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6:07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篇1

关键词:体育课程性质定位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它有以下有利的因素。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定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体、音、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育学科准确地定位。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

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

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得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

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

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份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封闭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份,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篇2

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研究课题。这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以及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虽然人们已做过不少的探讨,但至今未取得共识。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差异。只有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去观察分析问题,才能使我们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在学校课程发展史上,课程有多种分类形式。每一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反映了课程编订者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材组织排列的指导思想。目前通常采用的几种课程分类方法见表1。

表1课程分类表

学科本位儿童本位二分法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四分法分科综合轮形活动

课程课程课程课程六分法分科相关融合广域轮形活动

课程课程课程课程课程课程

(此表摘自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进行设计,其优点是:

1.课程计划给予学科课程以重要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的授课时数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小学排语文、数学之后居第三位,中学排语文、数学、外语之后居第四位);

2.承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并按照学科课程模式加以设计,有利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3.学科课程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有重要的作用;

4.多年来形成的体育学科教学论体系,使体育教师已习惯于按学科教学模式组织、实施体育教学。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设计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例如,由于过分强调体育知识、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教学内容偏多,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不够,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并与终生体育目标相联系,在教材中也难以体现。

(二)从体育的科学属性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就体育学科来说,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现象,是构成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体育,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人才学等社会科学。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另一方面,体育运动要作用于人,要科学地促进人的身体发展,因此还要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比如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保健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运动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等等。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又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个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

科学与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是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把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样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就叫做学科。体育学科是由多门科学综合而成,它本身既包含体育科学理论还包含体育运动实践,因此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体育课程就十分复杂,从这一意义上说,体育学科又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从体育学科特性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特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关于体育学科特性(或特点)在许多专著中已有论述,这些论著既有共性的认识,也有因为分类方法或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笔者认为,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运动实践与认识活动相统一

以往研究体育学科的特性,以身体运动实践作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鲜明的特性之一。实际上,身体运动实践是外在的特征,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外在形式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在这同时,还伴随着丰富的认识活动(有些情况下认识活动占主导地位,身体实践活动为认识活动服务),学生是在练中学、学中练,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这种身心一元、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属性。

2.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相统一

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运动规则的限制、导向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足,以适应规则的要求,从而锻炼和改造身心,完善自我。因此,体育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积极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受到教育。这是体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区别于大多数学科以智力培养为主的主要不同之点。

3.竞争性、冒险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竞争与冒险是体育的又一鲜明特性。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我国传统体育中的养生功法除外),都具有竞争性或是冒险性。体育是人类向自然界和人类自我挑战进而战胜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这也正是人类把体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竞争就带有冒险性。为了避免伤亡,更好地竞争,要求人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因此,竞争、冒险与安全的统一也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其它学科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多以智力活动为表现形式,而不是身心直接参与。

4.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生理负荷为主),使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这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5.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体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在选材、教学组织等方面,要考虑男女学生的特性差异,使男女学生在各自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也是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重要区别

以上分析得知,体育学科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这种多元和独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包括普通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地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即“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以及《全日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对高中性质规定为“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层次基础教育”等一系列规定,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音、体、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育学科准确地定位。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的特色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

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

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的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

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

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分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的封闭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分,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如前文所述,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单一的体育学科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容量方面,在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在培养体育能力方面,在与社会生活活动的联系等方面,确有不足。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但是,我们应该对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有充分的估计。课程的改革既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也要考虑国情;既要保证全体学生有共同的、必要的体育基础,也要为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既要考虑体育课程的规定性,也要增强课程的弹性,在保持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内容的选择性。具体来说,在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应有如下一些转化。

课程价值观的转化

单一课程结构结合课程结构

学校时代终身教育

封闭式开放式

较少与社会联系紧密与社会相联

单一功能多元功能

生物观生物、心理、社会观

竞技项目为主竞技、文化与生活结合

单一分类综合分类

多种内容模式选择性内容模式

考虑技术学习提高学科能力

考虑竞争考虑竞争与合作

单纯考虑个体满足考虑个体满足与集体荣誉

服从规范鼓励不同意见

集中学习参与意识

计划性计划性与选择性结合

外部动力教学的“双部性”动力

现实满足冒险、探索

完成这些转化,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在课程结构上进行改革。这其中增加体育活动课程只是完成转化的一种方法。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证明,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对几十年来建立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补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加强体育活动课程研究,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体育活动课程和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中,有必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1.课(教学)和课程是有区别和联系的,应避免把课程混同于教学。课程是观念的东西,说到底它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课程集中体现教育的要求,具体反映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手段。而教学是实践层次的东西,课程要靠教学得以实施,学生和课程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特征,不是课程的基本特征。课程作为教学的指南,是预期的教学结果,而不是教学本身。在课程改革中把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加以必要区别,有助于弄清改革的侧重点,否则,混淆课程与教学的区别,很难使体育教师弄清改革的重点,甚至造成无所适从之感。当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且只有当广大教师理解了体育课程的意义和要求,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才会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2.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根本问题是处理好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如前所述,体育学科的性质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学科类课程为例,它既不同于其它学科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也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体育就是“活动课”,它本身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复杂的背景。目前我们理解为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辅助形态。从课程的共性与个性关系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课程的主辅形态来看,两者也是互补的;从课程的优劣来看,两类课程又都有可以相互借鉴、吸收的长处,因此,两类体育课程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当然,为了对活动课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看到它与学科课程的联系时,也要看到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还有它相对独立的方面。

具体说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以及两类课程在教学中的区别与联系详见表2。

表2

学科类活动类

服从于学校教育总服从于学校教育总体

目的体目标目标

传授人类积累的体获得体育的最新信息

目标育基本知识、基本和个体的体育经验,

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兴趣,获得才干,课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习得特长,提高能力程编排体育文化知识、技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

术的系统性、基础动的系统性,当前实

性际需要的、感兴趣的、

与生活活动相联系的

内容评价侧重考察学习结果侧重考察学习过程

教学教师教授活动和学

过程生学习活动相统一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

的过程,教学练相主

统一

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教组织学为主班级教学、个别教学、学分项教学等

教学以教师传授和学生强调学生主动练习方

方法多种练习法为主,法为主,教师的指导

结合启发、发现、以启发式、发现式、问

问题教学和学习指题教学、学习指导法

导法等等为主

师生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强调学生主体作用,

关系生主体作用相结合自主学习、教师是学

生学习的引导者,辅

导者和调控者

教学由教师制定并组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

计划实施,少数情况下同制定,在教师引导

由学生参与组织下由学生组织实施

教学着重学生掌握系统侧重学生当前解决的教评价的基础的体育知问题,兴趣有无增加、学识、技术的结果,培增广,发展能力,培养

养能力、发展技能意识,提高体能

学习以主题单元、运动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出

单元技术单元为主,以发点,逐步扩大学习

掌握基本的知识技单元,以增加已有的

能为主兴趣、爱好、发展特长

为主

认清两类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是搞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关键,体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从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实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两者相辅相成。但是,体育活动课程有其相对独立的体系,它与学科课程是同一促进学生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

3.活动课教学模式的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拓宽知识技能、发展特长,使学生学会实践、获得才干、习得特长、提高体育能力,从而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目标。处理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师生关系,是活动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情境设计者和调控者。由于体育活动课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也应有多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小学体育课程作为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之一,在编订全国通用教材时,应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体育课程的依据,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中都是可行的。但是,为主不是唯一,体育学科本身的许多特点为我们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长处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其它许多学科不具备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特点,吸收、融合包括活动课程在内的各种课程理论,形成我国自己的体育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体系。

当前,在进行两类课程的试验中,应该说对两类课程的划分,以及它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意义与作用都是赞成的。但是,在积极主动地进行两类课程试验中,应该辩证、客观地看待活动课的作用,不能把它的作用无限扩大,特别是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如何确定活动课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和考核与评价等等,都还有待进一步在试验中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其规律,同任何其它事物一样,体育活动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篇3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现行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陷正日益显现。为适应并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必须优化创新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建构适应时代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师范特点的课程新体系。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媒体,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高等师范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并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素质结构合理的中学教师,为了高师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认真研究高师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构建面向21世纪的高师课程体系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是由构成一定学校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高师课程体系是指高师各专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现代化、基础化、个性化和综合化特征的,由宏观、中观、微观结构和各专业横向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系统。根据全国三十多所省属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计划调查和考察的情况分析,目前,不少高师院校特别是刚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目标模糊抽象,课程体系松散零碎,课程内容陈旧落后,已成为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课程设计强调社会本位和核心专业学科本位

高师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阶级或超意识形态”的课程是不存在的,因此,高师院校课程设计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必须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可见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设计取向具有浓厚的社会中心倾向,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本位课程价值设计模式,缺乏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和谐发展的课程。但许多原本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过的或应该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仍占据着高师课程的主导地位。由于我国高师院校的学校定位、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仍过分强调“专才”教育,所以各专业的课程大都是围绕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全部课程。然而,社会、知识、学生三要素对课程的综合要求是课程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现行高师课程设计过于强调社会发展和科学知识特别是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这种课程设计观需要适时更新。

(二)从课程内部看,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面面俱到,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忽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忽视专题学习与范例研究,忽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过分重视学习目标中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态度与价值观、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重视不够;过分重视间接经验的系统传授和习得,忽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感验,尤其是忽视给学生提供从事自主探究、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创造发明的空间和时间;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缺乏时效性和综合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低下,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师范性不突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严重不足。

(三)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各类课程比例失调

对于“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的比例过大,约占总课时的60%一75%,而对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比例太小,低于总课时的10%。造成师范生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缺乏,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师范课程结构看,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总学时的40%、33%、20%,课程结构中教育类与学科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等于或大于1:1。

我国现行各高师院校课程类型设置模式虽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也都在尽最大努力实现课程类型的校本化和特色化,但由于不是从确定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者的关系人手的。于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70%以上或80%以上,拓展性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0%左右,探究性课程只占5%。同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不协调,必修课门数过多,课时比例过大,选修课程少,且课题范围窄,大都是学科专业知识课程;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和校本课程缺乏。

(四)忽视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

对于办学历史悠久的高师院校来说,虽形成了自己传统的课程理念和课程风格,课程计划科学规范,但由于自恃高傲而往往因循守旧,缺乏超前意识和敢为人先的课程行为。对于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师范院校来说,课程计划似有将“专科课程计划”分解与扩充的痕迹,专业课程计划多属拼凑而成,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没有科学性,更谈不上自己的特色,“舶来”的多,造成课时膨胀,学生负担过重;同时,受专任教师不足的影响,随意调整课程计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课程计划的法律功能丧失。学校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某方面或某领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是学校编写教材、开展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核心”,是整个高师教育课程的灵魂,所以世界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标准的研制。然而,我国各高师院校却不注重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造成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各吹各的调”,各科教学难以把握应达到的目标——教育的、知识的、能力的目标。

二、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已et益开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正在实施,高师学生要求提升和完美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等因素,都对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而高师课程体系要顺应时代和基础教育的潮流,达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与创新,必须建立在以下“三个面向”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课程创新要面向社会

面向社会主要是指课程要面向当今社会的现代化生产和经济建设实际,面向当代的社会问题,面向当今社会技术化、信息化的发展实际,面向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院校各专业的课程既要重理论性、学术性知识,又要重应用性知识,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要充分全面地反映社会发展对未来中等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融人课程结构之中,做到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方法教育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整合。

(二)课程创新要面向高师学生

学生因素是制约课程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高师课程从设计到实施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为目的,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又要科学估量学生未来发展和就业创业的需要,要树立“育人为本”、“育师为本”、“发展中心”的课程观,要按照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的标准重新审视和设计课程,改变把对知识的追求与占有作为课程的价值,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并通过课程创新促进学生素质的完整发展。众所周知,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同以往比较有大幅度的下降,并且同一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相差悬殊,如果各专业课程不顾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游离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外,就不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发展动机,学生将承受不了课程负担,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能供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并科学合理地降低必修课程总学习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从事自主思考与研究。(三)课程创新要面向基础教育

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后,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基础教育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2001年7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基础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2001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课程方案》中提出:均衡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选择性。纵观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各种课程改革文件,为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课程改革要以体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为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是以培养服务并促进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中学教师为目标的,理所当然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文件为依据,走出学院,深入基础教育实际,改变现有课程设置过分学科专业化,课程内容脱离基础教育实际的倾向,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需要的整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与训练,缩短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期。

三、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举措

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为了培养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中学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课程从设计到实施都应以培养新时期合格的中学教师为宗旨,坚持育师为本的原则,并且要合理确定各大类课程之间和各亚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各相关学科的内容相互交融,各系(院)和各专业课程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达到校内各专业、各类课程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功能和效益,必须从课程设计观上、课程结构上、课程师范性上进行创新。

(一)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设计观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本真,是社会进步与学生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这种课程价值观出发,我国高师课程设计应沿着均衡性、综合性、发展性、选择性、创新性方向努力,要摒弃常把课程的价值当作对知识的追求与占有的课程设计倾向与行为,要防止那种只重视学生求知的结果,忽视求知的过程,或只重视研究系统的知识,忽视探求知识的经历的课程实施过程。据此,高师课程设计在强调“双基”的同时,更应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努力发掘不同学生的潜质,尊重学生差异和发展需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构筑三维立体的课程结构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基础课程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工具性、支持性的地位和作用,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探索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计,必然成为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基础课程设计进行以下探讨。

一、高职基础课程的界定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计,首先要理清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职基础课程观念;二是高职基础课程界定;三是高职基础课程目标。

1.高职基础课程观念。目前在课程改革方面,很多学校力求回避把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提出打破传统的“老三段课程结构”的种种分法。由此可见,高职基础课程观念的把握成为课程设计的首要问题。《高等教育学》从层次构成上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高等职业教育既然属于高等教育,基础课程也就不存在可有可无的情况,不能因为突出技能型、应用性特点就无视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例如,语文课程包括汉语言和文学两个部分,文学部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以完善人格为目标;汉语言部分主要是读、说、写训练,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培养,既为专业教学服务,也是工具能力的培养,如撰写工程报告、质量分析报告、检测报告、设计报告以及财务报告等等,这些都是高技能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课程包括课目(科目或学科)与进程,所谓“老三段课程结构”实质上是相对于课程开设序列而言的,避免出现“三段式”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将课程分为几类,而在于课程构建是以“学科课程”为重点还是以“技能课程”为重,在于如何对科目排序以及科目内容的重构。过去的课程构建呈现为“三段式”,是因为科目排序的原因,与课程分为三类是两码事情,无论对课程分类如何称谓,基础课程是客观存在的。

2.高职基础课程界定。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两部分。公共基础泛指高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每个学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人文社科类,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语文、社交礼仪;自然科学类,如数理化生;通用工具类,如计算机基础、外语;实践活动类,如军事训练等。对于高职院校来讲,由于其职业性,故公共基础课程一般比较明确,教育部对此也有指导性意见。

专业基础是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相比,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界定就复杂一些,划分标准是相对于专业技能课程而划分的,其功能和内容都不直接以一项技能表现出来。对于任何一个专业,其课程体系都包含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但同一门课程是否是基础课程,还要看是什么专业。比如《市场调查》,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技能课程,在文秘专业就是专业基础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如很多学校已经把《市场营销》、《金融知识》等这些与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作为各专业通开的基础课程,为的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3.高职基础课程目标。基础课程目标取向,应基本满足职业教育目的要求,即满足岗位任职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要求。基于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支持性作用,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目标要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岗位技能培养要求;二是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要求;三是学生人格健全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技能培养是其首要任务,也是职业教育特色;健全人格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客观要求,如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自我评价意识等。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不仅要成为熟练的操作工人,更要成为合格的公民。课程设计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和教学过程的缺失都将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都不能说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合格的。

二、基础课程开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1974年)上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指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做到:(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出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其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态度。”《高等教育学》也明确提出,公共基础课程“虽然与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却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全面培养人才所必须的课程”。

1.合理知识结构的客观要求。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仅有满足毕业后就业需要的岗位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和适应职业变化的知识、能力和态度。高职毕业生的合理知识结构应该既具有娴熟的岗位技能,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在其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关于“教育与职业”中强调:“有一种危险,把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为工艺教育,作为获得将来专门职业的技术效率和手段。”指出:“需要有一种教育,使工人了解他们职业的科学的和社会的基础,以及他们职业的意义。……因为没有这种教育,工人就不可避免地降低到成为他们所操作的机器的附属品的角色。”合理的知识结构就如同一栋建筑物的合理架构,哪一个方面设计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大厦垮塌。一个人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合理的相关知识能力基础之上的。

2.专业能力形成的客观要求。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岗位(群)的技术能力。岗位技能的形成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基础知识不仅为专业技能提供支撑,而且为未来知识、技能更新提供迁移的可能。二是专业综合能力。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中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核心技能包括裁剪缝制、制版推板、服装设计、设备维修等;一般技能包括审美能力、面料鉴别与选择、成本核算、营销等;综合能力包括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运用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法制观念、社会责任心和诚信、职业道德以及爱岗敬业的职业人格等。显然,这些能力的培养只靠专业技能课程是无法实现的。

3.未来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岗位纵向提升;二是职业岗位横向跨越,包括同一专业不同岗位的横向跨越和不同产业间的职业岗位跨越。无论是纵向发展还是横向发展,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和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高职专业设置和人才规格具有很大的定向性、区域性、具体性,随着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们花费很多时间习得的一些具体操作技能很可能就是一种浪费。自2008年金融风波以及我国“十二五”做出的工业转型升级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出现较大调整,如一些地区提出的“腾笼换鸟”政策,一些行业、企业的产品、设备及相应的技术都会得到革命性的变化,对产业工人的知识、技能要求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对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也将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等方面必然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今天的热门专业,毕业后可能已人满为患,我们必须为毕业生跨行业选择职业提供必需的能力。

4.企业需求差异的客观要求。企业岗位的细分带来的是就业方向的多样化。目前,能自主地寻找与所学专业对口岗位的毕业生数量有限,许多毕业生很难找到很对口的岗位。即使是大方向相近,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也存在较大差异。要适应这种就业岗位的细分和差异化,就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所学过细或过于单一,就很难实现知识的迁移。就某一个专业而论,其就业岗位也是很宽泛的,一个中型企业的财务处,可有十几个具体岗位,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不可能把所有岗位技能都做到熟练掌握。

三、高职基础课程构建与实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提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科门类多少;二是各学科内容取舍;三是各学科教学进程安排;四是教学实践改革。

1.体现“能力本位”,依据专业技能相关度确定基础课程门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应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处理好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关系,突出专业技能课程主体地位,围绕专业技能教学实践及未来职业发展设置基础课程。首先,对专业技能核心或主干课程进行规定;其次,分析与主干课程相关的基础课程,从学习技能应有的基础理论、相关知识和应用工具三个维度提出与之相关的基础课程;其三,运用统计方法对与之相关的基础课程确定其相关程度,对弱相关科目可以舍去或者就其涉及内容进行整合;最后,将保留的基础课程科目按其作用划分为基础性、支持性和工具性三类,为科目开设序列和开课方式提供依据。

2.坚持“必需够用”,依据专业能力培养需要把握内容取舍。“必需”指的是科目内容涵盖的范围,即宽度;“够用”指的是科目内容涉及的程度,即深度。一直以来,在专业技能课程与基础课程课时分配上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课程内容决定于课程目标,判断“必需够用”的标准,应从三个维度去分析,而不是主观判断。作为基础性课程,可尽量保证其学科体系和核心内容完整,或者是在保留学科体系基础上的整合,从而减少由于一系列不相关的和相互重复而带来的浪费。如文秘专业开设的《统计基础》和《市场调查》两门课程,可以整合为《统计与市场调查》一门课程,甚至还可以把《eXCeL运用》与其整合到一起。作为工具性课程,除保持本学科必须的基础知识之外,重点应突出如何贴近专业,如在计算机专业开设英语课程,可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作为支持性课程,可择其所需,即需要什么教什么,如在财务会计专业开设《税收知识》,只要讲授几类税种的征收范围、对象、计算、减免就行了,以满足会计记账所需,至于税史、税制、税管、税法以及税收原则理论等就没有必要讲授,不需要保持其学科体系完整。

“必需够用”表现在不同专业要有所不同。如心理学知识,医护类专业与机械电子类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就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机械专业的学生,可通过讲座了解一些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及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就可以了;而医护专业的学生,则应作为专业基础,全面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咨询技能等,并能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交流、沟通和进行心理治疗。

3.有效设计开课时序,优化各学科间的搭配。课程设计不仅指一门门具体的课程门类,而且指这些门类按照一定结构所组成的整个课程计划。确定一个专业所开设的基础科目并不是课程设计的全部,关键是要科学搭配各门科目,根据科目之间的关联性和学生认知规律将各门科目予以序化和衔接,把基础科目与专业技能课程串连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有效设计教学程序。高职基础课程的开设序列与衔接可采取“树状”架构,专业技能科目为主干,基础性科目为根基,工具性和支持性科目为树枝。基础性科目一般应安排在专业技能科目之前;工具性和支持性科目既可以安排在专业技能科目之前,也可以与专业技能科目并行,还可以与专业技能科目串联。由于高职教育年限较短,实践教学占有较大教学时数,为了做到既满足专业教学与实训,又能够实现基础理论知识达到“必需够用”,还应在教学方式和课时分配方面精心设计、有效衔接,如对于支持性课程可采用讲座方式加以安排等。

4.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过程中可持续能力培养。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技能课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为关键。即使是实训课,也要启发人的心智,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师告诉学生某种声响反映的是什么故障,学生掌握了,这是被动式教学;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探索这种故障为什么发出这种声响,它与周围环境处于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如果周围环境改变了,这一故障不变,其表象――声响有没有变化,是否会干扰我们的判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综合运用开放式、探究式、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0.

[3]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12.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

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5]刘晓,等.课程的结构与重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

社,2010.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篇5

医学教育不仅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一般规律,而且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基础医学课程体系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中心环节,其改革与创新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00。目前我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强调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并重;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课程整合;医学知识素养与临床实际能力共进,建立与现代医学模式配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一体化的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确保医学教育质量。但是调查分析表明,中国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及设置存在很多与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不相适应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单一。通行的医学课程设置模式基本可分为3种类型,即“传统学科式”“以问题为中心式’、“器官系统式”。据1998~1999年度美国医学院联合会编辑的《课程指南》统计,在125所美国医学院中,实施器官系统课程模式的有8所,占7%;将pBL、器官系统、传统学科等多种体系混合采用的有44所,占36%;其余73所实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他许多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实行了各种类型的课程整合形式。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一般是以学科为中心设置的。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115所医学院校中,有109所学校实施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占94.78%,有5所学校采取混合型模式,有1所学校实施器官系统模式。可以看出,我国的医学课程设置模式较为单一。

(2)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存在差距。我国现行医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基本由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人文社科和预防医学五大模块组成。人文社科课程比例较低,导致人文精神培养不足,医学生难以指导病人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并对病人做出包括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在内的处理。发达国家的医学课程基本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三大部分或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两大部分组成。医学人文教育在课程结构中地位突出。如美国人文社科课程构成比例占20%,前苏联占22%,英国、日本占10%~15%13,而我国医学院校一般仅占10%左右。

(3)医学课程对科学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将科学工作的方法、学习的基础等科研素质教学内容列入了课程计划。我国的医学教育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对科研引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能力训练有明确要求。但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对科研训练要求较低,课程数量少,学时比例低。

(4)医学生选修课程不足。从各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多数院校倾向于实行主辅修制,压缩必修课的授课时数,扩大选课范围是改革的方向。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的“新途径”课程结构,将基础和临床阶段的课程整合为14门,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4。从我国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来看,选修课开设缺乏系统性,课程门类也显得数量不足。

(5)医学课程教学方法较为落后。1999年“自我教学”在美国医学院校的覆盖率达到了94%,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均达到99%,使用标准化病人教学达到97%H。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仍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基本教学形式0。有资料显示,比较中美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别是美国用于小组讨论的时间平均为265学时,辅导活动220学时,而中国基本没有&]。

(6)医学课程管理需要改进。我国的医学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基本属于学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在政府的行政导向下的职能范畴,许多有关教学的政策、规章制度、决定等基本属于行政行为,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制定与管理等也基本是在行政干预下,少数专家参与完成的。这种教学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行政干预过强、专家学术成分过少、忽视广泛利益方意见。

2.国内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特点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医学本科院校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具有以下的特点。

(1)由传统单一的课程体系向多样化模块课程体系转变。突出预防保健与科研训练、早期接触临床,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等,设置预防医学与科研方法、早期临床与科研训练、寒假社会调查、初级卫生保健实习、高级选修实习、特色课程等模块。

(2)人文社科类课程比例略为增长。据资料统计显示,1998年一般医学院校人文社科课程比例只占8%左右8而到2004年,国内重点医学院校一般占10%左右,必修课通常在10门左右B]。

(3)多形式的课程整合。①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并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如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济宁医学院综合实验室的独立设置&2,河北医科大学一体化实验课程体系等。②基础与临床医学课程分类整合。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人体生物学和临床课程护理学的设置等。③基础与临床医学课程的全面整合。如四川大学以器官系统中心的课程体系;汕头大学医学院的系统整合模块课程体系。总体而言,以前两类为主,促进了学科课程的融合,但没有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在课程模块分类与学时比例分配、学习进程等方面,部分存在课程设计与实施偏差的问题。

3.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基于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我们的医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机制等进行改革。

3.1改革的思路

(1)转变教育思想,引入国际标准,深化医学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我们从教育思想上建立起“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观,建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总体设计,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2)建立全新的比较完善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通过专家论证,我们将功能性相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改变我国医学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教育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的现状。在条件成熟的学科,按器官系统或以问题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

(3)优化课程内容结构。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包括以下几方面:加强创新意识教育,注重医学教育和科研素养的有机融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研究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改革的方法

(1)医学主干学科有机整合,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我们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2门基础医学课程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将实验动物学、实验技术学和统计学等的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到实验设计中,改善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形成具有‘‘基础-临床”紧密联系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2)以器官系统式课程设置模式为主线,建立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在目前医学教育总体模式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实行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课程设置模式,把组织学和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课程合理安排与相互衔接,建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联系临床的实验教学体系。

(3)以培养卓越医师为核心,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完善实验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开展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介绍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的实验设计,通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统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论文的撰写等实践过程,完成科学实验设计,使学生融会贯通,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3.3解决的关键问题

(1)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

(2)制定和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3)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师队伍。

(4)课程管理上,进行实验教学项目菜单化、教学内容层次化和选课项目自主化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总之,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与研究方法,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便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和不断完善作出应有的努力。

3.4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成果

(1)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将功能性相近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使医学课程走出分科课程的狭窄视野,从分科课程观向综合课程观转变。按照器官系统或以问题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逐步完成基础医学课程综合化,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统一,通过实验课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得知识的平台。

我们根据学科性质及条件成熟程度,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

具体内容和措施是:把组织学、胚胎学和病理学的课程进行重组融合,形成医学形态实验学;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课程融合,形成医学机能实验学;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融合,形成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把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课程融合,形成医学生物实验学;把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课程融合,形成免疫和微生物实验学。

因此,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将实践特征强和实验内容多的理论课携实验课的模式改变为实验课主导的模式,改变传统模式中实验课程对理论课程的依附性质,代之以实验课程自成体系兼容相关理论内容的教学组织模式。

(2)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在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的结构,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打破原学科间的壁垒,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删减传统验证性实验,整合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实验课程内容,增加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积极开展探索性实验。

(3)修订培养方案,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的要求,新的教学大纲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以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通过基础结合临床,以培养临床思维的能力;通过教学结合科研,以培养科学创新思维的能力。

通过创新实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创新的能力,能进行科学思维,敢于质疑,有旺盛的求知欲,能科学地评判获取的资料和信息,从而把握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思维。

(4)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实验课程教材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是将知识建构和创新能力培养观念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平台,教材的创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结合教学改革,我们为编写与实验课程新体系相适应的教材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教材编写中继承并发展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建立基础医学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材体系。

(5)研究基础医学课程的相互衔接。我们将以器官系统式课程设置模式为主线,研究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课程安排与相互衔接,保证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篇6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性整合小模块课程多元化个性化

[作者简介]赵春红(1960-),女,山东海阳人,扬州市职业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江苏扬州225002)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34-02

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建设中,公共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建设处于弱势和相对滞后的状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是构成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三大板块。公共基础教育的作用是“基石”,职责是“服务于专业”。它对当前高职专业教育改革和建设所力求的“产学研结合”、职业化特色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要实现高职公共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高契合度的专业性整合,需要对当前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构架、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建设,使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真正为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

一、目前我国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困境和根本原因

纵观目前我国高职公共基础教育,可以看到:(1)当前的高职教育改革存在对某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过度调整的现象。许多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普遍处于被大幅压缩或被边缘化的状态。例如,在高职工科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高等数学”总学时普遍被大幅削减;“物理学”课程大多被删去,或将其列为考查类课程、选修类课程。(2)对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改革与建设的淡化。无论从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评价、国家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评审、高职高专教师教研成果的评价等诸多方面都折射出对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忽视。

在当前高职院校“强化专业教育”的背景下,对公共基础教育的删减和压缩是属于正常调整,还是存在过度调整的倾向?当前高职公共基础教育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1.“强化专业教育”的改革并非机械性压缩高职公共基础教育。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角度以及我国高中到大学教育的连贯性分析,在当前高职院校强化专业教育的背景下,对公共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合理的调整,从知识的实用性角度,对某些公共基础课程予以适度地删减和压缩,这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要措施。但是如果我们片面地理解“强化专业教育”,而淡薄公共基础课程的作用和地位,对一些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机械性删减或压缩,必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今后的继续教育形成障碍,实为解一时之渴,无以为继。

以高职工科为例,公共基础教育是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1)从学生知识水平角度,近年录取的高职高专工科类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单招生和文科生,没有高中理科学习的基础,而招收的理科生由于录取分数较低,普遍基础较差,不能满足后期专业学习的需要。(2)从知识的关联性角度,高职高专工科类几乎所有专业都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机械类专业中需要的刚体力学,电气类专业涉及的电磁感应,土木建筑专业不可缺少的受力分析与压强等。(3)从专业学习所需角度,对基础课程中某些知识块或知识点的需求,远远超越了高中的学习范围。因此,简单地淡化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机械性地删减或压缩公共基础课程,将造成对公共基础教育的过度调整,这对于整个高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长远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2.一些公共基础教育课程确实存在臃肿现象,与专业所需存在差距。既然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是高职高专工科各专业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为什么在教学计划中会被大幅压缩或边缘化?其根本的问题在于某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本身存在臃肿性和与专业所需存在较大差距。

以高职工科的物理课程为例,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往往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其结果是:首先,课程结构的系统性、严谨性、全面性、理论性较强。但理论学习远大于专业应用,其中充斥了大量与专业学习无关或关联甚微的知识内容。其次,对于专业所必须强化、深入的知识块、知识点,往往由于学时数的限制一带而过,这一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这与高职教育对公共基础课程所提出的“够用为度”和“服务于专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课程的章节目录上看,当前高职物理课程与本科物理课程的区别并不大,教材也基本上可以通用。显然,这种强调系统性、全面性的课程模式不适合于高职教育,脱离了专业需求之本意,造成了当前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学了没多大用处”的尴尬局面;另外,由于学时数偏大,对教学计划的合理制订带来困难,这些是造成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不受欢迎,被大幅压缩或边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强化专业教育”是对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专业性整合”提出的更高要求。高职公共基础教育强调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宗旨。高职院校“强化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实际上是对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服务于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业性整合与建设是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一项艰巨、复杂的,需要创新改革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针对不同专业的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教材陆续出版,与旧教材相比,其专业针对性、知识实用性等都有了一定的改观。但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特色还不够明显。针对不同专业的教材在知识结构和基本内容上区别不大,只是有所侧重而已。(2)改革的力度还嫌偏小。与旧教材在知识结构上大同小异。教材的通用性较强,所需学时数较多的弊端依然存在。由此说来,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的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打开。

二、多种模式促进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专业性整合

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专业性整合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课题。构成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科目课程,课程是所开设专业的骨架和灵魂。强化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专业性整合的实质,就是精心设计配置课程的构架,使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中,往往同一科目课程对应不同的专业需求,采用多种模式能有效提高其专业性整合的契合度。

1.与公共基础课程结合密切的专业可采用系列性整合模式。与公共基础课程结合密切的专业,往往对该基础课程的知识面的需求量较大。对于这类课程的专业性整合,适合于有选择地系统性设计课程构架、组织课程内容,根据专业所需把握好知识的广度和深浅度。

以高职物理课程为例,工科中对物理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如机电、电气自动化等专业。这类专业的主要需求也是物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侧重点不同,借助针对不同专业的系列性教材的开发,达到高契合度的专业性整合的目的。目前,我国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主要是针对这类课程,并且已取得初步的成果。高职适用的针对不同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系列教材已有大量出版,只需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了解专业所需,加强整合力度,调整课程构架和内容,达到课程与专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即可。

2.与公共基础课程有一定关联的专业可采用小模块课程配套整合模式。与公共基础课程有一定关联的专业,往往对该基础课程的需求局限于某一知识块或一系列知识点。对于这类课程的专业性整合,根据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够用为度”和“服务于专业”的原则,适合于围绕专业所需知识块、知识点,建立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群,运用集群模式和钦点模式,达到与专业需求的最佳整合。

构成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群的基本要素是小模块课程。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是根据专业要求而设立的小型课程。它完全由专业所需而确定课程构架和课程内容,因此,具有任务具体、内容灵活、实用性强、课时量少、与专业课程契合度高的特点,更能够切实体现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专业性特色。

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对目前我国高职工科的大部分专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的优势,在高职国际交流办学的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值得我们在高职普专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中借鉴。

三、具有高契合度的专业性整合的实例――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

1.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简介。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的构架大致为:专业所需知识+专业衔接知识+应用实践知识。建立小模块课程的依据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需求。以高职物理课程为例,通常是将专业所需的物理知识块,结合专业拓展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单立为一门小型课程。它能够紧密围绕专业所需的具体问题,突出并强化物理知识块、知识点,最大限度地删减专业不需要的知识内容,与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的衔接度高,而所需学时数却较少。如,应用物理与测量DUt专业开设的“光学”课程。根据专业要求,该课程的构架和主要内容:几何光学、光辐射和光学测量技术。这一点与目前我国高职物理课程中的“光学”完全不同,在教学上,课程构架中涉及专业需要的内容重点、深入讲解;在课程量上,该课程只有36课时,其中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可见,课程突出了应用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技术学习需要,反映了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特色。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并非简单地拆“整”为“零”。它与将以往的一门课程,简单地拆分为几门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衔接,突出高职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特点。

2.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的主要特征。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能够切实体现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中对公共基础课所提出的“够用为度”和“服务于专业”的要求,其主要特征如下:第一,具有鲜明的专业个性。紧扣专业需求制定课程框架和教学内容,强化专业所需,淡化或删去不需要的内容。以高职物理课程为例:有的专业需要强化和深入“电学”中的电磁感应知识;有的专业需要强化“力学”中的静力分析和力矩的训练,而不需要运动学和动力学内容等,专业针对性强。第二,与专业课程的衔接度高。在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融入专业衔接点知识和应用实践知识,实现了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第三,教师的工作量和操作难度将加大。由于小模块课程的专业针对性较强,不同专业其需求不同,课程构架和教学内容也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难有完全适用的教材,多数情况下采用同时使用数本教学和学习参考书的形式。如,“热传递”课程同时使用《热学》《传热学》《热工测试技术》三本教学和学习参考书。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组织能力,改变以往完全由一本教材决定整个课程内容的教学模式。第四,课程量小灵活,且实践课所占比例较大。小模块课程的学时数较少,一般30学时左右。虽然不同课程所需的学时数不同,但总体来说,小模块课程的总学时数都较少,显示了小模块课程特有的贴近专业、小巧灵活、易于变化的特点。

高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的结构模式,将改变我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大而全”的现状,真正使高职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学有所需,学为所用”。

四、高职公共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一个多元化、高弹性、可变性强的建设规划

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对当前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构架、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建设,使高职公共基础教育真正为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

1.设立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创新建设规划。要达到高职公共基础教育高契合度的专业性整合的目的,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上就需要突破传统观念和方法,在教育理念上要摒弃传统公共基础教育的全面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思路,在教育模式上采用系列模式、小模块模式等多种课程构架,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高职公共基础教育体系。

例如,按照传统教学习惯,教师的授课内容往往由一本教材决定。而公共基础小模块课程则通常难有完全适合的教材。对于学生数量较多的专业,可通过开发针对不同专业的系列教材的建设,以满足教学和学习所需;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数量有限的专业,则只有通过提供多本参考书的方式,或采用发放资料、课堂笔记、图书馆或网络查阅等途经,解决学生学习和课后复习的需要。

2.建立课程设置、构架和内容的高弹性建设规划。一个具有高契合度的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还应该具有高弹性的、可变性强的特征。反映在具体科目上,不同课程对应于同一专业,可以有不同的课程构架模式;同一门课程对应于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课程构架和课程内容;同一门课程在相同课程构架下,可以有不完全相同的课程内容;同一门课程在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内容等。体现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所需和时展需要的可灵活变化的高弹性特征。

3.完善精品课程或示范课程评价的系统性建设规划。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或示范课程是指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或示范课程的评价标准,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具有指向性作用,往往也成为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行为准则。目前,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的评审指标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评审指标处于空白状态。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篇7

[关键词]meS模式衔接课程专业课程技能课程模块

[作者简介]毛越华(1965-),男,浙江桐庐人,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与管理研究。(贵州贵阳55008)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22-02]

我国近三十年来,不论是通过选拔方式的中职生升高职,还是保送中职生上高职、5年一贯制高职教育、3+2高职的中职生升高职教育,学生几乎都是从相关中职专业升入相同或相近的高职专业学习,这就出现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课脱节、专业课和实践课重复设置”①的矛盾。这说明中、高职课程衔接不畅已经严重地制约着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限制了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是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核心。对此,应从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之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职业技能出发,运用模块式技能培训(modulesofemployableSkill,meS)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来开发中、高职衔接课程。

一、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政策及理论基础

国际劳工组织从1973年开始,历时10年时间,在收集研究世界各国为适应科技发展和新技术、新工艺大量涌现所采用的各种培训方法的基础上,开发出了meS模式;尔后,该模式在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中得到普遍推广使用,并广泛用于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之中。该模式的课程设计包括某一专业一项操作技能的全部内容,让学习者学习“做什么”“怎么做”“做的结果如何”,并涉及“为什么做”的基本理论问题。②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特殊历史原因,所以时至今日,meS模式并未在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中得到广泛试用,仅有部分教师在尝试使用该模式进行课程组织与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同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也明确要求要“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初中后五年制和主要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要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急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

国内职教研究专家也认为:中、高职衔接要实现中、高职之间目标、层次、专业与课程结构的递进衔接,既是遵循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关系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低级向高级培养中身心发展与认知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而且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强调服务于人的终身教育,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目标是通过课程衔接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从而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研究者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指导思想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系统观思考中、高职发展的整体协调、逻辑协调、有效协调和内生协调。

上述理论和政策要求为我国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指明了方向和实践路线。对此结合我国“中职教育是培养终极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的国情,遵循meS模式开发中、高职衔接课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二、符合我国国情的中、高职衔接课程的meS模块课程开发模式

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而是套用了普通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专业教育。由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新科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求学者对高等教育的渴求等,迫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模块化职业技能教育和进行meS模式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试验性开发。不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我国全日制职业教育的传统课程设计从达成教育目标层面上说,都各自包含了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具体技能课程模块三大模块结构。由于在21世纪前5年,除了5年一贯制职业教育之外,我国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各自独立的“断头教育”,三大模块课程体系在各自层面上都是比较完善的,因而,一旦有“中期选拔”上高职,自然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上就有“文化基础课脱节、专业课和实践课重复设置”等矛盾。基于meS模式和回归职业教育本身规律的思考,建构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开发模式合理的策略如下:

1.文化基础课程模块的衔接课程。从我国国情和现行职业教育现状出发,文化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思想品德、人文修养、公共基础等课程。其中思想品德课程中职和高职教育内容大同小异,而且几乎都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开设,所以中职生升入高职二、三年级没有必要重复开设该课程。

中职和高职的人文修养课程存在着一定差异,究其原因,是不少中职学校认为“中职教育是初中后教育、是等同于普通高中的教育”,所以大量开设类似于高中的文化基础课程。而高职教育招生主体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所以高职文化基础课实际上与普通本科的文化基础课几近雷同。但就课程编制的内容而论,中职人文基础课和类似于普本的高职文化基础课的唯一差异就在其深度、难度上有所不同而已。基于meS模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高职教育比较高深的人文课程应该归结为专业提升课程,所以鉴于中、高职课程衔接和教育实践的需要,人文课程的专业提升课程应放在高职的二、三学年开设。

中职与高职的公共基础课程不存在难易度的显著差异,只存在生源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学力基础差异。就meS模式和教学规律而论,中职课程设计中的中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公共外语等课程事实上也是在中职教育的一、二学年开设。而高职教育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大学公共物理、大学公共化学等课程虽然在高职不同专业的第一学年有所选择,但这些相关难度的科目已经在中职教育的一、二学年已基本涉及,只是由于学力的差异,才导致了中职生升入高职后产生了似乎是课程重复设置的困扰。

基于调研和meS模式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应是不存在“文化基础课脱节”的矛盾的,产生矛盾的原因是高职教育具体科目教学安排时间欠准确所致。如果再基于“通识教育”理论和“厚基础、宽口径”或“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改革理念,文化基础课程的中、高职衔接课程是完全可以有效衔接的。

2.专业课程模块的衔接课程。从我国目前中、高职课程实施的现状来看,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

根据调研和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素质的评价来看,人文社科类的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整体教育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人文社科类专业职教生的整体社会评价中,中职毕业生未必不如高职毕业生,二者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科目、内容几乎没有差异。从中职毕业分流的市场统计来看,除因文凭、经验等社会准入门槛和学生个人高学历教育需求等因素外,人文社科类中职毕业生分流的比例大大高于理工类中职毕业生。当然,从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的视角而论,人文社科类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设计及实施,必须涉及中职教育已经开设的课程或科目,以及其难度、广度等问题。对此,必须遵循人文社科类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和职业性的基本规律,设置中、高职衔接课程,中职教育注重专业基础,高职教育偏重提高技能和拓展视域。

理工类中、高职教育的专业不同,相关课程或科目及其难易度存在显著差异。中职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基本不开设专业选修课)都是基于初中后教育的理念和学生学力偏低而开设基础性极强的内容,在中职生修读中等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课程的同时,介绍性地开设专业对应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从实地调研结果来看,由于目前几乎所有的中职教育都是实行注重动手技能的“工读结合”“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课时量及其知识传授相当有限。所以才有中职毕业生说,“我们名义上是3年制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却根本不会服装设计,只能从事服装基础加工、打包等农民工的工作,我们希望上高职或本科再接受专业教育,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服装设计师……”。③所以,基于meS模式和中、高职课程衔接而论,理工类中、高职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事实上应在高职教育的二、三学年开设,中职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仅是让学生略知一二,根本不可能有课时量和学力基础让学生掌握较高层次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中职毕业生在工作实践中也只能从事相关岗位最基础的技能性、体能型的工作,若要有所提高,中职毕业生只能自学、摸索。因此,基于理工类中、高职衔接课程的专业课程设置和目前课程实施的事实而论,中职专业课仅仅是注重一线岗位需求的、介绍性的基础知识,只有中职生升入高职后,才有可能真正接受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因此,虽然目前中职与高职专业课程的难度、广度存在显著差异,但衔接课程及其实施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差异。

3.技能课程模块的衔接课程。技能模块课程是meS模式的核心课程,也是中、高职教育的核心课程。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来看,中职教育的基础职业技能课程实施及其效果非常显著,而高职教育整体上似乎还没有跳出“大学教育”“高等专业教育”的框架,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亟待提高与加强——不少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最后一学年集中校外技能实践训练,此前的一、二学年很少有技能训练,有也仅是具体科目的课堂演练或实习基地的见习。

针对职业教育技能课程实施的现状而言,中、高职职业技能课程衔接的开发与实施应充分尊重职业教育“职业性”的本位规律。中等职业教育已经从广度、深度层面进行了有效的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所缺的是高级技能对口训练这一事实;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第一学年强化学生的基础职业技能训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中职生升入高职之后的二、三学年进行同步的高级技能课程实施。因此,基于meS模式的中、高职技能衔接课程,不存在课程设计的中、高职衔接的矛盾,而是高职教育的第一学年应如何落实职业技能打基础的问题。如果高职教育还是实行高等专业教育,不仅升入高职的中职生不能得到高级技能的有效训练,就是升入高职的高中生也只是获得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缺乏有效的高级技能,甚至是基础职业技能的训练。

三、meS模式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与开发应规避的问题

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与开发,既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更要遵循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同时要规避一些特殊问题:

1.既要重视中职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存在的已有职业技能实践基础的差异,也要重视他们之间存在的学力基础的差异。就我国目前的课程实施效果来看,进入高职院校的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之间,确实存在高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学力高于中职毕业生,但高中毕业生职业动手技能远不及中职毕业生——中职教育是注重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的就业教育、工学结合教育,而且中职3年教育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就是在一线岗位实践。对此,在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中职教育在注重动手技能训练的同时,应重视文化基础教育;高职教育也必须基于“职业性”的本位,从第一学年开始就必须加大学生具体专业对应岗位的基础动手能力的培训。必须坚决规避高职教育集中在最后一学年实习、而一、二学年无见习、实习的高职课程实施模式。

2.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必须遵循课程开发的基本规律,必须重视衔接课程的有效性、可操作性、职业性。人本主义课程开发理论指出,课程开发必须以相应哲学理论为指导,由专家、教师、学生、相关行业用人单位的管理者等共同来开发。基于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必须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建设对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定,必须基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需求,也就是meS模式的职教生的教育本位是提升其“做什么”“怎么做”“做的结果如何”等的动手技能及至善职业道德。

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必须以教职成[2011]9号文件为指导,根据区域(省域)经济发展对中、高职人才的需求,以省教育主管部门为责任单位,以职业教育课程论专家为统帅,以既担任中职教学又担任高职教学的具体科目的教学专家为主体,充分吸纳用人单位及具体岗位的高级技能的行家里手的有效建议,充分考虑中职生升入高职后的教育需求,等等,来设计科学合理、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中职课程、高职课程。必须规避“专家课程”“专家学科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和具体科目教材的设计、开发、编撰主体群,必须是兼任中职和高职具体科目教学的专家学者。同时,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与实施,必须保证实践实训课程不得低于50%的比例,否则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其“职业性”“动手能力”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本质规定。

总之,我国当代经济结构调整对高技能型人才的渴求以及中职生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已经不允许中、高职衔接课程还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而是必须进行构建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实践、落实等。

[注释]

①鲍伟.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衔接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2(2):144.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篇8

【关键词】材料化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从“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出发,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学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大部分内容构成。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体育活动,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等。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和艺术类等知识体系。

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材料化学专业方向性选修课程。

实践性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材料化学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

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其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材料的制备、表征、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基本能力。在构建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一直强化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将所有教育环节分为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个知识体系。其专业课程体系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基础,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作为本专业的入门专业课程。在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之后,陆续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形成专业特色方向。并通过开设材料科学导论、纳米材料导论等任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淡化专业界限,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和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施按大类培养,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平台。在2011年修订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为2633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与我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一致;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有区别的开设,更加突显材料化学的特色。

三、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优化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验层次,注重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是测量实验层次,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设置了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实践层次,注重综合素质训练,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更新重组实践教学内容。

在2011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为35学分,占总学分的22.7%。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和重组了原四大化学(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将实践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教学,确立了基础实验、测量实验和专业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教学内容。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强化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检查和指导;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实际,研究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在四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达到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篇9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

伴随教师教育改革的推进,原有的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任务的中等师范学校或独立升格,或合并到高校,使初中起点专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进入了“五年一贯制”的轨道。学历层次提高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使专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在这种形势下,积极思考影响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各个因素并给予准确定位,就显得极有价值和意义。

1.课程目标定位:为基础教育课程实施造就合格的小学师资

课程体系首先要从确定课程目标开始,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活动和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价值和任务界定,明确规定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方向和具体任务。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决定了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实施以及培养质量的评估,因而明确课程目标对于开展教师教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纵观各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教师培养目标已经由帮助教师胜任教学工作转为进一步帮助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目前,我国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制约这次改革的关键是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又需要通过新课程体系的确立得以落实。教师教育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优化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为课程改革提供切实的帮助。因此,确立为基础教育课程实施造就合格小学师资的课程目标,成为新时期我国专科层次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追求。表现在人才规格上,我们认为,通过五年一贯制培养的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将具有适应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多方面素质,不仅能够承担小学多门学科和综合课程、研究性学习等教学任务,具备一般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而且在教育科研方面有明显特长,真正成为一个自主成长型的教师,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

2.课程结构定位:综合化、专业化与实践化相结合

(1)学科课程要向基础性、综合性发展

传统课程体系过分追求学科结构的完整性,使课程高度分化,从总体上脱离学生生活,缺乏相应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从而使教学走入误区,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建,强调了基础性和综合性,开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实现了小学阶段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这就对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反映在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需要更加注重将众多反映科学、技术、文化等最新成果的内容设置到基础课程和综合课程中。与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课程相比,我国目前师范院校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的比例太小,且分科课程内容过于专业,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课程的综合化改革势在必行。

(2)加大教育类课程比例,凸现教师教育专业化

课程结构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尽管不同学者对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基本构成有不同的见解,但在强化师范性、注重学术性的认识方面具有共识,即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基本知识、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技术。回顾我国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结构,教育类主要开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科目,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课程专业特征不明显,教师教育有其名无其实。因此,新的课程方案应进一步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增设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发展史、小学教育科研、课改通识培训、教师综合技能训练等课程,以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实现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的整合。

(3)强化实践类课程,打造教育教学技能

由于传统师范教育偏重知识传授,忽视技能操作倾向的影响,师范毕业生上岗后不会教学或适应教学慢的弊端比较突出,因此,在课程结构中,进一步加大实践力度,帮助学生在岗前获得教育教学实际经验,就成为小学教师培养追求的目标之一。从根本上讲,教育教学过程所面对的情境不断变化,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技能,更要有适应新情境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来自实践经验。正像医学专业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来掌握实际医疗本领一样,师范院校的学生也应通过加大实践锻炼的力度来深入理解教育与教学理论,掌握实践技能和实践智慧。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才能感受到对象的真实性,才能体验到作为教师的责任,才能了解和理解学生的身心状态,才可能把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待。为达上述目标,需要在课程计划中规定学生的实践时间,从制度上保障学生的实践机会;还可以通过在小学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开设“课堂教学技能综合课”等方式,来训练、整合学生的各种技能,保障教育见习、实习,让学生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检验,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学会在实践中的反思与整合。

3课程实施定位:体现主动学习,突出自主建构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篇10

【论文摘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高师院校应加快自身的改革。积极主动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具有教育观念新、知识渊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先进、科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强、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教师。

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正式颁布,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潮。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变革,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也必将影响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的认识

《纲要》是在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制定的一份基础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纲,提出了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标准、奋斗目标和操作规范,主要包括:

1、课程功能的转变。《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指出了课程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同时又批评了传统课程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技能训练的偏失;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关键,纠正了传统课程只重视老师“教”忽视学生“学”的弊端;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重视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更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这就改变了传统课程教师只重视提高自己教学的艺术和效果而轻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感。课程功能的转变影响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单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学习的促进和教育的研究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

2、课程结构转变。“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传统课程在结构上过分强调学科的学术性而脱离社会实际,门类众多而又彼此独立,缺乏整合性,不能让学生实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就是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性。如在初中阶段开设理科综合课程为“科学”、文科综合课程为“历史与社会”,另外还有开设“艺术”、“综合实践”等课程。“综合实践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这些课程的调整不仅仅是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而且加强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持个性创造了条件。这对教师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在课程目标指导下,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确定活动主题、内容与方法。

3、课程内容的转变。《纲要》说:“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青少年构建智慧、增强能力的基础是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过多的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的基本经验,必然违反学生认知规律,收到的效果必然很差。这要求教师具有把课程内容转化为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现实知识”,转化为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的“先进知识”,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奠定基础。

4、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纲要》主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课程实施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获取新知的能力,学生普遍缺乏质疑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增加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5、课程评价的转变。《纲要》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不考察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得不到发现和发展。新课程评价要求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抛弃得心应手的简单的“好与差”的二维评价方式,用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事物,树立新的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

此外,在课程管理上,要求改变过去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更加灵活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和多样化,给了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也更有利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发展。

《纲要》提出的这六项具体目标是相辅柏成、互相制约的,共同构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高等师范教育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纲要》突出了课程人本化、综合化、现代化、多元化等特点,这无疑对基础教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政治思想好,师德高尚,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等之外,还要有新的内涵:

1、具有“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新课程的人本化要求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摆脱传统落后的“知识本位”或“智力本位”观念。“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一方面,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的体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还有,教师要正确而充分地发挥教育评价对学生提高和改进的作用,考试考核方式要重视全面性和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因为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有个性的人。只能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和不同个性引导其发展,不能统一要求、步调一致。只有在这种观念指引下,开展教育活动,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2、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渊博的综合性知识。新课程中综合性课程越来越多,即使是单科课程,它的综合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只有具备了雄厚广博的知识才能增强对教育的适应能力。目前高师教育在培养目标及规格定位上,口径过窄,培养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仅局限于某一专业,综合素质不高,横向广度不够,缺乏综合化;纵向深度不足,缺乏前瞻性。因此,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须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3、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基础教育急需要大量这样的教师。教师的创新精神是指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课题的求异、求新和高效的思想和欲望。主要包括:善于质疑和释疑的探索精神、对工作目标的执着追求精神和为实践教育目标而勤奋学习、不断获取信息、改进工作方法的坚韧精神以及不迷信前人,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自信心等等。教师创新能力包括:确定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设计与实施最佳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等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在解决某一教育教学课题时往往并不遵循固定的程序与模式,而总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合理地组织教育内容和过程,灵活地采取各种新的方式方法,将自己的创新蕴含于教学活动中。

4、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不对教学经验进行理性分析,不进行多类型多层次的教改实践,不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审视中外历史和当代各国教改得失,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能有成效。以前的教学是学科性的,一个教师负责一门课程,他(她)自己的能力几乎能应付各种情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得课程具有综合化、多样化的特性,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它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能力,单学科课程的综合、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与指导等等都不可能有现成的经验去借鉴,教师必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去研究,去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才能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同时,教师只要在实践中自觉重视科研,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那么他(她)的科研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5、具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师将已有的知识以定论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并将它内化,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已没有市场,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来迎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信息传递媒体。过去的教学手段大都是“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把黑板擦”。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教学媒体已不断深入教学当中,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激情,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基础教育改革使得课程呈现出全新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果一个教师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是不可能胜任不断发展的课程教学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必然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有靠不断地学习才能拥有,因此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是基础教育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自我发展能力应该包括知识更新能力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两个方面。知识更新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更新和扩大知识面。综合课的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新教育理论的内化、新技术新技能的掌握,都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至于教育科研能力上文已论及,此不赘述。

三、高师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密切相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牵动着高师教育的发展模式,高师教育的培养规格又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高师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高师院校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

1、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的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育内容陈旧,片面强调知识而轻能力;师范特色不突出,知识结构单一,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法没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验能力较差,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期延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以人为本”的新观念,高师院校应该按此目标建立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模式。首先要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充分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三是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情感等综合素质。高师院校在新的理念下按照新模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培养出大量的具有探索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这既有利于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又有利于高等师范教育的自身生存和发展。树立新的课程观,要充分认识教育活动对课程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教师自身的责任。要理解活动课、综合课的价值,突破学科本位观和分科课程观,要将师生的生活经验纳入教学中,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反对知识霸权。树立新的评价观,充分认识教育评价对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

2、关注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加强联系和互动。高师院校虽然是以培养培训基础教育教师为主要目标,但是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更注重自身的发展,更注重自身的学科建设,忽视了对基础教育的了解和研究。高师院校要想基础教育之想,急基础教育之急,要进一步增强高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和发展趋势,主动配合基础教育改革,积极探索改进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内容和新方法,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在校大学生教育理论、教学法的实践性和教育实习的有效性,为将来教育教学打好基础。

3、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高师院校要认真研究制订新世纪中小学教师培养标准,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的改革,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积极的调整。课程设置要综合化,学科设置也要综合化,要注重文理渗透,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对文科学生开设部分自然科学课程,对理科学生加强人文学科课程教育,学科互相渗透,改变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狭窄的现状,实行大学科大专业教育,课程互相渗透,打破课程界限,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既博且专,能够触类旁通。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应合理配置,改变以单一的、封闭与滞后的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朝着“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通”的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减少重复性和陈旧的内容,将最新最前沿的新思想新成果引入课程,增加专题性课程,积极探索多样化、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创造多种选择机会,保证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跨年级学习,让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构建新型的评价体系。《纲要》要求“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考试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测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能够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高师院校对考试这一“指挥棒”要进行重新审视,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采取不同的考试方法。不仅要检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而且要准确评价学生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平、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应变能力、创造力等。让学生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到考试评价过程中,让考试成为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催化剂,而不能让学生成为考试分数的“奴隶”。高师院校只有树立新的考试观、变革考试内容和方式,强化考试的导向和诊断性功能,淡化考试的选拔和总结性功能,才能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教师,才能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