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十篇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十篇

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1:28

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篇1

abstract:theeconomicevaluationismainlytotheYupaojiangRiverthird-cascadeHydropowerStation,accordingtothepurchaseelectricitypricelevelmeasuringthepurchasepriceofthisstation,accordingtothepricelevelofthisstationmeasuringthefinancialevaluationindexesoftheproject,andputforwardtosuggestionsaccordingtothefinancialevaluationindexes,etc.

关键词: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渔泡江三级水电站

Keywords:financialevaluation;sensitivityanalysis;financialinternalrateofreturn;YupaojiangRiverthird-cascadeHydropowerStation

中图分类号:tV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87-01

1渔泡江三级水电站概况

渔泡江三级水电站位于长江水系金沙江一级支流渔泡江中游,主要任务是引水发电,正常蓄水位1300m,死水位1290m,总库容974万m3,水库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属四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四级。渔泡江三级电站设计水头48.28米,设计流量51.77m3/s,装机容量2万千瓦。

2评价依据

此次经济评价,依据国家计委和建设部1993年7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水利部颁发的《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SL16-95)以及《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的。

3财务评价

3.1资金筹措及分年使用计划收购方要求全部资金财务基准收益率取7%,资本金财务基准收益率取10%。收购后考虑项目建设期1年,第2年及以后100%投运,生产经营期30年,计算期为31年。总投资1.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196.2万元,其中自筹资金资本金按固定资产的20%计,2839.2万元。从银行贷款11328万元,贷款利率为5.35%。

3.2总成本费用计算①折旧费和修理费保险费。根据《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计算,电站年综合折旧费为580万元;年修理费为17.4万元。②工资及福利费。根据管理人员数量及当地人员工资及福利情况考虑,年费用为38.07万元。③材料费。根据《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和类似工程分析,材料费定额取4.0元/kw,合计每年8万元。④水资源费。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渔泡江三级水电站按0.004元/kw.h缴纳水资源费。⑤其他管理费。参照《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和类似工程分析,装机小于300mw的,其他管理费费定额取12元/kw。

3.3税金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本项目增值税按6%测算。销售税金附加包括教育费附加(包括地方教育税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增值税税额为计算基数,税率分别为4%和5%。渔泡江三级水电站可享受国家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第二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适用7.5%税率,第七年及以后适用15%税率。

3.4发电效益计算该电站装机20mw,年均利用小时3880h,年均可发电量7760万kw.h。参考当地类似规模水电站数据,厂用电率和线损率均按1%记取。上网标杆电价以0.215元/kw.h测算。税后利润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剩余部分为可分配利润,再扣除分配给投资者的应付利润后,即为未分配利润。

3.5清偿能力分析按总投资14500万元,电价0.215元/kw.h计算,该电站投产后第12年可还清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本息。清偿能力较好;收购后第2年开始出现资金盈余,整个计算期内累计盈余资金达17666.15万元;收购后第1年负债率(最高)达82.14%,还清全部投资借款本息后,资产负债率在0.18%以下。

3.6盈利能力分析按总投资14500万元,设计发电量7760万kw.h,电价0.215元/kw.h计算,全部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8.19%,资本金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2.99%,达到全投资税后内部收益率7%,资本金税后内部收益率10%的要求,税后投资回收期为11.84年,资本金利润率21.54%,有一定盈利能力。

3.7敏感性分析财务敏感性分析是对总资产投资、电价、发电量的敏感性进行计算分析,主要考察总资产投资、电价、发电量等不确定因素单独变化(变化范围±15%)对财务内部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

当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范围为-15%~15%时,全投资税后内部收益率的变化范围为10.11%~6.72%。可知固定资产投资对内部收益率影响较大。当电价的变化范围为-15%~15%时,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的变化范围为6.37%~9.94%。可知电价对内部收益率影响较大。当发电量的变化范围为-15%~15%时,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的变化范围为6.40%~9.90%。可知发电量对内部收益率影响较大。

4财务评价结论

渔泡江三级水电站工程并购事宜过程全面考虑水电站总投资、上网电价、发电量等情况和未来送出和入网问题。在现有资料基础④上进行了本次评价,并给出以下建议:

4.1上网电价为0.215元/kw.h,并购价为1.45亿元时,全投资财务税后内部收益率为8.19%,资本金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2.99%,资本金利润率21.54%,税后投资回收期11.84年。

4.2总投资1.45亿元时,要保证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在7%以上,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在10%以上,则需上网电价在0.198元/kw.h以上。按照此上网电价分析,资本金利润率17.37%,税后投资回收期12.84年。

4.3上网电价为0.215元/kw.h时,反算总投资在1.58亿元以下时,满足收购要求。如按总投资1.58亿元进行计算,资本金利润率17.37%,税后投资回收期12.84年。

4.4总投资1.45亿元时,要保证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在7%以上,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在10%以上,则需年平均发电量在7112万kw.h以上。按照此年平均发电量分析资本金利润率为17.37%,税后投资回收期为12.84年。

综上所述,收购渔泡江三级水电站在工程财务评价中是合理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2]张展华,蔡守华.水利工程经济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SL72―9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

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 综合效益评价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42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2(a)-0161-02

1 水利工程项目效益评价的本质和目的

在人类活动序列中,水利投资效益评价是一种较之认知更接近于实践(改造世界)活动的认识活动。实践既基于对客观规律本身的认识,又基于对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关系的认识。

水利投资效益作为人类认识世界规律的实践活动,有着两个基本的尺度:其一称之为合规律,其二称之为合目的。水利投资效益评价是一种观念活动,是一种在观念中建构价值世界的活动,因此它不可能是一种本能活动,尽管它是由本能活动而来,并以本能活动为基础的。最为基本的评价活动是趋利避害,这可以说是评价的前形式。人类仍然保持了这种前形式,而且,在与人的身体有直接关系的方面,这种准评价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人类的活动已远远超出了生理需要的范围,同样水利投资效益也不仅仅从水利防御性的目的出发,更多的是应该考虑水利投资的社会综合效益,因为人的生理需要也大部分或说绝大部分都社会化了,具有了社会的形式,同人的社会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因此,仅以身体的感觉器官来反应客观世界的活动已成为人类活动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水利投资效益评价应更多的从宏观、综合的角度出发。

2 水利工程综合效益评价面临的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投资综合效益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是对项目与技术、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评价。影响水利工程项目投资的综合评价因素比较多,既有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又有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且各影响因素难于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如果单从经济方面着眼提出定量指标,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评价是不够全面的,不能真实反映项目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带来的影响。因此,如何全面地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优势,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综合效益评价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水利建设的规划、评价、审批一般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是这一决策的主体。有些地方政府在水利建设项目评价与决策时,往往急功近利,仅注重项目经济收益和给当地带来的GDp增长,而对就业率、社会保障度、居民消费等关系到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指标却视而不见,严重损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研究和实践,虽然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但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成果,紧密结合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近十多年来,进展很快。但在实际应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水利水电经济分析论证制度化、法律化方面还要作很大的努力。

(3)近年来,随着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应用者队伍的日益扩大,新的方法与思想不断被提出或引入,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但思想方法良养不齐,有些观点并不妥当甚至是错误的,需要从理论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4)目前存在一种与综合评价主旨不相协调的倾向:人们似乎更加关心评价方法的复杂性而忽略了评价方法的简明性与科学性,盲目追求评价方法数学形式的复杂化,有意无意将评价方法的复杂性与评价结论的科学性混同起来,似乎方法越复杂,评价结论就越科学;评价方法的算法过程越“自动化”,越不需要动脑筋,则评价结论越客观。

(5)综合评价理论研究。

在内容上存在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人们重视对综合评价方法的创新与发展而忽略了对综合评价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综合评价标准等理论问题的研究,轻视这些基础理论研究会导致综合效益评价实践所选指标体系的不科学。

(6)近年来,随着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理论很多,但缺乏满足地方区域需要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 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含义、功能

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投资项目相比,水利建设项目在经济性和社会性上具有广泛的公益性和基础性,这种公益性和基础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无论从水利项目的减灾还是兴利方面来看,水利工程投资项目的一部分效益都通过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转移到其它部门,如通过供水转移到工业,通过灌溉转移到农业生产等,从而增加社会财富即国民收入。因此,水利建设项目涉及到政治、社会因素较为广泛,对国土整治、地区开发、扶贫支边、减灾防灾、改善环境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水利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针对水利基建项目这一特殊对象系统,根据项目综合评价(Ce)的基本原理和法则而建立起来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范围上反映水利基建项目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效果的一系列指标的集合。出于描述“水利工程项目”这一特殊系统的不同层次和方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然具有层次性、计量性和综合性。

3.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根据水利项目的收益、受损主体范围,明确项目主要外部效果。从评价指标的内容和来看,指标体系应根据水利项目的规模(大,中,小)、性质(公益性,经营性,基础性)、阶段(项目前,项目中,项目后)、功能(防洪、水电、供水等)等不同方面,设置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在层次、角度、目标、定义上各有不同。不失一般性,这里的水利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是指针对大型综合性水利基建项目,并可以假定水利项目兼具公益性、经营性、基础性等,而其它单功能水利项目,例如防洪工程项目、水电工程项目、供水项目等,均可根据次水利综合项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那么基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要以国家关于水利建设项目评价的基本规范与相关政策的规定为基础,如水利部组织修订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国家计委和建设部组织编制与修订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等。

(2)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根本目标,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思想灵活的运用于评价工作中。

(3)在重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的同时,要注重结合水利工程自身的特点及其特定的功能目标与建设要求,只有这样才

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4)最后在评价过程中还要参考相似工程项目的评价指标与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项目的功能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具有供水、发电、灌溉、防洪、排涝、通航、水产养殖、恢复自然生态等功能,因此项目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也必然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对这类综合性水利工程项目的评价也必须从社会经济、环境等不同方面以反映项目的综合效果。

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一般根据以下范围和角度进行评价。

(1)经济效益。包括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2)社会效益。包含项目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等。

(3)环境效果。包含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自然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3.3 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多目标、多层次的水利工程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明确各层次的评价内容、重点。根据综合性水利项目的特征,在相关水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综合基础上,本文提出将水利项目综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为四层,可基本满足对于水利项目综合评价的要求,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综合评价的总目标层。该层主要以明确水利工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进行评价的总方向。这一目标必须是对项目进行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多目标评价的综合和总结及概括。据此,我们可以将总目标定义为:“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综合效益评价是针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综合性水利建设项目,即:这里要针对的水利工程项目泛指包含一般水利项目所具备的各类功能的“综合项目”。总目标中的综合效益评价也不同于SL72-94中的“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而是指包含以上经济评价内容在内的综合分析水利建设项目各方面与国家宏、微观相关的经济因素的评价。

第二层次,评价的准则层。准则层确定水利建设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角度和内容。在准则层中,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内容设置指标。

第三层次,指标层。在财务效果方面,可设置:评价项目的赢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外汇平衡能力指标等;在国民经济效果方面,可设置:国民经济可盈利能力指标、经济外汇平衡能力指标等;在社会经济效果方面,可设置:效益分配效果指标、经济效果指标、扶贫、脱贫效果指标、经济结构合理化效果指标和效果指标在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可设置:人口影响效果指标、社会就业效果指标、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指标、移民拆赔效果指标、社会支持效果指标、社会安全稳定效果指标、和基础设施影响效果指标。第四层次,分指标层。将指标层中所有评价的指标进行分解、定义,使之含义明细化、公式化,从而为其计算赋值建立标准。

参考文献

[1]顾海军,赵敏,郑垂勇.水利建设项目循环经济指标及评价[J].水利经济,2007(5)

[2]肖宜,邵东国;邓锐,等.水利工程项目效益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

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篇3

【关键词】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前言

水能资源是我国可再生能源中既清洁又没有污染的一种资源,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深入,水电水利工程建设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又一大工程。在我国,水资源有着十分丰富的储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82%以上,耕地占36%,水多地少;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64%,水资源不足18%,地多水少,共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国的41.8%,而水资源不到5.7%。在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一定不能“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1、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1.1对经济的促进。利用水力发电是近年来我国供应电的一种新型手段,对自然界中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利用和发电水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本质目的。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使我国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了南水北调等大批水利工程,还使得我国的电能得以保证。从古代开始,我国就开始兴建了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供电、供水、防洪,还为我国的航运和港口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许多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我国修建了许多大坝,大坝的建成促进了当地的发电工程,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1.2对生态环境的促进。水电水利工程是一项非污染的工程建设,水电开发自古以来就在水利建设中发挥很大的比重,因此水力发电开发出的是一种既不会枯竭也不会污染的清洁能源,与其他工程建设相比,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很小,在今后的发展中,水电水利工程很有可能会取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此外,与我国传统的发电模式――建火电站相比,水电水利建设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如污染环境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可以很好的平衡我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的使用压力。

2、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引发的环境思考

水电水利工程的大力兴建,使我们看到了它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水电水利兴建之后的一些隐患。

2.1对水电水利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认识不够。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我国是河流始终存在着一种矛盾,那就是丰枯径流。因此,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意识到要充分的利用水资源就必须兴建大坝,目的是为了提高某一地区的水位,使当地水的库存量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然而,兴建大坝却也给我国带来了另一种问题,即兴建大坝就必须占用到大量的土地资源,使原来的河流改变流向,这就有可能引发一些新的环境危机,而人们对这些危机的认识还不够。

2.2对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影响评价的工作不到位。目前,在全国各地兴起的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更多的人把焦点聚集在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利益上,却少对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工作。此外,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即使有些人对水电水利工程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也都是发表一些报喜不报忧的事情。对于水电水利工程可能造成的坏影响不愿意深究。

2.3没有制定详细的环境设计保护规范。在我国,水电水利工程的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但是就其发展来说还是不太完善的,许多地区的水电水利工程没有制定详细的环境设计保护规范。随着十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更是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提上日程。对于水电水利工程的环境设计保护规范应该涉及到水电工程环境经济学、改善水电工程环境经济的动力分析、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费用与效益分析、水能稀缺资源与环境保护动态费用分析等一些重要内容和课程。只有制定了完善的保护制度,人们才能更好的遵守这些设计保护规范。

2.4决策者和执行者缺乏长远的目光。一般水电水利工程的决策者是政府部门的人员,而政府部门在进行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中,往往对全局的发展看不清,其下达的关于建设的法律法规等并不具有长远性,而执行者在建设的过程也缺乏同样的敏锐性,所以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

3、完善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2006年,张光斗、钱正英两院士对三门峡水利枢纽泥沙问题的影响做了令人震惊的报告,在报告中,两院士指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潼关的负面影响。虽然两院士只是很浅层面的提出了若干问题,这却在我过掀起了不小的风浪。人们从这些细微飞可能中看到了水电水利工程可能存在的更大隐患。因此,针对水电水利工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国制定出了更加完善的水电水利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包括施工中的设计规范和环境评价体系的设计规范。

3.1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应遵守的环境设计规范。按照事前规划的土地范围进行严格的施工,施工中的拆卸前提是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完工后要尽量恢复当地的土地;对于污水的排放要按照水资源保护的标准,进行合理的处理,杜绝未经处理直接向水中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有计划的对施工中的弃渣进行掩埋和处理;合理分配施工时间,尽量减小施工对周围人们带来的不便影响;对于施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要利用消烟除尘的方式加以解决和排放,例如施工中对设备或车辆汽车尾气的处理,可以在车辆后端安全尾气处理净化器;水电水利工程兴建之前,要事先考察附近有无重要文物古迹,如果有的话要与当地的文物保护局做好沟通,做好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3.2加强水电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国外的水电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加强该项工作就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和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影响的评价。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水电水利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也在逐年规范,因此对工程建设前期阶段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竣工后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在今后的水电水利工程建设里,人们应该严格按照环境设计规范来进行施工和建设,对于施工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和想象要及时的报备并加以解决,对于工程建设完后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要预先设想,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以后的水电水利工程更好的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结语

水电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建设是息息相关的,水电水利工程的开展和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建设,但是多多少少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为了规范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在逐渐的发展中,我国制定了一些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除了要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监督和管理之外,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完善我国的水电水利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贾洪涛,张鹏飞,李光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

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篇4

一、深化价格改革(一)贯彻落实国家电价改革方案及配套实施办法。对本地区的输配电价、销售电价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测算,分析影响电价的因素、电价水平变化趋势和对各类用户的影响,做好预案,并形成研究报告报送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华东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对我省的影响,提出我省参与华东电力市场的电价对策;研究提出电厂对大用户直供的电价和输配环节费用方案,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贯彻落实省政府即将批转的《关于运用电价政策筹集资金加快电网建设的若干意见》,适时出台相关电价政策,为电网建设筹措资金;提出上网电价整顿的指导性意见,发挥价格政策引导电源点投资的作用,缓解我省电力供不应求的矛盾;继续研究LnG总体项目的电价、气价方案和价格形成机制;各设区市价格部门要开展对各趸售县供电企业城乡用电同价方案执行情况的年度监审工作,并根据监审过程发现的问题和电价改革的要求,提出进一步统一当地同价方案的电价分类和完善两部制电价的意见;出台包括峰谷分时电价、尖峰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电价、高可靠性电价等一系列削峰填谷、鼓励节约用电、促进电力工业发展的电价政策。(二)推进以节水为核心的水价改革。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水环境、促进建立节水型社会为目标,综合考虑原水、城市供水、污水等各个环节,完善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城市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等价格政策;加大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的调整和征收力度,大力促进县级城市开征污水处理费,以实现保本微利水平为近期目标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加快推进城市供水计价方式的改革,结合调整城市供水价格,配套实施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非居民用水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用水管理,实行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建立规范、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制度和测算办法。

二、整顿价格秩序(一)加大规范治理教育收费力度。按照国家部署,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改革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收费管理体制,制定具体定费的指导意见;规范非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代办项目收费;严格高中择校生“三限”政策,理顺高中择校生与借读生的关系;适当调整福州大学城、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收费标准和全省大中专院校普通学生宿舍住宿费标准。(二)加强和改进医药价格管理。加强对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的管理。和对各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工作指导,各地要根据价格管理权限,按照《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重新制定当地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贯彻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研究制定我省的实施意见;完善药品成本约束机制,继续降低药品零售价格;实施《福建省医疗单位制剂作价暂行办法》,加强对医疗单位制剂的价格管理;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搞好我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三)强化涉农价费监管。积极配合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对现行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1997年以来出台的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取消未经中央和省两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对已经省级以上有权机关批准并确需保留的收费项目进行重新审核,并予以公告。(四)规范房地产价格管理。继续规范涉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垄断企业的价格行为,对新建住宅小区全面规范电力工程建设费的收费行为,研究制定规范自来水、燃气工程建设费收费行为的管理办法;建立规范的土地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的确定、公布制度;加强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管理,严格审定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推行商品住房一房一价售房标价制度,规范商品房成本构成和销售价格行为;加大对房地产建设和消费领域的收费监管力度,逐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专门面向房地产建设和消费领域的各项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梳理,严格审核成本,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制定出台《福建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纠正房地产价格评估中存在的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及评估执业人员资信档案系统,规范房地产价格评估管理。(五)整顿交通、垃圾、有线电视等收费和旅游市场价格。贯彻落实《汽车运价行为规则福建省实施细则》,统一我省汽车运价计算办法及相关收费行为,调整全省汽车客运分类车型运价的指导价格,统一省道国道收费标准,理顺汽车客货运场站收费标准;制定出台《福建省垃圾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完善垃圾处理收费行为;贯彻实施《福建省有线电视收费管理办法》,理顺有线电视收费标准;制定出台《福建省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福建省保安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中介服务和保安服务收费行为;调整规范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进一步规范游览参观点价格行为,适时调整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建立全省游览参观点门票档案。

三、加强监督检查(一)继续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开展医疗、电信、能源、涉农等垄断部门行业的价格与收费专项检查。(二)建设价格诚信体系。开展20*-20*年度“价格计量”信得过评选活动,扩大评选范围,增加“双信”牌子的含金量;建立价格信用公示制度,把有违法记录的单位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价格诚信教育力度,加强价格法制宣传,提高全社会价格普法水平;发挥企业和社会物价员作用,加强企业价格自律。以建设价格诚信体系为切入点,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查处一批价格欺诈、价格垄断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大要案;加强明码标价工作,提高乡镇商品价格明码标价普及率,重点规范美容美发、公路收费、邮政、银行等行业。(三)加强12358品牌建设。全省各级12358价格举报中心要实行上下联动,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执法水平;与省减负办、省纠风办、省电视合开展12358八闽行活动,进行巡回办案。(四)加强价格监督检查队伍建设。完善树“强”扶“弱”和“结对子”工作;开展规范化物检所创建和价格违法案卷评选活动;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四、完善监测制度(一)健全价格监测制度。形成监测分析、信息报送、价格管理、监督检查内部统一协商制度,减少重复劳动;适时调整监测品种,提高价格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健全农村价格监测网络,加强对涉农价格和收费的监测与,建立农村价格信息联席会议和分头开发集中制度;建立价格监测的过错追究制和领导责任制;逐步建立重要商品价格历史资料数据库,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可比性。(二)加强价格形势分析预测。认真分析研究当前经济生活中部分先导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新形势下货币传导机制的变化、国际市场供求变化等对价格的影响;强化对粮食、主要副食品、钢材、水泥等重要生产生活资料价格走势的分析预测,增强其科学性与准确性。(三)建立价格异动监测预警机制。形成信息通畅、反应灵敏、数据准确、决策及时、调控有效的预警机制和监测机制;落实应对价格异动事件的工作预案,建立应急指挥系统,确保平抑价格异常波动各项措施的落实。(四)加强价格监测机构、队伍和网络建设。健全价格监测机构,配备得力人员,从人财物方面保证价格监测工作的开展;利用当前有利时机,积极向当地政府争取价格监测机构的编制和监测经费。把“闽价网”建成政务公开的形象窗口,把“东南网”建成价格政策、价格监测信息等主要内容的电子商务网,把“医药网”建成、查询医药价格信息、服务医药价格管理的专业网站。

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篇5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设计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水利水电工程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无论对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国家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水利水电设计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还与广大民众的生活利益安全息息相关。做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是搞好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现代化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实地勘察欠周密,项目评估不够客观

任何一项优质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必须以设计前期周密的实地勘测为基础。在勘测过程中,设计部门要投入使用技术先进的勘查设备,配备高素质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做好有关工程的地质、水文、资源及生态等资料的搜集和获取,搞好上下游水文站的测验资料平衡检验,整理汇总成完整的地质资料。另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评估是政府对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咨询评估的合理可行,才能避免项目的盲目性和决策失误。但中小型水利工程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去实施。

1.2设计思路欠严谨,设计图纸不够详细

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的第一步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对工程效益有很大的影响。个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前期工作经费不足,规划只停留在己有资料的分析上,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缺乏较系统全面地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址勘测资致使方案比选不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严重滞后,整个前期工作做的不够扎实,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立项、进度和质量等。并且很多设计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进行实地勘察,借助以往的资料或其他地区的资料进行设计,使设计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由于设计上的缺陷,致使在大坝未完工前就出现渗漏或绕漏的现象,溢洪道、导流墙等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及混凝土裂缝现象。有些设计者为了加大安全系数却又不去实地考察工程的特点,便肆意提高工程设计标准,增大资金投入,造成相应的投资浪费。部分工程项目为了节省开支和施工时间省去了实地勘测的环节,却每每在以往资料的地形图上设计图纸,当发现实际施工情况与图纸设计不相符的时候,又导致工期延误或投资超预算。有些设计图纸还存在细部图不够详尽,缺少剖面图或尺寸标注,图纸与报告编制的文字说明不相符等现象。

1.3报告编制欠规范,投资概算不够准确

有些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报告的设计章节编排混乱,甚至出现如水土保持项目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等章节缺失的现象。对报告没有进行科学、详细的经济分析与评价,在总体方案设计确定后就忽略对具体结构环节的设计方案比较,同时对报告采用静态分析法或因考虑影响因素不全而使经济分析与评价缺乏深度,影响工程的可行性判断。部分项目设计涉及水文、水力学、结构力学等方面的计算太过轻率,使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设计者在投资概算编制上对于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和原则、投资主要指标等方面过于简单,附表、附件却没有按规范要求编制,导致在工程下一阶段无法准确地核定定额,不能判断定额是否合理。而且在单价分析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材料的价格变动带给项目单价的影响,使项目单价分析不准确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投资。

2在工程设计中的应对措施

2.1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明确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优质,关键在于设计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1)设计工作人员必须端正工作态度,认识到设计质量的重要性,增加事业心和责任感;

(2)针对设计每个细节做好明确分工,制定各个阶段的质量方针、目标,并把质量责任分解落实到每名设计人员身上。项目的总负责人要负责组织、协调好各专业、各部门的技术沟通,并且对设计的过程和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定期对已完成的设计成果组织评审,发现不足之处要及时完善,保证设计工作的如期高质量的完成;

(3)加强对工程设计人员的后期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设计人员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设计理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设计部门还要适时地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帮助设计部门攻克技术难关,完成技术质量高、结构复杂的项目设计,提升整个设计团队的设计水平。

2.2正确规范工程设计的论证,分析及经济评价

通过充分的比较分析和论证,才能保证设计方案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主要包括:建筑物的设置和工程采取的措施要经过必要性的论证,建筑物的布置和规模尺寸确定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并且布置必须符合各项标准,结构和尺寸必须经过精确计算和模型实验来反复验证。另外,设计还要满足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制定相关处理措施保证其安全性和耐久性。在设计采用的施工技术时,须尽量采用成熟技术或是易操作的技术,把施工技术风险降低到最小化,如需运用先进的创新技术,必须先经过专业部门充分论证其可行性。同时,设计要充分考虑工程建设时对周围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力求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设计的经济评价是判定一项工程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据,这部分内容必须在设计报告中予以体现。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评价要采取动态的分析方法进行财务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必要时还要进行敏感性分析,综合考虑投资、效益及运行费等因素最后得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

2.3不因环境影响评估

完善的设计报告一定要有环境影响评估及库区下游准备工作的相关内容。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不管其规模大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周围的生态环境系统,包括水、大气、地质环境、植物和生物的生态系统、水生物生态系统及人文社会环境等方面。环境影响评估要覆盖以下四个方面:(1)实地考察并深入研究工程项目建设地区的环境状况;(2)论述此次工程项目建设将会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因素;(3)预测工程建筑过程中对环境状况的影响程度;(4)明确提出自然保护的有效措施和对环境影响的补偿办法。

2.4严格要求设计质量及管理水平

为了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必须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加强有效控制,使设计质量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各个参与设计的部门都要切实执行iS09001质量体系文件中的规定,在设计过程、设计记录、设计文件等方面都要制定严谨的控制程序,设计人员也要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设计中去,时刻关注工作的进展情况,根据不同需求提供高质量的设计图纸及技术报告。

2.5加强对设计成果的审查工作

在工作中,各级主管部门、设计审查部门及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需各尽其职,对设计成果必须严格检查,从各个专业的技术要求、实施的运行管理、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建筑物的后期维护和配套设施、工程的使用寿命、紧急情况的预案等各个方面、从多个角度考虑,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性建议,使设计方案得到最大限度的完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设计是整个工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日后的效益,与人们生活利益安全息息相关。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必须不断完善工程设计中的不足,提高工程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注意设计细节,加强宏观调控,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仁杰.浅谈水利水电工程设计[J].科技信息,2010(17).

[2]袁科明.浅谈水利工程设计方案需注意的问题[J].广东科技,2010(06).

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篇6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基本建设程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建设项目规划、立项、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中重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环评报告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明确的分工:可研报告主要关注工程本身的各项指标,并不关注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环评报告则主要关注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为解决工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可以预见,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环境影响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在减小环境不利影响、保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把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问题解决在摇篮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曾负责编制了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近来刚完成了山西省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本文以此为例简要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职能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水利水电工程环评的主要职能如下:

(1)调查工程影响区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状况,调查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监测环境质量现状;

(2)研究预测工程建设对当地自然、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

(3)依据各种法律法规、标准等,制定防止、减缓环境污染的对策措施;

(4)从环境角度论证工程的可行性,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为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提供优化方案,为施工期环保设计提供依据;

(6)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计算环境保护投资,将环保投资追加到工程投资预算中,使环保措施能够实施;

(7)进行公众意见调查,沟通政府管理部门及建设单位与利益相关的群众之间的对话渠道。

在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以水库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重点对水环境、水文情势、土地资源、移民生活、下游水资源利用等一些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了对应的缓解措施和建议。以上都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共同性问题。

3.山西张峰水库工程概况

张峰水库拟建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干流,水库为大(2)型,坝址以上干流长度为224km,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自然状态)约为4.79亿m3。建设项目分为水库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坝型拟采用粘土斜心墙碾压堆石坝,坝顶长637m,最大坝高72.2m,总库容3.92亿m3,库水面积为14.36km2。水电站拟设3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90Kw。设计输水渠系由总干渠及3条支干渠组成,渠道全长约145km。工程开发目的是:城市生活供水;工业供水;农村人畜饮水;防洪;发电。

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3年4月在北京通过了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查,9月份获得批文,工程得到国家批准立项,目前刚开始施工。

张峰水库是一项典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其面对的环境问题具有代表性,因此,以它为例子,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4.水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的多数水库都兼有向城市供水的任务,水库建成后,如何确保水质显然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水质预测及保护措施的制定是环评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水库水环境保护问题涉及到广大的地域范围,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在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水环境问题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掌握污染源及水质现状

对库区上、下游沁河干流沿线的10多个重要城镇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了社会经济及环境状况,把握了污染源情况,收集到了大量资料。调查范围涉及坝址以上120km、坝址以下80km。

在以库区为核心布设了6个监测断面,对丰、平、枯水季节的水质进行了取样监测,监测项目有水温、pH值、Do、CoDcr、BoD5、氨氮等17项,对水文情况也进行了同步测量。还收集到8个常设水质监测站的资料。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

4.2对水库水质进行了预测

根据上游地区两个县的经济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以2010年及2020年为水平年,对污染源进行了预测。选用95%及50%保证率的流量,利用数学模型对入库水质、出库水质进行了预测,预测了污染物需要控制的总量。

4.3进行了富营养化预测

总磷是影响水库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性因素,通过计算总磷浓度计算及类比调查,进行了预测分析。报告中分析了磷的来源,对总磷的入库负荷进行了预测,利用Dillon模型计算了库水总磷浓度。对临近两座已运行了40多年的大型水库进行了调查。综合各种条件,对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给出了结论。

4.4对水库下游河道水质进行了预测

水库的兴建将会大大地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引起河道水质变化。基于对下游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查,预测了2010年、2020年下游河段污染物排放量,利用一维河道水质模型,预测了枯水年、平水年情况下水质变化,为下游地区制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提供了依据。

4.5制定了水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明确的保护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水库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规划。划分了3级保护区,明确了各保护区的范围,明确了各级保护区水质保护目标,明确了各保护区环境管理要求,明确了各保护区内人类开发建设活动的控制要求。

5.水温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温沿水深方向变化较大,大坝泄流水温与自然水温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产生一定的影响。预测水温变化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张峰水库坝前水深在50m以上,为深水型水库,根据气象参数、水库特征、入库来流、运行调度等条件,利用经验公式对一年中各月的坝前垂向水温分布进行了计算预测,发现5~6月表底温差最大,可达5~8℃。5~6月是农业灌溉期,也是水生生物重要的生长期,下泄水温比自然水温低4~6℃,利用数学模型对水库泄水水温沿河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预测。发现泄水要流淌近35km左右的距离后,水温才能恢复到低于自然水温1~2℃的程度。据此可以判断出水温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的影响区间,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供了依据。

6.最小下泄流量问题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河流水量本来就少,再加上近年降雨偏少,水资源更加宝贵。由于河流穿越的行政区域较多,上游修建水库截水,加剧了下游地区用水困难,因此,上下游地区之间经常因此产生矛盾。应该确保多大的最小下泄流量往往是争执的焦点。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需要确保一个最小基本流量。最小流量问题往往需要上级政府进行协调,把结果落实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张峰水库工程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出山西流入河南省,最后注入黄河。修建张峰水库的计划,引起了下游河南省的极大关注。在最初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将润城断面(坝下约80km)的实测最枯流量0.86m3/s作为控制大坝放流量的数据。河南省则提出了不低于3m3/s的要求,若满足这一要求,则水库规模需要大幅度减小,工程的经济效益就变得很小,因此,山西省无法接受。最后,在水利部的协调下,标准确定为1.5m3/s,被双方接受。这一流量也满足90%保证率月均流量的生态基准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计算和论述,可行性研究报告则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对水库进行了调整设计,适当减小了水库规模。

7.淹没影响问题

水库工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淹没损失较大,淹没大量耕地、树木,拆迁大量的房屋,有的还要淹没珍稀生物、淹没文物古迹。这些淹没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可逆的。一般在工程可研报告中,这些淹没实物数据都能够列出,目的是为了计算补偿损失,作为工程投资的一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则从价值的角度进行详细地调查论证,提出符合环境保护政策的、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张峰水库淹没范围涉及10个行政村,搬迁人口3730人(1114户);淹没土地15431亩,其中耕地9716亩、园地627亩、林地1556亩;淹没房屋20多万m2;清除树木28万颗。这些淹没对于生态环境来讲是一大损失。

评价单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拟建库区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宏观测量,在现场对村镇建设、农田耕作、树木植被、动植物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评估出了农田淹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了生物量的损失,进而提出了移民农业扶持措施及生态补偿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减少农业损失、维护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但要完全挽回损失是做不到的。

8.移民拆迁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移民数量往往较多,移民问题显然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事情,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一般情况下,都专门制定“移民安置规划”,但移民设计到的问题多而复杂,是一项需要行政支持、多专业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在此问题上,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从另外一种观点来审视移民规划是否适当,对规划提出一些修正意见。

张峰水库工程初步移民规划中,拟将3700多移民安置在附近12处村庄,并提出了利用山沟淤地80ha作为耕地的计划。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淹没区及安置区的社会、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移民计划与土地资源及生产能力不均衡,对部分村庄原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提出了新的平衡配置方案。此外,山沟淤地措施难以实现,建议放弃。还提出了政府投资支持移民搞好农田灌溉设施、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建议。以上重要建议均被采纳,进一步完善了移民方案。

9.下游水资源利用影响问题

一般情况下,山区河谷地带人口密集、村镇众多、资源丰富、土地开发利用较完备。在上游修建水库会对下游水资源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评价人员对库区以下沁河干流约80km范围内的5个乡镇、几十处村庄、十几座小水电站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个别村镇从河床底下取水,作为生活用水。绝大多数村镇及工矿企业用水均取自地下水,一般不直接从河道取水。下游共有140多处农业灌溉抽水点,2万多亩农田灌溉面积,合计最大取水量约40000m3/d。上游修建水库提高了旱季供水的保证率,对农业用水有益处。

水库下游已建有12处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万Kw,年总发电量约3千万度,还有2个规划待建的小水电站。这些小水电站单机容量在200~800Kw之间,机组台数在2~4台,都属于当地县、镇、村投资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小水电发电损失进行了计算评估,提出了建立协调机制、确定补偿措施、及时通知投资者修改待建小水电规模的建议。

10.上下游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

已有经验说明,水库修建以后,对供水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利益,而由于在上游实施水环境保护规划,使上游地区的城镇建设及工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在山西省,水库上游地区的民众对此有很大的怨言。2003年4月,在北京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山西省环保局官员则强烈要求在环评报告中提出一套经济补偿方案,由受益区以一定的方式补偿上游受损区。这一要求在与会者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经济补偿问题涉及到的社会、经济问题复杂,需要省政府制定统一的政策、需要省人大立法,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层面上已无法解决此问题。最后,环境影响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地方政府统一协调,由受益区制定扶持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计划,支持上游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及污染较轻的产业,投资帮助上游治理污染。

11.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环境影响方面有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水质保护、水温、水文情势变化、最小下泄流量、淹没影响、移民拆迁、下游水资源利用、上下游经济发展均衡性影响等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减缓环境影响有重要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篇7

[关键词]泵站重建工程经济评价分析经济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te933.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299-01

0引言

泵站是我国灌排网络的骨干和支柱工程,是国民经济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全国抗洪抢险以及城市供水、工矿企业、交通航运、发电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天津市某泵站重建工程进行经济评价,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分析和计算项目投入的费用和产生的效益,确保投资决策和建设规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1工程概况

天津市某泵站是一座小型排涝泵站,建于1978年,共安装3台立机组,泵站设计流量6m3/s,装机容量495kw。水泵为36ZLB-85型立式轴流泵,配套mDRV-7i型异步电动机,水泵额定流量2m3/s,扬程5.4m,电机额定功率165kw。泵站设计排水标准10年一遇,承担着2个乡镇4.5万亩农田的排涝任务。

现泵站由进水池、泵房、出水池和变电站组成,配套管理用房7间。工程自建成至今已运行35年,虽然目前存在一些安全工程问题,但是该泵站在除涝减灾、发展农业生产、增产增收、改善农村水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拆除重建该泵站是非常迫切,也是非常必要的

2经济评价

本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排除地表涝水,满足控制区的排水要求,保障农作物在各个不同生长季节对耐淹水深、耐淹历时、排涝安全的要求。

本次经济评价工作依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等有关规定进行,由于工程属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因此只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故不进行财务评价。

2.2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计算

对水利建设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项目在建设期与正常运行期内各年的效益、费用和净效益情况,各个主要评价指标如下。

(1)年效益。泵站改造后,最大限度的减轻涝渍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耿庄泵站更新改造后,将使15.3km2农田排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从根本上保证了治涝小区农田的增产增收。若发生十年一遇涝沥灾害,可减免农业损失:1907万元。

(2)工程总投资。工程静态总投资为1523.0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489.67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549.4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64.69万元,临时工程投资45.38万元,独立费用243.78万元,基本预备费69.65万元,环境保护工程18.14万元,水土保持工程27.68万元,征地及迁赔工程14.66万元。按影子价格调整后,工程总投资为1385万元。

(3)年运行费用。年运行费用包括动力费、工资福利及劳保统筹费、工程维护费、管理费用及其它费用。年运行费按工程投资的2.5%计,年运行费用为27.7万元

2.3国民评价准则及评价指标

2.3.1现金流值

分别采用社会折现率为i=7%,i=8%,以2014年初为基准点计算各年的现金流量值。固定投资p1=1385万元,年运行费a1=27.7万元;

2014年初

C1=[p1+a1(p/a,i,20)(F/p,i,1)](F/p,i,1);

2015~2034年初

C1=[p1(F/p,i,n+1)+a1(F/a,i,n)+a1(p/a,i,20-n)](p/F,i,n);(n=1,2,3,……19)

在以上现金流量计算式中:

p―本金或资金的现值,指相对于基准年(点)的数值;

F―到期的本利和,是指从基准年起至第n年年末的数值,一般称期值或终值;a―等额年值,是指第1年至第n年的每年年末的一系列等额数值;

i―折现值或利率,常以%计;

n―期数,通常以年数计;

(F/p,i,n):在利率为i的情况下,求终值在一定期数n下的现值;

(p/F,i,n):在利率为i的情况下,求现值在一定期数n下的终值;

(p/a,i,n):在利率为i的情况下,求年均值在一定期数n下的现值;

(F/a,i,n):在利率为i的情况下,求年均值在一定期数n下的终值;

2.3.3经济效益费用比

经济效益费用比是以项目效益现值与项目费用现值之比表示。其表达式为

a―等额年值,是指第1年至第n年的每年年末的一系列等额数值;

i―折现值或利率,常以%计;

n―期数,通常以年数计;

(F/p,i,n):在利率为i的情况下,求终值在一定期数n下的现值;

(p/F,i,n):在利率为i的情况下,求现值在一定期数n下的终值;

(p/a,i,n):在利率为i的情况下,求年均值在一定期数n下的现值;

(F/a,i,n):在利率为i的情况下,求年均值在一定期数n下的终值;

2.3.1经济效益费用比

经济效益费用比是以项目效益现值与项目费用现值之比表示。

is―社会折现值或利率,常以%计

B―效益

C―费用

n―期数,通常以年数计

t―从计算基准年起算的年数

该项目在计算期20年内所获得的效益现值,大于在计算20年期内所支出的费用现值,可知此项目经济上是合理的。

3结论

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出发,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和理性,同时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率。

本泵站重建工程项目总投资1385万元,对该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通过对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经济内部收益率等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评价指标的计算分析,可以预计该项目能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72―9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

[2]施熙灿.水利工程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3]陈梦玉,徐明.水价格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篇8

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建设中要保证“形与量”共同发展,保证其价值。“形与量”的共同发展贯穿在整个工程预算管理工作中。水利电力工程预算是一项专业性强、政策性强的工作,在管理中必然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1.1水利电力工程招标

为了维护国家及个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展,整个招标工作都应按法律程序正常进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在招标工作中应该引进竞争机制,按照市场经济体制来运行,以此提高经济效益。由于水利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承包方的管理比较灵活,应该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积极引用承包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实现优胜劣汰。

1.2水利电力工程造价方法

水利电力工程造价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单位评估和实物测量。单位评估主要利用部分工程单位的计算对整个工程进行预算评估,主要分为以下几步:根据水利电力工程施工图来计算部分工程量,根据工程量对总体价值进行预算;根据地区单位的评估价值对工程施工需要费用进行预算,并为施工单位直接汇总所需费用;对间接花费、利润和直接费用计算汇总。第二种方法是实物量法,利用人工、材料、机械的用量预算,一般计算的步骤是:根据施工图来计算部分工程量,根据预算定额来计算材料、人工、机械的消耗量,再对整体进行汇总。其次对施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利润等进行汇总,对综合预算造价和总体项目造价进行汇总。

1.3水利电力工程施工材料价格预算

由于市场经济的动态发展导致市场出现自主定价的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中,很多原材料的价格都会随着市场需求发生波动。在水利电力工程施工中,对很多材料的价格都有规定,但由于施工周期长,材料价格会随着市场的变化发生变化,规定价格与实际价格会出现偏差,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预算工作有影响。很多施工工程的计算一般都是以发票为准,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弊端。由于每个地区管理发票的方式不同,所以发票并不能真实反映出材料的实际价格,有的则使用不合理的手段开具发票,因此发票核算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这给水利电力工程预算带来极大困难。

1.4水利电力工程造价过程控制

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可以分成3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和竣工阶段。由于我国水利电力工程建设行业探讨中,投资方大多急于求成,对整个工程的估计不足,准备不充分,因此无法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相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

二、水利电力工程预算问题分析

造成水利电力工程预算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三点。第一,预算出现差错。随着水利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深入,跨地域、跨地区的工程承接管理工作越来越多,水利电力工程设计与施工日益普及。但是我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对项目预算、收费标准、预算编制的规定不同,导致很多地区在实际编制工程预算报价中出现很大的问题。忽视预算基础,忽视竞争因素,导致预算管理失去控制。第二,对水利电力工程预算管理缺乏综合管理意识。我国目前使用的预算管理模式大多属于阶段性管理。很多项目施工中,预算管理都具有综合性。很多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都缺少统一的管理方式,缺少对预算的管理,对资金投入、分析、评估的管理也欠缺,设计单位在整个设计阶段并没有将全部预算都细化出来,施工中缺少对设计方案的控制管理。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投资过高、施工过难等问题。在水利电力工程施工招投标的阶段,对标底和标价的评估不够准确,使得整个工程施工资金短缺,预算不足,管理失控,无法按照规定日期完成,造成恶性循环,给国家和企业都带来巨大损失。第三,工程预算管理方法滞后。我国目前使用的水利电力工程预算管理方法是工程量预算模式,是以定价为基础,以人工单价、材料单价、统计资料为基础进行统计。这种预算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与现代的市场发展方向同步,同时也无法真实反映出工程的价格,不能明确反映出竞争的实态,更谈不上与国外的工程预算管理模式接轨。目前的水利电力工程预算模式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导致承建单位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发生变更。

三、水利电力工程预算管理解决措施

3.1发展市场经济,保证与国际接轨

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市场发展保持同步。一般预算管理使用实物量法是发展趋势。单位评估法在我国已经使用了好多年,受到技术人员的欢迎。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实物量法更加适合目前的发展形势,尽管实物量法比较复杂,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比较高,要求编制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经验,需要有大量的基础材料。对施工组织设计要有更好的分析能力,推动施工中实物量法的进展。

3.2减少材料价格对工程预算的影响

减少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工程预算的影响,需要做到工程实施之前需要对所需要的材料做充分的准备和储藏,同时在水利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减少材料的浪费。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生产厂家,有相同的销售渠道,因此对施工材料需要从正规销售渠道采购。材料价格的波动也能代表产品的整个态势,偏离了材料价格,会影响预算评估管理。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单位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材料价格情况和价格变化规律来统计,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差价的目的。

3.3水利电力工程预算全过程控制

水利电力预算管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决策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等。在施工中无论是投资方还是施工方都要加强预算管理,将建设工程预算管理的额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纠错,在管理中,合理使用资源,力求将建设工程的投资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随时纠正所出现的偏差,在建设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资源,保证整个项目的投资目标能够被控制,从而取得更好的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水利电力工程施工目标能够实现,以取得更大的效益。

四、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篇9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水电行业管理

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水电列为“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覆盖千家万户,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更显著的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近年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为农村水电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基本情况

甘肃水能资源丰富,境内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和由疏勒河、黑河等水系组成的河西内陆河流域。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1812万kw,可开发量1094万kw,其中中小型水电可开发量614万kw。目前全省共拥有中小水电站565处,总装机容量112万kw,其中中型水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40万kw,在建中小型水电站131座,总装机容量196万kw,共吸引建设资金110亿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在省委、省政府“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方针的指引下,不少市县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各方资金参与水能资源开发,各地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热情空前高涨,形成水电开发热潮。由此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由于资源无偿使用,综合部门行使河流规划、可行性研究、项目审批等职能的同时,包揽了行业性管理事务,缺乏综合平衡,造成审批管理的混乱和资源的无序开发,二是部分市县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在提供优惠政策、简化办事程序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河段规划代替河流规划、企业规划代替流域规划、专业规划代替综合规划的现象;三是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对资源的综合效益和生态效益注重不够,一些开发者出于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将河道截流,造成部分河段脱水,严重破坏了水资源的综合效益,破坏了河流的健康生命。

针对以上问题,甘肃省水利厅根据农村水电市场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用新的管理观念、管理手段来推动农村水电建设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主要措施与做法

1.加强水能资源管理,科学制定开发利用规划

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以及新时期中小水电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甘肃省中小水电由过去重计划、投资、项目管理转向重规划、政策、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管理。根据《水法》《可再生能源法》及《甘肃省实施<水法>办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依法加强水能资源管理。在建立水能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对现有水能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按照水能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科学合理利用为控制条件,对没有规划的河流,抓紧制定规划;对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河流规划,抓紧补充、完善和修订,使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符合流域、区域综合规划和水能资源专业规划。坚持水电项目前期工作程序,认真做好项目前期阶段的论证、勘测设计,逐步建立水能开发项目储备库,为保持稳定的水电建设规模创造条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要事先征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坚决杜绝无序开发及“跑马圈河”行为,防止出现“四无”水电站,逐步建立水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

2.严格项目建设程序,确保资源开发有序

水能资源属国家所有,是国有资产。水电项目建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进行。由国家投资、资助的水电项目(如电气化项目和代燃料项目)实行审批制,即总装机容量2.5万kw及以下水电站项目,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市(州)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初步设计报告,由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装机容量2.5万~30万kw,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级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初步设计报告,由市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装机容量30万kw及以上,或水库库容大于1亿m3以上,或位于国界、省界河流上的项目,由省级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审批。

由社会投资的水电项目实行核准制,即总装机容量2.5万kw及以下水电站项目,由市(州)一级核准;装机容量2.5万~30万kw,由省级核准;装机容量30万kw及以上,由国家核准。

建设项目无论是审批制还是核准制,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和省开发许可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开发、利用许可证,取得开发、利用权。同时,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水资源评价、取水许可(预)审批、建设方案审查、环境影响评价预审、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洪水评价。

3.走服务、协调、监管之路,强化行业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管,努力做好水电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的规划、协调、质量监督、安全生产、指导服务等工作,甘肃省水利厅严格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项目已经批准,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其主方案、建设地点和建设内容;坚持项目法人负责制,对各级领导制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明确目标职责;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制,根据《招标投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的招投标程序及评标办法规范招投标活动,并在招标过程中,邀请纪检、监察、公证、检查等单位对招投标全过程进行监督,增加了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公开、公平性,建立了良好的水电建设市场秩序;坚持实行建设监理制,抓好工程进度和质量;坚持实行合同制,结合《合同法》和《建设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项目实施中,及时与中标承包商签订合同,严格按合同办事,建立健全了“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同时,强化已建电站的运行管理,对各类经济形式的水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要求其必须按照设计的运行方案运行,确保生态用水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必须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水命令,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汛期要密切注视雨情、水情、工情,要坚决服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防汛指挥机构的调度指挥和监督,针对水情、调度命令、电压波动及时调整机组运行工况,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预防排除各类故障,不断提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使其充分发挥最佳效益。

4.严格工程质量,坚持质检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甘肃省水电建设项目实行规划、建设、监管“三管”齐下,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水电建设行使质量监督权。一是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1999]16号)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强化质量监督与管理,力求工程施工规范、质量上等级。二是在施工过程中,抓住影响工程的主要因素,实行质量检测自检、复检、终检制和质量月、季报表制,在质量跟踪检查中,质检人员以防为主,勤检查、勤验收,使一些质量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各项质检资料齐全,质量评定有依据。三是赋予监理工程师质量否决权和结算审批权。为了提高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对质检不合格工程,监理工程师可行使合同规定的质量否决权和结算审批权。四是对质量事故实行“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做到事故有报告、措施有审批、处理有验收。由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加大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要求“项目法人担负建设工程质量全面责任、监理单位进行质量控制、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保证质量”,用工程建设承包合同来明确各方责任与义务,约束各方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在上述措施的引导下,甘肃省各水电站项目业主的质量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注重建设质量、建设速度和建设造价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厂区、厂房的绿化、美化。据调查统计,目前全省在建的131座中小水电站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在80%以上。

5.实行“谁投资、谁负责”,加强资金管理

甘肃省水电建设由国家投资或补助的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项目,按照资金来源和管理阶段,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必须按规定用于经批准的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项目,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严格执行专账、专户、专人管理原则。为防止建设资金挪用、挤占,各电气化县均设立了银行专项帐户,专人负责,年终审计。甘南州要求各县(市)在银行开发电气化建设资金专户,对电气化建设资金进行了封闭运行和统筹管理,资金使用实行“核查报帐制”,省下达的电气化建设资金根据各县(市)上报的年度实施计划,经审查无误后,按照批复国补建设资金的60%拨付,剩余40%的建设资金按工程进度进行结算,对于不按项目计划、工程进度、质量达不到要求、资金使用不当的县(市)停付或延付剩下的40%的建设资金。严格的资金管理,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6.加强水电站安全监督和安全生产管理

水电工程建设安全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密切相关。甘肃省始终把坚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第一位,把水电工程建设安全和运行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出于安全事故绝大多数属于责任事故,主要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疏于管理、监督不力造成的。甘肃省各级水电管理部门,特别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增强了安全生产的意识。近几年,各级水电管理部门结合当前水电建设的形势、任务以及职责,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工作规程、安全标准和操作规范。夏河县头道河、碌曲县阿拉山等水电站结合实际,制定了《水电站管理制度》《机械检修规程》《电气检修规程》,逐步实现安全生产规范化、制度化。岷县清水电站制订了《清水电站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合同,明确各方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施工单位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自控体系,根据工程进展制定各阶段的安全保障措施、特种作业安全措施以及施工危险品储存方案等。岷县刘家浪、武都白鹤桥、文县尚德等水电厂,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进一步完善了《水电厂管理制度》,并与原有的《机械检修规程》《电气检修规程》《水机运行规程》和《电气运行规程》相配套,使水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规程、考核有细则,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为进一步加强水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和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省水电事业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以及职能部门与水电建设各方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规定的考核内容、考核指标、考核程序进行考核。对管理不严、责任制不落实、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发生责任事故的有关领导和责任人,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实施奖励与处罚。

三、存在的困难

1.政府引导性投资偏少,建设资金不足

随着物价指数和水电建设成本的提高,电气化县建设国家补助资金的投入在整个项目所占比例越来越少。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多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自筹能力相对较弱,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困难,加之信贷渠道不通畅,银行贷款额度受限制等因素,部分公益性和生态性较强的电站建设存在资金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水电发展。

2.老电站问题较为突出

甘肃省还有一批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站,经过近半世纪的运行,目前大部分处于带病运行或停运状态,由于产权问题及技术、改造资金短缺等,更新改造困难,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3.上网电价过低的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

由于小水电上网电价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办电的积极性。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价格[2002]2611号《国家计委关于甘肃省疏导电价矛盾和实现城乡用电同价问题的通知》文件明确通知。甘肃的小水电上网电价由原先的每0.16元/kw•h提高到0.20元/kw•h,具体从2002年12月1日起执行。虽经与物价部门多次协商和协调,于2005年小水电上网电价普调到0.18元/kw•h,但仍与目前电站实际发电成本和电网销售电价存征较大的差距。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

1.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认真贯彻实施《水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组织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全省农村水电的建设管理的实际,尽快制定出台《甘肃省农村水电建设与管理办法》和《关于甘肃省“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及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规定》,使农村水电建设与管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水能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资源开发利用许可等涉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行业管理工作前移,以适应国家从建设项目审批制转向开发利用许可、建设项目核准、备案、审批等多种形式的管理。

3.水能资源配置市场化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水能市场体系,加强水能资源统一管理。实行水能资源开发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水能资源开发市场,实行市场化配置水能资源。规范农村水电管理体制、建设体制、投资体制、电价形成机制和农村水电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水能资源的使用效率。

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规范篇10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工程,不仅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自然环境也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为了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本文从各种影响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采用一定的应对政策,尽最大限度地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题目,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等。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沉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腐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进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影响的性质有利也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而各不相同,有时范围可延伸至河口区。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而有些是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小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治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治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具体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的具体原因分析

2.1因水库沉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或者是因为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等都会产生一些社会话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沉没损失,对库区内只在高水位时才被沉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会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严重影响。此外,河流情势变化会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伏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水库蓄水也会引起库四周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带来污染和威胁。有时候还会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蓄水后温结构发生变化,也可能出现分层情况,从而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3水库沉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选择合理建设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四周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猜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题目,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公道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公道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天气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猜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猜测,并猜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3.2优先采用环保技术措施,把各个工程环节融入到生态保护之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进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同时应该对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看是否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影响或进行赔偿。

3.3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改善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并且合理地进行生态旅游线路的规划,促进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丰富其他人们的旅游生活。所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从水利实际看,任何一项水利工程的本质都应该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应该是水利工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熟悉和处理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是我们在工作中最先要考虑的事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