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9:39

小农经济含义篇1

一、农业产业化要求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一)农业产业化的含义及实质

农业产业化概念在1993年刚提出的时候,被赋予了三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发展战略。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于是,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便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二是作为一种改革思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问题;三是作为政府转变职能,发挥市场组织者作用的一种范式,以达到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生产,生产适应市场的目的。

目录

一、农业产业化要求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一)农业产业化的含义及实质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三)农业产业化的传统组织形式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

(一)我国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

(二)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三、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组织结合的方式

(一)两者结合的可行性

(二)两者结合的纽带及利益分配方式

(三)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组织结合的具体模式

四、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组织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农经济含义篇2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融资市场;发展

一、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提出

经济学中,“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

关于流动性,学术界主要认为有以下4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经济体系中货币投放量的多少。第二种含义是就整个股票市场而言,指参与交易资金相对于股票供给的多少,这里的资金包括场内资金(即已购买了股票的资金,也就是总流通市值)以及场外资金(就是还在股票账户里准备随时入场的资金)。第三种含义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存款人提存及支付需要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所谓的资产流动性。学术界将其扩展为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负债流动性主要是指银行迅速筹集资金以应付存款人提存和支付需要的能力。第四种含义是针对个股而言的,即流动性是指股票买卖活动的难易,也就是说买了这只股票后是否容易卖出。以上4种含义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第一种含义和第二种含义的流动性相关程度非常高,即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通常会引发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所以当国家开始收紧银根时,股票市场就会失去资金供给,表现不佳。第三种含义的流动性也与第一种和第二种含义的流动性关联度较大。第四种含义的流动性问题一般认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太显著。

所谓“流动性过剩”,其全称是指“流动性资产过剩”,经济学解释是,储蓄和投资偏好大于消费偏好。欧洲中央银行(eCB)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通俗地说,流动性过剩(excessLiquidity)就是市场上流动的货币过多,超出了经济体系的实际需要,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的过剩,也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由于现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而,有专家通俗地解释说,“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多了”。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最佳指标可以用马歇尔k值(marshalliank),即狭义或广义货币总计数与名义GDp的比值。如果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那么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即m2)将大大超过货币需求量(以名义GDp为衡量指标)。

我国目前的情况,2000-2006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5.3%、16.5%。2006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比上年高出5.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同年GDp的增长速度;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比上年末高出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高于贷款总额即存贷差为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亿元。除2004年外,2000-2006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率,m2增长率平均比GDp名义增长率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与GDp的比值不断上升,到2006年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已达34.56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相当于4.3万亿美元,当年中国GDp总量为20.9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6万亿美元,货币存量相当于GDp的1.65倍。而美国自2002年以来m2与GDp的比率一直稳定在0.8左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

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辩证分析

虽然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从表象、还是从成因或解决方法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理论问题,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货币发行过多、存贷差过大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笔者认为,中国并不真正是钱多得没有地方花了,而是过剩与短缺同时并存的局面,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作辩证分析。

(一)从全球角度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贸易、投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和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将长期存在,这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储蓄过多,全球储蓄都过多。同时,全球利率低的现状短期内也不会改变,美国9·11以后,美联储连续减息,长期维持1%的低利率,造成全球流动性价格非常低。美、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贸易赤字输出资金,客观上造成套利交易量加大,形成流动性效应,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像我国这样的顺差国。

(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伴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矛盾的加大,流动性在我国经济金融相对成熟的市场中表现为过剩,在发展滞后的市场中则表现为短缺,呈现出全局性过剩和区域性、局部性短缺并存的特征。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城乡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城市占80%强,农村不足20%,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近几年,国家加大了“三农”投入,放宽和调整了农村地区的金融准入政策,但与城市比较,财政性、政策性资金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各大金融机构不是积极地向农村输入资金,而且变相地从农村抽取资金。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和发展中,大量撤销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上收信贷审批权;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从农村抽走的多,流回的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史包袱重,机制不完善,难挑支农重担;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在县域地区无机构和网点,支农“鞭长莫及”,农业发展银行虽然在农村有网点,但业务范围和业务专长主要限于粮棉等农产品购销。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

(三)从资金供给和需求看,一方面是储蓄率高,银行流动性过剩,资金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和一些利润率低但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领域表现为资金相对短缺。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欠发达,基本是通过银行体系来配置信贷资源,而银行的风险评估有其局限性,无法做到以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和融资需要,所以储蓄不能有效地向投资转化,无法寻找出口。而且,投资也未呈现多元化,大量的资金涌向股市、房地产等高回报领域,资金出现绝对过剩,累积的风险也相当的大。这说明国内的资金配置存在结构性的扭曲、不对称,资金配置的效率不高、渠道不畅。需要资金的地方得不到钱,大量的资金需求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获得,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少。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以上,而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则不到1%。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发展,大量寻求非正规金融融资。据中央财经大学地下金融调查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地下信贷的规模接近正规金融机构业务规模的30%。其中,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超过三分之一的来自非正规金融,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地下借贷的依赖性越强。从地区分布看,西部6省指数最高,为43.18%,中部为39.8%,东部最低为33.99%。

三、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发展融资市场的对策

毫无疑问,如果不能有效地应对流动性过剩,国家宏观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如流动性过剩会助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增加贸易摩擦,加剧汇率升值,导致各类资产价格的波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催生资产泡沫,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最终影响宏观经济稳定。但是,如果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也会为加速金融发展、解决经济社会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流动性过剩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目前资金过剩,也意味着资金比较充裕。我们应充分利用大家对中国经济、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对人民币有信心的有利时机,利用流动性过剩的积极方面,加强疏导,大力发展我们的市场,特别是大力发展融资市场。

(一)利用流动性过剩,加快融资国际化步伐,推进金融对外发展和对外投资。积极向国外拓展融资市场,加快金融对外发展和对外投资,是当前疏导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贸易顺差产生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变当前对廉价要素资源的过度依赖的贸易政策,调整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提高自主技术和产品含量,“积极扩大进口”,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过去的投资——出口外循环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力倚重的消费驱动型,从根本上缓解贸易顺差猛增。

小农经济含义篇3

人们在传统意义上对工业化的理解,仅指工业部门的工业化。而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即与农业化时代相对的工业化时代。它是指18世纪下半叶,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历史性发展过程,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的,引起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一个新飞跃的开端;另一方面,工业化不仅是工业部门的工业化,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即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变革的过程。就物质生产领域而言,工业化包括工业的工业化和农业的工业化,正如张培刚同志所言:工业化“可以表明以往两个世纪中经济和社会的主要变化,而且将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都包括在内。简言之,工业化包括农业及工业两方面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所以,实现农业工业化同样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农业工业化的内涵及要求

农业工业化是一个包括多层含义的动态发展过程。从技术含义讲,它是指在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使落后的、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转变为知识密集的农业的过程;从经济含义讲,它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农业劳动者的过程;从制度含义讲,它是一个具有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完善的政府扶持农业的一系列制度的制度体系;从社会含义讲,它是农业社会化的过程,是由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变为高度商品化、社会化市场经济,并由此带动农村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农民知识结构以及价值观念根本改变的过程;从生态含义讲,它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在优美、健康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推进人类文明的过程。所以,农业工业化的要求是:

农产品加工化。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将农业的主副产品进行加工,制成各种食品或其他用品。它是农产品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粮食加工、饲料加工、榨油、酿造、制淀粉、制糖、纤维加工、烤烟、制茶以及果品、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加工等。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加工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搞好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在此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和包括家庭工厂在内的多种多样的乡镇企业,以加强农工商的横向联系。

经济主体企业化。一方面生产经营主体作为独立的生产者完全按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决策和经营;另一方面,生产经营主体实行企业化管理,运用现代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农业资源在人类的干预下得到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产资料、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得到更合理的组合,从而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生产条件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一切能够使用机械操作的部门和地方都用机械来代替手工和畜力工具操作。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各部门生产过程中播种、收获、排灌、产品运输、加工以及农业基本建设施工机械化等。机械化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力,腾出劳力以发展多种经营,是提高作业质量,实现农业稳产高产的保证,是大规模开荒的重要手段,是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并能推动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所以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生产技术科学化。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它包括:通过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遗传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先进科学成果,为种养殖业培养出高产、优质、种类多、适应和利用自然能力强、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利用土壤肥料学的成果,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能,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利用医药学和农药学的成果,防止动植物病虫害和杂草的危害;利用耕作栽培学、畜牧学和水产学等科学成果,建立先进的耕作制度,采用科学的栽培方法和饲养管理方法。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生产真正实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根本保证。

生产管理水利化、电气化。一方面,通过兴修水利工程和各种设施,以根除水害,发展水利,最大限度地保证农业合理用水,使农业具有兴水利、除水害、创建高产稳产田、旱涝保收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农业中广泛使用电力,主要包括把电力作为农业机械的动力,通过电气设备进行增温、冷却、通风、照明,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设备用于农业生产管理。

生产组织社会化。在农业工业化过程中,一方面,农业生产链通过加工、储藏、销售等各部门不断延长深化,使农业生产逐渐成为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农业与相关产业部门相互结合,彼此依存,形成产供销或农工商经营的一体化。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这种彼此依赖程度不断加强,最终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农业人口城镇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入城镇生存和发展。农村人口城镇化既是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又是农业工业化的根本任务。因为农业工业化的实质是变农业人口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这一过程带来的不仅是广大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而且会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得以消除。

生态环境可持续化。我国农业工业化不能重走一些发达国家“先污染、先破坏、后治理”的路子,而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全面实施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必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可持续的环境质量来保证生产的产品安全;通过可持续的竞争力使整个农业产业链条成为各种比较优势的积聚体;通过环境可持续、效益可持续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速我国农业工业化进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农业水利工程及农业基础设施绝大部分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其中绝大部分都已经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保障能力大大下降,有大部分水库带病运转。有相当多的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利用,这给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带来障碍。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在存量上与现阶段的农业工业化发展不相适应,在数量上也不能满足新阶段农业工业化发展要求。尤其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的农业基本建设速度放慢,农业基本建设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下降,其中水利基本建设的固定资产的交付使用率下降幅度更大。

第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农产品加工层次低,深加工、精加工不足,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二是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储运等环节技术落后,严重制约了加工品的质量提高;三是农产品加工业投资不足,企业规模小,影响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升级;四是西北地区、边远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还相当落后。

第三,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我国农业虽然已采用了生物技术,一些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联营采用了一些先进设备和技术,但总体上说是以低技术为主。其主要表现是:在耕种、饲养方面,以传统的耕作技术和饲养方式为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劳动力中有1/4文盲和小学文化水平。农民多凭直接经验和千百年积累的经验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家庭饲养业,多作为家庭副业,很少利用先进技术。在生产工具使用上,以铁木农具和人畜力为主,虽然近年来农业机械发展较快,但用于农业生产的并不多,靠人力和畜力、铁木农具的状况改变不大。

第四,市场优化农业结构的机制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足;信息系统不完善,运转不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

第五,农业社会化程度低。生产单位规模小,我国有2.5亿农户,每个农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独立的经济实体;每个农户平均每人精耕土地不足2.1亩,每户饲养牛不超过2头,农户几乎都从事多种经营;专业分工程度低,目前大多数农户以种植业为主,农闲时出外搞其他经营;小户经营,农民的费用支出大,收入水平低,在小块土地上难以实现机械化,加上农民养不起农机,并且大多数农户不具备购买农机的能力。

三、发展农业工业化的思路

第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是发展农业工业化的根本途径。农产品加工业是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有1.5产业之称。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农村大有发展前途。它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的分工,并通过“龙头”企业对农户提供信息,供应生产资料,提供资金扶持,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现阶段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样既可以大大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减轻农村土地劳动力负荷,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对降低初级农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从而使比较劣势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比较优势。其具体做法是:在产业结构上,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消费发展趋势,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要着重发展需求收入弹性高、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品质量方面,要符合现代居民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向方便化(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等),工程化(营养平衡、安全卫生、统一标准),功能化(保健功能)、专用化(基础原料专业化),绿色化(绿色食品)等方向发展;在产业组织方面,要扶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鼓励兼并联合等产权重组,形成大中小企业并举,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结构。

第二,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工业化。在现阶段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途径是:要把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推进主要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由生产环节向生产全过程发展,形成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机制;因地制宜,有重点推进地区农业机械化。目前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新疆等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高,南方稻麦区有高有低,地区发展差别较大,各地要充分利用技术条件和投资环境,支持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机械化发展;西部地区要着力推进粮食、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加工机械化,草原建设和草场改良机械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机械化;建立与农业机械化相结合的农村经济体制,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农业机械化。政府要转变职能,把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管理职能真正转变到制定和执行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宏观调控政策上来,搞好农业机械化建设,使农业机械化发展真正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

第三,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传统农业改造的目标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社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传统农业改造的途径是解除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的障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制度,解决农民的创业权,扩大农村投资需求,从而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强农村地区小城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现代化的开放式交通运输网络和通信网络。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根据城乡不同资源和技术优势,在主导产业选择等方面实行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引导城乡工业根据各自的比较成本优势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小农经济含义篇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成为摆在金融机构决策层面前的一个新的考验和抉择。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刁钦义认为,作为山东省金融组织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山东农业银行肩负的历史责任,应紧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深化改革,改进服务,积极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山东省农业银行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营销层次,优先保证部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转换工作思路提出在经济活跃的城市和中心城市行,重点支持近郊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东部沿海地区行重点支持以林果、水产、蔬菜等深加工为主的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中西部地区行重点支持以粮、油、畜、禽的生产转化为主的增值型龙头企业。同时,山东省农业银行还将大力支持在农业科技转化中形成的新兴产业,如高科技生物农业、新型种苗、转基因、胚胎繁育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支持重点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着力于产业链、产权链、产品链和关系链的延伸,主动营销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出口创汇能力强的优势项目。落实好项目库制度,对重点龙头企业的项目实行优先入库、优先调查、优先办理。大力支持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结合全省农副产品出口比重较高的实际,围绕全省“十一五”末期实现“农产品出口创汇200亿美元、利用外资30亿美元”的目标,积极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服务,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步伐。

近几年,山东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已达51.8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完成增加值和实缴税金、出口创汇额分别占全省的50%和60%以上。山东农业银行认真落实农总行与省政府签署的《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全面合作协议》,对列入成长型中小企业名单的客户,逐户建立了档案,逐户落实管理责任,逐户制定营销计划,计划在未来5年内提供总额300亿元的新增综合授信额度,用于支持10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突出支持重点,准确把握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社会信用环境和客户资源,进一步细分市场、细分客户,大力拓展和培育一批优质中小企业客户。他们从授信管理、审批权限、资金计划上实行倾斜政策,将信贷资金投向经济发达、产业特色明显、市场体系成熟、社会信用环境较好的重点区域。重点支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名、特、优、新”产业,特别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耗低、无污染、能有效利用本地资源、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按照“择优扶持、区别对待”的原则,重点营销产权清晰、信誉度高、自身积累相对较好、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同时,他们还根据小企业的特点,建立健全营销服务体系,努力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营销链条,提高客户需求响应速度,实现对优质小企业客户的差异化、贴身化和精细化服务。

山东农业银行通过加强对县域商品流通市场的调查研究,决定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新兴的为“三农”服务的日用百货、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以及县、镇、村三级农村连锁超市,选择其中区位优势好、产权清晰、有一定管理水平、风险可控的客户和项目,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同时,该行充分发挥农行的网点、网络和科技优势,以农村县级城区和有规模效益的农村商品流通企业、专业集散地为重点,积极开展针对性营销,利用银行卡、电子银行等现代金融产品和渠道,为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结算服务,加快农村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最近,山东农业银行计划重点支持全省(不含青岛)20个“全国百强县”、25个经济强县、31个“全国千强镇”中有产业支撑和繁荣前景的小城镇建设。根据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重点支持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集群化支柱产业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重点关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新建、扩建和旧城改造项目,以及与农村城镇化建设配套的园区建设等。同时,他们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村城镇化主管部门的合作,密切关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展情况,积极参与农村城镇化规划,提前做好信贷投入准备工作。

小农经济含义篇5

【关键词】自给自足所有制经济基础

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笔者从小农经济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关系入手,来全面认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所谓经济基础是在一定时期内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从中不难发现,经济基础的核心是生产关系,而在生产关系的三要素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主导。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它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也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国有制,主要形式为屯田制和均田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它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重要补充。

中学历史对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表述通常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到底又是怎样的?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关键在于如何全面理解什么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我们经常明确其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是一种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从字面含义来看是自己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是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生产者通过自己的生产满足了自己生活需要,因为无论漫长的原始社会,还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不是(或不能)自给自足。在此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可以理解为生产的极端封闭性,无论是产品的生产还是生产的分工几乎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完成的,这样的情况下,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实体,彼此孤立几乎不发生联系。如果说在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实体下的生产有极强的封闭性的话,那么从生产的目的及产品的分配上来看,自然经济亦体现为自给自足。因此在阶级社会,自然经济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范畴,不能从单个家庭来解释,必须包括剥削者和劳动者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自然经济的存在时间范围,另一方面做为一种经济形态它是有阶级性的。从中可以看出自然经济的另外一个特点,即劳动者为自己和剥削者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在这种经济中,劳动者是直接生产者,他们的劳动也是直接的社会劳动,或自然形式的社会劳动(即不需通过交换即为社会所承认的劳动)。

从生产的性质来看它不仅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还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在这里仅仅是生活资料的生产,还不是全部的生产活动,因而又得出自然经济的第三层含义。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几种社会形态中商品经济一直存在,虽然它与通常所说的自然经济有区别,但从根本上说它是自然经济的补充。可以说在这样的经济单位中它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自给自足,相对于其他的经济单位它是封闭。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中,这种“单一的经济单位”应当是大体相当于过去一个乡里或邑县,包括这一地区的地主、农民、各种工匠、手艺人,还有小商人。否则很难做到从生产资料到消费资料的基本自给。一家一户,包括手艺人,是一个生产单位,但不是一个经济单位;他们联合起来,才成为一个经济单位。每户生产的农产品不尽相同,他们是靠在地方小市场上进行品种调剂、余缺调剂,互相取得原料或成品完成再生产的。这种调剂往往也经过商人,但它是使用价值的交换,乃至劳动的直接交换,应当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

这样,我们可以把自然经济的概念再引申一层,得出它的第四层含义,或广义的含义即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自然经济,本来是与商品经济相对立而言。因此,广义地说,凡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或者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目的的交换,都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从这个含义说,不仅包括农民家庭手工业,还包括独立的工场手工业。从这一点上来看不仅是作为副业的工场手工业,还可把某些城市手工业包括在内。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发展的很完善,有效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建立大统一的国家,商业一向比较发达,但发展程度很低。资料表明鸦片战争前夕,国内商品的流通额约为3.88亿两,其中粮食占百分之四十二,棉布占百分之二十四点四,盐占百分之十五,以下依次为茶、丝和丝织品、棉花等。以粮食为例,粮食是最重要的商品,差不多所有其他商品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和粮食相交换。粮食商品化的情况是观察自然经济的重要标志。当时,在城乡、地区间流通的粮食约有245亿斤,占产量的百分之十点五,商品率不过百分之九。粮食从来不是作为商品生产的,无论农民或地主出卖余粮,都是为买而卖。其他占重要地位的物品也是如此。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但是,单纯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尽管也会造成市场繁荣——却又常成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其结果是:地主制的封建经济利用它巩固了自己。这也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之一。

小农经济含义篇6

[关键词]集体经济组织;经济职能;公共服务;监督职能

[基金项目]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6-141-1

集体经济组织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组织。有着城市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两种类型,本文针对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分析研究。

一、集体经济组织概述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我国有多种表现形式,本质上是指在自然乡村范围内,由农民自愿联合,“将其各自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投入集体所有,由集体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农民进行集体劳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农业社会主义经济组织。”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分为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村内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三个层次。

(二)我国法律中对于集体经济组织的规定

由《宪法》第八条规、《土地管理法》第十条、《民法通则》第二十七条《农业法》第二条规定可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是不同的主体,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不仅要区分其与村委会、乡(镇)政府的职能,也要区分其与以上组织的职能。

二、我国集体经济组织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定位不明

《农业法》、《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民法通则》《村委会组织法》等基本法律皆赋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的职能,但也并没有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明晰的概念和确切的职能定位。虽然有些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如何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问题请示的答复》等,然而效力等级较低,无法对于其组织职能及结构给予统一的界定。

(二)与村委会职能混淆

在《农业法》、《土地管理法》、《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中,村委会与存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并非完全相互分离的,而是有时独立有时重合。在实践过程中易导致村委会对于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侵夺,不当监督导致二者职能的混淆,集体经济组织难以发挥应有职能。

(三)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在村民中的存在感低

在农民的眼中,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就是同一事物,并不存在集体经济组织独立职能之分。

三、解决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履行问题的策略

(一)完善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规定:作为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主要载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划分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职能:村委会的职能主要在于行政事务的管理,其兼有公共服务与集体财产管理职能,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集中与土地资产的管理和经营,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状态进行调整。

(三)加强农民自身对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关注: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现实问题,农民对于自身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缺乏感知。应当加强对于农民权利意识的教育,由集体经济组织本身组织对于农民的法律意识教育,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实施方式,使得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个体能够通过集体经济组织保障自己的应有权益。

四、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

(一)经济管理职能

对于集体经济组织去“经济化”,这很明显与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的意义不符。所谓经济组织,分为经济和组织两个语词,对于集体经济组织中“经济”的含义,由它的产生原因可知应当是包含管理,收支以及经营管理的含义在内的。经济组织也即是说集合多数人共同管理经营。“经济”作为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核心,是不可能也不应当被“去”掉的。其次,现代社会中的公共服务主要是由政府直接提供,或者由政府介入间接提供,完全可以满足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综上所述。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再将集体经济组织也拉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队伍,将集体经济组织定位为简单的社区服务机构,既背离了其产生的缘由,也与其本身的词语含义相去甚远。

(二)公共服务职能

作为经济管理主体并不能在公共服务职能方面不完全剥离。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从事与土地资源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与一定程度上的公共服务提供是不可分割的,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共服务职能可以集中于提供与经营管理生产资本相关的事项。

(三)监督职能

作为一级重要的经济参与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对于农民权益的保障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既不能只承担社会服务职能也不能只承担简单的经营管理职能。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公共产品提供的服务性,而经济组织的实质又决定了其经营管理的必要性。为此,我们需要尽快出台位阶较高的法律规范统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义务、责任等内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产权结构,内部管理结构和外部监督体系等内容。

参考文献:

[1]http:/wiki/集体经济组织

[2]杨国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7.

小农经济含义篇7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农产品出口;对策

一、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1)样本选取与变量说明。本文采用我国2002年到2011年共计10年的年度农产品出口总额进行估计。名义出口额来源于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公布的《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年度统计报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名义汇率)来自人民银行的网站。本文主要研究汇率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便于考虑,本研究以人民币对美元为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我们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农产品出口e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R之间的关系:e=α+βR+ε。(2)回归结果分析。以汇率R作为自变量,出口e作为因变量,使用eViewS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下: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出口的实证结果

从回归结果可知,人民币汇率R与出口e负相关。

二、对国家政策的建议

(1)扶持农产品企业。我国可以充分运用“绿箱”政策,即利用科技教育、信息服务、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充分运用“黄箱”政策,加大农产品出口扶持力度。政府应建立相关的基金支持农业发展,开展农产品生产保险试点,对出口创汇的产品给予全额保险补贴,减免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费用,大力支持农产品出口宣传和促销,进一步支持和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2)规避汇率风险。首先,在签订合同时设立相应条款规避汇率风险。其次,改变计价只用美元结算的习惯。选取合理的计价,尤其非美元货币,规避风险。再次,利用期货和期权等工具实现套期保值。最后,加大汇率风险防范的教育力度,提高汇率风险的防范意识。

三、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建议

(1)加强农产品企业技术创新。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弱,不适应国际市场消费多样化的需要。不断提高农产品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断提高出口产品价值含量,推动农产品出口走品牌发展之路。(2)实现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农产品企业从原有的初级产品向半加工产品,如旅游食品、即开食品、罐装食品发展,迅速完成产品更新换代;鼓励实力企业直接开展农产品对外贸易,实现农产品国际贸易经营组织的多元化;对农产品出口配额公开招标,增加其发放的透明度,紧跟国际市场的变化;调整农业外资的使用方向,实现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降低生产成本。(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当今农产品市场竞争由数量转向质量,尤其农产品的安全性,农产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产品出口企业应构建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蔡防.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4(10):33~41

[2]陈龙.结构性突变的单位根过程—基于中国广义货币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4(11):12~23

[3]陈龙江,黄祖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检验与政策含义[J].浙江社会科学.2007(9):35~44,149

[4]陈龙江.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与农产品出口:以对日出口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7(1):42~45

[5]陈平,熊欣.进口国汇率波动影响中国出口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6):7~11

[6]孔祥智,李圣军.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农业经济导刊.2006(4):22~26

小农经济含义篇8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现代经济区域经济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含义着手,从城市化的几种不同类型讨论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以及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3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2]。

二.城市化的三种形式及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在对三种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的了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一)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旧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3]。几十年前,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2.进城外来工的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

小农经济含义篇9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农政决策引领下,小农经济的种种束缚,开始走上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一、农业发展变革路径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建国初期,由于长期的战争破坏,加之几千年来封建土地制度的桎梏,大多数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绝大多数积贫积弱。为了解放生产力,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国家实行了。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已基本完成了,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广大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以后,党和政府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到1952年,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有很大提高。

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从1953年到1956年,国家开始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政府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

1958年北戴河会上通过了在农村建立的决议,农业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统一核算。同时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

1958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同志主持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确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期。的制度是农业集体化的一种尝试,但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极大地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

1962年1月召开的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中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些经济和政治措施,从1962年到1966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接着是十年的来临,农村经济和农村生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学大寨畸形发展,农业遭受严重破坏,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建设

1978年~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进和农村微观经营主体的重构。

1978年冬,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订的一张包产合同书掀起了包产到户的序幕。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承认“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的,是一次认识上的大突破。1983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彻底地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全国范围内农业上开始普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一大二公的旧体制。

1985年~1991年: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随着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确定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日益凸显。从1979年开始,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的统派购种类。到1985年,国家对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取消了粮食、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价格实行“双轨制”。并规定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对其他各类农产品,实行价格放开,由市场的供需决定。1986年,为了增加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还适当减少了合同定购数量。伴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政府还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从而促进小农业向大农业的转变。同时,还鼓励农民利用手中积累的资金从事工商业生产,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1992年~1997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提出,强调土地承包经营的稳定性,稳步推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推动了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为了解决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的矛盾,1992年9月,国务院了《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1993年初,山东省潍坊地区首次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概念。1996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九五”时期和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强调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在农业商品化、产业化、现代化中的作用。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这一阶段改革的亮点。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写入宪法。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强调“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第十条),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地位。1993年11月5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1993年十一号文件),提出把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

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流通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的需要。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粮食经营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机制,构建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框架。1995年4月,《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棉花化肥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中在规定省级单位政府领导负责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省长负责制。

这一阶段,尽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并未最终成功,但市场调节的框架初步建立,其他各种农产品的供给基本实现了由市场调节的目标。并且,包括粮食在内的主要农产品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这一时期也是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1992年~199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从17659.7亿元增加到6834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41.86%。

1998年至今: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农业税的废除,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阶段到来。

1998年10月14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农村改革20年来的基本经验,提出了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这一阶段农业和农村政策的最大变化,是自新世纪以来的减免以至取消农业税,并逐步加大对农民的各种补贴。由此我国正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历史性发展阶段。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议,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仅减免税一项,国家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4年4月23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新一轮粮改正式启动,粮食购销完全实现了市场化,重新实行了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至此,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宣告结束。

农业国际化是这一时期改革的重要内容。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就意味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期。按照加入世贸组织协议的要求,我国对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国内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等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并使农产品平均关税从2001年的23.25%降至2006年的15.23%,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水平,仅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1/4。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总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正在以较快的速度融入国际大家庭。

同时近年来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居住环境,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机械化以及农业的教育、技术体系更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大型的农业机械开始普及,科技兴农战略正有条不紊地实施,高等农林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人才越来越充足,正因为如此,农业上的科技成果不断,生物技术创新屡屡被用在农作物改良上。我国的农业迎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

二、农业发展成就

中国是一个人均农业自然资源很不丰富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1.2亩,占世界人均水平的2/5,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人均森林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应该说,中国的农业生产条件一般。尽管如此,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业制度变迁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农业取得了很大发展。简要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第一,农业总产出持续增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粮食总产先后迈上4亿吨和5亿吨台阶。

第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

第三,乡镇企业崛起,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

第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从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变革历程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农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从产量上,还有产业结构,农民和农村的生活条件等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农村医疗合作社等社会保障方面的逐步完善,相信我国的农业还会在一个稳定健康的大环境下继续快速持续的发展。

三、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便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农业还是轻工业的基础,并为建国初期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启动资金和有力的保障。

1.建国以来,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国家从农业生产中为工业筹集大量的发展资金。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对工业化所需资金,贡献超过一万亿。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从1949年到2003年全国累计征收的农业税3945.66亿元,此外国家从1953年起开始对粮棉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据不完全的统计到1983年,30年间,通过“剪刀差”,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超过6000亿元。

2.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工业和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后,城镇建设改革了用工制度,打破了铁饭碗,出现了三次大的民工潮。数字显示,离开农村外出流动打工的农民工从70年代的几百万上升到80年代的三千万再到90年代的八千万,21世纪初达到1.3亿,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大批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附近的小城镇从事第三产业,加快了新型小城镇和部分小城市的创建历程。

小农经济含义篇10

留住“故乡”

关于乡愁,有太多的注释可以溶解这两个字的含义。归根到底这是一个历史寻踪,人文寻踪,情感寻踪的问题。地理意义上的乡愁无论何时都是一个背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在潜意识里一定离不开地理与地标上的形式面貌。在这个基础上,在自然经济时代,地貌生态的基础上,每一个故乡人在他最初的生命印记都是在这个舞台上镌刻出来的。故乡经历的每个时代的特定人物、特定事件,甚至一颗特定意义的树木、老磨坊,乡村的地理格局、房屋建筑的特殊位置与式样都会成为构成“乡愁”的原素。

然而,现如今提到的“乡愁”完全作为一个涉及农村关于乡土文化特定含义的词汇。这里面有两个背景关联影响到乡村文化的存在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两个背景关联都是由经济变革的规模和方式决定的。一个是由房地产带动的城市经济改变和侵吞了原有的经济生态和文化生态;另一个是,绝大多数农村陷于文化的断代,空壳化(村落荒芜或只有建筑没有人气)。由于农村人口两代人进城务工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经济模式。他们要么以在城里工作的收入在乡上建了新房,要么举家迁到了城里。

这个背景和条件下的“乡愁”完全突破了人们情感上的定义。“l愁”对于这些从故乡的土地上出走的人是一个印记很深的符号,在这个符号里包含着过往的情感,生存状态的尴尬,城市消费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对抗。在这种无奈的选择下,乡土文化被拆离得支离破碎。大城化的模仿吸掉了由农业经济决定的乡土文化的承续基础。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城的立体经济模式直接吸走了乡镇的文化活力。这样的局面,在我们重新回顾留住“乡愁”的主题时,不能不首先看到“乡愁”不仅仅是离开农村、农业、农民,传统文化由乡村有序传承的情感与情绪问题。他首先是经济形式转变的问题,其次,才是固有的乡村文化如何保留的问题。时代在变,生存方式也在变,“乡愁”的表述愈加紧迫。于是,“乡愁”留住,不在变化中失离才是最关键的。

守住乡镇文化

古今居住地的变迁无不受到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规模决定。一座城市的基础由贸易和交换中心的经济作用奠定起来。大规模的农村地区那些原住民以经营农业为主要活动,居住方式和文化特色依出生地决定。一方面依靠地理特色选择构建房屋、街道、桥梁、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另一方面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延续与发展。普遍来说,全国大部分乡镇除了人为地拆毁,两百年的面貌基本上保持稳定。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还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活动。这样,稳定有序的农业经营活动同时也保证了乡镇特色的延续。但连续三十年的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改革产生的大城市化,除了快速地改变了城市本身的文化特征,城市中以实用为目的的建筑功能几乎没有考虑城市历史的文化传承和美学特色,从而使文化城市迅速消失。在这同时,庞大规模的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吸纳了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新一代农民不再把生存的重心放在故乡农村。这无疑使基于稳定的经济模式构成下的村镇文化遭遇突然的。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激烈竞争,使文化价值的注意力被实用主义与利润的目标方向所覆盖。从近三十年的结果看,经济发展对于文化与审美的边缘化所构成的破坏值得引起注意。尤其是特色小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将要登场的主题要看到新经济和新经济规模的发展落脚点一定是巩固绿色生态、特有文化、特色审美。没有这个明确的指向,单纯为构成一个以乡镇为单位的特色经济,结果往往会拷贝前期城市经济对特有城市文化的侵害模式。从长远来讲,这样的经济得不偿失。从一些已经发现的所谓特色小镇经济的样式看显然亦在重复唯经济发展的老路。像过去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在讨论乡镇特色时尤其首先突出的就是特色经济内容,一般疏忽有关生态、文化内涵、审美特色上的乡镇表述。那些地区有些乡镇本来就是为大城市分散加工工业产品的工业区构成,乡镇特色早已消失,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在谈论发展小镇特色经济无疑只能推动这些小镇向更大规模化城市经济上发展,使残存的乡镇文化彻底毁灭。相反,有些并不是发达的地区恰恰保留了原生态的乡村文化的主体部分。虽然看上去有些落后、冷寂、寒酸。

让乡镇的生态、文化、经济和谐统一

在构建特色小镇、绿色乡村、温馨家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这样认识问题:如果,前几十年不顾一切发展经济是为了在现代化工业补回动乱年代丢弃的时光,赶上现达的经济体。为此,交了生态的学费,建立在历史基础上的城市特色文化遭遇了破坏。现在,发达的经济必须要反哺前段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与文化损害。固然,我们已经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我们及时地止住了这个不健康的步伐。好在中国的地域辽阔,文化沉积的历史丰厚。

我清楚的记得在一次有关绿色休闲产业研讨会上,一位老作家指出:“人类的发展结果就是为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休闲。”

这话极有道理。作为人的存在,他的生命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劳动从而换取交换资本。如果那样的话只不过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存在。所以,一个关系决定了人的经济活动的高级阶段是为了创造出体现其精神活动的文化。从人类整体和社会发展的概念上看人类的经济发展除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终极目的是体现文化与审美趣味的结果。这种精神归宿就构成了人类文明史。

比如,我们如果有机会到山西的古城平遥,那里对于古城文化的整体保护几乎是一个奇迹。也只有这么一个完整文化古城才能围绕着诉述古代社会的诸方面从而围绕这个文化规模展开旅游经济。其他地方如果能够保留下来也只是残缺的一段,但这足以叹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