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十篇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十篇

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1:35

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篇1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实施;宏观策略;中观策略;微观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4-0006-05

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体育课程价值得以生成和体育课程目标赖以实现的实质性环节。经由体育课程实施这一关键环节,学生的健康水平、身体素质及体育文化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提高。然而,如果仅仅热衷于研制体育课程改革的美好蓝图,而不关注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那么,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想就很难转变为教师实际运作的课程和学生真正体验的课程,学生的身心健康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从不同层面研究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高起点低重心的宏观策略

1.1国家仍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

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认为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3种,即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自上至下的策略(top-DownStrategies)是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采取这种策略来实施课程变革,要求学校中的其它因素要与改革相一致。否则,改革将会受到阻碍或只是暂时得到实施。自下至上的策略(Bottom-UpStrategies)是作为自上至下策略的对立面提出来的。该策略是以当地或以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来进行变革的。自中间向上的策略(middle-UpStrategy)是基于对前两种策略的扬弃而产生的。从中间向上的策略认为,自上至下的策略过于依赖附带的奖赏,如别人的认可、事业的进步和对不依从者的威胁。而自下至上的策略以个人或群体对改革的倾向为先决条件,如果学校文化本身是传统的、守旧的,就不容易进行改革,而且将教师作为改革的行动者,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他们往往选择低质量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自中间向上的策略,该策略认为学校是改革的最适当的单位。上述3种课程实施策略强调的主体是不同的:自上至下的策略强调以国家或地方为中心;自下至上的策略主张以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自中间向上的策略作为二者的折衷,认为以学校为改革的基本单位是最适当的。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全国使用统一的体育课程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学校、教师缺乏开发、实施课程的自;教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即体育课程实施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因此,我国的课程实施策略一直是单一的、发生在国家水平的自上而下的策略。事实也是如此,很难想象在应试教育挤迫下教师或学校会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发起者。尽管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管理呈现出共享课程决策、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民主化趋向,尽管自上至下的策略难以顾及学校的具体情境和教师的能力和看法,但在实施一个目标明确而一致、设计精确而清晰的体育课程计划时,这种策略无疑是最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自上而下策略更适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具体情境,但并非惟一的选择,因为每一种课程实施策略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同时又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开发校本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就需要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采取自下至上或自中间向上的策略显然更恰当。

从宏观上讲,国家仍然应该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在强调自上而下策略中心地位的同时,需要兼顾其它两种策略,利用各种实施策略之间的互相取长补短来实施变革,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2忠实取向仍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

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所姆沃特(J.Snyder,F.Bolin.&K.Zumwah)认为,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主要有3种,即忠实取向(fidelityorientation)、相互适应取向(mutualadaptationorientation)和课程创生取向(enactmentorientation)。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视为忠实地、一丝不苟地实现课程计划的过程,强调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有助于国家课程意志的贯彻,保证了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采取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方式有助于确保国家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改革视为决策者和计划者与执行者和实施者之间相互改变、相互适应的过程,认为根据特殊情境的需要把“计划的课程”变为“修改的课程”是成功的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实施视为教师和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其发展需要的经验的过程。

从体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看,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分别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之处,3种价值取向并不是绝对排斥和对立的关系。忠实取向强调忠实执行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注重按部就班;相互适应取向强调课程实施不是单向的传达和接受,而是双向的相互影响与改变,注重体育课程实施与具体课程情境的结合;创生取向强调真实的课程情境,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深受建构主义课程观影响下的体育课程改革,越来越强调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参与价值,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如果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否认忠实取向的价值,那势必滑向矫枉过正的误区。事实上,相互适应取向本身并不是十分清晰,带有折衷主义色彩,它在兼有忠实取向和创生取向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它们的局限性,而课程创生取向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因此,忠实取向仍然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

忠实取向作为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有助于体育课程在“尚文轻武”传统文化与“应试教育”双重夹击之下的贯彻落实,有助于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但不能因此把体育课程变革理解为一种单向度的线性过程,即课程专家在课堂外制定课程变革计划,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课程变革计划。在强调忠实取向主流地位的同时,要兼容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的优点,要善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1.3学校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

强调国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强调忠实取向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意味着体育课程实施的高起点。不过,无论采取哪一种课程实施策略,也不管采用哪一种价值取向,由于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任何一次体育课程改革,都必须经由学校这一环节,体育课程的理想才可能转变为现实。这一点是不以采取的课程实施策略和价值取向为

转移的。如果说体育课程改革的起点在国家,那么,体育课程实施的重心无疑在学校。

2追求实际效果的中观策略

2.1抓住体育课程的本质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实施期望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开展计划、实施、评价体育课程实践活动等的重要依据,是衡量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随着人们对学校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化,体育课程目标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健康、体质的目标,教育的目标,运动技能的目标,体育文化素养的目标,竞技的目标,休闲娱乐的目标,终身体育的目标,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也有学者提出“生物体育的淡出和人文体育的渐入”。

面对日渐泛化的体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他们不明白究竟哪个才是体育课程的核心追求。特别是“三维健康观”的提出和实践,似乎淡化了体育课程“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实际上,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才是社会发展对体育课程的时代诉求。不要动辄以“生物体育观”来否定体能发展的重要性,否则就会陷入舍本逐末的误区。从中观层面来看,体育课程的实施应该牢牢抓住“强身健体”这一本质目标。

强调体育课程目标要高度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和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及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体育课程实施应该力求做到“汗、会、乐”。“汗”即强调体育课程实施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会”即强调要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升及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乐”即要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课程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2.2体育课教学要讲究实际效果

在新课程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于是,变革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成了体育新课程实施中的一大特色。

然而,任何学习方式的运用都不是毫无限制的,再好的学习方式也不能滥用。例如,自主学习在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验教材的乐趣等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是,就是这种好方法如果使用无度,整堂课甚至整个学期都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可能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降低教学的效率。再有,如果过度使用探究学习,就可能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把体育课上成了科研课。此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和技能掌握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这也是体育课教学需要正视的问题。美国课程论学者加里・D・鲍里奇曾经指出,正像木匠、电工和水暖工必须为特定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一样,教师必须为某一学习结果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只有充分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利弊,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等合理选用学习方式,才能扬长避短,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要想提高体育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仅要注意体育教学方式的实效性,更要强调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技能提高的必要保证。因此,体育教师从事体育课教学必须重视运动负荷。课前,在了解学生与钻研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认真设计课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课中,对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应随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身体安全。但是,不能把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设计与实施绝对化、机械化。重视和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为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服务的。

2.3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两条主要途径,这两条途径相辅相成。对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来说,体育课固然重要,但课外体育活动也必不可少。不能狭隘地把体育课程改革理解为体育课的改革,因为仅仅通过每周2-3节体育课很难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关于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负荷,英国规定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60min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美国建议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30min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另外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20min的较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加拿大则主张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60min中等强度、30min较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台湾教育部门制定的体适能333计划则规定学生每周3次,每次30min,心率达到130次的运动负荷。只有扎扎实实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教育部倡导的“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才有可能得到落实。总之,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必要补充,也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

3 注重课程情境差异的微观策略

3.1充分考虑具体的课程情境,课程目标要切实可行

从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来看,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忠实执行的过程。实则不然,体育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需要发挥体育教师课程智慧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体育课程在学校这一微观层面的落实,以及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课程内容的选用,都必须充分考虑具体的课程情境。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健康状况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进一步下降趋势……针对这一状况,有学者分析认为,造成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制约,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出行坐汽车、上楼乘电梯、工作自动化、家务社会化、生活电器化等诸如此类的情况,使身体活动机会大大减少。这一分析恐怕更适合城市学生,因为绝大多数农村学生上学无需坐汽车,上楼也无需乘电梯,家务更是无法社会化。事实上,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不仅在体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也可能迥然不同,在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也差异明显。因此,作为体育课程实施基本单位的学校在制定体育课程目标时必须综合考虑本地、本学校在经济、文化、气候、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3.2全面分析课程资源,合理制定实施方案

课程资源,特别是课程实施的条件资源,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人们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对于体育课程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体育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因此,作为体育课程实施基本单位的学校,必须全面分析自身课程资源的基本情况,正确评估课程资源的优势和缺陷,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例如,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办学条件一流的深圳某重点高级中学,不仅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传统”体育项目成了学生们选项学习的内容,而且轮滑、街舞等新兴体育项目也进入了课堂,甚至那些平时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网球、棒球、橄榄球等西方主流体育项目也成为了可供学生们学习的课程内容。对于一所山区学校来说,这些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然而,是不是山区学校也要“东施效颦”或者自叹弗如?恰恰相反,山区学校有山区学校的困难,但山区学校也有自身的优势。某山区小学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的体育课程资源和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方面的经验就值得学习和借鉴。他们利用学校周围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孩子们置身于山林、置身于田野、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使学生们对本山区矿产资源的丰富以及开发殆尽的现状有了耳濡目染的直接感受;对环境的维护意识有了常识课堂里难以言传的体验;对上下山时同伴之间下意识的互相帮助有了思想品德课堂里难以企及的实践效应。

3.3注重课程情境差异,关注学校层面的实施过程

从学校操作层面上来看,一个体育课程实施的完整过程包括这样3个阶段:理解与内化阶段、酝酿与准备阶段和运作与体验阶段。

(1)理解与内化阶段。无论是体育课程标准,还是体育课程方案和体育教科书,都需要体育教师去理解、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虽然新课程强调课程决策者、课程计划制定者及课程实施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对话,但进入操作层面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及体育课程计划制定者的意图的理解。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正确理解,是体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体育教师作为联系学生与体育课程的桥梁,是体育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是体育课程新理念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无论体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多么先进、计划多么周详,如果没有被体育教师很好地理解并推行下去,体育课程改革效果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式,并不是体育教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所熟悉和经常运用的,需要体育教师的重新学习、理解和内化。

(2)酝酿与准备阶段。经过理解和内化的课程理念要外化课程行为,要进入到教师运作和学生体验的阶段,还必须经过酝酿与准备这一中间环节。酝酿主要是指对具体的体育课程实践工作进行思考与协商,思考主要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而协商则是集思广益的集体行为。

体育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学校课程方案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很大的区别。新课程强调课程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达成作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而不是以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来设计教学方案。

(3)运作与体验阶段。教师运作的课程与学生体验的课程,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从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无论是以专家为主体设计开发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是学校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都必须经过教师的理解和运作才能转化为学生体验的课程。日本课程学者佐藤学教授认为:无论是作为“公共框架”的课程,还是作为学校“教育计划”的课程,在课堂环境中只能靠“教师的课程”――被每一个教师的意图、解释、构想、设计所演绎的课程――来发挥其现实的功能。

教师的运作与学生的体验是高度统一的,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与互动。交往与互动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传授者转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当体育课程由高度统一走向民主共建,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体育课程就不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教师脚踏实地运作的课程,是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

4 结论与建议

(1)坚持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的主流地位。

体育课程实施应该坚持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的主流地位,因为这样有利于保证体育课程的真正落实。不能把体育课程实施理解为按图索骥式的单向度线性过程,在强调忠实执行国家体育课程计划的同时,各地、各学校也应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校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是体育课程实施的有益补充,而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也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尤其是对于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

(2)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关注学生的体能发展。

无论体育课程的目标泛化为多少个,其本质目标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强身健体”。体育课程实施应避免重形式而轻实效的现象,体育教学方式的选用要充分考虑各种体育教学方式的特点和作用,服务于实现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技能提高的需要。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该强调“汗”、“会”、“乐”。要切实提高体育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就必须保障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3)体育课程在学校的运作要关注具体的课程情境。

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篇2

关键词:成效为本法;高等教育;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207-03

高等教育旨在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任务为导向、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知识背景及对课程的理解开展授课工作。在教学关系中本应居于主导地位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以及试卷的考评,由此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出现平时懒散、松懈,考前加班加点以应付考试的现象。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引起了社会多方关注,教育部于2012年3月16日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提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因而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成为当今高等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借鉴成功经验不失为明智之举。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的成效为本法已经在许多教育理念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2011年7月,笔者有幸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了有关“成效为本法”方面的培训,全面学习、深入领悟了该方法体系,并在随后的课程教学中加以尝试,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成效为本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成效为本的方法体系

1.成效为本法的产生与发展。成效为本法(outcomes-basedapproach,oBa)也称成效为本教育(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关于其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世界著名的成效为本法研究、推广者williamSpady将其定义为“在教学体系中,围绕学生经过教学过程应该取得哪些关键成效而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成效为本法的思想与理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应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其后,成效为本法早期的思想和理念如标准参照评估、精熟学习等开始产生与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成效为本的方法体系趋于成熟,并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尝试和推广成效为本法,均取得了理想结果。2005年,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GrantsCommittee,UGC)开始在香港高校中推广应用成效为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以期望成效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着重引导学生取得期望学习成效。而在此之前,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在内的一些香港高校已经对成效为本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

2.成效为本法的实施流程。成效为本法可以应用于大学、学院、系部、课程四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活动中,在具体应用时,虽然四个层次有所不同,但指导思想、基本方法是相同的。香港中文大学设有“学能提升研究中心”,研究与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就包括成效为本法。目前该方法在香港中文大学主要应用于课程设计与教学之中。成效为本法提供了一个使教与学活动更加明确和透明的平台,该方法要求在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设计、教师施教活动、教学成效评价都围绕期望学习成效展开,同时根据针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改善教与学当中的相关环节,从而在未来的课程教学中更好地达到期望的学习成效。成效为本法的实施主要包括明确期望的学习成效、设计教与学活动、教学成效评价、教学活动反馈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①明确期望的学习成效。成效为本法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期望的学习成效,而出发点则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即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课程教学的成效既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系列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种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香港政府以及用人单位特别强调学生处理事务的内在能力的重要性。香港中文大学认为,大学课程教育应该注重六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智力能力范畴内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团队合作能力范畴内,包括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课程教学的期望成效就在于六个方面能力的提升,当然,不同课程有各自的特点,提升能力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与此同时,上述六种能力并非包罗一切,其他能力如创造性思维能力也非常重要。②设计教与学活动。设计教与学活动主要是课程规划,具体而言,也就是围绕所明确的期望学习成效来设计可行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的利用以及教学方式的采用等。授课教师应合理界定自己的角色,明确学生的行为,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生的“学”置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为学生能力的开发创造条件和机会。教与学活动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施教活动、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施教活动要求活跃、积极,教学主题能够让学生很好地领会,教学内容有机组合在一起,同时每次教学结果要及时评价。师生关系要保持良好的互动,比如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在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对教学活动加以反馈以促进教学活动改进等。学生与学生之间,应保持良好的互助合作学习关系,这也是培养团队合作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③教学成效的评价。老师的施教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达到期望的成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活动来进行检验。学生受考评驱动,学习方法通常与考评要求相一致,因此,对教学成效的评价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内容等也应该与期望的教学成效相吻合。期望成效涉及多种智力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相应的评价活动也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至于评价方法,考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还可以采用项目报告、小组项目合作、案例分析等。就中文大学许多获教学奖的老师而言,他们并不太喜欢试卷考试这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往往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采用合适的教学成效评价方法。比如,涉及管理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中,仅仅考核学生对管理理论掌握的程度就没有太大意义,老师常常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针对一些突发事件,考察学生的应对处理方法和过程,从而评价学生所具有管理能力的大小。④教学活动反馈。教学活动反馈是成效为本法实施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同行、教学主管部门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调整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期望教学成效以及教学成效评价工作(如有必要的话)。授课教师获得反馈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问卷调查、与学生座谈、同行教师听课反馈等。

3.成效为本法的特点。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成效为本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以学生为中心。授课教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工作,学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技能,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学好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价等,均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是授课老师从自我出发,“我教授什么,学生学生什么”,或让学生围着老师的指挥棒转。②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课程教学是要让学生取得清楚的、看得见的、可证实的成果。老师在授课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需要取得哪些成效,包括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取得期望的学习成效,自己的授课计划如何进行合理设计和实施。期望教学成效是授课老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点。③强调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评价标准是否科学直接关系教学成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标准用来检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所取得成效的广度和深度,由于期望学习成效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因而,评价标准也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框架体系,并且指标体系力求具体量化、清晰易懂、可操作性强。④注重动态调整。授课老师并非机械地执行事先制定的课程设计,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学生和同行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二、成效为本法在《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鉴于成效为本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显著效果,笔者从2011年9月开始,尝试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资产评估专业的《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

1.课程教学期望的成效。《资产评估学》是资产评估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先行课程。课程教学的期望成效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笔者所在学校将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具有坚实经济管理与资产评估理论基础,具有较强资产评估执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性质,笔者将《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的期望成效确定为两个方面:其一,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资产评估知识,包括资产评估理论和资产评估方法;其二,培养资产评估执业所必须的能力,包括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评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2.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围绕期望教学成效,笔者在注重“教”与“学”互动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活动。对于课程中的评估知识,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将各章节的知识要点展示出来,对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点,则通过视频来演示。比如,讲授机器设备贬值的时候,放映评估现场拍摄的机器设备视频及相关的评估环境视频,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机器设备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的含义、形成原因及相应的评估方法。对于资产评估执业能力的培养,则以学生为主,通过各种课堂内、课堂外的学习项目来实现。比如,为了培养学生应用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的能力,笔者让学生收集评估案例,在课堂上向大家讲解各种资产是如何评估的;模拟资产评估项目,让学生应用所学评估知识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选择评估案例,以小组形式进行分析、汇报;等等。

3.课程教学成效的评价。为了评价学生对评估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在每一章授课结束后,花15分钟左右,让学生完成一次基础知识的小测验,学期结束时,则通过期终考试检查学生对课程整体知识的掌握程度。至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情况,笔者主要通过学生提交的评估项目分析报告,学生对评估案例的课堂演讲,综合性思考题的解答来进行评价。

4.课程教学活动的反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经常组织学生面谈,通过电话以及电子邮件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让专业老师及督导老师听课,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从而改进课程教学效果。比如,有学生提出在课程教学中,增加一些资产评估实务知识的介绍,笔者认为所提建议很有道理,于是,就在教学过程中聘请实务界的评估人员,结合评估项目讲解评估实务操作,很受学生欢迎。

三、成效为本法应用启示与展望

从过去三年的教学实践看,笔者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应用成效为本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首先,教学活动从注重过程转变为注重成效,教学过程服务于教学成效,从而使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得到充分利用,并尽可能得到最大回报。其次,师生之间建立了融洽的互动关系,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再次,学生课程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的主动性显著改善,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总结、分析成效为本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笔者得到如下启示。

1.成效为本法对教与学的主体即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课程教学老师而言,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定位,深入了解所授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确定课程教学期望达到的成效;同时,在课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能够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期望教学成效。对于学生而言,则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授课老师建立良好的双向交流、互动关系,以积极的姿态吸收知识和应用知识。

2.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必须多样化。由于课程教学往往需要取得多项期望成果,单一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关技能的培养情况,特别是期末一纸试卷的评价方式远远不能说明问题,卷面成绩好可能是学生突击强记、强背的结果,而且卷面成绩好并不意味着应用能力强。这就要求授课老师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教学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

3.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反馈并及时加以完善和调整。无论是课程教学期望成果,还是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以及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都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做出相应调整。授课老师应采取各种方式,充分获得来自各种渠道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和思考,及时对成效为本法相关环节做出完善和调整。

成效为本法强调教学的目的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是具有科学性的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尽管在国内普遍推广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但随着对该方法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相信这一方法必将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必将会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Spady,w.G.(1994).outcome-basededucation:Criticalissuesandanswers.Virginia:americanassociationofSchooladministrators

[2]朱翔.成果为本教育的发展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20):172-173

[3]orsmon,p.,merry,S.,&Sheffield,D.(2006).a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studyofchangesintheuseoflearningoutcomesanddistractionsbystudentsandtutorsduringabiologyposterassessment.Studiesineducationalevaluation,32,262-287.

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篇3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法课改革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75-02

教育部于2011年10月正式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这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三大理念。关于实践取向,《课程标准》特别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课程标准》还要求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不断“优化实践课程结构”、“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充分体现教师教育的实践性。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教法课直接指向幼儿园教育实践,是实现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也是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满足工作岗位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的重要课程和关键课程。五大领域教法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才能适应《课程标准》对幼儿教师培养的要求。“幼儿社会教育”在《课程标准》中属于幼儿五大领域教法课程之一,我校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对课程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下面就以该课程教学为例,具体说明我校教法课课程的改革实践。

一改革教学内容体例,突出实践内容

在原有的课程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是教师依照某种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教师对教材内容没有选择余地,教材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内容。这样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便于教师的讲授,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只是学习了该学科的知识和理论,由于缺乏实践训练环节,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严重缺失,不能适应未来幼儿园的实际工作需求。据调查,学生在入职后,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再培训和再适应过程才能适应幼儿园的实际工作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我们依据教法课的学科特点,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大胆创新,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实行单元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按照教材章节结构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内容体系,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划分为不同的教学单元,按照单元进行教学。每个单元不仅有理论内容,同时还包括与理论内容相对应的幼儿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等实践内容,从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中,全部教学内容划分为十个教学单元。其中,第一单元为幼儿社会教育概述,其他单元分别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某一方面的活动内容。下面以该课程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为例进行具体说明。(见下表)

在每个单元的课程中,前面是理论学习,后面是实训活动,这样的安排,大幅度提高了将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效率。此外,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做到了与时俱进,删繁就简。理论知识部分以讲解基本问题为主,以够用、实用为度,避免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改变了过去课程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的倾向。课程内容努力面向幼儿园教育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给学生以整体的入门知识,又能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课内实训环节,提高实践效果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其未来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体现。《课程标准》明确把实践取向作为今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校内实训课程应明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改变了原来集中实训的单一实训方式,实现了实训形式的创新。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分散实训与集中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实习、实训环节的指导。在由任课老师进行实训指导的同时,从幼儿园聘请园长或幼儿园骨干教师担任学生实训课的指导教师。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他们担任学生的实训课程指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实践经验,更高效的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良好的实训效果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模式的每一个教学单元都有实训课时安排,每节实训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实训的具体内容以幼儿园教师岗位的典型社会教育活动工作任务为主线,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全面培养学生的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能力。单元教学整个过程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在提高学生实训效果的同时,也实现了教师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估者转变。在课程的课时安排上,每个单元都安排2个课时的实训活动。在单元课程全部结束后,还安排有8个课时的集中实训活动,实训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实训活动考核。在该课程全部60个课时中,实训活动课时共26个,占总课时数的43.3%,如果加上活动设计等隐性实训课时,实训课时数将达到34个,占总课时数的56.7%。充足的实训课时安排,保证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体现了《课程标准》对“优化实践课程结构”、“强化教育实践环节”的要求。

三改革课程考核办法,重点考查学生实践能力

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篇4

关键词:初中教育;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12-02

伴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教育体系得到不断地完善。尤其是体育课程成为中考必考科目后,体育教学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由于从总体上看,体育课程在教育体系中地位并不高,很多学生、老师认为体育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后有所放松的课程,产生了不重视的观念,影响了后续的教学,由此造成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诸多。

一、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现状

初中体育课程自教育兴起以来便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这门课程由于与一般的理论课程教学有较大区别,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也不知所措。很多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学生自由活动方式,没有充分利用有效课时,进行知识传授,在现实课程教学中,问题诸多。

1.师生间缺乏有效交流沟通,教学氛围紧张。由于体育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学生能在日常的锻炼中,采用正确的锻炼方法,学会正确的伤害处理方法,并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方法,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探讨并不可少。但就现阶段的体育教学来看,很多教师采用的是“讲解+示范+自由活动”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很多学生在不明白教师讲解内容时,一方面不敢多问,同时由于后续地自由活动不受讲解内容限制,因而也觉得不需多问,造成课堂气氛极其紧张,缺乏活力的情形。同时由于教师缺乏一定的重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日渐减少,教学氛围紧张。

2.课堂教学规范程度不高,教学散漫。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多数教师与学生认为,体育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升学关系不大,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程之余得到有效的休息与释放,并让学生锻炼身体。因此,在大多数的体育课堂中,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课前一定时长的教学内容讲说,关于学生是否有效听取,并无多大关注。同时,大多数的体育课程2/3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样没有目标、规范的教学,让处在初中阶段、自控率不强的学生们形成散漫的学习态度,不仅不能有效地学习到一些必要的运动知识,同时身体素质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的目标无法实现。

3.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低下。体育教学不同于文化课的地方在于大多数教学项目是在室外进行的,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节约时间,直接采取在室外上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采取讲述的方式给学生介绍一些运动的动作、技巧等,对这种需要实际操作演练的内容进行单一的讲述方式,很难激起学生们积极听课的兴趣,导致课堂参与度下降,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有效改进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现阶段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较强悍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的工作者们积极为体育教学作出改进,实现教学的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育新型的综合性人才。

1.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交流与沟通。教育的改革使得传统意义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唯一主体,学生参与教学日益成为新式教学的主导思想。因而,作为体育教师,要积极地融入到学生中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取得学生的信任。同时,教师还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困惑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解答困惑,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立考核机制,规范课堂教学。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部分较少,但由于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和特殊性,再加上传统上学生及教师都没有树立起相应的重视态度,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建立合适的考核机制,对教师每节课讲解、训练的内容进行考核,以检验学生的听课、训练情况,进一步规范课堂的教学,激励学生在教学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逐渐重视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良好的体育知识,并塑造良好的身体素质。

3.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结合初中阶段的学生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改革,利用青少年学生爱玩、好奇心强的天性,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一些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介绍、高难度的动作讲解以及伤口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描述,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激发学习的热情。同时,还可以在教学中采取激励机制,如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引导对一些常规性的运动项目进行积极训练,并争取荣誉,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善与学生的关系,赢得学生的信任,并与学生进行积极交流,以了解教学的状况;同时要建立积极的考核机制,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规范;更重要地是,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到积极主动的体育课程学习中,为成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全鹏.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6).

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篇5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课程课程实施基本问题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课程计划、课程采用与课程实施等三个互相影响和制约的部分。作为把预先设计完好的课程计划付诸教育实践的环节,课程实施既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又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和决定性因素。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课程实施或者课程实施成长问题,那么即使德育课程设计得非常完美,也难以发挥其内蕴的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对影响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两个基本问题,即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问题和德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问题,加以厘定和明确。

一、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问题

所谓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价值观”[1],它从根本上集中反映了人们对课程改革计划与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之间所存在关系的实质性认识和理解。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忠实性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认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应当忠实而严格地把预先设定的德育课程计划付诸德育实践,而这恰恰是衡量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能否达成预期效果和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准。如果德育课程计划的“达成度”愈高,就表明德育课程的实施愈成功;反之,则意味着德育课程的实施存在着较大问题,须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从本质特征上来看,这种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知识体系以及教师角色性质的认识等诸多方面,认为德育课程的内涵是指一种计划或一些具体的东西,教师既能加以实施,也能进行评价。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本质意蕴,就是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对德育课程计划或德育课程预定方案加以具体落实的活动。

依此来审视,中小学德育课程应当是由德育课程专家优选、编定和提供的,教师对之不具有发言权和主动权,教师角色的本质就是忠实执行德育课程专家所制定的德育课程计划。换言之,教师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承担的其实就是一种“传递者”的角色,他必须严格按照德育课程专家制定的详细的“使用说明”,按图索骥、简单机械地实施德育课程的教学。由于德育课程计划总是被忠实地执行,因而这种价值取向认为,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之前,应当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而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则应当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支持。由于该价值取向把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视为从制定改革计划到实施计划、从改革计划的制定者到实施者之间的单向度过程,突出彰显了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决策者与课程计划制定者对课程执行者的调控,因而支配这种价值取向的主要是“技术理性”。

2.适应性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认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与其说是一种忠实执行的过程,不如说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活动。教师在实施预先设计完好的德育课程计划时,他并不是完全地循规蹈矩和按图索骥,而总是试图根据德育实际和自身情况,对预设的德育实施方案进行重新考量,以便能够更加适合自身目标。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应当是基于德育课程计划与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在德育课程目标与要求、理念与内容、方法与途径等方面互相调整、改革、完善和适应的过程。任何一个德育课程计划的实施,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原有课程计划的改变,以便能适应其所面对的具体、生动和鲜活的德育实践情境的独特诉求;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导致原有课程实施过程产生变化,以便能适应新的课程计划的客观需要。

依此来审视,中小学德育课程不仅涵盖课程计划中正规的、显性的、系统的内容,而且也涵盖了学校、社区、社会及家庭等特定情境中非正式的、隐性的、偶然的内容,而后者恰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课程方案的制定。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不应当把它看作是德育计划或技术手段的简单机械的“装配”,而必须从目标方法的调整、师生需要和兴趣的变化以及组织的调适与适应等方面,对德育实施方案进行整合与优化。教师作为德育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有权利且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德育课程方案的改革与完善。该价值取向把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看作是德育课程计划和德育情境间交互作用的过程,突出彰显了德育课程改革的决策者、课程计划的制定者与课程执行者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因而影响这种价值取向的主要是“实践理性”。

3.创生性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德育课程,应当是由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创造生成的德育经验;德育课程的实施就是在具体德育实践情境中创造生成新的德育经验的过程,预设的德育课程计划所能发挥的作用,只不过是为创造生成新德育经验提供一定的选择依据而已。中小学德育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应当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经验性课程,具有较为显著的情境化和人格化特点。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就是师生之间合作互助、创造生成的过程,是师生共同的德性成长、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的过程。

依此来审视,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表现为“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建立。教师、学生和德育课程环环相扣,紧密联结在一起:外部的课程专家是一种“教师的教师”,成为“文化共同体”中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的一环;作为内部的德育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的教师,成为“文化共同体”中具有组织和监控作用的一环;作为内部的德育课程学习者和体现者的学生,则成为“文化共同体”具有积极参与作用的一环。这三者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一个系统、完整和紧密的“文化共同体”。这种“文化共同体”充满了内部张力,蕴涵着巨大的创造智慧,正是由于它的稳步运作,才使得德育课堂成为了“没有人拥有真理,但每个人都有被理解的权利的场所”[2]。该价值取向把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看作是德育课程计划和德育主体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充分彰显了德育课程改革的决策者、课程计划的制定者与课程的执行者之间的文化关系和文化使命,因而制约价值取向的主要是“文化理性”。

二、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问题

美国课程专家辛德等人主张把影响德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划分为四类:与德育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有关的因素;校区水平上制约德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如地区课程改革的需求、地方的适应过程、地方管理部门的支持等;学校水平上制约德育课程实施的因素;环境对德育课程实施的制约。[3]据此,影响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从下列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教育主体因素

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教育主体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首先,任何德育课程计划只有经过教师的德育课程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德育效果,因此教师是影响德育课程实施的核心因素。教师是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德育课程计划能否最终获得成功,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适应情况,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某些德育课程计划之所以未能达成预想的美好结果,其主要原因往往并非德育课程计划自身的问题,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未能积极参与其中。其次,课堂是德育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发生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往往直接地决定德育课程改革的成效,因而学生应该受到与教师等其他学校人员的同等关注。学生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出现积极的变化,而学生恰恰是这些变化的“主角”,成功的德育课程实施须要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二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是不同层面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自然也不例外;三是学生参与德育课程的实施,能使自己建立对课程改革的“拥有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课程改革,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更为稳固的课程改革“联盟”;四是学生参与德育课程的实施,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方法论”上的优越性,它能够加深学生对德育课程实施的理解及认同。

2.文化背景因素

文化是一个范围极为宽泛的概念,其中尤以价值文化为核心。首先,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是指已经形成的价值取向,它往往会成为一种左右师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如忠实性价值取向容易诱发德育课程方案按部就班或被动地执行;适应性价值取向能够激励实施者积极主动地把德育课程方案付诸实践,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既定方案加以及时修订和完善;创生性价值取向则有助于使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不仅能把既定方案作为课程开发资源,而且也能对其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积极主动地实现德育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其次,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是指对德育课程改革所持的态度,它对德育课程的实施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德育课程实施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就须要激发实施者对德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态度体验,促进其主动、快乐地参与其中。倘若实施者对德育课程改革持有的是消极的态度体验,德育课程实施的难度势必就会大大增强。最后,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是指学校及社区的历史文化,它是德育课程实施的限定性因素。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总是与学校历史紧密相连,如果学校历史上存在着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就会比较顺利;相反,课程改革的推进就会相当困难。

3.资源条件因素

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两种,它对课程实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作用,因为“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4]。首先,德育课程资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德育课程资源的基本支撑;一旦德育课程资源过于贫乏,德育课程的实施就必然失去了重要依托,就会沦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其次,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德育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对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及运用程度。也就是说,德育课程资源越丰富、越生动、越鲜活,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就会越深入、越顺利、越有效。我国有研究者曾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在回答“您认为本校新课程实施的不利条件”问题时,大约78%的教师选择了“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回答“您认为新教材使用的难点何在”问题时,大约93%的教师选择了“缺乏必备的课程资源”。[5]这充分表明,德育课程资源是影响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除了要加大经费投入以及减少浪费之外,必须注意对教师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和自主开发能力加以关注和提升。

4.理论基础因素

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与之相关的理论支撑,只有在清楚了解和准确把握这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德育课程实施才能最终取得良好效果。德育课程理论的发展状况、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课程的顺利实施。特别是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成果,如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策略、教师德育课程的进修策略、学生融入德育课程实施的策略、德育课程资源的支持策略等,往往都会对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产生直接影响。以教师德育课程的进修策略为例,教师进修得越及时,学习得越深入,训练得越充分,德育课程实施的程度就会越高。但进一步的问题是,教师进修的德育课程如何设计?由谁来实施?采用什么方式实施?在什么时间学习?经费和人力如何保障?如何确定教师参与德育课程实施的性质、时间、范围及策略?教师应当怎样再造德育教材,使之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已有道德认知基础和道德思维水平相契合?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就是说,有关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越是全面和深入,其所取得的成效就会越优良和持久。

――――――

参考文献

[1]贾海菊.课程实施的价值价值取向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课程愿景[m].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J・Snyder,F・Bolin,K・Zumwalt.Curriculumimplementation[a]in:iackson,pw.etal.HandbookofResearchonCurriculum[C].newYork:macmillanpublishingcompany,1992.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篇6

关键词: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环境

体育高效课堂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动听的教育口号。课程改革的创新和进步首先就表现在课程改革的理念上。科学、清晰与合理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

一、新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

1.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体育教学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3.体育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

二、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创建新的体育教与学方式

新的课程改革更新了教育理念,改变了原有的学校教学模式,使得学校体育教师职能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否有突破是体育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设计教法要打破由教师一味“教”、学生机械“学”的常规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师的主导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选修课对学生来讲主要从全员参与、能力培养、增强体质、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等方面进行构思备课,只有这样才能组织好教学。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解决组内冲突;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使小组间通过竞争共同得到提高,在活动中学生必须互相帮助、互相激励,采用一些策略,这样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它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在探究式学习中要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供学生探究的问题。选取的教材内容要靠近学生的发展区,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还要充分了解学情,包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发展潜能。探究问题的确定可先由学生提出,然后进行选择,也可由教师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讨。此外,探究的形式也要体现体育学科的特点,切不可忽略身体练习与思维发展的统一。

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体育教学需要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激情与向往。试想体育课上,一个个激情四射的阳光少年,对学习是满腔热情,课堂绝不会死气沉沉。充分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可以使课堂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三、创设全新的教学环境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1.转变教师教的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课堂,教师应该讲什么、怎么讲,学生应该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学生都心中有数,即把学生思维和发展定位在教师、教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和区域内。而在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2.重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荷。

学生在体育课中所承受的生理负荷是评价体育课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设计过程中都较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但常常出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学生容易感到疲劳或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现象。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认为这是体育课中学生承受的生理负荷过重的结果,从而盲目地减轻运动负荷。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因为它忽视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所承受生理负荷的同时,还承受着一定程度的心理负荷。心理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中所承受的心理刺激及心理能耗。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在体育课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来影响学生的,如果能合理处理好它们的关系,那么对推迟和减缓疲劳的出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利用运动技能迁移规律,启发引导学生练习,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打造高效课堂。

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学生在掌握某一运动技能后,会对具有和它相似运动规律的另一运动技能的学习产生影响。根据影响迁移的方向,运动迁移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正迁移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及练习的方法技巧,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4.做好中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加强体育课教学的研究。

中学体育课虽然只是辅助课,但每个学期末都应该进行一次教学总结,提出问题进行交流,取长补短,积累经验,使中学体育课教学更加趋于完善,更加适合管理,更加适合学生身心的发展。同样,体育也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因为它既要完成好增进中学生身心健康、智力开发、个性发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更要树立体育教育以活泼、健康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新时代赋予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为积极促进中学生实现理想就业、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四、结语

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是增强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最好归宿。中学体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努力创设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启学生的创新心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庆荣.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8).

[2]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理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篇7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教学实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等投入,取得尽可能强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简言之,教学实效性是指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的比例关系,低投入少、高产出(符合社会正确价值观的产出)是教学实效性的目标指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开始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早期主要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转向,即由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如美国学者伯利纳和蒂奇诺夫于1976年主持进行的一个较大规模的研究,探讨有效教学所引起的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现阶段西方在这方面的研究极大地促成了课堂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更自由和开放的合作探究学习,实效性很强。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逐渐增多,如朱永新提出的有效教学“六度”标准,陈厚德的《新概念――有效教学》,等等。这些国内外关于有效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为我们进行中学政治科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然而,从我国中学政治学科课堂教学内容及特殊国情出发,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零散的,系统性不够强。这就让我们难以找到一个高效的中学政治科课堂教学模式,或者说为这一目的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同时在中学政治课堂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存在着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如何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这三个哪个优先?学生应试成绩与健康心理、人生价值观及思想如何统一?第二,如何实现考试成绩与学生德育的统一?由于受应试教育做法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题海战术,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理论体系。对于政治新课改,广大教师也是在不断地探索中,然而大都是独自进行的,所得到的往往是零碎的经验,没有上升到理论体系。通过本课题研究把对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所取得的经验加以总结,形成理论并推广,进而丰富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理论体系。同时,本课题的研究也有助于政治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

2.研究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中学政治教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方面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有助于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助于切实减轻中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有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理念。

(2)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构建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3)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通过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与成绩。

(4)优化教学过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

(5)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解决教与学的矛盾,使其达到和谐统一。

(6)形成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初步评价体系。

2.研究内容。

(1)对学生学习方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2)构筑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带有本校特色的高效、有创新性的政治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3)编写出一套完整的、适合本校实际的“五合一”讲学案,使讲学案在教学中具有引领性、针对性、动态发展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4)探索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优化,营造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5)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素质,培养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6)探索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评价体系。

(四)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假设。

(1)通过实施政治课堂实效性课题研究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2)通过推广政治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能够切实减轻中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

(3)通过实施政治课堂实效性课题研究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性发展。

(4)实施“五合一”讲学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5)课堂教学实效性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初步形成教学评价体系。

(6)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课题研究能够提高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2.拟创新点。

(1)提出通过实施“五合一”讲学案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这在以往国内外课堂教学实效性课题研究中很少有人研究,具有独创性。

(2)把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与提高政治教学德育功能相结合,探索政治课堂教学实现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这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是比较少的。

二、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立足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在借鉴教育教学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发挥课题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分步推进,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研究材料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形成阶段性和最终性研究成果,并运用于政治课堂教学实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对各种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归类分析,了解当前对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取得了哪些共识,进而建构本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明确研究方向。

2.调查法。

采用问卷法对上思中学各年级的学生展开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问卷调查,以收集大量的切实可靠的感性材料。

(三)技术路线。

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调动课题组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要以文献法和调查法为研究手段,分步实施,将分期收获和最终成果相结合。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4月)。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法,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完成课题设计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提交课题申请书。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5月―2011年3月)。

以政治课题教学为主阵地,按计划进行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以科学策略推进课题研究,积累大量的切实可靠的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地形成阶段性成果并把成果运用于政治课堂教学实践。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

系统化整理研究材料,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并申请市教育局对课题进行评审验收。

三、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教学策略是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我校政治组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一)实施“五合一”讲学案。

“五合一”讲学案(以下简称“五合一”)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明标”、“设疑”、“解惑”、“运用”四阶段,让学生明确知识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合一具体的做法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编《五合一讲学案(表)》。即老师集体备课,把教材中每一个框题当作一个课题,分知识点、思考点、关键点、训练与考测点、常见易错点等五个方面确定相关内容,五点并入一张表格中。知识点为教学目标之一,主要是高考和会考知识点;思考点即需要弄明白的主要问题;关键点即重点考点或知识点;训练与考测点是会考与高考中常见设题考点的相关练习或问题分析;常见易错点即通过问题或练习的方式反映的容易出错的知识点。第二步是学生自学。教师在课前把编好的《五合一讲学案(表)》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合作、自主完成自学。第三步课堂学习(教学)。老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逐一解决五合一表中的问题并进行师生的课后反思。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校高中部已经安装了20多套多媒体教学平台,给政治组教师实施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政治组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学平台适当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整合各种有用教学资源,同时也实现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适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更直观、更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学生调查问卷中(抽样200名学生,以下简称“问卷调查”),选择“老师适当运用多媒体形式教学对学习有帮助的”的为13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5%。

(三)强化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就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智力差异展开针对性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引导学习,组织分析讨论实际案例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政治组教师选择的案例要具有新颖性、选择性、综合性。新颖性即尽可能选择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更感兴趣,更可信。典型性即紧密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以达到通过案例自主探究、讨论,使学生掌握知识。综合性即所选案例要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涉及到学科知识的融合,以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例如:

2011年3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抢购食盐风波,食盐由每小包人民币1.3元涨到20元,出现了荒唐的“食盐危机”。请你说一说产生这种闹剧的原因有哪些?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个案例极具新颖性,它以2011年3月日本地震及海啸导致的核泄漏为背景,可以说是教师善于选择案例的结果,同时,此案例还涵盖消费知识、政府职能、产品安全、社会舆论导向、企业利润、社会保障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很强。

在学生调查问卷中,有159人认为老师在课堂上例举恰当事例阐述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同时,有179人认为老师结合时政热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有必要的。

2.个别辅导常态化。

个别辅导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素质,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是一样的知识,然而每一位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学习能力也就不尽相同,所以,并不是每位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同步提升。课堂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该堂课教学成效的关键,而个别辅导是个别学生获取该堂课知识的必要补充,这就需要通过有效实施个别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而推动学生的差异性进步。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政治组教师积极进行个别辅导,使之常态化,从而提高了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问卷调查中,选择“老师对学生教学个别辅导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为17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5%。

3.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是口号性的,政治组教师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施市级课题研究,政治组教师养成了在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交待学生自学的内容,上新课时进行适当的练习巩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一节课所学知识,改变了教师的包办代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对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表扬,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对学生所问的问题,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推出答案。在问卷调查中,选择“老师讲评试卷时侧重引导学生理解答案由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为18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90%。通过上述措施让学生成为时间的主人、成为探究的主人,从而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四)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败,为此,课题组采取以下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1.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以课题组为单位,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如组织教师开展如何理解“五合一”讲学案的内在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执教素养等专题理论学习,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同时,要求教师要完成继续教育征订教材的自学任务,按时参加年度继续教育集中培训,外出学习培训,等等,夯实教师的专业理论基础。

2.集体备课规范化,科研氛围浓厚。

集体备课规范化有利于课题研究的深入推进。一年来,课题组成员及时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表,认真开展相互听课评课,认真撰写教学后记、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表和教学质量分析表;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里相互切磋,交流课题研究的经验,并确定课题研究的阶段任务,从而有力促进课题研究的发展。

3.公开课、优质课、展示课成为展示科研成果的有力平台。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课题组教师参加公开课、优质课和展示课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参加公开课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申请,公开课继续由校内走向县外,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近一年来,政治组教师人人申请上校级公开课,并展示了比较高的教学艺术,吸引了学校其他教研组的教师前来观摩。校外展示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卢增辉老师参加学校高中优质课比赛荣获二等奖,吴亮敢老师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荣获二等奖,曾德军老师参加市级教学教学技能比赛荣获一等奖并取得代表防城港市参加区级比赛资格。政治组教师通过参加优质课和展示课,有力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理论素养,增强了自身的科研能力,也充分展示了课题研究成果。

(五)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所有学科中德育功能最突出。课题组教师通过挖掘教材德育内容,结合时政热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开展新闻广角、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又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问卷调查中,选择“在政治课上,老师结合时政热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为有必要的”的为17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9.5%。

四、主要研究成果

一年来,在防城港市教研室、上思县教研室及上思中学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艰苦努力,课题研究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了五合一教学模式。

在课题研究中,五合一成为提高政治课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平台,形成了可推广使用的五合一教案集。在学生调查问卷中选择“认为‘五合一’讲学案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的为16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4.5%。五合一对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作用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五合一能处理好学生应试能力提高与其它素质发展的关系。

五合一是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批判与继承。传统应试教育以满堂灌和题海战术为课堂的主线,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了课堂教学单一的评价标准。五合一也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特别是高考针对性强,注重练习。但是,五合一突出学生课前自学、课上自主学习,在选取内容和练习材料上关注时事热点与学生生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合一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方面有实效性。五合一使用的练习与材料注重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联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高考政治科命题的指导思想,这让它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方面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合一充分体现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五合一在内容上结合最新时事热点与学生生活,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形式上突出学生课前自学、课上自主学习,老师课上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学习有充分时间保障并实现自主学习,促使学生更加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把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终身学习。

2.五合一能较好体现“理想课堂六度标准”,教学效率高。

现代教育专家朱永新就“什么是理想的课堂?”提出了“六度”观点,得到教育届的高度评价。

“一是参与度:这要求学生能全员(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五合一在课前要求学生自学并完成练习,课上检查并师生共同合作探究解决自学过程中的疑难点,做到学生的发言与活动时间不少于上课时间的三分之二,学生参与度高。

“二是亲合度:师生之间要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五合一教学资料贴近生活和热点,关注科学与人文素养,加上师生互学互动与合作探究,学生有热情,老师课上也轻松,老师愿教学生愿学,使师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度过40分钟,亲合度更容易体现出来。

“三是自由度:课堂要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五合一能让学生在全员全程有效参与下合作探究地解决生活热点问题中感受轻松,享受生活与学习,精神状态好,实效性高。

“四是整合度:切忌过度的‘分析主义’,把完整的知识支离为鸡零狗碎。”五合一强调集体备课和高考考点的针对性与知识点的系统性,有经验的老师共同参与备课并完成学案表能解决年轻老师容易出现的如教学过程中不能整体把握教材,教学环节衔接不到位,整个课堂教学目标不清楚的问题。

“五是练习度:要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五合一有专门针对高考和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的考测点、思考点,“课前练习,当堂反馈”,课上学生能动脑、动口、体验生活。

“六是延展度:能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五合一让学生关注现实,强调“拓展练习,学以致用”,学会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科研素质的提高,取得了比较丰硕成果。

市级课题研究的推进调动了课题组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实现了从“知识型”向“研究型”的转变。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规划和各阶段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课题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观摩公开课、优质课、展示课、组织外出学习交流、搞调查问卷、撰写研究论文等一系列科研活动,课题组教师养成了互相学习、切磋、反思等科研好习惯,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开阔了教育视野,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科研成果。

1.论文获奖方面。

在2010年7月防城港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韦程谦老师的论文《引人入胜的启航》荣获一等奖;曾德军老师的论文《政治课堂复习方法对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荣获一等奖;黎广老师的论文《中的生活化教育思想的浅思》荣获一等奖;林冠清老师的论文《优化高中课堂教学初探》荣获二等奖;韦程谦老师的论文《追求开发的思想政治课堂》荣获二等奖;黎广老师的论文《“五合一”讲学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分析》荣获二等奖;吴亮敢老师的论文《高考政治“四选二”选择题的备课方法》荣获二等奖;凌榕老师的论文《发挥政治课堂教学德育功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荣获三等奖;卢增辉老师的论文《问题教学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荣获三等奖;曾勇翔老师的论文《浅谈马克思的消费观及对政治消费教学的借鉴》荣获三等奖;陈岚老师的论文《课堂练习方式对政治教学实效性的作用分析》荣获三等奖。

2.优质课比赛获奖方面。

卢增辉老师在2010年12月举行的上思县高中优质课比赛中荣获文综组二等奖;吴亮敢老师在2010年4月举行的防城港市高中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曾德军老师在2011年1月举行的防城港市初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取得代表防城港市参加区级教师技能大赛资格)。

3.方面。

曾德军老师的论文《提高政治课堂复习效率的原则和模式》在《考试周刊》2010年第42期上发表。

韦程谦老师的论文《透过新闻评述看学生》在《教育界》2011年第1期上发表。

课题结题报告在《考试周刊》本期上发表。

(三)促进了政治课堂教学成绩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实施不仅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政治科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学生政治科学习的进步。

(1)调查问卷表明课题研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在课题组对部分班级进行的《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200份)中,认为“五合一”讲学案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的有16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4.5%;在“近一年来,你的政治科学习成绩”选项中,选不断进步的有135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7.5%。

可见,实施课题研究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

(2)班级学生政治科成绩的对比表(抽样部分班级)。

抽样的六个班级的政治科班级平均分不断进步(仅高二(2)班月考2平均分退步0.7分),表明推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对促进学生的政治科学习进步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2.教师教学成绩获奖方面。

市级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学成绩的不断进步。

(1)校级教学成绩获奖方面。

①课题组老师在2009―2010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获奖情况(获奖时间:2010年8月)。

陈岚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二等奖,黎广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三等奖、凌榕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一等奖,凌榕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三等奖,刘炯老师荣获二等奖,卢增辉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三等奖,吴亮敢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三等奖,曾勇翔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三等奖。

②课题组老师在2010―2011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获奖情况(获奖时间:2011年2月)。

刘炯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一等奖,凌榕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二等奖,卢增辉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三等奖,曾勇翔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三等奖,吴亮敢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三等奖,黎广老师荣获教学成绩三等奖。

(2)市级教学成绩获奖方面。

①2010年春季学期期考全市统考获奖情况

卢增辉老师荣获高一年级组政治学科一等奖,凌榕老师荣获高一年级组政治学科三等奖。

②2010年高考教学成绩获奖情况

曾勇翔老师所任文科综合学科教学成绩显著,荣获一级普通高中组二等奖。

3.学校高考成绩集体奖方面。

学校市级课题研究的展开有力地推动了高三学生的高考竞争力,在2010年高考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上思中学在2010年高考中荣获防城港市普通高中本科上线率第一名。

4.省级校本教研获奖方面。

多个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使得学校科研氛围日渐浓厚,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认可,2010年11月在南宁三中隆重举行的广西校本教研表彰会上,我校荣获2010年广西校本教研先进单位。

(四)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课如何有效提高德育实效性,这是目前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共同要求,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

1.有效处理了教学和德育的关系。

政治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德育的特殊形式。政治课加强德育,既要考虑德育目标和学生思想实际,又要考虑教材的知识体系。课题组老师正确处理了知识教学与加强德育的关系,充分发挥教材的德育优势,利用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把政治课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紧贴社会“热点”,增强德育实效。

社会热点是社会和学生十分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既是社会重点,又是社会敏感点。对社会热点问题在政治课上解释透了,学生信服,会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课题组从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紧贴时代,进行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党内的个别腐败现象是政治课进行德育教育的一大难题,也是社会的一大热点。政治课要从正面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教育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但社会上、权钱交易、敲诈勒索、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却又影响着正面教育的德育效果。政治课必须在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传统与开放的矛盾中,紧贴社会实际,选择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运用教材的原理去引导学生克服错误思想认识。

(2)加强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政治课不仅要进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教育,更要重视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但一部分中学生却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讲粗口话、抽烟喝酒、打架闹事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因此,课题组老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3)把德育寓于政治教学各个环节,做到德育系列化。

政治课教学是由备课、上课、辅导等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要提高政治课的德育实效必须把德育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做到经常化、系列化。第一,备课环节。课题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去安排德育内容,把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去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从正面入手提高觉悟,明辨是非。第二,上课环节。在课堂上,课题组教师结合时政热点、挖掘时政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比如: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绝大部分国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GDp总量不断下降,国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然而,我国果断采取了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等有效措施,使我国迅速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果,这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教师挖掘这样的德育资源对学生及时开展思想教育,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第三,课外辅导。在课外辅导中把德育寓于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中,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为此,课题组的教师通过组织社会调查,举办各种讲座,开展政治小论文评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五、启示与思考

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的实现途径是教学策略,核心是实效性。课题组成员主要从构建“五合一”讲学案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等教学策略全面开展课题研究,虽然在提高学生的政治科学习成绩,优化学生行为养成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教学策略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专业术语,学界对教学实效性的认知也往往不尽相同,特别是政治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的实效性问题更是一个难题。

课题组的研究自始至终都得到防城港市教研室领导、上思县教研室和上思中学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学生的密切配合,从而有效推进了课题研究进程,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这有力说明领导重视、师生参与度高是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课题研究只是一个良好开端,而不是一个终点,课题组在今后的政治科教学实践中还需艰苦探索,把课题研究成果运用于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并不断地加以完善,努力形成适合山区中学特色的政治教学策略,进而不断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山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本课题研究的负责人是广西上思县上思中学曾勇翔老师)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卢少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4]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5]闰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江绍伦.课堂教学心理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

[7]林崇德主编,张奇著.当代学习心理学丛书―学习规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篇8

一、影响体育有效教学的因素

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我总结归纳出以下因素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效果。

1、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使体育教学变味了。在“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口号的影响下,一些体育课上成了“玩耍课”。一节课游戏占了绝大部分时间,而把体育教学根本的东西,即运动技能的教学丢到一边。

2、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然而,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体育课只要是能迎合学生的兴趣就行。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时,教师基本不参与、不引导,使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3、只求表面的热闹,忽视体育教学的实践。很多老师为使课得到好评,授课中采取了拙劣办法是:教学内容少一点、难度低一点、形式活一点、花样多一点。这种“热闹”和“精彩”的背后,却是华而不实。

二、改进体育有效教学的措施

1、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再则要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2、教学目标要恰如其分。一节课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是导致体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各种形式主义的一个直接原因。如果学生对教学要求大多模糊不清,一堂课学下来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因此教学目标必须科学合理,制定时要明确而具体,便于操作、便于检阅,让人一目了然,也便于观摩者在观摩时知道学生到底有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灵魂,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

3、教学内容要合理精选。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实效性的内容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等,教学时将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练习时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篇9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具有严谨怀疑精神及可塑性较强的群体,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指引关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影响着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而思政教育正是引领大学生培养正确价值观及道德规范、提升思想素质的法宝。思政教育使得大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以清醒、严谨的思想武装头脑,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认可较高,符合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思政教育意义重大。近年来,思政教育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方法上都取得较大的突破,其效果也较为显著。但由于当下国际形势发展日新月异,国内也已经和正在历经各种改革,种种新形势给思政教育提出新要求,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当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还存在诸如思想层面上淡漠、理论脱离实践等各种不一而足的问题。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掌握技能、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应有效发挥其潜移默化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心骨角色。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精神主要强调应加强和提升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未来接班人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思想政治水平。毋庸置疑,这与我国科教兴国及人才兴国的战略目标是无缝接轨的。近年来各大高校在探索如何落实中央的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举措上取得较大进步,总体上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但其仍在存在不容忽视的、影响思政教育系统工程的瓶颈问题亟需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一)思想上不重视

部分高校的学生未能认清思政教育对于指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进而影响学生成长成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战略意义,未能从内心上真正接受思政教育,对思政教育采取较为淡漠的态度。事实上,还存在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思政教育的知识掌握不充分。思想上的漠视导致无法有效规划思政教育具体工作的开展,未能形成系统的组织规范,在具体工作开展呈现零散与片面性,缺乏必要的实践基地,资源有限,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无法保证学生受到系统且长期的规范熏陶。

(二)理论严重脱离实践

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局限于书本,严重脱离实践,知行不合一。思政教育显得尤为空洞,一味地理论说教而未能教会学生如何将理论转换为生产力的本领和能力,未能传授学生如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无法胜任多元文化、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此缺乏实践支撑的理论必然引起学生的反胃,无从依附而导致目的落空。

二、发挥课堂教学在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心骨作用

(一)课堂教学的作用

在当前传统模式下,虽然精英教育、少数人的教育等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也相继面世,但课堂仍是学生汲取知识、掌握技能的主阵地,也是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具有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如针对性强,成本低廉,能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授课方式也较灵活,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尤为显著。[1]具体体现为:一是课堂教学能围绕学生个性及心理特点,有效针对学生需求开展教学;二是课堂教学容易开展,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占据重要领地,形式灵活,对学生关注重视的话题教师可适当多讲解,能及时解决学生心中困惑及所遇困难,增进师生良性互动,培养学生擅于思考与勤于实践检验的能力和习惯,课堂教学是一项有意注意的活动,目的性较强,因而其实效性也较佳。三是课堂教学能有效发挥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吸收知识的主要渠道来自于教师的传授,其可感,具较大可信度。教师优良的品格、广博的知识体系及敬业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学生,其身体力行也在润物细无声中教诲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二)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相通性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在思政教育占据主阵地的领地,发挥课堂的优势正是当下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程的有效出路,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思政教育系统中的“统帅”,该课程涵盖了先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有效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培养学生优秀的素质理念及贯彻认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形势与政策这门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部分,有助于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及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党的方针路线,坚定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业。

大学语文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也是举重若轻。任何优秀的作品无一不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大学语文在增强大学生文化素养同时,也塑造其正确价值理念,激发学生拳拳爱国之心,潜移默化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2]

哲学社会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具有明确的意识性,提供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人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武器。其扮演的角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相通的,应有效发挥哲学社会课程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科学发展规律之导航作用。

三、课堂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锻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思政课堂的主体资源,是按照思政教育的具体课程要求,实际担负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政素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攀登知识高峰、获取不同知识认知的组织者及具体实施者,在学生成长成才中扮演重要引路者和导航者的关键角色,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道德水平的重要保证,师资水平的提高是我们需长期牢牢把握、关注的重大课题。思政教育教师在全部思政教育实践主体资源中的地位举重若轻、重中之重,是实践的一线工作者,是思政教育系统工程的根本力量,关乎思政教育的成败,务必高度重视对思政教育师资水平的深入锻造。一名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应当拥有广博的科学知识、掌握系统的思政知识体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孜孜不倦的探索意识,还应当具有敬业奉献的精神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以情动人、以理晓人,才能积极投身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伟大教育事业,急学生所急,思学生所思,才能潜移默化影响、改造学生。其不仅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纳取,更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及完美人格。一言以蔽之,一名优秀的思政教师不仅要知悉如何“教学”,更要懂得如何“育人”,而且这个过程是持久的、有始有终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

(二)科学编排教材及课堂教学内容

教材的科学编写及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选取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切实围绕学生的个性及心理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而有的放矢地编写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才能赢得学生的青睐,赢得学生的认可与重视,继而才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潮,其教学预期才可达到。教材内容应当精心编写,而教学内容不应当是空洞乏味的,而应当是“接地气”的,不应当是一味说教,而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接轨,其应当能有效解决实际操作困难的,或能实效性提供方法论的。

另外在课程具体教学当中,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哲学社会课程、大学语文等多门课程在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系统性作用。首先是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形势与教育课的主心骨作用,要从思想高度上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深刻认识该课程的学科地位和课程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程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统帅作用,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得大学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奋发有为、务实进取、更为强烈的竞争意识,且抱有正确的主流价值理念、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持有较高的认可度,因此高校应当有意识地增加其课时总量及学分设置,以直接或间接引起学生关注。二是深入认识哲学社会课程担负的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角色。与自然科学更直接转化为生产技术与生产力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规律中也不可或缺,其通过为人类提供正确可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供应”人文支撑及精神力量,旨在推动人类认识和改变社会、促进社会不断朝前发展,故其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高校应深刻认识哲学社会课程在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意义,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这门课程,力求实现该门课程在以正确的理论武装社会主义建设未来接班人的头脑、以科学的理念指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炬者的中坚作用。再者,也要注重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及增强学生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其思政水平的重要职责。[3]最后是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门课程共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贯彻思政教育于各个环节始终,保证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地联系新情况新形势而传授大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及科学精神,实现课堂教学不但成本低廉,容易开展,且效果显著,在润物细无声中长期、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觉悟等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体育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篇10

关键词:小学体育;口令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401-01

口令在体育教学中具有目标明晰、内容精要、语言凝练的特征,可以使学生心理、情感和课堂教学氛围产生良好的变化,提高学生接受体育知识和掌握运动技能的水平。新课程强调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均获得发展,强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这种背景下,改革传统的体育口令教学势在必行。

1.认识口令教学

1.1口令及其作用。"三分动作,七分口令",作为小学体育课堂不可或缺的口令教学,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好探索。只有充分认识口令在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兴趣,调整课堂教学氛围和提高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实现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并与时俱进地遵循新课程理念进行必要改革,才能发挥它应用的作用,使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迈向一个新台阶。

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最常见的问题是技能行动作的错误,而要纠正小学生的这个错误,用一般的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将这个动作拆分成若干个要点,然后配以相应的口令。这种方式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我们能够在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组织、反思等方面,都能重视口令教学的作用,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2口令教学分类及其运用。整体来说,体育教学中的"口令"一般可以区分为"预令、动令和无预令口令"三种。预令,主要是提示动作的预备、准备,如"向后--转"中的"向后"即为预令;动令主要是明晰动作的内容,常常是动词,如"向前--看"中的"看"字,这个动词揭示了这个口令的的指令与行动信号。无预令口令主要是指能够同时表示行动的内容以及号令,比如立正、稍息等。根据体育教学的内容,我们将口令分为:队列口令、体操口令、数字口令、武术口令以及信号口令五个类别。根据口令节奏以及语气的差异,我们还可以将体育口令分为:短促口令、断续口令、连续口令和复合口令等五种。

体育教学的理论都是从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来,如果将口令按照各种体育课堂教学的的不同特性区分,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出口令在体育中的功用,能够针对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运用方式。这一思想也更加符合新课程小学体育教学理念。笔者在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依据这一思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口令依次分为:队列口令、基本体操口令、数字口令、武术口令、信号口令;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

在具体的教学运用中,我们有三点感受比较深刻:(1)体育课堂上,队形的集合与变化都要通过口令来实现。(2)口令贯穿课堂教学全程。不仅在常规运动项目教学中使用,在舞蹈项等相关目训练中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3)采用分解教学法进行教学,口令的灵活使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在太极拳教学中,口令节奏的控制能够形象地传达出太极拳的行云流水。

2.小学体育口令教学现状及其不足

口令教学因为它的简单实用,易见效果等特性,深受广大体育教师钟爱。在老师们得共同努力和实践下,口令教学强化了体育训练效果,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就小学体育课堂来说,小学生从口令教学中感受到了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的美丽,自信心和合作意识、能力都得到了加强。总体来说,口令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以新课程理念来衡量,它还有许多地方需要革新。

2.1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单调,导致了口令教学的单调乏味。小学体育课程因为在地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极其有限,教学内容相对显得单一,与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相比,难免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体育训练内容基本都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相应的口令教学在听觉上也产生了一种疲劳,神经处于一种麻木状态。加上有些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上缺乏创新精神,使用口令教学也多半是因循守旧,使口令教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不规范的表述,使小学生在体育老师的口令面前很是茫然。有相当的小学体育教师对小学体育的基本内容重视不够,口令的表述常常很不严密,很不规范,如经常将"两臂侧平举"错误表述为"两手侧平举"等。不规范口令的随意表述,让学生在教师的口令面前无以适从,茫然无措。长此以往,口令教学只能在低效、无效的境况中徘徊。

2.3口令的滥用或随意性,使得口令教学难以凸显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影响学生体育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3.小学体育口令教学革新方略

小学体育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因素都要在"三维目标"上有所促进;口令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必然导致学生上课延时、纪律散漫、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等结果。因此,要想真正落实体育新课程理念,必须重新认识口令教学的重要性,不断革新小学体育口令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为此,笔者在这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从内容和形式上丰富口令教学。口令教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动作,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在这个目标之下,口令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实现丰富多彩。例如,在形体项目之类的教学中,就可以变换口令方式,由原来单一的"1、2、3、4"改变为结合音乐的节奏,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一般的运动项目教学中,都可以在遵循基础口令的前提下,为简单的教学内容设计新颖、适用的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