者走上了背离的道路,致使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在目前税务会计缺乏完善的制度框架,从而无法独立核算税务利润的前提下,税收监管的成本和难度提高,税收流失可能性加大。因此,在现有财务会计模式下,税法(所得税法规)最好具备能够达到独立核算税务利润及编制两张基本报表(税法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程度,这样才能为税收的征收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关于管理会计学目前的管理会计是与财务会计相对的,它是面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的内部报告会计系统。从目前管理会计学的内容体系来看,它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会计的复式记账法,而是采用了多种学科的方法(如管理学、统计学、投资学、行为科学等),表现出灵活多样性。也不再局限于传统会计的有关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实现原则、稳健性原则),而是本着“管理有效”的原则进行计量活动。管理会计学具有比较典型的交叉学科性质(尤其是管理学与会计学的交叉),但是,它既然仍然属于会计学,就应当保持会计学的最基本特征。传统会计学的四大假设,总体来看,管理会计依然遵循。与基本会计学相比,管理会计的主体范围具有层次的多样性,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分部、部门、车间、班组、工段等,但是,作为会计主体,它们都是拥有财产(或资金)使用权利和责任的主体。管理会计遵循货币计量假设,意味着管理会计信息主要表现为资金、成本、利润、现金流等财务信息。另外,管理会计的分期,不像对外报告会计那样受到有关法规的限制,一般采用日历期间;而是表现出灵活性,可以与对外报告会计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应当看到,目前管理会计学的体系和内容已经十分庞大,而且在内容的组织安排方面显得逻辑性不强。这主要是由于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报告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不同职能部门和管理的不同方面(例如服务于成本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战略管理等),因而其内容自然十分庞杂;而且现行管理会计学往往又没有按照企业内部管理的不同部门或方面进行结构设计,因此其内容安排显得逻辑性不强。为了解决管理会计内容庞杂、逻辑性不强,以及一些新兴管理会计专题难以展开深入论述等问题,可以将管理会计的内容按照具体服务对象不同分为若干专题(或分支学科),如面向成本管理的成本管理会计、面向经营管理的经营管理会计、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管理会计、面向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面向环境管理的环境管理会计、面向战略管理的战略管理会计等等。这些管理会计分支学科,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既可以独立成科,又可以整合为一体。

(四)关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预算会计)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与企业这一营利组织相并列的还有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适用于前者的会计被称为企业会计,适用于后者的会计则被称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建国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长期以来其经费来源纳入国家预算,因此我国将政府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广义)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统称为预算会计。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的改革,民间非营利组织逐渐增多,事业单位的业务领域及经费来源呈现多样化,这样,传统的预算会计的称谓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因此与国际接轨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这一称谓开始成为广泛采用的术语。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落后于企业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其原因在于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而且企业对于经营成果及产权的信息需求甚为迫切,这种强烈的需求刺激和推动了会计方法的发展,复式记账法诞生于企业而不是非营利组织并非偶然。尽管如此,企业会计的原理和方法同样适用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或者说在企业中形成的基本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结构对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也是适用的。在会计方面,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企业需要分期核算资金的经营成果(利润),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需要核算利润,但需要分期核算资金的运用结果(结余);(2)由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需要核算利润,所以也没有资本(投入资本)的概念和核算需要;(3)由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不核算利润,所以它就没有企业会计中的收入、费用概念,或者说其收入、支出概念与企业会计中的收入、费用概念具有不同的性质,也因此决定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没有与此相联系的企业会计上强调的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及稳健性原则。除此之外,基本会计学中的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四大假设都适用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复式记账法、权责发生制、以及历史成本原则也都适用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在此有必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不少人认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在确认基础上采用收付实现制,其实这基本上属于概念上的误解。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对外报告会计)的基本目标在于向有关方面报告资金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会计主体必然按照对资金(会计上的形态涉及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等)享有的权利或承担的责任(即权责发生制)进行确认和核算。只不过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资金进入或离开会计主体的形态常常是现金,而且现金流入主体或流出主体往往正好意味着主体对该资金(现金)权利的形成或解除,所以给人以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的印象。而且按照目前国际通用的对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会计要素的定义,其确认必然是权责发生制的。当然在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和报告的资产负债表及收支结余表之外,并不排除按照现金流量制另行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说,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对外报告会计)是基本会计学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也可以看作是基本会计学与财政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另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也可以仿照企业会计学发展其对内报告会计(管理会计)。

(五)关于社会责任会计学现代企业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有环境保护、员工就业和发展、社区发展,以及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就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手段,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个对外会计信息系统。该学科可以看作是基本会计学与生态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其发展历史比较短暂,理论与方法还很不成熟,但在欧洲国家已经有一定的实践基础。社会责任会计的出现表明会计学除了具有服务于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的作用以外,还有服务于环境管理、社会管理、政治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六)从基本会计学到会计信息系统基本会计学是会计学科结构的最重要基础,其主要特点是:(1)通过复式记账法既反映财产(或资金)的形态和结构,又反映其权益以及会计期间内增值的结果;(2)它反映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交易或事项),且强调会计证据及信息的可核实性。以基本会计学及相关学科为基础,按照环境和时展的需要,会计学延伸为对内、对外两大会计信息系统:一是对外报告会计,二是对内报告会计。其中,对外报告会计又可以按照会计信息的主要服务目标不同,分为如下子系统(学科):资本市场会计、一般企业会计、税务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而对内报告会计也可以按照主要服务目标不同,分为如下子系统(学科):成本管理会计、经营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或者不加细分,统称为“管理会计”。对外报告会计主要解决会计主体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自然对于有无可验证的证据及信息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它主要采用基本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发展,而且需要有统一的规范。对内报告会计由于不存在统一性和规范性的问题,所以它在基本会计学的基础上有深度发展,但是它仍然遵循会计学的四大假设。是否遵循会计四大假设是判断某信息系统(或学科)是否属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学,具有较强的现实存在依据,并有着共同遵循的基本假设,因此,它属于比较典型的会计学(可以称之为狭义会计学)。这也是会计信息系统论所论述的会计学的范围。狭义会计学遵循会计学的四大假设,其边界也是清晰的。

四、如何从理论上整合狭义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及审计学

审计最初是为了满足对会计信息的检查和监督需要而存在的,其后二者发展成为相互依存的关系。随着会计工作范围的扩展,审计的工作范围也从财务报表审计延伸到合法、合规审计以及绩效审计。另外,广泛的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以及社会和市场对鉴证、确认的需求也推动了审计职能和审计工作范围的拓展。鉴于审计与会计之间的密切关系,审计学长期以来是作为会计学科中的专题学科而存在的。目前,审计学已经形成了比较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而且也发展出众多分支学科,从而在学科上已拥有相对的独立性。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大型的企事业单位一般都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也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从而使审计专业人才成为来自市场和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计学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独立的专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资金筹集、运用等所进行的资财管理,是一项与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相并列的职能管理(王庆成,1999)。[7]财务管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比会计学(狭义)的历史要短得多。由于会计在传统上是对资金所进行的计量活动,而且历史悠久,所以,长期以来企业财务管理的部分职责由会计部门代为行使。随着股份公司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财务活动日趋复杂,财务管理逐渐从会计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部门。在西方,财务管理学是20世纪初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由于建国后长期采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的独立权限很小,而且财务管理业务比较简单,所以我国当时的财务管理部分职责由会计部门行使。在学科设置上,我国借鉴前苏联财务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将财务管理学作为一门课程设置在会计学专业中。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财务管理活动也日益复杂,财务管理职能也逐渐从会计中独立出来。在学科设置方面,吸收西方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从1998年开始将财务管理学设置为一个独立的专业。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与会计、财务管理学与会计学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血缘关系”。之所以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是因为其处理的对象都与货币和资金紧密相连。会计(狭义)主要运用货币从事计量活动和信息的提供,以服务于特定的管理目标;而财务管理则是对资金(包括货币资金)的筹集、运用等过程所进行的直接管理。但是二者毕竟具有不同的工作范围和职能,因此,财务管理与会计、财务管理学与会计学,既有分的必要,又有整合的必要。也就是说,对其既要有分的思维,又要有综合的思维,而如何分与合,应结合实践进行进一步研究。

在会计信息系统(狭义会计学)的基础上直接延伸出的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学,与会计信息系统相互依存、联系紧密。其共同特点是三者都属于价值管理(或资金运动管理)的组成部分,只是侧重有所不同。会计侧重于面向会计主体的内部和外部提供连续系统的会计信息,服务于会计主体的内部管理,同时通过会计信息连接会计主体与外部环境,服务于资本市场以及社会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会计主体的一种职能管理,侧重于从价值角度负责资金的筹集、日常运营及控制、资本结构管理、对内和对外投资,以及资金的退出和分配等;审计则侧重于对会计信息以及财务管理(包括制度)的鉴证或监督。因此,从综合的视角来看,会计主体的价值管理就是会计(广义的会计),这也是会计管理活动论所论述的会计学的范围。尽管我们可以从价值管理的角度,将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学(包括成本管理)等学科整合为广义的会计学科,而且这种整合不管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实际工作的角度都有其重要意义。但是,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毕竟有着不同的职责范围和活动目标,可以说是三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同时,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也有着不同的目标、假设、原则和方法。因此,将三种学科整合在一起的(广义)会计学,其边界就不像狭义会计学那样清晰。我们不妨在此试举几例:政府会计主体范围内的资金运动管理,一般不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的范畴,而是财政学的范畴;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和审计一样也可以看作是对资金运动的监督,但前两者一般就不被认为是会计学;金融机构(如银行)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往往被纳入金融学的范畴,等等。可见,我们既需要有广义会计学的观念和思维,同时又有必要将会计学的“正宗”视为会计信息系统(狭义会计学)。

五、如何看待会计学的专题学科和边缘学科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篇6

关键词:公司财务;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目标;策略

财务管理是公司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更加注重对公司财务的管理,因此,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成为大多企业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和价值的最大化成为大多企业的主要目标,本文就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事项加以阐述,并分析如何提高企业的财务目标,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1.财务系统原则。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进行系统性管理,作为公司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还有投资管理,收益分配管理和筹资管理三个系统构成,因此,在财务管理中需要坚持系统原则,培训好财务人员,始终坚持系统原则,成为财务管理的首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当然好的财务管理离不开财务软件的使用,要求财务人员结合实际发展业务做到财务系统中,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2.收支平衡原则。在财务管理中,大多数企业遵循的是收付实现制,而不是权责发生制,这种基本原则就要求你企业在现金管理上一定要做好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在时间上的平衡,确保企业现有的资金越和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差相平衡,这样才能实现现金预算管理。同时,现金预算离不开对筹资计划,投资计划和收益分配的综合平衡,由此可见,企业的现金预算不仅为实际经营成果提供资金支持,还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提供最佳的经营决策。

3.风险权衡原则。在资本运营过程中,企业要想获取更高的收益,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并且同在相应的风险,因此在收益,风险二者之间总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因此,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树立好成本,收益和风险并存的观念,增强对风险和成本的控制,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我们知道,高风险高收益,低收益低风险,可见,必须牢牢把控好财务中成本,收益和风险三者综合权衡,才能找到最优的权衡办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4.货币时间原则。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和发展,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产生密切的业务往来,更产生了很多借贷关系,这时就需要财务管控好货币时间价值。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时间点上,等额资金的价值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时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在管理企业各项现金流时需要遵循相应的货币时间价值原则,不可对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量作简单的相加,而是结合不同时间点去考虑现有资金发生的变化,不断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率和资金周转率。

二、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

1.公司利润最大化。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其存在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当然,利润的大小也是衡量企业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更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影响力最深远的理财目标。利润的最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收入的最大化,另一个是成本的最小化。其中收入的最大化是受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人才所影响,只有企业做强做大,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价值,更是体现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程度。而成本的最小化主要依赖企业的财务部门做好各种成本核算工作,在准确的财务成本数据的基础上去分析企业的成本,进而制定出符合企业特点的成本预算工作,合理控制成本,这样才能正确核算出企业的财务利润,进而便于企业去核算提成和业绩。当然利润的最大化只是强调的只是利润的绝对数,并没有将每月的利润加以纵向比较,使得财务指标缺乏可比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投资者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因此,企业的利润与股东的资本投入和获利产生很大关系,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同时,股东财务最大化不仅考虑股东的收益,还考虑到了时间价值和风险等多方面因素,由于全面考虑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企业盲目追求眼前利润的短期经营行为。当然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存在一定的劣势,处理的不好会直接激化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导致其他很多因素使公司倒闭或者破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不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整体价值,企业只有将蛋糕做大,才能更好的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当然衡量一个企业价值的高低不仅仅指企业拥有的资产,更不单单指企业所实现的利润,主要是看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控险能力。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主要取决于财务管理的职能,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真正实现企业的盈利。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侧重点在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针对企业受到的应收票据,在进行贴现时,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更加关注企业的长远获利能力,而不是企业单纯的追求近期利益的短期行为,进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4.提升资金透明度。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真正落实企业的财务目标的最基本方法就是将企业的资金使用变得更加透明,确保公司的每一笔支出都是有理有据,大家具有知情权。当然,公司的透明度并不是需要财务部对公司员工进行完全公开,而是对公司领导和决策者针对企业的资金流向有个详细的说明和了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资金透明,其次是不定期对财务状况进行抽查,确保公司的钱账相符,不会出现行为,以便公司财务部更好的发展,为公司的整体发展提供一条正确道路,因此在落实企业的财务管理基本原则时需要提升资金的透明度。

三、结语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我国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理论也在逐步完善和发展,因此需要财务部充分认识自身的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公司的财务管理发展作出自身的贡献,更好的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真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此外,还需要企业投资者多了解公司的价值,加深对财务管理的认识,进行制定出更好的财务目标,促进企业的财务工作发展和完善,切实保障企业股东的合法权益,第一时间了解公司的利润情况。

作者:郑丽单位: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勇本胜.提高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水平之我见[J].冶金财会.2015(03).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篇7

  〔关键词〕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原则 基本假设 

    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分支之一,产生于本世纪20~30年代,形成于本世纪40~50年代,主要侧重于信息的积累、对比、分析和解释,用来帮助企业管理当局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各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由于管理会计起步较晚,较财务会计已成熟的理论相比,管理会计理论还远未形成体系。而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的管理会计原则,中外学术界对其还很少进行探讨。而且由于其本身的服务对象、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灵活性、多样性,很少形成广泛的业务原则。因而到目前为止,对管理会计原则还未形成统一定论。

   管理会计原则是指导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是对管理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应具广泛的适用性及指导作用。1974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提出了八类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虽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的普遍公认,但非常有借鉴意义。我国著名管理会计学者李天民教授又为管理会计原则构建了科学的理论结构。笔者现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其具体内容作浅显论述。

   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全局性的,以决策性会计为主体的经济管理活动。其总目标是提供相应管理信息,协助管理当局做出有关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决策。管理会计为管理当局提供的管理信息,总是尽可能运用财务会计系统所提供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加工、改进和延伸,使他们能更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除此之外,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管理会计也把提供的信息内容扩展到企业外部,如环境、政策、竞争对手等。但既然管理会计的主要信息来源是财务会计信息,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同源而分流的,我们不妨借鉴财务会计原则的体系,即把管理会计原则总分为基本假设和指导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又具体分为决策有用性原则、提供信息的约束原则及针对用户的质量原则。

   一、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accountingentity)

   它是管理会计对象运行的空间范围的规定。由于管理会计主要是向企业内部各级责任单位提供有选择的、部分的、特定的管理信息,因此,管理会计的主体,可以是整个企业,但更多的是各级责任单位。

   (二)持续经营(goingconcern)

   它是对管理会计对象运行的基本方式的规定。即企业或各级责任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筹资投资等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从而相应的管理会计方法能保持稳定、有效。

   (三)会计分期(accountingperiodicity)

   它是对管理会计运行的时间范围的规定,即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筹资投资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期间,以便及时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相对财务会计而言,由于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服务,提供相应信息以协助其进行经营管理活动,而不是定期对外提供强制、规范的会计信息,故时间跨度可以灵活选择。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战略管理会计的推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同的管理主体有不同的时间需求,从年、季、月发展到周、日,甚至随时提供。

   (四)货币的时间价值

   由于管理会计职能的多样性导致其除应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外,还要广泛采用其他非货币计量单位,例如标准实物单位、质量综合计量单位、创新程度、市场占有率等等。而且在长期投资和筹资决策中绝不能假设币值不变,因为货币在不同时间的价值是不相等的。总的说来,货币计量和币值不变假设对管理会计均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在投资、筹资中都必须考虑的重要前提———货币时间价值,以便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五)效益最大化目标

   管理会计的总目标,就是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为此,企业管理当局在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营业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提高作为基本标准。

   二、指导性原则

   (一)决策有用性原则。这一原则分为首要质量特征和次要质量特征两个层次

   1.首要质量特征

   (1)相关性原则。要求在收集、加工处理、提供信息时,要充分考虑信息用户的需求以达到决策有用性。

   一项管理会计信息如对信息用户决策没有帮助,则不具相关性。相关性原则有以下两层涵义:

   a.及时性: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应能够及时满足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它包括及时将产生的信息资料进行处理和及时报送给信息用户。

   b.适应性:是指从基本数据得到的信息对企业决策过程的满足程度及协调程度。

   (2)可靠性原则。是指确保管理会计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信息如不可靠,不仅无助于决策,而且还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因此可靠性也构成信息的主要质量。一项管理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可就其四个组成因素加以衡量:

   a.客观性:强调管理会计信息能客观反映现存状况或对未来做出客观的预测。这一原则要求信息的来源,即用于生成信息的资料应客观、真实、准确,同时要客观选择处理方法。

   b.可核性:是指由独立的不同个人分别采用相同的计量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计量,能得出相同的结果。

   c.中立性:指管理会计信息对不同的信息用户的影响都是没有偏见的(公平的)。在信息中如果掺杂着计量人员的个人兴趣,就不可能有中立的计量。因而中立性原则要求管理人员站在一个客观的位置上,在处理和提供信息时不能掺入个人的偏见和主观意愿。

   2.次要质量特征

   (1)一贯性原则。是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方法应保持一贯,便于不同期间信息可比。

   (2)可比性原则。是指能使信息用户从两组经济信息中区别其异同的质量特征。当经济情况相同时,会计信息能显示相同的情况;反之,当经济情况不同时,会计信息亦能反映其差异。

   一贯性与可比性原则相对于管理会计而言,在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一项长期决策要依靠各式各样的未经加工的信息和不重复出现的情况。如长期投资决策,可能由于内部强调的一贯、可比而使决策受到不适当的阻碍。因而在长期决策中,这两项原则并不重要。然而在短期规划和业绩评价方面,则要较多地依靠仔细加工的信息和重复出现的情况,从而更要求一贯、可比。

   (二)提供信息的约束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指提供管理会计信息带来的效益高于需要花费的成本。只有这样取得的信息才有价值。然而这一原则中的成本效益的衡量方式还有待商榷。它们可能扩散得极为广泛,从信息用户到整个企业乃至企业客户、投资者、消费者等等,从而难以准确衡量。

   2.重要性原则。指管理会计信息对管理者做出决策或对责任单位进行业绩评价等将会构成重要影响。它可以从定性、定量两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确定。这一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是不可分的。为降低信息成本,必须遵循重要性原则进行信息处理。

   3.民主性原则。进行各项决策分析和编制预算时,应遵循目标管理的原则,实行参与制的民主管理方式,即走群众路线。以企业员工为中心,相信职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

   4.灵活性原则。这一原则包括诸多方面:

   (1)基本数据和信息分类的多样性以及方法的灵活性,以适用不同的信息用户及不同决策的需要。

   (2)信息来源的多渠道性。管理会计信息既有来源于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内部信息,也有来源于企业外部的诸如政策、环境、竞争对手的信息。

   (3)提供内部信息时选用规则的灵活性。管理会计信息无强制性规则,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提供。

   5.稳健性原则。指管理会计人员在处理及提供信息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但对可能获得的收益则不要过于乐观估计,以免因过于乐观给企业造成损失。

   (三)针对用户的质量原则

   1.可理解性原则。是指信息用户对传送的信息能弄清楚的能力。可理解性是决策者和决策有用性原则的连接点。管理会计人员应尽可能使会计资料易于被人理解,而信息用户也应设法提高自身的理解使用能力,以使会计信息发挥最大的功能。

   2.可接受性原则。是指信息用户对已出现问题的说明与计量标准的认可程度。由于管理会计的信息种类和计量方法具多样性、灵活性、复杂性的特点,只有与这种信息相关的属性被用户接受,才是有价值的。而如果用户难以接受,则会是信息成本的浪费,而效益为零。

   3.激励性原则。是指信息用户与组织之间为保证“目标一致性”所做出的努力。具体说,就是对企业的全体信息用户乃至每个员工实施激励措施,营造有利于全员参与的管理环境,对我们所希望的行为要予以积极引导,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冒险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因素,做到企业与管理者,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目标一致,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10

   2.余绪缨.管理会计.辽宁人民山版社,1996.01

   3.庄守鑫.论管理会计原则.上海会计,2000.10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1引言

项目管理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作业面广和操作难度大的特点,需要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最大程度提升管理优势。但是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忽视了成本管理的实际意义,不能从根本上处理成本、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关系,导致管理水平下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具体情况入手,做好成本项目管理工作,满足高速公路的施工要求[1]。

2高速公路路基施工项目成本原理原则

针对管理指标的特殊性,在后续利用阶段需要按照细则要求进行处理,提升其应用优势。

2.1最低成本原则

路基施工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施工成本,为企业提供最大的经济效益。考虑到施工组织以及配置要求,需要及时对施工环节进行比较,掌握性能要求,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实现路基施工的最低成本原则。

2.2全员管理原则

路基施工项目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成本管理需要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引起重视。全员管理体系的落实起到突出作用,要对个案管理进行细化和完善,保证施工企业各个部门都能受到成本管理的监督和约束,满足管理要求。

2.3动态管理原则

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具有不可变性,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成本控制,保证施工环节每一项成本活动都纳入到动态管理中。动态管理以新型管理体系为平台,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管理体系和计算机体系,对成本活动进行详细的核算和比较,最后施行。

2.4目标管理原则

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要提前设定目标,实现有效管理。项目分解种类较多,要对单个小目标进行细化处理,将单个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身上,保证目标在实行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合理的处理措施,进而提高最终效益。

3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高速公路路基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管理阶段存在部分问题,影响后续管理体系的落实。本文将对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3.1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在后续管理阶段需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做好调查工作,按照管理职责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存在成本管理意识差的现象,没有对原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充分的调查,如果原材料价格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需要临时调整劳务队伍和原材料供应商,增加了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成本。部分工作人员的责任比较差,为了满足成本管理的具体要求,项目竣工后进行简单的成本核算和分析,缺少成本预测和决策,进而增加了成本管理难度。

3.2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

高速公路施工单位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会出现管理偏差的现象,成本管理的内容比较偏面。此外,项目管理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和后续养护阶段等,在不同的阶段必须配备不同的管理方式。管理系统不健全,会导致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出现管理不全面的现象,无法满足项目的具体要求。部分工程项目存在制度缺失的情况,整体施工、验收和保险无法进行统一筹划,增加了施工团队成本管理的难度[2]。

3.3缺乏整体规划体系

很多施工工程仅仅以成本控制为基础,忽视了成本管理的全面控制和管理。成本管理需要贯穿到整个施工流程中,要从竣工和验收等方面入手,在每个阶段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有效的规划体系,会导致成本管理失去响应的效果。部分施工企业出现成本问题后,没有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导致潜在因素增加,成本管理难度也随之提高。

4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要点分析

针对已有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在实践过程中要按照管理要点进行落实,以管理指标为基础,突出其应用优势。以下将对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管理要点进行分析。

4.1更新成本管理理念

成本管理理念指的是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市场竞争逐渐激烈,良好的成本管理能起到明显的引导作用。因此,实践阶段要及时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做好高效支配管理工作。以高速公路施工单位为出发点,在对项目进行评估过程中,要从资金运作、施工生产以及效益和成本核算等方面入手,凸显出管理指标的独立性。从高速公路项目中标开始,经过高速公路施工生产到竣工检验,对任何阶段的变化都要引起重视,掌握规避性因素,进而实现有效管理。

4.2建立全面的信息系统

成本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政府部门要发挥引导性作用,从材料供应、客户落实和竞争单位后续管理等方面入手,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多样化。施工单位的内部经营信息、施工单位外部信息以及财务信息等内容比较复杂,监理完善的信息系统对其进行控制和约束,整体优势突出。成本管理行为包括相关信息的处理行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要最大程度保证其完整性和多样性。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要突出财务管理内容和指标,在个案管理过程中要及时处理内部信息,保证各个部门之间能相互配合。为了提升部门间工作的准确性,高速公路施工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要做好指令传达工作,将工作内容落实到实处,相关部门要以自身部门作为基础,收集和自身相关的信息,进行信息共享和后续管理。

4.3制定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信息准确性以及管理机制的具体要求,如果信息不真实,则会出现成本管理决策性失误的现象,增加不必要的项目成本。为了保证信息收集的及时性,需要对项目开展的关键前提进行了解,针对各种情况制定战略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需要对内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和检查,如果信息不准确,则会导致成本管理出现决策性失误,增加不必要的项目成本。作业成本法属于新型管理模式,能保证流程更佳完善,避免了施工环节出现的浪费现象,能有效提升施工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促进施工企业的有效发展。

5结语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后续发展,因此,要突出企业管理的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本文对高速公路路基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研究,具体管理阶段存在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缺乏整体规划体系的现象,针对其特殊性,从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建立全面的信息系统以及制定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突出管理重点,有助于促进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黄甫军.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分析与研究[J].现代商业,2012,17(1):98-100.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篇9

—、引言

在一个企业中,档案管理无疑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对于非国有企业,能否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方法,其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是否有利于档案学理论研宄的丰富和促进,更在于能否对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其实际的事功。

我国对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比较集中的探讨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而有探讨就必然有分歧。这种分歧既来自观念上,也来自现实中。试以如下表述为例:对于众多非国有企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对它们进行调查、摸底、排队,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尽快制定、出台一批地方档案行政规章、管理标准、制度,尽量使企业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抓执法检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等等。笔者以为,这可以看作是传统观念的典型文本,是“计划时代”“强势政府”在档案管理领域的精神延续。但是,实践似乎在证明这种判断对当代现实缺乏更宏观和深入的分析。对当代中国而言,这是对政府的力量作了过于乌托邦,或者说过于乐观的估计。其实在笔者看来,有学者指出的“理顺关系”才是真正中的之语。虽然宄竟如何理顺,这方面的研宄尚不够深入,但有一点倒是达成了共识,即将法律监控作为国家对非国有企业控制的重要手段。犹为可贵的是,对于监控本身,有学者作出了清醒的认识和反思:监管中应坚持不干扰非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利于促进非国有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档案的安全保管,科学利用,合理流向。”“监控方法要灵活。……可以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在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观点不是袖手谈经,却体现了一种清醒、求实的色彩。

要谈非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百转千回,最终还是绕不过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原则和外部体制问题。事实证明,较为明确的、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的时机已然成熟。虽然如此,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提出一套具体、明确而放之四海皆准的操作程序,而仅在于对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原则和体制作一番同当下现实环境相契合的思考。

二、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谈及“原则”,不能不提及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1987年9月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这是用国家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是指导全国档案工作的科学准则。既然如此,为什么在这里还要谈‘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笔者的本意是,前者的表述侧重于宏观层面,而这里谈的“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则更倾向于微观视野。但是,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在于1987年《档案法》公布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当时非国有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还仅仅处于“补充”的地位,质言之,国有企业大一统的局面并没有被撼动。因此,“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这样的宏观原则更多是对国有企业而言,其着眼点也不可能超越当时的社会现实。然而,当从产权到制度都与从前的国有企业迥异的非国有企业发展到今天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时,我们显然不宜再将原来的宏观原则作过于教条和机械化的理解。因此,今天从微观层面上提出“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可以说是改革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与其说是一种变革,毋宁说是一种发展、完善。

1、效益性原则

企业是以盈利为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下的企业首要遵循的是效益原则。企业档案管理讲求效益性从根本上说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体现。

所谓效益,一是指管理成本最小,二是指收效最大。最合理、最富效益的管理模式,就是要在这一小一大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效益性原则的贯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冲出偏见的过程一个审视成法的过程。如果能以国外企业的管理方式为鉴,那么日本的经验让人不无启迪。日本实行的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既有别于英美式的自由市场经济,也有别于西、北欧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民间企业在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时,一定要对投入资本额及预期收到的效果进行比较研宄。在实施“设置完备的档案管理体制”时,日本的民间企业总希望获取大大超过投入的成效。事实上,他们在实践中很少走集中统一保管的道路,而是分散管理。民间企业按各自独立的意志决策的管理方式,是日本社会适应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制度选择。

如果放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视野来考虑,效益性原则最终还涉及到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外部体制问题。在此背景之下,笔者愿意引入一个理论的参照系,即乔治。索罗斯在《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书中提出的关于一个开放社会的“基层化原则”。根据基层化原则,凡是由民间组织可以完成的事情不应该由政府来完成,凡是由个人或家庭可以完成的事情不应该由政府或民间组织来完成,其优越性正在于个人、民间以及其他基层单位能够将决策和管理的合理性提升到最大限度,因为它们具备更为充分的人力、物力、动力以及知情程度来解决各自的问题。在这一思路下,除去企业和员工本身,各种官方色彩相对淡出的档案中介机构、各种行业协会和档案工作者协会将有所作为。关于这一体制问题,在后文还将进一步谈及。

2、自主性原则

顾名思义,所谓自主性原则,即是由企业自身作为档案管理的主体,企业档案具体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机构设置、人员安排等由企业自己决定。笔者以为,这是由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推导出的必然结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私营企业的资产属于私人所有。”照此精神,非国有企业的档案作为特殊财产,同其资产一样也应该属于资产的所有者拥有。道理不难理解,私营企业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而私营企业档案是私营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它不是独立产生的,是企业各项活动的伴生物。而把这个结论一般地推广到整个非国有企业范畴,我们就完全可以说,产权制度的多样性决定了档案所有制的多样性,企业产权归谁所有,企业档案也归谁所有。从法理上讲,此结论适用于《民法通则》关于财产权的一般规定。因此,非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毫无疑问地享有其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当然也包括档案的管理权和很大程度上的处分权。

由此,曾有报章提到过的由档案行政机关动员帮助非国有企业建档的说法其实大有可斟酌之处。有求必应的“帮助”当在情理之中,越俎代庖的“动员”却是师出无名。

然而,为什么上文只提到“很大程度上的处分权”呢?这是因为档案作为企业活动的沉淀,同一般企业行为一样,也在一定条件上具有经济学上讲的“外部性”一比如对档案的第二价值的考虑,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因此,《档案法》第十六条有如下规定: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应当妥善保管。对于保管条件恶劣或其他原因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产生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国家档案行政部门有权采取代为保管等确保完整和安全的措施,必要时,可以收购或者征购。”一尽管有些问题有待在立法上进一步明确(这在后文的体制部分将会谈及)一却不妨碍我们作如下结论: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自主必然也是法律框架下的自主。

在此有必要再次提及上文提到的“基层化原则”。根据索罗斯的解释,基层化的含义是,由于难以确定什么是公共利益,因此决策必须在尽可能低的层面上作出,层次越低,因大一统决策带来的风险也越小,而管理成本也越小,效率却高。@这里讲的基层化原则不仅仅适用于政府系统,而且也适用于经济、文化和其他领域对档案管理而言,非国有企业的自主管理正是这一原则的集中体现。道理很简单由于权力过分集中的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而言往往具有一损倶损的风险性;而另一方面,过度的垂直控制将动用极大的资源,降低国家行政的效率。这样,既不可能降低高度集权的管理成本和风险,相反还掣肘了基层单位的效率和灵活性。在不可能对每一个企业的运作情况和档案信息进行细细甄别的情况下,非国有企业档案的自主管理理所当然是明智之举。

3、灵活性原则

所谓灵活性原则,笔者以为至少包含三层意思。其一便是管理方式的灵活。方式由环境决定,非国有企业成千上万,情况各不相同。各企业规模不同,具体软硬件环境也不同,管理档案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重要观点,即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抽象地谈某一种档案管理的具体模式的优劣并不能给实践带来多少指导意义。试想,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小企业,本身产生档案不多,却要求其照搬传统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专门的档案机构和专职的档案人员一应倶全,集中统一,层层控制,按时移交,定时鉴定,从理论上看好则好矣,却未免可笑。推而言之,企业不仅有规模的不同,更有行业特点的差异,其管理方式或分散,或集中,不必强求一律,但求得当。

灵活性原则的第二层意思,指的是保管地点的灵活。保管地点的选择离不开软硬件具体条件的制约。档案到底放在哪儿,首先要看的是条件,其次看的是成本。近年来流行讲跟国际接轨,档案界亦不免披欧风,沐美雨,甚至言必称“托管机构”“文件中心”。但如果立足于具体条件思量,我们当说,外来的文件中心固然有新潮之意,自家的“敝帚自珍”未必就应该鄙夷。甚至传统的档案馆室固然是以堂堂之阵,树正正之旗,但又何妨办公室保险柜的方寸之间能够以简约求便利,以平拙摄神奇?

管理对象的多元要求具体管理手段的多元,这是灵活性的第三层含义。科技图纸、文书文件、财务报表、人事资料、信用凭证、技术成果,诸如此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要的就是个区别对待,量体裁衣。而档案不同载体的出现,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管理手段的灵活与创新,呼唤着管理的手段既有弹性又统摄自如。

据日本档案学者大谷明史介绍,“日本企业的档案管理体制除少数外,一般都不是集中统一保管型,而是分散管理型。……尽管整个企业没有形成集中统一保管档案的管理体制,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都能依据各部门妥善保管的档案正常开展工作。如果将此当作对集中统一保管模式的非议自然不免迂腐,但如果把这看成是对企业档案管理灵活性和多样化趋势的注脚,笔者则加以认同。

归纳、提炼和抽象有时是一把双刃剑,在条缕分析的同时不免产生某种人为意义上的割裂。效益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虽然是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上作出的分析和强调,然而并不能掩盖其中意蕴的重叠与交叉。笔者以为,无论是对国家社会来讲,还是于单个企业而言,效益性原则是其根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效益性原则是因,自主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是果;效益性原则是里,自主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是表。后两者是前者的客观要求。所谓开放社会的基层化原则则可视为三者总的参照系。这就是效益性、自主性和灵活性三大原则的辨证关系。

三、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外部体制

所谓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外部体制,指的是一个国家之内管理全部非国有企业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方式和组织制度。它与单个企业档案的内部管理模式相对,在外延上包括各类与非国有企业档案有关的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职权关系等,更明确一点说,指的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以及其他机构和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事实证明,非国有企业内部档案管理模式的选择和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部的档案管理体制。

笔者以为,今天的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体制,应当是:以自主管理为基础,以法律监控为框架,以民间档案组织为后盾,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

对民间性质的档案组织应当鼓励。

可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往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推行的中央集权制结构开始松动,国家与社会的界分开始显现,国家对社会资源的控制减弱,公民自主性得到提升,各种民间性质的组织或曰非政府组织(nGo)的兴起于是成为必然。这样的社会中介组织是个人、团体(企业、行业)自由和权利的基础,是国家与社会、团体、个人间的联系中介和沟通管道,是维持社会稳定的“稳压器”。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篇10

【关键词】设备维修预算定额aBC分类管理华北油田

一、引言

华北油田第四采油厂是一家以机采井为主的石油开采企业。设备是该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科学合理的设备维修将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第四采油厂设备维修费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方面是因为新断块投产,设备数量增加,老断块设备老化,维护费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采油四厂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设备维修费用不断攀升。而设备维修预算定额的制定是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对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制定设备维修预算定额对提高采油四厂设备维修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十分重要。

然而,油田开采所涉及的设备种类和数量十分庞大,不同设备对生产的重要性不同。作为设备维修的管理者,不可能事无巨细地逐一核算管理,抓大放小是科学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因此,华北油田第四采油厂提出了基于aBC分类的设备维修预算定额制定方法,根据不同种类设备维修的特点和要求,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该方法的合理、科学运用,有利于抓住管理重点,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同时也便于设备间的比较。

二、aBC分类管理法

aBC分类管理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的。该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从错综复杂、品种繁多的物资中,抓住重点,照顾一般。1951年,戴克将aBC分类运用于库存管理中。1963年,彼得・德鲁克将其推广,现已广泛运用于各种管理活动中,包括设备管理。在设备aBC分类中,需要权衡管理力量和重要程度。

三、基于aBC分类的设备维修预算定额制定

基于aBC分类管理法的设备维修预算定额制定与应用过程如图1所示。

1、aBC类设备划分

根据aBC分类管理法,a类设备为数量少但是价值高、维护成本高,对生产影响大的设备;B类设备为数量较多,对生产比较重要的设备;C类设备是数量多、价值低、维护成本低的设备。以此为依据,第四采油厂中的a类设备包括抽油机、输油泵、注水泵、天然气压缩机、钻采特车这些价值高、维护成本高,对生产影响大的设备,需细致地核算每一台设备的预算定额;B类设备包括发电机、普通车辆这类数量较多,同时对生产比较重要的设备,需按设备原值、使用年限、运行公里划分档次,分别制定预算定额;C类设备涵盖了变压器、变频器、锅炉(燃烧器)、电动机、其他设备这类数量多、价值低,同时维护成本低的设备,应采用总量控制法,同类设备制定一个预算定额。

2、确定设备全年运行时间(公里)

设备全年运行时间(公里)是影响设备修理费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制定设备修理费预算定额的一个基础环节。项目组主要依据设备过往运行时间预测和确定设备全年运行时间。具体的预测依据有:各单位统计的前两年主要设备的运行时间(公里);厂有关职能部门审核各单位上报的运行时间(公里);根据厂计划生产运行情况、新区产能建设情况、老油田调改情况核定各单位主要设备运行时间(公里)。

3、确定aBC类设备基础单耗

(1)a类设备基础单耗。首先,编制a类设备修理周期。a类设备修理周期划分为设备大修、设备正常保养和设备故障修理三类。在参考了厂家规定的修理周期、行业规定的修理周期,结合第四采油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项目组编制了a类设备的修理周期表。其中,二保周期和一保周期都严格执行了厂家规定参考周期,而大修周期则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一定调整。

其次,确定主要设备修理价格。对各类设备的修理价格进行梳理,以《油田公司内部修理劳务价格》为依据,结合具体情况并借鉴公司各单位的修理价格,编制了采油四厂主要设备的修理价格表,如表1所示。

最后,确定a类设备基础单耗。抽油机及机泵设备基础单耗=[(大修修理次数+二保修理次数)*修理单价+故障修理费用]/全年设备运行时间。

钻采特车基础保养费用,按厂家保养规定并结合采油四厂实际管理情况平均为:每6000公里(运行公里+运行时间)进行一次例行保养;每40000公里(运行公里+运行时间)进行一次大保;每300000公里(运行公里+运行时间)进行一次大修,并结合以前年份发生的项修费用,测算出钻采特车修理费基础单耗。a类设备维修基础单耗如表2所示。

(2)B类设备基础单耗。现阶段,第四采油厂B类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和普通车辆。

发电机维修费按照设备原值、使用年限的不同,可划分不同档次,计算公式为:发电机维修费用=设备原值×维修费用率。其中:设备使用2年及以内的,维修费用率取原值的3%;设备使用3―5年的,维修费用率取原值的6%;设备使用5年以上的,维修费用率取原值的8%。普通车辆按厂家保养规定并结合第四采油厂车辆运行情况,每6000公里进行一次例行保养;每40000公里进行一次大保;每300000公里进行一次大修,并结合以前年份发生的项修费用,测算出该类设备的修理费基础单耗。B类设备维修基础单耗如表3所示。

(3)C类设备基础单耗。C类设备分别是变压器、电动机、燃烧器、变频器。由于以上设备数量较多,维修费用低,项目组采取总量控制方法,即同类设备制定一个预算定额。按照基础单耗=设备原值×维修费用率/维修周期,计算出C类设备基础单耗,如表3所示。

4、根据设备工况因素调整

由于各油藏断块的设备运行环境因素各不相同,所以在确定各断块aBC类设备的基础单耗后,需根据上年度公司对设备更新改造投入情况、设备新度系数情况、设备工况改变情况、设备技术含量、车辆使用环境、驾驶员兼职专职性质不一样等因素,对单耗进行调整,从而得到实际预算单耗。调整原则如表4所示。

5、制定断块设备维修预算定额

核定各单位各断块主要设备运行时间(公里)后,根据主要设备单耗,可以计算得到各断块年度设备维修预算定额。

四、基于aBC分类的设备维修预算定额应用

1、设备维修预算定额单耗的应用

通过使用模型计算得到第四采油厂各类设备维修定预算额单耗,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第四采油厂注水泵、输油泵、天然气压缩机、发电机设备维修定额单耗较高,究其原因:一是输送介质的影响,如泉241站原油含沙量大、廊一联原油含杂质高、注水泵注入的污水腐蚀性高等原因造成设备维修周期短。二是设备使用时间较长,老化严重,故障率高等原因造成设备维修周期缩短。如永清站2台天然气压缩机、古一接转站4台天然气压缩机、安22站天然气发电机、桐21站天然气发电机。三是设备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修理费用高,维修周期短,如天然气发电机。四是工区从修理厂进配件急用,费用进入了修理费。五是本系统内的附属设备维修费全部进入主设备维修费。

在今后的设备管理工作中,我们应重点分析以上设备维修费定额高的原因,抓住重点,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对输油系统中的泉241站原油含沙量大、廊一联原油含杂质高等问题加以解决。具体措施如下:对设备结构复杂、修理费用高、维修周期短的设备加强使用、保养和维修管理,千方百计延长修理周期,降低维修费用;加强维修质量控制,提高操作员工技能;把好设备选型关,选择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的设备。

2、设备维修预算的应用

本文运用基于aBC分类设备维修预算定额方法,测算得到2013年第四采油厂设备维修预算,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清楚看到,普通车辆、抽油机、钻采特车三种设备占据了第四采油厂维修费的三分之二,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设备基数大,技术含量高,修理费用高,如轿车、吉普车;维修周期短,维修次数多,如钻采特车。二是设备使用时间长,老化严重,故障率高,如普通车辆、钻采特车。三是维修程序有待进一步强化,如部分普通车辆。四是自修能力差,全部依靠外修,部分应采购的备件也用修理费承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车辆修理是第四采油厂设备修理费用最高的设备,约占总费用的三分之一,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费用,是今后设备管理工作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第四采油厂拟定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专兼职驾驶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和驾驶水平。二是千方百计提高自修能力,培养自修力量。三是严格执行送、接车审核程序,杜绝“小病大医”现象的发生。四是严格修理过程、接车期间的质量控制,完善保修制度的落实。五是将制定的《采油四厂车辆维修实施细则》尽快实施。

五、总结

华北油田第四采油厂将aBC分类管理思想运用于设备维修预算定额中,将设备管理与成本管理紧密相联,区分了不同设备的重要性,找到了管理的重点。在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中,通过对设备维修单耗和预算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第四采油厂找到预算管控的重点,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成本策略。

【参考文献】

[1]刘运龙:浅谈企业的设备管理与设备维修管理[J].河南建材,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