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十篇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十篇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2:30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质量

多媒体集动画、声音、色彩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特征,使学生清晰地感知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念与思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往往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强调知识的传授,而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状态,造成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现象,不利于小学数学的发展。再者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基于此种现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模式树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为基础,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认识24时计时法”时,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小明一家与小丽一家在寒假约定一起到上海游玩,在前一天晚上通了电话:小明一家买了第二天7点的飞机票,约小丽一家去飞机场等。可是等到第二天,小丽一家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小明一家,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确切地感知中品味数学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通过思考开始纷纷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小明一家睡过了吧。”有的学生认为:他们说的七点是不一样的,之后学生又陷入思考。这时教师再进行新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24时的计算方法。

二、多媒体的运用将抽象、复杂的问题变为具象、简单的知识

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抽象、枯燥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有些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甚至厌恶数学学习。基于此种教学现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感性的认知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运用生活中的问题与现象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并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欲,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而富有趣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让学生一起为新年倒计时,大家在大声地喊5、4、3、2、1,并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时钟的变化,引导学生一起倒数。之后,问学生我们刚刚喊的数字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呢?从而为学生引出新课,引导学生对秒针进行认识。

三、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提升了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数学的理念、思想、方法等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数学教学最优化,提升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全面感受数学知识,拓展教学的宽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的精确值,以及圆周率的出现对于现代数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拓宽学生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再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国钱币的发展史,让学生认识与了解中国的货币在古代是怎样的形态,感受夏商时的海贝、商代晚期的金属币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刀币、文铜币、金版以及孔圆钱等货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等。拓展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此外,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师在备课时接触的教学理念、方法以及教学内容都得到了丰富与发展,对于教师进行自我学习与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有助于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促进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让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可以囊括更加丰富的方法、策略以及数学知识,并且数学知识的展示方法更加具象、生动,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有效性。

作者:张秀华单位:重庆市涪陵区荔枝希望小学校

参考文献: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篇2

关键词:多媒体;中专数学教学;运用;优势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则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一、多媒体在中专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多媒体教学就是指计算机把声音、图像、语言、文字等综合处理和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通过人工处理呈现整个教学内容的一种方式。多媒体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中专数学的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和授课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

1.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视觉和听觉效果良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运用多媒体授课效率比较高

在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多媒体就可以迎刃而解。比如:几何中的一些立体图形,由于线条比较多,用手工的办法做出来就会比较难看,或者是模糊不清,如果利用多媒体在空间中播放就会非常直观,利于学生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3.多媒体的运用对学生的知识巩固也有帮助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一般把所讲授的知识写在黑板上,到下一节课时就擦去了,有些学生记不下来。而多媒体就不一样,它是长时间保留着的,学生能够对不理解或者还有疑惑的问题再进行研究。因此,多媒体的运用,既方便了知识的重现,也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多媒体在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mathematic软件的运用

在知识和科技同步的时代里,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mathematic软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图形、符号演算和数值计算。在图形的制作过程中,它的拼合、组装、美观等能力比较强;在符号计算和数值计算中,计算速度和数值的庞大都无法阻止它的运算结果。通过这些可以看出,mathematic软件的工作效率是非常高的。

2.几何画板的运用

几何画板能够动态地显示出几何对象的位置和运行的规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探索的几何环境,是数学教师制作课件最好的辅助工具。几何画板的运用,能使操作过程变得简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excel软件的运用

目前,市场上对会制作excel电子表格的人才需求量很大。电子表格具有很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和分析功能。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如果将excel和powerpoint相结合,那样效果会更好,而且可以准确快速地制作出图像,计算值差也比较精确,容易理解,这样就增加了教学课件的直观性。

4.三维绘图软件的运用

三维软件主要是指autoCaD的运用,它的运用能完善图形的绘制、编辑、二次开发和进行用户定制。在中专数学课上,应用三维软件能使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内容更直观,使学生更易理解,对较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三、在中专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把书本知识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性;二是要以“以人为本”的原则来教学,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三是教学课件要结合数学书本知识来设置,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本上;四是中专数学课的逻辑性比较强,在对难度比较大的公式推理过程中,尽量运用板书,以便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

多媒体在中专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坚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多媒体在教学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明.计算机技术与数学课程联合探索[J].多媒体时代,2003,(07).

[2]钟华,屠丽芳.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01).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篇3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02

1前言

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使更多的数学教学内容可以被包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所提供的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数学学习。多媒体应用下的数学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情绪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许多初中数学教学没有重视起多媒体的积极作用,依然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成效的提高。因此,笔者选择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2利用多媒体,促进概念教学形象化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因此,许多初中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认为数学概念很难理解。概念是一个较为基础的思维单位,要使初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就必然要引导学生对每一个数学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概论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从感性与理性的角度对数学概念进行分析与理解。但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过于关注从理性角度进行概念教学,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条件注定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学生无法从感性的角度对数学概念进行分析,会越学越糊涂。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利用,让教师进行生动形象的图形制作,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利用直观与形象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个性记住概念的特点,对数学概念进行物化。

比如,在学习有关轴对称的概念时,让学生明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单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明确概念内容的。但在利用多媒体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对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图片进行呈现,将图形的对称轴进行标明。在形象化的图形配合下,教师的讲解可以得以简化,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所以说,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利用可以使许多问题得以轻松解决,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利用多媒体,促进数学学习兴趣化

兴趣对于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经常会成为课堂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教师在讲台上自顾自地讲解着,而学生则没有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都有负面影响。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与枯燥性,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不尽相符,所以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根本不能满足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而多媒体的出现以及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利用,使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教师对多媒体进行有效利用,可以让初中数学教学从“要学生学”转变到“学生要学”的局面。

比如,在讲解有关多姿多彩的图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图形的相关图片,也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些与图形相关的动画故事,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学习内容上。这样,多媒体就成为了活跃初中数学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大大激发了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利用多媒体,促进数学学习自主化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培养项目,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提高与应用,可以使数学教学的效率快速提高。利用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新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实现自主发展,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掌握速度与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课件放在一个公共的网络平台上,让学生在课下可以进行自主下载与学习,对课堂上没有能够正确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学习。另外,学生也可以利用校园网对数学知识体系进行了解,完成教师规定的数学练习以及数学作业。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加强网络技术使用技能,利用网络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便利。

比如,在讲解有关一次函数的知识时,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课堂教学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明白函数的意义。在课前,教师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精心的制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一次函数知识体系;课后,教师将课件置于公共网络空间上,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针对一次函数,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找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归纳总结性的作业,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与自主探究,因此,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快速提高。

5利用多媒体,促进数学教学创新化

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抽象化与严密化,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对数学知识进行传递,更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对于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活动的创新有着积极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促进学生找到主人翁地位、提高数学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都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产生影响。

比如,在讲解有关几何的相关知识时,初中学生的空间立体感不强,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不同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明确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不足。教师可以利用软件对图形进行随意的剪裁与移动,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图形的转换关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会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6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意在对学生的形象与抽象思维、创新能力等进行有效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学活动也会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而多媒体的运用打破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僵局。

(吉林省东丰县横道河镇和平中学,吉林东丰136314)

参考文献:

[1]张书明.谈现代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3(11):214.

[2]杨光树.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必要性[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1):196―197.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篇4

用在各行各业,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这个领域中亦是如此,一旦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与高中相比,因为升学压力还不是特别大,所以很多老师往往安于现状,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带着圆规、三角尺、教材这些有关数学课的物品,纯粹地只是给学生讲解知识。他们只是把教材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只要让学生记住课堂所学内容就可以了,而根本不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的课

堂,实在是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针对当前初中学校数学学科的这种教学现状,应该采取具体的措施改变这种情况,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方法就像一束曙光射进了数学课堂。老师应当把信息技术主动融合到数学教学中,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先进平

台,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学校数学教学的整合,让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为数学学科服务,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初中生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年龄阶段,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么幼稚,不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当然也没有高中生的那种觉悟,还不是很明白要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所以,他们对于学习还是懵懵懂懂的。而数学,作为一门主科,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生必须要学好数学。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融合多媒体技术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从中获益呢?这就成为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1.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其他的就会很简单,对于枯燥无味的数学而言,要学生对它感兴趣是很难的,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按照教学大纲,单纯地说教,这样只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衰减,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则是采用图文并茂、能动会变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初中生都会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老师在给学生讲授这节课的内容时,就可以先播放一段龟兔赛跑的动画,假设乌龟每小时跑2米,兔子每小时跑40米,兔子跑完整段路程需要1.5小时,问这段路程共多少米?乌龟跑完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很容易就能解答这道题,而且因为有具体的形象动画,能够引人入胜,对于接下去的课堂,老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心,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给他们讲解知识。

2.运用多媒体技术,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课本上的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学习数学,就要加强它与生活的联系,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而且,毕竟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发挥它的价值,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所以,老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感知身边的数学,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给学生讲“概率”这一知识时,就可以在网上搜索关于的一些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而且运用的就是有关“概率”的知识,通过这种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因为接近生活,学生对它就有了一种亲切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之美。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篇5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未知欲。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未知欲对孩子自觉参与学习的效度,使他通过不断地学习,得到进步与发展,甚至还可以使之步入科学的殿堂。由此可见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未知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数学教学显得尤为突出。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进行说教式的教学,.学生易产生疲劳、乏味感,有时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于一体,通过色彩鲜艳的图画,生动活泼的形式,优美动听的声音,刺激发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未知欲,促使学生去思维、去发现。例如:学习“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爱动物、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动物王国举行赛跑比赛的情境,学生很感兴趣,很专注。在情境中让学生猜测“谁会跑在最前面,谁跑在后面呢?”在学生急切想验证自己的猜测时,教师在上面出示了每个动物跑的米数,学生立即就对这些数进行比较大小。学生在主动探究比较数的大小方法基础上验证自己的答案,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品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如学习“时、分的认识”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各式各样,正在走动的表画面,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不等我张口,就脱口而出:“钟、表!”我赶紧问:“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时间!”这时揭题,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思维也活跃起来。再如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时,先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各种车辆开进停车场的情境,在这一情境下让学生从自己的认知出发,说说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学生了解了停车场里有几种车辆,每种车辆各有多少,顺理成章地引入数据整理的概念。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自觉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运用多媒体呈现教学过程。降低教学难度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篇6

关键词 多媒体应用 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中技术含量越来越丰富。以电脑为核心的新教育技术的应用更新了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形式。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电教手段的使用越来越理性化,不再是以往那种单纯地追求“时尚”,片面地营造课堂的“华丽”,而是趋向于电教手段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推动力量。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由于电教媒体的参与而使课堂教学更精彩呢?下面就多媒体辅助教学谈几点浅见:

一、多媒体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壳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同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这样即使学生的思维随着动手操作活动而展开,又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例如。“分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初次学习分数有一定的困难。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先运用“媒体演示”,出示4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得多少个?2个苹果呢?1个苹果呢?这样引出1/2;再引导学生把准备好的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的纸片折一折,要求使两部分同样多,然后把这些纸片沿着折痕剪开,能完全重合,这样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观察每份是整个纸片的1/2,再把正方形的纸片平均折成4份,分别涂上其中的1份、2份、5份,认识涂色部分分别有几个1/4。这样的操作活动,步骤清楚,要求明确,重点突出,优化了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

二、多媒体能充分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

小学生是直观感性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媒体演示,可以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通过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动与静、整体与部分、外表与内观等多方面的相互转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均能清晰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形成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是由长方体体积转化而来的,我利用动画先将圆柱体等分成许多小块,然后又将这些小块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从而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三、多媒体能培养学生创新灵活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最佳途径。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与一个人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判断、推理、抽象、概括,比较、辨析等,而且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割补”和“平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这些方面恰恰存在一定的差异,怎样实现学生认知上的统一呢?我们在教学时。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协助下,帮助学生的认知达到统一。在动态演示的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想到了多种计算公式。

正是有了多媒体课件的点拨,才开启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他们的眼界放宽了,思维活跃了,课堂教学中才有了学生精彩的表现。

四、多媒体能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恰当地运用课件演示,准确把握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契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题意,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例如,讲“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较为困难,往往和自然数“1”混为一谈。为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我制作了大量的课件:一个长方形,一篮苹果,一些花朵等一一演示,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真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体会到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等,知道了单位“1”的内涵和外延。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篇7

一、运用媒体的艺术性优势,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由有趣一一乐趣~一志趣逐级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则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认为老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因此,思想容易开小差,使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教学媒体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所接受的信息,信息的传递方式适合学生的口味,学生就容易接受,兴趣就浓。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很好地把握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这个教学工具,最大限度的为学生传递更容易接受的信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多的聪明才智。

二、发挥媒体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1、用趣味性优势,创设问题情境,增添课堂魅力。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而教学媒体创设问题形象化、明确化,容易将新知与旧知或各知识点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教学媒体使学生真正拥有发展他们想法的机会,使学生驰骋奔腾的思维有了充分的展示空间。运用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为师生的交流提供共同经验,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想象、表达能力、学习活动,变强迫性教学为诱导思维式教学,极力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以直观、形象性优势,建立清晰表象,优化知识的形成过程。表象是思维想象的依据,能否在学生的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几何形体知识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掌握一些作图的方法,常规教学中,教师常用三角板、圆规等教具在黑板上的板演,但由于受到教师的手、粉笔或视角的不同而形成视觉阻碍。在制作课件时,将这部分内容均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使模拟作图过程或其它知识点的讲授,既不受视觉阻碍,又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为教学过程的进一步深入埋下伏笔。教学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发展过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刺激学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乐于接受,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借深刻性优势,减缓思辨难度,突破教学难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人脑的延伸。它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静与动、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的认知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通过向学生展开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的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辨的困难;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联想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尤其是七年级几何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不能用严谨、科学的推理讲解清楚,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感知体会,因此,有些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篇8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123-01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农村学校在采取教学光盘播放、计算机教室等模式的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实行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以其更富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容量大等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乐用,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一节课是否有兴趣学,直接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对于知识的渴求,不再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出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集中精神,这样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计》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先用多媒体出示小朋友们喜欢的几种可爱的卡通小动物:小老虎、小狗、小兔、小乌龟,这些小动物快乐的玩耍,这时问学生:你最喜欢这几种小动物的哪一种?学生们看见可爱的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积极回答,老师接着问道:怎样知道喜欢哪一种小动物的同学最多呢?从而引出课题――统计。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欲望,迅速把学生带到学习的内容中去。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让教材中内容“动”起来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让静态知识动态化,让书上那些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一年级上册教材,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教材中有两幅画,左边一幅图中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3只,右边图中湖里有5只天鹅,有2只正飞走。学生虽然可以根据每幅图列出一个算式来,但很多学生不能把两幅静态的图联系在一起,列出混合算式。老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利用动画把两幅图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故事,学生就能根据连续的动画明白两幅图之间的联系,列出4+3-2的综合算式。借助多媒体的色彩、声音、动画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展现知识的演化过程

运用多媒体可以清楚明白的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并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25-7时,首先用媒体课件显示两捆和5根小棒的画面,怎样减去7根小棒呢?学生思考后,师用课件显示把一捆小棒拆开和5根小棒合在一起,共15根小棒去掉7根小棒,等于18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准备小棒与课件显示的同时操作,亲眼目睹整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关键就是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一当十,加上个位再减。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借助于观察、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增加教学容量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篇9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数学教学;教学改革;整合;反思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基于数学的特点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有利于呈现过程,突出重点、难点;3.有利于揭示规律、拓展内容、发展学生思维;4.有利于扩充信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过程中存在的弊病

1.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设计课件时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知识服务的宗旨,滥用动画,盲目添加大量的声效、图像,课件设计得很花哨。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华丽繁复的场景给吸引,看似在积极认真听课,实际上反而对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

2.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教师只是把预先设计好的课件逐一播放,出现教师在讲解课件的怪现象。而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多媒体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三、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数学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数学科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帮助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2.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变辅教为辅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置上,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所以,课件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视觉、听觉要合理搭配,声音和画面要精选,以免干扰学生的视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我们一定要明确,多媒体应用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只是通过这一手段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不能把多媒体的应用作为目的,应避免生硬地把多媒体的手段安插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某些需及时交流师生思想情感的互动过程中还应考虑避免多媒体的干扰,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不能够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的。因此,我们不能把课件制作流于形式,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只会适得其反。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以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为基础。目前,我们的许多教师只是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外衣下,把原来的黑板粉笔换成了屏幕,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课件内。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被灌输的对象。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关键在于使教师拥有先进的现代教学思想理念,并使之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下,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计正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J].网络科技时代,2007.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篇10

一、体验情感激发欲望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应给学生以情感体验,利用计算机创设教学情境,可让学生对有关数学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有接触这些信息的强烈愿望,产生积极参与活动、直观数学活动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里,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手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提出问题激发疑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首先要学生产生问题。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产生问题,而利用计算机创设教学情境,会使学生有更深的体验、更高的兴趣,从而更容易提出问题。

例如:在讲授特殊三角函数的运算时,可用“z十z”智能教育平台软件,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提出问题或自己出题,自己来解答,这样学生在自编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独创性和深刻性得到培养,同时教师可以“z十z”智能教育平台相关软件在课堂上设计问题串,让学生解决有层次性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激疑”精神,有利于培养其纵向思维的能力。

三、展现过程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动态情境,以色彩鲜明、活动的画面把书本上一些静止画面内容展现出米,变抽象为直观,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四、开拓思维实现创造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便可以及时把信息传递给学生,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倒如:在讲授“二次函数性质”时的课件设计了函数移动的画面,让学生归纳出二次函数性质,在提高了学生判断能力的同时,又增加了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