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的体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9:03

城市文化的体现篇1

关键词:城市文化景观雕塑植物景观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无论在古城还是新城,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内容,它可以记载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向世人传播他的文化,也可以像著名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城市广场那样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城市一样,园林景观的建设经过了时代变迁的历程,过去它仅反映人们对良好居住环境建设的渴望,而现在更多的反映人们对园林景观建设方向的不懈追求及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把握和延续上。

在此,笔者仅从景观雕塑和园林植物两方面来说明城市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体现。

一城市文化在景观雕塑应用上的体现

1.1城标雕塑的应用城标雕塑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性质,代表整个城市市民的精神风貌。它是经过城市政府和市民根据城市在整个发展历史上出现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人或事件而确定的,建设在城市中心部位或城市主要出入口等显要地段。而园林景观的建设这些地段又作为重点。它的构成材质可以为石质的,铁质的,也可以为植物雕塑等。珠海渔女雕塑就代表了珠海在发展过程中的具有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的珠海渔女的高尚品质;山东滨州黄河大桥北端建有唐赛儿的戎装塑像,为了纪念明代女英雄唐赛儿而建。还有很多的城标建筑,跟现代园林景观结合起来,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情风俗文化。

1.2浮雕的应用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公于

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古希腊以大规模的神庙为载体的浮雕作品表现了古希腊是一个泛神论国家;在印度著名的约可西像,以优美的S形曲线体现了合乎印度审美规范和艺术程式的标准的女性人体美,像所有代表印度教或佛教信仰的神像一样,体现了印度人坦诚接受并歌颂肉体的存在的文化。中国魏晋的飞天浮雕形式,以其飘逸的动势及极富节奏韵律感的飘带,体现了中国艺术家对外来文化的创造性接受,并且体现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

1.3群雕的应用在近几年的园林景观建设当中,尤其在大型的纪念性广场中,具有纪念性意义的群雕作品被广泛应用。比如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一组群雕,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给了广大市民牢记历史,不忘革命烈士的教育,对青少年来说,也提供了极好的进行爱国教育的良好题材。

1.4小品雕塑的应用小品雕塑是城市景观建设的经典部分,无论是硬质雕塑艺术,还是软质植物造型,对于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都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小品雕塑以其轻巧,随意,布置灵活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园林景观建设当中。比如,在一片广阔的草坪上点缀一组玩耍的儿童雕塑,就会给这片草坪带来活活生机。再如北京某公园中的“忠义柔刚”石雕,具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

二城市文化在园林植物应用上的体现

中外有许多城市都因为某一处植物景观而闻名的。例如北京的香山红叶,菏泽,曹州的牡丹园,国外荷兰的郁金香。植物景观对城市文化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

2.1市花市树的应用北京的市树侧柏,济南的市花荷花,菏泽的市花牡丹等,这些市树市花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上升为该地区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并且市树市花是经过城市居民选举并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而产生的,受到广大市民广泛喜爱。市花市树的应用,表明了该城市具有该植物所象征的良好城市风貌,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利用其象征意义与其他植物或小品建筑构成相得益彰的配置,可以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不仅对市民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也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2乡土树种的应用乡土植物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它可以为植物配置提供广阔的种质资源。在丰富的植物品种中,乡土植物最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生长条件,还代表了一定的地域风情,城市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地域性,而乡土树种就是反应本地地域特征的要素之一。

2·3.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利用古树是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是活的文物;名木是珍贵的资源,它们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为城市文化增添厚重的一笔财富。

2·4稀有野生种质资源及具有科普意义的植物应用能够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对野生树种的驯化引种,可以代表一个城市在发展中大胆、创新、开发的上进决策方向。

由于植物具有丰富的寓意和立体观赏特征,使得人居住的园林更充满了诗情画意,声色具佳,因此,古人利用园林植物营造文化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现代园林中,利用植物配植来体现文化也值得延续和营造,古典园林中的传统精粹,为当今的园林所用,在全新的场所中诠释植物的意境,体现的是城市文化中与众不同的历史内涵。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关注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外感形象的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建设文化等诸多文化的存在,充实了城市的内在美,让城市文脉得到了延续,而在这些因素之中,园林景观文化的建设,是体现城市精神文明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车生泉城市文化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体现

城市文化的体现篇2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现有城市道路建设在文化承载、景观设计上的不足与缺陷,通过将湘潭市区道路与湘潭红色文化、自然环境等相结合,重新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促进沿线旅游开发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红色文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湘潭;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道路的开发和建设中,如何赋予并丰富道路文化内涵,对于提高城市的品位,增加城市魅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发展迅速,但也形成一味地模仿西方城市道路景观,“重技术轻艺术”的单色化城市道路。简单挪动和照搬,使我国多数城市丧失了民族本身具有的城市景观记忆和文化底蕴。因此,将城市的特色文化融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已成为现代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方向。

一、湘潭红色资源与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的内容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指的是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科学文化知识。湘潭红色文化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延续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以毛泽东、彭德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湘潭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追求民族振兴,实现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的辉煌历程中共同创造并形成的先进文化。

“湘中灵秀千秋永,天下英雄一郡多。”湘潭红色文化以极具特色的伟人文化著称于世。湘潭是党的领袖人物荟萃之地,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大量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革命先烈故居,也有许多革命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旧址,革命纪念设施以及革命遗址、遗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潭红色文化发展和繁荣于湖湘文化,文化底蕴深厚,主要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物、事”。其中,“人”指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牺牲的英勇烈士,诞生于湘潭的有毛泽东、彭德怀、罗亦农、黄公略、陈赓、谭政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物”主要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以及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如遗物、故居或纪念馆等;“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后来的各种纪念活动。[1-3]

二、红色文化融入湘潭城市道路的途径

(1)道路名称:考虑适当更换湘潭市区道路名称,体现湘潭红色文化。如毛泽东大道、彭德怀路、陈赓街等。

(2)广告牌、道路指示牌:适当将广告牌改造成宣传牌,宣传韶山景区、乌石景区、东山学校、黄公略故里、陈赓故里、谭政故里等红色旅游胜地。在外环线、沿江风光带、昭山景区及湘潭四座跨江大桥出入口合理设置红色文化宣传牌,烘托红色文化氛围。

(3)路灯:在提炼湘潭红色文化元素基础上,设计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城市路灯,将功能性与景观性集于一身。路灯选用体现湘潭红色文化的造型,如灯笼型、锦桃型、号角型、悬挂中国结等。灯柱设计上,搭配湘莲、君子莲等最能体现湘潭文化特色的图案。

(4)道路旁的广场和交通岛:城市文化广场是以突出文化主题在城市中心设置的,是具有多重社会文化含义的现代化开放空间。在湘潭城市道路旁的广场上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在广场和交通岛修建名人雕像、纪念碑等;在交通岛上,配以黄色向日葵和矮牵牛花花卉,营造成“红军走过的路”,烘托出伟人故里庄严、肃穆的红色文化氛围。

(5)景观小品:通过景观小品不同造型,如残破的瓦砾、熊熊燃烧的战火、折断的枪、四重门、战后的云梯等,体现革命战争及红色文化,让人们回想起当年艰辛的革命历程。场地中的景观小品均采用红色,使得以绿色植被和蓝色湘江大背景基调下,凸显红色小品的主题效果。

(6)用具有一定寓意的植物凸显红色文化主题。比如,配植松柏等常绿树营造纪念氛围。以柏树苍老刚劲和不怕严寒、四季常绿,比拟人的坚贞不屈和万古长青的精神意志。以桂花香气四溢,喻示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三、道路红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红色道路,发展红色旅游,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协调红色文化建设与自然环境以及湘潭风土人情的关系,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加强和改进红色文化保护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加强管理、讲求效益,建立健全国家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的保护体制。

(2)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教育作用,努力提高红色文化工作队伍素质,加强对红色文化工作的领导。

(3)与其他文化相融合。湘潭除了红色文化,还有湖湘文化、莲文化及其它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需要和湘潭的历史文化、地方风情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显现出其内涵的丰富。

(4)与湘潭的生态环境相协调。不管是开发红色旅游景点,还是打造“红色道路”,都不能以严重破坏周围自然环境为代价。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此前提下,融入红色文化,建设有特色湘潭。

文化是城市之魂,是城市精神的本源,是城市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表面看比拼的是经济,但归根到底是文化的较量。红色文化使湘潭集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鲜明的文化特质,成为湘潭展示形象彰显魅力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将红色文化融入湘潭城市道路建设,构筑伟人故里文化景观带,构建红色旅游文化走廊,促进旅游业发展,改善道路沿线景观,塑造一条伟人故里景观特色道路,为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良好契机。

参考文献

[1]刘亮红.湘潭红色文化与湖湘文化[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60-63.

[2]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东大学,2006.

[3]汤红兵.湘鄂西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6.

城市文化的体现篇3

【关键词】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构建

当今时代,一个城市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不但需要以经济速度的提高、经济规模的扩大为主要指标的“硬实力”的增长,而且更需要有以文化为内核的“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所谓“城市文化软实力”,就是反映城市在参与发展和竞争中,建立在城市文化的非物质要素之上,全面体现城市感召力、凝聚力、创新力、影响力、协调力的一种特殊力量。城市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硬件设施是硬实力,铸造了城市的实体框架,文化水平、人文环境等则应该是软实力,培育了城市的精神。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必然性。近20年来,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了凝聚、协调的核心作用。然而,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也出现了城市功能异化、个性与特色萎缩、城市精神沉沦等问题,这严重影响到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城市化绝不应该是城市外延的简单扩大,也不应该是城市人口的简单增加,而是整个城市文化内涵和品位的同时提升;城市的发展不仅应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也应该注重市民精神文化追求的实现。

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受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我国城市的发展更多集中在经济“硬力量”的扩张上,忽视了文化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很多城市不顾资源禀赋、历史传统,在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的情况下,好高骛远,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很短的时间内,依靠经济堆砌出了城市的空前繁荣。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犯罪失业率居高不下。因此只有切实转变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式,增强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提高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优化效应,才能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城市形态开始由功能型城市向文化型城市转型,虽然城市文化软实力有所增强,但是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也存在不足。

城市文化软实力缺乏内涵。当前,我国城市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时,只关注到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表层物质建设,而忽视了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内涵的培育。实际上,城市表层的物质建设只是铸造了城市的框架,文化内涵才是城市的灵魂。毕竟,一座城市的绿化、亮化、美化,只能体现城市的外在美,而文化特色、文化魅力和文化氛围,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内在美。因此,只有深度发掘文化资源,真正培育起城市的文化内涵,才能推动我国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提升,实现城市文化,从“物”到“心”的演变。

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缺乏长期性。我国城市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片面地追求发展速度,迫切地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在改变城市面貌的号召下,大规模地进行旧城改造,短时间内各种外来文化被任意地嫁接在城市的机体上,这些糊裱在城市表面、焊接在城市建筑上面的“快餐式”文化,不是从城市有机体中生长出来的文化,不会真正提升城市软实力,反而会使我们的城市沦为开发商的竞技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岁月的镌刻、历史的积淀。

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缺乏系统性。有些城市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即注重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轻视行为层面市民文化活动开展。许多城市投入巨资兴建高标准的歌剧院、舞剧院、博物馆、体育馆等重要文化设施,但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空虚,人际交往日渐生疏,而这些良好的硬件设施却“长期休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的构建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复杂的系统。我们可以从理念、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来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

理念文化层面。理念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城市精神、城市本质内涵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它是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中知识密度和跨度最大、难度最高的层面,深刻影响着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文化特色的形成,因而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城市人文精神。城市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所体现出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城市全体市民的整体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水平的突出反映。二、城市文化内涵。城市内涵是一个城市市民所共同遵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具体行为准则,是城市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支持力,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三、城市理想。城市理想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市民勾画理想城市的蓝图。它为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行为文化层面。行为文化是城市理念文化的社会表现,承载着城市特有的文化气息。它是人的行为在城市文化中的体现,是通过一定的主体表现出来的社会行为,具体表现为:一、政府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的代表就是城市政府,政府的行政文化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市民素质。市民素质的高低是一座城市文化软实力强弱的最直接体现。良好的市民素质必然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三、企业形象。企业是城市主要的经济实体,其形象往往深受所在国家、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城市企业的形象往往带有该城市文化的深刻印记。

物质文化层面。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中具有物质属性的各类有形物体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色,它的构成、组合、排列要符合理念文化特征的规定性,是理念文化在物质上的映像。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自然赋予的风景、气候和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其对城市文化资源存量和文化特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其次是人工环境,它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形成的景观特色,比如城市特有的市容市貌、景观建筑等。它们反映城市的历史、特色和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物质体现。

廊坊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构建的对策

廊坊市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称。为切实提高廊坊城市文化软实力水平,应该按照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构成,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确定城市文化内涵。目前,廊坊城市文化内涵过于浅薄,缺乏深度,仍然停留在花园城市、休闲城市的表层城市定位上,没有真正表达出城市内在的文化特质。有鉴于此,廊坊在确定城市文化内涵时,首先应广泛发动市民对城市的文化内涵进行讨论,深入调查,听取民意,提高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其次应该组成文化领导小组,对于廊坊的城市发展轨迹和历史脉络进行认真梳理,对城市文化内涵进行科学论证分析。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的高低,首先定位于市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因此,廊坊要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先提高市民的素质和文化内涵。目前,廊坊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深入开展现代文明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塑造现代市民精神,切实地提高市民的现代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只有市民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才能够使市民充分理解本地文化特色,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内涵,这是廊坊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

城市文化的体现篇4

关键词:商务区;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中央商务区是现代城市设施中的重要部分,中央商务区集办公、商务、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具备特定的城市功能。中央商务区具有独特的特点,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城市中央的商务区景观设计对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1.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原则

现代社会进行城市中央商务区的景观设计上,要体现整体设计的现代感,也要结合整个城市的文化,体现出城市的特色性。优秀的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原则、人文原则、特色原则和统一性原则,形成一个以人为本具有特色型的生态景区,合理的与城市环境相结合。在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建设上,要使商务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性。在进行景观设计上,要结合实际生态环境,将城市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融入,建立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中央商务区景观。现代城市的建设需要以人为本,将城市景观设计与居民的实际感受相结合,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与愉悦程度为最终的原则。在设计中要考虑人群的实际需求,在设计上体现出人与城市环境和谐共处,建造具有良好人文气息的城市景观。城市需要特色化,城市景观的设计上要体现城市的自身特点,在进行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上,要充分将设计与城市特色相结合,进行特色化的设计。城市中央商务区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对于城市形象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进行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上,要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在建设上形成具有城市风格的景观形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保持景观设计的统一性,将设计的几个原则相结合,建立立体化的中央商务区景观,既满足人们需求,有可以保持城市的特色性与生态性,形成独有的现代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的特点。

2.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的多元化

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城市的景观设计上也体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中央商务区的景观设计上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设计上体现自身的多元化。目前大多数城市中央商务区在景观的设计上难以体现特色化,城市在逐渐统一的建筑不断树立的情况下,城市的多元化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城市间的共性不断增加。在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的设计上,要以体现自身的特点为主要目的,建立具有规划特色、城市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等多元化的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体现鲜明的自身景观特点,将景观与城市形象紧密结合。

2.2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功能整合化

在先进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期,城市景观的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功能的整合,提高对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保证设施的齐备。城市中央商务区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多的建筑物功能,体现城市功能的整合化。城市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大型的整合的概念,将不同建筑物的功能进行整合,在建筑中引入街道,组成具有良好的满足城市需求的立体化的巨型城市空间。现代社会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为办公或者住户提供完善的城市功能,提高生活的便捷度,提高城市各功能的连接性,将环境层次模糊化。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中央商务区建设的体现,在现代技术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城市容积率不断提高,大型的城市建筑已经逐渐的完善自身的功能,通过不断的功能整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3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上体现人的文化

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吸引人才投入到城市建设中,为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发挥人才资源的实际经济带动效果,创造良好的城市中央商务区经济环境。城市的建设不应该只看重建筑物的积累,如果缺少人与文化,城市将是一个冰冷僵硬的钢筋混凝土的整体。城市的建筑需要体现人与文化,人文文化是城市的重要资产。建立城市中央商务区的目的是创造持续性的人文文化环境,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将物质与精神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将商业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设计一个具有良好人文文化的景观。在国际的城市中央商务区设计上,强调对人文文化的关注,重视人文价值,将物质精神的结合作为城市中央城区建设的重要原则。另外,在进行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时,还要将历史与实际进行结合,在设计上保证城市中央商务区科技含量的同时,体现历史文化精神,做好配套设施的建设,体现城市文化。

2.4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生态化

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的生态化是整体设计的发展趋势,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绿色环保精神,是现代设计师在进行城市中央商务区设计中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生态化的应用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将能源循环利用融入到整体设计中,通过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在建筑之间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多考虑绿色植物的种植,多应用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新技术,提高绿化覆盖率,减少热岛效应。生态化的设计原则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主要趋势,需要使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向绿色化与智能化的发展。生态化是为了城市发展的趋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与周边生态环境相融入。

3.结束语

在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上,要体现生态原则、人文原则、特色原则和统一性原则,在设计中把握好原则,建立具有特色的现代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未来社会的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着眼于国际社会,在借鉴国际社会上先进的设计经验上,与实际城市特色相结合,提高城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城市文化的体现篇5

(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广东珠海519070)

摘要:城市社区文化是在特定城市社区地域范围内,根据城市发展和自身城市社区的需求,以加强城市社区居民的共同感与认同感为目标,在长期自我重塑与调整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现象的总和。城市社区文化作为增强社区认同和归属的重要载体,有着纵向上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横向上的各类社区平行文化的结构,发挥着塑造、整合、丰富和持续的功能。因此,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上,要协调好多种文化建设主体间的关系,同时利用社区文化的特性来优化改造策略。

关键词: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文化;居委会;社区居民

中图分类号:D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10-0044-07

收稿日期:2015-08-18

作者简介:龚翔荣(1978—),男,江西吉安人,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城市社区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CZH058;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善治视角下的社区治理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在基层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改革以来,我国的基层管理体制从原先的“单位制”过渡到“街居制”,再走向“城市社区制”。[1]这期间总结出了诸多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如“上海模式”“江汉模式”“沈阳模式”“盐田模式”等。[2]然而,在管理与行政视野中对于“城市社区”概念的界定有别于传统社会学,即“‘城市社区’在社会学分析中指的是以邻里关系为主体的自然城市社区,转变为今天的国家政治实践中指的是城市基层行政辖区,可以指街道辖区或居委会辖区,”[3]其成为了国家治理的单元。[4]城市社区追求的是刚性地域界限下的秩序整合,表现为形成初有赖行政权力划分的外生性和形成后具有独立的共同体意识的内生性双重特征。[5]在外生的秩序整合需求下如何构建一种内生的共同体意识,进而塑造城市社区内的认同,以及引导城市社区的合作信任,都成为目前城市社区发展的核心,而城市社区文化的塑造自然成为核心中的关键所在。但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由于对城市社区文化的本质认识不清,导致其建设路径不够明确。笔者认为,只有对城市社区文化进行重塑,才能将城市社区打造成可以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社会共同体;也只有对城市社区文化进行重塑,才能够使这一共同体成为城市社区长久发展的支点。

一、城市社区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在传统单位制瓦解的背景下,城市社区已经成为城市人生活的基本空间,对城市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日益增强。[6]从这一点上看,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既是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和谐城市社区的重要切入点。城市社区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不仅兼具文化本身的一般特性,而且具有自身的特色。

⒈城市社区文化是一种以地域为依托的特殊文化现象。任何文化都植根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地域性给不同的文化带来了特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不论何种社区都拥有与其他社区不同的文化标记和行为系统。同样,人们在共同地域中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并逐步形成共同的社会心理、语言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等,由此形成特定的社区文化。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乡村社区的文化现象都是依托地域而展开的,乡村社区文化往往以熟人为集聚,在传统地缘与血缘中夹杂着同质文化的融合;而城市社区则通常以陌生人为集聚,因此在特定地域上呈现出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而形成有别于乡村社区文化的特殊现象。

⒉城市社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高度的自我塑造性。我国的城市社区多是以居民住户容量划分行政区划而建立的,本身内部的纽带相对薄弱,甚至存在多元文化的对立,因而城市社区文化强调的是文化有意识地创造与融合,若任由其简单地自发形成,势必产生剧烈震荡甚至最终瓦解,从而丧失成为共同体的可能。在其形成过程中是根据城市发展和自身城市社区的需要来决定文化特定方向的,同时需要特定的组织、群体乃至个人在塑造过程中承担文化整合与重塑职责。城市社区居委会作为城市社区文化整合和重塑的核心,在城市政府、城市社区内的民间组织及居民的参与和协助下,共同为他们所确定的特定文化方向而努力。

⒊城市社区文化的目标在于加强该共同体成员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一个城市社区中,人们的关系相对稳定,文化基础相同,风俗习惯接近,人们作为城市社区的家庭成员,共同承担义务,共同享受文明。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城市社区形成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稳定的粘合剂和城市社区发展的主要支撑点,也是城市社区文化的基本特征。城市社区文化的建立是城市社区居民长期经营、共同取舍的结果。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建立起具有本城市社区特色的城市社区文化。这种城市社区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条纽带,将整个城市社区的居民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城市社区文化进步。

⒋城市社区文化的内容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种文化形式。正如文化内涵所昭示的一样,文化包含着外显的行为模式和内隐的价值理念,同样城市社区文化不仅包括在城市社区中从事城市社区活动、采取的行为方式以及围绕这些所修建的物质设施,还包括行为规范和制度规约,深层次上的共同态度和价值理念。因而,城市社区文化发展应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不应仅仅局限于有形文化的建设,而忽略无形文化的建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城市社区文化是在特定城市社区地域范围内,根据城市发展和自身城市社区的需求,以加强城市社区居民的共同感与认同感为目标,在长期自我重塑与调整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现象的总和。

二、城市社区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相对于整个城市社区文化系统来说,城市社区文化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城市社区的文化结构随着城市社区的复杂性、多元性和渗透性等特征的增强,文化结构日益呈现复杂化的倾向,其决不是简单的文化类型的叠加,而是多种文化融合并形成新的文化的结果。因此,结合文化结构的一般理论并根据城市社区文化的自身特点,从理论层面上可以将文化结构划分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从纵向层面上看,城市社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7]这四个层面的文化由里及表、由表及里地互相影响。可以说,精神文化作为核心实质影响和决定着城市社区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制度和行为文化则是中介,通过它们固化城市社区精神内核,并规范和制约着文化的内容和范围;物质文化则是外在表现,呈现着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有形现象。从横向层面上看,城市社区文化包括城市社区政治文化、城市社区慈善文化、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城市社区邻里文化、城市社区安全文化、城市社区文体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类别是随着城市社区的发展要求而生成的,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互相影响和变化的。(如下图)

城市社区文化的功能是指城市社区文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心理行为所起到的影响作用。具体而言,这种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从个体层面上讲,城市社区文化具有塑造功能。城市社区居民的各种行动不仅受一定观念的指导,而且受一定规范的约束,城市社区文化为城市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提供了导向。城市社区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其所倡导的积极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能有效地影响和规范城市社区居民的行为,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城市社区居民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排斥错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有效抑制城市社区居民价值观念的碰撞所引发的矛盾、冲突,纠正部分人的行为偏差,保持城市社区的良好秩序。[8]城市社区文化的塑造功能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一是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模式。通过表扬和认可来强化这些观念和行为的正当性,最终内嵌到个人观念和行为中;二是利用惩罚机制消弭不良观念和行为。同时文化还会反映在制度层面,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来制止不希望产生的行为和观念,并逐步为城市社区成员共有。

⒉从群体层面上讲,城市社区文化具有整合功能。城市社区说到底是由陌生人构成的地域共同体,城市社区文化则在城市社区成员之间发挥着“黏合剂”作用,为社区提供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得城市社区中原子化的个人、家庭、邻里、组织能够被整合起来,最终服务于城市社区的稳定和发展的总目标。由于城市社区成员分隔在不同的城市单元中,利益追求点也被分隔在不同城市单元中,因此在城市社区中缺乏必要的目标认同和利益认同,然而通过地域混合,城市社区逐步成为城市社区成员公共场域,因此通过培育共同的城市社区文化,有利于增强城市社区成员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实现整合。城市社区文化为城市社区成员建立共同的“精神家园”提供精神支持的同时,也强化了人们的城市社区意识。以城市社区文化为基础和源头的城市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增强,必然产生出强大的城市社区凝聚力,有利于城市社区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促进城市社区的繁荣和发展。

⒊从形式层面上讲,城市社区文化具有丰富功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仅丰富和升华了文化的精神层面,同时也提升和促进了城市社区文化的物质层面。城市社区文化通过唱歌、跳舞、绘画、书法、戏剧等有形娱乐节目丰富了城市社区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满足了居民的精神需求,使城市社区居民在紧张劳动后的休息和娱乐中,能够得到健康享受。同时,良好的城市社区文化能有效改善城市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在纵向上,良好的城市社区的精神文化能够为社区提供强的凝聚力,通过有效的制度文化建立好社区的良好秩序,并形成预期的行为规范;在横向上,良好的城市社区体育文化激发了城市社区居民锻炼身体的愿望,改善了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整洁了城市社区卫生环境,各种文化形成的合力改善了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⒋从实质层面上讲,城市社区文化具有持续功能。城市社区文化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信仰体系和生活方式,同样还表现为一种文化力。因此,城市社区文化才能保证城市社区文化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并具有良好的传承性。

在城市社区中,城市社区居民是城市社区的主体,实现城市社区发展不仅要靠城市社区居民的数量,关键还在于城市社区居民的素质。通过城市社区文化的教化和城市社区文化活动来陶冶和塑造城市社区成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使之成为有益于城市社区发展的人才。通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培养城市社区居民民主管理、自我服务技能,不仅有利于促进城市社区“人”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优化城市社区人际关系,使之在感情上、心理上对城市社区形成认同感、归属感。所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社区文化氛围,形成城市社区特色文化,可以为城市社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在城市社区发展中,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持续功能体现在提升城市社区竞争力。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带动一批与城市社区文化有关的特色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如娱乐业、旅游业、餐饮业、服装业等。虽然城市社区文化发展受城市社区经济、政治发展程度的决定和制约,但反过来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社区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就是城市社区发展的“文化力”。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如前所述,城市社区是陌生人的集聚地,且城市社区的形成依赖于政府行政性的划分,因而城市社区的形成迥异于乡村社区,这也决定了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不能走乡村文化的自然形成路径,需要进行自我塑造。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路径上也必然表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主体间的协调。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乃至社会管理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必然需要机构的主导。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介入的主体是多元的,纵向上应包括“城市社区——小区——楼栋——家庭”四个层级,横向上应包括“政府——城市社区——社会组织”三个方面,而在城市社区层面还应包括城市社区党委、城市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的议事协商组织等。但众多组织的角色分配和协调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在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理念下,明确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自身依据城市社区需要进行的有意识的建构活动。在主体层面上应以城市社区为主导,政府负责指导和监督,不应过多干涉城市社区的内部问题,而社会组织则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协同者,分担着不同领域的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

第二,在城市社区内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基于城市社区整体而言的,因此,城市社区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样才能把握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内容。同时,在城市社区层面上,城市社区党委和城市社区居委会是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城市社区中组织力最强的机构,而小区、楼栋和家庭等都是自发的松散组织,缺乏组织性且自治意识较弱。因此,在纵向主体上,城市社区应成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与领导者,小区、楼栋和家庭等主体应是在城市社区主导下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第三,城市社区层面的城市社区党委、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城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等组织主体间的协调。城市社区党委始终是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城市社区模范带头作用。城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作为城市社区内的最高自治机构,负责整个城市社区的建设工作,通过听取城市社区居委会、服务站的工作计划和总结来评议和监督其工作。城市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城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负责落实和执行城市社区的各项事务。因此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上,城市社区党委应发挥领导核心角色,把握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总方向,发动和激励城市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城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作为城市社区的最高决策者决定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大事务,并约束全体城市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城市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向城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受其监督,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

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第一,锁定城市社区的价值、精神与理念内核。精神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凸显不同城市社区文化的根本所在,因此提炼自身社区内在的价值、精神和理念内核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确定了精神文化的内核,才能统领社区文化的走向,同时使其它层面的文化得以反映,这也是区隔不同社区文化的关键。由于城市社区文化形成于“陌生人”的集聚,具有自我塑造的特点,因此城市社区的精神文化塑造并不意味着自我生长的漫长演化,也不意味着社区的核心层文化可以任由设计,而应是两个路径的结合,即依赖社区自身发展特点,广泛寻找社区内在沉淀的价值,着力整合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导向,透视社区未来发展趋势,寻找合适的价值内核。同时,从过去依存的文化特点中寻找最能够表达和涵盖整个社区的文化特征,经社区内部进行充分讨论和整合而形成向心力。每个社区都应根据城市发展和城市社区的需要找到适合城市社区自身的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内核和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通过对精神文化的确定,最终能够使得城市社区文化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从而形成自身的城市社区特色。第二,依据城市社区价值内核甄别现有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违背城市社区价值内核的各层次文化进行调整。一旦社区的精神文化内核予以确定,其他层面的文化应与其保持一致,因为精神文化需要外显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来传递,如果彼此出现断层或冲突,势必让精神文化发生阻滞。但事实上,在新的精神文化确立之前,早已存在着前期的不同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有的也许能够与新的精神文化保持一致,有的则可能背道而驰。因此,不能简单地全盘革除或者全盘接纳,必须通过有意识地甄别来修正和调整现有的文化,做到保持文化的一致性。这一甄别过程以往在实践过程中容易被忽略,从而导致精神层面的社区文化与外显的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断层。因为原有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所反映的也许是另一层面的城市社区价值内核,甚至与现在的价值内核相冲突,所以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否则将会导致所追求的价值内核丧失。这一甄别过程应是贯穿始终的,持续于整个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和甄别,最终沉淀出与社区核心层文化一致的外显文化,这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第三,营造符合价值内核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上述的甄别过程势必将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碎片化,从而难以保证文化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建设主体应主动利用城市社区价值内核营造出合适的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从而使社区文化更加丰富和立体,并通过制度、行为和物质等文化的强化使精神文化保持更为持久。由此,通过制度构造出有形的约束机制,通过行为倡导某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在物质上显现出一种形象,反过来固化和充实精神文化内核。通过人为的文化设计和调整,能够保证不同层面文化保持一贯性,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核心价值文化的巩固,形成一种自外向内的文化整合过程。换言之,社区文化的接受者往往通过接受某一种形式的文化形态、一种制度要求或者行为规范,从而慢慢在态度上和心里上认同该文化的内核,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文化特征。第四,将原有的文化现象和新的文化现象进行系统整合。这一过程是要将新建立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文化现象和原有的文化现象进行整合,达到无缝隙连接,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符合城市社区发展需要的城市社区文化。任何一种城市社区文化的再塑造过程都需要面对如何整合过去原有的文化现象,成功的社区文化建设不是要彻底消弭过去的社区文化的影响力,而是在于有效整合,使其融入到新文化中或者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因此,需要进行接纳性融合,以最终确立新社区文化的地位,使新社区文化具有更高的包容性,并获得更多的社区成员认可。

参考文献

[1]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J].管理世界,2003,(06).

[2]夏建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黎熙元,陈福平,童晓频.社区的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的再整合[m].商务印书馆,2011.

[4]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04).

[5]龚翔荣.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纵横路径探究[J].理论与改革,2012,(05).

[6]ChavisDm,wandersmana.Senseofcommunityintheurbanenvironment:acatalystforparticipationandcommunitydevelopment[J].american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1990,(01).

[7]袁德.社区文化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城市文化的体现篇6

关键词:文化城市文化公共设计艺术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崛起,东方古老的文化已越来越多地与更多西方的文化相融合,中国式的城镇也渐渐被西方的城市所影响。着眼于现代,摩天大楼、立交桥、玻璃幕墙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被竞相复制,传统建筑文化也仅仅只象征性地被简化成建筑的拼贴符号,作为城市和建筑灵魂的城市个性在大拆大建的灰尘中被淹没。越来越多的城市已逐渐克隆性地发展,没有性格、没有特色,更令人担忧的是,城市的文化将在历史发展中渐渐被摒弃。作为城市灵魂的城市个性有逐渐衰落和消失的危险。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趋同的形势下,如何保护、发展和创新城市个性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艺术设计以其宽广的设计形式和艺术载体,可以在城市的发展中为保护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正所谓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一、城市文化

文化体现的是城市的记忆。不论城市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老城区的历史街道、文物古迹、老居民区,亦或是这城市传统的技能、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式都是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而这些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因此,历史脉络和文化脉络作为城市的独有标签应该被世人所重视。

文化体现的是城市的精神。一座城市中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形态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是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的综合体。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建筑、广场、设施都可以在世界城市的发展中被横向或者纵向地复制与模仿,但一座城市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复制与模仿的。居住在这座城市当中的市民所具有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凝结了该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情与风貌,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结晶。

城市文化是一种付诸于城市的文化形态。比如我国的潍坊风筝文化、成都巴蜀文化、南京金陵文化、郑州殷商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同时,也优化了城市的经济投资环境与文化传承环境,在各方面均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城市的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文化的提取

城市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在建设城市时,应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在保护的同时加以提炼,而对城市文化的提取包含了提取城市文化中的视觉形象,以视觉的表象对城市进行标签式定位,使其具有自身的个性。从世界各地已形成的个性城市看,特色的城市大致可分为政治性城市、经济性城市、文化性城市、宗教性城市、旅游性城市。这些城市对城市文化的提取,都浓缩了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对城市的物质、精神遗产进行了文化提炼,并使之成为城市形象的灵魂,这也是这些城市独具特色的优势及其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那么,如何去提取一座城市的特有文化呢?

1.提取自然形象。自然形象是每座城市不可比拟的、独特的自我优势,包括城市所在地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特产等自然资源。

2.提取景观形象。城市景观可以给人留下对于该城市的第一印象。景观中的城市的平面布局、城市色彩、城市绿地等,甚至城市的商业街、市政广场等都可以被提取为城市的独有特征。

3.提取标志形象。城市标志性的形象是浓缩的表现形式和抽象化了的城市形象。有直观的标志形象和无形的标志形象,市徽、市花、标志性雕塑及建筑,或是城市的名称都代表了一定的城市标志性形象。

4.对视觉形象进行共性提取。将城市文化提取为有共性的视觉形象为市民创造和谐、舒适、美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会使市民的城市荣誉感增强,生活幸福感增加,同时也会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

三、城市公共设计中的文化艺术形式

在城市文化越来越稀少的今天,可以考虑以公共艺术设计的形式来将城市文化展现在公众的面前。

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个性符号。让雕塑与绘画、建筑或其他门类找到完美契合点,这也就形成了当代的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尤其是文化建筑,应该注重文化门类本身和地方文化的结合。城市不应是放置艺术的容器。城市本身应是艺术品,因为艺术不应仅仅是装饰都市生活的奢侈品,艺术应改善都市生活的质量。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为了塑造城市形象和环境,在城市形象策划的基础上,应将形象工程落实到空间载体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公共环境艺术建设进行统一的、系统的规划,塑造

[1] [2] 

城市特色必须要突出地方精神。

在城市的公共设施造型方面,应从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历史遗迹和器物中发掘灵感,如城市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绘画、雕塑、古迹、文物、文献、传说、音乐及民谣等均可融入城市的公共设施中。并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使用这些符号元素,唤起现代人对过去的探究、回忆与醒思。

在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方面,必然要借助和依附于造型,而色彩本身一经与具体的形象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情意味和表象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力。因此城市的主色调应在大方向上统一,需结合周边的建筑和自然环境进行调整。设计师需根据城市和城市文化本身的不同,设计不同风格的城市公共设施,做到“天人合一”。

结语

城市文化的体现篇7

怀特认为,如果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同样可以把各种文化也设想为一个整体:人类文化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可以区分出技术的系统、社会学的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系统等亚系统。技术系统是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构成的,人类作为一种动物,依靠技术系统使自身同那自然的生息之地紧密联系。社会学的系统由人际关系构成,这种人际关系是以个人与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的。在该系统内有社会关系、亲缘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教会关系、职业关系、娱乐关系等。意识形态系统由思想、信仰、知识构成,它们是以清晰的言语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其中包括神话与神学、传说、文学、哲学、科学、民间智慧以及普通常识。怀特认为,上述三个亚系统从总体上构成人类文化系统。当然,三者之间是相互贯通的,每一个亚系统影响着另外两个亚系统。不过,各个亚系统在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技术系统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人类必须首先解决衣食和居住问题才能从事政治、宗教、艺术等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系统相对于技术系统而言是次要的和从属的。社会系统是技术系统的函数,技术是一个自变量,社会系统是一个应变量。社会系统是由技术系统决定的,前者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替代石斧的铜斧并不仅仅是一件质地优良的工具,它还表征着一种较为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观念形态或哲学的系统是信念的体系,人类的经验通过这一体系而得到解释。但是,经验和解释由此而受到技术的强有力的制约。每种类型的技术都有一种特定类型的哲学。畜牧技术、农业技术、冶金技术、工业技术或军事技术,无不可以在哲学中找到各自相应的表达。某种技术在图腾哲学中获得说明,而另一种技术则可以在占星术或量子力学中找到解释。因此,在人类文化系统中,底层是技术的层次,上层是哲学的层次,社会学的层次居中。技术的系统是基本的,社会系统是技术的功能,而哲学则在表达技术力量的同时反映社会系统。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系统对技术的活动没有制约作用,或者说社会和技术系统不受哲学的影响。但是制约是一回事,而决定则是另一回事。

怀特对人类文化系统或文化结构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城市文化系统或结构的理解。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从广义上说,城市文化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类成果的总和,也是由众多子系统所组成并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按照怀特的思路并略加修正,便可以将城市文化的结构大致上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

一 城市的物质文化

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表层。它由城市的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通讯设施、公共住宅、水源及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所构成的城市物质文化的外壳。这些物质现象之所以也被纳入城市文化的范围,不仅是由于它们典型地体现了“人化自然”(广义文化概念)的特征,而且也因为它们都是一个城市文化风貌的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呈现。可以说,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所展示的东西要远远地超过人们肉眼所见的表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凯文.林奇指出,城市文化的物质方面,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展现着明确的与不明确的符号:旗帜、草地、十字架、标语、彩窗、橙色屋顶、螺旋梯、柱、门廊、锈了的栏杆,等等。“这些符号告诉我们其所有权、社会地位、所属的团体、隐性功能、货物与服务、举止,还有许多其他的有趣或有用的信息。这是感觉的一个构成,我们可以称之为‘易辨性’,即,在一个聚落里,居民用符号性的物质特征来与其他人沟通的有效程度。这些环境标志系统几乎是整个社会的产物,对于不熟悉当地文化的外来者常常是无法辨识的。但任何观察者都能通过分析它们的内容、准确性以及与所带信息的强度来了解它们,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访谈当地居民和实地照片来得到检验。”

一个阿拉伯城市的物质现象体现了一种文化价值观念或宗教价值观念,一个欧洲城市或东亚城市的物质现象则可能体现了另外一种文化价值观念或宗教价值观念。城市的任何一种具体的物质现象,都可以使人感受到不同的城市文化韵味。比如,城市的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绘画、实用的雕塑,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统一,而且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的,地域的、时代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北京的四合院与上海的里弄,就是不同文化风格的民居;纽约的摩天大楼与上海的摩天大楼,虽然都是现代化建筑,但也具有不同的文化韵味;北京的紫禁城与巴黎的凡尔赛宫,虽然都曾经是皇宫,但却具有东西方的不同气派和历史文化内涵。

不仅城市中的那些有形的物质实体,鲜明地呈示了城市的精神风貌,而且一个城市的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形象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比如,广场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广场是城市结构中最明确的因素,从古到今,广场向来都是城市的心脏,只有来到城市的主要广场才算真正抵达城市。城市广场不仅仅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场所,它还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场所之一,既是城市社会文化形态的建构,同时也在建构城市的社会文化形态,不仅可以展示一座城市的性格,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特征。欧洲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便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早在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城市广场并鲜明地打上了古希腊文化精神的烙印。它是正式的贸易市场,周围建有商店以及供法庭和政府机构使用的会议厅,并有敞廊将它们连在一起。广场是希腊人聚集在一起议政、交往的社会活动中心,这个开放的空间既显著地体现了古希腊民主的城市文化精神,又给古希腊民主精神的进一步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场所。古罗马的广场更具有政治色彩,著名的共和广场是市民欢聚的公共活动场所,但其后兴建的帝国广场却成了皇帝们展示其政治军事权力的纪念性殿堂,广场中央竖有皇帝的雕像,广场空间遂由开敞转为封闭,形式也由自由随意转为严格规整。在中世纪,神权文化一统欧洲,与此相应,欧洲城市逐步形成了教堂广场、市政广场和商贸广场等最基本的广场类型。广场是市民进行政治、宗教、商业、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到中世纪晚期,随着市民社会、市民文化的兴起,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已经基本成形。

在中国传统社会,城市广场形态所反映的,则是与西方城市明显有别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在构成形态上呈现出一种“边界原型”,它强调边界的实体性和连续性,也就是空间的内外分割性和内向性。对边界实体性和连续性的强调在物质形态构成上表现为对“墙”的极大关注,“墙”构成了“院”、城市(城墙)乃至国家(长城)的形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福科指出,城墙是中国的一种象征,“我们想到中国,便是横陈在永恒天空下面一种沟渠堤坝的文明,我们看见它展开在整整一片大陆的表面,宽广而凝固,四周都是城墙”。这种对平面化展开的空间的封闭性的强调和西方城市空间的“地标原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使得西方式的广场实际上无从产生。清代紫禁城太和殿前的场院虽然十分宽阔,却是普通人绝难进入的,所以不具备广场的开放的公共性。因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广场空间形态是与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文化相对应的,体现了封建皇权对社会空间的严密监控。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多数城市广场都得到了改造,营造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广场文化氛围。在20世纪50年代,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竖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并在广场两侧分别建起了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这种城市广场空间布局象征着旧王朝的覆亡以及一个新生国家人民的自信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此后,在极左意识形态泛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广场空间也被深深地烙上了特定的政治文化印记,城市广场不仅竖起了语录牌、标语牌等“左”文化的形象标识,而且也成为大规模政治集会的场所以及极左意识形态的宣传场地。改革开放以来,终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并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在此情势下,中国城市广场的空间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城市广场的边缘建起了商店、宾馆以及游乐场所,并用草地、花坛、树木等把开阔的广场分割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从而给市民创造了一个游戏、娱乐、休闲的公共空间。广场的休闲化意味着广场隐含政治现象的消失,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的凸显。

二 城市的制度文化

城市的制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中层结构,是城市文化的制度化、规范化的表现形式。城市文化的变迁必然通过各种制度的变迁表现出来。城市的制度文化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但主要满足于城市居民的更深层次的需求,即由于人的交往需求而产生的合理地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需求。在城市的制度文化的诸设施中,最主要的有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1、城市的家庭制度。在现代城市中,家庭的演变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从乡村文化到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社会和文化自身的变迁轨迹。在传统的乡村社会文化环境中,家庭可以说具有相当“普化”的社会功能,据威廉.奥伯格的归纳,乡村社会家庭组织除了生育子女的功能外,还有以下一些功能:经济功能;家庭是自给自足的生产和消费单位,不需要银行、商店和工厂;给其成员以威望和地位,家庭比个人重要,家庭成员多,而且个人很少有独立性;教育功能,不仅对婴儿和孩子是如此,就是对于青年也是如此,包括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身体训练、家庭生活、学识教授和其它方面教育;为其成员提供了保护性功能,父亲要保护全家,而且也为孩子提供社会和经济保障,相应的家庭也满足老年人在经济和心理上的需求;家庭履行宗教功能;娱乐功能;对那些农耕家庭来说,不可能有家庭之外的娱乐中心;情感功能,它产生了亲子之情。但是,随着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转换,家庭的功能也逐渐相应地转移到了其他的社会领域,如经济的功能被城市中的公司等经济组织取代,教育的功能由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承担,家庭的功能因而逐渐减少,现代城市家庭的功能更为专门化了。按照功能主义的观点,现代城市家庭只承担社会化、情感支持和彼此陪伴、性规则等少数几项功能。与家庭功能的这种变化趋势相适应,全世界的城市家庭结构正在逐渐朝核心家庭的方向发展。三代或更多代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少了。

2城市的经济制度。在城市的制度文化中,经济制度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一方面,经济制度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又是城市经济制度的重要塑造力量。这是因为,每一个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的培育和熏陶并习得一定文化价值规范的过程。正因如此,社会文化因素必然会通过已经社会化的经济主体对无论是传统乡村还是现代城市的经济活动、经济制度产生作用。在现代城市中,市场制度无疑是最基本的经济制度。而现代城市的这种制度也是在一种社会文化的氛围中孕育和发展的,只不过这种文化是与乡村文化不同的现代城市文化而已。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城市文化对于城市市场制度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现代城市文化塑造着作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单元的理性行动者。按照凡勃伦的说法,现代城市市场制度就是由“为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固定的思维习惯”所组成的。而这“为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固定的思维习惯”的形成无疑是与现代城市文化分不开的。关于这一方面有许多研究,如韦伯认为诞生于现代城市社会的理性会计方法与可计算的法律(这些都是文化性的要素)是现代市场制度的前提,等等。其二,现代城市文化给市场制度赋予了意义。在市场经济制度中,城市经济活动者往往通过一定的城市文化来理解市场制度与市场关系,并通过文化来适应这种制度与关系。其三,城市文化对经济交换起着规范调节作用。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只有受到文化、道德的约束才是健康的,因此,在经济交换中,现代城市文化对经济行为的规范调节就成为一个必需的前提。

3城市的政治制度。城市的政治制度既是城市社会文化形态的建构,同时也在建构城市的社会文化形态,不仅可以展示一座城市的文化性格,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特征。阿尔蒙德和维巴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城市的政治文化是臣属型的,那么生活于这种城市文化背景中的人虽然也知道自己是“公民”,并关注政治,但往往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卷入政治。他们盲从政治新闻的宣传,对自己城市以及国家的政治体制并无自豪感和忠诚感。对他们来说,政治并不是一个好的话题。在这种城市中,组织团体的现象并不普遍。市民虽然参加选举,但无激情,较少相信他人。当一个城市的市民习惯于把自己视为驯服的客体而非积极的参与者时,民主的政治制度显然难以在这些人所生活的城市中扎根。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参与型的城市政治文化中,市民知道自己是国家的“公民”,对政治非常关心。他们对自己城市以及国家的政治体制感到自豪,通常也愿意讨论它。他们相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自己所在城市、国家的政治,并认为可以组织一个团体来防止不公正的发生。因此,这些人显示出较高程度的“政治能力”,知道如何以政治方式达成自己的意愿。他们对选举感到自豪,相信人们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力。他们活跃于各种共同体之中,常常是一个或多个志愿组织的成员,并易于相信别人。因此,一个参与型的城市政治文化乃是城市民主政治制度孕育和生长的最理想的土壤。

不仅不同的城市文化(尤其是城市政治文化)会使不同的城市呈现不同的政治制度风格,而且城市文化的变迁也必然伴随着作为城市文化组成部分的城市政治制度的变迁。毋庸置疑,现代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则是文化的世俗化。按照阿尔蒙德的看法,所谓文化的世俗化“是指态度发生变化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其周围世界中可以见到的因果关系。”换言之,世俗化意味着人们以一种实效的观点以及理智的态度来对待世界。“文化世俗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和大众传播工具的普及是密切相关的,在世俗文化中,个人往往自信他们拥有改变环境的能力,并选定有助于自己改变环境的行动方案”。阿尔蒙德认为,在传统社会中,一个首领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一套既定的风俗习惯行事的,他们的合法性取决于他们世袭的地位,取决于他们对某些宗教习俗的遵守,因而传统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具有宗教化和非理性化的色彩。而在现代城市中,文化的世俗化要求决策过程的科学化、理性化,当权者的合法性将取决于他在竞争性的选举中是否获胜,取决于他们在制定法律时是否遵守规定的宪法程序。现代世俗化的城市文化,不仅要求人们用明确的而不是笼统的、理性的而不是心血来潮的方式观察事物,而且要求人们以普遍性的标准作为行为的依据。现代世俗化的城市文化注重成就而不注重世袭地位。因此,世俗化的城市文化的形成,不仅意味着城市政治参与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城市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建立在法理和政府的实际作为的基础上,而且还意味着以习惯和超凡魅力为基础的合法性标准的削弱。同时,城市文化世俗化的另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城市政治制度或结构的分化,即城市中的社会角色、政治角色变得更加专门化和自主化。转贴于 三 城市的精神文化

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或深层结构。城市的精神文化与狭义的文化概念内涵相一致,是相对于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城市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城市的精神文化中,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以及其他有形物质媒体得以记录、表现、保存、传递的文化;另一部分则以城市市民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就前者而言,又可以再细分为两种类型:城市公益性文化与城市经营性文化。城市公益性文化如学术性书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街头艺术雕塑、图书馆、博物馆、等等,其基本特征是创造性和公益性,以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最高价值取向。而城市的经营性文化则是城市文化产业如娱乐业、休闲业、传媒业等所提供的娱乐性、益智性、消遣性、休闲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思想观念形式存在的城市精神文化,如城市居民的价值观、精神追求、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传统、风俗习惯等,则是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以及指导、影响、支配城市居民行为的规范、准则和城市居民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心理的总和。它往往通过一个城市的民俗民风以及居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表现出来,是人们判断城市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文化的体现篇8

一、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多元特征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斗目标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对于传统文化产业来说,新兴文化产业与现代信息产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相关,对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而用文化视角诠释多样化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城市文化综合体”,便是建设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兼具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平台,是促进各类资源有效配置、文化企业集群发展、文化产业竞争力有效提升的重要手段,具有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特征。

(一)城市文化综合体具有文化内涵的关联性

城市文化综合体与其他建筑综合体的连带关系和发展过程大不相同。所谓建筑综合体是以某一种城市功能之一的建筑为主要,兼有其他建筑的功能。城市综合体则是建筑综合体的最高形式,集中了商业、办公、居住、餐饮、会议、娱乐等多种功能,并通过不同物业之间的相互弥补和相互助力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统一的复合型空间,以符合现代都市人群的快节奏生活,因而城市综合体一定与城市功能有关。显而易见,城市文化综合体是城市文化功能的集中体现,兼有文化、传媒、娱乐、休闲等涵盖城市主要文化功能的建筑设计,具有文化的内在关联性。

(二)城市文化综合体具有文化魅力的辐射性

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里说:建筑应该是时代的镜子。而城市文化综合体是现代城市文化与灵魂的标签,与城市的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具有引领风尚、传承文明、传播知识、繁荣文化、陶冶情操、教化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社会辐射功能。

(三)城市文化综合体具有文化消费的集聚性

城市文化综合体在功能上的多元性,与城市开发中单一业态的商业地产相比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开发和运营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其价值的体现就是使资金流量和现金流速达到最佳的状态,并随着城市文化综合体持续运营的市场培育,不断提升周边人气,改善公共设施及交通环境,促进整体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最终带动城市文化综合体区域内物业价值大幅度增长。因此,一个成功的城市文化综合体不仅是一个城市文化与灵魂的标签,是一个城市标志性的建筑,更是一个城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具体体现。

二、城市文化综合体的现实依据

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一样,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的时代,而我们的时代也正通过建筑反映着自己的样式。在这个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里,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不断发展,也将我们带到了商务、办公、购物、文化、传媒、娱乐、休闲这个丰富多元且高效复合的时代,而在我们享受现代城市带来的种种便捷的同时,城市也随着人们的需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集中到分散,最后回归聚合。而城市文化综合体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承载着人们对于复合型城市生活的期望,慢慢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代名词。

(一)城市文化综合体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必然方向

城市文化综合体集中的文化、传媒、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通过不同物业之间的相互弥补和相互助力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统一的复合型空间,以符合现代都市人群的快节奏生活。于是人们可以在一个方便又快捷、多元且流畅的综合空间里,享受高效的现代城市生活与工作。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建筑形态实现了在有限空间内,设计出多元功能的建筑组合,以平衡现代人的多方需求,这也是城市文化综合体最初产生的动机。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因城市再建过程中处于对不同业主利益的均衡考虑,建造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把建筑从单一功能设计中解脱出来,从而能够综合性的设计出一个区域的总体规划建筑,平衡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主流形态的现阶段,面对土地资源稀缺而人口却日益膨胀的各级城市,城市文化综合体建筑形态的出现必将较好地协调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问题。

(二)城市文化综合体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

当前新兴的经济学理论如双边经济理论、平台经济模式理论、长尾经济理论和众合经济理论都可以论证城市文化综合体发展战略构想是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和科学决策。自21世纪以来,经济学家逐步从传统的单边市场理论转向双边市场实体理论研究,这一理论是从现代商业模式中总结演化而来的,伴随着平台交易的完成应运而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分工的明细、服务技术的提高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平台企业产生了巨大需求。城市文化综合体这种复合经营模式平台便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

(三)城市文化综合体是城市文化地标的客观需要

城市文化综合体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际间与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区域经济的发动机。沙里宁说,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而在城市文化综合体中,每一个建筑、每一处空间都能反映出城市文化综合体对于现代城市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它所代表的高端、现代、繁华的时尚体验,以及超大空间尺度带来的宏大气魄,都能反映出一座城市在狭小拥挤的土地上所拥有的文化野心和愿望。通过城市文化综合体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新兴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必将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三、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复合意义

(一)城市文化综合体是培育合格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切入原点

目前对文化企业的行政划分是限制我国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制约。我国文化体制按照行政划分主要分为三类:按地域划分(各省文化企业)、按级次划分(中央、省、市、县)以及按部门划分。出版发行板块将是打破行政划分最受益的板块之一。

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出版发行行业由于已经完成了全省整合,同时对当地的舆论宣传意义小于广电以及报纸媒体,最有可能实现发展壮大。围绕城市文化综合体推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适时引入非公有制,以及在世贸组织承诺的范围内引入外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将是最大的受益对象。

(二)城市文化综合体是促进各类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支点

近年来,全国出版发行行业都已完成了全省整合,如何更加合理地配置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的各类资源,已成为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现实问题。以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为例,当前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全省新华书店两年之内将整体打包上市,由于主观客观等多方面现实原因,目前全省绝大多数卖场经营规模“小、散、单、一”,经营模式陈旧、粗放,且大都是处于亏损状态,这个残酷的现实已成为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整体上市的重大包袱。只有大力整合全省出版发行资源,围绕构建城市文化综合体加快引进新兴文化产业,才能逐步实现全省新华书店从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城市文化综合体则兴而活,做不好城市文化综合体则衰而亡。

(三)城市文化综合体是推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消费增长热点

浙江图书大厦、沃尔玛等许多业内外城市综合体的成功实践证明,构建城市文化综合体是切实可行的,只要选准方向、操作得当、措施得力,构建城市文化综合体必将成为出版发行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热点。仍以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为例,目前其旗下绝大多数新华书店经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大都是单纯依赖教材教辅的经营结构和赢利模式。近年来,有关部门已明确宣布在全国逐步推进课本多样化和教材招投标制度,教辅严格实行准入制度和限入规定,再加上这些年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连锁效应已明显显现,学习人口逐年减少,使得教材教辅的销售增长也越发困难,围绕城市文化综合体引入数字出版、电子书店、文化旅游、社会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可以逐步改变这种窘迫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华书店原有的优势,创造新的经营模式和赢利模式,这将是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契机。

(四)城市文化综合体是完善强化新兴文化产业链条的发展重点

由于新兴文化产业本身具备意识形态属性以及产业属性双重属性,在产业发展与宣传两方面需求博弈的过程中,我国监管部门在不停寻求平衡。如广电总局对于电视台的管控,在强化电视媒体宣传作用的同时也要保证电视媒体在用户生活中的影响力。

城市文化的体现篇9

关键词:城市品牌;城市设计;研究

品牌化城市的打造与城市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小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优秀的城市品牌的打造能够为城市赢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当我们思索城市建设的具体方法时,首先应该具备打造城市品牌的理念,尤其是在区域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突出城市品牌作用的效力。城市品牌的打造要突出城市的文化特点、城市的资源优势、城市的空间格局以及城市的人文环境。从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入手,将城市生活的细枝末节融入到城市品牌的打造。力求每一个来到城市中的人都能够对城市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本文重点阐述基于城市品牌理念的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策略。

1根据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化城市品牌

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优势是打造特色化城市品牌的基础,因此在开展基于城市品牌理念的城市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城市的资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城市资源包括城市自然资源与城市人文资源。城市自然资源可以是城市的山水格局分布,或者城市的生态环境基础。城市的人文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文化特色。每一个城市都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文化底蕴,这是由城市从乡村演变而来,千百年来人们生活发展所留存的历史印记构成。比如城市玉文化、陶瓷文化的兴盛形成城市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的茶文化构成多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基础,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这些人文因素的特点,实现个性化城市品牌的打造。

2基于城市品牌理念的城市设计目标构想

开展城市设计工作之前,首先要制定城市设计目标,城市设计目标要建立在对城市品牌与城市特色的综合考虑基础上制定。首先,要考虑城市的自然山水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城市空间格局分布的优势融入城市历史文化的底蕴,综合打造出具有特色魅力的个性化城市品牌,力求使人过目不忘。其次,要注重城市品牌的转型,城市品牌的转型要依靠新兴产业的带动。在以往时期,城市的自然与文化优势得不到有效地重视与利用,城市空间设计不合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与废置,严重影响了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品牌的打造。另外,城市传统产业经营模式与发展模式的落后,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城市设计的进程。比如从城市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城市文化的传播发展这两个战略性目标来看,传统产业的落后模式没能有效地促进城市规划产业的转型,因此在城市设计目标中应实现对新兴环境产业与资源开发产业的扶持与带动,加速城市建设产业的现代化转型,促进城市品牌的优质化与可持续化发展模式。

3基于城市品牌理念的城市总体设计

3.1城市自然山水格局。城市山水格局的规划要形成以主体资源为核心,也就是城市的标志性自然风景区要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中心区域,围绕着这个城市山水中心区域建设双面产业带,环绕山体两侧形成相对辐射的产业格局,带动自然风景区内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城市的区域划分特点建设多层次的生态风景格局。比如对绿地区,湖泊区,林地区,山景区等不同的风景区域之间应该形成景观的穿插,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链条[1]。最后,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设计还应该注重整体效益的提升,也就是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的有机联系,以著名风景区域产业带为中心,建设对整个城市不同生态环境区域的总体规划与辐射。构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自然生态整体格局,打造个性化的城市品牌形象。3.2城市公共空间格局。城市的公共空间主要是由城市各个公共设施场所形成的特定空间构成。城市的公共空间往往体现着城市的人文特征,也是城市中的人们生产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地理空间。因此城市公共空间格局的建设十分重要,以往城市设计中存在城市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风自然风景格局协调不当的问题,要么缺乏公共空间的建设,要么缺乏绿地景观的搭配,所以要在城市自然景观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发展城市公共空间格局建设。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首先可以利用城市现有的公共空间资源,比如城市中各个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可以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基础。对城市现有公共空间的打造可以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绿化产业的转型和改革,为城市品牌的进一步升级奠定良好基础[2]。其次,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还要对城市其他实用场所进行综合规划管理,在管理的基础上建设一些零散的小型公共设施,使城市的公共空间环绕人民生活的每个角落。城市交通建设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重点内容,城市的交通关系着城市自然风景区域与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还是沟通自然与人文,辐射各部分景观内部的重要枢纽。城市交通的建设,可分为陆路街道和水上航道两个部分,实现四通八达、环状闭合的交通空间格局。将城市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有机联系起来,构成整体性城市品牌。3.3城市文化格局建设。城市品牌形象的打造不能仅仅依靠物质性的景观建设,还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文化特征,发展城市的文化优势,深化城市的文化底蕴,走出一条新型城市文化产业道路。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遗迹。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可以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城市历史上的大事记或名人生平,以此为基础形成城市的文化背景。另外,城市设计过程中还应积极挖掘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比如历史遗迹或者其他包含着历史文化的物质形式,比如茶文化和瓷文化可以发展以“茶”和“瓷”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从而带动城市品牌的传播效力,使城市的文化特色转化为城市品牌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从而实现对经济效益的提升,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4城市的标志物建设。一个令人过目不忘的城市品牌形象应该具有特殊的标志载体,一个具有个性化的标志能够成功体现出城市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景观的综合信息,是城市发展的精神象征,因此在城市设计过程中,标志物的建设绝对不能忽视,要引起相当的重视。根据国内国外城市建设规划的多年历史来分析,城市的标志物建设应该遵循以下三种规律:第一,城市标志物建设应该首先能够反映出城市的风景格局,也就是一座城市的著名风景特征应该能够从城市的标志物当中有所体现。第二,城市的文化元素尤其要体现在城市的标志物当中。第三,城市的标志物建设要具有个性化色彩,而且自身要形成一个独立的景观系统,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城市标志物常常以具有特色的建筑和雕塑为主,融入了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符号,将城市的传统、当下与未来有机地整合起来,成为城市品牌的不朽象征。另外,城市标志物建设应该体现出环保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对标志物的建设与维护可以带动相关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

4基于城市品牌理念的产业发展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最为重要的资产,能够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提高。例如:对于珠海一带城市,由于面对新一轮挑战,所以,在产业化发展期间,要以世界的眼光、世界思维以及战略性思维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的科学化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上,不仅要促进生态文明城市的形成,保证核心品牌价值理念的形成,还能打造以城市为主题的文化发展趋势,促进产业化的特色发展,以使城市在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形成品牌与产业的互补模式。基于城市品牌理念的城市设计应该最终体现在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与促进方面,同时城市建设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反过来对城市的建设形成进一步的依托,实现产业与规划的可持续化发展。所以在城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综合考虑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基础,城市的设计应该建立在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基础上,城市品牌的打造要结合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会对城市建设与城市品牌打造贡献力量。因此,可以利用城市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发展多层次产业模式,比如促进旅游业,手工制造业以及环保行业的发展,形成生态化、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城市品牌形象的远景目标,打造不朽的城市品牌形象。

5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许多城市都开始重视城市品牌的塑造和形象的树立,以期形成城市品牌效应,打造城市的竞争优势。城市设计是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城市设计在人的感知角度对城市的人文魅力进行全面的展示,从而形成城市品牌意向。因此,在城市化发展趋势上,要形成品牌化发展,不仅要发挥资源优化,保证其得到充分利用,还要整合城市的发展观念,并确立出新时期的具体目标,同时,在进行整体设计工作中,需要在城市山水、公共空间、文化空间等多个方面科学设计,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的品牌化发展。

作者:杨新梅辛俊伟单位: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胡易容.“二次城市化”语境下的城市品牌定位设计[J].艺术百家,2013(z2).

[2]乔恩•朗,杨宇静.消费主义,城市品牌化与城市设计[J].新建筑,2013(6).

城市文化的体现篇10

关键词 文化广西;城镇特色;城镇特色风貌规划;城市竞争力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在这个“同一化”过程中,城市作为推动、承接和体现全球化影响的主要载体,呈现出“千城一面”的趋势。其结果,不仅违背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也极大地削弱了城市自身的竞争力。广西地理位置独特,自古多民族文化融合,成为特色文化区域。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广西传统民族文化也被现代化的强势逻辑裹挟。原生态的民族聚落形制和城镇人文景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镇形态风貌日渐趋同,个性逐步淡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的城镇竞争力。因此,如何在广西的城镇化进程中继承和发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彰显广西文化的魅力、增强广西城镇竞争力便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提升城镇竞争力:“文化广西”建设的战略目标

(一)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灵魂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与其他城市比较,在资源要素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系统合力。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一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城市魅力是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加速器,是现代城市的灵魂。而一个城市的魅力,又来源于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以物质的痕迹记录下来,形成城市的文化“骨架”,并在塑造、彰显和维系城市精神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城市文化。进而表现出各自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就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又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突出。

(二)文化反哺经济:云南的启示

过去,云南是个典型的边疆、民族、贫困和高原山区四位一体的省份,经济发展受到诸多局限,各方资源都远远不能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提并论。然而,云南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却令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艳羡不已。特别是2004年,由杨丽萍担纲,的《云南映象》刮起了一股“云南文化旋风”。以此为契机,云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和经济现象,更有专家、学者将之概括为“云南文化现象”,因为文化不仅正在云南发展壮大成为一种“新经济”,而且对云南经济产生了强大的“反哺力”。“云南文化现象”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即: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完全可以率先实现突破,“云南文化现象”实际上就是西部“文化新经济”的一个缩影。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该树立起“文化新资源”的全新观念,文化资源的开发应该优先于森林、矿产、水力等自然资源的开发。

(三)“文化广西”建设:广西城镇发展的战略决策

就当前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广西的主要任务是要看到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共进作用,从思想上重新认识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从时代的高度、从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迫切性,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新的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努力建设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广西形象。建设“文化广西”,是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作为构建和谐广西重要内容之一而提出的宏观决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部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文化广西”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广西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对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城镇特色塑造:“文化广西”建设的重要载体

城镇特色是一种自然特色、环境特色、形态特色、建筑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景观特色等等的总和,是城镇之间相互区别的城镇个性差异,尤其是城镇物质形态和“势位”的差异。在广西城镇建设过程中,只有进一步强调“文化广西”和地方城镇特色的塑造,才能有利于广西各种城镇资源的整合,才能发挥广西的后发优势,进而产生城市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目前这种因果效应已在广西几个城镇中初显端倪。

(一)绿城南宁:以特色促城市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首府南宁市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文化形象塑造也越来越重要。基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南宁市打造了“中国绿城”的特色风貌和城市品牌,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实效:2000年,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了南宁市“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称号;2002年,南宁市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2007年,“联合国人居奖”又花落南宁。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筑巢引凤工程为南宁市的整体飞跃创造了优良的条件,为国际民歌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等城市重要“事件”提供了硬件基础。把握种种有利条件,南宁的发展呈现出跨越式态势。

(二)风情西街:以特色促旅游发展

阳朔西街是一条典型的桂北传统街道,有着较完善的历史风貌。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阳朔西街内部及周边的街区出现了不少新建筑,没有很好地与传统建筑风格、山水环境相结合。街区环境质量也不断下降,破坏了街区的整体风貌。为了保存地方风貌特色,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从1999年开始,对西街进行了《阳朔西街历史地段保护详细规划及西街保护性整治设计》。规划在继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注重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将“旅游地形象策划与规划”的方法引入城市规划的编制中,结合城市设计的方法,对西街这一传统街区进行整体规划与风貌设计。经过保护性整治后的阳朔西街,成功地将地域文化与旅游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当前国内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三)魅力兴安:以特色促文脉继承

桂林兴安县,地处“湘桂走廊”要冲,古为“粤楚咽喉”之地,境内的灵渠作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闻名遐迩。从旅游方面来说,在历史资源的支撑下,兴安的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在2000年“乐满地”游乐项目推出后,其旅游业更是得到了空前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彰显兴安自身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兴安在区域经济区中的作用,这就需要城市的特色创新。在《兴安城市战略规划(2003年)》中,兴安将城市特色塑造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凸显了兴安的地方风格和特色,为兴安的发展规划了蓝图。经过有效的城市规划设计,兴安的城市形象进一步改观,城市特色更加突出。2005年,兴安被列入“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之列。其中“水街”就是在“灵渠复兴”和塑造城市特色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它充分挖掘了桂北民族文化资源,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了千年灵渠的魅力。

(四)山水工业柳州:以特色促产业调整

柳州是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也是我国中南和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广西前列。20世纪90年代,柳州的工业发展曾经造成了城市环境的严重污染,给柳州工业发展的后劲和城市竞争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柳州市提出了“再造一个最美丽的山水工业城市”的战略构想,力图扭转过去柳州工业“一条腿走路”的状况,发扬柳州历史文化,改善和保护柳州人居环境,用“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两条腿”走路,在促进柳州工业长足发展的同时,人居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近几年来,柳州着力整治城市环境,创造生态和谐的城市形象,营造城市人文环境,城市面貌和特色大为改观,“山水生态城市”的框架已基本确立,为柳州成为“工业城市中最美的山水城市,山水城市中最发达的工业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转贴于

四、城镇特色风貌规划:“文化广西”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

城镇风貌规划的目的在于挖掘、分析城市风貌特色及其信息载体,并应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合理地组织各项风貌特色构成要素,提出指导控制原则和指标体系,形成和完善城市风貌特色系统;其目标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景观艺术水平,形成既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感的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及规划建设部门只有加强对城镇特色风貌规划的认识,切实做好城镇特色风貌规划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广西”建设的整体目标。

(一)规划地位

在广西以往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风貌规划作为其中的一项专项规划或多或少地受到关注,但缺乏系统性与理论总结,总体上处于可有可无的规划“边缘”状态。在城镇风貌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一些城镇已经开始以“城市特色风貌研究”的方式对城镇特色风貌进行积极塑造,但这种“研究”往往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来宾市城市风貌特色研究》,虽然该研究经过了专家评审并得到了一致好评,但却没有规划批文,这给城镇风貌的实施和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不管今后我们是以“研究”的方式还是以“专项规划”的方式对城市风貌进行规划,都必须给它一个合法的位置,或通过总规,或通过地方行政规章,把它变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一项规划,保证科学合理的城镇特色风貌规划的控制和实施。

(二)规划重点

1、城市空间特色

城市的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构成了城市空间形态的物质基础。城市的平面结构包括城市的街廓空间、开放空间和道路。街廓空间依据街廓的尺度、类型、界面连续程度和其中的活动特性而有不同的面貌,如南宁的民族大道、桂林的正阳步行街、柳州的五星街等等;开放空间包括公园、绿地、广场、水体等,它们不仅能够改善、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更是市民活动、社交的场所,是城市较有活力和较易记忆的部分,如桂林两江四湖、南宁民歌广场、北海银滩等等;道路空间是城市物流、车流、人流的运行空间,担负着城市交通运输的任务,联系着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城市的立体结构是指城市的竖向空间结构,人们可以从城市地形与建筑群所形成的体量关系、城市的天际线等较为直观地辨识城市的立体结构和特色。从广西大多城市来看,它们的城市形态不像中原城市那样呈方形、矩形和中轴对称的格局,而是更多地强调因地制宜,因而呈现出“带型”、“组团型”、“散点型”等形态各异的城市。因此,在对城市进行风貌规划时,首先要总体把握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特征,才能避免城市景观雷同的现象,营造出适时、适地的城市景观风貌。

2、城市景观特色

城市景观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自然景观包括山体、水域、植被等等。山体既可以做城市景观的良好背景,也可以直接参与城市景观与城市轮廓线的组成;水域是体现滨水城市特色、活跃城市空间的主要因素,如何充分利用不同水体的特色,塑造城市开放的亲水空间和景观特色也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点。人文景观包括历史景观和现代人工景观。城市历史景观主要反映在城市的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上,如桂林王城、北海老城等等,它们体现了城市的传统肌理,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与城市文脉延续的物质要素,是城市风貌规划的重要依据、源泉和组成部分。节庆、休闲、商业、观光等城市活动是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环节,活动的性质和形式体现出场所不同的空间布局与意义。因此,在进行城市风貌规划时,必须先把握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活动等景观资源,发掘城市中别具视觉意义的轴线、空间对位、空间关联性,分析对景、地标、视廊、视轴、天际线等控制视觉景观的形态元素,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风貌规划的整体景观意向。

3、城市建筑特色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印象主要是对建筑的印象,城市中具有一定特色的建筑或建筑群体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如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梧州骑楼城等等。因此,建筑风貌是城市风貌规划的主要内容。形成和影响建筑风貌的因素很多,如建筑的造型、体量、色彩、材料、细部装饰、布局、组合等等。在城市建筑特色风貌的规划中,我们应该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推敲出能够满足人们功能上、习俗上、精神上和审美上要求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一般而言,建筑风貌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类,大多城市的建筑特点是传统和现代并存。所以,在城镇建设中,应该充分挖掘传统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内涵,在保护好传统建筑的同时,创作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塑造既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建筑景观。

4、城市标识特色

城市标识的内容包括形象性标识、公益性标识、小品类标识、广告性标识等等,是城市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识的信息通过文字、绘图、记号、图示等形式表达。它们不仅能够迅速、准确地为人们提供各种环境信息,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而且还能传播城市的理念,充分展现城市形象。在城市风貌规划中导入“城市标识”特色的理念,将会使整个城市风貌锦上添花。广西的城镇可以通过挖掘传统图案、民族色彩、地方材料和特色造型。创造出形状、尺度及形式等都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地方化、简明化、艺术化、多样化的城市标识,丰富城市空间,渲染城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