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标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7:22

体育新课标培训篇1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微课;培育模式;三分融合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7-0052-04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来,各级政府与各高等院校都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并采用集中面授、田间指导、基地示范、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也积极采用远程广播、网络教育等新型传输手段开展农民教育培训[1-3]。这些有益的实践为农民学习农业生产知识,获取市场信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传统教育培训模式受时空局限,有效覆盖不足、传播速度慢并且缺乏视觉直接感观,给农民带来的培训获得感有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要,新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创新迫在眉睫[4-5]。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正深度渗透农业科技领域,现代教育手段与方式逐步引入新兴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成为农民教育一种新模式、新趋势。马池珠等(2016)探讨引入moodle平台提升农民教育培训效果,取得了积极成果[6];郭小粉等(2015)基于智能手机设计新型农民教育平台,并提供多种媒体形式的教育培训[7];胡建平(2014)依托ZLmS平台设计了农民混合培训模式,对提升农民参与培训积极性以及提升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具有显著作用等[8]。受以上学者启发,笔者针对农民学习的时间碎片化、需求多元化、目的务实化的特点,尝试利用微课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教学时间短等优势,将微课资源整合成体系以图克服农民教育培训中时间与地点局限,成本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这将对推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满足农民对多样农业科技知识需求,最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012年8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试点工作,颇具成效。但同时在培育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局限,职业意识不强,参训热情不足,思维成定式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历史潮流的发展中,几经更迭,古语“士农工商”体现了农业在中国古代的重要地位,农业大国也是中国的一大标志,因此,农民培育是现代化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但是,现在大部分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思想在农民心中也已经根深蒂固,“不培训也能干活”的想法大有人在,缺乏变革精神与竞争意识。农民是生活在农村、收入低、素质差的群体,是贫穷的身份和称呼,而不是可致富、有尊严、有保障的职业。这种思维定式观念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参训热情不足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二)培训师资匮乏,配套政策滞后,落地实施混乱,工学成禁锢

目前培训的教师大部分从农业院校、农业系统临时抽调,缺少专职专业的农业培训教师,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同时培训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财政拨付,资金到位缓慢,需要由培训主办单位自己垫付教师经费或是学员自己垫付。部分民办培训单位为了追求效益对培训教师的资格缺乏制约,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国家战略级政策,全国各地政府积极响应,虽然目标一致,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涉及部门太多。配套政策相对滞后,致使各地的培育工作缺少统筹安排,职责分散,资源分散,评价标准不一,加上农民工学矛盾突出,导致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落地实施混乱。

(三)项目缺乏创新,内容过于理论,时间安排紧促,学用成困境

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细分,分工进一步细化。新领域新产业新要求需要由新项目新形式来支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满足培训中农民的时间冲突问题。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安排过于理论化,偏向于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的培训与提高,却忽略了农民自身实际需要与内部素质相分离的状况,导致新型农民培育的实际效果不佳。同时,农民的多样化需求也无法满足,培训时间主要以集中培训为主,培训内容缺乏连贯性、实用性、时效性,理论多、实践少,学用困境也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推进缓慢。

二、运用微课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义深远、目标明确,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育路径探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育资源,针对问题创新培育方式。随着移动学习、在线学习、远程学习等各种形式的网络学习方式的兴起,微课成为学习中一种有效载体。利用微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教育形式的创新,而且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具有新颖性,提升农民认知水平,打破思维定式

微课教学形式主要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主,辅助动画、音频、文本、讲义等作为教学工具。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新兴教学方式,微课在教育界迅速走红并得到应用。运用微课来进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教学形式新颖,并且既能够提高农民对新技术、新平台、新课堂、新农业的认识和理解,又能够从文化、科技、道德、法律等方面全方位的提高农民素质,加速国家素质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打破一定要进学堂学习的传统思维定式。推动农民自主学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农村发展。

(二)教学时间具有伸缩性,激发农民学习热情,冲破工学禁锢

微课教学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之内,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的核心仍是课程,包涵教案、课件、习题、评价等完整的教学资源体系。传统课程以45分钟课堂为主,网络课程大都在30-45分钟。农民学习基础差、精力有限、学习进度慢,微课教学时间的伸缩性,不仅很好的契合了农民学习精力集中时间,可以解决传统培训模式的时空限制,同时微课制作简单、人人可参与又可以补充现代化教育的不足与空白,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而且一般微课程涵盖知识点单一,符合农民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微课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会因学习而耽误了农活,冲破了工学禁锢。

(三)教学内容具有灵活性,直面农民问题需求,突破学用困境

微课教学内容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实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围绕单一知识点展开,教学环节充实,理论与实践并重、技能与职能齐进。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内容灵活,能够随时随地制作、更新、上传,并且可以全民参与。在农民学习的过程中直面农民的问题需求,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微课可以长期保留,能够现学现用,突破学用困境。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微课体系建设

(一)建设原则

运用微课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作为一种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的新兴教学方式,若微课资源知识点孤立不成体系,内容之间缺少衔接,将导致微课教学难以覆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全过程。微课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成本浪费。因此,运用微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构建合理实用的微课体系,结合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要求与微课的特点进行体系的建设,满足以下五个原则:

1.适农性原则:教学内容要符合农民的学习能力,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2.全面性原则:内容涵盖理论与实践,目标是培育出高素质、高技能、高文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体现培育过程的全面性与连贯性。

3.系统性原则:体系设计紧扣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将培育内容进行分层分类分段设计,达到三分融合的系统性设计。

4.动态性原则:体系具有动态性与拓展性,在时空上、内容上能够进行动态实时更新。满足农民多样性的分工需求,不断的完善体系。

5.标准性原则:微课设计与制作要具有示范性与标准性。在教学设计、时长、内容、视频音频格式、字幕等方面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来设计制作。

(二)微课体系构建

为了让农民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有必要将庞大的微课群建设成一个完整的培育体系[9-10]。按照适农性、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与标准性的原则,依据国家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要求,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微课体系的层次与目标相对应[11-12]。如图1所示。

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课按照培育分层,专题分类,知识点分段的系统设计思想进行建设。由一系列的知识点分段构成一个专题,又由一系列的专题分类构成一个培育层,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课体系构建如图2所示。

整个体系就像图书馆的架子一样,第一层是文化素质基础教育微课,专题可分类为:文化、科技、道德、法律、心理、身体等。第二层是专业技能提升教育微课,专题分类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专题等。第三层是职业价值体现教育微课,专题分为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等。同时在专题分类中将同一专题的各个知识点分段衔接。运用微课体系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使培育目标更明确、知识结构更完整、资源整合更充分,有利于使散乱无章的微课向有序化、模块化、专业化发展。

(三)微课体系资源的运用:以棉花生产为例

运用微课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微课体系资源的建设要围绕实际教学来构建。以现代棉花生产为例,运用微课资源体系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体应包括:前期调研、资源建设、培训教学、效果评价四个阶段。

1.前期调研。前期调研主要目的是根据农民棉花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培育方案,将培育对象细分化、培育目标明确化、培训内容具体化。如棉农培育重点对象是面向从事棉花生产经营的专业大户、扩大承包棉花生产经营的承包户、有志从事棉花生产务农创业的农民工等。棉农培育内容是具备高产、高效、安全、优质的生产技能,能从事棉花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具体包括:棉花生产技术、棉花质量安全技术、农场经营管理素质等。

2.资源建设。资源建设重点解决棉花生产系列微课程的知识完整性与内容实践性。棉花生产属于:专业技能提升层――生产经营型――棉花生产类。现代棉花生产经营技能知识点可以概括为:棉花经营计划与准备、棉花良种繁育、棉花育苗和苗床管理、棉花整地与栽插、棉花大田生长期管理、棉花收获与贮藏、棉花效益分析与增收增效七个片段。每一个知识点分段都要制作一个微课程。譬如棉花生产整地与栽插微课的制作,设计制作标准可以参照全国多媒体微课程制作标准来进行。内容涉及垄作规格与施肥技术;栽插密度与栽插方法;地膜覆盖技术;地下害虫与杂草防治。知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时长约为15分钟,可以让农民了解当地整地的质量标准,掌握垄作高产的技术,掌握抗旱栽插方法,掌握地膜覆盖技术,掌握应对害虫与杂草的防治措施等。棉花生产在培育微课体系中的定位如表1所示。

3.培训教学。培训教学主要是运用微课资源体系进行职业棉农的教育培训,让农民自己通过互联网平台观看微课视频,同时依托农村农业信息化平台的远程呼叫、双向视频等功能实现培训讲师与农民学员的面对面交流,解决农民学习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4.效果评价。效果评价主要是评估微课体系资源对培育对象的实际结果评估。根据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要求,采用简单方便、真实有效的考核方式,综合运用棉花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生产水平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棉花生产培育对象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达到国家认定的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四、运用微课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

(一)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课程平台建设

如何将微课运用到我国的教育中还处在摸索学习阶段,目前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大都是为了参加比赛。运用微课进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首先要从整体设计微课网络平台。建设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的综合型学习平台,从素质目标、技能目标、学历目标等多维度学习环境来建设操作简单、层次清晰的网络平台。同时要能够实现导航、个人学习记录、信息推送、资料下载、师生互动、学员交流等功能。

(二)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课程资源开发

微课资源建设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顶层设计,要成体系成规模。微课本身知识碎片化,要改变微课资源离散化、单独化的现状。要按照整门课程或者完整专题的方向去创建与设计微课资源,要将课程内容化零为整,成模块、成专题、成层次。注重知识结构的构建,通过建立知识网络图、体系图等方式使知识点既能相互独立又能有机联系成章节。使农民学习更具计划性和系统性,能够完成课程或主题知识的自主组建。

(三)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课程推广应用

运用微课程进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要善于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推广宣传,以智能手机、移动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以媒体、网络等现代化媒介为载体,以微课设计制作为契机,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的微课网络平台与手机智能平台。同时要借助媒体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课程的设计制作,推动高校教师与社会力量的加入,使微课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终身学习的大众课程。

参考文献:

[1]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3):1-4.

[2]张胜军,李翠珍.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多中心治理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16(9):57-59,63.

[3]许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70-73.

[4]赵帮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4):107-112.

[5]沈红梅,霍有光,张国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阈[J].现代经济探讨,2014(1):65-69.

[6]马池珠,王宏,秦路.基于moodle平台的农民远程培训模式的实验验证及评价[J].中国电化教育,2016(3):50-56.

[7]郭小粉,李磊,李敏.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新型农民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湖北农业科学,2015(7):1734-1738.

[8]胡建平.基于微课的新型农民混合培训模式研究与设计[J].高等农业教育,2014(9):124-127.

[9]李沛智.基于知识网络的个性化微课教学系统建模[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10]赵竞,郭磊,鞠盈盈.套餐式设计类专业微课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6(6):53-56.

体育新课标培训篇2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81-02

一、引言

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启动和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发使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成为必然,而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中学英语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必然会对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进入推广实践阶段的今天,如何培训高素质的中学英语教师已成为外语界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这一文件也为中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本课题组将从新课程改革角度探索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从邢台市的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在客观分析邢台市中学英语师资现状及其对培训的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构建行之有效的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师“三位一体”培训模式。

二、中学英语师资的现状及其需求分析

为了了解邢台市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解决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切实提高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我们课题组首先对邢台市几所重点中学的英语教师开展了培训前的调查研究,其中包括邢台市第三中学、第五中学、金华中学等颇有影响力的中学。我们希望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邢台市中学英语教师对新课标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他们参加新课标培训的情况及其对培训的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和实施办法。

本次研究采用了自编问卷调查表《邢台市中学英语教师培训调查问卷》,共分为五部分,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培训现状、教师培训模式与内容、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教师参与科研的情况等方面内容。并于2011年1月至3月期间发放了200份问卷,收回131份,其中有效问卷131份。调查结果表明:(一)从教师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市中学英语教师的第一学历相对较低,半数以上为专科学历,但是通过后期的进修,所有教师都获得了本科学历。此外,中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大,他们普遍教龄较短,缺乏教学经验,应加强对其在教学方法、手段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二)在对教师培训的认识方面,97.7%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参加培训,95.4%的教师参加培训的动机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大多数教师希望利用平时的晚上和周末参加培训,培训时间长度以两周为宜。大部分教师认为参加培训最大的障碍是教学任务繁重,而不是由于个人因素的影响;(三)在对培训模式与内容的需求方面,90.1%的老师希望培训者了解中学英语教学和学科教学法,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培训者依次为“一线的优秀英语教师、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授和专家、英语教研员”,这说明大多数老师希望培训者了解中学英语教学现状,通过参加培训解答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对于“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授和专家”的选择说明老师们希望了解英语学科理论知识的发展及前沿动态。这一点我们在选聘培训者时应该给予切实考虑;(四)在调查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时,有82.4%的教师曾经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和手段做过一些改革;而他们在教学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依次为“应试需要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教师经常或偶尔对教学实践是否符合新课标要求进行过反思,而多数中学不太关注新课标的实施情况;(五)在对科研课题的参与方面,只有8.4%的老师经常参与课题研究,85.5%的老师偶尔有机会参加课题研究,但也有少数人从来没有机会参与课题研究。在对科研方法的认识方面,部分教师基本了解进行科研的基本方法,但是只有少数人精通,还有部分教师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93.9%的教师认为参与课题研究对自身发展和教学有帮助。

以上调查结果使我们对邢台市中学英语教师的现状和培训对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为我们开展中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指提供了依据,使我们在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选聘培训者、确定培训开展的具体形式等方面更能够贴近我市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需要。

三、对策:“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及其要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第17条明确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确定培养目标与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为了贯彻这一要求,我们课题组以终身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尝试把中学英语教师培训和英语专业毕业生教育实习进行整合,构建符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的师资培训模式。

(一)中学英语教师“三位一体”培训模式

在对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师“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其具体内容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从本地中学英语教师对培训的实际需求出发,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设计具体的培训方案,以全面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目的,构建出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以邢台学院外语系建设“双向互动”教育实习基地为契机,以邢台市第二十五中学为试点,在实习期间,除了确保实习生切实得到教学实践的锻炼以外,对该中学的全体英语教师开展培训,以期提高参训教师的专业能力、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参训教师素质的目的。

(二)培训内容及目标

1、专业能力的培训,包括对英语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训。语言知识能力的培训目的主要是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标准的语音、语调,流畅的课文朗读能力是从事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英语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听说能力,要求参加培训后教师的听力水平达到听懂初中教材的全部听力材料,对中考听力试题理解正确率达到100%。在英语口语能力方面,应该能够熟练正确地使用课堂用语,能够驾驭并指导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话题展开对话;教学能力的培训,其目的是通过短期培训使参训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特别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以及对中学英语课堂常用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

2、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是指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微观问题的观察、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观察、回顾、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教学活动的开展、教材的使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以教研活动为平台,加强与同行教师间的交流,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对策,从而达到提高教师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的目的。

3、科研能力的培训,我们主要是以“专家指导、项目带动、合作研究、成果共享”为指导原则,通过引导部分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使他们熟悉课题的选题、申报、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结题等环节,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培训出一支高素质的中学英语教师队伍。

(三)培训方式

我们先后安排学院和外语系的五位教师资深英语教学方面的专家、教授,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观摩研讨和报告等形式,对第二十五中学的全体英语教师开展培训,讲座的内容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技能、科研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我们还聘请了两位邢台市中学英语教学名师到该中学做公开课,并就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参训教师进行了研讨。在实习期间,外语系与实习学校共组织了七次培训,涉及到教学中文化的渗透、课堂问题的提问技巧、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设计、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解析、科研论文写作标准、科研课题研究方法、任务型教学的思考等中学英语教师感兴趣的话题。培训结束后,专家、教授们还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电子邮件和QQ群等形式,对实习基地教师进行后续指导,以加强巩固培训效果。

(四)培训效果

实习期间,我们共举办了七次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与效果受到了参训教师的好评。通过培训,实习学校的全体英语教师都感到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有所提高,对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全体参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观摩、学习、交流与实践,更新了教育理念,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部分参训教师参与了我们课程组申请的两项省级教改课题的研究,提高了科研能力,并因此带动了实习学校的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受到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欢迎。

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师“三位一体”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既保证了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的质量,又满足了邢台市中学英语教师对培训的要求。通过培训提高了我市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水平,为我市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今后,我们还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进一步推广教师培训的范围,完善教师培训模式和教师教育的发展体系,促使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全面提高区域内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媛媛.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调查分析\[J\].读与写,2010,(6).

\[2\]张淑菊.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双向互动”教育实习模式探索\[J\].邢台学院学报,2011,(4).

体育新课标培训篇3

实施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设计能力;实行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合作能力;开展案例交流,提高教师的辨析能力;深化专题研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撰写教育日记,提高教师的整合能力。

【关键词】校本培训提高素质教师培训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以落实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培训思路,用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全体教师实现教育专业化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实际培训中,我们努力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对教师的培训学习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学习提高教学、教育技能。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我校成立了继续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有朱桂芬、姚玉果、黄绍良、覃小川等人。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尽职能,认真搞好校本培训工作。

2.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

为了使校本培训有条不紊地开展,我校首先根据学校的实际确定培训目标即: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突出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习新课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并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根据培训目标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培训计划。(1)抓教师基本功的训练;(2)抓新课标、新理念的学习、领会和体验,转变教师的角色;(3)抓以新理念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抓课堂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的得与失,更新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索、交流合作、发展创新”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实施校本培训的措施

为了保证培训的质量,突出培训的实效性,我校采取了如下措施:

3.1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自学教育杂志报刊上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教学论文。

3.2集中培训,通过教研组集体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的有关问题及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3通过集体备课、集体评课的形式,共同探讨适应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

3.4采取互相听课、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促进,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3.5利用课余时间由本校计算机教师负责培训全校教师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简单的课件制作,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6通过各种比赛,促进教师自学。如进行三笔字、说课、简笔画、教案设计、论文、口算等比赛,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7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

3.8认真组织教师填写报告册,积累总结学习成果。

4.校本培训收获

通过短短一年的培训,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50位教师参加了培训,翻开这50份报告册,50份计划,50份总结,800个自评自结,100个案例分析,200个教师互评,凝聚着教师们勤奋学习的心血,充分体现了教师们对校本培训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每一个教师立场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的信心和决心,事实告诉我们,校本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撰写教学论文。本年度我校有12篇教学论文参加全国及自治区论文评比活动,其中朱桂芬教师的《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获全国一等奖,《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获自治区二等奖;宋仙花等七位教师获自治区论文评比三等奖。从各教研组的研讨课、公开课来看,教师们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努力构建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的课堂模式。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通过各项基本功的比赛,教师们无论在简笔画、三笔字、说课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5.开展现代技术培训工作

体育新课标培训篇4

关键词:新教师 有效培训 理论 实践

新教师培训也称为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它是一种常规培训,已经列入各级教育部门的培训计划,早在几年前国家就设置了培训课程、规定了培训课时。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发现原有的培训课程陈旧、培训方式单一,已无法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新教师有效培训模式就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所谓“有效培训”是指在教师培训中要着眼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关注与教师职业发展的态度、知识、技能,了解教师培训需求,以“教师的需要”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问题的解决”为落脚点,注重效率,强调实效,力争使每一个参训教师都有所收获。具体来说就是要进行有效的目标定位,要建构有效的培训内容,要把握有效的培训原则,要创新有效的培训模式,要制订有效的评价准则。

一、贴近实际,确定培训目标

从理论讲,新教师培训可实现三大目标:获取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改善教学行为,其终极目标是改善教学行为。培训目标是指明整个培训工作的方向和思路,是培训工作的切入点与着力点。因此,新教师培训应以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为目标,转变教师观念,树立课程改革新理念,在课程发展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此,我们贴近实际,确定了新教师培训目标:

1.提高理论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师生观、学习观、评价观,开拓视野,增强获取、处理教育信息的能力;

2.熟悉教学常规。掌握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技能,从而适应课堂教学工作:

3.掌握教学策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为塑造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4.增强人格魅力。提高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乐观向上的良好性格,掌握缓解心理压力的基本技巧和能力;

5.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强化内功。丰富内涵,激发起教育激情,提高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做智慧型教师。

二、大胆探索,开发培训课程

在认真总结以往新教师培训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科学分析了新教师群体特点和成长规律,创造性地对国家和省培训课程进行优化重组,精选培训内容,将培训内容归为五大模块:

第一至第四模块由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按小学、中学分班,集中进行培训,共80课时;第五模块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区教师进修学校共同组织,在新教师各自的任职学校进行,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区教师进修学校派人跟踪听课指导,并开展观摩研讨等活动,共70课时。

三、跟踪指导,坚持学用结合

教师培训工作要坚持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如果培训不能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就谈不上有效培训。因此,将学习理论、观摩研讨、专题研究、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实践的突出地位,是教师有效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指导性的具体表现,更是教师培训工作生命力的体现。为此。我们积极探索研训一体、案例教学、参与式培训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努力使培训工作更贴近中小学实际。在为新教师岗位实践作出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要求,成立“新教师培训业务指导及考核小组”,派出专人深入新教师任职学校逐人听课、逐人评课、逐人面对面指导。同时,还与新教师任职学校密切配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新教师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我反思,采取“师带徒”等多种形式,加强新教师在备课、说课、讲课、听课、评课方面的训练。通过分散实践环节的有效组织和训练,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四、关注成长,创新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充分调动了新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1.评价策略

对新教师的学习和实践情况进行评价要坚持客观有效,促进发展的原则。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包括师资培训机构考评、培训指导教师点评、新教师任职学校综合评、新教师互评和新教师自评;评价内容要全面化,从教师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进行考察: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终结评价与形成评价并重,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互补。

2.评价方式

集中培训期间的考核采用理论测试,结合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进行。分散实践培训的考核,采用由新教师备课、上汇报课,以及由教师进修学校综合新教师个人培训总结、教师任职学校意见、指导教师评语进行定性分析等方式进行。

3.评价结果

新教师专项培训,实行独立的学分管理办法。最高学分为30学分,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根据不同模块、不同专题所占的权重,确定该模块或专题的最高学分,然后将考核的百分制计分转化为学分制计分。二是根据学员培训期间的出勤情况,集中培训和集中研讨缺勤一次扣0.5学分。学员最低修满20学分,视为培训合格,否则要补修或重修。学员修满25学分可参加优秀学员评选。学分的计算标准详见《芝罘区新教师培训考核评估标准(试行)》。

对取得规定学分的新教师,颁发《新教师培训结业证书》,作为转正定级的必要条件之一和确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条件。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并记入教师成长档案。

为每一位新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培训过程的点滴进步和每一个阶段性成果。对考评中获取的信息做全面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教师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指导,考评的最终结果报区教体局备案。

五、密切配合,健全培训网络

探索有效培训模式,是开展新教师培训工作的根本途径。创新培训模式首先需要考虑用什么组织形式将层次、类别、水平各异的众多教师纳入整个培训活动系统中去。我们应着眼于现有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一个灵活开放、优势互补、既方便教师又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组织形式系统,形成合理的新教师培训组织网络。为此,我们建立以区教师进修学校为主导,教师任职学校为主体,教师所在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的新教师培训网络,推动新教师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教师任职学校建立以校级领导为核心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建立传帮带机制,为青年教师配备了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骨干教师作为师傅,对新教师进行听课跟踪指导。通过师徒结对、推门听课、新教师讲课比赛等举措,扎实有效开展新教师培训。

1.实行两级管理制

新教师培训工作在区教体局的统一领导下,采取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新教师任职学校两级负责管理制。区教体局负责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织集中培训,跟踪指导分散实践,对学员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等工作:新教师任职学校负责为新教师确定本校的指导教师,为新教师建立培训档案,组织新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实践锻炼活动等。

体育新课标培训篇5

关键词:“国培计划”;课程开发;培训需求;培训目标;课程动态循环

“国培计划”实行以来,耗费了不少的人力和物资,随着培训的进行,其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在决定培训有效性的各要素中,培训课程的设置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培训课程的设置直接决定着培训的质量和水平。而科学的课程开发应基于培训需求。

一、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是培训的现实起点。“国培计划”是高水平的职后教师培训,培训既要符合教师职后教育的特点,又要体现部级培训的水准,要时刻牢记培训的对象是已经接受过系统的大学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且具有丰富的一线教育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国家提出“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因此,首先要在领悟国家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地做好调研。

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要基于社会宏观需要、本地区教育和学校发展需要,而且要基于培训对象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以及培训对象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对培训对象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要基于培训对象的需求调查和分析,同时还要关注学科发展,积极地吸纳前沿研究成果。

二、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培训的预期终点。根据培训需求的分析,培训机构设置培训目标要综合考虑三个层次的目标,即基于社会宏观需要的国家目标,基于受训教师地区教育需要、学校发展需要的地区和学校目标,基于培训对象自身的个人目标。

(一)国家目标、地区和学校目标

“国培计划”的提出是基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基础的。过去的层级化的教师培训体系不是面对所有农村教师,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的教师培训体系。更重要的是,城市反哺农村的渠道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广大农村教师无法享受城市先进教育理念,无法共享城市教师专业文化的机会。为此,重建教师培训体系,尤其是农村教师培训体系已经成为最为迫切的任务。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性大,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国培计划”的实施是以省为单位的,因此,为了更加贴近地区教育实际,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就需要国培的实施机构在同一性质的培训中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所在省处的位置与发展培训目标,同时参照国培计划的国家目标从而提出不同层次的培训目标。

(二)受训教师个人目标

国家目标、地区和学校目标的实现都要以受训教师个人的目标实现为落脚点。“国培计划”的参培教师是来自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一般都系统地掌握了基础专业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即是符合“国培计划”国家目标、地区目标及参培教师的现状和培训需求相结合的教师个人目标。

三、课程体系

根据需求设定的培训目标将决定培训内容的确定。要实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培训目标,要坚持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观。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以发展教师的实践智慧为主,赋予教师以反思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在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必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经验与反思的关系。

(一)模块课程

1通识课程

针对国培学员需求层次高,不仅有操作性学习也有很强的拓展性和迁移性学习需求的特点,设计有助于学员教学风格形成和教育主张提练的有针对性的通识课程。

(1)中外基础教育改革比较。让学员了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的情况及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和改革定位,以国际的视野引导学员领会现代教育的一般发展趋势,增强他们的使命感。

(2)教师的专业智慧。让学员了解教师的专业智慧的内涵和重要性,然后通过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呈现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智慧与不智慧,引起他们的反思,同时可以吸纳学员的经验和反思,不断地丰富案例内容。

(3)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通过鲜活的案例和精湛的理论阐释,使学员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职业热情。

(4)教师情绪管理。教师情绪管理已是教师最新必修课,开设这门课,让学员通过案例了解教师情绪管理必不可少,引导教师体察并接纳自己的情绪,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情绪构成与变化的基础上教给学员一些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5)有效教学策略。重在引导教师从学生的学来反思自己的教,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备课策略。

(6)教师阅读学习。选取教育经典名著片段在课堂上共同学习,在体验阅读乐趣的基础上培养学员对教育的感情,并为学员推荐不同种类的阅读书目。

(7)教师行动研究。了解行动研究的意义和发展历程,通过案例来阐释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方法和保障。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强调学科教学要针对参训学员的教学实践需求。不同学科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实施不同,但都要遵循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

(1)学习相应学科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

(2)学习相应学科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和教学要求,以案例教学为基础,解决教师在实施相应学科新课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3)学习并掌握专业的教育科研范式,紧密联系教育教学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显著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4)进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水平,促进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拓展性课程

拓展性课程强调体验学习,旨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开阔眼界,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教师的兴趣爱好,促进教师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1实践考察。通过到学校实地考察,通过同课异构、听课、参与课堂活动、与相关人员座谈、听报告、研讨等方式,了解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分享别人的观点与成果,并启发学员自我反思。

2文化考察。带领学员们到当地的历史人文遗址和博物馆参观,从历史的层面感受当地文化的特色,在文化的背景下感受教育、思考教育。

3团队培训。由专业的培训师进行团队培训,通过活泼的体验式、合作式活动,使学员间迅速熟悉和亲近,形成有凝聚力的团队,增强学员间的亲密感、集体意识,为学习共同体的打造奠定情感基础。

4教育沙龙。通过教育沙龙,充分发挥学员自身的资源价值。基于学员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零距离地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的脉搏,理论与实践的隔阂被有效打破;与此同时,其职业道德践行和专业境界养成的榜样示范作用更容易发挥出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让学员更有归属感、亲近感。

5教育电影。选取比较经典的、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电影和新闻报道,利用晚上的时间观看分享,并引导大家进行讨论,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启发学员思考。

6网络互动。创建班级公共邮箱和班级博客,一方面,把授课教师的课件上传,以利于学员晚上的复习、整理;另一方面,为学员们交流心得、体会或者分享自己的成果提供动态互动平台;同时也为学习结束之后学员依旧能够和培训学校保持联系提供后续的交流平台。

(三)隐性课程

关注隐性课程,“国培计划”培训高校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以及人际心理环境对教师的培训效果都有潜在影响。

1培训学校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对学员而言都会成为一种传递精神、负责、创新追求的“隐性”课程。教育创新始于小小细节的改变,如将小组的合作落实到位,座位按照小组方式进行摆放,而且是活动的。小组合作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构建小组合作共同体,增强同伴互助,为学习的可持续性打下基础,增强学员的后续交流。

2在仪式和典礼中,让学员感受庄重和自豪、执着和细致才能出品位。

3每个人的名字都很重要,每个人的生日都不可忽视:学习效果有时会源于内心的温馨与感动。

4在培训中认识你我、在沟通中增进感情:小小短信能寄托学员与培训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体育新课标培训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智慧型”教师

传统体育教学由于课程理论的偏失和经验的保守而走向了一种简单化、教条化,形成了刻板、僵化的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相违背的唯计划性教学,这样的教学压抑、束缚、窒息了学生的生命活力,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使得体育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成了漂亮的口号,教育所提倡和追求的价值观和理想没有真正得到体现。新体育课程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变化是全方面的,如教学观念的转变,教材的构建,教学目标的达成,评价方式的改变,教师角色的改变等等。教师与以前相比,权力大了,灵活性大了。灵活性有了,弹性也有了,但如何合理恰当地使用自己的权力,把握好灵活性和弹性的度,却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呼吁我们教师要具有相应的教育智慧,要成为体育“智慧型”教师,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呼唤“智慧型”体育教师。

一、改革和优化培训机制

师资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得以与时俱进最主要的途径,新体育课程对教师的培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便是其具体要求。由此可见,推进新课程,必须培训先行。

针对传统培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新课程的培训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师培训观,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机制。笔者认为,首先是培训内容多元化,不仅有新教育理念的通识培训,更有不同学科教师的分科培训;其次是培训形式多元化,改变以往培训者一言堂的局面,让被培训者参与到培训中去进行参与式讨论、互动研讨等,充分调动被培训者的积极性,激发出他们无穷的热情和智慧;再者是培训对象多元化,除了体育教师外,还应包括学校的管理者如校长、教导主任等,通过培训促使他们成为课程改革的支持者、参与者、领路人;最后是培训者的多元化,做到课程改革专家、教研员、校长、优秀教师等的培训相结合,直接面向基层教师进行培训,扩大培训者的队伍和层次,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多途径地自我提升

(一)读书学习夯基础

教师如果不坚持读书和学习,肯定会跟不上时展的潮流而被社会所淘汰。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因此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知识的高速更新,体育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导航员”,必须不断治学,跟上时代步伐,否则是导不了这个航的。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体力,更重要的是知识和能力,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能力便无从谈起。《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把“学会学习”列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新体育课程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既是终身教育观念形成的标志,也是终身教育实现的条件。我们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自己首先应该要会学习,成为“首席学习者”,了解获取新知识、技能和新思想观念的途径,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具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推理等研究能力。

(二)教研为纲促进步

教育研究是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得以成长最重要的途径,如果教师能够进入到研究状态,以研究的态度和行为对待教育教学工作,无论是对教师自身的成长,还是对教育工作都将大有裨益。教育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反思、怀疑、批评和创新,推进新课改,培养智慧型教师,教育科研是很好的一条途径。教师所进行的教育研究并非是在教学之外抽出时间来做研究,而是从教师教学的实际和需要出发,留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即研究者,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被研究,而且要由教师自己研究,教师不仅是被研究者,而且自己也是研究者。我们应以教研活动和日常教学、读书为依托,开展普遍性的教研活动,力求使教研变得平常和有效。

(三)实践创新求发展

实践创新是体育教师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教师的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最终的归宿和落脚点就在于实践创新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新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广大体育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必须去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模式和新方式,充分利用新课程给我们提供的发展才智的空间,树立创新精神和意识,多环节、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创新和变革,掌握达成某一目标的多种方法和途径,因人、因地而宜地使用。新体育课程全方位的变化给广大教师带来创新变革的机遇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如课程与教材观、评价观、师生关系观、教学观等等,具体到其中的若干细节更是有无限的机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反思,创新也就会不断地涌现。

体育新课标培训篇7

[论文摘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职前职后课程体系相互独立,互不关照,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人们的教育观念、教师教育各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与实施机构等多种因素有关。我们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规划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培训,合理确定各个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使得教师教育各阶段的课程设置,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照,形成科学合理、体系连贯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改革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教师不仅需要职前培养,还需要职后培训,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接受教育。这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的_种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教师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独立,互不关照。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段分离的模式,严重地影响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与连贯性。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可从多个方面论述,本文仅就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一体化进行论述。

一、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设置现状

(一)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需以课程设置与实施作保证。我国目前教师职前培养的任务主要有师范院校承担。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构成,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专业课程加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大体与非师范专业相同。例如,以中学语文教师为培养目标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专业课程与非师范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相似。教育类课程一般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材教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往往更多地从专业角度强调课程体系的逻辑性与完整性。强调在学术上要达到非师范专业的水准。教育类课程则企望通过教育理论学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实践活动达到“合格教师”这一培养目标。为实现培养目标,专业课教师强调师范生的学术水准,要求确保专业课程的门类与学时,而教育类课程教师则强调师范性,要求增加教育类课程门类并确保足够的学时,最终导致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两大模块无法平衡,总学时突破计划。

职前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上的困境与其培养目标有关。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学术性怎么能用同一要求去衡量?!教师教育的学术性要求,要根据教师工作岗位的需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来确定,而不是简单地将非师范同专业的学术水准作为教师教育学术性高低的参照体。我们要根据教师工作岗位要求,考虑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职前教育阶段将师范生培养成“合格教师”这一培养目标也是不切实际的。教育类课程的目标应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师职业技能,了解基础教育现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总而言之,我们的目标应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将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考虑课程设置;未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指导,将职前教育看成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只是在封闭的系统里考虑课程结构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合理性,而不考虑与教师在职培训课程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课程设置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分离,既与职前培养课程计划制定者的思想观念有关,也与教师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实施机构有关。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不同阶段,其管理体制与实施机构不同,师范院校承担职前培养任务,在职培训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策划,由其下属的教师进修院校、教研中心具体实施。在这样的教育教师管理体制下,实施教师教育的不同主体之间互不沟通或沟通不够,也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互不关照的重要原因。

(二)教师教育职后培训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在职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我们这里谈论的主要是在职教师的非学历教育。目前,我国教师的在职培训,从内容上讲有师德教育、班主任工作培训、教学技能与技术培训、学科教学研究、德育研究等;从形式上讲有教学观摩、课程学习、专题研讨等;从层次上讲有人职教育、在职提高、高级研修等;从管理上讲,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进修院校实施的培训与校本培训。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一般包括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两大类。学科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专业现状、学科发展前沿与发展动态、邻近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课程。教育类课程一般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研究等课程。

目前,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设置与实施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主观随意性大,较多的考虑当前的形式与任务,缺乏长期系统的课程设置规划;通识培训课程较多,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个体教师开设的课程偏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阶段的课程脱节,职后各阶段的培训课程也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设置这些方面的问题,有着复杂多样的原因:教师专业发展职前职后各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不明确或目标定位不当;缺乏从总体上对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的意识;没有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各阶段的具体培训目标,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开设针对学科专业特点、教师个人特点不够;教师教育管理体制与实施机构存在的问题,导致沟通不够,各自为政。

二、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设置的一体化

(一)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目标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培养目标的阶段性决定了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职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完整性,又要考虑到职前职后教育的衔接,使之系统与连贯。

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培养目标。职前教育只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将职前教育目标定位于高成熟度的教师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将“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职前培养目标,以人才市场合格教师的素质要求及教师终身发展要求为依据,提出职前教育阶段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技能与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再根据这些方面的要求考虑职前阶段的课程设置。

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根据未来工作岗位和基础教育改革对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确定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设置时应体现拓宽、夯实专业基础课程,突出主干课程,削减“枝叶”课程。通过相关专业必修课程开设,帮助学生打下宽厚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通过选修课程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提高其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岗位要求是师范生学科专业方面学术性的参照标准。

教育类课程设置也要以“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为依据,构建结构合理、切合职前培养目标、与职后培训连贯的课程体系。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初步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具备一定教育教学技能和从教能力,了解中小学教育实际与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素质和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这些是“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的具体内容”。要依据这些方面的要求,考虑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教育类课程体系设计时,应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这些课程作为教育类课程中的主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强化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适当增加相关课程的门类与学时数,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教育类课程中也应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对师范类毕业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有诸多不满。笔者认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在职前教育阶段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水平,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进一步提高更依赖于职后培训和教育工作实践。再说,受职前教育阶段总课时的制约,教师职业技能与教育实践课程在教育类课程及全部课程占的比例不可能大幅度增加。

(二)职后培训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一是要瞻前,与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相衔接,保持课程设置的连贯性;二是要顾后,根据职后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之特点与培训目标,保证职后各阶段课程设置的连贯性。

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们应将“合格教师”作为新教师入职辅导阶段的培训目标,找出师范类毕业生素质与合格教师要求之差异,确定课程设置,选择教学内容。职前教育阶段,师范院校在职业道德方面,往往只作一般的宣传教育,教育教学技能课程的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达到的水平与合格教师的要求尚有较大差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常规,新教师知之甚少,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班主任工作技能也是新教师的薄弱环节。因此,新教师的人职教育应将这些方面的内容作为通识培训重点,开设相关课程,帮助新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等方面达到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开设通识培训课程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据不同学科之特点、不同教师之差异,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需要。

在职提高阶段的培训,其对象是那些已在教师工作岗位从教数年,已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其培训目标应定位于“高素质教师”,使他们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学术研究与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的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既要遵循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讲什么的原则,又要从教师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开设必要的理论与学术课程,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阶段的培训课程,不仅要开设诸如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方法这类通识培训课程,还要考虑课程类别和设置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之需要。如为不同学科教师开设学科前沿与动态、学科教学研究动态这些方面的课程。课程类型上,要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增加模块化的选修课程,满足不同类别教师的需要,提供大量的微型课程,满足不同个体教师的需要。

体育新课标培训篇8

以邓--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市教师培训方案的精神,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新一德”要求和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建设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服务于课程改革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使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

二、总体目标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

2、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知识更新与拓展。

3、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4、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三、具体目标与任务

1.全员培训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的教育行为。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转变。

内容:政治思想与师德教育,教改新动态,新课程与教学策略。

方式:讲座、研讨会、考察等,并与自学相结合,侧重于实践活动(力求结合学校实际,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服务)。

时间安排:每周一政治业务学习,3月17日、4月14日、5月12日专题培训。

职能部门:校长室、教导处、及各教研组。

2.学历教育

目标:鼓励教师参加本科进修,继续提升学历层次。

内容: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

方式:自我进修。

3.新教师岗位培训

对象 工作未满三年的新教师

目标 为使刚毕业到校的教师尽快适应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业务,胜任岗位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内容及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学校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教育常规、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艺术等。在学校安排下,青年教师要骨干教师为师,认真向师傅请教,主动请师傅指导班主任工作,听评课和检查教案。

活动形式:采取报告、讲座、观摩、讨论以及师徒结对等相结合的形式。

步骤及时间 上岗锻炼,全学年。

4.新课程培训

目标:进一步领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转载自文秘范文http://www.kt250.com,请保留此标记。)想、改革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帮助教师了解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建议,使教师能以此为依据,在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相应的教学及评价策略。

内容:各级新课程培训学习材料等。

活动形式:讲座、研讨观摩会等,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5.教研活动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内容:1)每学期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各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常规》及有关小班化教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等(不少于四次)。

2)继续加强校内、外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有计划,每次活动有主题,活动有记录考勤。

3)每学期组织全校性教学研讨活动。各学科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每学年请有关的专家、教研员等来校做专题讲座。

活动方式及时间安排:

1)每学期开学前,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1)的学习。

2)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方式:观摩、考察、研讨会。

3)每学年进行优秀论文、经验总结、优秀备课组评选。

4)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

四、组织机构

组 长:林新荣

副组长:叶宗宝郑蓓蕾

成 员:各教研组长。

承担的任务:

1)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五、保障措施

1、设立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构建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建立由校长和资深教师组成的咨询小组,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过程进行指导。

2、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每学期请有关的教育专家、教研员来校做专题讲座。以备课组为依托,开展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推进学科教学建设和小班化建设;以各类培训班、研修班为依托,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新课标培训篇9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广的进程,立足校本,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二、培训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学科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2、深入研究学科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念与操作的结合上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4、根据学校实际,采取分层培训的方法。

三、培训对象

校本培训的对象为本校的教师,但根据校本培训的特点,培训必须分层次进行。

1、组建一支实施校本培训的核心队伍,校长必须是核心队伍成员。这支队伍(大约占全校教师10%)应该接受过较高层次的培训,或者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是实施校本培训的龙头。

2、培养一支大约占全校教师30%以上、各学科兼有的骨干队伍。这批队伍将是课程改革的骨干力量,也是学校推广新课程的师资“校本培训”的主要“师资”队伍。

3、面向全体,采取多种形式,自上而下的逐级培训与自下而上的“问题研究”策略结合。通过培训活动与互动参与,以及问题、课题探究活动等,达到在研究与实践中建设优质师资队伍的目标。

四、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重在提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因此,内容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1、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对自身的教育行为和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在接受校本培训的过程中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之符合性课程的教育要求。

2、课标解读。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的性质、类型、内容、形式与手段。强化目标意识,重视目标研究,是教师尽快熟悉新课程,走向成熟的必经途径。因此,各学科以课程标准为主的校本培训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3、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师工作的落脚点。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能力,都必须落实、融化在教师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之中。因此,实践操作为主的策略研究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这一内容的培训包括教学案例分析、观摩(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问题研究、经验交流等等。

4、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应该学会针对某些实际问题改变教学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教师的这种教学与研究技能的获得与提高,唯有在自己的课堂教学里亲身参与研究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校本培训要重视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做到“教与研”紧密结合,研究与行动合而为一,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共同发展。这样,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的素质提高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教学的外部行为上,而且能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五、培训形式

1、专家讲座。以理念与通识学习为主的培训采用专家讲座的形式。

专家讲座——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重在转变教师观念。

2、骨干教师讲座。理论如何与本校、本学科的实际相结合,以及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的、共同性的问题,以骨干教师讲座的方式集中授课。

骨干教师讲座——将自己参加培训获得的理论与教学的实践起来结合,重在指导实践。

3、教学示范(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教师展示自己课堂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渗透、落实新课程理念,组织观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4、案例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供教师研究、交流。

案例分析与观摩(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有利于学科课程的专题组织研究,重在探讨理论如何在实践中的运用。

5、课题研究。问题即课题。开展以校本为主的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6、问题沙龙。提炼教学中的有关问题,组织部分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展开针对性的探究。

课题研究、问题沙龙等——针对性的“问题”研究,重在解决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如:针对“品德与生活和思想品德课的不同点”、“一年级刚入学学生能否组织有效活动,如何组织”、“统一要求与关注个体——课堂教学管理”、“数学课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参与”、“语文课如何落实面向全体”、“艺术课如何实施小组合作”等问题展开探讨。

此外,还可以通过经验交流、读书活动、成果展示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六、培训时间

1、集中培训——可以利用开学前的准备周,每周安排一个单位时间。

2、教研组研讨——合理安排课程,按照学科组每周安排一个半天的空课时间,专门用于校本培训。

3、课题组研讨——根据各自所承担的课题,不定时进行。

4、中心组探讨——组建学校教科研中心组,开展“问题攻关”,每个月不少于一个单位时间。

5、校园网传输——力争建起校园网,让大家在校园网上及时信息进行交流。

七、资源开发

1、师资队伍建设

(1)请进专家培训。有条件可以请专家到校进行培训;条件不足可以购买专家讲座光盘,通过观看专家讲座进行培训。

(2)外派骨干培训

选派一定量的骨干教师参加部级、省级、市级的培训。这些派出培训的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理念更新的前卫一族,是最佳的校本培训资源。他们参加培训后结合教学实际开讲座,培训其他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带头、示范;承担相应教育科研任务。

(3)利用资源培训

利用各种培训机会(观摩活动、竞赛活动、培训活动)、利用各种教育刊物、网络等多种媒体资源和信息资源学习、培训。

(4)校际之间的师资交流。

2、硬件资源开发

确保经费投入。

(1)购买课改学习资料,尽量做到人手一份;

(2)订阅教育教学刊物;

(3)从电脑室网络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八、组织保障

立足校本的培训不同于外派培训,必须有组织机构,有相应的制度,才能保证校本培训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机构。校本培训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由校长亲自抓。成立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各科组组长、骨干教师及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分工负责抓好培训的各项工作。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学校实际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如考评制度、奖励制度,把校本培训和教师的年终考评及岗位职务晋升结合起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校本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3、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把校本培训与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比、竞赛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更多地争取提供、推荐让教师展示自我的各种机会。

九、家长培训

我们认为,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家长学校的配合作用不可忽略。因此,应该把家长纳入校本培训的对象范围,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对他们进行培训:

1、家长学校分期、分批组织召开家长会,宣传课改,了解课改。

2、给家长发放资料,学习课改知识。

3、举办“开放日”,让家长体验课改、参与课改。

4、通过家长学校,组织收看课改专家讲座,研讨教子方法。

体育新课标培训篇10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广的进程,立足校本,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

二、培训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学科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2、深入研究学科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念与操作的结合上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4、根据学校实际,采取分层培训的方法。

三、培训对象

校本培训的对象为本校的教师,但根据校本培训的特点,培训必须分层次进行。

1、组建一支实施校本培训的核心队伍,校长必须是核心队伍成员。这支队伍(大约占全校教师10%)应该接受过较高层次的培训,或者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是实施校本培训的龙头。

2、培养一支大约占全校教师30%以上、各学科兼有的骨干队伍。这批队伍将是课程改革的骨干力量,也是学校推广新课程的师资“校本培训”的主要“师资”队伍。

3、面向全体,采取多种形式,自上而下的逐级培训与自下而上的“问题研究”策略结合。通过培训活动与互动参与,以及问题、课题探究活动等,达到在研究与实践中建设优质师资队伍的目标。

四、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重在提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因此,内容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1、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对自身的教育行为和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在接受校本培训的过程中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之符合性课程的教育要求。

2、课标解读。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的性质、类型、内容、形式与手段。强化目标意识,重视目标研究,是教师尽快熟悉新课程,走向成熟的必经途径。因此,各学科以课程标准为主的校本培训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3、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师工作的落脚点。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能力,都必须落实、融化在教师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之中。因此,实践操作为主的策略研究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这一内容的培训包括教学案例分析、观摩(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问题研究、经验交流等等。

4、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应该学会针对某些实际问题改变教学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教师的这种教学与研究技能的获得与提高,唯有在自己的课堂教学里亲身参与研究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校本培训要重视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做到“教与研”紧密结合,研究与行动合而为一,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共同发展。这样,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的素质提高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教学的外部行为上,而且能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五、培训形式

1、专家讲座。以理念与通识学习为主的培训采用专家讲座的形式。

专家讲座——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重在转变教师观念。

2、骨干教师讲座。理论如何与本校、本学科的实际相结合,以及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的、共同性的问题,以骨干教师讲座的方式集中授课。

骨干教师讲座——将自己参加培训获得的理论与教学的实践起来结合,重在指导实践。

3、教学示范(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教师展示自己课堂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渗透、落实新课程理念,组织观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4、案例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供教师研究、交流。

案例分析与观摩(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有利于学科课程的专题组织研究,重在探讨理论如何在实践中的运用。

5、课题研究。问题即课题。开展以校本为主的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6、问题沙龙。提炼教学中的有关问题,组织部分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展开针对性的探究。

课题研究、问题沙龙等——针对性的“问题”研究,重在解决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如:针对“品德与生活和思想品德课的不同点”、“一年级刚入学学生能否组织有效活动,如何组织”、“统一要求与关注个体——课堂教学管理”、“数学课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参与”、“语文课如何落实面向全体”、“艺术课如何实施小组合作”等问题展开探讨。

此外,还可以通过经验交流、读书活动、成果展示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六、培训时间

1、集中培训——可以利用开学前的准备周,每周安排一个单位时间。

2、教研组研讨——合理安排课程,按照学科组每周安排一个半天的空课时间,专门用于校本培训。

3、课题组研讨——根据各自所承担的课题,不定时进行。

4、中心组探讨——组建学校教科研中心组,开展“问题攻关”,每个月不少于一个单位时间。

5、校园网传输——力争建起校园网,让大家在校园网上及时信息进行交流。

七、资源开发

1、师资队伍建设

(1)请进专家培训。有条件可以请专家到校进行培训;条件不足可以购买专家讲座光盘,通过观看专家讲座进行培训。

(2)外派骨干培训

选派一定量的骨干教师参加部级、省级、市级的培训。这些派出培训的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理念更新的前卫一族,是最佳的校本培训资源。他们参加培训后结合教学实际开讲座,培训其他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带头、示范;承担相应教育科研任务。

(3)利用资源培训

利用各种培训机会(观摩活动、竞赛活动、培训活动)、利用各种教育刊物、网络等多种媒体资源和信息资源学习、培训。

(4)校际之间的师资交流。

2、硬件资源开发

确保经费投入。

(1)购买课改学习资料,尽量做到人手一份;

(2)订阅教育教学刊物;

(3)从电脑室网络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八、组织保障

立足校本的培训不同于外派培训,必须有组织机构,有相应的制度,才能保证校本培训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机构。校本培训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由校长亲自抓。成立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各科组组长、骨干教师及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分工负责抓好培训的各项工作。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学校实际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如考评制度、奖励制度,把校本培训和教师的年终考评及岗位职务晋升结合起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校本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3、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把校本培训与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比、竞赛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更多地争取提供、推荐让教师展示自我的各种机会。

九、家长培训

我们认为,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家长学校的配合作用不可忽略。因此,应该把家长纳入校本培训的对象范围,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对他们进行培训:

1、家长学校分期、分批组织召开家长会,宣传课改,了解课改。

2、给家长发放资料,学习课改知识。

3、举办“开放日”,让家长体验课改、参与课改。

4、通过家长学校,组织收看课改专家讲座,研讨教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