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质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7:03

创新素质的特征篇1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文章从创新型人才概念与特征的理论综述出发,应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联邦快递公司总裁弗雷德·史密斯及其中国区总裁陈嘉良这两位企业领军人物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对两位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素质特征进行了深入挖掘,提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创新和实践能力、乐观积极的态度、关心帮助别人、灵活敏捷的思维、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六个方面的素质特征。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得出的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主要素质特征,本文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扎根理论素质特征

引言

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关键。了解和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本文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探究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为目标,在对国内外创新型人才概念和特征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联邦快递的创始人弗雷德·史密斯和其中国区总裁陈嘉良为例,通过对两位杰出的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征和基本素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借助扎根理论方法,寻找和发现创新型人才所共有的关键性素质特征,从而为构建创新型人才特征理论进行积极的探索,为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具体方法指导。

文献综述

(一)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概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6月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人才的定义进行了阐释: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新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素质层次较高的那一部分人,是指杰出的、优秀的人力资源。创新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能进行创新性劳动,在某个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对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与纲要内容具有一致性,国内关于创新型人才定义的研究,涉及创新素质、创新成果及创造力三个方面。曾红从创新素质角度提出,创新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创造性思维,又同时具有完善自我实现目标并且目标被社会与他人接纳的人;胡晓红则侧重强调创新成果,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备强烈的机遇意识、问题意识、能够自觉主动地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对新事物、新问题做出新解释、新回答,提出新方法、新方案的人。冷余生则强调创造力,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概念,国外学者一般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界定。一般认为,国外关于创新型人才概念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吉尔福特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的问世开始。之后,创新型人才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美国《创新杂志》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定义是: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并能将其付诸实践,取得新成果的人。

(二)创新型人才的特征

关于创新型人才特征的研究范畴,国内外研究相对一致,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涉及人的性格、行为、思维等多个方面。比较而言,国外学者对于创新型人才特征的研究结论更为具体和清晰,更具可测量性,国内研究结论相对抽象和概括。

国外对于创新型人才特征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吉尔福特提出了关于创新型人才的9个特征,包括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讲求理性准确性和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富有幽默感和意志品质出众。Csiksxentmihalyi描述则更为具体,他认为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充沛的经历,但通常又都是安静的休息者;聪明天真贪玩又遵守纪律;充满想象或幻想又具有根深蒂固的现实感;外向与内向并存,谦逊却又自信;某种程度上回避刻板的性格角色;反叛中又有传统;大多数人对工作充满热情却又拒绝工作;开放性和敏感性并存。

国内关于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的研究描述相对于国外研究更为抽象,更为强调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王凤科、周祖成将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意识、知识、能力和个性。王树祥认为应具有创新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和激情,富于探索精神,理论基础深厚和具有渊博的知识,开拓性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具有奇异的想象力。杨名声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创新的意识、思维、能力和人格;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及综合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型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法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强调生成的理论应该植根于所搜集的现实资料,以及资料与分析的持续互动,并且从关于现象的数据中直接建立理论。

扎根理论的主要操作程序是:在确定好研究主题后,首先是进行文献讨论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然后是根据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通过编码获取相应的概念以及主要范畴,将其串成一个故事线;最后得出结论。其中最主要的研究环节是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三个编码过程。

得出结论之后还需要对理论的扎根性进行检验,用搜集到的资料再次验证这个理论。理论扎根的过程是“保持资料与理论间来来回回的互动性,不断将来自现实世界的资料,转化成较高的抽象层次的范畴、维度与概念,并建构概念之间的关系,直到理论达到饱和为止。此外,还要再对故事线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出其中密度最大的概念,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新理论。

本文以联邦快递的创始人弗雷德·史密斯和其中国区总裁陈嘉良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联邦快递是一家著名的创新型企业,是快递行业的开创者和领头羊,用这样一个成功的创新型企业的创始人以及高级经理的具体资料分析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另一方面,史密斯和陈嘉良是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他们创新的成功使得基于他们创新实践获得的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和信赖度。因此,笔者收集了大量史密斯和陈嘉良的相关资料,将其中与创新活动与个性特征相关联的部分整理出来,利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编码分析,在编码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总结出重要的概念和范畴,并最终得出研究结论。

研究过程

(一)开放性译码

利用扎根理论方法,笔者从弗雷德·史密斯和陈嘉良的资料中分别发掘出23个核心概念,并将之归纳为11个主要范畴(C1-C11)。这11个主要范畴分别是坚强的意志、丰富的知识储备、资源利用能力、热爱工作、智慧和洞察力、梦想和远见、乐观积极的态度、创新能力、经营策略、沟通与合作、工作绩效。具体概念及范畴如表1所示。

(二)主轴译码

综合两位创新者的资料以及所得出的范畴,运用典范模型,即“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或互动的策略——结果”,将资料中各范畴联系起来。

因果条件:拥有梦想和独特的远见,并热爱自己的工作。

现象:职位不断提升,个人绩效显著。

脉络:运用灵活的战略,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关心、尊重每一个人。

中介条件:知识背景、坚强的意志、资源利用能力、智慧和洞察力、乐观积极的态度。

行动或策略: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沟通与合作。

结果:个人得到发展,取得丰硕的成果

(三)选择性译码

根据上述的开放性译码和主轴译码的分析,同时对资料的再次分析,发现可以利用个人发展过程这一核心范畴来重新组织资料中的其他范畴。围绕这一核心范畴的故事线可以概括为:受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弗雷德·史密斯在大学期间就产生了将快递“隔夜送达”的梦想:陈嘉良毕业后没有从事前景好的银行工作,而是从事了自己感兴趣的快递行业。为了实现梦想,他们运用灵活的战略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凭借自己各方面的智慧和能力以及对待事物的积极态度,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经营公司时,他们都善于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合作,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使得联邦快递公司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四)新理论的形成

通过分析提炼可以得到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主要素质特征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创新和实践能力、乐观积极的态度、关心帮助别人、灵活敏捷的思维、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六个方面。同时,可以发现,创新型人才得以成功的关键是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卓越的实践能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勇于提出问题,而且善于解决问题,并将自己的设想和创意付诸于行动;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和乐观积极的态度不断创新实践,从创新实践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另外,还应善于与别人沟通和合作,做到“知己知彼,以情动人”,用真诚和热心打动别人,能与朋友或同事和平相处,团结协助,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最后,在面对待挫折和困难时,具有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精神,能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一切困难。

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得出的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主要素质特征,本文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建议:

勤奋学习,提高知识储备。研究证明创新的成功源于大量相关知识的储备和积累,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有时甚至是跨专业的相关知识。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加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知识储备。

敢于想象,不断实践。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几乎所有新鲜事物的诞生都来源于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型人才所需具备的最为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创新得以实现的首要条件。另外,成功人士不是天生就具备超人的智慧或能力的,都是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寻求成功,所以,创新人才必须坚持创新实践。

善于沟通,团结合作。合作默契的团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力量,使每个人都能从团队中受益,并使团队创造出1+1大于2的整体力量。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团体合作精神和杰出的沟通技能,能够自觉地利用团队合力获取创新成功。

热爱工作,提高效率。任何事业,要想成功,都离不开高昂的热情和高效率的工作,对于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创新活动而言则更是如此。创新型人才应该时刻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高效率的工作作风。

态度积极,意志坚强。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创新成功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创新型人才应该自觉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以旺盛的精力和热情、钢铁般的意志和排除万难的勇气战胜困难、超越自己,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总之,依据研究发现的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本文建议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既要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拓宽创新人才的知识视野;又要注重培养崇高的理想、乐观向上的态度、丰富的人际沟通能力、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率的工作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等。只有从知识、能力以及意志品质等各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地培养和塑造创新型人才,才能培养出既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又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RoYDD.personalitymodeloffineartists[J].CreativityresearchJournal,1996,9(4)

2.JeffreyH.Dyer,HalB.Gregersen,Claytonm.Christensen,theinnovator’sDna[J].HarvardBusinessReview,2009(12)

3.GuilfordJ.p.Cognitivestyles:whatarethey?[J].educationalandpsychologicalmeasurement,1980(40)

4.StuartRussel,peternorvig.artificialintelligence—amodernapproach(Secondedition)[m].prenticeHall,2003

5.JimHenry.theFactorsinfluencingCreativityinCreativepeople[D].theUniversityofalberta,2003

6.Strauss,a.andJ.Corbin.Groundedtheorymethodology-anoverview,innorman,K.D.andS.L.Yvonnaeds.HandbookofQualitativeResearch[m].Sagepublications,1994.23

7.BarneyGlaser.BasicofGroundedtheoryanalysis[m].millValley,Ca:Sociologypress,1992.15

8.檀明山.赢在创新—创新改变企业[m].团结出版社,2006

9.杨茂森.创新型人才的六大特征[J].中国人才,2006(13)

10.赵群.日本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带给我国的启示与思考[J].物流科技,2008(2)

11.赵永波.创新型人才的心智特征研究[J].青春岁月,2012(8)

12.[美]佛兰克著.武立东等译.联邦快递的生意经—伟大的企业是这样诞生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3.璐瑜,陈嘉良.自信源于自我认知[J].英才,2011(8)

14.刘扬.陈嘉良像乔布斯一样“百变”[J].数字商业时代,2010(15)

15.孔文轩.沟通世界:促进中国快递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美国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先生访谈录[J].综合运输,2008(5)

16.王宏祥,曾红.面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4)

17.廖声丰,胡晓红.浅谈建国以来人的全面理论的创新[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6)

18.冷余生.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创新素质的特征篇2

关键词优秀高职学生素质特征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8.003

QualityFeaturesofoutstandingVocationalCollege

StudentsandtrainingStrategy

ZHanGHui,GaoYuan

(CollegeofBusiness,YunnanUniversityofBusinessmanagement,Kunming,Yunnan650106)

abstractthispaperthroughavarietyofmethodsofliterature,questionnaire,frequencyanalysismethodtostudytheYunna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VocationalStudentsneedtohavedevelopedexcellentprofessionalqualities,abilityandquality,personalityandideologicalquality,andforfourqualityfeaturesitemsmadeoutstandingvocationalstudentstrainseveralmeasureswithaviewtotrainmoretalentsmarket.

Keywordsoutstanding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qualityfeatures;trainingstrategy

1研究背景

2014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要十分重视,并加快其快速发展。也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并大有作为,要通过不断改革把职业教育办得更好,做得更大,让现代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取得更大更好发展。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发展。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2491所,高职(专科)院校1321所,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3%,高职(专科)招生260.8万人,占到普通高校招生总人数的37.6%,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愈发凸显。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如何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职优秀人才,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优秀高职学生素质特征,并在素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培养措施,为高职教育优秀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作用。

2概念界定

麦克利兰认为素质是个体的基本特性,它与高效率的学习和工作业绩密切联系,并且可以测量,并将素质分为:动机、个性特征、自我认知、知识、技能。本文将素质定义为:个体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各种特征的总称,这种特征可以被测量并且与高效率的学习和工作密切联系。赵阿华(2008)认为高职学生的素质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基本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肖润花(2013)认为高职学生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职业素养,分别是思想素养、心理素养、专业素养、行为素养和社交素养。许家琴(2013)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与人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毛尚华(2013)将高职学生素质评价指标分为思想品德、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基本能力、身体心理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赵玉霞(2014)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指标包括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以上研究提出了高职学生素质模型建构的方法和思路,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研究,本研究将弥补这一不足,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优秀高职学生素质进行科学的调查,由此建立优秀高职学生素质特征模型,并提出相应培养对策。

3优秀高职学生素质特征分析

3.1优秀高职学生素质特征研究过程

在万方数据库上以“优秀高职学生”为关键词,搜索近年来的学术论文,以“素质”、“特征”等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搜索到有关优秀高职学生素质特征的论文55篇。阅读文献并提炼论文中有关优秀高职学生的素质特征,归纳出69种素质特征。其中,频数排在前十二位的素质特征分别是:专业技能、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学习能力、专业知识、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人际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责任心、诚实守信。

在搜索文献的同时,对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要求被调查者至少填写优秀高职学生三种以上的素质特征。开放式问卷发放3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其中教师卷30份,学生卷216份,对收集到的素质特征进行统计,总结出了133种素质特征。频数排前十二位的素质特征分别是:尊敬师长、人际交往能力、专业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技能、责任心、道德品质、积极进取、团队合作、诚实守信、讲文明、创新能力。

将文献和开放式问卷总结出的素质特征频数进行汇总并归类。参照国外学者麦克利兰(1973)的素质模型以及国内学者赵阿华(2008)、毛尚华(2013)、肖润花(2013)等关于高职学生素质特征的研究成果,初步提出了优秀高职学生素质特征至少应具备专业素质、能力素质、人格素质、思想素质这四个一级特征。

根据优秀高职学生素质特征的一级指标,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的素质特征进行合并汇总,然后按素质特征频数出现的多少和所属类别不同进行归类,构建了优秀高职学生素质特征的二级指标,最后将构建好的素质特征模型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定后,经过合并和删减,保留了优秀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12项二级素质特征指标。

3.2优秀高职学生素质特征表现

经过以上多种方法研究发现,优秀的高职学生素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一级指标方面,分别是专业素质、能力素质、人格素质和思想素质。在专业素质方面需要具备的二级特征是专业技能强和专业知识扎实;在能力素质方面需要具备的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高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在人格素质方面则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积极进取和诚实守信;在思想素质方面需要尊敬师长、道德品质高尚和心理健康。

4优秀高职学生培养对策

综上可见,一名优秀的高职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健全的人格素质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如何培养优秀高职学生的些素质,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

4.1培训优秀高职学生扎实的专业素质

培训优秀高职学生扎实的专业素质就是要求高职学生在毕业时具备较扎实知识底蕴的基础上,具有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可以从这几方面努力:首先,要配备优秀的师资队伍,师资团队必须是教学和实践方面都有丰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能给予高职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其次,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课程的设置和课时数要根据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最后,教学设施要配备齐全,并达到一定水平,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设施和实训教学设施,学校要配备现代化的课堂教学设施,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实训设施要与课堂教学和工作实际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训课程的学习能迅速掌握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本领。

4.2锻炼优秀高职学生较强的能力素质

锻炼优秀高职学生的能力素质主要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在学习方面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配备认真负责有业务能力的辅导员在学习和生活上指导和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能力素质;二是设置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教育必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专业教育应与行业的各个就业单位进行广泛的合作,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中心的方式实现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三是利用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能力锻炼,使学生适应社会要求,高职学生应充分利用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机会,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与工作相关的各种能力;四是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引导学生主动提升综合能力,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使学生在大赛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学习,加强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锻炼。

4.3铸就优秀高职学生健全的人格素质

铸就优秀高职学生健全的人格素质主要要求高职学生做事有较强的责任心,善于与人合作,学习和工作积极进取,并且能诚实守信。优秀高职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学校要为高职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格培育环境,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善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为学生人格的发展创造健康的氛围;二是提高学生人格自我塑造能力,学生应该从自身出发,通过自我塑造和自我调控使个体与社会要求相符;三是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形成稳定的人格素质,大学阶段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驿站,有职业理想并且热爱专业的高职学生,会全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中,这样的学生能体会到生活的充实和激情,相信他们的人格也会朝健全的方向发展。

4.4培养优秀高职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

培养优秀高职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主要要求学生尊敬师长,道德品质高尚,心理健康。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培养: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向。学生思想素质的养成不只局限于课堂,整个校园也是一个大课堂,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学校活动等,通过多彩的文化生活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二是增强教师人格道德魅力,带领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习惯。教师是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言传身教者,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品行,学生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规范,最后形成自己的为人处事风格,所以,教师人格道德魅力的增强,对学生良好思想习惯的养成有积极作用;三是加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思想素质。通过在高职学生群体中展开理想信念教育,让高职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高职学生。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ericanpsychologist,1973.28:1-14.

[2]赵阿华.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及实施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8):59-60.

[3]肖润花,王春凤.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探究[J].职教论坛,2013(17):56-58.

[4]许家琴.社会服务视角下的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108.

[5]毛尚华.关于高职学生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2013(2):81-82.

[6]吕荣娟.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06-108.

[7]姜秀华,郝杰,李明.创新高职学生专业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62-63.

[8]刘雪梅.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2(27):57-58.

创新素质的特征篇3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评价指标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十一五”的战略重点是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明确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未来发展目标。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并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把握“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建立一套具有客观比对性和实践操作性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科学反映城市目前的创新能力、资源条件和创新效果,把握城市创新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自20世纪初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的思想与内涵不断发展,创新理论的内容和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创新理论。

创新并不是一个单纯由技术推动的线性过程,有效的创新模式应该是多种创新主体之间的系统集成。从一项新思想的产生,到形成新技术,并进行商业应用,其间会受到知识积累、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政策法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样,城市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各方面创新,如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等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对于“创新型城市”均无统一的表述。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就是依靠人才、知识、技术、环境、资本、管理、文化等创新要素的有效聚集,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推动新知识的孕育和运用、新技术的突破及其产业化,实现经济社会更大的进步,进而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显著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并且通过新观念的传播和新制度的建设,维持和促进创新在更高的层次持续进行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体。它是一种特定的区域创新系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延伸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社会创新等,同时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创新型城市的基本要素包括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资金等;创新机构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创新机制是创新有效运转的保证,包括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载体,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和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的外部环境。

三、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创新型城市不仅是一个发展结果,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创新型城市的特征有两个方面,从结果来说,具有静态性特征;从过程来说,具有动态性特征。创新型城市的静态性特征主要是基于城市空间各创新要素来表达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主体特征、环境特征、投入特征、成果特征、结构特征和机制特征六大类。创新型城市的动态性特征是基于城市创新过程来表达的特征,可以分为起点特征、发展特征和效果特征。其中,起点特征包括城市的创新精神、创新环境、创新资源等;发展特征主要是指创新活动本身的发展过程、品质及其表现;效果特征是指创新活动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福利改善所产生的结果。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创新型城市的特征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创新精神、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创新成果、创新产业、创新效率和创新对城市的综合效果七个方面。因此,创新型城市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创新精神突出。创新型城市的所有参与者对于创新的态度和理念达到高度的共识,并因此形成对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创新投入的高度自觉性。

第二,创新要素聚集。创新型城市必须做到创新主体明确,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要素聚集,创新体系完善。

第三,创新环境优越。创新环境包括由政策法律、社会治安、城市文明、市民素质、市场、金融等构成的软环境和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等构成的硬环境。

第四,创新成果丰富。创新型城市的知识积累、技术创新成果、创新投入产出比均须达到较高水平。

第五,创新产业发达。创新型城市的创新产业主要指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创意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中开发的创新产品,均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第六,创新效率提升。创新型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得到显著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趋好,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

第七,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创新型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人们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均应达到较高水平。

四、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综合性原则。创新型城市是一个城市各种创新要素在一个系统内的有机结合。在指标选取时,必须对城市创新系统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客观反映城市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2.客观性原则。在指标选取时,必须做到数据客观可信、描述明确、定义准确。

3.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指标选取要求客观,就必须以定量指标为主体,即根据现有统计口径,或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该指标的实测值;当然也会有小部分定性指标,主要是关于“创新精神”、政府管理环境和融资环境等“创新环境”类指标,该类指标难以量化,只能通过专家的判断和描述来确定。

4.可操作性原则。创新型城市的指标必须具备易取得、易量化和可比对性,使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根据指标体系可以对城市的创新化程度进行比较,也可以设定达到创新型城市应达到的指标值。

5.引导性原则。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评价功能外,还应发挥引导功能,即引导地方政府在实施城市创新工程中确定突破重点,建设适合本地特色的城市创新工程。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

因为创新型城市具有七大特征,笔者设计了7个一级指标(a1-a7);根据各特征所包含的内涵,分别设计了28个二级指标(B1-B28);根据二级指标所涵盖的重点,设计了106个三级指标(C1-C106),力求以有限的指标把握住创新型城市的评判标准和整体特征。其具体模块结构如表1所示:

(三)关于部分指标的说明

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指标基本上可以从现有统计资料中获得或计算出来,而定性指标则根据目前一些权威评价指标体系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选取,采取由专家打分(都以1分为计分目标值)的方式来获得具体数值。现将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说明(主要是定性指标)如下:

价值取向指数(C1)主要考察市民的重商意识、赚钱欲望和消费倾向。计算公式:价值取向=(市民重商意识指数÷目标值)×35%+(赚钱欲望指数÷目标值)×35%+(消费倾向指数÷目标值)×30%。

创新氛围指数(C2)主要考察市民的求新意识、平等观念和兼容心理。计算公式:创新精神氛围=(求新意识程度÷目标值)×50%+(平等观念程度÷目标值)×20%+(兼容心理程度÷目标值)×30%。

人文国际化程度指数(C4)考察城市移民人口比重、外语普及率、外来文化影响度。计算公式:人文国际化程度=(城市移民人口比重÷目标比重)×25%+(外语普及率÷目标普及率)×40%+(外来文化影响度÷目标影响度)×35%。

经济外向度(C5)指一定时期内城市进出口总额与对外劳务收入之和占GDp的比重,计算公式:经济外向度=(进出口总额+对外劳务收入)/全市GDp。

政府创新水平(C29)综合考察政府执行政策的创新性、政府管理的创新探索、政府学习和交流的频繁程度。计算公式:政府创新水平=(执行政策的创新性÷目标值)×40%+(政府管理的创新探索÷目标值)×30%+(政府学习和交流的频繁程度÷目标值)×30%。

政府服务水平(C30)综合考察政府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计算公式:政府服务水平=(政府办事效率÷目标值)×50%+(服务态度÷目标值)×20%+(服务质量÷目标值)×30%。

政府招商引资水平(C31)考察政府每年引进外资的项目和实际外资到位情况。计算公式:招商引资水平=(全年引进外资项目数量÷全年新投资项目数量÷目标比重)×45%+(全年实际外资到位金额÷全年总投资金额÷目标比重)×55%。

知识产权保护度(C33)可通过调查了解市场上正版文化产品的比重进行评价。计算公式:正版文化产品比重=(正版文化产品产值÷全市文化产品总值)×100%。

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C35)反映公众对城市治安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确定)。

市场发育程度(C41)反映商品和生产要素由市场配置的程度。通过综合考察市内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数量、成交金额等作出定性评价。计算公式:市场发育程度=(大型商品批发市场实际数量÷目标数量)×20%+(商品批发市场成交金额÷目标金额)×30%+(要素市场个数÷目标数量)×20%+(要素市场成交金额÷目标值)×30%。

融资渠道多样性(C48)考察金融市场上可用的融资渠道类型和数量。计算公式:融资渠道多样性=(内资银行融资渠道比重÷目标比重)×30%+(外资银行融资比重÷目标比重)×20%+(股市融资比重÷目标比重)×30%+(风险投资机构融资比重÷目标比重)×20%。

融资便利性(C49)综合考察银行贷款获得的便利性、资本市场可接近性、民间及风险资本可得性。计算公式:融资便利性=(银行贷款获得便利性÷目标值)×35%+(资本市场可接近性÷目标值)×40%+(民间及风险资本可得性÷目标值)×25%。。

创意产业(B21)是指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技巧及才华,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通过知识的开发和运用,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行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

知识产业占GDp的比重(C69)是考察产业优化升级程度,知识产业包括教育业、研究与开发、通讯工具、信息设备、信息服务等五个行业。

科技进步贡献率(C80)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经济数学的方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诸多要素中,剔除增加资金和劳动的因素,把科技进步的作用单独分离出来,并给予定量的评价。科技进步贡献率是用科技进步率来反映一个区域经济系统效率的总变化。

其计算公式为:

eδ为科技进步贡献率;δ为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其公式为δ=y-αk-βL

y为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k为资金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为劳动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增加1%时,产出增加α%)。

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β%)。

五、评价测度的技术实施方案

为实现创新型城市的评价和引导,必须对指标进行测算和比对。为此,需建立评价指标的功效转换与总量测算模型。

在笔者设计的指标体系中,同一量纲的指标当然是可以直接进行比较的,而要比较不同量纲的三级指标综合集成为二级或一级指标,就必须对量纲各异的第三级指标进行功效转换,实现等效无量纲化后,再按指标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数学模型,测算出二级指标值、一级指标值和评价总分。为此,确定采用区间离差功效系数方式,实现指标的等效无量纲化,其公式为:

式中:Hi为第i个评价对象评价总分;Dij为第i个评价对象第j项指标的等效值;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按上述模型,亦可计算出二级指标评分值Bi和一级指标评分值ai,从而计算出城市所得总分值;然后,可以设定一个标准值,总分达到或超过标准值的为创新型城市,还可以根据所得总分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来比对城市的创新程度。

六、后记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为了考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不同城市在创新构成要素的安排、创新要素的协调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特色的城市创新体系。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在进行过程当中或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总体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市发展参差不齐,资源、环境条件各异,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必须根据区域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及资源的可支配性和可获得性,有重点、分阶段地培养、壮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或对传统产业升级,以加快创新能力的获得和扩散,有效地利用技术成果开发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最终提升整个产业结构水平,人民在创新中受益,使创新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从特征分析出发构建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这个工具,客观科学地反映各个城市创新的总体情况,并对不同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为城市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参考文献】

[1]CharlesLandry,theCreativeCity:atoolkitforUrbaninnovators(1stedition)[m].London:earthscanpublicationsLtd.,2000.

[2]李兴华.携手共建国家创新型城市[n].深圳特区报,2007-10-13(a3).

[3]吴林海.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8(1).

[4]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5]李英武.国外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实践及启示[J].前线,2006(2).

[6]梅克保.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J].理论前沿,2006(1).

创新素质的特征篇4

论文摘要:艺术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已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智力及个性特点,以及创新素质的具体构成,强调创新素质教育是艺术设计人才整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

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和科技不断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综合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是艺术设计活动的生命,所有的设计活动都是以创新为主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对创意性、创新性的依赖不言而喻。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就是要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创新特征。而创新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是一种启发式教育;相对于中庸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相对于素质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素质教育。因此,对艺术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已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一、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智力特点

在创新素质结构中,创新型人才的智力特点通常包含:一是新颖及富于意味的创造性智力活动;二是较丰富的创意想象力;三是独特的创意思维发挥能力;四是分析与直觉思维统一的思维意识;五是发散与集中思维统一的思维意识。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形式大致表现为求同与求异、集中与发散、习惯与变异、循序与踊跃、试误与顿悟这五个相辅相成的范畴。在每对范畴中,前者属正向思维,后者属反向思维,或者称为“逆向思维”。目前创新性成果较多地出自逆向思维或者多向思维,艺术设计的创新更倾向于多视角、非常规地探索问题解决的种种可能。强化高校学生“逆向思维”等创新智力特点的培养,不仅能够运用逻辑的常规思考方式,更能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因此在艺术设计的创新教育中,高校要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重视的统一性,避免形成从众思维和从众个性的教学模式,要用多元化的创新角度去评价和管理设计教学,以改变不利于学生创新智力特点发展的单一性教学方式,注重更多地运用讨论式、发现式和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智力特点,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个性特点

创新个性是创新倾向性的个性人格特征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内容较广泛并且受个人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熏陶、个体性格倾向等现实因素的影响,这些创新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所构成的创新个性特点是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内在素质。创新性人才的个性特点包括:知识面广,善于观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内在有深入研究的动机;有旺盛的求知欲、丰富的想像力及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常挑战智力活动;富有幽默感及艺术天赋;意志坚韧,做事专注理性,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由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更重要的表现在创新个性上,因此创新个性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创新能力的大小,创新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本身的创新个性,给他们足够的个性施展空间。这也就要求在培养艺术类创造性人才的素质教育中,改变高校传统的教学方法,抛弃传统填鸭式教学,以创新教育主导创新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及探索未知的自学能力;通过对学生创新个性的引导,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构成

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构成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1.创新意识是指善于发现新问题,创新欲求突出,能够自觉产生创新动机,这是创新型人才最本质的素质,是创新的出发点。我们应善于利用学生个体的主观创新能动性,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及教学方式的应用,适时地增进和强化学生追求创新的意识和洞察力。创新型人才通常对新问题的敏感度较高,具有比较强的问题意识,对新鲜刺激较为敏感,能够从常规事物及普通事物中,发现其不为人知的独特性。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还表现为寻找新途径来避免雷同,对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技术较为关注,并试图把这些新成果进行创新性的运用,从而产生新的效用。另一方面,创新型人才的认识较新颖,一般不盲目接受现有结论及旁人观点。他们经常会在理解问题方面多做一些新的设想,找出更全面、科学、有效的改进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捷径。而一旦形成这种求新求异的思维模式,创新型人才在对待相同问题时,就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常常能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转贴于

2.创新精神主要包括高度的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坚韧品格以及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心。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创新的动力源。创新型人才一般都有视野开阔的特点。创新是在综合前人经验、知识、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新实践活动,包括总结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或生产出新的产品。因此,创新型人才的视野绝不可狭隘,而是既熟知本领域基本知识又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能够融会贯通地进行综合运用。

3.创新能力方面是指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设计活动能力,也包括创造性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一方面,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发散思维能力较强,想象力也更丰富,对同一问题能够从多角度、多渠道、多方面去认识,思维的跳跃性极大,能够在新旧知识的交替穿插中,很快地综合已有知识,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发散思维的活跃性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新想法的产生相当快,并在出现问题后,能够快速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二是指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能够更快的产生超出原有思维范畴的新意识,并通过举一反三产生更多的想法,从而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获得新进展;另一方面,设计创新技能主要包括对海量设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加工能力,也包括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必须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推出更为成熟的技术和更为优质的产品。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也居于教育创新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突出实验、实践、实习及实训等环节的教学地位。

4.创新人格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独特特征而又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这是创新型人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质,是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创新人格主要指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为创新动机、创新情感、创新意志、创新毅力和创新行为等,既有遗传方面的影响,也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形成。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开发,这就使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激发学生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上面,使这种非智力素质得到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创新人格既有个体的差异又有这个年龄阶段的共同特征,创新教育需要在把握学生总体个性和个体个性的前提下,力求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目的地将潜存在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质引发出来,重视学生创新主体意识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利于学生形成和发挥良好的创新个性特征。

综上所述,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艺术类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根基,需要全面重视创新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等方面的培养;深入研究学生的创新智力及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挖掘学生自身的创新素质潜能,用全新的创新教育观念促进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冯培等编著.创新素养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01.295

创新素质的特征篇5

论文摘要: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已经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该文论述了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将是一个企业腾飞的源动力。论文关键词:现代企业;人才;创新型;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已经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将是一个企业腾飞的源动力。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人才标准,进一步更新观念,确立面向未来的人才观,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1.人才标准的新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一些企业对人才要求有了新的标准,如: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谐的团队精神、活跃的创意思维、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年轻心态。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两个素质:第一,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比掌握较多已有的知识更为重要;第二,更重要的是能否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进行创新。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用过去的标准,以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或者以专业经验多少来评价人才。所谓“创新人才”,应该是不仅掌握知识较多,而且善于学习新知识,并善于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新的人才。除了这些要点之外,从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中还可以发现,创新人才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事业心、进取心、责任感、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当代创新活动主要表现为集体性,需要协作精神,与人相处的能力格外重要;同时创新人才的特征也体现为独立思考、敢于冒险、敢于怀疑和具有挑战精神等等,即企业家们最看重的“潜力”。这表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反映的是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论文摘要: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已经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该文论述了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将是一个企业腾飞的源动力。论文关键词:现代企业;人才;创新型;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已经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将是一个企业腾飞的源动力。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人才标准,进一步更新观念,确立面向未来的人才观,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1.人才标准的新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一些企业对人才要求有了新的标准,如: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谐的团队精神、活跃的创意思维、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年轻心态。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两个素质:第一,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比掌握较多已有的知识更为重要;第二,更重要的是能否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进行创新。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用过去的标准,以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或者以专业经验多少来评价人才。所谓“创新人才”,应该是不仅掌握知识较多,而且善于学习新知识,并善于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新的人才。除了这些要点之外,从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中还可以发现,创新人才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事业心、进取心、责任感、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当代创新活动主要表现为集体性,需要协作精神,与人相处的能力格外重要;同时创新人才的特征也体现为独立思考、敢于冒险、敢于怀疑和具有挑战精神等等,即企业家们最看重的“潜力”。这表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反映的是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2.企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的人认为,对于传统产业特别是垄断性行业而言,创新人才的需求不像新兴行业那么迫切,然而,笔者认为,此类行业同样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该行业一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无论是在生产一线还是窗口部门,光靠现有的运营模式将是很难适应的,其结果必然是逐渐被淘汰,所以,同样需要在管理、制度、运营方面进行创新,不言而喻,这些方面的创新都要通过创新型人才去实现,因此,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是当务之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1确立创新人才全面人才观必须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是分层次的,创新人才也绝非同一规格。这就是说,创新人才既包括高级人才,也包括一般人才,他们具有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

创新素质的特征篇6

当今,是一个追梦的时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亚洲的梦,也是世界的梦。在这个辉煌的追梦时代,人们都会自然地、自觉地、自愿地努力去创意、创造、创业和创新,呈现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局面。

这诸多的创造与创新,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的核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为此,钱学森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就大力倡导开展思维科学研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我国研制智能机提供理论基础,二是为了大力提高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学》这部书诞生了。这部书,由本刊总编辑于童执笔,龙江省委党校刘奎林教授、北京大学赵光武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田运教授、哈尔滨速读学校王功玲校长、哈尔滨师范大学陈明文先生、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胡珍生教授等专家学者集体创作而成。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不研究创造思维,不懂得创造的规律,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为此,本刊2015年特辟《创新思维学研究》专栏,连载《创新思维学》这部书,为追梦征途上的人们,增强创造与创新的思维能力。

第十一章创造与创新者的思维特征

中华民族的振兴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一项伟大艰巨的社会创新工程。要实现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历史创举,不仅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还要树立现代化思维新观念,掌握现代思维的基本特征,以便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第一节时代性特征

一、时代性特征含义

创造者思维的时代性特征,是指在其内容、形式、方法方面都综合反映着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化教育、社会伦理道德的共性的特征。因此,创造者思维特征作为一种动态的历史概念,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具有时代特色,是对时代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反映。创造者思维的时代性特征,就是指处于某一时代的思维主体以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伦理道德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等为思维内容,并在综合反映时代共性特征基础上形成的时代性特征。

二、时代性特征的基本因素

1.历史发展趋势决定着思维的时代性

人类社会的历史,犹如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作为一个创新者的思维一定要反映时代的本质、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呼声。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在历史上留下闪光的业绩和不朽的一页。科学的思维是时代的产物,它标志着现代的思维观念、思维形式和思维方式正在走向一个新阶段,预示着适应改革开放的科学思维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2.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思维的时代性

决定思维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实践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该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各种实践方式。恩格斯说:“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全然忽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它们在一方面只知道自然界,在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思维和思维方式、方法与艺术,作为思维主体反映思维客体的一种模式,它必然顺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关系变革的大格局,并在深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相应地实现某种转变,以其一种现代化思维和思维方式、方法与艺术,取代某种滞后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式、方法与艺术。在我国小生产方式基础上生成,并为封建社会结构所强化的传统思维,尽管有某些优点,但有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弱点,如封闭性、保守性、滞后性等。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进入了一个政治、经济、科技一体化并蕴含着国际性的全面激烈竞争的时代。适应时代的需要,人们的思维,特别是创新者思维观念和方式的变革,也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二节整体性特征

一、整体性特征含义

创造者思维的整体性特征,是现代人们的思维的主导性特征。整体思维能力是现代人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维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揭示思维的整体性特征含义,无疑对于增强人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思维特征,就是指创造者首先要视工作为一个系统,然后以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为思维内容,并最终以实现工作系统目标最佳的整体性思维特征。现代系统科学揭示了人们的系统观,即人们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方式。思维的整体性特征,是系统观点在思维中的体现和运用。思维的整体性特征,也就是指创造者把创新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来加以考虑的思维特征。换言之,就是指创造者长期以创新系统为对象的思维,采用系统方式和方法,在从事科学创造中逐步形成的,并且旨在追求创新整体功能最佳的思维特征。

二、整体性特征的主要标志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强调把数量分析作为思维问题的基础,以数量分析为依据。定性分析则侧重对事物进行性质、特点、非数量化的分析。创造者思维的整体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既要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又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它强调两者的结合。

2.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

微观分析是将系统中的各子系统要素单独拿出来考察。宏观分析是指对系统作整体性的了解与剖析。一般说来,宏观分析是以微观分析为基础的。整体性思维也不例外,它要求一方面要对系统做出微观的分析,另一方面又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宏观结论。

3.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相结合

在一定条件下,整体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整体系统功能又反作用于整体系统结构。因此,创造者思维的整体性特征,要求人们必须做到辩证地分析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研究与改善系统功能时,不要把思路仅停留在提高单个要素功能方面,而要在提高各个单个要素的素质上作文章,并致力于改革系统结构,以充分发挥系统的优化功能。这就充分体现了整体系统结构与整体系统功能相结合这一创造者思维的整体性特征。

第三节战略性特征

一、战略性特征含义

创新工作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未来的工作,而对未来的工作要有全局性,要有长远谋划。所以,创造者的思维必须具有战略性。创造者思维的战略特征,就是指创造者为科学创新,并使创新工作系统目标优化,在调查研究和科学预测基础上,对创新工作未来进行超前思考,全面思考,以获得创新工作主动权的思维特征。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创造者思维的战略性从本质上说是总结过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

二、战略性特征的具体内容

1.时间的未来性

强调思维的战略性,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珍惜和利用时间。时间是物体存在的持续性、非间隔性和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不可逆转的。它只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序向。正因为如此,作为创造者的思维就应该走在时间的前面,科学地预见未来,在前进的道路上,引导人们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避免发生失误,这正是为了节省时间,充分利用时间,达到超前的效率。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贯穿于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要求在战略思维中,以回溯分析、现状分析为基础,进而把握未来。同时,时间的特性是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它要求战略思维应具有变化性和选择性。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今社会里,同过去相比,人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做的事情要比过去多得多。这说明,人们的社会活动效率在提高和加快,战略思维一定要适应时间的变化。

2.空间的广延性

空间也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空间呈现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它表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或排列次序,表示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等特性。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维性。空间的三维性要求战略思维要具有开阔性。同时,空间所表示的物体并存关系还要求战略思维具有综合性。任何战略思维,都要研究未来工作对象在空间中的并存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出现实空间中的因果链,预测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这就要求战略思维要遵循综合性原则,对预测对象的数据资料做全面分析和综合研究。

第四节相似性特征

一、相似性特征含义

人的心理、思维、智慧、知识是共振的。早在三国时代,诸葛亮就说过:“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志益也。”所谓“集众思”,讲的就是集体思维,集体思维可以达到智慧互补和相似,并能充分发挥人们思维合作的效应。由此可见,相似是思维的又一显著特征。相似就是在创新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那种思维方向、思维目的和思维结果一致性的思维特征。这种相似性特征,首先是由产生思维方式的诸多时代性因素决定的,其次又要受思维的传播性所制约。思维的这一相似性还包含一定历史时期创造者思维空间的一致性、思维内容的社会性、思维规律和方法的相近性以及引起思维频率的协调性等特征。

二、相似性特征的表现形式

1.相似性表现在集体思维的继承性上

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社会思维。社会思维作为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历史继承性。因为任何一种理论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是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走向高一级程度的。正如钱学森所说:“人不仅要继承认识客观世界,继承创造精神财富,而且还要经常地使用前人已经创造的精神财富,而我们所说的信息、情报,广义来说就是人的知识,人类多少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人类世代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很重要的,都是人类集体思维的成果,也是思维形成的基础,是思维相似共振性特征的具体表现。

2.相似性表现在思维方式的协调互补上

思维的相似性不仅表现为创新集体内部的合作与互补上,而且还表现为对别人、前人思维成果的吸收、继承和创新方面。“无古不成今”,科学思维的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继承来实现的。牛顿说:“如果说我比笛卡儿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破除了牛顿力学绝对时空的老观念,提出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密切联系的新理论。爱因斯坦却说:“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人的心理、思维、智慧是需要互补的,思维方式也具有互补性。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合作交流信息,增长知识。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量,它并不遵从守恒定律,而是无限增值的。在个人思维和集体思维,或个人思维与个人思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从量上相互取长补短,而且可以从质上实现思维合力的增强,并出现新的突跃,从而提高思维的质量。信息、知识在互相交流中出现增值、增强的趋势,这是思维信息运动的重要规律。在人才群体中使用不同类型的人才,就可取长补短,增强群体的互补功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美国物理学家勃兰特为首的人才群体就是集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和测量技师等11个人互相配合,从而成功地研究出了雷达。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群体内部的集思广益,全息互补。同时还表现为对别人和前人思维成果的吸收、继承和创新上。一般地说,所谓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都是思维产生共振的结果。

创新素质的特征篇7

       关键词:技术创新 行动 环境变量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具有工具合理性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而一体化发展的结构功能连续统,乃是现代社会系统为满足其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之功能需要而作出的一种系统结构功能分化的结果。技术创新不仅在微观上构成了企业为满足其生存发展所必须作出的主导性行动,而且在宏观上也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功能层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技术创新“已经构成了一种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转型的基础发动机”([1],p.13)。

正因为如此,自从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建构了其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理论体系以来,技术创新就一直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理论概括和统计测度,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透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技术创新主要是在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领域中得到生成和发展,故而首先主要是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由技术经济学、科技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等学科作出了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但是,随着对技术创新研究层次的深入及研究范围的拓展,而且也随着技术创新活动逐渐越出单纯的经济系统并在社会整体系统之中功能凸显趋势的增强,其所具备的社会行动性质和社会关系结构等非经济特征就远非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框架所能涵括的了。而这实际上就是为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即对技术创新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技术创新给出这样的解释性定义: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企业)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市场开拓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入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等环节或阶段,从而在高层次上实现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及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并最终达到改变技术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无论其创新资源的获取与社会动力的提供,还是其社会运行机制的展开和社会功能满足方式的呈现,都总是离不开其社会环境的。因此,考察技术创新行动或行动系统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

在社会学理论中,环境是与行动相关联的。从社会学中行动或行动系统的概念来看,任何社会行动总是行动者与其环境之间的某种关系,而社会行动之所以具有区别于行为或“观念的流溢”的规定并从而具有客观的自主性正是从这一关系中得出的。一般来讲,社会行动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与行动的主观方面即行动者相对应的有两个因素:①目的——行动过程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②规范——与行动目的相一致的价值标准和行动规范。与行动的客观方面即环境相对应的也有两个因素:①条件——环境中不能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②手段——环境中能够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这四种因素的组合即构成了所谓的社会行动的“行动参照构架”。正是这种行动参照构架(又可简化为手段——目的构架或条件——规范构架)的形成,不仅从整体上规定了社会行动的基本特征,即社会行动本身是包含其环境因素的行动参照构架整体,或者说是一种行动系统,而且也规定了社会环境的性质,即环境是作为行动的客观方面而参与了行动参照构架的形成,环境是不能脱离行动而自在成立的。这也就是说,社会行动不仅是有目的的,而且它总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的,这种客观环境一方面作为条件限制了行动的取向和范围,另一方面又为行动提供了手段或工具;行动者在其行动过程中不能超越于环境之外,但却能从环境中获取行动的手段或工具。同时,环境也不是自在和孤立的,而是在和行动的关联中存在着和发展着的;其对行动的条件限制和手段提供只有在和行动的目的相连接时才能成立,才有意义。更进一步地讲,环境只有在和行动的互动关系格局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才能获得其与行动者相对应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行动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文化为中介的,文化的作用是为行动者提供了行动规范。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也必然具备上述的行动参照构架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它必然要以其主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目的与规范同其客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手段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来建构自己的行动构架。这一方面表明,技术创新行动不仅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指向,而且也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与之发生关系,它或者受到环境的限制而调整自己的行动路线和范围,或是从环境中获取技术创新的手段和资源以达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同时也参与了对环境的重建。另一方面则表明,要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必然离不开技术创新行动本身,因为环境已经成为了技术创新行动构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的考察应以环境和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但是,遗憾的是,在以往的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文献中,不仅对环境因素的作用强调不够,而且即或有所提及,也只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和其环境当作两个无内在关联性的分离系统来处理的。而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出发点来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和机制等就更是殊见。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以技术创新行动之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去考察技术创新行动其特有的社会环境变量及特征,而技术创新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和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及特征则留待它文中再作阐述。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大系统。社会系统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集合而成,其中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文化的乃至自然环境的等等因素,构成了社会这一复杂的有机体。因此,广义地讲,这些因素及其关系均可作为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而存在。但是,由于我们在这里考察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理论出发点是技术创新的行动参照构架,这种行动参照构架中的环境因素或者作为创新手段为创新主体所把握,或者作为条件因素制约着创新目标的达成。这就表明,要确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就必须从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特征出发,才能从广泛的社会环境因素中获得技术创新之独特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的定位。从环境因素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或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出发,我们可以确定出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的几个变量,即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

1.社会物质资源

社会物质资源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最基本环境变量,是社会环境系统中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硬性”约束要素。如果社会物质资源出现短缺,或者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互动交换关系发生障碍,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手段要素的比例减少而条件要素的比例增加,其结果,是在限制了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有效获取的基础上也阻碍了技术创新行动的正常展开和顺利实现。

如果以文化的主层次结构的标准来看待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话,则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是居于该系统结构的器物层次,其和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和交换关系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领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居于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结构的器物层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并非纯然是一种具自然物质性的要素的集合,而是一种包含了生产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市场需求和信息资源等在内的广义性社会物质资源系统。

生产要素资源包含了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它是影响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最基本的成份。如果缺乏这种最基本的环境要素的供给,技术创新行动将无从谈起。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就曾指出,所谓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现有生产体系之中,而其中的一种新组合形式即获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的实现就是一种创新。由此可见,虽然生产要素资源不能涵括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要素的全部特征,但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物质资源性环境要素却是技术创新行动所不可缺少且必须与之发生互动关系的。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企业家群体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的人才性资源环境。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包含诸多运行环节或阶段的社会行动,其全过程的顺利展开和成功实现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或行动才能完成;其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运行质量和速度都取决于从事该环节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科技水平、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的高低。企业家群体是技术创新的启动者、协调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则是创新能否正常运行和顺利实现的技术性保证。因此,如果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不能同其人力资源环境要素发生通畅的社会交换和互动,则势必导致创新所需的企业家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匮乏和枯竭,从而也必将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的瓦解。在这一点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舒尔茨也曾指出,在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的问题上,“资本的传统概念必须加以扩大,以便容纳人力资本”([2],p.1),“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如果有可能将所有不同形态的人力资本集中在一起,其作用会大大超过全部非人力资本”([2],p.2)。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以一种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中的资本概念阐明了人力资源的贮备以及对其进行的投资对于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资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又一重要的约束性因子。由于技术创新行动的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效益性质,从而决定了资金投入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要素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西方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曾经指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为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社会资本总拥有量与总产出之间存在着由资本产出系数所表示的关系;若资本产出系数不变,增量产出则完全要依赖增量资本投资。据此,他们认为,大规模的投资和由此造成的资本累积是使一国经济实现起飞的前提条件。不管这种纯粹的经济学增长模型的假设是否恰当,单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来看,如何选择合理的资金投入方向以及降低资金投入的风险-效益比,则的确是制约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

市场需求既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外部社会动力,也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实践来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则以市场需求信号为主要表征的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起到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引导其创新发展方向的作用。因此,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如何建构良好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从而把市场需求从技术创新行动参照构架中的条件取向转化到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手段取向上,并形成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市场需求之间灵敏通畅的社会互动关系,乃是技术创新能否顺利启动和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

信息资源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又一重要成分。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行动实际上就是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内部以及该行动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总和。就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来看,在创新的启动和决策、r&d、生产、销售和创新扩散等诸环节或阶段上,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活动。如果缺乏这种从外部社会环境中获得或输入的足够的信息资源,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地区和行业技术改造信息、技术引进信息等,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由于得不到适度质量和数量的信息保证或是无法作出决策而启动,或是创新诸环节之间联系纽带中断,或是创新产出过程受阻,或是创新扩散过程失效等。因此,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时,就不能只定位在人力、资金、市场或生产技术要素等物质性的成分上,还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制约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触发作用、纽带作用以及创新资源集聚作用等。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必须谋求有效的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信息沟通,并建构出有效的沟通渠道。这种信息沟通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大众新闻媒介;②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③政府部门的信息;④技术市场;⑤行业之间的信息网络;⑥同学、同乡、熟人等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络等。

2.社会制度模式

在社会学看来,社会制度是“被历史地加以传递的外部社会安排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传递的内化了的社会价值”([3],p.316)。帕森斯则更明确地指出,“制度是规范的一般模式,这些模式为人们与他们的社会及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和群体的其他成员互动规定了指定的、允许的和禁止的社会关系行为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总是有限制的模式”([4],pp.144—145)。这就表明,社会制度作为人们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制度化规范价值体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的。它在规范人们社会行动、实现社会进步以及必要的社会秩序的维系等方面都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从上述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制度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社会制度具有相对于社会行动的外在性和独立性。社会制度是在人们为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并维持社会秩序的整合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构出来的;但社会制度一经建构出来,由于其组织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化程序和合法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它逐渐地同具体的人类社会行动相脱离而具有了外在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正如p.布劳所指出的:“社会制度构成一种历史现实,它至少部分地存在于人类之外并独立于构成社会的人类”([3],p.316)。第二,社会制度对人们的社会行动具有限制性和规定性。由于社会制度的外在性和独立性,导致其表现为一系列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从而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了一种限制性和规定性。作为制度的外在安排,这种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往往是由制度建构者或提供者通过强制性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从而也使得社会制度本身具备了一种强制性的力量。

对于技术创新行动而言,社会制度的这种外在性和独立性特征必然导致其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外部环境变量而出现;而社会制度的强制性和规定性力量则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所必须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环境变量的性质。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变量,社会制度或制度模式不仅为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共享的行动规范,从而使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和交换能够按照某种稳定的或可预期的方式进行,而且在这种互动或交换活动的制度化过程之中,它也历史地塑造出了一种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企业在共享这一制度安排后果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其合法化和形式化程度的提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种制度化安排付出不断的、大量的利益投入尤其是机会成本投入,并对其抱有长期的利益收益预期。由于这种在历史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投入-利益收益行为选择模式是很难更改的,因为更改意味着企业以往的成本投入可能全部或大部分作废,因此,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往往具有很强的刚性,从而对企业从事具“更改”性质的技术创新行动构成了强大的障碍和挑战。这就正如帕森斯所说的,社会制度模式以及其所塑造出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它们在满足处于某种典型条件下的系统功能必要条件的意义上,维持一种稳定状态的条件。它们规定的限制使经济和其他方面的约束得以生效。这种限制一旦被打破,不仅会涉及利益的得失,还会涉及权力和义务的破坏和侵犯。”([5],p.90)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行动而言,其具体表现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目标要求与企业既定利益分配格局之间的摩擦和冲突,表现为那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益得失不同的企业或企业成员对由技术创新行动所建构出来的新的制度安排或原有制度安排的调整其社会认同方面的严重差异和分歧,等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行动并由此建构新的行动规范和组织形式以及实现其制度化过程的严重障碍。

根据社会需要类型的分类标准,即根据社会制度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和规范协调人们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维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制度模式划分成如下类型: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军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福利保障制度等等。其中能够纳入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成为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变量的主要制度类型有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其他社会制度类型虽也可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实现,但较之于前述几种的影响而言则仅具有一种间接性和边际性,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对它们存而不论。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制度这个词在社会科学或社会学中的使用其涵义是十分广泛且有较大差别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指“由周密制定、易于确认和相对稳定的规范、价值观和法律控制的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6],p.298),不仅“指日常意义上在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组织模式”([6],p.299),而且也指控制着社会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的制度领域或社会系统中各种独立完整的结构功能层面。上述社会制度的不同层面或维度均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必须面临且不得不产生和运行于其中的一种制度环境,而不论这种环境是表现在制度建构的发生学维度上还是表现在制度转轨的结构过渡维度上。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思曾对所谓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作了区分,在他们看来,“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7],p.270),而“制度安排”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7],p.271),它可能是正规的、长期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暂时的。其实,这种区分从社会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来看,并不是一种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区分,而只是表明了社会制度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其作用方式的正式性与非正式性之分,表明了在社会制度模式中正规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同非正规的制度安排或非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即所谓社会潜网的区分。但是,从这种经济学家对制度所作的区分中却可以启发我们看到,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体现为一种新的制度规范或创新潜网的建构过程,而这种创新潜网作为更广泛的社会潜网之一部分往往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更直接更具体的影响。因此,同上述新制度经济学家不同,我们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时,应当更为关注这种社会潜网及其作用,因为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大量起作用的就是这一类行为规则,而且对于具创造性、新颖性和超前性的技术创新行动来说更是如此。

3.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又一重要环境变量。前面已经指出,社会制度模式由于其外在性、独立性、强制性和规定性的特征而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的环境影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赖以发生、运行并实现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的制度性依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技术创新行动中所依循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制度来体现和承载的,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还存在着一种无所不在且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来补充社会制度模式在规范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时之所不及。这种力量不是一种与社会制度模式相对立的,也不能仅仅被理解成是社会制度模式的补充力量,而是一种包含社会制度模式在内的、更广泛、更深层的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它甚至还成为了社会制度赖以创生、演变和发展的基本依据。这就是以文化价值规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规范和制约中,社会文化背景作为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殊环境变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作用或者说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的功能发挥并不完全以正式形式为条件,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正式组织或设备作为其实体性物质基础;但正因为其不具备完整的、正式的实体形式,才显示出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无所不在的制约力量来。可以说,它不仅广泛地影响着技术创新行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不仅涉及了技术创新行动的具体行动方向、范围和路线,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从事技术创新行动的企业家及相关人员的心理定势、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第二,作用层次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力量具有超越于单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之上的外在性,同时又具有影响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的内在性。前者指的是任何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行动的选择或决策时,不得不依从既有的文化价值规范,从而力求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开启、展开和实现谋求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后者则指社会文化背景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累积的性质并积淀在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者的意识之中,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其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具体表现。社会文化背景的这种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的特征,体现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制约作用的张力范围,塑造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既促动又限制的作用性质。

最后我们可以说,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之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或作用虽不如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那样直接,也不如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那样具有决定性,但它却通过自己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和作用层次的内外统一性的作用特征为基础,以一种文化规范潜网的方式发挥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影响,并填补了此二种环境变量对技术创新行动影响不及的作用真空地带。

4.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特征

上面我们从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其行动参照构架出发,阐述了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就已经包含了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所有社会环境因素,而只是表明在和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关联中它们被确立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有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性和重要性。但尽管如此,通过上面对三种环境变量的阐述,我们已基本上可以把握住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因素的主要内容和面貌,并且进而也可归纳出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及其关系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关联性。这是指构成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着的。社会物质资源的交换与获取离不开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限制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价值影响;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性限制离不开社会物质资源的支持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认同;而社会文化背景的力量也只有通过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物质资源为载体才能具体表现出来。应当强调指出的是,正是这种社会环境诸要素或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表征了我们前面把技术创新视为一种行动系统并以其整体性的行动参照构架作为考察其社会环境的理论出发点的正当性。因为,由于环境变量之间关联性的存在,使得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和任一环境变量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时候,都必然牵连着其他环境变量乃至整个环境系统的影响,如果不从系统的角度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特征,不以技术创新行动的整体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的内容,就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之间互动交换关系网络的离散,并最终导致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之结构和秩序的紊乱。

第二,层级性。从社会系统论的观点看,我们可以把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的结构划分成分别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为表征的三个层次,即器物层、制度层和价值观念层。其中,器物层是以社会物质资源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制度层是以社会制度模式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层是以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同时,如果我们从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社会环境系统之互动作用的顺序考察,也可以看到环境结构的很明显的层级性,即首先是技术创新行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其次涉及到社会制度模式,最后是社会文化背景。而反过来,则是形成一种作用调节的信息控制等级次序结构,即在信息方面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着社会制度模式与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并限制着其互动关系的变化范围,而社会制度模式作为对扮演技术创新主体角色的企业的期望,又限制着其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动机、目的和决策过程。

第三,差异性。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创新行动主体,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取向、收益预期、行动方式和功能要求,从而决定了技术创新行动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会有差异,而这实际上也就表明了社会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对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讲,其可能采取不同的创新方式,或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或组织创新。而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物质资源和社会制度模式,而对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等。社会环境的差异性一方面可以为技术创新行动提供适宜的行动契机和行动方向,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创新主体获取创新资源和手段的机会和位置的差异,从而导致创新主体之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不平等竞争。

第四,动态性。这是指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创新行动的展开会处在变动不定的状态之中。首先,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一方面每一环境变量都处在其他环境变量所构成的环境中,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每一环境变量都将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动态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参与了其周转环境的构造与重建,因此由技术创新行动所体现出来的更新取向也必然导致环境变量的动态性发展。其次,各种环境要素或变量之间的结合方式或互动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地具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结构。

最后,利用上述的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及特征的分析框架来对照中国现实的技术创新状况,可以看到在中国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结构的三个变量层次上,明显地存在着短缺效应、转型效应和迟发效应等三种环境变量的影响和制约,并形成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结构的刚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它们阻碍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的顺利启动、运行和实现。因此,从理论上讲,要消除这种环境影响的障碍和限制,就必须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目标选择和具体操作上要有一种系统的观念,即不单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同其社会环境看作是两个互无内在关联的系统,而必须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对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建构过程之中,从而通过行动建构系统的过程不断地把环境因素中的条件成分转化到手段成分中去,形成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共同创新和重建过程。

参考文献

[1]g.dosi, technicalchangeand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london,themacmillanpress,1984.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p.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4]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5]t·帕森斯:《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创新素质的特征篇8

设计素描是从纯绘画形式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的视觉造型艺术,是具有明确功能性和实用性的一种设计基础训练方式。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其目的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设计能力服务的,它的目的性和功能性都十分明确。艺术设计的素描教学,要将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设计素描的本质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结合,是以实用和审美为目的的。设计素描的学习要建立在良好的基础素描造型能力之上,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素描造型能力,才能达到“笔随意转”的境界。

二、认识设计素描

设计素描是现代设计的绘画表现形式,是用素描表达的方式传达设计师对事物的构思、设想、策划、规划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使设计直观化、艺术化、渲染化,它是设计师表达造型创意、交流设计方案的语言和手段。设计素描把传统素描的造型能力拓宽转变为对设计构成的表现与研究,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创意思维和表现能力的有效途径。设计素描拓宽了素描的基本内涵,以宽阔的视角来重新认识素描的价值与意义。学习设计素描,要着重培养自己的设计意识、图形意识、创造性表现意识和美术设计的思维技能。设计素描是与传统素描有着明显区别的一种素描形式,它在观察方法、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和目的等方面与传统素描有着明显差异。设计素描的应用极为广泛,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和包装装潢等领域。

三、设计素描有着自身的造型特点

设计素描作为艺术设计基础造型的训练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不同,不以真实地再现自然为目的,而是从研究自然形态入手,以获取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将从客观事物中获得的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以更加主动性的姿态进行重新构建与创造,可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有如下特征。

1.客观性。

设计素描应以客观物象的本质特性为依托,通过研究客观物象的形态特征,来获得设计的构想与创意。设计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是凭空的臆造和胡思乱想,设计素描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解、归纳和概括,既要有新意,又要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

2.逻辑性。

客观物象之间都存在着相应的逻辑关系,逻辑性是设计素描的重要特征,逻辑的推断、逻辑的关联、逻辑的迁移等,都成为设计素描造型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逻辑训练,养成对客观事物逻辑的分析与理解,从事物表象中发掘新的判断与认知,是提高设计创意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3.综合性。

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它不仅研究客观物象的结构构成、形态构成,而且将材质、肌理、媒介等应用于设计之中,大大提升了素描的表现手段和语言。因此,设计素描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意与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4.创造性。

设计素描是以培养设计师的设计创意能力为目标,设计需要创新,没有创新的设计是没有价值的。设计素描通过主观的认知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去认识和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从中获取新的设计元素,形成全新的现代设计理念。

四、设计素描学习的意义

创新素质的特征篇9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产业创新生态系

创新自约瑟夫・a・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提出之后,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趋势,国家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家政府选择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而产业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有重要影响。

产业创新体系是连接产业中各创新主体和环境因素,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动力和方向,通过各种资源的输入,为产业输出创新性技术,以实现产业创新发展的网络状体系。而以生态学视角来解释和说明产业创新体系的特点、结构和运行机制,以期对产业创新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促进产业创新持续涌现,实现高质量的产业发展,称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的新范式。产业创新体系具有如下生态学特征:

一、要素多样性,结构复杂性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多种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依赖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状结构。与此类似,产业创新体系一般是在一定空间或者虚拟网络内,多种创新要素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这些要素包括产业链内各企业、供应商、用户等产业内创新主体,还包括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非产业内创新主体。此外,还包括创新文化、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科技等要素,这些要素组成创新环境。产业创新体系中的各种要素来自社会的不同层面,都具有其自身目标,这些要素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式联系结构。

在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十分重要,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的整体的发挥。而产业创新体系中,多样化的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对产业创新体系功能发挥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各种创新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又相互制约,发挥了稳定的整体。当增加产业创新体系要素多样性逐渐增加时,整体性质会逐渐增强,系统功能发挥的稳定性也会逐渐增强,这在创新管理实践中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产业创新体系中一些关键的创新要素变化或缺失时,会使创新体系难以发挥整体功能,造成创新绩效的损失。这种创新风险在管理实践中也不容忽视。

二、动态平衡性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发生变化,不会静止存在。在系统中,各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以及各要素间关系都在时刻发生着变化,处于动态状态。但是,由于系统反馈调节,系统又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自稳定和自主协调的特征,达到系统内外平衡。这种特征正如生态系统中各生态要素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要素间关系不断调整,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并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动态均平衡质类似。我们称它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性。

在生态系统中,系统结构优化、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收支平衡;具有自我修复和调节功能是保持生态平衡的三个基本要素。而产业创新体系中,要保持动态平衡也需要系统具有优化、稳定的创新网络结构;产业创新体系中的价值流动和物质流动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具有较强自维持、自控制和修复调节能力。动态平衡的创新系统能忍受一定范围能的环境压力,而产业创新体系保持动态平衡能承受的最大外界压力,称之为创新生态系统生态阈值。在阈值之内,产业创新体系具有抵抗力和恢复了,即:产业创新体系受到干预后的保护自身机构和功能不受影响能力和创新体系扰、破坏后恢复稳定状态能力。在动态平衡的产业创新体系中,管理者如何在阈值允许的范围内,调整最优系统结构,获得创新绩效的最大化,是创新管理的主要目标。

三、系统演化性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长期形成的系统,具有一定的演化规律。产业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又随环境变化不断动态发展,实现自组织和演变,创新要素从单一到多样,系统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实现系统从低阶到高阶的演变。从演变的阶段来看,可以分为初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系统演化过程是不断打破原有结构和关系的重新组合过程,是重复从有序到混沌再到有序的过程。在从低阶到高阶演进过程中,系统会不断选择适应的创新群落和适当的创新关系,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和学习能力会不断增强,能够使得产业创新系统创新荷载力和创新绩效得到显著提升。当然,这样的演进并不是无端发生的。一般需要环境和创新主体注入更多资源,如:企业投入资金、政府出台政策等手段,才能保证创新体系逐渐演进。然而,产业创新体系的演化并不是单向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可能由于环境和资源的变化,系统退化成较低阶甚至遭到完全破坏,从而造成创新绩效的损失,这在创新管理实践中值得特别注意。

四、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产业创新体系的生态学特征,提出产业创新体系具有要素多样性、结构复杂性;动态平衡性和系统演化性三大特征。为产业创新体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林婷婷.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2]颜永才.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治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3]杨荣.创新生态系统的界定、特征及其构建[J].科学与管理,2014,03:12-17

创新素质的特征篇10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创新型教师的含义

“创新型教师”是我国研究者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国外研究者与之对应的的概念是“创造型教师”。由于创新的内在素质是创造力,创新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所以“创新型教师”与“创造型教师”在本质与内涵上具有同一性。

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对创新型教师概念的理解多种多样,主要表述有:

1、史密斯认为,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地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创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师。

2、彭明芳认为,创新型教师是指在学校环境中,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积极改革教学内容,能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师。

3、谢瑞俊认为,创新型教师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很强的创新精神、综合的创新能力,善于运用新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教师。

4、塞林(D.sellin)等研究了创新型教师的人格特征及其在班级内的行为表现特征。成功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个人品质上往往表现为幽默、热情、乐观、自信,乐于接受不同观点以及对其工作之外的其他事情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积极参与等。这些教师有较强的计划性,善于和学生共同商定目标,能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因材施教等。

5、叶泽滨认为,创新型教师是指具有创造才能和创造倾向,并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教师,他们对教育活动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学生有独特的发现,对普遍认可的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突破,其创造性成果不同程度地被同行借鉴、学习。

二、如何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既面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拉大与发达国家距离的严峻挑战。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解放成为创新型教师,就要转变教育观念。任何一种教育都要受到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制约。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育出创新型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感情丰富、思想活跃、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青少年成长因素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如果作为一位教师不研究对象本身成长的全部需要,只是把他们看作一种知识的容器,显然远远没有看到教育的本质。

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成长。创新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所谓健康成长就是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的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充满活力和富有个性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只有将主体性活动与主导性活动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成为其学习过程中最鲜明的特色。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念还应有创新精神,并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教师应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地处理教材、艺术地切入突破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学习动机,把继承性学习提升为创新性学习。

教师必须遵从创新教育的置疑性原则,让学生思维处于一定的疑惑状态,提出诱发创新思维的问题。诸如:“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通过抓住这些创新点,精心设计、巧妙诱导,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及依据,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有能力领会置疑性原则的精髓,抓住创新教育的关键。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师,会鼓励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发挥逆向思维、延伸思维、发散思维,不唯书、不惟师、不惧权威,克服从众心理,勇于标新立异、大胆质疑、追求创新。

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还会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淡化学科间的人为差异,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既会注意学科内部各教学内容间的纵向联系,还会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重组,使各种知识、技能相互迁移、渗透,互成体系,最终形成“能力链”、“知识树”的整体网络。

综合分析上述定义和研究结论,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素质、教学行为、教育成果是理解创新型教师的维度。按照这三个维度,创新型教师就是指具有创新的素质和行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教育成果卓著的教师。他们对教育活动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学生有特殊的发现,在教育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1、教师的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性素质,是教师专业理念、情感、知识、能力等几方面的复合体。结构决定功能,教师的素质形成合理的结构,才能发挥出创新的功能。

2、创新行为是指培养创新性人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切教育行为,包括动态的呈现知识,给学生营造一个开展创造性学习的宽松环境,不囿陈规、标新立异,注重研究、反复探索等方面。

3、教育成果是教师创新素质和行为的结果,教育成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课堂质量优异、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学生思想教育成效显著等方面。

总之,创新型教师是一个相对概念。

三、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考察

自1896年克拉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优秀教师的素质起,有关教师素质的研究相继大量出现。近年来,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和推进,教师素质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美国教育协会通过调研归纳了18项优秀教师的品质:(1)健康而有活力;(2)智慧;(3)好学;(4)情绪成熟及平衡;(5)爱儿童;(6)同情心;(7)对教学发生兴趣和爱好;(8)乐观和幽默感;(9)友善的态度;(10)良好的工作习惯;(11)能与人合作;(12)广泛的兴趣;(13)容忍;(14)明快;(15)公正;(16)良好的仪表;(17)讲解清晰的能力;(18)人格――以上品质的综合及其他。

西门(Symonds)在教育实践中归纳了受学生归纳了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素质特征:(1)亲童性――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考虑学生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进步;(2)安全感――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自信、随和以及由此形成的教师的威信;(3)个人组织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学组织、班级管理、课业评定等方面,使学生可以接受的能力、魄力和态度。

克鲁克香克(Cruickshank)在综合了多个有关教师效能研究的基础上,对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归纳:

在课堂上的组织管理方面,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属于中心主导角色,但同时容许学生参与组织及计划;课堂有组织;订立高目标,并与学生沟通目标的内容;关注全班而非只顾及部分学生;经常组织有益、有建设性的活动;建立及保持清楚、明确的教育规则;有效地控制学生的身体活动;注意学生的行为表现;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工作;快速、正确地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以商讨的态度处理学生的投诉。

在课堂教育方面,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能坚持追求高目标;提供广泛的学习内容;兼顾不同的家庭背景的学生;能提供足够的学习材料;维持课程的进度;要求学生公开的参与;接受并采纳学生的建议;引导学生回答正确的答案;能分配有益的活动;教学个别化;教学多样化;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责任感,公平、合理地对待学生。

国外研究者倾向于从教师个体的个性品质以及教师教学行为本身的个性色彩来分析教师的素质结构。就教师的个性品质而言,比较注重教师的同情心、热爱学生、容忍、习惯和性格等人格因素;就研究本身的色彩而言,虽然都比较注重教师的个性品质和人格因素,但在教师临床技能、教学管理技能及个体内部人格修养等方面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国内研究者普遍强调社会现实性和结构完整性。就社会现实性而言,注重社会对教师的外在要求,如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提出了教师职业的道德标准;就结构的完整性而言,一般都力求使教师素质系统化、整体化和面面俱到。特别是对创新型教师素质特征的研究大多数是泛泛而谈,既缺乏实证性的支持,又没有对创新型教师独特个性品质,特别是对自我学习意识和教育知能素质进行深刻的剖析,这就使创新型教师素质特征研究停留在一个“静态”的层面上,似乎创新型教师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而与教师自身的努力没有多大关系。

因此,我们必须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不可泛泛而谈。只有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认识,才能对提高教师素质提供有益的指导,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教师。

(作者: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实验中学校长,职称:中学高级教师五级)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韩幼贤.教育心理学[m].上海:茂昌图书有限公司,2003.

[3]华国荣.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策略与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4]陈雄一.论创新型教师队伍及其创新素质的培养[J].东南亚纵横,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