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7:36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篇1

摘要:“健康教育化”是近来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流行倾向。就该倾向的成因及利弊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该倾向实质上是对“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一种形而上学的诠释,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3-03

目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场声势浩大的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类学校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体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新的改革思潮不断涌现,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探讨和尝试,力图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就是诸多改革思路中的一种。

1 “健康教育化”一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流行倾向

近年来,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诸如“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1]、“树立健康教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2]、“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3]之类的观点非常流行,这类论调事实上反映了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倾向,我们称之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这种倾向的主要观点主要是:过去的体育课程之所以出现种种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健康,忽视了健康教育。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应该是在课程中突出健康教育的目标,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课程朝着健康教育的方向发展或走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之路才是改革的希望所在。持这种倾向的人主张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在实践中其具体做法因程度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1)主张在现有的体育课中更多地融合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做法的“健康教育化”程度相对较低;2)主张将现有的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合并成一门新的综合课程;3)主张体育课程归属于健康教育[4],并力图将体育课改造成新的健康教育课,彻底改变体育课程的性质,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做法。尽管做法各不相同,但此倾向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或附和,已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流行倾向之一,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

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原因

2.1 “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应然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受学科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增强体质”和“传授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结果造成严重忽视学生身心健康,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等种种弊端。为此,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希望能够逾越“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樊篱。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人们最终选择了“健康”这一概念作为突破口。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健康”这一主题被引人体育课程当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为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促进健康的重要功能和目标被突出,“健康”这一概念成了体育课程的核心主旨。体育课程的这一变革被认为是对我国传统的“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历史性突破,“体育为健康”这一新的学校体育教育观很快得到诸多课程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认可和响应。体育课程作为一项教育过程,既然它的价值倾向和课程目标都已指向“健康”,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体育课程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一项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育过程了,更有一部分人认为体育课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健康教育。于是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举措了。

2.2 “体育卫生模式”惯性思维的结果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就有着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传统,人们习惯于将体育与(卫生)健康教育放在同一层面或内容中考虑,这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经验,同时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5],人们称之为健康教育的“体育卫生模式”。这种模式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朴素的体育健康观,突出了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有着“体卫”并称、“体卫”工作一起抓的习惯。“体育卫生模式”体现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的一种普遍心理定势:人们习惯于将学生的健康问题归因于体育课程,每当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下降时总会去指责体育课程。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传统的体育课程中实际上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健康教育化”萌芽,只是在“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思想的束缚下,显露得并不明显而已,但这种传统至今一直体现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许多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常由体育教师担任,体育教研组与医务室也常被设置在一起。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基于青少年健康下滑问题,在此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被得以强化,而“体质论”与“竞技论”体育课程的解构以及“健康第一”课程指导思想的树立,更是为这种思维方式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于是“健康教育化”倾向开始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逐渐被张扬。可以说,“健康教育化”倾向与“体育卫生模式”是一脉相承的,是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强化。

2.3 国外体育课程理论迁徙的产物 我国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借签了大量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和“体育为健康“口号的提出,各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中都突出了增进健康的目标。将体育课程改造成有明确的健康目标,并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融人体育之中成为当今世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主流趋势“,。新西兰、日本等国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合设为一门课程的模式更是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参考。在国外体育课程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开始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尝试,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初中阶段)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而大学体育课程中也开始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化”倾向在改革中逐渐生成发展,成为国外体育课程理论借签和引进的产物之一。

3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理性审视

3.1 “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长处 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无疑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倾向的优点在于它直观地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理念,突显了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拉近了体育与健康的距离,从健康的角度提高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这种改革倾向还较充分地体现了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不但纠正了以往的体育课程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甚至将运动技能的学习当成惟一的内容与目的的不足,强调了健康促进及健康知识的学习同样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同时也克服了以往体育课程仅偏狭于

促进身体健康方面,使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朝着三维健康拓展。这对改变几十年来在“体质论”和“竞技论”指导思想影响下的体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倾向也比较贴近传统的“体育卫生模式”,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同时又紧扣新世纪人类呼唤健康的时代主题。此外,这种倾向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增加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和比例等都是容易做到的。因此,此倾向不失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富有创意的切人点,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也有着促进作用。

3.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存在的问题

3.2.1 “健康教育化”倾向所存在的前提有待商榷体育课程“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是以“健康”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着眼点的,它所存在的前提假设是:“健康”是体育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尽管“健康”概念的引入,使得人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有豁然开朗之感,当前的课程改革也大打“健康”牌,寄希望于体育课程通过“健康”这一主题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然而,一方面健康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体育对于学生健康的影响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不是学校健康教育的全部。另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具有多种价值内涵,“健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体育课程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是否必然就是“健康”,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实际上“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它对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普适性,而惟独体育课程将其直接作为自己的课程理念,并将自身的根本价值取向定位于“健康”,这种定位是否准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论证。

3.2.2 “健康第一”只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理念 而“健康教育化”倾向则将理念直接演绎成体育课程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反映出人们对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简单化理解和机械套用。体育课程提倡“健康第一”的理念与体育课程的“健康教育化”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健康第一”是一种时代的教育思想,一种体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包治万能的“药”[7]。“健康第一”的理念虽然揭示了传统体育课程的片面性,但并不能解释造成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诸多弊端的所有原因。“我们对‘健康第一’的研究,应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能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主观随意性。”[7]因为推祟“健康第一”的理念,要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所以就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使体育课程走健康教育之路,这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这种倾向有可能导致体育课程改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整体上把握课程改革的诸多要素。有了新的改革理念,但却缺乏新的手段和途径,缺乏相关理论成果的支持和推动,也暴露出体育课程自身理论研究上的贫乏。

3.2.3 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面临动摇 体育课程是一门技艺性的学科,这是当前人们对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征所持的基本共识。体育课程的“技艺性”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身体认知,它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技艺性”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本质[8]。体育课之所以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丰富多彩的技艺性学习有关。但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却有可能使体育课程原有的学科性质发生削弱或改变。持这种倾向的人认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既然已经发生改变,那么相应的实现目标的手段和内容就应当改变,体育课程的学习就不能再集中在身体认知上,而应当以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主或至少要加强健康知识技能的学习。尽管不同人的“健康教育化”倾向程度有差别,但一致的做法就是在体育课中增加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或比例。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减少,这对于受“应试教育”的挤压,课时已很紧张的体育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将体育课看成为“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的合并会严重削弱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而将体育课改造成健康教育课,使之成为一门文化课,则完全丧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也就意味着体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学科性质与课程理念及目标是不同的概念,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实现教育目的载体或手段,其学科性质和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理念及目标的不同而随意发生改变。“健康教育化”倾向将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与学科性质和特征混淆起来,不但会使体育课的“技艺性”特性丢失,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更加不感兴趣,同时也抹杀了体育对于健康促进的独特贡献。

3.2.4 健康教育课面临困境 在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健康教育课是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是其现实写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中却没有明确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而是将原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分散、渗透到以新更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的各门课程当中。尽管新课改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没有、不能也不可能包容原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6],没有明确主张以体育课去替代健康教育课。但在实践中,体育与健康课实质上已经替代,更确切地讲是挤掉了原有的健康教育课。体育课程的更名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健康教育课已经被合并到体育与健康课当中,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已经在学校中消亡。由于新课程的误导,更由于人们对于“健康第一”理念的误解,一些持“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人则更是明确主张体育课应成为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导致在学校教育中本来就非常薄弱的健康教育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健康教育化”倾向使得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被空前夸大,这不仅可能使体育课程自身的改革误人歧途,还可能导致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反而弱化了学校健康教育,结果造成与增进健康的改革初衷相悖。

参考文献:

[1]王爱萍.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J].安徽体育科技,2002(4):68-70.

[2]李小英.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宗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84―88.

[3)毕研洁.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70-172.

[4)杨忠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内涵分析[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6.

[5]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篇2

关键词: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41(2014)03-0093-0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频发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教育内容。然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关注积极心理品质、注重潜能开发、着眼建设性和未来希望感塑造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健康幸福、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勇敢创造等良好心理状态和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强调“标本兼治”,即解决心理问题与培养健全心理素质相结合。因此,以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指导,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本土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初步确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课程的实施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重补救预防轻发展促进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这样的课程目标导致了不少大学生只知道应该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却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力;只知道悲观、自卑、嫉妒等各种不良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却不知道怎样去发展诸如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二)课程内容重学科专业性轻实际应用性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陈述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围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等内容展开,比较忽视学科在具体生活领域的应用,缺乏教育载体的深度发掘。比如: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在大学生情感心理教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样化教育载体,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程模式单一实施途径简单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主要是学科课程模式,基本上按健康心理学的知识逻辑来组织课程体系,很少兼顾学生的心理逻辑,课程模式缺乏灵活性且比较单一。课程实施途径主要有专题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活动以及心理咨询,课程实施途径相对简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课程模式还是课程实施,都应该从系统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自我潜能的开发为教育目的,建构科学有效的课程模式和实施途径。

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健全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做既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培养学生成为更加积极、乐观、幸福、进取的个体。该课程体系将综合多个学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有效手段,其基本特征如下:

(一)发展与适应并重的课程目标设置

发展与适应并重是指该课程是基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首要目标的课程理念。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秉承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的取向,重心是重视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的教育功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因此,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既应指导学生积极适应又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良好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构建

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是指一切与大学生有关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以及社会实践都可以整合成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即生活即课程的大课程观。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宿管员和同伴为社会支持力量,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的有机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三)自主参与的课程组织形式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激发、调动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为核心,形成围绕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品质的自我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是个体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形式。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从心理发生的角度分析认为,心理品质是主体依托实践共同体,通过实践活动内化外部刺激而形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灌输课,而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与操作。因此,该课程体系非常重视大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特别强调课程的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三、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根据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我们认为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包括表1所示的几个部分:

(一)专题训练课程

专题训练课程是基于“明理导行”的原理,让学生转变观念,提升认识,了解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技术。专题训练课有两种实施途径,分别为专家讲座和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专家讲座课一般由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讲授,受众面比较广,使大学生深入了解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专家讲座的缺陷是难以实施具体的行为操作,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成长较少。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是由心理老师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学科课程的方式,围绕大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健康主题开展的课堂训练或团体辅导。心理教育课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共同交流,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领悟形成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技能形成、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训练活动课程。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课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如下形式开展:(1)营销活动。以市场竞争实践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方法是邀请营销专业的老师参与到该课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和技巧来消除或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如社交恐惧)达到维护心理健康之目的。(2)媒体设计。让学生设计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多媒体作品,并参与竞赛。邀请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新媒体专业的老师参与该课程,在课程中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信息以及校园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3)自我超越训练。自我超越训练可以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化大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增进团队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为大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4)健康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教育不仅促进学生身体技能发展,而且有益于学生社会技能、自尊、亲社会倾向以及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艺术陶冶课程

艺术陶冶课程指利用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功能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主要指个体通过艺术欣赏和实践,获得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感、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个体正确地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艺术陶冶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以下内容:(1)音乐心理调节。音乐不仅能治疗心理问题,也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音乐能渗透到人们灵魂的深处,激起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使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2)舞蹈心理教育。舞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舞蹈不仅是身体的展现,也可以治愈心理创伤。舞蹈心理教育致力于将舞蹈的治疗功能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课程要求学生编排具有情感愈合功能或者积极情绪体验功能的舞蹈。(3)美术心理教育。美术心理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事物来调动主体的各种心理功能,升华情感,使其通过丰富的内心体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自身内在的协调发展以及自身与外在环境良好共生关系的建立。美术教育也是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促进自尊、自信和个性成长。(4)影视观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忌讳强制、说教和指责,尤其要讲究分寸。电影艺术非常重视人物情感的宣扬和抑制,这使电影的情感心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并富有实效。影视观赏一定要在观看影片后进行有指导的分享交流。(5)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剧是利用舞台创设的生活情景,通过行为表达的方法和技术,重现生活情景中的心理冲突,使心理问题和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促使观众和演员产生新的领悟、体验新的情绪从而改变行为的一种综合性和表达性的心理干预活动。校园心理剧使参与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梳理,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使参与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社会,完善自我。校园心理剧以其独具魅力的原创性、互动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和人格影响,提高他们自我帮助和帮助他人的心理健康意识。

(四)微环境文化课程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篇3

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学科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尽管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不甚一致,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地位达成了基本认识,即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1-4]。

近年来,课程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日渐受到重视。首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在组织机构、课程、师资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焦点。学者们不仅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诸多具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再次,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比如,李静等人调查发现,75.14%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知识很重要,68.57%的学生认为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心理学知识[5];刘海燕等人调查结果显示,近75%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6]。最后,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调节学生心态、优化心理品质、开发个人潜能、预防心理疾病等方面[6]。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1-4],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的课程教学也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也就是说,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切实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在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回顾以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总结其中的基本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真正达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衷。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机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文件都是按照中小学、大学进行分类指导。鉴于此,下文分别从中小学、大学两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从现有文献来看,“教”的研究聚焦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基本途径(学科渗透),而“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1)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在教学方法的研讨方面,提出适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比如,庞彬提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以及案例选择的标准,并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案例编撰—阅读—讨论—假设—总结”五个阶段)[7];苏宇燕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游戏、电影、心理剧、辩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8];陈夏妮认为,适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教学方法包括故事法、表演法、比赛法、辩论法、游戏法等[9]。蔡文丰等人探讨在农村小学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并介绍了该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10]。

另外,不少学者还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比如,宋铁莉等人提出活动课程的教学程序由课前准备、课程导入、活动展开、建构知识、总结与反思5个环节构成[11];段康提出课程教学应该遵循“体验—了解”的要求,采用“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12];赵学文提出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括“激情—体验—自省—内化”4个基本的教学阶段[13];赖志群等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感受、感知、感悟”的教学模式[14]。总的来看,这些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案例、故事、活动等设定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认知冲突,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节,提高改变的意愿,并通过行为训练活动加以强化。

(2)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不少学者从教学构成要素的角度,提出促进教学效果的策略。比如,陈道明提出,一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二是教学目标要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三是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四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体现非指导性、体验性和活动性;五是使教学评价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15]。吴文菊则认为,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本地区与本校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供必要的课时、教学设备、经费等外部条件[16]。

当然,也有学者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提出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播放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争论雄辩中明理、模拟生活情景、从小品中获得感悟、在反思中纠正旧我、捕捉时机进行真情交流等有效的教学策略[17]。

(3)课程的教学评价

如何评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这是监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在教学要素、课堂特点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从教学要素来看,可以从教师、学生、教学三个方面构建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李翔等人认为,在教师方面包含教态、共情程度、关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气氛;在学生方面则涉及行为参与程度、情感体验、认知观念[18]。

宋铁莉、刘颖丽则提出应该从课堂的形成性、情境性、情感性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两方面开展评价;情境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与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中的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情感性评价则是指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评价[11]。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研究

中小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学科渗透。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方跃伟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学科渗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19]。

之所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因为学科课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20]。学科教学渗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回顾已有文献,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掘适合学科教学渗透的课程教学资源,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心理氛围等;二是学科教学渗透的途径,包括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等。

此外,有学者提出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比如,富安利提出可以采取体验法、评价法、发现法、教师语言等方法进行学科渗透[21]。还有教师探讨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22]。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高度重视。在《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将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建设的七大体系之一,同时,《教学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做出详尽地说明。既往文献表明,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研究包括“学”与“教”两个方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习心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从学生受教需求的角度展开对学习心理的研究。学者们试图在了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内容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大学生的学习目的

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课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目的,没有从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比如,刘海燕等人调查发现,通过学习,想达到调节心态、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改变不合理认知、适当的行为表现的大学生分别占26.5%、22.3%、15.7%、11.5%、6.2%[6][23]。

(2)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既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持欢迎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有帮助,在生活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运用到所学的知识[24]。但是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和兴趣程度存在学科的差异。相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文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相对较高[25]。

(3)大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

黄希庭等人通过对全国5058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谐、事业发展和学业进步的需要更为明显[26]。另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是当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6]。另外,有研究证实,大一学生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适应问题;大二学生关注恋爱和情感、学习和生活问题;大三、大四学生则聚焦在职业规划和定位、自我探索[27-28]。

2.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教学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估五个方面。

(1)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团体训练法和心理测验法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29]。近年来,不少学者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考察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第一,体验式教学。吴耿安通过连续3周的素质拓展训练表明,在训练后,76名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因子上有明显地改善[30]。高飞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发现,采用“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的五阶段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大学生在SCL-90量表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的得分[31]。银星严也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后发现,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要优于讲授式教学方法[32]。

第二,团体辅导教学。邱小艳、唐君随机抽取3个班的大一新生进行教育实验,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心理讲座开展教学,结果证明团体辅导的教学效果要优于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结合的教学方式[33]。裴利华在大一2个班中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和非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4]。

第三,参与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弥补教与学的沟壑,促进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5]。李景华的教育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法比讲授法更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36]。

第四,视频教学。视频教学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视听觉和体验,有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内隐学习。张媛媛等人通过问卷法与实验法证实,视频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37]。

第五,专题教学。卢秀安等人在师范生中开展了心理素质、创造力、情绪等七个主题的专题教学,一学期的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专题教学的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大学生[38]。

从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几种常见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方法更为有效呢?周婧、李昊彤同时在5个班进行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在教学内容方面,专题讨论法最能让学生清楚教学主题,综合法教学方式最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内容重要性的感知;在教学方法方面,团体辅导教学方法最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而综合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过程方面,专题讨论和团体辅导能增进师生互动,团体辅导和专题讨论最能让学生融入课堂,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39]。这表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

(2)有效的教学模式

不少学者结合学校的实际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有的学者立足于教学过程构建特定教学方法的教学程序,比如,尧国靖提出,视频教学应该包括准备、实施、结束三个阶段[40]。有的学者基于课堂教学流程提出教学模式,比如,赵冰洁提出包含认知、活动、体验、分享、评估五个基本阶段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适当调整教学的顺序[41];岳素萍提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构建主体教学模式[42]。有的学者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渐进性和内化性特点,提出“判断鉴别—策略训练—反思体验”教学模式,并以此构建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43]。有的学者通过教学实验,构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面上集中释疑、线上互相解疑、点上个别辅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咨询、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健康学生与困扰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44]。

(3)教学内容的安排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27-28]。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大学生的现实和心理发展需求。比如,对大一新生注重环境的适应性教育,大二的学生则要侧重人际关系、恋爱、学习技能的培训,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则侧重于就业和考研的指导。

(4)教学设计

田澜、张大均提出应该考虑教学目标和情境体验式课程的要求开展教学设计,采用“提高兴趣”、“提高参与”和“加深体验”的教学策略,确保课堂心理素质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45]。

(5)教学效果的评估

王淑敏、张大均提出对心理素质训练课应该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46]。但是刘海燕等人则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选择评价的方法,而大学生认为能有效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日常行为观察、心理测验、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生面谈等[6]。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的反思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观点。但是考虑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反思当前的研究现状,其实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还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一,众所周知,“学”与“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离开“教”的“学”,也没有独立于“学”的“教”。“学”居于中心地位,“教”是为了促进“学”。尽管心理健康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受到关注,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学”的研究聚焦于学生的需求,“教”的研究则落脚在教学方法本身的有效性。这偏离“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初衷,需要重新聚焦于在有效健全、提升、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的规律和教师“教”的规律。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落脚点是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2-3][47]。心理素质的内隐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从学生的语言和外显行为来直观地判断其心理素质的状况。课堂教学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需要结合心理素质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第三,忽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学胜任能力的考察。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益,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不能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48]。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但是遗憾地是尚未有研究专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任教师的教学胜任能力和学科教师实施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胜任能力。当然,还应该包括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和重塑。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现状以及不足,提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倡议,凸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达到在理论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与学习效益的目的。

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初步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使我们看到加强这方面研究和探索的紧迫性。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不仅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反思,而且也是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反思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学科构建基础、概念内涵、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第一,教育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学科[49]。实质上就是探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已经突破传统的研究领域,延伸到德育、美育、体育等领域,形成了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以专门探讨在这些领域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理所当然应该使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揭示其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也必然会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上,主要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两种发展取向[50-51]。教育学取向的研究以教育学体系为框架,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理论、课程、教育模式、途径与方法等基本原理;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强调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个体的心理规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要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无论是教育学取向的研究,还是心理学取向的探究,都是在探索一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效提升心理素质的教育思路和模式。无论哪一种研究取向,都不否认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为了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落脚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生、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呼唤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首先,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不少学校结合本校的实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认识到开展课程教学、学科渗透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明确要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其次,目前中小学都普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则普遍设置系列课程。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再次,为了探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不少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展开了研究,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这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技能,避免课堂教学空洞地成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理论的教育。这都需要我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的研究。

综上所述,有必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揭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

(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教师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以提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1)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作为研究范围。以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情境作为研究的视域,聚焦于“学”与“教”。当然,“教”不仅仅指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情境,还包括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情境;(2)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探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明确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视域中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过程和条件;二是根据学情和学习规律,探究如何设计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3)研究“学”与“教”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素质;(4)从“学”与“教”两方面回答从课堂教学的视野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生成,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促进策略。

(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交叉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聚焦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是教育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教育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在于揭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基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这就决定其研究范畴应该限定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心理学问题。通过揭示在心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增强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能力。同时,提高增进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通过揭示符合心理素质特点的教学规律,增强心理健康课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当然,也要重视“学”与“教”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分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认识。一般来说,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主要立足于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此外,需要明确的是:“学”与“教”分布在同一时空中,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分析教学活动,其实也是在分析学习活动;“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的。

从构成要素来说,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是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教学规律就是探究这五大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意味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学习风格、教学风格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案的设计等)、教学媒体(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资源等)、教学环境(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应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从教学过程来说,“学”和“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活动的核心就是学习的过程和教学的过程。当然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反思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堂课中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反思过程。当然,一节课绝不是单单由教学要素或教学过程组成的,还需要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具体划分为对教学构成要素的研究、对学习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以及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根植于研究的对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要明确几点: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而展开。其次,考察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不能脱离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再次,揭示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离不开对学与教主体的研究。

具体来说,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这是构建心理教育心理学学科最基本的问题。首先是基础理论问题。除了包含对人性、教育本质乃至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理素质的认识。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理论建构的依据。其次是学科理论。这主要是回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包括概念内涵、研究范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科学学问题。再次是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其他心理学理论问题,比如,不同发展阶段,学生心理的基本特点。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的基本现象及其规律而展开。这至少包括三个板块: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与教师心理。在学习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学习实质、过程、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教学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要素的设计与安排等;在学生与教师心理方面,则主要探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机、态度的转变、价值的塑造以及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探究教师教学胜任能力及其成长等。

(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学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两门基础性学科,是这两门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澄清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上,尽管这两个学科都是为了健全、提升、优化受教者的心理素质,但两者的研究视角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局限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任务;无论是教育学取向,还是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于有哪些途径、方法以及实施哪些教育内容可以实现这一任务。课程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上,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都关注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但是在具体研究对象上存在差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的规律,指向的是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则限定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领域(包括学科渗透教学),解决在把握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课堂健全、提升和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篇4

关键词:"增强体质";"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96

1.引言

"健康第一"已经成为21世纪体育课程目标的主流价值取向,但是一些学者和基层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很难贯彻执行,表现出思想和行为不统一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健康第一"和"增强体质"的异同。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二者区别和联系,旨在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的区别

2.1社会动因

2.1.1"增强体质"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产生的社会动因

1961年体育教学大纲首次确立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目标体系,1961年、1978年、1987年和1992年体育课程目标虽然制定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但都体现了"增强体质"的体育课程目标的主流价值取向。

中苏关系恶化,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中苏之间的分歧逐步恶化,新中国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1962年体育课程目标明确地指出了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的指导思想。

学生体质不佳是形成"增强体质"主流价值取向的原因之一。1959年至1961年,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严重不良,身高和体重远远低于各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1979年扬州会议认为学校开展体育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把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作为评定体育工作成绩的最根本的标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明确了"四个为主"的指导思想之一是以增强体质为主。

1985年确立"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的要求。学校体育在让学生掌握体育"三基"的同时,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因此在这段时期内,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主流价值取向是增强体质,旨在为国家体育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为竞技运动人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产生的社会动因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2本质内容

2.2.1"增强体质"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的本质内容

我国学者认为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运动能力、适应能力、心理因素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从五个方面来评价体质的水平。美国学者认为体质从是"表现一个人能有效活动程度的一个状态。","精力充沛地完成日常工作而不过度疲劳的一种体力状态。"目前最权威的观点是指人们已具备或能获得的进行身体活动的能

力。美国学者把体质概括为两个方面,与健康有关的体质(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质(速度、爆发力、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和反应等),都侧重于从生物学的角度认识来理解体质。

2.3.2"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的本质内容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做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总称。"由此可见,健康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3."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的联系

对"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体质是身体的质量,是健康的物质基础,是健康的前提条件,健康是体质的外在状态表现,是一种身体质量和状态之间的关系。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体质能维持一定动态平衡。所以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健康是良好体质的最终目标,健康包括体质。"健康第一"的"健康"的概念与"增强体质"的"体质"是大概念和小范畴的问题。

我国学者认为体质的范畴比较大,包括了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这些因素,只注重到体育的本质原理的一部分,即生物层面,忽略了心理学与社会学等方面。健康第一应该是对增强体质的补充与提高,体育课程目标不仅仅要增强体质,而要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在社会适应、心理和道德方面都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真正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4.国务院对"健康第一"和"增强体质"关系的论述

在总结2001年开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得与失的过程中,体育课程学者、专家和一线体育教师有不同的结论,一致的观点是"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是符合时展的,但对"健康第一"和"增强体质"的理解出现各种观点。

2007年国家教育部开始修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5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从《意见》中可以看出,健康第一是指导思想,是体育课程工作者的主流价值取向,是判断学校体育工作得与失的准则和总目标,而增强体质是众多学校体育目标中的一个,如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技能和运动参与,完成了这些分目标,"健康第一"的总目标就实现了。

5.结论

"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两种体育课程目标的主流价值取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有不同产生的社会动因和本质特征,同时国务院对其又有不同的论述。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才能正确处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谭广,谭红,马卫平.关于健康第一基本理念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9(1):46-49

[2]郭继敏.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J].体育学刊,2003(3):92-93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篇5

关键词:课程学习评价;学校研究;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48-0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习评价”的目的、重点和成绩评定建议,为我们进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从各级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现状来看,每个并行学校因为课堂教学内容、评价指标、教师责任等评价因素不统一,“学习评价”参差不齐,直接导致“学习评价”缺乏可比性和真实性,导致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目的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一、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可评价教学内容

2011新编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明确了七、八、九年级从低到高、从易到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课程学习和教师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有了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参考的内容依据。

学校从2012年9月起对七年级进行《体育与健康》新编课程的教学,为了达成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学校会同教导处、体育组、体育教研员首先进行了新编《体育与健康》七年级课程学习可评价教学内容的设置,明确了学校体育教师实施教学的内容和七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为学校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实施打下了教学内容的基础(表1)。

二、确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项目

随着学校《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可评价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学校体育组会同区体育教研员和区域体育教学骨干教师,对学校《体育与健康》七年级课程教学可评价项目进行了研讨,围绕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和学校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可评价教学内容,确定了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项目。共有运动技能评价项目16大项,每学期8大项;共有身体素质评价6大项,每学期3大项(表2)。

三、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细则则

学校在明确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价项目的基础上,根据《体育与健康》七至九年级水平四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评价指标,制定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细则,并在具体的实施中不断完善优化(表3~表6)。

四、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过程

1.专业引领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

学校在学期结束前,邀请区域内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师到学校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学校根据实际,抽取不同的年级段,覆盖全部体育教师任教的班级。参与评价教师直接给予被评价学生根据“评价细则”进行打分,然后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正面反映了学校不同学生、班级、年级段及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效果,也侧面反映了每一位体育教师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效益。[3]

2.学校确定和学生选项评价相结合

考虑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性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学校规定相应的、重要的课程教学内容为学习评价项目,如基本体操中的《舞动青春》和校本课程《大众健美操》应用于学校的“大课间活动”,身体素质中的耐力跑应用于“体育中考”“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和“学生冬季长跑”,确定为七年级的必测项目;其他评价项目由教导处、体育组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自定;考虑学生的特长和评价的需求,每学期安排二项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评价项目由学生选项进行考核评价(表7)。

3.实施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素质报告

为了及时把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校实施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素质报告,每学期把课程学习的评价结果登记到报告单,由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在家访时分发给每位学生及家长,提高家长的知晓率,从而推动家庭、社会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支持(表8)。

学校实施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体现了以下的特点:评价内容全面,基本包含了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评价分类科学,既有课程学习内容,又有学校体育必须内容,也有校本教学内容;评价要求明确,既有评价内容的确定,又有评价细则的要求,也有评价过程的操作,使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真正成为适应课程需要、学校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篇6

摘要:课程目的不仅在于增进身体健康,而且还有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力与习惯;建立“课程目标――领域(或直接称为内容)目标――水平目标(或年级目标)――某水平的内容目标”的目标层次体系;取消“运动参与”的单列目标,将“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等目标内容纳入其他目标中;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合并成为“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取消“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设“思想品德”或“品德与行为”目标。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课程性质;体育课程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001-04

“五年来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2001年7月出版并在当年新学期开始实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充分发挥了对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作用后,也到了必须完善和修订的时刻。本文认为:《课标》凝聚了全国众多体育专家的心血,是一个颇有新意和有许多研究作为背景的纲领性的文件,它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承认《课标》是一个较好的体育课程文件。但由于《课标》“是一个实验稿,还只是一个假说”,《课标》文本中一些问题也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逐渐显现出来。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提出来与大家商讨研究,为即将开始的《课标》修改工作提供参考。

1 关于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

1.1 《课标》对体育课程性质表述不完整

在5年来的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一味迁就学生兴趣’、‘淡化运动技术’、‘轻视规范教学’、‘无劣评定评价’、‘过于追求优质课效应’、‘课堂失真情景’、‘不考虑运动负荷’等现象,显示出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不协调”。这些不正确的观点和实践的误差与人们对体育学科性质的认识偏差有关,与指导这些认识的《课标》对体育学科性质的表述不够完整、准确也不无关系。因此,曾有学者疾呼《课标》要“还原体育教学本来面目,使体育课程真的反映体育的本质属性。”

《课标》对体育课程性质是如此描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这段表述不够准确,也欠全面,其中的主要问题有:

(1)“体育与健康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的表述是对体育课程地位和意义的表述,但与体育课程性质基本无关。

(2)“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表述不够全面,缺乏对主要学习内容的描述,这容易导致产生轻视运动技术和运动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3)体育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不够全面,也比较笼统,难以准确地说明体育“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没有反映学校体育教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终极目的性。

1.2 修改和完善体育课程性质表述的建议

建议将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修改为:“体育是一门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途径,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力与习惯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2 关于“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习领域一至五”等的问题

2.1 概念含义和关系表述不清晰

以目标的层次体系作为《课标》文本的基本主线,是本次设计《课标》时的有益尝试,提出“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习领域一至五”等新概念也是本次《课标》的首创。但是,上述概念在含义和相互关系上还有许多不清晰之处,这是造成体育教师对《课标》体系理解困难,并在课堂教学目标上照搬《课标》目标的原因所在。上述诸概念和相互关系的不清晰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按字面理解,“学习领域目标”中的“领域”含义应该是“内容”,因为如果把“领域”理解为“目标”,那么“学习领域目标”就变成“学习目标的目标”而导致更为严重的错误,因此,“学习领域目标”的含义应该是“学习内容的目标”。但是,《课标》却在“学习领域目标”下面设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这就使得“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在逻辑上都成为了“内容”。但实际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都不是内容,而把它们当成内容就会造成类似“学习身体健康的目标”一样在文法与词义上的错误。

(2)《课标》在“内容标准”中设置了“学习领域一至五”,这使得“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在“内容”、“目标”和“标准”的性质之间游离,让人难以理解和把握,而且,“内容标准”一词既不准确,也不符合语言习惯。

(3)当我们把相关《课标》中的概念按内涵大小排列后就出现了:“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5个学习领域――(一)、(二)、(三)等的表述――水平目标”这样一个非常令人费解的层次体系,这样一个把目标、内容和标准相互交叉和混用的体系恐怕难以为第一线的体育教师所理解。

2.2 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1)建立一个“课程目标――领域(或直接称为内容)目标――水平目标(或年级目标)――某水平的内容目标”符合体育教师理解习惯的较为清晰的目标层次体系。

(2)将“领域”的概念改为(或正确地理解为)“内容”;将含有很强的目标含义“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分别在课程目标体系中表述,而将“领域”(或内容)划分为“体育知识”、“运动技术”、“身体素质”、“锻炼方法”和“情感体验”5个部分。

3 关于“运动参与”目标的问题

3.1 “运动参与”作为目标单列不合理

《课标》在提出“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等与传统目标相近的目标外,还提出了“运动参与”的新目标。这个目标的现实意义提醒体育教师:在当前学生参加体育积极性不太高,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提倡终生体育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以更好的教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实践中来。但是,“运动参与”作为一个目标单列出来,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

(1)“运动参与”是一个中性的行为概念,含义中自然包括了“积极、主动的运动参与”和“消极、被动的运动参与”两个方面,把这样一个中性的词作为目标,不但意思不清晰,

也不恰当。

(2)“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等目标都有实体性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作为支撑,甚至比较抽象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理论的教学内容支撑,而“运动参与”却明显缺乏这种支撑。

(3)在“运动参与”的水平目标中,有很多并不代表“愿意并能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的含义,说明体育课程理论在建构“运动参与”的目标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设立能够指导体育教学的“运动参与”目标存在较大的难度。

3.2 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取消“运动参与”的单列目标,将“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等目标内容纳入其他目标中。

4 关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

4.1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难以理解和操作

《课标》在“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传统目标外,还提出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有所拓展的新目标。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这两个目标提醒我们要注重体育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化的促进,而且这两个目标的提出为一些新教材(如“心理拓展训练”)的开发提出了要求。但是自2001年《课标》实施以来,“关于课程目标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新课程标准实验工作的展开,‘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目标在实践中不可操作情况加剧了争论”。而在实践层面,许多体育教师因为这两个目标难以理解和操作,于是“以领域目标直接作为课程内容的分类标准,完全混淆了目标体系和内容分类的差别”,而且从实践中看,“‘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本文认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心理的健康”和“对社会的适应”在现实中,‘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含、互相交融的行为和概念,《课标》把两个互为依托的目标分别予以单列自然会引起交叉和混乱。

(2)在《课标》中,有许多“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与“已经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已经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目标到达”状态没有直接关系,甚至没有任何关系,说明我们现在还很难建构出科学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系。

(3)很多“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是不容易在教学情景下达成的,因此这些目标既难以和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也与教学情景不吻合,因此这些目标自实验以来,就游离在体育教科书和教学改革实践之外。这类目标的典型范例有:1)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注意力、记忆力的不同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2)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情绪的不同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3)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意志的不同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4)对生长发育的变化(如月经等)采取坦然的态度(心理健康的目标);5)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情绪调控方法(心理健康的目标);6)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如校外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等(社会适应的目标);7)从电视节目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社会适应的目标);8)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社会适应的目标);9)知道附近的体育场所及其用途(社会适应的目标);10)运用互联网制订和改进体育锻炼、健康、娱乐或旅游等计划(社会适应的目标)。

(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都不能直接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使得体育课程中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缺失。这与当前党和国家强调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神不符合,也难以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4.2 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篇7

关键词:基础性 健康发展 全面发展 终身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实际上就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此,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

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为中心。三个基本点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为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的目的为中心。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要在具体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时,必须以突出“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根本宗旨。

什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首先是学生健康发展。健康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价值性。健康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质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质的规定性。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步,是学生素质的源泉。这个起点的高低,这一步的实虚,这个源泉的清浊,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含金量,关系着中华民族素质。

首先,健康发展是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思想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灵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立足点。要使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既与时展相适应,又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要使学生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具有正确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次,健康发展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平衡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为出发点。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既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又与学生生理成长相协调,确保学生在心理平衡的前提下能够保持生理平衡。

再次,健康发展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身体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形成健壮的体魄’奠定基础”为落脚点。进一步强化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规范体育课课时量,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质量。努力将体育课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和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发展还包括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就是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源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奠定基础”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而且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面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广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学生生命质量的萌芽,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这个摇篮的宽窄,这个基础的深浅,这棵嫩芽的强弱,这个工程的优劣,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富足与贫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强盛与衰弱。

首先,全面发展是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德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纲领和方向。抓住了德育,就抓住了基础教育的牛鼻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确保德育第一,准确定位全面发展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为切入点。着力强化德育常识教育,突出社会公德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其次,全面发展是学生智育全面发展。智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智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确保智育是关键,准确定位全面发展的核心,最大限度启蒙和训练学生智力’奠定基础”为目标,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生的智力训练和智力开发,扩大智力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再次,全面发展是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健康没有了,一切都是零。体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增强体育意识,转变体育观念,培养体育精神’奠定基础”为指导思想,全面夯实传统体育教育,树立“体育不仅是为达标更是为健身,不仅是为健身更是为养生”的体育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科学评定学生体育达标成绩,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即“健康第一”的精神;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脚踏实地,崇尚实力的精神;公平竞争,虽败犹荣的精神。

全面发展也包括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美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剂,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培养审美情趣,更新成才观念’奠定基础”为突破口,努力强化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科学界定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第三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而且要终身发展。终身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终身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点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深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第一站,是学生生命大厦的奠基石,是学生人生方向盘上的指南针,是国家富强的原动力。这一站是否能走好,这块基石是否牢固,这个指南针是否配合学生人生方向盘,这个原动力是否强劲,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质量,关系到华夏民族综合国力的底蕴。

首先,终身发展是学生阶段性发展。阶段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阶段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立足当前,夯实基础’奠定基础”为根本。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学习阶段特点,考虑区域、性别、个体差异,与时展同步,与国际教育接轨,分层次、分类别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篇8

关键词: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优化

一、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2015年年初,笔者调查了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省内10所高师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另外,笔者于2014年年底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的10所中学(初中4所、高中6所)发放600份学生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93%),以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调查数据来看,在558名中学生中,约24.73%的学生曾经出现过心理问题,其中仅有34.78%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其余65.22%的学生选择了家长、同学、朋友或忍受;在48名主动寻求教师帮助的学生中,认为教师帮助有效的学生仅有6.25%,其余93.75%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当然,以上数据仅仅是从中学生的角度获得,可能并不客观全面,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省有相当数量的中学教师不具备比较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无法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地指导或帮助。

二、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陕西省所有高师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这说明高师的管理者在思想上已经普遍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得该课程在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呈现出形式化、表面化、随机化的现象。

(一)课程定位不准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学生一年级时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总学时从十余节到二十余节不等,课时非常有限,任课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足,连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讲授都无法完成,更谈不上开展相关的活动或训练。基于其选修课的性质,课程安排往往是合并多个教学班统一在阶梯教室上课,学生人数多达一两百人,上课时间也往往安排在晚上或周末。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不会重视该课程,多数学生选修该课程只为打发时间凑个学分。

(二)课程内容欠缺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选修课,多数高师院校并不统一征订教材,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依据自己的经验、专长或兴趣各自备课,相互之间缺少交流,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其他如案例分析、活动训练等内容。另外,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中仅有两所院校在学生三年级时开设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时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更少。

(三)教育方式单一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上方式单一,清一色地使用了教师讲授的方式,个别院校偶尔举办相关的讲座。教师讲授、专家讲座的方式远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该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体验性和互动性,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打击了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四)课程评价缺乏有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决定其考核方式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用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普遍缺乏针对该课程的合理评价机制,考核流于形式。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笔者调查中发现,部分高师生甚至不知道自己选修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部分高师生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普通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混为一谈。

三、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一)准确定位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明确其双重性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区别,因为高师生未来将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维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还需要他们掌握必要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消除高师生心理障碍,提高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高师生心理机能,促进高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这个目标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致,应作为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二是对高师生进行较为系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培养高师生将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能够及时发现或辨别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给予问题学生一定的辅导帮助,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个目标是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目标。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认识普遍存在片面性,即重视基本目标忽视特殊目标。高师管理者只有认识到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才能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正确的定位。

(二)科学设置高师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体系,提高其实效性

1.明确课程性质。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鉴于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笔者认为将其作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一样的公共必修课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体系或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获得课时、空间、师资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保证。这是高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运作的前提。

2.健全课程内容。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组织高师院校专业教师编订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教材,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两个模块: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作为必修课开设,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环境适应与人际交往、学习与创造心理、自我意识与健全人格、情绪健康与情绪管理、爱情观与观、挫折及危机应对、职业生涯规划等。计划课时内完成不了的部分可以通过各种专题讲座或报告会等形式补充。二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内容应当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基本知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等。

3.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年级的高师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助于新生适应以及发现和预防新生的心理问题。在高师生储备了“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之后(一般在三年级),开设为时一个学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此保证学习该课程的高师生能够真正全面而系统地认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真正具备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融知识性、实践性、体验性、互动性、自为一体的实用型课程。陈晓燕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学不是“传授、教导和训练,而应该是认知、感悟和建构”,传统的“师授生听”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宜。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将讲授、案例讨论分析、心理影片评析、心理测试、心理拓展训练、活动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伴随着心理体验和心灵感悟,以此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开发建设高师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发挥其渗透性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渗透性、深刻性、暗示性和非预期性等特征。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指渗透在校园物质和文化环境中,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推进作用的诸多因素。

1.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暗示性和渗透性,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校训、校歌,教室里张贴的名言警句,甚至教学楼的名称都能彰显学校的人文精神,这些象征性符号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充分调动高师心理学专业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建立心理学社团、创办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由专门教师指导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训练,如在每年的5月25日开展以“悦纳自我”为主题的团体活动、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举办心理健康节、心理拓展训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或竞赛等。

3.积极发掘其他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如思想品德、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哲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素质类课程;积极发掘各种校园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社会实践、迎新生、迎新年、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4.通过校园广播、网络、校报、板报等多种媒介,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意义,介绍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如在校园网中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在校报、板报橱窗中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开通心理健康热线等。

(四)建立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与合理的评价机制,确保其专业性

高师院校应当建立由学校主管领导负责,由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参与,由心理学专业教师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室。学校应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包括提供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配备专业设备,如心理测评系统、放松椅、沙盘,以及安排各种相关讲座和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活动性等特征要求专门的评价机制,融合理论知识考核、行为观察、心理测量、案例分析、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等形式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这也是该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

(五)加强对辅导员及班主任的培训,提升其教育性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校园里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培训应由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业教师担任,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二是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前者可以帮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甄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简单的心理困扰、利用班会等活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后者不仅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还有益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2008(8):86-87.

[2]赵存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103-105.

[3]王兰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3):145-146.

[4]栗文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专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43-44.

[5]吴菁.课程评价介入: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32-134.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篇9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新世纪高等教育大发展,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给昔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带来了空前的生存及心理压力。对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势重新进行思考: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给学生,更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形成正确的认识和选择,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竞争压力加剧,我国精神疾病呈多发和上升态势。最新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6%,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达15%,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而与严峻的发病形势相比,我国精神卫生资源却十分有限――目前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仅16383人,平均每10万人仅有1.26名精神科医师。

可见,我国心理咨询和精神科医师行业还有巨大的需求缺口,需要大批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对心理卫生的需要。这些人才的培养,从传统意义来说,主要依赖于高校的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由此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其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素养,而且在他们走入社会以后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需要。

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内众多相关研究和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为16%左右。虽说目前高校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绝大多数高校都是以选修课、心理讲座、心理辅导等形式进行,有机会接受心理教育的只占小部分,学生受教育面较小,其整体效果不尽人意。

此外,选修课、心理讲座和心理辅导等形式,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系统知识和技能,这不是几次讲座、咨询便可以解决问题的。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无疑是主阵地和主渠道。为此,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开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提高其适应环境、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需要

地方师范学院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在师范类公共课程设置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而且这三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未来师资的需求,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将来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从认知内容与程度方面分析,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书籍、媒体、网络、日常交流、亲身经历和自我反思等途径,学生对心理健康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形成了“心理健康理论”。逐步走向独立和自省的大学生常常利用头脑中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已经具备的自我分析和指导的能力进行辩证分析和自我心理指导。他们的心理健康理论也许是片面、肤浅和零乱的,他们的自我分析和指导也可能会有偏差,但这些都是出自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础,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给以足够重视。

(二)从人才素质培养的模式来看,人的多种素质的培养,需要整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训练计划。

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完全同等重要的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体育处于同等并列的地位,要有与此对应的课程体系支持。在我国的教育课程体系中,从小学到大学,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都有整套相应的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却没有专门的课程体系支持。因此应在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增加与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同样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块。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与构想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专门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实施提供组织保证。

为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各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由他们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咨询过程紧密结合。结合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机制、预警机制、追踪机制和反馈机制,已经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机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的基本要求,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检查和教学考核等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与师范生将来的教育、教学职业训练紧密结合。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到他个人,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他教育的学生和面对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随着中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国家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上是重视教师教育的培训,特别是在新教师的培养上更加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对此我有两种构想: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都统一在师大的培养目标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学时数应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做到基本一致,以32―36学时为宜。根据1―4年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建议分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模块进行。低年级教学模块,主要讲授艾滋病的防治和的预防教育;心理素质与成才的关系、新生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建议在新生第一学期开设,有利于大学生的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高年级教学模块,内容重点放在心理素质的强化,危机干预与应对,如汶川地震、甲流、中学踩踏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经敲响了危机预警知识与应激能力培养的警钟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还有就业心理与职业技能培养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准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坐标,积极应对毕业工作或者继续读研学习,建议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

二是面对就业压力,国家职业技能考试门类越来越多,学生将来有可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除教育部、省属师范院校设置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以外,国内已有学校要求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必须通过省级或部级的心理咨询从业资格考试。地方性师范院校没有设置教育学、心理学专业,面对有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他们有志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师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可以是选修课程,也可以是必修的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培养大学生心理咨询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方性师范院校在师资、教学水平上没有问题,这样做既可以满足一部分学生就业的需要,又可以为正在悄然兴起的心理咨询行业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国内有很多的高校都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育体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开设,也有许多的相关教材。不同类型学校采用的教材也不完全相同,有全国性统编教材、有区域性教材、有高职类型教材、有专业性很强的教材、有普及性的教材等。教材的内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

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不仅要与中小学的健康常识课区别开,而且不能像心理学专业的教材那样细致,要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特点与发展实际,在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回答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发展问题,着力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写能够适应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具有很强指导性、操作性的各类相关教材。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起步较晚,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大部分是兼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较低。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具备全面的心理学知识,而且要掌握从事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技巧,能够针对大学生遇到的心理发展问题,给予正确指导,纠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偏差。目前国内的咨询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只有不断学习接受培训、督导,才可能使专业发展处于持续状态,不至于落伍或处于职业倦怠状态。

因此,高校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实践化与研究化的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各高校在引进和培养师资时都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规划,既要根据需要积极引进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教师,又要将那些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其他专业知识的教师选派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长、短期培训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为有效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各高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将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正性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构建完整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一方面要构建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开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针对性地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报告,开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另一方面要构建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尤其要建设好班级服务体系,构建动态监控、网状多向的“大学生心理防护系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育部社政司【2005】1号文件.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编写.心理咨询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12.

[3]韩延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7.

[4]杨晓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2,(65).

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

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也是大面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但目前开设系统化的、全面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较少。一些高校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但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讨论。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

本研究选取了自我概念问卷(SCt)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以咸阳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所高校为实验组,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授课内容涵盖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生活能力、与婚恋、人生与创造、职业准备、自我成长等方面;另一所高校作为对照组,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研究结果表明,有无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两组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前在自我概念指标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讲授心理健康课之后,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成绩。并且在参与调查的625名学生中有89.9%的学生认为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很有必要。

又有研究发现,通过公共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名额有限,教学课时数少,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面窄且不深入,系统讲授知识难;大班授课、教学形式很难灵活;学生不重视,稳定教学秩序难等。因此,高校只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起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建议与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涉及到与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均提出了要求。

(一)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谈到:“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要达到“让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两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主导性。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改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消极心态。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最关注的心理健康知识依次为: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压力管理、恋爱与性等。这与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基本吻合。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紧密围绕这几个方面。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课程,讲求知行统一,认知和技能并重。遵循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从教学形式上,应变传统的单向讲授为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变传统讲授为主向学生体验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既要采取常规课堂教学,为学生讲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形式,比如团体训练、情绪宣泄、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案例讨论、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等。

也有研究表明,“体验活动”和“案例教学”是大学生最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形式,分别占38.7%和27.2%;行为训练也是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授课形式,比例为24.5%;课堂讲授虽然只占到9.6%的比例,但在心理健康课程中不应该忽视“课堂讲授”的重要作用,它是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基础。

(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考试和考查两种。几乎所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高校针对本门课程均采用了考查的考核方式。此次调查中作为实验组的高校也是采用了考查的方式,具体是课堂表现(占30%)和团训心得体会(占70%)。

本研究认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考核方式应灵活进行,即学校将这门课程设定为考查课,但就如何考查不做具体要求,由任课教师自由选择,任课教师应结合所带班级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考核,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相对应。比如可以让学生书写或者口述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就心理健康电影、团训活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撰写心得体会等等。考核还应侧重平时的课堂表现,占70%;期末考核占30%。

(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有调查表明,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资质按照从高到低分别为: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高水平的授课技能、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学历。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经验,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实际。教师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享,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享真实案例需注意保密学生真实信息。(2)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者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专业性课程,任课教师需具备相应心理学知识才能做有效讲解。目前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德育工作教师、辅导员兼任,他们未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对于课程的意义不能完全理解,降低了课程的有效性。(3)具有较高的授课技能。这项要求不仅仅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但凡作为教师,都要有采用适当授课形式表达课程内容的能力,因为授课技巧的合理运用会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