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1:26

高校课程改革篇1

论文摘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对广大高中教师的课程理念、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学行为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高师院校为了顺应高中课程改革对新型教师的要求,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从改革效果来看,高师院校仍然没能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依旧“穿新鞋走老路”。教师教育的发展仍然停滞不前,教育培养模式滞后于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速度。本文针对高中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探讨了当今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高中新课程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等进行了新的诠释。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教育实践环节、教师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高中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该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是学科专业的播种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厶作探究的协作者,是资源保障的服务者,是终身发展的示范者……由此可见,高中新课改的推进对教师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高师必须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满足高中新课改的要求。

一、高中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对广大高中教师的课程理念、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学行为等提H{如下的要求。

1,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掌握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理论,具有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念。

2,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广博而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具有驾驭新教材。有效指导学生提高课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课程,进行教学和具有教学评价的能力。

5,对课程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要具有新的价值观,同时具有在新价值观指导下的教学评价能力和组织教学评价能力。

从高中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诸多能力。目前,作为培养教师“母机”的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准教师”来说,显然还不具备上述的诸多能力。

二、当前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重新调整。教学内容仍然陈旧。

近两年,我国大部分高师院校对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把传统的三大模块体系,即专业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改为通识课程、教育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七个模块。改革后的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选修类又分专业选修和公共选修,学科专业课程在整个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由原来60,以上下调至15,左右,教育类课程由原来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和教育实习,改为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和教育实习。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实践课程的课时和学分。另外还加入了创新教育的课程。从课程设置上看,改革后的课程更加合理,也更有利用培养出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广博而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师。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大部分高师院校也进行了改革。规定各门课程都尽量采用最新出版的教材,但即使这样。其课程内容的宽泛性与完整性远远达不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要求。达不到迅速发展的教育实践对师范生教育理论与技能的要求。由于高师的教授们用惯了老版本的教材,所以在他们的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仍然以老教材为主。许多新版本的教材,更新率低,有些作者只是变化了教材结构,教材的内容和老版本的大同小异。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教育类课程教材多数虽都已更新,由于教材的出版周期长,当今新高中新课程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变化,新的教育思想、理论不断产生,致使教育类的教材不论怎样更新。其教学内容、观点总是落后于当前,总是无法满足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手段仍然单一

从整体来看。高师院校师生对新课程的认识比高中迟缓,表现在教师方面,高师院校除了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及一部分参与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人员外,大多数教师由于学科壁垒的阻隔,长期致力于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科研,无暇跟踪教育理论的新进展,先前学习的教育理论大多已经陈旧,因此,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评价观等基本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育理念滞后表现在学生面。尽管高师院校在相关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了新课程的通识教育,还专门增设了32学时左右高中新课程培训。但由于有关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空洞,仅限于理念上的灌输,缺乏实践性和实用性,致使相当多的学生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有的似是而非,有的若明若暗,有的浅尝辄止,有的一知半解。反映在以后的教学中,就是不能将先进的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仍然重教轻学,以教代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过多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多年来,高师院校教师基本沿袭了前苏联的学科中心体系。追求课程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习惯沿用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个性发展。虽经多年改革,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根深蒂同,教师主体的地位少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对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显得很不适应,教学方式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如高中新课程中新增设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研究性课程及选修课,但我国现在大部高师院校却大多实行分科教学,授课的方式多为讲授式,强调“专”“精”效应,很少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课程,具有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的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及师生互动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ppt文件取代粉笔和黑板,从以三维动画为主体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到网络教育平台的利用,都要求教师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然而现时不少高师院校教师依然习惯于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上课。或者将word文档、p胛文件照搬到屏幕上,成了电子黑板,教学手段及其单一。(三)增设了实践课程,但实践过程封闭,缺乏竞争与活力。

在实践课程改革上,高师院校除设置教育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外,还增设了教师口语、板书与板画和微格教学等教师技能课程。但实践教学过程并不理想,缺乏竞争与活力。例如,微格教学课程,每个学生仅有一次10分钟的微格教学实践,这样的机会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实在是珍贵而且稀少,学生通过微格教学的环节提高自己的教师技能,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教育实习是学生得到实践锻炼最重要的环节。但目前很多高师院校的存在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够。投入精力不足的问题,再加上缺乏足够的见习、实习基地。有的高师院校干脆就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学校,自主安排实习。导致师范生教育技能培养最重要的实践环节薄弱。甚至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师范生教育技能的提高。由于实践课程的环节严重缩水,导致师范生在教学设计、语言表达、课堂管理等教学技能水平上存在缺陷、延长了师范生入职的适应过程。以至于高中优秀教师普遍认为高师院校的课程与教育实际需要严重脱节。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低下。

(四)评价理念已更新。但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高师院校虽然早已实行学分制。但这并不能改变其多年来落后的评价体系,高师依旧沿袭多年单一的课程闭卷考试评价式。学生们仍然是“60分岁”。考试过关便是事大吉。这种单一的评价式早已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泯灭一空,致使大学课堂睡觉、说话的现象严重。学生们各行其事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们也早已找到了“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考试规律。虽然高师院校也尝试着评价方式的改变。把有些课程闭卷考试改成开卷考试,但开卷考试的题目缺乏新意,学生往往是迅速地在书上找到答案后,抄到试卷上,之后交卷大吉,考试过程变成了一项抄写的体力劳动。有些课程虽以小论文的形式考核,但因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有关科研论文撰写的指导和训练,最后交给老师的小论文大多是没有自己观点,东拼西凑图书馆资料整合后的文本。毕业论文的评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面对学生写出的“糟糕”的论文,有些高校教师甚至呼吁取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虽然高师院校加大毕业论文的学分、课时,加强了论文导师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但这却依然不能改变和提高论文的档次和质量。毕业论文的题目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只有极少数学生能拿到实验。做问卷调查的题目,大多数学生的论文题目还是局限于理论层面,这使得大多数学生无暇思考自己论文的框架、结构和观点,就从网上大段大段地下载资料。之后大量的资料堆砌在一起,变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这样的评价体系势必使师范生把在大学期问评价理念带到高中,这样的评价观也必然妨碍高中新课改更深层次的推进。

三、为了适应高中新课程。高师院校仍须加大改革力度

“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服务对象”教师教育如果脱离了基础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为更好地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院校教师教育需从理念到思想,从课程体系到课程结构,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职前培养到职后培训等方面都要作相应的变革。

(一)加大实践课程管理力度,让实践课程真正发挥实践作用。

发达围家普遍认为,教师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教师培养应该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的“摸爬滚打”和“师徒相授”。因此,必须加强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而形成的,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可以认为。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形成的关键途径。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其主要做法,一是加强教育见习的管理,改变教育见习走马观花,走过场的现状,二是以微格教学训练为抓手,加强模拟实习、试教、说课训练,三是加强教育实习各环节管理。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加强实习过程管理等,切实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质量。

(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要针对目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教学内容偏重学科知识与高中新课程相脱节的现状。紧密结合生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努力吸收现代科技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成就,充分体现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更新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少而精,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要在课程内容整合的基础上。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面满足高中课程改革对教师综合素质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自身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化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要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反对“满堂灌”和“填鸭式”等做法。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精讲教学内容,及时介绍学科发展动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高校课程改革篇2

关键词:高校武术;课程;改革;分析

武术是我国的传统功夫,大学生在大学课程中学习武术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养成强健的体魄,方便以后的工作。同时,学习武术知识能够提升安全感,陶冶人们的情操和修养身心。比如,我国传统武术之一的太极拳,当今社会是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社会,太极拳可以让人们静下心来,慢慢地思考和生活,因此,武术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刻不容缓,老师们应该正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也要从自身做起,了解在学习武术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共同改进,促进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

1高校武术课程设置的现状

新教改的实施,使得高校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注重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技能的培养,但是对于身体素质的培养,一些大学做得还不到位,使得大学体育教学只是一个空架子,徒有其表,不能充分地发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因此,各所高校应该对自己的武术教学甚至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深刻的思考。下面主要从武术课时比重、选修情况以及授课内容方面分析高校武术授课的现状。

1.1武术课程在高校体育课时中的所占比重

我国教育局规定,高校在一周内至少要有一节体育课程,但是在实际的高校中,大一、大二的学生一般还是一周上一节体育课,后来由于临近毕业,学生的事情和专业课程安排比较紧,体育课程一般不会再进行,也就是说现在的很多高校的体育课时都达不到教育局的最低标准,这就降低了体育课程的作用。体育课也一般是打篮球、羽毛球或者乒乓球这一类的体育课程,武术由于学生们的了解太少,课时比国家规定的最低课时数要少很多。由于时间的限制,老师就不能进行详细系统的授课,使得学生们对武术课的反响不好,进而影响了老师们上课的积极性,周而复始,学生上课没有兴趣,老师上课没有动力,使得武术课授课的效率极低。

1.2武术课程的选修情况

在实行的新课程改革中,武术是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核心课程的,这样的课程应该是开设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两大类的,于是高校就按照要求进行课程的开设。但是,由于学生对武术的了解不深,对学习武术的兴趣不大,认为学习武术一般是男生或者是野蛮人做的事,即使是作为必修的课程,学生们在进行学习时,也不认真,只是为了应对期末考试,学习武术的兴趣不大。作为选修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选择这一门课程的人数很少,但是学生只要是选择了,就会好好地进行学习。

1.3高校武术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

我国对武术课程的授课内容都有规定,但是我国高校在设置武术教学内容时,一般是会将比较常见的太极拳和散手作为主要的内容进行授课,对于传统武术的一些其他的传统项目则涉及很少,这就导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使得武术教学中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作用降低。另外,在讲课的方式上太过于死板,就是老师先做一遍动作,然后学生继续跟着学,使得武术教学失去了兴趣,学生不愿意进行武术学习。

2武术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在武术课程开设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讲解,以便我们改革的实施。

2.1高校武术课程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在进行武术教学中,只是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招式的传授,老师先打一套拳法,然后学生进行学习,然后再对其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讲解,整个的学习过程就显得很呆板,学生根本没有兴趣进行学习。还有的老师在上课中,就是讲几个招式,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学生一般只是简单地进行练习之后,就放在一边不管了,对武术的精髓部分都没有掌握,反而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在以后的选课过程中,学生之间将上课的过程和内容进行相互的传播,越来越少的学生选择这一门课程。

2.2高校武术相关的设施配备不够完善

高校武术教学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现在许多的高校体育设施严重落伍,只有简单的篮球场、操场等,不能够满足学生日益丰富的需求。一些武术需要的基础设备和一些场地,大多数学校基本没有。学生在需要设备时,就没法得到满足,在做一些动作时,由于基础工具的缺乏,使得学生不能完成这些动作。学生在课下想要进行武术练习时,也缺乏场地,这样就使得学生们的武术能力得不到提高,武术学习一般都是课上进行,学生不能进行课下的练习,使得教学效率也大大下降。

2.3高校武术教学的价值取向不正确,教学观念落后

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高校进行武术课程,可以向学生们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我国的武术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武术属于体育项目,但是又高于体育。但是我国高校在开设武术课程时,只是把它当作一门体育课程,每周进行一次上课,在课堂上,老师一般也是讲授武术的运用技巧,也就是说高校完全忽视了武术的传统文化教学,使得学生得不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理念完全与传播传统文化相悖。武术教学中,对学生的习俗教育和心理的教育才是武术教学的核心,很显然,在多数的高校武术课程中忽视了这一点,不利于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措施

3.1将高校武术授课内容进行优化整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武术的运动有一定的形式,因此,高校在设置武术课程的内容时,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内容的选择。学校也可以依据专业、性别、兴趣等进行个性化教育,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导向,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乐于对武术学习。武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们强健体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涉及一些健身方法的传授。另外,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要摒弃过去呆板的授课模式,选择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提高高校学生的武术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高校要更新武术教学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高校在武术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武术不单单是一门体育课程,它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将武术教学的民族性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武术课堂上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3.3提高老师的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高校在发展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提高武术老师的素质,高质量的师资是学生们能够学好武术的基础。聘请专业的武术大师到大学进行任教,另外,要组织老师和其他大学老师进行武术方面的交流,促进共同的发展。在教学中还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武术课堂的主人,可以让学生进行武术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老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提高高校武术教学的质量。

4结语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是武术的传承者和创新人,因此,大学的武术教育要做好它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对武术的爱好和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一定武术知识。因此,高校要了解当前本校武术教学的现状,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地做出修正,为学生的武术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武术素质。

作者:马锦梦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新雷,张晓丽.浅析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J].体育研究与教育,2005,20(1):79-80.

[2]王红芳.影响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的主导因素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0,7(3):59-60.

[3]王焕燃,程谦.高校武术课程改革思路及具体建议研究[J].才智,2016(23):33-34.

高校课程改革篇3

【摘要题】学校体育

【关键词】教学评价/学习评价/思想/观念

近几年,作为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方法以及标准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长期以来,单纯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偏重与终结性的评价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以便最优化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所以,本文试图通过教学评价发展历程的研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不当之处,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2教学评价的发展与原则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一个内容广泛,层面多级的系统,学习评价的科学与合理性主要取决于教学思想的发展。要构建全面的、恰切的学习评价内容、方法及其标准,就必须了解、研究教学评价的发展及原则。

2.1教学评价的发展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的历史上看,教学评价的发展与改革,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教学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辅助手段,它对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

近代的教育评价是在十八世纪前,从西方国家的改革考试方式开始的,从主观性很大的、单一的口试方式发展到笔试,这个发展过程提高了当时的教学评价效率,向考试的客观性迈进了一大步。但难以考察出学生的全部知识与能力水平。到了二十世纪初,随着教育测量运动的开展,各种评价标准被编制出来,使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量化程度得以提高。但是,这种教育测量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兴趣、情感、价值观等都难以测定,仍存在着评价不全面性的问题。现代教育评价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新的评价理论要求发展每个人的能力及能力倾向,以目标达成度为中心的教育评价。评价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形成了教育的立体评价和全方位评价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教育评价发展的回顾,不难看出,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的内容选择与调试、评价指标的规范都无不镂刻着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价值取向及其发展水平的烙印。同时,评价的原则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健全,而且,其角色和作用对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2.2教学评价的原则

教学评价原则是对评价者本身的基本要求。教育者要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水平,应遵循以下原则。

2.2.1科学性原则。

教学评价具有多种功能,是一种各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评价方法的集合,所以,必须遵循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方法论的原则。

(1)“两点论”原则。坚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指导,从评价对象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中做出正确的评价、教育者应该看到被评价者自身的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如:先天的与后天的,生理的与心理的,智力的与非智力的。然而,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只注意考试的结果,而忽略了影响考试的各种因素的存在,以分数高低对学生分类排挡的做法,已成为判定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传统的习惯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只有坚持‘两点论’的原则,才能做到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单项评价时,注意到他的其他因素,并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综合全面的评价。(2)发展性原则。坚持事物是发展的观点为指导,适宜的教育,可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例如,传统的‘常态曲线’观念,使我们人为地把学生分为几等份(天才和低能)。这种评价的结果,只能造成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低分学生,他们也不能得到同样的重视与指导。这样的结果,只能增加学生的悲观情绪,使学生消极地对待学习。因此,传统的观念需要重新认识,需要选择与扬弃。

(3)评价要遵循对立统一的规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的运动,增强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在制定评价内容和标准时,应注意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地强调均衡的评价水准,这种倾向性,难以激发评价对象对更高层次目标追求的愿望。因此,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水准的评价对象,进行恰切的指导与诊断性的评价,并引导评价对象认识自己的差距,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热情。

2.2.2全面性原则

对评价对象各个方面作全面的考查,抓住全面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出恰当的综合的判定。

2.2.3统一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统一性原则是有层次性的。学科、年级、年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但在标准确定后,必须坚持统一性,特别在同一的评价对象群中,必须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评价对象的水平。随意降低和改变标准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2.3教学评价的特点

通过对教学评价的发展的回顾及其原则的了解不难发现,教学评价具有以下的特点。

2.3.1历史性

教学评价方法的研制,无论从近代教育中,简单的,片面的评价方法,还是到现代教育中,较全面的、客观的评价方式,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历史制约性的特点,也反映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2.3.2动态性

教学评价的研制方法随着历史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任何追求一种固定不变的评价模式观念的行为,都会导致评价方法的僵化、片面。因而,在研制评价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发展性的观点,明确其当代的依据、构建新的、恰切的内涵。

2.3.3复合性

教学评价的复合性特点,体现其目标的多级性。全方位的评价结构、方法和标准,目的在于构建一个适合时展的评价方案。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技能活动形成了多方位的、复合性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任何一项的遗漏、疏失都会造成评价功能的缺失。

2.3.4系统性

研究教学评价的方法具有各项程序设计、内容选择、方法运用间的相互关联的特点,并形成层次分明的结构。因此,教学评价的结构设计只有形成结构严密、方法得当、有序性的有机整体时,评价才能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指导。

从以上对教学评价的研究结果上看,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教育者树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和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的评价观念。

3学生学习评价与考核的改革思路

3.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时代赋予我们一种教育的全新思想

在体育教育中,它是一个核心问题并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在制定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方法、标准时必须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实现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使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更加完善。

3.2体育教材的改革是改进学生学习评价的基础

教材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时代需要有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教材。因此,在整体教学改革中,加强教材改革的步伐,实现学生体育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所以,应把以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能力为主的思想观念,向健康素质为主转移。减少或取消与学生健康没有特殊关系的教材,增加与健康素质密切相关的教材,如促进心肺功能的健美操、定时跑、肌肉力量与耐力项目、柔韧性的项目等等,从教材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选修比重,扩展考核的内容,是应及时解决的问题。

3.3增加考核项目的选择性

体育的考核应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选择的空间。一概而论的绝对评价标准,对待学生有失公正。因此,应尽量多地设置考核项目为学生选择,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价值,必然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造成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是当运动员,而是以健身、娱乐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因此,提高学习过程评价的比重,进行对学习过程及综合表现的评价,是在评价工作中必须加强的。

3.4充分利用科学的、有效的方法进行评价

建立一套科学的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它的评价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评价的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内容的不同而不同的。过去往往以单纯的体育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而对形成性评价(诊断性的评价)方式很少采用;绝对性评价方法贯穿学生考试的始终,而相对性评价几乎没人采用。因此,在评价方法上,应该做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技能与情感能力评价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实践证明,体育课程实行综合的评定内容与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能反映出学生综合发展的水平,才能体现学生学习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高校课程改革篇4

现在的教育体系下高校的工程教育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工程教育的现状,对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议: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构建全面综合化的高校工程教育体系。

关键词:

工程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

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日益发展,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竞争。深化高校工程教育改革,推进工程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高校工程教育发展进步的切实步骤。教育是推动人类不断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高校工程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培养出的工程专业人才能工作,更是要让他们推动社会进步。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能够让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进步,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1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需求情况

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断变化的。我国积极参与到世界的竞争,这就包括了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个领域对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高校对现在的工程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一项工程进展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工作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方面的学术型人才。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技术工作的种类不同,对人的要求结构就不同。普通的、低级技工,不需要培养,在平时的操作实践中就可以掌握相应技术;再高级一点的技工,普通职业技术学校就可以培养;高校对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才是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2高校工程教育的差距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虽然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但真正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虽然在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能基本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但不得不说现行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不少问题。现行教育制度基本上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工程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并不高,大部分专业人才毕业后并不能从事对口专业。调查显示,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但是社会上还是缺少专业人才。这就表明工程教育体系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相符,在教学中没有加入新兴的学科或者本学科新出现的理论成果。国家层面也没出台相应的规范措施加强工程基础教育,再加上不重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思想僵化,参加工作时面对出现的变化反应不灵敏,缺乏竞争能力。高校工程教育并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综合以上因素,只有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水平。

3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措施

(1)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在现代化的条件下,高等工程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现在的教育体系下过分强调专业,学生只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基本上不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对社会的进步、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会大幅度地调整,作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高校工程教育专业必须培养有创新意识的技术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

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人才培养的系统性,高等工程教育应该坚持培养高层次的工程专业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更加大众化,大众化的教育会培养大量的普通实用型人才,但是在竞争中我国的精英人才极度缺乏。大众性教育并不排挤精英教育,相反,应该把精英教育同大众教育结合起来,还要重视精英教育的发展。高校在教学资源上占据优势,就应该重视社会精英的培养,争取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精英,在精英教育的理念下提升“大众化”的水平。

(3)构建全面综合化的高校工程教育体系。

综合考虑开展课程的时代背景、发展趋势,自己学校开展相应课程的优势,教师团队的质量水平,学习该门课程学生的状况,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这些分析要综合地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综合的教育体系强调实践能力、整体思维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目标还要与课程体系综合,然而综合并不是没有限制的,要综合就要对综合体系制定基本规范,不能一切课程都由学生选。

4结语

因为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在中国受到很多情况的限制,改革不能充分进行,所以在校期间,就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他们接受基本的训练,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上述想法在中国实行起来有些困难,但是在一些工程教育发达的国家已经证明了上述措施的可行性。因此高校工程化教育改革虽然迫在眉睫,但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王蓓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高校课程改革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深切地认识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在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说,不仅仅需要解决人才培养的目标选择、人才培养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条件的创造等基本问题[1],还需要进一步将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解决思路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中,课程的准确定位是首要问题,教师的素质提升是重要保证,教学的科学实施是其关键环节。笔者结合个人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课程教学问题谈谈体会。 

 

一、课程的准确定位: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人才需要的变化引发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得不思考社会发展的客观的多样性需要、办学主体自身的条件能力和使命、培养对象的个体特殊性。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又决定了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因此,课程教学改革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这涉及课程性质定位、核心价值观定位、内容定位等问题。 

课程性质定位要考虑课程所属学科性质,学校和专业的性质与特点,课程体系的设置特点,以及时代要求和学生的特点。相同课程在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的定位并不相同,如高师院校的课程很显然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课程核心价值观和内容的定位直接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课程核心价值观的定位要求课程必须有鲜明的价值观导向,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能够给以正面、积极的引导;课程内容的定位要求课程必须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既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又能了解、把握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而言,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政治学的课程定位。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传统基础学科,主要是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政治学原理处于专业基础课地位,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开设,学时安排多为51、54或68学时。该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来正确认识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并分析其本质。这与高校政治学原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一致的,即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政治观,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与改革的成果、道路和规律,成为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2]因此,选用何种教材和选择哪些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的素质提升: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 

 

无论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革,最终都需要通过教师这一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来实现。因此,直接担当人才培养责任的教师的素质提升就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教师必须是与时俱进的人才,教师队伍也必须不断更新。 

一般而言,教师应当具有比较全面的素质结构,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基本素质、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水平。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和人才市场需要变化等,教师必须积极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更新、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面,既要掌握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涉猎广泛的相关相邻学科知识。 

教师活动还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业务能力和水平。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以科研促教学、科研与教学并重的理念已逐渐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加强科研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研科研能力,并将研究成果吸纳进课程教学中。 

但实现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还需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因为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师素质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教学

[1] [2] 

的有效实施: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实现,与办学主体怎样培养人才直接关联。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则在于教学的科学实施。课程的准确定位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而教师的能力素质则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施。 

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实施?结合近几年的政治学课程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学生的中心地位越来越凸显,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早已明确。教师的教学必须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全面了解学生,遵循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规律和教学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信任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运用正确方法、理论原则分析、论证问题。 

 

.妥善处理教材更新内容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其问题的导入、理论的讲授,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在众多的教材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妥善处理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与现实社会联系密切,要贴近生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教师应该注重从现实生活着手,调动学生投入社会、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与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易陷入“原理性”的纯理论讲授中,而这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此,应尽量避免纯理论的讲授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鼓励学生融入课堂。对于教学方法,主要是专题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的结合;教学手段则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多媒体教学,并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进行师生互动。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曾经告诫我们:“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应该坚持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探索、自己辨析、自己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这才是教师工作的可贵之处。 

高校课程改革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深切地认识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在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说,不仅仅需要解决人才培养的目标选择、人才培养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条件的创造等基本问题[1],还需要进一步将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解决思路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中,课程的准确定位是首要问题,教师的素质提升是重要保证,教学的科学实施是其关键环节。笔者结合个人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课程教学问题谈谈体会。

一、课程的准确定位: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人才需要的变化引发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得不思考社会发展的客观的多样性需要、办学主体自身的条件能力和使命、培养对象的个体特殊性。www.133229.com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又决定了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因此,课程教学改革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这涉及课程性质定位、核心价值观定位、内容定位等问题。

课程性质定位要考虑课程所属学科性质,学校和专业的性质与特点,课程体系的设置特点,以及时代要求和学生的特点。相同课程在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的定位并不相同,如高师院校的课程很显然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课程核心价值观和内容的定位直接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课程核心价值观的定位要求课程必须有鲜明的价值观导向,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能够给以正面、积极的引导;课程内容的定位要求课程必须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既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又能了解、把握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而言,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政治学的课程定位。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传统基础学科,主要是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政治学原理处于专业基础课地位,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开设,学时安排多为51、54或68学时。该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来正确认识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并分析其本质。这与高校政治学原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一致的,即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政治观,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与改革的成果、道路和规律,成为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2]因此,选用何种教材和选择哪些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的素质提升: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

无论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革,最终都需要通过教师这一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来实现。因此,直接担当人才培养责任的教师的素质提升就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教师必须是与时俱进的人才,教师队伍也必须不断更新。

一般而言,教师应当具有比较全面的素质结构,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基本素质、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水平。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和人才市场需要变化等,教师必须积极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更新、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面,既要掌握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涉猎广泛的相关相邻学科知识。

教师活动还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业务能力和水平。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以科研促教学、科研与教学并重的理念已逐渐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加强科研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研科研能力,并将研究成果吸纳进课程教学中。

但实现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还需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因为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师素质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实现,与办学主体怎样培养人才直接关联。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则在于教学的科学实施。课程的准确定位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而教师的能力素质则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施。

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实施?结合近几年的政治学课程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学生的中心地位越来越凸显,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早已明确。教师的教学必须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全面了解学生,遵循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规律和教学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信任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运用正确方法、理论原则分析、论证问题。

2.妥善处理教材更新内容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其问题的导入、理论的讲授,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在众多的教材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妥善处理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与现实社会联系密切,要贴近生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教师应该注重从现实生活着手,调动学生投入社会、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与方法。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易陷入“原理性”的纯理论讲授中,而这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此,应尽量避免纯理论的讲授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鼓励学生融入课堂。对于教学方法,主要是专题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的结合;教学手段则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多媒体教学,并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进行师生互动。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曾经告诫我们:“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应该坚持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探索、自己辨析、自己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这才是教师工作的可贵之处。

参考文献:

高校课程改革篇7

 

“高级财务会计”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反映改革与发展的会计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的过程。自2010年我院被国家批准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单位,会计专业被批准为地方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以来,基于校企合作、同类院校、行业专家的交流平台,重新思考了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并进行了定位。从职业能力结构分析,将“精财务、会核算、懂管理、有特色”定位为今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向,创新了“岗课证融通、德技识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会计专业重构了课程体系,解构了课程内容,有别于本科教育,以高职学生为主体进行了学情分析。本文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模式传统化”“教学内容准则化”“教学方法刻板化”“学生专业基础差”“学生自学能力差”一系列问题,从优化“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结构入手,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研究,包括: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一、课程改革背景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三大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后接“审计学”“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管理”等。在2010年前,会计核心课程为“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后来随着我院会计专业重点建设改革需要与职业资格考试挂钩,经反复调整与修改将会计专业课程名称设置为“会计核算基本技术”(原“会计原理”)“会计Ⅰ”(原“财务会计”)“会计Ⅱ”(原“高级财务会计”)。该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二上学期,总学时为105,其课时量和课程本身在专业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客观上应形成教与学备受重视的现状。

 

二、高职院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研究

 

由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难度大、高职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师自身对难点掌握不好等原因,致使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如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设计重整教学内容,形成“递进式”教学层次

 

“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称之为“高级”,是因为它专门研究财务会计中的特殊问题、疑难问题、新问题、仅在个别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尚不成熟的问题,代表了会计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高职院校中至今尚未统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职称考试及就业考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涵盖会计职称考试和注册考试涉及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将来完成从基层财务人员到高级财务人才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考虑课程的衔接与互补,确定教学内容不能贪大求全,应按一定逻辑关系安排“递进式”的教学内容,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内容更新上应以真实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实践为导向”不断地与行业专家共同设计以真实案例为背景的教学案例,将教学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情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能懂、易学、逼真”的教学效果,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根据会计专业的专业性质及培养目标的要求,改革后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以上市公司实际案例为导向,以会计职业活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语的学习情境,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化的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总体包括2大学习情境、9个工作任务(如表1)。

 

(二)引入职业判断思维,以实践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量涉及需要利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经济交易或事项,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适当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1.以实践为导向,充分掌握讲授教学法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首先,在讲解过程中应重点解释各学习情境中的关键专业术语,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外币兑换业务,可以以生活中到银行兑换外币为例引入正题,把专业性强的会计术语变为常见事项,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克服学习畏难情绪;其次,帮助学生理清业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讲授过程中注意“复旧学新”,避免学生因前面专业基础差影响本门课程的学习情绪;最后,抓住问题的实质,注意相关章节之间的关联性,教会学生利用职业判断正确处理业务。

 

2.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相对难度较大的课程,高职学生仅单方面依靠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教学内容,效果不好。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参与性等优点,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连接理论和实践内容,学生在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对实际真实的社会工作情景进行典型化处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互动讨论,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充分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企业合并专题时,教师可以引入“优酷”与“土豆”的合并案例,并围绕如果你是“优酷”和“土豆”的财务总监,你将如何对该合并进行会计处理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领会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3.将任务驱动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实现技能培养目标

 

教师按照重整后的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任务)即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带动学生学习,借助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将课堂教学改为真实岗位学习,由实训基地财务经理根据任务进行分解,为各组学员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成员分工协作独立地完成任务,最后由各组分别展示任务完成过程并讲解任务解决方案,教师进行点评。提倡师生平等自由地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与学生进行讨论,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还改变了以往传统单向传输式教学,将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变为启发思维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同时锻炼了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职业能力。

 

4.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结合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制作成集画面、图像、文字和声音等为一体的,具有智能结构的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的课件,不断研究课件制作的内容,然后不断优化课件使用效果,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能只是将黑板和讲稿换成投影,要实质性地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真正体现多媒体技术效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课件的应用和网络的应用有机结合,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加强应用型教材建设,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仅使用会计职称考试用书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为主要教材的情况,虽然这种教材紧跟会计改革缩小了教学与实际的脱节,但因其在内容设计上过于准则化,缺乏真实企业案例,相关章节没有逻辑顺序,内容难度过大,普遍存在学生自学困难、看不懂教材的情况,应将其作为教学参考书,再开发更适合课堂教学的教材。在教材内容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各学习情境之间的递进关系,引入丰富的实际案例,充分解释每个知识点,增强趣味性,将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作为“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建设的主体思想,从独特视角将企业特殊经济业务全面、立体地呈现给学生,形成“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的新局面。

 

(四)改进现行考核体系,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考试方法上打破了以成绩来决定学生素质高低的评价方式,采取校内外双渠道考核方式,将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有机融合,除传统的出勤和课后作业以外,还把实习基地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团队表现等均纳入平时成绩范围,合理设置了各个部分的权重比例(如,总评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40%+终结性考核成绩×60%),更加侧重于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利用职业判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出现以往学生靠期末“突击”就能通过考试的现象,使学生真正对课程内容达到“弄懂、学活、会用”。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价与督促,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金融学院2012级和2013级会计专业选择多个教学班作为试点,开展了“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研究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也深知,如何将这些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成果由点推广到面,全面提高会计专业群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仍然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高校课程改革篇8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反思走向

一、高校体育课程基本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学校教学发展的变化和要求,我国共经历了八次课程教学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在其大背景下不断地深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从苏联注重技术教授,强调体育为国家服务,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课程的指导思想,到第八次教学改革强调体育教学的“健身”功能,同时重视个人的发展,突出了以人为本、注重个性与差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也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所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围绕素质教育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终身体育能力。

二、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1.体育课程改革理念。新体育课程改革明确了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但这一理念过于模糊与宽泛,课程的实施者在理解与操作上容易出现偏差,有些教师认为,可以利用传统的技术教学,达到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即通过技术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运动技术并提高身体素质。显然,这一观点片面地理解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人的身心割裂开来,只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忽视了运动对个体心理影响以及塑造人格的功能。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三自主”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学习时间、授课教师,这一改革思路是正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三自主”体育教学改革对学校师资、场地器材、经费投入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这一改革有可能加剧运动技术为核心教学过程。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为配合《决定》出台的文件,但《纲要》没有明确区分高等教育类型,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没有与普通本科院校区分开来。高职院校有独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以及课程指导思想,对课程设置也有明确要求,课程改革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工作过程”,这两种指导思想现阶段还很难达到重合与统一。这就使得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陷入尴尬的选择,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改革;还是围绕高职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所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还存在不能完全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及对“健康第一”理解不够透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紊乱等问题。

2.课程内容与教学实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更新,但改革的表象还是要看体育课程的设置内容是否合理。无论是研究体育课程的学者,还是课程的实施者,都普遍认为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在这个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各个高校都尝试开设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积极拓展体育课程内容。一部分高校虽然还在使用统编教材,但对授课内容进行了超越教材的拓展,根据本地体育传统项目与师资等优势,把一些学生喜欢、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传统项目作为体育授课内容,在弘扬本地体育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但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因为大多数高校选择统编教材,如果按照教材、大纲进行授课,就难以避免以运动技术学习为主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按照课改内容,就会出现教材、大纲与实际授课内容脱节,教材与大纲的严肃性受到质疑。也还有很多高校在体育教材的内容选择以及大纲的制定上,还是以运动技术的教授作为课程的主要任务。

3.师资力量的支撑。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顺利进行,师资队伍是一个重要前提,要有一支专业技能范围广,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专业理论素养过硬的教师队伍。我国高校扩招引起的师生比严重失调,以及教师专业、年龄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难以扭转。而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在岗专业能力、课改观念等的培训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难以完全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虽然大部分高校进行了类似“三自主”教学模式、自选课等课程与教学改革,但学生的选课实际上也是“半自主”,因为师资与其他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达到真正的“三自主”选课要求,任由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选择教师。但这一模式是进步的,也迫使高校课程的内容不断拓展。所以,师资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短板。

4.场地器材的保障。体育场馆与器材是体育教学必需的基础条件,更是课程改革的基础保障。只有具有完备的体育设置,才能保证各个项目顺利开展,我国高校学生生均场馆面积与器材数量还处于较低水平,很难达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器材配备目录》的标准,各个项目体育设施发展也不均衡,田径与大球类项目基本能满足需要,羽毛球、网球等场地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有些高校为了标新立异,没有根据本校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把高尔夫等一些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项目作为课程内容,占用了大量有限的体育经费与场地设施,这无疑加剧了学校体育经费与场馆紧张的现状。由于场地器材建设项目发展不均衡,以及缺少科学的论证造成场地器材浪费,是限制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三、反思

1.过于专注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最大的进步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但过于关注学生的兴趣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一个比较极端的现象。有些高校从一年级开始就进入选课阶段,学生按照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由于选课体系本身的缺陷,一部分学生频频换项,哪个项目不累,考试容易通过,就选择哪个项目,健康教育、人格培养等很难完成。而且,选课教学容易演变为专业技术教学,这对一些身体素质不佳、技术基础薄弱的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很大的压制与打击。所以,对学生兴趣过于关注,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体育课程虽然要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还要能满足身体锻炼与培养情感的需要。

2.形式上的运动技术教学模式。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一个很大的成就,是摆脱了数十年苏联运动技术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但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设计者与课程实施者在满足学生需要、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开展运动技术教学。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经历了“U”形发展,从最初的技术教学为核心,到“放羊式”“快乐教学”等模式,再到盲目打击“放羊式”“快乐教学”模式,最后又回到运动技术为核心模式。

3.身体锻炼实效性较差。体育课程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通过身体活动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无论是盲目地满足学生选课的兴趣,还是彻底放弃运动技术教学,都是以牺牲体育课运动负荷为代价,失去了体育课本身的属性与特征。一些高校为了拓展体育课程内容,把一些不属于体育范围的游戏,或者没有多少运动强度的体育项目作为选课内容,比如象棋、围棋等,背离了体育学科的自身特性与体育教学的本质。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体育课程内容,首先要满足课堂练习的强度,达到锻炼的目的,保持体育学科的本质特性。

4.教师专业结构、能力与学生选课的矛盾。从我国高校不断增大办学规模,各个高等院校普遍扩招到现在,一直存在体育教师与在校生生均比较低的现象,有的高校体育教师授课量达到每周20课时以上,每个教学班学生数量也持续上升。虽然各个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但这一突出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体育学科更是尤为严重。特别是进行体育选修教学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结构、专业能力与学生选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应对这一矛盾,很多教师不得不教授自己并不擅长的专业,教学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改革的走向

1.课程目标需要整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首要问题是确定课程目标,这关系到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决定》《纲要》等文件虽然阐明了课程改革的前提与目标,即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作为主要目标。但这一目标过于宽泛,造成课程目标不够清晰,定位模糊。课程实施者容易陷入“什么都想要,但哪个也没有做好”的境地。特别是高职体育课程目标仍在是围绕学生“职业能力”进行体育教学,进而满足社会的需要(即将来从事工作的需要),还是坚持既有目标之间徘徊。所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首先要明确并清晰地表述体育课程目标,整合过于宽泛的现有课程目标,在满足社会、学生的前提下进行课程目标的整合,制定出普通高等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

2.制定合理的运动技术教学比例。运动技术为核心的课程理念要坚决抛弃,但不能理解为体育教学不需要运动技术教学。高校体育选课模式与“三自主”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杜绝学生入校就进行以上两种模式教学。在满足课程目标、运动技术、学生兴趣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地划分技术教学、学生运动兴趣的比例,培养学生多样运动技术基础,然后进行选课教学。

3.围绕锻炼的实效性进行改革。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就体育学科而言,学生能不能在大学两年的体育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到两门体育技能,能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地进行身体锻炼,这才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抛弃和偏离了这一核心目标,任何体育课程的改革都是失败的,所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要围绕学生课堂锻炼的实效性开展进行。

4.提高和优化教师专业技能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体育课程改革首先需要人才的支撑,特别是进行选修课程改革的院校,特别要重视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一方面要保持与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示范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讲授能力,优化教师专业结构,根据选课的需要,鼓励教师进行进修培训,使得教师能胜任多个体育技能教学岗位,以保证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高校课程改革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当今,高等数学课程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数学的教学必须彻底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应用,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综合改革,争取取得新突破;应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和实习教学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实践操作、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的实际动手能力,体现高职特色;应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学相长。

一、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模式的综合改革。

1.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优化。

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完成更多高等数学内容的教学成为可能。人们可以充分利用数学工具软件来简化数学上一些复杂的理论证明,从大量繁琐冗长的公式推导和问题计算过程中得到解放,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进行更多高等数学内容的教学。从这一点来说,这种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特别适合新的形势下高职教育不断压缩理论教学课时的改革需要。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得以更好地体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普遍应用,与之密切相关联的离散数学教学内容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师应融入离散数学的有关教学内容,加进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运筹学等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使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其他课程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与教学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处理。

大量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教学用传统方法处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差。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处理,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空间立体图形的绘制、移动、旋转、缩放等课程内容的教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使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变得比较直观易懂。在计算导数和积分、求解微分方程等课程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利用数学工具软件教学省时省力,而且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中心,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的立体化教材,它由电子教科书、音像教材、网络教材、电子教案、助教助学课件、工具软件、试题库、教学资源库等有机组成。立体化教材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并发挥其优势,进行多种媒体技术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应用对象、不同的应用环境设计教学要求进行开发、制作并使用,能极大地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习教学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对相关理论的学习相对弱化。对于相关的技术、技巧和技能的掌握要求较高,实践的环节所占比重较大,而提高相关技术、技巧和技能演示的直观程度是计算机应用于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

1.增设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就是将数学知识、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三者融为一体,通过数学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常用的数学软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实验可以理解为“数学模型方法”的初步实践。

2.“数学模型方法”。

它是科学技术中常用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它是数学和其他科学技术之间的媒介和桥梁。一方面,数学建模可以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加强“用数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数学建模将数学教学与计算机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进行数值计算与数据处理的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充分运用问题案例、讨论、观摩、模拟、实际操作等教学形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教师应加强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体验数学的实践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mos)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遵行“以问题案例为载体,以数学方法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模块化教学方式和要求,积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去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和学位层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学校管理以教师为主体,学校发展应以教师为本。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这应当引起各级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管理者要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素质和能力,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提升能力。

(1)内部培养。

各校应制订出学校师资队伍的发展规划和教师的培养计划,通过举办高职教育理论专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学术报告会和开展课题研究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在岗职业培训。各校应聘请校内外高水平教师、科研人员或技术工程人员对教师进行“一对一”方式的指导,通过过程考核、目标考核等促使教师在各方面有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2)校外培养。

各校应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学校外的各类培训,如研修班、短训班、专题讲座、讲习班等活动,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赴名校听名师课,与名教师座谈研讨,互派教师学习交流,安排到国内外进修和考察等形式,来有效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2.强化实践。

实际动手能力及专业应用能力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生产(工作)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迅速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及专业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1)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紧密结合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注意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改进校内实验实训条件。高职院校应采用定方向、定计划、定时间、定要求、定目标的“五定”原则安排教师到社会、行业、企业中去,到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等第一线进行工作,通过较长时间的锻炼和培养,掌握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使社会对职业岗位技能的需求变化信息能及时反馈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形成社会和学校教育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2)高职院校应发挥企业在培训职教师资中的积极作用,强化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各高职院校对培养培训基地应更广泛地开展具有职教特色的专业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对在职教师进行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更新、教育理论、现代化教学技术方法、专业实践技能、科技的推广和应用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培训工作,提倡教师一专多能。

3.优化结构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规模较大,但结构比较单一,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有效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战斗力。

(1)教师要成为复合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形成具有高等教育基础与职业教育特征相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体系,高职教育要立足区域,面向世界,要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跨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学习社会化、终身化、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2)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各高职院校对积极安排教师到对口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和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能力,尽快提高工程师型“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尽可能地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和新经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提高学历,逐步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现在教师在教学一线承担的教学任务过重,无暇进行自主学习、自我钻研,这对教师的成长、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高职院校应立足长远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提升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各高职院校通过校内外的培养,能使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并逐步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甚至专业带头人,在课程开发、专业建设、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创出自己的特色成就。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9):22-25.

高校课程改革篇10

摘要在列举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关问题,并就课改理念、课程内容设置、教师素质以及评价机制等的发展趋势上提出了看法,以期有助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开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高校

一、前言

建国以来,学校教学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已进行了八次改革,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在这种大背景下逐渐开展深入。由最初借鉴前苏联的经验,以技术教授为主导,强调体育为国家服务,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课程的指导思想,到最近一次的改革,注重体育教学的“健身”功能,同时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学生的主体个性与个体差异。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坚持探索,以期建立新的符合高校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各种因素,推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回溯

学校体育的改革核心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其就是一种将体育课程中陈旧的、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部分转变为新的、能适应社会以及现代教育客观实际情况的特殊过程。此过程为体育课程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必须的动力机制。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始于1979年的全国体育卫生工作会议,至今已走过了35个年头。沿着历史回溯,不难发现,在多次改革中收获有成功的经验,但同时也品尝到了失败的教训。

回顾历史,我国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之路,大致走过了以下阶段:

(一)1979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其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标志着大学体育课程正常秩序的恢复,大学体育课程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必修课,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然而,此大纲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难以反映高等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教学的特征,难以把大学阶段的体育课程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明显区别开来,表现出大学体育课程中学化的倾向[1]。

(二)二十世纪80年代,某些学者提出了“真义体育”的理论问题,主张“体育即增强体质的教育”。这个主张与“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所体现出来的“学生体质水平普遍较低,亟待通过体育锻炼提高”的研究见解相契合。[2]因此,许多高校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线,开展了关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一系列改革。同时,我国一些地区开始设想改变高校体育课程单一模式化的现状,着手修订适应地方特色并契合时代精神的新的教学大纲。届时,“三基加素质”、“体质为主”等多种模态体育教学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三)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其是在总结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指导纲要将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过程和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具有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4种类型将高校体育课进行定位,即“基础体育课、选项体育课、选修体育课及保健体育课”。它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导向性,规定了一所学校内允许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但并未强调各校可以设计不同的课程模式,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仍是在此纲要提供的框架基础上进行的求同思维的模式。

(四)1999年,我国第三次体育课程改革在教育部的主导下启动。到了2002年,教育部新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要求在2003年新学年开始时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本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结构以及内容确定原则、评价体系等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尤其是确定了体育课程的5个教学目标,提出了体育课程教学的新理念,但并未对具体运动项目的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进行任何规定。与过去的相比,本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历史性突破,为广大体育教师预留了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带动了高校体育向前迈进的步伐。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一)就目前而言,教育界普遍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体育教学中也以此观点为重。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有些高校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盖过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优生得不到优化,差生得不到补差,极大地挫伤了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摆正自己的体育教育观念,在创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不能盲目抬高学生的主体性,要力求以自身的主导作用带动学生的主体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转变“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一些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繁多,但普遍来说教学质量并不高,而且也缺乏理论课教学。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在我国,很多高校对于“体”这个方面却并不十分重视。可相对而言,现在很多体育教材体系的涵盖面却是相当广泛,或可言之为面面俱到,在贪多求广的同时,质量却不高,并不能契合大学体育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进一步而言,由于受到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任务的束缚,许多高校虽然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安排有理论学习课时,但基本并不开展。大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可说是十分薄弱,对其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自主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教学评价,在一方面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信息反馈作用,对教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本次教学改革对于教学评价,在《纲要》制订时内容比较饱满,但在实施过程中,因为现实因素的影响,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首先,在学生评价方面,虽然这增加了教师整体教学效果的可靠性,但是其中难免会掺杂学生的个人喜恶成分,使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而教师为了获得学生的较高评价,不排除有降低教学要求的可能性,从而影响体育课程改革效果的实现。其次,在评价学生方面,《纲要》提出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中。但不少研究表明,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还是以体能和运动技能为主,在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发面仍缺乏客观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评价方式上,仍是以教师评定为主,学生自评与互评不足。

(四)高校体育教师是实行体育课程改革的直接执行者,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与任务的主力军,是发展高校体育事业的主要力量。他们既担负着选择课程内容与教学信息的责任,同时也被赋予了安排学习环境与传播学习信息的责任。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想迈进新的领域,就对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现实是,大多数院校体育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并不能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分布并不均衡,中青年教师数量偏少,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断层的危险;教师职称结构也不容乐观,主要现象是高级职称教师年龄偏大化,年轻教师所占比例较少,相较于其他学科,缺乏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展望

(一)正确定位体育教育理念,落实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和科学理念。高校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其相同的责任。而作为一项工作的基础,指导理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正确定位体育教育理念,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认真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理性认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不盲目提高学生所谓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能与运动技能等客观基础情况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发展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落实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二)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构建优化课程结构

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科学程度,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基础因素,而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合理课程结构的构建,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程度。因此,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可接受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需要,更要着眼于满足终身体育的长远需要和社会需要[4]。而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高校教学内容与中学区别有限,部分高校则贪大求全,有的却又很单一[5]。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进一步研究《纲要》的要求,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基础上,开设新兴体育项目课程,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适量增加理论课程的设置。

(三)促进教师水平提高,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体育知识处于螺旋状发展的今天,体育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终身教育的理念。其次,体育教师更应该正确认识当今的师生观,一方面不因循守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需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因噎废食而盲目提高学生的地位。尊重学生的同时正确定位自身,由单向关系转为双向的互动。

而评价体系作为一种手段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中,不仅是教学过程开展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重新构建体育学习的评价体系、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是当前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不为技术至上,综合考虑学生的各项能力、认知、行为与态度,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定等方式相结合进行的评价方式,被广大学者教师所认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各种难题,如很难对学生的进步幅度进行客观评价,因学生评价制度的影响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等。综合而言,现行的评价机制还有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

五、结语

综上而言,体育课程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变革创新,不仅涉及到其本身,更是整体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师知识结构、教材等的更新发展。跟随改革步伐的前进,随着社会需求的提高,体育课程改革的地位及其成就必将水涨船高,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丁宝龙,顾渊彦.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哲学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74-75.

[2]周则桐,玄文波,王闯等.浅谈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势[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6(4):57-61.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中国网.cn.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