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十篇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十篇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1:27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篇1

关键词:运动损伤;科学合理;运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8-0119-01

1运动损伤

1.1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1.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1.1.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1.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2.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1.2.2准备运动不足。

1.2.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躁;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1.2.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1.2.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发生冻伤或其它损伤事故。

1.2.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2科学合理的运动

2.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2.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2.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2.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分析造成运动损伤几个重要科学原因

3.1训练组织者对运动训练的知识缺乏了解

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他们对运动训练和防止运动损伤的知识缺乏了解,就不能对学生进行相关体育科学知识的安全教育,不懂得如何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在发生损伤后又不会科学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致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3.2练习前的准备活动要科学

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加大关节活动幅度,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相对安静状态转入紧张的活动状态。有时准备活动与正式训练或比赛的时间相隔过久,比赛时可能会出现肌肉拉伤。所以不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是造成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3.3气候和场地环境恶劣导致的运动损伤

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运动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不良的场地、天气都会促使运动创伤的发生。运动场地不够平整,有碎石或沙子,跑动时容易扭伤或跌倒受伤。地面过硬,若再加上鞋履的吸震力差,足、腿及膝部所承受的撞击力便大,容易发生慢性损伤,而且会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造成动作变形、滑倒等情况的发生。夏季气温过高,人易大量出汗,可发生肌肉痉挛或虚脱;冬季气温过低,肌肉僵硬可引起肌肉拉伤;光线不良、刮风等影响视力,这些都是运动创伤发生的原因。

3.4运动量过大或运动的强度安排不科学

所谓运动量包括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两个因素,是二者的乘积。运动强度可分为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绝对强度是指机体所承受的物理负荷量(如做了多少功)。相对强度是根据个人最大摄氧量百分数或最大心率百分值等生理指标来反映某一负荷量对身体的刺激程度。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应根据参训人员训练水平而定,训练基础的人员相应的安排一些大运动量或大强度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

4科学合理的运动与运动损伤的关系

4.1思想上加强教育

全面提高科学合理的运动应对运动损伤,使运动参与者在思想上认识运动损伤的意义,使之对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预防的措施有较全面的了解,在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贯彻执行科学合理的运动。加强思想教育和体育卫生保健、安全教育,使学生明确运动的目的和运动损伤的危害,加强体育道德作风和组织纪律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4.2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科学性

因为体育锻炼主要是进行身体活动,是要克服自身惰性的体力性活动,加之体育锻炼往往在课余时间和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进行,这都需要本人自觉自律才行。所以,我们要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教育和浓厚的兴趣、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如强身需要、娱乐需要等,分门别类加以训练。

4.3训练前的准备活动要科学合理

教师和学生对准备活动应高度重视,可将实际经验归纳为3条必须遵守的原则:准备活动的强度要适宜,以提高体温、增加呼吸量为原则,绝对不应引起部分疲劳;准备活动应包括伸展收缩活动和交替活动;准备活动的动作要包括该项目的必须动作。

4.4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和训练,训练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应合乎训练原则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每次训练课及训练中易发生损伤的技术动作,事先做好准备及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做好准备活动训练内容和运动量应根据所要进行活动的性质、参训人员个别情况及相关条件而定。准备活动与正式运动间隔时间以1分钟~4分钟为宜,一般做到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冬天量可大些。在训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运动量。

4.5科学合理的运动,是预防受伤的重要条件

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合理的运动,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在教学运动中常会出现关节脱位、踝关节扭伤、擦伤等,为了减少运动中的受伤,提高教学中的质量,达到上课锻炼的目的,就得规划好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时间。在新生入校后的一二年间,损伤发生率高就是因为他们锻炼时间不合理、动作不正确,且动作要领掌握不好、不规范造成的。体育锻炼要保持渐进性,参加体育锻炼,不能犯急性病,不能拔苗助长。

总之,体育锻炼的目的是要增强体质运动损伤,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加强锻炼效果。运动损伤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运动损伤,掌握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法,可以减少在体育教学中损伤。

参考文献:

[1]徐本力.21世纪竞技体育丛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郑宏伟.运动损伤和功能恢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篇2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锻炼;运动损伤;预防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但大学生在身体锻炼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运动损伤,这些运动损伤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锻炼和健康,也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为了探索高等院校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做好预防工作,本文对本校812名学生进行调查,因运动造成损伤的人数达405人,由此可见如何科学锻炼身体、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损伤诸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科学进行身体锻炼

身体锻炼的原则既是身体锻炼基本规律的反映,又是安排锻炼计划、选择锻炼内容、运用锻炼方法所应遵循的要求。身体锻炼原则是人们在长期锻炼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可指导大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

1.1自觉积极是身体锻炼的第一条原则,是进行科学锻炼的前提

因为,(1)身体锻炼不像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那样有固定的组织、地点、时间和明确的要求,由体育教师、教练员直接去组织。身体锻炼是一个自觉锻炼的过程,特别是大学生,如果自己没有自觉性,别人是无能为力的。(2)身体锻炼从长远的效果来看可以使人健康、幸福、长寿。在身体锻炼过程中往往要强迫自身“一反常态”地去屈伸,跑跳攀爬,这就难免要受顶风冒雪之苦腰酸背疼之劳,这一切如果无自觉性是难以做到的。(3)身体锻炼对体质的增强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的效果不那么立竿见影。

1.2循序渐进主要是指在安排锻炼内容、难度、时间及负荷等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的提高要求,不能急于求成。

循序渐进原则应当在其身体锻炼的各个环节上都要注意贯彻。(1)每一次锻炼要注意练习强度逐渐增大,要符合人体在参加运动时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比如跑步的速度要由慢到快。(2)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增加锻炼的时间和次数。(3)在锻炼的内容由简到繁,由分到和。(4)在锻炼的要求上,由易到难、由低到高,逐步加大难度。

1.3坚持全面进行身体锻炼

身体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的身体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全面锻炼尤其重要。

注意全面锻炼是在身体全面协调发展,防止局部病患和早衰的思想指导下,有意识的、自觉地全面监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身体能力的发展。大学生要注意防止身体发展的偏颇和畸形,要预防在身体的薄弱环节上出毛病,这是身体锻炼的重要目的之一。

1.4运用合理的负荷量

身体锻炼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要有一定的负荷,负荷过小或过大,不能对有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机体就不能产生一种“持续性的适应”,机能能力也不能提高。在确定负荷大小时还应考虑锻炼者的年龄、心理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体质水平、项目特点和锻炼的具体目的等因素。

此外,大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时,还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经常。

2.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2.1对于预防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

认识不足,不重视预防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学生存在随便活动一下、玩玩球,不会受伤的想法,不懂得损伤的原因和预防的意义。

2.2学生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好奇心大,好胜心强,受电视、图片的影响,不顾自身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盲目追求高难动作。在球类活动中不懂比赛规则或明知故犯,随意做不规范动作,甚至有意冲撞、挤、拉等,都易造成损伤。

2.3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不充分

多数学生轻视准备活动对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甚至认为准备活动浪费时间,消耗体力,往往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剧烈运动,成为容易受伤的人。

2.4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

技术动作错误是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由于技术动作不正确、技术难度大没有掌握就运用,违反身体机能结构特点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等原因造成的损伤占各种原因的第一位。

2.5不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许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都是随心所欲,不讲究科学性,有的学生午饭后顶着烈日打球;有的运动量过大或操之过急,都是造成损伤的间接原因。

3.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1思想上重视:持以预防为主,要从思想上克服“损伤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想法,使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充分认识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3.2加强保健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科学素质,增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健意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合理运用人体解剖特点、力学原理、生理与心理特征进行体育锻炼。学会自我监督,及时向体育教师或校医反馈后运动后身体,特别是运动器官的不良发应。注意保护易受伤的部位,以减少因身体状况不佳和局部负荷过量引起的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及时正确处理,有利于伤处的治疗和康复,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临场处理方法。

3.3指导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做好准备活动是防止各种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学生掌握准备活动的方法,养成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习惯。针对锻炼内容,做相应的准备活动和辅助联系,如做跑、跳及球类活动时要把活动膝、踝关节作为主要内容,运动后要注意做一些放松练习和整理活动,以利于机体恢复。

3.4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强壮的身体、完美的体格、充沛的精力、正常的心理,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因而教育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十分必要。应使学生懂得什么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为宜;懂得体育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等原则;懂得根据个体实际安排行之有效的、适当的运动内容和运动量是体育锻炼日见成效的关键。注意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和着装的规范化:场地器材应专人管理、保养,应及时检查。跑道、沙坑、踏脚板、单双扛、跳箱、沙土地、篮球场应列为重点检查项目,对损伤或残存器械要及时修缮或拆除,注意清理异物。

教育学生穿着舒适方便的运动服或运动鞋来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习惯。

我国传统医学历来提倡防患于未然,预防损伤是主动、积极的工作,其目的是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的正常进行,不断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医学》编写组.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4]郑怀贤.运动创伤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5]胡高楼,陈根芝;健康教育对预防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5年03期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篇3

关键词:体操训练;运动损伤;预防

1前言

当前体操运动技术发展很快,其特点是动作难度大、更新很快。创伤是运动员系统训练、大运动量训练和运动成绩提高的绊脚石[1]。创伤发生后容易给人不良影响和恐惧心理,影响后备力量的培养。为了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学生在体操练习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更好地完成体操教学与训练任务,正确处理好科学训练与高难度动作的关系,提高运动成绩,防止运动创伤的发生是我们能否攀登体操技术高峰,培养出优秀运动员以及教练员的一个重要课题[2]。

2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分为直接原因(基本原因)和诱因(外因)两大方面

2.1直接原因(基本原因)

2.1.1思想麻痹,不够重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有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认识不足或麻痹大意有关。他们多存在着某些片面认识,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运动训练中和比赛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在训练中相互逗闹,动作随意、懈怠,这也是造成体操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2.1.2技术上有错误,盲目练习

体操动作的技术行很强,由于训练水平不够导致技术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破坏了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3]。例如:做头手翻、跳马时,及容易造成损伤。

2.1.3教学松懈,组织方法不当

体操练习项目多、内容广、任务重,组织不当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在组织方法方面:如果学生过多,教师又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都可能成为受伤的原因。

2.1.4违反运动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生物化学原理,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训练中相互逗闹,动作粗野,不遵循运动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生物化学原理对所练习的动作擅自串改,玩性太足。某些组织所处的特殊解剖位置,在运动时可与周围组织发生积压和摩擦。如肩袖肌腱,局部组织较弱,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容易造成损伤。

2.2诱因(外因)

2.2.1运动负荷过大

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锻炼者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这是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4]。

2.2.2不遵循循序渐进和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对新教的内容要循序渐进的教给学生,动作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在训练课的设计上尤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学什么,后学什么。,

2.2.3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在睡眠或休息不好,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显著下降,警惕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剧烈运动或联系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锻炼者的心理状态与运动损伤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

2.2.4未区别对待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

各项运动都有它自己的技术动作特点,使身体各部位所承受的负担量不同,若训练方法不当,容易引起负担较大部位的受伤。

3运动损伤的预防

如果在体育锻炼时,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就可能发生各类伤害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广泛开展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

3.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训练素养

平时要加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中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健康运动的新理念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行为和预防伤害事故的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贯彻认真预防为主的方针。

3.2合理安排训练,正确把握技术的重、难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认真研究教材,估计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和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损伤,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5]。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运用各种形式的身体练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内容而定。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有专项准备活动,使准备活动最后部分的内容与训练的基本内容相似。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和伸展性练习。

3.4严密教学组织,加强科学指导

在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严密组织教学,严肃教学秩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训练气氛的同时,要严格控制课堂纪律,使学生能在一个规范、有序的教学环境中提高自己[6]。对课堂中出现的一切不利于教学的秩序要及时纠正,科学加以指导。

3.5理论指导实践,杜绝粗野动作,时刻遵守规则

加强运动解剖、生理的理论学习,理论指导实践。杜绝违背运动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等原理,在训练中养成练习不说话,说话不做动作的习惯。严格规定学生在自己练习强化动作定性时,不得擅自串改动作,将玩的一套思想带进体操训练课堂。

3.6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周密设计课时密度和强度

由于学生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做到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

4结论

体操运动损伤的特征复杂多样,就其损伤的程度而言,以中度损伤为主,上课和课外活动是体操运动损伤的高发时段,上课损伤的比例明显高于课外活动。体操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错误和身体素质差,体操运动损伤的性质,急性占绝大部分。因此应重视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应注意保护与帮助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易伤部位肌群力量和韧带柔韧性的训练。建议增设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对体操教学各环节进行科学化管理。

作为一名体育系专业教师,懂得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体育系专业教师应该在训练中,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尽量做到少受伤,不受伤,以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祖文.体操课运动损伤的特征原因及预防措施[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2]张凤俊.浅谈运动损伤的预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6)

[3]陈健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少年科学,2005,(06)

[4]杨小君.重庆师范大学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5]高.预防体操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6期

[6]冯云.高原地区大学生运动损伤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篇4

   1前言

   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看,对体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之初,由于体育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到了本世纪中期,体育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科学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嗣后,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派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至今,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具有完整结构的综合性科学。本文在论述体育科学内涵和体育科学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2体育科学的内涵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和“体育”的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定义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一个从单项学科的各个专业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学研究、学说和实践体系。它是一门联系实践的、由多种系统知识组成的综合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日本著名体育理论家前川峰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等所从事的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我国有的体育理论家则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和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和通过体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笔者认为,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处在各种身体练习状态对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应当把体育科学定义为: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的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一类学科群,是一门涌有众多分支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3《中国大白科全书.体育》卷中对体育科学分支学科所列的条目及其划分。

   19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以下简称《体育》卷),是80年代初期以前各国科学家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在该卷中对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列了12个条目,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即人类运动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学(即人体运动力学,包含人体结构材料学、人体静力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即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含运动营养学、运动创伤学等)、运动训练学。同时,在“体育学”条目的释文中提到但未专列条目的体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还有体育哲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情报学、体育史、体育比较学、体育社会、学校体育、体育行政、体育管理。

   4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知识生长点,处于孕育、萌芽状态的“潜学科”层出不穷,从而使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已大大超出《体育》卷中所记述的发展格局。

   21世纪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预测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体育科学体系中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分支学科,掌握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总趋势,对促进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笔者认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4.1要从多视角、多层细化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体育即体育运运或身体文化。广义体育包括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社会体育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要研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又要研究全民健身运动、各个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各项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的手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举措等。从发展趋势看,体育科学研究对象必然会在上述领域不断细化,并且会由于研究方法的改善和科研成果的积累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

   4.2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看,自从本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逐渐填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不断显示出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既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又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因此,体育科学研究既要借助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的方法,又要与自然科学交融,顺应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态势,使体育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并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体育科学研究之中,从而促使体育科学体系中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萌生。

   5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

   按照上述的观点,笔者认为,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将会不断扩大,其体系更加完善,许多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潜学科”将会成为“显学科”,其发展态势将会以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为基点,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众多分支学科、自身结构完善、涌有庞大学科群的学科门类。具体分述如下。

   5.1一般基础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一般基础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中各种一般性问题,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学科群组。

   体育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犹如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一样。体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体育学科的各个分支学科进行全面的概括,研究体育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的特征、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的原则、方法,以及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及体育发展战略等。《体育》卷中的“体育学”条目,将体育学定义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

   体育哲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有关哲学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科学观、生命观、自然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辩证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预料在21世纪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体育》卷中,还提及一门将比较方法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学科,称之为体育比较学。比较方法在体育比较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对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掌握这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和变化的状况;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发展条件以及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差异,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为制定和实施体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这门学科在21世纪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体育情报学是情报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研究体育情报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情报的组织、加工、检索的分支学科,通过体育情学的研究,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和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准确数据,所以,各国学者也十分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

   5.2对象分类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对象分类学科群组是按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群体类型所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对象分类学科群中的学校体育学、竞技体育学、社会体育学是分别以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体育、面向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育以及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学校体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门学科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其自身完善的科学体系。而竞技体育学和社会体育学,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专著向世,但尚未形成自身严密、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基础也还不够完善,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必然会逐步完善,而且还会分化出一些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教练员、裁判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虽然不是主体,但他们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科学体系分化的过程中,创建以教练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教练员学和以裁判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裁判员学亦是21世纪的必然发展趋势。

   5.3运动技术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运动技术学科群组是以人体运动和各个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分支学科。运动学是这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动作、运动群、运动流的产生、发展,人掌握运动动作和形成运动技能的生理机制等,从而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锻炼提供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学是这组学科群中的重点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原理、原则、特点和方法,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适应过程,运动训练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的方法,运动训练水平的测定,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等。同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动训练体制,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

   从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看,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都将会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均可分化成为运动学中的分支学科。同时,有许多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竞技、健身、养生项目,我们也应当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其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相应分支学科,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都是颇有裨益的。

   5.4人文社会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人文社会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有关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分支学科,它既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科学某些门类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的社会现象,体育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体育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与社会保障等。

   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体育领域内经济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体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体育经费的筹备与分配,以及体育经济效益的评价等,随着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化分出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会经济学等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体育运动对塑造人体美的作用,体育运动技术美、战术美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随着对体育美学研究的深入到21世纪亦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5.5生物自然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篇5

【论文摘要】针对当今国内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偏重于培养“体育专业人”、注重强化科学的运动知识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而忽视了同步进行相关的人文教育等问题,通过对为运动训练专业教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的阐述分析,为训练专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现实价值奠定理论基础。

2009年10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济南接见体育先进代表时强调指出: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体育战线的同志们要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运动训练专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本文将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对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基本原则和对策进行探索。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原则

1.“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

在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设置上,应以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着眼点,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准则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的目的上考虑。遵循“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过多的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并不一定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学生文化基础底子相对薄弱,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性格、爱好、特长又存在许多差别,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更应该注意实行“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

2.显性与隐性并重的原则

课堂教学无疑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直接的、外显的、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心理反应起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但是,体育教育相对较为薄弱的人文氛围,即环境“课程”,更不应忽视。它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因此又可以称之为隐性课程。由于隐性课程是建立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基础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而相对具有更强的同化力,它在社会行为规范的价值标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往往是显性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有系统地开设综合性人文社科课程就成了优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双向融合与渗透的原则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是简单地调和,也不是教育价值的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它们的融合是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在教育价值取向上,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和以个人发展需要为中心的价值观的统一,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既要彰显教育对增进个人尊严与价值,又要突出教育在增进社会团结,培植社会公共精神方面的作用;在教育目标上,力求实现人性与提高人力的统一,培养既有明确生活目标,又有审美、会创造生活的人;在教育内容上,它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科学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高等教育不仅应该教给学生实用知识,还应该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感。

二、运动训练专业教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

1.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培育积极完整的科学文化

科学教育是传授科学文化的活动,但现行的科学教育往往在教知识而不是教文化,只注重知识的结论或结果而忽视文化形成的过程,从而引起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双重迷失。要改变现有的这种状况,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努力:首先,全面理解科学教育,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全面地理解科学教育,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其次,树立建构主义科学教学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否认知识的预设性、结论性、静态性,消解知识就是真理的习惯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的态度和精神,这对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文化是有积极建设作用的。再次,构建学术创新机制与体系。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在创新中才能凝练、体现出科学精神,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科学文化。 2.提升教育的人文性

提高教育的人文性和人文意义,必须要充分肯定人文教育的重要地位,阐发与弘扬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充分挖掘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和价值内涵,营造和谐自由的育人氛围,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教师要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水平。其次,教育中去除狭隘的专业教学心理,注重整体的文化品格教育。再次,注重体育生自身的人文环境建设。总之,这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行动工程,需要全方位地加以培育,才得以促进教育的人文性和人文意义的形成。

3.在制度层面上要高度重视人文教育

时至今日,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成为体育院校教育长期以来不可忽视的弊病。所以,我认为在有关政策制订和制度安排上要高度重视人文教育,要营造出有利于人文教育实践推展的制度环境。首先,从宏观方面来说,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因为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必须建立在二者均衡发展的基础之上,这种均衡性要求既要重视发展科学教育,也要在整个高等教育中赋予人文教育以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在学校层面上,要努力形成有利于两种文化教育和谐互动的发展机制。两种文化教育的失衡,或者说人文教育的失落,有其深刻的历史缘由,是人类文化中人文理性和科学理性矛屑冲突的一个结果。

4.建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

师范素质是作为一名师范生起码的素质之一,但目前师范素质已被弱化,培养的师资逐渐脱离了师范轨道。特别是有些项目教学能力有下降的趋势,与中小学的教学要求已相差甚远。因此应通过一切手段强化师范素质:在课程设置中,应增加教育类的相关课程。同时还应多创设和构建教师职业的真实环境,从中体验教师职业。故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亟待需要浓缩、精炼基础课程,适宜的增添跨学科、新兴学科与综合性课程。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渗透列体育专业的教学之中,使人文课程不脱离体育实际,体育课程体现人文精神,形成体育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一体的课程体。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融合,在实施运动训练专业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提高其全面素质。人文与科学只有二者相互融合,紧密配合,科学才能全面发展,人才能全面发展,社会才能全面发展,自然、人、社会才能健康、协调而持续的发展。这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这也是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专业人才,赋予高校体育专业的必然抉择。

参考文献

[1]孙承斌,邹声文.胡锦涛会见体育界代表:推动向体育强国迈进[Be/oL].sports.QQ.com,2009-10-16.

[2]宋继新.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体育运动的思想、原理和方式的变革[J].体育学刊,2004(11).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篇6

【摘要题】社会体育

【【关键词】体育/知识产权/知识创新

1 体育知识产权的产生

1.1 体育知识产权概念

它是体育组织、体育工作者、体育经营者和赞助者依法享有的体育智力劳动成果和经营标志、信誉的权力。国家在一定情况下也有知识产权。

1.2 体育知识产权的产生

现代社会已进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智力劳动、智力劳动成果已经成为主要劳动和经济形式。智力劳动创造的社会和经济价值远远大于简单的体力劳动,甚至某一项科技发明就使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如电、蒸汽机、计算机的发明。智力劳动者所占的比例在发达国家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体力劳动者,知识产权成为现代知识经济社会劳动者的主要权益。

传统体育知识含量低。它是人们将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动作或技能提炼出来,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增强某种体能并获得一定乐趣的活动。体育竞赛只是民间中少数人参与的一种娱乐。参赛者仅仅靠天生的身体素质和简单的技术或技能,不需要长期专门化训练。那时体育没有商业利益,也没有以此为生的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

体育开始从社会生产生活中单独分离出来,逐渐专业化是近代,主要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出现了以教学、训练、竞赛、表演为职业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使运动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体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

由于现代体育运动的社会化,使体育不再是运动员个人行为,而成为有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管理人员、传媒人员和观众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的高度社会化活动。为了在体育竞赛中获得胜利,实现人生价值、理想和获取精神及物质利益,人们把大量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运用到体育中,出现了运用自己知识和技能并专门进行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研究的专职教师、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体育的专业化、科技化,使运动竞赛水平迅速提高,竞争更加激烈,参赛者仅仅依靠天生的体能及简易技能是不可能获取胜利的,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系统的专门化训练,挖掘和发挥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最大人体运动生理潜能。体育竞赛已经成为以教练员为主导,运动员参赛为表现形式,有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参与的以知识和智慧为主的群体竞争。这种体育科技化、专业化使体育知识产权成为体育工作者的主要权益。

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为了保护和调动广大体育劳动者知识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人类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维护体育劳动者智力劳动成果合法权益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讲,体育开始正规的公平竞赛就有了未公开信息权;体育的专业化、商业化产生了体育竞赛表演权;体育知识化就有了体育著作权;体育科技化有了体育专利发明权、非专利发明权;体育产业化、市场化有了体育商标权、广告权;有了体育竞赛的广播电视实况转播,就有了体育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1.3 体育知识产权的作用

(1)实现和保护公民、法人的体育合法权益。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和体育经营管理者、新闻媒体及赞助商等公民和社会团体的知识产权是其现代社会合法权益中的主要权益,依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2)促进体育运动科技创新。保护体育知识产权就是调动和保护体育工作者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这种保护和激励机制,对体育事业的快速和健康的发展将起极大的推动作用。

(3)拯救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一度曾因所需资金巨大和经营不善出现巨额亏损而陷入危机。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进行商业化操作后奥林匹克运动才开始扭亏为盈。美国人尤伯罗斯最大贡献就是开发利用奥林匹克运动的广播电视转播权和奥林匹克标志等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巨大潜在的经济价值,使奥林匹克运动柳暗花明,重新唤发勃勃生机。现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无形资产正迅速稳定增长,成为国际奥委会巨大的、永久的、无风险、快速增值的财富,是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4)保障体育运动健康顺利发展。体育知识产权可以使体育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并迅速推广应用,有效地防止滥用和随意歪曲篡改,体育无形资产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使体育运动的发展得到稳定可靠的资金支撑。

2 科学知识和技术根本性地改造了体育

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相比,技术动作更加科学,战术水平更为先进,运动成绩大幅提高,竞赛更加精彩激烈。其主要原因是体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了大量的智力劳动,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把数学、物理学、仿生学、生物学、流体力学、美学、美术、音乐、舞蹈等知识,运用到田径、体操、游泳、滑冰等项目的技术动作设计上;把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人体生物化学、人体遗传学等知识,运用到运动员选材、训练、恢复上;把材料学、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等知识运用到体育运动器材的改进和制造上;把哲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运用到运动项目的设计和竞赛的组织、编排、裁判和奖励中去,有力地推动了体育理论的发展,训练方法的改进,器材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使体育的科技含量大大增加,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科学技术使体育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人类体育运动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体育科技的创新史。每一项重大体育科技创新都带来一场体育技术的革命和进步。跳高运动过杆动作经历了多次重大技术创新,每次创新都带来运动成绩的大幅提高。第1次是1864年由蹲踞式改为跨越式,使成绩上升到1.70m。第2次是1895年由跨越式改为剪式,又使高度升到1.97m。第3次是1912年改为滚式,使高度突破2m大关。第4次是1936年出现了俯卧式,又将纪录达到2.07m。第5次是1973年发明了背越式,世界纪录竟超过了2.30m。

1877年英国人发明了乒乓球运动项目后,人们经过改造创新使球、球拍和技术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890年英格兰人詹姆斯·吉布用空心赛璐珞球代替开始的软木塞和橡胶球,使球的重量减轻、弹性增强。球拍开始时是用羔皮纸贴成的长柄圆形空心的球拍,后演变为梨形木板拍。木板表面平整、坚硬、弹性小,球拍击球的摩擦力较小。1903年英国的库特发明使用了胶粒拍,击球时使拍与球的摩擦力大大增加,既能进攻还可有效地制造旋转。1951年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拍,为进攻性打法尤其是弧圈球打法提供了物质基础。

3 我国体育知识创新获得了丰硕成果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体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人民身体健康状况有了很大增强。竞技体育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许多世界纪录,在奥运会、世界杯赛、世界锦标赛和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研究了大批体育科研成果,创新了许多世界高难度技术动作,探索出一些先进的训练和管理方法,研制了一些先进的设备器材等。

3.1 进行体育理论创新,创建了中国体育学

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经过艰苦努力,创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体育学,并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在体育自然学科上建立了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学等。在体育社会学科上建立起体育史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哲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概论等。体育专家学者在这些领域上撰写了大量的论文、专著,编写了大量教材,进行了许多部级、省部级等级别上的科学研究,取得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如完成了《我国公民身体素质调查》、《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乒乓长盛考》等课题。

3.2 创新了大批运动技术动作

国家乒乓球队保持长盛不衰,是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一直居安思危,不停探索乒乓球技战术创新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于2001年,自1902年开始的世界乒乓球运动以来的百年历程中,共有46项技术和打法的创新中其中中国原创的有27项,占创新总数的58.7%。其中有容国团的正手转与不转发球;李富荣的直拍近台左推右攻;庄则栋的直拍近台两面攻;张燮林的长胶粒直板削球打法;许绍发的高抛发球;邓亚萍的横拍反胶与长胶全攻型打法;丁松的横拍攻削结合等。

国家体操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保持较高技术水平,成绩稳步提高,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勇夺含金量很重的男子团体金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断地进行运动技术创新。截止1999年10月,国际体操联合会以我国运动员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就达到27个。在自由体操上有童非的旋子转体270°;在鞍马上有重非的隔两环挺身转体360°;李宁的环中托马斯全旋捷式转体180°和正交叉经倒立转体180°落下;吊环中李宁的后悬垂摆上成支撑和支撑后翻经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李小双的从支撑开始慢落下成悬垂直臂压上成十字;卢虞富的冢原屈体后空翻2周等。

女子体操高低杠中莫慧兰的高杠倒立扭臂握向前回环摆动团身前空翻越高杠至高杠悬垂;马艳红的低杠或高杠腹回环绷杠团身后空翻转体360°下。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篇7

一、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文化知识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为了将有关的文化知识和体育教学结合好,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熟悉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以便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会体育技术要领,同时也是对文化知识的一个再加强。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到熟知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原理,并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再次,体育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引导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到学习体育技术的过程中来,通过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教师的引导,学会新的体育技术要领。最后,体育教师在将体育原理与科学基础知识结合讲解时,最好安排在某一个科学基础知识原理刚教完时进行,同时要避免体育课上过多讲解文化课的内容。

二、文化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运动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科学理论基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体育技术和技巧都是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的,而学生平时所学习的各科文化知识,又与这些科学理论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物理学中的力学和数学中的几何学尤其如此。例如,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过竿动作,体育教师可以用“力偶”的道理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只有积极地下压已经过竿的摆动腿,才能反射性地引起尚未过竿的踏跳腿上升。由于学生学过了“力偶”的特点和性质,从而使得他们在运用这一原理改正竿上动作时,就显得更加积极主动,同时跳高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三级跳远教学中,学生很难掌握前二跳的节奏和幅度,有时甚至因第一跳跳得过大、过猛,导致踝关节受伤。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好合乎自己身体素质的三级跳远节奏,我结合“平行四边形”法则,向学生讲解各级跳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从理论上明白了为什么第一跳不能过大、过高的道理,增强了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了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练习体育的自觉性。在铅球教学时,我首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物理学上的初速度与物体飞行的远度什么有关系?做抛物线运动的物体的飞行角度多少最合理?学生根据力学原理(物理中射程公式),很容易出回答v与S成正比关系,最适宜的出手角度为45°(由于出手点高于落地点形成地斜角,田径理论中正确的出手角度是42°)。于是我沿着这个思路,接着问道:铅球出手后运行轨迹也是一个斜抛运动。那么,我们在推铅球滑步和最后出手时是快好还是慢好,出手角度多少最合理呢?学生很自然地得出出手速度越快越好,角度45°最适宜。由于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了推铅球的原理,所以在学习推铅球的各种滑步技术时,自然性、积极性,以及动作的准确性都比以前有所提高,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据统计,听过运用这个原理讲解铅球投掷的学生,比未听过这个原理讲解的学生,对出手角度的掌握高出了30%以上。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让体育教学和知识相结合,有利于提高体育教育的科学性,让学生不再是单纯地模仿,从而激发更多的中学生立志体育事业;有利于调动那些文化成绩好,但体育水平较差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好文化知识,达到体育教学与文化知识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目的。

作者:顾志红单位:江苏省泰兴市古溪初级中学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篇8

我国于1986年提出素质教育,并在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素质的培养目标。从而,在教育界掀起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浪潮,对基础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关于“素质教育”的涵义,一段时间内教育界提法较多。主要有:(1)“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们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人类以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的再生产和再创造的社会实践方式”;(3)“素质教育就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按教育规律进行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指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达到人的完善与发展的教育”等等[2]。从以上的提法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2)强调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3)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4)重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不断更新的知识海洋中获得最基本和必要的东西;(5)追求终身扩展,学会学习,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增强适应和生存能力。

所以,素质教育是一种先进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它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标准,引导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它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传授具体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可以说学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物质载体和实施场所,素质教育是学科教育的思想来源和行为准则。学科教育的任务是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完成,素质教育的思想要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来实现。

二、化学学科教育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中学教育中重要基础课程,它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从我国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对化学教学目的的规定来看,“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辩证法是惟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恩格斯)。化学是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中所涉及的科学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化学教学一开始,就应以科学的方法论教育学生,使之建立物质及其运动的观点;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质变量变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这对后期学习,培养科学的方法是大有裨益的。化学学科教育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关于世界物质性和运动性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运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石,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各门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化学学科中,所有的化学反应和物质都可以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运动观教育的材料。

1•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物质观教育。在宏观上使学生相信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容易的。然而,还必须使学生确信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性。在化学教学中应着重从构成物质微观粒子的物质性,物质形态和种类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物质结构的层次性等方面进行。在具体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某些物质的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的照片,比如,苯分子照片,硅原子照片,可以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向学生说明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及物质在构成它们的成分元素或原子种类方面所显示出的统一性。利用物质结构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物质、分子、原子分别处于物质的不同层次,从而理解物质的层次性。

2•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着重从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运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等方面进行。例如,化学反应CH3Co2CH2CH3naoHH2oCH3CH2oH+CH3Co2H是一个可逆反应。我们知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量不再变化,这时,相对于物质的量来说,该反应是静止的。实际上,该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仍在以一定的比例不断相互转化着,是运动着的。可见,这个化学反应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但是这个化学反应的进行必须有CH3Co2CH2CH3和一定量的H2o和naoH作为载体,离开这三种物质,该反应是不能存在的。这说明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中学阶段涉及的化学反应比较多。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及各种化学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运动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岩石的风化,钟乳石的形成,钢铁的生锈等等。但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与原子、离子或原子团这些物质相对应。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化学反应是统一的,这又体现了运动的统一性。

(二)培养学生关于自然界各种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

化学教学的任务不限于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双基”,还要通过对物质自身辩证法的理解,使他们在头脑中逐渐树立起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的观点。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客观事物,指导学习和处理面临的问题。联系和制约关系在化学变化中处处可见。如,在反应CH3CH2oH浓H2So4170°CCH2=CH2+H2o中,温度对反应有决定性的作用,体现了温度对反应的制约关系:温度变了,产物也将发生变化。而且,该反应体现了乙醇和乙烯的联系,即乙烯和乙醇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实际上,每一个化学反应本身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的体现,同时也说明了任何物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生化学变化而转变为其它物质,是变化的。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教学内容,在完成“双基”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关于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变化的观点。

(三)培养学生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正确观点

在化学中的许多事实都能揭示质量互变规律。任何物质的量和质是不可分的,任何质总具有一定的量,任何量总属于一定的质,物质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如,在化学反应alCl3+naoHnaCl+al(oH)3中,反应物的量变可以使化学反应产物有质的变化,如果nalCl3:nnaoH≥1:3,则反应按上述方程式进行,产物是naCl和al(oH)3;如果nalCl3:nnaoH≤1:4,则产物有naCl和naalo3,H2o;如果1:4

(四)培养学生关于事物是矛盾统一体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存在,事物的变化就是事物本身的矛盾运动。在化学中,一切原子、分子、离子都可看做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比如原子,它是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所以原子核和电子相互吸引,有相互接近的趋势,二者是统一的。但是,电子在核外高速运转,产生的离心力又使电子有离开原子核的趋势,正是这种吸引与离心作用使电子和原子核共同构成了原子。分子内也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比如,在HCl分子中,H原子和Cl原子以共价键结合,由于共用电子对的作用,二者相互结合在一起,但是两个原子核之间又存在着斥力,就是这种在共价键形成中的吸引和排斥作用使氢原子和氯原子共同构成了一种稳定的矛盾统一体HCl分子。除此之外,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间、化学变化中都有矛盾的运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矛盾运动法则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在中学化学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中学素质教育指导思想。

三、化学教育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途径

(一)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认识程度是前提

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化学教师,首先应是一个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应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处理和分析教材的能力。其次,教师具有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明确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目的,力求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树立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

教师应该抓住实验教学的特点,不仅使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检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还能把学生引入一个充满运动、变化、矛盾的化学世界,使学生在这个客观世界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各种科学能力,领悟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例如,no2和n2o4在不同温度或压力下的化学平衡,说明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通过原电池实验说明金属锈蚀的内外因关系;通过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说明量变引起化学反应不同的质变等。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篇9

关键字:物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应用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与科学的不断发展,体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2003年人教版《物理》教材指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在中学体育教学及业余运动训练中引用物理知识进行参与教学和训练会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素质,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目标的实现

中学生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及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物理知识贯穿到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中,通过对一些表面现象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认清问题,并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两个学生比赛后抛铅球,一个力气大,另一个力气小,但力气大的却输给了力气小的。这时,我们就需要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力气大只是铅球抛得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绝对因素,因为还要受到后抛铅球技术、自身身高等因素的影响。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排除思想压力,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体康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

简单讲述和教授体育运动技术,教师讲得比较枯燥,学生学得也比较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中学生处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年龄阶段,善于探索、勇于探索是他们的长处。体育教师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当挖掘并发挥他们的优点,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物理知识贯穿于体育运动技术学习和练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技术原理、练习技术的同时,很好地应用物理知识对运动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收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原地推铅球“出手角度”这一重要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斜上抛”的力学原理对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直观、更理性地学习和掌握。如图:

铅球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通过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学生能够明白铅球的水平位移计算公式为:

s=v2sinθcosθ/g

s取决于出手速度v和出手角度θ,当v一定时,θ就决定了s的大小。根据三角函数和极值原理,当sinθ=cosθ时,s有最大值,此时,θ取45°角。所以在理论上讲,当出手角度是45度,铅球推得最远。但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实际中39°是最适宜的角度。

三、结合解剖、生理、化学等学科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在刚开始进行锻炼时,绝大多数人会感到全身或局部酸痛,这时体育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没有必要紧张更不要轻言放弃,要鼓励学生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物理、生理、解剖、化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给学生讲解分析,使学生从原理上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例如:教师要讲解进行正握哑铃屈臂练习时大臂肌肉产生酸痛的原因,可以尝试按下面的步骤进行讲解。

1、给学生一个生理解剖模型,使学生先弄明白正握哑铃屈臂的运动原理。

2、请学生思考并用物理知识解释正握哑铃屈臂的工作原理:

正握哑铃屈臂练习时,小臂以肘关节为轴组成杠杆,l1为阻力臂,l2为动力臂,练习时遵循杠杆原理,肱二头肌肌肉收缩,给小臂动力,克服哑铃的重量产生的阻力做功。根据功能转化原理,大臂肌肉收缩做功必定消耗能量,能量从哪里来的呢?

3、运用生化原理讲解能量的来源:肌肉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两个部分:有氧代谢产生的能量与无氧代谢产生的能量。无氧代谢供能消耗的主要是人体内储存的三磷酸腺苷(atp),人体内储存的atp数量是有限的,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变化,当肌肉运动将人体内储存的atp消耗完后,便完全靠有氧代谢供能。有氧代谢功能消耗的主要是人体内的脂肪,化学反应式为:

脂肪+氧气能量+乳酸

4、脂肪分解产生的乳酸在肌肉纤维间堆积,人体便会感到肌肉酸痛。如果继续坚持锻炼,乳酸会继续分解氧化:

乳酸+氧气水+二氧化碳+热量

当肌肉纤维间的乳酸浓度降到一定值时,人体就会不再感觉到酸痛了。

四、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讲解,促进学生明确并逐步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

通过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讲解技术动作,促进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理性认识,并反作用于感性认识,增强其神经支配肌体的能力,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练习的效果,使学生明确技术方法,通过积极的练习,逐步建立并巩固正确的动作定型。

例如:在讲解“后蹬跑”由“充分蹬直”到“充分蹬伸”的发展变化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物理知识进行讲解。

1、使学生明确“充分蹬伸”与“充分蹬直”的区别与联系。所谓联系就是指二者都要求“蹬”。所谓区别是“伸”与“直”的区别,“蹬伸”就是不一定要求一定要蹬直,而是要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和技术允许范围内尽力去蹬,伸的程度因人而宜,允许“屈蹬”。蹬直则要求一定要蹬直,大小腿夹角要接近180°,忽视了人的区别以及场地、技术的影响。

2、抛开人的因素影响,运用力学原理分析后蹬跑。

(1)充分蹬直的力学原理分析。人体在往前跑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后蹬时地面给人体的反作用力及人体自身摆臂与摆动腿向前摆动所产生的作用力来实现位移速度。

后蹬时地面给人体的反作用力f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对人体的前移产生作用:f1=fsinα;f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使人体在跑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腾空:f2=fcosα。

(2)充分蹬伸时的力学原理分析。后蹬使地面给人体的反作用力f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对人体的前移产生作用:f1=fsinβ;f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使人体在跑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腾空:f2=fcosβ。跑动过程中,当人蹬地的力量f=f时,如果β小于α,则屈蹬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f1=fsinβ大于直蹬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f1=fsinα,也就是说屈蹬时在水平方向上给人体的作用更大。在竖直方向上,f2=fcosβ小于f2=fcosα,但是由于塑胶跑道给人体向上的弹力较大,所以可以弥补屈蹬时重心较低的缺陷。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体康课的教学和运动员的业余训练中很好地运用物理知识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素质,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结合解剖、生理、化学等学科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分析讲解运动技术,促进学生明确并逐步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等诸方面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物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许耀球田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年。

[3]普通物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理论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篇10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概况,认为运动损伤多出现于教学比赛或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中,而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为:扭伤、肌肉和韧带拉伤、挫伤。常见的损伤部位为:踝关节、膝关节、腕指关节。常见的引发运动损伤体育运动项目为:篮球、足球、跳高、跳远。然后文章又在此基础上从场地器材、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组织管理以及准备活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引发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初中体育教学中预防运动损伤出现的措施,即: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体育器材管理维护制度,确保场地器材安全以及重视体育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教学安排科学性三点,希望能够对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运动损伤体育教学初中损伤原因预防措施

运动损伤是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重视安全问题,不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不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问题出现的几率就会大幅提升。而一旦发生运动损伤问题,不但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活动,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可避免的身心伤害。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问题来说,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掌握运动损伤出现的规律,并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确保初中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及预防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概况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出现一方面与运动有关,一方面也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有关。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在开展足球教学时,头部撞伤、肌腱拉伤是常出现的问题;而在投掷类教学中,肩肘部以及腰部肌肉、韧带的拉伤和扭伤则极易出现。另外,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多数学生的所出现的运动损伤属于闭合性的软组织损伤,据分析这与初中学生比较喜欢球类运动有着一定的关系。

除此之外,概括来说,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多以轻度损伤为主,最为常见的几种运动损伤类型分别为扭伤、肌肉和韧带拉伤以及挫伤等几种。运动损伤的部位则常见于踝关节、膝关节以及腕指关节等部位,出现的时间则多数在于教学比赛或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常见的容易导致初中学生运动损伤的体育运动项目则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跳高、跳远等几种中学生较为喜欢或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较为普遍的体育运动项目上。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场地器材原因

场地器材方面的原因,是引发运动损伤问题最为常见的一个原因。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场地不平整、运动器材老化、运动器材的布置不合理或安装不牢固等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引发运动损伤问题,给学生造成身心危害。

(二)自我保护意识差

由于安全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必要的与运动损伤的预防相关的知识,再加上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好胜心较强,且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很容易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争强好胜或是因比赛中的过度紧张等问题,更加忽略运动中自身的安全性问题,以致引发运动损伤。

(三)教学组织管理不严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组织管理工作的不严谨,也是引发运动损伤的常见因素之一。而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不严谨,通常来说,主要表现在运动场地的分配不合理、课堂纪律的要求不严格、组织形式过于散漫、教学进度安排不够科学等几个方面,例如:某些体育任课教师对于课堂纪律的要求过于松散宽泛,甚至时常出现放羊式教学的现象。某些任课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追究教学进度等问题,均是因为教学组织管理不够科学严谨导致的极易引发运动损伤的因素。

(四)准备活动不科学

开展基本的教学活动前所做的准备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肌肉的弹性和关节的活动幅度,让学生由原本的安静状态逐步进入紧张的活动状态之中,从而为进入正式的后续的体育活动做好准备。但是很多任课教师和学生却没有认识到准备活动的作用,认为准备活动是浪费时间,抱着敷衍应付的态度,以致于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剧烈的体育运动时很容易因为身体的肌肉、关节没有活动开,导致协调性变差,引发运动损伤问题。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分析

(一)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问题出现的有效手段。学校和任课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将安全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通过理论教学、广播、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组织纪律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运动损伤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的危害和进行安全预防的必要性,以加强学生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二)建立体育器材管理维护制度,确保场地器材安全

要消除体育场地器材带来的安全隐患,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体育器材管理维护制度,对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定期检修、定时维护,一旦出现老化现象要及时更换,确保场地器材设施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每次开课之前,任课教师还要进一步对所要使用的场地器材进行安全隐患排除检查,尽可能消除所有的有可能引发运动损伤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以确保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

(三)重视体育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教学安排的科学性

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教学安排会对教学计划的设置、教学组织措施的选择、教材教法的安排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并进而由此影响到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任课教师责任意识的贯彻落实和教学安排的科学性。具体来说,要实现这一目的,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将安全教育作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列入教学计划,通过教学计划或者教案将安全教育设置为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其次,重视体育任课教师教学组织管理的严谨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严格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组织管理方式,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保障。体育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科学严谨的教学组织方式大大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可能性。如:合理安排和分配运动场地,避免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相互干扰;设置安全警示或信号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等等。

再次,重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组织相应的准备活动,并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准备活动,为教学活动的后续开展做好准备。

最后,确保教材教法的科学性。体育任课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安排,以确保教材教法的科学性。例如:在安排教学顺序时,对灵活性、协调性以及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应尽可能的放在教学的活动前半部分,而且注意在一节课内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时,应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来有意识的让学生全身各方面的素质得到锻炼和发展,而应尽可能的避免局部负担过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昕.江西省普通高校足球运动中损伤的因素分析及预防[J].新余高专学报.2008(03).

[2]安振中.对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3]向建军.在体育活动中如何预防学生的运动损伤[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