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与课程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5:58

新课标与课程改革篇1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教育改革教育模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遍地开花,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体育教师为中心,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传统模式其实是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自新课程标准颁布推广以来,体育教师通过各种培训途径,理解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到体育改革的方向,并积极投入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但各学校初步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树立体育课程改革的信心,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具有十分有益的作用。然而,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因而教学实践中难免走弯路,甚至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一些教师对如何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进行体育教育感到茫然。任何领域的改革,在初期出现这样那样的不理解、做不好等现象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会积累经验,取得成绩。

在《课程标准》的实施中,体育教学会碰到一些新问题、新困难,但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模块教学是我们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因为它有助于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某一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避免过去那种“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模式,以致学生样样都学,样样都不精,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模块教学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因为过去我们很少进行这样的模块教学,现在实施这样的教学十分困难。模块教学还是我们解决体育课程改革中实践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因为模块教学涉及如制定学习目标、如何选择学习内容、如何采用教学方法、如何实施学习评价等一系列实践性问题。解决模块中的这些问题,不但其他的实践性问题能够得到相应的解决,而且会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在为期一年多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利弊。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评价的片面性,体育汇报出现“浮夸风”的现象。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学校的电教设施越来越完备,这就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毋庸置疑,多媒体可以增强动作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很多示范课中,经常会发生与日常体育课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个别学校和教师为了体现教学中的新技术应用或是教学的新形式,把电脑搬到操场上,配合体育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现在几乎所有大型的体育汇报课都是如此;一节汇报课象文艺节目一样,穿上戏服,经过无数次的演练,到搬上“舞台”的时候,体育教师便变成了观众,什么都不用讲解,什么也不用示范。试问人人上课真能做到这样了吗?体育成绩的测定、评价、汇报也不够真实。有很多学校的体育负责人为了讨好上级领导,换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而不换测试成绩,往往虚报、隐瞒真实成绩。

二、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中,场地、器材是选修课的关键,选修的项目、选修的人数都受到场地、器材的制约。目前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贫富悬殊,有的学校的场地、器材也非常短缺,就连基本的体育器材都没有,体育课的选修教学的开展仍存在很大的困难。另外,项目的冷热度也影响选修课的教学,例如球类运动,在选修当中面是最广的,而体操类、水上运动、武术等往往被学生忽视,这就对场地、器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时对选修的学生作适当调整,而被调整的学生又感到极不愿意,上课时也只好得过且过,这就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年龄、性别也影响着“新课标”的教学。

目前,“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技术水平等等;在选修的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年龄、性别都是学生选择的对象,教育、教学能力差的,当然会受学生的嫌弃,这也无形中给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造成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新课标与课程改革篇2

关键词:给水处理;新标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31-02

“给水处理”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务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随着水源污染加剧、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和水质标准的提高[1],迫切需要对现有水厂进行升级改造。而现有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已不能满足现在水厂的升级需求[2]。因此迫切需要将新的水处理技术和工艺汇总、融合到该课程中,解决理论与应用脱节的问题,促进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给水处理”课程的特点

给水处理是指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水质要求的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水处理技术。“给水处理”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给水排水和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所必需的一些水处理方面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科研、设计及相关工作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应用性

水是生命的基础,是社会经济的命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因此,“给水处理”是一门为安全供水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保障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和技术主要来自于实践过程,并直接应用于实际过程[3]。

(二)经济性

给水处理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保障自来水的安全。饮用水参与人体代谢过程,不允许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自来水又是人们的必需品,必须是低价格的[4]。因此,必须优选经济适用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处理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系统性

饮用水水质受水源水质、水处理技术、管网输送等环节的影响。水处理技术为各种水处理单元的组合,而单个处理单元只能去除水中的一种或部分污染物,所以需要各处理单元协同处理,才能提高水处理的效果,保障饮用水水质。

(四)复杂性

水源水质:随着技术的进步,水源水中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不断增加,常规给水处理技术已满足不了饮用水水质要求,需研发除去微量、痕量污染物的新技术。

时代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水质标准日益提高。水处理技术也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得到推进。

学科交叉:“给水处理”是一门应用性强,涉及建筑、机械、材料等多个学科的课程。其他学科的进步必将推动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而水厂的建设和运营同样离不开相关学科的技术支持。

(五)可靠性

给水处理工程要有设计弹性,以满足供水标准的要求。在选择技术方案时,应选择稳定性好、技术可靠的工艺和技术装备,确保水处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给水处理”教学体系的缺失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水处理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原有“给水处理”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质标准不断提高

为控制饮用水中不断增加的不安全因素的数量,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所列的水质参数项目也必然相应地迅速增加。我国2006年制定的新标准由原来的35项提高到106项。原有水厂的工艺设备已不能满足现有标准的要求,需要对水厂的现有工艺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二)教材内容体系滞后

现有的“给水处理”教学体系及教材都是在“十五”之前制定或编写的[5-6],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虽然已有学校将一些新的技术成果纳入教学内容[7],但仍缺少完善、先进的教学体系和系统、新颖的教材。因此,亟须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十五”

“十一五”期间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吸纳进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水处理工艺与教学脱节

我国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8]:第

一代工艺为常规水处理工艺,主要针对水中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但存在不能有效去除和控制有机污染物和氯化消毒副产物,产水水质达不到新水质标准要求等问题。第二代工艺为臭氧氧化和生物活性炭强化常规工艺,主要解决水中有机污染的问题。消毒副产物问题、出水中的生物及微生物增多及控制问题和水源污染加剧后的产水水质难达标问题。第三代工艺为膜滤、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组合工艺。产水水质高,水质稳定;但国内运用案例较少。第二、三代工艺是“十五”以后为解决水厂升级问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此类技术虽然已经在很多水厂的升级改造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未被吸纳到教材中去,导致教学和实际应用脱节。此外,水质和工艺过程的复杂性使各种组合工艺及技术的集成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在给水处理教学内容和体系上应充分体现各种技术的集成、综合和应用。

三、创新课程体系的举措

针对给水处理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藻及藻毒素、贾第虫、隐孢子虫及消毒副产物等以及现有教学内容与体系已不能满足现有标准和给水处理现状等问题,在原有常规处理基础上,引进和吸收“十五”“十一五”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使给水处理教学内容和体系得到完善和补充。

(一)完善已有处理技术与单元

1.增加预氧化、预吸附等预处理技术。预氧化技术是一种提高常规混凝工艺效率的方法。预氧化主要起到除藻、消毒、除色、分解嗅味有机物、强化混凝、降解农药、氧化铁锰、稳定生物等作用。主要包括:臭氧预氧化、高锰酸盐预氧化、预氯化等及复合预氧化等。而以活性炭为代表的预吸附工艺可有效地脱色、除浊、消味和除有机污染物。预氧化及活性炭预吸附等技术可提高有机物氧化和混凝效果、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量,具有良好的除污效果[9]。

2.混凝单元增加强化混凝的内容。混凝处理是常规给水处理工艺,通常是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但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不高。强化混凝是在常规混凝处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去除水中有机物特别是富含腐殖酸类有机物的一种低成本、便于实施的处理工艺[10]。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剂的优选与优化投加;助凝剂;混凝条件的改善与高效混凝设备;混凝剂投量的控制。

3.过滤单元加入新的工艺技术与装备。采用双层或多层滤料,提高含污能力;采用助滤剂;采用改性滤料;改变滤速;改善初滤水水质;控制表层有效滤料粒径;采用新型滤池如翻板滤池等先进工艺。

4.增加高级氧化技术单元。高级氧化技术是强化分解高稳定性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可显著降低水中农药、嗅味、内分泌干扰物等的浓度[11]。主要增加内容有: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臭氧催化氧化对水中农药等高稳定性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和去除;催化氧化对高锰酸盐指数、致突变活性的影响;臭氧催化氧化除污染工艺。

5.增加生物活性炭技术和生物滤池单元。生物活性过滤技术是解决以污染地面水为水源的饮用水中有机微污染的有效方法[12]。增加内容包括:生物活性滤池工作原理;采用生物活性滤池的组合饮用水处理工艺研究;生物活性滤池对污染物运行控制与优化设计;应用技术示范。

6.强化膜分离技术和工艺。膜法是在压差推动下的物理分离过程。膜技术可以不投药或少投药,对水质的副作用小,且可有效地去除水中致病微生物。可强化以海水、废水、苦咸水等为水源的饮用水供水技术的技术操作。主要内容:膜技术原理;膜处理工艺;膜污染与控制技术;膜技术与其他技术耦合处理及其工程示范。

(二)以实例突出集成水处理技术工艺和过程

通过实例来说明集成效果和技术优势。主要内容包括:预处理技术与混凝联合处理;高级氧化与生物处理联用;常规处理与膜技术联用等;生物处理与膜技术耦合处理;高级氧化与膜技术联用等。

(三)有针对性地解决水处理的技术难题

目前饮用水水质问题主要包括:微量有机污染物;藻类及其代谢产物;嗅味;氯化消毒副产物;致病微生物;有机物对胶体的保护作用;低温低浊水处理及剩余铝问题;稳定性铁锰、色度;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管网微生物再繁殖;重金属等。提供相应的成套或系列成熟技术工艺和参数,为该技术的科研和开发提供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

综上所述,面向饮用水新标准体系,将近年来的新研究成果结合新标准融合进教学体系和教材内容中,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给水处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必将对给排水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S].2012.[2]匡科,应光国.执行新标准给水处理工艺的应对措施

[J].城镇供水,2008,(6).

[3]夏大平,郭红玉.“给水工程”教学新思路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14).

[4]许保久,龙腾锐.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

[5]严煦世.给水工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李圭白,张杰.水质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5.

[7]李圭白.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历程[J].水工业市场,2010,(6).

[8]李红艳.高等院校给水工程课程的教改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12).

[9]汪亮.饮用水水质处理技术研究[J].水利水电建设,2008,(4).

[10]张家松.强化混凝在给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金田,2013,(4).

新课标与课程改革篇3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ReformandConstructionoftheprojecteconomicsCurriculumwhichtakeseducationandinnovationastheGoal

YUanLi

(wuhaninstituteoftechnology,wuhan,Hubei430073)

abstractwiththechangesinthewayofmarketcompetition,thetheoryofengineeringeconomicsdevelops,andhowtobetterusetheprinciplesandmethodsofengineeringeconomicstosolvepracticalengineeringproblems,theemployerputforwardnewrequirementsonstudents'knowledgeandpracticalapplicationarchitecturecapabilities,tomeetmarketdemands,trainappliedtalents,werecommendthateconomicscurriculumsystemconstructionworksonthebuildingun4dertheoverallframeworkofdisciplineintheteachingobjectives,emphasizingboththeoryandpractice,inordertoenhancestudents'engineeringprofessionalcompetence.

Keywordscourseconstruction;teachingobjects;teachingmethodsandways;professionalability

0引言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经济平台课程中的工程经济学,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技术问题,它为后续课程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效果的定量分析方法,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将工程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整体框架下进行,研究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的社会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确立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具有项目经理和注册造价师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工程管理专业的同学在本科毕业之后可能会有多种选择:狭义的工程管理、工程咨询、造价管理、工程监理以及考研,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工程经济学的运用,对工程与经济结合的理解以及领悟则是他们执业的首要要求。在我国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的执业资格考试中,工程经济学是必考的、通用的一门基础课。为了学生从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必须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能力,由此,我们认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应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组成,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提升学生的工程职业能力。

2改革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以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及学习兴趣,根据本科教育特点及教学时数,改革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思想上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

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上选用优秀教材,以教科书内容为主,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

在课程讲授上,具体教学内容参考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及国家新的规程、规范,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前瞻性,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把握求职竞争的先机;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对课程主线进行设计,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归纳、总结形成讨论题,以讨论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课程要点、难点的讲解,图形图表及案例资料的演示,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以保证课程讲授条理清晰、信息量大;而公式的推导、推理过程等一般采用板书方式,以便学生主动思考,参与推导过程,帮助加深理解。总之,本课程的讲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具体授课方法和手段的确定以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原则。

3制定与提升学生的工程职业能力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能力,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应确定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组成,组织对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进行编写,集中力量将教师多年参加的相关科研项目整理、简化、编制成适应学生设计的工程背景资料,建立课程设计选题资料库;力争使学生进入一个开放式的工程实际情景中,学会从设计题目入手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及数据处理,掌握具体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估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前期决策中核心问题的综合能力。

4注重理论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环节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本课程从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重点讲授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把较为抽象的工程经济原理用具体案例表示出来,以加强现实感,便于基本知识点的贯通和综合应用;在课程设计中,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强调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课程设计等有指导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训练,为学生在随后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从事相关的专业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鼓励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参加课题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增强素质,提高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横向科研项目的辅助研究工作,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点、独立分析实际问题、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5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建立多层次的学习、交流和互动平台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建立课程教学网站,将本课程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教案、电子课件、经典例题、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指导及背景资料库等教学资源上网,并通过答疑、e-maiL进行讨论和意见反馈,有助于解决学生预习、复习、自学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方式。缩短同学与教师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同学们的疑问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同时在教学网站上提供系列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研究论文和研究网站供学生阅读。

教学资源上网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学,以及由于课堂信息量大给学生做笔记带来一定困难等问题,并有助于形成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健康发展的机制。

6总结

随着市场竞争方式的变化,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在发展,新的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的优化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毕业学生出口状况及教学计划形成自己的特色,将工程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整体框架下进行。

(1)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研究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组织论证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以达到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把握求职竞争的先机。

(2)研究工程经济学课程特点,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课程主线进行重新设计,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3)实现传统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上习题课)和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网上答疑等)的紧密结合,为学生建立多层次的交流和互动平台。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教研项目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袁丽,冯静.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强化途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3(11):301.

[2]曾淑君.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3(2):129-130.

新课标与课程改革篇4

关键词:基于标准;幼师课程;改革

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掀起了一场基于标准的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树立了典范,在此启发下,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方案得以制定,并不断学习和借鉴美国基于标准的改革方法,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因此,基于标准的幼师课程改革意义十足。

一、基于标准的含义概述

基于标准,其英文名称为“Standards-Based”,大致意思为:以标准为基础、以标准为根本,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基于标准”并没有给出确切、具体的含义概述。基于标准的教育课程改革,通常为在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课程大纲、内容等的规范化设计。

二、基于标准的幼师课程改革必要性

(1)基于标准是幼师课程改革的根本规范。由于幼师课程改革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多方面工作的完成和实现,尤其是需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全面贯彻和落实教育实践活动。而幼师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进行课程标准的科学设置,倘若离开标准,那么改革将无从谈起。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准确定位幼师角色,增强幼师综合素养,提高幼师教育水平,这就需要进行一个标准和规范的设定,特别是幼师课程教学能力的全面落实。

(2)基于标准是幼师课程改革的基础需求。国家新课程改革方案制定和实施以来,为幼师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明确规定了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幼师的主导性地位,使得幼师课程改革不再困惑和迷茫,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幼师的选择权更为广泛,突出了“基于标准”的基础性特征。

(3)基于标准是幼师课程改革工作全面落实的核心保障。幼师课程改革过程中,倘若忽略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估两大环节,那么幼师课程改革将无法落实到位,犹如空中楼阁一般,昙花一现,起不到丝毫作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因此,通过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设置,为幼师课程改革提供客观保障,推动幼师课程改革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三、基于标准的幼师课程改革内容框架

基于标准的幼师课程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形成了相关的教育规章制度。可以说,课程标准是幼师课改的基础手段和强大推动力。基于标准的幼师课程改革涉及范围较广,改革程度较深,是国家教育部门基于新课改理念所推出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基于标准的幼师课程改革具体涉及到两个领域、三个层面和六个范畴,下面分别进行系统阐述。

(1)两个领域。通常来讲,基于标准的幼师课程改革涉及面较广,主要目的是为了教育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现代化、新型化有用人才,进而来满足人才市场的基础需求。因此,按照教育方式来划分,可以将基于标准的幼师课程改革划分为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两个领域。前者主要指的是国家授权的各类基础教育机构,通常指的是学校的课堂教育,责任人一般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家长;后者主要是指非教育部审核批准的教育机构,通常为社会教育组织、社区服务、家庭教育等,这种社会性质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学校教育形成影响,关系到学校正常教育活动的改进和创新决策水平。

(2)三个层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特别明确规定,为了满足各地区、各民族、各教育机构和各位学生对基础教育的根本需求,实现基础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提出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国家、地方、学校所有参与课程设计的人员,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课程的改革和管理,这种全局、系统管理、改革模式,难免会出现多种改革方法和手段,这就需要国家进行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当然,为了突出课程改革的多元化和多样性,需要根据地区和学校现状的不同,分别进行课程改革标准的制定。也就是说,基础课程改革的方法和手段具备统一性,又具备一定的弹性。基于标准的幼师课程改革将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实施全面、统一的宏观政策调控,并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分别进行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首先,国家层面,教育部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统一、全面的课程改革标准,并对教学质量实施科学分析与合理评估,将课程改革成效与教师绩效相挂钩,以此来课程改革标准进行全面把握;地方层面,各级教育部门根据区域实际,结合国家教育政策、方针,进行地方标准的设置,以此来满足幼师课程改革基础所需;学校层面,学校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方针,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状况,分别进行幼师课程改革方案与标准的制定。基于标准的幼师课程改革将通过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方可取得实质性成效。

(3)六个范畴。一是对课程改革标准的研究,主要对幼师课程含义、特征、内容、形式、框架等进行研究,并且对课程改革发展历程进行有效探索;二是幼师课程与教学。主要涵盖了基于标准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估。同时,涉及到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题开发、课堂教学等环节,均为基于标准幼师课程改革的主要课题;三是教材开发与评估。幼师课程大纲、内容、教学方法等设置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并且接受教育机构的审查、认定,从而确保幼师课程设计遵循统一标准。也就是说,教材开发与评估方式必须实现统一;四是教育管理。幼师课程改革过程中,通常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就需要进行一个管理平台和保障制度的创设,而基于标准的教育管理,将能够分清主次责任,并且能够预计所得后果,有利于师生课程改革积极主动性的提高;五是课程评价。主要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以此来确保课程标准的落实到位;六是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培养教师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一方面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幼师课程改革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崔允t.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01)

[2]管美萍.课程改革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新要求[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02)

新课标与课程改革篇5

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是:

1、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变过去的机械学习。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和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出发,借鉴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课程改革的实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决定本次课程改革的实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决定本次课程改革方向应是:

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为了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学有序、高效地展开,对课程改革要注意以下推进策略:

1、从调查研究入手,做好理论准备。

2、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3、建立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

4、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5、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课程运行机构。

课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进发出极大的热情,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是扎实有效的。正在实验的课程改革得到普遍认可,课改有了很大的效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新的变化,实验教师的改革热情高涨;课堂和学生生活出现新的变化;参与、支持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开始形成。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新世纪之初,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谭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学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

新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将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新一轮课改提倡“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它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新课标与课程改革篇6

自从有了学校教育,就有了地理课程。数百年来,地理课程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近代学校教育的创始人,以及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大师,都关心地理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因为,地理课程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非常敏感,古今中外社会对学校地理的期望大、诉求多,而且地理课程还是学校课程体系中唯一跨文、理两大学科领域的课程。所以,地理课程的改革吸引着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注意,地理课程改革的重心则是我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

确有不少人认为,地理课程改革的重心是地理课程目标的变革,从“以地理知识为本”转向“以能力为本”,于是“满堂灌”变“满堂练”、“满堂问”、“满堂做”。令人担心的是,既然认为能力目标比知识目标高、情商层次比智商层次高,今后地理课程改革的重心是否还要从“以能力为本”转向“以情感为本”呢?

地理课程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地理知识与能力、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地理课程不应当停留在知识或能力等某一个层面上,但提升地理课程目标并不意味着不要基层目标,地理知识基础不牢固,则能力与情感目标就成了空中楼阁。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的是,地理课程的具象性更强,有不少具体的地理知识也都是有价值的,该理解的要理解,该记忆的要记忆,该积累的要积累。

也有不少人认为,地理课程改革的重心是地理课程实现形式的变革,凡课堂讲授都是“传统的、落后的”,凡研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实践实验都是“现代的、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学校地理教材记载,当父兄用树枝在地上为子弟画出觅食示意图时,史前的地理教育就开始了。前学校、前班级授课制的地理教育早就采用事事躬亲的研究性学习了。前人积累的、书本上的、课堂上的地理教学内容真的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革命对象么?

地理课程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是表与里的关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形式的变革也会促成内容的更新。从根本上说,社会对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重在地理课程内容的更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课程内容更新幅度很大,更新的方向合乎时代要求,已为各方面所公认。广大地理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地理课程内容的更新,据此创新地理教学形式,而不是盲目改变教学形式,走进形式主义的误区。

新课标与课程改革篇7

关键词:课程意识;教师发展;课程改革

笔者同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教师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同身受地体悟他们的处境,听到最多、感受最深的是这样一些话:“不会教了”,“心中无数”。比如,教材容量大。既然发了,就应该完成这个任务,但应该完成到什么程度?一堂课上到什么程度才算好课?如何评价成长记录袋?课程改革的理论、理念与实践怎样结合?①分析种种“心中无数”,喜忧掺半。喜的是这种种“心中无数”表明了教师原有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发生了动摇,经历着冲突,亟待重建,教师要进行专业发展的现实摆在了每一位教师的面前。忧的是实现价值观重建和教师专业发展任重道远。第一,原有的价值观植根于“唯分数是论”的现实,有着非常大的惯性。第二,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专业判断和决策能力长期以来用进废退,离新课程的要求差距较大。第三,课程改革步步推进,已进入“面上推广,点上深化”的阶段,②时不我待。第四,实验区的教师虽然接受了岗前培训,但主要靠新课程实验中的“做中学”,得到的专业支持满足不了实际需求量。③西北农村省级实验区的情况尤甚。

怎样从“心中无数”到“心中有数”?是什么样的“数”?是不是上面“拿出个东西来”?是不是“专家”给的“数”?

教师面对种种“心中无数”的困惑,理不清楚,想不明白,新课程的理念超出了他们已有的缄默知识或实践知识,也超出了他们原有的话语体系。新课程是“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这是正常现象。“新玩意在眼前冒出来,给人的直感就是讲不清楚。于是形成问题,形成挑战。”④这是笔者对新课程中教师处境的整体印象。“如今,新变旧知纷至沓来,不能无感,不能不说,扩展语言和词汇的边界,扩展思想的边界就再所难免了”。⑤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新课程中的教师和教师发展。应该如何扩展?本文试图从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实际境况切入,围绕课程意识说起。在开始这个话题前,有必要先简单地谈一谈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

二、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

课程实施是将变革付诸实践的过程,这种变革可以是从外部形成的,也可以是内生的。[1]一般而言,课程实施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忠实或程序化”(fidelityorprogrammedapproach)的实施方式,另一种是“相互调适或适应性”(mutuallyadaptationoradaptiveapproach)的实施方式。[2](xliii)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教师的作用和专业能力都被认为是课程实施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发展必须与课程改革齐头并进。浏览北美有关课程变革的文献,总是将课程变革与教师发展、教师教育联系在一起。在课程变革与发展的系统框架里,参见参考文献[3]。作者在导言部分首先提出:我们现在缺乏的是这样一种综合视角,即能够在不断变化着的全球和地方背景中、在社会和学校系统的多层次上理解课程发展和实施的本质,成就课程效能的综合视角(obviously,absenceisacomprehensiveperspectivetounderstandthenatureofcurriculumdevelopmentandimplementationinachievingeffectivenessinthechangingglobalandlocalcontests,atmulti-levelsinthesocietyandschoolsystem.)。并首先从全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这三个课程发展的原则入手,对其进行了阐释,以此为逻辑起点建立起了课程发展与课程效能的系统框架,以增进课程对社会、学校、班级与课堂、教师和学生的适切性及价值。课程发展的层次结构包括社会、学校(机构)、课堂(教师)和学生四个不同的层次,课程效能的不同层次包括学生、课堂、教师、学校和社会。教师和教师发展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同上。在课程的系统框架里,无论是讨论课程发展,还是课程效能,都包括了班级和教师这一层次。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就已经被提了出来,并涌现出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培训进行了系统规划,为教师发展创造了契机。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但首先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面对新课程,机遇和挑战并存。就课程改革实验区,尤其是西北农村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的情况来看,教师发展的任务艰巨,挑战很大。

三、从课程意识说起

教师在谈到新课程时,实际上是在谈新教材,对于这次课程改革要达到的学生一般发展目标或基础性发展目标、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第二部分: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不同课程的育人价值以及学生在不同课程中要达到的学科学习目标等很少涉及和关注。就教材论教材,甚至很少提及课程标准。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一次调研中,我们就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情况与教师进行座谈时,一位校长的发言从开始到结束都在说新教材,主持人忍不住补充说明“是新课程”,这位校长迅速而直接的反应是:“新课程就是新教材,是一回事情”。对于课程标准中的三维课程目标,大多数教师也只停留在机械、表面的认识上。除了新教材,教师谈论最多的就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否在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成为是否进行了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而不少合作学习又盲目刻板、照猫画虎。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达到的六个目标是一个结构系统,是从课程的价值与功能,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与学的方式、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的一次系统改革。为什么到了教师(这一决定新课程实施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这里,课程改革就简单化为“换教材”与“换方法”了呢?

原因大概有两个。第一,从课程发展的理论而言,教师是课程发展中的一环,但中国大陆的实际情况是,在本次课程改革之前,教师与课程无涉。教师只管“照本宣科”,也就是只管教什么(实际上是考什么教什么),而不用管为什么教,在哪门课上教,怎样评价等。这种状况从积极的一面说,带给教师的是“心里塌实”、“心中有数”。但更多的是将教师局限在了一个非常狭窄的工作空间和非常微观的工作层面,甚至将教师局限到只与知识点和给分点打交道。第二,在“心中有数”和“确定性”的背后,教师的专业判断与决策能力用进废退,教师丧失了工作的专业性与创造性,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如出一辙。大家公认的好教师也大多只有匠人的技艺,而缺乏匠心。

因此,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形成教师的课程意识非常重要。新课程与以往课程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有几句通俗的话将课程意识概括得好,贴近教师的实际。第一句话是课程不等同于课表上的科目,第二句话是课程不仅仅是教科书,第三句话是课程实施不等于教教科书。这是针对实际中教师往往在说到课程时就与科目与教科书对号入座,因而也将课程实施等同于教教科书的现象。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全在教师,以往的课程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是一个很大的制约。那么,教师要形成的关于课程和课程实施的课程意识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和表述不是唯一的,但都要突破教师以往对于课程和课程实施窄化和简单化的理解,最终目的是教师从整体上理解新课程提出的改革目标,明确新课程要达到的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将之植入自己的脑海,纳入自己的工作视野,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富有创造性地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上面几句针对教师课程意识的话可以续写为:课程不仅仅是课表上的科目,除了各门课程的独特课程价值,更应考虑课程的总体育人目标和各门课程的合力;课程不仅仅等同于教科书,更应考虑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课程与教学环境、评价等要素,课程标准比教科书更重要,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课程实施不等于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教科书只是一个范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正是这些续写的部分扩展了教师的专业词汇和思想。

有学者对教师的课程意识进行了如下概括,可以用来作为对以上课程意识通俗化表述的释义与提升:“(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还不是如何有效地教学,而是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而这又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过教育的人该是怎样的?教育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如此一来,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的就远远不止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模式等等问题,而更应该关注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为什么要开设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为什么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因为,教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行为。”肖川.简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兼析开放的课堂.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办.实验工作通讯.2003年第6期。这种概括揭示了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也正是新课程中的教师发展应关注的根本和核心。

以上课程意识对于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评课,还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在哪门课上教?最后,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结果和实效?这是实现课程价值与课堂实效的前提与保障。就拿备课来说,不管是“零教案”,还是统一要求的教案,都要切实考虑和回答上面的几个问题,做到“备课程、备方法、备学生。”目前的难点首先在于“备课程”。要从以往的“备教材”转向“备课程”,首先需要具备课程意识。从目前教师的实际状况来看,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研讨课程标准,并且在备课(包括评课与反思)的时候反复“回到课程标准”,“对照课程标准”。另外,还需要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教某一学段、某一门课的教师同时需要了解其他学段和其他课程的标准和要求。综合性是新课程结构调整的原则之一,是针对以往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提出的。[3](22-23)设置综合课程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除此之外,加强学科的综合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又体现在两个方面: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3](23)这种综合更多地要靠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实现,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课程意识。目前,这对教师来说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以这样说,课程意识是针对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实际困惑提出的,是理论、理念与课程改革实践的对接,可以成为新课程中教师发展的生长点之一。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诸多实际困难,看似是操作方面的,实质上是由课程意识的缺乏造成的。从课程意识入手,扩展词汇和思想的边界,可以为教师思考、讨论和理清实际操作中的困惑与困难提供思路。

四、教师在课程发展、课程效能中的作用与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意识及与教师发展的关系,上文已经作了论述。现在对课程发展和课程效能这两个概念作一简单说明。笔者认为,课程发展(curriculumdevelopment)这个概念不同于我们惯常使用的课程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了课程的动态本质和层次性,从广义上也可以将课程实施包括进来。在课程发展和课程效能的系统框架中,[2](xliii)清楚地体现了这一点。例如,遵循全球化(globalization)、地方化(localization)和个体化(inpidualization)这三条课程发展的原则,在教师这一层次上的课程设计指教师对于课程范围、时间分配、内容、教学侧重点、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对学生分组使他们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和学习活动等做出决策,这本身就涉及课程在教师这里如何实施的问题,体现了课程发展的动态性和层次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发展与课程实施实际上是不可分的。

关于课程效能,衡量其高低与好坏的根本依据是教师在课程发展与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际学习结果。[2](xli)通过课程能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学习经验,使他们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是课程效能的主要表现,而这又是由教师如何教的表现所决定的。进一步分析,以上课程效能又是与课程在发展和实施过程中的适切性(relevancy)密不可分的,即课程是否适合于社会和时代的需求,是否适合于学校的办学目标与价值追求,是否适合于教师面对特定环境和特定学生群体开展教学的特定需求,是否适合于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要。也正因为如此,课程发展和课程效能才应该有以全球化、地方化和个体化为主线的系统层次结构。

依据课程发展的全球化、地方化和个体化这三条原则,与课程发展的不同层次相对应,系统地考虑从意愿中的课程(intendedcurriculum)到实践中的课程(curriculuminpractice)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课程效能的考察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对课程效能的评价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展开,教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部分。[2](xxxvii-xxxviii)从教师这一层次衡量课程效能,主要看教师的教学表现。而教师的教学表现又是教师能力、课堂中的课程和学校组织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学校的组织环境,包括学校管理和组织架构、学校文化、人际关系、团队协作和物质环境与资源等,这些对于教师都是特定的,不是作为个体的教师能够轻易改变的,而学校的组织环境对于实现课程在教师这一层次上的效能又非常重要。[2](xxxvii-xxxviii)当前的课程改革倡导学校文化重建就是这个原因,也表明课程改革已经开始触及比较深层的方面。

课程发展、课程实施与课程效能及其评价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与泰勒提出的关于课程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仍然一致。但我们应进一步认识到,从课程发展与实施到课程效能的评价都是动态的、系统的层次结构。其中,教师是不可忽视的关键部分。同时,教师这个层次又不是孤立的,是课程发展与课程效能系统层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发挥教师在课程发展和课程效能中的作用,教师形成如前所述的课程意识就非常重要。既然课程发展在教师这一层次上表现为教师对于课程范围、时间分配、内容、教学侧重点、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对学生分组使他们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和学习活动等做出决策,那么教师只有具备了课程意识,才能理性地、心中有数地、灵活地和富有创造性地进行这样的决策,才能切实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教师这一层次上的课程效能才能得以实现。

五、课程变革和教师发展的不同模式与课程意识

课程变革要求教师发展同步跟进。课程实施的方式不同(“忠实或程序化”实施和“相互调适或适应性”实施),教师发展的情形也不同。有学者将课程变革与教师发展的模式这样分类:简单化的课程变革模式(simplisticcurriculumchangeapproach)、教师能力改革模式(teachercompetencechangeapproach)、能动的课程变革模式(dynamiccurriculumchangeapproach)。[2](xliii)前两种植根于忠实执行的课程实施方式,把课程变革更多地看作是由外部的管理者和专家施与的,把课程更多地当做静态的。而能动模式则认为课程是动态的,课程效能只有在课程发展和教师发展持续、循环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2](xlii-xlv)实际上,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两种课程实施方式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课程改革实践是从忠实执行到相互调适的渐进过程。刚开始忠实执行的成分较多,逐渐过渡到选择、修正,最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的课程发展。这也是课程发展中的地方化(localization)涉及的不同阶段和水平。[2](xxvi)越往后,课程的地方化和校本化程度越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力越强,课程效能也越好。越往后,对教师能力和教师发展的水平要求越高,教师形成前面所述的课程意识的意义也就越大。

当前的课程改革从开始就进入了这样的渐进过程,从根本上区别于以往“大一统”和“不能越雷池半步”的状况。但从课程改革在学校的实践来看,由于中国大陆地区差异大,进步的速度也有很大不同。课程意识为刚起步的课程改革实验区如何促进教师发展,发挥教师在课程的动态发展和课程效能中的作用,进而把课程改革推向前进提供了一个着眼点和着力点。

六、从“心中无数”到“心中有数”,再到教学创新

“心中无数”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缺乏专业判断与决策能力。就教师专业素质的一般状况而言,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教师的专业判断与决策能力。而课程意识是形成专业判断与决策能力的根本和基础,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一个生长点。课程意识中涉及的几个要点也为教师思考与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供了思路与依据。教师具备了专业判断与决策能力,做到了心中有数,教学创新指日可待。

改革与创新是我们这一时代的主旋律,改革又总是与创新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要改革、创新?是不是为了改而改,为了新而新?改革和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应时代的要求,解决面临的问题,寻求出路,谋求发展。无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是同样的道理。这样看问题,可以使改革与创新变得不那么神秘,不那么高不可攀。只要明确改革要达到什么目的和目标,有效地解决了改革针对的问题,进而实现了改革目标,就是创新。同时也只有创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实现发展。改革创新绝不等于标新立异。也并不是必须与已有的基础一刀两断,另起炉灶。

具体到课程改革和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创新,关键是教师要具备前面所述的课程意识,以不变应万变,创造性地解决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参与到课程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来,为实现课程效能和新课程的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要做到这些,校本教研不失为一种好的机制,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和学校文化则是其制度保障和现实土壤。

①2004年5月甘肃省张掖、酒泉、嘉峪关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调研,教师座谈。

②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③2004年5月甘肃省张掖、酒泉、嘉峪关省级课改实验区调研结果之一。

④⑤吴思.扩展词汇的边界.转引自《读者》2004年第12期,4041页。一、为什么会“心中无数”

参考文献

[1]Fullanm.Curriculumimplementation[a].aLewy(ed.).the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Curriculum[C].newYork:pergamonpress.

新课标与课程改革篇8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印发,宣告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完成了本次修订,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本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其最重要的变化体现在“更加重视德育”“更加关注能力”“更加体现时代特色”“更加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四个方面。而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来说,我们更关注的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具体内容上进行了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其实,在关注改变了些什么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哪些是没有改变的,也就是,哪些是坚持的,为什么要坚持这些。因为,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变”,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为了宣传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理念,让新的理念更好地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本刊从本期起开设“课程标准研究”栏目。本栏目力图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反映课程标准修订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为广大读者了解和使用课程标准(2011年版)服务。欢迎踊跃来稿,稿件请发至e-mail:。

新世纪初,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我国掀起了宏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在新的课程理念引领下,经过十多年实践,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在课程改革实践进程中,教育部在深入调研、严谨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完善,并经过严格审议,于2011年12月28日,正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决定在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件大事。2011年版新标准的正式出台,无疑会给中国基础教育界乃至整个教育界带来深刻影响。为了深入宣传新标准,并让广大读者更加全面了解新标准的精神实质,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教学论专家李铁安博士。李铁安博士长期关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及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学术观点,新近又主编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丛书》,对新标准的精神实质作了全面深入的思考与解读。

记者: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在实验稿所主张的新理念的引领下,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基础教育面貌有了很大改观。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又正式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请您谈谈:新标准经历了怎样的形成过程?

李铁安: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载体,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课程标准(实验稿),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虽然在十年改革实践过程中,也确实听到一些对课程标准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实验稿本身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这恰恰反映了过去十多年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经历的是一场伟大、深刻而生动的教育实践。这十多年,也是中国教育经历的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区间。

实践是检验改革价值追求与方向的客观标准。实验稿与课程改革实践相互推进、相互校验,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实验情况调研和修订工作的通知》;2007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组织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并正式启动了对实验稿的修订工作。为做好修订工作,教育部先后于2003年和2007年两次组织面向全国的大规模调查。此外,各学科修订小组还组织和开展了多形式、多层面的调研工作。这表明:新标准是在深入调研、严谨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精心修订及严格审议下形成的。

记者:听了您的论述,我对新标准的形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那么,新标准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李铁安:新标准有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与实验稿相比,应该说,理论基础更为坚实,架构更为系统,课程目标更为厚重,内容选择更为科学,实施建议更为适切。

更重要的是,新标准蕴含着对教育的更深刻的价值追求。新标准以实验稿为文本基础,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根本要求,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目标指向,以充分发扬过去十多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切实解决实践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为实践依据,以理性借鉴国际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为重要参照。

新标准的核心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彰显了课程的文化观。课程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生,这是文化观下课程的基本立场。课程是学生怀着对知识、智慧、生命乃至精神上的需求去热情体验的一个动态旅程。只有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知识才称得上是课程,不能触及学生心灵与情感,没有给予学生以智慧启迪和生命润泽的课程,就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深刻的课程。

新课标与课程改革篇9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22-01

思想品德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对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是学生思想认知逐渐明确的关键阶段,身心的快速发展以及接受事物的逐渐广泛都将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建立。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是备受关注的,必须看到其问题,也必须有应对的策略。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问题

受时代特征的影响,早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重心是依附于国家政治形势的发展的,课程的目标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但往往也知识单纯的教导。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思想品德已不单单只是当成一门课程来教授了,在很多专家学者的共同研究探索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改革已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课程的性质,或者是课程的理念,又或者是课程的目标等,这些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更贴近了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明确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目标。但不能否认的是任何的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已完成的课程改革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被更加完善。

1、扩大了知识容量,课程时间却有限。新课标改革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删减了很多繁琐复杂陈旧的知识内容,但同时也新增了很多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现代教学标准的知识内容,因此课程教学内容仍然很多,因此相对于有限的教学课时来说,教学任务仍然很重。初中思想品德改革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师生的互动教学变得尤为重要,学生变得以贴近生活、体验实践为主要学习途径,而这些将比以往单纯的教学花费更多的时间,这也导致了教学课程时间变得紧张。除此之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带来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使得老师和学生将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磨合,以便使老师的教学方式达到最好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取得最高的效率,而这些都是以时间为代价的。

2、优化了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却未改善。应对新课标的改革目标,老师们都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全新的课程教学来指导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老师们虽然优化了教学的过程,却往往总是着重在了形式上的改变,可能增加了学生的互动,可能鼓舞学生进行生活体验,但却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思维想法,在引导学生自身进行思考的方面没有加强指导。因此虽然老师改善了教学方式,但学生的学习成果却不尽如人意,没有明显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新课标的改革明显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初中生自身意识和知识水平却没有达到高度自主学习的要求,这也使得学生们没有取得理想中的好成绩,甚至这些会导致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对老师教学能力产生怀疑,从而更加影响了学生们的成绩,达不到思想课程改革的目标。

3、革新了教学理念,课程实践却不能同步。实践与教学理念不能同步是新课标改革后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革新了课程的教学理念,老师们对于新的教学理念可以迅速接受,但是如何将教学理念进行实践却也成为了老师们需要应对的棘手问题。无论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技术还是方法都需要老师们进行严谨的思考,这也使得课程的实践达不到课程理念设定的新目标。对于新的教学理念虽然老师们都不会抵触,但有的老师却仍旧认为以往的教学方式仍能满足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没有进行大的改变,这使得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实践为重心的目标难以达成,也影响了课程实践与教学的同步完成。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策略

1、浓缩教学知识,降低知识总量。为了解决新课标改革后的课程时间紧、任务繁重的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总量,但却不能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对课程的教学知识进行浓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是培育初中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只要不忘这个初衷,对于教学内容的改变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浓缩了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明确课程教学的核心,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体验生活、参与实践,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目标。

2、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训练。对于教学课程优化了过程却未取得理想成果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让老师不仅改善教学方式,更要充实教学内容。不仅去除掉陈旧的教学内容,还要针对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进行授课,将新事物、新事件、新内容引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新鲜事物,体验生活实践,从而引发学生们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不仅传授他们知识,更要传授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除了充实教学内容外,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堂课后训练,在课堂上互动,积极发言,在课下积极参加活动,体验社会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实现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3、提高教师能力,同步实践教学。解决好课程实践与课程教学不能同步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只有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实施好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新教学理念。可以将强对老师的培训,可以组织老师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的活动,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就能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式,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更能将课程实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标。

回顾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路程,众多的改革对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改革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继续完善,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之对应的完善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目标,使初中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刘一飞.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J].新课程・下旬,2013,(9):158-158.

新课标与课程改革篇10

为了及时总结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改革实践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系统反思并解决课程改革中暴露的问题,现就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制定如下实施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增强课改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当前,我县教育已经由普及为主的“外延型”发展转变到“育人为本、内涵发展、城乡一体、体制创新”的内涵型发展新阶段。坚持教育内涵发展,必须确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走出将“教育质量”等同于“教学质量”,甚至等同于“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误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近年来,我县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走向纵深,素质教育推进和规范办学行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也应看到,我县许多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课程实施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填鸭式”、“满堂灌”现象屡见不鲜,课堂教学改革发展还不平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提倡集体备课,以行政手段强力推进新课改,改革现有的文本类和活动类课型设计,提高课堂效益,实施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任务还十分艰巨。各学校要进一步增强深化课程改革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开拓创新,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我县义务教育质量。

二、明确目标及今后工作重点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积极贯彻落实市课程改革工作精神,稳步推进实验学校的各项实验工作。着力落实课程改革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执行课程标准、改革教学过程、开发校本课程、构筑评价体系、强化课程管理、提高教师素质、组织课程实施,继续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一)基本目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要做到“四个转变”,即把教学目的以成绩为主转变到以育人为主;把教学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把“填鸭式”教学转变到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把学生的被动式学习转变到主动愉快式学习。总之,对学生而言,就是让学生能自主接受教育,感受到学习的幸福、快乐,对学校、社会、家庭有感情,愿意在其中学习、生活;对教师而言,就是让其在教学工作中心情舒畅、工作愉快,真正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同时感到职业快乐、职业幸福。

(二)终极目标。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家长、社会真正满意。也就是说,通过我们的学校教育,让学生真正对学习感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自觉以社会主义道德标准规范自己;从小接受励志教育,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向上的追求,高尚的情趣,能自主学习、合作互动,真心关爱身边的人和事,能自主探究、发现生活的美和人生的真谛。总之,要雕琢出学风淳厚、书香怡人的优雅校园,锻炼出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儒雅教师,培养出灵动聪慧、彬彬有礼的文雅学子。

根据上述目标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全面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按“基本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有利于自主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标准。

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是新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课程环境之中,主动自觉地学习。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新课引入,有利于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师生互动,使恰当的教学情境完整地贯穿在整个课堂。

2.全面改革教与学的方式。倡导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分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建、共同发展的场所。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营造出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研究探索新的问题、新的知识,发现规律,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探索新知识应当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给以引导点拨,指导学生去总结发现规律。

改变知识呈现方式,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积极开发和使用教学课件辅助教学;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实课程素材,创造条件实现学生网上学习,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引导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构建并形成发展性的评价制度。完善初中毕业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制度。进一步探索符合新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三、强化责任和工作要求

学校是课改的主体,具体负责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县教委将发挥课改的行政指导与管理职能,引导学校管理创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教科所具体承担课改的管理、指导和考核评价的职能。

(一)抓实新课改的推进工作。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要巩固深化目标教学思想,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目标导向,先学后教,及时反馈,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要大力提倡中小学课型设计革新。教师应当为精讲做好充分准备,上课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当堂练习、消化,以提高课堂效益。在校本教研方面,认真总结过去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强化以校为本,精心设计学校文本类、活动类课程,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要加强农村中小学的校际教研,重视中小学生在教研中的载体作用,发挥中小学生的主动性,研究和探索切实可行的农村中小学教研新模式,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在综合实践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要坚持常态化和特色化,做到进课表、有师资、显实效。在评价方面,要重点突破对学生的个人评价改革,努力探索小学生等级评价、初中生多元评价的具体做法,以树立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最终成为“思想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品德端正、学业优秀”的有用之才。

(二)大力实施“五项”战略步骤。一是坚持一个好的治教方略:向课堂要效益、以教育教学质量论英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表率带作风、靠实干出成效。二是坚持两手抓的工作思路:一手抓学校管理,一手抓课改研究。三是实施“三项改革”:德育工作方式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课改教研方法的革新。四是落实“五项”制度:新课改推进制度、课改教研制度、课改量化管理责任制、学校全员育人制度、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制度。五是建立健全“六大机制”: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名师举荐带动机制、教学教研创新机制、绩效分配竞争机制、奖优罚劣激励机制、量化捆绑评价机制。

(三)教科所要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编制完善“县中小学新课程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使之成为我县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基本要求”必须成为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开发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全面落实这个“基本要求”,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教师要按“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各中小学要按“基本要求”管理教学工作;各项业务检查要以“基本要求”作为基本标准。

(四)教科所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强化新课程的实施性、过程性培训。课程改革实验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要利用集中备课的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明确在“基本要求”的指导下,怎样学习“课标”、研究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日常的教研工作中,要组织新课程的引路课、观摩课、研讨课等系列活动,精心设计,严密组织,设计适当载体,人人听课,人人谈课,人人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师自主参与到活动之中,置身于新课程的环境下,在“基本要求”的指导下感受新课程,体验新课程,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五)教科所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考核办法和方案,制订有效课堂评价标准,强力推动课改的实施;督导各课改基地校(市、县教科研实验基地)发挥好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构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积极打造名师队伍,促进全县骨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

(六)教科所要积极聘用兼职教研员,整合全县优秀师资,建立专家指导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研员队伍;创新教科研管理体制,使教研员履行好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管理、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实验与经验推广、教学指导与教学服务等五项职能,努力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成为课改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成果的推介者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者;加强对各校课改的跟踪与指导,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评价机制和教学质量监控方法,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七)学校要勇担课改重任,提升办学品位。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机构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课改实施方案,上报县教科所;学校校长是课改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课改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课改的浓厚氛围。围绕“减负提质、高效课堂、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的要求扎实开展行动研究,解决一线教学中暴露的真问题;强力推进行政人员听“推门课”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发挥好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作用;建立课题引领下的校本教研制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加强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切实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加强技术类、实践类、艺体类课程改革;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推进策略,切实抓好基础年级教学工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规范作息时间、作业布置、学生考试,科学有效地指导和组织学生的课外学习与生活;深化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优生优培工作机制和“学困生”转化工作机制。

四、落实保障措施

(一)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工作项目部门负责制,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强化措施,逐步建立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的长效保障机制。

(二)县教委将课程改革工作纳入对学校的单项考核,以督导和质量监测保证学校日常教育实践的底线。考核工作具体由教科所负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