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6:10

教学改革的核心篇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改革做出了新部署,特别是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破解择校难题、改革高中管理和高考招生等提出了解决实质性问题的决定,这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作为一所学校,要抓住这次机遇,抓好课堂教学改革。

一、为什么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

1.课堂教学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知识学习、道德修养的主渠道,而且对学校改革发展起着核心和统领作用。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取决于课堂教学,一所学校的改革发展也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发展。大量先进学校改革发展的事实证明:谁重视了课堂教学改革,谁的学校发展得就好;反之,发展得就差。

2.课堂教学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对教学的理解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真实地体现在它的课堂教学上。如,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那我们就到它的课堂去看看。因为学校对师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重点体现在课堂上。如果它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习兴趣,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沟通互动、阅读自学。彻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讲为主、以“灌”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那我们就肯定其办学理念。否则,那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3.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而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途径。一个有上进心、责任感的教师,他会主动地把教学的过程当成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认真地去学习、思考、研究、探索,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备好每一节课,以奋发向上的状态上好每一节课,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思每一节课。这一“学习研究―――操作实践―――反思深化”的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师无疑是一个专业理论、业务能力、道德心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提高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上,通过与老师及同伴的交流交往、沟通互动、操作实践、阅读自学、自主探究等,也无疑是一个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丰富情感、改变态度、培养习惯、塑造性格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改革发展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主渠道

我们必须树立紧迫的强烈的改革发展意识,时刻绷紧改革发展这根弦。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和学生,都要牢固树立“改革发展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改革发展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改革是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的意识。始终坚持课堂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努力转变教和学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高效学习,高效发展”这一根本标准。明确课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长要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急先锋,多学习,多研究,多探索。要积极创设改革氛围,扶持改革典型,引领改革前行。要主动出击,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加大投入,确保改革有效进行。教师要绷紧课堂教学改革这根弦,做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人,积极参与,主动促进。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转变教和学的方式,以实现高效教学为目标,改革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方法、手段、过程、内容、组织形式,促进高效教学。

三、牢牢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纲不放松

首先,牢牢抓住新课标的落实不放松。深入学习研究新课标,做到心中有课标,教学靠课标,反思比课标,时时处处运用新课标来指导、规范、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就是用新课标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意见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行动要求,使改革按新课标的方向来进行。规范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要在新课标的范围内和要求下来进行。促进就是改革要有序、有力、有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结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评价,以创新来促进改革。

其次,牢牢抓住高效课堂不放松。以高效为目标组织和展开教学,调整教学结构,转变教和学的方式,采取综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策略手段,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高效地学习知识技能,掌握方法过程,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成不同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

教学改革的核心篇2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得怎么样,不能只从教的方面做出评价,关键要看学生学得如何。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质量才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学习质量则要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而不是、也不能单纯看考试的分数。凡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主体精神的实现,那么这就是好的教学方法。所以,可以这样认为,学生群体在课堂学习中参与意识的强弱程度是评价教学方法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强烈愿望应转化为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的行动。其实,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均能得到正常的、健康的发展,随着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成为学生头脑中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和谐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能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

如何判断学生是否参与了学习过程,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我认为,以讲授为先、视听为主的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难以从情感上调动起小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在教师精心安排下,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更多的是机械的记忆,“依葫芦画瓢”的做题水平。如果长期在这种缺乏生气的环境中学习,被动的学习心态驱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更大的依赖性,学生的个体缺乏独立思考,群体中没有多向交流信息的渠道,必然妨碍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这与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所产生的效果恰好相反。有的老师说:“课堂教学任务这么紧,没有时间让学生参与,参与以后,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持有这种看法的教师,显然是把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立起来了。我们的观点是,只有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道理很简单,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特殊认识规律,引导他们从不知到知,从已知到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而实现这个转化过程的主体,不是别人,而正是学生自己。

由此可见,陈旧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要确立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必须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着手,建立起科学的“学生观”,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我们承认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他们是教学的对象,但他们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过程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不行,离开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也是不行的。在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同时,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充分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的设计、组织、领导和实施等方面,以便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参与。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学改革的核心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abstract:encouraginginnovationisthecoreoftheclassroominstructionreforminnewcurriculum.toateacher,classroominstructionisaprocessofself-realizationbymakingcontinuousinnovation.innovativespiritandinnovativeabilityarethekeyfactorsforateachertodevelophisownuniqueteachingstyle.toastudent,classroominstructionisaprocessofindependentdiscovering,exploringandinnovatingundertheguidanceofteachers.thereforeclassroominstructionshouldguidestudentstochangetheirlearningstyles,especiallyfrompassiveacceptinglearningtoindependentdiscoveringandinquirylearning.itshouldalsoencouragestudentstoexpresstheirdifferentviewsandtolearncreatively.thegoalofdevelopingstudentsinnovativespiritandinnovativeabilitywillbeachievedonthebaseofalltheabove.

Keywords:classroominstruction;innovativespirit;innovativeability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活动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倡导和弘扬教育主体的创造性,关注教育主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和主题。

一、鼓励教师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动物的生存与人的生活都是生命活动的存在方式,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生活是一种不断地创造新的意义和价值的高级生命活动。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教育主体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和意义,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不断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在发现和创新的过程中去展示个体生命的灵动与飞扬。“创新所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任何物质享受和感官享乐所无法比拟的,那是灿烂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辉煌、最汪洋恣意的绽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自我实现最高的表现形式。教育作为人道主义的事业,理所当然应该关注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1]

(一)课堂教学是教师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讲授和传递,就像是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运到另一个仓库,这样一来,教师就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他们的职业活动变成了一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沦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机械运行、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在这种单调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体验不到自己职业生活的快乐、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2]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来讲是教师不断进行创新和超越、体验生命律动以及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书匠”向发展型、反思型和创新型教师的转变,把研究和反思作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式,通过自由而富有创新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断地确认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师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在这种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3]

(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

一名优秀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区别就在于他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根本上是因为他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个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是不可能形成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教学风格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的全面反映,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标志,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而且,教师的教学风格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没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也难以培养出富有个性品质的学生。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反思和创新的结果。一般而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入格”:这是教学风格形成的起点。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模仿,包括对他人的教学语言、表情、教态和板书等的学习运用。在“入格”的过程中,虽然模仿成分多,创造成分少,但模仿却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模仿,就无从创新,正如不学习知识,就无法发展智力一样。但模仿的一个很大缺陷是带有不成熟的“他人性”,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总能看到别人的影子,缺乏个性。教师如果一味模仿,就会抑制自己的创造性,最终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立格”:教师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刻苦学习教学基本功,逐步能做到把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开始创新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迈出了建构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重要一步。这时,教师基本上已经摆脱了完全模仿,开始走出别人的“影子”,犹如一只羽毛已经丰满的小鸟,能够开始展翅飞翔了。“立格”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一个关键阶段。教师要实现从“入格”到“立格”的转变,必须注意学思结合,大胆创新,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破格”:“立格”以后,教师开始能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以某种特长为突破口,定向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个性化阶段。这时,教师的课堂教学从内容理解到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有所创新和突破。“破格”意味着教师的教学风格既来源于他人而又异于他人,同时也意味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对他人教学方式的一种超越。

“无格之格”:这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标志着教师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学艺术家。这时,教师的教学已经不拘一格一式,不限一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齐白石先生曾经说过,在艺术中,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这句话对于课堂教学同样适用,“无格之格”才是至格。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从内容的处理到方法的选择、过程的组织,都表现出多样性与稳定性、灵活性与独创性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入格”“立格”“破格”和“无格之格”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四个基本阶段,也是教师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必由之路。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呢?

第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刻的理论准备。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结果。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门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4]因此,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必须能够辩证灵活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而不能死搬教育科学理论中的那些条条框框。教学风格既不会光顾那些对教育科学理论一知半解、自以为是的人,也不会青睐那些不知教育科学理论为何物的“教书匠”。

【实例】在一次特级教师的公开观摩课之后,一名年轻教师对授课的这位特级教师极为钦佩。在进行研讨的时候,他向这位特级教师请教:“不知道您准备这堂课用了多长时间?”这位特级教师意味深长地说:“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可以说准备了一辈子。”

第二,学习、反思与创新相结合。

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反思来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创新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既要善于虚心向他人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又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实例】班里有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有一段时间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往往是教师话音刚落,小手就高高举起了。可是几乎每次站起来时又都回答不上问题。这位教师想弄清问题的症结,就与这位学生进行了一次谈话。通过交流,老师了解到,这位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当老师提问时,如果他不举手,其他的学生就会知道他不会,课下的时候有时会瞧不起他。为了不让其他的同学知道他不会,每当老师提问时,不管会还是不会,他都举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位老师通过思考,与孩子立下了一个“秘密协定”:“想好了举右手,老师一定尽量让你回答;没想太好又特别想举手时,就举左手,老师就让别的小朋友回答。”果真,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孩子有时举左手,有时举右手,老师也按约定来指定他或其他人发言。再后来,孩子就比较经常地举右手了,“秘密协定”就慢慢地取消了。[5]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6]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缺乏创新性人才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造成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善于独立思考,直觉、想象、虚构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被排除在课堂教学之外。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继承性”“守成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学观念上,往往持一种狭隘的创新观,认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是少数天才儿童才具备的,一般的学生则是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无缘的。因此,课堂教学主要是一个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现成知识和结论的静态传递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尊重、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民主环境,个体的“另类”思维往往遭到歧视,致使学生不敢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激烈的“讨论”和“交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真诚、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在教学评价标准上,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核心,着重考查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的记忆和再现情况,注重答案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没有给学生的独特阐释和创新性理解留下必要的空间。

【实例】1998年3月1日,《文汇报》曾经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在成都某小学里,教师出了一道练习题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了什么?”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回答是“变成了水”。只有一名学生写的是“变成了春天”。回答“变成了水”的学生,教师都一一打了钩,而回答“变成了春天”的那位同学,教师却打了叉。“雪融化了,变成了春天”的答案超出了人们的常规思维,表现出了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然而,这种创造性的观点却被我们的教师判定为“错误”──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的嫩芽就这样被摧残了!殊不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被这个叉扼杀在萌芽之中。

“创造”,《辞海》的解释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东西”。但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人们一般所言的创造性有所不同,在本质上是一种“再发现”和“再创造”。也就是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限于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是应该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与学习活动的产品和结果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品质、特征和属性,“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认为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此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7]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只是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应包括以下更多的内容和更丰富的内涵。

──在学习兴趣上,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求知欲,表现出出众的意志品质,能够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

──在学习动机上,对事物的变化机制有深究的渴望,喜欢寻找缺点并加以批判,力求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

──在学习态度上,富有远大理想,耽于幻想,思考问题的范围和领域不为他人所左右。

──在学习行为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喜欢出“新点子”,善于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见解,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喜欢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

我们之所以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确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并无意否认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性、奠基性作用,而是认为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让学生成为既定知识的看护者、守护人,使前人的声音保存得“完好无损”。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是一味地强调“继承”“守成”和“传递”,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掘与培养,这只会造就一批人类精神文化的“搬运工”,个体乃至人类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头活水,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二,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决不能以牺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代价,“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有自我负责和实现个人计划的能力。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8](6)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我们应当竭力避免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随着知识的增加反而压抑甚至泯灭了人的创造性的倾向和状况。否则的话,“极有可能的是:受教育越多,受束缚也越多。”[9]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应该是激活、唤醒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火种”,而不应该成为“灭火剂”。知识的本义是服务于智慧的人生,而不是作为对人生无意义的材料或点缀品;人生绝对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学习知识,相反,个体获取知识的真正目的在于获得知识背后的智慧,在于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提升个体生命的质量。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客观上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力争做到“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涨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为了实现这一点,课堂教学必须“要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认清这些任务乃是现代心理教育学研究最有成果的智力成就之一。”[10](188)

三、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提高个体生活质量以及生命价值和意义为旨归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是一个学生不断地超越和提升现有的生存状态,从而创造一种更为完满的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这也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一般有三种层次和水平:一是主动接受,二是自主发现,三是意义创造。其中,自主发现和意义创造层次的学习具有动态生成的特征,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深刻感受到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达到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目标。

(一)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探究

以下是布鲁纳与他的合作者、数学家迪因斯对8岁儿童班进行一元二次方程“x2+2x+1=(x+1)(x+1)”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此可以了解发现和探究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加以运用的。[11]

【实例】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种不同的板片,第一种是一个大正方形,边长是x,称为“x2正方形”;第二种是一个长方形,边长分别为1和x,称为“1·x”或“x”长方形;第三种是一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称为“1·1”或“1”正方形。课堂上有许多板片,供学生拼凑。教师介绍完后由学生拼凑,以便获得相应的感性经验。

“x2”正方形

“1·x”长方形

“1·1”正方形

学生摆弄了一会儿后,教师开始提问:“你们能用这些板片拼成比‘x2正方形’更大的一个正方形吗?”学生稍加尝试,便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任务。

接着,教师要求他们描述自己所做的工作。于是学生们就进行观察、思索、讨论,教师则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提示或提问。最后,学生们大多都会说:“我们拼了一个大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x2’正方形板片加上两个‘x’板片和一个‘1’板片。”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标记法记录下来,“x2正方形”用“x2”表示,加用符号“+”表示,等等。最后形成了“x2+2x+1”的表达式。在讨论和思考中,学生还会有另一种方法来描述自己的工作,这种方法是从“边”来考虑的,即(x+1)(x+1)(学生如果想不到这种表达方式,教师要予以提示、引导)。由于两种表述方法表示的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故可将二者等同起来,于是形成了等式x2+2x+1=(x+1)(x+1)。至此,一元二次方程式的一种因式分解模式便被“发现”了。

x2+2x+1=(x+1)(x+1)

这种知识和方法获得以后,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即不断地做出更大的正方形,并按照上述途径和方式建立起新的等式。经过多次摆布、标记,最终学生发现了代数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规律。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了“价值引导—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关系,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地超越自我,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也正如《学会生存》所指出的那样,“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10](12)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意味着学生传统学习状态的根本改变──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意味着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发现学习。

(二)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创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教材实际上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剧本”,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对于这些“剧本”和“案例”,由于教师以及每个学生的经历、体验和解读方式不同,从而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也就有可能不同。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视教材为“圣经”和“金科玉律”,不应停留在对教材本身所传达的文字信息上,而要关注“案例之后”的更为本质的东西,鼓励学生不要满足于已有的观点和结论,积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大力倡导“创读”。对教师而言,必须从心底里乐于接受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才能给予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过程。

【实例】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当讲到文章的主题是“赞扬母爱”时,一名学生马上提出了自己的异议:课文中并没有说老麻雀是小麻雀的妈妈,它也许而且极有可能是小麻雀的父亲,因为面对庞大的猎狗,父亲的力量会更大,更有希望战胜对手,把小麻雀救出来。这位教师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教了多年的教材,使用了多年的教参,众口一词的观点和见解,竟然被学生一下子问住了!令人欣慰的是,这位教师并没有以他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判断这个学生的答案,也没有因为学生的观点与自己不同而加以歧视、摒弃和否定,而是充分肯定了他的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精神。

这种课堂教学无疑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改善他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质量,扩展他们的学习和思维空间,赋予其“思想漫步”之自由,使其感受到学习及其成长的乐趣,获得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体验,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焕发出其生命的活力。对此,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曾经指出,“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上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相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决能力与团结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12]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这种变革,实现自身角色和作用的根本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到知识建构的促进者,从知识权威到创新性思维的启迪者,从文化知识的“代言人”到意义的“对话者”,从领导者到“平等者中的首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和意义创造的过程,“在未来几十年中,发达国家的师生关系将会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这样,教师的作用就不会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他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13]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8](136—137)

参考文献:

[1]肖川.论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11—1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

[3]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231.

[4]〔苏〕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38.

[5]张熙.论教师的实验意识和教育主体意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69—72.

[6]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1999—06—16.

[7]〔美〕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31.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2):3—6.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1]外国教育丛书编辑组.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8—30.

教学改革的核心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教育改革核心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是国民意质的竞争。因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有高素质的国民。而我国的国民素质并不高。就思想道德水平而言,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市场上的假日伪劣,经营活动中的坑蒙拐骗,各种刑事犯罪,损人利己不道德行为等都是我国国民思想品质素质不高的表现。所以必须要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有知识有技能的专门人才。而培养人才,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育在把握人类自身命运、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方面起着奠基基础的作用。所以,我国要想缩小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或者超越它们,就必须发展教育与科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人口多是中国的一个特点,如果通过教育提高中国的人民素质,那么中国就会在世界竞争中占忧势。

1课程改革“应试”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育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谁主动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取得竞争的胜利。为了取得竞争的胜利,各国都认识到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政府都参与并领导学校教育的课程改革。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政府不但关注教育课程改革,还在政策上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并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教育发展战略方案,认真组织人员编写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目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它们发展教育的目的,既是为了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并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教育现指导改革,用先进的课程观指导课程改革。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力国外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都赋予了教育振兴国家的历史使命。

但我国教育的现状,却不能使教育完成振兴国家的历史使命,必须对我国的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包括思想政治课课程。一是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成了课程改革的大敌。知识本位主义者认为,学校教师的中心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学生就是装载知识的容器。这样,学校教育必然出现以书本为中心,学生必然出现死记硬背知识的现象;由于每个学科都从学科本位出发,片面强调自己施教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为自己本门学科争取过多课时比重,造成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教育、课程、知识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妨碍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二是“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实。“应试教育”课程的功能是筛选少数的精英,学生为考试而整日学,教师为考试而整日教,使学生学习负扭过重,厌学情绪大,课程脱离社会和学生生活,使体现全面发展要求的课程方案得不到落实,造成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求不适应。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改革教育必须从改革课程抓起。教育改革必须以“育人为本”,而育人必须“以德育人”为先,以德育人是育人的根本,所以必须对思想政治课课程进行改革,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2课程改革是加入wto后对我国基础教育挑战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大市场,面临从未有过的挑战。第一,面临教育服务观念的挑战。wto成员国把教育列入开放服务的内容,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服务,一种可以交换的服务产品。这就是说,学校、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家长、学生有权选择学校、选择教育形式,学校和数师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合格的教育服务。第二,面临人才标准国际化的挑战。国际标淮人才市场要有开拓创新精神;有高尚品质和责任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健康的个性;有与人合作、协调、国际交往能力等。第三,面临教学质量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人才需求将上升,人才的国外输出也加剧,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教学质量要求将更高。第四,面临教育市场的竞争。教育国际交流带动一些国内学生到外国求学,国外教育机构也到中国办学,外国学生到中国学习的效量也要增加,中国教育市场面临着同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这种竞争来临的同时,也给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这个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落后的教育形式,使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人才标准、人才素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特别要对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革。只有这样,中国教育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对人才质和量的需要,也才能提升中国教育在教育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的核心篇5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高职职业核心能力教学改革行为导向

[作者简介]赵娟(1981-),女,河南信阳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广东广州51065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1YJa880095)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46-02

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术的获得是高职教育的核心。

消费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心理现象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按照学校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以及消费心理学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承担的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使学生对消费心理学整个理论体系有完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在现代营销中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用消费心理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消费心理学如何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完成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承担的任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消费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第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在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唱独角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心理需求得不到重视,师生间互动少,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第二,课堂教学偏重理论,对实践和操作技能的重视不够。课堂教学偏重理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脱节,对实践和操作技能的重视不够。第三,教材强调学科体系,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些高职院校的消费心理学教材基本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不能摆脱学科体系的桎梏,忽略了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忽视未来岗位的需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第四,缺乏科学的评价方式。传统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笔试进行的,学生往往不重视平时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更严重的是,它与高职培养学生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二、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能力本位是一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相比,能力本位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施能力本位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特定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将消费心理学相关能力培养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有机结合,搭建起特定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平台,构建能力本位的消费心理学教学模式。

“特定技能”指专业所培养的特定行业、岗位技能及课程所训练的特定课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及岗位的不断变换,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两大类:职业社会能力――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等,职业方法能力――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能力等。

三、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1.确立指向特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目的观,这是能力本位的高职消费心理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在消费心理学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带动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能力的培养服务。

2.优化教学目标。突出能力的培养,确立知识与能力并举、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其中知识目标主要指向消费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力目标主要指向特定能力(即消费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能力)及职业核心能力。

3.引入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是20世纪8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核心内容,强调教、学、做的统一。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向导,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团队组合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以“任务”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学环境模拟真实情境,强化岗位技能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由于与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实用技能和动手能力发展的教育方向相吻合,行为导向教学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方法结合而成的,主要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选用这些方法,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组合。

第一,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围绕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完成的任务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项目,然后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完成任务。项目完成的过程既增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掌握,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

实施项目教学法主要有五个基本步骤。以健身俱乐部会籍营销项目为例。(1)目标制定。能根据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2)项目确定。笔者根据健身俱乐部营销岗位的实际需求,在分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消费心理学中“消费群体与消费心理”相关教学内容,选取健身俱乐部会籍营销作为教学项目。通过分析项目活动,该项目的运行包括了前期准备工作、实施营销方案、后期总结三个子项目。(3)任务拟定。按照健身俱乐部营销岗位工作流程,以“前期准备工作”子项目为例,项目成员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是前期调查、分析各年龄阶段人群的健身需求及消费心理特点、设计营销方案、向领导申请批准方案等。(4)组建团队。这是行为导向法的关键,好的团队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指导学生组建学习团队时,应注意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规模:人数以5~7人为佳,尽量为奇数,以免在表决时出现难以抉择的状况。人数过少,团队会欠缺多样性、互动性和创造性;人数过多,团队成员之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导致效率低下。二是原则:要遵循互补原则。教师要平衡兴趣、特长、学业水平、性别等因素,合理搭配,合理分配人力资源。这样,团队成员才能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否则,就会导致思路不开阔、观点有失偏颇、解决问题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出现“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三是组长的选取:组长相当于项目经理,需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5)制订并实施计划:团队成员共同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然后,合理分工,按步骤和程序实施计划。(6)检查评估。检查评估的内容包括项目活动成果和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如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它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真实情景中,然后进行讨论和研究。

案例教学法主要包括六个基本步骤。以“品牌的心理效应”教学内容为例。(1)精选案例。选取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企业的相关故事作为案例。(2)阅读案例。学生认真阅读案例,熟悉案例。(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共同分析阿迪达斯、耐克等著名品牌成功的原因。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4)提出问题。教师提出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如何打造品牌”。(5)解决方案。学生就“如何打造品牌”这一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6)归纳总结。各小组派代表归纳总结,教师做出点评并提出建议。这样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学生关于“品牌的心理效应”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了“如何打造品牌”的基本方法,而且提高了的特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否能成功实现教学目标,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用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趣味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第二,要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只是组织者、启发者和引导者。第三,要注重方法技巧。例如可以运用正反面案例对比的技巧,使学生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受到启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通过营造岗位环境,为学生提供体验职业角色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特定技能和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与人交往等职业核心能力。角色扮演法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步骤。以“营销技巧与消费心理”教学内容为例。(1)确定目标。能根据健身俱乐部不同客户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营销技巧。(2)设置情景。32岁的白领李女士想进行产后减肥、塑形,因此,李女士来到健身俱乐部咨询及商量具体事宜。(3)角色扮演。各小组成员扮演李女士、前台接待、私人健身教练等角色。要求学生课前认真准备、积极彩排,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表演。(4)效果评价。小组互评、组内成员互评、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最后,教师总结并提出建议。

第四,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常用的激发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一词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现已成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的代名词。在教学实践中,团队成员踊跃阐述自己的想法,集思广益,最终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采用头脑风暴法时要注意以下因素:(1)团队规模:最好控制在5~10人之间,人过多可能会由于抢着发言而难以控制局面,人过少又难以提出足够多的想法。(2)原则:自由畅谈、延迟评价、禁止批评、追求数量。(3)角色分工:团队内有主持人、记录员和组员三种角色。主持人要善于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使场面轻松活跃而又井然有序;要控制讨论的节奏,如平均3分钟内要发表10个想法。记录员要清楚地记录所有想法,以便在活动末期确立最佳方案。组员在讨论时,依次发言,但每轮只能提出一个想法,以保证机会均等。(4)时间:一般以20~25分钟为佳,因为思想火花迸发持续时间不长,这样有利于保证提出的想法紧紧围绕主题,且更有创造性和建设性。

4.实现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对接。教师在充分进行专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磋商和探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支撑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而制订课程标准,实现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对接。

5.实现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对接。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建、共管和共享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创造“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条件,在模拟和真实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对接。

6.开展能力取向的教学评价。由于消费心理学教学目标指向特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坚持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

第一,树立服务能力发展的评价理念。教学评价要着眼于提高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素质,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尤其要强调对能力的考核,要树立服务能力发展的评价理念,对职业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

第二,注重能力训练的过程性评价。能力取向的教学评价强调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且更关注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要持续不断地对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动态化、阶段性的评价。这样不仅可以了解能力训练的进展,而且可以为将来的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参考。过程性评价侧重对实践能力的考核,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作业、微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

第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评价、团队成员互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各方面的评价主体协调运作,能有效增强评价的综合性、客观性。学生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行业企业对学生在实训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作为社会评价纳入课程考核指标,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价与企业评价对接。

第四,强调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达到其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一方面,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考察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态,更要关注其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始终看到学生是在不断发展的,对比学生过去的基础和现在的水平,对学生的优势要给予激励,对其不足要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将来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分析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提出适合其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进而促进其达到发展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程小川.基于行动导向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4).

[2]戴燕玲,刘万英.论“行动学习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5).

教学改革的核心篇6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教学改革设计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theteachingReformofengineeringGeologyandSoilmechanicsCourseBasedonCultivatingCoreoccupationalability

LiUShuli

(ZhejiangtongjiVocationalCollegeofScienceandtechnology,Hangzhou,Zhejiang311231)

abstractthekeylinkofrealizingthecultivatingcoreoccupationalabilityishowtoimplementitintheteachingactivity.takingtheexampleof"engineeringgeologyandsoilmechanics"courseofthewaterconservancyengineering,thearticleexploresthespecifictrainingschemeofthecultivatingcoreoccupationalability,reformsanddesignsthecoursetoimprovethestudents,coreoccupationalability.

Keywordscoreoccupationalability;teachingreform;design;trainingscheme

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准确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描述是进行能力培养和测评的先决条件。要根据水利行业实际特点明确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我院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目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面向,笔者以2012届和2013届水利就业招聘会为平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向企业一线专家、技术人员广泛征集了社会对高职水利专业毕业生的现状及需求信息,并通过系部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等的教学研讨,明确了水利工程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合作的社会能力;具备获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具备自我学习,创新发展的方法能力,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2结合课程特点明确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中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结合课程体系中的四大能力平台,①按照课程特征、教师能力素质高低,对职业核心能力不同模块分别进行侧重培养与测评,从而“递进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②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属于水利工程专业基本能力平台的必修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有独立实训环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对目前该门课程的学情分析不难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疲于思考,在技能考查过程中表现出的获取相关信息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差,整个团队合作意识欠佳等。所以结合本课程特点及学生现状分析,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与测评的职业核心能力目标为: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落实在职业岗位中凸显重要性的与人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3制定体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的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标准

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首先要改革以往只片面重视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要明确提出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和具体落实措施,将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细化为一系列的学习目标明确体现在教学文件中,把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到具体的专业教学之中,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4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在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中的具体落实

4.1重构教学内容

根据本课程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为原则,根据岗位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将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分为2个总项目和8个子项目,结合技能考核方案中设计的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并明确提出各子项目侧重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目标(见表1)。

4.2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以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下转第118页)(上接第80页)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灵活采用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角色转化、理实一体等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设计中各项目要求和特征,在教学内容中安排自我学习、团结协作、信息处理等环节。

表1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项目设计及能力目标分析

(1)项目载体、小组合作,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对阐述性内容不感兴趣,对实际案例和实际操作积极性较高的特点,本课程结合技能考核方案,采用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探讨交流等形式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优带差、差赶优以及灵活的小组竞争机制,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探究发现、交流沟通、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学习平台。

(2)自主学习:对于较简单的基本知识点,采用让学生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分组汇报的形式进行,通过角色转换,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处理、沟通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3)分析运用、解决问题:土力学部分综合性较强,但目前大多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欠佳,学生的惰性强,疲于思考,针对这一特点,对技能考核方案中的项目进行有效设计,将指标的提出、分析、检测和应用融为一个整体,既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能力的递进性,同时锻炼了学生信息处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3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行为习惯,所以应改革以往“卷面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方案,创建“以能力为本位、强化过程性考核”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见表2),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紧张性,“让学生参与进来”,避免学生平时不学、疲于思考甚至考试投机取巧的不良学风,突出能力目标,锻炼职业技能的同时,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

表2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评价体系表

总之,只有我们立足于专业实际和课程特点,注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在教育各环节中真正落实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职业核心能力贯穿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增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项目名称:职业核心能力全程融渗式培养在水利工程专业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Y201329494,项目来源:浙江省教育厅

注释

教学改革的核心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修"课;教学改革

"思修"课是高等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简称。作为深入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高校"思修"课应当结合核心价值观进行讲授。也就是说,应当在国家的层面上积极指引当代高校学生群体追求二十四字的核心价值理念。这就要求结合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从转变观念、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实施扎扎实实的教学改革,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入耳、入脑、入心。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修"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是能够进一步丰富"思修"课的教学内容。核心价值观始终是贯穿"思修"课教学之主线,把核心价值观结合到"思修"课教学之中,能够很好地丰富教学的具体内容。"思修"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核心价值观。怎样把核心价值观融合到"思修"课之中,是"思修"课教学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有鉴于此,要把"思修"课视为深入实现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在具体教学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讲解,对于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思修"课的教学内容、提升"思修"课的教学成效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二是能够进一步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修"课的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如果能够深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不仅能够丰富"思修"课的相关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出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思修"课的教学成效,而且还能有助于更好地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这样一来,也就能够顺利地把核心价值观与"思修"课加以连接,产生出1加1大于2的良好效果。三是能够进一步引导当代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鉴于如今的九后大学生普遍思维较为活跃,而且易于受到外部环境所造成的各种影响,所以,在高等院校中开设"思修"课很有必要,能够承担起引导当代大学生切实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职责。因此,一定要致力于强于对高校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推动其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修"课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切实更新"思修"课教学观念

在以前的"思修"课教学中,教师通常都处在主动的地位上,而学生均处在被动的地位上,"思修"课教师如果还是采用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法,学生们只能被动地加以接受,这就十分不利于实现"思修"课的教学目标。当前,在高等院校"思修"课教学中切实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一定能够全面改变陈旧的教学观,真正提升"思修"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思修"课上,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们化被动为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如此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成效。同时,"思修"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当持续积累自身的教学经验,并用于实际教学之中。

(二)全力实施"思修"课理论教学改革

要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认知所具有的困惑与不解之处,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所具有的针对性。如今,转型期的价值观产生出多元化的状况,一些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知之不深、把握地不够细致,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高校青年学生丧失了自身的信仰,出现了所谓的马列主义信仰危机。同时还要看到,九后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独立性与个性色彩,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关切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段人士的独特特征。这些大学生更加关心民主、正义等理念,对于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期待社会能够更为公平、开放,所以在"思修"课教学中应当不断提升其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之思路,密切联系高校学生的具体思想现状,由"思修"课教师来关注与推动解决切实关系到高校学生群体实际利益的各类问题,并且通过关注其心理上的困惑,立足于教学,让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认识到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有鉴于此,一定要深入改革"思修"课理论教学的具体方法。要以坚持使用先进现代教育理念为前提,在"思修"课教学中积极运用启发式或者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手段,在这一前提下,"思修"课教师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理论分析与讲解,不断提升学生们明辨是非之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群体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能力。

(三)积极改进"思修"课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推动高等院校"思修"课教育、育人以及开发等功能上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致力于突破传统的思政纯理论教育观,致力于开发"思修"课实践教学环节。要通过切实整合与探索"思修"课实践教学方式,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理念。一方面是要提升大学生群体对于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认同感,这就要求"思修"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规律,按照课程内容来设计大学生们的实践教学内容。在"思修"课中,几乎全部章节内容均会牵涉到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发挥出"思修"课教师所具有的作用,认真设计能够接近于学生们生活实际的实践教学内容,致力于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全面发挥出大学生们的主体性作用,让其得以在自主学习与体验中更加认同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是要改进社会实践方式,力求让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得更加社会化。这是因为社会实践是学校课堂教育的重要延伸,也是学生群体更好地了解社会与国情的重要抓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均是在某种社会条件下产生并且受到其制约与影响的,具备了很好的社会性。面对着变化万千的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也要随之而进行不断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于社会发展之所需,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并且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高等院校"思修"课教师应当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之中,通过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4).

[2]李辅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状况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4(5).

教学改革的核心篇8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职业核心能力;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在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只有直接面向企业,紧密联系企业,才能更好地培养复合创新型高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认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坚持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不断研究行业需求,适应变化,培养出既有专业理论与技能,又有职业精神和与素养的人才。

一、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除岗位技能以外人们在日常工作生产实践中取得成功的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存在能够帮助人们拥有自信心,并正视各项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它主要有三个能力分支:一是以团队协作、个体管理、职i交流为主的基础核心能力;二是以归纳信息、解决疑难、创新创业为主的拓展核心能力;三是以个体与团队管理、行动力、执行能力、领导意识、心理平衡等为主的延伸核心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人们谈论创业、就业时的核心话题,也成为当前高校加强教学改革意欲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高职园林景观设计专业而言,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更多的是关注专业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专业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应重新构建设计专业与企业要求相匹配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始末坚持贯穿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开展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做到校企对接、产业对接,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改革来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二、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高职教育现状与企业需求

纵观近年来的高职教育,不难看出早期的高职教育并没有完全根据市场变化与企业需求来开展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在多方面相互脱节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并没有重视对职业精神与专业素养的培养,不但缺乏相关的目标,也无先进的实践经验与方法可供借鉴。二是即便有些院校重视对职业精神的探索培养,也未能认真结合学生个人素养,通过必要的素养测评来加强教学,因而不能研究更具系统化的关联教学方式。三是高职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方案,基本是按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严格执行,而教学大纲具有普适性,往往在理论上重视技能培训,实践技能培训也通过条框加以规范,具有标准化的意味,这就造成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僵化,课堂气氛死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积极主动性较差。四是一些课堂技能的培训虽然具有代表性,但显然已经与现代社会的理念、工艺、环境要求不相符合,已与社会脱轨,在技术运用与理念创新上严重滞后,学生课堂所学将无用武之地。

在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能对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保持高认知,在就业后也就难以真实掌握所学知识和认真实践。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表现出一定的低接受度和认同感,因为他们入职后还需要接受大量的培训,而在培训中也可能淘汰一批求职者。分析这些淘汰者的离开原因,不难看出这些求职毕业生缺少必要的团队精神与创新能力,同时在自我管理和学习方面能力不足。相比这些求职者,企业更倾向于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尽管企业可能需要投入更多成本,但后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成长,这是企业乐意接受的。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面临这样的问题,对口企业想要的是创造型专业技术人才,普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很可能达不到要求,主要在于高职院校学生所接受的专业教学或技能培养,与本科院校相比,可能在设计理念与理论深度方面就相对较弱,而在实践设计中的劣势更加明显。高职学生并没有过多的机会投入实战中,因而无法衡量所学知识是否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园林景观美化设计方面要么胡编乱造,毫无实际功能用途可言;要么循规蹈矩,死板教条,毫无活力和生气,而这些都是现阶段高职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求职就业通病。

三、高职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1.建立主线,课程分化

经过教研组研究,选择以某一大型园林设计项目案例作为教学主线,主线应该能够涵盖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要点。开讲后,学生应积极主动思考,认真发现与解决问题,尝试自主学习知识要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掌握和运用各要点知识。教师应主动针对学生的个人表现开展评价,借助系统的考核评价结果将专业学生打乱重组,根据各组的不同特点归类,并根据特点设计课程模式。

2.专业教学,积极考核

当完成课程分化后,就需要针对不同小组进行专业授课。不同小组的专业教学应当按照特有的小型项目案例来开展,理清案例的对应特色,并组织在不同领域各有擅长的教师进行教学研究,重点对教学大纲中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要领进行组织、整理、重列,并就具体的内容列提纲,设问题,广泛开展答疑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考核,力求全面测评各项专业目标的实现进度与完成效果。

3.聚合课程,分工协作

完成课程聚合后,需要将众多更具代表性的大型项目案例引入教学。教师要强化不同学生的角色作用,如在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方面的具体表现。学生应在不同项目运行中,有规划地转变角色,并经过小组成员的评估与讨论,加强案例执行过程记录,对相关问题开展集中分析,并解决好问题。小组成员要发挥各自的专长,并有意识地在配合中增进分工协作的默契度,提升项目完成的质量与效率。这一阶段的教学测评,不但要有教师对学生的测评,还要有小组对成员的测评,以及小组之间的测评,整体分析课程教学情况。

4.二次分化,项目升级

重新完成的课程分化过程,就是要再次细化课程要求,深化项目设置,加大项目难度,使项目成为更具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为了使分工协作效果最大化。应通过分组,并在不同组别之间进行组员调换,让更多学生尝试担任小组组长,主动制定学习方案,掌握更加灵活的研究思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具备处理复杂项目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5.对接企业,联合施教

园林景观设计专业课程应注意校企、产业对接,把企业中流行的培训课程带入课堂上,让学生尝试完成;或通过校企合作方式,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或组织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逐项评测中。通过不同阶段的教学测评,基本掌握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综合成绩,可据此拟定完整的培训与考核曲线表格,供学校与企业综合了解学生的能力培养历程。

高职教育中的园林景观设计教学,要明确结合时展特征与产业需求,以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与时俱进的课程教学改革,才能有效培养具有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的高等职业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教学改革的核心篇9

关键词:职业胜任素质;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化设计;“理实一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2;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管理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开始由日常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已逐步进入职业化时代。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与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与职场需求脱节,出现“学、用两张皮”的现象。因此,改革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职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职场胜任力概念的提出

美国学者大卫・麦克利兰在1973年发表的文章《测量胜任素质而非智力》中,第一次提出了“胜任素质”的概念。斯班瑟夫妇对此进行了更加明确的定义:胜任素质是指能够将在工作中表现优秀和平庸者鲜明地区分开,从而挖掘出每个人隐藏的某些深层次特征。

学者们提出的胜任素质在职场上即为“胜任力”。胜任力有三个特点:一是胜任力是不受时间、空间所限制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隐藏于个体的内心深处,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二是胜任力与个体做出的行为和预测的行为具有因果关联性;三是胜任力能够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测评和评价。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场胜任力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是对人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培养,即要求从业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高校在培养学生时,要结合社会需求,以职场胜任力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1]。通过对企业、行业专家进行走访和调研,有至少80%的企业会对是否有人事管理工作经验提出相应要求。79%左右的企业要求应聘人员需要掌握办公软件操作;75%企业对专业知识背景提出要求。这些决定性因素就构成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需要。同时,企业对应聘者业务技能、人际信任、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非常重视。

鉴于此,我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场胜任力进行了梳理,从业务技能、团队管理技能、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人际信任等四个维度进行构建,明确了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

职场胜任力的四个维度,体现了职场对于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在高校教学改革方面,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要围绕这四个维度展开,真正培养职场需要的人才。

三、基于职场胜任力的教学改革

因此,以职场胜任力为核心的教育,不能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具备多少技能,而应该是让他们将理论灵活运用于实际,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能力。

1.明确教学目标

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HR人才,课程内容和标准制定要严格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和行业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根据职业胜任力要求,在人才培养上要求学生掌握好绩效管理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绩效管理计划拟定、方案设计等技术,加强技能的训练,优化职业技能,实现与未来职业岗位的有效衔接,做到工学统一。

2.明确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地位、作用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业者实践经验的增加,以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理论的丰富和深化,对于教师授课来说,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论和知识容量,才能与日益增长的高标准、高要求合拍,从而教师的导向作用更加明确。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日益凸显,他们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调查琢磨教学对象的需求,更新教学方法和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程序,使这几方面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并采取多种模式与方法的有效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胜任素质,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改路径提供科学而合理的操作依据[2]。

3.构建核心课程模块化设计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最新发展情况有机结合,将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员工招聘、培训开始、保持和激励、维护与保留,每一模块之下又分成更详细的内容[3]。

这些设计,把原有的抽象课程整合成具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内容,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各模块间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也是相互融合的。

为了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职业针对性、实用性,根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明确教学的内容,比例绩效计划的拟定、绩效方案的设计、考核的实施、反馈和改进等等。如表1所示: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绩效管理课程教学内容[4]。在表格中列出绩效管理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胜任能力的目标,在课程实施当中会设置更多的目标、任务,同时对这些内容进行分解、细化,并且更具体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综合性、应用性强的特点,除理论教学外,还要在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改革的核心篇10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础创造性思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ofarchitecturalDesignBasisteachingReformto

FosterCreativethinkingastheCore

CHenweiling[1],LianGZhenran[1],RenShuang[2]

([1]BowenCollegeofmanagement,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6;

[2]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4)

abstractthisarticleintegratedthearchitectureelementaryphaseeducationprofessionalscharacteristics,thinksthatdevelopstudents'creativethinkingabilityofspaceisthemaintaskof"architecturaldesignfoundation"courses.teachingbasicarchitecturaldesignofthecurrentanalysisoftheproblemandproposenewideasandreformofteachingmethodstoadapttomodernteachingenvironmentandobjectives.

Keywordsarchitecturaldesignbasis;creativethinking;teachingreform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目标的反思

大多数人认为建筑设计基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使学生都具备扎实的“画图”基本功。然而经过多年的改革和研究表明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力求培养除建造表现能力之外的创新能力、造型能力、抽象能力、构图能力、动手能力等建筑表现技能,树立正确的建筑设计意识,包括理性设计观、环境意识、整体意识、经济意识、技术意识、安全意识等。部分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认识停留在表象上,认为课程安排仅为了加强设计表现手法,而没有深入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性导致了课程训练过程中,学生一味机械地重复着各种枯燥的练习,由于练习乏味以及对设计基础理论理解不足,学生对专业根本提不起兴趣,在方案设计中,更有甚者则抄袭别人的作品,直到课程结束仍搞不清自己所做的这些练习与本专业及即将到来的高年级设计课程有何联系。

1.2教学内容的反思

大部分学校比较重视表现技法和技能的训练,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锻炼学生绘制线条、水墨水彩渲染、临摹等基本功训练为主。这对于掌握专业制图方法及创作思想表达有其特定的作用,但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对刚入门的新生来讲显得更为重要。已经习惯应试教育的新生大多在建筑设计练习中思维僵化,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建筑构思能力和建筑观的形成都十分不利,进而导致建筑创作的匮乏。①因此,将思维训练加入建筑设计基础的课程内容已成必然要求,形成以创造性思维训练为核心的新教学观念,鼓励创作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传统意义上的基本功主要指方案的设计能力,即设计者遵循自身既定的价值观、审美标准和生活经验对方案深入加工、完善的能力,包括设计方案的构思能力及绘制等表现能力。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那些大量重复性的,要求严格的建筑平、立、剖抄绘训练在电脑软件日益普及的今天已没多大意义。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建筑人才,传统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必须精简和压缩。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草图及建筑效果图快速表现技法是建筑师从事建筑创作以及表达与发展设计构思的重要方式,在方案的构思、比较、推敲、修改和表现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两项训练是通过脑、眼、手、像四位一体循环往返的活动,将大脑内部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外部来,使其具象化,方案构思在经过不断的加工、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方案。细数当代成功建筑师无不受益于此。显然,在今后的教学内容中应加强徒手草图能力及建筑效果图快速表现技法的训练。

1.3课程设置和安排的反思

本课程设置中有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课题训练较少,因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学习上没有明确的侧重点,入门较晚,这就阻碍了学生未来创作之路的个性化发展,在国际化的设计舞台上失去先机,黯淡无光。

本教材包括建筑设计基础Ⅰ、Ⅱ两个学期的课程,这两学期的课程大都分由两个老师分期授课,由于公用一本教材,专业老师授课的进度很难得到协调,对接上往往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经常有学生反映新学期课程训练中重复上学期做过的练习。另外,由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学时较多,周课时较多,课时安排较密集。或由于其它基础课程安排的问题,致使本课程安排过于集中、连续,不利于学生课外学习,也不利于教师的指导。

2教学改革新思路和新方法

2.1以创意主题空间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其设计潜能

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发展性和开拓性,是个性化发展的象征,是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本质和核心。创意主题建筑设计的根本任务是创造具有意义的空间形式,通过三维实体、虚空、色彩、尺度、肌理、比例等空间语言要素的组合和运用表达出特定的主题内容和意义。在命题训练中,通过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方式、动手能力来开发其设计潜能。这种命题式训练使得低年级的设计基础教学从思维结构上与高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保持一致性。

命题训练可采用空间限定和组合训练引发学生对空间、形态的理解,空间的分割和重组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2.2加强建筑形态构成和空间构成的专项练习

学生在形态构成的训练中,思维从平面逐步到空间,二维过渡到三维,其空间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空间构成和模型制作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将构思方案付诸实际操作,在方案与现实的磨合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专业设计的能力。

2.3采用互动教学,因材施教

“教”与“学”的互动与开放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提高,②利用多媒体、模型及空间感知进行系统教学和场景教学,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全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极大提高学习兴趣。对极具发散性思维的课题展开公开研究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实际的课题训练中快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教学中,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从学生的个体性及认知特点出发,尽可能考虑学生的需求,灌输其主体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推动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3结束语

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建筑设计人才是建筑学教育的核心。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作为一个专业基础平台,其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将直接影响到学科建设的前景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变模式化教学为个性化教学,营造思维创新、个性创作的教学氛围,以实现建筑教育培养文化修养与艺术创造力兼具的专业人才的综合目标。③

基金项目: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编号:2011JGa14)

注释

①谢空,莫箐洁,李芳.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J].工业建筑,2006(3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