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十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十篇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1:06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1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实验室教学对现今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否做好实验室教学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标准之一。实验室教学是教学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是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实验室对于目前教学而言可见必不可少,是高校教研,课本理论实践,学科基础教学的不可或缺的教学中心。然而现在实验室管理办法仍然不够完善,主要依靠人力管理为主体,很多方面不够周全,得不到有效控制,收效低微,实验器材不能看管,浪费大量的资源,在实验室全面化管理上,做法还有待提高。所以,结合当前时代进行信息化管理方式,就显得很有必要。因为这样可以全方位的把实验室各方面实时情报反应出来,并对不利因素及时排除,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加科学可靠。

一、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投入严重不足

对一般的民办高校而言,建设实验室的难题关键在于资金条件的匮乏,如果是公立学校,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公立学校都是国家投入资金支持,民办学校则需要靠自己,资金短缺也是无可奈何。还有一方面就是在民办学校建立之初,大部分都会偏重于文科类,计算机类为主,因为这两项耗费资金相对来说较少,容易取得一定成效。相对而言,理化类学科需求的实验设备则远非两者可比,实验室器材和平时的管理都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办学也会显得比较紧张。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不得不对理化类学生引起高度重视,开始大量引进,这时对实验室设备的需求就显得更加迫切,然而实验室仍然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2.实验室管理相对落后

对于很多民办高校来说,确实对实验室做出了足够的重视,实验设施完善,设备齐全,实验基础齐全。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导致实验室教学落后。良好的管理制度对高校来说十分重要,建立完善的设备使用制度,设备检修制度,借记制度,设备损坏赔偿制度不可或缺。对实验室的每一件器材都要做好记录,实施实名管理,把设备的使用情况准确落实到个人,其中精密仪器的使用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不仅仅耗费了大量资金,成本昂贵,容易遭受损坏,维修价格也不低。

二、对民办高校理化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1.加大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实验室的建设是衡量高校办理状况的重要标准,民办高校如果想要提升办学规模,增强管理制度,就一定要关注实验室建设,增加资金注入,提高实验室规模,促使实验室档次提升,彰显办学特色,最大程度的提高办学水平。总的来看,资金是实验室建设完备与否的基础条件,也是新课标教学的正常需求,为全方位提高教学水平,必须大幅度增加资金的投入。

2.加强实验队伍的建设和制度建设

验室队伍主要起到对实验室的管理作用,队伍的选取主要依靠成员的学历,经验管理办法等方面综合考虑,适合各项工作的人才也需要进行合理调配。为了带动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民办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中,也需要学校做到优化管理方针,合理配置实验室资源,做好仪器检修工作,活用管理办法。这样就会吸引更多人才,壮大实验室管理团队,增强队伍整体水平,建设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室队伍。

三、高校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为更好的管理实验室资源,及时监测仪器状况,学校实验室管理应该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为此,就需要用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指的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对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监控的管理方式。实施这种管理办法,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资源,降低损耗,体现出实验室的实用功能,增强全方位的发展效果。

四、实验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和实践

(一)制定措施,保证实验室建设

1.实验室发展规划

为了迎合当前时代中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要在课堂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发展实验教学,配合理念教学,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以小见大,加速学科进步效率。

2.实验室人员规划

对当前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增加管理能力,提高管理经验,做好当前的实验室管理。还有就是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激发队伍间合作能力。多安排实验课程,带动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加强对基础理念的深化。

3.实验室建设程序

为满足实验室管理需要,做好管理规划之前需要与部门的工作相协调,做好针对性调查,了解实验需求。实验管理章程需要层层上报审批,通过以后才能够实施。上报内容包括对实验室的区域规划,设备管理,维护方式等等,还要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此外还要严格盯紧建设过程,保证实验室管理符合实际规划。

4.实验室教学内容整理

实验教学的方式分为多种,要结合实验的具体情况对实验室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按照学科进行分类,按照实验内容进行分类。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动手能力。

(二)规范实验室管理

1.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实验仪器的保护,对实验操作的规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对教学程序的进行来说也不可或缺。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室管理高效有序进行。

2.加强实验室资产管理

为了实行资金审核工作,建立良好的实验室资金管理制度很有必要。主要是对实验室账目的清算,需要定期进行,控制资金流入情况,严格对资金进行管理,建立系统的管理办法。

结语

实验教学对当前教学发展来说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简略概括,如果要细化管理方案,就不太实际,因为民立高校情况各有不同,对于实验室管理情况也应该结合实际分析。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做好实验室器材管理,加强实验教学水平,创新整体管理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新的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袁辉斌,李传宝.论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评价标准的科学化构建[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2,01:51-53.

[2]海涛,王钧,廖炜斌,陈快,王佳亮.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技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9:166-169.

[3]袁辉斌.论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评价标准的科学化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9:170-173.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2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问题;办法

1高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1],但高校在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盲目采购造成的购置设备价高质次、与实验要求不匹配、购进后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由于旧有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不适应新的管理要求造成的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影响到实验室的正常使用,从而影响科研、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把两所院校在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做法进行对比总结,取长补短,探索革新。

2反思几个实用的应急对策

2.1加强采购前实验室建设论证工作

各高校要设立招标办公室,负责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审核、修改、采购、验收的组织协调工作。实验室使用单位负责编制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采购计划,报高校的招标办公室审核。招标办公室负责组织高校相关部门及聘请校外专家审核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审核通过后,招标办公室还要组织人员详细了解实验室建设项目中包含的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型号规格、主流价格等信息,提升高校在招标时的话语权。进行项目审核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财力状况对高校的重点专业的实验实训室优先建设。

2)购置教学仪器设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对于专业特色明显,社会影响较大,紧贴市场需求,有发展潜力,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的实验室优先建设。

3)每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配置数量,要与学生规模相适应,并尽可能考虑到未来的招生人数的变化。对于专业规模大,学生人数较多,且不能满足目前需要的优先购置。

4)紧密集合教学、科研实际注重设备的优化、设计、选型[2],对于利用率高的仪器设备优先购置。

5)因设备陈旧老化,无法维修,需淘汰报废,而试验教学又必需的设备,或因科技进步,同类设备已更新换代或升级的,优先更新。

2.2公开透明进行招标

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过程,是采购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能否达到计划要求的重要保障,也是对参加投标商家展现高校形象的重要渠道。

招标会参加人员应由使用单位、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代表、纪委、财务、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行业专家(或外聘专家)组成,组长由使用单位分管领导担任。招标可根据情况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议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不同方式进行。采用公开招标的项目,应当招标公告;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书应当说明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采用询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家以上信誉良好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询价。

评标人员要以方案可行、质量可靠、技术先进、报价合理和售后服务优良等依据进行综合评价,然后由招标办公室按投票或评议结果确定中标单位。中标单位确定后,由招标办公室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

2.3重视验收及人员培训

长期以来,高校采购中存在“重采购、轻验收、轻管理”的现象,通过制定严密的制度来加强验收工作,责任到人,谁签字验收谁负责。验收前,中标供应商应当完成对使用单位具体管理仪器设备的技术人员的培训。验收小组的构成一般涉及到如下人员:使用单位技术人员、采购机构人员、质量检测机构人员、供应商代表、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代表,另外如有必要还可以邀请纪检部门代表参加验收。验收小组的人员组成可以由高校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能通过验收的实验建设项目,要由验收小组上报招标办公室,由招标办公室督促供应商解决。如产生无法调和的严重分歧,则由招标办公室根据经济合同,诉诸法律来维护高校的权益。

2.4制定适当的日常实验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要为实验室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要为实验室配备责任心强、有一定业务能力的人担任专职或兼职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要本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明晰管理职责。同时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管理员的福利待遇,体现多劳多得;出现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人为损坏、丢失的,也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并坚决贯彻执行。管理人员队伍要力求稳定,确因工作调动、退休等原因离职离岗,要认真办理移交手续。

3做好经验交流总结,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高校通过采取以上办法,能够有效地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力度,把相对有限的资金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使得实验室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当然,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实验室所在楼房房间过大,不适合小班教学,而采用合堂的上课形式,教师又管理不过来;有些大型仪器设备的用电量较大,超出原来线路的承受载荷;有的仪器设备噪音非常大,在上课使用时会影响到其它同楼实验室的授课。以上种种问题虽不具有共性,但都是高校在进行实验室建设时要考虑到的。在实验室建设的项目论证环节多花些时间,同其他高校或仪器设备的使用单位以及该项目的专家多进行交流沟通,就能避免出现上述状况。一句话,只要认真交流总结经验,就会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基金项目: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平台的Java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2012LZYJ05)

参考文献: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3

【关键词】农业高职教育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首次对高职教育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正确定位,即“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而职业教育是高职教育“质”的属性,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广泛开展的“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随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场所,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也必然成为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志,也决定了其在职业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获得的一点经验与发现的一些问题做一个简要的总结,以期为农业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参考。

一、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前提

农业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室是高职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地,实验实训室管理体制与设置是否合理是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前提。

1、健全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水平

过去,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工作是在教务处处长领导下,由副处长具体负责进行,存在管理分散、职权不符、功能单一、效益低下等弊端。随着学院办学水平、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实践教学日渐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角。该院于2008年初成立了院长直接领导下的、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实训中心下设实验实训室管理室、设备维修室、中心实验室、多媒体管理室、电教中心等公共服务性机构,负责协调全院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为教学系统提供教学服务。实践表明,这种实验室管理机构较好地解决了以前实验室多头管理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

2、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综合效益

传统的实验室建制大都以课程或专业设置,隶属于教研室或某一课程,往往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重复建设、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实验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适应高职教育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更难以形成,严重影响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为适应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推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建立了基础课教学(含专业技术基础)实验室(如化学实验室、计算机、语音室等)、系专业实验室、院实验中心和院重点实验室(如辽南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四种模式实验室。通过实验实训中心宏观协调,一方面提高了实验实训室的综合效益,即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提高了;另一方面明显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实验室的投资效益也大大提高了。这种管理体制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的投资效益,优化了实验室资源的配置,从而形成了管理渠道畅通、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高效开放的实验室工作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关键

实验教学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关键。

1、重新设置实验教学体系

打破以往实验隶属于课程的传统做法,按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新的课程体系,以“理实一体化”为原则建立基础课实验教学基地。淘汰绝大部分验证性实验,增设动手性强的、应用性较强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训;改教师主导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训练为主。使学生动手机会增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2、严格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实验教学的科学管理

首先从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入手,改变过去以实验报告来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考核办法,进行实验过程考核。其次,建立健全实验教学大纲(或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等相关实验教学文件。最后,规范实验耗材管理,建立实验教学巡视制度。由学院教学督导组对实验教学不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三、加强实验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队伍的素质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条件

建立一支有一定理论基础、技术过硬、事业心强、热爱本职工作、结构合理的稳定的实验队伍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条件。目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100%,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

1、科学设岗,合理定编,竞争上岗

结合学院人事制度的改革,依据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任务和人员状况进行科学设岗和竞争上岗,实行目标管理,规范考核办法,使实验技术人员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促进了实验队伍素质的提高。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实验技术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

2、加强实验技术人员业务培训

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的高低及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队伍素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有计划地对在岗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短期的专业技术培训(如大型精密仪器上岗培训、新开实验或引进新技术的上岗培训、常规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培训以及信息化管理等);同时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参加教学实践,全面提高专业业务水平。

四、加强技术物资的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保证

学校技术物资的管理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物质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37-02

一、独立学院的定位及培养目标

教育部于2008年2月22日正式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对独立学院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由此可见独立学院是具有民办机制的本科院校,也是从普通高校中衍生出来的,它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实现公办高校名牌效应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但是相对于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却不尽相同。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由此可以看出,独立学院的办学主旨应在于培养基础扎实、掌握技能、具有特长或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就是为当地社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独立学院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既然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同生产结合起来,那么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担任重要的角色。同时实验室教学还是衡量院校综合实力、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指标,是决定该校能否适应新型教育体制的关键。作为独立学院,国家没有直接的资金投入,师资力量有限,所以目前在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各种问题。

1.基础设备不全。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在创办之初,大多采用借用母体学校的实验室资源的基础上,在人财物方面沉淀的资源很少,所以实验室的基础建设不够完善,导致较多本该学生实践操作的实验由于设备不足而改为演示实验,或者几个同学共同使用一台实验设备,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的初衷。

2.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群体其高中文化水平本来就较弱,自主的开发和探索思维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实验设置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丧失兴趣,很少有学生主动研究思考实验。

3.师资队伍薄弱,实验教学观念陈旧。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对经济因素的考虑相对较多,经常大量引进公办高校中离退休教师和兼职教师,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高水平、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教师。同时实验室体系基本按照母体学校模式照搬过来,而未经改进,实验教学观念陈旧,导致不能很好地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实验教学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要么照搬母体学校实验室制度导致与实际情况不符,要么对于特色专业新建设的实验室,相关制度都有待完善,如实验室资产和设备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制度、设备采购制度、实验人员考核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三、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1.合理规划实验室建设。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我们应该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先制定实验教学体系,然后对实验室进行统筹规划。在满足基本教学的同时,优先发展特色学科,建设品牌实验室,同时暂缓建设前景不明和使用效率较低的实验室,争取在一定的资金投入下,建设高效的实验室。与此同时,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也尤为重要,实验人员是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依靠力量,是增强实验室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我们应该按照专业化的要求,在知识结构和职能素质结构上,形成群体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实验管理人员既具有管理职责,又具有服务的特征。不断加强实验人员的自身素质,有计划的开展对外交流和培训学习,学习实验管理经验以及设备管理新方法,从而改进实验项目和内容,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2.创建开放严谨的管理模式。实行开放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是高校实验室真正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开放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能够解决传统实实验室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实验利用率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也是实验室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要求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规章制度,使得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再者实验室设备逐年增加,仪器设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物质基础,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管理人员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建立良好的仪器设备档案,相关的帐、卡、册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登记簿,确保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效率。

3.实行多模式的实验教学。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作为理论课的补充而存在,但如今实验课程是充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用人单位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而设立的,用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核心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在实验教学科研规划时合理安排多模式的实验创新,如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在这三类实验内容上,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尤其是研究性实验,提倡把教师的科研成果,经过条理化,编写成部分可操作的实验,促进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培养学生探索和研究未知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4.结合市场和社会应用。在实验室发展的基础上,实验室可以依托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对社会开展服务。实验室对外提供实验室资源和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时积极寻求相关企业合作,在为企业、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多渠道获得资金,充实实验室教学科研实力,拓展和加强实验室自身建设。

总之,独立学院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科学化的系统改革,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更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抓准研究定位,达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红云.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硅谷,2008,(15).

[2]许春英,阳会兵,等.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思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3]何锡风,金永茂,安红.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的探索[J].高师理科学,2007.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5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和科研骨干教师为组员,整个引进过程在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长期以来,实验室工作人员只负责实验课的准备工作,不参与实验带教;而课程授课教师只负责实验课带教工作,不参与实验课的准备,这种方式无疑加大了带教教师和实验室人员之间相互沟通的难度,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即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通过这种形式的集体学习和交流,增强了实验人员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使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更好地衔接。带教教师参与实验室准备工作针对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以实验技术和实际操作为基本专业技能的特点,我们规定专业教师轮流到实验室工作,时间由半年到一年不等。专业教师要参加实验室的常规工作,包括各课程的实验预示、实验准备、实验课带教、开放实验室项目的确立、综合性实验方案的拟订等。通过参加实验室的工作,各位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实验过程,对实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也能从中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建立实验教学队伍考核机制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学院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是生物技术实验室承担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均须参加考核。考核以闭卷考试及现场操作的形式进行,各位教师积极准备,认真对待,把此次考核作为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考核成绩将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大力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我校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1月,是一个承担生物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综合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已经基本具备了较好的场地条件和实验仪器。但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现有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从2010年开始,实验室积极向学校争取实验场所,新增加了1个发酵室、1个细胞培养室、1个微生物培养室和1个实验准备室,现有实验面积近1500平方米;2011年,实验室在原有超速冷冻离心机、全自动机械搅拌玻璃发酵罐、生物发酵与提取系统、高速逆流色谱等高档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与山东省财政厅共同投资近300万元购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一大批大型实验仪器,教学和科研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做好制度的落实工作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尽量做到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自2006年实验室组建开始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全面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内容包括实验室人员日常管理规定、实验物品管理规定、实验仪器使用管理规定等。另外,根据日常工作需要,我们又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分册,比如实验室涉及有毒微生物的保存、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水、电、气等危险因素的应急预案;对于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物品管理,包括平时实验药品的损耗情况、大型实验仪器的使用情况,我们引入了相关软件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对实验室各项制度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实验室各项工作也将日新月异。由于实验室的特殊性,如果疏于管理极易出现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等重大安全事故,为了科学、有效地服务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验室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增补、修订和完善,如重新修订《危险化学品及有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和《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新增《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等多项内容。这些制度为顺利完成实验、实践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提供了保障。千方百计做好实验室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由实验室主任监督其全面落实情况,对于出现的违章情况报生物科学学院办公室处理;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另外,对于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重要规定,应张贴在实验室明显易见的地方,严格执行,相互监督,不得违章。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6

1实验室建设的应用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场所,实训室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职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基础。J学院是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专科文凭资格的全日制省属民办高校。学院累计投资3亿元,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在校生6000名。学院开设建筑、机电、经、管、文、法等门类专业共25个。学院建有7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总建筑面积达31125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245.87万元,紧密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个。根据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以及课程安排,钢琴基础、声乐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幼儿歌曲弹唱编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等课程需要在音乐实训室中进行教学。这些课程是该专业的基本技能技巧课,属于专业技能必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技能和技巧,了解钢琴的基本演奏方法;钢琴和声的基本知识;掌握弹奏钢琴的基本技能,并达到一定的级别,增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以及读谱方法、音乐听觉、唱歌准确性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原理、音高记谱法则、音程和弦的构成、调式调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学习音乐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科目打下基础的必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在音?肥笛凳抑薪?行不间断学习和练习,所以音乐实训室是J学院必要的以及迫切需要建设的项目。J学院没有上级财政拨款,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学生交学费,自筹资金一切盈亏自负。因此,作为一个投入产出系统,音乐实训室建设过程中需要知道各项投入产出了什么样的成果、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是否有必要继续投入以及是否需要改进投入的方向。J学院各专业又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相互融合,紧密为一体,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实现整体优化并提高。因此,如何在满足教学、学生技能提高等要求和学院投入建设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确保音乐实训室投资的合理使用、产生最大效益,如何测算实训室建设的投入产出率,各种绩效评价体系如何确定,这些都是J学院音乐实训室建设的重要课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关于实训室建设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实训室的功能以及高校实验实训室项目绩效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章进行检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实验实训室进行定义方面,有的学者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实训基地进行定义的,有学者认为实训基地即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它可使学生接触受训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要素,即技术、人员与设备支持;有学者从功能进行定义的,指出实训基地应具有“教学功能、职业培训功能、科研和技术研发功能。教学功能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功能,其他功能都是教学功能的延伸和扩展”。

在实验实训室项目建设的作用方面,有的学者探讨了分析了实验室建设人文因素,信息源因素,符号因素,评估因素等四点影响因素,从实训室建设的硬件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研究实训室的工程建设,另一方面从实训室的人员管理、评估体系等入手;有的学者讨论了大学实验室与教学实训室建设的特点、必要性,并从教学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最后用实践证明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学实践的要求。

对于实验实训室建设绩效考评的实践方面,有的学者首先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实验实训室绩效考评方面经验进行分析,找出可借鉴因素。美国国家实验室隶属不同部门,管理机制并不一致,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其绩效评价方法也不尽同。不少发达国家虽然开始针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逐步实施绩效评价工作,但在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面则没有具体的、较强实施性、普遍适用性、系统的论述。国内有些学者通过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分析,利用SpSS软件和oeap2.1对数据模型求解,得出重庆16所重点实验室样本的完全排序,并对实验室科研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有些学者专门对医学科研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绩效评价研究方面,有的从职业教育实际和训练系统的基础出发,通过结合学院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实践教学系统,提供了相关教学方法与理念或通过介绍虚拟现实可以用来进行知识与技巧的训练,结合了目前的实训情况与现代教育科技的基础,虚拟实训室的建设势在必行。训练室的设计与布局必须经过全面的考虑。同时,各类硬件必须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以便于提高训练的质量与效率。周福萍等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广州某职业学院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科学的实验实训室系统、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实训室安全与环境保护和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黄世瑜等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基础探讨了对高等职业院校在当今社会需求下建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等内容。

不管从实验实训室定义及功能方面,实训室建设方面,还是从实验实训室特别是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等已有的资料来看,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多数集中在实验实训室项目的设计和建设等方面,则少有对项目绩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且相关论述停留在普遍的分析层面上,得到的结论大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的真理,而考虑到J学院是民办高职院校,具有其特殊性。特别是适用于民办高职院校音乐实训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方法则少之又少。

3J学院音乐实训室绩效评价的思考

3.1绩效评价的内容

根据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及J学院发展现状,综合考虑财政费用有限及实训基地投入产出效果等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J学院音乐实训室建设的运行机制和评估体系,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合实训基地绩效评价体系,形成一套资金使用效益考核办法,为民办高职院校在今后的实训室建设工作中提供决策依据,促使建设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科学,使实训基地建设产生更好的投资效益,达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2绩效评价的方法

根据实训室特点,构建实验实训室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用定量与定性的办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研究,专家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模糊综合评判以及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对实训室建设项目进行考核与评价。主要采用方法及内容如下:

①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本论文本质上属于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性研究,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主,实证研究方法为辅。从定性方面对该实训室建设项目问题以及具体模式方案设计实施做相应的论述,定量分析则主要对项目绩效考评体系进行优化和评估。

②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相结合

归纳总结相关学术文献,进行理论分析推导,为后面的实训室建设项目绩效考评体系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搜集有关类似民办高职院校实训室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资料和实际操作经验资料。进行资料分析对比,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然后再利用一般性研究和特殊性研究相结合,对J学院实训室建设项目进行个案实证分析。

③通过专业人士访谈

通过对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的许多专业人士以及相关的受益群体人士访谈,记录他们对J学院实训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合理化建议等。

④层次分析法、熵权值法等方法建立绩效评价模型

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模糊性是指概念外延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繁荣思维判断的不确定性。这种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L.a.Sade)于1965年提出的。

⑤根据绩效评价模型,对J学院的音乐实训室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找出校内实训室建设具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为其他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发展和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模型。

3.3评价的实施方法

实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交流活动,最终是理解和感受语言传达出的潜在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效果,受制于教学双方对语言等媒体的感性体验、理性分析水平、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模糊性。模糊综合评判法就是运用精确的数学方法,描述模糊的概念合成的原理,?⒁恍┍呓绮磺澹?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是模糊数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的四个要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等级的模糊尺度集合、指标的权重、单因素评价隶属度向量),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决策层可以设置为:体制管理、实训教学、实训教材、实训仪器等四类。其中体制管理分为管理机构、建设规划、制度、档案管理、实训考核等五个指标。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后,构建各层次判断矩阵,运用公式计算各矩阵权值向量,最后进行层次排序的一致化检测,得出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而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7

关键词:民办;实验室;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2)09-0305-02

目前,中国民办高校已经有20年的发展历史,在校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同时,民办高校已经不再是10年、20年前的"三无"(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状态,而是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建设,提高育人质量。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注重自身办学特色,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民办高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矛盾。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高校,优良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教学设施是民办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实验教学的顺利展开,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的素质提高和顺利就业也提供了保证。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至关重要。

一民办高校实验室教学改革的需求分析

1.民办高校师生队伍的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公办和民办高校均面临着师资缺乏的问题,绝大部分民办院校都把聘用对象都定位于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身上,其中主体是高校应届毕业生,这就造成了本、专科学历人员较多,而硕士、博士在师资队伍里所占比例过少、具有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人员较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过少。这样往往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理论课教师对实验设备、实验内容、实验操作缺乏整体的了解,一些外聘教师对学生实验时的具体情况也缺乏切身的体会,这就造成了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脱节,从而对实验效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实验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了解也比较片面,这也造成了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的内容上的脱节。另外,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氛围不足,这也导致了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相当的薄弱。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一定的制约。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兴趣比较单薄等问题,他们往往理论知识学习的能力不足,从而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也比较小,这就往往导致一些在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一定潜能的学生由于实践意识的淡薄而丧失了动手操作的机会。

2.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分析

高等学校的工科类实验室在教学与科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民办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首先,经费不足。大多数的民办高校采取的都是校企联合的方式,由于建设资金的局限性使实验室往往处于长期紧缺状态,从而难以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其次,由于专业人才的紧缺、规划分配不合理,部分实验室的专业针对性过强、专业规模也比较小。使高校中有限的经费建成的实验室却使用率比较低,甚至有些实验室不同程度地处于闲置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其次,管理制度不健全。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紧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人多职、多头管理的局面,这在管理上就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例如,实验教师归本学院实验中心管理又受到教研室的管理。实验教学归教务处管理,实验室设备购置与维护既受到实践中心的管理,又受到采购中心的限制。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人事管理又归人力资源部的管理等等。如此多的管理极易牵制整个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二民办高校实验室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

1.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稳定实验队伍

一支高素质和稳定的实验室队伍,是实践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根本,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未来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实验室队伍要从人员数量、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以及学科分布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整合,做到科学合理。同时要重视对实验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实验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民办高校也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热情,使实验人员踏实稳定的为实验教学做贡献,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实验室工作队伍。

2.改善实验室软、硬件条件

在民办高校中要对现有进行资源配置合理,在资金有限的基础上可以使用“少台套,多循环”的措施,即在实验教学中,利用现有的仪器台套数来完成多人上课的繁重的实验教学任务,有效的利用资金,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保证学生多实践的实验要求。

3.加强实验室管理,健全管理体制

依据上述分析,要充分发挥实验室各项职能,必须要有系统的制度作为保证。学校应该给与实验室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实验室可以积的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维护措施,严格遵守并实施实验室规章制度。并根据各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如《实验室人员工作职责》、《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制度》、《实验室三废排放制度》等。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增强实验人员责任心,促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都能井然有序进行,为实验室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的地位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在师资队伍、资金、管理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民办高校要想提高和改进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在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和稳定、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及实验室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逐步完善。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安小六,邹小红.《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增强高校实验室软实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橱,2010.2

[2]刘西会.关于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1999.16(2).

[3]黄静华.加强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及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10(15):184-185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8

1中心试验室在强化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中心试验室的设立和监理组织的层级相匹配:在总监理办公室设置中心试验室,工程施工地办公室设立驻地监理试验室。每一个设立在施工现场的监理试验室听从中心试验室的指挥,第一时间为驻地监理工作人员反应建造过程中的品质情况;中心试验室对使用者和总监理办公室负责,指挥设立在建造现场的监理的常规试验,审核承包者的标准试验材料与原材料试验,接受承包者委托,帮助其完成没有能力做好的试验、测验内容,安排做好总监安排的试验与抽样测验工作。这就在工程建设中建立了企业自检、各级监理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心试验室在管理体系中对驻地监理试验室和工地试验室负有管理和业务指导的权利和义务,对整个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负有管理责任。中心试验室应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行。

2中心试验室在生产过程中的事前监督指导作用

在正式开工令前,必须首先建立一套合理的、可以有力管控品质的品质检测体系。中心试验室一方面应抓紧本身的建设,另一方面还应对承包者试验室的构成、员工资质、进场设施的数目、多少和精准性,均依照协议约定与承包项目任务的要求,到每个合同段逐个检测,不具有资质的人员一定要撤掉,不达标的设施一定要替换、增加,初步完善自检体系,为实施品质测验奠定条件;另外依据协议文件、技术要求、监理内容,初步确定试验检测程序,并在监理会议上宣贯;举办培训班培训监理试验人员及部分合同段的试验员,推动整个质检体系工作正常开展。中心试验室在进场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对多个厂家,各种原材料的调查抽样试验,最终会同业主确定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原材料料源厂家,并根据试验结果原材料料源予以批复;中心试验室严格进行配合比验证,混凝土工作性、耐久性、强度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后,方能给予批复;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必须能提供填料准确、真实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才能保证既不会因为标准过高而造成机械浪费,又能不因为标准过低而影响路基的填筑质量。因此,中心试验室的标准试验及标准批复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第一关。

3中心试验室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作用

3.1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对工程质量最基础的控制,而贯穿于建造所有环节的中心试验室在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增强监管,判定混合料与原材料的配置比例有没有达到规定的品质要求。建设过程中,监理小组应当定期实施一般性的检验,除此之外,中心试验室还应抓住对品质有较大影响的重要材料,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质量。

3.2坚持巡回检查

路面与路基基层建造过程中的检验重点是随机抽查路基与基层的压实水平、薄厚水平、强度水平、弯沉数值,重点检验新老填挖交界、台背回填等关键位置,了解其填筑材料要求、碾压办法;桥涵结构物砂浆、混凝土配置比例落实状况。对素养较低的承包者与第一批动工的试验路,从拌和机测试标定到材料铺设实施全面引导监测,第一时间改进预先设计的数据,让混摘要:阐述了中心试验室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中心试验室在强化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中的事前监督指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确保工程施工进度的作用和实施方法,为中心试验室制定计划和试验检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纲领性参考依据。关键词:中心试验室;质量管理;监督指导;质量控制合料品质与摊铺效果达到预先设置的标准。路面建造时监测的主要内容是以管控新拌混合料品质为基础,对强度水平、厚度水平、构造深度、平整水平四个指标,进行全方位、多频次的检验。巡回检查中监测监理流程落实状况,监理组抽查检查、承包者自我检查的内容、检查方法、次数、内业材料有没有达到相关要求,能够评估施工品质管理的水平。中心试验室把上述内容作为巡回检测的主要内容,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以此来促进整个质量检测体系工作的正常进行,积极发挥测验在品质监理系统中的功能。对项目中检测发现的品质问题,依照“保证品质,降低损失”的原则,不留质量隐患。

4中心试验室在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中的作用

中心试验室根据业主的进度目标任务,对施工单位的试验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工程开展的先后顺序,制定试验室的相应的试验检测工作计划,始终保证在各分项工程开工以前,各项试验准备工作必须提前完成,确保工程整体施工进度不受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中心试验室根据各分项工程完成情况及时对成品、半成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确保下一道施工工序顺利开展,决不让试验检测工作影响施工进度。

5结束语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9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科技创新

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实验室是相对独立的科研教学实体,同时又与依托单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实际运行中既要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机制,同时也要和依托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得到依托单位的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实验室在管理上下功夫,协调各方通力合作。高水平的管理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是重点实验室健康发展、促进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下面就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作个总结。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室管理达到“国家队”水平。目前我国的实验室由于研究领域千差万别,相互间缺乏沟通,管理制度还未能作到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实验室是代表国家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体,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专业实验室,因而管理上也应具有“国家队”水平,应建立健全的、适合实验室发展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现阶段可借鉴国际上一些优秀实验室、企业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为科研、教书育人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条件成熟时通过相关认证使实验室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管理制度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同时做到责任到人,职责分明,保证有效执行,不要使规章制度成为挂在墙上的摆设。规章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总则:“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人员管理:“固定人员管理条例”、“流动人员管理条例”“学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研究生管理条例”、“人才队伍建设办法”等;

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开放运行办法”、“研究生机房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等;

科研管理:“专项研究经费管理办法”、“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课题管理制度”、“成果管理制度”等;

日常管理:“报告厅、会议室管理办法”、“公车使用办法”等。

(二)建立一支稳定有力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形成核心管理团队。重点实验室的固定人员由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研究人员学历水平普遍很高,一般都是博士毕业。这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一方面主管部门和实验室应提供机会和条件,让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定期进行学习、充电,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更新观念,逐步达到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接轨;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应制定完备的政策和措施保证管理人员的待遇,使他们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安心工作,从而促进实验室的管理步上新的台阶。目前一些实验室配有专职行政副主任和办公室主任,及相应的科研秘书、人事秘书,教学秘书及外事秘书,专门处理实验室日常行政事务,使实验室主任能够摆脱繁琐的日常行政事务,专心从事科研和教学,这对加强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好办法。

二、实验室研究课题管理

实验室申请课题渠道主要有纵向和横向。纵向课题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攻关、“863”项目、“973”项目、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委项目等国家各级部门提出的重大的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横向课题主要是与国内企事业单位或国外及港、澳、台等地区合作,研究贴近国际前沿或产业化迫切的技术难点。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国家队”的科研优势,充分体现其自身的竞争力,课题申请是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实验室申请纵向课题还很困难。中科院院士、工程院副院长师昌绪曾在纪念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十年的文章《大胆的尝试光辉的十年》中说:“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初衷是使这些实验室增强竞争能力,去争取国家项目:如国家科技攻关、‘863’项目、攀登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实践证明:这种机会太少,攻关项目多归部门所有,即使有实力,也轮不到不属于部门的实验室的头上;其它项目经费也因僧多粥少,即使能拿到手也难以维持。因此有的实验室不得不做些脱离原定方向的工作,这不利于实验室的发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将近20年,这样的问题依然存在。

实验室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课题一个接一个地做出来,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却很有限,甚至很多课题最后的产品就是一堆“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更要加强内部课题管理,如建立实验室科研项目登记统计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上利用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整合资源,促进成果的产业化,同时集中优势力量争取大的项目。

三、实验室研究成果管理

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发明专利、成果鉴定、获奖等几种形式。教技司[2004]25号文5关于做好新一轮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6明确要求:“以原始性创新、重大应用和基础性工作的实际贡献(署名为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评价实验室工作”。原则上,未署实验室名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论文)在评估中将不能被计入实验室工作成绩。

成果署名不仅是评估的要求,也是提高重点实验室人员的团队意识,增强凝聚力的体现。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成果未能署名。这就要求实验室的固定人员强化意识,在审阅成果时注意提醒合作者署上重点实验室的名称。固定人员(包括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应及时收集汇总,进入管理系统数据库,有关科研成果材料应交实验室存档。

文章署名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固定人员为独立作者,可单独署实验室名称,也可同时署依托单位名称。

(二)固定人员与依托单位人员合作,可同时署依托单位和实验室名称,在固定人员姓名和实验室名称上加标“*”号,以示强调。

(三)固定人员与非依托单位的人合作,可同时署重点实验室名称和其他单位名称,并在固定人员姓名和重点实验室名称前加标“*”或用序号分别表示。

(四)作者为参加开放课题的非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应在文章中注明课题为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四、实验室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现重点实验室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也是实验室评估的要求。目前科技部建立了年度报告、年度工作计划和信息统计制度,要求重点实验室按年度填写汇报。年报要求的数据包括几个主要方面:基本信息、人员情况、学科及研究生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经费使用和开放情况。这些数据只有在日管理过程中及时进行收集和整理,才能在年终的汇报统计中快速、准确地填报。

五、实验室宣传

实验室的对外宣传非常重要。一方面提高实验室的知名度,扩大实验室的影响力,同时吸引人才,加强交流。开展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建设中英文网站,主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印制宣传图册,印制年度报告,参加各类展览、展示等。

实验室的网站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网站的维护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

实验室网站应该及时更新,传递最新的信息,同时还应在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的相关网站上发表动态信息。

定期举办和召开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实验室进行宣传的重要途径。如测绘遥感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下半年都会举办一场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每次会议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在会上展开广泛交流、探讨相互合作,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大型会议之一。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验室管理要在健全的规章制度下,打造一支稳定有力的管理队伍,加强日常管理,扩大宣传,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出成果、出人才,使实验室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国家队”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重点实验室十周年文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篇10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加强措施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不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实验室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发展中的民办高职院校来说,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将结合江苏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民办高职院校的机构设置和制度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效仿了公办院校的的做法,实验室在建立上以专业的设置和资源配置为依据,在管理上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单位,隶属教务处或资产设备处,没有专门主管部门对其日常管理和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管理,也没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因此,实验室管理职能弱化,功能不能完全开发,建设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二)实验人员队伍不稳定。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对实验室建没不重视和师资队伍流动很大的原因,使实验人员在晋职、进修等待遇方面远低于教师,造成实验人员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致使高学历人才不愿到实验室工作,而取得高学历后的人员也不安心实验室工作,造成实验员队伍人心不稳,人心不定,后继乏人。

(三)实验人员水平不高。

民办高职院校对实验人员培养不够,学习、进修、开会、交流的机会很少,再加上对实验人员的定位是“教辅人员”,普遍认为不需要太深的知识、太高的水平,所以招聘时学历要求较低,把关不严。当遇到层次较深、难度较大的教学和科研试验项目时,往往束手无策,无法胜任任务。因此,实验员只起到了设备管理的作用。

(四)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低。

由于管理机制不到位,开放制度未落实,课程总学时压缩造成实验学时一砍再砍,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存在随市场需求而定等原因,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偏低,主要表现在:第一,无人使用。有的仪器设备采购回来后由于没有及时培养使用人员或者担心学生损坏大型仪器而长期闲置;第二,专业实验室使用效率特别低。由于专业设置或者课程取消的原因,有的专业实验室一年只上一次课,一次课只上几个学时,其它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

(五)重复建设现象明显。

基于一些历史原因,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初期由各院系单独采购、分散管理、平均主义等原因,造成资产的重复和浪费。甚至同一个校区建设了两个相同或相近的实验室,却互不合作、互不交流,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如何进行实验室的整合和优化,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实验室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发挥机制的灵活性,建立主管实验室的行政机构(处、科),使实验室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在建立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管理,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的基本文件和一套包括仪器、经费、档案、安全、维修等各方面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二)加大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建设。

专业建设是所有高校建设的重点内容,只有抓好了专业建设,才能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美誉度,民办高职院校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各高校在抓好基础课和公共课程实验室的基础上,应加大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应围绕专业建设发展来科学规划,体现出学校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使其成为培养某一方面高水平人才的基地,并带动实验室整体实力的提升。

(三)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为适应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教学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各高校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培训。积极为实验技术人员创造条件,参加相关科研课题、承担实验研究任务、参加科技活动、参加鉴定会、研讨会及国内外一些学术活动,及时了解先进仪器设备发展动态,掌握新知识动向,学科前沿技术,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二是要聘任高层次人才构建实验教学团队。实验教师在学历、能力等方面与理论课教师同等要求,打通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之间的壁垒,实现两类教师同工同酬,提倡跨院(系)、跨学校聘请指导实验课的兼职教师;适当引进人才,在培养学校现有实验人员的同时,考虑适当引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高级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设立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实验教师、实验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岗位职责,并严格考核奖惩,在思想政治表现、工作学习态度、业务水平、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确定津贴待遇和奖励。

(四)加强实验室开放程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和科技开发需要实验室自身的硬件设施不断地升级与改善,然而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是巨大的。目前,资金投入不足是面临的最大制约瓶颈。所以,通过实验室资源的对外有偿服务,一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发挥社会效益;二可以加速高、精、尖实验设备仪器的折旧,避免贬值;三可以通过收费实现设备的正常维修和维护,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使用;四有助于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升级。在高校实验室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可以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不同高校的实验室的特色各不相同。如果每个高校都追求实验室的全面发展,则既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又会因资金问题而只能是低水平建设。所以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在高校之间实现实验室贵重设备的共享,既符合经济规律,又适合目前我国的国情。

(五)实现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

为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验在教学中的比重也在逐步增加,实验室的工作量逐年增加,工作强度随之增大,如何在一定限度内满足更多的需求,这就对实验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实验手段的改进是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原本就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实验室变得更加先进。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踏实勤勉的敬业精神,努力钻研本职业务,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掌握实验室现代化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如定期参加实验室管理知识培训,使用好实验室管理软件,科学系统地管理实验室各项事务,以满足实验室管理现代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