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0:36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1

【关键词】地域特征;环境艺术设计;内在关系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一向以地大物博著称,广阔的地域面积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决定了我国各地拥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从而进一步决定了各地的地域语言以及地域文化的不同。从一定程度上讲,地域文化也就是地域特征,它是经过长期演变而成的,地域特征能够代表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性、生活信仰以及生活方式,可以说地域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不同的地域,环境艺术设计者所采取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风格不同,但无论怎么样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当地的地域特征,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当地的地域特征有密切的联系,设计者们往往会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将地域特征通过实物完美的体现出来。

一、地域特征的概述

地域特征是综合性的地理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要素总和。地域特征是伴随人类劳动进步以及生产力的提高而形成的地域表现形式,可以作为人来改造自然的象征。地域特征往往具有其鲜明的文化标志,最为常见的便是建筑与典籍。通常情况下,地域特征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综合。具体分析看来,自然要素涉及气候、地形、植物、水文以及建筑的地域性,而人文要素会涉及到当地的宗教、风俗习惯、文化资源以及当地的历史等等。

自然要素中的气候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范围,而各地的气候差异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范围的不同,像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就不同,因而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居住的房屋结构不同,依靠的主食不同等等。自然要素中的地形要素也造成了各地的地域差异,像我国不同的地形造成了不同的地理形态,有平原、有丘陵、有高原、有盆地、有沙漠等等,各地的建筑物也都是在依据地形的基础上而建立的,因此不同地区的建筑各有特色。另外,水文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影响巨大,典型的就是我国的周庄与乌镇,这两个小镇都是以水为特色而出名的。其它的自然要素,像植物以及建筑等的地域性,在我国一些其它地方都得到了体现。

二、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制约

1、审美观的不同制约着作品的设计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其主体往往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者,而设计者本身就来自不同的区域,自然而然的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风俗信仰,受各自所在地区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事实表明,不同地域的设计者在面对同一环境时,所表现出的审美观不同。因此,当某处的环境设计需要执行固定的方案时,设计者们往往会持有不同的观点,设计想法差距大时,还有可能出现一定的矛盾,以致于设计思路长期得不到统一,无形之中使得设计延迟甚至中断。从一定程度上讲设计者的思路决定着整个作品的设计以及观众的审美实践,这也是很多地方的特色建筑以及雕塑等等选用本地设计者进行设计的原因之一。

2、设计者的地域来源的不同制约着作品的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从一定意义上讲,本身就具有对环境升级改造的意味,是人类设计者发挥创造力、思维力以及想象力而作用于环境的结果。环境艺术的设计中的主客体在整个环境设计过程中以相辅相成的形式而存在,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贯穿于环境设计的整个进程中,且由内而外不断进行着。可以说,最终一个环境设计作品的完工,是环境艺术设计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过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此种相互作用最为凸显的就是地域特征的制约作用。如若从我们所熟知的城市建筑风格入手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将西方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移植到我国的南方水乡地区,那么由于地域特征的不同,移植过来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地域特色会显得格格不入。如果一个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者来到中国,首先映入眼帘的地域环境的不同,包括建筑风格,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城市结构的构建等等,对于一些中国老百姓最为普通的审美事物,在西方环境设计者看来是比较陌生的,而当他的一个设计方案最终得到认可,并落实到地面上时,那么我们能够断定这个设计风格的建筑一定是杂糅的,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纯粹意义上的建筑。

三、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促进作用

1、地域特征的创造性作用

所谓的地域特征其实是一个十分庞大且复杂的概念,对其认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域特征,就不能将其孤立起来分析,而应对其进行外部与内部的有机解读,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解构。从一定程度上讲,地域特征的解构与重组是为了更好的发掘地域文化的起源、发生以及发展中存在的关系。事实上,从地域特征的解构与重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地域文化所具有的共性以及个性,进而能够将本区域的文化与其他区域的文化普遍的联系起来,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博采众长,设计出既符合地域特色,又能吸引观众眼球的作品。

2、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共同性

从一定程度上讲,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从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两方面来考虑,在结合地域特色与当地人喜好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特点的作品。很多情况下,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手段与工具而存在,由于其具有手段与工具的身份,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自由,因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艺术设计活动,因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既不能完全从审美的角度设计,也不能完全从实用的角度设计,而应该兼顾多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得设计出的作品既符合地域特色,又兼具审美与实用的双重功效。但是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有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些地域中的地域文化与当下该地域的历史进程存在较大差别,有可能在某处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设计,而在另外一处则需要转换思维,转换设计方式,结合地域特征进行设计。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地域特征为环境艺术的设计提供了载体,环境艺术的设计丰富了地域特征。

3、地域特征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灵感

一名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者必定欣赏过无数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他们通常会游历世界各国的山川名秀、著名的风景点以及名胜古迹。通过不断的游历,他们的知识会得到增加,思维会得到开拓,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会无形中得到提升。因为不同的地域有其独特的地域风貌,所体现出的建筑物也具有本地域的地域特色,通过了解各地域的地域特征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者之后的创作积累丰富的灵感。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创意往往来自于不同地域理念的相互碰撞中,当前后现代的环境设计理念十分强调“不均衡性”。对“不均衡性”涵义的理解,我们可以认为是不同地域特征在同一个设计作品上的整合。此种设计理念是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不同设计者思路的对接,以此来使设计的作品出现惊艳的效果。我们可以在世界各地发现“不均衡性”的代表作,像波兰的斜屋以及荷兰鹿特丹的立方地住宅等等,这些都是“不均衡性”在建筑艺术设计上的佳作。“不均衡性”可以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以及艺术作品,事实上,地域特征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以及融合力。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鸟巢”,可以说是地域特征融合力的代表作,“鸟巢”的整体设计理念十分明确,一方面体现着我国华夏文明的原始特性,另一方面又在吸收、借鉴西方建筑新理念的基础上,彰显着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性。

四、地域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进入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不断的改善,相应的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改革开发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社会的行列,客观上也促进了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所涉及的范围广,包括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以及环境艺术方案的制定等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有差距,尤其是在技术与设计理念上,差距更大。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者指出,目前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存在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问题上。当今时代,我们在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可以观察到,大部分的建筑物采用“玻璃幕墙方格子”的构造,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大同小异,很难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如若此种建筑风格得不到改变,那么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地方的区域特色将会逐渐被淡化,甚至消失。

五、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关系

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二者间的联系既体现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又体现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中。环境设计工作者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地域背景的不同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环境艺术的设计。但是二者也可相互借鉴,地域特征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创作灵感,环境艺术设计丰富地域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讲,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就如历史与创新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所指的传统,往往是指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而成,具有浓厚的艺术价值,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继续创新。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下来,并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其以崭新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环境艺术设计者在对待外来文化时,也应采取正确的态度,我们可以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可取之处,但是一定不能够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应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将不同地域的文化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现代生活离不开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贯穿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地域建筑是环境艺术设计者最常设计的内容,地域建筑的设计一定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包括气候、水文以及地形等自然要素。地域建筑的设计往往是在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技术以及新型材料而建设的。长期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下,所设计的建筑往往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应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进行创作,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创作出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环境艺术作品,从而也能够更好的彰显地域文化。

结语

总而言之,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地域特征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载体,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创作灵感,另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丰富地域特征,发展地域文化,二者间的联系是内在的,是始终都存在的。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辩证的看待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制约作用以及促进作用,进而使得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郑炜.《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艺术研究,2012-03-11

[2]徐争.《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研究――以皖江铜文化应用为例》.华中科技大学,2008-06-01

[3]陈良梅.《在民间艺术中探寻现代环境艺术的传承与再开发》.南京林业大学,2008-06-01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2

1.1地理环境因素。我国的地域环境因素决定了人们的审美特点,我国人们较为习惯将环境设计理念与大自然相融合,而且在设计布局的时候也是追求自然美,将大自然中的山水、植物都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艺术体,我国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敬意,所以会用大自然的环境将自己的智慧变现出来,而且人们也会运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大自然,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主要秉承的原则是对称、整齐的观念,像我们的北京城就是按照中轴线去建造的。

1.2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限制。地区的生产力与经济基础对环境设计观念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们更多的希望是将自己的行为与大自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去享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福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改变,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而放弃了之前相对较为安逸的生活,在人们悠然自得、沾沾自喜。

1.3社会文化影响。环境设计理念和审美特征受到了多方因素的影响,除了上述影响因子以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我们知道大自然的美是不需要再去进行雕琢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美,我们国家的园林建筑虽然不是自然形成的,但是我们的园林艺术家们将大自然内在的精神融入到园林建筑中,不仅如此,其实古代的皇权对环境设计也是产生了较大影响,皇权建筑的威严、壮观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就是要以我为尊,有一种想要掌控大自然的感觉。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

2.1人性化理念。现阶段所出现的环境设计正在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中,也就是说对人性化的设计有了更高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为了人们真是的生活需要以及设计的需求而设计的,以尊重历史为前提,让环境设计能够更好的贴近人们的生活中。

2.2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在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提出了有关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规定和原则。而环境设计生态理念更多的是对自然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重视,是指在不破坏环境资源的前提下运用大自然中的资源对人类的生活进行改变,从而创造出更好的生存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3多方参与。在环境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所包含的专业和技术是非常多的,因此具备了较强的综合性,专业与技术种类的增多必定会带动专业技术人才的发掘,而对人才的培养只是环境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现阶段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将这些专业技术工作在环境设计上能够实现有机的结合,不要出现与之相关的行业人员各行其是,行业与行业之间衔接不完善,从而导致环境设计中出现漏洞。

3.现阶段环境设计的整体特征

由于环境设计所涉及的是人们居住环境的设计和人们工作中环境的设计,而人们的生活和活动都是不同的,所以说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环境设计的特点进行分析:

3.1环境设计的学科性。由于环境设计所包含的领域较多,所以其自身必须涵括很多学科,像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等,这些学科之间需要相互补充,才能够完成相应的环境设计,所以说环境设计不仅仅是单一的对环境进行设计,还体现出了环境设计的丰富性和广泛性。

3.2环境设计的层次性。我们在对环境进行设计之前,首先要充分的了解人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只有达到人们心中的要求,才能够对环境进行相应的设计,目前人们的主要需求就是在生活中能够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由于设计对象的不同,导致设计的要求和设计的方法也会出现不同,但是在整体上我们的设计师们还是会秉承着突出设计的外观舒适度为准则,因为人类是感官动物,人们对设计出来的产品,第一印象就是凭着视觉、嗅觉和触觉去判断的,所以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人们的视觉疲劳和安全因素。

3.3环境设计关联性与空间的统一性。在对环境金设计的时候,我们的设计师们一定要稳扎稳打,千万不可操之过急,要及时的考虑设计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绝不能够按照自己的片面思维去进行单独设计,因为单独的设计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周围会计的环境吗,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处理好在特定的空间范围中所有有关联的事物,要将这些事物有机的联合在一起,也只有这样,统筹兼顾,才能够将更好的更健康的环境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3

格式塔心理因素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

在对具体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应的艺术行为设计时,要考虑到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明晰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体和客体,环境设计的艺术策划者是施工者,一个环境艺术设计的成功与否就在于这些因素能否被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这些不同的作用方在主体上来看都有着各自的心理表达和情感反应,而设计者和施工者对整个的环境艺术设计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设计者,其个体在面对外部项目环境时会存在一个基本的思维反应,该思维反应往往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中主体风格的导向问题,设计者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最后的环境艺术享用者更好地领会施工者最初的用意所在,而使用者本身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性的认识还是不足的,其将设计环境理解为一种纯粹的金钱活动,所以在体验环境和感受环境的同时,就难免要被一些相关的经济因素和个人情绪因素所影响。而由于每个个体从小的生存环境和人生经历都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在面对比较有创意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时,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沟通障碍,这些原因都来自于格式塔中的一些心理因素,因此是值得注意和关注的。

而在整个环境艺术具体的设计行为之中,作为一个环境艺术设计师,其自身的使命就是完成环境艺术中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因为在马斯洛看来,人活着的一个最高追求就是实现自我和突破自我,一个环境艺术设计者会为了自身的环境作品,去不断地做出努力和尝试,这种积极的动机,理论上能够帮助设计者获取更多的灵感和艺术发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完成作品的动机性并不是单一性的,除了自身的需要还有设计者本身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兴趣喜好在其中,设计者会积极地搜寻有关该环境艺术设计的一切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然后进一步对该类信息进行一次深度的加工和完善,从而使其变得符合目前环境艺术设计的需要,这种行为也是在一种特殊的格式塔心理因素中习得和运作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格式塔心理因素可以被归结为是某种行为动机,这种行为动机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相应的运行程序,如果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缺乏了这种格式塔心理因素,那么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就平淡无奇,毫无特色可言了。所以,这些不同的格式塔心理因素,共同地作用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将这些心理因素都整合起来,使其和谐地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这样才能使得这些心理因素共同指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良性方向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因素分析

首先分析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心理因素,环境艺术设计说到底还是一个属于美学的艺术设计,而研究美学就必然要研究审美艺术和审美理论,审美心理因素被认为是用来阐释人们对环境美觉的一个感受和领悟,是一个主观因素比较强烈的心理因素,设计者在建构整个环境艺术时,总是不自然地想要去追求一种整体美与和谐美,会自然地去减少交叉的错论艺术的出现,不管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还是在其它艺术设计之中,人们从未放弃过心中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精神灵魂论认为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一个美学追寻,而泰勒则在他的《原始文化》中提到,灵魂的提升和自我强化都能够让人们从困境之中走出,从而以一个更好的姿态去面对人生,面对艺术环境,人们通过幻想事物达到对事物本原的审美。而在有关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之中,审美是作为一种最高境界的格式塔心理因素而存在的,这种存在感能够激发设计者对自身的一个挑战心理,继而通过不断地超越自己来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感表达,是一种最顶层的社会情感历练,所以说人作为一个本质的存在,是十分善于关注这个社会,并且努力改造周边的文化环境的,通过改造来表达自身对美的追求,通过改造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处于一定程度上的平衡。

然后是环境艺术中的生态观分析,众所周知,人们要生存下来,就必须依赖于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艺术不管是被设计成什么形态和样子,其最终的功用都是服务于人类生活的,新的环境艺术设计凸显地是一种生态性的思想,即该环境艺术作品能够很好地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做到不影响原有大自然的正常发展,反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和进步。生态观强调要利用好仿生学的理论去构建环境中的艺术设计,能够借由大自然中本已存在的物体,去模仿和设计,从而能够使环境艺术作品更加贴近自然,给人们一种和谐的美感,这种以生态学建构的环境艺术品往往在面对大自然的破坏时就有了很强的抵抗能力。比如城市中的排水系统,在模仿原始森林的排水灌溉系统后,可以重新进行相应的生态环境艺术改造,这就使得以后在雨量增强时,不至于让路面的积水过于严重,而是保持着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品有的生态平衡观。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4

关键词:室内厅堂设计特征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室内厅堂环境是体现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对厅堂设计提出要求也是不同的。现代厅堂的环境艺术设计就是运用艺术和技术的手段,依据人们生理和心理要求,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场所的室内环境。由此可见室内厅堂设计的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室内厅堂设计的时空性特征

空间特征:室内厅堂设计首先是一种以空间形式存在的创造,设计者的一切意匠、方案都必须鲜明地体现空间思维、空间组织、空间优化的特征。如商业性厅堂空间对于销售面积的要求、餐饮空间对于用餐氛围的要求、娱乐性厅堂空间对照明光源的要求、家庭性厅堂空间对于亲情关系的要求等,都各有其特定的规律及组织方式,设计者只有在充分考虑到这种要求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之后,才有可能作出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方案。

时间特征:世界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以时空形式出现的,建筑更不能例外。对于室内组织而言,它既服从空间的结构,同时也体现为一种时次的序列关系。在空间的组织中,使用者对于空间的体验过程本身就表现为一种时间性,因此,空间的层次、秩序、节奏、韵律感都是在时间展开的过程中才能形成的。

二、室内厅堂设计的整体性特征

从设计的行为特征来看,室内设计可以称之为一种“导演”的艺术,因为它是强调环境整体效果的艺术。同样对于室内厅堂设计而言,创造建筑结构、家具、室内陈设品等等的各种实体要素是固然重要,但不是首要,因为室内厅堂设计最重要的职责是善于把握整体的室内环境。

三、室内厅堂设计的系统性特征

整个宇宙,小至极微,大至无穷,都是按下列双重思想组成的,即:既有个体,又有由个体互相协调而形成的整体。作为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它包括“人周围一切事物、状态、情况的总和”。“人间环境”系统正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环境构成的复杂、多元、多层面的大系统。当代室内厅堂环境艺术审美中的环境意识的另一特点就是用这种“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室内厅堂环境的“美”,即室内厅堂环境的“美”是建筑环境“美”的有机组成,而建筑环境的“美”是城乡环境“美”的有机组成等;反过来,室内厅堂环境的“美”也综合着建筑环境“美”,城乡环境“美”,自然环境“美”的因素,并通过室内-室外、室内-城乡、室内-自然这三方面的和谐关系得以充分体现。

四、室内厅堂设计的技术性特征

室内厅堂空间的塑造是一个工程性、技术性极强的创造,空间组织手段的最终实现,是依赖各种技术手段和材料、工艺的科学运用,才能圆满地实现设计意图;设计者在构思厅堂空间环境效果的同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技术性限制,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室内厅堂设计计划。这里所说的技术性特征,包括结构、材料、工艺、施工、设备、光学、声响、污染等诸方面因素。

五、室内厅堂设计的人文性特征

室内厅堂设计的人文性特征表现在:室内厅堂空间的塑造须适应一定的氛围要求,与使用者的地区文化的特殊条件与需要相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适合不同人群居住要求的空间形式。室内厅堂设计的人文性特征包括地域性特征与民族性特征。中国古代的“南人巢居,北人穴处”就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地域性人文特征的描写。不同地域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风貌特点,呈现出不同地区民族的独特气质和风韵。因此,室内厅堂设计是这个文化的充分体现,是“人类社会文化的戏剧舞台”沉积着丰富的历史文脉。

六、室内厅堂设计的艺术性特征

建筑是“最大的艺术品”,艺术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室内厅堂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而言,室内厅堂设计的艺术性包含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的艺术性。有形空间的艺术特征与建筑形式的艺术特征直接相连。一般表现于建筑体量中的均衡、对比、比例、尺度,建筑结构中的形式完美与空间变化、建筑语言中的公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无形空间的艺术性,则是指室内空间在使用时所给人带来的整体的流畅、自然、舒适、协调的感受,与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无形空间艺术性的实现,比有形空间的塑造更需要敏锐的感受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与高度的整体控制能力。它强调室内表面装饰材料的艺术性、室内陈设设计的艺术性等等。构成上述艺术性特征的因素实际是多元的,如表面装饰材料的运用与处理,就包括材质的肌理效果、色彩效果、触觉效果、心理效果、综合对比效果等等,但一个总的原则,应当是作为室内厅堂空间创造的整体统一。

著名建筑师兼企业家约翰.波特曼曾说:“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的确,在他的设计和营建的一系列建筑工程中始终建立着这一不渝的设计哲学。而厅堂空间的目的也正是为人们创造一个怡人的、理想的室内空间环境。它通过各种构景手法对自然进行再表现,创造出一个比以往空间更有益于人的环境,使人更加符合人的内在需求和更加愉快舒心的感受。人们通过顶盖透光或者大面积的玻璃窗和室内的各种小品绿化,使人感到人与自然的联系。同时,厅堂空间大面积、大层高的大尺度与人的尺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产生犹如教堂室内空间崇高、壮观之感。

现代室内厅堂的设计呈现千姿百态的势态。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更主要的是面对现实。当今的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但环境资源逐渐短缺难以适应人们现代审美价值观念的需求,新技术和新问题促使我们设计人员努力探索人们的时代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形式。掌握室内厅堂设计的特点,把人性化、生态化、精品化落到实处,才给我们带来厅堂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的真正繁荣。

参考文献:

高祥生韩巍过伟敏《室内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张绮曼郑曙杨《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尹思谨《光环境、色环境、质环境设计》、《室内设计与装饰》1995.3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而现代陶艺作为泥与火的艺术材质美感和艺术表现及具特色,传递着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追求,适应现代公共环境,生动地营造出了优美的城市环境。

一环境陶艺及其审美艺术特征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密不可分的伙伴,对人类的生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环境陶艺是陶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环境陶艺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古老的历史,它是市民社会的产物,环境陶艺具备公共性,通过民主的、开放的、进入公共领域,陶艺家在建筑和环境艺术领域开拓创新,充分展现其内心情感和艺术个性语言,注重公共艺术作品的环境要求,成为公共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表现形式包括浮雕壁画、景观雕塑、建筑外观装饰、公共设施等,如中国辉煌灿烂文化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就是典型的壁画类代表。

1环境陶艺的审美特点

环境陶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它取材于泥土,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水的洗礼,火的熔炼形成公共性的艺术,材质本身的自然属性使它跟人非常亲近,即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也有人称陶艺为“水、火、土”的艺术。泥性的温暖和天然流动的釉色,表现出对人情感、精神的陶冶,运用陶瓷的艺术实践去美化公共环境,给人更多交融的愉悦和满足之感。如用陶艺砖做的大本大座椅以其独特的材质肌理,极大地丰富了公共艺术。又如,在很多公共环境中表现了环境雕塑与陶瓷材料的亲缘关系,为了丰富公共环境中的视野,通过从园林庭院的花木、绿地为衬托突出空间感和环境的情趣,拓展更广阔的空间给人特殊的精神享受。

陶艺可以实现雕塑、油画、水彩、喷绘等多种艺术效果,如秦锡麟、黄焕义创作的陶艺作品的景德镇机场《门》,把汉字门进行抽象处理,里面配以传统的青花瓷雕塑,将机场现代性与陶瓷传统文化完美相连,打造出充满地域特征和民族传统并洋溢着时代精神的现代公共艺术空间。又如,在现代城市的街心花园放置一造型别致、充满现代气息的抽象派瓷雕,不仅会让人心情舒畅,还会使城市富有文化气息。还以景德镇为例,在景德镇街头公园中,景德镇的路灯都是陶瓷灯柱,古朴的粉彩瓷凳、瓷桌掩映都精心设置,体现出其城市代表了陶瓷文化形象的审美特征,甚至垃圾箱都是用千姿百态的陶瓷制作,实现了将陶艺文化语言与环境艺术相结合,达到了美化城市的艺术效果。

色彩是最具冲击力和心理表现力的视觉元素,釉料的丰富性是陶艺特有的品质,釉料的颜色运用也应遵循三原色的规律,釉下的彩料所产生的美感赋予环境陶艺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形成对比调和、节奏韵律的形式美。如科斯体育公园整个环境被烘托出热情向上的冲击力,主题突显公共空间的磅礴气势和高雅。以瓷泥、陶泥等为创作材料的环境陶艺壁画通过其本身亲切的质感和语言打动人,陶艺能唤回人们久违的自然审美知觉,达到与周边环境十分和谐,显得朴实无华、稚拙浑厚,产生强烈的亲近意识。如魏华创作的壁画《亚洲艺术之门》,就是根据泥土自身的文化内涵流露出一种生命的力量,散发出粗犷、古朴气息,实现了与我们的生活空间相融合的审美。

2环境陶艺的艺术特性

公共艺术的核心概念是公共性,公共性首先是指场所的开放性,以公众需要为目的,这使得环境陶艺必须位于公共空间中,其艺术性在于它的广泛性和渗透性,以自然、生命、人性、生态等主题为主,使人们在环境陶艺的欣赏中产生默契以及情感上的认同。

环境陶艺作为公共环境空间中的艺术,实现的是欣赏者与环境陶艺作品的互动,因此作品就要充分突出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个性,建构与欣赏者共同的情感交流互动,升华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并在公共环境中发生作用时直接体现,以满足人们对自身环境艺术质量不断需求。如我们经常在公园里看到的《思想者》陶艺作品,当我们坐在座椅上望着它时,不仅会产生某种联想,这就实现了欣赏者才能实现与环境陶艺之间的互动,使陶艺作品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环境陶艺具有开放的艺术特性,环境陶艺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恒久性。这源于陶艺所处的公共空间环境,它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其形体和视觉上的开放性,能使人们对其理解、接纳,让人们不自觉的接受到自觉欣赏,是与城市、民众共同生活的艺术,获得不同层面的艺术感受。

二关于环境陶艺的设计制作

1设计制作艺术过程

好的公共艺术项目在制作设计之前必须对它的艺术前景进行全面分析,考察项目的公共环境状况,对设计者的思维灵感进行有效的启发,从艺术角度设计造型风格、形式、材料、色彩,做出独特的、有文化精神和象征意味的设计方案,根据环境确定作品的造型风格,注重环境陶艺的整体性环境,提高对环境陶艺设计整体上的认识,尤其要注重环境陶艺的风格和基本形式,尺度和空间范围的定位,环境陶艺概念性设计艺术。

公共艺术作品要融入周围的环境,将“设计意念”转化为“形式语言”把设计者脑中的朦胧想法具体化。通过效果图和模型小样来体现设计者的创意和构思。如在城市某广场设计一标志性陶艺作品时,可以采用如水粉、水彩、喷绘、麦克笔等制作体现其特色的小样,模型小样要进行很多艺术处理,要注意环境陶艺作品清晰度,要把雕塑亮度提高,要能够预见放大后的效果,如注意标志性陶艺作品的立体效果及影响等,要能使受众接受并产生审美感受。另外,创意和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要考虑到公共艺术的一般性问题,要充分激发创作者的热情与灵感,采用象征性的寓意手法来表现雕塑形式,以更好地体现设计者的艺术精神。

2环境陶艺设计应考虑的艺术因素

在设计环境陶艺艺术作品时,要考虑满足当前大众审美,放眼将来它的存在艺术价值,弘扬环保,形成人、资源与环境艺术的和谐,使环境陶艺与环境彼此吻合,考虑到环境整体的和谐性,使得市民或者是外来的观光游客置身艺术审美中,实现艺术家原有的自我表达,公共艺术作品要融入周围的环境,从而美化环境。如作品本身与环境的互融性所表现的:山脉、森林、海洋等单纯、空旷背景为基本设置,基地背景是良好的条件,而最好不使用高楼大厦、高架桥等杂乱物象为背景,这样才能彰显环境陶艺雕塑的艺术美感。再如,我们选择植栽、墙面、水的环境作为衬景,利用或树或叶来增加空间的美化以突出环境陶艺的审美性。

美感与知识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必须熟悉当地的民俗风情,一定要符合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东西。如在纽约的唐人街有座孔子的雕像,西方社会放置孔子像似乎不协调,但因为这个地方与中国人的渊源极深,是中国人集中的地区,因此,反而显得极有新意,另人而目一新,后来这座雕像的附近一座大厦竟取名为孔子大厦。再如,中国北京有名的“鸟巢”,其设计意境充满着诗情画意,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棂花窗、冰裂纹瓷器、镂空玉器、陶制器皿等的民族网状图案,充满着深厚的民族性艺术特征,引起我们一种归根的意识。

艺术创作是为了人的一种活动,公共艺术是个艺术大舞台,公共艺术环境陶艺要考虑大众的参与性,要与整个人文景观环境相互配合,要实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深化场所与人的亲和力。力图让公共艺术设计关联到每个人,考虑不同观赏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的艺术感受,使艺术品通过人的参与产生心灵审美变化,如在儿童乐园里,就要考虑使用儿童比较喜欢的颜色。而这里的休息椅子设计要符合孩子和家长共同适用,进而实现公众最亲近的艺术形式,达到某种感念和思想来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得到它与时代空间互动的关系,深入人性的审美艺术基底。

三环境陶艺与公共环境艺术

公共艺术是以大众需求为目的的艺术创作,它改变了传统艺术与公众发生关系的方式,陶艺从室内走向室外,介入公共艺术是陶艺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公共环境艺术有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具体通过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人文环境来表现。环境陶艺应与公共空间环境的要素相协调,进行环境陶艺审美的定位。

1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环境陶艺关系

环境陶艺是公共艺术创作的本土媒介,在公共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上,环境陶艺凝聚了原始自然的质地,对公共环境艺术有着协调与和谐的作用。可以调节空间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气氛,它充分考虑环境陶艺与环境的协调性、整体性,不断地融入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成为公共环境艺术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对环境的装饰,从而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环境氛围。美的环境又会更好地衬托陶艺作品的艺术美,是陶艺、环境和社会共同进步的产物。如陶艺家黄焕义创作的《聚焦》,被放置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校园休闲广场,设计者利用环境中整个地面的圆形,将5根方柱围绕在周围,柱子主颜色为绿灰色,然后进行深色向浅色的渐变,并在中间用其他颜色进行点缀,通过顶部方块体形成不同组合,方圆之间比例协调,为校园环境增添了很多灵气。

环境陶艺作为一门公共艺术,发挥着表现形式多样性和功能合理性,具备环境艺术公共性原则,并与整体环境的效果相协调,显现出陶瓷艺术本身所独有的特征。换句话说,通过其外部形式和内涵来体现艺术魅力,这源于它包含了更多社会、人文和大众内容,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如深圳东部华侨城巨石岩画广场,结合人的行为与心理特征来设计,镂空石灯阵,茶园壁画,根据特定的位置条件,以强烈的空间控制能力表达出宏大、开阔、深远气势,以合理的尺度,优美的造型,突出其古朴、充实、厚重的内在之美,呈现出内在的文化思想内涵与人文理念,以及典雅、雄壮与浑然的风范。

2环境陶艺融入公共环境艺术的表现

随着人们艺术意识的提高,环境陶艺对建筑环境正在产生着积极作用,陶艺家在建筑和环境领域开始施展才华。如西班牙的米罗充分利用陶瓷材质,通过别具一格的创意,本着从人、自然、环境的主题,注重作品的环境性要求特征,为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设计了太阳墙,对于世界公共艺术领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陶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的产物,它可以增加城市的记忆,反映人们城市文化的归属感,展示城市的友善表情,释放文化能量,镌刻城市历史,缔造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气质,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特征。环境陶艺通过城市特定历史文化反映城市文化特色,如唐小禾、程犁陶艺作品《楚乐》通过楚文化题材设计环境陶艺壁画,运用极富有民族艺术特色的舞蹈和乐器编钟表达历史生活场景,传扬人文历史,巧妙地为城市记载和反映了民族历史信息,将现代陶艺的发展推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6

随着我国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飞速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让人们尝到了环境破坏带来的恶果,使人们深刻的认识到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同时,随之而来的现代文化理念对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一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设计理念僵化陈旧,缺乏创新性。现代文化理念的多元化变现形式和发展特征,严重冲击着传统文化理念,过去受公众青睐的雕塑类环境设计已逐渐被一些娱乐、实用、时代性作品取代,创新设计理念成为当下任务。二是设计局限性很大,且方式单一。目前单一的艺术设计方式很难符合现代文化发展需要,其个性化文化设计未能充分展示,使具有时代性和地方性文艺风格的作品未能问世。三是设计空谈人文内涵,严重背离大众审美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环境设计目标多元化特征的形成,设计作品不仅要体现某种艺术特征,更应该呼吁公众参与,迎合大众审美,设计以大众审美和实际需要为前提,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二、基于现代文化理念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现代文化理念对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极大冲击,如何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巧妙融合现代文化理念,使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在更好的体现现代文化理念的同时,不断满足时展要求和公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成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重中之重。那么基于现代文化理念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设计要做到实用性和公众审美的高度统一。

从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历程可以得知,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不同于其它艺术设计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特性要求设计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效益性。随着现代文化理念的介入,实用性的设计原则被置于更高的地位,现代人对环境规划的要求是既要满足公共环境设计的功用性也要满足大众审美的需求,这就使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要做到实用性和公众审美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从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中,通过调动多种感官细胞,身临其境地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审美体验。

2.设计要在确保经济性的同时关注环保性。

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将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经济性特征置于十分显眼的地位,因此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设计目标在满足人们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忽视其对环境带来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同时关注经济性与环保性两方面内容。环境公共艺术设计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现念,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现代文化理念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不能单纯立足于经济效益,更要体现对环境的积极性,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设计要注重文化内涵与自然性的完美结合。

公共环境艺术是一项综合性设计工程,其包含较多内容,尤其包含着人们对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积极处理和相互协调,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等问题。公共环境艺术所附带的文化性,无论是从政治性还是商业性层面来看,都应该与公众效应、价值取向、审美需求完美结合,从而将艺术作品的自然性特征完美体现出来,即公共文化设计要注重文化内涵与自然性的完美统一,以不断迎合现代文化理念对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

4.设计要在继承传统性的同时关注时代性。

文化发展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而非混沌盲目、僵滞不前,因此,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要在充分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关注现代性。目前,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吸引力有增无减,其表现形式与艺术设计理念或多或少的反映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折射出人们对环境的某些审美需求。由于不同时代人们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不尽相同,人们的思想文化也会产生极大的差异。于是,随着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入和渐进式发展,时代文化的差异性受到越来越多环境设计者的高度重视。更多的设计者也认为,在继承环境设计传统性的同时,要更加关注艺术设计的时代性。近年来,由环境设计时代性催生出的生态性,和长久存在的人文性也成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三、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7

[关键词]视觉艺术设计;民族特征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83-03

一、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由来

民族是人类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一般说来,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就是指这四个基本特征在视觉图形上的表现。

艺术家在塑造个性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创作环境以及所依据的创作理念,都深受其成长的生活环境及文化氛围的影响,因此同一地域的艺术家们因生长环境中文化的大同小异,其创作也免不了带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最终会扩大并形成为全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民族文化精神,于是也就有了民族特征这一概念。

每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必然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形成民族独有的特征。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的观念层面上,它能直接反映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视觉艺术风格。

当然,视觉艺术中的民族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是民族的,也是时代的。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该民族的设计会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因为设计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民族各个时期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不同时代现实的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二、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体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特征。譬如,日本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在美学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日本化”设计风格,它具有静、虚、空灵等传统的东方韵味特征。德国视觉艺术设计受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设计风格的影响,它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为设计趋向理性,重点在简洁、直接,注重可读性,与德国严谨务实的民族特征相吻合。意大利的设计风格受其民族特征影响,其设计形式注重人的个性、情感和心理的表现,美观灵活,充满意式幽默,这是在“文艺复兴”的文化底蕴下形成的民族特征。中国视觉艺术中的民族特征是含蓄、传神表意、以意代形等,这是儒学文化等传统意识形态造就的。

日本的视觉艺术风格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与柔和的民族特征。“雪”“花”“月”和“物哀”等是日本自然美学观念的精髓,也最常见的设计题材,通过对这些具备强烈民族特征的图像的设计,表达人们对自然之中稍纵即逝的、纯洁的、伤感的事物的喜爱。在色彩方面,日本的视觉设计运用“白”“青”等素简、清淡之色较多,他们喜欢自然事物及植物的原色和水的清纯无色,这是因为日本民族把自然事物的色彩也赋予了美学和文化学的意义。在视觉艺术设计中,这种独特的民族特征就表现为一种图像简单、不完整、破损和以物寓意的设计风格。

德国的视觉艺术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它的视觉艺术风格趋向理性风格,严谨、精致、务实是德国视觉艺术设计中“非凡”的民族特征。在德国视觉艺术设计中,设计师的思维极其广阔,不拘一格,比如一些设计师常常会利用很平常的书本、灯泡与铅笔等素材,将其组合、分割、拼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思维手段表现强烈的意念追求,进而演绎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寓意的新视觉形象。

意大利视觉艺术设计师非常善于从“文艺复兴”的丰厚文化底蕴中吸取营养并使之与自己的设计完美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后“实用加美观”原则让他们的设计有个性、自我的风格。除实用之外,设计师的思想、追求、和幻想会被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使他们的设计别具一格,更加出众。总的来说,意大利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核心是人的力量;抛弃低劣的人性,恢复、高扬明晰的审美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意大利设计追求的美好境界。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拥有一套自成体系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中国文字、工艺品和许多人造物,都有自己的独特形式,这些独特形式,即民族特征,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可以说这些都是中国的“形式专利”。它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与现代的视觉语言相结合,能够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文化特征,又有当代视觉效果和审美意味的新风格。例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凤与凰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又体现出现代视觉语言的特色。中国2008北京申奥标志,其形象以传统的吉祥造型“盘长”为基本构架,这种造型源于佛教“八吉祥”之一的“盘长”造型,在民间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心心相连,事事如意”之意。可贵的是,设计者还加入了时代的设计形式,对“盘长”的造型做了出人意料的夸张设计――运用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断意连”的写意手段,使其“静”态之形变为动态之像。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结”“运动员”和“五角星”三种意蕴的结合,其形象可以说是生动自然、寓意深刻。整个标志既洋溢着吉祥之气,又有运动意味,体现了民族特色。

三、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视觉艺术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这种发展的趋势必然导致各个国家设计的民族特征逐步减弱,甚至可能被国际特征取而代之。虽然国际性的设计可以带来传达上的方便,但是,如果缺乏民族性的设计,缺乏生动性和多元性,那么视觉传达设计可能会走向刻板、高功能化、理性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意识,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因为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在全世界视觉艺术设计日益趋向相似的时候,有一些设计师开始关切设计的个性,关注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明史,这个文化资源宝库为我国视觉艺术设计提供了最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在现代文化趋同的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学会深刻地理解和继承民族文化,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上进行设计,同时在与国际设计广泛的对话与交流中积极地吸收其精华,不断地发展壮大自身的民族特征,打造中国式的视觉形象,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艺术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莫里斯・德・索斯马兹英国设计基础系列:视觉形态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环境设计

前言:城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不仅应向人类提供物质资源,也应向人类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等更多层面的其他形式的资源。虽然由于经济形式的改变,决定了城市扩张和相关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已是必然趋势,但随着不合理的城市规划的相关做法,对城市自然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直接影响了我国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正确解决城市规划中出现问题,营造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被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而景观环境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还并未被准确的把握和认识,作者针对对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行了介绍。

1、现阶段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目前,在城市规划尤其是环境规划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说来,就是规划内容对绿化环境的功能性和艺术性不能充分发挥,总的来说,城市规划在对城市环境中做出合理的规划,甚至破坏了居民居住环境。一个设计究竟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有无一个相对明确的城市设计大纲的引导是一个关键环节,我国的城市规划仍未摆脱物质规划的束缚,在实践中,规划和设计往往融合在一起,在大多数的详细规划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城市设计的某些内容,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传统规划轻三维形态的工作方法显现出弊端,城市设计因三维整体形态的模型或图纸展示易使人产生直观感和新鲜感而受到推崇,规划管理如何实施等核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环境设计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树种引进单一,片面追求艺术效果

目前,许多城市的城市规划绿化建设主要采用的树种主要是法国梧桐以及香樟,还有部分城市为达到加强本地环境艺术效果,片面引进山区已经长成的大树和老树。由于植物物种群落的竞争和依存关系,植物种类单一毕会造成生长不良和虫害高发的危害,同时,山区的大树在运输途中,由于水分散失气候不适,将会造成活率低,死亡率高的现象。也会出现生长缓慢的现象,绿化的生态服务功能难以展现,城市绿化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1.2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片面夸大艺术效果

由于城市规划的传统观念严重,片面追求环境设计的艺术效果成为城市规划中环境设计的弊病。很多的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人员不熟悉植物特性,片面夸大环境艺术效果,在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中,很少采用本地植物,大局采用外来花草,这样,不仅加重了城市景观后期管理中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任务量,同时也很难彰显地方特色,破坏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城市景观设计的效果也十分遭到破坏。

1.3绿化部件的频繁设置和过度使用

现阶段,经常出现的城市规划的景观设计出现的问题就是花坛草坪等绿化部件的频繁设置和过度使用,要维护这些绿化功能部件的正常运作,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侵占人居环境,压缩正常的休闲生活空间,还要在养护期间喷撒化学药剂,造成环境产生污染。反观产生的规划的艺术效果,从环境艺术设计角度来看,这样的频繁设计不符合环境美观的原则,对环境的艺术设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具有华而不实的特点。

2、城市规划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应对

环境艺术设计应作为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最为重要的设计理念,切实的贯彻到城市规划的景观设计中,不仅满足城市规划的景观的功能性,同时也应体现城市环境景观的环境艺术效果。

2.1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

首先,从设计的行为特征来看,环境艺术设计强调环境整体效果,在这种设计中,对各种实体要素的创造是重要的,但不是首要的,因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对整体的环境的创造。居住区环境是由各种室外建筑的构件、材料及周围的绿化,景观小品等各种要素整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设计,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构成环境的各种物质的性质,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而完美的整体效果。没有对整体效果的控制与把握,再美的形体或形式都只能是一些支离破碎或自相矛盾的局部。

其次,环境设计的人文性特征表现在室外空间的环境应与使用者的文化层次、地区文化的特征相适应,并满足人们物质的、精神的各种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充满文化氛围和人性情趣的环境空间。中国从南到北自然气候迥异,各民族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居住环境千差万别,因此,居住区空间环境的人文性特性非常明显,它是极其丰富的环境设计资源。

最后,艺术性是环境设计的主要之一,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所有内容,都以满足功能为基本要求。这里的“功能”包括“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二者缺一不可。室外空间包含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两部分内容。有形空间的艺术特征包含形体、材质、色彩、景观等,它的艺术特征一般表现为建筑环境中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而无形空间的艺术特征是指室外空间给人带来的流畅、自然、舒适、协调的感受与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二者的全面体现才是环境设计中的完美境界。

2.2城市规划的常用方法

首先,应充分体现地域特点,此类设计方法主要特点,就是要保留当地的环境特点和文化特点,尽可能采用相关当地资源进行设计,对场地中需要的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施工中的材料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达到节省环境资源的目的。

其次,要进行合理配置,作为反映环境中艺术效果的稳定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的重要表现,建筑景观设计的必要性也体现出来。由此,在城市建筑景观的设计中,合理的增加多物种组成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使建筑景观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经济文化资源,对保持景观的地域特性,文化特质多样性和环境艺术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环境意义。

结语

城市规划的景观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城市协调人类发展和自然演化的重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城市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也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广大的城市规划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对景观以及环境对居住生活的影响十分重视,切实明确自己所担负的重任,为我国城市建筑景观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9

[关键词]当代语境应用艺术设计表现特征艺术审美

一、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的特征研究

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两个重要组成元素。艺术作品是对主体表现和客体再现的统一,不同的艺术种类对于表现和再现的侧重面皆有所不同,由此产生了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两种表现形式。表现艺术主要是对自然界的真实描绘,这种创作方法主要通过形体认知和感受来表达内心情感。再现艺术则是通过多种艺术艺术形式来释放出强烈的内心感受。应用艺术的创作于创新,需要结合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的不同表现特征,从而使应用艺术在当代语境中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首先,艺术的特征分析,表现艺术就是通过人的意识将事物本身的特殊魅力表现出来,使内部的表现形式能够映射出外部环境。作者在结合其内部特征与思想性的感染效果时,应进行色彩渗透。在绘画、小说、雕塑等设计中,全都与作者主观意识的表现相关。在设计创作中,作者很强的艺术功底是必不可少的,完美用自己的想法阐述所要表达的艺术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自己的艺术热情感染欣赏者,让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发现所要表现的真实环境。

其次,现艺术的特征分析,再现艺术是将艺术进行比较深层次的加工,融入全新的思想,得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当中把握新思想的寓意。这就对作者的艺术功底有更强的要求,作者须将作品内部艺术造型的多种形象重新塑造,进行全新的阐述。;而且在阐述的过程中,必须不落入俗套,在知识层面和思想层面的加工都要求具有极强的当代气息,更好的与带语境相融合。总之,就是在艺术作品中,将自身的感染力大幅度提升,渗透进自己的想法。

二、工艺美术的表现特征分析

工艺美术属于造型艺术中的表现艺术。工艺美术在表达方式上侧重于表现艺术家的情感,而对于客观物象的再现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要对各个事物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注意把握细节性的环节,将现实与艺术完美结合。在进行艺术思想建设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对当代语境的加工。

三、将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

在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艺术品中,如建筑物要注意把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这样产品才能够集造型美感与功能结构于一身,让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科学便捷,满足了使用者的身理和心理需求。

四、应用设计艺术的美与人性特征

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是在人对于“美”的认识上建立的,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谐。对于应用艺术来说,既要考虑到艺术性,同时还要兼顾实用性。这就要根据人性特征,真正的将人文主义中的有利部分呈现出来,才能够将应用艺术设计表现的更加全面。艺术即是生活,生活中充满了艺术。应用设计艺术的美学延伸就是要抓住观众的重点,将自己的思想进行渗透应用,才能提升艺术品的表达能力。将所表达的事物进行全面的创新呈现,使欣赏者能够有更好的精神享受,更容易进入到艺术所渲染的氛围当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要求完善的事项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明白人与艺术的关系,明确人的意志与自然艺术的结合点,全面的将现实人们的思想语境进行渗透分析。应用艺术设计来实现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灵魂的完美统一,让观赏者在艺术中产生情感的共鸣,找到生活的美好灵感。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对任务的描绘与写生。作者要细致的观察和合理的想象,来丰满的表现人物的表情和神态,从而传达出所要表现的意志。这样才能感染到更多的观赏者,更好的展现艺术品的魅力。

五、艺术与创新的共同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应用艺术设计能够影响到世界,即可以改造世界不断完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一个优秀的艺术产品,以科学为技术支持,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并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而且还能履行服务人们生活的职责,改善自然环境。因此要努力探索艺术设计与人文精神的契合点,掌握设计规律,不断创新。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应用艺术设计不仅要体现产品本身的审美价值,更要结合科学技术和艺术结合,满足人文的需求。在应用艺术设计中,一定要渗透入当代语境中的主流思想,使得应用艺术设计更加完美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

[1].李克.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的表现特征[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10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99-01

1前言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它是环境、艺术以及设计这三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整体,是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基础之上的一门艺术设计学科。

2影响传统环境设计理念与艺术特征的主要因素

2.1地理环境因素

中国地处温带地区,温和的气候产生了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农业文明,也形成了中国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独特审美特征,融于自然的理念成为园林设计所遵从的亘古不变法则。[1]

2.2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

环境设计的观念受到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制约。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农民希望风调雨顺,将自我融入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这就是人们的环境观念。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已经走进创造自然的时代,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从创造“第二自然”的观念出发去美化生活。

2.3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影响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的因素是综合的,除了前二者外,社会制度、宗教、哲学思想、民俗等文化因素对于人们的环境观、自然观和审美艺术特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和原则

3.1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环境设计的多层次性与多学科性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层次性,是一门以功能性需求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为目的的工程。同时,环境艺术设计融合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工程结构设计和美术等学科,其内涵不断地得到延伸与拓展,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方向不断迈进。[2]利用自然以及各种人造材料,改造环境使其更加地安全舒适、美观便利。

(二)空间的统一性和环境设计的关联性

无论是一间居室,还是一座城市,每一个环境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更有与其他环境千丝万缕的关系,即环境空间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所以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把握整体的统一性,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文化损失。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四周的建筑物体量高大,导致了周围的环境遭到破坏;而在江南园林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将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引入环境设计中,不仅描写了景致静止,同时也点明了审美情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要正确处理各种环境之间的关系,恰当把握住环境设计的空间整体性和关联性。

(三)环境设计的实用性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实用性。对于室内空间的设计,应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对于室外空间的设计,既要做到造型美观又独具匠心,而且要通过流畅的设计实现对人们的积极引导作用。

3.2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要求以整体、系统的眼光处理问题,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细节,另一方面又不能舍本逐末,应该把环境看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将有机生物与无机生物、自然风光与文化传承进行合适的安排,构建出一个美好的“二次自然”,达到一加一大于二,整体效益大于部分效益之和的效果。

(二)地方性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的地方性原则是指要以地理因素为约束,充分考虑地区文化与地区特色,比如南方的建筑应注意防潮,北方的建筑应注重抗寒。地方性原则是生态理念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要求,期望设计者深入实地考察,设计过程以实际生活为导向,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人情理念。真正优秀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时尚性与新鲜感,经历了岁月的冲刷之后愈发历久弥新,切合实际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遵从大自然自身的发展规律

大自然用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我维护能力。人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科学合理地把握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促使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最大促进和最小干预

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尽量将外界的压力降到最小,尽可能地降低对大自然的侵害程度,促进环境艺术创作达到较高的水平。应当采取一定的设计方式,增强大自然的循环能力,保证生态环境的原始面貌,促使生态环境能够健康地发展。

4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方面

与传统的环境设计观不同,在生态理念指导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更加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其能蛉谌朐来的大自然景观中,形成良好的生态格局。此外,环境艺术设计重视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具体来说,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如下所述。

4.1生态设计和生态保护功能

生态设计是指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态学原理,以此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理念的设计方法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巧妙地使用各种技术方式,充分地挖掘各种有利的环境条件因素,尽可能的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如先进的主动呼吸式双层幕墙技术,它不仅防尘通风、采光合理、隔声降噪,还能在夜间蓄冷以减少第二天的空调系统工作负荷,科学利用了气候变化因素,节约了能源消耗。[3]

4.2生态恢复功能

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自愈能力,但是一旦人类活动对其施加的影响超过了本身所承受的最大限度,比如垃圾场。废弃耕地等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的地区,必须采用积极的手段对其环境设计,使其恢复到原始面貌。以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设计为例,面对大量的报废设备,设计师没有急着处理这些废弃物品,而是选择将一部分能够展示出工厂历史设备的东西保存下来供人参观,同时种植一些适宜气候环境的花草树木,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资金耗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4.3生态补偿功能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界的不可再生资源已经被大量消耗,资源问题成为发展的一个重大危机。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应当综合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例如德国林依斯伯格商务促进中心采用了透光的绝热材料,这种设计充分的利用了太阳能和自然风,既能通过吸收阳光进行辅助的能源供应,又能利用自然空气形成冷却循环,有效地降低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5结束语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对我国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志。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时刻秉承生态理念,科学使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艺术美和技术美的高度统一,促使环境艺术设计和生态环境两者协同进步,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同时为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敏.关于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凸显探索[J].艺术科技,2016(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