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文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3:16

城市的文化建设篇1

关键词: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但是,今天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相似,昔日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城市面貌迅速消退。实施过度的商业化运作,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这些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1.现状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建设指导思想问题

“当前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存在问题,一段时期以来,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思路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他们比较喜欢做面子工程,要比较好看、能够提升城市形象的设计。改善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投资环境是很多国内城市采取的一种手段,只是愿意打造一个城市品牌然后推出去,只要你能关注他,对他来说,基本上就成功了。注重城市经济效益忽略了非经济意义上的文化价值。我国不少城市还在走“重经济、轻文化”的道路,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城市发展的硬标准,忽略了城市个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文化底蕴。

1.2不同文化碰撞下的矛盾

随着全环化的推进,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产生激烈碰撞。当人们接触到与本土文化截然不同的异域文化时,心理上的新奇感显著上升,导致短时间内对异域文化的认可率高于对本土文化的认可率,出现了城市文化的不确定性。像一段时间以来规划建设崇洋风的盛行,好多政府喜欢用洋的,在不了解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做的规划、设计经常脱离实际,失败的较多,这种不讲究工程、不讲究结构、不讲究设计、不讲究造价,互相追捧、舍本求末的不良风气和现象应该有所收敛。

1.3城市管理的错位

城市在管理内容上重表象轻内涵,在管理途径上重人治轻法治,在管理手段上重经验轻科学,在管理效应上重近期轻长远。由于不能在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不断从更高层次上寻求城市管理的治本之策,导致往往在城市问题已然成堆、积重难返之际,才开始采取各种应急与补救措施。“城市病”所产生的系列病状及后遗症,病根在于城市管理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缺乏应有的文化视野。

1.5全民素质建设与生活水平提高不同步,许多市民忽视城市生存品质,文化保存意识淡薄,导致历史遗迹的破坏和消亡

2.城市文化建设需努力的方面

2.1树立文化理念,培育城市文化个性

文化个性和城市特色从哪里来?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色一方面体现在外观上特有的文化形象,一方面体现在内涵上鲜明的文化气质。这种个性化的形象和气质,只能是土生土长的,只能是从城市所在区域的人文生态环境中生发出来的,只能是从城市所在区域的文化根基中生长出来的。培育城市文化个性和特色找到以下几方面的文化根基:一是历史文化;二是传统文化;三是地域文化;四是民族文化;五是红色文化。

2.2建立良好的空间形态和文化层次

城市文化的发展,在空间形态上,一方面表现为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它不仅是文物的静态保护,还包括历史街区、城市空间格局与整体风貌的持续整治等无形的文化内涵。城市文化的建设,应该以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为核心,从外延、本体和内涵三个层次,延续文化生成、发展的历史空间。另外,还应体现与历史文化谐调统一的充满现代气息和个性色彩的城市文化氛围。源于历史而高于历史的文化更新和文化创造,才能使一个城市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城市文化的资源整合和创新,必须面对如何处理不同文化特质的关系问题,比如,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建构国际现代化城市文化与保持地方文化特色,以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等等。在现代社会,城市文化的发展必然从宏观走向微观,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理论走向实践。伴随着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媒介文化、旅游文化等多种多样的文化类型应运而生,城市文化建设需要从基层开始,通过不同性质的文化细分模式的培育和积累,凸显城市文化的总体形象。

2.3建立良好的城市文化发展机制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规模空前的文化商品流动和文化形态对撞,强势文化中的文化霸权正逐渐控制或影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力,而且对整个国家、民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对于城市文化这一主题,文化产业是真正落到实处并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文化的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操作方式,也是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2.4建立健全文化保护的法律

文化遗产是岁月沉积的产物,在与现代化发展的撞击中,受人们认识的滞后性或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遭遇排挤。这种时候,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将成为延续“城市之根”的有力武器。欧洲的文化能完好地保存下来,他们具有超前意识的法律制度功不可没。

城市的文化建设篇2

[摘要]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市民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将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市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融合、挖掘区域文化精华、凝练城市文化特色、加快政府管理改革等相应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城市化;市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138-02

1前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同样呈现出快速化的特征。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的伴生品,市民文化的价值也随之越发凸显,凝聚着城市基因的市民文化构成了一座城市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致。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市民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的规模和土地面积急剧扩大与城市市民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将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强调和注重市民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的文化修养,促进城市文化内涵的增加,进一步促进城市文化品位、城市品质的提升。

2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市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市民文化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市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社会实践中所形成、承袭、流传的共同心理习惯、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审美意趣、、理想境界等。它既不同于某个个人的意愿,也不是单个市民心性的简单集合,而是广大市民共有或相通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因此,市民文化反映和代表着广大市民的普遍欲求、愿望和利益,并随着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发展和变化。作为城市文化语言的重要载体,市民文化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中形成。时至今日,市民文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中大众文化的根本属性,如通俗性、商业性、现代性与传统性等,其不仅深藏着城市的历史印记,同时散发着城市的人文品质,展示着城市的精神气质,并在某种程度上变革着城市的功能。在我国城市快速化进程中,市民文化也呈现出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问题。

2.1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带来文化设施的匮乏

文化设施是用于文化服务的、在软硬件方面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社会公众活动场所、建筑物、设备及其组织机构,是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生活的物质依托和组织形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生活水准、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家统计局2011年公布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2186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6.6%,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到2025年,中国将有超过6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原本就不宽裕的公共文化设施相对更加匮乏。近年来,我国文化设施建设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传统文化设施经营管理体制所固有的缺陷,导致了我国城市文化设施在资金投入、设施容量、设施功能、设施分布、设施种类以及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滞后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发展需求。突出表现为集中程度高、区际间差异大,文化设施数量分布不均匀;基层和社区级文化设施不能满足大多数居民需求;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匮乏,缺少文化品牌。

2.2新增城镇市民群体的文化修养普遍偏低

市民是市民文化的创造主体,市民群体的基数越来越庞大,其构成相对松散,也越来越多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因此,新增城镇人口多为流动性人口,其组织相对松散,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大多是打工者,很难形成共同的文化兴趣和爱好。另外,农民工目前已经是当代中国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增至6.07亿人,在城市中工作生活但没有城市户口的人已经接近城市人口的差不多50%。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老一辈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但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一般多为初中和高中,其文化修养,尤其是现代文化的素养普遍低于原有的城镇人口。

2.3新增城镇人口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劳动力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出现陡增的趋势。但城市的基本保障设施并未因人口的增加而有所改变,社会支持系统完善力度不够,例如城市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医疗卫生条件差、拖欠工资问题时常发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的一种基本体现。因为户籍或居住地制度将其区别,在劳动、收入、消费、教育、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作为城市新增人口,在城市难以享受到市民的待遇,他们在心理上难以产生以市为家的感觉,总是觉得这里只是打工挣钱的地方,农村才是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群体在与乡村文化群体交往中,因占据政治、经济等优势地位,易对乡村文化群体产生偏见和歧视,而这些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市民文化的建设。

2.4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

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对文化设施的拨款规模达到新高,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还在酝酿之中,文化产业领域资源配置机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成。文化事业单位的局部改革,使一部分文化设施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过度的商业化经营使公益文化设施功能萎缩、服务效能减弱。部分基层公益文化设施文化活动较少,不能发挥应有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商业化倾向问题突出。事业单位由于在体制内占据优势地位,握有垄断权力,这些单位已在多年商业运作中形成了既得利益,因此缺乏改革的内在动力。

3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民文化构建措施

3.1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引导扶持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策略采取整体适当分散,局部相对集中,合理的网络结构进行布局。另外,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补充,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设施向公众开放。应着力做好社区级文化设施的网络布局与反映城市文化品位、地域特色的市域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充分认识文化设施建设对促进市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大市民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国家要有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人均标准以及考核要求,敦促各地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逐步改善城市市民的公共文化生活。

3.2促进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融合

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自从人创造文化之后,人与文化便出现相互影响的关系。无论是涵化还是濡化,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人更具有文化性,满足其文化归属感的需要,这也是一个身心健康人所必需的条件。新生代农民工由乡村进入城市,由于出生地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文化模式,新生代农民工生长在农村,受乡村文化的影响而具“土气”,进入城市后,受城市文化影响而逐渐“洋气”,这个过程实质是一种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文化冲突的过程,更是文化建设的过程。加快促进农村文化和市民文化的融合,使进城人员能够在劳动、收入、消费、教育、生活等方面逐步平等,是发展市民文化的关键所在。

3.3凝练城市文化特色

城市文化建设从整体上决定市民文化的发展方向,影响市民文化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导向作用。城市文化建设是市民文化的基础,是市民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大力加强城市文化建设,要继承自身的优秀历史文化,把能够反映城市历史发展、体现传统人文精神的文物和古建筑尽量维修、保护好、合理利用好,使其成为文化旅游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3.4加快政府管理改革

政府的管理要为所有城镇人口提供服务。然而目前,户籍问题是困扰城镇人口的重要问题之一。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民工来到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播撒着汗水。时至今日,全国6亿多城镇人口中,非城镇户口的农民工已经达到将近一半。他们生活在城市,但是由于户口的原因,在子女入学等方面无法享受城市人口的待遇。在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今天,如何解决这些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的户籍问题,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国发展报告2010》,我国将从“十二五”时期开始,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也就是说,要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到2030年基本解决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进城和落户问题,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这无疑会给市民文化建设带来福音。要努力使城市新增人口更好地在城市生活,更好地融入和发展市民文化。

城市规模的发展可以快速化,但是城市内涵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市民文化的培育也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要依靠城市文化意识的积淀,优秀的社会传统与文化意识的积累,需要不断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是,市民文化建设是城市化的灵魂,不仅需要政府有意识的去引导和培育,更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黄鸿鸿.优秀市民文化的培育要先行[n].福建日报,2008-12-04.

城市的文化建设篇3

论文摘要:文化市场是城市旅游者的重要消费领域,它的发展和旅游城市的发展是互为推动的关系。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面临着诸多难题,文化市场的具体定位需要全面衡量城市的发展定位、旅游发展定位和文化市场的主流趋向。

    文化市场是指以商品形式进人流通和消费领域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娱乐活动所形成的市场。文化市场是由文化产品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促成的,文化需求的大众化和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分化导致了当代文化大市场的生成。文化市场的生成,工业化、市场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方式,以及大众传媒、科技产品的全民共享现实,对城市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有着深远地影响。

    就旅游城市而言,文化市场是城市旅游者的重要消费领域,它作为旅游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旅游城市在精神文明上的主要展示方向。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是旅游城市的一个重要任务,它对于城六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产业升级有着深远地影响。

    一、旅游城市与文化市场间的结构关系

    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城市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外在空间,它能为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所需的资源、物质和制度支持,其内在的创新机制是文化市场活力的发展源泉。文化市场是极具活力,能综合展示城市文化品位和物质繁荣程度的市场领域之一,它的发展既是城市发展的表现,又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城市旅游和城市经济的持续繁荣。

    (一)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发展的基础

    旅游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基础。旅游城市能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其所需的历史文化资源、从事创造性精神劳动的人才资源和供人们进行文化生产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等资源条件。此外,城市发达的经济可为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并决定着文化市场的生产规模及文化市场的运行效率。城市的各种经济制度、经济的运行机制也可为文化市场在城市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制度基础。

    同时,旅游城市发达的旅游经济是文化市场发展的物质平台。文化本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市场的发展规模。旅游城市由于具有空间聚集效应与历史积淀的旅游传统,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城市。旅游城市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闲暇时间和可用于文化消费的收人,这些是决定文化市场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一般消费者和旅游者所受的教育水平及城市的社会发展程度决定着文化市场需求的产品层次和档次,这些都是具体文化产品生产的指导因素。

    (二)文化市场的发展能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前进

    文化市场的发展是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文化艺术活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对文化的投资能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状况,对文化的开发还能够吸引工商业,提高房地产价格。因此文化市场的发展对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由于文化服务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不但有利于增加本行业的就业岗位,还能带动相关行业就业人数的增长。

    文化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标示着文化产品体系的丰富和创新,它直接服务于人们精神层次的享受和发展。它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的协调与进步发挥有力的促进作用。发达的文化市场还有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城市的特色及影响将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文化是一种发展力量,当文化与高科技集合时,它能进一步的推动文化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文化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发达的文化市场是城市投资、居住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能改善城市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也能改善城市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

    (三)文化市场能推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按行业层次分可分为文化娱乐业、文化收藏业及民俗古迹观赏业等三个基本的层次,它们与旅游业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化市场的发展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富有文化意味的观赏要素,同时也能为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文化市场的继承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它既能给旅游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历史观赏元素,又能根据旅游时尚的变化进行调整,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文化娱乐方式,这对于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然,旅游者的文化消费是一种具有传递性的消费形式,它不仅能带给旅游者以愉快的消费经历,还能通过文化实物的流动来传递旅游城市的文化品牌,从而有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这又能在更深的层面上推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主要难题

    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既要考虑文化本身的特质,又要在市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运作,还使其符合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现实中,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面临许多矛盾和难题。

    (一)文化的市场化和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品的交易场所,文化市场的特征直接根源在于文化产品的特征。文化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价值。文化产品是文化活动物化的结果,它代表一种外在的使用价值。两者的冲突也就构成了文化市场中所普遍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即:文化的市场化和文化的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文化的市场化要求管理主体在市场规律运作机制下对文化产品的生产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的需要。文化的非市场化要求国家对价值高而市场消费性低的文化创作进行扶持管理,比如对纯艺术的支持、高雅文化的非赢利性传播、公共文化产品的规划建设等,都需要国家职能部门通过恰当的手段,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和促进。旅游城市对此类文化的扶持管理往往能推动文化生产的市场化,并促进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旅游的带动下,以前很少有人感兴趣的苗绣成了苗族青年争相学习的热门手艺。

    (二)文化价值的非消费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性之间的矛盾

    一般的商品会在使用中出现价值的折损,而文化作品一般不会因为人的使用而降低其内在的价值,相反,它常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使自己变得更为珍贵。文化作品的消费是需要消费者的主动参与,人们享用它必须付出精神上的努力,这意味者只有相应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享用文化作品。由此可见,文化作品在本质上是非消费性的。但文化产品却必须具有可消费性才能成其为一个产品。因此,文化产品的旅游开发必须既能保持文化的本真性,又能使其符合旅游消费的需要。于是,部分旅游城市采取了文化的本真发展和文化展示的“舞台真实”并存的思路,以试图化解上述矛盾。

    (三)文化价值的无形性和文化产品的计量性之间的矛盾

    在广义上,文化是人类活动所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统称。由于文化创造本身的精神性和时间的积淀,文化作品的内在价值是无形的,它无法准确的计量,只能通过其稀缺程度和价值补偿的一般原则来对其进行粗糙的评价。但作为市场中流通的商品,文化产品必须可计量、能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价,只有这样它才能进人市场,获得交易资格。显然,两者的矛盾将给文化的市场化过程带来阻碍。尤其是旅游城市的文物古迹资源的开发,由于无法对文物古迹进行定价,它的市场化面临更多的市场阻碍和行政阻碍,以至很多地方在文物古迹的开发过程中存在资源“无”价或低价的观念,导致破坏性和浪费性地使用这些文化资源。

    (四)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宏观协调存在困难

    旅游城市既具有一般城市的功能,同时又具有旅游观赏的功能。各城市的文化市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出多门,经营者运作成本高。按照相关规定,除新闻出版、广电、文化作为市场的主管部门之外,“工商、公安、税务、邮政、交通、铁路、海关、口岸、边防等有关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对文化市场负起管理责任,支持和主动协同新闻出版、广电、文化等主管部门做好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此外,城管、防疫(音像经营点也得作卫生证)、绿化、环保、街道、居委会等部门也都部分负有文化市场的管理责任。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文化市场的三个行业层次都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各城市的文化市场长期处在多头领导之下,管理部门多而杂乱。在理论上,多个部门的联合管理有利于部门协调。但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由于约束机制的缺乏,各部门间利益又难以保持一致,因此常常造成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定位管理

    在宏观上,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应主要解决其总体的发展定位,通过科学合理地定位促进城市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繁荣。

    (一)旅游城市文化市场的现状评价

    现状评价是对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文化市场的基础资源以及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当前现状所进行的分析和描述工作,这是城市文化市场发展定位的直接依据。它所考虑的具体因素应该包括表1所涵括的构成因素。

    如表1所示,城市的发展阶段主要分析所在旅游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旅游发展水平,这是与城市文化市场定位紧密相关的外部决定因素。城市文化市场的资源现状主要分析所在城市的文化资源的属性,及其与旅游业的特征关联。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则主要分析所在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相应的制度支持体系。

    (二)旅游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定位

    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定位是对所在城市诸多因素综合分析的结果,可以以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为基础来进行定位分析。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定位既要考虑所在区域的具体因素,还须融合旅游城市本身在文化市场方面的已有特点,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来进行综合判定。

    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定位主要指对所在城市文化市场发展趋向的总体规划和系统确定,它包括对城市文化市场的行业层次、发展重点、相关企业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地域分异等若干要素的确立。文化市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应该立足于三个基本的定位范畴,即: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和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向。

    1.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

    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主要考虑文化市场与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主导产业等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是文化市场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一。(见表2)

    2.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

    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向,目的是寻找两者的契合之处,使文化市场的发展定位在根本上符合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是典型的互补型产业,发展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应针对旅游市场开发出不同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特殊的文化需求。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必须有重点,有先后。主导客源是旅游城市中客源人数最多、购买力也最强的客源群体,因此重点开发和首先开发的旅游文化产品应针对旅游城市的主导客源,充分考虑主导客源的文化价值取向、审美观等个性因素来设计相应的文化产品。

    3.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向

    城市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向是对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审美趋向、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制度规范的变化态势等趋势的描述判断,它决定了文化市场的行业层次,同时也是对具体的文化企业进行规划的基础。而且,这些内容能够反应出城市文化市场领域的主流的行业竞争方式,行业企业的发展应该将其看作一种外在的市场规范,并通过与其融合来获得自己的发展。

(三)旅游城市的主导产业定位与文化市场定位的关系处理

    城市的主导产业定位对城市的文化产业定位有着深刻的影响。主导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有两种基本的关系,即:竞争与互补。城市的经济发展资源在特定的时期是有限而特定的。城市对自己的主导产业、龙头产业要投人各种资源,如提供各种优惠的政策(投资、贷款、税收、创汇奖励等),安排专项资金,为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并调动相关部门予以配合。但是资源配置此消彼长,主导产业的资源投人增加,那么投人文化产业的资源相应就会减少。同时,主导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人才的竞争,而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城市在积聚人才的时候既要考虑主导产业的需求,又要考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主导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互补包括基础性互补和优势互补两个基本类型。基础性互补指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主导产业则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优势互补是指主导产业的发展要直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也要能直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可通过旅游促进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扩大文化市场的范畴,增加消费者的数量,促使旅游文化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反之,文化市场的发展要将当地的民俗旅游、宗教旅游、古迹旅游、文化观赏等类型的文化旅游包括进去。

    主导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竞争和互补交错,因此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必须认真分析文化产业和城市主导产业之间的辩证关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

城市的文化建设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视角;城市文化建设;展望

引言

随着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打造“美丽城市”的需求愈加强烈,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本文总结了当前城市文化建设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城市文化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作用

1、城市文化是城市全面发展的推动力

现代城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城市。城市文化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广泛的智力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凝聚力的城市文化在激发人的本质力量、发挥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上具有独特作用。

一方面,城市文化建设使市民获得自身发展和为城市发展去贡献的动力,有利于市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获得实现理想目标的行为能力、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等等。

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包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如道德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这种力量引导、激发和感召着人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凝聚力和事业心。

2、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一个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靠文化。文化能展示城市的价值品位和可贵的风尚。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

先进的文化犹如一面旗帜,她能鼓舞人、激励人去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城市,热爱自己的家园,并且尽力为其作出自己的贡献。一座城市如果文化发达,思想解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扬科学精神,城市发展就大有希望。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就是未来的理想家园。

3、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文化是综合国力,也是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城市之间的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又是文化的竞争。城市文化资源、科技力量、人才队伍更是竞争的重要内容。

先进的文化起到凝聚城市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力量的作用,能够最佳组合各种城市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快捷有效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和文化力。

城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居民的素质。看一个城市是否有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力,也就是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

4、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基础

城市形象是人类对于城市中以城市的居民素质、民俗习惯、文化气息、服务态度等的感受所形成的城市总体印象。

良好的城市形象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投资力,形象可以带来资源,而展示形象更重要的是靠文化的魅力。

二、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面对铺天盖地强势文化的入侵,许多城市在文化建设上受阻,主要表现为城市记忆消失、面貌趋同、建设失调、形象低俗、环境恶化、精神衰落、管理错位及文化沉沦等。城市记忆消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城市发展中,过度强调商业化,“大拆大建”的粗暴开发方式,使得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保护文物等文化遗产被毁灭,进而造成城市文化空间混乱、特色社区邻里瓦解以及历史文脉断裂,最终,城市记忆逐渐模糊甚至消失。

城市面貌趋同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千城一面”,越来越多的城市街道布局雷同、建筑风格相仿,使人产生“天下大同”的错觉。

其实,城市面貌的形成归结于历史沉淀和文化凝结,城市历史越深厚、文化越成熟,城市个性就越强烈、特色就越突出、品味就越独特。

城市形象低俗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许多中小城市瞬间涌现出的“新、奇、怪”建筑。这些城市只顾气势、不顾实际,只顾个性、不顾协调,只顾造势、不顾利益,忽略城市环境、忽略市民感受、忽略自身特色,盲目模仿国内甚至国际大城市地标性建筑,导致城市景观无新意、城市文化身份特征不明显。

城市环境这一概念随着“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愈发受到关注,其作为城市文化建设重心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绿色空间、活动空间不断减少,空气、水、土地、噪音等城市生活生态污染加重,温室效应、城市升温、资源短缺、交通堵塞加剧;城市建设过程中资源、能源浪费惊人,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历史文化物质遗产的背景逐渐与主体风格背离。

在城市管理中,注重近期利益而轻视长远利益的管理效应,注重以往积累经验而轻视现代科学方法的管理手段,注重人为管理而轻视依法管理的管理途径,注重外部表象而轻视内部深意的管理内容等都赤裸裸的显示出城市管理错位的战略管理性弊端,致使许多城市出现问题成堆、积重难返的“城市病”及后遗症,其病根在于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及宽阔文化视野。

城市精神在城市之间的盲目攀比、不顾实际地追求“国际化大都市”、“世界知名城市”的城市定位中逐渐衰落,大搞“形象工程”、大兴“面子工程”,追求“标志性建筑物”数量的做法,罔顾自身价值与质量,散发着对传统文化认知肤浅和对城市发展前途迷茫的气息。

城市文化沉沦最直接的表现为城市人价值观的扭曲与错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扩散蔓延,格调低下、文化稀薄、思想平庸已成常态。城市文化的沉沦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强势文化的来袭,面对喷涌而来的奇思怪意,很多城市不但不深化自身人文历史,反而浅薄自身文化内涵,更是将自有的城市文化弥漫开散直至消失。

三、建设城市文化的途径及展望

1、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优秀成果的精髓集纳,是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和行为准则。

城市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市民的斗志,激发市民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动力与活力;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好风尚,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行业管理制度中,使之成为每个市民的行为标准、自觉追求,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任务。

2、改善文化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城市文化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文化建设要从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中搞好软硬件建设。

一方面要强化文化设施建设,学校、图书馆、艺术馆、影剧院、科技馆、体育馆、会展中心乃至环境绿化雕塑等,都要体现城市文化风韵。

另一方面要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倡导先进的文化理念,鼓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发展环境;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激发群众活力,提高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形成城市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3、研究历史传统,挖掘文化底蕴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但是,今天一些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实施过度的商业化运作,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一处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和破坏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由于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这些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又要结合城市的人文风情特征,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统筹考虑,培育和打造城市特有的文化品牌和城市精神。

4、培育公民文化意识,正确把握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提升公民文化意识,是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重点抓好公民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意识的教育、开放意识和变革精神的教育、社会公德及科学精神的教育。

同时要引导公民不断克服和抵制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积极挖掘特色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展现优秀的民族文化,不断学习、借鉴、吸纳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使城市更具特色性、开放性和世界性。

结束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因此做好城市文化建设显得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辉周.视觉生态视野下的城市文字景观设计与构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05).

[2]李建华,刘刚.人文城市建设的基本维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05).

城市的文化建设篇5

城市体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组成,而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各自由一些子系统组成,如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大众体育则包含体育健身、体育娱乐等内容;学校体育则包含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子系统由更小的系统构成。体育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产物,城市体育文化是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城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在城市区域的总和。城市文化微观层面上看是包罗万象,在文化角度上讲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历史演变的人类发展方面来看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文化进步的产物。

二、城市体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表现

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里,体育曾只是少数奴隶主、地主、资产阶级的一种取乐、开心、玩耍的工具,表现为城市文化中的贵族阶级消遣文化。但环顾现代城市,体育文化已发展成为市民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见的“一家人去划船”、“成群朋友去登山”等已是普通市民们的平常之事。现代城市体育文化表现出平民化、生活化、社会化。城市的现代化除物质文明的发达外,另外还表现在它的高度开放性、信息灵通性和文化构成的异属性;城市文化这些现代特性,带给城市居民的影响是生活观念新潮化、文化氛围时尚化。他们开始在日常的信息表中安排体育活动时间,开始关注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甚至高谈阔论假球、黑哨、兴奋剂。体育文化已走进千家万户,贴近你我生活。城市体育文化表现为平民化、生活化和社会化,除了上述的物质、意识基础外,现实基础造就这一结果也很显然。

三、城市体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城市的文化建设篇6

[关键词]城市建设地域文化设计师

地域文化在城市建设上体现着国家城市风貌的灵魂,表达和反映城市的时代,地方和文化特征。地域文化的表达指的是城市建设过程中注意挖掘传统文化遗产,强调空间场所的文化意义,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可识别性。目前国内对于城市建设上地域文化的表达日益重视,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表达的现状

城市建设是展现地域个性特色的艺术创作,不仅要反映设计者个人的艺术魅力,还要体现人的不同需求和地域文化。

中国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的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地域文化的特色有趋同的趋势。当我们走进一个个感觉似曾相识的城市的时候,不禁感叹,现代的城市建设已经让人们辨别不出南北方的差异,千年的文化被百年的新城整合成一个模板。城市空间结构混杂而繁乱,环境乏味而缺少新意,空间缺乏整体性,缺乏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城一面比比皆是。梁思诚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就反对“削足适履,让生活去将就欧美的部署”,他曾经说:“建筑物在一个城市中不能独善其身,它必须与环境配合和调和”。

例如四合院在封建社会是以家族的伦理道德、宗法观念、等级礼制、堪舆风水、对幸福人生的追求、向往和艺术美学为蓝图建筑起来的,北方四合院的文化是北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北京纵然还有四合院、天安门、故宫等历史遗存,然而作为历史古都,其古都风貌如何建设大家直到今天还在探索中。因为现在的北京,其城市历史与现实已经截然分离、毫不相干,渗透着北京古老文化的建设极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把大量拼贴有古建筑符号被称之为“夺式建筑”的高楼大厦作为“夺回古都风貌”的“大手笔”,填塞古都几乎所有的“虚空”,更导致了古都历史面貌的严重毁容。一些高层建筑疯狂地与古都主体建筑争高,争大,争辉,从而破坏了古都固有的天际线和轮廓线,淹没了她原来的“底色”,肢解了古都建筑的艺术整体,造成大量古建筑互相难以联系难以呼应,从而使她的造型失去了鲜明的雕塑感。

周庆琳先生1996年在《夺式建筑可以休矣》一文中对所谓的“夺式建筑”作了明确的注解“前几年在北京‘夺回古都风貌'的口号叫的很响,经过几年的你争我夺,产生了一大批‘夺'式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数是在‘夺回古都风貌'的口号提出后出现的。”有的专家认为,北京城的“夺式建筑”又像一个个带着官帽、穿着西装的现代巨人不伦不类地挺立在这个拥有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都中。

二、影响我国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表达的原因

1.缺乏城市规划的专业设计师

城市规划起步晚导致专业设计师缺乏。城市是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城市规划专业是伴随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属于新兴学科。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前苏联对于城市规划专业已经开课,学制通常为4年~5年。而在早些时候,我国的城市规划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都是学习前苏联,城市规划专业都设置于各校建筑系,没有开设独立课程。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才得以发展。这一时期与目前中国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密切相关。中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与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现象与问题,加速了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空前的。

由于城市规划设计学科内容广,综合性强,起步又较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知识体系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急需培养大批高层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

2.权利主义在城市建设中的重大影响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曾流行过这样一段话:“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装个样样,不如领导一句话。”好多城市建设方面的决策不是看规划要求,而是凭长官意志来确定。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相对来说健全了,但是,不合法不合理的长官意志的干预不同程度的依然存在。一些领导对一些规划建设问题凭主观决断,甚至不惜触犯法律程序和法律法规要求,致使城市规划处于一种无奈的境地。某市外滩花园,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占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划定的非建设用地,也是《防洪法》中明令禁止的建设地段,但在个别上级领导的干预下,取得了各种批准文件,得以施工建设。后来决定应该拆除为长江排障,国家需要支付赔偿,损失超过2亿元。有的城市领导,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借口,无视《城市规划法》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的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内大拆大建,拓宽马路,建高楼房。影响了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引起了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上的强烈反响。比较普遍的是,不少城市领导为了争取招商引资建设项目,责令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审批程序和要求,马上办妥有关批准的手续,这就是不可避免地为依法实施城市规划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留下隐患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李瑞环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搞城市规划和建设就怕有权、不懂、主观,这三个加在一起就非成灾难不可”。

3.城市规划设计的市场化造成规划设计的模式化和简单化

城市规划的市场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部门特别是传统的规划编制部门――规划设计院的企业化的实质。企业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它所关心的是效率,就必然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城市不仅是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场所,而且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城市规划是公共产品,但绝不是简单技术产品。城市规划不仅是作为城市公共资源分配的一个过程,而且作为城市文化的保护者、创造者,作为企业是无法承担这样的公共责任和历史责任的,因为作为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特别是企业对产品的一致性要求恰恰是与城市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所背道而驰的。更进一步来讲,规划设计院也好、规划设计公司也好,不仅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千差万别,而且他们对利益的追求必然会与城市固有的价值观相冲突,然而对开发商来说,城市设计的文化表达对他们来说毫无关系,他们只关心能否得以开发和利润的多少。尽管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更差。这就是城市建设脱离地域文化脱离艺术表现所产生的结果。美国著名建筑师F.L.赖特说:“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的艺术”,建筑是一种艺术文化,在考虑其应用目的考虑经济因素考虑工程技术性因素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它的艺术性,考虑与城市文化的结合。

4.城市规划设计群众参与不够

城市规划设计应由专业人员来做,这无可非议。但城市的利用者是群众,因此往往少数人员关起门来苦思冥想作出来的规划公众不一定认可,有悖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我国一些城市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重庆和青岛两市制定出台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试行办法》,《办法》规定,今后编制的各类规划上报审批时,要求附上公众代表反映的意见。大型公共建筑、广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方案座谈会、研讨会,将邀请由政府确定的有一定代表性的公众参加,必要时,还将在拟建地挂牌展示建设方案,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接受市民的评议和监督,没有“公众意见书”的规划和建设将不予审批。让群众参加城市规划,要使群众真正来关心自己城市的规划,规划好自己的城市,是很有必要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以及著名作家刘心武对城市学和山水城市的研究以及他们所写的建筑评论,就得到了设计界的认可。所以,通过一些媒体和渠道(比如电视媒体调查,展览,网络等)让群众了解建筑师的思路并让群众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还可以强化广大群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意识,为城市建设献计献策,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毕竟城市规划是为了群众,群众应该是主体。

总之,设计师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了解,城市规划宏观指导层面上体现长官意志、微观技术层面上的简单工程化和规划编制的市场化倾向,缺乏对城市本身价值的发现和塑造,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群众参与不够都将导致城市无法体现其固有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无法体现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和优美,从而丧失城市的独特魅力。

如何将现代信息融入到各个个性化的城市建设中,与每个城市的文化协调地结合起来,体现每一个城市个体独有的风格,而不是简单的取舍和割裂,这需要现代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师认真思考和研究。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建设上表达的主要途径

1.标志性自然景观与城市相融合

所谓标志性自然景观就是一些地区有代表性的天然景观。一些丰富多彩的地域特点和气象气候在经过岁月的积累与沉淀之后,美丽的景色被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赋予了新的内容。组合湖、河、溪、瀑、泉等水文景观,与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可产生动与静、旷与幽的不同美感。古人讲求天,地,人三者成和势,方为大势。比如杭州,由于西湖与城市组合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幽雅协调,景观融合,既各展风采又相得益彰,所以被誉为“人间天堂”。城市设计还应该发挥自然环境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周边的自然环境延伸到城市社区之中。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既有现代化的设施,又有与大自然的融合,创建人们适宜的居住环境。近年来杭州通过合理的保护和统一的整合将西湖与城市人文内涵在空间尺度上保持和谐互惠正体现了这一点。

2.城市建设中体现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理念

中国人心中的“山水”已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人们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对比于国外的自然景观,中国的许多文化景观常常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寻求气候、地形、日照等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内在结合。还以杭州为例,杭州是文化名城,历代名人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杭州又是一个山水城市,在城市建设上将城市文化融入到山水之间,将周边的山林延伸到城市社区之中,建设体现杭州山水特色的人文园林,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如西溪湿地的开发),体现了杭州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特征。

3.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与未来设计相融合

中国的历史筑就各地的本土文化,所以城市在未来需要继续大力保护和显示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脉,保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延续性,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在建筑上追求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新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积极创造既适合现代化功能又体现当地文脉特色的建筑风格,增强和展示城市建筑的艺术个性和人文特色,让城市成为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和谐对话的载体。

如拉萨的布达拉宫则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它依山垒砌,群楼重迭,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布达拉宫作为历史的见证,被周围新建的拉萨市区所拥抱,较好体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融合。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应在追求其应用目的,经济因素,工程技术性因素的同时,考虑到它的艺术文化特质。当今中国向城市化迈进的步伐正在加快,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设计师、建筑师们要多去发现和塑造城市的本身价值,将城市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体现出来,将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体现出来,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建筑文化和情感相互融合。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人类与自然、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潮、国际趋势与本国国情相互融合的理念。贝聿铭先生认为“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力之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这值得我们深思和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页

[2]张钦楠:《特色取胜__建筑理论的探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96~101页

[3]叶廷芳:《城市批评-北京卷-最大的建筑败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4]柳荫:《城市批评-北京卷-被扭曲的风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5]许学强叶嘉安林琳:《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6]任致远:《透视城市与城市规划》,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城市的文化建设篇7

【关键词】城市的本质文化建设文化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城市的本质是文化,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探讨城市的本质,以及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对当下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城市的本质

把握事物的本质,是给事物正确下定义的前提。人们对城市本质的探讨很早就已经开始。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形成的原因是人类为了进行善业,取得善果。他认为,城邦的本质应是异质化,不是同质化,它受公民本质的影响,人的本质决定着公民的本质。人是合群的动物、人是政治动物,人们向往城邦生活。人要从事善业、求善果,有丰富的物质、健康的身体、良好的道德,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得以实现。人的本质是灵魂的善,人追求善,而城邦恰恰能够使人完善善业,求得善果,这样就反映了人与城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城邦是人的城邦,城邦有利于实现人的目的。这种见解深刻,体现了人本思想。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的本质是其文化功能的体现。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它更是文化的归极。城市的作用不仅在于它的物质功能,更重要的在于它的文化功能。英国城市专家霍华德认为,田园城市的本质就是为了满足市民的生活需要,城市必须消灭贫穷、落后,有利于人的健康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城乡关系方面的错误观点,提出了新的城乡关系理论,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强调了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他们结合当时城市发展的实践,在《神圣家族》、《论住宅问题》等文章中,从人的本质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研究了城市的地位、作用和本质,以及搞好城市建设的规律与原则。他们认为,生产力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城市发展的程度和形式。城市是经济发展中心,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发源地。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市具有多种功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的“改造”作用也不同。城市的发展既可以改变客体,又可以改变主体。只有废除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优化生产力布局结构,才能消除城乡对立。要走工农结合、乡村城市化和全面节约之路,进而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列宁和斯大林认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生活的中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城市还是文化最发达的中心。他们认为,城市要领导农村。列宁还认为,要大力发展高技术,消除城乡差距,他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的。他还强调,要消灭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要让全体居民共同享用科学艺术宝藏。他还制定了有关知识分子和发展科学文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并付诸实践,

针对当时的情况,列宁和斯大林从消除城乡差距,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出发,提出了搞好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和途径:科学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发挥大城市的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合理分布人口;以法治国,搞好廉政建设,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努力改造旧城市。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就积极探索城市发展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发挥城市辐射与带动功能,促进农村发展。三是依法管理城市,实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的素质。

我国学者对城市本质的讨论目前还不多。概括而言,一般认为,城市的本质是人的聚集;城市化就是空间集聚,它包括很多要素的聚集,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系统转化过程,不仅包括人口的转移,还包括人们生存生活环境的改善,包括人的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其实质是“人化”,其目的是使人类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城市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具有养育、教育、生产、娱乐、记忆、管理等六大基本功能。

总之,对城市本质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理论、城市理论、文化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不仅要有人学的视野和维度,还要着眼于文化。人是文化的主体,没有文化,人不成其为人。文化即人化,既然城市是人化的结果,那么其本质也必然是文化。

城市文化建设

随着人类竞争的实践和转型,人们对竞争的认识和研究也日益深入。我国学者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讨论文化竞争力问题,发表了许多论著,但无论是在理论上、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落后于国外。人类已进入文化综合实力竞争的时代。当前我国城市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时代背景上看,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使世界文化竞争更加激烈。在文化霸权主义思想支配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宣扬他们的价值观、倾销文化产品,一些国家面临着本土文化被“替代”或“同化”的危险。从文化发展上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化发展与其他发展相互交融,文化的竞争在实质上也是经济、政治、人的竞争。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更加复杂。从需求上看,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人们需要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这使得文化竞争更加激烈。具体表现为:一是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创新步伐加快,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人类生存图景。二是文化产业日益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其产值占GDp的比重日益增大。文化综合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文化两极分化加深。三是文化交流和融合步伐加快,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四是城乡居民的诉求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城市管理、政府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的政治建设、民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国内城市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管理水平不同,城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发展不平衡,人居生存和发展环境差异很大,人才存量和质量、居民的现代化程度不同,对城市未来的走向与层次影响很大。

上述新情况、新趋势的出现,给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城市面临着由管理型城市向经营型城市的转变,由“物质型城市”向“文化型城市”转变,由“传统型城市”向“现代型城市”转变,因此,落实党的十精神,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可以说,人类已进入文化制胜的时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要适应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根据世界文化发展状况科学制定我国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形成完整的文化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大力加强城市领导班子建设,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进行城市文化管理创新,全面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建立多元文化投资机制,保障城市文化建设资金的持续投入;全面深化城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做大做强文化龙头企业,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主导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文化辐射作用,“形成都市文化圈”、“都市文化带”,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文化的发展;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文化经营管理和各类优秀文化人才;实施文化扶贫,消除结构性文化贫困,加快实现人的现代化,提高城市文化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吸取发达国家城市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既不盲目跟风,防止同质化,又要防止城市病,避免陷入城市发展的盲区和误区。二是坚持全面科学发展,防止片面发展。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建设等方面,因此既要重视硬件建设,也要重视软件建设。三是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和特点。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各个城市在这些方面差异很大,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

城市的文化建设篇8

【关键词】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与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发展时期。文化作为城市发展最突出的标志,研究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文化①,而与快速城镇化相伴生的却是对文化意义的忽视②。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单位办社会逐步演化为社区办社会,“社区”在城市中的地位发生变化,肩负起更重要的时代责任;同时不同阶层、地域、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在社区中集聚、碰撞和摩擦。毋庸置疑,社区文化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基层③,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对于解决新时期新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较好,历程较长,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与新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文章选取天津中心城区的17个城市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以期能摸清基本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调查与设计

为保证调查研究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以社区区位、规模大小、发展与成熟程度、居民形态四个因素为评判标准,笔者选取了天津中心城区的17个城市社区为调查研究的案例。关注社区文化活动的季节性特点,调研于2013年4~10月分三个阶段实施。2013年4~5月是第一阶段,主要采用实地勘察的方法,进行预调研和基础摸底工作。2013年6~9月是第二阶段,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鉴于社区文化内涵的抽象性,采取了随机发放并面对面辅导填写的方式,使得问卷的有效性达到百分之百,根据社区规模与成熟度的不同,分别发放50、70和80份问卷。2013年10月是第三阶段,采用“质性研究”中深度访谈的方法,本着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选取了20位社区居民和10位社区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在社区居民的选择上兼顾了文化活动骨干、积极分子和一般居民,共获得30份有效访谈样本。

笔者设计了分别面向居民与管理人员的两套问卷,问卷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针对管理人员的问卷共有18题,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评价与诉求3个部分。面向居民的问卷设计有40道题,涉及到居民的基本情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和认知、评价及诉求,对物质文化设施的使用、评价与诉求,对制度文化的了解与评价,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个部分。

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精神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指根植于内心的心理意识、信仰和价值观,以及外化的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等④,归并为两个方面:心理层面的价值观念文化与表征层面的行为活动文化。

一方面,心理层面的价值观念文化。笔者从居民文化程度、、认知水平、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从问卷分析看,天津城市社区居民整体文化水平较高,以高中和大学学历为主,分别占到了33.4%和49.8%。大部分社区居民无,由于民族构成的特点,在回族集聚的社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占一定比例。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有着普遍性和局限性并存的矛盾和特征,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及建设普遍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但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解又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和功能作用的认知比较片面。

居民对社区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表明天津市近年来社区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邻里之间的相熟度和交往性不高,社区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不强。而且在调研中还发现,成熟、环境好、设施完善的社区,其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强,而人员构成复杂、较新、环境差的社区相反。

另一方面,表征层面的行为活动文化。行为活动主要表征通常是社区文化活动,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但是类型单一、内容老套,各社区之间雷同、复制,特色不突出,根据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组织的文化活动很少。据实地调查和居委会访谈结果整理,大部分社区的文化活动首先以歌舞活动为主,其次是一些固定的节日演出或慰问活动,这也是导致社区文化活动居民满意度与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有很多居民有良好的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期望,但是却很少或不愿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对于已经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社区居民的满意度都不高。

物质文化层面。物质文化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硬件设施,在给社区文化活动提供场所的同时,更是城市社区文化直观、具体的表现,可分为物质设施文化和物质环境文化两个方面。⑤

一是物质设施文化,即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实施的设施和场所。各社区都有一些基本物质文化设施的配置,如广场、健身器材、活动室、宣传栏等,但各个社区差异较大,共性问题也非常突出,数量少、面积小、后期维护脱节、更新缓慢,室外场所和设施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室内场所和设施使用率普遍较低。就室外场所与设施而言,数量与面积都存在大的缺口与使用率低下并存的矛盾,一方面是数量少、面积小的问题非常突出,而另一方面却是使用率并不高,甚至因长期不用而残破不堪。。而室内场所与设施,除了数量与面积上的硬伤之外,开放时间短、开放度不高是最突出的问题,很多社区的室内设施和场所形同虚设,居民很难接近和使用,反映出室内文化设施建设和宣传工作的薄弱。

二是物质环境文化,可以直接体现一个社区的文化特色、水平以及居民素质,表征为城市社区的建筑风格与色彩,小区的景观和绿化,以及各项环境设施与小品的设计、使用和维护状态等。物质环境文化的水平主要受前期规划建设和后期管理维护两个因素的影响,整体来看,新建设社区的前期规划建设水平要整体高于建成年代早的社区;而从后期管理维护角度而言,物业管理的有无、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关键因素。综合调研的17个社区,建筑形式多样,但是色彩和风格都不能体现城市特色,维护管理跟不上,很多建成时间不长的社区外表也因风吹日晒而显得十分陈旧。在景观绿化与环境小品上也相对比较传统,没有考虑社区人群构成特征;几乎每个小区都存在私搭乱建现象,有的社区绿地、环境设施和小品的破坏还非常严重,居民对社区物质环境文化的满意度不高。

制度文化层面。制度文化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顺利而持续开展的约束和保障,可分为规章规范以及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两方面。⑥

一是组织机构单一、人员配置薄弱。目前天津各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主要由居委会负责组织进行,物业起辅助作用,个别社区有业主委员会起一定的协调作用。很少有驻区(外)单位(机构)参与进来。各社区均设有文化专员的职位,或是文卫兼管,也有文卫与其它方面负责相合并的,但是文化专员的专业特长堪忧;社区都有一些居民文艺骨干,有比较固定的文化活动团队;但是专业文化人才短缺,几乎没有社区与专业文艺团体建立长期的对口联系,另外所有的社区都缺少文化活动的专业志愿者。

二是制度庞杂、针对性不强、宣讲不够。所有社区的各项制度、规章、规范都很健全,内容庞杂;但是缺乏特色,缺少针对自身的制度建设,绝大多数社区自主制度建设不积极,特别是几乎没有专门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而且制度的形式化严重,宣讲不够,对社区居民的约束力极低,社区居民对社区制度的关注度和评价较低。

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转变观念,加强认知。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笔者体会到观念和认知是影响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因素。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的认知不够深刻、比较片面,不能从其对居民个体、社区和城市发展的作用机制和深层动力进行理解。在观念上重表面轻实效,最突出的如制度建设,所有社区的各项公约、制度、组织健全,但实施成效弱;物质层面,各社区都积极进行基本物质设施的配置,但是其利用与开放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精神层面,主要组织一些例行的文化活动,参与人员固定化、核心化。

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认知。只有正确认知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和内容体系,才能树立建设社区文化的正确目的,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一方面,强化对社区文化建设功能的理解。社区文化具有多位一体的功能,从微观上讲,对居民个体具有娱乐、教育和塑造功能;从中观上讲,具有对社区进行规范、协调乃至融合的功能;从宏观的角度看,可以起到城市的文化传承、城市稳定和和谐的作用,因此其功能的深远意义在于其对城市发展所起的深层次作用。

另一方面,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内容体系的认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是多层面的严密组成,与广义文化的内涵相对应,包括核心内容―精神文化层面、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保障―制度文化层面,各层面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忽视任一方面的建设都会影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

明确地位,确立主体。制约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不明确,城市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其一,明确文化建设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灵魂和核心地位。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很多社区对文化建设形式上很重视,但是行为上支持的力度较弱;社区文化建设在有些社区中处境尴尬而矛盾,拔得高却落点低,提得多却做得少,务虚不务实的状况比较普遍;很多社区重物质空间环境改善而轻社会管理和文化建设,显然不能满足社区发展的基本概念。

其二,确立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构成主体,理应且必须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而目前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远未建立,政府、社区组织处于整个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核心地位,社区居民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缺乏,社区观念淡漠,对自身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缺乏认知;另一方是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低透明度,造成了很多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内容、参与缺乏了解,这种参与主体的尴尬性造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不明显、文化建设活动虚假繁荣、文化建设的普及性差。⑦

摸清现状,以评促建。调研过程中,大多数社区管理机构都反映出了对物质文化设施的迫切需求,其次是社区文化资源的匮乏。笔者在访谈中得知社区中有大量有文化特长的居民存在,有很多文化资源可以挖掘。而评估则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估体系,以评促建。

首先,以评估为契机,对社区内外可利用、可挖掘的文化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工作。重在人才资源的发掘,对社区内部有文化特长和一定文化造诣的居民个体进行调查、建档,同时摸清区外可供利用的艺术家个人、团体或志愿者的情况,建立合作关系;摸清社区内外的物质文化资源,明确社区内的物质文化设施水平和环境水平,积极开拓社区周边可供利用的物质文化资源。其次,以评估为契机,提升、改造社区的物质文化设施和环境水平,丰富文化活动类型,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最后,以评估为契机,找出差距,站准位置并注重挖掘特色。目前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雷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差,而且各社区的亚文化特色不突出,各社区一定要立足自身优势,挖掘特色资源,注重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

完善机制,拓宽渠道。建设运行机制不合理与资金缺乏是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就运行机制而言,目前的文化建设行为基本上是在政府倡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导致社区管理机构很忙,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专项资金缺乏确实是一个难题,目前的文化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上级拨付,且额度有限,资金不落实,各项文化活动的组织、物质设施的配置与日常维护都难以实现。

一方面,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作为基层文化建设,培育社区文化自下而上的建设力量,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调动其工作热情;建立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对社区管理队伍和社区文艺骨干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能力。

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改变目前单一的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努力拓展资金渠道,积极吸纳社会及居民赞助,力争建立“三位一体”的以政府支持为主、市场化运作筹资为辅、社会及居民赞助为补充的资金筹措系统,适时建立社区文化建设基金,实现自我循环和良性发展。

(作者分别为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12025)

【注释】

①刘士林:“关于城市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第4期,第35~37页。

②柏巍,刘昆轶:“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策略探索―以上海静安区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6期,第66~72页。

③郑萍:“文化民生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8期(11),第115~118页。

④杨贵华:“重塑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共同体的文化维系力”,《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5期(3),第92~98页。

城市的文化建设篇9

【关键词】户外广告;城市文化;文化表现;文化传承;文化引导;地方特色

当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也在加速,城市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文化的发展及产业化也成为城市化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城市是“为人”的城市,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气氛以及文化的发展水平等,都能反映出其社会形态、市民的素质,决定着城市的基本特点和城市形象。

作为“城市中的第一景观”的户外广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媒介手段,而正日益成为现代化城市文化建设、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整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因为,户外广告“强调了并加强了城市中‘我们和他人相遇的地方’,城市标志性景观往往是人们在陌生城市相约、相会的地点,是城市可识别的最主要要素”[1]。户外广告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文化表现的符号

美国城市社会学家芒福说“城市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文化的高级体现”,“人类所有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甚至世界的历史本身就是人类的城市时代史”。[2]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被大众阅读、接受、理解和传播,正在成为大众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成为建构城市文化的一股强势力量,成为城市文化的叙述者之一。[3]

在传统的四大广告媒体电视、报纸、杂志、广播之外,户外广告这种新媒体形式,正快速崛起并迅速发展,已经引起公众的注意。户外广告中充斥着多样的文化符号,不论是基于品牌形象的塑造,抑或是产品来源标示的用意,这样的信息安排都在传播特定的含义,传递着特定的价值象征。举凡在都市街头的大型户外展板、路灯杆上招展飘扬的旗帜,汇集群众的电视墙、车站内五光十色的灯箱,甚至计程车车顶的广告物等都可能吸引公众注意的目光,都以各异的文化符号形式展现城市特色,使城市呈现其特有的魅力。

户外广告以其精美的图、画、光、色等功能美化城市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美化城市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林荫街道、花园小区、商业街区,如今,我们城市每一个细微的空间里,户外广告无处不在,形式表现为灯箱、路牌、公交车车体、地铁隧道墙壁、候车亭……同时,这些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广告也自然首先从外观上成为城市的美妙展示。从某种意义上说,户外广告已经不是城市的外在装饰,“而是城市本身,它的独白,它的表情,它的形态,它的梦”[4]。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快速流通,更重要的是文化观念和意识的不断广泛和深入,使得户外广告不仅仅是科技发展和经济繁荣的象征,现在的户外广告更着重从内涵上去展现城市的灵魂,它也不再是单纯的视觉符号,而具有了以商业信息为依托、以意义和观念传达为目的的文化符号表征。作为城市视觉形象符号,户外广告在凸显城市精神风貌、建设城市形象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

城市一般分为许多功能区,比如商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文教区、休闲区等,每个功能区的设计和布置都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商业街区要展现热闹繁华,展示的是城市活跃的商业气息;生活居住区则要有优美的环境和宁静安逸的气氛;行政办公区则要求体现稳重严肃的氛围。城市建设规划中的这些不同要求,要求户外广告在规划和设置上也要考虑不同功能分区的不同文化传承功能。比如在商业区尽可以利用高科技声光手段打造经济繁荣的时尚新潮;大、中、小学校等文教区,则要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氛围,展现昂扬向上的风貌;而休闲区的户外广告,则应创造令人身心都可以得到放松的视觉和听觉的效果。

城市不同的功能分区,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气息,是从不同角度对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建设,如以“国货自强”为理念的户外广告,不仅是要树立企业品牌,更传达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之一的企业文化和理念。城市中类似的户外广告就具有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重要的协调作用。作为最古老的信息传播媒介,户外广告已成为城市环境设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户外广告不仅是作为城市的景观,而且是城市的脉搏、城市的活力、城市的精神,展现了城市的文化,体现了城市的魅力。如南京夫子庙、上海豫园,这些传统的商业区域中,富有特色、个性化的匾额、幌子等户外广告,承载着民族商业的厚重信息,同时又体现了鲜活的现代感。

北京也有一些老字号,如全聚德烤鸭店、同升和鞋店等,它们的户外广告也起到了很好的传承文化的作用。同升和鞋店门前有一组雕塑:几个顽皮的小孩在嬉闹,他们的小脚套着大人的大鞋,充满童趣,使得过往的行人都会禁不住伸手摸摸孩子的头。这种户外广告不仅从内容上宣传了商品,还通过这种形式唤起了人们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成为城市街边一景。所以,在城市建设如何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类似的户外广告形式传承和宣扬主流文化,也是企业家和户外广告制作者应该共同参与的“形象工程”。

城市文化引导的旗帜

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人类生活,因科学之发明日趋繁密美满,而广告即有促进人生与指导人生之功能。”[5]

城市的文化建设篇10

论文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误区

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又可作为增强民族(或国家与地区)自省自爱、自尊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时段,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往往破坏较大,这就有必要从认识上加以提高.重点防范,在城市建设上明确予以保护,从法律上给以保证。但现在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特别是在建筑及其环境的保护中往往存在多种误区。

1)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确实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不过更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可以不用古砖这是基于这种理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在旧城墙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明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2)“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面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在旧城拆了古建筑,又到新区去搞明清一条街。这种做法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又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有时在历史遗迹、风景区地方挖洞搞个鬼怪神妖的人文景观,这不仅亵渎了古文明,还使人反胃。

3)“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说法。这一改就是大拆大建,面貌全非。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效果就要逊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建筑上都要搞地区、民族、历史的特征,以示“文脉”的延续。在一个城市里应有不同历史的建筑及风貌区,但绝没有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上下五千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就可以毫无顾及地对现代化大胆追求。这样,文脉就得到了自然延续并且通畅。

4)“要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指导全盘”。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征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各不相同,处于转型期的经济发展也参差不齐,城市形态与结构各自不同,需要也不同。用一种理论指导全盘.显然不实际。中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盲目套用西方理论,只会牺牲自己的城市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北京城借用功能主义系统的大拆大建、内外环道路、超尺度街廓使北京传统城市特色几近灭绝,便是前车之鉴。然而中国的现代城市建设教育、思想、方法又一直在承袭西方的城建体系,无法摆脱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当然借鉴承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借鉴、套用的过程中研究西方城市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建构适应自己城市的地域特点、地方风貌、文化韵味、经济规律,又具备时代印迹的促动性城市建设理论,是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还有,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往往忽略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为了建筑可以任意砍伐。树是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无法仿造假造的文物,难道不应该更加重视吗?城市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又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这是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都不应忘记或偏颇的两个方面。

1)保护对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包括:国家省、市、县各级文物部门已定的历史文物和名胜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业已损毁但具有重修、重建价值的文物古迹等。

但在城市改建中,有时会对古旧建筑是否是历史文物古迹、是否保留等问题提出质疑。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公民信托社”提出的五条标准:是一件艺术品,能丰富环境;是某一特殊建筑风格或某一时期的建筑代表;在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在历史上有联系;能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感。

2)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是根据各保护对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来确定其保存、发展与利用办法。为此,应首先弄清各保护对象的历史年代、文化等级、性质特点、功能内容、容量、交通条件、空间特征与经济利用价值等。并尽量从社会、文化、经济、精神、习俗以及心理情感上去完善和发展它。

保护的一般方法有保养、维修、改造等几种。通过保持和恢复文物古迹的本来面貌,来示明当时的历史陈迹。对古旧建筑加以改造,使其外形不变,而内部更添现代化的设备和装修,以充实它们的使用价值,使其得以新生。

继承发扬古文物意境,提取传统的特色和符号。罗伯特·文丘里1972年设计的美国费城弗兰克林纪念庭院,没有把旧建筑修复,而是将19世纪典型的美国坡顶简化成开敞的不锈钢构架,其地面用白色大理石在红砖地上标志出旧房屋的平面。文氏认为:旧建筑灵魂已显出来,人们步入庭院透过层层空架,由衷地感到故人已逝,精神犹存。创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纪念气氛。

还可以通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达到保护的目的。如日本横滨步行道公园设计中,设计者认识到由于横滨经济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大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弊病——“绿”在消失,“水”被疏远,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中自然的匮乏。因此,在整个设计中构思了三个相关联的主题段,来追念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历史。设计者创造了:绿化步道——这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一派自然景象,成为人工环境中的一块绿洲;“水”的广场——运用喷泉、瀑布、跌水、滚水和漩涡等水的表现来赋予广场自然的气息,使人摆脱城市的喧闹,获得片刻的宁静;“石”的广场——是供纪念、演出等集体活动使用的露天广场,并制作了几十种有历史性代表的图样方案制作的陶块,铺砌在步道或嵌于指示牌上,给长者以历史的回忆,给少者以乡土教育,给客人介绍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而留下特殊印象。

3)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常根据不同保护对象的需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和视线走廊区,现分述如下:

严格控制区:指文物古迹自身占有的地域。在此区内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历史原貌。一般除维修外不得有任意拆迁和改造,更不能新建。

环境协调区:指文物古迹所处的周围环境区,它介于严格控制区与非保护区之间。在此区内允许新建房屋等,但必须与文物古迹相协调,并服从于文物古迹。在此区内除应控制建筑的高度外,还应对其体量、结构、韵律、色彩、风格和使用等方面有所规定,以使其与文物古迹取得协调和均衡,和谐一致。此外,应考虑与街路、绿地等的协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