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结课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8:24

创新创业结课总结篇1

关键词:中职学生创业课程教育创业自我效能感

中职学校创业教育不同于大学的创业教育,由于中职学生年龄小、经验少等特点,不提倡学生一毕业就创办企业,而是毕业后先参加工作,不断积蓄资金、累积经验与人脉等重要创业相关资源,等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办自己的公司与企业,再逐渐做大做强。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帮助学生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为今后创业做准备。

为了进一步了解创业课程教育对中职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实际影响,笔者以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关于创业课程教育干预影响的实证研究,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中职学生创业教育方案,为今后政府部门、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实证结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运用整群抽样法在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随机抽取4个班级,选取2个班级的75名中职学生作为实验组被试进行创业课程教育,学习创业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创业思维以及训练创业能力,每天上3节课,连续2周;另外2个班级的7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被试不进行任何操作。

2.研究工具

采用严建雯等编制的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共包括五个维度27个项目,此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有“非常不符合”“有点不符合”“不确定”“符合”“非常符合”五种回答,分别记5、4、3、2、1分,所有项目得分之和为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6。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3.实验设计

本研究为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自变量为是否进行创业课堂教学,因变量是中职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5个维度的得分。具体的实验流程可见下表1。

实施流程:培训主试,根据统一的指导语在教学课堂上实施问卷测量,完成后统一收回。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分别发放问卷75份,全部收回,筛选后得到实验组有效问卷69份,对照组68份。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测分别发放问卷75份,因其他因素影响,只回收了部分问卷,经过筛选后得到实验组有效问卷51份,对照组63份。

二、研究结果

根据表2的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中职学生被试在创业教育前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总分与其5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换言之就是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是同质的,这也为后续的创业课程教育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准备基础。

对实验组的前后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见表3),实验组中职学生进行创业课程教育前后在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和情绪调控效能感、机会识别效能感、创业学习效能感、创新效能感四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说明经过创业教育的课程干预后,实验组中职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根据对照组的前后测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见表4),对照组中职学生的前后测之间在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和其五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结果的差异检验可知(见表5),对照组、实验组中职学生在协调管理能力和创业学习效能感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在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和其他几个S度上均有提升。

三、讨论

1.实验组、对照组中职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特点

本研究在创业课程教育干预之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职学生进行差异性检验,得到的结果显示两组被试的前测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即实验所选取的4个班级的中职学生被试在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5个维度上是同质的,不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因此可以进行之后的干预研究。在创业课程教育结束时,实验组中职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后在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和情绪调控、机会识别、创业学习和创新效能感等四个维度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确认创业课程教育确实对中职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起到了积极提升的作用,本研究紧接着将对照组后测得分与前测得分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前后测在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5个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

2.实验组、对照组中职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五个维度的变化

研究发现,在进行创业课程教育的干预操作之后,实验组中职学生在创业学习、情绪调节、创新和机会识别效能感这4个维度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协调管理创业效能感上并无显著差异。经过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中职学生在协调管理创业效能感上,前测分值比较高,经过创业教育后,学生协调管理创业效能感有所提升,但在得分上差异并不显著。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验组中职学生在这4个维度上的差异变化的原因,即是创业课程教育造成的影响,还是中职学生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等自身成长造成的结果。笔者仔细研究了对照组前后测的差异和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的差异的具体状况。通过统计分析,得知对照组中职学生的前后测在各维度上的变化并不明显。这说明创业教育对中职学生的创业效能感的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

总的来说,创业教育课程干预对中职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有较好的实证效果。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立可以让中职学生进一步了解创业,学习并掌握创业必备知识,不断强化自身创业能力,让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看法以及自身是否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去的可能性有所改变,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对将来可能自主创业的自信心。根据研究者的后续追踪调查,发现很多经过创业课程教育的学生对创业相关类实践活动更为积极主动,有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并在比赛中获奖的同学,也有一部分项目优秀的同学进入学校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严建雯.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向辉.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

[3]方展画.创业教育开启中职学生创业之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4).

创新创业结课总结篇2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实验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使之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1]。高校“双创”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更多的创新者和创业者,本文以《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为例,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的探索和经验。

1《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建设历程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诞生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中,覆盖专业广泛,将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仓储物流、资本运作等26个专业有效整合,形成网状仿真综合模拟实验。学生在仿真商业环境中,感性而相对自主地构建上、下游行业协同,促进供应链、生产链、流通链高度整合。通过体验式综合实验教学,强化了学生对产业环境、企业经营决策、企业管理、竞争对抗、业务训练等专业技能的认知,有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2]。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依托三大平台建设,即“虚拟仿真商业社会环境”实验平台、仿真教学场所平台和自制实验教具平台。首先,“虚拟仿真商业社会环境”实验平台,该平台模拟真实的商业社会,将制造业与服务业、供应链、生产链、流通链、资本运作业务链相互协同,高度整合。在这个仿真社会中,学生将遵守政府与市场规则,履行标准工作流程,发挥专业技能与创新潜能,实现个人、组织、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其次,仿真教学场所平台,该平台是开展跨专业综合模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实验室,这里与其说是教室,不如说是学生角色扮演的工作场所。学生可以在自己组织的办公区一起办公,也可以穿梭于不同组织之间,办理业务或开展商务合作,还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集中召开对内、对外会议。最后,自制实验教具平台,该平台是西南经济大学实验教学团队共同研制的各种系列教具,这些教具陪伴学生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始终,这里不仅有标配办公用品,还有业务推进所需的各种文书、证明、单据、账薄,以及验钞机、练功钞、工作胸牌……学生在仿真模拟运营期间,也会自制更多个性化的实验教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的课程建设,起步于2014年春季学期,教学团队由实验教师、行业专业人员、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学生实验助理共同构成。课程建设初期,以选修课的形式推行与完善,期间经历了实验平台的多次优化与升级;教师团队的若干次选拔、培训与再提升;一批批学生建议的积累与践行;一场场行业交流会的研讨、探索与提高,最终于2016年秋季学期,《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成为该校各专业创新创业必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2创新的实验教学课程,需要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不再以传统的“验证性、设计性”实验为主,而是强调“任务驱动性、体验性”综合仿真模拟实验,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学生为中心、重体验过程、重反思总结”的全新实验教学理念。

2.1“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将全面颠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

首先,教师需要积极适应角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教师需要努力扮演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情景的创造者、学习热情的激发者、学习活动的启发者、学习过程的帮扶者角色,为学生搭建能力提升的“脚手架”。通过引导学生自觉决策和创造性实验,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行为。再者,学生需要积极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自我控制的学习者。在跨专业综合实验课内模拟经营体验环节,每个学生扮演企业管理中的不同角色来完成实训任务,通过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发现完成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制定完成任务的策略和计划,确定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以及协作方式,从而达到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素质提升的目标[3]。

2.2“重体验过程”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将彻底革新学生学业考核模式

“重体验过程”的核心是改变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模式,重视学生参与模拟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将知识性考核转变成态度、能力、业务知识应用等多维度考核。比如,在课程动员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教师会通过人才招聘会的课程设计完成分组管理。首先,鼓励学生自荐成为政府机关、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制造企业、贸易企业等行业的负责人,通过即兴限时制作招聘海报和求职简历,随堂开展人才招聘会。招聘会结束意味着分组任务完成。此教学组织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创作海报能力、撰写简历与面试技巧的能力,学生在招聘与求职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人才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现状。再如,在行课中,模拟经营是跨专业综合实验的核心环节,每位学生,在8-12个季度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都有特定的职业角色,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教师将每个季度的成果给予及时、全面的评价和奖励,如季度利润奖、季度大富豪、季度生产大亨、季度销售大亨、季度纳税先锋、季度纳税大户、季度信用评优、季度福利最优组织等。最后,在课程总结期,教师会安排学生在小组内部匿名打分、开展感动人心小故事会分享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控、反思与总结。“重体验过程”的实验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创新实验,参与创业活动,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全面发展,在团队中荣辱与共。

2.3“重反思总结”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将深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综合能力提升

“重反思总结”的核心是每个关键实验环节都会要求学生书写活动体验和反思总结,通过反思感悟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综合能力提升。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养成撰写工作日志的习惯,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在参与综合模拟实验过程中的经历的困难、总结的经验、取得的成就、收获的感情,强化学以致用,干中学、学中用的创新创业意识。教师也会组织优秀日志分享、“同行”业务交流会、明星“员工”经验分享会、期末“工作”总结展示等活动,将学生的反思总结多渠道、多形式地展示和分享出来。“重反思总结”的实验教学理念,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更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文字表达、逻辑思维、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

3创新的实验教学课程,需要创新的实验教学方法

在“以学生为中心、重体验过程、重反思总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逐步探索出“丰富教学资源、畅通师生交流、全面考核评价”的全新实验教学方法。

3.1“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灵活、自主学习的需求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的教学资源,现已覆盖了网上实验平台、教学场所、实物教具、课外微视频教程、网上开放教学、课外学习小组多种形式。丰富、灵活的实验教学资源,很好地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能够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与移动场景之间无缝切换,既能满足学生系统化的长时间学习需求,又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碎片化的学习需求。课堂内,学生通过网上实验平台、模拟仿真实验场所、实物教具,积极开展协同业务合作,以时间进度为单位,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职业技能的理解,拓宽学生学习、工作的专业视野;课堂外,学生会受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的影响,利用微视频教程、网上开放教学、课外学习小组资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向,为下一次课堂内的创新创业表现做出积极、充分准备。这种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非常利于提升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度和质量。

3.2“畅通师生交流”,强化学生互动、反馈学习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非常重视学生自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畅通交流”成为必要的教学保障。为保障“畅通交流”,可以做出如下设计:首先,重构教室,让教室桌椅摆放形式更加人性化,学生重构后的教室里自然形成互动,使讲座报告、小组合作、混合学习,自由交流,灵活穿梭。再者,可以为每个班级建立一个QQ群,群主由助教担任,负责课堂外布置任务,解答疑惑,收集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改进。学生可以在群中自主安排工作、协调任务、开展合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等。第三,对每阶段教学活动和作业,教师应给予及时、正式、公开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的努力方向,启发学生更多的创意来源。最后,教学设计可以增设组织文化建设活动。长期教学实践和课程调查显示,这些组织文化建设活动,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利于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全面提振学生学习、工作的动机和态度[4]。

3.3“全面考核评价”,引导学生重视细节、全面发展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全面评价”的考核方式是“五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自我考核相结合;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个人表现考核与工作业绩考核相结合;履行岗位职责考核与特别贡献考核相结合。通过评价指标库建立评价方案,从团队精神、分工协作与沟通交流、经营决策、经营业绩、管理制度、业务完成情况、公司绩效、资料管理、部门或公司经营报告、实习报告、业务处理情况、出勤率、提交书面材料等多点、多方位进行评价。

参加跨专业实习课程的学生成绩由团队业绩考核评分和个人业绩考核评分两部分构成,其中团队业绩得分占40%,个人业务得分占60%。团队业绩满分100分,根据团队业绩考核指标各项得分计算加权平均数,每个团队的考核得分乘以40%为团队成员的团队业绩得分。团队业绩得分转化为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成绩,应根据个人在团队中的综合表现、贡献大小等确定个人分配比例,据此计算团队业绩的个人得分。根据个人业绩考核指标各项得分计算加权平均数,即为个人业绩考核得分,满分为100分。个人业绩考核得分乘以60%即为个人业绩得分。最后计算每个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即个人实习成绩=团队业绩考核得分*40%*个人分配比例+个人业绩考核得分*60%。

针对学生参与仿真实验的机构不同,考核方法有差异,具体如下:仿真企业学生团队业绩评分=团队精神15%(学生团队评价与教师综合评价)+分工协作、沟通交流15%(学生团队评价与教师综合评价)+经营决策20%(学生个人与团队评分)+管理制度10%(学生团队评价与教师评价)+业务完成情况10%(学生团队与教师评价)+公司绩效考核20%(会计师事务所设计指标体系综合业绩评分,教师审核评分)+资料管理情况10%(学生团队评价与教师综合评价)。仿真企业学生个人业绩评分=实习日记10%(教师评价)+实习报告20%(教师评价)+提交书面材料15%(所在公司评价、教师评价)+业务处理情况25%(教师评价)+所在公司综合评价20%(所在公司评价)+出勤率10%(教师与根据考勤记录评价)。仿真服务机构学生团队业绩评分=分工协作、沟通交流15%(学生团队评价与教师综合评价)+综合决策能力20%(学生个人与团队评分)+管理制度与工作方法15%(学生团队评价与教师评价)+基本业务完成情况20%(学生团队与教师评价)+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20%(会计师事务所设计指标体系综合业绩评分,教师审核评分)+资料管理情况10%(学生团队评价、教师评价)。仿真服务机构学生个人业绩评分=实习日记10%(教师评价)+实习报告20%(教评价)+实习项目完成及成果提交情况20%(所在公司评价、教师评价)+业务处理能力30%(教师评价)+服务单位满意度10%(所在公司评价)+出勤率10%(教师根据考勤记录评价)。

4结束语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加之不同教师的教学经历不同,不同学生的专业方向有别,更增加了课程的个性化差异,也更利于培养优秀的个性化人才。随着国家对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旺盛,应在多元中定方向,在多元中谋共识,最大程度地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5]。

参考文献:

[1]蔺伟.高校创新幸实验室建设路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2):238-241.

[2]谢和平.以创新创业教育位引导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7(3):1-5.

[3]张金山,孙晓放,赵容.基于“互联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7(2):55-56.

创新创业结课总结篇3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意愿;创业能力

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塑造大学生创业品质和能力,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部2002年确定的9所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高校之一,南京财经大学在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创业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体系,促进了财经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兴趣和素质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我校实施创业教育的主要做法

1.建立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知识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需要经过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知识积累、创业品质塑造和创业实践等过程,其中意识、知识的培养是形成创业理念和精神的基础。为此,我校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实施过程之中,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在核心课程方面,由具有创业实战的教授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同时编写了《创业教程》《创业与创新管理》等教材。我校还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设立“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模块,除创业、职业类基础教育外,还开设了“零售学基础”课程。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开设了与创业实战相关的课程,并将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通过案例化、讨论式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业能力等。

2.形成交流渠道,增进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

学校学生处和团委高度重视学生的创业工作,分别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会、创业与就业协会等学生创业组织,以增进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近几年来,创业与就业协会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竞争能力等,而创新创业联合会则倾向于为有志创业的青年大学生搭建平台,整合企业资源,进行资源对接等。

学校有关部门还注重大学生与企业家、创业培训师的分享互动,培养大学生对创业的市场分析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3.塑造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技能

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理论教学的同时,我校还狠抓实践和应用环节,塑造实践平台,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技能。学生与创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课程实践。对于专业基础课,教师通过教学以及课后作业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动笔和语言交往能力,而一些专业课则通过组织专题市场调研,提升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报告撰写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等。二是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三是创业实战。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并建立了创业基金,鼓励并资助在校学生和校友在园区创办企业。学校创新创业管理办公室、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评估大学生创业项目,每年遴选出一定的优秀创业项目给予直接资助、免息贷款等。此外,学校各部门重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及合作,为大学生实践活动和创业等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

二、实施创业教育效果的问卷调查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意愿以及创业教育等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我们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对我校大二及大二以上的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0份。

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问题1:您的性别[单选题]

在被调查人群中,男性有97人,所占比例为30.31%,女性有223人,所占比例高达69.69%,女性人数远远高于男性,这与我们调查对象是财经类高校大学生有关。

问题2:您对创办公司的兴趣[单选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创办公司是有兴趣的,持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有点兴趣态度的学生243人,占所有调查人数的76%,而对创办公司没兴趣、完全没兴趣的学生77人,占所有调查人数的24%,这说明在财经类高校中大部分学生有意向创办公司。

问题3:正在为创办公司积极准备(比如存钱、阅读相关书籍等)[单选题]

学生对该问题持非常赞同、比较赞同、赞同态度的人数达218人,占所调查人数的69%,而持不赞同、很不赞同态度的学生102人,占所调查人数的31%,这说明现阶段,多数大学生对创办公司还是做了不同程度的准备工作。

问题4:不知道如何创办企业[单选题]

学生对该问题持非常赞同、比较赞同、赞同态度的学生达到29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2%,而持不赞同、很不赞同态度的学生只有26人,仅占总调查人数的8%,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创办企业,对创办企业的整体知识仍非常欠缺。

问题5:会花时间学习创业知识[单选题]

调查发现,共有230人在该问题上表示非常赞同、比较赞同、赞同态度,占总调查人数的72%,也有90人对这个问题表示不赞同和很不赞同态度,占总调查人数的28%,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愿意花时间学习创业知识的。

问题6:您所在学校是以何种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多选题]

此题为多选题,该题包括了6个选项,统计结果如表1。从表l可以看出,目前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主要采用选修课、创业竞赛、创业知识讲座(企业家分享互动)、创业协会及社团组织这四种形式,而较少采用必修课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

问题7:您对学校目前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满意吗[单选题]

学生对学校目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持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态度的人数达21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7%,而持不满意、很不满意态度的学生10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3%。这说明,大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的总体满意度稍高,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问题8:您更倾向于哪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多选题]

此题为多选题,统计结果如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更加倾向的创业教育形式主要集中于选修课、创业竞赛、创业知识讲座(企业家分享互动)和创业协会及社团组织,其中选择创业竞赛和创业知识讲座(企业家分享互动)这两种形式的人数相对较多。

问题9:您觉得学生与企业家的交流互动在创业教育中重要吗[多选题]

315名学生在创业教育问题上持非常重要、比较重要、重要的态度,占总调查人数的98.5%,仅有5名学生觉得不重要和很不重要,占总调查人数的1.5%,这说明几乎所有学生都赞同与企业家的交流互动。

问题10:您是否参加过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活动[单选题]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52%的人表示没有参加过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活动,而48%的人表示参加过。没参加的人数略高于参加过的人数。这说明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的缺失还比较严重。

问题11:您参加过哪些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活动[多选题]

此题为多选题,从表3可以看出,在列出的7个选项中,较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教育课程及讲座以及其他形式,而剩下的5个选项人数较少。这说明大学生参加的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活动主要以课程及讲座为主,而具体的实践较少。另外,选择其他形式的学生有114人,说明这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参加过创业教育及相关实践活动。

问题12:如果您想创业,您会做哪些准备呢[多选题]

此题为多选题,调查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在列出的7个选项中,选择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到成功的企业实习和阅读相关书籍学习创业知识的人数较多,而寻求创业项目及形成创业计划书的人数最低。

问题13:您目前拥有的创业经验[多选题]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16%的人表示有过创业经验,只有3%的人表示有着非常丰富的创业经验,而42%的人表示经验相对欠缺,正在积累,更有42%的人表示完全没经验。这说明大学生的创业经验极度缺乏。

问题14:您是否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相关文件及政策【单选题]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1%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国家有关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相关文件及政策,只有29%的学生表示对相关文件及政策有所了解。这说明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还没有普及到每一个财经专业大学生。

问题15:您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大对大学生的扶持力度[多选题]

此题为多选题,调查结果如表5。可以看出,位居前三位的选择项分别为资金、技术和免费的创业服务咨询机构,其中资金的选择人数最多,说明资金、技术和免费的创业服务咨询机构是大学生创业最迫切的诉求。

问题16: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多选题]

此题为多选题,统计结果见表6。可以看出,有238人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资金不足,选择人数最多。居于第二位的是缺乏具w就业指导,选择人数较少的是创业信息欠缺。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资金不足和缺乏具体的就业指导。

三、提升财经类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路径

1.完善课程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知识结构

创业教育作为重塑大学生思维和理念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有着重要影响。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该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因此,财经类高校的创业课程设置应该包括普及型的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型的创业课程。普及型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以普及创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重点,主要涉及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等三方面课程。而专业型的创业课程应该以培养创业专业人才为主,如开办创业学专业、创业学辅修专业或双学位等。在具体的开展形式上,可以选择将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课程体系,最终达到完善财经类大学生创业知识结构的目的。

经调查发现,我校创业教育课程还是以选修课为主,这种相对单一的课程设置仍不能将创业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应将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作为财经类高校,应积极发挥财经、法学、管理等学科的优势,在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开设与创业实战相关的课程,如创业管理学、创业营销学、创业经济学、创业设计学等课程,这类课主要还是以加强大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为重点。在必修课基础上,选修课设置侧重于拓宽和加深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的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可以由具有创业实战的教授讲授。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有特色的技术类课程等。

2.加强过程指导,培养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能力

创业课程只能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而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键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形式是创业知识讲座、创业竞赛、创业协会及创业社团组织的活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同成功企业家的交流对创业意愿的萌发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课程教学应多采取案例分析、交流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形成相应的创业计划书、创业意愿书等。学校应多举办成功企业家讲座,鼓励学生参加类似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也可配合举办有影响的创新创业大赛等,以形成财经类高校独特的创新创业创意的校园文化。通过这些创业实践活动、创业竞赛的学习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

学校还可以提升创业社团的影响力。因为社团主要由学生管理,而学生的社会资源和管理能力毕竟有限,因此,结合调研情况,学校应给予创业协会和创业社团更多的资金支持、社会资源支持与人才指导支持。财经类高校应发挥输送专业人才的优势,建立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业的兴趣和能力。

创新创业结课总结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08-04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创新创业+”是将创新创业理念深度融入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作为核心概念,其宗旨是以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为指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目的是让高职学校教师和学生能不断地更新和提高教育观念,持之以恒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融合教学、研究、大赛、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中,从而实现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高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造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种教育模式改革的发展导向。“+”作为模式外延,即将创新创业与高等教育中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相结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改革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以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外延是无限延展的,是可推广、可复制的。该模式不仅适用于高职高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适用于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的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研究。简单地说,就是“创新创业+XX专业=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当然其成效绝不是简单地相加。

二、课程、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的人才培育的核心环节,也是观念转化的桥梁。设计一个全新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教育过程中最大压发挥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最终实现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精准融合在一起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校与美国、日本、英国等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各要素和结构之间。因此从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要素和体系几方面去研究是有必要的,再来研究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相关问题。国内外许多先进理念和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借助这些理念和经验构建和完善适合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课程

国内外对课程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课程”这一概念较早出现是唐代孔颖达编写的《五经正义》和《示子全书・论学》里。过去对“课程”解读仅局限在教学的时间上、教学范围里和工作进程中等元素。国内专家王伟廉[1]的观点“课程是指学校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整合学科和教学督导、教学活动的一项工程”。还有专家将课程理解是一种文化发展与创造的过程,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索和研究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实施意义、精神层面、实践经验、多项能力的生成过程等等。

国外“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自拉丁语“跑道(Cursumracecourse)”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变为教育上的专业用语,意指学习者的学习路线。奥利弗(albert.oliver)是系统的研究课程定义的一位美国学者,他从广义到狭义的顺序分析出“课程”有七种代表性解释。Lewy,a.[2]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一切经验”,Johnson[3]认为课程是“一种提前预习结果的结构化排列组合”,奥利瓦[4](peterF.oliva)认为:“与教学管理、教学监督和教学研讨等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术语相比,课程确实具有一种神秘的味道。

综上所述,“课程”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读涵义。一位美国的学者做过一个关于课程的统计,课程这一术语至少有119种之多。[5]可见,“课程”概念解释有很多种,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分析,反而凸显课程研究领域的生机。

(二)课程结构、课程体系

“课程”概念众说风云,“课程体系”也不例外,从不同层面和角度阐述“课程体系”的情况也大有人在。因此认识“课程体系”必须先认识课程结构。国内有很多专家研究它,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课程结构”有更深的理解。

顾明远[6]认为,“课程结构”一方面是一个学校将课程各方面的有效组织、合理安排、相关内容配合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我们一般提及的教科书。施良方[7]却认为“课程内部各要素的有序组织和合理配合,也就是说研究课程内部各组成部分如何最佳的融合起来的问题。”廖哲勋[8]指出:“课程结构是一个学校所有课程组成的内部诸要素之间有一定规律的组织表现。”杨树勋[9]认为:“课程结构是一个学校课程全面规划以及总体推进的综合体。”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10中,描写课程结构关系最为准确的词语是“Curriculumorganization”(课程组织)。书中给出的定义意思是:“课程组织是指一个学校将所有教育体系内的各要素的组合,根据需要加以排列组合的一种方式。”张华[11]认为“课程组织是一个学校将特定的专业配置的各种课程组成要素有机地融合成课程结构,以便各种课程在教学运行的过程中使他们的结构系统产生一种合力,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一样也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分类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者赫冀成等[12]主编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一书,指出“课程体系是学校教学的核心部分,是某个专业所设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它是特指课程结构以及各类课程之间的融合和分配。广义分类是一个系统,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形成规律的组合成课程内的多个构成要素。

国外与我国所述的“课程体系”相近的单词是“program”,卢晓东[13]认为:“program”仅代表一个系列、并形成逻辑关系的课程组合,相当于一个教学计划也可以看做是课程体系。美国并没有课程体系的说法,它们对相关专业教育是让学生以主修不同方向的课程来进行的。其教育的组织方式以及隐藏在这种组织方式背后的指导思想与我国现在的课程内涵还是区别较大。尽管国内外的理解有差异,从形式上看,“主修”和“专业”都是由不同的课程组织来体现的[14]。因此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不同的课程组织即课程体系,都是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和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办(2015)36号文件精神,这些文件中所提到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活动包括第二课堂、社团、大赛竞赛、综合社会实践、各类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都可嵌入到教学课程体系之中,都是为教育的本源服务的。所以我们应该讲课程体系理解为既有思想内容,又具形式结构的育人的“文化场域”,而不是一种只有空洞而无内容的外壳。课程体系是学校培养学生如何去使用人类创造和积累的精神财富为社会服务,它可以交给每一个学生掌握怎样生存与发展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体系,是学生成长过程必须汲取的不同营养的“菜谱”,通过这些“菜谱“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来品尝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以提高自己在成长过程所需要的文化营养。

(三)“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是指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与专业教育的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课程体系,在创新创业价值观念指导下,将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由其课程观、目标、内容、结构和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创新创业课程观起着主导作用。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模式的形式表现。我国现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很多处于一种“两张皮”的状态,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与国家提倡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主旨相背离,将国外创新创业成果的运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的实践,归纳和总结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创新精神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能够用前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前人没有提出的观点的思维能力以及不断实施发明创造、创新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业意识是指学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需求、创业动机以及浓厚的创业兴趣、远大理想、职业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创业知识是指在学校教育的各环节都要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创业能力是指在学校培养学生具有职业能力、懂经营会管理、能具备独立工作以及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社会交往的综合能力;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学生在校内外应具有独立、敢为、坚韧、克制、适应、合作、缜密、外向型等多方面的心理品质能力。

三、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成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通过多次调整,多方调研、科学论证,最后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全部课程包括模块,如图1所示。

(一)人格与应知模块,包括大学学习方法、人际交往与礼仪、大学生诚信教育、大学生行为规范、校园生活百科、评奖评优、网络课程学习、图书借阅、学籍管理、专业解读、学分制方案、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宿舍管理。这类课程主要是针对刚刚进学校的大学生,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都发生变化,要让他们了解新的环境下一些基本要求,主要安排在开课的第一周全部上完,授课老师有院系部的辅导员、学工、团委、安全部门等讲授。

(二)思想与理想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训与军事理论、体育与健康五部分,全部为必修课程。

(三)应用与工具模块,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全部为必修课程

(四)旅游与素质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课程群、职业礼仪与形体塑造、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养成教育、人文艺术课程(限选课)、作品欣赏课程(限选课)、迁移拓展课程(任选课)等

(五)创新与创业模块,包括创新理论与实践、创业基础、创业拓展课程如旅游创造学、创业基础、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创业管理、商务沟通、企业法与知识产权管理、创业投资与创业财务、电子商务前沿、技术创新管理、新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创业设计、企业实习等综合素质课程。

(六)专业通识课模块,包括烹饪原料学、中国烹饪概论、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烹饪工艺学、烹饪英语、中式面点制作工艺、地方风味菜品制作、烹饪化学、快餐经营与管理、食品雕刻、现代厨房生产与管理、餐饮运营实务、菜单与宴席设计、创新菜点的开发与设计、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等

(七)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中式烹饪基础、畜肉菜品工艺、禽蛋菜品工艺、水产菜品工艺等

(八)实践与设计(论文模块),包括综合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结语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时展的需要应用而生的,它的核心是课程体系,通过对国内外课程、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分析,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构架出全新的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并在实践积极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Lewy,a.the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Curriculum.1991.oxford:pergamonpress.pp.15.

[3]Johnson,m,Jr.DefinitionsandmodelsinCurriculumtheory.educationaltheory17,no2.1967.pp.130.

[4]peterF.oliva,DevelopmenttheCurriculum,Little,Brown&Company(Canada)Limited,1982,pp.4.

[5][美]乔治.a.比彻姆著,黄明皖译.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69,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7]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9]杨树勋.现代高等教育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97-98.

[10]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73.

[1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0.

[12]赫冀成,张喜梅.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19.

创新创业结课总结篇5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

作者简介:丁新泉(1979-),男,江西金溪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魏鹂(1978-),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浙江?临安?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B114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17-0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根据学校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寻求培养模式的突破,初步凝炼成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切入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重点实施六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为“一种理念、一个目标、两项改革,六大抓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种理念——生态化教育

在对国内外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浙江农林大学于2004年提出了“生态化教育”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生态化教育就是将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发挥最大的效益,以实现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生态化教育的核心是将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全时空育人,资源多元化,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1]在高校系统当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和创造。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教学相长、探索性学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顺应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做事,使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发现和创新,善于合作、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二、一个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快实施《浙江农林大学本科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坚持生态化教育理念,坚持能力培养与竞争意识培养并举,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坚持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增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2]

三、两项改革

1.深化学分制改革

深化学分制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选择性。一方面,适度压缩总学分和课时,精简课程门数,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毕业最低总学分适当降低。另一方面,实行全面选课制,允许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和选择授课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与积极性。[3]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适度拓宽基础教育,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既要保证专业学习的深度,又要达到强化通识教育的目的。

2.优化课程结构改革

课程结构优化改革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我校采取了强化实践、提升专业核心课水平、打通相近专业的基础平台等措施,将课程总体分为三大块,即通识课程平台、专业大类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根据专业学科归属的特点,将我校本科专业分为工科、理科、农林、经管、文法、艺术等六大类,同一类别的通识必修课保持一致,它与通识选修课一起构成课程的通识课程平台;同一大类的大类必修课保持一致,构成专业大类平台;专业核心课精简至8~10门,作为专业的核心内容,专业限选课作为专业方向的模块选修,与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专业课程平台的主要部分。

同时,为充分体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中加大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比重。着重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分比例不低于25%,文法经管艺类专业不低于20%;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并要求一定的学分比例;每个专业都开设创新创业类体验课程或实践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六大抓手

为建立并充分实现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切入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构建了“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六大抓手。

1.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创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是我校的战略愿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强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和浙江现代农林业的未来领导者是我校本科教育的重要使命。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结合浙江经济特征,与省内兄弟高校共同深入推进多维一体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4]成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十一五”期间,我校通过坚持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总体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并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我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切入点。

创新创业结课总结篇6

关键词:科技创新;大学生;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周海波(1973-),男,黑龙江肇东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牛国玲(1975-),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工科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YLa2012-00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科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佳木斯大学2012年教育科研课题“农业电气化多环节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KC2012-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2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专业人才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专业人才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总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总结经验。下面就结合佳木斯大学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加以论述。

一、工科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工科院校主要是培养聪明的学生,并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成为本专业的人才。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同时又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作为教育部门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合理的课程安排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高校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因此科学的、合理的科技创新项目驱动型教育才更符合我国对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科学技术创新项目开展思路和具体过程

从国内外的本科专业教育现状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模式。美国大学在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时就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项要求:如把本科生科研纳入课程计划,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可以获得学术学分,学生在入校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找到专业导师,并投入到相关的科研活动中;国外有的大学为低年级开设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课程,强调举一反三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接受特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我国在许多院校里设有学生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使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此外,结合地方建设所需的创新科技项目,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创新科技向生产实际应用的转化。佳木斯大学近年来也通过不同方式开展了形式各异的学生创新实践教学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结合佳木斯大学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过程中的几个阶段进行总结。

1.申报创新项目之初:兴趣为导向,基础最重要

工科一年级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还对专业没有概念。在这期间有必要通过向新生介绍本专业一些已经取得的科技成果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听专家的学术报告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沿技术有所了解;由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听专业介绍更能使学生树立成为专业人才的信心。通过上述途径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并且能够有信心成为专业人才。通过专业老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将本专业用于社会实践的基础知识学好。近几年来,学院为了使学生创新项目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每年都组织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对刚升入学院的新生进行专业介绍。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能够产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也能使学生在今后三年的学习中更好地学习基础课程。

2.申报创新项目之前:目标为动力,理论需扎实

学生只有通过严格的专业实践环节的培养才能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工科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有一部分是专业基础课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课程的讲解注重理论,实践内容很少。仅有的实践课程也局限于与理论课程内容一致的实验课。以佳木斯大学农电专业大二的学生为例,大二开设的电路课程配有相关的电路实验课,采用的是一些集成的实验箱来上实验课,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很有局限性。当在大三开设电子元件实习时,学生此时并不能够很好地运用电子元件,甚至有的学生已经淡忘了所学过的电路知识。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电路课程时就能够很好地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就需在开设的实验课上引入目的教学法。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所学的知识更扎实。对于工科二年级的学生,尤其到了下学期,指导教师就要把创新项目开展的意义和申报过程、结题过程介绍给学生。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3.申报创新项目之时:思路要清晰,学识要广泛

经过基础知识的积累,到了大学三年级正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最好时期,专业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创新的。因此,要更新和拓展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1]指导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加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指导教师的引导选出自己所要申报课题的方向。方向一旦确定就要增加知识储备。此时要有清晰的选择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不断学习了解更有效的解决方法,选出适合于自己申报课题的解决方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逐步完成课题的各项任务,突破难点,最终取得最佳成果。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农电专业部分学生在大三时就开始投入所选科技创新课题的工作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项目,学生对企业里的实际项目的兴趣非常大,关注的程度和积极性也较高;然后导师把实际项目稍作改型后引入到教学内容上来,导入将要讲的新的内容,介绍新内容的同时,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做;新的知识做完、讲完以后,学生分组进行对应新的知识点和内容的综合项目的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自己感兴趣的或需要加强学习的内容更注意,这样就能够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4.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导师严督促,学生要努力

经过大三一年的积累,学生在进行创新项目的研制过程中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经过这几年带学生创新项目,笔者发现学生的思想很活跃,在项目刚开始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但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时会有惰性,面对困难不积极克服困难,而是选择逃避、退缩。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在此时最重要的是克服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指导一定要尽心指导,让学生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引导学生解决困难。

5.创新项目结题之时:内容要完整,形式可多样

结题之前,专业指导老师要严格把关,内容一定要完整,要成体系。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应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学生反馈意见及实验研究成果等材料。项目专业评估由结题专家组通过对该项目提交的资料、成果以及最终的结题答辩情况进行评定。这个评价反过来可以促使项目组在今后的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持续的改进。[2]

三、创新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工程类院校进行的大学生科技项目是由在读学生申请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合作实施完成,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在项目执行中完善自己的各种能力。[3]以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农业电气化专业近年来开展科技创新项目为例,在开展过程中总结出以下经验:

1.精心组织是关键

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项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学生毕竟是以学习为主,所以组织学生来从事科技创新项目时一定要以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本科学习任务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只能在那些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创新项目感兴趣的学生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求组织过程中精心安排,合理选题。选题方式主要以自愿为主,学校开展过程是指导教师通过研究探讨后将确立的题目公布出来,学生通过浏览各项目简介,根据项目要求和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同时兼顾学生自主立题的情况,专业指导教师会分析学生所立项目的难易程度,只有在学生能力范围内才可申请。通过学生自主选题或是自主立题后提交申请书,请专家对学生所申请的项目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才准许学生开展具体工作。为了保证本科学生能够完成创新项目,指导教师人员配备和学生团队人员确立很重要。教师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证,要尽早引入导师制工作,从入学就抓起。教师作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引导者、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执行者和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者,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指导教师一般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要求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指导教师是项目主要负责人,应对项目建设全面负责,认真组织学生申报,明确组内分工,细化实验方案。而学生团队人员确定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愿组队。二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别进行分配任务。三是严格把握学生团队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项目中的学生负责人能够有好的组织能力,并且有很好的学习能力;要求项目分工明确,具体分工合理,队员要团结。同时为了能使学生的创新项目开展顺利,大学各学院的学生管理部门应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验教学项目的实施工作,落实完善实验教学条件。

2.过程管理是根本

在学生创新项目启动之时,有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开展项目所用资金、实验地点、活动教室等。项目负责人应督促各项目按计划高效实施,全程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活动,加强过程管理,保证项目建设按计划、高质量进行。学生由于在创新项目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些学生会产生倦怠心理,指导教师要耐心督促,指导学生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农电专业创新项目从开设课题到结题,指导教师全程指导,既要确保项目的完成,也要兼顾学生的安全和承受能力。通过几年来的指导,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学生参与的农业种子烘干控制系统、精密播种机控制系统、滚动式微波烘干机、农业大棚悬挂式液肥喷灌技术等创新项目都使学生在参与课题的同时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曾参于创新项目的学生的就业情况非常好。

3.总结经验要及时

本科学生在校时间一般是四年,所以能够参与创新项目的时间很有限。为了使学生创新项目的开展更合理化,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创新项目的教师要积极开展项目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完善。创新成果实现的关键是指导教师,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是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5]每个创新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应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学生反馈意见及实验研究成果等材料,在此期间,学生的反馈意见很重要,指导教师要结合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及时更改创新项目实施方案。这种反馈会促进创新项目优化高效的开展。通过项目开展过程及时总结,及时地与学生沟通所得到的经验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的,是最适合于学生的,所以也是决定学生开展创新项目能否高质量完成的关键。

四、结论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信,为将来从事本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能够通过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达到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效果,就要求加强管理方式的创新、加强运行过程的创新,同时也要加强保障机制的创新。这期间不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而且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学术科研能力,促进了优良学风和学术氛围,也促进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敬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4):202-203.

[2]李军,刘海涛,毕睿华.基于CDio模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7-60.

[3]李臣学,李丹,刘和勇.关注成效——大学生创新的CDio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90-92.

[4]宋东杰,任源浩.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247-248.

创新创业结课总结篇7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职院校;创新能力

一、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述

(一)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进中高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学术语,在西方经济史上,供给学派的理论集成是生产增长决定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而与之相对的凯恩斯主义代表需求学派,瞄准需求侧变化后的价量均衡点,认为总供给价格大于总需求价格,企业主就会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供给。我国目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侧理论有所区别,但也并非与需求侧理论相对立,而是旨在调整经济结构,通过要素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促进经济增长、质效提升的效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作为提供大批量技术型、专业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承担着顺应供给侧改革、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是:匹配当前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师资配备,培养创新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

(二)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转向新的增长点,与此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也在朝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前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目标任务的要求是:“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79所,其中高职院校1298所,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解决教育供给侧问题,解决高职人才要素齐全和结构优化的问题,提升高职教育水平,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维度认识不清、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供给侧问题导向不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实、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综合水平不足等,影响了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也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维度认识不清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以创新能力代替考试能力的目标导向已十分明确。然而,很多院校常将创新能力等同于学习能力、专业能力或适应能力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第一,以学习能力代替创新能力。尽管学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丰富的知识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并不能划等号。一些高职院校用教学代替科研,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对科研项目和科研人才缺乏统一的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在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因此,虽然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提高,但创新能力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第二,以专业能力代替创新能力。专业能力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而创新能力则是在专业的基础上提供有价值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发明的能力。一些高职院校将创新能力混同于专业能力,往往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也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因此,除了完成课堂学习和参加某些竞赛活动外,很少有学生去进行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锻炼,专门的创新性活动开展得就更少了。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途径较少,查找文献、分析问题、提炼总结等能力较差,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第三,以适应能力代替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时,适应新专业会带来个体成长和心理变化,客观上体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状态,但这种适应能力不等同于创新能力,因为适应能力体现为学生自身的变化,而创新能力表现为提出新思路、新方法。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维度上有时把握不准,将学生的适应能力误作创新能力加以培养,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强。

(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供给侧导向不强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导向和重心发生了改变,但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产业追踪导向不强、市场需求导向不强、创新保障导向不强。第一,产业追踪导向不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倡导“三去一降一补”,传统落后、产能过剩的产业将加快退出市场。而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日益明朗,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会加大,产业价值链的变革对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输出上应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但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不能紧跟产业调整、服务对象变化的步伐。第二,市场需求导向不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伴生的是“中国制造2025”等宏观经济战略的实施,但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周期性、滞后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专业的设置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专业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严重“过气”,使学生缺乏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第三,创新保障导向不强。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少高职院校都完善了科研管理政策和制度,并投入大量经费来支持科研活动。但这些经费主要是面向教师的,对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较少。同时,经费的投放也倾向于获得奖励的项目,对学生自发的基础创新缺少鼓励和促进。在浙江省关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服务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中,有超过26%的学生认为创新缺乏足够的物质层面支持,近15%的学生不愿意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原因是经费困难。

(三)校企合作模式不够务实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然而,目前的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校企实践创新不积极等问题都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一,校企互动介入不深入。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互动没有改变“两张皮”效应,学生去企业实习仍然带有很强的任务性,以完成企业实践课程学分为目的。对校企合作的推进缺乏统筹运作,没有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功能整体。不少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聘请企业专家上课、举办报告会、送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等浅层次合作,与校企创新共同体的建立还有较大差距。第二,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在同一地区或同一高职院校内部,不同专业的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高职院校好于地市州高职院校,工科类高职院校好于文科类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好于外语及管理类专业。同时,由于校企合作的地方特色、专业特色不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缺乏激励作用。第三,校企实践创新不积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职教育负有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校企合作应当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沿阵地。然而,高职院校运作机制与企业运行方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校企实践很大程度上是“拉郎配”,校企联合有目的地推动创新的举措较少,没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效性不强。

(四)师资水平不高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主要包括教师课堂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指导能力不足、实践启迪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一,教师课堂创新能力不足。我国著名教育学家裴娣娜认为,教师素质不是一个方面的简单能力,而是综合结构能力的叠加。学生的创新能力源于学习到的内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许多高职院校教师课堂创新能力不足,在确定教学内容、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问题,启发学生开启新思路、寻找新方法的能力欠缺,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第二,教师科研指导能力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发生了变化,传统产业被颠覆式创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与高职教育相关的许多课题值得深度挖掘和研究。然而,许多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和论证课题的能力不强,常常依靠文献来支撑科学研究,客观上引起学生的模仿,导致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创新少,模仿、借鉴现有经验成果多,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第三,教师实践启迪能力不强。高职院校教师往往注重课堂教学,而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启迪的能力不足。一些教师依托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竞赛中缺少对学生的指导,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启迪,在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少主动意识和组织能力。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准确定位学生创新能力的维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按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图谱,来培养学生比过去更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能力维度上,高职院校应当有更准确的认知。第一,以学习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基础。广博的知识是创新的前提,高职院校应当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主动学习、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建立起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之间的正相关联系,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第二,以专业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保障。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应当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根据市场发展和产业最新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坚实的专业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保障,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好,在社会实践中干好,还应当将专业视角延伸得更远,将专业知识与创新观念交织贯通。第三,以适应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辅助。创新能力不是无本之源,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的。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方向,防止“两耳不闻窗外事”,在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二)明晰学生创新能力的供给侧导向

在需求侧引导下,高职院校比较注重投入和消费拉动,追求办学规模和学生数量,要求学校占地面积大、学生人数多。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应当适应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根据产业链进行相应调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产业导向。按照新的产业结构,着重追踪“四新”产业,将教育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紧跟产业调整、服务对象变化的步伐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第二,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市场导向。避免培养目标定位过于泛化,增强课程设计与市场发展的联系,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凸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市场导向。第三,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制定规范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确保科研创新经费不仅面向教师,同时用于学生创新实践的奖励,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三)务实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联通学校与市场的有效方式,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根据市场要求来锻炼提高相应的能力。因此,应当发挥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第一高地的作用,为学生积累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第一,深入开展校企互动。“教”是高职院校的优势,“做”是企业的优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培养学生的实干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对校企统筹运作,以校办企业、签约企业为平台,经常性开展实践创新、创新竞赛、创新论坛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平衡发展校企合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结构调整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都发生着重大变化,跨地区、跨学科的发展越来越显著。因此,同一地区和同一高职院校内部,应平衡不同专业的校企合作,避免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造成不利影响。第三,积极开展校企实践。打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运作机制和文化的藩篱,为高职院校定制企业实践,为企业定制专业课程,真正做到校企融合、理实融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助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不断提升师资的综合水平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要在选拔、培训和管理教师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创新能力强、指导水平高、启发力度大的教师队伍,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第一,增强教师课堂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向学生传导科技、商业模式、产业等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相关的重大创新,增强学生对创新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积累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为主动创新打好基础。第二,增强教师科研指导能力。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探索学科前沿课题,指导学生做好资料查找、实验设计、论文撰写工作,为学生布置些创新型课题,由学生去调查研究,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启迪能力。高职院校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启迪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制作新产品、研发新材料、实验新方法、设计新模式,引导、带领学生在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海洋中探索遨游。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必须与当前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相匹配。高职院校要在改革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主动运用供给侧的思维和策略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军,冯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学理论内涵———基于总供给总需求的分析框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9-15.

创新创业结课总结篇8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精品课程;课程建设;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3-066-02

1 前言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直接目的,针对具体教学科目的教学内容、主讲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实验与实践环节等方面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工作。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湖南城市学院是2003年才升格的应用型本科学校,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与设计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内容涵盖面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核心课程,2006年成为湖南省首批省级精品课程。本课程建设紧密围绕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城市规划行业发展形势,不断调整课程建设内容,实施“11235工程”,即实施一个转变,围绕一个中心,明确两个定位,实施三个结合,建设“五个一流”。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

2 实施一项转变,创新课程建设理念

作为新升格的应用型本科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首先要实现从重实践轻理论、重技能轻研究、重经验轻实验的专科教学向本科教学的转变。原湖南城建高专是教育部确立的29所“全国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之一,城市规划专业被授予“全国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称号(1999年),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被建设部评为“建设部系统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1998年),在专科课程教学建设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开始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学后,虽然原来的专科教学为本课程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有些教学习惯将会成为本科教学的障碍,课程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不够。为此,要全面推进本课程的本科教学,首先必须实施“转变工程”。探讨、研究和实践从专科教学到本科教学的转变,要变专科“理论以够用为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为本科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落实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精品课程是一个整体,既包括某一学科中的“课”,也包括该学科其他相关联课程的“课程模块”。为了加强理论教学,在总体规划原理与设计课程群中增加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专题讲座;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在课程教学中改变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加强创新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专业能力。效果明显,近三年来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以总体规划内容为题的大学生研究性与创新性项目申报1项获得省级立项,3项获得校级立项。

3 围绕一个中心,明确课程建设目的

课程是实现教学目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后,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便成为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开展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与设计》课程建设紧密围绕“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课程教学研究、改革、实践的最终目的。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教学环节、考核等的改革,多维度培养学生的城市规划理论素质、规划设计动手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研、协作共事能力。

4 明确两个定位,调整课程建设目标

为了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课程建设要明确:该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应用型城市规划本科专业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定位。湖南城市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是培养面向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学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所在。要在本课程理论与设计实践教学中处处体现出来,如:现行的城市规划原理教材内容与案例侧重于大城市,本课程要针对中小城市调整内容,增加案例;高水平大学的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侧重于理论研究,而本课程在理论传授同时还要兼顾设计应用;在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中选题都取自邻近中小城市的真题,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安排下现场实地踏勘调研,邀请地方建设管理人员来介绍情况,进行模拟汇报评审的课程答辩等,在一种虚拟工程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实施“三个结合”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本课程教学内容同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的要求相结合;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的创新同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形势相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同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三个结合”创新城市总体规划教学内容与专业素养培养机制。

5.1 结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制度,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为此,建设部对建设类的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等六个专业要实行专业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原理是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的重要内容,同时与注册考试的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实务有很密切的联系。所以,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了国家优秀教材与注册规划师考试中的城市规划原理教材的内容,并参照注册师考试大纲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毕业生调查反馈表明,培养的首届本科班毕业生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的通过率达到了30%以上。

5.2 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是随着国家的政策、社会经济形势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处在重大转型期的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的问题较多,内容变化很快。本课程组紧跟时代,不断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将“小城镇、大战略”(2000年),“关心城市弱势群体”的居住和社会设施(2001年),“十六大”提出的“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2002年),“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2003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4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造“域中村”(2006年)、“战略规划”(2007年)、“城乡规划法”(2008年)、“新型城市化”和“城市群规划”(2009年)、“两型社会建设”(2010年)等内容及时结合到城市总体规划教学内容中未,并对相应的规

划原理及时调整更新,不断地改革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5.3 结合产学研,丰富本课程教学内容

产学研结合是应用型本科的重要特色,城市总体规划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课程组的教师自2000年以来参与各类科研课题20项,师生共同参与产学研结合课程设计和暑假社会实践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设计50余项,其中获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2项、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表扬奖1项。课程组及时将这些科研、生产成果反馈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紧密,同时制作更新总体规划实践案例教学演示文件近百个,丰富了本课程教学内容。

6 面向“五个一流”,创建精品课程

6.1 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

应用型本科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一定是授课经验丰富,实践、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通过多年的课程建设,目前该课程教学组理论课主讲教师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1人,1人为省级教学名师,1人为省级青年教师教学能手,2人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设计指导教师都是具有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和工程师)人才,其中7人具有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并通过“大课堂”教学引入城市规划管理和设计部门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指导。今后将通过不断引进和改菩现有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加强非学历的业务素质培养、提高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建设一支能适应本课程教学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6.2 培育一流的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内容应体现科学性、先进性,要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适应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特点,处理好本门课程内容建设与系列课程的关系,通过“产学研”结合不断创新城市总体规划教学内容;采用部级最新的优秀教材、并结合注册规划师制度,调整补充大量密切联系行业形势与体现时代特点的新内容。

6.3 运用一流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段的改进。本课程在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基础上,采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手段,应用多种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改革注重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情景、合作与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设计课的教学中,结合生产项目,建立社会大课堂教学、模拟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等指导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工程素养。

6.4 开发一流的教学资源

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未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满足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在不断扩充校图书馆、系资料室城市总体规划辅助教学资料的同时,本课程大力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在电子教材、教案和课件等基本教学材料基本教学文档等基本教学资源上网基础上、不断增加总体规划设计案例、总体规划相关法规、历届优秀课程设计等网上资源。

6.5 实施一流的教学管理

通过对整个教学环节的规范化、制度化,改进理论课考核办法和课程设计过程管理,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创新,如在满足学校制度规范前提下,课程教学组对设计教学中方案模拟评审、考核答辩环节,在课程设计中增加创新分等进行了规范,对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如果课程设计进行课程答辩已在全校类似课程中推广。

创新创业结课总结篇9

关键词:毕业设计过程控制创新思维

毕业设计是高校实现教学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和专业素质的全面检验,也是对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估。

对于机械工程类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巩固、联系、充实、深化、扩大所学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重要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环节,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机械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独立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笔者作为大学里教学和科研的一线教师,通过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总结出一些心得。

一、创新思维培养第一关:选题

选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龙头,是毕业设计的战略起点,也是确保毕业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开始。但是目前选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一是毕业设计选题大多单调地重复前几届学生做过的设计课题,选题缺乏新颖与创新,学生对毕业设计缺乏足够的兴趣与责任心。

二是由于教师本身的原因,毕业设计课题脱离真实环境与实际需求,模拟课题居多,基本不考虑所设计的设备能否装卸、能否运行、寿命如何、工况如何,等等,导致设计脱离生产实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

三是课题难度过大,一些针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课题,研究性较多、工作量过大,对本科学生显得不合适,由于太难而难以深入其中,以至于无法激发学生兴趣,更不可能发挥其创新性。

因此,毕业设计题目选择应贯穿创新性原则:

1.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并且难易适度。课题应该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只有在指导教师自己研究的领域内,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新颖性,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指导教师也有能力在后期课题指导上更好地辅导学生,使学生在规定期限内经过努力实现课题目标,同时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2.老题可以新做,但一定要差异化,在某些环节上突出变化。原则上这样的题目适合成绩相对差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智力和思维水平相对弱,对他们更多是尝试性的,也有新的创新点,这样有利于提高这类群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3.原则上一人一题,这对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是有好处的。但对有实际意义且工作量较大的题目,可数人共同完成,每个人要分配不同的侧重方向;相互之间,互相借鉴的比重不能太大,尽量使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相对独立,有助于每个学生自身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创新思维培养第二关: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技能进行训练和检验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分析理解能力、文献资料查阅能力、工程技术规范资料(手册、图表等)使用能力、计算和设计数据处理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设计说明书撰写能力等。要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技能作为毕业设计任务书的出发点。

毕业设计任务书帮助学生对选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是学生完成开题报告的第一手资料,也是课题设计能够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的风向标,更是毕业设计是否具有创新基因的引领核心要素。

通过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告诉学生毕业设计课题要干什么?创新点的技术与质量要求是什么?要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并且对课题的进程也要有明确要求。

通过对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认真阅读,学生才可以提出课题设计的初步设想,搜集、整理与毕业设计有关的、充分的、准确的信息资料,扩充查阅范围,分析、筛选已有信息,提出设计构想与设计计划,拟订基于现状并超越现状的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撰写开题报告、拟订总体方案、合理安排设计时间做好充分准备。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指引课题走向具有创新性的基础。

三、创新思维培养第三关: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生毕业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起步环节,学生通过撰写开题报告,借助调研所获得的资料,可以了解课题的来源及现状,可以明确课题的设计要求、研究内容,通过对毕业设计课题进行综合性分析,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及拟采用的研究思路,制订毕业设计的具体方案和技术路线,并在开题报告的具体方案和技术路线上体现创新性思维,合理安排与掌控设计时间进度,最终实现毕业设计课题的预期目标。

通过课题开题,指导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毕业设计课题的理解深度和准度,了解学生能否把握住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了解学生是否在课题设计中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设计,修正学生在课题研究和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指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思维培养第四关:计划管理

对机械类的毕业设计,课题大都来源于工厂实际,毕业设计的进度及每阶段的设计内容和成果,均应有详细的安排和严格的规定,必须构建有效的时间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通过清晰的毕业设计工作流程和时间节点控制,确保毕业设计有序完成,也符合未来生产实践需要。

要做好计划进度管理。毕业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时间跨度达到4个月,需要合理的时间分配和时间投入。学生必须每周填写毕业设计计划进度表,内容包括每周所需完成的设计内容、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提交指导教师审阅、评价。同时要建立监控制度。教师要每天考勤,确保学生的时间投入。

学生要通过毕业设计学会如何系统性、完整性地思维,学会将书本知识与工程设计实际有机结合,要进行现场调研、资料查阅、结构构思、校核计算、总结说明等,也会反复探索、优化课题设计总体思路,比较国内外设计方案的优劣,提出最优组合的解决方案,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以及相对充裕、合理的时间,把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

五、创新思维培养第五关:设计计算

课题设计阶段是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系统考查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调研借鉴、改进设计,想象力及创新力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在调查研究阶段,要根据课题的技术要求进行方向性调查,对比与之相近的产品设计,发现现有产品设计的不足,设想新的产品和技术,改进已有产品,自然地就产生了创新的意识。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哪怕是一个技术环节或者是技术参数的小改进,都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

怎么改进?怎么实现?学生要依据自己的知识进行构思,有了创新意识的萌芽,再加上指导教师给予的鼓励和指导,这种创新意识就会通过不断的、反复的构思,形成可行性设计方案,并最终得以确定。

方案确定之后,进入技术设计阶段,学生采用工程语言将创新思维表达出来,绘制图表,通过不断校核验算,不断优化技术设计,将创新思维落实在设计工程中,最终得到最优化的产品设计。

六、创新思维培养第六关:设计指导

合理指导毕业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引导创新思维的落实,指导教师在这个环节的角色很重要,既要严格把控,又要留有空间。

首先,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课题设计的主攻方向,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课题的前沿领域与创新成果,并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出不同难度的毕业设计要求,有利于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找到毕业设计的恰当切入点,使得各类学生都有可能发挥其特点和创新思维,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在指导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差别化。指导过细,学生自身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其创造性能力都有可能受到局限,不利于学生创新。指导过粗,学生在知识结构、认知深度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因而提出的方案可能不合理,这反过来又会约束学生的创新思维,限制学生的发挥空间,不利于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指导教师要合适地进行指导,应该以创新性思维为指导原则,根据每个学生题目和进度的不同,以及学生知识结构水平与接收能力的不同,进行启发式答疑,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并通过指导过程,优化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引导学生将创新精神融合到毕业设计内容中。

七、创新思维培养第七关:设计说明书(论文)

设计说明书是毕业设计的纲领性文件,是毕业设计的课题分析、理论论证、模型建立、计算校核、设计说明、系统总结的全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过程中,学生同样需要应用专业知识,对课题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梳理,可以再一次起到学生对专业知识“查漏补缺”的功效。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把创新思想、方案结果、应用价值总结表述出来,从而真正感受到自己在毕业设计中的创新价值和成就感。

八、结语

创新不仅体现在学术前沿的科学成果上,在思维上的创新意识、技术上的革新改进、参数上的优化设计、计算中的模型调整等也都是可以体现创新的。

按照创新性设计的要求,在毕业设计中,首先需要老师打破常规教学模式,探索创新教育管理、创新教学的新模式。同时,要培养学生开展创新设计的兴趣,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创新实践的过程中。

毕业设计从“选题”、“开题”到“技术设计”、“设计说明书”的整个过程,都可以渗透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这些环节中,应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思维,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思维,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毅力,是一种拼搏。毕业设计阶段,在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刻苦、坚韧、务实、不怕困难的奋斗品质。教师具有创新的思想,学生为实现创新而努力,这样的毕业设计会使学生更有自信与实力迎接未来新技术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马才,李把超,陈立.工程类学生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刘大,周福君.机械类本科生毕业设计创新性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创新创业结课总结篇10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贵州大学作为地方211高校,研究生规模已达7000余人。但反观近年来我校研究生的培养状况,培养质量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创新能力方面亟待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欠缺表现在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创新精神缺乏,创新思维不足,实践能力较弱等多个方面。究其原因,有传统研究生教育理念问题,有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的管理问题,有培养模式的问题,有学科发展的机制问题,也有导师的问题。[1][2] 

作为研究生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课程教学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如何创新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也应是每一位研究生导师着力思考的问题。[3][4][5]通过对研究生培养经验的总结和反思,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们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本文谈谈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认真做好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 

(一)首先要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 

研究生的课程除外语和政治公共课外,专业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专业基础,必须夯实学生基础,并从本科教育过渡到研究生教育。例如,在光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中,我们设置了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光学等前沿基础的物理理论课程,使学生能够从物理根源上更好的理解技术,并为更前沿的光信息技术研究打下根基;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基础,为学生完成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专业研究的转变。从知识学习到研究能力培养转变,我们安排了激光技术与应用、工程光学、近代光学实验等课程;第三个层次是学科前沿,通过学术报告、论文选讲、论文选读等方式让学生获取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宽思维视野,为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选择论文题目打下基础。总之,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一定要考虑课程的前后衔接,层次递进,不重复,重要内容不遗漏,改变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随意性现象。 

(二)丰富和提升课程内涵 

1.注重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创新性成果往往产生于多学科的交叉点上。课程教学中注意学科交叉渗透,不仅拓宽学生知识面,扩大视野,使学生了解学科间的关联,也了解交叉性、边缘性、跨学科领域研究的动态,更使学生可以吸收不同学科的学术思想,形成多学科的能力架构,有利于创新。例如在光信息专业的学生培养中,我们同时讲述了与电子、生物、材料以及数学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其他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前沿,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背景,让学生寻求到学科交叉的契机。 

2.充分体现学科的前沿观点。不仅在专业课、论文选读等课程关注这一点,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也应有意识地联系前沿的研究动态,学科的发展趋势,这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探求的兴趣,体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科研方向,从而获得有意义的新成果。 

3.在课程教学中,践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是以课程的内容为载体,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学会如何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并引导学生在总结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自主收集文献、阅读、总结归纳,并在课堂上作报告,特别要求学生给出自己对所报告内容的见解,指出所涉及方法的优势、不足,应用范围及努力方向。不仅如此,通过知识积累、演化、扩展、提高过程,通过研究范例的解析,使学生学习各种研究方法,体会深刻而有本质意义的问题如何提出,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学习知识,也学习了方法。特别在后期课程中,要注意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引导。学术报告也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研究方法,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建立了较为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在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上也有了质的飞跃,逐渐形成问题意识、求异精神,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课程体系设计中力求科学化,目的明确,层次感强,课程内容多元丰富,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需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信息学科的特点,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改变由老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贵州大学学生实际,由老师先做示范讲解,再由学生归纳总结。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由学生分头准备报告,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其他的同学提问,补充或质疑,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老师参与讨论并点评,使学生深刻认识所学知识的基本规律,在各种应用中的物理实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采用案例和讨论式教学 

根据学科特点,就一些重要的典型结构和方法进行案例和讨论分析。如,光学谐振腔是光信息技术中常见结构,可由学生根据不同的谐振腔及其应用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针对各类实验方案,让学生就方案的设计原理、重要技术手段、方案的优劣、改进意见等进行讨论,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来验证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受益匪浅。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相互学习,培养敢于质疑的科学批判精神,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新技术方案,其研究成果已作为。 (三)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纸上谈兵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应尽量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观察现象,不断改进方案,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实验方案,收集整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学习光纤锁模激光器的原理时,先让学生重复别人的实验方案和结果,使之深刻体会这一系统的原理以及各种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实验,让学生采用新的技术方案,得到新的研究成果。许多学生让通过类似的课程学习和训练后,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完善研究生课程评价机制 

有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还应有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达到课程学习的目的。 

(一)重视课程教学 

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评价机制的非科学性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刚到学校就急于,甚至不择手段,用拼凑,抄袭,花钱等方式达到目的。这不仅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出现学术不规范甚至学术道德问题。创新是有基础的,正如牛顿所言,“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从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必要的课程学习是达到学习阶段转型的途径。为了使学生重视课程学习,第一年度的奖学金评定,以课程学习为主,让学生潜心下来认真学习。 

(二)改革考核重点和考试的方式 

由于受我国盛行的“仓库理论”的教育观念影响,过分重视知识积累,片面强调记忆的功能,因而考核的重点往往是对已有书本知识的记忆,局限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维方式,无疑制约了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发展,形成模式化教学。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应当更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学习,独立思考,对新的问题不断探索,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过去的考试方式崇尚标准化,学生可以在书本中找到标准答案,造成学生“标准化”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得学生的个人兴趣、想象力、创造力受到抑制,更缺乏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勇气。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考题应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甚至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发挥创造性,用自己的知识,方法去解决问题,鼓励多种思路,多种答案。例如把某些已中的系统方案拿出来,让学生分析其工作原理,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提出修改的方案和手段。通过考核,学生意识到不能仅仅机械记忆,还要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从知识的产生和运用过程体会到创新、发现的乐趣。 

(三)建立多元化的成绩评定体系 

成绩评定体系,对学生有较强的导向性。为了全面把握研究生学习的整体效果,避免一张考卷,几个小时考试定成绩的弊端,更要杜绝个别学生期末依赖教师针对性辅导,划重点而过关的心态,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成绩评定体系,将平时成绩,课堂讨论成绩,课程论文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权重纳入评价体系。 

1.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平时作业,考勤,听课情况,听学术报告,听讲座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关注教学的全过程,关注日常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严谨的作风。平时成绩可占到20%。 

2.课堂讨论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课下的充分准备,讨论中的口头表达,对专业知识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作为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是十分重要的。口头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与别人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在讨论甚至在辩论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既坚持正确的观点,也能修正自己的偏误,并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同观点的人。这部分学习可占总成绩的20%。 

3.课程论文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一些章节学习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研究性作业,以论文形式提交。要求学生自己制订方案,进行理论仿真或实验,并根据其结果分析总结。这是学位论文的必要训练和准备。小论文写作过程中,多给学生指导,以便较深刻的了解学生个人兴趣,知识掌握情况和研究能力,从而更好地评价学生成绩。这部分成绩占20%。 

4.期末考试无疑在学生的成绩评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40%)。由于改革了考试的方式,开放性试题有一定比例,其评分也不是标准式的答案对错,简单计分,而是通过学生在答题中反映出来的对知识的理解,方法应用,以及学生的思维是否开阔,是否有创新意识进行打分、评判。 

总之,在对研究生指导过程中,需不断改革课程教学,认真做好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实施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改革研究生的课程评价机制,使课程教学的水平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加强,从而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研究生。 

[注释] 

[1]王得忠,胡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22-26. 

[2]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