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十篇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十篇

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8:42

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学习;问题模型;思维方法;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182-02

在经过了一年的初中学习“新鲜期”后,升入初二后的学生普遍已经适应了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此时当他们第一次接触到物理这一门新学科的时候,刚开始是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的,但是随着课程的展开,问题也将随之而来:如何才能学好物理?

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习惯性用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已有的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即老办法来“对付”这一学科,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造成许多学生出现如物理不会学或者发现学习过程中“事倍而功半”――学习成绩长期不见起色等的学习问题。以下主要对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缺乏或在建立物理问题模型的能力较弱

对常见物理问题是否能够在头脑中形象地建立其较为直观的模型,从而对其进行研究,解题,在初中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已知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无法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不会利用物理模型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等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

例如:学生头脑中因为没有物质原子结构的初级模型的正确形象和电子运动的动态过程的正确图景,则对于摩擦起电的理解、对于电的中和的理解、对于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理解都产生了困难;又如,在电路的理解和分析计算中,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模型或将之与已知模型进行类比(如水流、水压),那么也就不可能正确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后面的电路分析及计算也将无从下手。

二、已有知识体系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和冲击

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从未系统接触过有关物理的学习,因此当物理在初中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二年以一种“新鲜出炉”的角色出场时,学生刚开始难免会有一段茫然期,不知如何“对付”,此时只好把原有的一些“法宝”祭出来,灵不灵光不管,反正先应应急,把在其他科目中一些方法、习惯等直接移植入物理,此时在学生平时的练习或考试中往往会出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盛况,其中以数学对学生的影响最为明显。

由于多年数学的学习,学生习惯了单一的数量的计算。而物理中数字若离开了单位,就失去了物理意义。特别是物理解题时对公示,字母,单位等的有别于数学的规范要求,使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这从学生作业甚至中考中都可以见到的的只见数字不见公式、单位以及必需的文字说明的答案就可看出来。

三、生活中的经验与物理知识的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

学习是一种对已有经验的重组。学生原有经验有一些可能有利于学习的进行,这些经验我们常常会将他们与理论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如在学习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时可举例:风雨天气为什么雨伞容易被卷起;火车进站时,乘客必需站在黄线外等候等;但也有一些经验可能阻碍学习的进行。在物理学习中,存在不少的生活体验与物理知识的矛盾,给学习带来困难。如,运动与力关系问题,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白气”的物态问题。在物理学习中,生活中的直觉还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作用。有这样一道调查测试题:一人站立在平面镜前,然后慢慢后退,则:a.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像离平面镜越来越远;B.他的像越来越大,像离平面镜越来越近;C.像的大小不变,但像离人却越来越远;D.像的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也不变。错选a的比例竟占40%。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么多的学生之所以错选,是因为在解该题时凭借视觉的通常经验,而没有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思维活动,忽略了“像的大小与平面镜中你看到的大小是两回事。由此可见,直觉经验在人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时,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时的影响是消极的,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四、当前学生对生活实践体验少造成物理的学习困难

如今的学生动手的机会少了,尤其是进入高年级后,作业的负担重了,但真正的生活,实践的机会少了,有的只是课本和作业,这就造成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受的机会变少,甚至与生活脱节。于是我们从学生的物理作业中偶尔可以看到一些天方夜谭的奇迹,例如在有关单位填空题中鸡蛋的质量有填50kg的,一块钱的硬币直径有2.5m。这些显然都是学生对生活体验少所造成的。物理课程理念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希望从学生的起点出发,从学生的经验去出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然而,学生却很少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经验了。

五、常见物理思维方法的操作不当

很多初中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都比较好,但却反应出物理成绩相比于其他科目偏低,甚至随着物理知识的推进,单科学习成绩反而呈现下降趋势,这使得我们不得不从其学习方法或思维方法上去尝试寻找原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思维方法主要有:因果思维、逆向思维及比较思维等。这三种方也是物理中较常应用到几种思维方法,学生应用这几种思维方法的过程中经常容易犯操作不当的问题,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等,如压力和压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功和功率,功率和机构效率。

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篇2

关键词:教学内容;课后习题;情境模拟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52

一、教学内容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让学生了解他们所学习的生物知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并且帮助他们运用所学到的生物知识,更积极地去发现和探索身边的生物奥妙。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应该更好地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向学生传授生物知识,当然这就极其需要生物教师善于观察和发掘生活中与生物有关的现象,并将这些有趣现象和生物知识巧妙地结合,使生活化的内容展现在课堂上,同时也将生物知识运用在生活中。生物知识会让学生对大自然有更深刻地了解,因而也会更加热爱大自然。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思考和感知所接受的内容,从而形成很自然的亲身体验,不由自主地使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与生物课本知识结合起来。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我们总是喜欢找个阴凉的地方去乘凉。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树荫下的感觉要比躲在太阳照不到的房屋里凉爽得多。这就可以用我们所学到的生物知识来解释。这是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其本身会蒸腾出很多的水分,当这些水分在转化成水蒸气时,会吸收很多的热量,于是就将大树周围的热量带走了,所以人们就会感觉非常凉爽了。而这种常见的生活现象也是对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最好证明。

这种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由易及难,将难以理解的生物学和生活中的生物现象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恐惧心理消除了,从而使学生更轻松更自信地去学习生物知识。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学生了解到生物知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解释生活中的奇妙现象,为建设我们的美好生活打基础。

二、课后作业和练习

教师给学生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和练习,应该以生活化的课题为任务内容。学生在练习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实践生物课程的过程。不应该再用题海战术捆绑学生,一味地单单只为了拿到相对的高分和较高的升学率,而是应该让他们回归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独立思考,手脑并用,发掘和锻炼自身的能力和意识,同时也会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只要当学生亲自体会到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派上用场,解决问题,将会提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把类似“环境污染与生物的关系”的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去让学生练习完成。学生想要完成这个课题,需要先进行实地考察,需要了解周围比如家或学校附近都有哪些污染源、引起污染的因素有哪些。然后根据所考察和了解的结果进行梳理、客观分析和研究。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所分的几个小组确定几个研究项目,并把这些研究项目作为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研究项目如“生活垃圾污染与生物有什么关系”“大气污染与生物有什么关系”“土壤污染与生物有什么关系”等。最后每个小组将各自的研究结果进行汇总,交流意见,整合结论并最终整理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还可以将这些研究报告作为治理环境方案的参考提供给环保部门。在完成这项课题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求知欲、自主创新能力、独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都将得到极大提高。

三、课堂情境模拟

如今课堂的主体已经转变为学生,所以课堂上的主动权还是应该由学生来主导。然而对刚刚踏入初中的学生来说,生物还是一门非常崭新的学科,在他们以往学习中接触得相对较少。为了尽快引导学生将思维转移到学习生物这门学科上,那么,教师首当其冲就要从初中学生所比较熟知的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和他们现有知识出发,来进行生物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引入课堂情境是司空见惯的教学方式,在生物这门学科的课堂上,教师需要构思出与学生的生活、现有知识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等层面紧密相关的课堂情境,这样有助于学生从生活情境中顺其自然地过渡到课堂学习的情境中,学生的关注焦点也进而被吸引过来。因为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在课堂上展现,学生本身的学习欲得到了开发,他们将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构成竟是如此美妙。他们将会认识到蚕是如何破茧成蝶的,越了解越关注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现和运用。学生通过情境学习,再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产生的疑惑、同学的交流、教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他们将会不断体验到生物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他们有一种置身于生活和学习的情感体验。

例如,要讲授“遗传基因”这一课题,可以引用学生所熟知的故事开讲。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种通俗易懂的说辞,其实正是遗传基因所决定的,遗传基因也正是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看到一种现象:父母的眼睛很大,却生了个眼睛很小的孩子,而这种现象也是生物学科中的不可或缺的遗传变异现象。教师在教课过程中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常见实例,不仅让教学内容形象易懂,降低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难度,还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在这种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学生对生物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结语

自然界中的生物奥妙是应有尽有的,值得我们更深层次地挖掘和探究的也是数不胜数的。初中学科中的生物教学,教师应该很好地把握生物学的这一特点,将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和生物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生物学相关的各种生物现象引入到教学素材中,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恰到好处地融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认知广度,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自然界中生命价值的认知和尊重。

参考文献:

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篇3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安全用药药品-aDR因果关系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表现,给临床治疗造成不良后果【1】。本文通过分析某医院2010年全部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常见的药物总类、主要的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某医院2010年1月~12月所有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资料,共269例,其中男128例,女141例,年龄8个月~74岁。其中急诊69例,门诊78例,住院部122例。

1.2方法

统计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中的信息,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药物种类、主要临床表现。药品-aDR因果关系的评价采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的药品-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判断【2】。

2结果

2.1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

本组研究对象共269例,其中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4岁。我们按每20岁为一阶段,共分为4个阶段。其中≤20岁者50例,占18.6%,~40岁者104例,占38.7%,~60岁者53例,占19.7%,>60岁62例,占23.0%。结果显示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20~40岁年龄组。见表1。

2.2主要的药物种类

药物不良反应涉及临床各个科室,所涉及的药物种类也较多,本文根据药物功能主治、作用系统分类。主要以下几类:抗生素类、中成药类、生物制品类、呼吸系统类、消化系统类、泌尿系统类、心血管系统类、神经系统类、解热止痛类等。其中抗生素类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最多,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也最多,达到108例,占40.1%,其次为中成药类,共56例,占20.8%。见表2。

2.3主要的临床表现

本文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的统计主要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的系统进行归类总结。主要包括:皮肤及附件、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最常见的损害系统是皮肤及附件,占38.3%(103例),神经系统,占18.6%(50例)、心血管系统,占16.0%(43例),消化系统12.3%(33例)。见表3。

2.4药品-aDR因果关系评价

肯定有关30例,占11.2%;很可能有关153例,占56.9%;可能有关79例,占29.4%;可疑7例,占2.6%。

3讨论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药物种类、用药途径、个人体质等。药物方面的原因【3】:(1)药物本身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导致不不良反应;(2)药物的杂质,如抗生素类;(3)药物受到污染;(4)药物用量过大;(5)药物不同剂型;(6)药物的质量不合格。机体方面的原因:(1)种族差别;(2)性别差异;(3)年龄差异;(4)个体差异;(5)病理状态;(6)血型;(7)营养状态。给药方法的影响:(1)误用、滥用、医护药人员处方配伍不当,病人滥用药物等;(2)用药途径。其他如长期用药、药物相互作用、减药或停药产生反跳现象。而联合用药、怀孕、某些疾病等均可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本文主要从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常见药物种类、主要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显示20~40岁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构成比更高、抗生素类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的比例最高。

综上所述,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常见,通过分析其临床特点,能够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涂志刚.浅谈药师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0,19(34)183.

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篇4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内容繁杂,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往往是逐条的进行记忆,反应方程式更是反复的默写过关,无疑既增加了复习时间,又增加了复习的难度.高三复习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且多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归纳总结,强化复习“过程意识”.教学中注意呈现知识的梳理、延伸等归纳过程,通过对知识中蕴含规律的提炼、方法的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一个知识的载体,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型.元素化合物性质虽然内容繁杂,但它们存在着某些内在的联系,抓住了这种内在的联系,就会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分析方法,使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复习变得简单很多.复习课就是要善于渗透复习方法的引导,关键是抓住两条主线:一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运用复分解反应原理来解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二是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解决常见的氧化性物质及还原性物质的化学性质.另外通过比较,加深对物质特性的认识和应用.所以,我认为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模式最好的就是根据物质分类和化合价变化这两个角度运用复分解反应原理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分析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接下来是我按照这个复习模式在高三年级中最好的两个理科班中进行的元素化合物复习模式.

一、从常见的酸,碱,盐入手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原理

1.酸(包括酸性氧化物)与盐之间的反应

这类反应看似简单,但很多学生却容易犯错,例如,将Co2通入BaCl2溶液,很多学生认为会生成BaCo3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能反应,忽略了如果生成BaCo3沉淀,那么同时也应该生成盐酸,盐酸和BaCo3怎么可能大量共存呢?其实这类反应只要应用较强酸制较弱酸的规律就很容易解决了.

①利用较强酸制较弱酸规律解决酸与盐能否反应的问题:中学常见酸的酸性强弱顺序:H2So4,Hno3,HCl>H2So3>CH3CooH>H2Co3>HClo,H2Sio3;以及碳酸>苯酚>碳酸氢根,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并且记住常见酸的强弱顺序,学生就能轻易的判断出什么样的酸和什么样的盐能反应以及产物是什么.这样学生就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正确方法了.

②二元酸和其正盐反应

如,na2Co3+Co2+H2o=2naHCo3(将碳酸盐转化成碳酸氢盐的方法),举一反三:碳酸盐+二氧化碳+水=碳酸氢盐;亚硫酸盐+二氧化硫+水=亚硫酸氢盐.

2.酸与碱之间的反应

强酸与弱碱,强碱与弱酸都可以发生反应.一元酸与碱反应很简单,对于学生来说,难点就是二元酸与碱的反应.一个典型的实验:少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结果是溶液变浑浊,而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溶液又会变澄清.说明二元酸与碱的反应要注意过量问题.

①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Co2(少量)+Ca(oH)2=CaCo3+H2o

可让学生举一反三的写出下列反应:少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少量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

②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2Co2(过量)+Ca(oH)2=Ca(HCo3)2

联系上面1中的情形②,学生也就不难理解过量的Co2把碳酸盐转化成了碳酸氢盐.同样可让学生举一反三的写出下列反应:过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过量二氧化碳与氨水反应.

3.碱与盐反应,以及盐与盐反应,要求学生熟记必修1附页上的《部分盐,碱的溶解性表》就很容易解决这类问题.

二、从常见的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之间的反应归纳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判断常见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之间的反应;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大多靠记忆;不会计算转移的电子数.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如,氧化剂与还原剂,被氧化与被还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2.熟记常见的强氧化剂及其在溶液中的还原产物:Cl2,H2So4(浓),Hno3,Fe3+,mno-4(H+),H2o2;熟记常见的强还原剂及其在溶液中的氧化产物:Fe2+,i-,S2,So23,So2.

3.会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4.会计算电子的转移数.

例,往含有1摩尔氯化亚铁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水,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多少摩尔?没讲这部分内容之前,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我给学生讲了2种方法,常规算法和快速算法,常规算法就是遇到这种问题,写出反应方程式,算出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即化合价升高的总数或者降低的总数),建立了转移的电子数和已知量氯化亚铁的关系,即可求出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快速算法就是抓住反应中只有氯化亚铁失电子,1mol氯化亚铁失去的1摩尔电子就是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然后再做一个对比:如氯气与水的反应中,如果消耗1摩尔氯气,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是多少摩尔?和上面反应不一样的是氯气与水的反应中,消耗的氯气是一半得电子,一半失电子,弄清楚这个问题,转移的电子数也就容易算了,就是0.5摩尔氯气得到的电子数1摩尔.

三、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运用复分解反应原理来解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解决常见的氧化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的化学性质

下面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两个角度分析中学涉及到的一些重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学生的思路就清晰多了,而不再依靠盲目的记忆了.

例如,复习So2的性质,学生就能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根据复分解反应原理理清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①So2作为酸性氧化物(酸)可以和某些盐反应(较强酸制较弱酸),如,醋酸盐,碳酸盐等;②可与其正盐反应生成亚硫酸氢盐;③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要注意二氧化硫是少量还是过量的情况;④另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二氧化硫作为典型的强还原性物质,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最后再提醒一下学生注意该物质的特殊性(漂白性),就能竟全功.

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篇5

关键词:丝状菌,生物相结构,生物絮体

ResearchontheRelationshipsbetweenFilamentousorganismsand

FlocculateStructureinactivatedSludge

abstract:therelationshipsbetweenfilamentousorganismsandflocculatestuctureintheactivatedsludgewerestudiedinthispaper.itwasfoundthatthestructureofactivatedsludgecouldbedividedintosixtypes.theproportionofeachtypeandtheactionoffilamentousorganismsontheformationofsludgestructurewouldbedifferentunderdifferenttreatmentprocessesandoperatingcondition.Sludgebulkingcouldbedividedintostructurefilamentousorganismsbulkingandnon-structurefilamentousorganismsbulking,differentmeasureshouldbetakeninordertocontrolthebulking.

Keywords:filamentousorganisms; biofaciesstructure; bio-flocculate

丝状微生物是一大类菌体相连而形成丝状的微生物的统称,其中包括丝状细菌、丝状真菌、丝状藻类等[1]。荷兰学者eikelboom将丝状微生物分为29个类型、7个群,并制成了活性污泥丝状微生物检索表。

丝状微生物的功能与结构形态密切相关,长丝状形态有利于其在固相上附着生长,保持一定的细胞密度,防止单个细胞状态时被微型动物吞食;细丝状形态的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摄取低浓度底物,在底物浓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比胶团菌增殖速度快,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则比胶团菌增殖速度慢。许多丝状微生物表面具有胶质的鞘,能分泌粘液,粘液层能够保证一定的胞外酶浓度,并减少水流对细胞的冲刷,其中还含有特定的抗体,以防止其他生物附着。

丝状微生物种类繁多,对生长环境要求低。其本身生理生长特性很特别:增殖速率快、吸附能力强、耐供氧不足能力以及在低基质浓度条件下的生活能力都很强,因此在废水生物处理生态系统中存活的种类多,数量大。如何使丝状微生物相互聚集,使之在废水处理中达到较好的泥水分离效果,如何确定丝状微生物同其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丝状微生物的最适需氧量等,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试验设计及过程

试验分别在本院给水排水实验室、重庆市唐家桥污水处理厂、重庆市渝北区城南污水处理厂进行。活性污泥采样自本实验室活性污泥法小试反应器、唐家桥污水处理厂和城南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初沉池和二沉池。通过镜检观察记录活性污泥絮体大小、形态和结构,对不同反应器的丝状微生物进行鉴定,从而寻找丝状微生物与絮体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试验历时5个月。

丝状微生物鉴定采用eikelboom法,镜检观察以下八项特征:①是否存在衣鞘;②滑行运动;③真、假分枝;④丝状体长度、形状、性质;⑤细胞直径、长度、性质;⑥革兰氏染色反应;⑦纳氏染色反应;⑧有无胞含体(聚-β-羟基丁酸pHB、硫粒、多聚磷酸盐等)。染色采用石炭酸复红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纳氏染色法和积硫试验法。通过目微尺测定污泥絮体直径,记录各种大小、形状和结构的絮体数量,归纳污泥絮体的主要类型及特征。通过大量观察,寻找丝状微生物种类、浓度与污泥絮体大小、形状、结构的关系。

2 试验结果

2.1 絮体结构形态类型

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活性污泥在正常运行和膨胀时呈现不同的结构形态和种类。正常运行时活性污泥结构形态可分为四类,Ⅰ型:致密、细小,看不到丝状菌为骨架的污泥;Ⅱ型:有明显丝状骨架、呈长条形的污泥;Ⅲ型:厚实、具有网状结构的巨型污泥;Ⅳ型:有孔洞结构的巨型污泥。污泥膨胀时其结构形态可分为两类,Ⅴ型:结构丝状菌大量生长、伸长,絮体结构松散;Ⅵ型:非结构丝状菌大量生长,不形成絮体。

试验过程中发现,Ⅰ型污泥在两污水厂正常运行的曝气池中所占比例较低,城南污水厂为10%左右,唐家桥污水厂更低,而在二沉池上清液中比例较高,因此它是从良好结构的污泥上脱落下来的,在二沉池随出水流失。正常运行时长条形污泥、网状污泥和孔洞污泥(Ⅱ、Ⅲ、Ⅳ型)占很高比例,两污水厂中均占90%以上。根据絮体伸出的部分丝状菌,可以判断这些具有良好结构的污泥是以丝状菌为骨架,胶团菌附着于其上而形成的。它们是去除有机物的主要部分。

在混合液中可见到其他丝状微生物游离于菌胶团之外,见不到附着生长物,三种样本见到的菌种有:球衣菌、发硫菌、0803型、0581型、硬发菌、链球菌等,但数量都十分少。

试验过程中,城南污水厂由于发生停电事故时仍保持进水流量,发生了结构丝状菌大量增殖的现象,污泥结构呈松散状(Ⅴ型),SVi达到142mL/g干污泥;待供电正常,按正常方式运行一段时间后,污泥结构恢复正常,SVi回落至90mL/g 干污泥。而活性污泥小试过程中多次出现污泥膨胀,泥水分离困难(Ⅵ型),SVi高达500mL/g 干污泥以上,调节运行方式仍不能控制,镜检发现球衣菌、发硫菌大量增殖,最终通过投加漂白粉杀生剂再经逐步培养才恢复正常。

2.2 微生物鉴定结果

根据eikelboom法对作为污泥良好结构骨架的丝状菌进行鉴定,发现各处取样污泥的结构丝状菌特征一致:丝状体直径1.5~2μm,丝体长200μm左右,不运动,略弯,在絮体内扭曲,细胞呈柱状,长0.5~4μm,直径0.7~1.0μm,有鞘,横隔明显,常见分枝,有大量附着生长物,无硫粒,革兰氏染色阴性,纳氏染色可见兰灰色颗粒,呈阳性。

查丝状微生物鉴定表,找不到特征完全相符的种,比较接近的是eikelboom1701型。eikelboom1701的特征是:链状圆柱形细胞,被鞘紧裹,丝体长100~200μm,偶尔超过200μm,虽然丝体正常时稍弯,但可有很强的盘绕性,细胞长2.5~3.5μm,直径0.5~0.9μm,有鞘,有时可见pHB黑色小颗粒,横隔和缩缢明显,偶有假分枝,常有大量附着生长物,无硫粒,革兰氏染色阴性,纳氏染色阳性。

3 分析与讨论

3.1 絮体形成过程

许多絮体可以同时具有Ⅱ型、Ⅲ型、Ⅳ型污泥的多种特征,在絮体中心部分为孔洞结构,向四周伸展的长条形污泥相互搭接形成网状结构,最外侧则可见新伸出的骨架丝状菌。从这种污泥的形态可以推断其形成过程为:结构丝状菌交织生长,胶团菌附着其上形成新生污泥,新生污泥逐渐成熟形成条状、网状污泥,在氧和营养物充足等条件下,网状污泥的胶团菌增粗,网孔逐渐变小形成孔洞状,最后孔洞被填实,而结构丝状菌的伸出为胶团菌提供了新的附着面,包裹形成新的条状污泥,条状污泥相互交织又形成新的网状污泥,重复上述过程,形成更大的污泥絮体。

一些污泥能见到成节的形态,大的孔洞结构污泥之间由细的条状污泥连接,有的由丝状微生物连接,这种污泥的形成可能是絮体成长到一定成熟度后,由于内部供氧不足,促进了包埋于其中的结构丝状菌的生长,将絮体撑开导致结构松散形成节状。

还有极少量的污泥,可以见到极粗大的丝状骨架,上面附着胶团菌,经多次对比鉴定,这些丝状骨架为死亡累枝虫的杆,由于结构松散,这类污泥易于在二沉池发生漂浮,因此保持原生动物稳定的生长条件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沉池的污泥上浮。

3.2 丝状微生物与微生态群落的关系

试验表明,胶团菌与结构丝状菌之间相互依存,丝状微生物形成了絮体骨架,为絮体形成较大颗粒同时保持一定的松散度提供了必要条件。而胶团菌的附着使絮体具有一定的沉降性而不易被出水带走,并且由于胶团菌的包附使得结构丝状菌获得更加稳定、良好的生态条件,所以这两大类微生物在活性污泥中形成了特殊的共生体。

根据生态学的观点,环境因子对微生物个体的影响首先是影响某些敏感生物,然后通过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步传递,最终当影响超过一定限度时引起结构上的波动。正是因为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并按一定结构组成了微生态群落,环境压力在逐级传递过程中受到消减,所以生态系统具备了一定抗冲击负荷的能力。与纯培养相比,生态系统能通过优势种群的变化维持良好的结构,而纯培养只需轻微刺激就会引起强烈反应,直接破坏其脆弱的结构。这也是保证活性污泥微生态群落稳定性的根本原因。

根据本试验结果,可以将活性污泥微生态群落描述如下:活性污泥微生态群落由不同大小的群落组成,具有良好沉降性和传质性能的菌胶团以结构丝状菌为骨架,胶团菌附着其上而形成,具有不断生长的特性,增长过程和老化过程中脱落的碎片及其他游离细菌将由附着或游离生长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捕食清除。而少量以无机颗粒为核心形成的致密颗粒也可能存在于系统之中,并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有些死亡的原生动物尸体被胶团菌包裹,形成巨型污泥,其内部易产生反硝化作用形成气泡在二沉池漂浮流失。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具有结构丝状菌的絮体占优,非结构丝状菌的数量很少,其表面不易为胶团菌附着,彼此存在拮抗关系,这种系统是相对稳定不会轻易改变的。所以在两个污水厂长期运行过程中未发现非结构丝状菌膨胀。而活性污泥小试时各种条件不易控制,屡屡造成非结构丝状菌膨胀,采用改变负荷等办法均不能解决,根据非结构丝状菌与菌胶团的关系,解决的根本办法在于彻底将其清除,故只能采用投加杀生剂的办法使膨胀得到控制,尽管胶团菌也会受到影响,但它们相互聚集成团,只有表面少量细菌受到伤害。由于停电事故,城南污水厂曾出现污泥膨胀现象,经镜检为结构丝状菌膨胀,大量结构丝状菌从絮体中伸出,根据结构丝状菌与胶团菌的共生关系,只需创造有利于胶团菌增长的条件就能使污泥沉降性能改善,实践中采用适当排泥增加曝气量的办法,污泥指数很快恢复正常。

有关活性污泥中丝状菌作用的资料很少,多将丝状菌描述为在菌胶团内部生长或伸出、游离生长三种情况。试验中根据大量观察发现,活性污泥总能保持一定的宏结构,未见到密实的大颗粒状污泥,微小的菌胶团数量也少。从理论上讲,如果胶团菌附着在一种静止的载体上,将不断增长变厚,直到内部形成厌氧状态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气泡而剥离载体,这样就极易形成大量碎屑的菌胶团,胶团菌自身不可能形成条状、网形结构,只有一种可能性:结构丝状菌与胶团菌构成此消彼长的关系,即结构丝状菌位于胶团菌内部特别是菌胶团较厚时有利于其生长,从而伸长使得包裹在外层的胶团菌不致于过厚形成厌氧状态,其有利条件可能是内部的低氧状态,而一旦结构丝状菌暴露在混合液中时,正常环境条件不利于其生长,待胶团菌包附之后才重新再次生长,如遇供氧不足等条件时,结构丝状菌大量伸出,则发生结构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4 结论

① 活性污泥正常的形态结构可分为四种类型,Ⅰ型:致密、细小,无丝状菌骨架;Ⅱ型:有明显丝状骨架的长条形;Ⅲ型:厚实且具有网状结构;Ⅳ型:孔洞结构。污泥膨胀时其结构形态可分为两类,Ⅴ型:结构丝状菌大量生长、伸长,絮体结构松散;Ⅵ型:非结构丝状菌大量生长,不形成絮体。

② 具有良好结构的活性污泥絮体以结构丝状菌为骨架,胶团菌附着于其上,结构丝状菌喜低氧状态,在胶团菌的附着下,不断生长伸长,形成条状和网状污泥;没有丝状菌为骨架的絮体颗粒很小,附着于累枝虫等原生动物尸体上的絮体易产生反硝化作用,它们都易随二沉池出水流失。

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化学基础课课程整合药用化学基础

我院药学类各专业化学基础课主要包括无机、有机、分化、仪分、生化五门课程,是动物药品生产与营销、中药制药、药品生产与质量检测、动物医药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课程整合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我院也将分化和仪分两门课程合并入药物分析,同时考虑到另外三门化学基础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本着“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将无机、有机、生化三门化学基础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药用化学基础》。近年来,我们对新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整合的原则和指导思想[1]

课程整合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是:满足专业课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用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习专业课打基础;突出实验课的地位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药学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以后续专业课和生产过程的需要为目标,把化学基础课程的相关理论与生产过程相结合,而将与生产过程、专业课无关的内容简化,使整合后的新课程教学有针对性地为生产过程服务。

二、课程整合的过程

首先我们对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相互重复的部分和衔接点,并联系专业教师对后续专业课程进行调研,了解相关专业、岗位及后续课程对三门化学知识的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课程标准,建立了《药用化学基础》学科新体系,编制了校本教材,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整合后的课程内容(见表1)

由于无机和后两门课程有机、生化之间联系较少,故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有机和生化之间联系较多,故三门课程的融合主要是后两门的融合。由于对药学专业学生而言,有机部分较生化部分更为重要,且物质代谢过程中涉及的生化反应都是有机反应,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也都是有机物,因此,整个章节的编排上仍以有机物为主线。

首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表示方法后,分别介绍各类有机物的结构,使学生熟练识别各种类型的有机物,并举例说明生化部分常见的有机物,以及和专业相关的药物结构,使学生知道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机物往往具有较复杂的结构,含有多个相同或不同官能团,学习时要注重识别其中包含的官能团。紧接着列举各种类型的构造异构和构型异构,进一步说明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使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然后介绍有机物的命名方法,使学生对有机物的命名有初步认识。在学生认识了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规律后,介绍重要的有机反应、常见官能团的检验方法,以及重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由于官能团对化学性质的影响,教学中,要强调反应发生的部位及特点,并指出含多个官能团的复杂化合物,除具有各单个官能团的性质外,由于官能团间的相互影响,往往还表现出某些特有的性质。最后进一步介绍三大营养物质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四、课程整合后的优势及效果

1.课程整合后,更好地融入了专业知识,也大大节省了课时。

整合后的内容合并了原三门课程中相互重复的部分,不求知识的系统性,淡化了无机化学的内容,化学平衡部分仅讨论溶液中的平衡,对有机化合物也只简单介绍各类烃的结构,淡化烃的性质,重点介绍与生化和专业相关的有机物的性质,增加了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将专业知识提前渗透,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如在介绍重要有机反应时,融入了常见的生化反应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反应。如介绍取代反应时,融入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的制法;介绍加成反应时,融入油脂的硬化、生物合成中的加氢还原、Vc含量测定中加丙酮的原理、葡萄糖链状和环状结构的互变等;介绍氧化反应时,融入生物氧化的知识、血糖的测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等;介绍脱羧反应时,融入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介绍分子内脱水消除反应时,列举生物氧化过程中的脱水消除;介绍分子间脱水缩合反应时,融入葡萄糖膦酸酯的生成、治疗心脏病的药物硝酸甘油、糖的成苷反应、氨基酸的成肽反应等;介绍有机物酸碱性时,融入氨基酸的两性和等电点、普鲁卡因常用其酸化的盐酸盐;介绍水解反应时,融入油脂的水解、多糖、蛋白质的水解,以及一些药物的水解性质;介绍重氮化反应时,融入芳香族伯胺的检验方法和定量测定原理等。在介绍常见重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时,融入了药典上水杨酸盐、醋酸盐、芳香族伯胺、乳酸盐、酒石酸盐、枸橼酸盐等的鉴别方法。

不仅如此,整合后的实验内容也同样紧贴专业,如药用氯化钠的提纯与检验参考《中国药典》中氯化钠杂质检验方法;溶液酸碱性的测定除安排酸度计的使用和相关试纸的使用外,还增加了常用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及其变化过程,为学生学习滴定分析打下基础;氧化还原和配位化合物性质实验中选用了与药物分析密切相关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其氧化还原反应、与专业相关配合物的生成实验;有机物的性质实验中增加了水杨酸、芳伯胺等的鉴别。同时在学生学习了溶液配制的理论知识、掌握了一般溶液的配制技术后,要求学习自主设计缓冲溶液的配制;学习了重要有机物(含糖、蛋白质)的性质后,自主设计实验鉴别几组常见化合物。

2.整合后的课程内容更好地与高中课程衔接,避免了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

整合后的生物有机部分内容以有机物为主线,打破了常规的体系编排方式,避免了各类有机物以“分类命名理化性质重要代表物”为主线的多次重复循环的内容体系,与高中内容更好地衔接,避免了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院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也表明,课程整合后较整合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且专业教师反馈良好,可见课程整合极大地增强了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五、课程整合的思考

整合后的部分课程内容,如重要的有机反应一节,虽更好地融入了专业知识和生化知识,但该部分内容难点也相对集中了,因此可考虑将部分与物质代谢过程紧密联系的有机反应转并入物质代谢部分,将难点分散。

课程整合是个长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药用化学基础课程今后要在现有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进一步融合、简化,使内容更贴近专业需要,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实验内容,开设吸引力强、能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探索性实验,并在不断探索中总结经验,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

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篇7

[关键词]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类型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7(c)-0160-03

不合理用药是当前我国比较突出的卫生问题之一,也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临床药学对消化内科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药物的不断研发,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新型药物不断增多,在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亦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据相关报道统计显示,世界上近1/3的患者死亡与不合理用药有关[1]。因此,为促进消化内科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确保用药安全,本文在归纳总结近年来与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临床药理学的角度,概括性地分析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类型、例证及不合理原因、机制。

1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疾病种类多,相应的治疗用药类型也较多,而由此引发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也较为严重。目前,我国多数医院消化内科科室在统计报道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王树见[2]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其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4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选其中的300例患者的用药处方进行分析,以统计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结果300张处方中,共发现45张不合理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为15.0%。陆静[3]回顾性分析了其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110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统计了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结果共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113例,占所有消化内科患者的10.27%。谢建明[4]回顾性分析了其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0例消化内科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消化内科发生不合理用药案例128例,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3.06%,其中,2010年46例(4.70%),2011年35例(3.57%),2012年47例(4.80%)。

2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类型分析

目前,医院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突出表现在药物用量过大、抗生素应用时间较长、相同作用药物重复应用、药物联用不合理等方面。

2.1药物用量过大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药物的性质给予患者适量的药物治疗,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然而目前,在统计分析中,各医院消化内科药物尤其是抑酸药物用量过大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尤为突出。在张守红[5]的研究报道中,其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消化内科共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137例,出现的不合理应用药物情况主要以抑酸药物用量过大为主。同时,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是临床上消化内科常用的抑酸药物,一般情况下,以雷尼替丁、西咪替丁和法莫替丁为主要代表的H2受体拮抗剂,每日口服2次即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无需增加药物剂量。奥美拉唑等作为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最大剂量为每日1次,无需多用。姚增奇[6]强调,人体服用过量的抑酸药物可造成血清转氨酶增高及白细胞减少,进而诱发男性障碍和增大。

2.2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

抗生素作为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在临床消化内科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良好的药用价值。但由于近年来医生及患者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导致临床上抗生素药物的应用时间过长。张宇靖等[7]对医院48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1例(22.92%)真菌感染患者多为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过长、应用过量及档次过高所致;5例(10.42%)肠炎患者均有应用抗生素史及典型症状,进而明确诊断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1例患者(2.08%)连续交替应用抗菌药物高达72d。潘秀娥等[8]对2010年1月~2013年11月消化内科1013例患者的用药情况展开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病例206例,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有:重复用药(用药时间过长),药物拮抗,联合用药不当以及抑酸类药物等,均是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突出问题。临床上长期应用抗菌药物,一是可直接导致菌群失调,造成二重感染;二是可引起细菌耐药,降低疾病治疗效果;三是加重药物对机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的毒性反应,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大量地应用抗生素,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2.3相同作用药物重复应用

临床上,同一药理作用或同一成分的药物重复应用,相当于加倍剂量用药,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加重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同时也可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引起造血系统和肝、肾损害。通过临床研究报道的综合分析,目前医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现象中相同作用药物重复应用的问题主要包括:①同品种不同商品名重复应用。赵薇等[9]指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药剂生产厂商知识产权商标保护权的意识逐渐增强,市场上一药多名情况不在少数,而临床上,因医师对一药多名知识了解的不全面,导致同品种不同商品名重复应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台湾产的泛生舒复(头孢曲松)与国产头孢曲松同时应用。②单方制剂与复方抑酶制剂重复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作为一类新的β-内酰胺类药物在临床消化内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单方制剂与复方抑酶制剂的重复应用也成为临床不合理用药较为显著的问题。李文斌[10]强调单方制剂与复方抑酶制剂的同时应用,如头孢哌酮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重复应用,哌拉西林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重复应用等,因其抗菌机制的相同,不仅造成超剂量应用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同时增加了患者的负担。③同一类或同一代抗菌药物重复应用。目前,临床药学上通常会根据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生产时间及药理性质等对其进行分类,而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根据其抗菌活性和抗菌谱将其分为四代,而同一代抗菌药物的重复应用因药物作用机制的相似,不仅增加了用药剂量,同时也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临床安全用药造成影响。目前,临床上消化内科同一类或同一代抗菌药物的重复应用类型主要包括:①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同时应用;②甲硝唑与奥硝唑同时应用;③口服头孢吡肟与第三代注射头孢菌素(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同时应用。

2.4药物联用不合理

药物联用是消化内科疾病临床治疗常用的方案,目前,医院消化内科药物联用常见不合理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点(表1)。

2.4.1药物联用后导致药效降低在药物应用的过程中,有些药物联用合理可提高疗效和(或)减少不良反应;同时易对两者的药效产生制约作用,从而降低疗效和(或)增加不良反应。在消化内科中,药物联用后导致药效降低主要包括:①蒙脱石散与抗菌药物联用,蒙脱石散剂能够对消化道黏膜屏障进行修复,并对机体多种病原体和毒素进行清除,但由于蒙脱石散作用于机体后会于肠腔表面覆盖,进而形成保护膜,与抗菌药物联用时,会大大降低抗菌药物的疗效;②红霉素肠溶片与碳酸氢钠联用,红霉素为一种碱性抗生素,其只有进入患者肠道后才得以溶解,进而发挥药效作用,而与碳酸氢钠联用时,会使红霉素提前溶解,进而降低其药效;③质子泵抑制药与铁剂,质子泵抑制药是消化内科的常用药,能够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而铁剂只有在胃酸作用下才能增加其溶解度,发挥疗效,因此,两者联用,会导致铁剂疗效的降低[11]。

2.4.2药物联用发生拮抗药理拮抗主要指两种药物在作用机制上产生相反的作用。如①抑酸药与铋剂合用时:铋剂只有在胃酸作用下才能形成铋盐,于胃黏膜处沉积,进而起到保护溃疡面的作用;而与抑酸药合用时,两者发生拮抗,抑酸药限制了铋剂药效的发挥[12]。②活菌制剂与抗菌药物合用时:活菌制剂主要发挥平衡肠道菌群的作用,对肠道中的致病菌进行抑制和清除,但与敏感抗菌药物合用时,其活性会被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进而导致药效降低。

2.4.3药物联用理化性质改变药物联用造成药物理化性质改变的不合理用药问题通常是造成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甘贻波[13]强调由于消化内科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的许多西药往往存在一定的配伍禁忌,不合理的药物联用时,两者药物结构中不同的官能团的改变可使整个分子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对药物与受体的结合造成影响,造成机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如①阿司匹林与碳酸氢钠联用时:碳酸氢钠为碱性药物,阿司匹林为酸性药物,两药联用时会发生中和作用,造成药效下降,甚至导致机体发生不良反应;②铝碳酸镁片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用时:铝碳酸镁片这种含铝等多价阳离子的制剂可造成胃液酸度下降,进而导致机体难以吸收喹诺酮类药物,进而对药效造成影响[14]。

2.4.4药物联用毒性相加临床上,具有相同不良反应的药物联用时亦会增加药物的毒性作用。如①克拉霉素与阿司咪唑联用时,均易产生胃肠不适不良反应,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从而增加药物毒性,加重患者不良反应程度;②西咪替丁与地西泮联用时,可能加重患者的呼吸抑制[15-16]。

3讨论

临床上,许多消化内科疾病为慢性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等显著特点,在临床用药上,存在的药物用量过大、抗生素应用时间较长、相同作用药物重复应用、药物联用不合理是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消化内科医师应树立合理用药意识,掌握药物应用方法和药物的新知识,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同时,医院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力度,共同防止不合理用药现象,以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并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庄慧颖.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4):172-173.

[2]王树见.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173-174.

[3]陆静.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2):164,166.

[4]谢建明.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8):144-145.

[5]张守红.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2,2(11):182-183.

[6]姚增奇.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202-203.

[7]张宇靖,高业栋.住院时间超长病例院内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药杂志,2006,6(5):129-131.

[8]潘秀娥,李文艳.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0-82.

[9]赵薇,任常顺,王帅.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及干预因素[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18-19.

[10]李文斌.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44-145.

[11]王亚瑞,陈丹丽.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24-25.

[12]吴雄梅.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171-172.

[13]甘贻波.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2):24-25.

[14]杨智平.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178-179.

[15]肖静.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9(S1):403-404.

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篇8

【关键词】思维方法科学素质

思维能力是科学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各种能力的核心。而思维能力的关键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学习生物常用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归纳、抽象和概括及系统化和具体化。

(1)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把研究对象整体分解成各部分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任何一个生命体或生命现象都是由部分、层次、要素组成的开放、有序的整体。对于这样一个整体,如果囫囵吞枣地研究,是无法进行的。只有将其分解,才能一部分一部分地研究,深入其内部,发现其本质。比如,在研究“光合作用”时,需要将其分解为原料、产物、条件几部分。

综合是把研究对象各部分联合成整体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在脑海里把生命体的各个部分,把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对生命体和生命现象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综合。比如在了解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等构造之后,再把它们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细胞概念。

分析和综合是我们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思维活动的基础,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森林而不见树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纳

比较是把相关的知识进行对比,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按照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不同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相同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例如: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归纳是把知识按异、同程度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中常运用数学思想建立模型表示某些生理过程。对于类化知识,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定性、定量描述生物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能力大有裨益。如以化学元素、蛋白质、基因、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等为中心构建相关知识的集合模型(举例如下图)。生物中还用到数学原理(如遗传概率计算中的加法定理、乘法定理)、化学原理(如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复习时都可以对这些相关的知识进行类比、总结,实现知识的迁移。

比较和归纳两者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知识的异同点之后,才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知识进行归纳,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透过现象,抽取知识的本质,而舍弃其非本质。

概括是在思想中把从某些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生物科学就是要找出各种生物体或各种生命现象中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找出各部分构造之间,功能与构造之间,生物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必然联系加以综合形成概念和判断,达到对生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比如,在研究了植物的各种花之后,舍去颜色,形状等次要属性而抽取出都有“花蕊”及担负“有性繁殖”功能这两个最本质的特征,形成花的一般概念,这就是对花的抽象和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地掌握。

(4)系统化和具体化

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将各种相关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或加工,集中起来作有系统的排列,以便于使用的思维方式。系统化不是单纯地把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式。在生物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表象理解上,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会运用知识进行推理、判断、解释生物学现象,或应用知识来分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或自然界中的实际问题,将知识具体化。例如,通过实验操作将酶的知识与具体的化学反应联系起来,通过基因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将基因分离与具体活动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与生物教学的目标结合起来,构建教学目标体系,设计相应的实施方案、检测方案。处理好思维训练与观察、实验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一定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

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篇9

[关键词]物种灭绝;现代性批判;喜剧叙事模式

[中图分类号]G02;Q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2-0114-15

[作者简介]厄休拉·海斯(UrsulaK.Heise),原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教授,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教授,先后任国际生态批评组织“文学与环境研究会”(aSLe)副会长、会长,主要从事当代美欧日环境文化、文学和艺术及全球化理论研究,出版了《地方感与地球感:环球环境想象》(SenseofplaceandSenseofplanet:theenvironmentalimaginationoftheGlobal,2008)等多部专著。

[译者简介]钟燕(1975—),女,湖南衡阳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2012-2013学年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英语文学、世界文学和生态批评研究。(北京100083)

title:LostDogs,LastBirds,andListedSpecies:Culturesofextinction

author:UrsulaK.Heise

abstract:Humankindiscurrentlyconfrontedwithwhatsomebiologistscallthesixthmassextinctionofspeciesinthehistoryoflifeontheearth,andthefirstonetriggeredbyhumans.thisessayplacesthenarrativethatusuallyaccompaniesscientificaccountsofbiodiversitylossinrelationtothelongtraditionofenvironmentaliststoriesaboutthedeclineofnature(pt1).itdemonstrateshowelegiacandtragicstorytemplatesturnaccountsofthedeclineofaparticularspeciesintotoolsforabroadercritiqueofmodernizationprocesses(pt.2),andexploresanalternative,comedicnarrativetemplatethatapproachesextinctioninthecontextofevolution,contingencyandexperiment(pt.3).

Keywords:speciesextinction;critiqueofmodernity;comedicnarrativetemplate

一、物种灭绝与自然末日

在广泛的意义上,环境主义肇始于19世纪初,它认为人类活动威胁着自然,是一种抵逆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思维模式。从一开始,环境意识——与其他自然认识观不同的是——从自然环境中获知的是一种衰落与消亡感。一直以来,在文化观念上,环境恶化的具体原因和影响不尽相同——从19世纪的公地圈占、铁路修建、森林采伐到20世纪的人口增长、城市化和污染问题,以及近几十年的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和物种灭绝等首要危机——有影响力的社会运动及社会机构所倡导的环境主义都与这些“衰退主义”叙事相关联。在这类叙事中,大自然即将毁灭的危机感与对自然之美及其价值的认识相随相依。与此同时,环境主义一直重视田园叙事、末日启示叙事和有毒话语等文类的文化意义。

时至当今,“衰退”修辞已走向顶峰,以自然的终结或消逝为喻,这不仅是环境主义者的观点,也是当代社会观点与文化理论的一部分。比如说,自然的终结或自然之死出现在了历史学家Carolynmerchant和环境保护主义者BillmcKibben的笔下,也出现在了BrunoLatour对现代性的论述中,出现在了JeanFranoisLyotard、JeanBaudrillard和FredricJameson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中,还出现在了UlrichBeck的风险社会概念中。①在以上理论家的作品里,该表述有着不同的含义,但相同的是,理论家们都认为,当今人类所处的环境处处遭人改变,自然之中不受人力影响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诺奖得主、化学家paulCrutzen把当今时代命名为“人类纪”,经济学家JeffreySachs和历史学家DipeshChakrabarty最近也沿用了这个术语。②这表明,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人类不再只是先前的“生物人”,他们已经成了改变地球基本构造的“地质人”。气候变化是“人类纪”的最明显表征,因为它甚至改变了地球上人类不曾涉足的区域。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是“人类纪”的另一危险特征。当然,旧物种灭绝,新物种出现,这是几百万年以来正常存在的进化更替。一般而言,每四年就有一个物种消失,但生物学家估计,现在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水平的50至500倍。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其他物种入侵、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过度捕捞等原因,许多物种前景堪危。如果算上这些或将灭绝的物种,物种消失的速度将高达正常水平的100至1000倍。过去500年里,绝大部分消失的物种都属于海岛生态系统物种;而现在,濒危物种已遍及各洲大陆,其势凶险。③此类物种大灭绝极为罕见,在地球35亿年的漫长历史中,仅发生过5次,而且5次均非人力所为。每一次物种大灭绝后,生态系统需历经几百万年才能恢复正常。④据生物学家们预计,在我们正在遭遇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多达50%的现有动植物种类将消失。物种变化规模如此之大,其后果如何,不得而知。一些生态系统可能塌溃,某些基本食物与能源供应或遭破坏,医药等其他未来可用资源或将消失,同时,一些重要的文化支撑与资产也将消失。因其威胁之大,联合国宣布2010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于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担忧已经在政策层面上落实到了具体行动——创列“红色名单”,濒危物种登上目录,随之立法保护,严禁狩猎、采伐或改变其栖居地。各种国际机构(如欧盟)与世界各国、各地的组织(如非政府组织)都有自己的濒危物种名录,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名录。文化层面上,大量的科幻畅销书、游记、电影、纪录片、照片、画作、小说、诗歌、音乐作品和电子游戏都围绕物种灭绝的主题,或忧思某个物种的未来,或患虑整个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日渐缺失。这些作品多用挽歌和悲剧两个传统文类建构文本,某一特定物种的濒危或灭亡不仅比喻指向整个自然的败落处境,而且其本身也已成为某些文化现代性叙事的一部分。本论文将检视此类叙事中现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探究对物种灭绝与社会现代性的喜剧嘲讽,如何或将改变隐含在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修辞中的潜在假设。

关于所谓“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书盈箱积案,其中很多都可称为叙述自然日衰的典籍。一些著作将生物多样性缺失与全球生态、经济、社会与哲学问题相关联,很受欢迎,比如Dianeackerman的《罕中之珍》(1995)、RichardLeakey和RogerLewin的《第六次大灭绝》(1995)、DavidQuammen的《渡渡鸟之歌》(1996)、martinGorke的《灭绝》(1999)、两位Stearns教授的《观望,于灭绝的悬崖》(1999)、e.o.wilson的《生命的未来》(2002)和terryGlavin的《第六次大灭绝》(2006)等等,这些著作大多论及物种保护与生态恢复。专论某个物种濒危的著作也很多,比如petermatthiessen的《雪地老虎》(2000)、tonyJunipersSpix的《金刚鹦鹉》(2002)、Brettwalker的《消失的日本狼》(2005)和timGallagher的《圣杯之鸟》(2005)。①以上作品中有些以世界旅行游记的文体呈现,描绘所经之地人们的穷苦与凄惨,揭露政府的无能与腐败,论及人口无节制地增长、殖民主义与经济扩张等问题。我们可以读到:人类杀死地球上的濒危物种以勉强维持自己的生计;一些物种死于人类工业化规模的扩展和对大规模生产利润的追求;还有一些濒危物种,人类本无意猎杀消除,却死于人类文化、经济或政治活动与追求带来的消极影响;如此等等。可以想见,如果不为拯救物种最后一搏,展开大规模的物种保护战,我们的子孙将不得不生存于一个物种单同、资源贫乏至极的自然世界,他们若想见一眼曾经存在过的各种动植物,只能去博物馆,或者翻开文档史料。

人们对于以上著作所阐述的生物与生态境况等基本事实并无分歧意见,但是,对于自然日衰、生物多样性缺失等境况该如何书写与叙事,是否不只一种方式,人们疑问重重,意见纷纭。问题首先在于,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本身就很难界定,它关系到生态系统、物种、亚物种变异等不同层面,因而光是讨论某个特定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物种数量,并不能勾勒生物多样性的全貌。我们不清楚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生物多样性应保存到何等程度。一些生物学家认为,物种数量更多的生态系统比物种数量少的生态系统更能繁殖兴盛与自我恢复。譬如,一个物种丰富的森林在火灾之后更容易再生,其原因在于火灾烧毁物种遗留的生态位,森林中有许多替补物种可以重新占据。①但是,与热带雨林相比,北极生态系统或者沙漠生态系统,其物种数量非常少,若经破坏,就很难迅速恢复。

仅谈物种数量也还不够,我们得考虑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各物种的生态功能如何的问题。可以推断,一个由40只不同种类的老鼠组成的生态系统会比一个由10种昆虫、10种爬行动物、10种鸟类和10种哺乳动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缺少多样性,尽管两个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一致。同时,从生态学角度看,生态系统中物种与物种的作用不尽相同,所谓“关键种”在食物链中占据关键地位,少了“关键种”,其他很多物种也将灭绝,所以保护“关键种”尤其重要。②由此可见,不能仅用物种数量来定义生物多样性。

物种数量论有问题,此外,生物多样性定义的核心难题之一在于,该概念将生态实情与道德评判混淆在一起。Davidtakacs指出,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将引发新伦理准则的制定,这意味着该研究的政治影响非常深远。很多生物多样性科研人员都是热情的生态环境保护者,如此一来,“客观”研究和“主观”研究之间并不像一些(当然绝不是全部)科学家所宣称的那样总是界线分明。事实上,一些生物学家甚至公开谈到,一种“道德使命”促使他们将研究结果公开,并依此制定新的社会规范与政治原则。③正因为这种生态事实与道德准则的混淆,在生物多样性概念中如何重新定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大难点,也是一种潜力。

物种的概念本身就问题多多。自18世纪以来,物种就按林奈分类学分门别类,但在当代生物学中,我们又对物种有了很多不同的定义方式。其中最著名的无疑要属ernstmayr的“生物学种”概念,它根据生殖隔离来定义物种。也就是说,一组能够相互繁殖后代的生物别于其他,为一个物种。然而,“系统发生种”(“进化种”)却把物种定义为一组由相同祖先进化而来的同世系生物,当该物种的所有生物都灭绝或演变成新物种时,该物种消失。“形态学种”靠外形特征来区分不同的物种,该概念部分内容与“进化种”概念相交。在讨论某些特定的研究对象时,这里的某些物种定义比其他定义更适用。例如,“生物学种”的概念就很难用在不清楚其配偶对象的一些化石物种或者非有性繁殖物种的研究上。细菌的形态与生殖习性与其他类群的生物如此不同,以致生物学家们常用一种“生理种”概念,主要依据其新陈代谢的过程来分类。继而,20世纪中叶兴起的分子遗传学又为我们给出新的物种定义提供了可能。①生物分类学曾经是一个老掉牙、不值一提的生物学分支,而今,因为生物多样性危机,它重又浮出水面,成为新兴学科,但其研究越火,大家越发现对于物种的定义实难统一。②生物学家们对于物种界定的讨论非常专业,但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却远不止于学术。大多数濒危物种保护法案都有一个假设前提,对于要保护的物种我们至少能一致认同该用何种概念来定义——它是一个特殊的“形态学种”,一个“生态学种”配育群,一个“进化种”链条上的一环,还是一个染色体基因组?

即使我们能对以上问题给出满意的答案,一些生态学家仍会提出,以物种为中心进行自然保护是不明智的。他们认为,关键问题不在于保护某一物种使其存在,而在于保护特定物种在不同地域的具体种群数目。特定物种群的消失出现在整个物种灭绝之前,它对生态系统构成的威胁与物种灭绝一样大。“如果科罗拉多大峡谷上游的云杉都被砍伐,其防洪功能丧失,而你住在科罗拉多河下游,那么,当洪水冲垮你的房子,你在洪水中挣扎,努力将头探出水面时,其他地方同样物种的云杉哪怕再多,也不能给你带来丝毫安慰。”生物学家paulehrlich和anneehrlich如是说。③话虽玩笑,却有道理。同理,如果除了意大利之外,世界各地都见不着蜜蜂了,该物种当然不算灭绝物种,但是,这会给农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④的确,从理论上讲,我们可能做到不再让一个物种消失,但是,随着地域种群多样性的减少,人类经历着生态系统里发生的如此巨变,以至于自身种群也有可能灭绝。⑤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的注意力不能脱离物种保护的真正核心问题——物种的地域生态分布情况。⑥

物种概念难以定义,情况更糟的是,地球上现有的物种数量事实上也不得而知。人类已经确认并科学归类的物种大约有1800万个,其中几乎半数是昆虫。几个大型数据库项目如“生命百科”(eoL)、“生命目录”(CoL)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GBiF)都正在着手将物种信息在网络上公之于众,供研究者与环保者参考。而科学家们对地球物种的估算数目出入很大,从三百万到一亿不等。多数科学家都估计地球物种数目在一千万到四千万之间。e.o.wilson评论说:“物种估算数目的中间值是一千万多一点点,但极少有专家愿意不顾自己的声誉坚持说就是这个数或者其他某个数。”⑦大家对估算数目存在分歧,其部分原因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物种类别所用的测定方法很不一致。但是很明显,人类所了解的只是一小部分的现存物种。我们完全可以说,物种总在不断地消失,人类从来都不曾有机会真正一个个亲见并记录下来。

可是很矛盾的是,尽管我们处在一个物种大灭绝的时代,我们知道的物种数量依然在平稳增长。就所知道的物种而言,e.o.wilson指出:与我们的常识相反,新物种的发现屡见不鲜,像昆虫类物种,新物种的出现如此之快,科学家们甚至都来不及一一撰文报道。他举例说自己在已知的一万个蚂蚁种类上又确认出了341个新品种,而在现有的研究已经很是深透的开花植物和鸟类这些物种类别里,新物种的鉴别补充也总是层出不穷。①一些新发现的物种如此珍稀,以至于一旦发现,就上了濒危物种名录。一些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同样也是导致新物种不断出现的原因——比如人类总在搬徙迁居到先前从无人类居住的地方。②实际情况是,即使现存物种可能在不断减少,我们知道的物种数目也总是在迅速增加。

当然,物种总数目也可能与物种大灭绝并无关系。如果大多数物种都受到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岌岌可危,我们却对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弄清楚的物种总数目耿耿于怀,这似乎毫无意义。对此,在谈论物种灭绝的文献里有个经典的比喻——这就如同熊熊大火吞噬着图书馆,我们却在一个劲儿地刨问这个图书馆到底有多少藏书量。但这种说法忽略了两个事实,就历史对比与我们对于自然日盛或日衰的判断而言,物种总数量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很难确定现在的物种数量,那么,要弄清某个历史阶段里的物种数量就更为困难,如此一来,要明白无误地判断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就更不可能了。即使有人真能列出一个物种信息的目录清单,用来着手处理生物多样性问题,像“着火的图书馆”这个隐喻所表明的,现在问多少物种处于危险状态几乎都是离题了。尤其当你考虑到如果图书馆的火灾并非偶然,而是有人在家用书点火取暖造成的时——细细想来,物种灭绝在世界各地的确都有此类人为造成的事故。③

我们换个角度来谈物种多样性时,规模范围问题同样重要。在我们对物种灭绝的理解与认识中,常是哪些物种对人类越重要,我们对其才越关注,而其他各种规模物种的情况,从来都不曾公之于众。e.o.wilson著书论述当今生物多样性的迫近之威胁,他曾说:“无处不在的自然生命就在我们脚下的泥土和腐朽的草木里。我们平常讨论的那种荒野或许消失了——狼、美洲狮和豹熊不再出现了……但是另一种甚至更古老的荒野其实还在,你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那种荒野。我们只是需要把视野缩范围缩小一些,看看森林的一隅——它就在那儿,如千百年前一样。”④wilson没有明说的是,自然日衰的叙事或许并非是对大自然的全面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现状的理解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此外,其他发现可以证明,我们对于不同种属类别物种的了解差别很大。最全面、最知名的2008版濒危物种名录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的。在该名录上,5488种哺乳动物和9900个鸟类物种被评定为濒危物种;但在已知的30700个鱼类物种里,只有3481个物种被评测;在950000个昆虫物种里,被评定的物种是1250个;在12838个蕨类物种里,211个被列入;在30000个真菌物种里,只有1个榜上有名。①我们当然不能以之为可以抱乐观态度的根据。既然非常多的被评测物种被定为濒危,可想而知,如果有更多物种被纳入评测范围,整个情况可能会更糟。以上数字足以表明,我们现在对于物种灭绝的认识,产生于很不完整的物种数据范围。

时间范围在我们对于目前自然状况的理解上也很重要。当生物学家和记者们把当前的生物多样性缺失称作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他们旨在强调,这是地球生命史上不可挽回、无法恢复的一场大灾难。但事实上,以前的每一次物种大灭绝之后,生态系统都最终恢复正常,甚至其物种超过了灾难之前的数量,尽管物种类别有了改变。如果没有那些巨变——比如恐龙之死——智人将不可能进化到现在的状态。当然,每一个恢复的过程都历经了数百万年。这样长的时间范围与当今时代人们的担心毫无关系,我们完全可以把目前对于物种灭绝的讨论置于这个漫长的时间范围背景下。许多论述物种灭绝的科普文献作者都试图说服读者摆脱一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这类文章著作很受欢迎。然而,不知为何,现代人依然总是把人类的期待视野作为衡量生物多样性与其发展方向的唯一准绳。

行文至此,我的论证全都是关于我们所见到的自然世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人类改变自然,不仅在于将很多物种置于濒危境地使其灭绝,而且还创造出新的物种以改变生物多样性。这个话题在本论文讨论范围之外,不便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已经有意或无意地创造了很多新变种、亚种甚至全新的物种。引种、农业和园艺等活动已经促成了不可计数的新型植物的出现,成千上万的苹果、兰花和稻子品种就是明证。基因技术的使用,将使未来物种加速、成倍地增多。同时,人类在间接或无意中也改变着物种多样性。例如:我们对某个特定鱼类的捕捞,会促使其他鱼类产生不良的进化变化特征;我们用灭草剂除草,用抗生素杀死细菌,尽管想要消灭的物种有时真的消失了,却会导致携带抗体的变种的出现。当然,人类创造的新物种也不能避免从减少到灭绝的命运——随着工业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进程,科学家、历史学家、农民和消费者们近来都越来越担心现存农业变种的消失问题了。为保护人类创造的物种,全世界建成了1400个种子库,这就是明证。然而,种子库对物种进行保护的可能也说明,人类对于自然的干预,绝不仅仅局限在总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破坏上。②

有关物种灭绝的科普文献和媒体报道通常论及复杂概念及相关结论,比如生物多样性的定义、认知范围、物种分类法,或者科学文献里分析讨论到的人类生物创造力等等,但在公众讨论里,这些内容又多被简化成种种术语公式。生物多样性缺失叙事的很多方面都不像表面上显示的那样有科学根据,这样说绝不表明我要论证的观点是:生物多样性缺失只是一种片面的环境修辞的产物。相反,事实上,目前的确有大量动植物物种灭绝;而且,不可否认,人类要为绝大多数消失的物种负责。但是,这些事实并非就是生物多样性缺失的全部真相和“自然日衰”叙事的全部内容。光用这些事实进行“衰退主义”叙事是不够的——这只说明一种可能性,并非就是全部的故事内容和唯一的叙事方法。而这种叙事模式反复出现,究其原因,一是至少两百年的环保故事传统的影响,二是物种灭绝已经成了文化进步——文化发展进程叙事、尤其是现代化进程叙事——的部分内容。

二、物种灭绝与现代性批判

我们通常把科学见解融入故事叙述中,以表达人类对于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忧虑,这种叙事模式根植于西方文化——尤其当我们把自然日衰当成现代化的恶果时。许多报纸杂志、畅销科普作品、纪录片、照片、绘画、小说和诗歌中对于物种灭绝的大量描述,详实而具体地表现了现代性之恶。在物种大灭绝的背景下,作者关注某个特殊物种,将其危机与灭绝书写成现代性文化史的一部分。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物种因而成了一种表达的媒质,其危机底下是我们对于现代化进程的不安,是我们对于现代性及其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毫不留情的批评。

选择哪个物种来象征生物多样性危机通常会有某些模式可循。濒危物种几乎总是动物,同样陷入灭绝危机的植物似乎无人问津。同是动物,大型哺乳动物(比如大猩猩、老虎、熊猫、鲸鱼或者白种犀牛)和格外漂亮的鸟(如鹰、鹦鹉或是啄木鸟)会是首选的报道对象,而对于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却报道极少。至于无脊椎动物,只有上镜的蝴蝶偶尔进入大家的视野,蠕虫、螃蟹、真菌和细菌等等往往被视而不见。环保人士有将被媒体青睐的物种戏称为“魅力十足的大猛犸”,或是很中性地称其为“旗舰物种”。“旗舰物种”人见人爱,利于用来提高环保意识和环保筹款,很多环保人士对这些物种持矛盾态度。一方面,只关注这些与人相通或长得漂亮的物种,会使我们忽略其他或许境况更加危险或是对生态系统更加重要的物种;的确,这有碍于我们全面了解生态系统是怎么协作的、是什么造成了危机这些更根本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没有这些“旗舰物种”,通常很难调动公众环保的积极性。

“旗舰物种”的故事通常有一种提喻功能,它指向人类对大自然造成的更多危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个因为人类活动,特别是现代化进程而致灭绝的物种是渡渡鸟——一种不会飞的大鸟,曾栖居于毛里求斯岛,灭绝于17世纪。荷兰水手在毛里求斯岛及附近群岛发现了这种鸽鸟,称其外形愚笨,味道不佳。然而,猎杀、外来物种的入侵,以及对渡渡鸟的解剖和习性观察的嗜好,使其被人类发现后仅过了几十年就灭绝了。有记载称,人类最后一次见到渡渡鸟是在1662年。很多关于物种灭绝的书里都谈到渡渡鸟,因为它显然是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灭绝的第一个物种案例——它是一个历史转折点。自此以后,人们开始关注人类对大自然探索、开发带来的致命后果。①16、17世纪,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发现了一个包括渡渡鸟在内的动植物格外丰富的世界,这种自然界的富饶丰足本身就是他们进行帝国扩张的一个诱饵。物种灭绝随之而来。欧洲旅游者与探险家有时对自己造成的自然破坏表示遗憾。在RenatoRosaldo看来,“帝国怀恋”在渡渡鸟事例中,不是一种对遭到殖民统治破坏的文化的恋想,而是一种对其毁掉的自然世界的怀旧之情。②这样一来,渡渡鸟的灭绝才一再被当成欧洲现代性的帝国扩张破坏大自然的象征符号。这种破坏后果,必须写在环保倡议中;也正是这种破坏,催生了最早的环保方案。

DavidQuammen的《渡渡鸟之歌》(1996)是讨论物种灭绝话题的著作中很有名的一本。《渡渡鸟之歌》中渡渡鸟的故事是核心,作者又穿插介绍了很多消失的物种,详细分析了其灭绝案例。最重要的是,作品中渡渡鸟的案例研究旨在表明,一个物种最后一个个体的死亡,可能是由于环境使然,但那些导致该物种如此稀有以至于环境能致其于死地的因素更重要。虽然真相疑云重重,但作者继而详实地描述了想象中的最后一只渡渡鸟之死:

请想象一下,17世纪末毛里求斯岛上一只孤零零的渡渡鸟,一个唯一的幸存者,逃脱非命的流亡者。想象一下这个流亡者是一只母渡渡鸟。她身呆体笨,飞不起,糊涂迷惘——但在别的渡渡鸟被杀死时还算机灵,她逃脱了厄运,保住了一条命。又或许,她只是运气不错。

……想象一下,她孵化出的最后一只幼鸟被野猪吃掉了,她的最后一个鸟蛋被猴子吃掉了,她的配偶死在一个饥饿的荷兰水手棒下——她再也没有机会找到另一个配偶了。在过去的五六年里——时间久得身为鸟儿的她都记不住了——她连一个同类都没有看到过。渡渡鸟已经稀少,几临绝种。但是这只活生生的渡渡鸟还活着。想象一下她活了30年了,或者35年了。大多数的鸟儿活不了那么多年,但对于一只体格庞大的渡渡鸟,这不是没有可能。她跑不动了,走路蹒跚摇摆。不久前,她眼睛也看不见了,她的消化系统也不行了。就说那是1667年的一个漆黑的凌晨吧。暴风雨中,她躲在黑河峭壁最底下的一块冰冷的石岩下。她歪着头,抖抖羽毛想更暖和些,然后安静可怜地眯着眼睛。她等待着。她不知道,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她已经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只渡渡鸟。暴风雨停了,但她再也没能睁开自己的眼睛。这,就是灭绝。①

Quammen把一个物种的终结转化成一个仅存个体的死,娓娓道来。他把最后一只渡渡鸟想象成雌性,随后用一种陈旧的挽歌模式把她描述成一位刚刚丧失亲人、伤怀、迷惘的母亲与妻子。作者怀着悲悯之情不断地想象,把恶劣的天气和渡渡鸟身体上的苦难与这个物种作为一个抽象整体的灭绝并置起来。生态批评学者GregGarrard曾在评论Quammen时指出:“关于各种已消失的物种,他的哀婉之情在想象的伤悼和科学的说明之间逡巡。这足以证明要完全表现出如此规模的物种灭绝有多难。”②Quammen笔下的渡渡鸟既有真实性,又极具象征意义。其真实性在于这个物种的灭绝和人类活动致其灭绝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象征性在于,她已经完全符号化,是人类意识到现代化进程从各方面破坏自然后引以为憾的象征。

更近些的年代仍有物种灭绝,考虑到此背景,更容易看出著者借用物种灭绝的故事来表达对于现代化影响的忧虑和不安。在19世纪,日本有两个本地狼种:一个是日本最北边岛屿的北海道狼,19世纪末灭绝;另一个叫日本狼,生活在本州、四国和九州三大岛屿。本州岛狼比北海道狼和其他大陆上的狼体型更小。最后一只本州岛狼死于1905年,现在全世界仅存5个博物馆标本和8张皮毛。日本民众对这个物种很难有清楚确切的印象,然而,在本州岛狼绝迹后的几十年里,人们多次声称见到了一只本州岛狼,这个现象——从来都不能用科学来证实的所见——可以被称作“幽灵物种”。

除了不愿接受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物种消失灭绝这种普遍心理之外,还有两个因素造成了“幽灵物种”现象。历史学家Brettwalker指出,在林奈分类学被介绍到日本之前,本州岛狼有两个名称:“日本狼”和“山地狗”。我们不清楚,这两个名称是否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物种的称谓,而在引入林奈分类学时被当成了同一个物种;或者,情况很简单,这两个名称只是对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叫法。日本的一些生物学家提出,本州岛狼有可能与驯养的狗生养了后代。这样不仅让我们追溯其历史上的物种变异变得更困难,而且会让我们看到本州岛狼与20世纪家养的狗犬的相似性——而这一点,可以解释所谓的“幽灵物种”现象。①

人类学家JohnKnight在其著作中对此作了不同的解释。在日本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中,狼是一个重要的物种,它常与山上的靖国神社联系在一起,成了日本超自然力量或神力的象征。JohnKnight研究发现,日本的信息提供者屡屡表示,他们相信日本狼灭绝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JohnKnight认为,这一历史误读的原因显而易见:日本人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不安和忧虑,往往会归咎到二战之后西方势力(主要是美国)对日本社会造成的改变;相比之下,在日本民族的文化记忆里,日本在20世纪之交就发生的持续稳定的现代化进程变得灰白模糊。因此,本州岛狼的例子清楚地表明,一个魅力物种可以与文化历史相结合,成为文化危机的象征,甚至使得生物学真相本身得到新的阐释。②

北美象牙喙啄木鸟案例与本州岛狼案例相似。这种体型很大的啄木鸟曾经分布在美国南部湿地的老柏树林里。象牙喙啄木鸟并不是一个很大的物种,在美国南部20世纪前几十年的大规模森林采伐里,该物种成了牺牲品。20世纪30年代,有人拍了一些象牙喙啄木鸟照片,制作了一盒记录其叫声的磁带;鸟类学家Jamestanner在1942年发表了关于象牙喙啄木鸟的经典之作;人类与其最后一次可以证实的相遇发生在1944年。③在其后几十年里,像在本州岛狼案例中的情况一样,出现了很多没有确凿证据的象牙喙啄木鸟“幽灵显现”的报道。1999年,一个研究生极具说服力地声称,他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泽地里发现了一对象牙喙啄木鸟,但随后的严密搜索并无收获。最后,2005年春天,康奈尔鸟类研究室的17名科学家和专家学者联合撰文,文章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大意是:2004年初,阿肯色州某偏远地区的确出现了一只象牙喙啄木鸟,经验丰富的鸟类学家和鸟类观察者在7个场合发现并认出了它,一段时长4秒的录像记录了该鸟飞行兵短暂停留在一个树桩上的情景,文章详细分析讨论了这段录像。④

象牙喙啄木鸟重现的消息引起了赏鸟界的惊喜。很久以来象牙喙啄木鸟就像鸟类观察者心中的圣杯,他们中有些人不愿相信它的消失,一直在苦苦寻找。很多搜寻者声称被象牙喙啄木鸟引人注目的外貌特征所吸引——它体型特大,身披黑白相间的亮丽羽毛,雄鸟有鲜红的鸟冠,象牙色的鸟喙,灼黄色的眼睛。但是,另一种身型稍小些的啄木鸟与象牙喙啄木鸟非常相像,它叫红冠黑啄木鸟(北美黑啄木鸟),在美国很普遍,但只有很有经验的鸟类观察者才能把它与象牙喙啄木鸟区分开来,一般的观鸟者很容易将二者混为一谈。毫无疑问,20世纪末很多声称见到了象牙喙啄木鸟的人其实见到的是红冠黑啄木鸟。阿肯色州的情况甚至也不例外:2004年之后,人们大规模的搜寻象牙喙啄木鸟,却再无所获;到2006年,著名的鸟类学家DavidSibley和另三位专家发表文章,驳斥《科学》杂志上原先对录像的分析解释,认为录像里其实是只红冠黑啄木鸟。①所谓象牙喙啄木鸟的重现因而广受争议。

然而,象牙喙啄木鸟灭绝的命运引起的文化反响一直很大。无数的杂志文章报刊报道,以及6本专著、1部纪录片和1部经典音乐作品表明,人们对于这个物种的关注不能仅仅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关心几个字来概括。②LeeHyla的音乐作品《威尔森的象牙喙啄木鸟》完成于2000年,在所谓的象牙喙啄木鸟重现之前。该作品以其特有的动人形式唤起了人们对于那个有象牙喙啄木鸟存在的、消失了的自然世界的记忆、悼想和怀念。③在这个12分钟的作品里,歌词包括一段19世纪博物学家亚历山大·威尔森(alexanderwilson)的多卷本著作《美国鸟类学》(1808-1814)上的摘录。在这段文字里,威尔森叙述了他如何抓到一只象牙喙啄木鸟,然后把它带到宾馆房间,鸟儿拼命地想挣脱逃离,因为这只野生的鸟儿对人喂的食物一点儿都不吃,威尔森最后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饿死,懊悔不已。Hyla作品中演唱这段歌词的是一个男中音,伴奏的是钢琴声和20世纪30年代制作的录音带里象牙喙啄木鸟的啼叫声、吃虫啄木的敲击声。全曲中,人声、鸟鸣交织在一起,互相纠缠、淹没,而时断时续的钢琴声与鸟鸣声相应和;高潮时刻,琴声似乎在模仿鸟啼,要参与到一个真正的二重唱中去。音乐中,Hyla娴熟地将不同的历史时段——生命繁盛的19世纪初期、鸟儿灭绝的19世纪30年代以及悼想怀旧的现在——并置组合在了一起。他运用书籍、磁带和乐器多种媒介,试图填补超越人与自然之间的裂隙,重新建立一种与历史的关联,或者说,至少在听觉上跨越物种灭绝的藩篱。在《威尔森的象牙喙啄木鸟》这个音乐作品里,我们还能同时听到人声与鸟鸣,这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可能再发生。如果说Quammen在他的著作中只是哀挽渡渡鸟之歌已成消逝的绝响,Hyla却用音乐元素象征性地扭转颠覆了象牙喙啄木鸟的灭绝。④

一些相关著作同样凸显了人们对于象牙喙啄木鸟消失的失落与哀伤。即使是那些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象牙喙啄木鸟的人,也情发于中。他们往往不仅为这个物种的灭绝而痛惜,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还为曾经亲眼见过哪怕一只象牙喙啄木鸟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而感到悲哀。比如,在接受《圣杯之鸟》作者timGallagher的采访时,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鸟类管理员JamesVanRemsen说:“真正亲眼见过象牙喙啄木鸟的人已经只剩两至三个了……我们即将失去与象牙喙啄木鸟的这样一种关联。”①这一评论与担忧,与20世纪90年代里我们对于即将失去与20世纪发生的二战和集中营大屠杀历史的关联的担忧,如出一辙。如此类比,我们可见象牙喙啄木鸟的消失也是一种历史创伤,它让我们对于20世纪的前几十年里,人们对于美国南方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开发和森林采伐记忆犹新。这段森林开发破坏的历史,威廉·福克纳在他的短篇小说《三角洲之秋》和《熊》(1942)作过生动的描述。②从更广泛意义上说,对于美国南方广阔的森林和众多野生动物的记忆,唤起我们的是一种对于20世纪里整个美国曾经有过的荒野和壮美的留恋。在这个层面上,美国南方柏树林和象牙喙啄木鸟的消失象征着美国作为“自然国度”这一民族想象的终结。③

在很多关于其他濒危或灭绝物种及其文化象征的争议中,历史、民族和种族身份等问题同样岌岌可危。在今天的澳大利亚,人们在努力保护自然资源时常常会想起澳洲曾有过的袋狼(又名塔斯马尼亚虎)——大约灭绝于20世纪中期的一种像狗、身上有条纹的有袋目哺乳动物。袋狼在野外灭绝的确切时间不得而知。就像本州岛狼和象牙喙啄木鸟的消失一样,这种不确定性引起了无数声称看到袋狼但却没有确切证据情况的出现。1936年,最后一只因捕获饲养在塔斯马尼亚博玛里动物园(tasmanianBeaumarisZoo)的袋狼死亡,之后再也没有有据可查的在野外见到袋狼的消息,于是,1986年该物种被正式宣布灭绝。然而,袋狼的灭绝与本州岛狼和象牙喙啄木鸟的灭绝有一个关键的不同点:该物种的消失并不是人类活动的无意识影响造成的。相反,19世纪末期开始,人们认为——或许是错误地认为——袋狼对于塔斯马尼亚的羊牧业造成威胁,于是大肆屠杀,以至绝迹。依据已经臭名昭著的1886年法令,人们每捕杀1只袋狼,塔斯马尼亚州议会奖赏1英镑。在当今关于自然保护的讨论中,这一法令一再被提到,警醒人们不要重蹈覆辙,塔斯马尼亚和整个澳大利亚的环保人士在努力防止这种殖民和现代化历史的重演。④在这里,一个物种的灭绝也变成了对于人类发展和现代化问题讨论的核心。

在全世界范围内,环保主义者对于捕鲸的抵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捕鲸是某些原住民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在捕鲸问题上的冲突已经政治化,从根本上涉及现代社会里原住民的生存权利。斯堪的纳维亚、日本和北美原住民的捕鲸传统几十年来一直颇受争议,这一情况几乎众所周知。⑤其中,20世纪90年代末,对美国makah部落印第安人捕鲸的争论备受关注。makah人捕猎灰鲸已有1500年的历史,而1855年的尼亚海湾条约,开辟makah保护区,明确赋予makah人捕猎鲸鱼和海豹的权利。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灰鲸数量日渐稀少,makah人自动停止猎鲸。这样一来,到90年代时,他们已经没有延续捕鲸的传统。这意味着,依据国际捕鲸委员会1986年颁布的暂停捕鲸决议,他们不在免除执行之列。最后,经过makah部落、美国海洋暨大气总署(1994年该部门将灰鲸从其濒危物种名单删除)和国际捕鲸委员会(该委员会需要权衡裁决美、苏两国的竞争性需求)的艰苦谈判协商,makah人获得了继续捕鲸的许可,并于1999年捕猎了他们的第一头鲸鱼。但是,伴随makah人第一次捕猎的是海上与makah保护区里动物权益保护者与环保人士的广泛抗议,随后的诉讼很快终止了makah部落捕鲸传统的恢复。这一事件证明,在濒危物种引发的矛盾冲突中,对于历史与现代化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原住民通常不愿意放弃他们一千多年的生活传统,因为在他们看来,大多数情况下,生态危机不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引发的,而是工业国家大规模的渔猎方式造成的。环保主义者们通常也反对工业化的大规模渔猎方式,有时甚至希望回到现代化之前的时代。他们错误地以为,那个时候没有对于自然的暴力与掠夺;于是认为,在现在的环境里,对于自然的开发利用哪怕不过分,也不可接受。在这个案例中,物种灭绝成了政治支点——原住民和环保主义者对于现代性的不同批判视角在此碰撞冲突。

在以上讨论的所有案例中,提到灭绝或濒危物种时,人们运用自然日衰的叙事和悲情、哀婉的讲述方式,旨在反思人类现代化历史,并对这种现代化呈现出的种种形式与后果发出抗议之声。此类物种灭绝故事起到了人类文化历史上转折点的作用,故事中物种的消失既代表广泛意义上大自然的消逝,又代表人类与自然纽带联系的日渐削弱。正如这些故事所揭示的,人类身份和自身文化的一部分似乎随着某个非人类物种的消失而失去。而与植物相比,我们更容易把这种人类身份投射到动物身上,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这么多的物种灭绝叙事中,植物极少出现。由此可见,物种灭绝的文化呈现常常混杂着我们对于生物与文化的种种忧虑:一方面,我们担忧自然世界的未来;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如果人类能让一个濒危物种继续存活,或者能让一个灭绝物种重现,那么我们自己身份和文化的一部分就能够得以保持或复活。

三、物种灭绝与生存的喜剧

物种灭绝叙事中暗含的文化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环境主义话语中,我们很难用有别于挽歌与悲剧的文类去表现生物多样性缺失的问题,把大自然的未来想象得不那么末日。很有意思的是,在最早论述生态与文学问题的批评著作之一——Josephmeeker的《生存的喜剧》(1974)中,作者认为悲剧关注人的不可逆转的落败,其本质是人类中心的;而喜剧注重重生,一代又一代的生生不息,通常更大程度上算是机缘巧合的事。meeker认为人类的进化是喜剧性的,所依赖的是一种生态学的体系结构:“喜剧是欢庆,是一种庆祝生物繁盛绵延的仪式……文学喜剧关乎一种平衡的失去与复得。喜剧的叙事里,生活之旅的平静一旦被无谓地打破,我们总是在探求恢复正常。”①从今天的生态批评视角看,与文本内容与文化效用毫不相关,某种特定的文学形式本身就有生态学意义,这种观点似乎太本质主义。而且,它依然没能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在环境主义话语中,悲剧比喜剧作用更大?但是,把meeker的观点当做一个参考而不是一条准则时,我们更能理解物种灭绝叙事的说服力。在这些叙事中,主角通常不是拥有很高社会地位但遭受没落悲剧命运的人类,而是珍稀动物。因而,我们会想,或许我们可以用喜剧叙事来表现物种灭绝问题。

挽歌与悲剧之外的叙事形式难得轻易见到。但是,我们至少能找到一本关于物种灭绝的书——Douglasadams和markCarwardine的《最后一眼》(1990),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作者和一位动物学家的合著作品——其主旨是自然资源保护,形式却并非悲剧而是喜剧。①《最后一眼》由20世纪80年代末两位作者制作播送的广播剧改编而成,主要讲述的是一系列看望各类濒危物种的世界旅游故事。adams,故事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幽默风趣地娓娓叙说了他的海、陆、空之旅,与其他游客的相遇,以及与地方官僚的冲突。在他的眼中,人类世界充满了不可预见性,令人费解,甚至很难掌控局面,毫无理性可言。自然世界也如此。他所看到的大自然一直令人惊讶,怪诞危险,美丽奇异,疯狂得不合理。adams不像DavidQuammen一样关心一个繁盛的物种何以变得珍稀继而灭绝,而是奇怪某些物种是怎样尽力生存下来的。就这样,他思考着塚雉的习性。塚雉是adams在印尼见到的一种非濒危鸟类,其孵蛋习惯很奇特。它会大费周章,用枯枝烂叶堆一个小丘为巣,把鸟蛋埋在里边,细心控制保持巣塚的温度以孵化鸟蛋;而不是像其他鸟类一样只是身体伏在蛋上用体温来孵化鸟蛋。adams觉得这种方法非常低效,但很有趣。这居然让他想起了自己使用现代科技的情况,也是没必要却用得巧。他开心地宣布说:“我有一个名符其实的‘机械怪人’之类的绰号。一个用手工10秒钟就能做完的事,若是花一整天能研究出用电脑自动完成任务的程序,我会欢喜得不行……塚雉的孵蛋习惯与我的生活观相似。”②adams在这儿抢先把动物习性解释成进化的适应性机制;相反,却也突显出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都非常欠缺适应性。

在作者看来,正是自然界的这种低效、匪夷所思的不改变不调整的特点令其魅力无穷,值得保护——从一开始,这个特点简直就让人怀疑很多物种居然能存活到现在。在对一种新西兰快要绝种的鸮鹉的描述中,作者的观点最是明白无疑:

越来越吵的雄鸮鹉求偶声很低沉,极低沉,介乎于可以真正听到和感觉似乎听到之间。这意味着声音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可是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从哪儿传来的……

雄鸮鹉求偶声的低沉是个问题,连雌鸮鹉也不能判断声音发出的地方……求偶期的后阶段,雌鸮鹉听出了一些别的声音。比如说,“嘤嘤”声……能给她方向指示,帮助被一夜又一夜的求偶声唤醒的她(求偶声每晚持续7小时,可长达3个月)找到配偶。但很多时候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知道,很多繁殖期的雌鸮鹉找到的都是没有雄鸮鹉的空穴,她们在穴边等候一会儿,然后再离开。

不是她们不愿意等。当她们处于繁殖期时,是她们极强的性冲动使然。据观察,一只雌鸮鹉一个晚上爬行20英里去见雄鸮鹉,之后又在早上返回。但不幸的是,雌鸮鹉能表现如此的期非常短暂。难上加难的是,雌鸮鹉只在某种特定植物,例如一种罗汉松结果的时候才。而这种树每两年才结一次果……

因而情况成了这样,雄鸮鹉趴在地穴里,一连数月嘤嘤求偶,忧虑愁烦,殷殷相盼;而雌鸮鹉却在等着某种树开花结果……数月里,挖洞铺穴,求偶长鸣,盼树结果,黑夜奔走,两情相悦等等,最后的结果是,每三年或四年才产下的唯一的一只鸟蛋,很快进了一只白鼬之嘴。①

这时,adams明确道出了他看待进化与灭绝的方式:“所以,我们最大的疑问是:鸮鹉能存活至今,它们到底是怎样做到的?”②与他对塚雉的叙述一样,adams在对鸮鹉的描述中也谈到了当代科技——雄鸮鹉的求偶声像超低音扬声器,它们的活动像英国摩托车行业的古怪习俗——这再一次表明,社会文化领域的某些特点反映并延伸了生物与进化的偶然性特征。

生物与生物常见的关系篇10

【关键词】莫西沙星;不良反应

莫西沙星是第四代新型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体内活性高,常用于治疗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等[1]。该药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肠和腹部疼痛、腹泻,通过与食物同服可减轻以上症状。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其他不良反应呈增多趋势。就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国内应用莫西沙星出现的不良反应综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国内发表有关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期刊14种[2-10],文献46篇,共计80例。

2结果

2.1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2.2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的关系,见表2。

2.3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见表3。

3讨论

3.1分布从表1可以看出,男性不良反应率较高,占67.5%,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考察,从年龄来看,50岁以上占41.3%,此年龄段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体质量减轻,免疫功能降低,因此老年人在使用莫西沙星时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3.2用药方式由表2可见,口服给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静脉滴注+口服序贯疗法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

3.3分析莫西沙星不良反应主要为肝功能异常,其次为神经系统反应。

3.3.1肝胆系统用药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肝功能指标均明显升高,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动物实验表明长期给予高剂量喹诺酮类药物可产生明显肝毒性,尤以静脉给药为重,可见肝肿胀,胆汁淤积,甚至肝细胞坏死,其机制与药物直接毒性或高敏反应有关。因此,临床在应用莫西沙星时需密切关注患者肝功能情况。

3.3.2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失常(3例),惊厥(3例),头痛头晕(6例),幻觉(2例),失眠(8例),麻木(1例),一般停药后症状即可消失。因该药具有一定脂溶性,能较好地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可抑制神经递质,使中枢兴奋性增高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3.3变态反应表现为皮疹(5例),皮肤瘙痒(3例),过敏性休克(1例),静脉炎(3例),其症状一般较轻,经对症或停药处理,数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

3.3.4血液系统出现白细胞数减少(8例),血小板数降低(3例),且均是口服给药后发生。这是否表明口服给药方式更易导致血液系统反应,需进一步研究。临床使用中应注意血液系统实验室检查。

3.3.5肌肉骨骼系统表现为乏力,关节痛,确诊为肌腱炎损伤(2例),腱炎(1例),可能与其对腱纤维的毒性及腱的供血有关。

3.3.6心血管系统反应表现为胸闷、头晕、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因研究已证实莫西沙星可致心动过速,能够延长一些患者心电图的Qt间期,该药应避免用于Qt间期延长的患者、患有无法纠正的低钾血症患者及接受ia类或Ⅲ类抗心率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

3.3.7泌尿系统反应1例静脉滴注给药后肾功能异常,可能与药物直接毒性损伤细胞组织、介导组织、炎症反应有关。发现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较前三代更为罕见。由于药物溶解度增加,不易形成结晶尿,从而降低对肾功能的影响。

3.3.8代谢系统出现低血糖(1例),考虑与莫西沙星有直接关系。

参考文献

[1]黄毅慧,黄仲义.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与安全性研究.中国药师,2003(6):327-329.

[2]边吉.氟喹诺酮类致肌腱损伤.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2):147.

[3]姜鸽.莫西沙星致严重眩晕1例.医药导报,2005(8):659.

[4]李红云,刘蔚.盐酸莫西沙星致皮疹1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6(2):132.

[5]彭婕,郑闻.莫西沙星口服致过敏性休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5):284.

[6]米延起,林海荣.莫西沙星致过敏反应一例.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12):905.

[7]张璐,武强.莫西沙星致老年低血糖一例.山西医药杂志,2007(3):246.

[8]林聪丽,张春红.莫西沙星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2例.药学实践杂志,2007(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