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十篇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十篇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9:55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篇1

关键词:农业经济;影响因子;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宁夏;

作者:马明德等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1],事关经济与社会的稳定[2],而农业问题也主要是农业经济问题[3],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对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有关农业经济的增长问题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农业经济增长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4],除了受土地、物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外,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5]。为此,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方法方面,目前有关农业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协整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但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提出之后就有不少学者对其提出了质疑[6],例如,该生产函数必须对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模式进行事先设定,特别是其要求所有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必须等于1[7];协整分析要求模型中的变量不是越多越好,变量个数太多对模型估计的有效性会产生影响[8],而这就不能够对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回归分析由于受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会产生“伪回归”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同时为避免在研究中出现伪回归现象,该研究将采用一种新的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artialLeast-SquaresRegression,pLS),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影响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诊断,以期为宁夏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意义的决策支持。

1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介于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总面积5.18万km2,地跨暖温带半湿润区至温带干旱区3个气候区,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之一,年均降水量305mm,蒸发量达1800mm,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宁夏地貌类型多样而复杂,由北向南依次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以及六盘山地等地貌类型。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宁夏社会经济发展南北差异明显。宁夏北部是较平坦的黄河淤积平原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1.01%,黄河为沿河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灌溉用水,引黄灌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南部为山区,其黄土广布,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薄、石质化问题突出,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较差,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截止2011年宁夏有人口639.45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00.1069万人,约占全区人口总数的62.57%;2011年全区GDp为2102.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84.14亿元,约占全区GDp的8.76%。

1.2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农业投资规模、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劳动人口数量和质量、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该研究从数据可获得性、指标量化的可行性等出发,以获取数据的便利性、指标量化的可行性、突出主导因素作为指标选取的原则,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宁夏农业经济状况及各影响因素的实际意义,采用宁夏农业总产值(记作Y)作为预测数据,分别选取社会经济指标中对宁夏农业经济有密切影响的10个指标,即X1为全区乡村劳动者人数(人),X2为财政支农支出额(万元),X3为农业机械总动力(万w),X4为化肥施用量(万t),X5为年末耕地面积(万hm2),X6为农业(种植业)产值(万元),X7为林业产值(万元),X8为牧业产值(万元),X9为渔业产值(万元),X10农田灌溉指数,建立社会经济系统指标体系。研究所需数据由2003~2012年《宁夏统计年鉴》整理和计算而来。

1.3研究方法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最早由S.wold和C.albano等人于1983年提出。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兼有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的特点,能比较好地解决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9]。在解决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方面,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采用成分提取的方法,但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法有所不同的是,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是对信息进行重组并不剔除变量,在成分提取的时候,既考虑了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又选择了对自变量、因变量解释性最强的综合变量,排除噪声干扰,因此既保证了多重共线性问题的消除,又保证了模型的稳定[10]。当因变量Y的阶数为1时,为单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1)。记F0=Y,e0=X,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的步骤如下[9]。

1.3.1第1成分t1的提取

已知F0,e0,可从中提取第1个成分t1,t1=e0w1。其中,w1为e0的第1个轴,为组合系数,w1=1。同时,从e0中提取第1个成分u1满足u1=F0C1,式中,C1为F0的第1个轴,C1=1。在此要求t1,u1能分别较好地表达X与Y中的数据变异信息,且t1对u1有较大的解释能力。

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思路,取

即可满足条件。得到w1后,可得成分t1,分别求F0,e0对t1的回归方程为

其中,p1=e0tt1/t12,向量r1=f0tt1/t12,e1,F1为回归方程的残差矩阵。

1.3.2第2成分t2的提取

以e1取代e0,F1取代F0,用上面的方法求第2个轴w2和第2个成分t2,有w2=e1tF1/e1tF1,t2=e1w1。

同样,e1,F1分别对t2做回归,得到e1=t2p2t+e2,F1=t2r2+F2。

第h成分th的提取同理。h的个数可以用交叉有效性原则进行识别,h小于X的秩。

1.3.3求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其中,w=[w1,w2,…,wh],R=[r1,r2,…,rh],F2为残差矩阵。

1.3.4交叉有效性原则

利用交叉有效性原则来确定提取的成分个数h。记yi为原始数据,t1,t2,…,th是偏最小二乘回归过程中的成分。是使用全部样本点并取t1,t2,…,th个成分回归建模后,第i个样本点的拟合值。是在建模时删去第i个样本点,取t1,t2,…,th个成分建模后,再由此模型计算得拟合值。记

其中,yi为原始数据,yi-yh(-i)是在建模时删去第i个样本点,取t1,t2,…,th个成分建模后,据此模型计算拟合值。变量pReSS取最小时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这时提取的成分个数h即为最佳成分数。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专业分析软件SimCa-p11.5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analysis中点击autofit和nextComponent功能对模型进行自动拟合。提取1~5个pLS成分时对Y的交叉有效性分别是0.954、0.570、0.483、0.173和-0.361,因此系统提取了4个pLS成分。模型对X和Y的解释能力较强,分别为0.977和0.999,且根据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的思想,所计算的t1、u1应分别可能充分地解释了自变量集与因变量集的信息[9,10],由计算结果做出的t1/u1平面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自变量集与因变量集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并且拟合优度R2=0.9831。因此,回归模型精度较高,可靠性也较强。其最终得到标准化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为:

2.2分析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所选取的各项指标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程度依次为农业产值、化肥施用量、渔业产值、财政支农支出和牧业产值。

2.2.1农业产值

农业是宁夏的传统优势产业,2002~2011年,宁夏农业产值占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为57.17%~63.04%,尽管其间有所波动,但这一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2011年宁夏粮食产量为3589471t,连续8年保持增长,人均粮食产量为560kg,位居全国第五位,属于一般余粮区[11],宁夏平原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确保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全区各地在适度控制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地方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了当地的种植业结构,全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例如2002~2011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由15.505175万hm2增加至23.1797万hm2,产量由10.42723亿kg增加至17.24557亿kg,年平均增加4.95%和6.54%;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由5.1158859万hm2增加至10.7298万hm2,产量由15.88943亿kg增加至43.87053亿kg,年平均增加10.97%和17.61%。近年来,粮食产量的连续增产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保证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2.2化肥施用量

化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等同的[12]。实行农村市场化改革之后,农业经济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耕地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在人口增长、土地减少的背景下,土地资源便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刚性因素,而化肥的投入和使用效率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土地生产率提高的关键[13]。10年间在耕地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宁夏农业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由2002年的79.5万t增加至2011年的103.3万t。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说明,过去10年农民的科技种田意识不断增强,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2.2.3渔业产值

虽然渔业产值在宁夏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较低,但是模型分析表明,渔业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究其原因,宁夏有“塞上江南”之称,具有发展渔业的优良条件。虽然宁夏发展渔业产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宁夏渔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渔业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宁夏渔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2011年,宁夏渔业产业产值年平均增加16%,快于农、林、牧等产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速。截至2011年全区适合发展水产业面积达到4.94万hm2,水产品产量13.1万t,渔业经济总产值21.5亿元,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7155元,人均水产品占有量20.8kg,位居西北地区首位。不仅如此,近年来宁夏渔业产业在满足全区需求的情况下,还加大了水产品的外销力度,全区有70%以上的水产品销往甘肃、陕西、青海和西藏等周边省区。快速发展的渔业产业对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贡献越来越大。

2.2.4财政支农支出

农业是弱质产业,因此,公共财政对农业实施支持和保护、保障农民收益成为国际上通常的做法[14]。在发达国家,财政投入对农业生产起到了明显的支持作用[15]。近10年来,宁夏也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2002~2011年,财政支农资金由8.2093亿元增加至112.1904亿元,平均每年支出42.2242亿元;10年间尽管宁夏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波动,但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年平均增幅为12.63%,处于全国前列。稳步提高的财政支农资金,改善了宁夏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效地带动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增长。

2.2.5畜牧业产值

宁夏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宁夏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2002年,自治区决定实施草原禁牧封育。在实施封山禁牧的同时,自治区采取项目带动和政策支持措施,培育了一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畜牧合作组织,有力地拉动了养殖基地的建设,拓宽了畜产品的流通渠道,推动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禁牧不减畜的良性发展,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例如,2002年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和肉用羊分别为33.4万头和285万只,而到了2011年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和肉用羊则分别增加至52万头和443.9万只;2002年牛奶产量为30.75万t,2011年增加至96.1万t。同时,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畜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也加速了宁夏畜牧业的发展。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X和Y的解释能力较强,自变量集与因变量集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证明模型精度符合要求,模型是可靠可信的,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子相关性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选取的各项指标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程度依次为农业产值、化肥施用量、渔业产值、财政支农支出和牧业产值。

3.2讨论

根据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为了更好地促进宁夏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宁夏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如下发展对策。

(1)农业、渔业和牧业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高,说明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宁夏农业经济增长仍旧主要依赖农业(种植业),高附加值的渔业和牧业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依旧较低,林业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不明显。因此,今后宁夏应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提升畜牧业,加快林业、渔业的发展,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的使用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状况[16],但是农业机械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不高,说明科技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高,化肥的大量使用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目前宁夏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物资和劳动力投入比重较高,农业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要素的投入来带动,仍旧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因此,应加强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科学、合理地使用农用物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篇2

[关键词]耕地变化;农业经济;脱钩;北部湾经济区

1研究方法与数据

1.1方法

脱钩模型能有效地模拟耕地与经济变化的关系,常常被运用到耕地与产业、耕地与人口等领域。脱钩模型的理论及应用步骤详细见文献。

1.2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用的地区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常用耕地面积等数据来源于2012年和2016年广西统计年鉴。统计年鉴数据全面且准确,可用于北部湾经济区耕地与农业经济的时空变化及其脱钩研究。

2结果分析

2.1耕地变化特征

2011—2014年北部湾经济区耕地面积增加了147.76千公顷,南宁市、崇左市的耕地呈增加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5.16、170.96千公顷。而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玉林市等的耕地面积则出现下降,分别减少了10.16、0.04、14.71、3.45千公顷,其中北海、钦州下降的幅度较大,均在1万公顷以上。对各地级市的耕地面积变化率进行比较分析,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玉林市、崇左市的耕地面积变化率分别为0.75%、7.5%、0.05%、6.93%、1.42%、48.91%。因此,崇左市的耕地面积变化率最大,耕地波动变化较大。而南宁市、防城港市、玉林市的耕地面积变化率不足2%,耕地波动变化较小。北部湾经济区的耕地面积变化率为8.60%,除崇左外其余各地级市的耕地面积变化率均小于北部湾经济区耕地面积变化率。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玉林市等的耕地面积比较稳定,变化小。

2.2农业经济变化特征

2011—2014年北部湾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出现增加情况。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5280.3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7440亿元,增加了2159.6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率为40.90%。对北部湾经济区各地级市的GD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北海市、玉林市的GDp增加值均大于300亿元,其中南宁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936.81亿元,而崇左市GDp增加的幅度较低仅有157.87亿元。GDp增加值变化由大到小排序为:南宁市北海市玉林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崇左市。2011—2014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变化率为40.90%,其中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的GDp变化率大于40.90%,分别为42.36%、72.49%、42.32%;而钦州市、玉林市、崇左市的GDp变化率小于40.90%,分别为32.21%、31.53%、32.10%。对不同区域的第一产业总值即农业生产总值分析,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玉林市的农业生产总值增幅较高均超过30亿元,而防城港市、崇左市增加幅度较小,各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总值均增加。从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率来看,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玉林市、崇左市的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率为15.79%、29.48%、22.11%、24.32%、16.36%、1.59%,其中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的变化率较大,均在20%以上,而崇左市的最小,不足2%。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分析,2011年和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068、8849元,增长了2781元,变化率为45.84%。北部湾经济区各地级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出现增长,其中防城港市、玉林市增加幅度较大,均在3000元以上。

2.3耕地与农业经济脱钩分析

2011—2014年北部湾经济区耕地面积与农业生产总值呈双向变化,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玉林市、崇左市的耕地面积与农业生产总值脱钩指数分别为0.048、-0.254、-0.002、-0.285、-0.087、30.795、0.502,根据脱钩理论及其模型划分可知,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玉林市的耕地面积与农业经济变化分别呈强脱钩关系,主要特征为耕地面积减小,而农业生产总值增加,脱钩指数小于0。南宁市的耕地面积与农业经济变化呈弱脱钩关系,主要特征为耕地面积和农业生产总值均增加,且耕地面积增加速度慢于农业生产总值,脱钩指数在0~0.8之间。崇左市耕地面积与农业经济变化呈扩张负脱钩关系,主要特征为耕地面积和农业生产总值同向变化,脱钩指数大于1.2。因此南宁市的耕地面积与农业经济变化处于合理状态,崇左市的处于欠合理状态,而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玉林市的耕地面积与农业经济变化处于极不合理状态。

3结论与讨论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篇3

一、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xx下辖一区一县,县域单位只有xx一县。xx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均海拔2000米,耕地海拔1452~2400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60余种,其中大型矿床约20种,煤炭、花岗石储量较为丰富。

20*年末,xx县下辖6镇4乡,111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总人口2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54万人,占总人口的76.6%,非农业人口5.96万人,占23.4%。耕地总面积76.28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9亩。

2、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至20*年,县域经济完成生产总值22.84亿元,同比增长9.0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8.45%;第二产业完成9.44亿元,同比增长8.39%;第三产业完成7.34亿元,同比增长10.38%。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6.27万亩,其中啤酒大麦种植面积28.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8.01万吨,比20*年增长1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8亿元,增长8.65%;完成地方性固定资产投资8.99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亿元,同比增长13.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75元,同比增长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13元,增长8.22%。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xx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发展的角度分析,xx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县域单位综合经济实力较弱

据统计,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gdp平均38.4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1.32亿元。20*年,我市县域经济完成生产总值20.93亿元,在全省69个县域单位中排第五位;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74亿元,也居全省第5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相差17.5亿元和0.58亿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4.4%和56.1%。

2、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与市辖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20*年,我市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5%,低于全国水平41.3个百分点;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27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7.4%,仅为市辖区的8%。而且随着这几年我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市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6.7个百分点。与市区相比,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这突出体现在经济发展速度上,20*年,我市经济增长18.16%,市辖区增长20.17%,而县域经济增速只有9.02%,分别比全市、市辖区低9.14和11.1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09%,分别比市本级、市辖区低37.75和41.8个百分点。

3、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进程缓慢

城镇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20*年,xx城镇化率达到56.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2.8和25.6个百分点,但xx县城镇化率仅为28.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市15.1、2.3和27.9个百分点。同时,由于近年乡镇企业的萎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支付能力弱化等因素,小城镇建设步伐有所放缓,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城镇功能的发挥。

4、经济基础相对较差

县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集中表现在传统农业比重偏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农民增收难;工业经济比重偏小,虽然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普遍较小,骨干企业少,支柱产业不够明显,产业聚集程度不高,重复建设严重,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民营经济发展较慢,整体素质不高,发展壮大难。

5、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由于工业比重过低,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县级财力十分薄弱,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大力改善社会公共设施并提供良好的教育及卫生等社会服务上明显不足,使得财政杠杆作用难以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弱化。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及原因

以上诸多问题,折射出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自身存在着深层次矛盾。

1、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根源于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吮吸,以及工业扩张对农村市场的征服。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无疑是弱势经济,处在一种向城市经济供应廉价资源和被迫接受城市高价工业品的双重挤压地位。县域内的“资本失血”、“资金倒流”、人才流失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仍然以传统的小生产方式为主。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大生产方式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性的要求相矛盾,分散经营的产品即使是与市场对路的,也会因为规模太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3、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益经济,资源跟着效益流动。规模决定效益,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高效益。而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县域经济“瓶颈”问题尤为突出,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资金短缺。经济发展落后不仅必然导致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而且必然导致自身资源的流失,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化解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克服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加大投资力度,尽快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摆脱边缘化危机,融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亦是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突出优势和地方特色,大力推进农业“一特两化”

要按照全市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对农业进行综合开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标准化农产品基地。积极推进协作生产经营,加强“龙头”与“农户”之间的联系。要以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方法为支撑,以市场机制和有关法规为调控手段,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县域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通过高投入和高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农民生产经营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县域经济系统的同步优化。

2、加快“工业强县”步伐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解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县域经济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要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投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把做大工业总量与着力培育产业集群相结合,把主攻工业的重点放在培植矿业、电力、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上,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促产业上档次、经济上规模、效益上台阶。要以现有的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向园区聚集,把工业园区办成产业聚集区,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产业规模优势,使之成为提升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创新管理体制,加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引导,聚集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构建中小企业群,加快县域工业发展。

3、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消费需求

县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消费市场,而农民又在县域内占绝大多数,因此,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要继续贯彻执行中央的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农民得到实惠;要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继续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继续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提升农民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层次。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篇4

关键词:农民收入;新农村;股份制;产业化;乡镇企业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农民,所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由此,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次农民收入调查分析以北京市丰台区王佐乡南宫村为研究对象,采取了“座谈”和“个别交谈”等调查方式,所调查农户生活水平分别涉及“优、中、差”三个等级,覆盖了南宫村三个较大规模生活社区,基本反映了全村农民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选取50人进行单独访谈,调查对象为10位农村基层干部,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40位普通农户,人均收入均在3000元以下。50户调查户中,没有单靠第一产业生存的农户,其中8户家人中有从人事观光农业,并有2户收入较高;19户靠第二产业生活,其中7户收入较高;23户靠第三产业(包括打工),其中收入较高户10户。经过调查和汇总分析,形成了如下调查分析报告,,以期通过对北京市丰台区王佐乡南宫村成功发展产业使农民增收的经验,进一步探讨中国农民增收及农村发展模式问题。

二、南宫村经济现状

丰台区王佐镇是北京市33个中心镇之一,位于永定河河西地区。南宫村是王佐镇政府所在中心村。有810户,2390人,1300多劳动力,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过去的南宫村是一个有名的穷村,以种植业为主,从事大田农作物的生产与管理,经济基础差、生产结构单一、农民生活长期处于生活低水平状态。198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只有442.6万元,集体固定资产12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仅526元。

改革开放以后,南宫村依靠当时仅有的一个村办企业――砖厂,采取“滚雪球”的方式,不断积累资金,先后办起养猪场、养鸡场;又创办了南天机电设备厂,航南金属结构加工厂等一批工副业;随后,南宫市场、南宫等一批三产项目应运而生。

2000年以来,南宫村村级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股份合作制改造,逐渐发展出了一个集团公司和11个子公司及下属的23个企业。近年来以年均10%的速度提高职工工资水平;而且村集体还建立了职工退休金、养老金、医疗补助等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如此,南宫村还投资近3000万元,实施旧村改造工程,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已建成12万平方米的高层住宅楼房和两层别墅式住宅小区,有680户村民搬迁上楼,原来的村庄已经变成由文化商业区、生态居住区和产业发展区组成的城镇化社区。

对于村民就业的问题,目前,全村800名劳动力全部在村办企业就业,安排周边地区1000多人就业,外省市也有将近3000多人在这里工作。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25亿元,比2000年的2.5亿元增长了2.5倍,利税总额预计达到9000万元,比2000年的2500万元增长了2.6倍,年均增长52%,人均收入达到16000元,比2000年的8000元增长了一倍,年均增长20%。至2008年,南宫村年人均收入上升到2万元,全村固定资产达到10亿元。

南宫村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周边乡镇发展,是郊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典型的代表,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成功案例,专家称之为“南宫模式”

所谓“南宫模式”,是指自南宫村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承包制,依靠集体经济发展二、三产业,同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最终找准自己的产业和功能定位,并在改革的过程中,经过各种措施,实现了农民的城镇化转移,完成了由新农村建设向城镇化发展的转变,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收入。

三、“南宫模式”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1、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行社区股份合作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南宫村改变单纯依靠传统农业,靠大田作物生产的生产方式,整合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在股份合作制改造后,成立了北京南宫恒业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改制或组建了恒拓塑钢制品有限公司、同德利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村民成为股东以后,参与企业的利润分红,村民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了工作热情。广大村民真正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业,生活有保障,工资年年长”的愿望。

其间,南宫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和观光农业。通过利益趋动和市场的纽带,以公司加科研加农户的组织形式,实现了企业高效、科技进步、农民增收的目的。目前,一个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以及观光旅游、娱乐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已经建成。

2、发展第二产业支柱型企业,打好经济基础,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近几年来,南宫村通过房地产开发业带动相关建材业,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拓展企业原有产品的延伸领域,建成了京郊新型建材第一村。

1998年,南宫村投资1036万元,建成了北京市南宫砌块厂。2000年,该村再次投资1032万元建成了页岩粉煤灰空心砖厂,并以股份制形式投入运营,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标准砖,初步形成了新兴建材产业化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南宫村成立了建筑公司、汽车运输队、门窗厂、搅拌站等企业,依靠建筑业拉动建材业。

第二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大批农民就业问题,更为南宫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农民有了依靠有了工作,生活有了保障。南宫村的第二产业还有少数是自给自足的小型企业,正是这些企业,为南宫村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工作,村里的经济才有如此的发展。

3、以第三产为龙头,大力发展京郊旅游业,最终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001年,南宫村抓住契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及全乡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全面启动新农村旅游建设,形成了京郊旅游第一村的局面。随后,又相继建成了南宫宾馆、鑫客隆超市、文化休闲广场、食品街、花卉市场、公交总站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南宫文化商业一条街,使南宫村第三产业的龙头地位初步确立。2000年,南宫村与首都科研院所合作,成功开采出了高质量的地热温泉水,并相继建成了由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温泉垂钓中心。南宫村充分利用地热水的热能和有效元素,实行梯次开发和综合利用,广泛用于采暖、医疗保健、洗浴、游泳、温室种植、养殖等领域。目前南宫村已经建成了世界地热博览园、温泉垂钓中心、地热科普展览中心和温泉水世界等,成为了“中国地热第一村”。实现了一次开发、梯次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了产业比例的优化,最终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转型。

4、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民增收的必经之路

南宫村从1996年开始就着手于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修建村域公路5条,全长45公里,形成了三横两竖的村域交通网络。在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上,南宫累计投入不下5亿元。这种做法不论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看,还是从打造环境品牌、积聚经济发展后劲上看,都是具有战略眼光的。

此外,南宫村特别注重了提升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他们加强了干部职工专业技能培训和学历培训,举办了房地产、建筑、旅游及电工、架子工、电脑、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班,共有337人接受培训,其中11人取得了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建筑业项目经理资格证书。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文明公约、法律法规等教育培训,累积培训人数达5500人次。共培养了40名中专生、102名大专生和4名本科生。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人口的劳动质量,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5、中心村在郊区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首选地点,对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

中国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重点镇中心村便成为首要考虑的试点地区。南宫村近十年的发展证明,中心村的发展对郊区农村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郊区小城镇虽然在农民异地迁移型城市化进程中作用不大,但在村镇整合、迁村进镇的改造中,却可以解决当地农民的城镇化转移问题,并成为城市郊区化扩散中经济和人口的积聚地和重要载体。

但是,郊区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小城镇的区域功能和产业定位细化或具体化不够,缺乏科学全面的规划,特别是重点镇这个层次,产业和功能的特点不突出,多数雷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应抓紧对重点镇里中心村按功能分区进行产业和功能定位,并进行科学的规划指导。郊区应该选择区位条件优越、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建制镇作为重点镇,真正形成集聚效益和竞争优势,带动辖区内的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四、结论

发展集体经济,是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南宫村的经验证明,不论是加快城镇化进程,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离不开集体经济这一重要的经济基础。一般来说,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无非是两个演变趋势:第一类是在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地区,随着土地承包权的流转和集中,大量专业农户的形成和发展,使原来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改革转变为专业性、服务型的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第二类是农村城市化、城镇化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向转变,并完成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分离,以独立的企业形态与城市经济、社会溶为一体。选择有效的集体经济形势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随着农业结构逐步向合理的方向调整,我国农民收入增加的后劲进一步增强,特别是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动力。去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64%。所以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主要来源。但是在第一类和第二类集体经济形式的比例上要从宏观经济角度进行有效控制,中国毕竟是人口大国,如果大多数农村选择第二类集体经济形式虽然可以有效增加该地区农民收入却不可取。所以,从南宫村的实践经验总结,没有集体经济不行,集体经济不改革也不行。想要走郊区城镇化进程这条路增加农民收入,必须经过改革,找到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1]付志方,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2001,(1).

[2]牛若峰,中国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1,(1).

[3]南宫村村委会,南宫模式带出的王佐道路[n].2007

[4]农业部,中国农业概况[n].2007

[5]韶关市统计局,关于农民的调查报告[R].2007

[6]南宫村农工商联合公司,丰台区王佐乡南宫村农业结构调整材料[n].2001

[7]刘俊杰,析农民增收的新路径[J].理论导报,2008,(8)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篇5

关键词:转型升级;工业;农业;物流业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在2013年12月考察广东省工作时的这段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极端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在贵州考察时对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必须坚守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两条底线的要求,这对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我市来说,既是要求,更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路径。

1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紧迫性

党的十在深入研判国际、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互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对照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总体部署和省委要求,我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很大,任务很重。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要达1000美元。比较而言,2014年我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是地方生产总值645亿元,财政总收入104.4亿元,三次产业25.3:29.0:45.7,农民人均纯收入539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8366元,与同步小康的标准差距很大。

我市的经济增长整体来看,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产业低端,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形势较为严峻。从经济内部构成来看,总量小,质量不高。我市两烟、锰汞加工、冶金、石材等主导产业属于传统资源型高载能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强且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强。同时,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且聚合度不高;从产业园区看,园区的建设等级不高,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仍然不够健全,没有部级的产业园区,在承接东部产业方面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不够强;引进入驻的企业数量不多,大项目少,引进的项目特色不突出,科技含量比较低等等。

2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利因素

(一)经济发展的平台更加完善。产业园区化发展是我国很多发达地方的成功经验总结。从2011年省委实施工业强省以来,我市抓住机遇在全部8县2区设立了至少一个以上的产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目前,全市共有10个产业园区已经达到省级产业园区的标准,其中大龙开发区正在全力争取升级为部级产业园区。随着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各类产业项目的引进入园与过去相比有了极大地改观,这为有力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了更加坚实的平台。

(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针对我市工业、农业等经济总量小,企业少、规模小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市提出了"两区一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工业发展上突出"聚"的思维,将我市最适合工业发展和工业发展基础最好的玉屏县、碧江区和松桃县设计为黔东工业集聚区,由黔东工业集聚区管委会统一安排、调度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壮大经济总量规模,集聚配套企业延展产业链条和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等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农业发展上构建乌江经济走廊,抓住用活"乌江特色"文章。目前贵州省被纳入国家层面长江经济带建设,乌江是铜仁市搭乘长江经济带这列国家经济发展快车的契机,做活"乌江水经济"可能是铜仁未来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兼得的最佳途径。一方面可以借助于长江经济带把铜仁的特色品牌树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于长江旅游品牌效应极化桃园铜仁乌江旅游。

(三)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在不断优化。特别是去年以来杭瑞高速铜仁端和思剑高速的正式贯通以及贵州省"678"网高速公路松铜高速的快速建设等,长期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正在发生着变化。交通格局的改变对我市的"轮子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作用,市委正在积极研究和部署如何发展我市的"轮子经济"。可以预见,随着我市"道口经济、临空经济和码头经济"等"轮子经济"的先期发展,必将对整个铜仁市经济的后发赶超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

(一)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壮大规模、凸显特色、集约发展,促进农业生产高效特色发展。调整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向现代转型,以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抓手,推进农业经营市场化、标准化建设。

①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农业发展的现代性手段。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发展的方向,必须在建设规模,体量和科技要求等方面作示范,为我市农业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和发挥导向作用。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篇6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4—065—05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他所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中,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同时并存,又出现巨大反差的现象描绘得既经典又现实。这种现象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其自身的演变过程中,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在不同区域之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影响到国家的整体改革和科学发展。本文以我国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三大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情况和应对之策(台湾、香港、澳门不在此研究区域范围之内)。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度指标

如何对二元经济结构进行具体的评定和测度,以量化指标的形式进行显性化的判断,很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评判和测度指标体系。从理论和现实层面来讲,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判断指标体系,需要从收入差异值、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衡量。

1.收入差异值。也就是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和工业部门的人均收入的差距。它表示农业部门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的比值与工业部门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的比值。从数学意义上的可能性来说,这个比值的范围是0~∞。把它划分为0~1和1~∞两个区间。但是在经济增长实际中,农业的收入弹性要低于工业,也就是说,工业部门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的对比值要大于农业部门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的对比值,所以收入差异值只能在0—1的范围内。如果差异值接近于0,表明收入就极为不公平,第一产业的收入极为低下,二元经济的差异性就越大。

2.比较劳动生产率。即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同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能够基本上反映一个部门在某个时候的劳动生产率高低。通常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而工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也正是因为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同,导致两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般说来,在二元结构加剧阶段,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递减而工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递增,二者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在二元结构弱化阶段,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递增而工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递减,二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这就表明,农业和工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越大,经济的二元性就越显著。

3.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对比系数是建立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之上的,它表示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工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由于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一般小于1,而工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因此,二元对比系数一般为0~1之间,当二元对比系数为0,即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为0,经济二元性就最大化。如果为1,表明农业和工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同,二元经济就完全转变成一元经济,经济的二元性就消失。如果在一定时期,二元对比系数不断缩小,两个部门的结构的反差就越大,二元结构就越显著。

4.二元反差指数。也就是工业或非农业的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这个指数表明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之间的产出比的差异值。二元反差指数基本上介于0~1之间,当二元反差指数为0时,表明工业的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相同,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二元性消失。由此可见,与二元对比系数相反,二元反差指数越小,表明农业和工业的差距就越大,经济的二元性就会越明显。

二、区域间二元经济结构差异的主要因子比较

为详实地反映各区域间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根据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度指标和评价体系,着重从以下几个主要因子对三大区域的二元经济结构差异情况进行实证考察比较,进一步揭示各区域间二元经济结构的内部差异和演变规律。

1.收入水平的差异情况。收入状况是能够最为直观地反映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一个基本指标,这个指标直接地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相联系,呈现出一种正相关关系。一般地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居民的收入水平也相应地较高;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其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也就低;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收入水平也就高;反之,则低。城乡差别不大的地区,其收入水平的差别就小;反之则大。这一情况在我国各区域间表现十分明显。同时,我国整体基尼系数和各区域的基尼系数的日益增长,也反应了各地区收入的差距正在扩大、贫富不均的显现化。我国各区域之间收入的差异及其变动情况,随着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不同而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整体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这与三大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相一致,与三大区域内部的二元经济结构状况相一致。

2.二元反差指数的差异情况。各区域间的二元反差指数,可以综合地反映出该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选择三大区域的基本数据,经过计算得出如下结果(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三大区域的二元结构变化和全国二元结构变化的一致性。从1978~2010年,二元反差指数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经历了一个急速下降一有所回升一缓慢下降的过程,这表明了整体和各区域间变化的一致性,在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但这种整体的相对稳定不排除各区域间的变化波动。三大区域二元反差指数的变异系数在不断变化中,它的急剧下降和快速下降主要集中在东部,而中西部地区大多为缓慢下降状态,这说明区域间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不同步,其背后原因主要是由于东部比中西部有更快的发展。其次,东部地区的变化的快速性。就加权平均值而言,东部始终处于最下端,西部始终处于最上端,中部地区则处在东西部的中间,东、中、西部的二元反差指数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排列次序。但是,三大地区的二元反差指数加权平均值的相对位置却在发生变化。虽然三大地区均表现出显著下降趋势,然而东部下降得最为迅速,中西部下降相对较慢,结果是中部和西部的差距相对稳定,而东部和中部、东部和西部的差距却呈现出很大的反差,这说明二元反差指数的变异系数扩大主要是因为东部具有相对于中西部更快的下降速度,而中部和西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较强的同步性。

3.产业结构差异情况。三次产业的演变情况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其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动。如果一个地区的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越低,而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则该地区的农业部门越少,则其二元性最弱。与此相适应,三大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农业部门(第一产业)和工业部门(第二产业)的差异,进一步反映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异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演变,从总体上看和“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基本相一致,则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但是这种演变的程度从相对意义上来说,中西部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还比较高,特别是西部地区要高出东部地区很多。这表明西部地区的传统农业部门还占很大比重,二元结构十分明显。

透过产业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洞察其内部的产业结构效益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可以发现,第一产业结构效益逐步下降,证明剩余劳动力来自于农业;第二产业结构效益不断上升,表明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但从三大区域间来看,东部第三产业有较高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但其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的结构效益指数相对都比较高,甚至与东部地区相比,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也较高;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但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以上情况表明,三大地区间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的存在,反映了传统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在发展上的差距,突出了两大部门间的分化和极化,进一步表明了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内部非均衡性。

三、缩小二元经济结构区域差异的对策建议

缩小二元经济结构的区域差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并非一蹴而就,既需要国家在整体上作出努力,还需要各区域从自身上下功夫,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二元经济结构的协调转化。

1.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是全局性、深远性和战略性的。我们看到,目前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曾经较长一段时期实行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现在需要根据发展的现实来调整这种战略,从过去的农业支持工业和城市转向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这种新的战略调整,我国目前也具备了相应的经济条件和其它技术保障条件。

2.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发展、有效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推进工业化,并以此来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形成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格局,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分工分业,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机制。在城市化过程中,要把社会事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通过不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提高管理水平,把就业优先、社会保障优先、文化教育优先作为重点,在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城乡差别的缩小、乡村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口素质等逐渐向城市接近,乃至融为一体。

3.加强贯彻落实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机制建设。党和国家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先后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政策,这为我们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区域间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政策保障,现在关键在于真正地落实和执行。要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要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要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形式,帮扶欠发达地区。要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要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4.加快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实行户籍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归。一是要取消城市户口背后各种复杂的附加利益,让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这里有政策改革和社会改革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认真清理与户籍相连的各种附带功能,清理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另一方面取消城市户口背后的利益必须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联系起来,解决农民进入城镇后的基本保险。二是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从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人手。搞活使用权,明晰产权,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三是要实行平等的就业教育培训政策。对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就业的岗位提供、就业前的培训教育以及工作所得的收入等方面,都应该一视同仁,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下”。

实行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发展不平衡状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改变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片面为城市而设计的现实,改变农村社会保障空白的现状,使广大农民在享受社会基本保障方面能够有平等的“公民待遇”。要逐步建立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基本接轨,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格局。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篇7

一、发展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农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牧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较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在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农业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解放,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到1996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了38.53亿元,实现增加值21.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1978年增长1.1倍和3.4倍,农牧业经济规模逐步扩大,为西藏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农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仍然十分明显,199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仍高达40.6%,由此可见,近二十年来,西藏区农牧业生产形势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农牧业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增大,基础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2、农牧业生产攀上新台阶,第一产业的产出快速提高。随着农牧区“两个长期不变”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牧业的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是种植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在“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带动下,全区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1996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89.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1千公顷,粮食和油料总产分别达到了77.72万吨和3.51万吨。种植业的发展,得益于农业投入的增大和农业科技的综合应用,截止到1996年,全区耕地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了71.4%,机耕面积达7.9%,机播面积、化肥施用面积、农药施用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重也分别达到了13.9%、68.4%和45.7%,使耕地的潜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挖掘,效率得以极大的发挥。1996年,粮食平均单产达4051.13公斤/公顷,油料单产达1916.91公斤/公顷,分别比1978年增长61.7%和1.2倍。从

而使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的地位得到加强,其增加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高达49.9%。二是畜牧业生产成绩显著。西藏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生产是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1996年,畜牧业从业人员38.31万人,牲畜年末存栏达2283.41万头只,出栏(牛、羊、猪)399.98万头只。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畜牧业产出也在不断增加,1996年,牲畜(牛、羊、猪)出栏率达17.9%,比1978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肉、奶的产量达到了11.54万吨和16.62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4倍和77.9%。畜牧业经济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已成为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据测算,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畜牧业占47.8%,农牧民纯收入中畜牧业占19.6%。三是林业生产稳步发展。西藏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在全国均处于前列。1996年,林业从业人员1004人,创造林业总产值超过了八千万元,实现增加值0.61亿元,成为农业经济中的又一重要产业。四是渔业生产开始起步。近几年来,以城市郊区为主要生产基地的渔业生产突飞猛进,极大地繁荣了城市市场供应。

3、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1996年,西藏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75元,比1978年增长4.6倍,而且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1996年,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69.17辆、缝纫机41.67架、收音机和收录机69.58台,而且摩托车、电视机、照相机和洗衣机等现代耐用品也已走进农村普通百姓的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视机已超过10台,这在二十年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目前,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活质量正在逐步得以改善,消费结构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牧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已由1985年的269.60元提高到1996年的733.02元,增长1.7倍,且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食品消费下降3.1个百分点,衣着和日用品等其他非食品消费分别上升了1.1和2.0个百分点,表面看变化并不很大,食品消费比重虽略有下降,仍占居着较高的比重,但从食品消费的内部构成看,已由主食消费占主导地位转变为副食消费占有很高比重,在1996年食品消费中主食仅占30.7%,副食却占到了37.9%。再从实物消费量来看,人均粮食消费量从1994年开始呈逐步下降趋势,而蔬菜、肉类、奶品等的消费量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农牧民不仅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4、农牧业生产要素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进步。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必需具备的因素或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工作都非常重视,投入逐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使西藏区农牧业生产要素的整体水平得到了长足进步。首先,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足,文化素质有所提高。1996年,全区农村劳动力总数达95.34万人,比1978年增加14.48万人,规模已明显扩大,能够充分满足农牧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而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1996年农村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业户和农业企业)从业人员接受过文化教育的人数已达24.5%,其中: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占23.0%,接受过初中文化教育的占1.3%,接受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占0.2%。此外,农村各类科技和专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到1996年已达0.61万人。其次是农业用地的开发利用状况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1996年,全区耕地的复种指数已达100.1,较1978年的96.6已有了明显提高,耕地得到了有效利用。农村水利设施的兴建,使农业用地的浇灌能力大幅度提高,1996年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71.4%,可灌溉的草场面积已有153千公顷。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扶持下,农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到1996年底,全区农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7882台,联合收割机36台,机动脱粒机7404台,农用载重和运输汽车5298辆,农业机械化已达到了一定水平。另外,传统的耕作方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农村住户采用农机耕作、播种、化肥施用和农药施用等技术措施的面积在不断增加,其比重分别达7.8%、13.8%、68.8%和45.9%。农牧业生产要素的改善,为西藏区农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条件,给农牧业生产注入了活力。?

5、农村社区环境有所改善。在和平解放以前,西藏区农村的社区环境极差,给农牧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平解放后的四十余年里,特别近二十年的建设,社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1996年,全区7198个村委会中,通电、通邮、通公路的分别达1146、968、4695个,分别占15.9%、13.4%和65.2%,另有5196个村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占到了72.2%。值得一提的是现已有92个村通了电话,有736个村能接收到电视。同时,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截止到1996年底,建成供水站26个,汽车站7个,邮电所45所,发电站136个,电话装机量达7966部,乡镇的公路总里程达41263公里。此外,乡镇的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事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乡镇中,分别拥有文化站、中小学校、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医院和卫生院、电视差转台64个、1401所、90个、691个、222座,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变化,不仅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极大地丰富了农牧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总而言之,西藏区农村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经济总量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农牧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提高,农村的社区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整个农村工作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全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西藏区农村经济四十年的发展情况看,成绩是巨大的,也是在旧西藏三大领主的统治下根本无法实现的,但由于西藏区受自然、历史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同兄弟省、市、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还很多,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特殊的地理环境,为西藏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山高谷深,高寒缺氧,地域辽阔,交通十分不便,平均海拔达到了4000米以上,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农牧业生产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一是可利用的耕地较少。全区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耕地面积仅有223.6千公顷,人均只有0.09公顷。二是农牧业用地的产出率较低。因高寒缺氧,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期较长,且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耕地的复种指数和粮食平均单产分别比全国同期的平均水平低18.4个百分点和431.71公斤;草场面积虽然较大,但劣质草场比重高,全区有半数以上的草原植被覆盖率不足50%,产草量达到1800公斤/公顷以上的较好的草场不到10%,极大地影响了畜牧业生产。因此,农业用地的产出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据测算,1996年每千公顷耕地实现种植产值781.1元,每千公顷草场实现畜牧业产值却只有3.0元。三是城镇化水平低。地广人稀是西藏的基本特征,人口密度只有2人/平方公里,全区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仍占83.1%,而且人口居住十分分散,农村中每个村的平均人口数只有263人,在一些纯牧业区,多数牧民仍过着靠天养畜、靠天吃饭的原始游牧生活,居无定所,来灾无法抗预,不仅不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农牧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2、劳动力的素质较差,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力素质是农牧业生产的决定因素。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农村住户中共有从业人员121.79万人,其中文盲高达92.20万人,占75.7%;小学文化27.93万人,占22.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只有1.65万人,仅占1.4%。即使在农业企业和非农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中,文化水平也不高,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6.2%,初中文化程度占17.2%,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却高达76.6%,其中农业企业中文盲半文盲却占到了28.5%。由此可见,西藏区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普遍较差,大大影响了先进农牧业生产技术应用和科技水平的发挥,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96年,第一产业劳动者人均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029.63元,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少16848.21元和9757.50元,差距十分明显。

3、市场发育迟缓,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西藏区农村现基本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距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差之甚远。全区农村乡镇所辖范围内的集贸市场只有33个,其中综合市场28个,专业市场5个,室内市场4个,直到现在,仍有888个乡镇没有集贸市场,占乡镇总数的96.9%。而且,现有的集贸市场也多是规模小、设施简陋,露天市场占去了87.9%。由于市场发育十分缓慢,农村买难卖也难的状况普遍存在,农畜产品不能及时转化为货币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牧民生活质量的快速改善。?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迅速增加,使西藏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有所改观,但由于历史欠帐较多,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1996年,在全区所有的行政村中,至今仍有6052个村没有通电,占84.1%;有2503个村不通公路,占34.8%;不通邮和不通电话的村就更多,分别达6230个和7102个,占86.6%和98.7%。水利设施建设虽有了一定进展,但并不能令人满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制约了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给农牧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对策建议

《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西藏区在今后十五年内将要“始终不渝地把加强农牧业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完善政策,加大投入,依靠科技,做到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建设三位一体,加大扶贫力度;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农牧区的稳定和繁荣。”达到“增加农畜产品产量、基本实现粮油肉自给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基本目标。根据当前西藏农村经济的现实状况,要达到以上目标,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发挥的效益并不理想。因此,各级政府应继续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的同时,加大后续的管理工作力度,实行管理工作法人制,使巨大的投入资金能发挥永久性的效益。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做好农用和草场的水利设施、电力、公路建设,加强农牧业科技开发利用,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资金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集体和农牧民个人自筹为辅,每项投入都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合理的勘察设计工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并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的投入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今后的投资方向应向其他地区转移,以促进西藏区农牧业经济的平衡、协调和全面发

展。

2、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改善社区环境。人口居住分散、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西藏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也不利于农村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迫切的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小城镇建设,要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强化基础设施的综合开发,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使之充分发挥农副产品集散地、同城市联系的桥梁和农村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应在牧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特别是应引导牧民采取联户、集体等办法联合经营,合理进行社会分工,形成一定经营规模,鼓励游牧的牧民相对定居和集中居住。还应切实搞好牧区的村落建设,为牧民接受文化教育、医疗保障以及在牧区形成一定商品市场奠定基础。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篇8

1.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农村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

农村教育与区域经济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体系,两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农村地区的整体规划计划。其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农村地区的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备基础,缺少了雄厚的经济支持农村地区的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农村地区的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支持会给教育的改革发展清楚一些不必要的障碍,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农村教育必不可少的动力鞭策;其二,农村教育的不断改革推进,促进了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经济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完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收入也随之得到了提高,农村地区的人们业务范围也随之不断的加大。而经济收入的渠道增多了,自然人们的生活也得以改善。

2.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协调

虽然我国教育与经济都相比之前有所发展,但问题依然存在。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合。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村教育结构早已不能适应时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教育落后遏制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现象普遍发生。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为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虽然农村父母可以负担起教育所话费的费用,但是不愿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正是因为农村父母对教育意识的单薄,不肯为农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也造成农村教育往往不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长期以往势必物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与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发展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二、农村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状况

1.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教育升学率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当下,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已经很普遍,体制改革也已经基本完成。过去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主要是由由农民自己来进行,现在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承担起主要的责任。政府采取相关的政策积极的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已经不是难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尤其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但是,近几年来又出现了城市贫困化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一些资源性城市、结构重型化城市或老工业基地。相比而言,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贫困已经是一个老课题,积极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相应的发展一些小城镇,这些举措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就业途径的不多增多,就业范围的不断扩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而一些地区出现的城市贫困化问题却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这些城市对资料的依赖性非常的大,近几年特别是新产业的发展兴起,以及资源的枯竭和替代资源的不断应用,这类城市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举步维艰,致使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十分缓慢,有的甚至呈下滑趋势,大量职工下岗,生活水平较低。

三、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农村教育水平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篇9

孟德拉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发展提出这样的问题:“令人奇怪的是,生产土豆和肉食品,似乎比制造火箭和卫星更为困难。”(注:[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第7页。)从其科学属性来说,生产土豆与制造卫星缺乏严格的可比性,但是至少说明,资本主义在解决农业问题上,走了一条与社会主义完全不同的道路。即在资本主义发生初期,就通过农艺学及相关科学的发展,把农业作为科学与工业进程的一部分。

中国的农业在人类文明之初曾是最先进的,但是,在纯粹农业发展数千年后,农业仍然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结构而存在着,面对世界范围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农业没有汇入工业的发展之中,而是与工业“滞后式平行”的方式循着“两条轨迹”发展着,这是中国农业之所以落后的最根本原因。就农业本身而搞农业,这一方式在中国奉行三千多年。但是,在现代社会把农业置于工业发展之外,作为传统的国家“两部门经济”的存在形式,使农业只能是处在一个低水平上循环进化的过程中,而不能产生“质”的飞跃。一个十分清楚的逻辑关系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改变都市与乡村的人口比例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走进都市生活都市社会结构变迁加快提高都市化水平使更多的农业人口实现文化心理结构的现代化创造都市性结构农业经济体系这一社会与经济结构性转型过程与改变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相辅相承最终使“乡村人”成为“都市人”。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曾预言东方社会的历史是乡村都市化。乡村都市化就是要消灭城乡差别。没有了城乡差别也就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也就没有了属于乡村的农业。为此,应该创造并选择“都市性结构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这才是中国真正的希望所在!

中国农业一直游离于商品经济之外,虽然沿海都市及地区的农业在近代以来有一部分开始踏入简单商品经济关系中,但是始终是处在“商品经济的边缘”。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农业已经不可能成为“独立靠天生存的自然系统”,而应该是通过市场经济关系,依靠工业与高科技为发展基础的经济系统。如果能确立这样的认识前提,中国农业社会的转型才不仅仅是站在都市社会之外,而成为都市社会转型的“不大转动的”。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关系中人们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加之工农业产品价格比不合理,相当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弃农经商”,这种情况在发达地区有,不发达地区也存在。发达地区的农业劳动力所认识的是工商业的低投入高产出;不发达地区的农业劳动力所认识的是自身的“比较贫困的概念”。从理论与实际需求的关系来说,越是发达地区,越需要良好的农业条件作为其发展、生存的前提。因此,无论本质关系上还是理论认识上,加快都市社会结构变迁,加快都市化进程和水平,是在整体上转变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关系,使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摆正农业与都市工商业发展关系,尽快使农业形成“工业农业模式”。其基本的理论认识及方式选择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

1.都市社会结构变迁最终是以实现城市化和都市现代化为目标。加快社会整体的城市化、城镇化水平,以城市化为中心构建农业经济,形成四种模式:一是大都市圈经营性农业经济模式,如上海地区的农业,可称典型的大都市农业;二是都市经营性农业经济模式,主要指大中城市郊县农业,可称为都市所属农业;三是城镇经营性农业经济模式,可称为城镇农业经济;四是商业性农业经济模式,可称为规模性的商业农业经济,以各种各样的农业经济公司、农业经营的服务公司和托拉斯为其主体形式。这些可归结为一个总体概念,即“都市性结构农业经济模式”。这一目标的发展指标之一,是在未来50年内使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的都市人口占整个地区人口的50%以上。

2.为了适应发达地区都市的高速发展,发达地区应该尽快形成规模农业。规模农业是工业化、机械化发展的基础和结果,没有规模农业,中国的经济就不会有持续的发展能力。

3.要尽可能地加速农业的商品化和经营集团化、托拉斯化的进程,并形成专业性农业经营模式,至少在发达地区可以首先实行这一经营形式。使经营土地的人成为懂得商品经济规律,懂得高科技的社会群体。这样可以少走资本主义初期走过的弯路,使农业生产者不仅是农业经济的生产者、创造者,而且也是都市经济的创造者和生产者,同时又是都市生活方式的享受者。正如孟德拉斯所说:“当农业劳动者不再把自己作为生产者,并开始考虑自己的生产销路时,他的整个世界都改变了。种地养家的农民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农业生产者具有完全不同的视野。”(注:[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第175页。)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篇1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

一、西藏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西藏民主改革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区域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产业结构、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gdp)91.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1.31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4.3%;第二产业20.24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2.2%;第三产业39.63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3.5%。从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分析(详见表一),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比1990年增长了2.29倍,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1.22倍、4.67倍和2.95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趋向良性发展态势,第一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呈现持续稳定下降趋势,二、三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整体趋向上升趋势,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由1990年的50.9∶12.9∶36.2调整到1998年的34.3∶22.2∶43.5(详见表二),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突破。

 

 

 

随着西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占基础和主导地位的第一产业在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内部生产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种植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林业平稳发展,畜牧业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副业发展较快(从1993年起划归到种植业和畜牧业范围内),渔业发展极为落后,生产总值占第一产业总值比例几乎为零。1998年,全区第一产业总值为31.31亿元,其中:种植业生产总值16.56亿元,林业生产总值6575万元,畜牧业生产总值14.06亿元,渔业生产总值313.1万元。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占第一产业总值比例分别由1991的39.7∶1.4∶47.9∶0调整为1998年的52.9∶2.1∶44.9∶0.1(详见表三)。

 

 

综合分析西藏农牧业生产结构现状,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在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又存在着总量相对不足、比例持续下降的现实,依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一是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极不均衡,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林业平稳发展,渔业发展严重不足;二是种植业生产布局不尽合理,优质农副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从农村家庭主要实物消费量分析,1998年,家庭人均消费粮食232.92公斤,其中:细粮105.08公斤,占年度人均消费粮食的44.11%,粗粮127.85公斤,占年度人均消费粮食总数的89%;同1991年相比,细粮年度人均消费量由1991年的66.59公斤提高到1998年的105.08公斤,提高了55.8个百分点,粗粮年度人均消费量由1991年的142.23公斤下降到1998年127.85公斤,下降了10.11个百分点(详见表四)。从这两级数字可以看出,农牧民在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也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而目前的农副产品生产状况与人民需求不相适应;三是畜牧业生产不容乐观,整体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灾害濒繁,草场退化,超载放牧,出栏率低、个体产出下降、商品率低,畜种、畜群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复合作用,致使全区畜牧业生产总值比例呈现相对下降趋势,1998年畜牧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4.9%,比1991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四是渔业发展严重滞后,规模小、起点低、产值少,构不成支柱产业。

 

纵观西藏农牧业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但横向与内地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当前农牧业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农牧业生产规模小、起点低、发展慢,与新时期农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农牧业生产由原来的受资源约束转向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尤为突出;三是人地矛盾、草畜矛盾日益严峻;四是目前的农牧业生产现状不相适应与人们对农牧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优质化;五是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依然十分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经不起自然灾害的侵扰;六是农牧民主体素质差,市场意识淡薄,商品观念不强,难以适应奔小康的需要;七是农牧业技术装备水平、农牧区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增长缓慢;八是农牧业生产结构和农牧区经济结构单调,农牧民收入渠道狭窄等,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国家加大了对农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农牧业持续快速增长和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提供了保障;第二,通过援藏与开放可以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少走弯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施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第三,经过40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全区农牧业基础实施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区域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为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奠定了基础;第四,农牧业生产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刁再生产转变,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转变的进程中,农产品产量在持续稳定睁长的同时,通过区外品种结调剂,区内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客观上要求产品必央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农牧业生产结构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第五,随着全区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脱贫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绝大部分农牧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群众迈进了小康生活,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已向高层次的需要追求,主观上要求必须进一步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第六,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是全国农业发展的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农牧业发展必须顺应全国和国际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西藏农牧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二、基本思路的选择

西藏地广人稀,区情特殊,为便于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实现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目标,根据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和不同经济类型,将全区划分为三类地区:一类是一江三河流域地区(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行政区划主要包括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四地区;另一类是藏西北草原地区,行政区划主要包括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再一类是三江流域地区(澜沧江、怒江、金沙江),行政区划主要是指昌都地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区党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和最近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西藏农牧业生产实际,提出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的基本思路:

1、种植业:坚持“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的基本

原则。在确保实现粮食生产目标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大力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增加优质小麦、青稞播种面积,大力开展“种子工程”,提高种植业效益。调整种植业内部生产格局,逐步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合理的三元生产结构。

一江三河流域地区应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稳定增加粮食生产总量的同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品质和品种,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引导农牧民种植优质高产高效的小麦和青稞品种,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种植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产业带和产业区;藏西北草原地区应大力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加大科技含量,在稳定增加粮食总量的同时,重点加大饲草、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形成饲草饲料基地建设规模,增强农牧区防抗灾能力;三江流域地区应继续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和选育优良品种,扩大良种覆盖面积,努力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木,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

2、林业:坚持“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合理规划,采育结合,综合利用”的林业工作方针。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四旁”植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开展工程造林、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加强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年楚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沙漠化整治工程,推广太阳能、微水电等新型能源,减少薪炭林采伐量,保护和改善高原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畜牧业:坚持建设养畜、科学养畜和发展商品生产的方向。积极调整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坚持把畜牧业生产结构与落实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结合起来,草场利用与草场建设结合起来,自然放牧与围栏喂养结合起来,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加快实现畜牧业现代化。一江三河流域地区要在稳定增加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力争把粮食生产区同时建成畜产品生产区。藏西北草原地区大力开展草场建设、围栏建设和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努力恢复草原植被,改善高原生态环境,不断增强防抗灾能力。合理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提高牲畜出栏率、商品率,保持草畜基本平衡,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三江流域地区应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养殖业,大力开展改良天然草场、人工草场建设,推广秸杆氨化、饲料青贮等技术,积极发展饲草饲料种植、加工、存贮、流通一体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的经营服务体系,如:发展市场、提供信息、提高素质,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等等,单从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内部讲,尤其需要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牧民商品观念,增强农牧民参与市场的意识,通过农业产业化,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产业链条,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开拓市场,带动其它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

三、实施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1、完善现行的土地制度首先,坚持稳定和完善“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即“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加快落实草场有偿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开发“四荒”“谁开发,谁使用,谁受益,允许转让和继承”的政策,并明确免征免购的时限,使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其次,推行股份合作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第三,建立土地草场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制度,大力发展种田能手、养畜大户,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

2、发展规模经济

规模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本质要求,发展规模经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专业协作形成规模。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片一个特色,使分散经营逐步走向专业化协作生产。二是土地经营形成规模。可借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之机,通过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引导土地向农业大户集中,也可有组织地实行农业股份制,即农民家庭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把承包土地作为资本,集中起来统一使用,使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三是联合发展形成经济联合。充分利用援藏契机,与内地的技术、人才、资金优势紧密相连,面向市场,联合发展规模经济。

3、以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劳动力的非农化,加快农村产业化的进程。西藏农村与全国农村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上。西藏农村工业占农村各业总值的比重,比贵州低13个百分点,比青海低7个百分点,比甘肃低20个百分点,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产值比只相当于以上三个省平均数的1/15,主要原因就在于农畜产品加工业的落后。西藏农畜产品原料优势明显,特色显著,潜力很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等特点,只要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西藏农村经济面貌得到改观。因此,应把发展农畜产品的加工业,作为一项产业化的根本性措施来抓。

4、积极培育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支柱,是一个地区经济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应在着眼市场需求,立足本地优势,认真研究区内外市场,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信息和供给信息的前提下,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选准主导产业,发展具有本地特色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一要巩固提高传统特色产业,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二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注意发展高原物种、无污染食品、饮料等绿色产业。对那些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突出、市场容量大的项目,组织攻关,重点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注意开发名优特新产品,特别注重开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劳动密集型产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尽快形成产业优势,使区域经济充满生机活力。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开发既要考虑区内国内市场,还要考虑邻国市场。同时又要避免“小而全、大而全”或“全面开花”的产业低层次结构。

5、大力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

农村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是产业化的重点。应在对现有企业(公司)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农村骨干企业发展规划。一要打破所有制、行业和地域界限,实行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谁有辐射能力,谁为“骨干”;二要实行支持骨干企业的优惠政策。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支农周转金、农业发展基金中,应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扶持实施产业开发的“骨干”企业,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应向“骨干”企业倾斜,自治区还应考虑在税收、信贷上对“骨干”企业实行各种优惠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