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8:08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篇1

资料

1.一般资料

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dogy)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心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1]。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的问题,则重于研究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以及在他们相互转代过程当中的作用和规律。同时,医学心理学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疾病的发现、诊断与治疗、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干预,以维护和促进人类的整体健康。

2.临床资料

例:一位18岁女孩,因混合痔入院需要手术,护理人员对她进行了术前备皮,导尿管插入等术前准备工作。由于病痛和面对手术的紧张,无助时他情绪不稳定,不肯配合护理人员做一系列的准备,正巧一位资深的护士长经过,对患者进行了耐心的劝导和安慰,并告知她术前的一些准备是为了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使手术后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样也是一种保护她的措施,与此同时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另一位护理人员进行术前准备。

此例可看出,医护人员对患者要有同情,体贴,照料,给予,安慰和鼓励,无谓不到的关心病人,使病人感到像亲人一样,让病人可以消除面对病痛的焦虑和恐慌。而病人则被认为应该按文化的要求履行病人的角色和义务,不能讳疾忌医,应该接受医护人员合理的建议和指导。其次,如何达到这些期望和要求。医护工作者同样是人,都应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但在护患关系中无论护理人员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病人,他们都是较主动地一方,因而,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不仅涉及到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涉及到护理人员自身身心健康。所以现代的护理工作着除了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与患者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我认为也应该加强培养自我心理素质从而做到真正将心理学运用于临床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

1.心态平和

作为现代的护理工作者来讲,除了要善于运用语言和患者沟通以外,也应该提高自我的认知,要用自我的内心去体会病人的感受。对待每一位病人所做的一切,要用平和的态度换位思考病人的内心世界。要记住病人不是单指他身体上发生疾病痛苦难耐,因为与此同时,病人的心灵上也有着一样的痛苦。例如有一位学生参加高考前突然病倒住院,病痛合不能上大学的沮丧使他情绪无法稳定。正巧有一位护士发药时,错把药片放到有水的药杯里,他就抓起药杯向护士扔去,儿护士一气之下将病人训诉几句后转身离去[2]。对于这种情况,表明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缺乏和对病人心里的不了解,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病人的所作所为,也不能理解病人的这种举动是心里矛盾的无奈爆发。

2.丰富医学心理学知识

现在的护理人员每碰到一个问题,总指望通过技术方法来解决,而忽视人们生存方法之间密切的相互联系,忽视人群中健康与疾病的难以处理的平衡,只顾近期实力,所有这些都会带来长远的,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我们应当多学习心理学,多了解病患的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在护理工程中改变以往古板的单纯的护理方法。应用新的方法,多与病患沟通,多观察病患的日常生活,通过人际交往,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的方面发展。

3.干预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人一旦生病了,他的工作和生活就会都被打乱,生活规律的破坏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信号,冲击着病人的内心世界,再加上对病痛的体验,病人的注意力不仅会集中到病症上,还会影响心理状态,改变他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态度。病人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都来之于心理负担的加重,把心理困结在自己的不幸和痛苦上。此时,护理人员就要学会耐心的倾听病人的诉说,好的倾听需要神入而不是同情或者怜悯,我们不要对说话的人的困境或不幸表现出一种屈尊俯就得态度,这样的态度不能真正的帮助病人摆脱心理困境,我们应该运用神入。在心理学上,神入是理解与同情的结合[3]。在倾听时,努力理解讲话者的具体问题,不要摆出一贯正确的态度,不把自己的想法,感受投射到对方身上,反而应该努力理解讲话者在想些什么,感受什么以及希望做些什么。更应该要尊重病人的根性和人格,深入了解病人的性格特点,对病人的需要才去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关怀态度。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篇2

【关键词】现代医院管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重要性

近年来,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人们也要求越来越好的医疗服务,因此医院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医院管理尤其重视如何提高医院的竞争意识。由于护理工作是医院各项基本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对于医护人员是一种挑战。大多医院从提高医护人员的各方面的素质入手,把品德高尚、工作熟练和提高形象作为目标,从各个方面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下面针对提高医护人员各方面的素质的重要性及具体途径进行了阐述。

1现代医院管理中护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实现医院现代化

医院中护士的举止行为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包括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除了医护人员的着装、行为等能给患者带来不同感受外,其语言、语气和眼神等也能表现出护士自身的综合素质。护理工作是一所医院最基本的技术,医院所举办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护理工作。对于一所医院的整体管理来说,护理水平和质量不仅是为了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感受,也是直接体现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工作水平、思想素质的重要因素,不仅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医院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护理工作人员本身素质能够很大程度影响医院的整体管理,促进医院的现代化建设。

1.2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高桃曾研究表明[1],护理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历过专门素质教育或者要求的工作人员能够得到更多患者的好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具体的改善方式可以从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过程、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护理人员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和具体护理记录的评分等方面体现出来。若这些方面都表现良好发展态势,则证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有利于医院整体管理工作良好运行,进而能够有效促进医院的护理质量。

1.3有利于营造健康的医院工作氛围

伴随着医院对护理工作模式的更新和转变,其具体工作内容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护理质量能体现医院的整体水平,所以很多医院也根据自身发展状态制定了适合医院发展的护理质量标准。随着护理质量标准要求的逐渐升高,医院整体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转变。护理人员其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每个工作环节都能够相互衔接,很少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相比曾经的管理来说,高层管理者也反映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医院的整体氛围也有所改善。当医院的工作氛围良好时,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也能够随之改善。尼春萍等人的研究表明[2],医院的整体工作氛围是最能直接体现该医院整体工作状态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情况的因素,一般医院整体氛围较好,则该医院的服务也会较好。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家属开始重视医院环境和气氛的选择,所以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医院的长远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2.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1)增添工作竞争机制:依据医院的各项环节的目标,提出医院的基本制度,而且根据每个科室的不同的现状每隔一段时间对其进行整改和补充[3]。让所有的事件达到科学和合理的目标,让护理逐渐规范化。高层人员的重视和耐心的讲解,充分利用所有积极事件,让其发挥积极作用。护理部门高效落实每次的计划,一起商量并且决定合适的工作目标,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大幅度提高护理部门的竞争力。(2)加强护理护理人员个人素质及相关法律常识:不轻视护理人员的道德和风气建设在日常工作中起的作用,切实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拒绝医院中的歪风邪气。现代社会中很多医护人员易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一味地追求金钱而忽视医德,往往会发生不可挽救的后果,所以必须要杜绝这种在道德上有误的行为。医院管理人员可以依据平时的表现,对表现良好的医护人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表扬和奖励,对道德上表现高尚的医护人员进行着重嘉奖,让这些人形成道德模范,让大家向这些优秀的人学习。每隔一段时间就让护理人员对于自己的道德进行反思、检查、改正,及时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有计划的改正[3]。平时可以让管理者对每个部门中的患者和其家人进行访问,了解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并让其发表意见和建议,来完善当前工作中的不足,也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同时建立每个员工的道德档案,作为评选优秀的人的参考,每隔一段时间对医护人员进行检查,来提高他们的素质。每隔一段时间举行普及法律的活动,让医护人员了解有关的法律条文,让其明白在这个医患矛盾突出的时代运用法律武器的必要性,平时的工作也要依照法律,明白自己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情。李燕南[4]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提及医护人员必须十分熟练的掌握各项技能,了解常用药及其对应的疾病,开药时及时嘱咐患者在用药期间的禁忌,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和每一次诊断。(3)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积极向其他医院学习,学习其较好的管理的方法。也利用监督来督促医护行为,建立医护质量监控小组,对每个病房的医护质量进行抽查式监督。及时对每个病房的医护质量进行查看,发现问题。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监督后,公布抽查结果,每个科室之间进行比较。对表现最好的科室进行奖励,同时也能让每个部门快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并改正。医护人员每一天都要非常密集地接触很多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服务热情、说话亲切、发自内心的关心和有好的态度能使患者减轻心理上的痛苦,促进其痊愈[5]。语言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方面的交流的载体,更是医护人员高尚的道德和全面的素质表现。如果医护人员经常使用厌烦的语气和患者交流,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很强的刺激,不利于患者的痊愈,甚至会产生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所以,医护人员应该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和做事态度,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2.2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水平

(1)培养新人,选拔优秀人才:资历低的医护人员因为没有太多的工作的经验容易犯一些细节上的错误,必须大力培养他们的业务能力,对刚来的医护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培训,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考核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资历深厚的医护人员帮助他们进步,来保证培训的顺利完成。当资历少的医护人员完成培训并且他们的水平达到一定地步就可以参加晋升的考核。刘凤娟[6]等人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强调培训每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可以大幅度得提升服务质量,在顺利完成培训的资历少的医护人员中选拔其中优秀的人进行培养,并且培养一支兼具扎实的理论和熟练的技能的队伍,并让他们去iCU,CCU、急诊科等比较不同于一般的科室进行学习,目的是让他们学习一些急救技能,并且熟练掌握呼吸机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利用每一个规范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操作能力,通过培养资历少的医护人员来提高医院医护人员的竞争能力[7]。(2)推广护理人员的感动服务工作:让医护人员有很强的交流能力,来争取和谐的医护与患者之间的关系[8]。医护人员必须用和善的语言来耐心地回答患者和家人的问题,有利于患者心情舒畅,坚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对患者进行心理建设,主动的提醒患者怎么保持健康和在病房内需要注意的事情,经常和患者的家人进行有效得沟通,避免矛盾。由于人们越来越要求高质量的服务,将服务的意识对医护人员进行普及,医院在举行各种活动的同时尽量地融入感动护理的理念。医院在日常的工作中全面地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用心关怀,从而使患者舒心,家人放心。综上所述,医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医院的整体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医院进行现代化管理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护理人员热衷于工作,尽职尽责,给患者舒适的感受,才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也有利于维护医院的整体形象,增加更多的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时代怎样变迁,对于现代医院的管理来说,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桃.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压力及其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青岛:青岛大学,2013:1-2.

[2]尼春萍,徐莎莎,窦伟霞,等.10所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1,18(13):7-9.

[3]李燕南.医院护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研究[D].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08:4-9.

[4]石贞仙,徐建萍,谢仙萍,等.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量化管理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15):1385-1387.

[5]丁晓筠.现代医院管理中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9(9):16-18.

[6]刘凤娟.护理形象设计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18(16):67-69.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篇3

因为护理人员的工作对象是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类病人,他们的心理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甚至有时会经历亲人的生离死别。护理人员要做好对各类病人的心理安慰,做好对亲人别离之痛的疏导,就必须要理解他人,关怀他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着良好的人文素质,要具备宽容、豁达、博爱的胸怀,才能为病人提供有感情、有内涵、有爱心的护理,人们称护理人员为“白衣天使”就是对其人文素养的最佳赞赏,护理人员有有“天使”一般的心灵。护理人员大都是在医疗单位的工作,而医疗单位是一个特殊的单位,需要经常处理一些突发的紧急事故,比如病情恶化、车祸营救、紧急手术等等,护理人员要随时待命,时刻准备参与病人的护理工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不能还没出发自己先累到了。

护理人员的工作是维系病人的生命与健康,责任重大,因此过硬的专业素质是护理人员素质教育中最关键的一项。要加强专业护理技能的培养,对于一些常见的内外科护理、药物调制、紧急护理措施以及病人情绪稳定疏导方法等,一定要纯熟于心,娴熟操作。现在我国的护理人员大多数是女士,而女士一般是胆小怕事。护理工作要面对各种情况,车祸抢救、重症监护等等,场面一般较为血腥或者难以入目;有时还要面对亲人间的生离死别,失声痛哭也是一些女士受不了的。因此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素质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处乱不惊,冷静处理伤者,疏导病人及亲人的情绪。

在高职护理教育专业课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体系,涉及诸多内容,需要多方面配合协调,才能取得素质教育的成功。

(一)制定健全的素质教育制度。制定健全的素质教育制度,包括制定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规范教学、考核活动的行动指南。

(二)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护理专业学员的综合能力,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配合才能有成效。因此,高职教育机构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经验交流会,或者选派精英教师参加必要的专业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师资力量。

(三)深化与医疗单位的合作。护理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通过课堂的学习效果有限,要积极的与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深化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护理学员去医疗单位参与实践,并聘请有关医疗专家走进课堂与护理学员进行交流

(四)组织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就是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课堂。具体是指,以护理专业的学员为主体,围绕每节课程的内容展开互动讨论,由教师和有关医疗专家从旁进行引导。可以发挥护理学员的主管积极性,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思考、解决过程,是提高护理学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篇4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2-0087-03

theResearchofVenipuncturepsychologicalLevelofQualityenhancedbyQCCforpediatricnurse/CHenLi-jun,ZHenGwen-juan.//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2016,14(12):87-89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qualitycontrolcircleinpromotingvenipuncturepsychologicalqualitylevelforpediatricnurse.method:FromFebruary2015toJuly2015,75pediatricoutpatientchildren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researchobjects,setupqualitycontrolcirclegroup,thereasonsofvenipuncturefailureeventswereanalyzed,andusedqualitycontrolcircletoimprovepsychologicalqualitiesofthenursevenipuncture.Result:aftertheimplementationofimprovementcountermeasuresonqualitycontrolcircle,theoncepuncturesuccessrate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beforeimplementation,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Venipuncture;Qualitycontrolcircle;psychologicalqualitylevel

First-author’saddress:KunmingChildren’sHospital,Kunming650228,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2.047

品管圈是由工作人员自发组成的小圈团体,工作人员均来自相近或相同工作场所,团体成员按照活动程序,共同探讨和研究工作现场中的文化、管理等问题,并予以解决[1]。医院儿科的服务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儿童,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操作的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经初步研究,发现多数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水平不高,给患儿穿刺时较紧张是穿刺失败的重要原因[2]。现对品管圈在提升儿科护士静脉穿刺心理素质水平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7月儿科门诊静脉穿刺失败事件的原因,并实施品管圈活动以改善护士心理素质,取得一定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7月儿科门诊接诊的患儿75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9岁,平均(5.23±2.17)岁;其中,药物中毒6例,过敏性紫癜8例,腹泻23例,喘息性肺炎38例。

1.2方法

2015年2月召开第一次会议,品管圈团体成员应用头脑风暴方法,对护士一次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如何提升儿科护士静脉穿刺心理素质水平。圈员共同制定活动实施流程,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掌握改善措施的实施重点,并提出具体的对策,最终确认活动效果。

1.2.1成立品管圈科室护士中7名自愿入圈,并选定1名经验丰富且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资深护理人员为圈长,圈长负责整个品管圈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1.2.2现状调查品管圈组使用双盲调查表调查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共调查穿刺140次,结构比=(原因频次/25)×100%,详情见表1。

1.2.3原因分析本次调查中,护士穿刺失败的心理原因主要包括担心穿刺失败后续处理不力、操作前沟通不畅、担心家长态度和担心自身技术4个方面。

1.2.4制定目标提升儿科护士静脉穿刺心理素质水平。

1.2.5对策制定与实施圈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访谈护士,制定并实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士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围绕临床案例传授静脉穿刺技巧,并现场指导护理人员正确地进行静脉穿刺操作,总结操作不足的地方,纠正护理人员的不当操作。制定静脉穿刺失败处理预案,由经验丰富的护士与经验较浅的护士搭班,促使经验较浅的护理人员学习,提高穿刺技巧。制定静脉穿刺前沟通脚本,改善儿科护理人员的沟通方式,规范护理人员沟通用语,并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进行考核。定期举办护士心理平衡和工作智慧讲座,全科护士均必须参与该活动。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品管圈活动改善对策实施后,调查2015年6-7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0.34%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7,p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品管圈活动主要由圈员利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分析近期护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3]。圈员通过分析儿科护理人员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确定影响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具体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相关研究指出,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一切刺激均可能对穿刺成功率产生影响,而护理人员的思维状态、定势状态、意识状态、注意力等均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而使护理人员中枢协调出现偏差,导致判断失误[4]。在临床上,患儿家属的态度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护理人员穿刺的成功率。患儿家属在护理人员行穿刺活动时,会以催促或不信任的语言给护理人员施加压力,影响护理人员的情绪,使得护理人员产生畏惧、紧张等不良心理,且害怕穿刺失败,这种心理素质极大地影响了穿刺成功率[5]。且护理人员害怕的程度越大,穿刺失败的几率越大。在本次研究中,担心家长态度这一因素在影响护理人员心理素质中占有的比例为18.7%,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部分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水平不高,无法快速、准确地对患儿进行穿刺操作,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对自己的穿刺技术产生较大的怀疑,丧失穿刺成功的信心,进而影响了穿刺成功率[6]。本次研究中,部分护理人员对患儿行穿刺操作前,没有很好地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双方的交流不顺畅,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出现烦躁等负面情绪,且患儿配合穿刺的积极性不高,最终使得穿刺失败[7]。本次研究中,8.29%的护理人员担心穿刺失败后续处理不力,心理压力较大,无法正常地对穿刺深度和穿刺方向进行判断,进而导致穿刺失败。

品管圈活动实施过程中制定了改善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措施,主要包含加强护理人员对静脉穿刺技巧、沟通技巧学习以及如何克服紧张心理等内容。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和相关专业知识是决定穿刺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8]。本次品管圈活动中,主要针对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沟通技术和心理素质的措施主要有:护理部门定期举办护理专业知识课程,并由拥有丰富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进行讲解。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课程上,能够学习实践性较强的穿刺知识,且在讲师的指导下,护理人员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穿刺技术,进而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例如,护理人员完全掌握穿刺基本原则和技巧,且有计划地实施穿刺操作,不在同一穿刺位置反复穿刺,避免出现渗血、渗液而增加二次穿刺难度。护理人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学习相关的沟通技巧,学会如何安抚家长急切的心理,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语气、肢体语言与患儿及其家长沟通,促使穿刺前沟通顺畅,增强护理人员穿刺成功的信心,进而降低穿刺失败率。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篇5

郭玉红张志芹

(德州学院医学系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

本文论述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探讨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应具备的素质。认为护理人员只有热爱护理事业,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身业务水平高,心理素质强,有较强的护患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及协作精神,能展现良好形象,做到内秀外美,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重要性;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医疗卫生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等护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护士队伍的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必要条件。[1]所以,在新的形势下,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完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不仅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同时对护士的自身涵养、语言、仪表、服务意识以及协作精神都有一定的要求。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包括生活护理在内的所有事情都与护士有关,都是护士的责任,护士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护士的工作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打针发药”,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一、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医疗界越来越需要素质高、能力强的实用型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日趋复杂化,工作的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大。提高护士素质,提供优质服务,对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增强护士责任感,改善护患关系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解决病患需要为主体。加强医护、护患之间的沟通,建立新的健康的护理体系,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为各方面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最终实现护患双赢。

2、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院发展

护士承担着全面照顾病人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完成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素质,无论是从自身涵养、业务水平、语言仪表或是服务意识等等各个方面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就护理人员本身而言,对工作规范和操作技能要进行强化学习,加强基础护理工作。医院方面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表现突出者进行表彰,从而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医院还可以增加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宣传,以此来提高医院知名度。

3、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在改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也在社会医疗卫生事业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更好的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响应了国家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号召,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二、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应具备的素质

护士是否具有优良的素质对病人身体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护士的个人素质十分必要。这样,才能在护理过程中,更加注意病人的需要,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1、热爱护理事业,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把高尚的护理道德观念作为执着追求的目标并加以认真的实践。作为护士本身,就应该热爱护理事业,正确的认识工作的价值及意义。以追求病人的健康为己任,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目标,以病人的利益为重,病人利益高于一切。要不断的强化护理意识,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及修养。

2、自身业务水平高

护士操作的技能直接反应护理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人员需掌握的知识从护理专业拓展到多个领域。作为护士本身,应利用一切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了解新知识、新技能、掌握新的业务、不断地总结临床经验,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配合医生工作,出色的完成护理任务。

3、自身心理素质强

护士在业务水平良好的基础上,必须具备高度的职责感、耐心以及同情心,要学会和患者互换位置,有些问题应该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这是处理好护患关系的第一步。同时,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病人的生命安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紧急情况,面对病患,护士需要在短时间内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在减轻患者病痛的同时,还需要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所以护理人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

4、能展现良好形象,做到内秀外美

护士职业本身就要求衣着规范得体,注意个人卫生等,只有自己符合职业标准,才会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保障。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完美形象不仅体现在护理操作中,而是贯穿于整个护理的过程中。护士端庄的仪表、庄重的神态,再加之过硬的业务能力可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信赖感。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将自己消极情绪带给患者,要时时保持乐观向上、饱满的精神,来塑造“白衣天使”的完美形象。

5、护患沟通能力良好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无论是面对病人还是医生,沟通能力都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善于运用和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在交流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工具,护士礼貌的语言以及优雅的谈吐是护患沟通的桥梁。有效地护患沟通对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及护理工作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在护患交流的过程中。良好的护患交流可以增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使患者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学会尊重患者,无论是语言还是肢体动作,都要时刻注意患者的感受,这样不仅能使患者心情愉悦,同时也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有利于减少患者对病痛紧张、消极的情绪,为护患的和谐相处提供有利条件。可见,优质的语言沟通对患者来说也很重要。

6、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及协作精神

护理人员要有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主动自觉地为患者服务。要真正的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礼待人、贴心服务,以此来抚慰病患的心灵。与此同时,一位优秀的护理人员还要懂得团体协作的重要性。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要学会和同事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充分的保障优质护理工作。

南丁格尔曾说过:“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观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成为一名21世纪合格的新型护理人才,为社会的发展、祖国的繁荣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篇6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输液护理人员80例,对所有护理人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统计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结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其心理素质对患者静脉穿刺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二者密切相关。

结论:护士的心理素质与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质量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心理素质越好,最终的穿刺质量越高。

关键词:护士心理素质静脉穿刺质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8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28-01

在医院中护理人员最为基础的护理操作便是静脉穿刺,其在临床所有的护理工作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患者而言,不论是对其进行输液或者输血,都需对其进行静脉穿刺。如果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对其输液的成功与否与最终的抢救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护理人员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社会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自身也会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疾病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也会经常失衡。如果护理人员存在这样的心态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存在非常大的可能最终造成了穿刺的失败,进而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严重的情况下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1]。对此想要最终有效提高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质量,要求将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进行提高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对患者进行的静脉穿刺质量影响的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输液患者68374例,男29521例,女38853例;成人62191例,儿童6183例;对患者进行穿刺一次成功的患者65156例,穿刺的成功率为95.29%,一次穿刺失败的患者3218例,穿刺的失败率为4.71%。统计因为心理素质造成对患者穿刺失败的患者2915例,所占的百分比为90.58%;因为技术原因导致失败的患者57例,所占的百分比为1.77%;患者不配合护理人员导致失败的患者106例,所占的百分比为3.29%;因为患者血管的原因导致最终穿刺失败的患者140例,所占的百分比为4.35%。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80例输液护理人员,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49岁,护理人员平均年龄为(30.2±2.65)岁;患者护龄最短为3年,最长为21年,护理人员的平均护龄为(11.3±2.5)年。

1.2方法。针对我院急门诊输液80位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穿刺的过程中存在的内心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心理素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质量产生的影响。

2结果

2.1调查80名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质量产生的影响可见下表。

2.2调查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最终失败的原因可见下表。

3讨论

3.1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产生的影响。

3.1.1护理人员压力源的原因。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操作环境噪音过大,并且患者自身及其家属挑剔情况非常严重,经常责备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有着过高的要求。患儿的体重过度肥胖,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静脉穿刺时拥有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3.1.2护理人员个性的原因。个性水平具有的积极程度会对个体的行为以及心理活动造成直接的影响。一些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噪音较大,如果人员走动较多就会导致患者的注意力有所分散,因此在操作的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进而导致操作的失败[2]。

3.1.3护理人员情绪的原因。对于情绪而言,其对人们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都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即使情绪只出现了细微的变化,但是仍然会对最终的穿刺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疲劳、在操作之前遇到某些事影响了工作的心情,如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自我调整,心情非常压抑,在这种情形下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就会不认真选择血管,很难达到一次成功的效果。并且往往对患者不能一次静脉穿刺成功,往往需要多次才能够成功。

3.2护理人员操作技术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产生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准备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之前没有进行充足的准备,因此在工作时会感到手忙脚乱,导致不能够一次完成穿刺。并且如果护理人员没有精准的穿刺技巧,穿刺技术不高超,也会造成穿刺的失败。

3.3患者不配合或者对患者进行血管穿刺较为困难产生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穿刺的过程中,如果患者不能积极配合就对护理人员的顺利工作造成了阻碍,并且如果穿刺难度较大时,同时会对护理人员的内心造成非常大的压力,进而导致穿刺失败。

总而言之,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以及创建轻松的工作环境,最终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3]。

参考文献

[1]王莎,田宁宁,郭春梅.护士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1,10(15):195-199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篇7

[摘要]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笔者就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的114起意外事件的种类、原因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将精神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归纳为管理方面、护理人员方面和病人方面三大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精神科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部门,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的109起精神科意外事件的种类、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有效应对措施,以便于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

1资料

通过查阅护理差错事故及不良事件登记本、住院护理病历、病案室记录和与护理部、患者谈话等方式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9150例患者资料,所有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其中共发生114起意外事件,逃跑出走43例,自杀自伤21例,伤人毁物31例,跌倒坠床16例,噎食猝死3例。不安全因素统计见表1。

表1114起精神科意外事件中不安全因素统计

2分析与讨论

2.1管理因素

质量监控管理因素是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与其他科室开放病区不同,精神科封闭病房的设施要求相对较高,护理管理相对严格,发现设施有毁损应及时维修,否则会给精神病病人提供逃跑或其他意外状况发生。

2.2护理人员因素

2.2.1护理人员主观因素

从护理人员主观方面分析,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1)护理人员由于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等因素都有可能对病人的安全构成威胁。(2)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自我防范意识及风险意识。在精神科护理中,安全管理(环境、危险品、病区、人员的安全)[2]是工作中的第一要素,而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又是安全护理的根本保障。(3)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在工作中不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在执业时不能很好地承担自己应尽的法定义务均有可能造成对患者的侵权行为。(4)个别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患者没有“同理心”[3]服务态度恶劣,歧视、打骂患者,均易导致护理操作失误甚至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缺陷。(5)护理人员不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导致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精神科护理除了一般护理常规工作,日常生活料理全由护理人员完成,工作量大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原则,是引发护理纠纷常见原因之一。

2.2.2护理人员客观因素

临床医师需要准确判断精神病患者入院时行为错乱是精神疾病所致还是器质性疾病或生理生化指标不正常所致,护理人员更需要密切观察和临床工作经验来判断致病原因。若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临床知识又不丰富,加之观察病情不仔细导致不安全隐患,后果相当严重。个别医师因临床经验不足有时开出不妥医嘱造成护士执行不当医嘱;有些护士擅自改变医嘱用药途径并实施药物治疗,造成病人病情延误甚至发生生命危险等。

2.3病人因素

精神疾病患者常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支配下自制力缺乏否认有病而不愿治疗以及在医护人员在为其检查、治疗时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甚至造成意外事故。此外,一些病人会有患病耻辱感,还有的病人会产生沮丧心理,回归社会的自卑心理等。

3预防与对策

3.1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

通过不断修订医院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完善各项专科护理常规操作流程,明确各岗职责,量化质量考核标准,细化差错事故的等级评定以及如何启动应急预案等护理相关内容,做到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2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确保各项制度岗位

针对护理人员,预防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隐患对策有:(1)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2)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制度的落实到位消除护理不安全因素是避免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3)加强护士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技能,确保护理质量。(4)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5)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缓解护士职业压力,给护士更多的人文关怀。

3.2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

根据病人不同时期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防止病人由于自卑、沮丧、病耻感而出现意外。

总之,要保证护理安全,必须进行全员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培养。护理安全管理中,防患于未然,尽最大努力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平,冯风.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a):62.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篇8

手术室医护人员管理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充分尊重医护人员的合理需求。管理者应多与医护人员沟通,主动深入了解每位医护人员的性格特征,关心体贴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需求尽量给以满足。

(一)满足医护人员渴望理解的需求

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将医护工作指挥位置下移,尽可能多地熟悉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耐心倾听其心声,当医护人员生病住院或家中有困难时抽出时间探望,让医护人员感到集体的温暖。

(二)满足医护人员渴望尊重的需求

长期以来管理者在工作中一直扮演“控制者”的角色,用“强制性手段管理人,其结果虽能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但会造成医护人员为屈服领导权威而工作,出现领导在与不在不一样的管理结果。为此,我们采用更加透明的民主管理,有效增加群体的亲和力,让群体成员理解并监督医护管理的手段与成效。

(三)满足护理人员实现需要的需求

要充分理解广大医护人员自我发展的渴望,引导医护人员进行职业规划,倡导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积极为她们创造条件,帮助她们学习提高,努力争取职称晋升名额,满足她们职业生涯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

二、着力强化培训辅导,提升医护人员素质

(一)新形势下手术室医护工作的新要求

随着医护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素质。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热爱手术室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一丝不苟、勤奋工作。二是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素质。手术室医护工作技术性强,医护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才能在操作中做到准、稳、轻、快,实现医护配合默契。三是必须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手术室医护工作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主动性,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观察细微、判断准确,沉着冷静、反应敏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和应变能力,才能使医师信赖、病人放心。

(二)加强手术室医护人员培训辅导

能力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有待于在医护工作中加强培训,逐步提高。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及职业道德培训,通过培训,使手术室医护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设身处地的替患者着想,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呵护。二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层次的医护人员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从各个方面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手术室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作,手术室医护人员更容易陷入亚健康心理危机,影响手术室的日常工作。因此应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指导手术室医护人员调整工作方式及工作情绪,准确把握自己对工作的适应方向和程度,客观认识自己的工作能力,相互之间团结协助。同时,及时掌握医护人员的心理动态,针对性的对个别人员进行疏导,要让手术室医护人员学会控制和调适自己,学会转移自己的烦恼和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着力强化考核激励,调动医护人员潜能

健全手术室医护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是调动医护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手术室医护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完善手术室医护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要按照手术室医护工作程序及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将医护工作分类、量化,制定出各种考核项目、指标,并根据工作强度、专业技能、风险性、责任强度等制定出具体分值,将每个分值对应相应的奖金数,每月进行质控考核,对扣分项目给予惩罚,对得分项目予以奖励。同时,将绩效考核情况作为年终评优、晋升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建立手术室医护人员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竞争激励。管理者应给每一位医护人员施展才华的机会与空间,让她们在一次次地自我挑战和激励中,在一次次你追我赶的热浪中,使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实现。二是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以榜样的力量来感染每一位医护人员,定期评选优秀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利益激励。医护管理者必须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对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利益激励,使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的激发,从而使手术室医护质量不断提高,最终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篇9

【关键词】体检;护理质量;医院;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200-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分析统计的结果,2015年第一季度前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数总计377人,其中女性206人,男性171人,体检人员年龄在17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3岁。这些人员当中,自主参与健康体检的约占总人数的27。2%,其余则是以单位为组织单位进行的健康体检。

1.2研究内容

调查与这377名体检护理质量相关的信息,基本囊括了体检过程中护理任运的专业知识水平、责任意识、服务态度、言行举止等。此外,还应对医护人员的体检工作效率,检测仪器的使用维修情况、体检中心的整体环境、体检项目的合理性进行逐项分析调查。

1.3体检护理方法

从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将第一季度前来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答题分为两部分,其中检查出疾病风险的有13人,身体素质水平较差的有75人。

对体检者来说,医护人员首先要在检查开始前对其进行基本信息的等级采集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做帮助体检者做好体检的准备工作,如提前通知抽血化验等项目需要空腹进行等等。另外,检查开始前还应尽量舒缓体检者的紧张情绪,使他们尽可能轻松地进行体检。

体检开始后,应对参与体检的人员进行科学引导,尽量提高检查的效率和速度。在进行各项目体检的间隙时间,护理人员还应向体检者简单介绍接下来的体检项目,并向他们普及一些简单的医学常识,让他们做好相关准备。

体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做好与体检者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语言沟通计较和适度的肢体行为来坚强体检者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1.4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分组对照的方式对体检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言语沟通能力、器械调整操控能力、整体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对照式研究。对可能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要建立全面的监督和竞争机制,通过提高医院服务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与服务意识来实现服务质量的综合性提高。

以沟通交流对体检护理质量的影响为例。通过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引导服务人员在体检过程中多与实验组中的体检者进行沟通交流,来对比事后两组人员对体检效果的满意程度,可以发现科学的沟通交流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体检工作效率,增强体检者满意度的作用。

此外,在分析影响体检护理质量的因素时,还应将一些因素放在一起进行分析考虑。如将服务人员的个人义务水平与体检器械操作的熟练程度、整体工作效率放在一起考虑,这样能更快更准确的找出影响体检护理效果的因素,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2体检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方法

尽量抽取同一时间段来我院进行体检护理的案例,对其进行体检前后的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另外,还可以从整体上分析最近几年大型企业固定职工医疗体检的选择情况,在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对医院体检水平满意度的调查,对于张图更换了别家医院进行体检的企业,可以由专人进行调查和对比。另外,在调查体检前后体检者满意程度后,还可以对前来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建立专门的医疗健康档案,对其身体健康状况随时追查,而对那些此后不再来次进行体检的人员,也可以进行跟踪调查。

3结果

从调查结果来看,影响体检护理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硬件方面看,医院的整体环境、规模大小、内部设施的情况会影响体检者和相关单位对其的第一印象。规模过小或设施简陋的医院很难吸引到固定的健康体检群体,也较难实现体检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体检硬件设施若过于简单,不能紧跟同行业的发展建设步伐就很可能在体检护理环节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软件方面看,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个人专业能力、整体服务态度是影响体检护理质量的主要原因。体检过程中,优秀的护理人员不仅能减轻体检者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各项体检项目,还能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从而改观他们对医院的态度,使医务关系更加融洽友好。

另外,体检前后影响体检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因素也有所不同,体检开始前,体检者的满意度多收到医院外部条件的影响,即对医院的直观印象,而在体检之后满意度更多的由服务人员的素质水平决定。在调查过程中,改进体检后体参与者的满意程度就是加强医院服务工作的主要目标。

4讨论

4.1影响体检护理质量的因素

影响体检护理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取决于医院的能力和综合水平,同时还取决于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体检者对体检护理质量的评价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情况。简单来说,影响体检护理质量的因素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只有通过实时观察与不断调整才能让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

4.2改进体检护理服务质量的方法

4.2.1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院的软实力,即医护人员的服务能力、专业水平是影响体检服务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体检工作内容多,涉及科室广、重复性强、趣味性低的特点使很多医护人员不乐于参与到体检护理工作当中。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同时,培训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培训与沟通交流培训也能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体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有能力与体检者进行言语上的沟通交流。

4.2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

在日常工作中,应向医务工作者灌输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使他们能平静、耐心、科学、正确的面对每一位前来体检的参与者,并在工作过程中主动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与服务意识,让每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医院的用心和耐心。另外,服务人员还要对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的体检者进行沟通,帮助他们稳定情绪、正视体检,进而克服对体检的错误和恐惧心理。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将得到提高,体检工作的整体效率也将得到改善。

5小结

做好体检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要提高体检护理的整体质量,就要在做好医院建设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软实力,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改进方式。

参考文献: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篇10

「关键词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看,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化,各种影响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如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诊疗过程中的技术、药物、食物、心理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害。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是现代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1护理不安全因素对护理管理的影响

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造成医疗成本的上升,物质消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

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

1.1质量监控管理因素质量管理是对确定达到质量要求所必需的职能和活动的管理,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可能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护理人员缺乏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约束力不强,质量监控措施不力,对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以及护理人员不足、医护比例失调等诸多因素,都将出现护理的不安全结果。

1.2技术因素主要是指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等因素都可能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中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越来越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且可能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从而影响护理安全。护士护理缺乏业务知识,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与他人配合较差,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将导致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从而发生事故。

1.3人为因素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素质等原因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因素或隐患。目前,护理专业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都有较大的提高,如果不能及时地根据技术进步与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合理增加人员数量。

1.4工作责任心护士有着特殊的职业内容、规范和行为标准,长期从事繁重的护理工作,重复性的夜班,多重角色负担,以及一些科室岗位设置不合理,超负荷工作,使少数护士身心疲倦,产生厌烦心理和畏难情绪,轻视护士工作,有的甚至希望脱离护理岗位。因此,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态度不好,以致发生医患纠纷,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或不安全因素。

1.5医源性因素医护人员的语言、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结果。这些因素常常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1.6用药与设备设施因素药物配伍不当、给药途径不正确、设备设施使用不当等均可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特别是大量使用一次性卫生用品以及大量使用辅助检查设备。

1.7患者行为管理因素患者管理是指对那些在躯体上被确定患有疾病个体的管理,而个体因疾病原因而发生身心的变化,与对疾病的认识成正比。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亲密配合与支持,若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忧心忡忡等心理现象。从而不信任医生,怀疑医生诊断有误等因素导致人为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1.8管理因素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职业道德教育不够、管理监督不严等因素而影响护理安全组织的管理,这不仅是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是对患者安全最大的威胁。

2加强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2.1建立统一和完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要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成立以护理部、科护士长、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各司其职,定期检查,定期召开会议,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处理。认真做到护理质量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做到每周各科室自查,每月重点抽查,每季护理部综合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全院,对在检查中发现护士违规、违纪等现象,应该视其情节轻重做出相应的处罚。

2.2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必须重视安全管理,但安全管理不应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应该通过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理安全。安全教育不是一般性的讲大道理,而是要围绕如何有效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以及产生的原因,从而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2.3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的护理缺陷或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应该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护理差错制定标准及处理方法》及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文件等,聘请法律顾问为护士上法制课,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4重视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培训加强护士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护士再学习是十分重要的,鼓励护士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大专或本科的再教育学习,可选送有培训前途的年轻护理骨干人员外出参加各类短期学习讲座、学习班、进修班,不断拓展理论水平,以了解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

2.5加强监督检查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要特别注重抓好关键点,即那些有可能影响全面工作或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护理管理者要善于认识、处理这些关键性问题,并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这些关键问题处理好了对护理质量的控制与评价非常重要,也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

2.6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临床70%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是通过护士来完成的,护士们在医疗活动工作中担负着患者的保护者、知心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在家庭中又扮演着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的角色。在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时,护士就超负荷的工作。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这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2]。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排班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对以往工作负荷大的中班、夜班,由1人改为2~3人,使护士超负荷工作的现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医院还应为家住较远的护士提供午休房,为护士提供免费午餐、增加夜班补助等,为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使护士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医院的重要作用,使她们更加积极地努力工作,实现人生价值。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抓好全员安全质量教育是降低护理不全安因素的前提,它使医院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事业的发展的技术进步应该为患者及其护理人员营造一个更安全、更能体现人为关怀的和谐社会环境。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