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知识全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1:56

生物知识全解篇1

【关键词】全息教学;初中物理;运用

一、全息教学理论与物理教材处理

现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根据全息教学理论来严格地审视现行的物理教材,教材中安排的知识与例题和现在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从中国的整体情况来看,各个地区之间,不论从人口素质、经济发展,还是从师资配备、学生来源等方面来看,都有很大的差距。那么一本物理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覆盖这些差距很大的地域和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物理教师怎样去使用教材,怎样充分地发掘现行的物理教材中所蕴含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使现行的物理教材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能来提高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这是初中物理教师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根据物理教学的思想来看,问题是物理的核心,然而现行的物理教材在编排上也是按照先提出问题,然后再去进行解决问题,得出理论,再安排例题和习题来对理论进行运用的模式进行编排的,一个章节是这样,一本书也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如此多的章节都按这样的模式去编排呢?

这正是符合了全息教学理论中所提出的发展重演的问题。因此,现行的物理教材在编排上大体上就是在简明地演示着人类探索、认识和发展物理的历史。再从初中物理教材的整体安排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物理知识点的选择还是知识的编排,都与全息教学的观点不谋而合,其发展重演的特点非常明显。由于物理教材的编排,是在重演着物理知识发展的历史,那么初中物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去全面领会到教材的编写的意图,要根据全息教学理论的要求去引导学生们简明、高速地去认识人类探索物理的过程。

二、全息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1.运用全息理论,对初中物理教学课型进行合理选择与搭配

新课改以后,物理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讲授内容方面转变到物理的过程方面,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全息教学理论,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对课型合理地选择与搭配,带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物理知识进行重演在现,激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例如:在讲静电屏蔽时,首先带领学生对静电屏蔽进行了实验,并得到了正确的结果。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用电吹风吹头时,电吹风其对电视信号有影响,那么是不是静电屏蔽不完全成立?”于是带领学生们又做了如下实验:将一个手机放在一个密闭的纸盒内,用另一部手机呼叫,学生们听到了响声。再让同学思考,如果将手机放在前面做过实验的金属笼内,是否能听到铃声?多数学生根据静电屏蔽原理猜测肯定不能。然而将手机放进铁笼后,仍能听到铃声。学生们都感到疑惑,难道静电平衡理论有误?针对这种现象让大家思考了“静电”二字,然后向学生们解释手机信号是一种电磁波而不是静电,其属一种交变的电磁场,遇到金属网时,金属网会感应出同频率的电磁波,只是强度变小,因此在仍能听到笼中手机铃声,也解释了,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吹风机对电视信号有影响。这样通过对物理知识重演再现与对比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运用全息理论,根据物理教材和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物理教学时,物理教材中的安排的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如果各个知识点都按照相同的教学方法去讲解,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学生会掌握的相对熟练,而对于相对较难的知识点,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其似懂非懂,这样就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这样物理教师在运用全息理论时,不要一味的按照一个教学方法进行讲解要注意对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知识点。另外,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同,有些学生可能掌握的好一些,有些学生掌握的差一些,因此物理教师要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方式,既要照顾那些掌握知识差的同学,也要让掌握较好的同学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向同学讲解“测量”的知识点时,对与学生来说这个相对知识点相对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因此教师在运用全息教学论时,可以先向学生对所要内容的主旨,主要思路进行讲解,然后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仔细讲解,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会很容易对测量知识进行掌握。而在向学生讲解“光学规律”时,学生对其中的规律和容易混淆,如果物理教师还按照讲解“测量”方法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就很难掌握。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既要向学生进行理论讲解,也要带领学生对个规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学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点能够更好地掌握。

3.运用全息理论,根据知识内容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非常重要,有的评价方式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知识的兴趣,而有的评价方式可能使学生受到打击,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全息理论,并且根据知识内容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回答对了要给与肯定的评价,而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要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去评价,用全息理论去告诉他,其在探讨知识的过程中,没有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让其用正确的方式再去进行探讨,这样既让学生知道了自己了不足,也对学生进行了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就会乐意去学习,从而大大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全息教学论是一门用全息理论来研究教学系统本身固有的全息规律的新学科,它将会开拓出教学理论研究的一片新天地。而全息教学论在初中物理科学中的应用,将会使教师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完善物理教师对物理教学的认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候成亚.《全息论及其方法论意义》,《天府新论》2003年第1期

[2]陈传康.全息学与全息地学.科学技术与异证法.1993.(5):13一1

生物知识全解篇2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策略;教学对策;分析;探索

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在教育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重视学生的价值观点与情绪态度、学习过程与教学方法、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三个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因此,要求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应对考试,而是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应该客观及时地适应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重视教学实践与学习过程,并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器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涉及很多物理量的变化,像概念、公式、形式等,如果学生对物理知识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思维方式会扭曲,很容易将书上本的知识与生活常识混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器材。例如,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动态地教学,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知识,加深记忆,像对直线运动、抛物线运动、曲线运动、动点与质点运动等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一个教师分两节课给a和B两个班级讲关于物体的加速运动。首先给a班级讲课,不运用任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在讲台上对知识进行拆分、剖析,在传授给学生的内容比较枯燥,一节课下来有35%~45%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出现走神、打瞌睡、乱讲话等现象。其次,给B班级讲课,运用多媒体形象、动态地对知识进行分解,利用图片动态地演示知识点,学生都对学习很感兴趣,学习氛围比较强烈,很少有走神的学生。课后,教师对a和B班级学生进行测试学生对这小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结果a班平均分75分,B班平均分95分。结果很明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物理知识。

二、充分利用物理实验让物理概念形象化

学生在学习密度、速度、磁感应、电阻等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时,需要通过教学实验对抽象的物理概念进行形象化的模拟。以学习“磁感应”为例,使学生理性地理解知识点。如果还采用讲授直线、曲线运动的授课方法,学生很难理解磁感应,因为磁场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必须利用物理模型转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接受。

我们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传统的授课形式转移到教学实验中,在实验室摆放磁铁、铁屑等工具,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实验,对实验的准备、操作过程、数据分析、结果讨论进行总结分析,通过视觉、触觉的认知理解物理概念,加深理解。教师要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总之,高中的学习是比较紧张的,学生时间较少,那么如何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呢?特别是学习物理比较抽象的知识,就要做到使学生对物理感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加强物理理论与教学实验相结合,全面地掌握物理知识。也要求教师改变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文松.浅谈高中物理的复习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05).

生物知识全解篇3

一、生物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其作用意义

生物核心概念,也被称为重要概念或者关键性概念,是生物学科中的一些重要的定义、原理、结论等知识的统称。虽然核心概念看似一种广泛性定义,但是其内涵却非常复杂和丰富,很多核心概念都是囊括了很多生物知识。例如“光合作用”就是核心概念,其详细地解释了植物的能效转化关系,体现了核心概念的作用。学生通过核心概念的学习,可以掌握一套较好的学习生物的方法,可以加深对生物学现象和理论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之间的关联,进而提高生物学习水平。

二、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现状

1.核心概念教学手段过于单调

核心概念与一般概念有很大不同,其讲解方式也有所区别,这就要求教师要区分核心概念与一般概念的关系。但是,在很多初中生物教学中,对于核心概念的教学却过于单调和粗糙,尤其在教学手段方面欠缺较大。有的教师比较忽略核心概念的讲解,只是粗糙地将概念简要剖析,之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并没有传授给学生理解核心概念的方法,也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将核心概念与一般知识相结合,从而造成学生概念虽然记得牢,但是对核心概念的应用以及知识结构的延伸完全没有掌握,进而忽略了核心概念教学的作用,无法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

2.核心概念教学延伸度和实效性不够

随着生物教学体制的改革,对于核心概念的教学也进行了革新。传统的核心概念体系,虽然看似比较枯燥,但是其内涵非常丰富,概况知识也非常全面,教师经常通过相关的背诵、测试等方法来巩固学生的核心概念知识,虽然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比较牢固,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却比较守旧;而对于新改革的核心概念体系,其沿用了过去很多有用的核心概念,又加入一些新的核心概念,使得知识体系更为全面,学生了解的内容也较多,其教学方式也比较符合学生的需求,但是这种新的核心概念体系却缺乏一些知识延伸方面的教学,还缺少一些实效性的理解教学,使得学生生物学习水平提升较慢。

三、提升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1.丰富核心概念教学内涵,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提升

核心概念教学是学生生物学习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的主要手段。教师应该重视核心概念的讲解,即要将每一个核心概念进行充分、透彻的剖析和解释,从而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的真正内涵,教会学生利用核心概念来联系其他知识,从而懂得利用核心概念来解决问题,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稳定的生物知识结构,使得核心概念成为生物知识相互关联的纽带,将死记硬背性的学习变为灵活理解性的学习,从而保证学生既掌握更多的核心概念,又提高了思维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获得提升。

2.整合新旧核心概念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生物核心概念的改革是推陈出新,更是为以后的改革提供证据和经验。对于传统的核心概念,我们不能全部摒弃,应该抽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核心概念,进而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得到稳固和提升;而对于新改革的核心概念,教师也不能完全地尊崇,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核心概念与学生水平相结合,利用核心概念来带动学生的生物知识形成构架,以及促进学生将其与其他生物知识进行延伸和融合。通过核心概念教学,使学生不断地提升对核心概念的掌握水平和理解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核心概念教学,只有通过核心概念教学,才能带领学生进入真正的生物学领域,才能让学生将复杂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形成稳定的生物学知识架构。学生的能力是与核心概念教学分不开的,而实施核心概念教学,更是有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启发和发展,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生物核心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必须掌握的知识,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概念,才能真正实现生物学习水平提升,促进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生物知识全解篇4

1.拥有共同区间

数学与物理有一部分是完全重合的.同时,数学与物理也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逻辑的严密性和结果的唯一性.数学与物理的逻辑性都十分严密,每个步骤都必须环环相扣,有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使结果不正确.而且数学与物理的习题结果永远都是唯一的,不论以什么解题方法来解答习题,最终结果都是一个固定值不会改变.所以,有一部分数学知识就可以运用到物理习题的解答中去.

2.数学学科更趋向于解决问题

与物理学科相比,数学学科更趋向于解答问题从而得出结果.而物理学科注重的要点更偏向与实验的过程.所以,在解答物理习题的过程中,为了更准确明了地解决问题,是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进行解答的.例如:如图所示,若电源的电压一直保持不变,当开关3与“相连时,电流表、与、的示「a-o—0-|数比是3:5,当开关S与6连接时,电流表、与、的示数比拓是2:3,求氏与民的电阻比.1|——这道题的解法应为:假设尽与足的电流分别是/,与a,根据题意可得出1八+/2=3/5;根据定律可算出///2=3/2;由于圮与尽是并联,因此能够得出尽/&=3/2;分析当前开关S与b连接时,圮与构的电流分别是与/3,那么就可以的到a_//3=2/1,又由于尽与是并联,所以能够得出巧/民=2/1,由此,可以推算出=3/4.所以,这道题的最终答案就是3/4..

二、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初中物理解题中

1.正确引导学生

初中的学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物理,直到升人初中以后才开设了物理这门学科,所以初中生对物理学科是完全陌生的.而数学学科是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的学科,所以对数学学科和数学知识学生都是比较熟悉的.学生刚一接触新学科的时候都会感到很难,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教导学生解答物理习题时,可以将学生熟悉的数学知识融人到陌生的物理习题的解答方法中,这样既能降低物理习题的难度,也能使学生对物理习题不再陌生.

2.处理好学科间的交叉

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是存在重合的一部分,但又不是完全的重合,有一部分数学知识是无法应用到物理解题方法中的.因此,教师要帮学生归纳总结出能够应用在物理习题中的数学知识,和不能在物理习题中的运用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不至于在解答物理习题的解答过程中完全依赖于数学知识.教师应该处理好学科之间的交叉部分,把跟物理习题没有交集的数学知识剔除出去,减少学生在解答物理问题中的弯路.

3.注重物理实驗教学

生物知识全解篇5

【关键词】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策略研究

在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当中,复习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这对学生们能否取得好的高考成绩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复习课上,有的学生往往无法对其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在分析高中生物复习课的特点的基础上,浅谈基于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有哪些策略?

一、高中生物复习课的特点

复习课是对已学知识的再现,是巩固和提高已学知识并运用知识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堂模式。高中生物复习课程有下面几种特点。

1.重复性极强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学完之后,要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复习。其时间紧,任务重。而复习课就是对学生们已学学知识的巩固,具有极强的重复性。

2.内容全面性

对于一节课一节课的教学来说,复习课具有内容全面性的特点。在复习课上,不仅仅要求学生运用一个章节一个模块的内容,而是要把整个学科的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和知识体系。

3.注重灵活应用知识

所谓生物复习课,不仅仅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更应该注重在复习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解题。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总结虽然很重要,但是最终的真正目的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4.及时反馈漏洞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做一些小试题来进行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学生在哪个章节哪个内容存在问题,及时地清楚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高中生物复习策略

据分析,最近高考生物的命题的主导思想从理论知识逐渐的转变为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所以在高考这个大环境的压力下,学生的任务不只是掌握基础知识,而是如何灵活应用书面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进行生物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有哪些策略?

1.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复习课就是对学生们已学到知识的巩固,其目的在于深化和完善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们的应用能力。但是在复习课上,通常学生们都存在懒散、随意的问题,不如学习新课兴趣那么强烈。复习不光是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后学生就能掌握的,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在复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协作学习,互相探讨来积极地参与到复习当中。在探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和深层次进行思考问题。

2.抓住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对于高三的学生,他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加上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待,往往会感到十分疲惫。再加上复习的重复性极强,因此,教师就该有效的进行课堂创新,注意要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改善学生们懒散的态度,将旧知识来进行新的总结,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把所有的知识都进行集体复习。教师应抓住学生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复习。对于全部都掌握良好的非重点知识可以简单的进行复习,对于在高考中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系统的复习,并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确重点之处,有重点,有计划的进行复习。在此过程中逐步的形成一套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已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

3.应用历年高考题,提高分析能力

在高中生物的复习课堂上,能够进行问题解决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解决问题需要学生自身对题目的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在深思熟虑后作出正确的解答。而历年的高考题能够考察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用历年高考题进行教学不仅能抓住考试重点,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比如在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部分内容时,会出现实验设计类题型、曲线图题型、表格类题型、综合计算等。既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又可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生物知识全解篇6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新方法

高中物理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其中,必修部分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与发展潜能,为以后的发展和选择打好基础。选修部分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了解物理科学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从思想观念方法等层面上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参与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活动,学习与技术直接相关的物理知识,了解物理与技术的互动关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经历物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性思维过程,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

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情况下发现并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跟上时代的步伐,随时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模式——系统教学法。

根据加涅的学习阶段理论,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也是信息的摄取、加工、贮存和反馈的过程,即知识的知觉选择、理解领会、记忆贮存和作业反馈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为这一过程,特别是内部加工过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为此,我们把课堂教学设计为四个阶段:

一、自学探究——知觉选择阶段

每上一节课,教师事先拟发自学提纲,提供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接着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学生自学教材、观看演示、动手做实验、展开讨论等。教师巡视指导,启发质疑,收集学生中的各种问题。

这一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地运用视听知觉进行感知,定向地摄取知识,获得感性认识,但对教材的意义尚未真正理解。

二、重点讲解——理解领会阶段

针对学生自学探究的情况,教师进行重点讲解,澄清模糊观念,解答疑难问题,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联精讲,纵向串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横向串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清易错易混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一阶段是在知觉选择的基础上领会和理解教材。领会,是明白、知晓知识的意义及结构、规律,在领会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新知,并把新知纳入旧的认知结构中。理解,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在理解的过程中,将个别事物、个别现象类化、概括为普遍的原理;或者将一般原理具体化,用一般规律解释个别事物或个别现象。理解领会是知识获得的重要环节。

三、整理吸收——记忆贮存阶段

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出要掌握的几个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指出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接着,创造安静环境,让学生默记本节所学知识。

经过理解领会,知识就进入了记忆阶段,通过记忆,保持知识,习得知识,实现学习知识的期望。为了保持知识,就必须根据遗忘规律,指导学生同遗忘作斗争。

四、练习巩固——作业反馈阶段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出各种类型的有一定梯度的典型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教师予以必要的矫正和辅导。

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要经过练习作业才能巩固,它是检查学习结果以及提高、充实、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巩固知识的途径,一般是通过练习形式去强化知识,同时根据练习作业的水平,了解知识学习的结果,为教师和学生本人提供学习反馈。

生物知识全解篇7

【关键词】知识拓展;药理学教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

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多,不仅涉及神经、心血管、呼吸、血液、消化、内分泌等多个系统,还涉及化学治疗药物等方面的知识,药物名称多,内容易混淆又难理解。因此,知识拓展的使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就成为主要问题[1]。药理学每章节中都有众所周至的代表性药物,每个药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来源,那么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作为知识拓展引入众所周知的内容,不仅能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更能密切联系临床专业知识以及引出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问题,对于学生掌握复杂的药物知识、培养学生的医德医风和社会责任感,都是很有必要的。

1.知识拓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习理解理论知识。

“兴趣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学习兴趣是学生活动的内在驱动之一,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稳定学生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热情和强烈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讲解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我们引入著名的相声演员马季就是死于心脏骤停;著名的女歌星邓丽君死于支气管哮喘发作。在讲解氨基苷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时,我们引入2005年的春晚的千手观音的聋哑人,21人中有18人都是药物导致的耳聋。在我国近2000万听力障碍的残疾人中,约有一半是不合理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的。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理论知识。

2.知识拓展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药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且发展迅速的医学基础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课程和专业医学课程的重要纽带。由于其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且复杂,加之新药物、新理论不断推陈出新,而且在开设药理学课程时,学生尚未接触临床专业知识,对疾病缺乏客观的认识。而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内容琐碎、枯燥、难以理解掌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比较被动,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不足。因此,将案例分析、处方分析应用于药理学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互动性及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使药理学真正成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2]。例如在讲解解热镇痛抗炎药物时可以以我们感冒时的症状为例,在讲解抗病毒药物时我们可以提出引人深思的案例如SaRS防治等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意义。

3.以知识拓展引出社会安全问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3.1药物的给药途径和人身安全问题

在讲授药代谢动力学的给药途径时,首先让学生们知道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是口服,而其他的给药途径注射、舌下含化、直肠给药、吸入给药等也会用到。在讲吸入给药时,我们可以举例全身麻醉时可以吸入给药。而一些不法分子就采用这种给药方法实施犯罪行为。让学生们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提高人身安全防范意识。

3.2药物的排泄途径和交通安全问题

在讲授药物的排泄途径时,首要让学生们知道最主要的排泄途径是肾脏,而其它排泄途径如肺、胆汁、乳腺、粪便、汗腺等也可以排泄。在讲解肺部对药物的排泄时,我们可以举例大家目前比较关注的酒精测试仪。酒精测试仪就是测试驾驶员用力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来判断驾驶员是否为酒驾或醉驾,进而引出近期发生较多的酒驾撞人事件或连环撞事件,以及国家公安部近期出台的酒驾管理规定和处理方案,让学生们认识到酒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

3.3平喘药克伦特罗(氨哮素)和食品安全问题

在讲授平喘药克伦特罗时,我们可以延伸此药对代谢的影响,引出食品安全问题。盐酸克伦特罗是β2受体激动药,不仅对于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临床可用于支气管哮喘,而且会影响三大物质代谢。它加快机体代谢,使蛋白质合成增加、糖和脂肪分解增加,因此把克伦特罗添作为饲料添加剂给猪食用,可以提高猪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故命名为‘瘦肉精’。但瘦肉精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剂量是人用药剂量的10倍以上,才能达到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所以吃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就会出现恶心、头晕、手颤、四肢无力等中毒症状,特别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严重者可致死。长期食用可能导致染色体基变,诱发恶性肿瘤。因此我国《药品管理法》及其相关规章明确指出不得非法生产盐酸克伦特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此种药物出售给非医疗机构和个人。让学生们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当今社会,为了赢取暴利不惜违法添加瘦肉精的商贩并不少见:2009年2月19日,广州有46人因食用猪内脏而导致瘦肉精中毒;2011年3月15日“瘦肉精”事件曝光至23日18时,河南省共排查50头以上养殖规模的养殖场近6万个,确认“瘦肉精”呈阳性的生猪126头,涉及60多个养殖场。诸如此类的还有三鹿牛奶的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的红心鸭蛋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金华火腿的敌敌畏事件,塑化剂事件,火锅福尔马林事件等等,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政府执法管理部门一直加大监管力度,但此类事件还是不断出现,所以政府监管部门还是需要尽快健全食品安全立法体系、执法体系、监管体系、检测体系等,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而作为医学生则需要提高自己在药品食品安全方面的认知水平和假冒劣质药品食品的辨别能力,并积极参与这些药品食品安全问题的协管。

总之,药理学理论知识庞杂,涉及学科领域较广,为了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把拓展知识、学生学习兴趣和药物特点相结合,同时要适当加强学生的学习技巧,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学生毕业后既很快胜任本专业工作,适应能力较强,又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也比较突出[3]。

[参考文献]

[1]韩博,贺俊茹.浅谈知识拓展对药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商界,2010,7(202)298

生物知识全解篇8

2021新学期高三物理教师的教学计划

本计划制定的目的:

(1)培养学生对中学物理基础知识(基本物理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的了解、理解、掌握及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形成物理概念、探寻物理规律的能力。

(3)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教学进度:

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的几点措施

1、处理好课时较少与内容较多的矛盾

(1)优化教学过程

(2)优化教学方法

(3)合理安排时间,计划安排时间

(4)不减进度,把握难度

2、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应使理科必修的内容,达到过去高考第一轮复习的水平。

(1)应重视对高考大纲所要求的有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深化

(2)认识基本概念,对联系紧密、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正确区分

(3)对基本规律,明确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力争解决高考物理所涉及到的常见问题

3、为适应近几年高考改革的趋势和命题特点及理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基础,提高能力

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的物理思想。

能力(理科综合考试目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命题指导思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联系实际,扩大学生视野

切实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拓展物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习题教学要更多地联系实际。

(3)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的六大功能: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突破重点难点,理解物理概念;形成物理图象,认识物理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探索精神;培养观察能力,掌握实验技能;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科学方法。

(4)适当做一些信息题(提高审题能力和建模能力)

2021新学期高三物理教师的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高中前两年已经基本完成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高三年级将进入全面的总复习阶段,为了配合高三的总复习,学校统一订购了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浙江专用《志鸿优化系列丛书物理优化设计》作为高三复习教材,该书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为指导,以《20xx年云南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编写,作为本学年参考用,本学期拟定完成本书的第一至第十三章的第一轮复习。

(二)学情分析:

1、课堂情况:由于是高三年级,即将面临着高考的选拔考试,大多数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求知欲望比较强烈。所以课堂纪律比较好,都比较认真地听课,自觉地与老师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2、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大多数的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各章各节的知识点尚处于分立状态,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识解决相应的基本问题,所以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待地提高。

3、解题技能:利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综合问题的能力很差,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

加强和利用知识点的复习,尽快帮助学生把各章分立的知识点建立成为网状的状态,掌握物理思想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具体地说:

1、知识方面,应达到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即看到一个题目以后,题中包含了哪些知识点要一清二楚,不能模模糊糊,并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要清楚,

2、技能方面,主要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到常规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3、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在物理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方法与措施

1、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基本点出发,根据各层次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满腔热情地使每一位学生在高三阶段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生物知识全解篇9

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物理

初中学生日常生活所接触的物理世界丰富多彩,他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大量物理现象都可以成为学习感性知识的来源。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让学生把生活体验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教师应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只要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可从生活中学到许多知识。如老师用幻灯机投影教材时,让学生观察幻灯机投影出来的像和放上去投影的资料有什么不同,也可以让学生亲自使用幻灯机投影教材,这就为学生以后学习凸透镜成像的知识打下了良好基础。再如,自行车是同学们的重要交通工具,同学们对它非常了解,它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都是用什么方法增大和减小的?同学们都有这方面的亲身体验,对学习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帮助甚大。

2.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引入新课

“物理来自于生活”,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物理事件更贴近学生,应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新课更能使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创新意识。所以,用身边的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新课,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容易。如对“力”的认识,我们可以用木块、小球、弹簧等“模型”类的物品间的相互作用引入“力”的概念,也可以用马拉车、脚踢球、人坐沙发等学生日常熟悉的事例引入“力”的概念。显然,后者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走向物理,因此更加符合新的课程理念。

3.巧用生活常识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授课时既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如判断一些日常用品:起子、羊角锤、老虎钳、指甲剪、筷子、镊子、钓鱼竿等是费力杠杆还是省力杠杆,如果只用教材介绍的方法——费距离则省力、省距离则费力,对于初二的学生要记忆区分这些方法已很复杂,再加上利用这种方法去判断就更复杂。

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用生活常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问学生起子、羊角锤、老虎钳、指甲剪是干什么用的?不用行不行?问题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需要省力的时候用的(起到省力作用)是省力杠杆,不需要省力的时候用的(其他原因)是费力杠杆。

4.联系生活,重视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

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在探索物理规律时,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对“浮力”的学习过程中,一种做法是: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实施具体探究过程:(1)观察鸡蛋在清水里和盐水里的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2)猜想与假设,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3)制订计划与搜集证据,把一只鸡蛋轻轻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逐渐往清水里加盐,用筷子搅拌使盐溶解,比较鸡蛋沉浮现象。(4)小组分析与论证,得出解释或结论。(5)反思评估。(6)报告交流与合作。从而在学生通过身边的物理现象,获得物理知识和规律的过程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结果的形成过程及采用方法。

二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社会生活问题

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了物理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1.引导学生用物理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自觉地应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物理知识生活化,从而提升学生物理素养。如现实中生活安全用电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学生学了“安全用电”后,可以动手写一份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单,宣传人们日常生活要安全用电、电器安装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购买电器要看3C认证,把宣传单分发给邻居和亲朋好友,学生不仅获得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拓展,最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功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课堂上的知识能走进千家万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些是完全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的。如学生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更换风扇调速器、更换保险丝等。在学习了作用力与相互作用力后,让学生解释“拔河比赛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改变哪些因素”可以增大拔河比赛获胜机会的问题。在生活中怎样选用家庭中的燃具,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大气污染等。

3.开展具有物理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材中要求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其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寻,也可以是科技制作,具体形式要结合教学进度和当地实际。如学完电功、电功率以后,教师布置学生回家练习读电能表,并计算某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也可以通过用电器的銘牌计算该用电器一个月的开支。显然,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从生活走进物理,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学生不再认为学习物理是枯燥无味的,真正形成教师利用教材教会学生学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产生深远的影响。

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教学,有利于物理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内心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愿望,把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应用于社会。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学物理、用物理,体会物理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物理知识。

生物知识全解篇10

关键词:情境;科学思维;问题解决;核心素养

山西省初中学业考试命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及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为宗旨,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山西省教育厅“考改促课改、课改推考改”的思路及“一核·六维·四手段”的命题理论架构为指导,以关键物理能力为要点,以实际行动推进试题由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转变。笔者以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题为例,略谈试题评价取向对学科教学的启示。

一、山西中考物理试题的基本取向

1.试题立意高远,落实立德树人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延续十余年考改精神,坚持正面价值导向,寓育人于情境、评价之中。首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严格执行党中央、教育部等相关文件精神,注重渗透“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责任担当”等内容。如将地质公园研学,安全行车教育、嫦娥五号、高铁、“祝融号”火星车等作为试题情境,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其次,严格按照课标命题,充分发挥了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如以劳动植树、五四青年节歌咏比赛、中华文化日晷、二十四节气、项目学习监测空气质量、自制潜水艇模型等为情境,让学生感受物理、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感受中国古老灿烂的古代文化和卓越创新的现代科技。将课程标准所蕴含的全科、全程、全面育人的思想落到实处。2.试题情境新颖,抽象物理本质山西中考物理试题一贯注重情境创设,情境化试题占比为100%。情境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多样性、时代性、真实性特点,便于学生抽象物理本质。第一,情境素材丰富,蕴含多元文化。试题涉及社会热点、科技前沿、传统文化、日常生活、劳动、安全、体育、环保、创新等方面,如植树造林、粗盐与胡椒粉、饮水机多档位加热等。第二,试题信息完善,真实可靠。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有效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论证、创新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以生活中电热饮水机为背景,设计了方便人们生活需求的“高温”“低温”两档,原理简单、表述清晰,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电功、电功率和电热效率等知识的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试题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情境呈现清晰、典型而有价值,提供了答题所需的多种信息,对学生解读材料的思维品质要求较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通过呈现实验数据和图象,考查“探究水和盐水凝固点不同”的实验方法及探究能力。3.试题稳中有变,体现思维创新“稳”主要体现在重点知识压强、电功率、欧姆定律、凸透镜成像等核心知识仍占据主要地位,声、光、热、电、力知识板块的分布稳定,题型的设置和分值也不变。这样的试题学生颇感顺手,有利于学生临场发挥。“变”主要体现在对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的考查。如第39题第3小问,从材料中提出问题并作答,这样的设问形式具有开放性,考查了学生阅读、提取、提出、表达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引导教育教学的方向以及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变”还体现在阅读量的减少,表达量和开放性的增加。从卷面来看,文字精练,表达直观、清晰,有利于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增加试题的开放性,要求学生从选材、表达步骤、结论等方面解答。如33题,电路连接全开放,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35题,检验物体的导电性,赋予学生多种思维可能;37题,借助两张照片中物体相对运动的信息,考查学生分析判断、概括抽象能力;40题,说出超载的一个危害并解释,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解答,考查其对物理知识的分析、类比、表达能力;43题,通过计算,对电路进行设计,且设计方案不唯一,考查了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2021年的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采用了分层赋分、按等级呈现的评价方式,凸显了科学评价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理念。

二、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1.依据课标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的具体化目标,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需要把育人放在教学实践中推进。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要通过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教学活动课程化,将理论知识、情境分析、实践探究等与生活体验有机统一,从而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整合为能够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卷中,多数试题注重课程标准中最基础、最核心内容的考查,力图体现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科学探究、社会科技热点、解决实际问题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与要求;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有利于维护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和均衡发展。分析历年来山西中考物理试卷,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有:审题不清、找不到关键词、运用物理知识不准确、解决方案针对性不强、专业术语书写错误等。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在掌握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以课标为基准,深入研究并落实山西省中考命题理念。教学中回归教材,让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教学资源,特别要让学生亲历学习活动以及身边的生活现象,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切忌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练习中增加难题、偏题以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课本上的插图、场景,帮助学生建构物理概念,利用课后习题强化对规律的理解,利用课后小实验、小制作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达到还原概念规律的建构过程、知识的结构化和技能迁移的目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可以渗透到试题情境中,对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2.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接材料的解读、分析和设问指向一般而言,试题情境包括材料呈现和设问要求两部分。读懂材料是解题的基础,关键在于理清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素养立意的试题,既可以使用学生陌生的新情境,又可以使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日常的学习情境。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借助真实的任务情境,通过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物理科学素养。选取实际生活中的新情境及最新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减少了一定量的题干文字输出,减少了阅读量,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知识的了解、认识到建模、创新、应用等能力的考查。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自主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情境化试题的设计可引导教学方式的改进,将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入到教学中,促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沟通了物理教学与“科技、生活、社会和环境”的联系,有利于促进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处理信息、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及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实施,最终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多年的物理试卷分析显示,学生书写不够规范条理,阅读理解、文字表达能力不够完善。因此,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中,可引导学生分析设问的基本要素,通过问题分析找到材料、知识、问题、生活之间的内在逻辑,进一步生成试题答案。加强阅读和物理语言运用的训练、拓宽视野,多读书,尤其是多读教材,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要使学生养成书写格式规范的解题习惯,教师在解答例题时书写格式必须要规范;要让学生在做简答题时,写出公式或原理,做到有理有据,思路清晰,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强化学生“写”的条理性和完整性,以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熟读教材、阅读科学方面的课外书籍,用好教材中的文字练习题、例题来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可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取典型或模拟真实情境,从情境中提炼知识并挖掘事物的本质,使之能找准研究对象、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通过情境与知识的相互转化、学会去情境化等简化、建模的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3.重视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解构、重组、建立网络化的结构知识是载体,素养是目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正确理解和掌握,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前提,也是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山西中考物理试卷对《课程标准》中物理能力的考查情况如下:试卷对理解能力的考查占比53.75%,对应用能力的考查占比35.00%,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占比11.25%。试题坚持素养立意,深入“模型建构类”“结构不良类”“问题解决类”试题的考查,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尊重了学生个性认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并用准确语言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显示,学生在解答42题的过程中,数字运算能力薄弱,解题格式不够规范。41题的作图解答随意性强,不够严谨准确。在解35、40题时,研究对象不确定、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十分薄弱。这样的试题要求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和再现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知识的结构化构建,形成深度学习机制,把知识内化提升形成观点,进而形成物理观念。备课中不仅备双基,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还要强化广义备课,备科学方法,让科学方法显现化,用方法促进知识结构化,提升学习力。在复习课中,不能只给学生简单罗列知识点,而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的内在逻辑,为学生提供梳理知识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宏观整合和微观剖析活化必备知识,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教学、单元或总复习阶段,教师可以抛出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并让学生在迁移和比较物理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当学生遇到不容易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逐渐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同时教师还应当在物理教学中融入适当的人文关怀,和学生一起聚焦科技前沿知识,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关注民生问题,感受社会责任,让物理教学变得更有温度。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