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9:06

海洋污染的建议篇1

尊敬的环保局长:

你好!

我是秀安路小学五(1)班的覃荟霖同学.我发现城市的每一条小河小溪、大河、江......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都是浑浊的,看不见水底,水里一条鱼也没有,没有植物。您想:假如全世界的湖都这样的话,那是怎么的样子呢?所以我想给您提以下意见:

1、不要在有河流的附近建设工厂。

2、要注意不让石油泄露,这样会使水质受到严重的伤害。

3、不要让工来废水流进河里。

4、一些农村的河流旁堆积了许多垃圾,这样也会使水质受到污染。

5、每月要向有石油的河进行抽油。

海洋污染的建议篇2

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陆地污染源流入海中、石油污染、人类无节制的捕捞活动等。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1.1陆源污染

陆源污染是指陆地上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他危害。人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与生活方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其中,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为蒙特利尔环境部长会议预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80%的海洋污染源于陆源污染。

《防止陆源物质污染海洋公约》中对陆源污染的界定:陆源污染是:1)通过水道;2)源于海岸,包括通过地下水或其他管道的引入;3)源于公约所适用区域内一缔约方管辖内所铺设的人造设施对海洋区域所造成的污染[1]。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域,成为陆源污染的主因;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通过地表径流或者河流流入沿海水域;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也成为主要的污染物。随着大量的陆源污染物流入海洋,致使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升高,直接导致海产品重金属超标。

1.2石油污染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和海上运输量的逐年增长,我国近海石油污染日益严重,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32×108t石油中,约有320×104t进入海洋环境[2]。

石油流入海洋的途径包括:

1)海底油井开采开采过程中溢漏和井喷;

2)油船运输中泄漏或发生事故;

3)炼油厂含油的废水直接流入海洋。

石油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资源,破坏生态平衡。通常1t石油可在海上形成覆盖12km2范围的油膜,油膜会使透入海水的太阳辐射减弱,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油膜影响海水复氧,石油的分解,会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使海水缺氧,据研究,1kg石油形成的浮在水面的油膜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104L海水中的溶解氧[3],造成海洋中藻类和微生物死亡,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石油流入海洋后,会产生光化学反应,生产綑、酮、酚、酸、硫的氧化物等,危害海洋生物[4]。

1.3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是指捕捞超过系统能够承担的数量的鱼,使整个系统退化。捕捞了太多的某种鱼类,让它们的数量不足以繁殖和补充种群数量。

据《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环境生态学》书中指出:近海的过度捕捞正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生态系统中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被过度捕捞后,人们的捕捞目标必然转向其他一些价值较低的物种,而当这些价值较低的物种生物量枯竭后,捕捞目标随之又转向价值更低的种类,这样依次将使生态系统的所有物种都被过度利用,造成渔业资源的系列性枯竭和物种品种的退化[5]。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鲜成为了我国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为了满足人们餐桌上的需求,人类大肆从海洋中捕获渔业资源,现代渔业捕获的海洋生物已经超过生态系统能够平衡弥补的数量,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海洋环境保护

治理海洋环境污染的关键前提是要求我们增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海洋环境的污染,制约了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污染范围的扩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如何保护海洋环境,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制体系,保护海洋环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07条规定:各国应制定法律和规章,以防止、减少和控制陆源污染,包括河流、河口湾、管道和排水口结构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同时考虑到国际上议定的规则、标准和建议的办法及程序[6]。

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通过法律的形式,坚持把陆源污染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行重点规划。严格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

2.2多管齐下防治沿海城市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

随着沿海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沿岸海域环境压力加剧,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治海洋污染:

1)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2)制定排污指标,严格控制污染源排放总量,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3)加强截污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

4)加强沿海城市防护林建设,保护滨海湿地;

5)强化污染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治理工业废弃物,减少海洋环境的污染。

2.3突出科技手段,加强海洋石油污染的防治

目前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主要包括:

1)物理方法。包括围油栏、吸油物质(如麦秆、泥炭、聚苯乙烯等)、沉降和磁性分离等;

2)化学方法。包括投放化学处理剂(如乳化分散剂、凝油剂、集油剂等)、燃烧处理等;

3)生物方法。通过投放噬油微生物,进行人工石油烃类生物降解。

其中,生物降解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具有迅速、无残毒、低成本的优点。据研究,海洋中存在大量能够降解石油的微生物,目前能够降解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有200多种。

2.4保护海洋渔业资源,防止过度捕捞

海洋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要科学利用,如果过度捕捞会导致资源匮乏,最终无鱼可捕捞。防止过度捕捞,保护渔业资源,促使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1)渔业法规需要被重视起来,要加大宣传这方面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渔民依法兴渔的法律意识,提高广大渔民的自觉性;另外还需要治理水产品的销售市场,要扩大宣传面,让社会广大群众都能认知到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意义,并参与保护市场,共同抵制违法水产品的销售;

2)制定休渔期。我国每年的6至9月,相关部门会对从事海洋捕捞作业的渔民实行2到3个月不同的休渔期,以此来保证海洋水产资源正常繁殖、生产与发育;

3)规定渔网最小网目尺寸、可捕标准、幼鱼比例,限制对幼鱼的捕捞是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最基本措施[7]。

3结论

海洋污染的建议篇3

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由所属国独立管辖,超过国家管辖范围的区域则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流经不同国家的洋流也需要国家间的合作管理,同样,跨国污染也需要国家间合作以共同治理。

1海洋环境保护国际立法的历史演变

20世纪中期,围绕着领海以外海域海洋权益产生了许多国际争端,如远洋渔场权利的争夺、对大陆架和深海海床的碳氢化合物和矿藏的争夺、跨境海洋污染争端等。这些争端迫使国际社会寻求法律的最终解决方法,联合国接受这一重任,并让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起草国家利用海洋的原则和规则,也正是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工作使海洋法不断得以发展完善,1958年召开的联合国第一届海洋法大会,采纳了四个独立的海洋法公约,分别处理公海、领海、毗连区和大陆架等问题。还通过了一个自愿的海洋争端解决议定书,此议定书具有强制性质。然而,这四个公约都没有就海洋污染问题做出细节性的规定。1960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海洋法大会无甚成果,1973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海洋法大会却成绩卓著,于1982年12月10日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建立了国际海洋秩序,共包括十七大部分320条,每一部分涉及海洋的一个方面的主题,有关海洋污染防治的问题主要被规定在公约的第十二部分。

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海洋环境保护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第十二部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该部分包括海洋保护的一般规定,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技术援助,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的国际规则和国内立法,执行和保障办法,责任等。主要的条款包括:192条,各国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193条,各国开发其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194条,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的措施;195条,不将损害或危险或转移或将一种污染转变成另一种污染的义务。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近年来出现一些新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预防原则、生物多样性保护、整体的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等。对于这些原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没有涉及,但是某些条款仍然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如194条规定,从陆上来源、从大气层或通过大气层或由于倾倒而放出的有毒、有害或有碍健康的物质,特别是持久不变的物质,这一条和《斯德哥尔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的执行有关。

3海洋环境污染与国际法保护

3.1陆地来源的海洋污染

绝大部分的海洋污染来自于陆地,包括污水排放、工业倾倒、河流和空气的污染物及垃圾等。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一致同意促进海洋陆地来源的污染的防治,21世纪议程提出了各国应考虑的海洋污染防治问题,包括:消除有可能累积到危险水平的海洋环境中有机卤及其他化合物的排放;金融和技术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其向海洋倾倒有害废物;通过开发和实施无害环境的土地利用技术和做法,以减少水道和港湾径流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或退化;利用对环境无害的杀虫剂和化肥,以及其他虫害控制办法。

1995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政府间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环境署倡导的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并发表了《华盛顿宣言》。全球行动计划旨在应对人类陆地活动所引起的对海洋及沿海环境的健康、繁殖及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它是全球唯一明确提出处理淡水、沿海及海洋水环境相互间问题的机构。2001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全球100多个国家参加了环境署召开的政府间审查第一次全球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会议,会议通过了《蒙特利尔宣言》,提出新的工作目标和措施,被公认为是推动海岸、海洋和岛屿的生态系统管理的有效途径。

3.2来自船舶的海洋污染

来自船舶的海洋污染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包括原油、化学物品、沉船、污水、垃圾、废气和外来物种入侵等。

1954年,伦敦防止海洋污染第一次国际外交会议通过了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第一个公约,暨《防止海洋石油污染国际公约》。这标志着海洋环境保护的第一个多边公约的诞生,并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广泛好评。《防治海洋石油污染国际公约》,全面具体地规定了海洋污染治理的诸多方面,如海上排放石油的倾废标准、允许排放的油类物质范围、排放物含油量、禁止排放的特区等,对于人类在防止海洋环境污染方面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应该承认,修订后的公约依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公约》可能覆盖不了船舶污染的纷繁复杂的产生污染情况,从而使责任者逃避责任。其次,《公约》规定,对船舶污染的起诉和执行权只有船旗国也可以享有。再次,该公约仅限于石油污染,对于其他污染则不适用。最后,公约只规定了民事处罚的处罚手段。

1973年2月签订了《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但并未生效,现行的公约包括了1973年公约及1978年议定书的内容,于1983年10月2日生效。该公约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国际海事环境公约之一,因为其规定了最低水平的向海洋排放油类、倾倒污染物以及向海洋大气中排放有害气体等污染物的强制性规定。公约有六个附则,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船舶污染做出了相关规定,这六个附则所针对的内容分别是:油类;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海运包装中的有害物质;生活污水;垃圾;的空气污染。

3.3倾倒造成的海洋污染

3.3.1《国际海洋法公约》和《伦敦公约》在倾倒造成的海洋污染问题上的关系

《防止倾倒废弃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简称《伦敦公约》。该公约1972年12月在英国伦敦通过并开放签字,1975年生效。《伦敦公约》的目的是控制和管理海洋倾废,实质上就是禁止向海洋倾倒有毒有害废弃物,并建立了一系列国际规则和标准。《国际海洋法公约》第210条第6款规定,倾倒造成的海洋污染的国内法律、规章和措施在防止、减少和控制这种污染方面的效力应不低于全球性规则和标准。这样即使不是《伦敦公约》的成员国,由于这一条款的存在,也受《伦敦公约》的约束。

3.3.2《伦敦公约》的核心条款

公约第4条规定,各缔约国应禁止向公海和领海倾倒任何形式和状态的任何废物或其他物质。公约附件1规定了禁止倾倒物质的黑名单,包括有机卤素化合物,汞及汞化合物,锅及锚化合物,耐久塑料及其他耐久性合成材料(如渔网和绳索),原油及其废物、经提炼的石油产品、石油馏出物残渣,强放射性废物和其他强放射性物质,为生物和化学战争制造的任何形态的物质(固体、液体、半液体、气体或活性物。附件2规定了可考虑倾倒的废物或其他物质的灰名单,包括疏浚挖出物、污水污泥、鱼类废物或工业性鱼类加工作业产生的物质等。公约第7条规定,缔约国有权根据该公约制定国内法,以防止和处罚违反本公约规定的行为,并且不影响缔约国根据国际法原则采取更严厉的防止海上倾倒的其他措施。

3.4远洋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海上污染

《国际海洋法公约》第208条规定,沿海国应制定法律和规章,以防止、减少和控制来自受其管辖的海底活动或与此种活动有关的对海洋环境的污染。1979年,国际海事组织采用了《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第14章操作手册中规定了对放射性物质的管理,以及采取措施,使平台能够符合现行国际公约的要求,防止海上污染。1977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由油气开采和海底矿藏勘探开发造成的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不过此公约至今没有生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双边条约挪威和英国,加拿大和丹勿和区域条约(北大西洋区动,对海上活动所造成的污染进行规制。

4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中的教训

4.1可持续发展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宗旨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不但要维持代际平衡,而且要维持全球成员间的平衡,即国家间的平衡。如果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损害它所直接或间接依靠的资源的话,这种发展就是短期的发展。海洋环境的减损会影响许多人的生活,尤其是靠海为生的穷人的生活,所以在海洋环境保护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2以整体管理的方式管理海洋环境:生态系统方法

海洋环境长期的保护和发展需要依靠整体管理方法,并发挥海洋环境特性相关的诸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整体的管理方法也意味着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的统一性,即不但要考虑海洋环境本身的要素,而且要考虑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海洋环境整体管理方法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忽视这一点,就会造成不同部门、国家管理间的缺位、错位或不到位,乃至于重叠和冲突,从而影响规制的效果。这种方法也称之为生态系统方法,正在国际层面获得越来越多的共识。

海洋污染的建议篇4

摘要陆源污染源是危胁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我国沿海涉化学品企业布局具有总体分散性和局部密集性特点,在周边沿岸海域,分布着石油勘探开采、炼制、储运和销售等项目,一旦沿海地区发生陆源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将对海洋环境构成巨大的威胁。本文结合近年来发生的两起关于陆源污染突发环境事件的典型案例,总结了应急处理的成功经验,并对当前陆源污染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强化沿海地区陆源污染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陆源污染:海洋环境:风险管理

基金项目:“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之“极地法律体系研究”子专题资助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陆源污染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究其原因,国家经济社会建设高速发展,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涉化学品产业继续向具备较好条件的沿海地区集中,但产业的生产工艺、储运条件、风险防控和安全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次生环境风险依然存在、隐患突出,环境风险压力持续增加。在完善外部环境上,中国参加了“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以下简称“Gpa”),Gpa是一项由多个涉海国家和地区签署的国际协定。该协定于1995年在美国华盛顿形成并通过,旨在推动从国家、区域到全球3个层面共同采取行动保护海洋环境。中国周边海洋处于闭海或半闭海的状态,北冰洋也具有类似的地理特征。中国已于2013年成为北极理事会的正式观察员国,在监测与评估北极环境、气候变化等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和责任,而陆源污染防治也是北冰洋脆弱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研究总结国内沿海地区陆源污染风险管理的案例和经验教训,一方面有利于确保中国周边的海洋环境安全,另一方面有利于为北极等特殊地理单元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经验。在自身能力建设上,中国需要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地方政府监管责任,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加大防控基础设施建设,使陆源污染环境风险总体可防可控。

陆源污染风险管理典型案例应急处置情况

福建省漳州市腾龙芳烃(漳州)公司爆炸事故

2015年4月6日18时56分,福建省漳州市古雷镇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龙公司”)对二甲苯装置加热炉发生爆炸事故,引发装置附近重石脑油和轻石脑油四个储罐爆裂燃烧,经过两次扑灭后复燃,储罐火灾最终于4月9日凌晨3时许全部熄灭。事故发生后,漳州市、县(区)及时组织干部全力做好人员转移,至4月8日凌晨,因产生流淌火,担心引起连锁爆炸,指挥部要求疏散事发厂区周边5千米范围内9个村庄群众,共计17000余人。福建省环保厅组织环境应急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燃烧产生的黑烟主要成分为燃烧不充分的炭黑物质,由于5~7级的北偏东风,污染物质分布到200~300米高空,并扩散至南部海域。漳州市政府持续事故处置进程,回答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先后对外事故处置通报17份。

腾龙公司共设置了2个事故应急池,容积分别为1.6万立方米和4.2万立方米,通过管道相连。在环境保护部工作组的建议下,漳州市政府又启动了与腾龙公司相邻的翔鹭石化(漳州)有限公司的2.2万立方米应急池和腾龙公司应急池南侧的4个废弃养虾池(容量约1万立方米)。通过抽水泵将1.6万立方米应急池的水抽到翔龙石化应急池,把4.2万立方米应急池的消防水抽到废弃养虾池,有效扩大了应急池的容量。指导地方协调消防部门将应急池水作为消防冷却水,有效减少了消防水用量。消防水全部收纳于应急池内,无事故废水排入厂外环境。

大连市金州新区中石油输油管道泄漏事件

2014年6月30日18时58分,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道钻漏,泄漏的原油进入市政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污水管网的原油流入污水处理厂,雨水管网的原油流入寨子河雨水排水管出口处着火燃烧。为防止油污人海,引发次生环境灾害,大连市采取多种措施,对河道及污水管网中的油污进行拦截和封堵。一是要求金洲新区污水处理二厂开闸接纳油污。当晚,共接纳含油污水约5000吨,全部储存在该厂的备用生化池中。二是及时组织中石油在寨子河沿线用围油栏设置拦污防线,有效拦截了河道内的油污。三是向河道内投放大量吸油毡和活性炭等吸油物资。四是调用吸油机吸取河道内的油污。经过近10天的大面积清污工作,7月8日,现场应急状态解除,转入日常清污工作,实现了不让油污人海的既定目标。

事发后,中石油调集了沈阳、大连、丹东等6家专业清油队伍吸取污水处理厂备用生化池中和河道内的含油污水。大连市环保局组织相关企业对进入河道、污水管网的含油污水进行抽取,对事故泄漏点和河床上的含油砂土及河道内的吸油毡等含油废物进行收集。油污废水送至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其他含油废物全部送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此外,为保证油污得到妥善处置,大连市环保局协调中石油大连管道公司及时与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等处置企业签订了委托处置协议,避免了事后因处置费用无法落实而引发的纠纷。同时,大连市环保局派出监察人员到各处置企业对含油污染物的存放地及存放设施进行了检查,责成其制定处置方案,确保各类污染物得到安全处置。

沿海地区陆源污染环境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两次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行动迅速、密切配合、措施得当,确保没有污染物流人海洋。同时,通过两次事件也暴露出了沿海地区陆源污染环境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沿海涉化学品企业布局性风险突出,海洋环境污染潜在压力大

一是涉化学品企业数量偏多、总体布局分散。石油勘探开采、炼制、储运和销售项目散布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数量高达13045家;在分散式布局下,生产运输过程中引发环境风险的威胁不断加大。二是局部地区项目聚集度过高。比如第一起事件中,腾龙公司的储罐区有重石脑油和轻石脑油四个储罐,数量大、种类多,已经超出安全生产和环境风险承载能力,一旦发生事故,极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局面难以掌控。三是涉化学品企业逐渐被居民区“包围”。许多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前瞻性不够,如第二起事件中,大连市金州新区中石油输油管道初期远离中心城区,目前输油管线穿越范围内已居住着大量人口,事故风险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风险管理职能分散,陆源污染防范缺乏统一协调机制

我国多数沿海涉化学品企业排放口直通海洋,如第一起事件中,腾龙公司处理后的废水为深海排放,防范化学品风险主要靠厂区内“围”、厂界外“截”和人海后“清”三个关键环节,实施分段管理。目前这些环节的责任主体和监管部门涉及企业、安全监管、公安消防、水利、交通运输、环保、海洋、国土资源、农业和建设等多个部门,在标准制定、风险防范设施建设、日常监管和突发事件处置上的统筹协调难度较大。

防范措施不到位,难以满足环境风险防范的实际需要

一是大部分化工园区没有配套建设防范环境风险的截流、导流、收集工程等基础设施,多数中小型企业没有配套建设事故应急池,已建的事故应急池容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第一个事件中,腾龙公司设置的2个事故应急池不能容纳事故产生的消防水,应急处置过程中又临时征用了相邻公司的应急池和4个废弃养虾池才满足处置需要。二是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总量不足、分布不平衡,环渤海地区相对充足,东海、南海地区相对缺乏。三是应急救援力量不足,多数沿海省份缺少专业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演练实战性不强、频次不够,救援人员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和处置经验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法规制度不健全,环境风险管理依据不足

《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明确了风险管理基本原则,但缺乏配套实施细则。另外,《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现行法律法规,也缺乏环境风险管理相关内容。尚未制定化工园区和企业防范溢油污染的截流、导流和收集工程等设施的建设标准规范,环境应急救援物资没有统一的备置标准。大部分企业没有制定专门的环境风险防范预案,已有的预案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未能与政府预案有效衔接。

强化沿海地区陆源污染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规划引导,从源头上防范环境风险

重视陆海统筹,实现陆源污染和海洋污染防治的有机结合。坚持政府在陆源污染防治中的主导作用,,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和举措纳入沿海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计划。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落实环境功能区域规划要求,严格环境准入,加快制定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开展区域环境风险评估试点,严格控制高环境风险项目,划定区域环境风险红线,制订环境风险名录,并将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和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生态建设示范区等评选活动相结合,作为评选活动的重要依据。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形成环境风险管理合力

建立环境风险防范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提高环境风险防范综合协调力度。进一步巩固环保部门与公安消防、危化品救援等综合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联动机制,建立部级区域环境应急救援队伍。拓展与海洋、水利、农业等部门的合作空间,发展与安全监管部门的协作,提高环境风险管理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发挥多部门联动执法的效能,继续开展定期检查活动,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同时,将陆源污染事故防范于未然。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有效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围绕国家的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环境监督和执法队伍建设,开展业务培训,包括生产工艺、现场监测知识的培训,重视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特别是提高指挥调度、监测预警能力;组织开展防控设施和物资储备等基础能力建设。保障陆源污染防治的资金来源,改善陆源污染防治资金来源单一的现状。确立陆源污染防治资金负担机制,在责任主体明晰的情况下,执行“污染者负担原则”,在陆源污染责任主体不明晰、发生区域性污染转移时,明确区域主体的责任,严格执行人海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同时加强各类排污费、超标排污罚款的征收、使用和监管,完善资金运作与保障机制,确保陆源污染防治资金来源的广泛性并实现对资金的科学运作和管理。

完善相关机制建设,调动公众参与陆源污染防治的积极性

海洋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仅靠政府投入治理难度大、见效慢。要从长远上实现碧海蓝天,离不开公众的参与。鼓励公众参与既是维护公众自身环境权益诉求的需要,又可突破政府治理的瓶颈。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陆源污染防治的积极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使公众充分认识到海洋环境关乎每个公民的利益、生活和长远发展,促使公众自觉保护海洋、自发监督用海项目。二是完善公众监督机制,实现公众、企业和政府间的互动合作,完善公众参与海洋污染防治决策和管理机制,激发企业开展污染防治的主动性,完善公众监督企业防治陆源污染的途径和程序。

抓紧制定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

结合各地提出的建议,当前较为迫切的是制定化工园区与企业内环境风险防范工程设施设计建设标准规范和污染应急救援物资备置标准,在企业排污申报登记制度中增加环境风险申报的内容,出台企业环境风险分级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环境污染强制保险管理办法。

主要

参考文献

[1]戈华清,蓝楠.我国海洋陆源污染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模式[J].中国软科学,2014(2):22-31.

[2]戈华清,蒋晨羚,论我国海洋陆源污染防治的资金机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4):66-67.

[3]朱建庚.风险预防原则与海洋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4]王慧,陈刚.跨国海域海洋环境陆源污染防治的国际性法律框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8(6):25-29.

[5]李建勋,钟革资.陆源污染防治的全球性法律机制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4-7.

[6]密晨曦.国外区域环境保护立法经验对渤海环境治理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3(3-4):94-95.

[7]王斌.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环境保护,2006(20):24-29.

海洋污染的建议篇5

随着地球人口数量爆炸式增长,有限的陆地资源已无法满足急剧攀升的人类需求;另一方面,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也为人类探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供了客观技术条件。因此,近年来,地球迎来了新一波的海洋开发热潮。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次接一次,越来越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1967年,托利。勘庸号油轮在英国附近海域因触礁搁浅而发生严重原油泄露污染事故,对当地生态造成严重影响。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所属一个外海钻井平台故障并爆炸,造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事故发生后,漏油点附近大范围的水质受到污染,大量海洋生物及鸟类都受到严重影响,患病或死亡。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及阿拉巴马州渔业更是陷入灾难状态。在中国,据国土资源部不完全统计显示,仅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就发生海洋石油气勘探开发污染事故41起。而刚刚进入“十二五”时期,就在2011年06月21日前后,美国康菲公司所属蓬莱19-3油田出现严重漏油事故,已形成“劣四类”海水面积超过840平方公里,对渤海海洋环境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污染。除去对海洋水质的破坏以外,漏油事件本身还会对周边物种生态、渔业水产养殖乃至于沿海居民健康构成持续性的影响。尽管我国早在2000年就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防治作出了相关规定。但是,由于当时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多处于试验阶段,对未来面临的困难准备不足,一些方面规定的不够全面、精确。特别是对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方面,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只在第九十条做了原则性规定,根本无法应对现在日益频发的海洋污染事故。康菲石油公司露油事件发生后,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受损渔民求偿过程中面临取证,定损,费用等方面的困难。此外,信息披露的滞后与缺失不仅造成部分渔民的二次受损还使国家海洋局面临着行政诉讼。甚至随后由国家海洋局代为发起公益诉讼都面临很大的法律障碍,凸显出我现行海洋环境污染赔偿制度亟待改善。

1海洋污染的定义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地把物质或者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害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船舶造成的污染;海洋油气开发对海洋造成的污染;工厂对海洋的污染。

2关于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国际立法现状

最早规范海洋原油运输的法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前身“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的领导下于1954年制定了《1954年国际防止海洋石油公约》(简称《伦敦油污公约》)。公约规定禁止15总吨以上的油轮和500总吨以上的其它船舶在离岸50海里以内排放油类或油类混合物。这也是海洋环境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公约。1969年,托利•勘庸号油轮露油事故发生后,举世震惊。国际社会开始反思制定措施防止船舶污染及如果发生损害后如何赔偿的必要性。为此,imCo于1969年11月10号至2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了海上污染损害国际法律会议,通过《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解决了当时面临的最棘手的法律问题,即在公海发生油类污染事故时,沿岸国政府有无权利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防止、减轻或消除对其沿岸海域或有关利益方产生的油污危险或威胁以及它们的后果。同时《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规定对船舶所有人实行严格责任,并将赔偿限额相比于1957年的规定提高一倍。随后《1971年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国际公约》(简称《基金公约》)设立了一只国际基金以减轻船舶所有人由于海上事故而引起油类污染赔偿所应承担的责任和额外补偿受害者的损失,以及后续的《197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宣言》要求停止倾倒有毒物质和环境不能吸收的其他物质,国家尤其应防止海洋污染等都对防止海洋油污染作出了规定。到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通过,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各国规定了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一般义务,并进一步要求各国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任何来源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并根据不同的污染来源作了不同的规定。我国参加的国际海事组织于1990年通过了《国际油污防备、反应与合作公约》(简称《油污防备公约》),随后又通过的《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简称《CLC公约》)和《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这些国际公约也对防治海洋油气污染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3我国现行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赔偿立法

3.1国内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赔偿法律

1999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有关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根本性法律。其第四十一条规定“凡违反本法,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本法第五条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治理,缴纳排污费,支付消除污染费用,赔偿国家损失,并可以给予警告或罚款。”在第九十条又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并赔偿损失。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赔偿要求。”《民法通则》第一一七条第二款规定:“损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然而,上述法律仅对海洋污染损害赔偿问题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3.2海洋油气开发污染赔偿行政法规

国务院2009年公布的《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对海洋工程建设做出了相关规定,并明确了因海洋工程建设而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责任。该条列第五十六条中明确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赔偿损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承担赔偿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主管部门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本条例的企业、事业单位、作业者,可以责令其限期治理,支付消除污染费用,赔偿国家损失;超过标准排放污染物的,可以责令其缴纳排污费。”

3.3海洋油气开发污染赔偿地方性法规

随着全社会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近年来,部分沿海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来规定海洋污染赔偿的相关事宜。2004年通过的《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造成海洋污染损害的责任人,应当消除危害,并向受损害方赔偿损失。”同年,《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并赔偿损失。对造成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06年通过的《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工程建设项目未采取海洋环境保护或者海洋生态修复措施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责令停止违法作业、采取补救措施,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不处理作业、经营产生的污染物、废弃物,污染海洋环境的,由依法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清除其使用的海域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弃物,并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3.4我国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

为了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我国先后加入了《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和《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但是,这两个公约只适用于“污染损害系指油类从船上溢出或排放引起的污染在该船之外造成的灭失或损害,不论此种溢出或排放发生于何处”,对海洋油气开发工程项目造成的的海洋环境污染并不适用。

4现行海洋环境损害赔偿法律的缺陷

4.1相关法律规定太笼统,缺乏相应实施细则

康菲石油公司露油事件发生后,康菲公司究竟触犯了哪些法律应当受到哪些惩罚,不仅是那些受到此次露油事件影响的人所关心的问题,更是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家海洋局只是依照《海洋环境保护法》对其作出最高2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决定。中国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中,或许现在可以适用的只有《海洋环境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等少数法律。反观美国,墨西哥湾露油事件发生后,英国石油公司不仅花费巨资进行油污清理,还设立了200亿美元的赔偿基金,保证任何可能受到的损失都在发生后得到合理赔偿。康菲事件发生后,国家海洋局向康菲公司提出生态索赔。然而,国家海洋局的求偿主体资格和程序正当性却招到质疑。一方面,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规定的是“有关单位”或“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为海洋污染赔偿的求偿主体,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机构;另一方面,按照中国海洋管理范围划分,国家海洋局负责海水生态环境污染,海事部门负责商船、港口水域,农业部负责渔船、渔业污染,环境保护部负责管理岸边水域,近岸地区则由地方政府出面,这样一来,国家海洋局能否代表全部利益相关方进行生态索赔令人心存怀疑。

4.2赔偿标准缺位

如何确定海洋污染赔偿及生态恢复费用的标准是全世界海洋污染赔偿制度面临的法律难题。因为一方面海洋自身具有净化功能,部分污染物会随着海洋生态系统循环而自动消除,这部分是否应该赔偿,怎么赔偿是个问题;另一方面,海洋污染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并由此带来对海洋生态系统长期而潜在的影响,这种影响如何评估,如何补偿?对此,我国也并没有一个法律上的标准,给海洋污染赔偿造成很大的法律障碍。2002年“塔斯曼海号”溢油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中方开庭审理后,肇事的外籍船员质问我方提出的赔偿金额的法律依据,我方却给不出。因此,尽快制定海洋污染赔偿和生态恢复费用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4.3信息披露义务缺失

据媒体报道,在此次康菲石油公司露油事件中,很多渔民由于不知道是因海水水质受到污染而引起养殖的鱼虾大量死亡,在康菲公司隐瞒不报的时间段,又投入了新的鱼苗进而造成了渔民的二次损害。如果康菲公司能在发现露油的第一时间及早通报,很多沿岸渔民的损失就可以避免。很多国际公约已就此做了相关或类似的规定。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一九八条规定:“当一国获知海洋环境有即将遭受污染损害的迫切危险或已经遭受污染损害的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其认为可能受这种损害影响的其他国家以及各主管国际组织。”又如《油污防备公约》规定“缔约各方同意确保将船舶、近海装置、海港的油装卸设施发现的油污事故,报告给最近的沿海国或主管当局,并告诉可能有被污染危险的邻国和国际海事组织。”但遗憾的是,我国尚未对信息披露义务作出明确法律规定。

4.4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刑事立法不足

相对于世界多数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刑法中专门的海洋环境污染罪责,我国现行刑法对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仅在第三百八十八条和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等情节严重的后果时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这两条刑法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给实际运用造成很大的困难,难以发挥刑法的威慑作用。

海洋污染的建议篇6

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后,政府会采取措施,对相关责任人实施惩罚。惩罚通常都重点立足于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却缺乏对受影响居民的损害补偿。即使居民获得了相应补偿,也因没有具体的补偿措施而缺乏公平性,受到不公正待遇。而我国现有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是“先污染后付费”,污染的集体或个人并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而是以金钱补偿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损害。这导致了污染者缺乏责任意识,降低了污染补偿的效率,拖延了救济时间,使海洋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给海洋环境乃至整个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笔者通过分析我国工业废水污染的现状,发现了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补偿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污染损害评估标准不明确,公平性缺失。工业废水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是追究污染责任者所应承担责任的重要依据。工业废水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一方面,污染物进入海洋后,造成海洋环境的破坏,使海水富营养化,对海洋生物的繁衍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诸如浒苔等很多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污染物也间接的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人心,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实现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跨越,沿海居民越来越重视滩涂养殖,从以前的养鱼、虾、蟹到养殖更具有经济价值、具有观赏性的水生动植物。这些养殖业的发展,使水产市场更加繁荣,同时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生活,也给一部分人创造了就业机会。①然而我国近几年发生的海洋环境污染现象切断了部分以海产养殖为生的居民的物质来源,对居民产生影响。由于工业废水污染为海洋环境带来的损害无法直接衡量,导致了工业废水污染没有明确的补偿标准,居民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补偿,造成各地的补偿规定不统一,缺乏公平性。

第二,补偿违规现象严重,影响管理成效。政府在污染损害补偿工作中属于监督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海洋环境污染的间接责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对海洋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机构,即环保、海事、渔业等环境保护部门,各部门对各自负责的水域进行分工管理。根据规定,各地环境保护局定期汇报污染排放情况,同时,中国环境总站也每年至少两次报污染源排放情况,每年应不少于两次,以便政府及环保部门及时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并受害居民的损失。该规定使政府定期掌握污染情况,以便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并方便查看整改效果。但各地的环境保护部门报告频率极低,并未按照规定报告,这反映出政府部门对海洋污染的重视程度不足、监督力度不强,且监测结果缺乏第三方的监督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官员私吞补偿款的现象日益增多,本应获得补偿款的居民无法得到补偿,违规现象严重。可见,我国工业废水污染补偿缺乏统一的监督机构,政府部门忽略了本应承担的监管失责的责任,忽略了作为环境污染的间接责任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在工业废水污染治理中,主要污染责任者都执行“先污染后付费”的政策,这种政策一方面使排污者产生错误的意识,认为排污是应享有的权利,付费就是承担的责任。因此,排污者并没有关注污染后对国家和社会的补偿问题,在排污时无所顾忌,使得海洋环境污染更为严重。而政府在宣传海洋环境保护时注重强调减少排污,并没有强调造成污染的主要责任者在整个损害补偿中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在海洋污染损害追究责任时,排污者相互推诿。另一方面,由于海洋环境污染的潜伏性强,周期长,“先污染,后付费”的政策使得海洋环境问题出现时责任主体不明确,无法对主要责任者进行处罚。

第三,污染处罚力度小,影响补偿进程。我国先后通过了《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陆源污染物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其中都对海洋污染防治进行了规范。《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了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或单位应缴纳罚款,这虽然使得环境污染补偿有法可循,但却缺乏相应的强制措施,忽略了责任者若并未按规定缴纳罚款,相关责任人是否承担的法律责任的问题。此外,《民法通则》中也有关于海洋环境污染补偿的相关规定,其中并非所有的海洋环境污染行为都应承担责任,这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钻漏洞,通过私人方式用远低于法律规定的赔偿金额补偿当地居民,逃避相关环境主管部门的问责。②大部分的法律或规定仅明确了原则性的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制度,但却缺少具体的赔偿措施,法律或规定的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我国法律规定的工业废水污染补偿措施较为模糊,对主要责任者的处罚过轻。海洋环境污染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大多数海洋污染造成的损害仅通过缴纳罚金即可免责,罚金的数额远不能弥补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只有造成严重损害的,才予以刑事处罚,使得补偿缺乏强制性。

二、解决工业废水污染补偿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工业废水污染使居民的利益造成了损失,也使我国在补偿问题上陷入困境,除了在法制方面的滞后外,与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权益的漠视也有很大关系。只有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使全社会形成爱护海洋环境的环保观念,才能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笔者认为,针对现阶段我国在工业废水污染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应立足于法律、政府监管等几方面。在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和应急方面,我国政府的基本应对措施已初步成型,但在保障成果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政府应真正做到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成效,同时认清自己是间接责任者,做好污染损害的补偿问题,保障沿海居民的利益,从而保证沿海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文致力于探究工业废水污染补偿机制,重点探讨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兼顾海洋环境保护,发现我国工业废水污染补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完善海洋环境污染补偿机制,着力于解决我国海洋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却得不到妥善处理的问题。

(一)建立对工业废水污染的影响评价制度海洋环境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污染影响评价制度,首先应明确评估主体,可以是当地的环保局或政府委托的具备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其次应确定评估对象,重点评估对象主要包括渔场、自然保护区、海滨游乐园、养殖区等;最后要确定评估依据以及评估的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可包括生物资源损害、主要污染面积等方面,评估依据应以并以污染物的浓度增量为准。另外,也应充分利用学校以及有相关技术的社会团体或组织等进行污染检测,最后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明确主要排污者的责任条款。③由于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不易评估,且缺乏严格的标准,因此没有具体的补偿措施。部分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此细化评价标准,形成完善的评估制度。如山东省颁布了以损失数量为标准的补偿措施,即对本辖区海洋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额不足1000万元的,应由设区的财政部门直接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相关赔偿要求;造成1000公顷损失的,需缴纳2亿元补偿费。此类规定较为详细,标准明确,使补偿有章可循。

(二)加强对工业废水污染补偿的监督管理力度工业废水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既有污染者的直接责任,也存在政府监管不力的间接责任。在保证工业废水污染补偿的同时,应加强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行政监督,确保补偿真正落到实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这不仅取决于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持者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在发挥其经济职能和文化、社会职能的同时,也是社会运行的监管者。在社会危机发生的同时,既要发挥它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要负责事件的预防,在污染补偿方面最能体现政府的监管预防职能。政府应明确定位,不仅要做好污染的预防、监管工作,还应意识到作为间接责任者的定位。政府作为监督者和管理者,应发挥好作用,防止海洋污染事件的扩展,以免影响沿海居民的生活,使居民利益受损。为了确保补偿工作的进行,不仅需要加强内部监督,也要加强外部监督。政府应注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我国由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真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很少,且大都进行公益服务,缺乏政策倡导型的组织。而大部分群众所熟知的组织,如青联、妇联、残联、中国贸促会等,都是半官方社会组织,具有政府背景。由此可见,我国缺少能够真正站在公众立场上表达意愿的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在海洋环境污染频繁发生,却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应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政府应支持和引导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决策的过程中接纳非营利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并为其提供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并鼓励其在污染赔偿方面提供意见和建议,做好指导工作。我国现阶段海洋环境污染处理办法是“先污染,后付费”模式,即当排污违反法律规定时,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罚款处罚。这种处罚方式是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后才采取措施,罚款的金额远不能弥补对海洋环境造成的灾难性破坏,补偿也不到位。因此,在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应形成一种新型的模式———先付费后污染,也可称为“优先赔付”。在“优先赔付”的前提下,污染者先向政府缴纳排污的费用,获得政府颁发的排污许可证,其中明确规定排污的限度,并派遣专业人员监督,当排污达到限度是时则不再允许其继续排污。排污者事先缴纳的费用则作为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补偿金,作为政府清理污染的费用以及利益相关居民的补偿。这种“优先赔付”的模式不仅能够减少污染损害,保护海洋环境,也能对受到污染损害的居民提供补偿。

海洋污染的建议篇7

关键词:海洋水域;生态;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X5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1.41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1-109-06

广阔无边的俄罗斯自然离不开各种海洋环境,然而,在海洋和沿海空间的自然特点创造了海洋独特的环境状态,再加上经济活动对海洋和沿海空间的影响,形成生态状况的海面,也就是在真实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条件下的自然特征。这些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稳定的,从而导致了海上环境条件的可变性。过去几十年中,人类活动的增加以及对资源的消耗,导致了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的污染。因此,俄罗斯海洋及其生物群的污染已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一、俄罗斯海洋是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海岸线长度约3800公里。东濒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南到黑海之滨。这些海域非常多样,我们要研究和探索他们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俄罗斯远东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位于滨海边疆区南部的日本海岸边,是1978年5月24日经前苏联部长会议批准设立的,属于俄罗斯科学院,是俄罗斯唯一的一个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任务是保护远东海洋的生物多样性和海洋基因储备。

二、俄罗斯海洋水域污染程度特征

(一)海洋水域污染的来源

任何经济活动与水源链接都关系到周围的环境。各种自然现象、产业、工业、建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人类活动等都将影响地表和地下水,这些影响又导致水环境污染,其外在物质使水质恶化,降低水的质量,形成水污染。

根据国际术语,海洋污染是由人的介入,使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到了海洋环境,对动物和植物造成危害,恶化海洋环境质量,减少它有用的物产。污染,进入含水媒介,以不同的方法、标准和目标的方式进行分类,所以,通常是孤立的物理和生物污染。

1、化学污染是通过增加有害杂质含量改变水的天然化学特征。如无机物(矿物盐、酸、碱、粘土颗粒)的含量和有机的性质(原油和石油产品、有机物质、表面活性剂、农药)。

无机污染。主要是无机(矿物)污染物,是各种各样的化合物(砷、铅、镉、汞、铬、铜、氟化物)产品。由于人类活动,大多数在水中下沉。重金属被部分吸收,然后被送在食物链更加组织完善的有机体。重金属是由浮游植物吸收,再通过食物链中更高的生物传递。除了从传染源的水生环境有害物质外,还包括无机酸和碱性物质,改变水的酸度。在基本的海洋污染源之中由矿物物质和由生物活动所产生的元素应该提及食品工业和农业污染。

有机污染。在入海中的从土地中带入的非常重要的可溶性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包含矿物质、营养和有机残留物。废水中含有有机悬浮或溶解有机物质,对水体产生不利影响的状态。析出和淤浆的底部倒入完全停止这些微生物参与在这个过程中的水的自净。腐烂的降水资料,可形成有害的化合物和有毒物质,如硫化氢,一个完整的水导致了河流的污染。悬浮液中存在的困难,因为光的穿透深度,速度变慢光合作用的过程。水质量的基本卫生要求之一是氧气所需量的内容。是一切有害的污染,其中以某种方式有助于减少氧含量。表面活性剂脂肪、油脂和油形式表面上的水膜,可防止水和大气中的有害颗粒,从而减少了水的氧饱和度之间的气体交换。相当数量的有机物质,其中大部分是独特的自然水域,与工业和市政污水的河流。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延迟处理设施的建设或管理不善造成水流域的浪费和土壤的污染。

石油和石油产品,是最常见的污染物。最大损失是与石油关联的采矿地区运输。紧急情况下向船外排水油轮清洗和压舱水,这一切都是由于海上航线永久性污染领域的存在。大量的石油进入海洋沿着河流而下,与家庭用水和雨水混合。一旦在海洋环境中,油扩散最初的膜的形式,不同的能力的形成层可以判断其厚度。油膜改变入水的光谱和光的穿透力的强度的组合物。

农药是一组用来防治病虫害和植物病害的人工创建物质。农药可分为以下几组:虫害控制、杀菌剂和控制植物细菌性病害,对杂草的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生产农药,在杀死害虫同时,对许多有益的生物造成伤害,并削弱了健康的生物群落。在农业方面,长期的问题,从容易造成化学污染的方法,发展到生物环保型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工业生产的农药伴随着出现了大量的副产品,废水污染,在水生环境中更容易满足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代表。在污水处理行业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被连接它们的使用过程中,如分离的产品的化学技术,制备聚合物的方法,改善条件钻探石油和天然气井,腐蚀控制设备。

重金属(汞、铅、镉、锌、铜、砷)是常见的剧毒污染物。然而,它们被广泛用于各种工业过程中,尽管对工业废水进行了处理,但是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仍是相当高。铅——一个典型的微量元素存在岩石、土壤、天然水体、大气、生物之中。最后,铅,活跃分散在人类活动的环境过程中。许多国家的出海通道,海葬产生不同的材料和物质,如在疏浚土挖掘,钻孔,夹渣,工业废物,建筑废物,固体废物,炸药,化学品,放射性废物。在复位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污染物的水的材料传递到溶液中,改变水的质量,其他悬浮颗粒被吸收及传递到底部沉积物中。在同一时间增加水的浊度。有机物质的存在往往导致水中氧气快速的减少,溶出的雾气、溶解的形式,硫化氢重金属元素的积累。

大量的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的存在下创建一个可持续的恢复环境,在该环境中含有硫化氢、氨,金属离子的存在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污染水,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底栖生物等等。重设倾销材料的底部和长高浊度会导致久坐不动的底栖生物窒息死亡,幸存的鱼类、贝类和甲壳类动物降低生长速度,由于喂养和呼吸作用的条件恶化,往往这些物种会产生变异。尽快阻止在底部长时期增加的浑浊材料,在控制期间,组织对海洋有重大污染性的企业进行清理,还要检测对排放海中的所有污染物排放材料。

2、物理污染是一种热污染和一些放射性物质的污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放射性污染是指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水平高于天然或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指各种放射性核元素,其放射性与化学状态无关,每一放射性核元素都能发射出一定能量的射线。放射性核元素排入环境中后,造成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可被生物富集,使某些动植物特别是一些水生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元素可比环境中的正常值增高许多倍。放射性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各种放射性“三废”的治理与排放的管理,制订放射性防护标准,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以减少环境的放射性污染。此外应加强个人防护,尽量远离放射源,必要时穿防护服。

3、生物污染由可导致人体疾病的各种生物特别是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环境(大气、水、土壤)和食品的污染。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工厂废水、垃圾和人畜粪便(以及大气中的漂浮物和气溶胶等)排入水体或土壤,可使水、土、环境中虫卵、细菌数和病原菌数量增加,威胁人体健康。污浊的空气中病菌、病毒大增,食物受霉菌或虫卵感染都会影响人体健康。海湾赤潮及湖泊中的富营养化,某些藻类等生物过量繁殖,也是水体生物污染的一种现象。

(二)海洋水域污染的实际评估

水污染特征污染物在海上极限值。根据极限值进行监测海洋环境质量。超过极限值,特别是多次,意味着污染特别严重,甚至危机海洋环境状况。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正在改变,主要是由于其清洁本身。自然杀伤性的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自然能力破坏较大。

(三)俄罗斯海洋污染程度分析

在俄罗斯所有内部和边缘的海域,人为强制试验和商业活动对海洋造成了污染。特别令人关注的是核废料对巴伦支海的污染。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海岸外的内陆海。向南通过刻赤海峡与黑海相连,且向北延伸。大部分的污染物进入亚速海,唐和库班河流,约40支小溪流的流动,广泛的侵蚀海岸,存在普遍辐射。

污染物的来源包括:海洋垃圾堆积,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城市污水释放,酸雨等等。

1、环境灾害。

2007年11月11日,一艘俄罗斯油轮在连接黑海与亚速海的刻赤海峡中遭遇暴风断为两截,泄漏了2000吨燃料油。11月12日,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官员称,刻赤海峡12公里长的海岸已被污染,3万只海鸟已死亡。

黑海。海岸线的长度在克拉斯诺达尔地区大约400km处。黑海地区的水域在俄罗斯联邦的专属经济区的范围内被描绘为“适度地污染”,这里分布的超营养作用形成区域氧气缺乏。

由于密集的经济活动使潜在的休闲度假区正在恶化。以下因素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严重污染的河流到达大海,特别是径流包含化学肥料,尤其是硝酸盐和磷酸盐。浮游植物的快速增长,和多细胞性的海藻减退和死亡。

——水质污染的石油和石油产品(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西部的大海,而这占了油轮运输,以及端口的最大容量)。因此,这就导致海洋动物吸到海上溢油,致使其死亡。

——人类活动的水质污染进入海洋和未经处理或不能充分处理的废水等。

——鱼的大量被捕获。

——禁止的,但无处不在的底拖网捕捞,破坏性的底部生物群落。

——许多水土资源建造的不合理。

由于缺乏或不当使用排水管道,大量污水厂、污水污染磨损网络,没有雨天净化检测。没有发生改善卫生海水化学指标:样品10.6%,不符合标准。最大的海水污染城市是索契。加强港口吞吐量,军事基地(港口)新罗西斯克海军大院转运试运行造成海洋环境退化,生物生产力下降和海岸的各个部分的鱼类种群减少。

2、北极海域石油烃和农药的污染。

海上漏油的污染是一个重大紧急燃料溢出,周期性地发生在各种各样的地区。最近10年影响了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舰队、口岸和船修理公司都增加一个紧急情况的风险防范。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在海水中有油的面片,和胶体溶液,乳浊液,油聚集的形式。烃类,在海水中的最大允许浓度是0.05毫克/升。不断累积的碳氢化合物,通常主要结合在地球化学障碍区部分,包括“河海”边界的限制。不良生物学效应的石油和其他污染物在光层上最伟大的极地生态系统,因为低水和空气的温度,抑制化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氧化烃类的自然过程。在大规模项目探险开始之前碳氢化合物产石油的区域和主要输油管,在这个区域不可以被考虑作为因素,极大使环境情况复杂化。

大部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往北极地区。这种水域污染的内容是微不足道和不能被视为一个严重的污染来源。评估问题是在北极海岸大气中放射源是从哪里来的,当前,困难在于缺乏系统的信息。

远东海域的污染日益严重,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是由一些纸浆和造纸,发电,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住房和公共服务,造船和修船设施,商业所污染的。在沿海水域的海洋与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萨哈林,马加丹州和勘查加地区倾倒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未经充分处理。因此,海湾,入海口,停车处在远东地区的港口和基地的位置是传统标明含量高的石油和石油产品,重金属和有毒化学品。受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在鄂霍茨克海海湾中心,日本鞑靼海峡沿西海岸。萨哈林岛和金角湾。在海湾的中心从火电,煤炭,纸浆和造纸工业,公用事业的城市马卡罗夫,多林斯克,无抵押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的废水。沿海水域油污染最为严重。主要的鄂霍次克海由工业污水污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较小,表面流失污染有油区域的疆土,位于西北部分。

三、俄罗斯的海洋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海洋水域

(一)海洋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几十年前,水污染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还很小,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海洋的石油污染,无疑是最常见的。其中大部分是涉及运输和海上油田的发展,大陆石油污染通过径流进入海洋。海洋的油污染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也许起初是一些厘米的水面的薄膜,以及溢出油厚度覆盖面。在一段时间是油被形成的乳化液污染了水域。长久以后出现肿块,能够长游在海面。对游泳肿块燃油贴上各种小型动物,很容易被鱼类和鲸吞下。一旦这些鱼被捕捞,人类食用后也会产生危害。

原油的所有成分对海洋生物都有毒性。对石油的海洋动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石油污染会降低多样性变化的比率。如此丰富的开发使微生物饲料对石油烃和这些有毒生物产量降低。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危险的,长期慢性接触,即使是低浓度的油也会而逐渐降低初级生物生存能力。油具有另一个令人不快的副作用属性,能够溶解一些其他的污染物,如杀虫剂,重金属,及其烃一起在表面层中,更多的浓缩的油而含毒。部分含有芳香油物质,如苯致突变和致癌。现在收到了许多海洋污染的诱变效应的证据。这些有害毒素循环进入海洋食物链。

最大数量的石油集中在小小的表层海水,在海洋表层水域中集中了大量的生物。表面油膜阻隔大气和海洋之间的气体交换。更改解散并提供氧气、二氧化碳、热,海水的反射率变化的过程。加上河川径流携带重金属进入海洋,产生许多有毒的物质。河流径流量的总价值为每年46万公里的水。加入他在海中涉及到200万吨,20万吨的铅,镉和10吨汞。最高水平的污染是沿海和内陆海。一个显着的作用,海洋和大气的污染。因此,例如,最多30%的汞和50%的铅每年进入大海,通过大气转移。特别危险的海洋环境及其毒性效应是汞。微生物工艺的影响下有毒无机汞变成毒性更大的有机形式的汞。积累在生物蓄积性鱼类或贝类的甲基的汞化合物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或健康。汞、镉、铅、铜、锌、铬、砷和其他重金属不只是堆积在海洋生物,还会使海洋食品中毒,严重影响到居民。有毒金属,即其每单位重量海洋生物对海水中浓度积累率变化很大,从几百到几十万,金属和物种的性质而定。这些比率显示如何有害物质积累在鱼类、贝类、甲壳类动物、浮游生物和其他生物。

污染的作用及其危险。首先,危害海和海洋所有生存的居民,这些后果是不同的。在呼吸作用,增量的过程和倍增有机体打乱之后在细胞的化学成分上的变化和致癌作用是可能发生的。在慢性污染期间,特别是这些现象频繁地被记录。

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在一些较高级单元分类。鱼的生态系统的干扰是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变化显著的是一般的光合作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增长,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这种特性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的迹象,在内海特别显著。里海,黑海,波罗的海,在过去10-20年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加了近10倍。在日本海中成为一个“红色浪潮”,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在这迅速发展微小藻类,然后消失在水中的氧气,杀死水生动物,并形成一个巨大的质量衰减的残留物,有毒,不仅在海上,但也大气中。

(二)海洋水域的保护

1、海洋的自动清洁。

海洋的自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物质的一般污染时他们的组织成分被破坏,海洋处理碳氢化合物和污染的能力不是没有极限的。目前,许多地区已经失去了清洗本身的能力。有些的海湾和小海湾,大量积存的沉积物的油几乎转入死亡地带,形成死亡区域。

有氧化剂的油污染海水的微生物和强度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在分配的区域石油污染的微生物数量最多的增长对石油的细菌数高达一百万升海水。随着微生物的数量恒定油污染的地方生长和物种多样性,这可以归因于油的化学组合物的巨大复杂性,其中的各种组件可以只被消耗某些类型的微生物。微生物的数量和物种多样性,和其他油污染的强度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理由考虑氧化微生物油污染的指标。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的海洋微生物,作为一个单元的外来物质的反应。不是很多的各种有机体都能够完全分解油。这些形式都很少从水和油退化。混合菌群更有效地破坏了油和碳氢化合物。据估计,仅在西北部的黑海蚌超过每天100立方米的水过滤。各种的生物每天都清洗巨大的杂草。

海洋有机物(他们的行为和状态)是显示油污秽,即他们是环境的生物监测。然而,不仅海洋有机物被管理,而且直接参加处理自然自清洗物产。微生物已知的物种,包括细菌,真菌,酵母,在海洋中它作用是油和碳氢化合物的分解。然而,微生物的坚固作用在与杀虫剂的战斗:本身积累有害的产品,细菌表明海洋环境的污染。几乎没有破坏海洋和生物区系的外部效应,排泄系统失去平衡,平衡正在转移中的外部影响的效果逐渐减弱。

2、保护海和海洋免受污染。

海和海洋的保护不只进行各种水的净化的研究、引进新的方法和技术的清洁,还应制定和确定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文书。1954年伦敦会议提出海洋环境保护,使海洋环境免受污染。这是第一次在人类的历史上定义了义务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法律文件。

195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制定了《日内瓦公约》,但由于该次会议与会国较少以及公约存在的缺陷,只是对当前全球各处的领海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裁决作用。强制执行法律禁止污染海石油、放射性废物和其他物质。

国际公约在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足之处。1973年在伦敦召开了防止海洋污染的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3年的“公约”规定:防止对海洋的污染,不仅是石油,还包括其他有毒液体物质和废物(污水,垃圾船等)。根据该“公约”,每艘船必须有一个证书,船体、机械和其他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不污染海洋环境。该“公约”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排出的水油轮的油含量,超过70吨的船只,必须有清洁压载舱接收,在这样的车厢禁止石油运输。在某些地区完全禁止所有排放油污水,排放400吨以上的油轮和干货船从他们只能下载到岸上的接收设施。所有的运输船只配备与分离设备清洗沥干水分和油轮,设备进行清洁不排放入海的石油残余物的液货船。船舶废水,包括国内,开发的电化学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

俄罗斯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制定了一种净化乳液海洋油轮的方法,完全排除油进入并确保绝对纯度的油轮清洗后的水中无污染。冲洗水添加剂混合物的几种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简单的清洗安装,无需重置与再生的他们供以后使用的船舶污染水或油残留的油轮。使用这样的设施,油轮清洗时可通过污水处理厂,清除固体和脱水残留的油洗净。对于应用系统的治疗港口水域意外泄漏和油污染浮动分离器在距离港口10海里英里的海上,清除海上浮动油和沿海岸碎片。在某些情况下,它是可取的,以防止扩散的油状物是不是机械(吊杆),以及物理和化学方法。用于此目的,油斑或只是背风引起表面活性剂的整个周长。事件的一个主要的泄漏,而使用机械的和化学的方法,包含浮油。建立药物泡沫,漏油事件完全挤压泡沫作为吸附剂,可以重用。这些吸附剂是非常舒适的,因为使用简单的技术和成本。然而,这些药物的大规模生产是不成立的。

目前,被开发的基于瓦砾的工具植物,矿物和综合性物质。主要要求收集油水的表面,使用吸着剂,帮助收集水表面上浮物。这些物质已成功地测试了泄漏的柴油的敖德萨港口。但他还存在一定的缺点,他们不能被用在海上。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找到了解决石油污染的有效手段。但这种技术还不能还原海洋的纯度。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防止污染。

3、海洋沿海水域的保护。

沿海水体保护区、附近区域水设施领域采用一种特殊的制度,以防止水的污染和枯竭。保护区的沿海区边界是确定实际和未来的海水人口和两区的卫生保护。该地区的海水组织提供流行病学的安全,并防止水受到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海区域的宽度通常是不小于2公里。在第一区的卫生保护区不得超过既定的标准比率为降低废水的微生物和化学污染。沿岸海区域的长度和宽度必须至少有10公里。第二个区域的卫生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污染的水和卫生保护区倾倒船舶和工业设施。第二区的边界定义按照国际公约的要求,为国内外海洋的领海边界。

禁止向海里废水排放生产原料、试剂。禁止倾倒工业和生活废水,包括船舶、边界地区的污染水源。评估有机污染程度和性质,超过规定生产标准,根据总体卫生状况和其他直接和间接卫生指标海水污染。倾销、拆除和处置的废水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在按照现行标准电离辐射与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来源的辐射安全和卫生规定的工作。在设计和建筑深刻下降废水的沿海海水,选择下降和演算应该考虑到混合和稀释:沿海洋流的本质和方向,正常风方向和力量,浪潮衰退和其他自然因素。设计、废水长深斜坡工程和技术解决方案应考虑到海洋学因素(深水海流,密度和温度分层的水域、湍流扩散过程等)以促进消除的传入粒子。

计算证明必要程度的净化、中和、消毒,并确定混合和稀释废物水与海水作为原水文数据组成的最有利时间和健康指标。沿海地区的海水的属性在最激烈的时候使用的条件,有强制性协调与卫生流行病控制机构提供能力和排放水在海中,以及选择站点的新设施、改造、扩建,或企业技术改造的条件。组成河流流入大海的水管理区,河口水属性必须满足要求水用于游泳和体育活动取决于这些水域的自然功能。

在有益健康的保护区域允许放射性物质从船流。这条约定起源于1973年国际公约确定船舶污染预防。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在船运行时,保证充足的清洁和流出物的消毒;(2)放电不能导致可看见的浮动坚实微粒的出现,并且不能使水上颜色发生变化。在港口、码头和船舶上,排放的污水,应该通过全市污水排水装置。固体垃圾、废物必须要用特制容器装上船上岸后进行处理。在研究、勘探和开发自然区域,应禁止工业和家庭污水,污染水放射性物质生产和其他废物。大陆架的边界地区,水资源需求属性组成和海水应符合规范要求地区的水资源管理。

4、俄罗斯海洋水域的监测。

按照1958年和1973年的“伦敦国际公约”和“预防污染的波罗的海公约”的要求,海水污染控制研讨会在俄罗斯举行。海洋环境监测由俄罗斯联邦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执行。在俄罗斯的所有海洋水进行化学指标监测,控制海洋污染。建立603个海洋观测站,20个固定水流工作站和11个个海洋实验室。水生生物实验室监测海洋污染的11个水生生物指标,提供每年超过3000个样品的12项指标。

海洋污染控制水平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物理、化学和水生生物指标,水体污染和泥沙,特别是在度假胜地和渔业领域地区的海洋受到强烈的攻击;

海洋中的污染物,在界面上的“水气”发生过程,污染物,其在沉积物中积累的扩展和改造;

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污染浓度的依赖性,这些变化的自然循环过程,特别是经济活动的水文气象模式。考虑温度变化、流量、风速和风向、降雨、大气压力水平,空气湿度等。

地方监视网络允许您迅速辨认污染的领域。当选择的地点位置基于水化学和水文状态、和区域地形。所有海洋监测站是标准的地理视野同步观察,包括近底部图层的水,以及跨越属性(密度、盐度、氧气等)的图层。

监测污染的水平项目或海洋驻地被划分成三个类别。

海洋站1类(单一站台)用于高污染水平迅速找出最受污染区附近的污水和来源。第1类站位于尾部空间河口区,影响农业、废水油基地、海上油田地区的渔业或文化和娱乐价值的领域。削减方案包括一个每隔十年溶解氧、石油和污染物的一两个特定地区。整个方案包括核查每月一次观测结合起来的参数:

存在污染物:石油,有机氯农药,重金属(汞,铅),苯酚,洗涤剂,和区域的特定污染物;

环境指标:溶解氧,硫化氢,氢离子浓度,生化需氧量5天,硝酸盐氮,氨氮,总氮,磷,磷酸盐,总磷,硅;

水文气象要素模式:海水的盐度、温度,空气和水方向流动的速度、透明度、海水颜色。

海洋站2类别(单站或地点)用于确定污染的程度和趋势中污染最严重地区和城市、港口、沿海水域和河口、海湾以及工业综合体、采矿、农业径流、交通和渔业等领域的位置及其变异性。

海洋站3类别旨在获得污染的本底资料,系统地介绍发展研究其季节和年际变化,以及定义的元素的化学物质的平衡。它们位于海水域,凡有较低级别的污染,或在较清洁的水域,每季都进行一次观测。

目前,俄罗斯海洋面临着巨大的自然影响。特别是黑海和里海,在过去10年中在人为影响下几乎完全改变了其生态系统的自然因素。白令海和巴伦支海的放射性废物处置造成很大的污染备受关注。

自然水资源的保护,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挑战。一次又一次我们听说水环境的危险境况,但到现在为止,仍有很多人我们将有时间来处理所有困难。然而,人类对水环境的影响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善的情况下,需要有针对性和测得的响应。在水生环境中负责任的和有效的政策将是可能只有当我们已经积累了良好的数据的当前状态的环境,以证据为基础的知识,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开发新的方法,以减少和避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苏云天.俄罗斯国家海洋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2,(04).

[2]谢素美、徐敏.海洋环境保护价值探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04).

[3]岳昂.海洋资源保护方法研究[J].学理论,2012,(32).

[4]窦博.俄罗斯海洋发展前景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5]江南.海洋污染何日休[J].观察与思考,2010,(09).

[6]郭旭.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海洋数据集和数据库[J].海洋信息,1999,(02).

[7]王四海、孙运宝.俄罗斯海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现状与潜力探析[J].海洋科学,2010,(08).

[8]НовиковЮ.В.Экология,окружающаясредаичеловек.М.1998.

[9]ВершининА.ЖизньЧерногоМоря.М.:МакЦентр,2003.

海洋污染的建议篇8

海上石油污染,是指船舶或其他海上装置在正常营运或发生事故时,溢出或排放油类货物、燃料油或其他油类物质,对海洋环境产生的污染。①其主要来源于海上船舶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船舶碰撞溢油事故、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以及陆地废油排放。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致使海洋环境污染日趋加剧,其中海洋石油污染尤为严重。它不仅影响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平衡,也会给沿海地区居民生活和关联产业带来危害。1967年的“toRRYCanYon”油轮在英格兰西南海岸触礁,溢出原油约12万吨,对海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严重污染。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对油类运输安全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利用法律手段对海上溢油进行规制。1978年的“amoCoCaRDiZ”溢油事故和1989年的“eXXonVaLDeZ”溢油事故进一步对海上溢油的国际法律规制起了推动作用。

我国与世界石油资源相比,具有技术和经济意义的陆上石油资源相对贫乏,海上石油开采与海运进口石油已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钻井平台溢油和船舶溢油事故也频有发生。2011年6月4日,我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田——蓬莱19-3油田发生了泄油事故,导致5500平方公里海域被污染,870平方公里海水从一类水质降到了劣四类,渤海湾沿岸渔民的水产养殖业蒙受了巨大损失。这次事故暴露了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行政处罚力度不够、赔偿范围不明确、未设立损害赔偿基金等问题。这一事件带来的不仅仅是对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更是对海上油污法律规制体制的拷问。

本文试图通过对海上油污防治的国际法律规制体系和其他国家的法律实践进行分析,对比我国海上油污防治法律机制的现状,指出我国法律防治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建议,期望能对我国海上油污法律规制体系的完善有所帮助。

一、海上油污防治的国际法律实践

(一)国际公约对海上油污的法律规制

随着海上石油运输与资源勘探开发的迅猛发展,海上油污问题不断涌现,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需要用法律手段来控制管辖水域以内的油类作业。国际社会相继出台了多个专项公约规制海上溢油污染,包括溢油污染预防、应急反应及海上油污损害责任和赔偿三个方面,形成了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框架,多个专项国际公约共同调整的法律规制体系。

1.框架性公约——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该公约第194条对船舶和海上石油勘探污染进行了规定,要求各国尽量减少来自船只、用于勘探或者开发海床和底土的自然资源的设施及装置的污染,尤其是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和处理紧急情况,保证海上操作安全,防止故意或者无意的排放。②并规定了船只及勘探设施和装置的设计、建造、装备、操作以及人员配备的措施。公约第211条针对来自船只的污染问题,就各国制定法律规章、适用国际规则和标准作了规定。该法奠定了海上溢油污染法律规制体系的基础。

2.相关专项国际公约

(1)海上油污预防方面

该类公约主要是指《1954年国际防止海洋油污染公约》和《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maRpoL73/78)。

《1954年国际防止海洋油污染公约》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制定有关船舶排放油污和油污入海规则的国际公约,规定了适用对象船舶、禁止油类排放的区域、排放标准、排放设施和接收设施要求等。公约在1969年的修订中将禁排区由近陆海域50海里以内扩大到所有海域。在1971年的修订中,对油舱的尺度进行限制,从而减少了船舶碰撞或搁浅时的泄油量。③但是该公约仍存在对象船舶范围狭窄,没有规定入海溢油的处理方式,缺乏强制性规定等问题。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旨在消除故意排放油类及其他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的情形,将无意排放造成的损害减至最低限度。它将防治范围扩大到化学品、包装类有害物质、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提高了对油污排放总量的限制要求——从1954年公约规定的1/15000减少到1/30000。而且对船舶排污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7万吨以上的油轮安装有分离的压载舱装置,避免水油混装。该公约与其1978年议定书合称为《73/78防污公约》(maRpoL73/78),较为全面地规定了防止船舶污染的要求,带有一定强制性。

(2)海上油污应急反应方面

1967年“toRRYCanYon”油轮触礁造成的巨大损失让各国开始考虑采取何种措施来保护其领海区域免遭污染。因此,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应运而生。该公约第一次明确了沿海国为了使其海岸线免于遭受即将发生的污染危险而采取措施消除污染的权利。1990年为了开展抵御大型溢油事故应急防备和应急反应的国际合作出台了《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该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建立国内溢油应急反应机制,制定溢油应急反应计划,对不完全具备溢油应急资源、技术的国家及地区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该公约将国际社会被动、临时地抵御海洋油污危害,转变为积极主动地防备和反应。

(3)海上油污损害责任和赔偿方面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与《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共同构成了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内容。《民事责任公约》及其议定书规定了严格责任原则,明确油污损害发生时责任由船舶所有人承担,除非其能提出公约规定的免责事由。明确了船舶所有人的赔偿责任限额及强制保险义务,确定了油污损害的范围,即油污直接造成的损害、进行预防的费用及采取预防措施导致的进一步的损害,包括实际或将要采取的合理恢复措施的费用。1971年出台的《基金公约》对《民事责任公约》作了有益补充。该公约作了如下规定:①基金来源。由各缔约国国内每年进口石油量15万吨以上的石油公司依法缴纳;②基金对受害方补偿的条件。首先按照《民事责任公约》进行赔偿,在船舶所有人免责或无力赔偿的情况下按照《基金公约》进行补偿,并对超出《民事责任公约》最高限额的部分进行补偿;③确立了基金对船舶所有人及其保证人的补偿额度。成立国际油污赔偿基金会,负责赔偿机制的具体运作。

鉴于以上两个公约未对追偿的请求种类作明确规定,国际海事委员会于1994年出台了《油污损害指南》。该文件根据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认可的追偿请求范围确定请求种类,适当地考虑了国际油污赔偿基金所确定的标准,④采用了含义能被不同法系的国家接受的术语,并将“纯经济损失”纳入到赔偿范围。“纯经济损失”是相对于直接损失而言,指“因此种有形灭失或损害以外的原因遭受的资金损失”,采用“近因原则”,根据损失与污染损害之间的密切联系程度来判断是否予以赔偿。赔偿范围一般包括:捕鱼、水产养殖及类似行业;提供诸如旅馆、饭店、商店、海滨设施及相关活动等旅游服务;经营脱盐厂、晒盐场、发电厂和依靠输水进行生产或冷却处理的类似设置。⑤该文件不是国际公约,但是当事人一旦选择,就具有法律效力。此外,各国可以依据《国际油污基金索赔手册》进行油污损害索赔。《索赔手册》是向国际油污基金组织提出索赔的指导手册,由基金组织制定,为各成员国广泛接受。1996年《国际海上运输有害有毒物质的损害责任和赔偿公约》出台,其适用于散装油类、其他散装液体物质、危险物质、液化气体等。⑥该公约要求设立基金,融合了《民事责任公约》和《基金公约》的赔偿规定,形成双层赔偿机制。

除了以上对石油航运污染进行法律规制的公约,2001年出台的《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针对船用燃油泄漏进行了规制。该公约将适用的对象范围扩大到任何类型的海上船舶,扩大了责任主体的范围,将船舶登记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管理人和经营人⑦视为船舶所有人,规定了其承担的严格责任和相互之间的连带责任。

3.海上钻井平台溢油的法律适用问题

纵观整个国际法律体系,没有一部有效的国际公约专门调整海上移动式装置的法律关系,甚至有关的法律条文也极为少见,因而其法律适用在实践中常常引起争议。

1977年,《勘探开发海底矿产资源引起油污损害的民事责任公约》在英国伦敦签署,专门规定了如何规制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引起的油污损害,但是该公约未生效。同年,国际海事委员会在里约会议上研究制定了《1977年海上移动式装置的国际公约草案》,要求适用于船舶的海事国际公约同样也适用于海上移动式装置。⑧1994年10月,“悉尼公约草案”出台,该草案针对钻井平台的特点做出了一定的修改,但仍然要求将船舶溢油相关海事公约适用于海上移动式装置。《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第2条第4款对“船舶”的定义为:“系指在海洋环境中运行的任何类型的船舶,包括水翼船、气垫船、潜水船、浮动船艇和固定的或浮动的工作平台等。”⑨可见,部分海事国际公约将移动式钻井平台解释为船舶,将船舶溢油条款直接适用于钻井平台。《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第2条规定,“近海装置系指从事天然气或石油的勘探、开发或生产活动或油的装卸的任何固定或浮动装置。”故该公约同时适用于钻井平台。而《民事责任公约》和《基金公约》等损害赔偿方面的公约则将平台溢油问题排除在外。因此,在对海上钻井平台的溢油事故进行防备应急时可遵循相关公约,而索赔等事项需要各国国内法进行规制。

笔者认为,钻井平台可以在海上自由移动,与船舶类似,但是其与船舶不同。比如,在海上作业时,钻井平台一般都固定位置,保持其稳定性,其会面临井喷、爆炸等船舶无法遇到的危险,其管理和运营都被划分为海上石油工业,并非航运业等。因此,规制船舶溢油的公约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钻井平台溢油,国际社会应当针对钻井平台溢油的特点制定专项公约。

(二)各国法律实践

纵观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拥有比较完善的预防应急体系及事故赔偿与索赔机制,但是其在溢油赔偿方面的立法模式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不加入公约,建立国内的法律规制体系,依靠国内体系运转,如美国;另一种是在按照国际公约的机制运作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国内法律规制机制,运行国际和国内两套制度,如加拿大。下面笔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对发达国家的法律实践逐一剖析。

1.美国的法律实践

美国以《1990年油污法》为核心,结合《水质改善法》、《深水港口法》、《港口和油轮安全法》等法规建立了海上油污法律规制体系,并建立了保障法律实施的执法体系。

(1)海上溢油防备、应急反应体系

《油污法》总结以往大型海上溢油事件的经验,要求建立国家和地方指挥中心,加强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与溢油事件当事人的沟通。基于《油污法》规定,美国建立了由国家溢油应急反应指挥中心、州政府及相关的地区联合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指挥体系。国家溢油应急反应指挥中心隶属于海岸警备队,由内政部、联邦环保总署、交通部等16个政府部门组成,负责制订全国海上油污防治工作计划,统一指挥各州政府和地方的应急反应工作,对所有清污机构、设备和物资进行备案,在溢油污染风险最大的地方配置应急反应必需的物资和设备。当溢油发生后,该中心的常设机构将根据溢油的种类、地点进行指挥监控。各州政府主要负责该区域内溢油防治工作的规划和协调,各地区设立地区委员会,负责进行溢油防治的具体工作。

美国海岸警备队在防治油污的行动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海岸警备队成立了由国家溢油应急反应指挥中心管理的国家突击队,专门用来对油类和有害物质的污染事故做出响应。国家突击队配备了先进的装备,定期进行训练,利用卫星跟踪监测系统确保海上运输安全。

此外,美国将海上油污的清污工作市场化。清污公司与船舶或者石油公司达成一致,通过签订合同明确溢油事故发生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清污工作。

(2)海上溢油损害责任和赔偿机制

《1990年油污法》将责任方的范围定义为“拥有、经营或光船租船的任何人”,不包括航次租船人和定期租船人。规定溢油事件发生时,由船舶所有人承担责任,其他责任人负有连带责任。该法按照油轮吨位的不同及清理的难易程度规定了责任方的责任限额,金额比以前立法提高了8倍。并规定了不得行使责任限额的条件,比如发生重大疏忽或恶意行为,船舶所有人或其雇员不遵守美国对经营船舶的规定等。另外,油污责任方享有抗辩事由,即不可抗拒的天灾、军事战争以及第三方的行为。但是此抗辩事由只适用于船舶所有人,其雇佣人和人造成的事故船舶所有人仍要负责。该法将纯经济损失纳入索赔范围,具体包括自然资源损害,合理的评估费用,受损方的经济损失,无法利用自然资源谋生而产生的损失,政府税收的损失,油类清理增加公共服务的费用等。同时要求所有进出美国港口的船舶必须持有“财务证书”,以确保油污发生时船方有能力进行赔偿。

(3)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

依照《1990年油污法》的规定,美国政府建立了国家油污基金中心和溢油责任信托基金。美国国家油污基金中心由美国海岸警备队管理,主要负责提供清污资金,对自然资源损害进行评估,对索赔者进行赔偿,向油污责任方追缴赔偿费和清污费,向船东和船舶经营人颁发油污财务责任证书。⑩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后,国家油污基金中心将指派事故处理小组与现场协调员密切配合,确保对溢油事故的迅速反应。同时,美国政府设立了10亿美元的溢油责任信托基金,由油污基金中心进行管理,用于补充赔偿超过船东责任限额的油污损害。基金由紧急基金和主要基金组成。前者用来支付溢油事故发生后的清污费用,后者则用于对自然资源的评估,恢复生态环境以及对健全海上油污应急系统的科研工作。

2.加拿大的法律实践

加拿大是国际上最早运用法律手段设立海上溢油赔偿制度的国家,建立了以《航运法》为核心,《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气管理法》、《加拿大环境保护法》、《北极水污染防治法》等法规共同规制海上油污的立法体系。《航运法》是西方国家最早出台的规定溢油责任的部级综合性法规。

(1)海上溢油防备、应急反应体系

加拿大法律将运输部规定为溢油应急反应体制的主管机关,其他部门配合协调溢油管理与应急工作。运输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溢油应急反应计划,对船舶进行检查和调查,对违法船舶采取滞留措施,对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组织颁发证书,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等。加拿大海岸警备队和环保部也在海上溢油反应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海岸警备队负责协调国内溢油管理与防备工作,统筹船舶溢油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反应工作,并负责海上溢油清污的研究工作。环保部则提供油污的有效反应技能来保护敏感的生物资源和海洋环境,支持研究溢油行为的全国性项目。

加拿大溢油应急组织由部级溢油应急组织和地区级应急组织组成,由海岸警备队指挥。前者的应急队伍为部级溢油应急队伍,专家组为部级海运顾问理事会,主要负责处理北纬60°以南加拿大海区发生的船舶溢油事故和不明原因的溢油事故。(11)后者的应急队伍由企业组成,专家组为地区级海运顾问理事会,主要负责进行地区级的溢油应急反应工作。企业应急反应队伍是依法注册成立并由运输部认证的法人组织,由政府为其提供基金,分别负责指定范围内的海上溢油应急反应工作。加拿大的溢油应急反应制度联合了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力量,政府负责立法、指导全局,企业负责具体的救援和清污工作。

(2)海上溢油损害责任和赔偿机制

加拿大的海上溢油防治法律体系将赔偿的地域范围扩大到加拿大领海以外,只要是加拿大管辖的水域即可,并适用于发生海上溢油事故的“任何船舶”。加拿大实行严格责任原则,采用了与《民事责任公约》相同的责任限额和免责条款。

(3)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

加拿大在1971年修订《航运法》时,设立了海上污染赔偿基金。1989年用船舶油污基金(SopF)代替了原基金,采用了与国际公约一致的赔偿制度。加拿大国内基金来源于石油公司的摊款和政府税收,由SopF统一管理。主要有以下用途:支付高于公约规定的赔偿部分,在公约规定的赔偿限额基础上,增加了最高限额为1亿加元的补充性赔偿,每年根据消费价格指数变动进行相应调整(12);支付船东无力赔偿或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支付不属于加拿大领海但在加拿大捕鱼区以内发生的油污损害赔偿;支付无法找到肇事者的油污事故的赔偿。

发生溢油事故时,SopF预先垫付清污费用和部分赔偿,然后再向责任人、保险公司和国际机构索要应由他们承担的赔偿额。这样可以使受害者不至于遭受过分的损失。为了方便管理,国际基金也由SopF统一收取后向国际油污赔偿基金会缴纳。加拿大国内基金与国际基金相互补充,前者提供具有先行支付功能的资金保障,后者提供事后的资金保障,成为世界上较为完善的基金赔偿模式。

二、我国海上油污防治法律的现状与缺陷

(一)立法现状

我国已加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在其1992年议定书生效后,我国加入该议定书)、《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以及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等公约。针对我国加入的公约,我国立法相应地进行了补充修订。

1.国家相关立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该法虽未对海上油污进行专门规制,但是其对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海上油污。该法规定了政府部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职责,任何人都需依法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废弃物,建设海岸工程和开发海洋石油资源。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造成污染的单位和当地环保部门需采取应急措施,污染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该法是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进行法律调整的综合性法规。它明确要求国家海洋和海事主管部门分别制定全国海洋石油勘探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计划和船舶重大海上溢油事故应急计划,并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沿海地区可能发生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也需制定应急计划进行备案,并在溢油事故发生时按应急计划采取措施。该法明确规定勘探开发海洋石油需编制溢油应急计划,违法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给予警告及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它还规定了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制度,要求按照由船舶所有人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的原则,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由此确立了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和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原则性规定。

此外,该法第90条对污染海洋环境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做出了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须排除危害,赔偿受害者的损失,但损害完全由第三者造成的除外。相比较《民事责任公约》而言,《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对宽松,船舶所有人免责的几率加大。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我国《刑法》第338条规定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2011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其进行了修改,将罪名调整为“污染环境罪”,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重大海上溢油事件可以适用此条款。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该条规定确定了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海上油污的索赔诉讼问题可适用该条款。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该法第97条规定,受损方在船舶事故造成油污损害后,不仅可以要求船舶所有人赔偿,也可以要求承担船舶所有人溢油损害赔偿责任的保险人以及其他提供财务保证的人赔偿。后者被起诉的,可以要求船舶所有人参加诉讼。这一条在我国诉讼制度中确立了直诉保险人的制度。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该法第208条第2款规定,符合民事责任公约规定的油污损害的赔偿请求,不能依照《海商法》的规定享受相应的责任限制。可见,具有涉外因素的海上油污损害事件依据国际公约承担责任,其他则适用《海商法》的相关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该条例第一次系统全面地确立了我国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机制。它明确规定此处所称的“船舶污染事故”包括船舶海上溢油事故,并对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做出规定:①赔偿原则。由造成污染损害的责任人,消除危害,赔偿受损方的损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原因造成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承担责任;②赔偿限额。按照《海商法》规定的责任限额执行,海运的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造成我国管辖海域污染的,按照我国参加的相关国际条约的有关规定执行;③建立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明确规定除了1000总吨以下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其他在我国海域内航行的船舶的所有人均应当投保责任保险或取得财务担保;④细化基金管理制度。要求依法设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基金的运作。基金来源于在我国水域内接收海上运输的持久性油类物质货物的货主或人。该条例只适用于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造成的石油污染,对于钻井平台、输油管道的溢油如何处理没有涉及。

(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

该条例旨在防止、减轻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的污染损害。条例中规定了负责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的管理部门,即国家海洋局及其派出机构,并对预防溢油事故的发生、应急及事后赔偿作出了规定。条例中规定了钻井平台的防污设备标准,要求有关部门经常检查海上储油设施、输油管线是否符合防渗、防漏、防腐蚀的要求。事故发生时要依法上报、采取清污措施。对违法造成事故者进行行政处罚。海洋局出台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贯彻实施该条例。

除了以上法律法规外,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拆船污染环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采登记管理暂行办法》《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规范也涉及到了海上油污的法律规制。

2.地方性法规

我国沿海各省市为了实施国家相关立法,根据省内海洋污染情况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2000年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是我国第一个海域环保地方性法规。该条例确定了“谁污染谁承担”的责任原则,明确了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和应急处理主管部门的职责。山东省出台的《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在处理海洋污染的问题上采取了分工负责的规定。其他省市也规定了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规章,如《天津市海域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江苏省海岸带管理条例》、《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保护规定》等。

2010年山东省出台了《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和损失补偿费管理暂行办法》和《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评估方法》,弥补了我国在海洋生态补偿方面的法律空白。该法明确了用海补偿原则和责任主体,是我国首个涉及海洋生态方面的补偿和赔偿办法。依据该法,合法建设项目用海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改变的也要补偿损失。该法明确规定海上溢油污染属于海洋污染事故,应依法缴纳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和补偿费。在溢油事故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该法代表国家提出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要求。规定中对赔偿费、补偿费的管理征收主体、费用用途做出了具体规定。《评估方法》则提供了沿海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等对海洋环境尤其是生物资源造成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2011年渤海湾溢油事件中,责任方依据相关法规,只能受到上限为20万元的行政处罚。但根据该法,其须缴纳的生态补偿费用高达2亿元。《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和损失补偿费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在我国海上溢油的索赔方面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立法的缺陷

1.缺乏专项法规

从以上对我国立法现状的分析可见,我国没有出台规制海上溢油问题的专项法规。《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仅针对海洋环境污染做出了规定,未就海上溢油问题进行专门规制。《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分别对海上钻井平台溢油和船舶溢油进行了规定,是我国针对海上油污进行规制的较为全面的法规,但其也只是以条例形式出台,不及法律效力高。而在地方立法中,也仅在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中对海上溢油问题有所涉及。

另外,由于对海上油污的规定散见于各个法规中,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不便。对于不具有涉外因素的海上溢油事故的法律适用,实践中的做法比较混乱,有的适用国际公约,有的适用《海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理论界也未达成共识。因此,我国急需出台一部规制海上溢油的专项法规。

2.现有法律规定滞后

在2011年的渤海湾溢油事件中,根据最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85条规定,责任方康菲公司将受到上限为20万元的行政处罚。这样的处罚力度无法弥补此事件带来的巨额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相比而言,在墨西哥溢油事件中,石油巨头Bp公司需要缴纳的首笔清污费用已高达6900万美元。根据《基金公约》规定,平均每起事故能够获得151.6万英镑的赔偿,约是我国每起事故所获赔偿的4.8倍。我国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参照国际公约做出更严格的修订。

3.有关损害赔偿的规定过于模糊

尽管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规中对建立海上油污损害基金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并没有出台具体实施方案。而且我国未加入《基金公约》,在发生涉外因素的海上溢油案件时,清污费用得不到优先充分的补偿。基金制度的缺位致使船东无力赔偿或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无法得到充分赔偿。

我国相关法律对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未进行具体细致的规定。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规定,载运2000吨以上的散装货油船舶需进行强制保险;《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除了1000总吨以下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其他在我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船舶的所有人应当投保责任保险或取得财务担保。显然,这两条规定过于简单,未对具体的投保程序、数额作出规定,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易操作。

4.海上油污索赔立法存在缺失

目前我国仅有山东省出台了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和赔偿方面的法规,国家层面未出台相应法律法规,造成我国在海上溢油事故发生以后进行索赔的范围不确定,评估标准模糊。大连输油管道溢油事件的后续索赔问题已经暴露出这一缺失,全国性《生态补偿条例》亟待出台。

此外,在海上油污事故的索赔主体和诉讼中原告的资格限定问题上,我国也存在不足之处。我国的索赔主体并未明确限定,而在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中,有权请求赔偿的主体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因漏油或清理工作而财产受损的人,丧失工作收入或获益机会的人、酒店所有人、旅游业经营者等。另外,依照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有权提起诉讼,但并未明确索赔机关的具体范围,其他法规也未进行规定,有待进一步明确。

(三)我国执法现状

我国于1998年加入了《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由交通部作为履行公约的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作为履行公约的主要职能机构,从国家到地方建立起“国家、地方、港口、船舶”四级海上油污执法体系。

1.海上油污预防方面

对海洋石油的勘探,我国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海岸工程的建设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的研究阶段对海洋环境进行科学调查,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再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监督。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由海洋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环保设施的拆除和闲置也需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预防船舶溢油方面,我国高度重视船舶的安全检查,规定所有船舶均有监视海上污染的义务,并在沿海和长江水域设置了多个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在珠江口等重点水域实施了船舶定线制,以防止船舶碰撞导致溢油事故的发生。

2.海上油污应急方面

(1)制定应急计划。我国海事局在广州等港口制定的溢油应急计划的基础上,参照国际公约及其他国家实践,制定了《全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国家海洋行政部门制定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除此之外,我国现有的应急计划还包括全国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海区和港口水域溢油应急计划等。

(2)建立指挥机构。在船舶溢油体系中,全国海上溢油应急指挥部由我国海事局担任,地方应急组织指挥机构设在地方海事局和港口水域所在地的海事行政主管机构。二者分别负责在全国和本辖区范围内实施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编制经费预算,审查溢油应急防治队伍和设备器材的配置,协调跨区域重大溢油事故的应急反应,组织日常培训和演习等。港口水域应急指挥部还要负责接受溢油事故报告,作出评价并通报,进行现场指挥。在海洋石油勘探溢油应急体系中,则以海洋局为带头部门,由公安部、交通部等十一个部门协同配合工作。海洋局负责制定应急计划,协调各部门一致行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3)成立溢油应急防治队伍。船舶溢油系统中主要包括两支队伍。一支是国家在沿海城市如烟台、秦皇岛成立的船舶溢油应急技术中心,另一支是各沿海省市政府部门、清污公司、码头建立的专业或兼职的溢油应急防治队伍。在平台溢油事故中,主要依靠石油公司自身人员和政府组织的相关人员进行应急行动。

(4)建立海上溢油监测系统。溢油事故发生后,通过船舶、航空、卫星等手段对溢油源和溢油进行跟踪监视,地方和港口应急指挥部组织监测溢油和受溢油污染的水域及资源。

(5)建立国际合作关系。我国与俄罗斯、日本、韩国制定了“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成立了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海洋污染防备反应区域行动中心,共同抵制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重大溢油事故。我国与韩国也就黄海油污防备、应急问题签订了协议。

(四)执法缺陷

1.执法体系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

我国将海上油污治理管辖权授予了海事、渔业等多个主管部门。这种多头分工模式一方面可能造成在某些溢油事故中多个部门的管辖权重叠,另一方面也会机械地将溢油事故的处理管辖权割裂,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形。并且,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的具体工作基本上是由交通部海事局下属的各沿海港口溢油应急反应中心来完成,基于其有限的职权和地位,在协调各政府部门共同应对事故时,存在一定障碍。

2.应急计划执行力不够

虽然从国家到地方、港口都制定了相应的油污应急方案,但各个部门、行业、公司在海上油污应急事务上联系较少,作业程序自成体系,各层次油污应急计划出现了条块分割的局面,纵向和横向协调机制不够完善。资金重复投入问题严重,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另外,我国现在尚未建有部级统一的溢油防治队伍,清污力量薄弱。应急设备配置不足,大多数港口应急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都不能达到要求,许多海上石油勘探作业者配备的溢油应急设备不能满足应对较大溢油事故的需要。

3.缺乏应急专项资金

我国现在尚未建立海上油污基金,在财政部和交通部联合制定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中,也未对应急基金作出专门规定。在实践中,负责应急处理的单位每年垫付的大量监测、清污费用常常得不到及时补偿,以至于出现“谁清污谁吃亏”的现象。(13)相关部门为溢油应急工作垫付大部分费用,会影响其他业务的开展。这样不但降低了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应急反应体系作用的发挥,降低了治理溢油污染的效果。

4.海上溢油信息公开执行力度差

在大连输油管道泄漏和渤海湾油田溢油事件中,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没有及时向公众披露信息。甚至渤海湾溢油事件是通过一条微博信息才使公众知晓。这反映出我国政府部门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滞后性,导致了我国公众对溢油风险了解甚少,防油污的环保意识薄弱。因为没有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使得我国在发生溢油事故之后,无法及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5.海上油污索赔机制未依法建立

尽管我国致力于建立“预防、应急、赔偿”三位一体的溢油应急管理模式,并在《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索赔和赔偿”的规定中也写明“关于油污损害的索赔与赔偿,按《民事责任公约》和国务院规定的船舶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等具体办法执行”,但相关细则并未出台,索赔机制也未建立,致使各地在处理溢油事故和事后索赔方面无所适从。

四、我国海上油污防治法制的完善

通过对海上油污的国际法律规制体系以及美国、加拿大法律实践的分析,综合我国法律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完善建议。

(一)出台专项法规

1.制定船舶和平台溢油的专项法规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立法体制,出台《油污法》,对海上油污的法律防治进行系统规制。在平台溢油方面,明确规定勘探开发石油作业者的责任。我国进行海上石油开采的多是国有企业,务必要将政府和企业职责分开。将企业的责任额量化,加大处罚力度,使其认识到惩罚的金额远远大于用于预防的成本。在损害赔偿方面,赔偿范围可以借鉴船舶溢油的规定。为了使受害方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得到较好的赔偿和补偿,应当为海上石油勘探设立强制责任保险。在具体的制定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国外很多大型保险公司都制定了“移动式钻井平台一切险条款”。另外,油污险、井喷控制费用险、第三者综合责任险以及额外费用险等适用于移动式钻井平台的特殊保险也都设置齐全。(14)很多国家的船东互保协会也对钻井平台的保险作了规定。应急反应方面则可以适用船舶溢油的相关规定。在船舶溢油方面,规制的公约和各国实践较多,我国可以借鉴其规定,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细化。具体内容将在下面部分详细阐述。

2.出台生态补偿专项法规

我国应当建立全国性质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法》,以明确用海补偿原则和责任主体。可以参考已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对违规建设项目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者进行处罚,对合法建设项目用海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改变者要求补偿。针对收缴赔偿费、补偿费的主体、程序和费用用途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二)细化索赔规定

1.确定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

世界各国都将严格责任制作为归责原则。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也是这样规定的。另外,我国《海商法》中规定,船舶碰撞引起的损害适用过错原则。但也表明符合民事责任公约规定的溢油损害的赔偿请求不适用此原则。因此,当船舶碰撞引起海上油污损害时仍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免责事由的内容可以借鉴《民事责任公约》和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主要包括:不可避免的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所引起;完全是由第三者行为或不为所引起;由负责灯塔、其他助航设施管理的政府或主管部门在履行其职责时的疏忽或其他过错行为所造成;由受损方的行为或不为所引起的。海上石油勘探溢油事故的免责事由可以参照以上规定,包括不可避免的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及第三者行为或不为所引起等事由。

2.确定责任主体和责任限额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法律,将船舶所有者和船舶经营者都纳入到责任方范围内。经营人是指“任何人,包括但不限于船舶所有人、光船租赁人或对船只的经营负有责任的合同者,对船只的建造、修理、碰撞或销售负有责任的人也属于经营人的范畴”。(15)经营人有权利控制船舶,能够发现溢油,有能力防止或减少油污损失,因此将其纳入责任方。另外,当我国建立了强制责任保险和赔偿基金制度之后,按照公约的规定,基金、保险人或者其他财务保证人也应纳入到赔偿责任主体的范围内。另外,根据我国目前航运业和石油货主的承受能力和油污损害索赔水平,《民事责任公约》1992年议定书规定的限额相对较高,因此可进行分档限制,对具有涉外因素的油船适用该议定书规定,非涉外因素的船舶适用《海商法》中有关规定。

3.确定索赔主体和赔偿范围

实践中具有索赔资格的主体不确定。建议由具有海洋环境监管权的部门成立索赔委员会,负责提出索赔请求,同时受到损失的个人和单位也有权利索赔。我国可以借鉴《油污损害指南》和美国《油污法》的规定,将纯经济损失纳入到赔偿范围,采取“近因原则”适当予以赔偿,并根据司法实践严格制定赔偿的标准,主要包括必须具有实际发生的可量化的经济损失,该损失与溢油具有因果关系,请求人在经济上依赖于受损的自然资源的程度,其业务活动在直接受污染影响地区的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请求人自身能减轻损失的范围,损失的可预见性等。(16)暂且将赔偿范围限定为:自然资源损害,合理的评估费用,受损方经济损失,无法利用自然资源谋生产生的损失,政府税收的损失,油类清理增加公共服务的费用等。

(三)建立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我国现有法律规定,除了1000总吨以下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其他在我国管辖海域内行驶的船舶的所有人应按照规定,投保责任保险或取得财务担保。海事局也以通知的形式要求1000总吨以上的中国籍国际航行及沿海运输船舶必须进行投保。(17)结合国际上的法律规定,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保险标的与保险金额

保险标的主要包括油船,矿石、石油、散粮兼用船,货轮,外轮等实际运载散装油类货物的船舶的溢油损害责任。此处“散装油类”将燃油包括在内。保险金额根据船舶的安全状况和发生溢油损害的风险程度而定。国际航线的油轮,应按照燃油公约规定的强制保险的船舶吨位下限进行保险,沿海油轮则根据国内法规定的赔偿限额来制定。为了有效保护受损方利益,保险金额不得低于最高赔偿限额。

2.保险公司和保险责任

我国具有承保资格的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以及国内其他财产保险公司。我国应当允许外国保险公司参与该项保险业务,以符合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具体实践中,可由数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分摊风险,如2008年至2009年度的江苏省船舶污染责任保险项目,即由中国人民保险、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永安保险4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保险责任应当与引起事故发生的船舶所有人的赔偿责任相一致,其具体内容包括:因海上溢油引起的损害、防污和清污的费用、救助费用、罚款、生态损害补偿等。

(四)建立损害赔偿基金制度

《基金公约》合理的规定和完善的运行机制为我国提供了良好的运作模式,但是我国目前清污能力较弱、赔偿制度不完善,巨额的摊款会大幅增加我国石油企业的压力,并且我国现阶段还不能按照《索赔手册》的要求提供充分的索赔证据。因此,建议借鉴加拿大的双层赔偿基金体制,先在国内建立赔偿基金制度,待一定发展之后,再加入《基金公约》。具体如下:

1.基金来源和用途

根据《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我国管辖水域内接收从海上运输石油的货主,每接收一吨石油,需要向基金缴纳0.3元。(18)而未对基金产生的孳息、罚款及追偿的赔款的用途作出规定。笔者建议将这几项纳入基金范围,并借鉴美国做法,基金成立之初由国家财政预先投入一定资金,随着基金的发展,再从基金中偿还该笔费用。收缴的基金可分为应急基金和主要基金,前者用于在溢油事故发生时的清污、救援费用,后者用于科研、恢复生态环境。赔偿的范围主要是超出溢油责任者最高责任限额或无力赔偿的部分、免责时的损失以及无法找到责任者时的损失。

2.基金管理

建立国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管理委员会。《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只表明赔偿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未说明管理委员会的性质。综观国际公约和各国规定,管理委员会是以法人的地位参与赔偿、诉讼工作。我国也应赋予管理委员会独立的法人地位,并赋予其代位求偿权,在进行赔偿后,有权向造成油污损害的责任者、保险人或其他财务担保人进行追偿。

3.索赔程序

除了《管理办法》中已规定的申请人范围、申请程序外,要进一步细化流程规定,包括索赔人应当提交的索赔申请书、证据,索赔材料的审核程序,对事故的调查程序,对损害的评估标准等。

(五)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初步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其在实践中尚存在主体模糊等问题。我国应当通过司法解释完善现有规定。首先,明确原告的范围。污染环境损害了公众的利益,因此,不但要确立具体的国家机关和有关组织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地位,也应当赋予公民个人提起诉讼的权利。同时可以规定原告的顺位,给相关国家机关限定一定的时间,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起诉讼,则由其他主体提起诉讼;其次,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案范围、诉讼程序、管辖法院等作出具体规定;最后,可以配套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基金,当公民和有关组织提起诉讼时,由基金予以有力支持。

(六)完善多种处罚措施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中,多采用行政手段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规制,如给予警告和罚款。并对民事赔偿归责原则及措施做了原则性规定,同时在刑法中将严重污染环境行为作为犯罪进行规定并施以相应刑罚。可见我国在海上溢油的法律规制问题上采用了行政、民事、刑事三种手段,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三种措施未能有效发挥其功能。笔者建议,提高行政罚款数额,迫使石油运输者和石油勘探开发者谨慎作业,在民事法规中,明确规定责任主体、责任限额和赔偿的有关事项。同时进一步加大刑法调控海上溢油污染行为的力度,对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启动刑事调查,追究刑事责任。通过综合运用这三种手段,使我国防治海上油污相关法律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七)完善海上溢油执法与应急反应体系

2013年我国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将中国海监、中国渔政、边防海警以及海上缉私警察四支队伍整合统一,成立海警局,开展海上维权执法,拟订海洋发展规划,监管海域使用,保护海洋环境。并设立了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统筹海洋重大事项。海警局统领海上执法力量,有效解决了执法力量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笔者认为,我国海警局在海上溢油应急方面可以充分借鉴美国及加拿大海岸警备队发挥的职能作用,依法统一指挥国内溢油应急管理与防备工作,协调各溢油应急组织,统筹溢油防治应急工作。我国应结合本国的国情不断完善海上溢油执法与应急反应体系。

1.建立溢油指挥中心

在国家、地方和港口建立海上溢油应急反应指挥中心,由海上执法部门管理。并设立常设机构,由政府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便于在发生事故时及时调动各部门力量。

2.健全溢油应急队伍

可以借鉴加拿大的做法,建立两个溢油防治组织。将我国重点港口的应急溢油防治队伍纳入到部级层面,在现有人员和设备的基础上充实加强,建立部级溢油应急防治队伍,承担大规模的海上溢油应急防治任务。同时由石油公司组建企业应急防治队伍,承担中、小规模的溢油防治任务。

3.清污队伍规范化、市场化

目前事故船舶与清污队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加之我国尚未建立清污应急基金,清污队伍难以及时获取报酬。我国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国家经验,首先由相关部门对清污公司进行资质审定和上岗培训考核,颁发资质证书或清污许可证。然后由清污公司与事故发生方签订合同,开展清污工作。最终由主管机关监督验收清污公司的工作成效。

4.加强信息公开工作,调动公众参与应急

及时在政府网站上告知社会公众溢油情况,提高公众防范意识,调动公众参与到溢油防治工作中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开辟专门渠道,给志愿者参与救援、个人提供信息和技术的机会。

结束语

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海洋污染的日益加重不仅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危害,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渤海湾油田溢油事件为我国海上油污防治法律滞后的现状再一次敲响了警钟。我国要高度重视海上油污防治法律问题,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将海上油污的法律防治工作贯穿于我国立法和执法体系中,建立健全统一的海上溢油执法体系与应急反应体系。同时,我国还应借鉴国际社会的法律实践经验,加强海洋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逐步完善我国海上油污法律规制体系,更加有效地维护海上油污受害者的合法利益与国家海洋权益,进一步保护我国海洋生态环境。

注释:

①韦经建:《海商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74页。

②屈广清:《海洋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2页。

③江苏海事局:《常用国际海事公约研究和应用》[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

④刘书剑,邹琳:《国际海事委员会油污损害指南》[J],《中国海商法年刊》1994年第5卷,第464页。

⑤卞慎坤:《论海上油污中纯经济损失赔偿的现状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珠江水运》2006第7期,第32页。

⑥亚历山大·基斯:《国际环境法》[m],张若思编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385页。

⑦霍东华,杨照宏:《〈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履约浅析》[J],《珠江水运》2011年第12期,第83页。

⑧王跃先,闫扬:《钻井平台石油污染法律问题研究——从墨西哥湾石油污染事件谈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第2期,第33-34页。

⑨何丽新,王功伟:《移动式钻井平台油污损害赔偿责任限制问题研究——由墨西哥湾溢油事故钻井平台适用责任限制引发的思考》[J],《太平洋学报》第19卷第7期,2011年7月,第86页。

⑩宋家慧:《美国〈1990年油污法〉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概述》[J],《交通环保》1999年第20卷第3期,第23页。

(11)王广宇:《加拿大溢油应急反应机制对我国的借鉴》[J],《水运管理》2009年第1期,第33页。

海洋污染的建议篇9

关键词:海洋污染;环境监测;治理

引言

海洋总面积约为33600万km2,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9%。海洋对于地球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被称为“生命的摇篮”。但是在海洋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人类活动不可避免的对海洋环境带来了污染与破坏[1]。随着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海洋污染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2]。目前,海洋污染问题逐渐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海洋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海洋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也已成为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阻力,对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当面临环境问题时,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环境监测手段和治理方法解决这一危机,逐渐成为当前环境学者们研究的重大课题。有学者认为,预防主要分为两方面:环境损害预防和环境风险预防[3,4]。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一直采取的就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政策。这也是我国海洋污染治理的指导思想。

1海洋污染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

对海洋污染环境监测首先应该着手于对污染现状、污染分布和污染程度进行监测。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必会带来污染。如果不及时对污染进行处理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掌握污染范围、污染程度等资料情况,才能快速的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治理。其次海洋污染环境监测要对海洋中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进行监测,通过对比变化数据,分析污染的变化趋势,交于有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最后海洋污染环境监测要对突发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在人类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突发污染,应该及早的监测出污染状况,并把突发状况汇报应急处理部门进行处理,减少突发污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海洋污染环境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和抵御突然海洋污染灾害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5]。但在实际工作中,在体制制度上、技术措施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提高。具体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2.1海洋污染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学科。由于海洋污染监测涉猎因素较多,运用资源巨大,因此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6]。目前为止,我国海洋污染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尚未完善,在污染监测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对有效开展海洋监测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建立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海洋污染监测工作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海洋污染监测工作的健康有效地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海洋污染监测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有相关的制度作为其强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国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在工作职能、监测体系建设、海洋突发灾害及海洋污染事故损害评估等方面相关制度有待于完善和规范。

2.2海洋污染环境监测技术手段有待加强

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属于应用型学科,各种污染监视、探测工作都依赖于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和先进的监测设备才能得以顺利进行。而且目前我国海洋污染监测机构工作经费与研发经费缺乏,对我国海洋监测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7]。许多海洋污染环境监测技术尚不成熟,短时间内不能正视投入使用,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随着我国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海洋污染监测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污染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工作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海洋污染监测网络的整体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洋污染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

3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对策

充分发挥海洋环境监测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各地区的海洋污染环境监测机构和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协调运作,以提高各地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工作高效运行,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或监测缺位现象的出现,建设完善的海洋环境监测秩序。不断对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工作中的细节进行完善,形成科学高效的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制度体系。

根据监测工作的具体需求,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同时,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梯队建设,推动我国海洋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水平。

4海洋治理中需要明确的一些问题

发挥政府在海洋环境治理和消除污染工作中的重要责任,克服“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局限性。实践中,关于政府的这一责任,主要是指政府及时进行采取治理措施,以减少海洋污染的持续发生,对人们生活健康造成的影响。由政府承担海洋污染治理责任是同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管理者的职能相对应的。政府在海洋污染治理事件中的作用和地位要因时间的不同而发生适当的转变。在污染范围较小时,由相关政府部门监督污染责任方自行清污。如果污染范围对海洋环境重大损害时,污染责任方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政府的作用和地位就大不相同了,这时就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治理程序体系,对海洋污染事故的发生,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防止污染的持续扩散,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5海洋治理中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5.1建立完善海洋污染治理立法体系

建立完善的海洋污染治理法律制度是海洋环境管理的基础,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加剧,立法工作变得更为重要。建设完善的海洋治污法律体系,首先,应该填补海洋污染治理立法的空白。目前,我国关于海洋污染治理领域的立法较少。建议在创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法》、《海岸带管理法》等法规时,明确设立对海洋污染治理的相关法规。使海洋污染治理更加专业化,形成科学合理的海洋污染治理法律体系,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5.2明确法律责任,保障海洋污染治理工作有效开展

明确法律责任需要从源头解决海洋污染治理部门内部及其与治理主体之间关系,明确政府是海洋污染治理责任的主体,使污染治理执法坚强有力。首先,要建立环境行政的统一高效管理。每个部门责任者应亲自抓治理工作,确立第一责任人,对不履行海洋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责任人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其次,把海洋污染治理的具体责任交于污染治理的具体责任者,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不遵守污染治理法规者,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加大惩处力度,保障海洋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世锋,秦诗立.海洋开发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45.

[2]宋亚莲,孙娟.浅谈环境监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3,4:45-46.

[3]杨留强,王彦昕.试论我国环境责任的重构[J].广州环境科学,2008,1:45-48.

[4]王千,李哲,范洁.我国近岸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研究进展[J].国土资源情报,2013,3:44-48.

海洋污染的建议篇10

关键词:港口码头企业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联防体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港口码头企业需要对船舶污染海洋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设备器材等方面建立与其风险相适应的船舶污染应急处置能力。在此过程中,企业会出现各自投资、分散管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管养水平难以保证等问题,而船舶污染应急联防体可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有效加强船舶污染海洋应急能力建设。

相关法律法规

1、《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Jtt451-2009)

《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以下简称“Jtt451标准”)规定了港口各类码头的等级划分、溢油应急设备的配备原则、配备数量和种类、配备基本要求,以及管理要求等,其中规定的设备配备数量是码头溢油事故处理所需要的最低配备数量。同时该标准第7.5节对联防体形式、目的、限定条件等提出指导性要求。

2、《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规范了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单位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建设工作。该细则明确规定了“同一港口或者同一港区、作业区的码头可以自愿建立联防机制,实现应急设备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统一调配使用”。此外,细则对联防体整体应急能力、各码头责任与义务、联防体协议、联防体应急预案等进行要求;要求在联防体申请风险评估报告评审时,需提交联防协议;规定联防体需提交联防体应急预案。

由此可见,联防体系是加强船舶污染海洋应急能力建设的一种有效、合法形式。

联防体建立目的

1、落实法律法规要求,推进防污应急能力建设

在防污染应急能力建设推进过程中,常有港口码头无力承担或不愿独立建造和维护应急设备、特别是浮油回收船、大型收油机等投资较高的设备,使得能力建设工作推进困难。以联防体形式配备管养防污设备,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经济负担,有效推动应急能力建设开展。

2、优化整合应急资源,提升区域防污能力

如各港口码头企业分别开展应急能力,部分码头特别小码头企业仅重视应急设备“量”的达标,对设备性能并不关注,从而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如小型收油机数量多、围油栏数量过度配置等。建立联防体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应急设备资源的整合和统一调配使用”,有效整合区域应急资源,提升大规模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能力。

3、提高设备管养水平,保障应急效果

目前在应急能力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设备配备、轻管养使用的问题。很多码头企业配备了设备后束之高阁,不能保障设备的正常维护管养,而且缺少经过培训和演练的应急队伍,在事故应急行动中,由于设备的不可用和应急人员的缺乏,无法保障应急效果。联防体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共同开展设备库的管养维护,共同建立应急队伍,从而保障船舶污染应急的效果。

联防体存在问题

1、企业责任不清

根据实施细则第九条,“整体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不得因建立联防机制而减弱;……联防机制的建立不解除同一港口或者同一港区、作业区的码头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但部分企业误认为通过联防体形式,可以减轻本码头风险责任,或者减少设备采购,依赖联防体建设应急力量等;没有真正达到联防体的目的。

2、后续维护资金不稳定

联防体成员在防污能力建设前期常积极配合,投入资金采购应急设备;但在后期管养维护期间,不愿持续投入资金,造成维护资金短缺等情况发生。

3、设备管理维护混乱

有效的设备管理维护是应急设备性能良好与否的重要保障。为保证设备的持续有效,应根据各设备性能及时进行相应设备更新;还有一些易耗物品,如吸附/吸收材料、消油剂、吸油拖栏,具有一定的保质时间。为保证应急设备的持续、有效可用性,需要保证后期维护费用。但在联防体形式下,各成员纠结自身利益,忽视相关工作开展,易造成设备管理维护混乱。

联防体建立模式

Jtt451标准中提出“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联防机构”,一方面说明联防体成立具备合理性,另一方面,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表现在不同区域成立的联防体模式各异。联防体建设包括联防机制建设、联防体应急预案编制、设备采购、设备管养、队伍建设等内容,其中最难解决的是设备采购、设备管养两方面,由此确定联防体建设四种模式:

1、单独配备,单独管养

不同性质的企业对设备采购资金及设备所属权规定不同,因此在共同采购设备时会遇到较大困难,对这一类型的码头,可采用开展风险评估、单独配备应急设备、独立承担后期管养维护更新工作,通过联防预案、联防机制、联防协议等形式加强区域联防工作。该模式仅涉及机制、预案等方面,可称之为“软联防”。该模式优点是能在现有基础上增强区域应急能力,但并没有起到联防体节约资金、统筹规划等作用。

2、单独配备、共同管养

各地开展风险评估、应急能力建设的进度并不相同,有的企业已配备应急设备,但在后期管养中遇到管养资金不足、管养队伍难以建立、管养成本巨大等问题,为解决此困难,可采用“单独配备、共同管养”的模式,签订联防协议,由某一方或清污公司承担设备管养工作。

3、共同评价,共同采购

在福建辖区,福建紫顺船业公司、福建国安船业公司、福建兴明船业公司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较近,生产规模与具备的防污染应急能力也比较接近,经过三家公司的共同协商,在自愿的前提下,组成了福建辖区首个联防体。三家公司本着统筹规划、科学配置的原则,共同委托了评估单位对其进行联防体风险评价,共同配置防治船舶污染应急设备。不仅对防污染应急能力进行了有效整合,避免一些基础性设施设备的重复配备,优化防污染应急设施设备的配置,进一步加强了防污染应急能力建设,还能适当减轻企业的负担。采用该模式的企业在各个方面开展联合,充分发挥联防体的优势,可称之为“硬联防”。

4、单独配备小型设备,共同建造浮油回收船

在能力建设开展过程,部分地区也存在各码头单独开展风险评估,单独采购收油机、围油栏等应急设备设备,共同建造浮油回收船的联防体形式。例如,漳州古雷港区南1#泊位(业主为漳浦县一德石化有限公司)与漳州古雷港区南2#泊位(漳州古雷海腾码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码头)双方单独开展风险评估,开展防污应急能力建设,但考虑到两码头位置邻近、小型船舶不满足应急需求、企业负担重、后期运营管养卫华难度大等因素,双方共同配备浮油回收船。

5、联合出资委托清污公司配备、管养应急设备

除以上模式外,在海事部门许可下,企业也可联合开展风险评估,共同出资,委托清污公司配备、管养应急设备。

联防体能力建设注意事项

1、联防体的成立

在海事主管部门主导或经海事主管部门许可,联防体成员应该签订污染应急联防体协议,并送海事部门备案;此外,应该制定联防组织整体应急预案。

2、成员责任

联防体的成立旨在实现应急设备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统一调配使用,并不减轻任何一个联防体成员在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任何企图借助通过加防体,减轻企业责任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各企业要从安全管理、设备采购、应急队伍建设、设备存放管养等方面进行协作配合,充分认识到本企业在联防体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及所处的位置,承担起自身应负的责任。

3、成员的加入及退出

联防体不得随意解散,任何成员不得随意退出;联防体成员有任何变化,包括加入和退出,都需经海事部门许可,并视情况考虑是否需重新编制《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及防污能力评价报告》,对评价对象污染风险及防污染应急能力进行适应性评估。

4、设备的采购维护管养

联防体应共同委托某一联防体成员或附近船舶污染清除单位负责联防体应急设备的使用、管养和维护:

联防体所需的污染应急设备采购资金、管养维护费用等由联防体成员协商解决,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摊。已采购污染应急设备为联防体所有,任何成员不得私自处理防污染应急设施,管养费用数额由受托方进行核算,各成员各自指定相关人员人,组成核算小组,负责落实管养维护费用,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受托方应建立完善的管养维护制度,负责应急设备的维护管理,组织联防体日常应急训练,保证应急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