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9:41

水利工程概念篇1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勘察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一般来说,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与环境存在冲突,而且现在大学生虽多,但真正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处理工程地质环境人才机遇之间的关系,总之工程地质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一、崩塌的概念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的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崩塌经常发生在山区河流、河谷的陡峻山坡上,有时也发生在高陡的边坡上。它来势迅猛,对道路交通可造成直接危害。在设计中应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陡边坡,避免大挖大切。在施工中应清除坡面危石或采取坡面加固、调整水流等措施。

二、滑坡的概念:

滑坡的概念:滑坡是指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一定的软弱面或华东带整体下滑的现象。西南地区(云、贵、川、藏)是我国滑坡分布的主要地区,其他地区的山区、丘陵区、包括黄土高原,亦有不同类型的滑坡分布。

1、滑坡的发育过程

(1)、蠕动变形阶:历时长,是滑坡预测和预防的重要阶段。

(2)、滑动破坏阶段:速度大、来势猛、破坏力大。

(3)、渐趋稳定阶段。

2、影响滑坡的因素

(1),边坡形态;坡高,坡角。

(2)、岩土性质;强度,含水量,完整性。

(3);构造面的产状。

(4),水;静水,动水

(5)、振动荷载;地震。

三、泥石流的概念:

由暴雨或冰雪迅速融化形成的一种突然爆发性的含大量泥沙、石块的急骤水流,并且携带堆积在缓坡或山谷中的大量堆积物成为泥石洪流冲向山前地带的现象,称泥石流泥。石流是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或山前区,与水文气象、人类活动有关,是突然爆发性的,由泥砂石块组成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防治可考虑水土保持、跨越、排导和滞流拦截等措施。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1).沟槽纵坡较大、便于积水、集物的陡坡的地形地貌。

(2).流域内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

(3).流域中上游有大量的降雨,急剧消融的冰雪或水库的溃决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供给。

四、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特点

1特殊性与复杂性

在水利水电、电力、工民建、交通、港航、航天、航空、地矿、市政建设等等凡是存在土建工程,要与地质体(地基)打交道的行业,都有工程地质专业,因此,我们称工程地质专业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专业,是不必争议的。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又是所有这些不同行业的工程地质专业中涉及面最广、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声望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业界龙头。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工程建筑物的特殊性。工业与民用建筑到处可以见到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的建筑物,可以部分或全部套用标准设计图纸。而水工建筑物则不然,世界上有成千上万座水库大坝,你就很难找到两座完全相同的大坝。决定大坝的规模、坝型、结构等工程要素的自然条件很复杂,而工程地质条件则是最主要的自然条件之一。水工建筑物的第二个特殊性是与水打交道,所承受的主要荷载是水荷载。水利水电工程不允许失事,一旦失事,损失将十分惨重。

2实践性与经验性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另一特点是强烈的实践性与经验性。在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委会1999年度学术研讨会上,工程地质界知名前辈专家天津院的李仲春教授语重心长地警示工程界:工程地质这个专业太难了,工程地质决策不是通过计算和试验所能左右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工程经验,即是十分成功的工程,也很难证明它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李仲春教授的肺腑之言充分表达了工程地质专业的实践性与经验性的深刻含义。工程地质理论上的任何一项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都必须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分析论证和工程实践的检验。例如,近二十年来随着数理基础学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坝基、洞室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的理论和方法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这些计算成果仍然只能是工程设计和决策的一种参考,因此在工程界有一种通用说法: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许多工程实例足以说明采取慎重态度的必要性。有些工程从分析计算上看是安全的,实际上却出了问题;而另一些工程通过计算认为不安全,但却安全运行了数十年。因此我们搞工程建设,工程经验往往又是起决定作用的。

3工程地质测不准原理

著名的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不能同时测准粒子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和位置”。我们不妨借用这个原理来揭示工程地质的一些本质性问题事实上,地质体中的某些性质的确是测不准的。例如某一组结构面的产状,你只能用一个区间值来表述,如果仅用一个确定值来表述则肯定不符合客观实际。又如工程地基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它只能是一个区间值或统计值,因为地质体中每一点的性质都可能是变化的。地质参数精确到某一个具体数值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是绝对准确的,否则会误导精确评价的可信性。

五、小结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又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的壮丽史诗。以前我们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成是与天斗与地斗的斗争关系,实践证明,人与大自然斗争的结果,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性的小胜利,而大自然反过来对人类的惩罚却是灾难性的。人类的每一次产业革命,无不与工程建设有直接关系,与地质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建国以来,我国的基本建设此起彼伏,新一轮的建设高潮正在兴起。在多专业组成的基建队伍这个庞大乐团中,地质师要起到指挥和首席演奏家的作用,甚至还要担负起独奏华彩乐章的作用。尽管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工作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题,然而这更是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自然,保护环境,防止灾害,造福人类,是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的艰巨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韦港《工程地质随想》1996年4月24日

2:何培玲张婷《工程地质》2007年1月

水利工程概念篇2

关键词:认知水平;教学任务;数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43-03

一、问题提出

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对于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有了显著的认识和提高。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和困惑:如活动式教学设计的量与度的问题;教学任务活动去“数学化”的倾向;学生两级分化严重;学生不能真正地融入课堂教学氛围;不能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等等。如何真正地帮助学生体验再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都涉及到数学课堂教学任务的分析问题,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等。

二、数学教学任务的理解

数学教学任务的设定依赖于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活动经验、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教学目标,等等。从广义上来讲,可以根据每一单元或每一节的课程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主要是从知识点层面进行解释的。而从狭义上来讲,数学教学任务不仅是课本上或教师授课计划中出现的问题,而且是围绕教师和学生组织和实施那些问题所进行的课堂活动。[1]本文的讨论都是基于狭义上的理解,具体到真实的课堂活动中,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维水平,制定出合理的教学任务。

保持高认知要求的内在因素包括:给学生的思维和推理搭“脚手架”;提供学生监控自己思维过程的方法;教师或有能力的学生示范高水平的解答行为;教师提问、评论或反馈以维持对证明、解释或意义的强调;任务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教师频繁在概念之间建立联系;适当地探索时间。教师在制定和执行数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以维持与高水平任务相匹配的高认知要求。[1]高认知水平数学任务的外在总体特点为:非常规性、情景性、开放性、引导性、合作性、主动探究性、创新性。[2]

数学的教学包括数学概念的教学,数学命题的教学,数学定理、公理的教学,数学练习及复习课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时,相应投入的思维的形式和深度都有所不同,教师必须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学理论、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方法论、课标解读、教材把握、学生认知基础、评价方式和实践素养,等等。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素养,要关注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些生活体验与实际,并从中尽可能地挖掘出新颖有趣的数学问题。如填报高考志愿的层次分析、对比工人的月薪及学生的零用钱、学校食堂窗口的设置问题等。还要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并从中提炼数学问题。如定期储蓄问题、最大利润获取问题、购房贷款的偿还问题等。[3]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设定有更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

三、数学概念认知过程的任务情境

1.概念的引入阶段——现实化

概念的引入一般可以从两个途径入手,分别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认知基础,这样有利于学生直接发现数学问题或者形成数学认知冲突,利用知识的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认识概念,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之中,体现数学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态度。概念的引入要新颖而又不陌生,设计的问题、游戏和活动等需满足两个要求: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概念要有紧密联系。如函数概念的引入,可以从生活中温度的变化、家庭用电量等来导入;中数、众位数的概念可以从某工厂工人生产配件数、辅导书每页汉字数进行统计。

2.概念的形成阶段——再发现

概念的形成是探索和认识概念的重要过程,也就是解决概念引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认知冲突,概念引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概念形成的难易和有效程度。概念形成有两种方式:概念同化和概念顺应,简单说,概念同化就是将新知识并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运用以前的方法就可以解决;概念顺应是通过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合新知识,要求师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显而易见,两种概念形成的方式对学生思维要求有很大的区别,概念顺应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概念顺应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通过降低问题的难度而完成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方式的优势,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在最近发展区设疑,做好问题的表征任务,鼓励思维策略的多样性,适时参与学生的活动。过早的“自问自答”会使事先设置的问题情境以及启发性提示问题失去固有的思考价值,造成学生“积极思维”过少,过晚的“时间流失”,会使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会使无关的非数学性质活动过多,造成学生“消极思维”过多。两者都不利于高水平的数学认知问题的探究与解决。[4]数学概念数学化的过程,是挖掘概念形成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层抽样概念的形成可以通过分析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身高,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描述、优化等过程形成概念;平行和垂直概念的形成需要对两根小棒可能的位置关系进行比较、分类、概括、检验等过程来认识;多项式的概念可以通过单项式的加减来形成。

水利工程概念篇3

一、什么是概念图

所谓概念图,简单讲就是一个概念关系图,其表达形式是用图表形象地把几个内在有关联的概念,用词及箭头把它们联结起来,从而清楚地呈现各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图能构造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使学生通过概念图直观快速地把握一个概念体系,改变以往概念记忆的孤立、零散的现状,提高学习的效率。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将思考过程可视化。

二、概念图的应用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够使学生理解知识,从而熟练地运用知识。绘制概念图能够有效促进这一过程的发生,并且能把这个整合过程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在绘制、修改、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分析、比较概念之间的异同和内在联系,知识的提取和运用的正确率也越高。在画的过程中理清知识形成的思路,学会学习,有助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习的效率。

平时教学都是按照单元课的顺序进行的,由于学生学习的概念还处在孤立、零散阶段,尚未将其联系成网络与体系。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一错再错”现象是学生对相关概念理解不到位造成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的联系,我以概念图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先画出构架,然后要求学生把关键词填到相应的括号中去,于是就变成概念图。概念图的绘制和不断完善过程是学生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一次再认识的过程。应用概念图进行概念梳理,不是简单知识点的堆砌,而是转化成学生的思考活动。概念图可帮助学生将多个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有结构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之间的融合。这种学习,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的死记硬背,从而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利用概念图作为可视化思维支架,提高认知水平。学生在整理、复习的时候,在概念图的引导下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思维品质,支持知识的构建,促进自省纠错自我评价。概念图作为学生学的工具,需要模仿和教师的指导。

如果对概念不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清晰,学生是很难将这些概念组织成层次清晰、关联准确的概念图的。只有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用连接词及箭头把它们联结成一个概念图。所以,利用概念图评价可以准确地反映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是检测学生的理解水平、评价教学效果的一种理想工具。

三、概念图的应用思考

1.概念图教学策略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概念图教学策略适合应用于一个概念较为集中的知识领域,从这个概念能引出相关的一系列概念,这样的知识领域比较适合这一方法,如物质的分类、化学式的含义、酸碱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的分类等。

2.概念图教学策略适宜在复习时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的利用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相关的概念,概念图是把这些概念用连接词及箭头联结起来,以图的形式来表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如果学生没有这些概念基础,就无法绘制概念图。

3.要及时有效地反馈。同学间的分析和讨论是修正、完善概念图的必要环节,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在构建概念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遇到的问题等,及时反馈与指导解决。

4.在制作概念图时,一个概念图只能有一个主题,要从涵盖最广的概念出发,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以箭头相连,连线旁写连接词。概念图有一个完善的过程,有了初步的概念图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不断地修改。绘制时还应注意字迹要工整清晰,连接词要简练,预留适当的自由拓展的空间,以便修正和改进。

水利工程概念篇4

关键词: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结构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在结构设计中给部分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建筑结构设计与先前的理论体系产生脱节,仅仅是一些图形的拼凑,使得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普遍存在墨守成规的现象,结构设计失去了应该具有的创新思想等。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至关重要,只有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才能够赶上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反映了一个结构工程师的设计水平。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1、结构概念设计的定义

概念设计是利用设计概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是完整而全面的设计过程,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将概念设计理念引入到建筑结构设计之中便形成了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建筑结构

概念设计以建筑工程概念为设计依据,采用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相关要求和符合建筑工程的客观规律的方法,进而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宏观控制。

其设计理念是在建筑结构总体方案设计的最开始,就将建筑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正确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处理之中,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比如结构体系、房屋体形、刚度分布等等,去实现设计方案。在这过程中需要工程师具备结构方面相关知识,依据相关规范、规程,

从宏观上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鉴别、选择,抓住要点,用正确的概念来指导概念设计。

2、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行业设计理念的不断进步发展,结构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使得目前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无论从质量和效率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此种设计方法经过专业同行的不断发展推进,已经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相关设计方法理念也得到不

断继承和发扬。概念设计可以实现结构设计方案的完美化。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把握,依靠工程师的知识体系以及依据相关规程,通过主、客观结合的方式,在方案设定初期,这能实现优化选择,从而避免了后期设计阶段计算中的困难,同时又能使方案高效、经济地制定。

概念设计可以实现结构设计方案的创新性。随着人们对计算机依赖程度的加剧,很多设计工作者已经习惯性传统设计,结果造成设计方案没有新意。二概念性设计理念体现的是先进的设计思想,能够实现现代化建筑结构新颖、经济地创新设计。另外,建筑结构概念设计还可以可判断电算结果可靠性,利用概念设计来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弥补计算机初步设计阶段不能优化设计方案的不足等。

3、结构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3.1场地条件和基础选型

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损害极大,在建筑结构设计体系中,工程师应该在初步设计前进行合理选址。通过对场地的勘察,尽量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尽量避免在不利于抗震的危险地段建造建筑。

3.2选择和布置结构体系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强柱弱梁”的概念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工程师要对梁的刚度进行相对弱化处理,保证在建筑破坏过程中,首先是梁发生破坏。

3.3选用结构计算分析原则及程序

建筑设计中不同建筑截面和构件需要采用不同的力学假定进行分析计算,如果选用的计算理论与实际状况不符,那么就会产生很大的计算误差,造成计算结果无法使用。因而,工程师应该依据不同构件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计算假定,符合或接近结构的实际工作情况。

3.4布置外形尺寸及结构面

结构平面布置应尽量简单、规则和对称,使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重合,以减小扭转,避免刚度突变和出现薄弱层的情况。如果同一栋建筑上下结构布置发生变化,结构刚度就会发生巨大改变,此时为了保证建筑的合理过度,便要设置结构转换层。

4、结构措施

4.1协同工作与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的协同工作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建筑结构的组成构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相互配合,使作用效应能够合理地被结构构件承担。结构构件在协同工作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荷载,实现内力合理分配,共同达到极限状态。例如,在砖混结构中,建筑基础与上部砌体结构必须依靠圈梁和构造柱联接,协同工作,使结构构件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超出承载极限破坏,联合受力才能够实现建筑的整体稳定性;高层建筑中,由于底部受力巨大,角柱需要极大的抗扭性,要求给角柱设计较大的抗扭能力,此时可以通过采用田字型柱保持相关的受力,增大长细比例等措施。

4.2材料利用率

协同工作设计,还在于对材料的充分利用。当建筑结构内部构件能够实现协同工作时,这也表明材料的利用率也越高。其核心思想可以简单理解为“花最少的钱,做最好的建筑”。例如,传统的矩形截面梁就存在利用率低的情况。矩形截面梁的受力性能体现了大部分材料的存在实际上是降低了材料的利用率。对这种等截面梁来说,大部分区段,即使是拉压边缘,其应力水平均较低。针对梁的受力特点,可以将桁架设计为与弯矩图相似的形状,从而使桁架的弦杆受力均匀。本着这种设计理念才能够真正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结束语:

虽然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没有先进的设计理念,科学、经济、新颖的建筑结构设计还是无从实现。必须对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才能够实现对建筑结构的宏观控制,从而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应用以及建筑结构措施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读者在建筑结构设计有所帮助。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概念设计这种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将会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同时相信它也将为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姚骥华.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

水利工程概念篇5

(永嘉县水云学校,浙江永嘉325116)

【摘 要】在初中科学学习中,建构并利用概念图能使得学生直观快速地把握一个概念体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改变只是简单地记住一些孤立的、零散的事实与概念的现状。

关键词复习教学;概念图;建构;应用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易错的概念,在复习时教师尽管再三分析纠正,但学生在解答类似的问题时,雷同的错误依然存在。显然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质疑。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科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经过前段时间阅读《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试论概念图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启示》、《初中化学概念地图》、《初中物理概念地图》和《概念图——化学概念复习的火车头》等一系列书后,我认为利用“概念图”教学策略可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1 什么是概念图

概念图是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所谓概念图,简单讲就是一个概念关系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1]。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概念图能够建构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并使得学生通过概念图直观快速地把握一个概念体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改变只是简单地记住一些孤立的、零散的事实与概念的现状。在建构概念图时,可先罗列与主题有关的核心概念,将列出来的概念排序,把最有包容性的主概念放在图的中心、顶端或前端,逐步用箭头把概念连接起来,并用连接词加注,也可以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例子写在概念旁来完善整个概念图,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复习与教学工具。

在诺瓦克看来,概念图是用视觉再现认知结构、外化概念和命题的一种方法[1]。由于每个人感知事物及其规律的差异,每个人建构的概念图结构也各不相同。所以学习者制作的概念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教师可以据此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过程就是概念图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学者和学习者可以通过不断地建构,寻求达成一致的机会。

2 概念图在初中科学复习中的应用

2.1 利用概念图梳理概念,进行有意义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够使学生理解知识。绘制概念图能够有效促进这一过程的发生,并且能把这个整合过程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在绘制、修改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分析、比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异同和内在联系,比单纯靠记忆来学习概念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知识提取和运用的正确率也越高。

平时我们的教学都是按照单元课次顺序进行的,由于学生学习的概念还处于孤立、零散阶段,尚未将其联系成网络与体系。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的“一错再错”现象;学生做完一道科学题后,问他这道题运用了什么科学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有90%左右的同学都回答不知道。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相关概念理解不到位造成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我以概念图作为教学工具,如在复习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和第5节《物质的溶解》的教学中,可以先列出如图2所示的概念图。

然后要求同学们把各个概念之间的“连接词”填到相应的括号中去,于是就变成了如图3所示的概念图。

接着,再问学生:“你们看这几个概念之间还有联系吗?”学生通过讨论后发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联系,对图上内容作了补充,变成了如图4所示的新概念图。

概念图的绘制与不断完善过程是学生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一次再认识过程。由上例可见,应用概念图进行概念树立,已不是新授课的简单重复,而转化成了学生的思考活动。概念图可帮助学生将多个概念(事实)有机地联系起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有结构的知识体系。这种有意义的学习,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从而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2.2 利用概念图作为可视化思维支架,提高原认知水平

概念图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可以引导和支持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整理、复习的时候,在概念图的引导下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思维品质,支持知识的建构。如,学生对化学式“CH4”所表示的含义的漏答或错答现象,可指导学生仿照教材上化学式“Co2”的概念图,来建构化学式“CH4”所表示的含义概念图,如图5所示。

要将概念图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需要经过模仿阶段和教师的指导。例如,上例中在寻求化学式“CH4”的含义时,要按一定的逻辑或顺序布局,从宏观上看,它表示的是“一种物质”;从微观上看,它表示一种物质的“分子”;从组成上看,它是由“元素”组成;从构成上看,它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从物质表示的量来分析,它包含“相对分子量”、“各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分数”等信息,最后用箭头连线和简洁明了的连接词来表明概念含义的指向,画出概念框图。

概念图作为表征知识工具,可以有效地将思考过程可视化,在画的过程中理清知识形成的思路,有助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原认知水平,提高学习的效率。

2.3 利用概念图来诊断,促进自省纠错

概念图可以在教学中用于评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2]。在教学任务完成以后,教师将评价主题中的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罗列出来,或者让学生列出该主题中的核心概念,并完成概念图。例如,在复习物质的构成这一主题时,我把涉及物质的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纯净物”、“混合物”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罗列(如图6所示)。

然后,让学生用连接词及箭头把它们连接起来,清楚地呈现出各概念之间的联系。最后,教师出示事先制作的“相对标准”概念图(见图7),对学生概念图中所反映的知识掌握质量进行定性评判,引导学生依照“相对标准”概念图进行自我评价。

如果对概念不理解,概念间关系不清晰,学生是很难将这些概念组织成层次清晰、关联准确的概念图的。只有对相关概念有了较深的认知和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用连接词及箭头把它们连接成一个概念图。所以,利用概念图评价可以准确地反映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是测量学生的理解水平、评价教学效果的理想工具。

3 应用概念图教学的几点思考

3.1 概念图教学策略有一定局限性

在课型方面,比较适合复习课,而新课中的应用则极少;在学科方面,初中科学中的生物和物理知识相对较少,在初中化学方面相对较多;在知识方面,概念图教学策略适合应用于一个概念较为集中的领域,从这个概念能引出相关的一系列概念,这样的知识领域比较适合这一方法,如物质的构成、物质的分类等,至于那些浅显的、基本的知识领域的概念一般不必用概念图来表达,以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3.2 概念图教学策略的利用有前提

就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相关的概念,概念图是把这些概念用连接词及箭头连接起来,以图的形式来表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如果学生没有这些概念基础,就无法绘制概念图。

3.3 要及时有效反馈

同学间的分析和讨论是修正、完善概念图的必要环节,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在构建概念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遇到的问题等,及时反馈与指导解决。

3.4 在制作概念图时,一个概念图只能有一个主题

要从涵盖范围最广的概念出发,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以箭头相连,连线旁写连接词。概念图有一个完善的过程,有了初步的概念图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不断地修改。绘制时还应注意字迹要工整清晰,连接词要简洁明了,预留适当的自由拓展空间,以便修正和改进。

4 结束语

总之,在科学学习中用概念图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结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保持,有助于学生理解核心概念及其网络等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检查、发现知识的不足或错误,及时进行补救和调整。绘制、修改和完善概念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以概念为载体,以概念图构建为平台,可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以最简明的方式建构最丰富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科学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伍新春.试论概念图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启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8).

水利工程概念篇6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和谐理念;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

1引言

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大多侧重于质量、进度、安全、投资。但是,现代的项目管理大多希望可以达到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都是在效仿国外的管理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成果来看,大多数都是在进行理论性的探讨,并没有完全付诸于实践,也就有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本文简单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和谐理念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一个研究方向。

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

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在面对影响因素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主观因素,又要考虑到客观因素,这在管理的过程中,有着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通过对相关的水利水电项目管理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更好的应用于现今阶段的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主要应该遵从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应该遵循持续性的管理原则。所有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耗费时间都比较长[1]。因此,在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即使是在项目的紧张阶段,也应该保持积极的管理态度,应该时刻将多元化的管理理念落实,从根本上提升整个项目的综合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管理工作有常规状态,自然也有特殊的情况,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要积极应变,不要过于死板,一味地应用常规的管理方案,在遇到紧急事故的时候,应该立即组织营救,做好调整工作,减少损失。

3分析在项目管理中运用利益相关者的和谐概念的原因

3.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环境决定

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利益的格局也在不断的变化,传统的项目管理制度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需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已经逐渐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地变化,这也致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环境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具有管理系统复杂、分工专业、规模大的特点,导致项目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这些都需要应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尤其是和谐的管理理念。

3.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特殊性

水利水电项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项目,且具有一次性的特点,项目管理的作用就是在限期内对资源进行整合,进行重新的利用,水利水电项目管理不仅是要对内部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外部进行管理,从项目的规划阶段,到审批阶段,再到立项施工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协助才能完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还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管理制度的角度来看,是不能靠单一的制度来进行管理的,这就需要适当地在管理制度中融入和谐的管理理念,通过一系列和谐互动的管理机制来实现水利水电项目管理的效果。

3.3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单位目标决定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多目标性和复杂性,这决定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很多的优先权问题、项目成员的工作方式不同、资源分配等问题导致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这就需要管理者充分应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进行协调,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管理环境,从而实现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等目标的实现。

4正确应用利益相关者的和谐概念

正确应用利益相关者的和谐概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利息益相关者[2]。主要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人群较广泛,地区也较辽阔,这就需要对所在的复杂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确定出利益相关者。二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找出最主要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发生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与建设单位、设计公司、信贷公司、投资者甚至是单位员工之间,有很多的参与单位之间都有一定的利益冲突。三是,在上述对利益相关者充分的分析基础之上,应该及时采取管理手段,尤其是和谐理念的管理,这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应该对和谐理念的观念进行强化,及时采取适当的和谐理念管理方法,本文简述的是软硬兼施的管理方法。将规范化的管理理念中融入和谐理念的管理模式,达到促进管理的目的,将管理的出发点放在和谐管理上,在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正规化、制度化的同时,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将环境中的复杂因素进行合理地融合,保障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合理,重视在管理中的和谐,保障组织建设更好的实施,最终实现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赢局面。第二,建立起和谐的管理体系。建立相关的管理单位,并及时建立与建设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公司、信贷公司、相关的投资者以及单位所有的员工之间的新型的管理体系,并将和谐的管理理念运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管理上,实现单位中人与人之间更加的友好,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第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培养单位人才,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水利水电项目中的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技术人员,并没有足够的管理经验和能力。因此,在对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管理中,应该更多的培养管理人才,尤其是培养一定的复合型人才,实现管理人员可以精通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精通一定的专业技术,拥有一部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更好的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将和谐的管理体制更好的运用。第四,重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创新和企业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要达到更好的应用和谐管理的目的,就必须要进行创新,这主要是由于水利水电项目在管理的过程中环境比较复杂,不能用死板的制度管理去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将项目管理的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尤其是在软件管理和管理体制方面,更好的解决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的建设的目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一般的建造环境比较复杂,条件相对较艰苦,这就需要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强企业的团队建设和文化建设,为管理创建一个和谐的环境,这样既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还能凝聚团队的斗志,从根本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

5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拥有规范化的制度和先进的技术是前提,还要有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很难达到项目管理的目标,且不能适应先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环境。因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理念进行项目的管理,将原有的规范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利益相关者的和谐理念,进行有机的再融合,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吴洪波.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2017(13):120-120.

水利工程概念篇7

目前,设计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热点,如美国niSt的设计知识库项目;欧洲wiSe工程知识管理项目、moKa项目;韩国LG公司资助的知识管理项目;国家863资助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等,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能支持概念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对它的研究也还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 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 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 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3)功能知识类

1

1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知识只有一个功能名称,且最少具有一个相关产品(省略了功能知识类似属性的定义,如功能编号、功能说明、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4)功能技术原理解类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水利工程概念篇8

目前,设计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热点,如美国nist的设计知识库项目[2];欧洲wise工程知识管理项目[3]、moka项目[4];韩国lg公司资助的知识管理项目[5];国家863资助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6]等,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能支持概念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对它的研究也还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 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7].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8].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www.133229.com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 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 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3)功能知识类

1

1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知识只有一个功能名称,且最少具有一个相关产品(省略了功能知识类似属性的定义,如功能编号、功能说明、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4)功能技术原理解类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水利工程概念篇9

关键词: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结构措施;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结构承载力和稳定性,使其寿命达到甚至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并且建筑结构能够与周围环境有机的融合。

一、概念设计与建筑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探讨

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师的个人经验为基础进行的定性设计,而结构设计是根据概念设计的要求及力学等定量设计来实现的一个逆向过程,其中,定量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内力、配筋数量及结构变形等参数。若概念设计不合理,将会影响整个建筑的结构设计,由于概念设计是体现出设计师的一种先进设计思想,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整个概念进行结构设计,并对构件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协同处理。所以,概念设计与结构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二、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应用

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既符合理论,又结合实际弥补了理论的不足,设计人员从工程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角度,对建筑结构进行概念性的分析和比较,从而形成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一)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严重破坏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将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地震学的研究表明,现在尚不能准确检测到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强度。由于在地震时建筑结构受力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再加上计算软件的机械性与局限性,抗震设计中的计算数据可能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所以,在日常的结构设计中,其计算结果仅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只能借助于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抗震概念设计是根据结构地震破坏形态以及以往的工程经验而逐步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宏观的角度强化抗震结构,通过对建筑选址、基础设计、结构选型、构件连接等环节的综合考虑,科学分析软件计算结果,创造有利的抗震条件,从而有效控制结构的薄弱环节,达到抗震的效果。总之,就结构抗震设计来说,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数值计算。

为使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伉震概念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场地和地基的选择。地基是否牢靠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在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较强的承载力时使用天然地基,可以拥有较好的抗震效果,否则采用人工地基。二是结构构件传递地震力的合理性。应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使结构受力明确、传力简洁,避免结构体系受力复杂,同时设置多道抗震防线,以保障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三是建筑的外观设计,要求建筑外形简单、对称,要求建筑结构规则,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结构分布的均匀性和对称性。四是建筑结构的整体性。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要可靠,以保证连接部位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变形能力,使结构具有稳定的抗震性;对于非结构构件,在利用其对整体结构有利影响的同时,避免由于不合理的设置而引起的不利作用。同时,还要注意结构的空间整体性,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五是刚柔相济的原则。要求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统筹考虑结构的刚度和韧性,刚柔相济,在满足变形要求的同时,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高层建筑结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同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日益复杂,设计人员需要以更多的主观分析来判断结构的经济合理性,由此可见,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概念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其一,选择刚柔相济的结构。相对于低层建筑物,高层建筑具有自重大、受气流影响大等问题,需要设计人员通过概念设计,选择刚柔相济的结构,保障结构的刚度和韧性,同时宏观把控结构的水平荷载。其二,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水平荷载的影响远大于垂直荷载的影响,水平荷载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所以抗侧立机构的选择至关重要,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和高度。其三,选择合理的结构布置。高层建筑结构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也直接影响到造价的高低以及工程量的大小,如果结构布置不合理,不仅增加了造价和工程量,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一定要选择合理的结构布置,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整体稳定性,要求结构受力明确,抗侧构件力求均匀对称,传力简洁,避免局部出现薄弱部位。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注意事项

(一)结构简图的科学性

结构概念设计首先要有科学专业的理论作为支撑,而且一般情况下利用结构设计简图对结构概念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在结构简图的选择上,要遵照安全和准确的原则,选取合理的简图。因为如果选取的简图不够科学,那么相应的结构概念设计也会出现相应的错误,甚至对工程的质量问题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说,结构设计简图在制作时应该做到精确、科学,使出现的误差也在可控范围内,应该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简图的质量。

(二)结构刚度科学化选取

建筑结构在刚度的选择上至关重要,而且在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也必须遵守刚度的要求。结构刚度可科学化选择,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还能够对地震等灾害起到危险性降低的作用。与此同时,结构刚度的科学化选取还能扩大空间的占有率,使建筑平面的利用率等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三)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准确分析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数字的计算等方面设计出种类繁琐的计算软件,可是各计算软件在计算的结果上确实各不相同,让使用者也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所以在工程的设计中计算工作经常出现混乱。在进行设计时,软件的选择很重要,应该对各个软件进行系统化分析,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的原理等,选择适合的软件,确保计算结果科学准确。

(四)合理选择建筑基础

根据选择好的建筑场地的地形特征和结构形式进行结构基础的选择。如果是松软的地质且要建造高层建筑,天然的地基无法承受起荷载,需要采用桩地基,把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下面坚实的持力层中;如果建筑场地土质不均匀,为了改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从而增加建筑物的抗震抗灾能力,则可以选择箱型基础;最后一种建筑基础是筏型基础,它整体的刚性大结构稳定性好,可以解决建筑物上部的超荷载,还可以解决其压力分布不均的问题。

(五)合理选择建筑主体的结构体系

建筑主体是一个空间的结构体系,目前我们在空间结构体系整体研究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工程中用了许多假定和简化理论,作为结构工程师我们更应该通过强化概念设计,灵活运用规范,运用概念设计理论对整个结构体型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做到结构体型布局合理,受力明确,抗震性能好。结合建筑平面工程对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布置,通过调整结构刚心、建筑物质心及平面形心三者之间的距离使三者尽可能地靠近,以利于减小结构体系的扭转力,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同时也能节约工程造价。

四、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

(一)协同工作概念与结构体系

协同工作的概念在工业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已经有较为广泛的使用,目的是将内部结构体系能够高效的进行优化配合,实现其设计寿命。现阶段,轻型钢结构的应用就是协同工作概念与结构体系完美结合的案例。轻型钢结构以其质轻、价低、施工进度快、受施工环境影响较小、抗变形,抗震能力好等优点在工业厂房中不断得到应用。由于轻型钢结构的抗拉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的强度要高出25倍左右,而且不产生裂缝,在建筑结构中具有较好的结构性。另外,钢结构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特性,当某种原因导致其它结构断裂时,同时发生在钢结构上则只是表现为塑性变形,而且变形具有缓冲期,能够为安全撤离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因此,在协同工作概念下轻型钢结构作用发挥出色。如某钢结构厂房,设计为门式轻型钢结构,总跨度为36m,长度为100m,柱距18m,屋面坡度为1:15,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在应用概念设计时,首先要明确门式轻型钢结构厂房各构件的最大负荷,为了增加稳定性需要设置支撑体系,保证厂房的使用寿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单层厂房轻型钢结构一般由横向钢框架、屋盖钢结构、支撑体系、吊车梁和制动梁以及墙架等构成。在某些单层厂房钢结构中,由于工艺操作上的要求,还可能设有工作平台。然后,再对结构受力进行有效的分析,以保证同层各柱在相同的水平位移时,能同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

(二)钢混结构

钢管混凝土在当下建筑施工中是时常应用的,是一种将钢材和混凝土进行混合,达成充分发挥二者性能的新型模式,能够让刚度和建筑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应用钢管和混凝土相结合主要应用的原理有两个方面可以体现。

1)外部钢管能够较好的对内部混凝土有所约束,让混凝土强度可以有所加大,对变形的几率能够有效减少。钢筋混凝土中的结构促使建筑物中的抗震能力不断加强,合理的解决了高层底层柱轴压比超限的问题。

2)内部混凝土能够对外部钢管有力支撑,钢管和内部混凝土能够有效结合,从而构成具备一定优势的互补型效果,让自身的优势都可以显现出较好的补充,所存在的缺陷也能够互相弥补,让承载力有所加大,相互结合之后的承载力是两者承载之和的18倍左右。

(三)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所用的全都是拉杆,这就使材料的利用率以及结构的应力水平都变得相当高,可以充分的利用高强度的材料,还可以施加预应力,同时也包括与悬索结构相结合的一些结构模式等,所以悬索结构就比较适合应用于跨度非常大的建筑结构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地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不断地加强结构概念,深入、深刻地了解各类结构的性能,并能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它们,才能更好的促进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完美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迪珊.建筑结构设计总信息辅助确定与评价软件[D].厦门大学,2014.

水利工程概念篇10

[关键词]专升本高校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工作倦怠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79-03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对高新人才的需求,我国自2001年以来有很多师范院校及地方高校都有专科院校生为本科院校。这样的转变不仅满足了很多学生的大学梦想,同时也为培养高新人才提供了便利。但是对这些转型后的高校教师在个人的专业素养以及心理健康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关注专升本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并有效地进行干预,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以及培养优秀的大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作倦怠(jobburnout),即我们常称的“职业倦怠”,通常被认为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应激的特殊表现形式。Christinamaslach认为,工作倦怠是从事高强度、高人际接触频率的人员产生的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低落(diminishedpersonalaccomplishment)的症状。情感衰竭被认为是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其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被耗尽的感觉,常伴有紧张感、挫折感的发生,所以员工会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的特征是视其服务对象为物,员工对待同事或客户倾向于冷漠,是人际工作在面对过度紧张或耗竭时的一种防御反应。个人成就感低落指员工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感觉无助以及自尊心下降,员工可能感觉工作能力的衰竭,丧失成就感,以消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

教师的自我概念主要体现在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的自我感知,教师的自我概念对教师的行为有调节和定向的作用,教师自我概念中自我图示的失效将导致教师产生一种消极的行为,例如,与学生关系疏远或教师的效能感降低,甚至出现对工作的不满或对自己健康的威胁,这种认知评价过程导致心理失调,久而久之,将产生倦怠症状(park&Yager;Villa&Calvete,2001)。Kitto,pierce在对澳大利亚的教师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在教师主观紧张与压力、倦怠的关系上,自我概念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中介变量。

教师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方面所形成的一种主观判断和感受。它是教师对自我能力的一种信念和认识,反映着教师的主观体验和能动性。一些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低的教师常常在教学中付出沉重的代价却效果欠佳,他们感到职业压力大而精神疲惫,缺乏个人成就感而毫无工作进取心,严重的还出现人格“解体”。Brissie等人发现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作积极评价的教师比评价低的教师较少经历倦怠感。国内的刘晓明(2004)对教师的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中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低,职业倦怠越严重,教师的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越严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可能存在调节作用,高教学效能感可以改变职业压力的作用,减少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

2研究的被试及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主要是抽取河南省几所高校的教职工,发放问卷300份,经过仔细筛选和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245份,回收率为85%。其中男教师138人,女教师117人,教龄分为5个等级,有初中高级职称若干人。

2.2研究工具

(1)《教师职业倦怠量表》。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台湾学者根据我国的语言习惯做了修订。该问卷由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共22道题目构成。采用4点记分法。1代表“从未如此”,2代表“很少如此”,3代表“有时如此”,4代表“经常如此”。

(2)教师自我概念量表。采用Villa和Calvete编制的教师自我概念量表(teacherSelf-conceptevaluationScale,tSCeS)。该问卷分为六个等级记分(非常反对、有点反对、有点同意、同意、非常同意),该量表包括六个维度(专业能力、人际知觉、创新突破、师生关系、工作满意、自我接纳)。

(3)教学效能感问卷。采用Gibson与Dembo以双向度的观点评价教学效能感的研究。该问卷为五等级记分(非常符合、符合、说不准、不符合、很不符合),被试得分越高,说明教学效能感越高。问卷主要有两个维度,分别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

2.3施测程序及数据处理

在有关教师和领导的帮助下采取团体施测和随机施测。测试时,研究者要求被试阅读指导语,并强调真实填答的重要性,测试在40分钟内完成,全部施测工作历时15天。对数据进行审核,并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结果及讨论

3.1专升本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教学效能感总体现状

本问卷为4点记分,中数是2。工作倦怠总均分与各因子得分在2分以下,表明不存在工作倦怠问题,在2~3分表明工作倦怠问题存在,3分以上表明工作倦怠问题比较严重。教师工作倦怠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教师总体中至少有一半的人已经出现工作倦怠问题,1.8%的人工作倦怠比较严重。在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上,情绪衰竭最严重,有85.3%的人有情绪衰竭状况,11.8%的人情绪衰竭比较严重;在非人性化中,有60%的人有非人性化倾向,比较严重的占4.1%;在个人成就上至少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高的。总的来看,专升本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也有工作倦怠的表现,而且情绪衰竭最严重。

从表2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的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以及工作倦怠之间两两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与工作倦怠之间在0.01水平都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当教师自我概念水平越高,教学效能感越强,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也越低。

同时在对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以及工作倦怠作逐步回归分析,并对三者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当未加入自我概念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显著,R=-0.454,p=0.000在0.01水平相关显著,在加入教师自我概念后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程度更高,R=-0.528,p=0.000,相关程度在0.01水平非常显著(以工作倦怠为因变量,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为自变量时的逐步回归分析);在控制教学效能感时,自我概念与工作倦怠的偏相关为R=-0.303,在0.01水平相关显著。在以教学效能为因变量,自我概念和工作倦怠为自变量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自我概念没有进入到回归模型中,当控制工作倦怠时,自我概念与教学效能感的偏相关为0.147,p=0.057>0.05,相关不显著。在以自我概念为因变量,教学效能感和工作倦怠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只有工作倦怠进入回归方程,工作倦怠与自我概念的相关是-0.393,相关显著,在表2中也可以看出自我概念和教学效能相关是显著的,但在控制工作倦怠时,自我概念与教学效能感的偏相关为0.147,相关不显著。这说明教师自我概念与教学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是通过对工作倦怠形成表面相关的,也可以说是自我概念与工作倦怠的相互影响而导致教学效能感水平。(例如,工作倦怠程度高,自我概念水平就低,就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即教学效能感也相对下降;或是自我概念水平越低,工作倦怠的程度越高,从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越低)。

3.3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预测教师工作倦怠及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对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各个因子对工作倦怠的影响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教学效能、自我接纳、专业能力进入到回归方程,并对工作倦怠的预测都很显著,F值都在.001水平很显著。其中贡献作用最大的是教学效能,再有是自我接纳,最后是专业能力。在进一步的回归模型分析中,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14、-0.718、-0.424都为负向预测,三个因子对工作倦怠联合的解释率为36.1%,说明教学效能感越高,自我接纳水平越好,专业能力越强的人,工作倦怠水平越低。

4结论

第一,专升本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不是很高,但也有一定的表现,应该值得学校管理组织的关注。第二,专升本高校教师的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及工作倦怠各变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即自我概念水平越高、教学效能感越高的教师工作倦怠程度越低。第三,专升本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自我接纳、专业能力可以显著预测工作倦怠。第四,专升本高校教师自我概念是工作倦怠影响其教学效能感的中介变量。

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给我们对以后的专升本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的干预工作得到一点启示和建议:①努力提高专升本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以降低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例如,提高教师对个人教学能力以及教育对学生影响的重大作用的自信以降低工作倦怠程度。②要让教师培养良好的自我接纳水平,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并努力去提高专业教学能力,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个人的教学工作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提高工作的热情,从而降低工作倦怠程度。③管理部门对专升本高校教师做好岗前培训及在职培训与学习。④教师主动的利用一些家庭或社会的支持资源以缓解倦怠,以及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水平以保证较高水平的自我成就感,并敢于面对自我,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闫晓静,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02-104.

[2]杨秀玉,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32):67-71.

[3]于小艳,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6,24(1):83-86.

[4]于红丽.中小学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5]王晓英.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6]周彦良.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7]王文增.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长春: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

[8]郝明.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自我概念关系的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6.

[9]鞠鑫.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对职业倦怠的调节作用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