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十篇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十篇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5:20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篇1

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运动是一项身体对抗的球类项目。其特点具有集体性、趣味性、对抗性,它具有一般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更有复杂多变的比赛过程,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也能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本课节内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比赛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运球变向技术,它方法简单、实用。经常练习不但可以提高运球突破能力,还可以提高手控制球的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能力。

2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①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此项技术动作。②通过篮球活动,提高学生的机敏、速度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③在从事篮球比赛和游戏中,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运球过程中突然变向和换手后加快运球速度。

教学难点:手脚协调配合。

3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面对的学生,对篮球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前对学生的调查中得知,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对篮球运动有着较浓厚的兴趣,但是水平不一,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比较强。另外,学生具备信息的收集能力,对于教师在课前安排的网络搜索、查询的作业能够顺利完成。

4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学生对篮球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技术水平不一的情况,课前给学生安排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等获取体育相关信息,包括从书本、电视、录像、网络等多渠道获取信息;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安排他们查找:“篮球比赛中有哪些进攻方法?”“篮球比赛中,哪些情况属于进攻犯规?哪些情况属于防守犯规?”并要求在体育课上进行演示,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为避免学生查找不明确,教师要事先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网址,并自制体育课件供学生浏览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表现、演示的机会,在教学手段上,利用示范建立概念,利用讲解加深印象,利用练习体会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前的作业准备来拓展本课的篮球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枯燥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篮球的积极性和兴趣。

5 教学用具

篮球场地、篮球若干、音响设备。

6 教学过程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36-02

2003年开始施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后称《课程方案》)中所规定的学生的专业限选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选课或是专修课),只有270学时左右,规定开设两年共四个学期。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修课都是依据《课程方案》来设计教学计划的,设置篮球专修课学制也不例外。经查阅资料得知,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等具有代表性的几所体育院校开设三年以上专修课外,其余大部分院校,特别是综合类、师范类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大都是开设两年时间,即从第五学期开始进行各项目的专修课学习。而且在开设专修课的两年时间内,学生还要完成专业实习等学习任务。因此体育教育两年的篮球专修课开课时间明显不足,需要增加课时数。本文以齐齐哈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开课现状为例,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将原来篮球专修课“二年制”教学设计为“三年制”教学,增加教学时数,优化教学内容,以达到体育教育篮球专修课程设计改革的理论创新,目的是实现专修课目标,即培养一专多能型体育教师。为高校体育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为其它项目专修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1、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教学模式设计

通过对省内外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结合齐齐哈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各学期教学周数分配情况现状(见表1),从宏观角度对齐齐哈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将原来篮球专修课“二年制”教学(课时总数224学时,开设两年四个学期,即从第四学期到第七学期进行)设计为“三年制”教学,从第三学期到第八学期进行,总学时由224学时增加到320学时。具体模式见表2。

2、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教学模式设计的现实依据

篮球在我国是开展比较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不管是学校还是社区,人们喜爱篮球运动的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体育院系设计与试行“三年制”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对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篮球专业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体育学习的特点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专业技术的传授与学习,但它不仅仅是逻辑思维维度的认知,还包含身体维度的认知,主要体现方面就是技术的掌握,而身体认知的提高是建立在逻辑思维认知基础上的,因此从理论基础方面来说,相关技术的研习不只在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就是在整个教育学习中也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球类项目是具有很强技术性的运动项目之一。优秀运动员需要良好的技战术意识。良好技战术意识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需通过大量的对抗训练和比赛,才能培养出良好的技战术意识。只有较长时间的接触球,以产生良好的球感,才能形成良好的技术动作定型。有了意识和球感,才能保证技战术的合理运用。而这些运动技术的传习都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现行体育教育培养计划中安排的篮球专修课教学学时数较少,学生很难系统、全面地去学习和掌握篮球教学核心的知识和技术。目前实施的篮球专修课程只有两年200多学时,再除去学生出去进行实习和中间找工作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在那么短的教学时数下要完成教学内容,要培养专项素养高的毕业生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加强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改革,设计试行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教学模式,就是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发展篮球专项运动能力和教学能力,为培养一专多能型体育师资奠定基础。

3、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篮球专修课是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学完篮球普修课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基础,进一步提升理论知识及篮球技战术水平而继续学习的课程,它是篮球普修课的拓展和提高。首先,在第一学年开设篮球普修课。我们规定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先开设一学期的篮球普修课学习,授课周数为14周,每周两次课4学时,授课总时数为56学时。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是初步掌握篮球的传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和个人防守动作以及传切、挡拆、策应等基础战术配合,理论教学内容设计是初步掌握篮球重点竞赛规则、裁判执法准则以及比赛的组织与编排。因为要娴熟地掌握临场裁判的判罚与篮球竞赛的组织流程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过程,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在篮球专修课每一期都需要安排相应的活动,所以也应作为篮球专修的重点内容。其次,在第二学年开设篮球专修课。篮球专修课从第二学年的第三学期开始进行,每周授课4学时,直到第八学期毕业结束。为避免重复篮球普修课的内容与教法,我们设计的篮球专修课重点应该掌握的内容有:篮球组合技术及教法,常见基本战术和集体战术的运用,篮球游戏的创编,篮球规则与裁判法,篮球竞赛组织与编排及临场裁判实习等。每学期授课周数安排(见表2),即第三学期安排16周的教学时间;第四学期安排16周的教学时间;第五学期的教学时间为15周;第六学期安排8周教学时间,8周教学结束后学生进行教育实践实习;第七学期安排17周的教学时间;第八学期安排8周的教学时间,体育教育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总课时为320学时。专修课的考试每学期在正常的授课时数里进行,由篮球专修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专修课培养目标来确定考试方案。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篮球运动教学乡镇初级中学学生

一、篮球运动教学对初级中学生健康的影响

(一)篮球运动教学对中学生生理影响

篮球运动的综合性很强。篮球教学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篮球知识技能展示和传授。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时,学生学习篮球知识和练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和改善学生肌体内部系统功能[1]。教师在安排篮球技战术教学时,学生必须根据运动场上的情况来做出相应的反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神经灵活性和神经肌肉反应速度。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助于中学生控制体重和塑造健康的体型。

(二)篮球运动教学对中学生的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多变的,而健康的心理活动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篮球运动教学对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在篮球运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时,可以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培养学生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让学习者在参与体育课学习篮球知识的过程中去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兴奋状态在一个合适的状态[2]。

(三)篮球运动对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影响

社会适应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随着环境变化,并且为别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初级中学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部分学生会走进社会。而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学习能增加人与人的接触和交往,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新的环境。当前将篮球作为健身、娱乐、会友的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学生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和掌握,并把篮球运动作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增进健康的方法手段[3]。从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环境。

二、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篮球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新课标对初级中学阶段篮球教学的要求

沿河县沙子镇初级中学采用的是“新课标”教学模式。“新课标”明确规定,初级中学学生在体育教学方面必须掌握两项以上的球类运动的技战术。“新课标”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篮球运动教学结果的描述,而没有对篮球运动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其中对初级中学学生体育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初中体育课要加强对初级中学学生素质教学,上课内容根据当地学校的自身条件,对运动项目进行选择性的教学[4]。“新课标”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战能三个领域,也体现着体育教师不是篮球教学的消极传授者,而他是篮球运动教学方案积极设计者[5]。当地教育部没有严格的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地方的基本状况作出了适当的调整;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地方教育部应该严格要求当地学校明确落实国家“新课标”的要求。

(二)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学校的基本状况

1.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篮球教学的基本状况

沿河县沙子镇有两所初级中学,两所初级中学体育课的上课内容主要有:田径、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和篮球。初一到初三的体育课都是以班级授课为主。初一的体育课的教学安排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初二的体育课教学安排主要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6]。初三的体育课的教学安排主要是以地方体育中考的体考项目训练为主;有跳绳、中长跑、50米快速跑。这些因素导致了沿河县沙子镇初级中学学校篮球运动教学方面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阻碍了篮球运动在沿河县沙子镇初级中学的学生中发展[7]。

2.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的篮球教学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沿河县沙子镇有两所初级中学,分别是沙子镇中学和沙子职中,两所学校的领导对篮球运动的教学的重视小;都拥有两个符合国家规定大小的室外篮球运动场,但是场地的修建比较粗糙,篮球基础教学设施差;学校的篮球教学器材少,非常不利于系统化的篮球教学。都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少、学生运动范围狭小的困境,需要各部门努力配合,共同克服这些困难。

3.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体育课程中篮球教学课程的比例

沿河县沙子镇有两所初级中学的体育课安排情况,每个班一个星期有两集体育课;教学的时间安排上也不是很好,只有下午安排体育课。有时候有几个班一起上体育课,有时候又没有一个班上体育课;而体育课堂上是上篮球教学的非常少。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只有一个班上篮球课,最多的时候每节课也只有两个班上篮球课8]。所以,上课的人数比较多,运动场地方面有点紧张,上课比较拥挤,非常不利于篮球运动教学;学生活动范围小,学生自我练习空间小,容易受其他学生的干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不利于体育课开展篮球运动项;严重影响了学校篮球教学学科的开展[9]。

三、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篮球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针对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篮球教学师资力量的分析对策

针对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才缺乏以及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低的问题。教育领导部门应当合理的分配教师资源,通过引进篮球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本校的体育教师加强篮球知识技能培训和管理,为在职体育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让在职体育教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体育专业技能和理论教学技能,全力打造专业的、全面的篮球运动教学的教育工作者[10]。

(二)针对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学生对篮球的教学环境基础设施的对策

针对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教学环境差的现状,首先向上级单位报告实际情况,并申报需要改进的项目,申请财政拨款改变教学的硬件实施;同时学校自身也要充分的开发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并合理的分配教学资源和经费,尽最大能力提高教学设施;体育教师方面也要物尽其用,合理的开发教学工具和利用教学场地;例如:足球场地上练习篮球的传球、掩护、挡拆等知识技能。通过这样的改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快乐的学习。

(三)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课程安排的对策

针对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的教学安排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的问题;学校领导应当组织学校老师,对学校教学课程安排做出合理的调整和改进;在每天早上的三四节课上适当的安排部分体育课,改变以前把所以体育课都挤在下午上课的现象,从而改变上课场地拥挤的局面。通过这样合理的改变以后,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有很多班级同时上课的现象,学校的教学环境就得到了改善。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运动知识教学时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提高。最终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以上的文章根据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的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①国家新课标明确规定球类运动技战术教学;而沿河县没有严格要求当地学校在体育课上落实“新课标”的要求。②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的上课时间安排不好,早上没有体育课等问题,应当加强体育课的合理安排;领导应当重视体育课,然后安排一系列的体育课内容以及上课时间的调整,并加强篮球教学的指导。③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的运动场地小,教学器材少等领导努力争取,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优化教学,实行小班教学;为学生们提供最好的篮球教学环境。

(二)建议

根据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体育课安排和篮球教学以及学校的现实状况提出的建议。严格遵循国家“新课标”的要求,并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以及篮球运动教学的师资力量,为学生们提供最好的篮球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海坡《高校篮球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都市家教:下半月》[J].2010

[2]刘大维《高校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制约因素、功能价值与发展对策研究》.《长沙大学学报》[J].2012

[3]陈立新《试论高校篮球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学园:教育科研》[J].2012

[4]杨玉仁《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加强田径教学》.《中学教学参考》[J].2011

[5]孙晓波《河南省鹤壁市高中篮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2011

[6]张峰《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内容改革研究》.《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11

[7]缪哲《牟定县城中学男生篮球运动的开展情况调查》.《俪人:教师》[J].2014

[8]刘晨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高中篮球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202013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兴趣实践探索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是促进学生能够自主运动并坚持终身体育的前提。因此,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该注重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引导。特别是在初中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篮球运动中去,从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提高篮球教学质量。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总结几点论述如下。

一、运用比赛法提高学生篮球学习兴趣

在篮球基本功的教授过程中,一般只做单纯的运球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应该尽快使学生熟悉篮球的球性,提高控制球的协调性。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运球球性后可以设计一些绕杆运球接力、胯下传接球运球上篮接力等比赛方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运球的协调性和控球的能力,又为学生在以后的篮球比赛中和技战术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然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篮球教学过程中使用“比赛法”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一旦把篮球运动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会乐此不疲,越学越爱学,成为自己的一项需要,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二、开发篮球教学新资源提高学生篮球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探求新的篮球教学资源,可以是对纵向的(原有的运动项目)的改造,也可以是横向的另辟新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可以对篮球进行纵向的延伸改造。例如目前流行的街头篮球、花式篮球,这种形式的篮球运动可以丰富体育文化内涵,充实体育课程内容结构,也可以提高篮球运动的娱乐性。花式篮球和街头篮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在改革的过程中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多样化的要求,把社会上面有用、有价值的资源引用到教学中,使教学和社会发展相融洽。

三、运用篮球游戏提高学生篮球学习兴趣

游戏一般都充满了趣味性。篮球游戏的内容丰富,要领简单,形式多样,并具有激励竞争的特点,可以满足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求胜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篮球游戏的技术动作和技术组合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滑稽性、形象性、惊险性等,这些特点会吸引学生眼球,使其跃跃欲试,再配以一定的动作难度,更会让学生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当然,在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游戏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和爱好,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因此,游戏的选择和安排目的要明确,内容要符合初中体育课篮球课程标准规定。篮球课的准备活动可以安排一些密度大但强度小的各式各样的有球和无球游戏,如“不倒翁”、“三人传四球”、“三角传球”等简单的篮球游戏,这样既达到了充分活动学生的各个部位,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然,不同教学内容的游戏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例如在抢篮板教学过程中,可以编排连续做打篮板比赛,这样就能练习学生抢篮板的正确技术、判断和掌握起跳的时机,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一举几得。

四、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篮球学习兴趣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变革。把这种教学模式引入到初中篮球教学中,就是要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进一步优化篮球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抛锚式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友好、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并能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这样就转换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了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诚然,提高初中生篮球学习兴趣的方式还有很多,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初中篮球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2.陈建绩《体育教学新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

3.周登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

4.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中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兴趣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篮球作为一项社会普及度很高的运动,作为体育课教学的切入口很有探讨的意义。笔者拟从自身经验出发,与同仁分享初中篮球教学的方式和策略。

一、从学生篮球培养谈起

学生篮球培养模式就是指小学一中学一大学整个培养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要培养出与更高赛事接轨的优秀篮球学生,直至为篮球专业队及国家输送篮球人才。长期以来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引用体校一体工队一专业队三级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中国竞技体育在特定时期的特有产物。它的人才培养系统曾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川,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往的篮球人才培养模式和竞赛方法越来越显示出它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宜性。目前教育部举办的学生篮球竞赛有初中、高中和大学三部分,小学生篮球联赛也在酝酿中。学生篮球竞赛的开展和形成,改变了篮球人才的培养格局。虽时间短但已收获了良好的效果,篮球后备力量已经呈现出回流学校的喜人局面。

从学生到学生和从学生到学生,看起来只是次序的颠倒,实际上内涵和外延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对篮球文化的理解和享受篮球带来的激情程度都大不一样。从学校选拔篮球人才的模式已被美国的实践证明是非常科学的,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把篮球学生回归学校,健全学生初、高中,CUBa和CUBS大学生篮球联赛)篮球竞赛体制,提高学生篮球联赛质量,把学生篮球竞赛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与我国篮球人才的培养模式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值得研究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初中联赛07―08赛季增加了很多时尚和新鲜元素,联赛提出了新的口号:信仰篮球。希望通过初中联赛的锻炼和磨砺,鼓励初中生坚持信仰,保持篮球纯粹精神,摒弃一切外来因素,这样才能全情投入,心无旁骛的打好篮球,最终成就英雄的个人和英雄的团队。不同层次的学生篮球联赛都有不同的企业和策划公司运作,他们把篮球运动的理念和校园文化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了师生的参与欲望和互动效应。

二、根据初中生感知觉发展特点,设计街头篮球

在初中时期,学生的感知觉已得到充分发展,他们的听觉、视觉十分敏锐,味觉、嗅觉和触觉也比较发达,这一时期的初中生,喜欢自由,不愿意在篮球场里进行条条框框的训练。因此,此时培养初中生的篮球运动感知觉,即“球感”或“球性”的培养对初中生篮球运动兴趣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街头篮球是指在小场地上进行的以控球为主的、自发的、随意的能满足学生表现的篮球训练方法。街头篮球的活动形式多样,可以个人练习,也可以多人一起练习。个人练习时多以原地熟悉“球性”为主,可以提高他们的篮球运动感知觉能力。街头篮球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督促,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地尝试新动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学习和创造动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满足他们的求新、求异和求奇的心理。比如说,在篮球课上,在准备活动部分可以让学生分成几组,在各自的场地范围内,学生间进行运球、传球、抢断球的练习。[2]教师不参与其中,不去指导和监督,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只是在旁观察,总结出学生所做的经典动作或是自创的动作,练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篮球运动所带来的快乐,还可以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动脑的习惯,养成从多角度全方位思维的习惯,提出有创意的见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而培养初中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

三、练习方法要简便易行和讲究实效

要考虑中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如学生的爱好程度、体质条件等,还要考虑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中学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来拟定篮球课的教学计划。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兴趣十分广泛,而且有较大的选择性,尤其容易接受新鲜东西,模仿能力强。篮球运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竞争性,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同时它又是体育大纲所规定的主要内容,也具有田径项目中的跑、跳、投。上好篮球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因此中学开展篮球教w是十分重要的。

简便易行就是要便于组织,不能因为介绍练习方法占用过多的时间。练习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情绪,适当变换形式,更重要的是应当注意锻炼身体的实效,掌握动作要领的实效。练习的总的要求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慢到快。因为从动作的形式来看,都要经过以下教学过程:以传球为例,那就是从无球模仿到结合球的练习,体会动作要领到在初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在移运中或跑动中进一步掌握,提高动作质量。在练习中学生会不断出现错误动作,教师要针对问题施教,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要求,简化练习条件,再加上练习给予纠正,最后使学生打下一个较坚实的基础。

在学生初步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进行综合练习,这样学生练习情绪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和掌握技术…总之,根据篮球基本技术的规律和技术内容的实际来安排教学,要保证重点技术,又要考虑教学节奏,难易相问,节奏鲜明,并和人体生理活动规律相适应,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兴奋,促进各种技能的掌握和形成。

四、小结

另外还可以通过观赏比赛,充分利用篮球明星效应来激发中小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使他们得到情感上的熏陶,获得精神上的力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篮球教学活动中,设法借助各种审美活动来刺激学生的想象,活跃中小学生的思维。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初中生;篮球;行进间运球;菱形;游戏

篮球是学生非常喜爱的球类项目,参加篮球运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身手灵巧、思维敏捷,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协同合作能力。但是初中生篮球技术水平却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连最基本的运球技术都没有掌握好,只会一群人围在一起乱抢、乱投,这个普遍现象引发了我对篮球运球教学的思考,同时,我也专门研究了篮球技术各个教学模块,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比对,并进行了实践课尝试,多思多想,尽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事半功倍

每一堂好的课,都需要一个精彩的导入,导入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练习手段。语言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开始,譬如是学生喜欢的球星,也可以是最近球坛发生的事情,可以一下子把学生注意力引入到课堂中来。也可以通过练习手段,看似单个的练习,但是贯穿整节课,回顾起来发现是环环相扣的。

1.热身慢跑

传统方法:绕圈慢跑热身

个人思考:菱形慢跑热身

设计思路:菱形慢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练习队形是菱形。

2.徒手操

传统方法:活动各个关节4×8拍

个人思考:融入熟悉球性练习

设计思路:先通过教师专业动作的展示,再降低球性练习的难度迎合学生现有的技术水平,让学生在新鲜感中尝试并提高手对球的掌控能力。

3.拿器材

传统方法:学生分批去拿球

个人思考:《呼拉圈抢球》游戏

设计思路:这是一个由菱形慢跑,直接过渡到圆圈跑的抢球游戏,流畅的去解决了篮球课中拿球单调枯燥的情况,同时带动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本课的欲望。

上面是开始部分的三个环节,如果用传统的方式,学生会感觉到很平常,没有兴奋点,同时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了。通过《呼啦圈抢球》游戏,完全改变了传统拿器材时的单一,让拿器材也变得那么有趣。这样的精心设计的导入过程,学生怎么会不喜欢这节篮球课呢?

二、专项性的游戏是课堂活力的催化剂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又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别是专项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复习原地运球练习

传统方法:在原有队形的基础上,进行原地运球。

个人思考:

(1)原地运球报数游戏。设计思路:通过老师的手势以及手打出来的数字,让学生改善低头盯球看的错误动作,此方法很好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师生互动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又提高原地运球技术,一举两得。

(2)原地高运球、低运球。传统方法:在原有队形的基础上,进行原地高运球和原地低运球的切换。

个人思考:“照镜子”原地高低运球游戏

设计思路:分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观察,互相纠错,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并且这个练习分为相同姿势和相反姿势两种练习方法,相反姿势的练习,从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临场应变能力,以及提高了高运球和低运球切换时,手对球的掌控能力。

(3)原地运球拓展。传统方法:在篮球场内,自主进行原地运球,并尝试着行进间运球。

个人思考:抢拍球游戏

设计思路:抢拍球游戏是原地运球的一个拓展游戏,也可以说是原地运球向行进间运球的一个过渡游戏,需要学生反应快,视野宽,保护球,并且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这个游戏的气氛和练习效果不错,并且在游戏中,也初步运用了一些行进间运球的技巧,虽然移动距离非常短,但是学生还是可以体会到按拍球的后上方这一个技术要领。

基本部分的开始阶段,组织了“原地运球报数”、“照镜子”和“抢拍球”三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了原地运球技术,加强了原地高、低运球变换的技术,同时也完成了从原地运球向行进间运球的有效过渡,过程流畅,每个教学细节,环环相扣。学生乐于接受,勤于练习。

三、循序渐进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般来讲,教学应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过去我们理解的循序渐进的“序”即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通过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特定问题的思考,在研究课程标视虢滩谋嗯胖信嘌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意识,通过精心设计练习方法,来落实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1.学生尝试行进间运球

传统方法:在篮球场内,自主尝试行进间运球。

个人思考:沿着菱形尝试着做行进间运球

设计思路: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熟悉运球路线,并且带着问题去尝试行进间的运球,学生的感悟会更深,对下面的讲解示范,解决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2.行进间运球

传统方法:四列横队,一组一组有序进行运球

个人思考:菱形运球

设计思路:通过图板的讲解,老师的示范,解决学生在尝试运球时出现的疑惑和不足,正式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3.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方法:给每个小组划分一块场地,互相帮助,完成练习。

个人思考:充分利用篮球场的边线,以及菱形组成的三角形,有引导性的让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设计思路:让学生在不同于平时的练习队形和方式下进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的新颖和不同之处,让学生在高密度的学习中,不感觉到疲劳和单一,刺激感官,提高学习效率。

在基本部分的中间阶段,从尝试行进间运球练习开始,到正式的行进间运球练习,最后进入小组合作的学习环节,每一个练习都是循序渐进的,逐步提高运球技术的难度,一个练习周期下来,运球技术就完成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不会突然感觉到压力,无所适从,很自然的掌握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四、有效突破难点是实现教学目标首要问题

体育课堂教学的难点是根据教学目标而设定的,难点突破是为达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确定难点及突破?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摸索、归纳。

行进间运球的难点:运球时将球控制在身体的侧前方

个人思考:隔标志线运球练习

设计思路:在运球过程中,让球和身体隔着一条线,主要解决球与身置的关系,通过标志线的引导,建立直接的感官空间,着重去突破本课的难点――运球时将球控制在身体的侧前方。

基本部分的最后阶段,采用隔标志线运球的练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了直观的感官空间,清醒的意识到球和身体的关系位置,有效的解决了将球控制在身体侧前方的问题,有效的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这个练习的设置,比反复的讲解,强调动作要领更直观、更有效。

以上是我对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的几点思考,也是改变自己教学方式上的第一步,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多学习,多思考,研究在其他项目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篮球游戏篮球教学游戏原则创新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篮球运动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欢和热爱。但它在中学教学中受到时间、场地、器材、设备和学生生理特点的制约,造成教师教与学之间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掌握篮球教学任务规定中的基本技术、技能[1]。而篮球游戏作为中学篮球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并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将篮球游戏与篮球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得技术与技能。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在准备活动时给学生带来的枯燥与乏味负面情绪,可将游戏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兴奋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对培养学生终身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奇台县第四中学初二学生(7、8、10、12班和14哈族班)共322人,平均身高160cm左右,平均年龄14岁。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查阅近几年相关著作和论文。

1.2.2实验法:上体育课时,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游戏教学法,所采用的游戏[2-3]见表一。

1.2.3数理统计法:对所得数据采用oFFiCe2007中eXCeL进行统计分析。

表一实验班上课采用的几种简单的篮球小游戏

2.实验结果

每节课分为三部分,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从这三部分分别观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1准备部分

准备活动可提高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少肌肉活动的僵持性,提高韧带的力量和弹性,防止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在准备活动中,根据课的需要合理选择相应的游戏,使身体充分活动开。游戏还可以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兴奋性,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主要安排一些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做到快、静、齐的游戏,利用好这一阶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见表二)

表二不同准备活动的教学效果

从表二可以看出,实验班有86%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法,而对照班仅有27.5%的同学喜欢以慢跑及徒手操作为准备活动的教学方法。用游戏法做准备活动,学生的兴趣浓,参与积极,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2基本部分

从表三可以看出,集体面对面两人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失球率高于实验班,实验班学生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班,表面学生比较喜欢迎面传接球比赛教学方式,学生主观参与的能动性较高。表四中对照班的教学效果也同样不及实验班。

表三原地双手胸前传球与迎面传接球比赛教学效果比较

表四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与罚篮比赛教学效果比较

通过实验比较可以看出游戏能带给学生快乐学习的环境,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下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技能,是自身素质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而且在游戏比赛的环境中学生树立了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2.3结束部分

为了使学生尽快消除疲劳,身体的兴奋度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身体得到放松,结束部分应当进行放松。从表五可以看出,对照班仅有36.5%接受慢跑及拍打的放松形式,而实验班有高达74.5%学生喜欢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放松。结束部分安排一些放松游戏,注重游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既收拾了器材,又调节了心理,有利于下一节课的学习,轻松愉快地结束了体育课篮球教学。

表五不同放松活动的教学效果

3.讨论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游戏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规则简单易懂。因而游戏教学是快乐教学的方法之一。游戏中会有竞争,不但是体力竞争还有智力竞争。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开发了智力,发展了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又学会了团队配合,同学间多了交流,密切了人际关系,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初中体育游戏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篮球教学是一个从不懂到熟练掌握篮球技术、技能的过程。初中生活泼好动,在刚开始的教学过程中会较喜欢上课,等时间长了一些基本的练习如移动步伐、运球、投篮等会感到很无聊,产生厌倦心理。适当安排一些游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奋性,从而诱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4]。

在篮球教学中融入篮球游戏会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篮球运动是一项对身体体能要求很高的运功项目,在基本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很容易产生疲劳感。这时准备部分的篮球游戏可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基本部分的游戏是一种练习手段,结束部分的游戏可达到放松和消除疲劳的目的。

游戏也有竞争也分胜负,所以同学间就有比较,组与组、队与队就有竞争。这样就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间的相互协作和集体荣誉感。胜利会带来喜悦,而失败则会激励学习[5]。

篮球游戏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在篮球教学过程中经常是人数多、场地少、器材少的局面。上课人数多教师不易组织调动,学生在一堂课的练习次数太少,影响篮球技术的学习,达不到教学要求。篮球游戏可根据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写,运动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不受场地器材人数限制,将教学任务和游戏将相结合,通过分组既能解决体育设施器材不足问题,又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结束部分应当安排一些放松游戏,注重游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如“盲人放球入筐”的游戏,从而既收拾了器材,又调节了心理,有利于下一节课的学习,轻松愉快地结束体育课篮球教学。

结语

在初中体育篮球课教学中,游戏教学应与篮球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将其孤立,它是篮球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教师可以根据篮球教学的不同任务要求,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应性强的游戏方法改变单调枯燥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篮球运动技能,又促进体质健康发展,还提高学习篮球的兴趣,并从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最终有效地完成篮球教学的各项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325.

[2]体育游戏教材编写组.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05-216.

[3]钱铁群.趣味体育游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98-207.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篇8

但是,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落实《课标》,怎样设计单元教学、怎样设计课时教学计划、怎样实施教学等课程实施问题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现在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上。但是,我们看到理论阐述性的文章多,实践总结性的文章少;专家的文章多,教师的文章少,也就是“坐”着写出的文章多,“站”着写出的文章少。落实《课标》,实施体育学科课程改革遇到了一无借鉴经验,二无实施的办法的困难境地。

我作为区级教研员,有一线教学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经历了课程改革前与课程改革后的关键时期。对这种情况感触颇深,其中思考最多研究最多的是: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哪儿?体育教学研究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等。

近年来,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探索了适合区域体育教学研究的新思路、新做法。即“宏观监控—中观设计研究—微观验证”的教学研究程序。

—-宏观监控

是指根据区域教学及课题研究的需要,依据课标,制定出切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初中1-3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此计划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制定的原则是依据课标中“目标统领教学内容”的主要指导思想。

各学校可以制定出适合本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教学规划,同时要求各校在计划内容的制定上必须包括体育五大主教学类别即: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健美操。以及某些校开展的校本课程。

制定学校教学计划总计划时必须经校领导班子及体育组共同制定,经业务指导部门审核后,向全校师生公示方可实施。实施中业务部门进行不定期指导考核,定期进行反馈。

研究制定的体育教学计划必须具备三性:

⑴科学性:符合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课程改革新的理念。

⑵完整性:是一类教材的系统完整的教学过程。

⑶渐进性:必须符合人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教学内容由浅致深,教学要求由低到高等。

要求教师深刻领会《课标》中水平四运动技能目标中的“三基本”、“三完成”的内涵,无论怎样改革都要以《课标》精神为统领。

—-中观设计研究

即单元教学的研究。是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或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即整合同一类内容的单元教学操作设计研究。通过“学习—分析—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这样的反复实践探索的过程,完善设计,改进教学工作。中观设计研究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意义重大,凡不重视单元教学研究的教师永远也不会成为优秀的专业教师。中观研究的意义在于:

⒈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的需求、教学规律,选择安排教学的内容,把分散到各年级中的小单元教学整合为大单元教学,这样研究问题符合课程改革的教师有权利选择进行内容的新理念,符合将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的校本教学研究精神。

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即心理(心理发展水平、认知水平)、生理(生长发育水平)。

⒊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即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激发兴趣,让不同素质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等。

—-微观验证

是指通过具体的课时(微观)教学实践、反思,修改、完善单元教学操作设计、课时进行计划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微观的实践验证单元教学的可行性、实效性、发展性、教与学的主导与主体性等符合邓小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精神。

几年来我区从中观研究(即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入手,为基层教师的校本教学研究“导航”,给基层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集众人智慧于一体,得到基层教师的普遍赞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我们在中观教学研究中采取了以下的做法:

一、准确定位,明确方向

如何界定中观教学研究的概念,明确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关系与作用,对于明确研究的方向是极其重要的,准确的定位是研究成功的开始。

—-宏观研究方向定位:体育五大项+校本课程

具体的内容、课时不做统一的规定,基层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学生状况、场地、器材等)灵活安排。

但是,研究制定的体育教学计划必须上述三性: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重在改思想、改观念,提高教师认识,变角色、改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健康着想,才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中观研究的定位:中观研究即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主要进行大中单元教学的研究或是整合单元教学的研究

包括: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的单元教学研究;发展耐力素质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发展学生跳高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发展学生跳远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发展学生滚翻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支撑跳跃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篮球能力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足球能力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排球能力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武术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韵律体操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以及学校“校本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等等。

在中观教学设计的研究中要求教师必须做好以下的工作:

⑴弄懂为什么要进行整合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依据、提出问题的背景)⑵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应如何确定⑶对学生现有状况进行分析⑷弄清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哪些⑸预计课时及每课的内容分配⑹清楚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如何划分⑺怎样进行有效的分组和分层学习⑻搞清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都运用的教法⑼明白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⑽明确如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如何制定评价表格、如何操作)⑾定期对教学设计过程进行反思(边实践、边反思、边修改、边完善)。

—-微观验证的定位:微观验证就是将中观研究中的设计,下移到教学实践中去使用(课时计划的设计、教学的实施),通过实践、反思,改进完善设计(中观、微观)和教学行为。

二、实践探索,下移细化

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观念和思想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到教学行为上,只有在行动中不断地实践、总结、反思,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才能健康稳步地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激发兴趣、培养主体、关注差异”的指导思想。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将研究的重点下移、细化,所谓的“下移”:⑴从对理论的理解下移到实践的研究上;⑵从宏观的认识,逐层下移到中观设计、微观行为的研究上。所谓的“细化”:⑴从观念细化到具体的教师教学行为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上;⑵从宏观的学期进行计划逐层下移到单元设计、课时教学的设计上。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采取中观教学设计研究为重点,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得到基层教师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对初中篮球单元实行整合教学之研究,我们就是从以下七个方面开展逐层深入,从宏观中观微观递进地开展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篮球教学

——为提高篮球(一类课)单元教学质量实行整合教学之研究

一.为什么要对篮球教学进行整合?(问题提出的背景)

回顾课程改革前的篮球教学,有两种情况:

一是实行小单元教学

如:双手胸前传接球单元,行进间投篮或原地投篮单元,或技战术配合单元等。

二是围绕着篮球的“行进间投篮为主”的单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着其它内容作为辅助练习。

上述两种情况是课程改革以前教师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根据是大纲规定好了的内容课时,教学中学生必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去接受学习,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与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如何,教师为了完成大纲规定的课时也无法顾及如此,完全是为完成课时而进行的教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完全社围绕着班级素质好的同学进行,当教学目标定的让大部分学生怎么跳也够不到是,学生只有选择放弃,更谈不上兴趣。大多数同学来说单元学习结束时成绩考核仍然不及格,更何况对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而言,其实教师你不用教,他也能合格甚至优秀,通过与学生座谈我发现,那些考核合格或优秀的学生并不完全是教师在教学中学会的,而是因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学来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好的学生不是你教出来的,而是他具有优先与其他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只有把所谓的素质差的学生通过教学手段,使其素质得到提高,变想学、爱学、乐学那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高明之处。可见,课程改革以前的教学教师扮演着一种为少数人服务的角色,而这样的角色对那些素质好的学生而言却根本不买账,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们上课“吃不包”,而大多数学生是在单元学习中“吃不了”。这样的教学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完全是为了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服务的,国家的教育方针只喊在口头上没能真正得到实现。

当课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之季,我们教育工作者却有着一大套课程改革后的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却不会用,用有的教师的话说,现在却不会上体育课了。真可谓“理论一大套,行动不对号”;“穿新鞋走的仍然是老路”。

本单元设计就是改变教师以我为教学中心,把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落实到现代的体育教学中去。在这里同时也提醒辛勤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如果你的教学操作设计及教学行为不时刻用课程理念去支撑和指导着你的设计、你的课堂教学,那么你就决不会成为新课程下的“新型教师”。

二.单元整合教学目的是什么?

⒈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⒉为学生搭设自主学习的平台;

⒊体现课程基本理念——尤其是关注差异、激发兴趣、体现主体;

⒋实现评价的可操作性、激励性、实效性等。

三.单元整合教学目标如何确定?

⒈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⒉能运用多种手段和游戏比赛等形式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

⒊积极参与小组互动,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验运动的乐趣,享受运动的快乐;

⒋学会篮球运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终身受益的主动学练的好习惯,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⒌发展学生五大身体素质,促使身体的全面发展。

上述五目标针对每一堂实践课来说重在2、4、5目标的实现。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要体现“五领域目标”,但课时目标实现要有侧重点,不必面面俱到。主要体现学生自主学练技术的习惯养成上。

四.整合篮球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⒈此单元属“精教类”教材,应采用大单元或超大单元进行教学

⒉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标,不必过细要求动作规范性。

⒊重在基本技术的掌握上,加大游戏比赛的手段促进技术快乐掌握

⒋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修改规则、降低标准等形式满足学生的需要

⒌分组、分层、分目标教学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要针对各组别学习的内容,教师要提供多种游戏和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技战术更好的掌握运用。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尽快进级。

⒍要时时以人为本,关注差异、区别对待

⒎团结协作应贯穿在整个教学中

⒏要注重提高学生综合反应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篮球运动的自学方法。

⒐要注重组合技术的掌握与运用,给学生营造思维创造的空间。

⒑注意季节的变化

五.教师在单元教学中真正扮演着什么的角色?

解答学生在组别学习中提出的问题,给学生做必要的示范,观察分析每一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给组别提供必要的游戏,满足组别学习的需要,检查小组长对本组学生过程学习的评价,考核需要进级学生本组学习结果,推荐到下一组,及时调空教学中需要改进的环节等。

六.单元整合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技术战术层次的划分

——篮球知识

⑴了解篮球运动的概念;

⑵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⑶记住篮球运动的的特点及健身价值;

⑷明确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⑸记住篮球运动的简单规则;

⑹明确篮球单元学习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

——基本技术

a组:运球(原地.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急停急起)

B组: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球.反弹传接球.双手头上传接球.*背后传接球.*起跳空中传接球)

C组:投篮[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双手胸前(头上)投篮.运球急停投篮.行进间投篮(重点低手投篮)]

——简单战术

D组:⒈传切配合

⒉二攻一配合

⒊三打三.五打五

组别表格设计示例:

单元整合学习递进路线图

a组运球(原地.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急停急起)

B组传球(双手胸前(头上)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球.反弹传接球.起跳空中传接球)

C组投篮(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原地(跳起)双手胸前(头上)投篮.运球急停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或勾手投篮)

D组战术配合和教学比赛(传切配合、二攻一配合、三打三教学赛、五打五教学赛等)

⑴在本组别中可选学也可不学;⑵视具体情况a组和B组也可以划为一个组。

㈦单元整合教学内容及课时的安排与说明

依据单元内容,初步确定此单元课时为10—12课为宜。(供参考)

实施的一般要求:学校至少4付篮球架,至少2人一球,最好每人一球。

第一课篮球知识讲座

包括篮球知识

篮球基本技术:教师只讲a、B、C组别的动作名称(详细动作要领教师打印发给每一个学生,留做实践课学习用)。

简单战术名称

第二课观赏精彩的比赛录象(nBa、CBa等)

同时讲解简单的篮球比赛规则及记住几个数据:3秒、5秒、24秒、28m×15m、3.15m等

根本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课感受体验篮球运动

说明一: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第一节理论课的学习,知道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给学生一定的时空进行篮球整合学习前的各组别动作的亲身体验,找准自己学习的起点,实事求是地选择在单元学习中第一次组别的位置,为循序渐进的篮球单元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说明二:

小组长做好本组学习名单的记录(小组长人选及表格课前已设计好,各组别学习动作要领已显示在挂图或小黑板上)。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同时小组长或教师负责对学生动作的讲解示范(根据学生的需要)。小组作好本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凡完成本组的学习内容,经组长和教师考核合格后方推荐到下一组进行学习。

组别:技评类单元学习过程评价表组长:

姓名性

别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每课技术学习技评终端

技评总分

123456789…得分123456789…得分123456789…得分

此表说明:按能力分组可以不分男女。此表在实践课第一课时,学生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自我体验每一个动作,学生自己选择或者与教师一起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的起点(组别),由组长填写学生姓名、学习过程评价成绩,采用5分制,四项得分均值为最终得分。其实就是递进学习法。

组别动作学习名称、要领范例(挂图或展板或人人一份)

(以a组为例)

运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要领(略)

教师心语:如果你在本组学习中遇到需要我帮助的时侯,我非常乐意为你服务。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我们将情感投入体育课堂教学的运作中,让情感与知识相互运作,使学生的个体潜质得到激活,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望得到激励,认识事物的思维得到发展,整个体育教学在一种积极的情感氛围中运作,愉快、主动、高效的学习景象便在眼前。如果师生情感不合拍,教学活动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爱是情感活动的中心,是师生合作的核心和本质。

第四课按层次学习提高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

此阶段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时段,不设权重课时。教师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适当调整课时,教学时数具有灵活性,体现课程理念中地区或学校的差异性,以学会动作、学会学习方法,会用于比赛和会欣赏篮球比赛为根本目的。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的内容,可以用教学比赛课再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找准自己在学习中那些动作已掌握并能应用到教学比赛中去,哪些动作或技术还需要在课中继续学习提高的,有学习提高课时同时也有比赛课时,但对不同组别的学生比赛时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的。但学习提高课时与比赛课时最好间隔开进行。

初中篮球整合单元教学课时及内容说明(仅供参考)

课时说明课时说明

1篮球理论知识讲座7差异学习(组长主责,教师辅助、推荐“优秀”晋级)

2欣赏精彩的篮球比赛、讲解简单的规则8差异学习(组长主责,教师辅助、推荐“优秀”晋级)

3体验篮球,找准自己学习的起点,确定学习目标,组长填小组名单(见上表)9篮球创编游戏及比赛

4进行有效的学习(组长主责,教师辅助)10进一步学习提高组别动作,观赏比赛(个性展示)

5进行有效的学习(组长主责,教师辅助)11按组别评价(技评)过程评价以组长表格评为主

6不同规则的教学比赛,教师阶段小评12学生教师谈体会,形成文字材料,为今后教学提高有价值的借鉴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用务实、求真、求实的态度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要牢固树立:⑴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⑵激发学生的运动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主体地位。⑷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与不同需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华东师大季浏、胡增荤著《体育教学展望》

天津师大张金生的“整合单元教学设计理论讲座”

周登嵩体育教学模式的走向《体育教学》2005第2期

李永灿体育教学内容分层次理论的认识与应用《体育教学》2005第4期

樊向前中学篮球课堂教学改革初探《体育教学》2005第3期

高长征体育课中“滤过式”教学法的探究《中国学校体育》2005第4期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课;和谐教学法;原则;应用

篮球是一项集趣味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在世界上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里,很多学校也已经将其列为重要的体育课程。学生通过篮球运动能够锻炼自己的各项体能,在高强度的对抗中培养自身的团结意识和不屈品格。在传统的初中体育篮球课教学中,教师只是讲解各种技术动作,师生间缺乏互动,课程教学效果不高,运用和谐教学法就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一、和谐教学法的原则

1.交往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学习,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很差。其实,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教与学的统一,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还可以不断完善教师教学质量,促进两者共同进步。如果没有交往与互动,教学就成为了一种无实质性的表现形式,教学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反应,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自主学习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三个方面,自我监督就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一种监督与评价,比如自我感觉学习效果是否进步,哪一科的学习成绩不好等,是学生对自己的一种判断;自我指导就是指学生采取哪些措施指导自己学习,以便提高自己学习质量,比如制定w习计划、改变学习方法、等;自我强化就是指学生依据自己学习的成效,对自己进行惩罚或奖励,培养学习兴趣,促进自己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运用和谐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各因素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队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合作学习不仅仅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热情。

二、初中与篮球课中和谐教学法的应用

1.增强篮球教学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需要兴趣作为驱动力,学生一旦产生兴趣,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篮球运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教师在初中篮球教学过程中,需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保持兴奋状态,由此才能提高个人身体素质、篮球知识概念和技能,所选的教学内容也要以培养学生篮球兴趣为重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摒弃传统只注重技术传授、不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现状,可以在运球、传球和投篮等技术教学中增加篮球技术分析、运动损伤和裁判判定规则等教学内容。另外,由于篮球也是一项带有娱乐性质的运动,教师就可将篮球知识与游戏结合,促使学生在竞赛中提高篮球技术。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具备开放性价值理念,不断培养体育教育,培养出新时代人才,增强其竞争实力。

2.优化篮球运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篮球训练不同于体操、武术、足球、排球等传统体育授课评价考核方法,该运动训练理念重点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除了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多方面潜能。传统体育项目考核方式不能准确适当的评价学生,因此必须建立拓展训练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从多元化角度评价学生,关注篮球训练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多方面考核学生应变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协作沟通能力等,从而全面反映学生素质能力。与此同时,在评价也要做到因人而异,因为学生的性格、心理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评价。评价应该以激励性为主,部分教师在评价同一班级学生时只注重结果,多打出负面评价,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挫败感,所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如“你是最棒的”、“好样的”、“干得不错,继续努力”等鼓励性话语,多肯定学生的表现,给予其学习的信心,提高参与篮球训练活动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不断前进。

3.组织开展课外篮球活动,发展学生的能力

大部分初中体育教师有着惯性思维,就是将篮球教学内容都设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忽视了课外篮球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本来体育课程在初中阶段中就占据较少的时间,学生很难在有限的体育课程中掌握篮球理论和技术动作,也就难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篮球对团结合作、身体素质和竞争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重视课外篮球活动教学,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掌握篮球技术,其中最有效的课外形式就是组织篮球竞赛,激烈的竞争能激发学生兴趣,最重要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是检验体育教师授课成果的直接方式。教师可借助学生课余时间组织篮球对抗赛,将所学知识技术都运用到实践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开展班级与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甚至联系校级比赛等,尽可能做到学以致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邀请CBa知名篮球运动员、nBa球星或专家来校开设讲座,丰富校园篮球文化,让学生在激烈的对抗赛中活跃大脑、锻炼身体,释放学习压力,这也能间接的提高文化课成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篮球课上,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注重运用和谐教学法,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主动积极性,学校也要鼓励组建篮球运动团体,不断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推动他们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实现更高的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必军.和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课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0):20-21.

[2]吕莹.试论和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课的应用[J].体育时空,2015(20):11.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游戏活动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没有起到体育课程应当起到的强健体魄的功能,学生对于这门课程还有这消极敷衍对待的倾向。学生产生这些心理以及态度的原因是因为传统体育课程教授上,体育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反复地跑跳等或者是自由活动,没有创新性与趣味性,学生不能从中感受到快乐与成长,自然不会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学习、参加体育活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法又有了新的改进与发展,游戏教学实践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下这种方法的作用意义,以及具体实践使用方法①。

一、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1.游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依靠的是兴趣与积极性。学生只有具有了较高的兴趣与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够获取知识,获得更好的活动技能。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的途径就是将趣味游戏引入到体育技能活动中,教师在开展这些游戏体育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来设计不同的游戏内容,将整个教学过程安排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2.游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游戏引入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这些游戏的选取应该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已经有科学实验研究证明:人体大脑左半球的发展依赖于文化课程的教授,而人体右脑要想很好地发展,就应该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从而使人体的左右大脑的得到均衡的发展,促进智力发展。例如,在体育课程上对学生进行腿部训练时,可以将游戏跳房子、方块跳等加入到其中,促进学生智力与肢体的协调发展。

二、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具体策略、方法

1.体育教学内容制定具有针对性

初中体育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在开展具体体育游戏教学法时,体育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身心发展情况与身心发展规律,游戏设计得要具有趣味性、娱乐性与灵活性。在篮球教授上,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篮球,对于篮球不是十分熟悉,因此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简单的篮球游戏方法,如投篮、运球比赛等。而对于那些有一定的篮球运动基础的人,教师在具体的游戏教学中就可以增加一些有关耐力、体力的训练,障碍通过赛游戏的设置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跳跃、奔跑以及钻行能力,使学生在障碍赛中得到娱乐与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发展。初中生在日常的活动中还会有一些很流行的游戏,如老鹰抓小鸡、跳房子、踢毽子等有游戏,教师可以将其引用到体育教学课堂中去,学生在这种欢乐、轻松的氛围中参加体育比赛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培养团结互助精神,使学生更有朝气。初中体育课程设置应该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活动游戏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