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罗辑思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0:15

如何提高罗辑思维篇1

在罗辑思维的课堂上,你听的最多的两字可能是“节操”二字。但在《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眼中,“节操”到底为何物?在一场活动上,罗振宇告诉《执行官》,他眼中的“节操”就是刷新模式,打破常规。如果再详细一点,就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不断刷新企业的思维模式,并利用你意想不到的方法赚到钱。对于互联网思维,罗振宇总结了八个字“禀赋、死磕、自恋、有趣”。

认识罗振宇的人会说大家都很喜欢跟他开会,因为很快乐。其公司有女同事玩笑说:“听罗振宇的笑话会怀孕的。”正因为善于演说,大家认识了罗振宇。从最开始归功于他在视频节目《罗辑思维》中的妙语连珠和对一些历史事件精妙的解读和阐释,到后面罗辑思维实验,罗振宇可谓是自媒体时代一颗耀眼的明星。在市场对自媒体概念最为推崇的时候,罗辑思维走向前台,吸引了众多互联网用户的目光,获得了据说超过2百万的粉丝。

《执行官》记者在不同的场合也曾见过罗振宇本人数次,当然都是作为观众听罗振宇在台上滔滔不绝讲着自己对互联网时代新商业的理解以及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作为一个脱口秀艺人,他无疑是成功了。但作为一个互联网创业者,他成功了吗?

卖什么都“卖空”?

在今年6月份,罗振宇和铁杆会员方希在罗辑思维微信里做了一场互联网出版实验,结果,8000套单价499元的图书礼包在90分钟内被秒杀,掀起了一股用信任改造传统出版业的狂欢。

一个月后,此次试验的当事人方希撰文回顾了整个图书包闪购的前情后事,她说这是一支事后烟,只为献给整个出版行业还在“折腾”的一群人,让大家能够详细了解这个实验的整个经过,从中汲取经验。这应该算是一个如何用“信任”改造传统出版业的实验。

从这个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罗辑思维是以魅力人格体为支撑的社群,社群内部的信任感是罗振宇死磕努力一年多的结果,何况这次卖的产品正是书籍,大家认可他筛选、解读,分析、组合书的能力,罗振宇的这次图书包实验,其实卖的是他的鉴别力、欣赏水平,还有他赋予书的一些增量价值,所以90分钟内8000箱的狂欢,让大家都大呼过瘾。

事实上罗辑思维每一次颠覆传统行业的实验,都以一支烟似的烟雾缭绕结束,让所有围观的人都陷入惊愕、膜拜、混沌的迷醉当中,至于给行业留下了哪些长尾效应,实验的榜样示范得到了哪些连锁反应,无人追踪,也无人问津。

最后剩下的,就是罗振宇团队的逍遥快活,大家只是沉浸在罗辑思维实验报告的数字炸弹的烟雾当中,看着罗振宇吐出的一大口烟圈圈,哪怕是短暂的兴奋和遐想。当我们换一个角度说,其实不尽然是罗辑思维,所有传统行业和互联网“偷情”的风流韵事,从短线看,都遵循这样的规律。

从罗振宇决意做自媒体,一路绝尘的后不见来者,卖了一次又一次的互联网产品,做了一次又有一次的实验,越玩越“嗨”。在卖书的一个月后,他又把目光盯住了中秋节。“大家把月饼送来送去的,可是,收到月饼的未必爱吃,想送月饼的不知道送给谁。”罗振宇说,“就推一款罗辑思维月饼,想送月饼的可以在网上吼一声,想要月饼的可以向人伸手讨,这样,两得其所。”当然,结果是大家还没有看清楚罗振宇的月饼长什么样,已经订掉了一大批。

社群效应的魅力

为什么罗辑思维总是能一呼万应?这归功于依附于媒体光环才能生存的社群效应,原因之一是二百多万的微信公众账号粉丝,辐射之广,大小事情都能产生群体效应;再者,罗辑思维树立了依托互联网颠覆传统的行业“标杆”,每一次实验都会引来媒体追捧,简直就是互联网思维的代言人。“互联网转型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强制拆迁异地重建的过程,有存量的组织和个人会有沉重的负担,转身转型都不易。”罗振宇对《执行官》表示。

因为粉丝多,这就决定了罗辑思维做任何事情的“声量”都很大,也赋予了罗辑思维一种做商业的逻辑,先做令人尖叫的案例,再通过媒体造势、炒作、发酵,为产品赋能,制造媒体属性,从而确保在产品销售不理想的情况下,整体收益也能实现平衡。这种商业逻辑,正像罗振宇所说那样“一切产业皆媒体”,但问题在于,这种商业模式本身很稀缺,而且风险极高。

就说此次卖书试验的分享中,不难看得出罗辑思维团队的紧张忐忑,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件事只许功,不许失败。罗振宇很清楚,通过媒体追捧制造出的成功形象,在每一次商业变现行为都必须极为谨慎,一旦效果达不到预期,实验对品牌的透支和对未来商业行为的打击都是致命的。所以,设定卖多少是一门艺术,既不想承担库存的风险,又想快速售罄,唯有谨慎保守定量。

如果细细分析,聪明的人应该能迅速领略到,罗辑思维制造的案例是很难进行行业化的普及和复制的。以卖书来说,同样的玩法,罗振宇可以玩,其他出版商并不一定能玩成。现在很多书封面上的名人写序推荐其实就是赋予人格的一种体现,罗辑思维只不过把它放大了一个阀值,也只有罗振宇能完成这个大跌眼镜的实验。

倘若看热闹的诸君盲目效仿的话,必定会闹笑话。假定你去书店买书,看到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包,说是某名人推荐的,价格要高于市场价2倍,你会买吗?人作为价值的载体在当下一个时刻变换的时代,有人格附着的魅力人格体容易变形,可以随机而变。

对于社群效应,罗振宇对《执行官》坦言,罗辑思维团队要做社群的连接器,作为网络世界里的一个连接点。“集装箱改变了世界,让全球村概念有了实体化的支撑,使得世界工厂,全球市场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罗振宇说,“所谓的互联网转型,或者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对传统工业化思维的一次全面的作战。”

罗辑思维还能走多远?

当下搞社群商业模式有几个关键词,其一是种子用户的互动,其二是魅力人格体,其三是原生型的社群。任何发现和挖掘用户需求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在当下一个富足的时代,某种意义上用户的需求已经得到了几乎饱和的满足,而真正要实现商业的价值,需要做的是一种创造需求的工作,或者是一种制造体验需求的过程,因为体验需求的差异化本身蕴含价值。

纵观罗辑思维的商业模式,其实更加接近于一种“类小米”的模式,未来通过租借的模式,将自己的平台和社群租借假肢出去,可以通过用自己的人格来为项目或者产品做背书,提供社群粉丝的互助活动而实现这个社群价值的实现。

如果不能实现魅力人格体的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变形的方式造就更多的魅力人格体。“魅力人格体的好处是随时可以迁移变形,曾经有句话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如今是庙还在那里,和尚可以随处迁徙。”罗振宇说。

这种社群领袖与社群成员之间的连接需求和变现能力是非常强的,但面临一个艰巨的挑战,就是如何在铺量的同时完成个性定制服务的体验感构建?每一个社群内成员付出的溢价投入,自然想要的是与之对等的价值回报,而社群领袖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怎么可能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被点对点连接的体验感?

作为自媒体,罗振宇一年时间吸金1000万,当之无愧是最大变现,在商业化探索道路上,也抛出了诸多成功的实验报告。罗振宇让传统行业的人看到了被互联网跨界颠覆的各种可能。罗辑思维的实验报告称这是对产业价值链的重新组合,通过这个实验,把以往的隔空喊话高音喇叭式的营销方式,在这里已经进化成有温度的表达。

说到这里,笔者认可罗辑思维实验的价值意义,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但社群商业实验不应停留于传统行业对罗辑思维成功学的消费上。罗辑思维作为标杆社群探索者,应该开发出一套方法论,实操策略,全国开公开课讲说是一方面,每一次实验过程的和盘托出也是必要的。“听你说如何做,比不上看你如何做,看你做成功了,比不上观察你做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才是最有温度的表达。”一位在罗振宇讲座现场的企业家如此评价。

如何提高罗辑思维篇2

2012年12月21日,《罗辑思维》开播,罗振宇开讲的第一课是《末日启示,向死而生》。一年后,这档视频脱口秀节目在优酷上的点击量已经突破一亿,单集的平均点击量超过百万,而《罗辑思维》的微信公众平台上的订阅量也突破百万。

这是罗振宇想象了许多年的场景:依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U盘式的手艺人”――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写作。最关键的是,《罗辑思维》在商业上的前途慢慢展开。“我和申音是一定要想清楚这个事的商业模式,一定要挣到钱。只有挣到钱才能让传统媒体人的突围看到信心,因为没有赚到钱就没有说服力。”

脱口秀背后的逻辑

和优酷的另一档王牌自制节目《晓说》一样,《罗辑思维》成本极低――一两个工作人员和一个主持人,一档趣味性十足的节目就可以制作。罗振宇坚持摒弃视觉上的花哨,“因为这会封闭内容在其他方面的二次传播,比如转化成音频。你会丧失一大部分受众。”

《为泡妞成功而读书》、《剩女照亮未来》、《逃离北上广的另类解读》、《你的女神你不懂》……这些看上去难登大雅之堂的“思维”课程都是罗振宇节目的标题,虽然另类,却吸引着大量的用户点击观看。

在微博上,经常会有粉丝给罗振宇留言。某位网友曾说,“听罗振宇的节目过瘾,不仅讲得平实,他还会推荐好多书。希望中国这类脱口秀越来越多,给我这样的没思想又懒惰的人灌输点思想。”

罗振宇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因为信息流通的海量性,文字已经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人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信任的人来告诉他们知识的内容点。

在节目里,罗振宇拥有清晰的人格魅力。“清晰的人格,带来吸附。”罗振宇说。

每天早上6点,他都会准时发出一段语音给微信公众账号的粉丝。可能是一段读后感,也可能是一个小段子。他强迫自己每天早起,和全国粉丝抢占上厕所的时间。

社群的力量

很多时候,罗振宇都不喜欢粉丝这个词,他在去年围绕节目做一个知识人社群,称之为一个实验。在合伙人申音的帮助下,《罗辑思维》去年8月卖了一次会员号。“我们想看一下这种知识型的社群的聚集力能有多大。”出乎意料,仅5个小时,罗振宇卖了5500个号。这让他更加大胆,准备第二批开放更多的会员号出去。

像探险家一样,他开始不断地探索这个社群的力量。他做的第一个小实验就是发“罗利”――我会告诉外界我们有一个社群,谁愿意白送我们东西。结果就有无数的人愿意送我们东西,比如京东商城、乐蜂网都送我们购物卡,有值钱的不值钱的,便宜的可能是一本书,贵的比如有人送了我们10台3D打印机。于是《罗辑思维》每周都在发,叫“罗辑思维福利”,简称“罗利”。

罗振宇觉得这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旦一群人聚集起来,他们就会产生‘占便宜’的能力,这就是商业利益的来源。最简单比如做团购,我们都可以做得成,因为我有10万会员,这本来就是商业模式。”

第一个实验成功后,罗振宇又做了第二个实验――通过社群,做了一个名单收集,目的是为用户里面的女孩找对象,结果一天之内就有三千多人报名。

这让他开始无限想象,他最近就打算今年做一次“罗辑思维月饼”――在社群内部,把所有的工种平摊,然后由专业工作人员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辅助。最后开放给社会进行“罗辑思维月饼”的联合品牌订制。“这个模式就能往大了发展,你会发现我们在组织内部可以呈现任何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效应。”

罗辑狂想曲

罗振宇认为社群的核心是人格体制的识别,提供协作的识别度。他拿百度贴吧第一大吧“李毅吧”举例――李毅不是明星,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从而聚拢,我在《罗辑思维》社群里的角色跟李毅是一样的。所以人格正在代替组织,社群正在代替内容,成为传媒价值的源头。”

“自媒体是个半吊子的概念。换个角度来讲,相对比较清晰的定位就是以人格为核心的媒体,叫自媒体。那么它就可以横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罗振宇说。

随着节目的火爆,2013年,《罗辑思维》还出了本书,首印20万册。年末的最后几天,罗振宇马不停蹄四处赶场签售。喜欢他的人为他喝彩,讨厌他的人频频质疑。

最新一期节目中,罗振宇讲了一个关于鸭嘴兽的故事。“人们起初不相信鸭嘴兽的标本是真的。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我们就像一个鸭嘴兽,我们就是一个新物种。这一年,所有的人在提到自媒体时,都说商业模式不靠谱,这个事情能不能持续。可现实是,因为环境发生了巨变,出现新物种的概率比老物种改造自己的概率要高太多了。这是一个新物种的时代。”

所以,罗振宇下了两个判断――未来一切产业皆媒体,未来一切内容皆广告。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带出某个特定的产品。这是一个巨大的潮流变化,摧枯拉朽。

罗式语录

・在传统的社会的那种结构当中,其实没有任何人有选择。我们今天这个有选择的时代,真好!

如何提高罗辑思维篇3

(英国)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张晓峰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编辑推荐:早年看过毛姆的小说《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等之后,便对作者看似不动声色却暗流奔涌的叙述模式欲罢不能。故事讲得流畅深入,刻画人性入木三分。本书收录了毛姆六篇代表作,其中《简》堪称经典。一个乡下女人,进城之后受到权贵们的追捧。她不是国色天香,但言谈幽默举止淡定,自然散发品味。这种被某种机缘点亮之后犹如宝石的女人,放到今天的社交圈,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做任何事情,都是先做人。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变得更美好。

《想太多的猪3:没啥大不了》

(日本)小泉吉宏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出版

编辑推荐:听闻作者以此书在20年前一炮走红,而此系列在日韩中国等地区畅销1800万册,被誉为青年必读的“小幸福神书”。突然想到了同样很火的漫画猪麦兜,看来人们对“猪”一样的人生,实在充满了不可言说的羡慕之情。

书里介绍了一只猪,总是想太多:“为什么我那么爱她,她却不爱我?”“我已经很努力了,可为什么得不到认可?”“难道只有上一流的大学,我才能成功吗?”猪困惑又挣扎,幸好有老禅师来解答:“人生很迷茫?那是你没看清自己。”“压力太大?那就不要表演自己。”“想找到爱?先学会爱自己。”

这本书简单美好。你可以在一个深觉无奈的夜晚,翻翻看看,然后和这只猪在梦里相会。

《成为世界的光》

青年文摘图书中心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出版

编辑推荐:读大学时,《青年文摘》就是良师益友。一晃十年,人的青春经不起耗损,而《青年文摘》仍跳动着年轻的脉搏。再读此书,仿佛回到那个一无所有的年代,为了爱情或者未来捶胸顿足,又豪情满怀。

书里有个故事,“我”看到一对仅有初中文化的夫妇,在学校附近摆地摊起家,继而开了超市和水果店,又在北京买房。吊诡的是,“我”的海归同学却高低不成,缩在家里啃老。文末引用比尔・盖茨的话点题:“当你在社会上毫无作为,没有人会承认你的自尊。”

年轻需要正能量,成为世界那道光。你准备拼搏,还是正在拼搏,这本书与你同行。

《罗辑思维Ⅱ》

罗振宇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编辑推荐:去年出版的《罗辑思维》提出口号“有种、有趣、有料”,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将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释放个体生命的自由。

这本书延续风格,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创作编辑成书。

如何提高罗辑思维篇4

Gouweifeng

(渭南师范学院,渭南714000)

(weinannormalUniversity,weinan714000,China)

摘要:“正义优先于善”思想是罗尔斯正义论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罗尔斯提出“正义优先于善”的思想,有其深刻的人性依据。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这种一体三维结构决定了人须追求幸福、正义、崇高三大价值。

abstract:theideathat"JusticetakesprecedenceoverGoodwill"isthecoreofRawls'theoryofJusticeandithasaprofoundhumanbasis.thepeoplehasnaturality,socialityandspirituality.thatthree-dimensionalstructuredeterminesthepursuitofthevalueofhappiness,justice,sublime.

关键词:正义善人性依据

Keywords:justice;goodwill;humannaturebasis

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277-01

0引言

我们知道,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也就是说,人性是一种一体三维的结构。这种一体三维结构决定了人须追求幸福、正义、崇高(也即善、美德)三大价值。这三大价值具有不同的意义,其中善价值的意义主要在于个人德性及其完善;幸福价值的意义主要在于个人需要的满足;正义价值的意义则主要是社会秩序和谐的形成。作为伦理学的三个最基本的概念,“幸福(功利)、正义、善处于人性不同的层次,其中善处于最高的层次,正义处于中间层次,幸福处于最低层次”。

1以善作为逻辑起点

从传统儒家伦理到目前我国流行的道德主张,从古希腊的伦理学到一千多年来一直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伦理学,莫不如此。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了以善作为根本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只会是一种空中楼阁,因为它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性要求。人要生存必然就会有利己思想,在任何社会,能够成为真正“完善”的人,永远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由于基本人性的驱使,必然会将利己作为自己最基本的需求。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无论是儒家的“仁爱”主张、墨家的“兼爱”思想,还是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所倡导的“大公无私”精神,虽然其动机是好的,但由于它过于远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道德状况,无限拔高了对人们的道德要求,从而使道德失去了其存在的人性基础和土壤,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这样做的结果反而是屏蔽了道德通向人类的途径,使道德丧失了它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应当标准的可行性。在儒家思想中甚至把这种道德要求推演到“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对个人利益在观念上的极端否定和对集体利益的盲目推崇,也要求人们无论是否需要,都要作出无谓的牺牲,这种道德要求和儒家的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由于忽视了人类道德行为产生的人性基础和目的,盲目的认为道德的标准越高越好,道德的目标越纯越好,最终使道德标准偏离于人们的现实的道德生活之外,难以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并用于处理人同其它存在物(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道德准则,从而也造成了人们在伦理行为发生的过程中的道德虚伪现象。结果是,绝大多数人难以接受和遵守,因而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广泛性、社会性和群众性,造成了道德和社会生活的严重脱节,这反而使社会所提供的道德在价值目标取向上出现半真空状态,因之也出现了许多“伪君子”,出现了“伪善”的现象。

2以幸福(功利)作为逻辑起点,即以人性的低层次作为建构社会的逻辑起点

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宗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日益减少,对人自身本性的重视和研究越来越多。与此相应,在西方伦理学界也出现了一种较为明显的理论转向,很多理论家认为,伦理学的建构,必须立足于人的本性之上,人们把伦理学上出现的这一倾向称之为伦理学的自然主义新趋向。伦理自然主义否定道德的超自然的本源,他们在人的自然本性中寻求道德的客观依据。这一理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他们认为“一切科学的最终目的都是需要发扬人们的本性”,他们从人生的“肉体感受性”出发,认为趋乐避苦是人们的本性和行为的动力,因而也就是道德的基础。爱尔维修和费尔巴哈等人都把自己的伦理学大厦建立在对人自然本性的理解之上。英国的功利主义者边沁和密尔继承了法国唯物主义者洛克、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把趋乐避苦作为论证功利主义原则的自然依据,认为趋乐避苦实际上是人人共有的自然本性。功利主义将追求最大的功利作为善,来论证道德的起源、内容和标准,具有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的积极意义,因此它更具有社会亲和力,更能为广大普通百姓所接受和遵守,这也正是其能在西方几百年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

3以正义作为逻辑起点

罗尔斯提出“正义优先于善”,认为应将人性的中层次――正义作为建构社会的逻辑起点。前面已经指出,罗尔斯将正义与善相对而言,他所谓的善与我们一般所说的“好”相通,既包含功利性的善如幸福,也包括道德性的善如美德、崇高。他主张正义优先于善,也就是主张在当代社会,正义既优先于自然性的功利,也优先于道德性的善。首先,罗尔斯主张正义优先于功利。罗尔斯之所以反对功利主义将幸福作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因为在他看来,功利主义理论存在缺陷,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功利主义理论存在着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这在前面已经详细论及。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罗尔斯提出“正义优先于善”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罗尔斯认为当代的美国的社会就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因此他的理论基础就是建构在美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之上的,罗尔斯这一前提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功利主义之所以自文艺复兴以来长期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受基督教思想的控制,个人自由得到了压制,个人幸福也根本无从谈起。功利主义则旗帜鲜明的提倡个人自由,确认个人幸福是最大的善,因此它满足了人性最基本的需要,从而受到人们的强烈拥护。追求社会上的幸福是个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功利主义主张社会应尽可能多地创造财富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但对创造的财富任何进行分配这样实质性的问题,功利主义却漠不关心。这就是罗尔斯所指出的,功利主义最大问题在于,它只关心在一个社会里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成员的满足净余额,即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而不关心满足的总量怎样在个人之间进行分配。随着西方社会几百年来的发展,他们在经济、政治、民主、法制等各方面已经非常完善,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社会已经创造了大量财富,个人幸福已经得到实现。因此,当代的核心问题已不是如何创造财富的问题,而是如何分配财富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如何保障每个人都能公平平等地享有各种权利。罗尔斯提出“正义优先于善”也就是对此问题作出的回应。罗尔斯认为,完备性学说中的善要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就只能通过暴力手段去强迫人们去遵守,而这就明显与民主理念相冲突。所以,从现实人性的依据上讲,正义也必然要优先于善。

参考文献:

[1]罗尔斯.正义论.第449页.

如何提高罗辑思维篇5

关键词:物理逻辑主线教学

1.引言

无论是高中物理还是大学物理,在教学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1-5],由于高考的重要性,使高中物理在教学中偏向以题海战术为主,通过大量做题理解相关物理规律及问题,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会做很多题,对物理课到底介绍了什么内容及主体框架没有清晰的认识,使学生变成做题的机器,逻辑思维并没有培养多少。大学物理教学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学生学完大学物理,问他们学到什么东西,只能说出相关的公式,对课本内容没有多少认识,物理课变成了公式课,导致学生没有通过物理课教学学到相关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逻辑主线教学方法的介绍

物理课有着很强的逻辑框架,逻辑主线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逻辑主线指贯穿物理教学的逻辑思维的一条主线。我们在认识整个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是有一条主线的,如我们对物体机械运动的认识过程。首先看到的是物体运动的现象,人在运动场上跑步,篮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火箭发射升空等,看到这些现象后,我们会思考这些运动有什么样的共通特征,都是物置的变化,接下来就要建立一个数学抽象模型[6],这种模型是理想化的,主要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主要特征。模型不同,描述的特征就不同。选定好可以描述的模型,还想做一些定量计算,就是计算出相关的数据结果,我们需要相关物理量,物理量主要指描述物质特性的量。当然,对于复杂的运动,不可能一个物理量就可以描述清楚,可能需要多个物理量。通过引入相关物理量,猜想物理量之间是否存在一些联系,毕竟对同一现象的不同侧面描述引入的物理量之间必然存在内在联系,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关系表达式。接着通过关系表达式,可以进行相关物理量定量计算。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通过解决问题可以验证整个逻辑思维主线是否可行,能否完美地描述物质的运动。所以物理课教学中可以引入这种逻辑主线:现象抽象模型物理量关系式解决问题补充及验证。一旦学生掌握了逻辑主线,对物理的认识除了在原有基础上有很大提高,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潜移默化地讲授这一逻辑主线,将此教学方法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这样一个具体实例给大家展示如何利用逻辑主线将物理课的具体内容介绍清楚,除了让同学们掌握相关计算关系式,更重要的是通过逻辑主线的介绍使同学们对于物理课的逻辑更加清晰,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物理课如何学好有全面的认识。

对于物理其他内容都可以这条逻辑主线介绍,由于大学物理[7]内容较多,因此选取部分内容制作表2。

4.教师和学生反馈

通过该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得到学生和老师的好评,一方面老师通过该方法应用对物理课程的逻辑性有了进一步认识,讲授课程变得更清晰易懂。另一方面学生利用该方法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不但会做很多题目,而且能很好地概述及理解物理内容。同时学生将此方法应用在物理相关课程学习中,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5.结语

本文介绍了“逻辑主线”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此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使物理教学方法得到补充,实际教学中得到明显效果。当然,任何教学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所以今后教学中要不断摸索将其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稼军.关于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思考[J].物理与工程,2016,26(4):7-12.

[2]展凯云.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思考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16,26(Z1):202-205.

[3]罗文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对策[J].物理与工程,2013,23(4):34-36.

[4]王乐新,关晓燕,王畅等.以拓展教学内涵为主线的大学物理教学设计[J].高师理科学刊,2010,30(3):112-114.

[5]罗兴垅,罗颖.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研究[J].大学物理,2010,29(1):54-56.

如何提高罗辑思维篇6

有一个叫papi酱的上海姑娘,呐喊着“胸不平何以平天下,人不穷怎么当网红”,在短短几个月,蹿升为“2016第一网红”,又在一夜之间成为投资者的宠儿。

2016年3月17日,罗振宇(罗辑思维)、真格基金、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联合向papi酱注资1200万元。4月21日,“丽人丽妆”又以2200万高价中标号称“中国新媒体的第一次广告拍卖会”的papi酱视频贴片广告。网红不再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他们和“高大上”的资本扯上了关系。中国“网红”的变现模式,或许将不再是简单粗暴的打赏、开淘宝店,有着“完整人格魅力”的网红,站在了新一代交易的入口。

起底“papi酱”

papi酱到底做了些什么?其实,她只是拍了40个毒舌吐槽短视频,最长的都不超过5分钟。就凭着这40个短视频,她从去年底开始蹿红,在短短几个月内从微博一路火到微信朋友圈,令许多人都中了一种叫“papi酱”的毒。

那她到底有多火呢?数据说话:papi酱40个短视频的总播放量超过2.9亿次;3月14日白色情人节,其的《男性生存法则第四弹》阅读量超过10万+,且有2496名网友给出“赞赏”,即便按照其默认金额中最小的2元粗计,金额也已接近5000元;点击量最高的一集视频《有些人一谈恋爱就招人讨厌》,全网播放量达2093万次。这还只是个人账号的数据,不包括其他账号的转发。

此外,papi酱秒拍粉丝已积累到210万,同时有8万的二次元粉丝在B站上关注着她。在微信公众号上,虽然papi酱山寨版众多,她却依旧保持着每篇更新破10万+的傲然战绩。这个成绩,已经足以秒杀无数露胳膊露腿的网络红人了。

在“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上,papi酱紧随“国民老公”王思聪之后,位列第二名。与王思聪相比,papi酱要低调许多,她十分忌讳在公众传播中提到自己的真名。

拿到1200万投资、身披超级网红光环的“逗比”papi酱,在现实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人?papi酱本名姜逸磊,出生于上海,高中就读于名校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这所学校的前身就是宋氏三姐妹、张爱玲就读过的圣玛利亚女中。2005年她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工作几年后又回校考取了本系的研究生,今年夏天毕业。由此看来,papi酱还是学霸一枚。豆瓣里有疑似她高中同学的网友回忆称,她在高中时代就喜欢表演,还在艺术节上反串过“话痨版刘备”,她的吐槽技能可能在高中就已经满点了。

papi酱像众多中戏学生一样也有过“明星梦”,2006年她就曾担任某娱乐网站网络主持人,同年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作业胶片短片的副导演和女主角;2007年负责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健康时尚》栏目前期编导及配音;2009年担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话剧《马路天使》导演助理,但一直没有成名。也许是知道自己红不了,毕业后papi酱几乎没有再表演过,更多是参与导演。

本科毕业后,papi酱一直处于迷茫状态,每天都站在人生的“米”字路口上,凡是和自己专业沾边的工作她几乎都试过。“迷茫了4年后,有一天我就琢磨,哪个工作才能有寒暑假呢?想了一圈,当老师啊!”所以她又回到学校考了研究生。后来,她发现做大学老师还得考博,就放弃了,继续开始找方向、找适合自己的路子。papi酱视频贴片广告拍卖

与此同时,papi酱始终活跃在众多内容和社交传播平台上,她很早就是豆瓣用户,2012年就开通了微博。2015年年初,papi酱跟大学同学霍泥芳组成tCgirls,在微博和秒拍上拍摄和一些比较逗的短视频,比如《女生的友谊》《你的男朋友为什么不理你》等等,却一直不温不火。

2015年10月,papi酱自己单干后,迎面撞上短视频的大爆发。随后,有专业导演和表演功底的papi酱,开始以变声的方式大量原创短视频,多个超级火的原创视频导致粉丝暴涨。人们开始爱上这个爱吐槽、思维敏捷,经常以打电话的形象出现,嘴里上海话、普通话和英文无缝串联的女生。在小咖秀、秒拍、微博、微信平台上,papi酱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papi酱爆红之后,大量的关注也引来不少争议,对她这个非V脸、非、扔到假脸堆儿里一眼就能揪出来的“非典型网红”,能轻轻松松拥有这么大的名气、这么多的粉丝,有不解,也有羡慕嫉妒恨。

有网友假借罗振宇的语气调侃这个从天而降的网红:我花了3年多,粉丝到600万,papi酱花了4个月,粉丝1000万;我每天甩脑浆、讲哲理故事,你每天网上刨几个段子掰几句;我们团队上百人,一年收入2亿多,现在估值13亿,你一个人,还啥也没开始卖,就估值3个亿。你叫叔叔怎么睡得着?

最客观的评价也来自罗振宇:“我是干电视出身的,别看人家视频只有两三分钟,没有几十个小时的辛苦工作不可能做出来,天底下哪有什么轻轻松松的成功,吃的苦不一样而已。像我这样三观正的人,一定是盼着人好啊,而且我们正在谈一个有意思的合作,怎么会急得睡不着觉呢?”papi酱与“逻辑思维”罗振宇合影

1200万换一个入口,

值不值?

罗振宇口中,“有意思的合作”已然完成了第一步――掏出真金白银。这1200万给了一个论文还没写完的毕业生,到底值不值?

值不值还得是掏出真金白银的人说了算。他们觉得值,甚至还觉得自己占便宜了。融资消息被披露后,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第一时间在微博中表示,“感谢papi酱和她合伙人杨铭的信任”。

而同为“网红”的罗振宇则表示,“以papi酱的美貌智慧和她合伙人杨铭的商业悟性,这个团队应该远远不止现在这个估值。”此外,他还用一贯的鼓动性语言表达了投资papi酱的原因:“有人看到的只是网红效应带来的商业流量,我们看到的是人被互联网赋能之后成为市场价值核心的可能性;有人看到的只是网红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宿命,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转型升级的无尽空间。”言外之意,用1200万投资达成两个顶级网红的结合,进而放大双方价值,探索无限可能,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值的事。

事实上,迅速走红的papi酱自身并没有迫切地寻求变现,除了微信和微博的打赏外,没有尝试过其他变现方式,换言之,papi酱的商业模式还只是一个雏形。

投资papi酱后,同样做内容出身的罗振宇到底打算怎样打造papi酱这一全新的交易入口?罗辑思维垂直变现的能力是否能在papi酱身上得到复制和拓展?

或许罗振宇早已经想好了办法。2016年3月21日,他在自己的“罗辑思维”账号上公布了答案――中国新媒体世界的第一次广告拍卖。这次拍卖将在一个月后举行,罗振宇亲自主持,专业拍卖师执槌,拍卖的商品则是“papi酱视频贴片广告一次+罗辑思维全程策划监制服务”。

拍卖成功的企业可以讲出自己的愿望,并且出钱;罗辑思维负责出主意、做运营、发消息,罗振宇本人全程策划、监制;papi酱则掌握最后怎么这条广告的决定权。

在传播效果上,作为泛娱乐内容的papi酱,比主打知识类内容的罗辑思维更有优势,也更有机会成为现象级内容。罗振宇或许早就看好这一点。papi酱相对于罗辑思维,欠缺的是后端的粉丝社区和商业开发的经验,从这个角度来看,罗辑思维投资papi酱可谓优势互补,联手打造更强ip。

国外网红靠实力,

中国网红靠硅胶?

相较于国外网红,有网友调侃,中国网红靠硅胶,外国网红靠货真价实。在国外当网红,你最好有一技之长,例如会健身、美妆、打游戏……在中国,你首先需要有一个锥子脸,如果没有的话,你至少应该熟练操作美颜相机和各类p图软件;其次最好要有丰乳肥臀;最后,如果你还是一个段子手那就更好了。

现在美国Youtube平台上最火的网红是pewDiepie,他是一个瑞典人,最开始上传视频,就是跟大家直播自己玩游戏,他独树一帜的解说风格很快吸引了大批粉丝,粉丝数量甚至超越奥巴马、碧昂斯等名人。他的视频点击量都在100万以上,很多快死了的游戏都能被他给“玩”活了。

在pewDiepie的视频中你看到的不是游戏直播,而是一个表情夸张、声音嘶哑、在不断吼叫的“蛇精病”。他还喜欢自黑,把自己的头像pS到女性角色身上。但事实上,仅靠自黑无法得到几千万粉丝的追捧。有粉丝把pewDiepie和其他Youtube上的明星游戏视频做过对比,可看出前者的视频取材、录制、剪辑都是精心制作,无论是风格还是特效都几近完美。

大名鼎鼎的时尚博主ChiaraFerragni的生活日常就是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各种凹造型、街拍,然后把照片发到自己的博客上。对很多女人来说,扮靓绝对是一件烧钱的事,但Ferragni硬是把它变成一个年收入800万的工作,其中30%来自广告和品牌合作,70%来自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鞋履品牌。Ferragni还将博客做成一个类似电子时尚杂志的平台,6年来,每周博文更新5篇以上,从内容提供的数量和质量看,她的博客基本上和一本不错的时尚杂志相去不远了。她的案例甚至被收入哈佛商学院的时尚博主案例研究,成为时尚品牌学习的对象。

作为“2016中国第一网红”,papi酱终于扭转了中国网红“靠硅胶”的衍生模式,正如她自己那句红遍大江南北的名言,“我是papi酱,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其独特的观点和犀利的吐槽创造了网红界新的标杆。作为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高材生,papi酱自然是才华横溢。在她制作的视频中,“allbypapi酱”就已经显示出其深厚功底。其英语、东北话、上海话等几乎都非常精通,对时下流行元素也一手掌控,就连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也能用几句话概括,是当之无愧的才女!

你要是觉得单纯说一个网红多有“才华”,夸得很不真实的话,那么“1200万融资+2200万广告拍卖”的真金白银组合,可是以往任何一个“硅胶”网红都不可能望其项背的,现在你是否信服了呢?

如何提高罗辑思维篇7

关键词:博弈论;语义学;逻辑哲学

贾可·辛提卡是当代著名的逻辑学家,他将博弈论与语义学直接结合起来,创建了博弈论语义学。辛提卡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处理命题,就是要确定命题的值,即命题的真或假。同经典逻辑一致,辛提卡预设了命题是二值的。辛提卡首先给出一个定义域D,任何名称都可以在这个集合中找到所指。博弈论语义学的核心是将量词短语看成专名,将句子看成语句函项,然后在给定的定义域D中选择相应的个体将句子中的量词短语替换,从而达到消除量词,找到原子句的目的。在方法上,辛提卡选择了博弈论,他将人们对句子的理解过程比喻为一个两人博弈,两个参与人分别为“我”和“自然”,每个回合必定要分出胜负,不容平局,那么对于一个句子S,根据规则,博弈双方轮流将S约化为S’、S’’,等等,直至最后使得约化的句子不再包含变量和连接词,即原子句,此时双方就可一决输赢。如果这个原子句为真,则我取胜,自然失败;如果这个原子句为假,则自然取胜,我失败。运用博弈论语义学,我们能够从大量的语言信息中得到最基本、最简化的语句,从而能够轻松地判定这些语言信息的真假。理解这一理论的关键是理解定义域D、原子句、博弈等概念。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可以说是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的综合:“语言博弈”概念源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语言游戏说,而它的理论核心则是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图象论。

一“图象论”与命题真值

维特根斯坦是学界倍受关注的大师,其前后期思想的迥异恰当地诠释了他的哲学主题:“哲学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活动。”①有趣的是,辛提卡博弈论语义学所强调的也是动态的理解命题,这与维特根斯坦哲学在本质上殊途同归。

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就在于提出了著名的“图象论”。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和后期哲学的目的都在于通过研究语言的结构和界限来理解思想的结构和界限。维特根斯坦工作的基点,就是回到逻辑的出发点,即考虑命题的性质。这样,真的界限就构成了语言的界限,维特根斯坦所考虑的就是关于事实的话语。“人给自己造出事实的图象”②。维特根斯坦指出:命题是实在的图象,“图象是实在的一幅模型”③。“图象是一种事实”④。“图象所表现者即是其意义”⑤。“图象的真假在于其意义与实在的符合与否”⑥。维特根斯坦认为,图象与它所图示的事实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关系“由图象元素与物项的配合而成”⑦,这种关系本身也是一种图象;二是“凡图象,不论只有什么型式但要能表象实在———对或错———所必须与实在共有的东西,即是逻辑型式,亦即实在的型式。”⑧所以,“每个图象亦是一逻辑图象”⑨。“对象是简单的”⑩。“对象构成世界的本体。因此不能是复合的。”

一切复合物必然可分解到不可再分的部分,这就是绝对简单的对象,那么,这种绝对简单的对象是什么?很显然,维特根斯坦这一思想的形成深受罗素和弗雷格的影响。罗素对客体进行了区分,一类是亲知的客体,一类是描述的客体,通过“亲知还原”,描述的客体可以转化为亲知的客体,维特根斯坦对罗素的客体进行了扩展,认为属性和关系也是一种客体。语言中的一个名称来表示一个简单的客体,通过这些客体的结合方式,指称客体的名称可以相互组合成句子。对于简单的客体,我们无法定义它们是什么,我们仅仅能够指示它们,这样,我们也就无法言说这些客体是存在的,因为定义一个客体就是意谓着被定义项的存在。维特根斯坦的绝对简单的对象实质上是罗素亲知客体的变体,是经验的客体。图象论的主旨是说明图象如何具有命题的内容,图象可以看成一个句子,一个句子也可以看成图象,这对于解释最简单句子的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处理复杂的句子呢?

维特根斯坦最开始的设想是用合取和析取处理一切复杂句子,这也是辛提卡采取斯科伦前束式处理量词句的直接思想来源,但是维特根斯坦后来采取了另一个思路,代之以集成的图象法,“凡对于复合体的陈述,都可解析成对于其成分的陈述,解析成一些把复合体完全摹状了的命题。”即一个复杂的表达式的真值取决于组成它的表达式的真值,即命题就是基本命题的真值涵项,这样,维特根斯坦就完成了语言的运作方式。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思想源于罗素和弗雷格的启发,罗素和弗雷格两人都认为命题才是最基本的意义单位,主张将命题形式化,即用数学中的函数表示命题。维特根斯坦对这一思想的运用是水到渠成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命题是原初命题的真值函量”。“原初命题是命题的真值函目”。换句话说,“一切命题都是对原初命题做真值运算的结果”。“命题就是从一切原初命题的总和(自然也从其确是一切原初命题的总和)而得出的一切。所以,从某种意义可以说,一切命题都是原初命题的总括。”

命题与世界的图象论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图象的元素与事物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二是图象与事实之间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由此,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图象是实在的一幅模型”,“图象是一事实”,“图象所表现者即是其意义”。

正是因为命题具有相同的结构,才使得我们可以将其形式化,并且可以进行变项替换。那么,图象如何与世界相联系?在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中,这种关系由名称—客体的关系来决定,但是名称如何与客体相联系?与其说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是对前期哲学的反叛,不如说是进一步的深入,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中,名称与客体的关系被受一定规则支配的人类活动所确定。在完成这个思想转变之后,维特根斯坦不需要图象论了,取而代之的是语言这种被规则所支配的特征。

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是将博弈的方法引入命题分析,他的研究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命题的构成和命题的真假,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命题的真假。第二个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其前期哲学为解决辛提卡的第一个问题提供了思想元素。命题是由概念构成的,而博弈语义学中的概念则直接对应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维特根斯坦的存在是与事实相对应的存在,是以现实世界为界限的,所以辛提卡用他的可能世界改造了维特根斯坦的客体。在辛提卡看来,很多情况下,人们的语言交流所涉及的客体多是描述的客体,这些描述的客体有些能转换为亲知客体,有些不能,如“结构为H3o的水”,但是人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又会涉及这些概念,自然在定义域D中也就应该包含这些元素,可以看出,辛提卡的客体是对维特根斯坦客体的扩展。辛提卡的客体分为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的两类,即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和在可能世界中存在。而且很明显的是,辛提卡的存在概念不是语义学层面上的,而是语用学层面上的语义,这在博弈论语义学的操作性中得以体现。在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中,定义域D中的个体必须能与可能世界中的对象一一对应,脱离了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就不可能知道自己在言说何物,更不用说判定言说语句的真假。正如DanaScott所指出的那样,语义确定一个实现不是必需的,它应该为证实一个实现是正确的提供标准。

在确定了命题的构成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命题真假的标准是什么。辛提卡认为,命题是有意义的,命题的意义就是命题的真假值。博弈论语义学的处理方法是找到一个体用概念的名称代入量词所约束的变元,即参与人“我”在定义域D中找到相关的个体以证实语句,而参与人“自然”则企图找到范例来证伪语句。那么,如何才是找到相关的个体呢?或者说,怎样才知道代入个体后的语句为真?如前所述,辛提卡在扩展了维特根斯坦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命题的构成问题,相应的,辛提卡的命题范围较之维特根斯坦就宽泛的很多。辛提卡将博弈论语义学称为“寻找并找到的”逻辑,寻找并找到了什么?就是找到一个适当个体代入后的原子句所反映出来的图象与现实世界相符合。这不仅直观,而且符合人们的日常交流。可见,在确定命题真假的标准上,辛提卡与维特根斯坦是一致的,就是采用图象论的符合标准。辛提卡自己也曾明确指出,“博弈语义学不排斥图示的(同形的)关系理论,图示的(同形的)关系理论在原子句和现实之间建立了联系。”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要确定命题的真值,只要将命题与图象做个比较就可以了。用辛提卡的话说就是,“名称-客体关系曾经被建立,仅仅需要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将原子句和现实相比较。”

辛提卡指出:“维特根斯坦的图像理论和逻辑语义学之间的相似性和非相似性更有趣。最重要的大范围相似性之一,就是在两个理论中,语言的基本元素和现实的特定方面之间的代表关系,用任何的方式都不能进一步的分析。”罗素指出,事实是意指那种使一个命题真或假的事物。而一个命题的本质就在于:它可以两种方式,即以人们所谓的真的方式或假的方式对应于一个事实。最基本的事实是原子事实,与原子事实相对应的是原子命题,它肯定某物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种关系。原子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它是否与原子事实相符合。在原子命题的基础上,借助逻辑联结词就构成了分子命题。分子命题的真假取决于组成它的原子命题的真假,是原子命题的真值函项。在分子命题的基础上,借助逻辑量词可以构成更高一级的概括命题。其真假最终也取决于原子命题的真假。维特根斯坦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任何复杂命题经过分析都可以还原为最基本的原子命题。辛提卡由此得出结论:“一个指示性句子的表达在通常的本质上不是这些语言博弈的一个回合,在这些语言博弈中,给出了几个构成成分的词语,并且因此给出了整个句子的内涵。”在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中,我们根据可能世界理论可以确定定义域D,根据维特根斯坦的图象论可以处理命题,并且将命题的具体处理方法转化为真值函项的求解,那么,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为真值函项求解,并且这个方法是否可以形式化。遵循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路,辛提卡找到了博弈论。

二“语言游戏说”与语义博弈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中的所谓“语言游戏”,实际上是把游戏当成是运用语言的比喻,即强调语言的使用,他指出:“我将把由语言和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叫做‘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词的意义在于使用,运用语言是一种活动,我们使用的语词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必须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才能确定语词的意义,试图通过孤立的逻辑分析来揭示语词的意义,结果只能误入歧途。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这种处理方法,实质上是从具体的语境动态地观察语词的用法,我们不能孤立地去问“什么是意义”这一类的问题,而应该说“什么是意义的解释”。弄清一个语词代表什么之前,必须首先掌握包括这个语词在内的那种语言游戏,一个词语的意义也就是它在语言游戏中的实际用法。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及其意义问题的思考,得益于一场足球比赛的启发,同时,相较于足球比赛,语言游戏也存在规则,在维特根斯坦看来,遵守规则是语言游戏的灵魂,也是一切人类行为的必要条件。维特根斯坦用了很多篇幅讨论规范和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做报告,下命令,下棋都是习惯(习俗,制度)。

“遵循规则类似于服从命令。人们是被训练这样做的;人们是以特定的方式对命令做出反应的。人类共同的行为方式乃是我们据以解释陌生语言的参考系。”可见,规则和遵循规则是人们在实践和交往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这种语言游戏所遵循的规则究竟是什么?是否就是逻辑必然性?“维特根斯坦最终在他的认识论斗争中失败了”。

其实只要留意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我们不难发现维特根斯坦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缺陷,维特根斯坦指出:“我的根本思想是‘逻辑常量’不代表任何东西。事实的逻辑不可能为任何东西所代表。”“没有‘逻辑的对象’、‘逻辑常量’(照弗雷格与罗素的意义),于此便显然可见。”虽然维特根斯坦不承认逻辑常项的存在,但是认为客体具有逻辑形式,这种形式使得客体能够聚拢。

辛提卡认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受到博弈论的影响。“游戏概念的主要用法如此多地分享了像冯·诺意曼(vonneumann)和约翰·纳什(Johnnash)那些数学家构建一个详细的游戏的一般理论的结构,那个理论旨在帮助科学家与哲学家理解有趣的问题的范围。它们甚至包括了真理与意义的问题(以及其他的语言—世界关系)以供讨论,维特根斯坦从中提出了他的语言游戏观念。”

与维特根斯坦相同,辛提卡在确立了命题和世界的图示关系之后,需要研究的就是这种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处于这些描述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辛提卡看来,单纯的图像论已经不能解释这个问题了,图像论的任务是描述关系,那么对关系的关系的刻画,则需要另一个理论。辛提卡指出:比起那些为解释语言与现实结合所需要的思想,维特根斯坦经常包含更多的语言博弈思想。“为了理解(一个给定的一阶逻辑语句)F,我们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记忆空间,事实上,我们对一阶语句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语句和世界的有限的逐步比较之上,而不是(潜在的)F的图像本质。”“有时语言博弈能够明显的被发现用于提供词语和它所刻画之间的关联”。

这里我想指出的是,或许我们用图像论处理语句理解的时候已经不足道了,但更为恰当。辛提卡认为自己受到“维特根斯坦有关思想的启发,强调受规则支配的人类活动,亦即寻求和发现语言游戏的重要性。”但是,辛提卡“比维特根斯坦走得远得多,因为后者的思想是轮廓性的且不系统。”“在我没有有效的方式找到我的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时,我怎么可能在实践中采取一个策略?”

这里有几种选择。也许有人会像在非确定性证据系统内所做的那样提出某种思路,但是辛提卡建议把我的策略限制在递归中。这种限制的方法是非常精致的,它注意到了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游戏中实际可游戏性的思考。辛提卡坚持认为语言目标导向语言本质,这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处于维特根斯坦形式化时期的游戏概念的意义。当时,维特根斯坦使用“游戏”来指称目标导向的活动,诸如证实或者证伪的活动。辛提卡延用了这一思想,他说:维特根斯坦的“用法”概念强调的是一种活动,是一种构成一个词的自然环境并使该语词从中获得其意义的活动。

因此,在他的博弈论语义学框架下所研究的语义博弈,可以被看作是“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一类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认为逻辑常项不存在,在这点上,辛提卡与维特根斯坦所持的观点不同,辛提卡认为逻辑常项是存在的,并且将逻辑常项与博弈规则做了比较,认为逻辑常项等同于博弈规则。与经典逻辑一致,辛提卡认为逻辑常项与自然语言中的连接词是一致的。这样,辛提卡就为博弈论语义学找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环———规则的确定。辛提卡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与博弈的数学理论概念直接结合,“其结果就是那个既适用于自然语言又适用于形式语言的最现成的语义理论”。辛提卡认为,与一个语词相关的语言博弈就是围绕该词发生的使该词活动意义的活动,语词的意义同样需要在相应的使用中才能确定。我们所言说的语句是可以分解简化的,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博弈论,通过将句子简化为原子句,再依据名称与所指的对应关系,我们就可以确定句子的真假。

如何提高罗辑思维篇8

摘要:贾可·辛提卡是当代着名的逻辑学家,他创建了博弈理论语义学,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刻画命题理解,从而判定命题的真值。博弈理论语义学对命题的真值判断标准是符合论的,这与维特根斯坦前期的“图象论”如出一辙,而这种符合关系的建立则直接源自于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说”,通过语义博弈建构图象与世界图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哲学是辛提卡博弈论语义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关键词:博弈论;语义学;逻辑哲学

贾可·辛提卡是当代着名的逻辑学家,他将博弈论与语义学直接结合起来,创建了博弈论语义学。辛提卡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处理命题,就是要确定命题的值,即命题的真或假。同经典逻辑一致,辛提卡预设了命题是二值的。辛提卡首先给出一个定义域D,任何名称都可以在这个集合中找到所指。博弈论语义学的核心是将量词短语看成专名,将句子看成语句函项,然后在给定的定义域D中选择相应的个体将句子中的量词短语替换,从而达到消除量词,找到原子句的目的。在方法上,辛提卡选择了博弈论,他将人们对句子的理解过程比喻为一个两人博弈,两个参与人分别为“我”和“自然”,每个回合必定要分出胜负,不容平局,那么对于一个句子S,根据规则,博弈双方轮流将S约化为S’、S’’,等等,直至最后使得约化的句子不再包含变量和连接词,即原子句,此时双方就可一决输赢。如果这个原子句为真,则我取胜,自然失败;如果这个原子句为假,则自然取胜,我失败。运用博弈论语义学,我们能够从大量的语言信息中得到最基本、最简化的语句,从而能够轻松地判定这些语言信息的真假。理解这一理论的关键是理解定义域D、原子句、博弈等概念。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可以说是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的综合:“语言博弈”概念源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语言游戏说,而它的理论核心则是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图象论。[]

一“图象论”与命题真值

维特根斯坦是学界倍受关注的大师,其前后期思想的迥异恰当地诠释了他的哲学主题:“哲学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活动。”①有趣的是,辛提卡博弈论语义学所强调的也是动态的理解命题,这与维特根斯坦哲学在本质上殊途同归。

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就在于提出了着名的“图象论”。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和后期哲学的目的都在于通过研究语言的结构和界限来理解思想的结构和界限。维特根斯坦工作的基点,就是回到逻辑的出发点,即考虑命题的性质。这样,真的界限就构成了语言的界限,维特根斯坦所考虑的就是关于事实的话语。“人给自己造出事实的图象”②。维特根斯坦指出:命题是实在的图象,“图象是实在的一幅模型”③。“图象是一种事实”④。“图象所表现者即是其意义”⑤。“图象的真假在于其意义与实在的符合与否”⑥。维特根斯坦认为,图象与它所图示的事实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关系“由图象元素与物项的配合而成”⑦,这种关系本身也是一种图象;二是“凡图象,不论只有什么型式但要能表象实在———对或错———所必须与实在共有的东西,即是逻辑型式,亦即实在的型式。”⑧所以,“每个图象亦是一逻辑图象”⑨。“对象是简单的”⑩。“对象构成世界的本体。因此不能是复合的。”

一切复合物必然可分解到不可再分的部分,这就是绝对简单的对象,那么,这种绝对简单的对象是什么?很显然,维特根斯坦这一思想的形成深受罗素和弗雷格的影响。罗素对客体进行了区分,一类是亲知的客体,一类是描述的客体,通过“亲知还原”,描述的客体可以转化为亲知的客体,维特根斯坦对罗素的客体进行了扩展,认为属性和关系也是一种客体。语言中的一个名称来表示一个简单的客体,通过这些客体的结合方式,指称客体的名称可以相互组合成句子。对于简单的客体,我们无法定义它们是什么,我们仅仅能够指示它们,这样,我们也就无法言说这些客体是存在的,因为定义一个客体就是意谓着被定义项的存在。维特根斯坦的绝对简单的对象实质上是罗素亲知客体的变体,是经验的客体。图象论的主旨是说明图象如何具有命题的内容,图象可以看成一个句子,一个句子也可以看成图象,这对于解释最简单句子的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处理复杂的句子呢?

维特根斯坦最开始的设想是用合取和析取处理一切复杂句子,这也是辛提卡采取斯科伦前束式处理量词句的直接思想来源,但是维特根斯坦后来采取了另一个思路,代之以集成的图象法,“凡对于复合体的陈述,都可解析成对于其成分的陈述,解析成一些把复合体完全摹状了的命题。”即一个复杂的表达式的真值取决于组成它的表达式的真值,即命题就是基本命题的真值涵项,这样,维特根斯坦就完成了语言的运作方式。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思想源于罗素和弗雷格的启发,罗素和弗雷格两人都认为命题才是最基本的意义单位,主张将命题形式化,即用数学中的函数表示命题。维特根斯坦对这一思想的运用是水到渠成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命题是原初命题的真值函量”。“原初命题是命题的真值函目”。换句话说,“一切命题都是对原初命题做真值运算的结果”。“命题就是从一切原初命题的总和(自然也从其确是一切原初命题的总和)而得出的一切。所以,从某种意义可以说,一切命题都是原初命题的总括。”

命题与世界的图象论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图象的元素与事物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二是图象与事实之间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由此,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图象是实在的一幅模型”,“图象是一事实”,“图象所表现者即是其意义”。

正是因为命题具有相同的结构,才使得我们可以将其形式化,并且可以进行变项替换。那么,图象如何与世界相联系?在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中,这种关系由名称—客体的关系来决定,但是名称如何与客体相联系?与其说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是对前期哲学的反叛,不如说是进一步的深入,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中,名称与客体的关系被受一定规则支配的人类活动所确定。在完成这个思想转变之后,维特根斯坦不需要图象论了,取而代之的是语言这种被规则所支配的特征。

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是将博弈的方法引入命题分析,他的研究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命题的构成和命题的真假,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命题的真假。第二个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其前期哲学为解决辛提卡的第一个问题提供了思想元素。命题是由概念构成的,而博弈语义学中的概念则直接对应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维特根斯坦的存在是与事实相对应的存在,是以现实世界为界限的,所以辛提卡用他的可能世界改造了维特根斯坦的客体。在辛提卡看来,很多情况下,人们的语言交流所涉及的客体多是描述的客体,这些描述的客体有些能转换为亲知客体,有些不能,如“结构为H3o的水”,但是人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又会涉及这些概念,自然在定义域D中也就应该包含这些元素,可以看出,辛提卡的客体是对维特根斯坦客体的扩展。辛提卡的客体分为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的两类,即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和在可能世界中存在。而且很明显的是,辛提卡的存在概念不是语义学层面上的,而是语用学层面上的语义,这在博弈论语义学的操作性中得以体现。在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中,定义域D中的个体必须能与可能世界中的对象一一对应,脱离了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就不可能知道自己在言说何物,更不用说判定言说语句的真假。正如DanaScott所指出的那样,语义确定一个实现不是必需的,它应该为证实一个实现是正确的提供标准。

在确定了命题的构成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命题真假的标准是什么。辛提卡认为,命题是有意义的,命题的意义就是命题的真假值。博弈论语义学的处理方法是找到一个体用概念的名称代入量词所约束的变元,即参与人“我”在定义域D中找到相关的个体以证实语句,而参与人“自然”则企图找到范例来证伪语句。那么,如何才是找到相关的个体呢?或者说,怎样才知道代入个体后的语句为真?如前所述,辛提卡在扩展了维特根斯坦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命题的构成问题,相应的,辛提卡的命题范围较之维特根斯坦就宽泛的很多。辛提卡将博弈论语义学称为“寻找并找到的”逻辑,寻找并找到了什么?就是找到一个适当个体代入后的原子句所反映出来的图象与现实世界相符合。这不仅直观,而且符合人们的日常交流。可见,在确定命题真假的标准上,辛提卡与维特根斯坦是一致的,就是采用图象论的符合标准。辛提卡自己也曾明确指出,“博弈语义学不排斥图示的(同形的)关系理论,图示的(同形的)关系理论在原子句和现实之间建立了联系。”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要确定命题的真值,只要将命题与图象做个比较就可以了。用辛提卡的话说就是,“名称-客体关系曾经被建立,仅仅需要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将原子句和现实相比较。”

辛提卡指出:“维特根斯坦的图像理论和逻辑语义学之间的相似性和非相似性更有趣。最重要的大范围相似性之一,就是在两个理论中,语言的基本元素和现实的特定方面之间的代表关系,用任何的方式都不能进一步的分析。”罗素指出,事实是意指那种使一个命题真或假的事物。而一个命题的本质就在于:它可以两种方式,即以人们所谓的真的方式或假的方式对应于一个事实。最基本的事实是原子事实,与原子事实相对应的是原子命题,它肯定某物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种关系。原子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它是否与原子事实相符合。在原子命题的基础上,借助逻辑联结词就构成了分子命题。分子命题的真假取决于组成它的原子命题的真假,是原子命题的真值函项。在分子命题的基础上,借助逻辑量词可以构成更高一级的概括命题。其真假最终也取决于原子命题的真假。维特根斯坦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任何复杂命题经过分析都可以还原为最基本的原子命题。辛提卡由此得出结论:“一个指示性句子的表达在通常的本质上不是这些语言博弈的一个回合,在这些语言博弈中,给出了几个构成成分的词语,并且因此给出了整个句子的内涵。”在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中,我们根据可能世界理论可以确定定义域D,根据维特根斯坦的图象论可以处理命题,并且将命题的具体处理方法转化为真值函项的求解,那么,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为真值函项求解,并且这个方法是否可以形式化。遵循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路,辛提卡找到了博弈论。[]

如何提高罗辑思维篇9

遗憾的是,许许多多创业者并未真正把握移动互联网的内涵,许多人仅仅是把weB网站换做app,仍然沿用pC互联网时代的做法。例如:

√用微信圈卖货。前天遇到一位后生想要在微信圈卖货,席间一位互联网老兵非常深刻地说:你好不容易混了一个土豪圈,你用微信朋友圈卖货,钱没赚到多少,人可能就得罪完了!——真是一语中的。

√购物平台o2o。许多人一提起o2o,就准备建一个商城,全市建立物流、冷链。最后一公里确实体现了o2o的特性,可是商城呢?在渠道去中心化的今天,硬生生建一个商城,难道又要回到流量引流的老路?

√开发无功能亮点的app。在app市场里,用于社交的、商业服务的app泛滥了,app安装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多数应用生出来就是为了被淘汰。如果你也准备做一个app,请扪心自问:你抓住了用户使用场景还是杜撰了用户使用场景?

不得不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请放弃pC时代的三大思维模式:

一、请放弃入口思维

在pC互联网时代,一直流行一种思维:流量至上。

按照流量逻辑,大家发现:网站的上游是导航,导航的上游是搜索,搜索的上游是浏览器,浏览器的上游是输入法,输入法的上游是杀毒软件,杀毒软件的上游是操作系统。经过多年尝试之后,事实证明:导航、搜索引擎、浏览器、杀毒软件具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尤其是搜索。于是,大约十年的互联网“战争”都围绕这些关键节点而展开。这种思维衍生出来的创业逻辑就是要控制流量节点,例如建立门户网站。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化媒体(也就是所谓的web2.0)并未获得真正的发展与重视。因为代表个人的媒体形式受限于搜索引擎、受限于各个首页。

在这种情况下,电商的营销也被流量入口限制着,即使你懂得社会化手段,懂得如何通过信任关系提升转化效率,你的增长速度仍然非常缓慢。

移动互联网通过3个革命冲破了流量思维,移动生态于是呈现出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状态。这3个革命因素是:无限制的粉丝机制、大数据、应用场景。

twitter与新浪微博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贡献就在于粉丝关注关系与信息转发机制,证实这样的革命将新浪门户、天涯社区推向没落。微信公众号更是借势微信的强社交关系将粉丝机制推向更新的高度。在这样的机制下,信息的传递广度与速度远远超越2009年以前的任何方式。这也带来自媒体的春天:关注可以超越门户超越搜索引擎,品牌可以以光速建立与传播。——这就是罗辑思维的逻辑:在这个时代,你不一定需要建立多么大的平台,可是你的影响力一样会十分巨大。

大数据则解决了另一个问题:转化率。近两年的网站运营实例告诉我们,即使你的网站在流量上并不出色,可是如果你能够掌握精准的用户数据,你一样可以抄流量的后路!围绕用户数据细分、筛选,你可以获取细分需求的用户,个性化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如果你是一名通过o2o原理卖菜的菜贩子,你完全可以逐步积累精准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跟踪,这样你就是一名比别人转化率高10倍的菜贩子!这就是革命!

我们用百度新推出的百度直达号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应用场景。所谓场景就是你正在进行旅行,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如果这时是中午11点,你必然会通过手机上的百度地图寻找适合自己并在附近的餐厅。而百度直达号的作用就是迅速建立餐厅与你之间的链接,并不需要让用户再一次使用大众点评等工具,一次解决选择、对话、优惠、到达问题。场景,将所谓入口彻底改变,用户与他所需服务之间不再是信息,而直接是一种连接!

二、放弃卖货的思维

pC互联网已经完成了一个使命,那就是B2C。移动互联网还将完成一个使命,这就是o2o。

pC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具有巨大冲击,然而移动互联网很可能将传统行业颠覆!苏宁、万达近期的变化证明了传统商业的畏惧。

可是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营销革命对于商业的改变究竟在哪里?

我们不得不观察近期的这些案例:罗永浩的锤子手机、黄太吉的煎饼果子、雕爷牛腩,还有最近罗振宇在罗辑思维上卖的月饼。这些案例为什么被追捧?这些案例为什么看起来那么不靠谱?这些案例与传统商业的不同究竟在哪里?

我和许多人一样,从商业和未来角度并不看好许多名噪一时的项目。但是如果我们更深入去研究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另一种天地:罗永浩卖的是手机吗?黄太吉卖的是煎饼果子吗?罗振宇今天可以卖月饼,过年会不会卖猪肉?

于是我们发现了关键点:新营销带来盈利模式的革命;如何抓住用户才是最关键的任务,服务才是核心产品。

最近还接触过几个本地传统品牌,我们发现,互联网化绝对不是上网卖货!如何抓住你的用户,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重构业务,这才是关键。开一个简单的微信微店未必就比建立一个天猫、京东商城网销体系的效果差!因为,如果你在货品上没有独特的优势的话,上天猫有可能就是自取灭亡。

三、放弃产品体验的思维

营销模式变了,于是盈利模式变了,这一切最后必将落实到自己的产品。自2000年起,以客户为中心的原理就开始主宰着市场,可是到了2014年还有许多人仍然沿用着上个世纪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思想。

以产品为中心的表象是:

√类似李宁这样的品牌为什么会衰落?难道是质量问题?难道是供应链问题?难道是销售渠道问题?难道是销售员素质问题?——不是,这一切都不是关键。就算李宁采用凡客诚品的营销方式可能一样会一筹莫展。小米的成功在哪里?雷军天天跟粉丝在一起。凡客诚品的失败在哪里?陈年天天跟产品在一起。这个时代,产品的质料、做工都在其次,用户需要什么质料、做工才是关键!

√互联网产品经理经常认为,我的产品模仿了硅谷的经验,我的产品很牛。问题在于中国用户是否喜欢?中国用户需要的功能与使用体验究竟是什么?我们从成功的产品可以看到,用户体验绝不是界面是否好看,而是要看产品管不管用。例如嘀嘀打车需要解决的是用户能不能打到车,出租司机的使用比例究竟有多少。——必须认识到:全流程的服务体验才是产品体验。

如何提高罗辑思维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学生学到的知识通常都是零乱的杂乱无章的,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罗列成一个有序的系统,而这种能力的锻炼及形成则主要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数学教学,就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不管是小学数学教学还是其它阶段的数学教学,都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阶段,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3.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同时还可以形成其它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是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学生从形象思维提升到抽象思维,是一次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质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去将自己直观看到的东西提升到感性认识的阶段,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罗列思维。因此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同时还可以形成其它各方面的能力。

二、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

教育要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从基础抓起,从小抓起,现本文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注重小学生的语言逻辑性。只有真正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才是真正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小学生通过讲,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经过大脑的加工提炼表达出来,也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运用。假如一个小学生只会做,却不能将自己的知识用语言逻辑表达出来,可以说这样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肯定是不能跟那种既会做又会说的人的能力比的,说的好听点是“奇才”,难听点“闷葫芦”,这是违背中国教育方向的,是典型的书呆子。记得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学生,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是一点就通,可谓是天才级别的,但是老师并没有对这个学生的“天才”加以正确引导,没有注意其语言的表达,这个学生学习能力也因其不具备相应的逻辑能力,学习成绩也是日渐下滑,这种违背中国教育初衷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锻炼自己的语言逻辑能力。

2.适当的使用教学道具,方便的话还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相关道具。逻辑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在小学的教育中,小学生很难接受这种思维,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一定的道具来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解析相关的概念及形体。还有就是可以要求有条件的同学自己准备道具,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这样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问题是打开思维和想象之门的钥匙。问题的出现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寻求答案的需要,产生一种对解决问题的渴求。这是一种学习创新的因素,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出示梯形模型,再提问学生:“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通过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然后引导他们动手操作,画一画、剪一剪或拼一拼,合作交流,最后大部分同学都能自己推导出计算公式,成绩差的同学也可以在其他同学的操作演示中学到知识。小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无形中也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兴趣,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使其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百年大计始于教育,教育都搞不好那就不要谈搞好经济社会了。教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定小学数学教育,因为小学数学教育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我学习能力,进而在七凌八乱的学习方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而真正符合中国的教育方针,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杨素红《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成功(教育版),2009.09。

[2]郭秀霞《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