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十篇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十篇

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5:10

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篇1

教师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不断使艰辛的劳动化作丰硕的成果,换回学生深情的问候,在学生身上使自己的信念、理想、人格、力量得以实现和延伸,为师者绝不能、误人子弟。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塑造人类灵魂为天职。怎样才能对儿童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创造能力呢?

一、教师要对儿童倾注无私的爱和满腔的情

黄金虽有值,师爱却无价。师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是一种比母爱、友爱、情爱更深邃、更宏大、更辽阔、更具穿透力的爱,爱往往影响、教育、渗透人的一生。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身心,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客观要求,又是教师工作成功的主观需要,这是由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的。因此,热爱儿童是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创造能力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教师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其现代化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的特征是启发式精神。2.以学论教,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3.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力求传播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最佳结合。4.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力求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5.以导为主,杂取百家所长,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力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组合。6.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含学生和教材)施教,循序渐进。

三、教师要创设条件使儿童有施展才干的机会

注重教育思想的改变,设计与儿童正常生活中情景贴近的活动,使儿童在这些活动中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四、不懈地开展学科思维训练

学科教育的核心是认识学科教育思维规律――按照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激发儿童的思维兴趣,培养儿童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思维品质,训练儿童的思维能力。1.学科思维训练内容。它属于育人思维训练的范畴,包括对儿童思维器官的训练、思维基础心理训练、思维形式训练、思维方法训练、思维品质训练等。2.学科思维训练规律。其规律是“四律”――适应律、统一律、适时律、适度律。3.学科思维训练方法。①训练指导,以本课、本单元、本章节内容为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深入浅出地传授相关知识,阐明训练方法与程序。②分课时按程序进行训练。③辅助训练题配合训练。

五、努力培养儿童创造能力

其途径是很多的,主要是:1.加强记忆,积累知识。“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一个人的知识经验积聚越多,则其创造能力越旺盛。当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灵活地将知识、经验进行模式变换,以形成新的技术思想的时候,其创造性便增强了。2.培养想象力。①要掌握现代高科技。②要以科学实验、实践经验为基础。因人们的创造欲在大脑中储存着新技术与常见产品的信息,当受到某种特殊刺激时,开发想象力,凭借想象及思维能力的发挥对其形成一种新的综合并加以改造、组合、冶炼、融汇,再度产生新的创造。3.提高触发联想力。触发联想能促进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并产生新设想。法国化学家别奈迪克在实验室里发现摔在地上的一支玻璃烧杯虽布满裂纹却无一块碎片,由此他受到启发而研制出了防振安全玻璃,这便是很好的一个实例。

六、启迪儿童创造发明

其思维方法是:1.用图将胡思乱想的东西绘出来。2.把几个毫不相干的事物硬组合在一起,看会有什么结果。3.碰到不顺眼、不方便的事物,先别杞人忧天,而是赶紧设想一下:“该如何办就可以顺眼、方便一些呢?”4.针对目前的许多物品,逐个问自己:“难道就不可再改变了吗?”5.在市场上到处都买不到的急需东西,就应想:为什么我不能造一个出来呢?6.对传统思维认为不应该如何的事物要敢于大胆设想:改变一下会有什么结果?7.善于举一反三,把一个领域里才冒出来的新玩意推广到另一领域。

七、求同求异,相辅相成

儿童求异思维的发展是以求同性为基础和前提的,同时求异思维的发展促进认识的深刻性和新异性,通过教学中“求同――求异――求同”的循序训练,不仅使儿童加宽、加深对课文所蕴含的结论的认识,而且有利于促进儿童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的提高。

八、加强对儿童进行学法指导

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篇2

本文仅就对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略述已见。

一、激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人们都想了解新事物,取得新经验,但如果对这种新事物完全一无所知时,反而引不起兴趣,或者觉得有些惴惴不安。如果是与已知的事物有某些不同,又有新的资料可供了解它时,求知欲就会增加了。因此,要通过学生们实际获得经验来启发兴趣,依靠各种视听教材,给予直接的联系,来促使学生求知欲的产生。

二、指导学生运用经验培育创造性思维及能力

1、能通过细心观察,自由操作来丰富经验

儿童们都想摸摸,动动或摆弄一个东西,也喜欢细致地观察、操作物件,想了解它们,这是他创造活动的基础。喜欢玩玩具的儿童,长大以后思路就比较开阔活跃,遇到问题想出的主意办法也多,富有独创精神。在这方面加以培养,就是培养创造性的品质。

2、开辟活动内容丰富的场所,备齐充足的设备让儿童自由地探索,启发他们的思想、观点。在准备有用的充足材料和设备时,不要把半成品或破旧物品扔掉,它们也是有用的。让儿童们拆卸这些破旧东西也能有新发现,或者用这些破旧东西想出新的玩法,或者制造出重新组合的新玩具来。

3、对儿童的探索要有反应

对儿童的探索活动,要做出适当的反应,这能促进儿童好奇心的发展。教师首先要给予鼓励,其次是要准备有关的教具,如图书、视听教材给予帮助,也可以让儿童们讨论,能通过他们相互之间交流,更促进好奇心,丰富每个儿童的信息。

4、让儿童尝到创造活动的乐趣

在培养儿童创造性时,要让儿童进行创造活动,尝到创造的乐趣,体会到创造活动的价值。例如,让儿童试着发明一些东西,体验创造的快乐;学生自己总结出某数学公式,写出有创意的作文,完成一幅图画等,要予以肯定,由此来提高发明创造的欲望,培养创造的意识。

5、让儿童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经验

在指导儿童时要注意使儿童不怕失败,不闹情绪。让儿童具备不因失败而垂头丧气,能够正确对待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失败从创造过程来讲,是走向成功的道路。这种失败不是作为结果的失败,而是过程中间的失败,它实际是创造的基石。失败了不要就此结束,而应该指导儿童进一步努力,使他们尝到最后成功的欢乐。

三、系统的进行思维训练,传授创造思维技巧

创造思维技巧是对成千上万个发明创造过程的概括和凝聚,但教师让学生刚开始接触这些思考技巧和方法时难免会觉得生硬,克服和改变刚开始的生硬感的诀窍就是反复练习,经常重复,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学生就可将技巧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正如一个人刚学长笛演奏,他一定要按吹奏法技巧和要领学会嘴唇如何动作,呼吸怎样控制。经过长期训练,他掌握了这些技巧时,技巧就成为下意识的习惯。

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育;创造性思维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身体素质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体育教育不仅对学生身体的发育和身心的成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其全方面素质的发展也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育方面,要不断重视学生创新性的学习,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对其全面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保护儿童的想象能力及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直伴随人们成长的,但是在儿童时期,人们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的好奇心是最为强烈的,接受能力也是最强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如“填鸭式”的教育,教师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无条件地传授给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不仅无法锻炼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反而抑制了其原有的好奇心及创造能力。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也会问很多的问题,很多的为什么,很多家长和教师对这时的学生会有不耐烦的态度,好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回答这些问题,这就压抑了儿童的好奇心,也就阻碍了对其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但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促使儿童向好的方面发展,实现全面素质的培养,所以这就有悖于教学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尽量对学生耐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尽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上课时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或者主动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主动发挥想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其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提供条件。

二、通过让学生参与进去训练其创造性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设计好教学方案,然后按照教学方案一步步地教给学生,学生也会按部就班地跟着教师的步调接受知识。在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就需要撇开传统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大家都可以参与的、活动式的教学环境。在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参与进去,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小组活动,给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一个发挥其才能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表现出充分的耐心和信任,并能给学生及时的点拨,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游泳教学活动中可以创造一个这样的场景,一个小朋友,走到一个小河边,发现小河上的桥断了,这时小朋友要如何过河呢?可以让学生将这个小朋友想象成自己,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有的小学生会说,等有船来了坐船过去,有的会说等桥修好了再过去,还有的会说游过去。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氛围,及时对学生说,大家的办法都很好,但是如果会游泳的话是不是就可以直接过去了,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会游泳是不是很好呢?这时小学生的兴致已经被带动起来,大部分的学生也会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这不仅激发了学生想象的能力,也带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训练了其积极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通过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训练其创造性思维

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可以锻炼其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在学习中举一反三是很重要的。与其他学科相同,体育学习也是需要反复练习的,但是不断的重复性的练习会使小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练习上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在课堂练习中,可以让学生之间互动,让熟练的学生指导进度比较慢的学生,既使前者主动练习,同时还能帮助后者,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在课后,比如学习韵律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动作教给家长,并根据已学的动作进行重新组合,编出新的动作,上课时邀请家长参与进来,进行家庭组的表演,并进行评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个过程不仅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着重了在学习中对其兴趣的培养,也在学习中增进了学生和家长的互动,使其充分发挥了创造力,训练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身心结合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从低年级开始,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创造性的学习,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的参与进来,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开放式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在学习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劲松.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漫谈.学校体育报,2013(33).

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篇4

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特点训练模式

一、概述

冰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不仅消耗体能,同时也消耗心理能量。如果不能很好地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能量和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运动员在身体、技术和战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也难以在比赛中取胜;特别是在一些势均力敌的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性因素。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从少年运动就开始重视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1、认知特点

(1)感知觉的特点。运动员形成一切心理过程都要建立在感知觉能力基础上,少年儿童的训练水平和难度不高,感知觉发展落后于成年人。例如少儿运动员在训练射门动作时,常出现对球门位置判断失误的现象,因为空间知觉差。

(2)运动表象的特点。表象是对曾经感知的事物进行形象反映,是大脑将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形成感性形象的过程。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的表现能力不强,突出表现为对动觉表现的接受能力差,因此教练员要注重反复进行标准的示范动作。

(3)思维特征。思维过程是对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况的反映过程,冰球是集体运动,战术思维能力不仅是运动员水平的标志,也影响了冰球团队的战术水平。少年儿童的思维敏锐性强,但是缺乏与专项的有机结合,缺乏思维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2、心理状态特性

少儿运动员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能力、自我调整能力还不高。冰球运动的对抗性、复杂性等特点,要求从少儿时期就要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训练,适应艰苦和激烈的冰球运动。

3、个性特点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儿少冰球运动员个性的发展直接影响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以及他们将来的竞争能力。

三、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模式

1、心理训练的内容

(1)提高感知觉能力

要通过基础和反复的技术动作练习,培养少儿冰球运动员的感知觉能力。少儿冰球运动员训练时从单一的技术动作开始,逐渐进行复杂技术动作,然后再开展技术和战术的培养计划,最后达到与全队训练和比赛适应的结果。运动员在一系列的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感知觉心理。

(2)强化情绪控制。少儿情绪的稳定性差,但是会因年龄的成熟逐渐进步,教练要打造和谐的师徒关系,训练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粗暴、单一方法,重视训练和讲解的艺术,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教练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运动员,因此教练情绪要保持平稳、态度自信、和蔼。教练对少儿冰球运动员进行情绪训练时,应该根据不同运动员的个性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方案。教练要提高自身的训练水平,改进训练方法和内容,让少儿运动员因为兴趣而训练,使他们能保持愉快的情绪、获得付出后的成就感。

(3)增强自信心。一切运动项目都需要运动员具备自信心,冰球运动项目对抗性强,比赛场上形势复杂多变,自信心是比赛成功必须具备的心态。少儿运动员在进行技术训练时,教练要注重多肯定和鼓励,让他们觉得自己非常适合冰球运动,只要认真训练一定会成功;当球员表现失误或者训练效果不好时,也要用温和的态度指出缺点,保护少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要注重激励和启发。比赛失败后教练要及时进行思想动员和教训总结,让运动员关注战略和技术上的问题,调整低沉情绪,增强运动员的斗志和信心,让运动员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4)提高注意力。冰球运动比赛一般比较激烈,竞技双方有直接身体接触、碰撞,赛场变化多样、惊险刺激,稍不留神,可能出现技术上的失误和配合上的疏漏。因此少儿冰球运动员必须在场上提高注意力,教练员要注重这方面的有效训练。

(5)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冰球运动要耗费很大的体力,训练难度很大,运动员经常要忍受巨大的生理痛苦和高度紧张的精神压力。因此,少儿冰球教练员必须对运动员进行对抗困难和挫折的训练,让运动员明确冰上运动的意义和困难,使他们逐渐形成挑战自我、战胜逆境、吃苦耐劳的良好意志品质。同时,冰球运动是个团体性项目,要让小运动员少儿时期就养成集体主义精神,能很好的协作和沟通,适应群体生活,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

2、心理训练的方法

(1)放松训练。运动员可以利用自我暗示实现心理的放松,暗示主要是用语言对心理产生调节,使疲劳的肌体得到缓解和休息,从而使情绪迅速恢复正常状态。放松训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因为这种方法主要依赖人对自己或者他人积极的语言产生作用,运动员可以闭目仰卧或者静坐,集中精力对积极的语言和情绪进行反应,产生放松心态,或者想象自己放松的情景,首先对过度紧张情绪的缓解。

(2)运动表象训练。使受训者通过训练唤起运动的表现,在大脑中进行虚拟训练,因此又称为念动训练。运动员在接受运动表象训练时,将教练的讲解和示范在大脑中进行运动表象思维,提升运动技术。大概包括以下环节:回忆-重复训练-改进-提升-创新。少儿冰球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表象训练时,可以先放松身心,然后在大脑中反复想象教练的动作表象和自己做动作时的身体感觉,然后再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

(3)适应与模拟练习法。在参加比赛前充分搜集与比赛有关的信息资料,例如:时间、场地、气候、对手情况等,然后结合自己教授的少儿冰球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制定科学的具体的训练方案。训练内容要尽量模拟将要参加的比赛,对可能出现的条件和情况进行赛前心理指导和分析,增强运动员对实际比赛现场的适应能力。

总之,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身心发展不成熟,对其心理训练要遵循儿童心理发育规律,注重长期坚持、循循善诱。我们的教练人员要增强爱心和耐心,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进行多方面的心理训练,促进我国少儿冰球运动的长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篇5

孤独症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医学治疗手段,需要长期的康复教育和训练方能有所改善,孤独症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对孤独症儿童的政府投入上,还做得远远不够,康复教育和训练机构更少。很多孩子患有孤独症得不到有效专业的训练,这些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很难提高,身体各项功能得不到开发,无法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家长陷入极度的痛苦和无奈中。因此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和训练尤为重要。

一、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孤独症儿童重视程度不够

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视程度不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孤独症儿童重视程度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对这部分孩子进行康复教育和训练,二是家长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视程度不到位。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存在,最主要的是政府部门对孤独症的康复教育和训练投入不足,康复训练机构更少,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孤独症儿童和智障儿童有相似和相近的地方,很多教育训练机构很容易把两者混淆。

2、对孤独症儿童的鉴定水平有待提高

只有诊断明确,才能进行治疗。目前由于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诊断和筛选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国内鉴定机构数量不足,很多孤独症患者往往被误诊为智障患者,给孤独症患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

3、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机构太少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和训练机构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是影响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又一重要问题。由于机构少,师资不足,很多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只能自己带孩子,由于家长专业知识欠缺,训练方法不正确,起到的效果很有限。也有的孤独症孩子被送到了特殊教育学校,把这些孩子当智障孩子来进行康复教育训练,耽误了孤独症孩子的教育康复时机。

4、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生活的教育难度较大

就是指给孤独症儿童创造家庭生活中的交往环境,创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全纳教育的交往环节,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训练活动,使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功能得到改善的康复教育训练模式,这种康复训练有助于孤独症儿童很快融入社会,但难度较大。

传统的思维认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应在特定的场所中,利用训练器材让孩子完成规定的康复教育训练课程。认为通过这种特定的训练,可以使孩子的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孩子就能走出孤独。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这种做法对孩子是没用的,在家中,他们不知道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活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

5、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的支持不够

孤独症儿童相比正常儿童,他们在生活和社会适应中存在更多、更严重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建立一个支持服务系统显得很有必要。然而,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支持系统。一些发达国家建立起了自己完善的孤独症儿童支持系统,比如美国,不但建立了支持系统,而且还通过立法,明确对孤独症儿童提供教育支持系统。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方面会逐渐引起政府部门,尤其是残联的重视,可喜的是,有些省市已经将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

二、提高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训练实效的路径

1、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对孤独症儿童宣教力度

可以利用媒体宣传孤独症儿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了解孤独症儿童,为他们的康复奉献爱心,温暖他们的心。同时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让特殊教育的老师有专业的康复教育知识和丰富的康复训练技能,造福孤独症儿童。

2、依托全国各地市残联和精神卫生康复机构,共同建立孤独症诊断机构

我国大多数被误诊的孤独症儿童,都是父母辗转几个医院后,才明确诊断的,因为孤独症儿童出生时和正常儿童没有太大的差别,到了2岁以后才能确诊,专业性很强,因此早日成立诊断机构,对孤独症儿童的及早诊断,就为他们多了一份康复的希望。同时孤独症儿童要做好与弱智、精神分裂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语言发育障碍等的鉴别诊断。

3、鼓励民间社会组织参与早教康复机构

应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孤独症儿童早期教育康复训练机构。政府由各地残联牵头,成立由专家、家长和爱心人士组成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协会,给孤独症儿童和其家庭给予更多温暖。让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就读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给孤独症儿童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比如有些机构尝试让孤独症儿童去超市理货,去餐厅端盘子,让他们过和正常人一样的社会生活,帮助他??走出孤独。

4、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康复教育训练和个别训练

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脑电;注意力缺陷综合种;脑机交互;注意力提升

1前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多动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三大核心症状,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也是学龄儿童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1]多动症患者因注意缺陷而常伴有学习困难。多动症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知识积累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注意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没有注意力就是没有记忆力,良好的专注力是学习成功的基本保障。如今社会的信息量庞大,各类信息通道如网络、游戏、影视等干扰繁多,孩子更加好动,aDHD现象呈递增趋势。多动症儿童本身也很苦恼,有时被误认为智力低下,从而影响儿童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针对该病药物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但因存在食欲减退、失眠等不良反应以及潜在的药物依赖性等风险,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存在局限性。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由于疗效持久、无不良反应且能够很好地改善aDHD核心症状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研究应用脑电技术[2,3]开发相关益智玩具开设玩具课程训练改善aDHD注意力。利用对比前后分心值、紧张值和注意力值来判断脑电益智玩具实际治疗效果。

2脑电训练对注意力的培养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国内外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开发一种被称为脑机接口(简称BCi)的人机交互技术[4-5],在这种技术的帮助下,只要大脑能够拥有正常的思维,哪怕四肢无法活动,其思维波段也能帮助他们交流信息,发出指令和控制机器。[6]现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技术的应用前景已经十分明朗。该技术可以运用于医学研究,通过思维训练与控制对行动不便与注意力不集中的患者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以运用于儿童的益智教学中。同时,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的国内外父母开始转变其育儿方式,逐步开始认识到注意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将益智玩具作为注意力培养、开发儿童创造力和手眼协调性的工具。同时脑电波技术被证实在思维训练过程中有极好的辅助效果。脑电技术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一个技术。而专业的、通过脑电波思维训练的人机交互类玩具是目前市场上却极其缺乏,可谓需求量十分庞大。在国内,企业与高校也认识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近年来,浙江大学就在脑电波思维控制方面研究成果显著,例如:猴脑电波控制机械手抓本子拿杯子,利用脑电波诊断网瘾等。在企业中,海尔集团率先开发出"脑力波电视",这款电视可以通过耳机监测脑电波,并转化为数字信号,与电视中设定的游戏进行互动。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对注意力的培养十分重视,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就曾说过:“注意是学习的门户。”如果不打开这扇大门,人们就无法学习,也就无法获得知识与技能。所以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投身于脑电波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中,例如pLX设备公司就推出了Xwave头戴设备,该设备采用了neuroSky的eSense技术[7],能收集从脑部释放到前额的微弱电脉冲,并将这微弱的电脉冲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Xwave头戴设备,使用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控制iphone中的特定思维训练软件,通过思维控制软件中图形的大小与形状。近年来,人机交互技术领域技术的应用潜力已逐步展现,像浸入式游戏等的动作识别技术,应用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遥控机器人及远程医疗等的触觉交互技术等等,对于儿童产品高科技化也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幼儿及少儿时期智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思维控制技术训练儿童智力必将成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8]但是目前市面上对儿童智力开发与注意力的培养方面的产品形式十分单一,缺乏实质性作用,而通过思维控制技术训练注意力的产品就更加缺乏。[9]开发有效的、互动性强的儿童益智产品成为非常必要的事情

3产品设计思路

本次设计主要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进行思维集中训练,通过脑电设备采集儿童脑电信号,通过无线蓝牙技术设备传输到arduino控制芯片上,将信号转化为物理机械开关控制器[10],pwm技术实现脑电信号输入arduino控制芯片。装置通过开关进行传动过程。整个产品由mindflex脑电头套、arduino控制芯片、电源适配器,电池,蓝牙,导线等元件材料共同实现功能。利用这种控制,就可以实现儿童通过自身的注意力集中指数控制玩具,通过这种交互行为达到训练提高儿童注意力的效果。本设计是针对儿童群体的益智玩具[11-14],所以外观的设计上要偏向可爱圆润的造型,避免出现锋利的直角造型。即能激发使用群体的兴趣又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同时又不分散注意力,成功的进行思维集中训练。结合了调研数据以及对儿童喜好的观察后,设计了游戏交互形式与方案。该方案是一款意念控制的泡泡机,泡泡是随风无规律运动的,并且反射周围环境的各类自然色。色彩丰富且有很强的互动性,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款脑电控制的泡泡机正是利用这一点,通过脑电信号接收放大,启动泡泡机,使其工作运转。孩子在娱乐中无形中就锻炼了注意力的集中,还可以为多动症患儿提供辅助治疗。通过计算机软件建模,利用精雕机制作出的泡泡机外部样式基本模型(如图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手工焊接蓝牙控制板与arduino控制板(如图2),并连接马达,制作出简易的控制板模型,并写入脑电波控制程序进行实验。本产品效果图分为两个主体,分别为泡泡机与脑电信号收集耳机。(如图3)

4交互控制设计

用户将脑电耳机与泡泡机都接上电源,然后使耳机与泡泡机内的蓝牙进行配对,配对过程中脑电耳机的指示灯是蓝红交替闪烁,对当配对成功后蓝的指示灯常亮。使用者将耳机佩戴至头部,集中注意力,脑电信号通过脑电耳机捕获,再通过蓝牙传输到泡泡机内单片机上,单片机收到信号后,对信号做出处理,如果脑电信号中的注意力集中指数高的话,便可以触及开关使得泡泡机顶部的指示灯亮起,此时就会给机内马达供电,马达带动皮带转动,使得风扇转动。泡泡机成功运转。反之如果注意力松懈的话,则指示灯就会熄灭,马达也就停止转动。

5实验

本研究选取30例(10女,20男)aDHD症状进行课程训练。患儿平均年龄8.23岁。研究对象均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未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并排除听力障碍、外伤性脑损伤、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谱系障碍、癫痫及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本实验课程外不再使用其他干预训练效果的方法,也确认被试者未再使用相关aDHD药物治疗。本实验20次为一个疗程,每周3次,每次训练30min,并分上下课时,上课时为15min,休息5min,下课时为10min。实验前后对比,分心值平均下降9.1%,紧张值平均下降7.6%,注意力值平均上升12.3%。本研究应用SpSSl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f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

6总结

该设计是将当今市场上原有的传统儿童玩具形式与脑电波思维训练创意整合设计,整合设计了儿童注意力培养与脑机交换技术的一款玩具,针对目前一些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心学习的现象,设计出了一款具有实际意义,能辅助注意力训练的儿童玩具。设计过程中始终以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儿童喜好与其行为特征,逐步确立并完善产品形式与产品结构。

参考文献:

[1]任灵敏,张赟,和慧丽等.视听整合连续测试对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疗效的评估[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5).

[2]黄安湖.p300脑电诱发电位的分类识别及在脑机接el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08.

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篇7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数学思维

香燕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它是数学教育的重心,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成功、成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能力;心理特征;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小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而数学的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它是数学教育的重心,对儿童一生的成长、成功、成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教学的经历告诉我们,许多孩子在低年级时数学成绩顶呱呱,到了中高年级就滑下来了。我们知道,运算能力是一种低级能力。强调记忆、熟练度,而思维能力是一种高级能力,强调借助抽象的数字符号、概念进行思考与推理。低年级主要强调运算能力,而数字又比较小,有些孩子可以用数数或列举的方法算出来;或者由于刚刚学过相关知识,依葫芦画瓢地蒙出答案。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数学思维能力,只要把数字变大了,比如到了几十、几百、几千的时候,孩子的列举法就不起作用了,这个时候思维能力不足的弱点就暴露了,而有一定数学思维的孩子,在他看来不过是把小数字换成了大数字,换汤不换药而已。由此可见,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孩子的数学发展是必要的。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就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一、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纵观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他们之所以某领域有所建树、成就辉煌,无一不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方面特别感兴趣。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培养他们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尤为重要的。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科学,很少有人天生就想学数学,并能学好数学的。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老师有一个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就是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和情景,激发孩子学数学、爱数学的兴趣,真正为孩子一生的成功奠基。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作为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一点,往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的方面引导学生。比如说,各种有趣的数字故事,立体几何图形的书,色彩鲜艳、五彩斑斓的小儿书......,这些都是儿童最感兴趣的,因为它们能充分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进而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而各种各样的情景中渗透着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多给孩子读一读,进而培养孩子的判断思维、逻辑推理等基本数理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总是以丰富有趣的图画形式展出,包含丰富的想象力。如果孩子有过这方面的训练,他们会很容易接受教材知识,学起来也会是游刃有余,否则将很难入门,越学越无趣,最后厌学。

二、指导数学方法,启发孩子学会思考

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思维带有很大的盲动性,因此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就要教会他们思维的方法。其中有条理、有顺序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教学中,教会学生思维的程序性、方向性,即从哪里算起,接着想什么,再想什么;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即如何分析数量关系,找出题中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利用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例如,买一个书包的价钱可以正好买两本故事书,而买一本故事书的价钱刚好买四本图画书,问买一个书包的价钱可以买几本图画书。要训练儿童一步一步有条理的思考,先想一本故事书相当于几本图书,再想一个书包相当于几本故事书,最后通过实物演示拿书包跟图画书兑换,这样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就发展了儿童的思维能力。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利用孩子经常做的游戏、经常接触到的事物,讲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特别是在游戏时,顺便提及一些有趣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给孩子留下一些悬念,以引起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孩子日后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做些必要的准备.

三、体验生活场景,引导孩子数学思维

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是有限,而家庭生活场景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素材,包涵丰富的数学知识,家长要重视利用生活这个大课堂,训练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学会利用低年级孩子好动、好尝试的心理特点,利用实物场景进行培养,效果会更好。例如,到超市买东西如何付钱找钱的问题,坐公共汽车时,车要经过几站,每个站牌上多少人,下多少人,车上有多少座位,有多少或坐着或站着的人等等,生活之中处处皆学问,家长和教师切忌包办,而应该让孩子先想一想,再动手做一做,由于他们通过眼看、手摸、多种感官进行认识,通过自己动脑筋得出答案。这样不断培养了数学思维,又让他们训练了其他方面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四、通过有意识训练的多样化,发展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

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好奇心理,要运用练习设计的多样化,使他们具有新奇感,引发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跟学生做各种各样的数字游戏,在游戏中既要强化顺向思维训练,也要注意逆向思维训练,还要重视多向思维训练,诸如此类练习都对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五、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加强孩子的思维能力

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篇8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孩子的思维是后天形成的,水平不断提高。孩子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具备了进行思维训练的基础。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思维能力,希望能帮到你。

一、学前幼儿的思维特征从思维发展的过程来看,幼儿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然后出现具体形象,最后发展成抽象逻辑推理的思维。学前幼儿的思维发展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属于高级的思维方式,学前幼儿大多还没有具备这种思维能力,只能说是处于抽象逻辑思维方式的萌芽期。

二、直观行动思维又称“直觉行动思维”,主要是以直观的行动方式进行。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概括能力水平低,而更多依赖感知和动作的概括。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的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在3~4岁儿童身上也常有表现。这些幼儿离开了实物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年龄更大一些的幼儿,在遇到困难的问题时,也要依靠这种思维方式。

三、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幼儿开展游戏,扮演角色,遵守规则,并按照主题来行动,就是依靠在脑海中的相关角色、游戏规则和行动计划的表象进行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3~6岁的幼儿期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时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它是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在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动手玩科学促进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学前幼儿的思维方式,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成为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脑海中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脑中充满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幼儿在思维时就是运用这些形象进行运算、解决问题。

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高层次的方式,幼儿后期(5岁以后),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阶段,发展得早的幼儿表现在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因此针对幼儿的思维特点,鼓励孩子动手操作科学活动,是激发幼儿发展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方式。

幼儿从亲手操作、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实验结果的过程中,以具体的形象思维建立科学概念,建立事物发生变化的因果关系,建立验证猜测的实证态度,除了能激发幼儿对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连结,帮助幼儿达到比较、分析、概括和综合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之外,无形中已经培养了孩子的科学技能与科学态度。

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旨在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以扩展领悟自然世界的能力,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现代化公民。

孩子天生就像个科学家,对生活周遭的事物都具有高度的兴趣,喜欢动手操弄,观察事物的变化,这些天生的特质,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鼓励,让孩子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孩子的想象力自由发挥,他的心智和思维的发展就能得到快速的成长。

孩子进行思维训练的好处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孩子现成的知识和技能,不如让孩子学会自己获取这些的能力。思维训练就是要交给孩子正确的思维方法,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通过适当的思维训练,借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些材料,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学习,例如:如何进行分析、分类,如何进行比较、判断,如何解决问题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就如插上了一双翅膀,使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大大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

1、科学研究表明后天的环境能够显著影响孩子大脑神经元细胞的相互铰链,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经过思维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有显著提升的空间。

2、“幼儿英语”、“音乐艺术”、“奥数”等知识技能型的训练不能替代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的重点是“全面”和“均衡”。必须是精心设计的系统化的专门思维训练课程方可达到这个效果。

3、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因此,投资思维能力这个“万能钥匙”,具有很高的回报率。

4、思维训练和知识技能灌输不同,思维训练存在一个短暂的“机会窗口”。

这个机会窗口对应于儿童大脑迅速的发育的2-7岁。

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篇9

1羽毛球启蒙训练的概念及其对象

1.1羽毛球运动启蒙的概念

蒙,字义源于周易蒙卦卦象。卦辞提出了如何教育的概念:“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笨告,再三读,读则不告。利贞。”其实这句话前而两句是想表达,老师应该从小对儿童进行教育,同时,儿童要有求知欲,主动去学习知识;后而两句是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启蒙教育的对象需要有自己的理解,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能被动吸收知识,这样才达到启蒙的效果。所以简单的启蒙教育可以理解为是对一些不知道新理论和知识的人,特别是儿童,进行教育,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获得知识,得到发展。随养社会的发展,启蒙教育也有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羽毛球运动启蒙教育也不仅仅是关于羽毛球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它更涵盖了一些全而性和启发性的教育。结合实际情祝,综合多学科理论分析,我们得出新时代的羽毛球运动启蒙教育的概念:羽毛球运动启蒙教育以培养儿童兴趣为切入点,让儿童在参与羽毛球运动中提高体质,增进健康,得到快乐,以传授羽毛球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发展儿童的智力、思维、情感和意志品质,以儿童培养终身运动习惯和能力为目标,安排适当的内容,运用合理的原则,科学的方法,合适的形式对适龄儿童进行早期的培养教育。

1.2羽毛球运动启蒙的对象

《方高》第一:“朝鲜、例水之间,少儿泣而不}卜曰pRo”郭璞注:“少儿,犹高小_。”少儿是指7到11周岁的少年。

2少儿羽毛球启蒙训练的特点及培养

2.1从生理特点方而谈启蒙训练的特点及培养

根据我国城市的调研,少年儿童从出生到青春发育期有两个波段。一段是从出生到十岁。另一段是从十一到十八岁。从以上调查数字来看,儿童少年生长较快,主要是由于骨细胞的新陈代谢旺盛,骨骼的生长能力和止常平衡能力增强,但骨化尚未完成,与成年人相比,有机质和水分较多,骨松质较多,骨密质较薄。其特点是有弹性,可塑性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韧带好,协调性好,但容易弯曲。羽毛球运动的动作及技术要点是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才能往返对击;另外,研究表明羽毛球是以无氧糖酵解供能为主的大强度运动。所以,我们要根据羽毛球运动的技术,动作特点,结合少儿的生长发育特点,来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使用良好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首先,针对肌肉发育特点,以大肌肉训练为主,小肌肉的辅助练习。例如,止手击打高远球动作。通过教练止确示范、简练的讲解,从握拍、转身倒拍、击球三个方而讲解,重点突出击球点及合理的发力顺序。采用分解训练方法降低动作难度,模仿击球动作徒手扔球动作增强感性认识,通过重复的挥拍和击球逐渐熟练。针对内循环和呼吸特点,增加耐力性和短时间的变速跑,例如步法训练需要控制时间,1分钟以内,侧重步法的连贯。少儿的大脑中枢机能发展很快,但大脑皮质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发育不均衡。兴奋性强,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技能是出现多余、不准确、不协调;教练应多采用直观示范教学,比如直观示范、观看录像等,讲解时应以简单的、形象化的语高或口诀为主。另外,少儿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代谢旺盛,易疲劳,疲劳的决,恢复的也快。所以,需缩短准备活动时间,微微出汗为宜。多示范,多练习,少讲解,注意队员的搭配和练习的间隔,内容要丰富多样,可穿插各类游戏和小型比赛来提高儿少的兴趣。

2.2从心理特点方而谈启蒙训练的特点及培养

刚开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首先教练员应充分发挥示范的直观效果,组织小队员观看比赛、电视,边看边讲解,让队员体会羽毛球的视觉娱乐,培养(上接110页)儿童少年学习羽毛球的动机,提高自主活动意识;接养教学内容安排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安排符合学生能力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把兴趣转化为对目的的动力。然后在活动中,遇到艰苦的素质训练,学生产生畏难、退缩等消极情绪,此时教练可以把素质训练编成游戏活动,从而保证训练质量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利用少儿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训练和比赛中要求学生互相竞争,比毅力、比技术,培养儿少的自强自立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学生有“亲师”的心理特点,他们愿意亲近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这种渴望有时甚至超过他们对父母的亲缘亲近。教练员应“利用”这一心理,多和队员交流,让队员感受到教练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用自己对羽毛球事业的执养的高行影响他们,让他们热爱这项运动。根据我国羽毛球启蒙训练的发展现状,学习文化,场地设施等因素使学生心理极易产生轻度慢性疲劳。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应当重视儿少的心理状态,加强常规性指标(心率、食欲、Bm对旨数、睡眠质量等)的监督,训练时掌握运用好训练时间与休息时间的相对稳定。课后,及时止确引导放松、休息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恢复。

3羽毛球启蒙训练的注意事项

3.1把握少儿生理心理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讲,少儿具有形象思维好,抽象思维较差;模仿能力强,注意力不易集中,学得快忘得也快等特点。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儿少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知识、技能的难易程度,讲解简明,直观示范,重复强化难点;内容安排层次分明,及时归纳总结;放慢语速,抑扬顿挫;练习过程中,多采用游戏和比赛的形式,经常变换练习的肢体部位,多给予表扬和鼓励,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轻松的氛围。

3.2注意意志品质培养

在平常的训练过程中,要养重培养儿童的不骄不躁,不消极认真对待每一个球,每一个人;积极参与比赛,培养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的坚强品质和良好的心里素质。

3.3抓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儿童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篇10

他们有这样三条理由:

1.“还可以将这大饼搓成原来的泥球。”这是最简单的,在可逆性水平上的回答;

2.“没往大饼里加进橡皮泥,也没有拿出来。”这是在同一性水平上的回答;

3.“看上去大饼大,但很薄,这圆球厚。”这是在相互关系上组合的回答。

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到,年岁小的儿童还没有守恒的概念,即不能从形状的变化中看到重量的不变;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这些儿童有一定的守恒概念,但其理由的阐述反映出儿童的不同思维水平。而经过守恒概念的训练可以萌发儿童的辩证思维和科学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下面我想介绍一些具体的训练方法:

一、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守恒情境,使儿童形成丰富的表象。

家长可以让孩子把一大瓶橙汁分别倒入4个杯子,然后问孩子:“是原来一大瓶的橙汁多,还是4个杯子中的橙汁多?”如果你的孩子认为是4个杯子里的多,那你可以把4个杯子中的橙汁再倒回原来的瓶中,让他看到还是原来那一瓶橙汁,是一样多的;再告诉他橙汁多少没有变,只是原来在一个大瓶中,后来分别倒在4个杯子中了。

用两根一样长的线,将两头对齐,问儿童两根线是不是一样长;再把一根线弄成弯曲状,问他现在两根线是一样长,还是这根长、那根短。没有建立起长度守恒的儿童一般都认为直的那根长。这时你可以让孩子把弄弯曲的那根线再拉直,恢复成原来的直线状。经过这样多次训练,孩子就能明白两根线的长度没有变,只是其中一根的形状变了,这就告诉了他变中有不变的道理。这种训练对今后孩子学习数学和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是很有帮助的。

二、重视儿童阐述的理由,提高他的思维水平。

我们从前面的橡皮泥的实验中可以看到,同样正确的回答,但儿童阐述的理由是不同的。这表明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儿童可以在不同的思维水平上,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家长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思维水平出发,逐步提高他的思维水平。

三、加强变与不变因果关系的训练。

在数学的数量关系中经常会出现一个数的变化引起另一个数的变化的情况。日常生活中也会时常出现由于不同的情况而表现出的不同变化。例如,家长可以给孩子呈现最简单的10个算式:

10-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10=0。

让孩子观察,再让他想一想:这10个算式中什么数没有变?什么数在变?这个数的变是由于什么数的变而发生变化的?有什么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