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优秀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2:14

环境设计优秀案例篇1

关键词:植物景观;风景园林;现状;建议;秀丽春江小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1-0009-03

1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和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特别是居住小区的植物景观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1]。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居住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城集团长期专注地产业,注重居住小区景观品质的营造,秀丽春江是其在浙江丽水市投资新建的第一个居住小区项目。以绿城秀丽春江小区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实地调研、分析,以期得出的结论对今后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研究区概况

2.1丽水市自然地理概况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东南接温州市,西南毗邻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西北、北部、东北分别与衢州、金华、台州接壤,位于东经118°40′~120°26′,北纬27°26′~28°57′之间。丽水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0.79%,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其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部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2.2丽水市气候条件概况

丽水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无霜期长,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7.9℃,1月、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6.6℃、28.3℃,极端最低温-10.7℃,极端最高温43.2℃。年无霜期约220d,≥10℃年积温约5700℃,年均降雨量1570mm,年日照时数1676h,盛行东北偏东风。

3秀丽春江小区景观环境及分析

3.1秀丽春江小区概况

绿城秀丽春江小区(图1)位于丽水市主城区西南,西望万象山,南临处州府遗址及瓯江。小区由中山街、大猷街和括苍路划分成4个区域,自西向东又分为6个版块,分别为岩泉园、左渠园、括苍园、钟秀园、南明园和望京园,总用地面积约19hm2,总建筑面积约41.67hm2。小区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齐全,交通畅达便捷,景观视线良好。小区内包含高层住宅区、法式合院区、幼儿园等[2]。

3.2秀丽春江小区景观特点

秀丽春江小区整体规划整齐大气,中心花园景观融入法式古典园林的风格,平面构图上采用轴线对称的手法,主轴线从中心建筑物开始延伸,以该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其他景观元素。法式园林小品也颇为新颖,圆形的白色花台、穹顶铁艺凉亭、规则式小水池等都兼具设计感和实用性。中心区域的泳池在平面与铺装样式上充分展现了法式园林的图案美,为小区居民提供了健身、交往的良好场所,同时也起到增添视觉美感、调节小区环境的作用。以泳池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中心花园,具有高低错落的层次之美。

3.3秀丽春江小区植物景观特色

秀丽春江小区植物景观设计十分考究。中心花园处植物景观沿景观轴线对称配植,形成从中央向两侧由疏到密的过渡,中央植物景观突出高大的形体美,两侧植物景观以群落组团感取胜。小区植物应用形式多样,乔木与灌木组合、树木与花池搭配、富于韵律的绿篱、突出焦点的孤植、强化轴线的对植、自然生态的花境等营造了优美生动的视觉效果。建筑、小品、设施与植物景观和谐相融,纳凉、避雨、遮挡、防护等实用功能,更体现了植物景观的实际功用[3]。

4秀丽春江小区植物景观案例分析

4.1秀丽春江小区植物景观秀案例分析

园林植物具有优化生态环境,美化景观效果的作用。根据丽水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绿城秀丽春江小区精选本地优势树种及有较强环境改善能力的树种,运用这些植物营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传统的园林造景手法与简洁大气的植物配置,使居民享受到园林生态之美。丰富的植物种类相互配置营造出美丽的季相景观,春花、夏荫、秋果、冬枝,四时各异的景观,自然和谐的搭配,宛若天成。居民在小区中能真切感受到自然之美,远离城市喧嚣,仿佛身临其境。

4.1.1案例一:植物景观与环境相协调,空间开阔疏朗

该景观位于秀丽春江小区(南明园)入口处(图2),与中心花园一同位于小区中心轴线上。中心绿地疏朗开阔,自然成为整个小区视线的焦点。植物景观平面轮廓线流畅、协调。喷泉花台居于正中,两边是丛植的植物景观,至上而下分别是大香樟、桂花、山茶、红花^木、龟甲冬青和百慕大草坪。精致的雕塑风格花台结合整齐的大草坪,彰显出法式风情。对植的大香樟与住宅建筑遥相呼应,空间上显得自然协调。为了在楼宇间留出开阔的构图空间,草坪四周植物景观多运用组团式种植,于疏密对比之间极大地展现了空间变化。

4.1.2案例二:植物景观过道曲径通幽,画面富有蕴意

该景观位于秀丽春江小区(括苍园)东面的住宅建筑群之间(图3),起着衔接中心绿地与宅旁绿地的过度作用。植物景观设计除配合道路完成引导、连接的功能外,强化了艺术性的塑造。该处运用植物组团形成数个“植物岛”,每个“岛屿”体量与质感上既统一也存差异,相互间有一定的遮挡和避让关系,在藏与露中让人不能一望而尽,就在这意犹未尽中品味中国园林蕴藏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儒雅诗意。

4.1.3案例三:植物景观既实用又简洁,安全兼顾美观

该景观位于秀丽春江小区(南明园)两幢住宅建筑之间(图4),是中心花园绿地向宅旁绿地的延伸地带。植物景观简洁大方,底层是大片百慕大草坪,边缘处带状种植了杜鹃与红花木,中层、上层依次是红叶石楠球和桂花。该植物景观与四周环境十分融合。除却观赏效果,该植物景观也为消防而设计,大面积草坪便于消防车通过,充分预留消防登高面,以保障小区居民的安全。秀丽春江小区消防登高面区域的植物景观设计巧妙回应了安全与审美的共融问题[4],既实用又美观。

4.1.4案例四:植物景观丰富搭配有趣,有益身心健康

该景观位于绿城秀丽春江小区(括苍园)西面法式合院区附近(图5)。此区域远离道路喧嚣,创设了儿童游乐场所。区域内设置滑梯、攀登架、沙坑,并设有座椅若干供大人休整。周围高大乔木形成一定的围合,开阔空间铺设草坪以摆放活动器具,减少扬尘和避免摔伤[5,6]。紧贴游乐设施的植物角,选用无毒无刺、色彩丰富且芳香怡人的植物,如杜鹃、桂花、红花木、金边大叶黄杨等,这些植物既活泼有趣又安全美观,得以保障居民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健康[7]。

4.2秀丽春江小区植物景观不足及建议

绿城秀丽春江小区植物景观设计总体来说效果良好,景致美观,在植物搭配、空间营造、实用功能、景观审美、意境营造等方面都颇具匠心,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提升之处,主要归纳有以下几点。

4.2.1案例一:设置不当引起踩踏,忽视养护管理

小区括苍园游泳池南面出入口处,草坪内部设立提示游泳须知文字的告示牌,告示距路边有一段距离不便游人观看,若要看清文字必须踏入草坪。长期以往草坪易于,而养护管理没有及时跟进,导致植物景观美感下降。植物景观营造过程,合理的设计是第一步,精心的施工形成优美的景观,而后期的养护管理则是景观可持续的保障。业界公认“三分种,七分养”,可见后期的养护管理尤为重要[8]。建议将告示移至合理位置,加强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

4.2.2案例二:下水道口草皮掀起,缺乏细节控制

出于美观考虑,小区绿地下水道口上铺设草皮,作隐蔽处理。实地调研时发现多处下水道口的草皮被掀起折叠在一旁,给人感觉不注重细节,影响整洁和美观。建议加强小区植物景观细节上的处理,完善容易被忽视的边角空间。雨水较大时为便于散水,可专门收起下水道口的草坪,不应随意弃放;在天气晴好时应及时把草皮铺展开来,覆盖住下水口。细节不是微不足道,而是对品质尽善尽美的追求,善待细节无形中提升了植物景观的品质。

4.2.3案例三:置石与植物不融合,不明造景意图

小区南明园宅旁绿地有条状置石整块嵌入绿篱中,植物和置石结合非常生硬,缺乏韵味。在园林绿地中往往以置石或置石组为主体,植物景观作烘托或点缀,形成完整的审美构图,而此处大面积绿篱覆盖中只露出置石一隅,既无完整的审美构图,也不明确造景意图。建议移除该置石,恢复植物景观的完整性,再另择一处位置适宜的开敞空间,重新梳理置石与植物的关系,营造富有生机的石景主题植物景观环境。

5结语

绿城集团长年深耕地产业,在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上精耕细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其在浙江丽水市首个项目秀丽春江小区营造的植物景观堪称佳作。绿城秀丽春江小区植物景观表现出环境协调,空间开朗;曲径通幽,富于画意;实用简洁,安全美观;丰富有趣,有益身心等优秀之处,但在局部的养护管理、细节控制、造景意图方面仍有可提升的空间。植物景观营造的核心在于植物配置,需兼顾美学效果与生态效益。植物景观营造旨在进一步促进植物景观的生态、美观与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自然、和谐、宜居的居住小区环境。

参考文献:

[1]曾华浩.论住宅小区景观设计[J].福建林业科技,2009,33(2):21~23.

[2]蔡立行.居住区与城市的关系――以浙江省丽水市绿城・秀丽春江居住小区为例[J].江西建材,2014,34(2):19.

[3]周宇.居住小区绿地植物配置的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16~17.

[4]沈建军,何正萍,钱旭彤,等.住宅小区植物景观的营造――以杭州・原舍花苑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为例[J].林业调查规划,2007,32(5):162~165.

[5]何静山.试论中小市城居住小区绿化规划及植物配置[J].中国园林,1994,10(2):18~21.

[6]张琳,胡广霞.浅谈居住小区绿化[J].河南林业科技,2000,20(2):32~33.

环境设计优秀案例篇2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徽州文化不仅是安徽三大文化板块之一,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博、内涵丰富,极具地域文化特色,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标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与利用价值.由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州版画、徽州雕刻及徽州工艺汇聚而成的徽州艺术,可谓品类繁赜、形态多样.纵观世界各类建筑,最能实现存承文化、传播文化、研究文化功能的非博物馆莫属.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意、创新、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优秀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在当代设计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线,从剖析、解读徽州艺术的精神内核入手,寻求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明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徽州艺术博物馆;地域文化;环境设计;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57-03

1研究背景与现状

1.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时展的主课题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提升全民综合素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域文化展现了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以明显的地域环境烙印而独具特色.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其品类繁赜、内容广博、内涵深邃、系统性强、完整度高,全息包容了自唐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民间生活、经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标本,极具研究与发掘价值.

1.2博物馆是存承、研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空间

近年来,我国大力繁荣公共文化建设,传统博物馆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和优化,一批更具公益性、专门性、地域性、概念性、实验性、前瞻性、互动性的各类各式博物馆顺利建成,在服务社会、传承文明、普及科学、拓展素质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例如:苏州博物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绩溪博物馆等,都是在融合传统文化精髓、展现时代精神等方面比较成功且与本文研究有关的优秀案例,对这些优秀博物馆设计案例在此不做详细解读与剖析.

1.3当代研究现状综述

相关安徽地域文化和徽州文化艺术研究的专著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徽州文化》、《徽州建筑》、《徽州文化十二讲》等.相关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著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延续和发展》等.相关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的学术论文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析》、《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以苏州博物馆为例》等.硕士学位论文《福州地方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闽南人居环境设计中本土传统文化的延续》等.

这些研究成果,有的在学理意义上起到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的作用,有的在实践意义上具有启示、借鉴、指导等方法论价值.但从总体而言,其研究规模小,研究态势离散,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和统合性.

2徽州文化解读

2.1徽州文化的衍生

地处安徽、浙江和江西三省交界的徽州,山水纵横,环境优美,黄山、齐云山横亘其间,新安江、青弋江、阊江、乐安江等水系连接着外面的世界.丰富的林茶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开发的雄厚基础,重教兴文、彬彬有礼的社会风气成就良好的人文生态.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古徽州,孕育出传承有序的徽州文明.

2.2徽州文化的内容

由徽州六县先贤和广大民众共同建树、创造的徽州文化涉及徽州建筑、经济、文学、艺术、教育、学术、工艺、医学等学科领域,涉及艺术领域的有: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州版画、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徽州工艺、徽剧等.

2.3辉煌的徽州艺术

集徽州山川之灵气,汇营造工艺之精华的徽派建筑(插图1),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且极具地域表征的古建筑流派代表,其布局合理,结构谨严,雕绘精湛,风格清丽.

除了建筑艺术,徽州还以绘画、篆刻、书法、版画等名扬海内,尤其是明末清初兴起的“新安画派”,更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作为对自清代以来中国山水画创作与评鉴的审美取向.

徽州民间工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技艺出神入化、巧夺天工.受新安画派、徽州版画、徽墨与歙砚制作等相关技艺影响的木雕、砖雕、石雕,统称“徽州三雕”(图2),“三雕”不仅作为建筑装饰部件存在,也是徽州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2.4徽州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

就本质而言,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儒家文化在徽州地区厚重积淀和现实实践的产物.其开拓创新的一面体现为“徽骆驼”精神.除了传承与弘扬儒家精神之外,徽州人还具有不畏艰难、坚忍不拔、任重致远、捕捉机遇、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3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心路历程

3.1题目由来

以“地域文化,遗风传承”为主题,所谓遗风传承是指文化的遗风和各种地域行为习惯在现代空间设计上的体现.作为安徽人,笔者曾多次前往黄山市以及歙县、绩溪、黟县、祁门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先后收集了大量的图、文、影像资料和部分木雕、文房用品、民间工艺品及民俗杂项物品,资料收集较为充实.研究定位“地域的”、“具体的”和“局部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徽地域文化之徽州文化中的徽州艺术为展示对象,以环境设计中建筑艺术设计为载体,传承传统元素,凸显艺术创意,实现设计创新.确定《徽州艺术博物馆》为设计方向,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梳理考察资料,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同步整理设计过程材料,做好设计总结,确定围绕地域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这个主题,以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方案为例进行研究.

3.2馆址选择

依据古徽州地域的概念,曾作为徽州府治所在地的歙县是可选目标地之一;从当前徽州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角度考虑,黄山市屯溪区是可选目标地之二.

歙县今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徽商、徽剧、徽墨、歙砚等徽州文化的发祥地,素有“中国徽文化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牌坊之乡”、“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文物之海”的称誉,气候宜人、民风儒雅、山清水丽、风光旖旎,徽文化积淀尤为厚重.

屯溪区是黄山的一个市辖区,交通顺畅.屯溪人杰地灵,文明久远.屯溪区为黄山市的中心城区,部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屯溪老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戴震纪念馆、程大伟珠算纪念馆、程氏三宅古民居、中共皖南特委旧址展览馆以及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等分布在城区各处,共同呈现出徽州文化在当代传承与创新的生态景观.

根据建筑体量与用地规模、交通、观众流量、遗址保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引力等选址原则综合比较后,得出结论,总体而言,黄山市屯溪区优于歙县县城的绩点多.本案最终确定选址黄山市屯溪区城郊部位.

3.3创意主线

通过对徽州文化和相关博物馆设计的实地考察,立足现有文献成果资料,形成调研结论,确定创意主题.从主题出发,借鉴传统徽派古村落建筑群体与个体以及各个体间的空间构成原理,推衍出博物馆方案的意象空间形态,包括实体与虚体、功能空间与辅助空间,并使其与展览内容模块相对应;吸收传统徽派建筑单体形态和主要界面的构造和衔接原理,深化博物馆方案单体建筑的基本形态、体量;提纯传统徽派建筑装饰艺术元素,根据现代构成设计原理,运用打散再构、空间变异等手法提纯出备用装饰形态;借鉴徽州传统庭院与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及语素,结合目标馆址所在地的景观条件和资源,形成博物馆配套景观设计的基本构思草图;由传统徽州民居厅堂布局及艺术品陈设获得启发,结合展示需要,细化博物馆建筑内部构造;吸收传统徽派建筑材料运用原则和色彩组合特征,进一步确定博物馆外观色调和材质;结合时代精神,了解当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最前沿的观念、知识、材料、技术、手段,将之有效融入设计方案.

3.4量化方案

徽州艺术博物馆(图3)馆址总面积106000平方米,建筑用地约占4500平方米,建筑密度适中.建筑围合关系以徽州典型的三合屋、四合屋为创意基础,适度融入了北方四合院的组合意象;出于展览空间人流量大、观赏密度高等特点,进一步增加开放度.主要功能空间为:开放式主入口、“雕刻时光”四雕工艺展区、“新安画苑”美术品展区、“粉墙黛瓦”徽州建筑艺术展区、“山水之间”休闲文化区,“平流细石”与“小山芳树”组合的中央庭院共享空间,以及办公、停车等辅助空间.

开放式主入口居停车场与展区建筑物中间,以牌坊、下陷式休闲广场、大型照壁墙等构成横向次轴线.次轴线以南是停车场与绿化景观,以北为博物馆建筑群.为更好融入周边徽派建筑环境并与之体量相当,博物馆主体建筑采用地上2层、地下1层的高度规划.为最大限度停放交通工具,停车上也采取地上1层、地下1层且以地下为主的结构方式,地上多辅以绿植及景观设计.

博物馆总动线按照开放式入口服务中心免费取票“雕刻时光”“新安画苑”“粉墙黛瓦”“山水之间”出口序列设计.“雕刻时光”以人字斜坡顶单层平房呈现,南端山墙加马头墙处理,凸显徽派建筑表征,向南设一几何构成化的月门符合,体现现代设计意识.相对较小的四个室内展示空间各自独立,可使观众能得以近距离细品徽州雕刻工艺,所展示徽州“四雕”(砖雕、木雕、石雕、竹雕)工艺(含雕刻代表作、技艺展示、互动体验等内容),各室内小区,以檐廊串联.由“雕刻时光”入“新安画苑”展区,以短暂室外空间过渡,适当缓解观众观赏疲劳.“新安画苑”主要展出新安画派各代山水画精品,兼展部分花鸟、人物画作品.室内楼梯靠墙设立,最大限度地拓展有效展示界面.“新安画苑”与“粉墙黛瓦”展区间有室内连廊相通.为再次营造动游节奏,由“粉墙黛瓦”向“新安画苑”主建筑夹廊之间设一阳光休闲区,以现代灰色防腐钢架和透明钢化玻璃搭建,既实现动游缓冲,又能与整体建筑的徽派气质相映衬.“粉墙黛瓦”展区以传统徽派建筑为展示载体,兼而展示建筑装饰构件与题材、纹饰.在展墙、展柜、展架、展台设计上借鉴徽州建筑、家具、工艺美术等典型视觉造型符号,以使内容与形式、形象与内涵相统一.东部“山水之间”休闲区因与西部纯展示空间的功能差异性,在建筑布局上也同西部建筑体保持一定距离,以使动静分离.

建筑色调沿承徽派建筑色彩体系,以白为基色,局部建筑转折、线脚、节点与装饰构件作深浅灰色处理.为丰富材料质感,外墙白色涂装采用塑质弹性喷涂处理,局部装饰采用石材加工,内部结构以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主辅结合,在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力求呈现精密细致的结构细节.场馆中栽植的绿植花卉不仅是重要的景观设计元素,同时也是丰富与调节博物馆整体色彩关系的有效手段.绿树白墙、漏窗修竹,荷风三面、柳浪闻莺.其形、其色、其影、其声,情景交融.

地面铺装以石材为主,局部铺设户外塑胶、沥青或草坪砖.为丰富空间层次,实现分区功能,入口中心广场空间地平面一下凹沉,形成领域暗示,其中又设花坛、树池凸出,下陷与浮出,于对比中实现平衡.景观植物以本土为主.因主入口在博物馆东南方位,故将高耸的云杉在博物馆西墙线和北墙线外单排列植,既使其成为建筑物的背景,又暗合地理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之势.博物馆东侧与南侧行道树以四季常青的香樟为主,树下间以球形红叶石楠,长方体形金森女贞绿篱,嫩叶当花,红黄辉映、热烈奔放.地被草坪分可步入式或限定步入式两种,可步入草坪栽培密实有弹性的的马尼拉,限定步入式地被可选择宽叶书带草和矮化萱草等.

开放式主入口处牌坊同西边的照壁长墙,一大一小、一实一需,遥相呼应.二者使用性在次,主要传达的是传统徽派建筑最典型的符号化表征.博物馆北部建筑群围合而成的中央庭院,虽不开阔,但安置其中的庭院小景却起到磨转风水的点睛作用.小景虽小,却借鉴了徽州园林造景和私宅庭院造景的两种创意源.传承私宅庭院造景者:青石条凳,树桩盆景.传承园林造景者:“叠山”、“理水”;设计创新者:水作镜面浅池,卵石铺底,花岗岩折边;山以抽象叠积,简约至极.水底散养小鱼,共成一景,曰“平流细石游鱼可数”;石旁高置香橼,低栽南天竺,共成一景,曰“小山芳树珍禽时来”.所谓栽柳引蝉、叠石邀云.咫尺天地,气象万千.

3.5设计表达

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表达大致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出图.先根据成熟草图在CaD软件中生成准确的制图,含总体规划图、建筑布局图、景观布局图,以及建筑物的平立面与装饰细节图.然后将CaD制图导入3D建模软件生成模拟真实结构与材质的模型场景.接着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按要求排定图文板式,最后打印输出、装裱展板.这一环节中第二个环节是制作等比例立体实物模型,按照场景造型结构,结合模型材料规格,在计算机软件中生成分模型构件,利用数控雕刻机床刻制出来,再手工组拼出完整的模型成品.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本案选择以SketchUp软件虚拟建模,综合近年来尤其是以青年设计师或高校学生为创意主体的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作品,SketchUp建出外观模型效果更能展现设计创意,且图形雅致、色调清新脱俗.需要特别说明的另一点是,在选择实物模型材质时,本人专门考察了建筑与装饰材料城的板材市场,最终选定3mm厚度的奥松板.原因之一是其厚度恰好适合模型组合,原因之二是其中性偏浅暖灰色调柔和淡雅、肃穆清新,与徽州文化气质相符.

3.6设计总结

本设计方案以传承徽州地区优秀文化艺术为主旨,以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创新实践案例为平台,先后经历设计调研、资料分析、创意草案、方案定稿、设计表达、设计总结等工作流程,旨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的系统认知,结合环境设计原理,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在本专业领域锐意创新,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又能与时俱进,借助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创造环境艺术设计新成果.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陈进玉主编丛书;郭因,主编本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谭志明.博物馆设计与地域性的关系初探——论长沙铜官窑遗址博物馆设计[J].装饰,2014(08).

环境设计优秀案例篇3

张瑞君,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92年以来,在中国人民大学主要从事会计、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学位,2005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任访问学者,2007年在美国哈佛商学院参加pCmpCL,案例写作与案例教学研究(executiveeducationprogramonCasemethodL目前,主要社会兼职冲国注册会计师(Cpa)、国家企业信息化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咨询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咨询专家、国家会计学院、北京大学等大学的外聘教授。

张教授长期从事高等学校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相融合的交叉性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框架的构建、it环境下财务集中管理、预算管理模式、资金集中管理,以及it环境下公司理财与管理决策等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张教授已主持与参与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新技术“863”等科研项目9项,如211工程项目《财务会计计算机教学模型研究》于2000年获教育部优秀项目及标志性成果;作为负责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it环境下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研究”在2008年获得“优秀”评估结果。近年来,张瑞君教授出版著作11部,如《网络环境下会计实时控制》、《e时代财务管理》《CFo丛书》、《计算机财务管理――财务建模方法与技术》、《财务管理信息化――it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创新》;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网络环境下会计事中控制研究》获首届杨纪琬奖学金(优秀博士论文),《it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获第四届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国际研讨会最佳优秀论文奖(香港国际会计学会),《企业集团信息一体化和内部报告问题研究》获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中国会计学会)等。

近年来,张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FinanceSharedService)和企业集团司库管理(treasurymanagement)领域。张教授认为,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进,将各个分子公司的一些财务职能剥离出来,设立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且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网络为各个分子公司提供财务服务的模式正在成为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关注和采用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企业集团金融资源的不断增加,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如何应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企业集团的因利率、汇率等市场环境产生的金融风险,如何实现企业集团资金、融资、投资等的统一管理,支持企业集团全球化战略实现,司库管理体系构建和产融结合的研究正在成为先进跨国企业集团关注和采纳的另一个财务管理热点。张教授先后在50佘家企业进行管理信息化典型案例研究工作,撰写了大量有关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案例。2010年7月在《会计研究》发表的《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一文,以中兴通讯共享服务管理为研究案例,提炼和确立了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流程再造的关键因素,以及实现路径。从理论层面看,填补了辅业务流程-财务共享服务业务流程再造的关键因素研究的不足,丰富了流程再造理论。同时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研究进行了丰富,从共享服务概念、价值的界定研究到应用案例研究,揭示了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要素和实现路径;从实践层面看,研究结论对正在探索如何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及如何确立其关键要素和路径的中国企业集团来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010年在《财务与会计》发表多篇论文《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的企业集团票据管理研究》、《中国企业集团司库体系构建的战略思考――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最佳实践为例》、《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的职能构成研究》、《运用久期模型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基于企业集团的视角》、《企业集团司库高级管理职能风险管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等论文,对于丰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理论和指导企业集团强化金融资源管理特别是资金资源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教授还积极参加财政部、国资委、中央国家机构高级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建集团、中国航天集团、tCL集团等集团管理层讲授“会计信息系统”、“e时代财务管理”、“it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创新”等课程。张教授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支持会计信息化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许多研究成果已被企业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所采纳,为我国开展管理信息化工作做出较大的贡献。

环境设计优秀案例篇4

(一)专业定位尚未形成差异化

展示设计通常是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一般是由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师来开设。由于视觉传达专业学生与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在知识体系和创意思维体系方面的基础和培养目标都不大相同,因而这两个专业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定位也应有所差异。环艺专业的学生主要强调展示设计的材料工艺、人体工程学、展示空间营造等方面的培养,而对视传专业学生则更强调其视觉传达表现优势,注重空间规划、空间布局、平面设计在空间上的展示传播效果等方面。然而,目前视传专业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尚未形成差异化定位,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视传专业与环艺专业的教学差异性不大。

(二)存在“重软件操作、轻设计创意”的倾向

随着设计公司的业务活动中计算机制图软件的普及应用,熟练掌握aUto、CaD、pHotoSHop、CoReDRaw、3Dma等二维、三维制图软件已经成为展示设计人才的必备技能。然而,计算机操作软件只是替代画笔的工具而已,并不意味着熟悉电脑制作就会做展示设计。目前社会上对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有人甚至认为只要学会制图软件没有美术功底也可以做设计,这也间接导致了一些学生不重视艺术设计思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完成的设计作品往往流于形式、出现雷同或抄袭等现象;更有部分院校将展示设计课程演变成计算机操作课程,学生只重视电脑效果图的绘制,在设计理念、创新思维、工艺制作上缺乏系统的学习,导致整体设计水平偏低,设计作品缺乏创意,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展示设计行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三)存在过分强调学生要参与实际项目的误区

展示设计一门包含艺术和技术的综合性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展示设计的图面视觉空间效果表达和概念性设计,也要设置多层次、多类型的实践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然而,强调实践教学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学生参与实际的设计项目。众所周知,承担实际的展示设计项目,意味着必须严格履行合同要求,甲方对完成任务的时间都有明确的限定,项目的时限要求往往很难与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同步,客观上也无法保证学生有大块的时间在现场环境中进行操作和体验。因此,对一般高校而言,让学生通

二、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要解决目前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两大方面着手。首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差异化教学定位,要从基础理论、设计工艺流程的掌握、创造性思维培养、视觉形式表达、空间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相应调整。在课程前期重点讲授展示设计的基础理论,包括展示设计的原则及程序,展示设计的要素、展示行业和技术的发展等;中期阶段重点结合典型案例,讲授展示设计与人机工程学之间的实际应用问题,学习展示设计的核心技能,包括展示空间设计、道具及设施设计、照明设计等;在课程教学的后期阶段,重点是进行展示设计综合训练,相对于环艺方向的学生,视传专业的学生往往缺乏空间感的训练,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他们在熟练的平面设计基础上形成空间整体设计的概念,以模型的制作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设计意识,挖掘学生将平面设计优势拓展到空间领域的能力。其次,要系统构建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综合采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的改革思路,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展示设计教学将理论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紧密结合。对于课程前期的基础理论教学,以及中、后期的专项及综合性项目设计训练,理论讲授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尽管有一种倾向认为,讲授课忽视了人际交往的层面,不能充分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满足他们的需求,但讲授—演示课仍然是高校课堂教学中常规采用的方式,讲授课与任何一种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如案例讨论、任务布置或实验教学等相结合,都能够实现许多教育目标。事实上,一堂优质的讲授课比书面材料更能突出思想的条理性,更能清楚地解释难点,并且能够更好地重复要点,也更有助于启发学生理解关键信息的重要意义。尤其在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进入到后期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课程的基本知识,课堂上早已营造起一种师生所渴望的学术交流氛围的时候,结构缜密、综合性强的讲授课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内容、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设计能力非常必要。

(二)案例情境设计及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常用于管理学、医学和法律课堂,现如今已经被应用于多种学科的教学。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所需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集体解决问题的技巧,它更强调学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应该说,强调实践教学并不是要把所有的项目训练都搬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实施,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训练一样能够实现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而且使用模拟情境比真实工作环境具有更全面、更灵活、更方便的优势,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工作环境与教学计划的诸多矛盾,教师还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增补、变更和重新设计案例情境内容,使学生获得比参与实际项目更全面、更充分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下面以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设计课程中的专卖店店面设计为例,深入阐释案例情境设计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第一阶段,项目选择和情境设计。

从项目的综合性和调研便利性的角度,可以选取某品牌专卖店作为展示设计教学项目,鉴于学生比较熟悉该品牌及其空间环境特征,有利于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搜集素材,完成满足客户需求的展示设计作品。教师团队要预先收集展示活动信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等多种渠道,争取品牌专卖店或原设计施工单位的协助,并借助摄录设备拍摄展示空间的真实场景,通过实测等手段得到真实的设计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获取的现场情境通过集体研究,精心选择并进行分类组合,编写相关的文字说明,设计制作成切合实际的案例情境,并将之应用于教学。

第二阶段,任务布置和设计调研。

通常教师会给出上述品牌专卖店的位置、周边环境特点,节日、季节等特定背景、展厅面积及功能要求等具体信息,然后要求学生组建4人左右的设计小组,通过实地调研做好观察记录,采取多种渠道搜集该品牌专卖店的功能要求和工作特点。通过创新性设计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主题创意,加强学生小组的分工协作,从展示策划方案开始,一步步推敲出设计的具体要素,进行富有理性和逻辑性的造型设计,强调一个品牌复合体在空间的有机呈现,并要求学生以手绘方式完成整体方案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图,并附设计说明。

第三阶段,方案研讨和互动学习。

各小组分别介绍自己的展示设计方案,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由于案例背景是真实的,学生在前期的方案设计中也对案例有了充分的思考,研讨课上学生就会变得积极、活跃,争相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集体分析、互相借鉴,在共同学习、相互学习的过程中重新构建讨论的框架,并向教师发出疑问和挑战,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也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所给的设计空间,在遵循一般的设计规律以外,更多地考虑其功能的专业要求和顾客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从空间设计、流线设计、平面信息、互动媒体使用等方面完成创新性设计。

第四阶段,对比、借鉴与提升。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优秀设计案例的平面图、效果图等设计图纸和实景照片,结合设计要求和功能特点,从空间规划、平面展示、道具设计和展品陈列、互动装置、参观路线及引导标识等多个维度对优秀案例作品进行讲解,分析专业设计人员是如何运用设计元素来满足客户需求的,并对照学生的设计图进行分析,对学生作品中好的创意要及时予以肯定。通过对优秀设计案例的剖析,使学生深刻领会展示设计的方法与原理,并充分了解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场地施工完成的整个流程,从而形成经验借鉴。

第五阶段,空间模型搭建阶段。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功能性模型,将设计方案推进到三维的真实空间,具体细化到空间尺度、形态、道具细节、光环境氛围的营造过程等。搭建实体的空间模型是实验和巩固空间可能性的最佳呈现方式,也是展示设计作品的最直观体现,有助于调动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模型制作,促使学生学会更加整体地解决问题,思考如何将视觉体系、道具体系、照明体系等统一在一个有机整体。在模型搭建环节,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通过现场观察、材料学习和比较等,了解材料特性、项目施工的关键环节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总之,由于实际项目的设计周期未必一定能够和课程计划相配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个体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使学生从中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并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是非常典型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不仅指教师在讲授课中可以列举和剖析经典的设计案例,更强调采用半虚拟的方式来进行案例情境设计和组织教学,即课题是真实存在的,所有的场地情况,设计背景等都是能够查得到的。展示设计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开展带来了积极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案例教学成功地教会学生把各种观点运用于真实情境,围绕典型案例的讨论产生了良好的学生参与效果。二是案例提供了融入背景的有意义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发挥学生运用与课堂相关的知识、观念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基于真实情境和现实问题的综合性案例,向学生展现了多侧面和多种可能的设计选择和展示方法,以及不同设计解决方案的价值和成本比较,具有较强的设计张力和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也促使学生在案例研究和任务完成过程中,不仅要应用所学的课堂内容,还需查阅大量的其它资料,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其四,基于真实问题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对项目设计者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使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时更加投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参与第三、四阶段的课堂讨论,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专家是如何分析相关案例的,还可以咨询专家有关项目设计实践中的真实情况和问题,满足学生希望接触和参与实际项目的需要,拉近课堂教学与行业需求之间的距离。

三、结语

环境设计优秀案例篇5

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心得体会

我认真读了《新课程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掌握了听课与评课的方法,学习《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心得体会。

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途径。

一、听课前应准备什么

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那么,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课。

二、听课时应记录什么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像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心得体会《学习《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心得体会》。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即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二)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环境设计优秀案例篇6

关键词:任务驱动;学生中心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21-67-2

0引言

南通工贸技师学院电子商务新生班学生刚经过中考的磨练,报考该院电子商务专业也许是无奈之举或是家长所迫,他们真正对电子商务有所了解的屈指可数。《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新生班基础课教学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应用技能能力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双重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秉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任务为载体的教学理念进行组织教学。本文以“制作贺卡”为教学案例,从课堂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三个方面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课堂教学准备

1.1熟悉教材

拟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为教科书。本书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基础课教材,采用任务驱动法编写,将技能点贯穿于任务中,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任务设置上贴近学生生活实例。选取任务2制作贺卡为本节课学习任务,通过之前系统学习,学生对设置文字、图片、自选图形等技能的操作基本掌握,结合上课时间为圣诞节前后,综合应用演示文稿的修饰技巧制作圣诞贺卡作为本堂课实施任务,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1.2组织分组教学

为培养学生“互助互学、共同提高”的团队精神,本节课笔者实行分组教学。分组形式是根据班级情况学生自主结合分组,每个组安排一个组长。这样分组是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充分发挥头脑暴风发、讨论练习法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调节教师教学节奏,实现师生双向交流。教师在课前把这堂课所学任务和技能点告诉学生,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收集素材作为本堂课教学案例。教师挑选学生共享优秀素材,运用难点化解法进行授课,并对共享优秀素材的学生表示感谢,利于学生兴趣培养。

2课堂教学设计

2.1非预设性教学设计

本堂课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结合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难点化解法、头脑风暴法、讨论练习法等多元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为了上好这堂课,笔者按照任务驱动法备课套路进行备课,将授课细节都设计好,在授课细节设计上更注重非预设性。学生课前收集的素材作为本堂课任务资讯环节授课内容,因为不知道学生能不能收集到优秀素材,故笔者在课前也收集了足够量的素材备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起组织者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优秀素材,分析素材技能点,由共享学生展示素材,说出素材的构造思路;然后由教师组织该生或其他学生操作讲解素材所用的技能点并完成制作;学生完成后,教师运用难点化解法从整体布局、细节修饰两个方面修饰贺卡,与学生共同学习演示文稿的操作技巧。笔者在引入任务时只是展示圣诞贺卡样张和明确任务要求,具体分析此样张文字、图片、艺术字等的位置及作用,并提出贺卡制作的多种修饰技巧让学生参考;在明确任务要求时,笔者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任务的“模糊”要求,留给学生很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学生成果与任务评价的非预设性,笔者在这个环节只假设了一般作品、较好作品、有创意作品三种评价作品方案为预案,其他情况临机处置。我们的学生在制作贺卡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和构造思路,作品效果更在三种预案之外,评价眼光更是多种多样。

2.2艺术美情境教学

本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展示白马王子与白雪公主相认、相知、相爱的爱情故事,并配套多个视频在任务导入、任务实施、任务拓展环节播放。把情景故事与实施任务、拓展任务有机结合,让学生沉入感人的爱情故事中,在欢快愉悦的状态中完成任务。首先导入环节播放白马王子与白雪公主相认情景视频,尽可能让所有学生把眼球转入到情景中,这样作用是告诉学生已经开始上课,这个时候教师讲解视频故事、引入任务。其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多次提出“让我们代表白马王子制作精美贺卡送给白雪公主”、“我们班男生都是白马王子、女生都是白雪公主”等言语来改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教师的掌控下活跃起来;学生很少上这样的课,感觉很新奇,他们有了好奇心,学习动机自然被调动起来。笔者在课前准备足够量的补充素材,把每一个贺卡上的祝福词、部分图片都设置成情景故事中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从相认到相爱的点滴,在任务实施环节放给学生欣赏,实现情景再现,学生好奇心增强,自然可以从视频中学到布局、颜色搭配等嫁接知识并产生灵感,制作出精美的作品。最后任务拓展环节,教师播放白马王子与白雪公主步入婚姻殿堂的视频,并要求学生课后制作结婚贺卡送给这对情侣,这样可以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沉入情境中,在课后也回味无穷。

2.3组建团队鼓士气

分组教学体现团队合作意识,明确本堂课全过程以小组竞争形式展开。能共享出实用的优秀素材、作品有创意、能够系统评价作品的小组为优胜小组,将有奖品发放;优秀素材为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作品包括实施任务作品和拓展任务作品。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可以很快凝聚人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内容、讨论练习实施任务,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一份子,必须为团队获得荣誉而努力。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学生内心想发言又害怕失败,笔者根据课堂情况选择让学生很快就能回答的问题抢答并计分,让学生以最快速度适应竞争模式;特别是刚开始上课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演示文稿操作的基本技巧性问题让学生齐答,不管学生答对答错教师都点名、点组表扬鼓励。当然在课上也有冷场的时候,小组间出现等待观望,有些学生因腼腆害羞低头不语,甚至有些学生因提出的问题过于难,放弃了对问题的思考;笔者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提出一些矛盾让学生分析解决,做示范并加以鼓励,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达。

3课堂教学组织

3.1学生主导课堂

本节课笔者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策略实施课堂教学,在引入任务环节就把任务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样张正确分析。根据任务要求进入任务资讯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上台讲解自己收集的优秀素材与演示操作技巧,教师口头提醒全班学生进行鼓掌示谢。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参与度越来越高,他们从一开始低头不语到后来有了面部表情,学生间互动也越来越多。当“学生a”在修饰贺卡遇到不会操作技能或修饰不够美观时,其他学生就不断提醒;学生间在修饰技巧不统一的情况下出现辩论现象,一些学生主动举手表示愿意与“学生a”一起完成任务,另外一些不太愿意学习的学生也开始活跃起来。当探究多个案例后,学生探究思想、修饰方案逐渐统一,这个时候笔者让刚开始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上台操作,让课堂成为另一种状态。“学生B”上台后不会操作又怕其他学生嘲笑他,该生强烈要求“学生C”与他一起完成任务,笔者组织全班学生掌声鼓励,在掌声中“学生B”和“学生C”一起探究学习、合作完成案例任务。这样可以培优提差,共同进步,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观察学生动向,用目光与言语鼓励学生。最后由教师对以上案例从整体布局、细节修饰两个方面修饰贺卡,环节中教师只是从实际的角度分析以上案例中哪些细节做得很好,哪些细节还需改善,让学生思维碰撞,用心去感受贺卡修饰技巧。综上所述,师生在共同探究学习本节课技能点,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修饰方法,笔者相信学生或多或少会有内心的感动、思考和收获。学生在对修饰技巧有一定掌握后必须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完成实施任务。在此环节教师观察学生制作过程,辅导学生、当场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根据评价预案记录有代表性作品学生名字。小组之间因为存在竞争关系,团队意识进一步强化,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增强;个别学生操作出现问题时本组其他学生会很主动地提醒、帮助。唤起学生质疑问题的勇气,培养积极思考与主动合作探究精神,笔者发现小组协作使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作品质量比预案好的多,迅速提高学生技能能力。

环境设计优秀案例篇7

一、展示设计课程的概述

(一)展示设计课程的内容

展示设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也是一门融合了多种学科、艺术、技术的学科。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展示空间设计,比如空间设计、空间分割的方法等、展示照明设计、展示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新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商业展示设计、橱窗展示设计等等。

(二)展示设计课程在环艺专业当中的教学设置特点

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展示设计课程主要基于环境艺术设计,同时又和其他学科紧密相连,由于其综合性较强的特点,为整个环艺专业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考验。环艺专业的展示设计课程,在设计程序上和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相关联,也和人体工程学、行为心理学、广告学、装饰材料学、技术学、环境学等学科知识相关联,因此,作为环艺专业的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环艺展示设计课程的特点,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得学生所学的展示设计知识,能够在未来的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二、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然后对手绘设计、电脑效果图设计、成品模型设计三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训练。其中,手绘设计主要是教师让学生大量临摹一些比较优秀的设计案例,这种教学模式比较侧重于学生的绘画能力;而电脑效果图是学生在电脑上,利用计算机软件等多媒体技术,临摹一些比较优秀的设计案例,该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对设计软件的训练;第三种教学模式,是对建筑模型进行制作。在模型制作时,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对市场的调研,以及工程项目的实际勘察、测量,使得制作出来的模型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这三种实践教学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展示设计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性,不利于学生展示设计水平的提升。针对这种设计缺陷,高校环艺设计专业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探析

一方面,学生在进行展示设计的时候,对相关理论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和熟悉,使得学生在学习展示设计课程时,容易引发些许问题;而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展示空间的界面设计比较陌生,进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会变低。针对这种情况,环艺专业教师在进行展示设计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科学合理的安排相应的训练课程,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上的提高学生的展示设计能力。

(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环艺专业展示设计教师在进行展示设计教学时,应该注重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将理论知识贯穿于每一类实践教学现场,充分发挥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

(二)项目化实践教学方法

在进行项目化实践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对优秀的展示设计方案进行临摹,把设计制作步骤逐一分解,仔细临摹,并且注重课程总结,在案例临摹之后,要注重技能型实际项目的实践,主要有以下环节:1.确定产品展示设计的明目。2.提出设计思路。3.绘制设计草图。4.绘制项目施工图纸。5.绘制电脑效果图。6.书写设计说明。7.明确项目各环境的整体流程图等。在项目化制作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对相关项目进行调研、参观,要求所制作的展示设计项目要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环艺专业教学经验,从案例教学和模型制作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对项目化实践教学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案例教学法

展示设计从早期的理论教学开始,到实践性教学这个过程,都是以图纸绘制方案的形式来展开的。传统的图纸绘制,对于环艺专业学生而言,比较熟悉,学生通常需要掌握CaD制图、3DmaX这两种绘图软件,便能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在图纸上绘制出来,然而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得学生觉得设计比较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展示设计的热情;而另一方面,许多展示设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在一个假设的空间形态中进行设计教学,使得学生在进行设计练习时,全凭大脑想象,无法设计出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以使用的设计方案,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设计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运用比较优秀的展示设计案例进行课程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设计活动中来。首先,教师可以带学生进行项目的市场调研,让学生自己测出相关数据,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将自己放入真正的工程项目中,主动联想自己在设计当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设计出来的方案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也可以按照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将展示设计和社会市场情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展示设计能力。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还要注重对设计界面的色彩、装饰形态的设计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平面设计水平。

(2)模型制作教学法

模型制作教学法,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创作水平,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模型制作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要为学生制作模型提供一个宽松的制作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只规定一个单位尺寸,让学生自由选择模型制作的材料、制作方式;同时,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搭配,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主要会面临以下这些问题:1.分组制作时,教师要注重检查各成员小组的分工是否合理,小组成员是否能够给完成分工的任务,顺利完成制作;2.将平面设计变成立体模型的可行性;3.制作材料的选择。教师作为展示设计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帮助他们完成模型制作。学生的模型制作前期,应该考虑到具体的分工任务,然后将分工情况报告给指导老师,教师再根据汇报情况进行分析,权衡每个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分工合理,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完成模型制作。学生在进入正式制作环节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所设计的图纸是否合理,尤其是模型的平面设计图,图上所有的尺寸,必须精确,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图纸尺寸的精确无误,是模型能够制作成功的重点。有部分学生比较粗心大意,在构思成形之后,就开始搜集材料,确定相应比例,而忽视了相关细节,使得模型在制作到一半的时候,无法继续下去,或者制作出来的模型比例不正确,这都是忽视图纸设计造成的。通常情况下,只有按照正确的比例尺制作出来的模型,才能和图纸以及原本的构思一致。图纸绘制准确无误之后,学生才能进入详细的制作环节。在制作环节中,学生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制作材料的选择。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尽量选择容易操作、经济实惠的制作材料,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铁丝来做工程空间承重部分的骨架,用卡纸做模型的界面。教师在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四、结束语

环境设计优秀案例篇8

一、环境手绘表现技法的重要性

当环境设计师进行空间设计时,往往会在前期通过大量的构思手绘来激发自身创作的潜能,使自己设计思维得到发散,而在这其中设计人员就会用画笔将自己设计灵感转变为纸上的可视形象。设计方案的形成就是设计师不断构思、手绘、否定、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设计方案的完美。如今设计手绘表现已经成为了一种设计师发散想象力、激励设计构思的独特视觉思维方式,是环境设计师独特的一种沟通工具与专业视觉语言。

设计手绘表现图继承和发展了绘画艺术的技巧和方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设计师捕捉灵感、表达原创性思维的最佳表现手法;是设计构思过程中对视觉形态表达及各部分空间关系最好的推敲方式。因此,在很多设计公司招聘新的环境设计师时,会把设计手绘表现图作为考核是否聘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而很多职业院校同样也会把设计手绘表现作为一门课程来考核,从而选拔出优秀的人才继续深造学习。由此可见环境设计手绘表现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环境设计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与时俱进,突破创新

手绘表现技法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与国画、油画这些纯艺术的教学方式是不同的,其要紧跟时展的潮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不同的表达效果,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材料,并且让学生在外出写生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将其与传统绘画教学分开。让学生进入繁华大都市进行考察,感受匠心独具的现代化建筑以及城市规划设的设计;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祖国河山的壮阔。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手绘表现技法的教学也可以将电脑设计与手绘技法相融合,从而让学生可以利用绘画软件、数位板等将自己的设计构思在借助电脑轻松的展现出来。总而言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手绘技法的教学时,要与时俱进、用于创新,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多掌握一些新型、前沿的设计动态,是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

(二)提供和建立多途径的立体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尽量给学生提供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快速表现水平。环境设计表现技法教学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为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设计风格,常常鼓励学生浏览专业的设计网站和论坛,通过接触大量优秀的设计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视野,进而转化成一种动力。此外,在课堂上给学生看一些优秀设计师的手绘速写视频,使学生能直观的了解这些设计师的思路和手法,给自身?w习带来一定的帮助。同时,建议学生注意平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包括图书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建立自己的专业资料库。这个资料库即是手绘表现的图片提供者也是今后专业学习的重要信息来源。同时鼓励学生之间实现资源的共享,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也有利于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注重透视关系,培养三维空间造型创新能力

在手绘表现技法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了解点、线、面、块、体的组合穿插规律,还要对其透视原理充分掌握。设计人员的构思是通过展现在画面上的艺术形象体现的,而形象在方向、比例、位置等的表现是科学透视的基础原理之上的。若是违背透视规律,画面就是不具备平衡感,让人产生错觉。因此,处理好物体之间的各种比例关系、准确认识透视关系在空间表达中的作用,对于保证画面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幅优秀手绘作品得以完成的基本保障。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掌握透视的特征以及基本原理,才能之后的手绘表现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手绘表现技法在把握透视关系的同时,还应注意把握画面整体感,注意空间层次、主次对比,培养学生的空间形体构思的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可以用发散性的思维去思考与解决问题,通过对空间构思的积极主动思考,达到手绘表现的目的。在手绘表现技法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是关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锻炼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锻炼,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环境设计优秀案例篇9

(吉林省教育学院计算机与现代教育系,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为了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国家教育部自2003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其中之一就是启动优质课程建设。吉林省教育学院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体系构建、教材建设和选取等方面不断改进。本文从课程实际出发,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探索,为院级优秀课程“VisualFoxpro程序设计”实践提供良好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优秀课程;VisualFoxpro;程序设计;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051—02

一、课程的定位及发展历程

优秀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课程。优秀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VisualFoxpro是微软公司推出的适用于微型计算机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Foxpro功能强大、操作方便、使用简单、用户界面良好,它不仅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而且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对于学习数据库系统知识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教学与实验环境。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在数据库程序设计类课程中讲授Visual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

“VisualFoxpro程序设计”是吉林省教育学院2001年起为本科、专科学生开设的公共课,也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程序设计理念,具备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2001年起,我系承担了学院全部的VisualFoxpro教学任务,并成立了“VisualFoxpro程序设计”课程组。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师经验不断丰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课程内容设置更加合理,评价方式更加灵活。

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要有学术和教学水平较高的课程组负责人带头,组成一支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双师型队伍,进一步加强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我系“VisualFoxpro程序设计”课程组的教师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上看均比较合理。教师知识结构全面,全部为中青年教师,且具有丰富的该门课程的教学经验。课程组教师还特别注重从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中着手科研,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使教学、科研紧密统一起来。通过科研实践,教师不仅拓宽了科研领域,而且加大了教学深度,提高了教学水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贯穿始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师对VisualFoxpro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了更新,引进案例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在整个“VisualFoxpro程序设计”课程中,贯穿始终的是学生管理的实例。同时,还在课内外补充成绩管理、课程管理等案例,以增强实用性。

为了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强调“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充足的实例,在讲解数据库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的同时,编程演示示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切实理解和掌握。

(二)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课程组教师在本课程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例分析相结合、课堂讨论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能够通过教改研究,改进教学方法,进而反映先进的教学思想。开发网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视频等网上教学资源。同时提供讨论和在线答疑平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环境。

课程组于2009年开始使用模拟考试系统(如图1所示)。在课程实验中充分利用考试系统,使学生可以根据要求自主练习、自我评价,提高自学效果;在期末考试中全面应用考试系统,加大程序设计部分的比重,提高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和编程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取平时考核,结合出勤、课堂表现、阶段测验和作业的形式。每堂课教师都认真考勤,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表现及上机完成的表现给出成绩;每章进行一次随堂小测验,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总结;每章布置1~2次作业,认真批改并及时反馈。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命题范围涵盖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范围广,题型多,难度适中。为突出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和上机实践情况,一般情况下,期末笔试的试题难度要稍大一点。基于教材知识和题库中的内容出题,有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客观、准确,阅卷严格、规范。

对每学期成绩都要进行认真分析,科学、客观地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做深入研究,并反馈指导教学。总体来说,学生的成绩分布合理,成绩单记载清楚、规范。

四、教学效果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实行教学改革之前相比,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了,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许多学生可以进行小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实现了“VisualFoxpro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五、不足之处

“VisualFoxpro程序设计”课程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教学体系。随着学制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学时由过去的72学时减至54学时,其后又调整至现在的72学时,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调整。在教学改革进程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为:(一)学时数虽然经历了两次调整后又调至72学时,但仍不能满足本学科的需求,大部分课后习题、单元练习(理论部分)都需要学生用课后时间去完成。(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自行设计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还比较缺乏。(三)需要进一步完善考试系统的建设。

总之,由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优秀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新形势下优秀课程建设的路子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拓展。希望通过优秀课程的建设,更好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让高职教育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付云侠.VisualFoxpro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09(9).

[2]熊发涯.高职“VisualFoxpro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20).

[3]梁锐城.VisualFoxpro数据库应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环境设计优秀案例篇10

江南古典园林案例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水平,拓宽教学的思路,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观,尤其是要做到古今结合。在江南古典园林设计中,可以体现出很多中国古典的元素,这些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修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寻找设计的灵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使用江南园林案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其他的社会学科或者是自然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理念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全新的设计理念来进行教学。同时也要看到,学生所具有的专业设计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出来的,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不断积累。教师在讲授古典园林案例的时候,可以带学生亲自参观,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手中的相机等工具将优秀的设计作品拍摄下来,为以后的学习与设计积累资料。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在教学上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记录片,作为一个旁观者来鉴赏相关的环境设计效果。二是利用江南古典园林案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作品的设计水平。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通常都充满着独特的生机与活力,和人们日常的生活关系密切。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内容设置也应该显示出时代的特色和专业发展的方向,江南古典园林设计是一种高水平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的体现,因此,在课堂上剖析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可以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从而增强学生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也体现出一定的天人合一的特征。

同时学生根据江南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可以提高自己方案的设计效率。三是采用江南古典园林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很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的效果。以往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学生听教师的讲解,然后再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设计,缺少自己的思维创造性,同时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还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长此以往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采用江南古典园林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景再现,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与研究这些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探寻其中蕴含的艺术奥妙,能够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设计表象的深入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促使学生思维深度与高度的不断提升,在课堂上就可以和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讨论,同时也扩展了教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