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网络诈骗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7:33

对付网络诈骗的方法篇1

关键词:网络金融;风险;银行卡产业;欺诈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一、网络金融业务现状

2016年,我国银行卡产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在发卡方面,截至2016年末,全国银行卡发卡总量预计超过62亿张,同比增长14.5%。在移动支付方面,根据人民银行《2016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仅2016年第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116.07亿笔,金额达433.9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1.34%和0.26%;移动支付业务66.29亿笔,金额35.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5.97%和94.45%。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网络支付业务440.28亿笔,金额26.3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06.83%和105.82%,移动支付在支付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近年来,支付机构凭借快捷支付、移动支付等新业务迅速提升渗透率和市场规模,并将触角延伸到理财和供应链融资的多个领域。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金融业务的场景正在经历不断的拓展与创新,应用方式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金融的发展也进入实质性阶段,各类互联网企业纷纷参与这场变革,进而引发了互联网客户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客籼逖椤⒖放共生和大数据应用逐步成为网络金融的典型特征,支付安全则亦成为金融行业难以回避的挑战。同时,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借助新型通讯技术,利用互联网虚拟空间,实施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犯罪,由其是最近发生多起电信网络新型诈骗恶性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网络金融主要欺诈类型

目前,国内网络金融欺诈损失最严重的主要欺诈为电信诈骗,手段最多样的主要欺诈为非面对面诈骗,伪卡欺诈和盗用身份欺诈位列第三、第四。下面重点论述一下前三种主要欺诈类型。

(一)网络金融电信欺诈转账

电信欺诈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拟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

由于互联网数据泄露形势日益严峻,电信欺诈开始由撒网式盲骗转向精准式诈骗,并呈现跨渠道、长期潜伏、专业剧本化的趋势:一是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上泄露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掌握了受害人的详细情况,从而精准诈骗;二是不法分子利用商业银行各电子渠道登录、签约、交易等防控手段不同的特点,进行多渠道联合作案。例如对钓鱼网站和互联网泄露数据关联获得的客户信息,通过电话银行进行密码验证和余额查询,再通过网银支付或第三方快捷支付方式盗取资金;三是在微信群、QQ群、论坛、社交网站中长期潜伏,观察分析每个人的行为特点、说话习惯和岗位角色,时机成熟再伺机作案;四是重金引诱心里学方面的专业人士编写诈骗剧本,提高诈骗的成功率。

(二)网络金融非面对面欺诈

非面对面欺诈指不法分子窃取卡片主账号、pin码、有效期等账户信息后,通过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等非面对面渠道发起的欺诈交易;或以短信、电话等方式诱骗持卡人向指定账户发起的欺诈转账交易。

第一,非面对面欺诈的重要特征是商户无法现场审核持卡人身份和卡片真实性,因此从受理端防范此类欺诈的难度相对较大;其次,互联网交易渠道无法验证卡片磁道信息,欺诈分子只需窃取卡号和其他相关信息,就可以进行欺诈交易,作案难度大大降低。第三,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等创新支付业务具有地域界限淡化和匿名性等特点,不仅为欺诈分子跨区域远程作案提供了便利,也大大增加了事后案件追踪和调查的难度。

(三)网络金融境内\境外伪卡欺诈

网络金融境内\境外atm机取现案件也频频发生,主要集中于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由于目前境内借记卡发卡行尚未建立24小时的交易监控和应急处置机制,无法及时制止欺诈事件,因此对网络金融境外欺诈风险的防范能力还相对较弱。

三、网络金融欺诈类型的主要表现特点

(一)电信欺诈转账的主要表现特点

第一步是非法获取客户信息,主要包括客户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交易密码、手机号、身份职业、家庭住址等信息,获取手段主要包括购买互联网上泄露的各类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利用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方式登录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进行密码暴力猜解,以及通过伪基站和钓鱼网站直接诱骗客户自行输入。

第二步是确定作案对象,主要包括根据身份职业、健康状态、房产等筛选作案对象和通过多渠道查询客户账户,选取余额多的作为作案对象等。

第三步是骗取受害人信任,其诈骗剧本和手法多样,如冒充公检法诈骗、猜猜我是谁冒充熟人诈骗、网络购物退款诈骗、机票改签诈骗、重金求子诈骗、冒充政府发放补助补贴诈骗等。

第四步是骗取客户资金,主要手法可分为三种:一是直接诱导受害人通过atm机或电子银行将资金转移到不法分子的销赃银行卡;二是诱导受害人在其电脑中安装木马后远程操控其电脑,通过网上银行将资金转移到不法分子的销赃银行;三是不法分子利用手机木马截获短信验证码或直接骗取短信验证码等方式,通过银行账号支付或第三方支付的方式购买点卡、游戏卡、电话卡等虚拟商品,再迅速将其出售并将所得资金转移到销赃银行卡。

第五步是诈骗资金的洗白变现,对于销赃银行卡中的诈骗资金,不法分子通常会快速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或atm机转账等方式以接近atm机取现上限的金额快速转移到其它销赃银行卡中,最后通过atm机直接取现,完成整个诈骗过程。

(二)非面对面欺诈的主要表现特点

通过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等创新支付渠道实施窃取账户信息、非法冒用、网络钓鱼等欺诈犯罪,主要包括三大类:

一是通过钓鱼网站、聊天工具等手法,骗取客户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账户信息,包括制作假网站冒充银行网银、窃取QQ等聊天工具信息后冒充客户朋友或亲戚骗取客户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之后实施冒用。二是窃取客户身份信息和银行卡账户信息后通过互联网渠道、电购/邮购(mo/to)渠道测试卡片或窃取资金。此类欺诈交易大多集中于航空机票、酒店等商户类型。三是虚假购物网站欺诈,即制作虚假商户网站,并在后台将虚假购物网站与欺诈分子自己的支付订单相联,当持卡人在虚假网站购物后进行支付时,表面上为自己支付,实则是为欺诈分子的订单付款。

(三)境内\境外伪卡欺诈的主要表现特点

网络金融境外欺诈风险集中于“假验资”大额欺诈案和伪卡atm机取现案,从交易特征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假验资”案件交易商户多为澳门地区的珠宝类商户。“假验资”案单笔欺诈金额巨大、交易间隔时间紧密、交易时间多为夜间及凌晨左右。“伪卡取现”案件主要特征是卡片atm机交易频率异常,且欺诈交易持续时间较长。

四、网络金融欺诈的主要防范措施

(一)电信欺诈转账防范

加强个人银行开户及开通业务功能环节的风险防控;加大对银行柜面转账交易的风险核查力度;做好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管工作;加强可疑交易监控;加强持卡人宣传教育。

(二)非面对面欺诈防范

非面对面欺诈在各类创新支付业务中较为突出,因此防范非面对面欺诈在源头上必须加强创新业务全生命周期各环节风险防控。收单机构在创新业务中将承担更多业务职能,因此防范非面对面欺诈要求发卡机构、收单机构、第三方机构、持卡人等多方协作、多管齐下,共同防范业务风险。从发卡机构角度,基于创新业务全流程管理,从业务开通、业务定制、交易验证等各环节均须防范非面对面欺诈。例如加强创新业务开通环节身份审核;加强部分创新支付业务定制风险防控;加强交易环节的身份验证措施、提高交易验证强度;加强交易限额实施动态管理、细化限额管理措施、对高风险第三方平台设置更为严格的限额管理规则;加强ip地址交易监控;加强持卡人个人身份信息管理;加强持卡人宣传教育。

(三)境外欺诈风险防范

加强借记卡境外交易授权管理;建立大额交易监控机制;建立借记卡交易限额管理机制;建立7×24小时应急处理机制。

综上,支付产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支付市场的竞争,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公司等产业各方共同推动了支付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支付介质也正加速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形成了以nFC近场支付、二维码扫码支付为代表,手环、手表等智能移动终端支付为补充的移动支付新格局。当前,支付行业正处于规范发展和优化调整的新阶段,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大众民生,确保支付安全,是每个行业参与者的历史使命。要牢记“支付安全永远在路上”,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全面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提升支付交易安全强度,切实营造健康、可持续的支付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郭汉利.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建设银行网络金融反欺诈实践[J].金融电子化,2016(12).

对付网络诈骗的方法篇2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诈骗安全教育

近年来,网络诈骗呈现高发趋势,网络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在校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阅历匮乏,辨别能力较差,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使大学生成为犯罪分子最容易选择的对象之一,导致了高校内部网络诈骗案件频频发生。根据公安机关的统计数据,在笔者所在地区的高校发生的案件,一大半以上为网络诈骗。如何防范网络诈骗,摆在了高校安全管理者的面前。

一、网络诈骗的含义

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使受骗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相关调查:许多大学生有网络学习、购物、交友的经历,百分之七十的学生遇到过网络诈骗信息,上当受骗的人数占了百分之七。

二、网络诈骗的方式

1.网络购物诈骗。网上购物由于具有价格便宜、透明、方便、省时、省力等优点,许多大学生都有网上购物的经历。支付宝的数据统计显示:在2013年,全国超过55%的在校大学生都已加入网上支付大军。江苏的普及率达到69%,排名全国第四。在校大学生在网上的消费平均每年达到了4000多元。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不法分子。不法分子往往在一些购物网站上,虚假消息,以远远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诱使贪图便宜的大学生上当受骗。不法分子往往要求对方不使用支付宝等方式交易,直接使用银行转账,大学生一旦按照不法分子的要求,汇入款项的话,不法分子立即消失。

2.网络中奖诈骗。大学生平时喜欢上网,或者打网络游戏。往往在上网过程中,页面会跳出“恭喜你中奖”的消息。有的大学生贪图便宜,觉得这是真的,按照页面的要求,与对方联系,不法分子往往以手续费、快递费、个人所得税为由,要求你先行汇款,欺骗大学生汇款。张某,某高校的大一学生,在玩网络游戏时,浏览器右下角弹出一个对话框,显示:为庆祝我公司成立三周年,为回馈用户,特进行抽奖活动,恭喜您成为幸运玩家,您将获得苹果手机一部,笔记本一台。张某十分高兴,按照要求联系对方,对方告知他要取得奖品,必须先支付800元的税款、手续费和快递费。张某匆忙给对方汇款了800元,就欢天喜地等他的奖品,一个星期过去了,他的奖品石沉大海,张某才意识到上当受骗。

3.钓鱼网站诈骗。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建立貌似银行网站或网上银行的假网页,并借此虚假消息,搜集客户资料,骗取大学生网上银行注册卡号(登录iD)、密码、口令等信息,进而达到非法窃取客户资金的目的。不法分子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以虚假消息诱惑大学生上当受骗。这些邮件、短信往往是以中奖、顾问、对账等为由,大学生一旦在邮件中或者点击链接在网页上填写用户名、登陆密码、银行卡号、支付密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后,用户的资金就会被盗。中国工商银行曾经发现的“http://.cn”、“http://.cn/”、“http://”等假网站,与工行网站地址http://.cn、https://.cn十分相似。

4.兼职刷信用诈骗。刷信用,是指买卖双方以提高信用为目的,在无实际成交的情况下,做出好评评价的行为。有的大学生为了在网上找兼职,加入到刷信用行列。笔者所在的高校,每年都有学生加入在网上兼职刷信用,自然每年都有学生上当受骗,被骗金额小到一百元,大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大学生王某,在网上搜索网上兼职,发现这样的一条网上招聘的广告:招聘各大商城刷业绩兼职,每天限制30单,刷满的话,每天最低收入300元一天。于是,王某联系了对方,对方要求王某在指定的店家购买面值为200元的游戏点卡,付款成功后,打5分给予好评,佣金20元和本金200元,一起返还。王某一开始做了2笔,对方按要求付了佣金。迫不及待的王某联系做了10单,共2000元。当他再要求对方返还本金和佣金的时候,对方说必须再做5单,才可以返还佣金和本金。王某为了取得本金和佣金,跟同学借了1000元,做了5单。再联系对方时,对方已经将他拉黑。

5.利用QQ盗号和游戏装备诈骗。QQ对于大学生而言,就如同手机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QQ号码。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手段破解了QQ的密码,冒充QQ主人跟QQ上的亲朋好友借钱。大学生李某一次在QQ上收到一好友的借钱的请求,考虑到两人平时关系不错,李某没有多加考虑,就按照对方的要求,给对方汇款了1000元。当遇到有人网上向你借钱时,要多留个心眼,跟对方联系一下。一位爱好网络游戏的男生告诉我们,他在某个网络游戏中遇到一名自称可以帮忙升级网游装备的玩家。该大学生信以为真,先后给对方转账了近800元。等了几天后,都没有见到游戏装备升级,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上当受骗。

三、网络诈骗的特征

1.范围广,多为异地行骗。网络诈骗地域广泛,不法分子通常选择外地的受害者作案。就算案发,破案相当困难和复杂。境内90%以上的诈骗网站、钓鱼网站的服务器位于境外,均通过Vpn跳转至境内。打击工作经常面对取证难,抓捕难,追赃难的情况。

2.网络诈骗作案隐蔽。不法分子在实施网络诈骗的过程中所使用的银行卡和电话卡,都是用虚假信息办理的。事发后,公安机关在调查时,破案困难。

3.集团化、职业化。网络诈骗分子,往往不是一人作案,通常是一个团伙协同作案。他们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呈现出职业化、集团化的特点。

四、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

1.从大学生角度来看。首先,要加强网上购物常识的学习和自我防范意识的培养。选择正规的网上购物网站,了解网络购物的流程,利用支付平台交易。在淘宝网上购物时,要选择支付宝担保交易付款,不能直接用银行汇款的方式汇款。使用电脑、手机时确保杀毒软件维持在最新更新状态,防范木马和病毒的入侵。其次,树立健康的心态,切记不要贪图便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不会掉馅饼,不要轻信超低价的商品。贪图小便宜,往往要付出大损失。第三,要有维权意识。当我们发现自己遭遇网络诈骗时,要保留证据,尽快报案,不能碍于面子选择沉默,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破案。

2.从学校角度来看。首先,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要走进课程,走进学生。安全教育可以以公共选修课、形势与政策课的形式作课程安排,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中。其次,开展“防网络诈骗宣传月”等主题活动。笔者所在的高校近期就开展了“防范网络诈骗、防盗窃”集中宣传月活动,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教育与实践活动,开展主题班会、发放防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张贴防诈骗小贴士等,有效增强了大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第三,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增强防骗意识。遇到网上借款务必电话核实确认,邮件、QQ、微信上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随意点击,更不能在陌生网页上输入银行卡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淘宝网不会以系统升级、卡单为由要求消费者在指定网页上办理退款,任何索要手机验证码的行为都是诈骗。第四,邀请公安民警、专家作警示教育讲座。学校可以和当地公安机关开展共建,邀请派出所警官结合当前学生身边的网络诈骗案件,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3.从社会角度来看。首先,国家要加强网络监管。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网站管理,拒绝登载未经核实的信息,删除网络诈骗虚假信息。其次,电信运营商要严格审查网络电话服务和设置虚拟号,不给诈骗分子以有机可乘,保护大家的财产权利。再次,银行机构要严格审查银行卡业务,研究建立汇款保障制度。当汇款人发现上当受骗,及时向银行机构反映后,能及时索回被骗的款项。最后,电信运营商、银行机构、公安机关等部分要加强联动,通力合作。当公安机关调查案件时,电信运营商及时追踪定位可疑号码,银行机构及时冻结诈骗分子的账号,给公安机关提供大力支持。

综上所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诈骗现象时有发生。只要大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就能有效地避免网络诈骗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邹珉.浅析高校内部网络诈骗的成因与防范措施[J].电子制作,2013(12)

对付网络诈骗的方法篇3

关健词:网络购物校园诈骗

二十一世纪,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购物也通过其自身的优越性走入了校园。网络购物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的黑手也伸向了网络购物。网络诈骗犯罪频发。怎样去通过各种手段去遏制和避免网络诈骗的发生成为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一.为什么网络诈骗如此猖狂

1.犯罪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网络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使诈骗人虚构的事实更加逼近事实,隐瞒了事实的真相,从而使被害人易于上当受骗。

2.技术难题尚存,程序存在漏洞,安全性低,给网络诈骗者以可乘之机

程序漏洞的存在,不仅给原本就有诈骗倾向的人提供可乘之机,还可能诱发一些没有诈骗倾向的人产生诈骗意图,特别是在道德环境并不十分理想的网络虚拟世界。

3.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在网购如此火爆,各购物网站等相关厂商从中获取巨大利益的今天,只强调了交易流程,而把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一旦交易发生问题,消费者的权益肯定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4.网民缺乏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盲目相信互联网上的信息有些招聘网站针对的就是是新手,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这类人求职心切,最容易上当受骗,甚至卷入传销组织。还有些购物网站,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所谓的“一元秒杀”,基本上是愚弄消费者的,势必造成顾客盲目付款,结果造成严重损失。

二.网络购物诈骗手段

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网络购物类诈骗:相关业务的网上办理(含网络购物)。

案例一:某同学在网上订机票,他按照网页提供的电话联系了对方,对方要求该同学到银行汇款300元。过几天我的同学又接到电话,再汇出4000元给对方。该同学警觉后,终止打款,钱物未受损失。

案例二:这个事情发生在我身边,同学在qq上留言,让我帮助汇款500元,我丝毫没有考虑,立刻汇款给同学,之后给同学打电话确认是否收到,结果同学说没有给我发过信息,是qq中毒了。

案例三:还有一个同学在网上购买了一部手机,因对手机不满意,在淘宝网上联系退货、退款事宜,对方要求同学与客服联系,该同学在网上查找了客服电话,与对方取得联系,并按对方要求和指令在建设银行取款机上操作,其中一个环节要求输入卡上最后四位数,6448,事后又操作了一遍,输入数字2222,结果造成被骗金额近9千元。

三.网络诈骗的防范技巧:

1.强化法律和技术监督

对于危害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侵害网民合法权利的违法行为,要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规范,双管齐下,坚决遏制诈骗行为的发生,对于网络诈骗者要予以严惩,给后人以警示。

2.加快推进网络实名制的建设

实施网络实名制可以规范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秩序、保障网民权益、打击网络犯罪,争取创建一个和谐、文明、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3.强化法制意识,提升网民的认识水平

网民在上网的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判断真伪网站的经验,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谨防各类中奖信息,网络诈骗虽然隐秘,但是只要不贪图便宜,不抱有侥幸心理,就一定可以戳穿其犯罪本质,免受其害。在网上购物时,尽量选择在大型的网上商城购物,在进行支付时,最好找那些支持中间支付平台的卖家,避免只通过银行汇款的支付方式。

4.增强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明确网络道德规范,加大道德约束力。

对付网络诈骗的方法篇4

一、“网络碰瓷”的定义与主要表现形式

(一)“网络碰瓷”的定义

根据“碰瓷”的原意和网络上碰瓷行为的特性,笔者认为,可以将“网络碰瓷”定义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网购购物中故意制造各种卖家履行瑕疵而骗取或勒索网店店主或其他网购参与者钱财的行为。

(二)“网络碰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瓷”的表现形式

当前出现在网购过程中主要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恶意退款

网购平台一般都要求卖家预先交纳一定的交易违约金,并设有自动赔付条款,当卖家在交易过程中出现某些违约行为时,网购平台会自动将相应的违约金赔付买家。比如淘宝商城规定:买家拍下物品并付款,商家必须在72小时内发货,否则买家可在交易生成后申请缺货退款,并获得实付价格的30%的违约金。行为人利用这些规定此为业进行牟利,比如采取春节快递业放假期间购物、故意购买卖家无法提供的商品等方式骗取违约金。

2.恶意差评

网店卖家的信誉是买家选择购买其货物的重要参考。网店的信誉就是通过获得买家的好评来获得的。在以信誉为生命的网络市场中,卖家都在尽力维护者每一位消费者。行为人将现实中的讹诈手段转向网络,利用网店卖家破财免灾的心理,故意以“差评”为要挟,勒索网店买家给予金钱、财物等,否则就给予差评。更有甚者进行“团队作战”,如果卖家不妥协,或者不重视单个差评,他们就连番上阵,给出多个差评,让卖家不得不妥协。

3.骗取运费险

一些保险公司推出了“退货运费险”来降低网络买卖双方因退货而造成的运费损失。一般退货运费险分针对买家和卖家两种。针对买家的退货运费险是指买家在购买商品时投保退货运费险,若发生退货,保险公司赔付买家一定金额的运费。运费险本是为了给买家一个售后保障的服务,但有些人却利用退货运费险保险金与实际运费之间的差额来获取利益,比如实际运费是6元,但投保10元的运费险,这样一笔交易就赚取4元差额。还有的在同一家店分别下多个订单,并分别购买运费险,收到货物后分别申请退款,但只用一个快递寄回,以此获取多笔运费险。

二、对“网络碰瓷”进行刑法规制的必要性

(一)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1.损害了网购参与方的利益

“网络碰瓷”直接受害者是卖家和运费险的保险人。对卖家而言,遭遇碰瓷不仅损害其商业信誉,更直接损害了其经济利益。早在2010年的调查中就显示,有七成网店店主称遭遇“职业差评师”恶意差评。对于骗取运费险的行为,显然也侵害了保险人的利益。

2.扰乱了网络市场的健康发展

“网络碰瓷”行为在损害了多方利益的同时,也扰乱了网络市场的秩序,不利于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的网络市场环境和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互联网网络市场的发展。

(二)现有法律规制措施的不足

有人认为,“网络碰瓷”属于传统民法调整的范围,可以通过民法中的不当得利、追究合同违约责任等方式来解决。笔者认为,网上交易的特征决定了对“网络碰瓷”行为采取民事救济不能彻底维护受害者利益。网购的整个交易过程都通过网络进行,对交易对方的信用和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做出可靠的判断,行为人难找到,证据难掌握,责任难认定,赔偿难落实,这就为受害者通过民事救济方式进行维权增加了难度。而且根据目前我国的法律,发生此类事件到底应有哪个部门处理,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北京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林亚呼吁,中国已有5万亿的网络消费规模,到了必须依靠法律而不是仅靠道德支撑的重要关口。

三、“网络碰瓷”的刑法规制

笔者认为,“网络碰瓷”包含在网络犯罪行为中。我国刑法规定的网络犯罪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侵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网络犯罪,也称以计算机为对象型网络犯罪;第二类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其他网络犯罪,也称以计算机为工具型网络犯罪。“网络碰瓷”仅仅是以网络作为工具加以利用,属于传统犯罪手段的改变,是传统犯罪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其最终实现行为目的,往往还需要在现实空间进行其他行为予以连接和继续。所以“网络碰瓷”所以涉及的具体行为,应属于第二类网络犯罪行为。

根据《刑法》第287条的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据此,笔者认为,就前述“网络碰瓷”的具体表现形式中的行为,如果达到一定的危害程度,均可通过刑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一)对于恶意退款,可能构成盗窃罪或合同诈骗罪

1.盗窃罪。以恶意退款为业的“职业退款师”网购的目的是通过购买的行为来达到骗取违约金的目的。因为其利用的是网购平台设置额自动赔付规则,所以发生这种行为时卖家是不知情的。符合盗窃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表现形式。根据《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盗窃罪的最新认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单处罚金。所以,恶意退款行为即使每一次获取的数额较小,但次数较多或总额达到了盗窃罪的量刑起点,就构成了盗窃罪。

2.合同诈骗罪。网购中,当买家在卖家店铺中拍下某一商品并付款后即成立一份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的以数据电文形式成立的合同。如果恶意退款,其行为方式是通过先支付货款,待收到货物后又以退货为幌子骗取回货款,以达到钱、财两占的目的,该类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刑法》224条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恶意退货行为,其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卖家的货物,而不是真正购买商品,在网上买下商品只是其实施合同诈骗的手段,可以纳入《刑法》第224条列举的合同诈骗罪中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情形。

此外,如果恶意退货除了非法占有财物以外,又实施了恶意差评或骗取运费险的行为,可能涉及牵连犯或数个单独犯罪的情形,将在下文论述。

(二)对于恶意差评行为,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迫使被害人交付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财产性利益,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该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使用威胁或要挟手段迫使他人交付财物的行为。以恶意差评为业的“恶意差评师”是在收到购买货物后,采用无条件退货或制造退货理由后,利用卖家怕因差评而影响信誉的心理,以此要挟卖家,获取一定的钱财,以此为业,符合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实施的是威胁行为,被害人交付财物是因为行为人实施的威胁行为使其产生了恐惧心理,从而处分财产的表现形式。

《刑法修正案(八)》明确了多次敲诈勒索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不论数额,都构成敲诈勒索罪。

(三)骗取运费险的行为可能构成保险诈骗罪

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此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仅限于被保险人、投保人和受益人。网购中的运费险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一般均为买家。以骗取运费险为业的“骗取运费险师”在网购过程中投保运费险,然后故意进行退货,产生了原本不需要的快递运输费用,属于故意制造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符合我国《刑法》第198条第1款规定的第4种情形,即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行为。所以,以骗取运费运费险为业的行为人,如果累计骗取保险金的数额较大,达到量刑起点,就构成保险诈骗罪。

(四)罪数的认定

在“网络碰瓷”行为中,有可能涉到同一行为人在整个网购过程中触犯数个罪行的问题,比如恶意差评获取钱财的同时又骗取运费险,如果以此为业,从犯罪构成要件来讲,就构成敲诈勒索罪和保险诈骗罪。又如为了达到骗取运费险的目的,故意损坏货物制造退货条件的情形下,有可能构成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应当对这些情形进行罪数的认定。

1.择一重罪论处

如果为了恶意差评而故意制造退货理由,如故意毁坏货物,然后以此为退货理由,进而差评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符合刑法中关于对牵连犯的定义,即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和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根据刑法对牵连犯的择一重罪论处的一般原则,按照两者中罪行较重的进行定罪处罚。

2.数罪并罚

如果行为人以获取运费险保险金为目的,而故意人为制造退货理由,骗取保险金的。此种情形下,是根据牵连犯的一般处罚原则从一重罪定罪处罚,还是数罪并罚?笔者认为,根据《刑法》第198条第2款的规定,犯有保险诈骗罪,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所以,此时应该按照合同诈骗罪和保险诈骗罪并处。同理,在恶意退货的同时又骗取运费险的,也应按照敲诈勒索罪和保险诈骗罪两罪并罚。

对付网络诈骗的方法篇5

云南省农行全面安排部署从源头上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强化支付结算账户管理,加强客户信息保护,切实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为客户资金安全筑牢“防火墙”。

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为确保工作实效,该行研究制定《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责、制定任务、提出措施。在各级行层面均成立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设立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副行长任副组长的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特事特办、联合作战、上下整体联动、无缝衔接、部门交叉作业、层层分解、层层推进、层层落实”的思路,全力推进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

治理中,该行将重点加强客户信息保护。切实加强计算机系统、自助设备、poS机客户信息传输、留存的安全防护,严控员工违规收集、传输、加工、保存、查询、使用客户信息,加大对设备厂商监督力度,防止客户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同时,严格控制账户数量,认真把控开户关口。以落实“账户实名制”为抓手,从严控开户、清理存量、充分利用总行研发的最新生物识别技术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加强异常开户行为审核,严格联系电话与身份证件号对应关系,建立涉案账户、买卖银行账户、冒名开户的惩戒机制,加强转账管理,有效防止客户账户被不法分子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异常交易的有效监测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十分重要。该行将积极利用农业银行建立的反欺诈平台、可疑交易监控系统、司法查控系统、虚假网站侦测、延时支付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有效监测、及时预警和快速处置,进一步提升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阻截成功率。同时,全力做好特约商户管理。全面梳理线上、线下特约商户,及时清理虚假、非法、高风险商户,加强日常交易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特约商户全面落实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要求。

在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共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效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同时,该行将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在全行范围内推广学习《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手册》,借助晨会演练、岗位资格考试等手段,持续提升一线员工阻截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广泛开展客户宣传教育,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利用网点、自助机具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对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做到有汇款必提示、有可疑必劝阻,保护客户远离电信网络诈骗危险。

对付网络诈骗的方法篇6

摘要:作为网络犯罪的一种,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文针对网络诈骗立足于刑法学的立场,分析了网络诈骗的概念、与传统诈骗的区别、诈骗的特点以及近几年诈骗主要形式,最后提出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关键词:网络诈骗;形式;防范

r>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推进和迅猛发展,为全人类建构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依托于网络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活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但由于网络经济的安全保护和法律保障体系存在严重缺漏,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工具、犯罪场所和犯罪对象。网络诈骗犯罪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与运用中的“负产品”,运用网络技术和知识实施的犯罪成为世界性的灾难,网络诈骗便是网络犯罪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一、网络诈骗

(一)网络诈骗的定义

由于网络诈骗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犯罪方式,,因而对其的研究也处于初步阶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诈骗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加,对网络诈骗的理解也存在不同的见解。

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把网络诈骗看作是传统的诈骗犯罪的一种新形式,另一种是把网络诈骗看作是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从犯罪学意义结合刑法中的规定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概念认为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作为重要的犯罪工具,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网络诈骗犯罪与传统诈骗犯罪的相同及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实施犯罪的方式不同,即取得财物的方式不同。传统的诈骗活动,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至少有一面之交。犯罪行为人是通过“人—人对话”方式达到诈骗目的的;而网络空间的诈骗则不然,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没有正面的交流,犯罪行为人是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达到犯罪目的。

(三)网络诈骗采取的方法

由于从事网络诈骗需要丰富的电脑网络知识和娴熟的网络技巧并进行复杂的网络诈骗程序的研究和设计,因此它是一种典型的高科技犯罪活动。从网络诈骗的对象来看,它包括实物产品、数字化产品、出版发行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信用卡等。网络诈骗所采取的手法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

文件伪造

这是指在计算机以及网络上非法地建立有关部门的正式文件或修改其有关记录。以此作为正式的、有效的文件或记录的犯罪行为。

3、虚假网络信息

这是说通过在互联网络虚假的商业信息诱导他人或公司与之签订合同,从而进行诈骗或敲诈的行为。

4、程序的擅自编制和篡改

这主要是指网络犯罪者通过网络对计算机程序进行擅自编制和篡改,从而通过向计算机输入非法的指令来达到从网络骗取钱财的目的。

(四)网络诈骗的特点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网络中介实现的,而非面对面直接交流使其具有特殊性。所以网络诈骗特点明显:方法简单、成本低、行骗面广,高隐蔽性,时空性、形式多样性,难以取证性、侵害后果的严重性等。

二、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式

(一)网络诈骗主要种类

网络抽奖、中奖诈骗犯罪的主要形式是:具有一定网络知识及游戏经验的犯罪嫌疑人,提前注册大量QQ号码、网络游戏账号,使用上述账号以“系统信息”、“客服”等官方管理系统类的网名登陆网络游戏,通过参与游戏等方式对其他玩家进行观察,选择作案目标后,以“系统信息”、“客服”等官方名义向玩家发送虚假抽奖、中奖信息,所涉及奖品主要为网络游戏装备、网络游戏虚拟货币、高档数码、通讯产品等,吸引游戏玩家点击登录其创建的虚假信息网站,进一步实施诈骗。

(二)网络诈骗的主要形式

、虚构中奖网络诈骗这类诈骗是网络中最为常见的诈骗手段之一。不法分子通过向互联网QQ用户、mSn用户、邮箱用户、网络游戏用户、淘宝用户发送中奖信息,诱骗网民访问其开设的虚假中奖网站,再以支付个人所得税、保证金等名义骗取网民钱财。为体现中奖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一般会采用类似官方的域名、制作精美的网页,起到迷惑群

众的目的。

2、冒充身份网络诈骗

这类诈骗通常是不法分子先通过技术手段盗取他人QQ号码、mSn帐号、邮箱等个人帐号,盗取成功后以帐号主人的身份登录互联网,并以有急事等用钱用为借口,向帐号里的好友借钱。警惕性不高的受害人会立即按要求给指定帐号汇钱。有的不法分子采用欺骗或黑客手段获取受害人亲友QQ号等网上联络方式,然后冒充受害人亲友借钱,更有甚者,播放受害人亲友的视频聊天录像,以达到取信受害人目的。有的不法分子通过欺骗或黑客手段获取了受害人商业伙伴的电子邮箱后,利用该电子邮箱或注册用户名极为相似的邮箱名,冒充其商业伙伴对受害人实施诈骗。

3、低廉网购网络诈骗

网络购物在给予人们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为违法犯罪提供了平台。这是目前一种比较常见的诈骗方式。作案人在互联网交易平台开办网店,或在淘宝、易趣等交易网站上开设网络店铺,以出售商品的名义、以明显低廉的价格在网上兜售商品,诱使网民与其联系购买,进行网络诈骗。一旦有人与其联系,作案人就会要求购物者首付部分的订金然后才发货,货到后购物者再付足剩余的钱。网民往往被低廉的价格所诱惑,从而步入作案者所布下的圈套。在此类诈骗中,还有个比较特殊的情形,就是以销售游戏装备等虚拟物品或游戏辅助软件为名实施的诈骗。现在国家未出台有关游戏中虚拟物品的法律,网民遇到此类诈骗情况一般默不作声、自认倒霉。

类似以上的诈骗形式还有财色诱惑网络诈骗、非法传销集资网络诈骗、无抵押贷款为诱饵网络诈骗等。随着网络的继

续发展,网络诈骗的形式依然严峻,新型的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作为广大的网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

三、网络诈骗的防范

(一)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

完善网络技术,堵塞漏洞

技术发展的弊端应由技术来克服,法律规范仅仅是技术不能状态下的暂时补充。先进的科技预防是预防网络诈骗犯罪的最有力的武器。就目前而言,特别要注重研究制定发展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各类行业产品,如网络扫描监控技术、数据指纹技术、数据信息的恢复、网络安全技术等,这些将利于网络诈骗犯罪的侦查与证据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将网络诈骗阻挡于萌芽状态。

四、结束语

网络的的广泛应用成为可以创造财富的生产力,因而也就出现了所谓的网络经济。但是网络诈骗正作为它的的负产品滋生和蔓延,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网络经济的建设步伐。由于相关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使其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日益增长的危害性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而,期盼法律修改和完善,不断丰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内涵,惩治各种网络犯罪分子,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净化和完善互联网环境,提高公民对网络诈骗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对于切实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推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1.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3

2.赵春霞.法制与社会.中攻如东县委党校,2011.05

3.杨燮蛟,魏彬,赵雪.行政与法.浙江大学,2011(3)

4.陆旭.论网络诈骗罪及其预防措施.中国政法大学,2011(4)

对付网络诈骗的方法篇7

据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长李睿懿介绍,近年来,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的诈骗犯罪现象比较突出。不法分子设立电信网络诈骗窝点,利用网络改号电话、“伪基站”设备等,通过拨打电话、发送手机短信,针对不特定群众,跨省、跨境大肆实施诈骗活动,受害者分布区域广,人数众多。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透支”“医保卡异常”“涉嫌违法犯罪”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设计骗局,花样百出,迷惑性强。诈骗一旦得手,往往给群众和被骗单位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诈骗数额上百万、千万的案件已不鲜见,甚至已经出现了诈骗数额上亿元的案件。有的企业被骗巨额资金导致破产倒闭,有的普通群众被骗走“养老钱”“救命钱”,导致轻生自杀。

此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还滋生了灰色产业链,诱发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出售银行卡、非法开办“地下钱庄”转移赃款等大量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由于此类犯罪空间跨度大,犯罪链条长,组织化色彩明显,犯罪手段及过程具有远程非接触性的隐蔽特征,且被骗赃款一般流往境外,给司法机关的破案工作和追赃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李睿懿介绍,此次的九个案例,共同特点是诈骗数额大、涉及地域广、被害人数多、犯罪手段多样,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既有东部沿海地区的案件,也有中西部地区的案件;既有较为传统的电视节目中奖诈骗、冒充QQ好友诈骗,也有新近出现的谎称推荐优质股票诈骗、考试改分诈骗;既有在境内实施诈骗的,也有在境外设立诈骗窝点的;既有针对境内人员行骗的,也有针对境外人员行骗的。案例之一:虚构推荐优质股票

在江西省,周文强通过中介注册成立公司,招聘50余人,下设“客服部”“业务部”“操盘部”等部门,分工负责实施诈骗活动。其中“客服部”负责群发短信、接听股民电话、统计股民资料;“业务部”负责电话回访股民,以“公司能调动大量资金操纵股市”“有实力拉升股票”“保证客户有高收益”等为诱饵,骗取股民交纳数千元不等的“会员费”“提成费”;“操盘部”由所谓的“专业老师”和“专业老师助理”负责“指导”已缴纳“会员费”的客户购买股票,并安抚因遭受损失而投诉的客户,避免报案。

自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不到一年的时间,该犯罪团伙共骗取344名被害人钱款共计376万余元。人民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依法判处周文强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财产100万元,同时对其他十余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十年至二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案例之二:推销假冒保健产品

在河北省,谢怀丰、谢怀骋二人从网络上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聘用多人冒充中国老年协会、保健品公司工作人员,以“促销”“中奖”为诱饵,向一些老年人电话推销无保健品标志、未经卫生许可登记的所谓“保健产品”,累计达3000余人次,涉及全国20多个省份,骗得钱款高达188万余元。

人民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谢怀丰、谢怀骋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同时对其他十余名被告人分别判处三年至一年不等有期徒刑。案例之三:发送“医保卡出现异常”虚假信息

在福建省,被告人吴金龙等人在老挝万象设立诈骗窝点,通过网络电话向中国大陆各省市固定电话用户群发语音信息,谎称“医保卡出现异常”。待被害人回拨时,由冒充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的团伙成员谎称被害人医保卡涉嫌盗刷违禁药品,随后由冒充公安人员的团伙成员使用预先更改好的“公安局号码”(来电显示为被害人所在地公安机关对外公布的号码)骗取被害人信任,套取个人信息,谎称被害人银行账户存在安全问题。随后再由冒充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团伙成员要求被害人将银行卡内的存款转到指定账户进行“资金清查比对”。吴金龙参与诈骗犯罪数额高达1019万余元。

人民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依法判处吴金龙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同时对其他十余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十二年六个月至二年不等有期徒刑。案例之四:假冒QQ好友诈骗

2014年8月至11月,同样在福建省,被告人罗仁成、罗仁胜利用在互联网上盗取的QQ号码或者将其申请的QQ号码信息更改为被害人亲属的QQ信息等方式,冒充被害人亲属的身份,以“亲友出车祸急需借钱救治”等理由,诱骗被害人汇款至其指定账户。罗仁成、罗仁胜用此种手段实施诈骗二起,骗得金额共计65000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罗仁成、罗仁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QQ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罗仁胜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行为还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据此以诈骗罪判处罗仁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一万元;以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罗仁胜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五千元。态势疯狂:一人竟被多个团伙骗了4次

虽然我国对电信诈骗进行严厉打击,但骗子们并未因此销声匿迹,一方面“中大奖”“手续费”等传统诈骗招数依旧猖獗,让不少老年人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另一方面,骗子们的诈骗手法也不断翻新,与“微信”“二胎”等相关的电信诈骗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据媒体3月初报道,日前香港警方接获了一宗假冒内地官员的电话诈骗案,事主共损失约4900万元人民币。警方透露,事主为一名53岁香港本地男子。去年10月20日,他接获自称为速递公司职员的来电,指事主寄出的包裹藏有虚假文件。其后,骗徒将电话转至自称为内地执法机关人员的同伙,对方指控事主涉嫌清洗黑钱,要求事主到内地开立一银行户口,再将款项存入该户口作扣押以证清白。事主按指示先后共存款约4900万元。事主于今年2月19日开始与骗子失去联络,怀疑受骗后于3月4日向警方报案。

最近,昆明市公安局则公布了一起“奇葩”诈骗案:80多岁的老人被骗4次后才报警,正规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竟倒卖客户信息、骗子的手机号被泄露后也常接到诈骗电话。

在这起案件中,昆明市民王大爷先是接到上海一家“收藏拍卖公司”的电话,称要以100多万元收购其收藏的工艺品,但需要支付手续费。不久老人收到了一份快递来的小礼品,就以货到付款的方式支付了7万元“手续费”,但后来对方电话就再也打不通了。

此后的3个月老人又3次被同样手段诈骗,先后4次共被骗走了42万元。

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刑侦大队警察杨碧波介绍,警方侦破案件后抓获了盘踞在上海的王亮亮(化名)犯罪团伙。但侦查后发现,王大爷被骗了4次,只有1次是王亮亮团伙所为。“我们又对多名受害者进行了调查,没有哪个受害者是只被一个团伙诈骗的。”他认为,这足以说明电信诈骗之疯狂、后果之严重。

昆明市公安局破获的这起诈骗案中隐藏着明显的利益链,其顶端就是公民信息的售卖者韩某。作为上海一家宅急送公司的工作人员,他利用职务之便,从宅急送客户资料里选择有电视购物习惯或喜欢购买收藏品的人,并把名单提供给王亮亮团伙。“韩某也是整个诈骗团伙的组织者,从团伙诈骗的钱中分成75%。”办案警官说。

除了使用这些信息,王亮亮团伙还从网络上以1元1条的价格购买公民信息,同时又把韩某提供的公民信息再转手倒卖给另外一个诈骗团伙。

可笑的是,为了反侦查,王亮亮团伙在快递单收件人一栏填的都是自己成员的电话,“结果,这些成员之后就经常接到其他诈骗公司的电话。”

办案警官说:“说明他们作为快递单上的收件人,自己的信息也被物流公司拿去卖给了其他诈骗团伙。”

此外,云南省发生的多起“生二胎补贴”诈骗中,接到诈骗电话的人都确实刚刚生育了二孩,说明他们的信息也被泄露了。

电信诈骗与公民信息泄露密切相关已为公众熟知,但是,公民信息泄露的随意和严重程度仍足以令人吃惊。

“电信诈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犯罪,牵涉到方方面面。”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孙文杰分析,这就是公安部打击电信诈骗的专项行动要联合22家成员单位共同进行的原因。比如,诈骗团伙往往有多个非实名金融账户,这牵涉到银行;诈骗团伙拨打电话要用到网络电话、“移动座机”、非实名电话卡等,这牵涉到电信企业;诈骗对象的选择则依赖于公民信息,这涉及掌握了大量公民信息的物流公司、商场、电信运营商等。防不胜防:新诈骗招数紧随社会热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涉嫌洗钱”“医保、社保异常”“解除分期付款”等常见手法外,电信诈骗团伙正紧跟新政策和社会热点,不断“推陈出新”,一些新的诈骗手段不断出现。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至少出现了以下几种与微信有关的诈骗方式。

一是伪装身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二是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在微信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等拿到货款后就人间蒸发。

三是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等内容以“爱心传递”的方式在朋友圈,不少善良网民都会转发,其实里面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通讯诈骗。

四是点赞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商家“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后,即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五是利用公众账号诈骗。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后,“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等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

上文提到的“生二胎补贴”诈骗中,云南省曲靖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以“生二孩领取国家补贴”为由的诈骗案。骗子称刚生完二胎的家庭可以领计生补贴,但要到自动柜员机上进行验证,受害人按照提示“验证”后即被骗数千元。此外,还出现了二维码等诈骗方式,受害人一旦扫描了二维码,手机就会被植入木马病毒。新的动向:诈骗对象转向年轻白领

随着警方对于电信诈骗打击力度的加强,电信诈骗的方式、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从一开始的短信诈骗、刮刮卡中奖诈骗到利用网页种木马,随后是利用任意显电话,再到网页和电话混合型,最后发展到目前的移动端诈骗。

“您的手机银行即将失效,点击进行认证。”2月22日下午1点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某金融公司任职的戴小姐接到了一条“95588”发来的短信,提醒她进行手机银行更新。因为手机显示为“95588”发来的短信,与此前的消费提醒短信在一个短信页面内,戴小姐毫不怀疑有诈,直接点击链接。“页面也和真的工行网银一样,我按照要求输入卡号、密码、还有验证码。”

输入信息后,等来的不是升级成功的提示,而是疯狂的转账短信。“我连续输了三次验证码,后来发现卡内余额近20万元分三次被转走了。”

“从报警情况看,骗子应该是使用了最新的伪基站模拟出任意短号,比如模拟工商银行官方客服号码95588,手机显示短信时甚至与正规银行短信放在同一个对话框内,十分具有迷惑性。”浦东公安分局陆家嘴治安派出所所长张翼飞介绍,过去诈骗短信显示多有前缀,比如“02195588”,经过广泛的防骗宣传后,不少市民都已经知晓。“新的短号让不少白领都信以为真,点击虚假钓鱼链接后,骗子就能轻易获得被害人输入的银行卡号、密码及相关验证信息,从而完成盗刷。”

通过梳理接报信息,浦东警方意外发现,多名被害人均为陆家嘴高学历的年轻白领,70后占比约60%。他们普遍对网络十分熟悉,尤其是网银及手机银行。没想到,就是因为这一特点,反而成为骗子下手的重点。“年纪大的一般不会使用网银,我们发现通过手机银行、网银被骗的被害人中,不乏高学历、高智商的金领。”张翼飞说。

以往的电信诈骗中,老年人是主要目标;而最新骗术频频对准年轻人,70后、80后、90后成为重灾区。“老年人上当受骗一般是短信和电话诈骗,经过大力度的宣传,老年人的警惕性也在提高。反倒是年轻人警惕性不高,容易上当。”而这也和年轻人的消费特点有关,年轻人习惯于使用网络和手机,开通网银和手机银行的比例很高,对骗术的警惕性又不高,而新型骗术就对准这一特点,从网络下手,年轻人稍一疏忽就会上当。

对付网络诈骗的方法篇8

2011年,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增长速度。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22038亿元,同比增长118.省略诈骗,但支付宝都没有认真处理、及时进行维护或暂时断开的即时到账业务。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还在继续被骗。像小萧一样被骗的用户在网上组建了众多QQ群,希望团结起来维权,讨个说法。

小萧气愤地向记者表示:支付宝没有我的密码确认,就把我的钱转给了他们的合作商家,是不是合作诈骗,是不是有帮凶嫌疑?如果所有支付宝上的钱支付前都经过用户支付密码确认,就不会被骗。客户的钱是从银行网银、密码确认、支付宝最后到网龙游戏账户,这是不是支付宝的漏洞?

支付宝为与其有合作关系的客户提供即时到账,但作为第三方交易平台未经用户确认把账户资金即时划款到其他网站,极易被木马利用来行骗,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好几年了,支付宝却没有去理会这漏洞。不将这个交易漏洞弥补,使得更多人上当受骗。

这么多消费者的经济损失将有谁来弥补?谁来维护他们的权益?这是记者思考的问题,更是那些血汗钱被骗的人在一个个不眠之夜渴望回答却慢慢由愤怒到疑惑到绝望的问题。

显然,支付宝摆脱不了顾忌自己跟虚拟商品商家的利益而间接损害支付宝用户利益的嫌疑。

客观的说,支付宝确实存在着不作为的动机:一个动机是为了保持规模扩张,与其合作的商业网站、企业都将是支付宝大客户。支付宝未来的规模和实力直接关系到以后在各种业务展开时和各大银行谈判的筹码问题,而目前,支付宝的谈判资本还不是很充足。

一个动机是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即盈利。支付宝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用户使用支付宝超过免费限额的时候收取手续费,合作的企业客户肯定是支付宝手续费获利的一大来源。还有一项应该是常驻资金的利息。当然,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受银监会的监管,更多金融投资业务还无法涉及,但是,这些资金以存款的形式保存在银行,银行按协议要支付它利息,一亿元的资金一年的利息就几百万。

或许正是以上种种原因,让支付宝更多考虑自己跟合作商家的利益,放慢了为普通消费者维权的步伐。据悉,类似的情况其实还发生在另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汇付天下身上,只不过汇付天下在处理退款时较为主动。

支付欺诈维权难

已经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是,今天大大小小的网上支付欺诈事件越来越多,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却滞后了,各种各样的空子、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受骗后,要想通过可信赖的渠道和方式讨回公道,一个字,难。

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被骗的消费者,在维权时,往往像皮球被各方相关机构或责任人踢来踢去。诚信和正义感,似乎已像北京的新鲜空气一样稀少。

在上述案例中,公安部门不会直接受理,消费者求助支付宝相关部门,支付宝推脱给规则和木马病毒;而网龙公司则表示被诈骗客户如果要退回款项,需要提供当地公安网监部门的协查函方可办理;消费者咨询当地的网监部门,网监部门的答复是,协查函只能由当地的公安机关发函给网龙公司所在地的福州市公安部门,不能直接对网龙公司发协查函――事实上,协查函作为一种沟通性公文,本身并不能证明整个案件的真实性,所以网龙公司要求提供协查函的要求,除了增大受害者维权难度之外,并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本次事件。

小萧告诉记者,在他所知道的两个QQ群里400多位受骗者中,按照网龙公司的流程索款的,无一人成功。

另一位胡女士的受骗经历更是让人无语。胡女士告诉记者,去年10月19号在支付宝上还信用卡,当时显示是次日到账,可是到直到周六查询还没有到账。胡女士在支付宝首页上没有找到客服电话,

于是就在百度上查找,结果百度第一条电话打过去后按照他们的提示说其账户被冻结了,需要解冻,胡女士当时想支付宝这么大的平台客服在百度首页不可能有假,就相信了,然后在银行自助机上来回操作,结果被套进去17000元。

在百度上搜索的支付宝客服电话竟然是一个骗子公司电话,胡女士谎乱之余要求支付宝客服报案,支付宝方面说他们报案公安不管,让其自己报案。胡女士反映,当时,该骗子电话竟然还可以打通,还在继续打着支付宝的名义行骗。胡女士想不通,支付宝是否不顾客户的资金安全,这么大平台难道不关注自己的客服在百度这么重要的信息渠道上被修改成别人的电话吗?

至今,胡女士还没收回被骗资金。公安部门目前在处理复杂的网络欺诈案件时,还缺少更多的法律法规支撑,缺少职责界定、办案经验和部门支持,缺少合理的流程,缺少足够的重视,而涉及的相关企业,更缺乏帮消费者维权的诚意。此前还曾有众多淘宝卖家声称他们在使用阿里妈妈淘宝客的推广服务时,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被阿里妈妈自动设置了佣金而蒙受损失。这样的情况,公安部门一般不予处理,淘宝相关部门也没有承担责任认真处理。

那些涉及金额较小的欺诈事件,维权时更是难上加难。比如,有消费者在使用财付通充值Q币或者用网银为财付通充值时,遭遇钱花掉了却没充值成功的情况,此类事件发生后,大多数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

提高防范意识

在维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首先从自己做起,提高防范意识。

不法分子往往通过购物网站,以木马、假链接的形式或是直接以真实的独立域名网站进行诈骗。表现形式主要以网购低价诱骗、网络钓鱼、订票网站诈骗、团购网站诈骗以及网络中奖诈骗等方式为主。消费者一旦点击对方提供的此类网站并产生了支付购买行为最终就难免财物两空。

支付平台的一些规则设定也增加了被骗的风险,增加了维权难度。比如,很多非淘宝的外部商城可以跳过支付宝来对接网购者的网银。用户跳转网银支付的时候会产生一个虚拟的公共账户。这个虚拟账户是诈骗得以实现的关键。如果用户跳转到通过“钓鱼”网站来支付,虽然输入了自己的支付宝账户、密码,但这些过程都是虚假的,实际上并不是登录在自己的支付宝,通过这个虚拟账户完成了交易。用户网银的资金将直接被钓鱼网站的账户劫走。

对付网络诈骗的方法篇9

马涛 于家富

[摘要]本文由两个网络诈骗方面的典型案例引出,通过对近些年兴起的网络购物过程中诈骗犯罪几个突出特征的揭示,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新型犯罪形式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治理措施进行有效应对。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购;网络诈骗;治理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3-0022-0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lC)于2010年7月15日在京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全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4亿,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网络电子商务给商务行为带来的诸多便利毋庸置疑,但它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网络诈骗犯罪就是其中之一。CnniC调查发现,仅2010年上半年,就有59.2%的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30.9%的网民账号或密码被盗过;电子商务网站访问者中89.2%的人担心假冒网站,其中,86.9%的人表示如果无法获得该网站进一步的确认信息,将会选择退出交易。当前,网络商务深层次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网络安全和信任问题,因此我们急需建立更加可信、可靠的网络环境。

一、由两个典型案例引出。

近年,随着我国网络购物的广泛发展,网络诈骗犯罪数量也逐年激增,而且手段花样不断翻新,总给人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请看下面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虚假支付平台

想在网上买书的张先生,找到一个卖家,对方要求他进入“新世纪购物网站”.下载一个1分钱的订单。张先生下载订单后,按要求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收到书。后到银行查账发现银行卡上的一万多元钱都没了。还有许多网民与张先生经历相似。后警方将以李波为首的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李波供认,他们以1分钱的网上订单为诱饵,诱骗网民将银行卡号和密码输入虚假的支付页面,盗取卡号和密码后,迅速提走现金。

案例二:低价诱导

刘先生在某电子商务网站上浏览到一部摩托罗拉手机只要780元,该机市场售价要在2000元左右。刘先生在网站上获得了卖家的QQ号,便与对方取得联系。刘先生想了解一下浚网站商品“低价的内幕”,卖家告诉他,因为产品为“海关没收的走私产品”,所以价格比“水货”(走私货)还低。这个解释让他放松了警惕,因为刘先生要购买两部,最后以750元一部的价格成交。对方要求刘先生先将部分货款汇到账上,他们会在两天内通过快递发货,待收到货以后再付余款。刘先生在汇出了一半货款750元后,很快就接到了卖家的电话,说款已收到,他们将尽快将手机寄出。但是刘先生等待多日后也不见送货上门,就打电话过去询问,此时卖家的电话号码已经变为空号,同时QQ也不再上线。

以上的两个案例都是买家在网购过程中所遭受到的诈骗行为侵害。需要强凋的是,在现今网购过穆中“买家”与“卖家”的界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有的买家同时也是卖家,即“消费者对消费者”(Consumer-to-Consumer)模式,这也是现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和新趋势。鉴于当前网购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诈骗犯罪案件多发.实有必要仔细梳理一下这类犯罪的突出特征。

二、当前网购过程中诈骗犯罪的几个突出特征

(一)表象特征

1.欺骗性强,成功率高。由于行为人一般不与被害人直接接触,其主要是利用网络技术虚构出事实,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而且,被害人没有对行为人的直观感性认识,行为人更易掩盖其实际情况,使自己编造的事实更加逼真,使被害人更易于上当受骗,损失钱物。

2.成本低,危害广。进行网络诈骗犯罪的物理技术条件极易实现,现在建设一个普通的电子商务网站大致也就需要1000多元人民币,这样低廉的犯罪成本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采取开没假网站骗取对方银行账号、密码的方式来诈骗钱财。中国电子商务这个市场正在不断扩大,而通过互联网进行诈骗犯罪要比以传统方式进行诈骗的范围广大,速度更快,犯罪受害者也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

3.不确定性强,发案率高。网络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虚拟的、消除了国境线的、打破了传统时空界限的虚构电子空间,这使得行为人在进行网络诈骗时有极高的渗透性和不确定性,这也决定了这类犯罪客体不会完全局限于某个城‘市或某个国家。发案率高也是一个相当突出的表象特征,日本2000年利用互联网诈骗的为19件,到了2001年增到671件,到2002年剧增到2103件,是所有网络犯罪中增长最快的一种。

(二)构成特征

1.客体特征

网络诈骗犯罪中行为人通过网络实现其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目的,从表面上看,其行为侵犯的无疑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这一点与普通诈骗犯罪是一致的。但是应当看到互联网是靠电脑的连接关系而形成的一个虚拟空间,它实际并不存在。就互联网而言,这种连接关系是靠两个支柱来维系的,一个是技术上的tCp/ip,另一个是用户方面资源共享原则。正是这两个支柱,才使得国界、洲界全都烟消云散,才使得虚拟空间得以形成。因此,网络诈骗犯罪在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的同时,更严重的侵犯了网络商务活动的正常秩序。

2.客观方面特征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利用互联网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客观方面有两个特征:一是工具特征,犯罪行为人利用了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二是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刻意隐瞒真相,或虚假信息来虚构事实。行为人通过上述手段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使被害人“自愿地”交出财物。表面上看,被害人交出财物是“自愿的”,其实这是由于行为人的欺骗行为所引起的,被害人“自愿地”交出财物并非被害人的真实意思表达。

3.主体特征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从网络诈骗的具体表现来看,犯罪主体大多为14岁至40岁左右的年轻人,并且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

4.主观方面特征

网络诈骗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在本罪中,犯罪行为人具有明显的“非要侵占不可”的念头。而且,这种故意常常是直接的非法占有对方钱物为目的。

三、如何有效治理此类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网络诈骗犯罪一般是按照现行《刑法》第287条等相关法

律条文,并根据案件的性质、事实和情节按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法定罪名来定罪量刑的。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和不断普及应用,网络诈骗犯罪在犯罪构成上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电子商务的突飞猛进发展也暴露出我们在立法上的不足,而且侦破这一类案件的难度较大,取证也比较困难,对办案人员的网络知识水平要求较高,这都促使我们要投人更多力量来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治理和防范该类犯罪的发生。

1.不断密织“法网”,依法严厉打击。要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制定出一部专门的规范电子商务相关活动的综合性法典,对于电子合同的生成及其效力认定、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消费者维权等问题都要进行更加细致的法律规定。针对网络消费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相当突出的现状,要不断完善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中关于网络消费侵权、电子合同认定和电子证据固定提取等比较突出的司法实践问题,尽快弥补国家法律层面的漏洞。对于利用网络虚假信息、建立以诈骗等犯罪为目的的电子商务网站,要联合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等部门开展有效的整治活动,形成部门联动的严厉打击网络犯罪的有效工作机制,对情节严重的行为人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

2.公安机关要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警队伍。各地公安机关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大财力、人力投入,加快建设本部门的网警队伍,使这支队伍能够不断应对我国网络诈骗犯罪高发的客观实际情况。各地的110报警中心也要实现对网络犯罪类案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打击该类犯罪的主动性,发现群众的举报线索,并在掌握了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做好依法立案、侦查等相关工作,形成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压态势,对于举报和打击网络诈骗大案要案有功的干警和群众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

3.不断推进电子商务网站电子实名认证建设进程。推进电子商务网站的电子实名认证,对于遏制当前网络诈骗犯罪异常猖獗的形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犯罪嫌疑人之所以在网上屡屡得手,就是因为不知道其真实的姓名等个人基本的真实信息,这也和部分电子商务网站为了更多的吸引注册用户、提高自身网络的影响力的初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相关的电信监管部门对这些电子商务网站要严格要求,在电子实名认证问题上毫不含糊、寸步不让,把好了准入这一关就为公安机关侦破网络诈骗这一类犯罪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也可大大提高办案效率。

4.要形成理性、健康、有节制的网络消费观念。网络购物由于其自身的便利性、快捷性、利好性等优点使其在与传统商业销售渠道的竞争中独占鳌头,发展的速度近年来相当迅速。然而.网购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一些不能理性地控制自己购物、消费欲望的“网购族”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一些心理不够成熟、自控能力较差的网购成瘾者往往因为网上的一个自己十分喜欢又无钱购买的商品而走上犯罪道路。这也提醒网购族们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状况理性、有节制的网购消费,形成正确、健康的网络消费观念。

对付网络诈骗的方法篇10

1月20日,腾讯首次《雷霆行动网络黑色产业链年度报告》,解密网络黑产新动向,同时还联合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公布2014年度腾讯雷霆行动联合警方打击网络黑产的十大案例。据腾讯互联网犯罪研究中心秘书长、安全管理部总经理朱劲松透露,腾讯雷霆行动是专项打击网络诈骗、色情、恶意信息的专项行动,通过开放黑产数据库和大数据分析能力,与全国警方和互联网合作伙伴建立多层次联动机制,全方位打击网络黑色产业链。

数读2014网络黑产

所谓网络黑色产业链,就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施的以盈利为目的、有组织、分工明确的团伙式犯罪行为,主要可以分为技术类、社工类和涉黄涉非类三大类型。

腾讯各大安全平台提供的大数据显示,2014年网络黑产来势汹汹,全国日均54万部手机中毒,支付类病毒增长迅猛;网络社工类欺诈以广东发案量最大,男性及90后最好骗;四成恶意网站以的幌子行骗。

疯狂病毒:日均54万手机中毒,支付病毒猛增,绝大多数病毒都是针对安卓系统进行攻击。2014年移动端新增支付病毒包为13.7万个,共有1562万个移动设备被感染,通过支付类病毒感染用户移动设备,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进而控制手机、拦截短信验证码,以盗取财产,已成为网络黑产的新趋势。电子市场和手机论坛依然是支付病毒的主要传播渠道。

社工欺诈:广东举报最多,男性及90后最易上当。社工类欺诈是目前网络黑产的主要形式,所谓社工类欺诈,就是指利用受害者的信任、好奇心和贪婪等心理弱点,以冒充熟人或博取同情等社会工程学的方式进行网络诈骗和敲诈。2014年网络社工类欺诈举报主要可分为两大类:通过钓鱼链接盗取社交聊天账号,以及盗号后冒充好友实施诈骗,两项举报合计超过四成,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征:多发生在移动端,占比达八成;男人比女人更易上当;90后上当受骗比例最高;财务人员、海外用户、游戏用户是骗子紧盯的三大人群。

色情陷阱:四成恶意网站为涉黄网站。2014年新增的恶意网站中,恶意和色情欺诈类网站占比超过四成,显示大量恶意网站都打着色情的幌子,实则对用户个人信息和金融财产进行侵害。此外,虚假网站占比两成,虚假销售网站和恶意木马网站共占比两成。

网络黑产新变化

《雷霆行动网络黑色产业链年度报告》通过分析腾讯各大安全平台的大数据后指出,2014年网络黑色产业链主要呈现以下三个变化:

一是网络黑产已经从过去的黑客攻击模式转化成为犯罪分子的敛财工具和商业竞争手段,呈现出明显的集团化、产业化趋势。通过盗取多个网站数据库,获取网民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资料已成为黑产人员的惯用招数。

二是网络黑产人员更倾向于对手机进行攻击。2014年全国有接近两亿的手机用户感染病毒,日均54万手机中毒,这个数字比2013年几乎翻了一番。其中,利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诱导用户下载和安装木马病毒,是2014年网络黑产团伙最爱用的犯罪手法之一。

三是随着大量网站数据库被盗取,越来越多网络犯罪分子倾向于在掌握网民个人信息后,以冒充熟人或博取同情等精准式诈骗场景对受害人进行欺诈。据雷霆行动大数据分析,此类网络诈骗人员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等重点区域。

“雷霆“在行动

腾讯雷霆行动开展一年来,通过收集大量的网民举报,为深圳、北京、江苏、重庆、广西、浙江、山东等多地警方提供了强有力的线索,帮助警方破案。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邓宏敏肯定了雷霆行动一年来的打击成果。2014年,腾讯针对各平台上的网络黑色产业链进行重拳打击,累计封停打击违规公众账号8.5万个,拦截各类恶意营销广告、恶意链接500万个。在打击网络色情上,处置LBS服务3000万次,删除色情和招嫖类信息500万条。后台数据显示,日均诈骗次数下降80%,欺诈类投诉较年初下降66%。

针对日益猖獗的网络诈骗和黑色链条,腾讯公司全面升级各安全平台。升级后的“安全云库”囊括了全球最大的风险URL网址数据库、全国最大的活跃电话号码库,以及全国首个恶意诈骗银行账号黑名单数据库。通过与“黑人库”和“高危群体库”两大黑产数据库结合,及时锁定网络黑产犯罪团伙,建成连接警方、金融机构、电子商务、运营商和安全厂商等多方平台的安全产业链。

链接:

网络黑产典型案例

作为雷霆行动一年来打击网络黑产的成果,腾讯公司与公安部从联合打击的200余起案例中,精选出“十大网络黑产典型案例”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