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十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十篇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3:12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篇1

1.文物保护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要载体,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历史文物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此外,许多历史文物是国家对文物所在的地域、水域、海域拥有的铁证。因此,加强文物保护,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巩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对于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文物工作,有利于推动科学研究,促进经济发展。首先,文物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是历史文化研究和现代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在尚无文字记载的历史发展阶段,没有文物资料,就没有历史研究可言。我国许多专业学科的历史正是利用了现存的大量文物资料,才得以理顺其演变、发展的历程。今天的科技文化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遗产。大量古代科技和艺术成果至今还在被利用、借鉴和继承,成为发展繁荣现代科技、文化、艺术不可或缺的条件。加强文物保护,深入研究文物的科学原理和高超的工艺技术,能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推动科学研究,促进科学、文化、艺术发展。其次,文物遗迹遗物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文物,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加强文物工作,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大量的历史文物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和创造力,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加强文物保护,能使广大群众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艺术鉴赏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很多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保护好历史文物,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挥历史文物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我国文物丰富多彩的内涵,亦可供世界其他民族借鉴和鉴赏,在出国展览时,被誉为“文化大使”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欢迎,甚至许多国家兴起“中国文物热”历久不衰。中国文物在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总之,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传播具有重大意义,能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展现独特的人文景观,充分发挥社会教育作用。

二、文物保护的要求

1.文物保护工作继续坚持“四有”。1961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首次提出“四有”工作要求,“四有”就是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1982年11月19日,《文物保护法》正式颁布,“四有”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责任,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这标志着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开始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四有”工作应该从经验走向科学,使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方面发展。

2.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要求。《文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应当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事先由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会同文物行政部门商定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并纳入规划;文物保护要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众所周知,文物保护工作牵涉面广,不是文物管理部门一家所能完成的任务,只有由政府牵头,组织文物、公安、城建、工商和文化等部门,齐心协力,才能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人人爱护文物、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氛围。

3.要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关系。要加强文物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认识,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文物保护工作,做到合理利用与旅游开发的协调统一。要本着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原则,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局部性矛盾,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文化建设以及其他工作的关系。做到对文物实行合理、适度、科学的利用。坚决纠正“重利用,轻保护”的错误观点,坚决打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法人违法等错误行为,把文物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文物保护工作要求高素质的现代化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物保护的管理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文物保护单位要进一步加强有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并有计划地组织对外技术交流,选派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文物保护技术水平,提高文物鉴定、修复、古建筑维修等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由政府直接主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则是一项比较新的事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要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其中的文化遗产主要指古迹、建筑群、遗址。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人们意识到那些“无形的”(intangible)、世代相传的、活态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相应的保护规定。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我国先后于1985年和2004年批准了这两个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为《非遗法》)颁布施行。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正在迈上新的台阶。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实践的深入,对非遗本身及非遗传承规律的认识还在深化中,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还在探索拓展中,政策和制度建设也在充实完善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非遗的“本质”

非遗的本质特征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公约》的这段定义有三个关键要素:

一是“世代相传”,强调这种文化遗产是现在还在延续的,而不是已经失传或被时代舍弃的。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时,要求重点说明:“当前该非遗项目对其所在社区的社会文化功能和意义”。

二是“互动”和“不断地被再创造”,强调非遗是能动的实践。这是非遗与文物的本质区别。跟什么“互动”?跟自然和历史的变迁互动,跟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互动。什么是“再创造”?是在传承实践中不断形成与当时环境相适应的内容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非遗将在保持历史传统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生活的内容,反映出文化的延续发展。

三是“认同感”和“持续感”。强调非遗的传承实践不仅能让相关的人群体验到共同秉承的传统,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持续地感受到文化多样性仍在丰富,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仍在奔涌,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这里要注意到:多样性和创造力,不仅指过去形成的遗产是多样和富有创造力的,也是指现在与今后的传承是多样和富有创造力的。

非遗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贯穿遗产认定、保护和传承的始终。《公约》和《非遗法》在定义非遗时,都用了一个关键词:“视为”。《公约》的表述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非遗法》的表述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这两个“视为”,指出了非遗的价值认定主体,即:某种文化现象或表现形式是不是某个民族或社区、群体及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取决于他们自己是否认同。缠足不能被认为是非遗,不仅因为它是已被抛弃、没有任何当代价值意义的历史旧习,也因为它是强加给持有者的,从来就没有得到持有者的真正认同。

非遗保护的“根本”

中国剪纸技艺是历史悠久、流布广泛的非遗项目。中国剪纸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活动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是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活动的习俗和社会实践,让中国的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历史上形成的丰富多彩的剪纸题材和样式,显示了中国百姓浪漫的想象力和多样化的创造力。同样,今天和明天的剪纸出现哪些新的题材和样式,也将继续反映广大剪纸传承人和爱好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根据《公约》和《非遗法》,保护(safeguarding)措施主要包括认定、记录、建档、研究、保存、保护(protection)、传播、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弘扬和振兴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完整保护链条,体现了保护措施和保护效果的深化。

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主要从六点加以判断。

第一,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

第二,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

第三,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

第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

第五,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实践、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

第六,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工业化、城镇化条件下的非遗保护

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非遗保护命题,本质上是文化传承如何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挑战。政府要谨慎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努力保持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平衡,悉心维护和改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条件。要切实防止和纠正不尊重文化遗产、轻视社区文化传统、损害传承人群权利的行为。对传承环境或条件发生重大改变、传承面临严重困y的项目,应及时组织记录其核心内容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独到技艺,以利其他传承人学习借鉴和研究,或在适当环境下实现复兴。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要支持非遗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在传统村落和历史街区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大量迁出原居民,人为切断非遗传承人群与当地民居、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联系。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帮助传承人群提高传承能力和当代实践能力,扩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非遗的认知和参与,努力扩大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习人群。

用大历史观看待挑战

传统知识和技艺同样是在长期实践中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逐步积累增长的。这个过程没有止境。一代代传承群体和个人或潜心钻研体悟,或与人切磋互鉴,或外出游历取经,在学习、交流和实践中参悟要领,取长补短,推陈出新。一种知识或技艺从甲地流传到乙地,被乙地消化吸收并增加新的元素,再流传到其他地方甚或回到甲地,在这过程中新的技艺、作品、风格、流派和门类不断涌现。正因如此,我们今天才能领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蔚为大观。只要传统还在发展,就不能人为规定某一个时间节点的知识和形态是传统的终点。

再从中外文化关系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看,文化传统的丰富与发展,与不同地域、民族的人员和生产技术流动密切相关,与不同文化、习俗、消费偏好的互动交流密切相关。在社会生活变化较小、人员流动较少的时代,传统的变化就相对缓慢;在社会变迁剧烈、文化交流深入、贸易活动频繁的时代,传统的变化就相对明显。而开历史先河的重大文化发展创新,往往出现在变化的时代。因此,看待非遗面临的时代挑战,需要有大的历史观。

在发生重大历史变迁的时代,文化传统既面临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同时也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产生文化史上标志性风格或作品、产品的历史机遇。不尊重遗产、不注重保护遗产、歪曲遗产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的做法,会导致遗产遭到损失和破坏;禁锢和扼制遗产持有者的创造性表达权利,也会窒息文化传统的生命力,错失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宝贵机遇。

如何用“一个”带动“一片”?

能力建设直接关系非遗在时代变迁中的可持续发展。传承人群的传承与实践能力包括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深度,对非遗项目知识和技艺的掌握程度,进行再创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在一些非遗项目传承实践中获得相应经济收益的能力。文化部、教育部实施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着眼点正是帮助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获得和增强这些能力。基本要求是“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

强基础,是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本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当地人知当地文化;强化对所持项目知识、技艺和流变脉络的认识与把握,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拓眼界,是了解时代变迁带来的审美变化和社会需求变化,了解国内外行业动态。增学养,是丰富文化、艺术、材料等方面专业知识,掌握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

这项工作受到传承人群的普遍欢迎。参训学员增长了学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技艺,并且对所持项目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领悟,对自己手艺的价值和潜力有了更强的自信。一些学员回去后又自己办班,把学习所得让其他传承人分享;有的则办起了合作社,带动更多的人传承非遗,起到了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参与高校普遍认为,研培计划不仅给传承人群提供了实际帮助,也促进了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对于丰富学术积累、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关于传承人群的学习与传承创新,有四个重要问题需要厘清。

第一,非遗的传承人和所有人一样,都有学习新知识的权利。并不因为是传承人就不需要学习,更不是承担了传承的义务就必须放弃学习新知识的权利。虽然现实情况是不少传承人教育程度不高,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传承人群的自身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不远的将来,我国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将主要由受过学历教育的人群来承担。将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视为与现代教育不相容,是对非遗保护的误读。《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特别鼓励”:“在高等院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促进开展跨学科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研究活动。”

第二,保持非遗项目的传统特色与传承人学习掌握新知识不是对立关系。剪纸、年画、泥塑、面花等传统手工艺术,其表现往往有较强的象征性。帮助传承人获得一些材料、色彩、构图、造型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一些新的辅助工具和方法,不是要改变他们的艺术表达习惯,而是帮助他们加深对所持项目技艺特点的理解,提高对材料、色彩和图案、结构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俗话说,艺不压身。多一门知识,就多一份技艺精进的可能;多一项技能,就多一片发展的天地。很多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都有过在大学学习和参加高水平培训的经历。

第三,很多传承人不是不想接触新的知识和信息,而是没有条件接触;不是不愿改进材料、提高技艺,而是不知道去哪里找更好的材料,学更好的技艺。有的剪纸艺人剪一头牛很像,剪一匹马就不像,是因为他看的牛多,见的马少,也没有专门学过画马,欲求其真而不得。有的农村妇女照猫剪虎,不是这位妇女喜欢用猫去表现虎,而是她受种种条件所限,没有机会看到真虎。我们不能为了照猫剪虎的“原汁原味”而不让她看到真虎,也不能为了这“原汁原味”要求她的女儿、孙女,都只能照着猫剪虎。去年底到北京一家服装企业研习的一批湘西绣娘,看到竟然有这么多颜色的线可用,都很有感触。有的绣娘说:现在大红大绿的颜色也是受材料的影响,因为当地农村只能买到很少几种线,想绣什么颜色也做不了。在国家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各地时,传承人群能不能获取新知识和信息来丰富自己,提高技艺,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以实现对传统文化更高水平的传承?国家要不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答案是肯定的。

第四,创造性表达是每个持有者和传承人的权利,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能不能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则取决于人民大众的选择。人民大众去芜存菁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会在自己的感受中判断哪些实践、哪些技艺,哪些内容和形式、品种和题材的变化与更新,能给他们带来情感的认同,带来将过去与当下联结起来的体验。如此,他们会接受;反之,会排斥。有的当时不接受,过一段时间又被接受;有的当时接受甚至流传开来,过一段时间又被摒弃;有的被认为脱离了原来的传统,但又被更大范围的社区和人群所认同,成槲幕多样性之树长出的新枝。这是文化传统的大众选择和历史积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定是把本民族传统与时代特点结合得最好的。

不可或缺的学术研究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加快,我国城乡千百年来逐步积淀而成的建筑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协调资源紧缺与人口膨胀之间的矛盾是城镇管理者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在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已经意识到采取文化策略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成为城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提炼城镇本土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城镇本土特色的“文化牌”,是城镇发展的新风向。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保护的必要性

我国大多数城镇的本土文化追根溯源大都渗透在城镇世世代代留存下来的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它充分体现了城镇人类过去生活状态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城镇文明发展的印记,是固有的城镇文化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城镇的“根”和“魂”所在。

新型城镇化的魅力在于特色,根源本土文化。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趋同化现象严重,特色、个性化越来越少。文化是城乡文明的基石,是城乡发展留下的印记,而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中包含的风土人情、艺术作品和历史建筑等是城乡特色及气质的重要载体。保留城乡的文化记忆,保护可贵的城乡文化遗产对每座城镇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传承和发扬城乡文化和精神,把城镇发展提升到文化精神层面。文化遗产不是城镇建设的包袱,而是城镇中不可替代的财富,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以体现城镇历史的原真性、风土人情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挖掘城镇人文环境的独特魅力、提炼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保护思路,才能打造内涵丰富的城镇特色,从而增强城镇的标志性和文化气质,并促进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保护的原则

党的十以来,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新一轮改革逐渐拉开了序幕。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在下一步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进行了重点部署。各地也纷纷出台举措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做好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笔者认为,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又可理解为原生性、原真性、确实性、可靠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非复制、非仿造等意思。想要全方位评价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先决条件是认识和理解其产生时及随后形成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意义和信息来源。真实性包括: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地,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要理解和利用原真性原则,需要充分认识一项具体文化遗产独特的艺术、历史、社会和科学层面的价值。

2.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性指的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所有的历史文化遗存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当代人的保护和传承的责任,远远大于使用和消费的权利。要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公平地传承,确保文化的延续,就必须坚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子孙后代的文化遗产继承权。

3.整体性原则。历史文化遗产是连同一系列环境因素而存在的,整体性保护原则指保护不仅针对其本身,还包括保护周边的环境,尤其对于城镇、街区、地段、景区等,保护是以整体环境来开展的,这样才能体现出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整体性还应该包含文化内涵和形成要素,如历史街区保护就应该包括居民活动及与此相关的环境因素。

4.可读性原则。任何历史遗存都有其历史时代特征,可读性就是让人们能读懂它的“年龄”,承认它的历史。任何盲目的修复和保护都会破坏历史遗迹的可读性,破坏它的时间印记。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文物古迹的修复技术水平,完善修复制度,为子孙后代留下真正的古迹。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保护的几种模式

据统计,目前由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81个,历史文化名村169个。这个数目(特别是后二者)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幅员并不相称。2014年3月26日,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在《人民日报》第8版发表了《新型城镇化中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一文,认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前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

1.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不同的环境现状及建筑状况进行历史文化价值及保护实效性评估并分类,大致划分为传统风貌保护区和协调开发区两部分。传统风貌保护区保护整体格局,完整地保留历史街区色历史遗存、空间格局、独特风貌等物质环境,完整地延续历史街区中原有的社会网络和生活场景,继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地方艺术。协调开发区继承城镇价值特色,为城镇未来发展营造核心竞争力。城镇价值特色包括三方面:历史地理特征、城镇文化特征和城镇建设特征。通过继承城镇特色指导协调区发展规划,在文化产业,建筑特色,环境塑造等方面体现城镇的独特个性,并引入适应区域发展的产业和先进生活方式,从而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起到保护和继承的作用。

2.对传统街巷进行保护和整改。保护应从传统街巷的特征出发,对街巷空间的整体性、连续性、走向以及立面和环境予以保护。尤其应结合街巷中的历史遗迹、环境特色、生活文化习俗、街巷名称及其由来典故等重要街巷文化信息进行保护和开发。对拥有本土特色文化群众基础和发源地的街区,应结合社区文化建设和设施建设,继承和培育本土特色文化,使特色文化在社区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扬,并成为街区保护的亮点和凝聚点。通过调查居民生活习惯和居住意愿,改善交通设施、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并引入具有时代感的设施设计和社区管理,使城镇人居环境得到综合改造和提升。

3.对历史建筑及文物古迹的保护

按照文物建筑的功能分为:文物古迹、居住建筑、公用设施、商业建筑四大类。

(1)文物古迹类:指有特殊重大历史意义和价值的建筑,或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所。这类保护采取原样保护原则,主要用于旅游参观,保护修缮的费用也主要依靠参观旅游等收益。

(2)居住建筑类:指有一定保护价值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由于其原先使用功能为生活居住,为了继续沿用其居住功能,在列入保护范围后,由政府或建筑内居民出资,对建筑进行日常维修和保护。若经过评价已失去居住功能,难以维修,迫不得已采取重建或拆除的方式,应根据其建筑价值采取有效的手法使原有建筑文化要素得到保存和重现。

(3)公用设施类:指居民活动、休闲休憩、社会教育、历史教育、文化科学教育以及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应保护其原有的使用功能,保护和维护方案以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为基础,延续其非盈利性的特点。

(4)商业建筑类:指原有居住功能建筑遗产和产业类建筑遗产经过功能改造后形成的以商业服务业为主要功能的历史建筑。保护方案需以满足原有商业功能为基础,并引入适合时展的管理模式,为商业发展增添历史文化底蕴。

按照上述分类,分别对文物建筑的历史要素、所在区位、建筑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功能需求、基础设施及配套情况等方面,进行功能、质量和价值评价,针对评价结果对文物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和文化要素提取。根据文物古迹保护级别相应采取维护、修缮、改造、拆除重建的处理方法,在历史遗产保护的同时,为文物建筑注入新的活力。

4.环境景观特色的保护与更新

(1)传统景观特色的保护。城镇景观规划首先应对传统景观特色环境进行保护,特别是能体现城镇特征的标志景观保护。严格控制城镇内建筑高度,保护原主要景观点及驻留地段,保留景观视线走廊。

(2)园林绿化与景观再现。结合城镇自然地理特征,利用原有的特色植物群落、街区绿化带、公园、广场等单元开展保护式改造,对景观尺度和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线、面的景观布局,还原自然景观本色,形成适合原有城镇生态机理的园林景观系统。通过保护原有的植物资源和增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被,并在景观中渗透城镇风俗和文化特色的设计,使城镇的文化底蕴充分渗透在园林景观中,使自然景观和绿化环境得到再现和改善。

(3)环境水系的恢复和利用。恢复和完善原有水系统的风貌和功能,并使其适应现代城镇的发展步伐。利用自然水资源和现代技术使水系统能满足自洁、生态、防洪、排洪的功能。通过增加文化、自然景观提升水系统的景观功能,使整个景观系统更能体现城镇的水文化特色。沿着水系的走向带动周边的环境整治和景观建设,使整个城镇景观系统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也能助力城镇文化和经济的复兴。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更新中积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这对城乡历史文化的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大规模的城镇改造和城镇建设,已经导致不计其数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遭受破坏,人们开始反思这种大拆大建的城镇改造模式不利于城镇文化和特色的延续,继而探寻既适应城镇发展又利于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的城镇改造模式,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保护好已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城乡历史文脉,是我们这一代人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彭忠益,李畅,夏全珍.城乡一体化的“关山模式”研究――来自湖南省宁乡县的地方治理调查[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2期.

[2]王哲,李国成,余茂辉.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第3期.

[3]崔琰.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J].唐都学刊,2015年第1期.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篇4

[关键词]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

[中图分类号]D239/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3)08-0031-0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文化传承、文化创造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积淀、精神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党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我们党凝聚奋斗力量、引领前进方向、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和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有效保护好、忠实传承好、合理开发好、科学利用好。

一、党史文化遗产的内涵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正式提出和使用文化遗产的概念,明确指出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1985年,我国加入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公约缔约国之一。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正式使用文化遗产的概念,明确指出文化遗产的内涵。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文化遗产”为主题词、以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关于党史文化遗产的内涵,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权威的、公认的界定。在2010年6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党史遗址以及有关文物资料是中华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精心保护。结合国家文物普查,组织开展党史遗址普查,重点摸清革命遗址底数,同时注重调查党史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在中央文件中首次出现“党史遗址”和“党史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法。中央文件中的这些提法,是我们正确理解党史文化遗产丰富内涵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党史文化遗产,除具有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结合文化遗产的内涵,笔者认为党史文化遗产同样可以分为党史方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党史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史方面的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各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党史文物,包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各类会议旧址、党史人物故居或旧居、党的各类机构旧址、党史事件发生地和党史人物活动地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烈士墓、烈士陵园、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地等。党史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党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党史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以非物质形态留下的革命思想、革命精神、革命文学、革命戏剧、革命歌曲、标语口号等。

二、保护和开发党史文化遗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看到,在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不良现象,使得保护和开发党史文化遗产的形势更加复杂,问题更加凸显,任务更加艰巨。

(一)保护意识不强。破坏和损毁党史文化遗产的现象之所以时常发生且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于保护和开发党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热情不高,意识不强。由于人们对党史文化遗产缺乏必要的认识,不了解那些遗产背后的真实故事,不清楚那些遗产的历史价值,不理解那些遗产的精神内涵,使得不少人不懂得珍惜和爱护党史文化遗产,严重缺乏保护意识。很多党史方面的物质文化遗产,如党的机构旧址、党史人物故居、党史会议旧址等,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在历经日晒雨淋和风化虫蚀后,变得腐烂残破,面目全非,令人深感痛心。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的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保护观念还比较滞后。

(二)管理体制不顺。分布在各地的党史文化遗产,有的归宣传部门管理,有的归民政部门管理,有的归文物部门管理,有的归党史部门管理,有的归教育部门管理,有的甚至无人管理。在这些党史文化遗产中,被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由宣传部门管理,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由文物部门管理,被公布为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的主要由民政部门管理,少数被公布为党史教育基地的由党史部门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遗产有多个部门管理,有的遗产没有部门管理;有的遗产几个部门都想管、都争着管,有的遗产都不想管、都不愿管。特别是那些目前既不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党史文化遗产,有的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的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有的既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这种多头管理、条块管理、分散管理、无人管理等现象,是当前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经费投入不足。党史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特别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留下的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年代久远,长期没有进行修缮,现已出现严重损毁,如要进行保护和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经费。这些经费,主要依靠从中央和地方政府安排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中解决,没有专门针对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专项经费,使得很多党史文化遗产特别是那些目前还不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党史文化遗产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而党史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地方,大都是革命老区和边远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地方财政没有能力提供足够的经费投入到党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中去,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党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三、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党史文化遗产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党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党史文化遗产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加大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党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上的重视和认识上的提高,就难以自觉履行保护和开发党史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为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2005年12月,国务院确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对于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于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风尚,对于做好党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以“文化遗产日”的设立为契机,不断增强党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着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有效保护党史文化遗产、忠实传承党史文化遗产、科学利用党史文化遗产的思想共识和良好氛围。各级宣传部门、党史部门、文物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保护和开发党史文化遗产的力度,要全方位、多视角地宣传保护和开发党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根据党史文化遗产的特点,采取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介绍党史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让人们认识和了解党史文化遗产、尊重和爱护党史文化遗产,从而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的保护意识。

(二)认真摸史文化遗产底数,科学编制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规划。摸史文化遗产的底数,是保护和开发党史文化遗产的前提和基础。要摸史文化遗产的底数,必须认真做好党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开展党史文化遗产普查,对党史文化遗产进行调查、认定、登记,全面掌握党史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从而为准确判断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形势、科学编制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规划提供真实可信的决策依据。科学编制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规划,必须始终坚持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始终立足于党史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始终着眼于党史文化遗产类型的多样性和价值的多重性。要坚持最小干预和不改变党史文物原状的原则,确保党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即使是残缺不全的遗产,只要是真实的存在,就仍有着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遗产丧失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价值。那种拆旧建新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变成没有价值的伪遗产。只有将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为编制保护和开发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科学地保护和开发各类党史文化遗产。

(三)建立健全党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着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党史文化遗产保护格局。由于党史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保护和开发不平衡,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党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以来,文化遗产保护在法规建设层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形成了以文物保护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体的法律保护体系。这些法律规章制度,是依法保护和开发党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建立健全党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必须理史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等突出问题,及时化解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的重大问题。要明确各级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责任主体,依法对各种损毁和破坏党史文化遗产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要把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力争设立各级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专项基金,努力构建有利于持续推进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经费保障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党史文化遗产,既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形成以党和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党史文化遗产保护格局。

(四)正确处理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保护和开发党史文化遗产,必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小,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成正比,有时甚至是矛盾的。社会效益大的,经济效益并不一定大;经济效益大的,社会效益不一定大。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肯定会牺牲部分经济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必然要牺牲部分社会效益。在保护和开发党史文化遗产中,既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如果只考虑社会效益,而不考虑经济效益,民众参与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积极性将难以有效调动,党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将难以持续进行;如果只考虑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社会效益,党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失去意义。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新形势下的党史文化遗产,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从而使党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既能产生社会效益,也能产生经济效益,既能缅怀前人,又可造福今人,还能惠及后人。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篇5

关键词:工业建筑遗产;城市复兴;文脉传承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16005

一、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成为世界性的新课题

(一)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缘起

当今世界正快速迈进后工业化时代,传统的工业门类正逐步被新兴产业所代替,城市正进入产业重构和转型发展时期,大片的传统制造业基地和地段“退二进三”成为许多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主题。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大量工业用地和建筑被闲置,造成了环境恶化、经济衰退、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国外把这些废弃的工业区认定为“棕色地带”[1]。1996年巴塞罗那国际建筑协会(Uia)第大会提出对工业、码头等废弃地段保护、管理和再生的倡议。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tiCCiH)制定并公布《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下塔吉尔》,正式明确工业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世界工业遗产保护的里程碑[2]。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区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大量传统的工业企业外迁。但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城市中心工业的退出并没有引起土地的闲置,反而成为城市开发的宝地。在“推倒重来”的开发模式下,大量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被拆掉,几代产业工人的记忆和情感被抹杀,城市曾经的工业建设辉煌逐渐淡忘,这与西方国家珍视工业遗产的做法大相径庭。国内并没有重视工业遗产保护,直到2001年才开始陆续有工业遗产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4月18日,国内出现首个有关工业遗产保护文件《无锡建议》,同年5月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正式提出“工业遗产保护是中国文化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

(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升

工业城市是指历史上由于工业发展而兴起、繁荣的城市,由于传统工业的衰退或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区遗留的工业遗存及蕴涵的文化成为城市特色和历史的象征,是其它类型城市所没有的特质。通过研究近现代工业化历史,发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现代化是互为一体的文明演进过程,近现代工业的兴衰左右城市的发展进程。尽管工业化历程较短,但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工业遗产作为工业化社会见证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面临工业遗产在城市转型期大规模消亡的问题时,保护的紧迫性和历史责任感激发了民众对遗产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时代带来的诸多问题[3]。抢救工业遗产的呼声愈发高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当前,工业遗产已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解析

(一)见证工业革命的历史价值

工业革命作为工业遗产的历史体现,深刻地影响了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文化繁荣,彰显了工业城市文脉内涵,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工业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物质承载。大量工业时代所遗留的工厂厂区、工业建筑和构筑物、街道,都逐渐成为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遗产相关的环境景观设计也是彰显历史遗产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4]。人类创造的工业建筑遗产刻录了工业文明历史进程的印记,拆除这些宝贵的遗产,不仅破坏了物质的再利用价值,更造成了城市文明的遗失、文脉的断裂。曾有着百年辉煌工业历史的德国老工业区——柏林上牧场工业区,经过了繁荣、战争和废弃的曲折历史进程,在1990年德国统一后,呈现出一片衰败、萧条的景象。当地政府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为了重新激发上牧场工业区的活力,达到振兴柏林经济和复兴城市文脉的目的,在1990年中期将多数建筑列为工业保护建筑,作为整体工业区改造的一部分,这些保护建筑被再利用并更新为商业中心及艺术设计中心,彰显了工业建筑遗产的重要历史价值及社会价值[5]。

(二)见证科学进步的技术价值

技术价值是工业化的核心,也是工业遗产有别于其他类型文化遗产的关键[6]。工业建筑遗产承载了最真实和完整的时代性信息,其科学价值体现在工厂最初厂区规划、建筑物建设过程中材料、结构、工艺的独创性和合理性,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产品制造工艺的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表现的技术价值。工业建筑遗产的技术价值在于它记录了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工业技术流程、设备更新、操作技能改进和产品换代,构成了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展示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发展、技术创新及相对完整的历史轨迹。保护好具有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才能保护好其中划时代的科技发明与创造,对后代产生科技方面创新方法的启迪。研究当时工业时代组织生产的科学方式和对大自然规律探索的方法,才能提高对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研究水平。

(三)见证文明进步的社会价值

工业建筑遗产见证了一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业建筑的发展,也是当地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遗产的更新保护再利用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保证了城市的历史延续性,还用物质的方式保存了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工业遗产记载了城市居民的真实生活,是认同感的基础,反映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治和社会对生产的影响,社会价值存在于企业精神、文化、理念中,对长期工作于此的众多劳动者、技术人员、老工业区的居民来说有特殊的情感价值,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

城市、建筑本身就是人的行为方式和群体的社会生活形态的物化形态[7]。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对城市建设、生活水平、人员就业等作出了相当大贡献,是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些工业城市就是依托某个行业而形成的,例如攀枝花市、大庆市、个旧市等。工业生产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这种活动,反映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治和社会对生产的影响,正是工业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

(四)见证现代审美的艺术价值

工业遗产艺术价值体现在城市的肌理,表现为工业厂区空间规划和建筑、构筑物设计的审美价值。工业时代高效率、简洁化、构成化的大生产模式特征,组成了工业建筑及厂区空间规划的设计原则。它们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造型新颖独特,利用率高,有些工业建筑还成为了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物。具有重大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常携带着鲜明时代特征跟历史厚重感,其独特空间结构形式的表现、精密的机器设计、优美的机械美学、均衡的体量构成等,都体现了重要的艺术价值。目前,一些较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意识到工业建筑遗产的重要艺术价值,并将建筑遗产作为文化资源的再利用投资,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开发出城市历史文脉与社会精神需求相结合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发展策略。以年轻创意人群的视角,看待这些似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老工业建筑、厂房,再利用为激发创作灵感、孕育创意产业的重要来源空间。

(五)不可低估的经济价值

《下塔吉尔》提出:“改造和使用工业建筑应该避免浪费能源,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曾经的产业衰败或者经济衰退地区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工业遗产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工业建筑遗产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源,保护工业建筑遗产可有效地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因为工业、产业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进程,大都需要大量的经济、物质、人员投入。而这些建筑遗产其中的建筑、构筑物,本身具有大空间、大尺度的结构特点,适宜被灵活置换为其他功能的建筑空间,充分利用既存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规划齐整的厂区场地,可以有效节省拆除重建的资源投资。拆除反而要付出比改造利用更大的成本,保留利用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减轻建设过程中对城市交通、能源的消耗,节约大量的投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三、工业建筑遗产重大文脉价值内涵

(一)城市文脉体系的理论更新

1.文脉涵义的深化

当今,在严重的城市文脉特色危机和文化失落现象下,在城市性质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要求下,在城市规划定位从物质规划走向文化规划的时代趋势下,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表征,在城市特色的创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的载体和表征,文脉需要表达传承与发展。进一步理解,文脉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的“图底关系”。一方面,作为历史传承,包含了很多历史、地理、文化、环境信息的老建筑已经形成了一种“底”面关系,一个新的建筑应该传承这些信息基因,得体地介入到这种底面关系中,以一种有意味的方式形成新的“图”面关系。另一方面,新的建筑也会随时间而积淀与老建筑一起形成新的“底”面关系,以此延续这种信息基因的传承。第三层含义,传承了历史信息基因的新单体建筑与老建筑群体之间可以互换图底关系,在老建筑有机更新的过程中起到一种制约关系。这种历史信息或建筑基因的传承关系,实质上是一种鲜活的文化传承关系。因此,发展更新后的文脉观念或者说文脉的本质在于有关联、有意味、有发展的文化关系继承结构。

2.文脉理论体系内容的全面化

初期传入的文脉观念存在着片面性和肤浅性:在认识层面上,只围绕民用建筑,停留在表象的字面理解,没有从整体全局的角度,尤其是同样具备重大文脉价值的工业建筑方面进行深入把握和理解。在认识角度上,还只是以静止的眼光观察叙述文脉,而没有注意到文脉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自我更新的过程。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文脉只是属于传统守旧的代名词。在建筑设计中提倡文脉意味着复古。在具体实践上,一方面滥用误用文脉,“假古董”泛滥,“夺式建筑”盛行,另一方面干脆忽视文脉,“大拆大建”造成了许多文脉断裂,原来优美的城市面貌荡然无存。这些现象都与没有建立较完整的文脉理论体系有关。

更为重要的是,工业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类型,其中所蕴涵的重大文脉价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工业建筑遗产在当今地球资源不可逆性的实际情况下,它的更新利用彰显了对社会的意义所在,作为文脉体系理论的重要拼图,还有效地保证了城市历史文脉发展的脉络。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文脉内涵

1931年的《雅典》初步把文脉概念由单体建筑转到局部城市环境之中。《关于建筑遗产的欧洲》则是建筑遗产及表述的文脉关系的保护运动的高潮。对于建筑遗产文脉关系进一步表述为:“作为人类记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筑遗产应以其原真的状态和尽可能多的类型传递给后代。否则,人类自身的延续性将被破坏。”[8]文脉关系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跃然纸上,并指出了文脉的原真性和多元性特征。《下塔吉尔》明确提出了“工业遗产”的概念。该指出工业遗产具有重大的文脉内涵,因为那些为工业活动而建造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其生产的过程与使用的生产工具,以及所在的城镇和景观,连同其它的有形的或无形的表现,都具有基本的重大价值。第一次肯定了工业遗产在文脉保护及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工业遗产的重大人文历史价值,工业遗产同样传达了相同的文脉构成,符合与当时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演进规律,是文脉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

对于文化遗产来说,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9]。工业建筑遗产见证了一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业建筑的发展,也是当地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遗产的更新保护再利用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保证了城市环境的历史延续性,还用物质的方式保存了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城市工业建筑遗产,是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保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因此它是城市生命历程中不可中断的连接,它体现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实实在在承载着文化的积淀。工业建筑遗产现在虽然已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复杂的功能需求,但它完整地记录了整个城市发展的历程,工业遗产同周围的人居环境共同引发了当地“场所精神”的共鸣,对当地一代又一代的民众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城市文化深深地印刻在当地工业建筑遗产物质载体之上,表现的深远历史文化影响,构成了城市独特文化生活的真谛。由于工业建筑遗产的真实存在,城市发展便具有了文脉的延续。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的特有文化,也是城市特色得以存留的重要保证。

四、文脉传承与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

(一)塑造工业遗产整体景观脉络

工业景观往往能形成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工业的布局和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城市格局,形成了特殊的内在肌理和特质内涵。在城市化大潮中,国内许多城市由于对自身遗产的忽视和放弃,造成了今天城市形态、面貌和文化的趋同。认定和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对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怪象,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的意义。应以传承地方历史文脉、延续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城市形象特色为目标,通过有机保护和合理利用场地上的历史遗存,赋予场所以地域人文特色。工业景观与建筑学、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和生产景观相关,具有景观规划、考古保存、生产技术、经济发展、建筑遗产评估和保护等方面意义。工业区以错落的厂房、高耸的烟囱、林立的水塔、火光通明的高炉等为主要特征,这些工业建筑多以城市中的河道、铁路、道路作为纽带,相互关联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工业景观。它们不仅展示体现工业文明成果和工业生产风貌,而且具有标志性,有很强的机械美特色,是所在地区或城市的特征性地标,是人们从景观层面认知城市方位和空间结构的重要心理坐标,工业时代特征明显。例如,融合了建筑设计、景观艺术等学科领域的理念和手法,依靠生态技术的新发展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综合的改造模式[10]。这种模式注重整体保留厂区建筑的结构、构筑物和设施设备,通过适宜新元素诠释原本的工业文化风貌。保护和再利用集中在老工业厂区环境内部完成,改造幅度相对较小,只是局部的片段的更新,利用新景观系统整合旧的工业遗迹,达到对工业遗产的转译和重新阐释。

(二)再生工业人文景观资源体系

在工业遗产地进行二次设计应通过保持或重建场地的文化特征,使人们对往昔辉煌的追忆有所依托,触摸到整个工业环境中所铭刻的时光印记;通过对场地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对物质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是历史环境在新旧融合中再生。一些工业遗存长期处于荒废状态,其人文内涵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麻省理工弗伦荷教授认为:“任何有生命的物质,都需要不断更新,但这种更新只能源于历史。”在大量没有文化价值的历史碎片景观中,如果能将有意义的碎片、独特的场景作为线索,重新整合并形成符合现代审美观又不失传统特质的景观,将使一些濒于消失的工业遗存得到再生并重新焕发光彩。中山岐江公园,设计中利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在原造船厂构架基础上进行重新塑造,既保留了场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某种意义上也以一种新形式展现了历史遗存的意义。建成后的岐江公园不仅延续了城市工业文化,也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的绿地空间,一时好评如潮。

(三)新建筑延续工业建筑文脉特征

文脉是建筑所在的语境。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文脉关系也就是老建筑在规划方面与周围建筑和街区发生的关系,新建筑部分对老建筑的文脉关系的影响决定了其环境价值的保持或是损失。新建筑在形式上延续了老建筑的语汇,工业遗产周边的新建筑风格应体现工业建筑特色,使整个地区具有可识别性和历史文脉传承性,形成有工厂特色的城市形象。例如重庆新天地项目外观采用了工业厂房的形式和符号,尖山墙、青砖瓦、灰白门窗洞隐喻化龙桥曾经是重要的工业区。矶崎新在美国CoSi科学与工业中心更新中,运用新老轴线重新组织的手法延续了老建筑的文脉特征。新建筑主题就是一条交通轴和功能房间,长度是老建筑的三倍,但由于与老建筑等高、立面简洁现代,很好地充当了老工业建筑的背景。新建筑应该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不应拘束在过去的旧形式中,应充分运用新型材料、技术进行文脉的延续。新旧建筑关系不限于形式上的相似,而应把是否构成空间整体和文化延续感的建筑环境作为标准。

(四)工业遗产保护促进城市文脉复兴

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凸显城市历史文化要素,张扬城市个性,已成为确立城市竞争优势的特殊手段。单霁翔曾指出:“一座城市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如能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重视自身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弘扬,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就能成功建设一座未来的理想城市。”根据英国一项名为“文化对英国城市复兴的贡献:证据调查”的政府报告显示,文化在城市复兴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该报告通过相关的城市复兴案例证实:文化在物质、经济和社会环境方面都能够产生良好的效益,促使城市复兴得以执行。如今,城市文脉延续已经成为城市复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和核心。将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结合会对城市形态产生深刻的影响。保护工业遗产的目的是纪念和保护历史,从而保护城市文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紧密相关,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可实现以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为特点的文化经济繁荣点。因此,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不是局部而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文化新增长点。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工业历史地段与工业遗产的适宜性再利用以及城市特色的营造,使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五、结语

《北京》强调:“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是文脉延续的重要手段,而文脉是引领工业建筑遗产更新的精神。工业遗产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城市精神生活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工业建筑遗产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是今天可能触摸到的尚未消逝的历史真实。由此应该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城市生命历程中不可中断的链接,这种链接使今天的生活与历史、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城市人群的感情有了物质的依托。这些关于工业遗产及利用这些遗产所形成的环境品质和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本,作为其表现核心,无疑是文脉的传承及发展。工业遗产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也是一种复杂的构成。保护工业遗产不仅是保护城市特色个性的需要,也是延续城市文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eLLenJ.QUinn.energizingUtilityBrownfield[D].environmentalperformance.

[2]aLFReYJ.pUtnamt.theindustrialHeritagemanagingResourcesandUses[m].London:Routledge,1992.

[3]赵彦杰.景观绿化空间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5.

[4]eLiZaBetHVineS.Streetwiseasia:apracti-calGuidefortheConservationandRevitaliza-tionofHeritageCitiesandtownsinasia[m].UneSCo.Bangkok,thailand,2005:38.

[5]王晓静,王润生.旧工业建筑遗产的特点和保护价值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1(4):65-68.

[6]李先逵,许东风.工业遗产价值取向的评析[J].工业建筑,2011(10):37-40.

[7]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8]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篇6

(一)重要文化遗产点的保护状况1982年,国务院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首次明确对于文物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基于这样的思路,淮安市的文物普查、抢救、保护工作逐步走入正轨。《淮安金石录》《人文淮安———淮安文物古迹通览》《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安考古文选》等系列图书的出版,使得文物古迹有了纸上的记忆。同时,苏皖边区政府旧址、淮安府衙、洪泽湖大堤等上报入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龟山遗址、吴承恩故居等进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些旧址、文物,争取了大量国家、省级资金的修缮。市县(区)财政也连年投入大量资金整修古迹遗址。楚州建设了国内唯一以漕运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市区建成了淮安戏曲博物馆、水利博物馆、吴鞠通医馆、大运河名人馆等系列博物馆。并保留了相对完整丰富的运河遗产,这些遗产有古运河管理设施等水利工程,有河下镇、码头镇等聚落遗产,有乾隆阅河诗碑、文通塔等物质文化遗产,有巫支祁的传说、南闸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淮安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在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方面,淮安市以“中国运河之都”为主轴,通过文化名城、名人故里、淮扬菜之乡、漕运文化等特色化的文化展示,以观赏型、度假型、娱乐型等生态养生方式来促进文化的传承再现与活力创新。在建项目始终保持名城特色,系统策划、有效推进里运河沿线的重点文化复兴工程建设,继续完善了运河文化长廊,通过运河文化的国际交流、文化产业的孵化创新、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最终实现淮安地域文化的永续发展。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做好各级文保单位、文化建筑的保护,传统风貌的保护,继承和发扬淮安传统特色的建筑风格;做好空间形态的保护,整体控制淮安古建筑的高度,做好城池格局的保护,设置历史文化标志牌与说明牌。继续做好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和民族精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普查和公布。保护淮安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无形文化遗转变为有形文化遗产。做好运河沿线各景点、文化建筑的串联,加快清口大遗址文化公园的建设步伐,使这成为运河文化遗产长廊上名实相符的节点,充分发挥文化遗存的价值。重点打造运河文化遗存集群,实现运河两岸新老城区的融合发展、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的融合发展。

(三)无法恢复的历史文化遗存淮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尽管取得一些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前些年淮安进行了大规模的老城区改造,由于缺乏旧城保护意识和科学规划,一些老街、遗址的历史文脉被“改造”断送,造成了无可挽回的遗憾。淮安市区的东大街、西大街的改造,将清江浦上最富盛名的“花街“”牛行街”改没了。陈白尘、谢冰岩、王叔相等名人故居被拆除,“通天教主”王瑶卿故居不知“整体搬迁”至何处。

二、地方高校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一)地方高校与政府“联姻”,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升文化软实力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淮安政府就历史文化遗产出台了许多新的保护传承措施,在政策、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当地高校一定的扶持和倾斜。高校多渠道、多途径、多方法地将历史文化融入课堂,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淮安市高度重视“班”创建工作,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活动中开展了“走近恩来、了解恩来”“研究恩来、学习恩来”“践行恩来、传承恩来”等活动,包括“缅怀总理,走进总理故居”“学习恩来精神,争创恩来班级”“弘扬恩来精神,提升五德修养”“读万卷书,品恩来精神”“恩来精神在我心中———志愿服务日”“传恩来精神,让爱传大地”“恩来精神为引领,缅怀先烈,开展红色之旅”“发扬恩来精神,践行中国梦”等项目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班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学习实践的“教育观、群众观”为重点,我校在教职工中侧重师德教育,在党员干部中侧重深化党性教育,为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探索一条新路。以“文化研究所”为依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批优秀研究成果,建设教育基地。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打造专题文化场馆。从剪纸到仿生线编,再到草编、刺绣,淮阴花鼓、《十番锣鼓》、《人文淮安———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丛书、《人文淮安———民间文学集萃》、《淮扬美食文化传奇》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进入校本课堂,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从而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人人参与”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对我们的必然要求,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当地的文化软实力。地方高职院校是具有明显地区性质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业建设、服务方向方面具有灵活性。因此在高校的改革进程中,更应以坚守民族文化为前提,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历史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和保护工作。

(二)地方高校传承区域历史文化遗产是服务社会的需要由于地方高职院校的地理位置和政府给予的支持,决定了办学特色化建设必须立足地方、服务地方。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中引入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势所必然。高校利用当地经济资源和当地的支柱产业办学,不仅能为地方经济服务,而且还可形成自身特色,培育出来的人才也能更好地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与“民建会员企业———淮安民贸物流园”“中锐华汽教育”“京东商城”等企业合作;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与“淮安双汇”“快鹿牛奶”“天士力药业”等企业合作,推动企业与高职院校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双赢的合作目标。淮安政府主管部门支持并大力推动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深度合作,政行校企协同,促进淮安现代化企业的升级改造,为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另外,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下岗工人及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开展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班、短期技能培训班;暑期带领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对苏北农民开展信息化培训、科技支农、家电维修、支教帮扶、文化宣传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推动地方教育的发展,为建设新农村发挥职教骨干作用。利用好地方文化资源,便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播。地方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文化,具有独特性、传统性,是十分重要的资源。

(三)地方高校传承区域历史文化遗产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历史文化遗产凝聚祖先们的聪明智慧、情感追求,体现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不同群体的文化积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它的教育审美价值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伦理道德、工艺技能,培养人的毅力,锻炼人的意志,提高人的素质。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地方高校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加强对它的重视程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他们思维活跃、思想纯洁,有较高的审美感和学习意识,在接触历史文化遗产过程中,能真切体会到人们的勤劳、勇敢、智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和人格魄力;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内涵建设,青年学生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念方式,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主要依据。因此,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可以丰富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是地方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为文化遗产保护进程添砖加瓦。

(四)地方高校传承区域文化创新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的资源大国,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遗产,它是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见证的载体。然而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面对开放多元的生存环境,那些主要靠言传身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正如中国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言:“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死去,它们失去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区域历史文化刻不容缓。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当地高校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承担起引领整个社会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学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这其中,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应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课题:既要挖掘和传承优秀文化资源,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使学校成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又要整合和创新优秀文化资源,创造出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使学校成为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正确认识区域历史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地方历史文化传承教育体系,是历史赋予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

三、地方高校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途径

(一)发挥社团作用,传承区域历史文化遗产高校社团是大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爱好,培养自身才华而自发组织的群众性群体。地方高校由于长期处于特殊的地域文化范围,其校园文化受到地域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作为高校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社团活动,对区域历史文化传承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当地高校社团利用社刊开设诸如地方历史名人、地方曲艺、名人佳作、淮扬美食、民风民俗等地域文化特色栏目,展示地域文化的魄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地方文化活动,搜集整理当地的历史文化,将有关本地域的地图、照片、历史文献等资料,经整理在校园画廊橱窗展览,使学生对本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有感性的认识;组织社员开展民俗采风、民俗征文等活动,传播优秀地域历史文化。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社团作为高校最活跃的因素,应该担负起传承地域历史文化遗产的重任。

(二)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提供专业指导。当地高校可开设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选修课,聘请民间艺术传承人、专家学者教授相关知识;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或相近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块课程,培养能够传承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开设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关艺术课程,探索艺术课程与网络课程相结合,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开发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对当地历史文化遗产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从而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篇7

【关键词】文化景观;坎布拉;后弘文化

1、青海省黄南州坎布拉后弘文化景区现状概况

青海坎布拉后弘文化景区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的南宗沟,景区面积约390公顷。景区内群山环保、环境优美,为中国西北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景区所在区域历史悠久,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底蕴与内涵,历史建筑、历史遗迹多,藏传佛教与地域民族特色氛围浓厚。景区内部现存的主要宗教建筑包括尼姑寺、阿琼南宗寺、桑阿旦杰寺、度母殿等,以清代历史建筑为主,合称南宗寺,为省级文保单位。区域范围内有夏琼寺等历史名寺,为后弘文化寺庙的主要代表。

2、后弘文化历史回顾与研究

2.1后弘文化基本发展脉络

总体来说,藏传佛教可以分为“前弘期”与“后弘期”。“前弘期”始于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时代,中经赤松干德赞的弘扬,到赤热巴中时达到高峰,至9世纪中叶朗达玛灭法为止,前后约200年。公元836年朗达玛上台执政,在位五年期间大事灭佛,佛教尤其是显宗受到极其沉重的打击。公元929年吐蕃臣民起义胜利后,拉隆华多等著名僧侣结束了隐居生活,在坎布拉附近地区开始传教活动。公元975年他们的众徒在各地开始复教,有些教徒前往传教讲法,进行佛教复兴,史称“后弘期”。“后弘期”的藏传佛教历史发展大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后弘期”开始到格鲁派兴起之前(10世纪末一15世纪);以及格鲁派——黄教时期(15世纪以后)。

2.2景区中后弘期历史文化脉络及组织形态发展

历史文化脉络

景区的现有宗教寺庙历史格局浓缩了藏传佛教后弘文化期从历史源头、到后弘期开端、众教派兴起、格鲁派兴盛的历史脉络,是后弘文化的编年史。

后弘期源头:公元十世纪初,三贤哲、拉隆华多到坎布拉阿琼南宗(南宗沟)一带传法、弘法,南宗峰三修洞修炼,是藏传佛教后弘期之源头。

后弘期历史元年:三贤哲及其他两位汉僧为贡巴饶赛受戒后,一代大师贡巴饶赛为十弟子受戒,十弟子回卫藏弘法,从而标志着后弘期的历史元年,掀开了后弘期的大幕。

2.3景区的后弘历史文化地位

后弘文化区位于坎布拉景区的南宗沟一带,其后弘文化元素主要体现为南宗寺等藏传佛教寺庙。南宗寺位于坎布拉景区的南宗沟内,是阿琼南宗寺、南宗尼姑寺、南宗扎寺(色扎寺)三寺的统称。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中,南宗寺,确切的说是阿琼南宗寺,当时是三贤哲讲法、收徒之地,被称之为“藏传佛教的复兴地”之一,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后弘期下路弘传的“燎原之地”

公元9世纪中叶,阿琼南宗寺(格鲁派寺院)所在地是三贤哲讲法、收徒的地方。正是由于三贤哲、拉隆华多(剌杀藏王郎达玛)的传教活动,公元975年他们的众徒在各地开始复教,形成了“下路弘传”,形成了藏传佛教的二次复兴——后弘期,所以后弘文化区可称之为“下路弘传的燎原之地”。

(2)各教派的融合共生之地

随着黄教于15世纪后的崛起,后弘文化区所在的南宗峰与南宗沟内呈现出各教派的融合共生格局:三修洞(黄教)与观音殿(红教)坐落封顶,峰下河东红色台地上,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尼姑寺(红教)、阿琼南宗寺(黄教)、桑阿德吉寺(红教)。形成宁玛派(红教)与格鲁派(黄教)并存,尼姑与阿卡(喇嘛)同修的宗教寺庙格局。

(3)黄教宗师开创时代的治学之地

一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师——宗喀巴大师,不仅开创了格鲁派(黄教)的恢宏时代,而且也开创了藏传佛教后弘期的新局面。宗喀巴大师作为青海人,3-16岁曾在坎布拉地区的夏琼寺学习经文,这一宝贵的经历奠定了后期成为一代大师的坚实基础。因而,虽然宗喀巴大师没有和南宗沟的直接联系,但大师与夏琼寺所在的坎布拉地区独特的历史渊源可以进一步提升坎布拉后弘文化区的宗教地位。

3、景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思路与策略

3.1保护框架与主要思路

后弘文化区文化遗产的保护框架分为物质形态的保护和非物质形态的保护两方面,物质文化遗产形态的保护以藏传佛教寺院及古文化遗址的保护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藏传佛教本体宗教理念传承为核心,呈现多种文化载体共同保护的格局。两种保护框架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非均质分布特征,以藏传佛教寺院遗产分布最为集中,并彰显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并存与融合的局面。严格保护后弘区有形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同时传承和充分利用后弘及热贡特色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后弘区新的生态经济增长点。加强核心区遗产及历史格局保护。一方面要严格保护南宗寺、桑阿德吉寺等文化单体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另一方面要整体保护原住藏民和僧侣的传统聚居地,对后弘文化核心区域实行商业行为准入制,限制缺乏民族文化特征和地方特色的经营项目。支持原住藏民参与传统文化工艺的经营和开发,并给予优惠政策。

3.2保护的措施与要求

(1)保护高品质的藏式空间环境格局

将寺庙、僧舍、民居、建筑与自然景观遗产作为整体进行一体化保护,重点保护寺庙与僧舍的生态环境、空间形态及建筑风格,加强对南宗河沿岸整体藏式空间格局、街巷、僧舍、藏式民居建筑与典型空间要素和文化景观风貌的详细控制与引导,处理好新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协调关系,全面维护后弘区多样化的地域性文化与景观资源,提供与后弘文化匹配的空间环境质量,保护后弘区空间环境的整体性和艺术性。

(2)构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体系

严格按照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中划定的绝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做到严格执行、科学保护、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构建3层次的保护体系:

核心保护区:该区域内包括南宗寺、三修洞等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典型历史建筑及具有南宗河等重要历史价值的河流水系和藏民村落格局,其中的保护与整治须经过详细研究之后慎重进行。核心保护区内所有建筑及环境均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严格保护,禁止随意改变现状、风貌及环境。

3.3景区扩展总体思路

在原有景区保护的基础上,对于景区的主要景区景点进行扩展和延伸,增加景区的活动内容与范围。将景区中现状的山林、河流等元素与文化景观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建设以后弘期藏传佛教发展历程为基本背景进行文化景点规划设计,满足景区现代游览和景观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景区景点设计上,通过解读延续后弘文化历史脉络,营造现代文化景点,重点展现藏传佛教四大发展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历史名人与文化成就等内容。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篇8

关键词:新徽派;建筑风貌;控制;意义

一、概况

徽州传统建筑聚落是历经千百年积淀而成的,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化载体,是历史留给我们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珍贵历史遗产,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传承、利用价值。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发展,直接促进了小城镇的现代化更新,但是也对小城镇的地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城镇经济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制约,许多小城镇的建设都面临极大的困惑,相似的发展模式和文化价值取向使得小城镇的地域特色逐渐丧失,趋同化现象日益严重。地域建筑风貌、城镇风貌特色逐渐缺失,地域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也逐渐淡薄,因此我们必须针对现状,明确走新型特色城镇化道路,重塑地方特色,突出地域特征;明确提出地域建筑风貌控制意识,科学运用评价体系指导主管部分与人员合理保护与传承地域建筑发展,同时为全国其他地区不同地域建筑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提供借鉴,也为相关地区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近年来,由于国内小城镇建设迅速建设发展、传统聚落的村民急于改善居住条件而频频自发建造“新式建筑”,新建筑完全丧失地域风貌特色并充斥于古村落之中,聚落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突飞猛进,新徽派建筑创作层出不穷、良莠不齐,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然而,这些“新徽派”建筑风貌只注重表象符号的模仿,缺乏文化特质的传承等诸多问题。古民居具备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所认识,因而使得其保护与传承的规划、设计工作日益凸显。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需要加强古民居主人共同参与保护和价值开发。因此,需要在该领域从事专业性课题研究,为保护传承的主客体做好服务。

徽州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也是目前我省必须重点关注的课题。我们首先需要科学评估徽州传统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经济、社会等价值,再制定方案,合理利用[1]。目前对于历史建筑及其相关领域的综合评价体系往往以主观评价法为主,对评价指标进行主观赋权,然后将数据标准化后加权汇总,如专家会议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本项目的研究,意在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尝试使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来权重赋值,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徽州传统建筑风貌控制的可行性评价体系。为后期新徽派建筑创作研究奠定基础,为政府部门把关、审核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为最佳方案的遴选提供理论保障。实现在保持徽州传统建筑风貌与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延续徽文化脉络,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满足现代生活需求。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我省“建设美好乡村”的环境整治、保护性规划与建筑设计和旅游开发等相关领域的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对于积极引导社会正确保护与再利用徽州古建筑,促进地域建筑实现有效保护与再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风貌控制意义

(一)为传统聚落与建筑提供和谐共存的生存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以及传统聚落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模式的变化,居住者对于改善和提升聚落与建筑的空间、环境和品质有着急切的愿望;同时由于乡村城市化、人口规模扩张等诸多因素,增建无数建筑。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与引导,以及对社会所谓“潮流建筑”的盲目崇拜,使得许多传统聚落在无序的自发建造下,严重破坏、威胁了传统聚落与建筑原有的空间、肌理与生存环境,致使聚落丧失应有的风貌特色与生存环境,更无和谐可言。因此,该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古民居主人共同参与保护和价值开发,共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新建筑风貌实施有效控制,合理解决新老建筑共存问题,为传统聚落与建筑提供和谐共存的生存环境。

(二)为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对新徽派建筑风貌控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资源,对其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必须慎重。目前由于国内小城镇建设迅速建设发展、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突飞猛进,新徽派建筑创作层出不穷,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是设计方案却良莠不齐,需要主管部门、管理人员严格把关。由于管理人员、评审专家往往仅凭个人主观意识去判断,缺少具有科学性、说服力的理性数据与依据。因此,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是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对新徽派建筑风貌控制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有助于更好引导新徽派建筑的未来发展。

因此,需要对徽州传统建筑进行科学量化分析,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建筑风貌评价体系,用于新徽派建筑风貌控制,这将有助于为政府部门做好参谋,指导当地政府与民众共同科学、合理地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继承历史文脉,并发扬光大。

(三)为设计单位与人员提供新徽派建筑风貌控制和设计的参考与依据。为了积极落实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充分显示地域建筑的无限魅力与特色,目前徽州地区建设了大量新聚落。但是,由于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的认识有限以及工作进度要求,往往出现了在建筑风貌设计中只求“量”而缺“质”;只注重形式符号的表象,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特质的传承;只注重效仿建筑本身,而忽略了徽派建筑赖以生存的青山秀水自然环境等现象。因此,研究基于新徽派建筑风貌控制的科学评价体系,是建筑设计单位、人员做好新徽派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助于指导新徽派建筑的创作和发展,有助于实质性提高设计人员的创作和理论水平。

(四)为其他地区地域建筑保护利用、传承发展和特色化城镇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传承地域文化,发展地域建筑,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只有通过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明确方向,凝练成果,锤炼队伍,才能促进学术研究与生产力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以徽派建筑风貌控制为借鉴,推广运用于其他地区、地域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应用中,逐渐传播我国传统建筑艺术价值,提升中国建筑的国际竞争力;借鉴先进国家的城市化理念,助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语:目前,我国众多古城镇、古村落刚刚进入城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如何师承传统、实践创新,则是地方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修复传统建筑的集中连片区,保持村落及周边环境和整体空间形态和谐,保持村落的真实性、延续性,都需要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与成功经验。因此,该项目研究将以新徽派建筑风貌控制为主要内容,以传承徽派建筑文化为根本目标,并将实践应用推广在其他地区传统建筑的传承创作实践中,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新时代创新和传承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及其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篇9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其厚中的文化底蕴和独一无二的稀缺性带来的精神享受是其展现自身价值的关键。考虑建立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历史文化保护模式,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公共空间、居住环境、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开启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以达到延续历史文脉、创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市形象的目标,为城市的游憩空间、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更好的扩展余地和前景展望。

一、历史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保护思路

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结合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性开发建设,激活文化遗产的生机,推动历史文脉的传承,已摆脱其被动孤立的保护模式,将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以历史文化为背景,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借助多渠道宣传方式和号召力,引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启动,刺激旅游市场,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城市公共空间,以特有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土地资本升级,真正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得文化遗产价值最大化和城市发展全面化的效果。

二、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不难看出,针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需要加强意识和完善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解决人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这就要使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利益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一个脱离繁琐城市生活的世外桃源,我们在对待历史城镇时,将人们的渴求与城镇保护结合为一体无疑是最好的方法。这在实际应用中,就是在合理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开发旅游产业。

(一)通过旅游增强文化自豪感

旅游的开展在向游人展示历史文化面貌的同时,也是当地人认识本地特色的机会。通过外人对当地的一草一木的重视,可以引发当地人的自豪感,从而更积极和主动的挖掘文化内涵,从根本上解决缺乏公众参与的问题。

(二)通过旅游活动传承历史城镇的文化

在旅游开发中,将旅游项目开展与地方建筑文化相结合,不仅能够扩大当地建筑文化的影响力,更好的保存建筑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还能为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提供适当的物质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在互相促进中共同发展。

(三)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不悖

要做到保护与发展同时进行,就要理解保护与保留的关系。保护是指在努力维系城镇原有空间格局、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社会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在开发前期和后期对当地居民经济上的平衡来实现的一种对待城镇开发的方法。而保留指对各地区的文化开发仅从形态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设计,将缺乏精神个性的空壳维护下来的方法。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盲目的保留历史,而是在保留与发展中取得平衡。

三、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以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为核心

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同旅游开发既相辅相成,又存在一定的矛盾。历史文化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一定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此前提下才能适当的的发展旅游产业。

(二)寻求最优途径

旅游开发时一把双刃剑。首先,应重视“旅游保护”弱化“旅游开发”,以历史遗产保护为第一要义进行合理的开发;其次,应重视“文化效益”,弱化“经济效益”,重视历史文化城镇文化价值的传播;另外,要重视开发的质量而非数量,防止过度的开发导致的破坏。除此之外,许多国外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对历史古城的旅游利用有两种方式:一是完整保持古代城镇原貌,再现昔日历史情境。如美国的威廉斯堡,保持着18世纪的城市格局和建筑形式,而在古城的两端专门开辟一片商业区,利用旧建筑的同时保持风貌的协调;二是保持古城特色,展示传统风格。这种方法以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为代表,保持历史遗存原貌,也不排斥现代生活的介入。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生活的介入并不能破坏原始城市的肌理和风貌,而是与旧城相辅相成的。

历史文化城镇反映了国家历史的辉煌,承载着历史的文化积淀,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保护好,这也是我们历史文化传承和发扬最为关键的一环。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保护为前提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才能保存历史城镇的活力,继承并发挥起在历史中的意义和作用。

四、总结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文物建筑;价值观;原则

中图分类号:tU-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085-02

对文物建筑的保护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加以着手,还要能够从理论观念,实际情况和遵循相关法规的基础上正确的树立价值观,大力宣传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这样才能为文物建筑保护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并且有助于文物建筑的价值提升,促进悠久历史文化传承。

一、文物建筑价值评估和保护原则的分析

(一)文物建筑价值及评估

关于文物的价值判断早在1996年起草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就已经提出,当时参与起草的中外专家经过认真讨论认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是对文物价值的根本体现,并达成共识[1],在这几方面的基础上我国还建立了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加大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并且大力提倡文明旅游、绿色出行,保护现有文化遗产,使文物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实施。因此对文物建筑价值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历史角度出发,古代建筑是见证历史的铁证,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为判断历史的真实性补充记载缺失提供了重要的实物铁证,并让人们在游览文物古迹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历史变迁,欣赏古代建筑的时光变换,实现文化传承。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所有的活动都是社会活动,任何历史痕迹和文物都成为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产物。文物建筑本身也凸显了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创造的灿烂文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民族风情等,形成了探索人类历史的重要内容。

其次从文物建筑的艺术方面也彰显了文物建筑的艺术价值,文物建筑艺术是综合艺术的表现,涉及到方方面面。从远古时期人类便开始了创造艺术的时代,发挥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设人类家园。1982年全国文物普查时在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发现了我国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原始“聚落”遗址-兴隆洼遗址,距今有8000多年的历史,被考古界赞誉为“中华远古第一村”。遗址中清理出房址达到170余座,排列井然有序,布局严密,体现了原始建筑规划和原始建筑空间艺术。随着时间的变迁,人们对居住空间变换和日常生活需求逐渐提高。从起初的便于起居到后来刻意运用艺术表现来装饰修建各类建筑,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人类文明,文化特色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让后人欣赏到不同时代的艺术之美,领悟文物建筑的艺术价值。

相对科学价值来说科技进步反应了时代进步和生产力的进步。文物古建筑本身也反应了每个历史时期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穴、巢是当时用作住所的普遍方式。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使人类逐渐从穴、巢发展到被地面建筑所取代。建筑格局、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不断创新,原始的土、石、木到砖、石、木、瓦、的运用直到今天的高科技建筑材料的使用,即体现了人类智慧,也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在人类建筑史中的重要价值。

我国的文物建筑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科学的创造力。在历史进程的推动下对文物价值的评估,能够使研究的视野得到有效拓展,并且有助于倡导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从这些价值体现的情况来看,文物建筑价值的评估能够开拓文物建筑保护的思路,同时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得以完善实施都起到积极的作用[2]。

(二)文物建筑保护的原则分析

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要遵循原则,才能有效保证文物建筑的原有历史面貌和完整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修订版提出了文物古迹保护的十条原则,包括:必须原址保护.尽可能减少干预,定期实施日常保养,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按保护要求使用保护技术,正确把握审美标准,必须保护文物环境,不应重建已不存在的建筑,考古工作注意保护实物遗存,预防灾害侵袭等[3]。只有遵循原则,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才能真正体现出文物价值的内涵。文物古迹的不可再生性也决定了对它干预的任何错误,都是不可换回的。前一步的工作失误,必然给后面的工作造成损害,直至危害全部保护工作。因此必须分步骤按程序进行工作。《准则》中还提出文物保护的六部程序,依次为文物调查、评估、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制定保护规划、实施保护规划、定期检查规划[3]。由于文物建筑有着历史原貌和特定的文化符号等特征,所以在具体的保护工作实施中,就要注重这些规范,只有如此才能使文物建筑的保护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再者,历史赋予了文物建筑特殊的文化承载,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实施,不但要遵循原则,尊重历史,力求原貌,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加以维护,还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2015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的本法[4]。在文物建筑保护过程中只有有效的遵守相关原则和法律法规才能更好的保护历史文物,使历史文物古为今用,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激起人民群众振兴中华民族的斗志。

二、文物建筑保护的价值观问题探究

文物建筑的保护要注重深化认识价值观,明确文物价值的内涵。文物建筑并不局限于古建筑,在人类发展阶段的各个层面有着重要意义的建筑物都涵盖其中。因此要充分认识文物建筑的价值,将其渗透到情感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层面上去[5]。

随着文化保护宣传工作的思路和理念逐渐成熟,采取的具体措施也日趋理性和合理。从精神文明建设出发大力宣传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提高全民文物建筑的保护意识至关重要,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事业大力发展,人们通过游览名胜古迹来放松心情,亲近历史,与此同时也给文物建筑带来不可避免甚至是刻意的人为损害,在游览文物古迹过程中,有的人会故意在古迹墙面或是明显的地方刻上自己的名字,更有人会直接刻上“XXX到此一游”,自认为“良好”殊不知是对文物古迹的严重破坏,已经到了违法的地步,而从道德层面来说这种无知行为即让自己蒙羞也有损国家形象,大力宣传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的从思想上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

文物建筑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是某个特定时期的文化缩影,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当时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各层面的发展历程。文物建筑的使用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近年来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文物古迹游览成为旅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文物建筑的使用更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文物建筑的管理制度,完善运营程序,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数量,认真做好每日参观人员数量记录备案,避免超负荷运转,对文物建筑造成损害,加强文物建筑环境的保护。做到长期维护保养,促使各方面有效运转。正确认识保护对象,保护原则,保护策略与合理,科学利用及管理问题是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设关系的核心。

文物建筑的保护从技术层面来看要有专业的技术团队来维护和修缮,1935年1月“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北平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简称“文整会”)成立。以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等先生创办。这个机构就是目前国家文物局直属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前身。至此中国近代以来从事古代建筑修缮保护工程的专门机构正式成立。成为20世纪前半页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核心机构。随着历史进程,中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文物建筑保护技术不断提高,促使现阶段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发展,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还原历史,创造价值

对于文物建筑保护过程中的价值观问题要充分重视,从多方面的措施实施加以有效保护文物建筑的完整性,要能防止破坏,对文物建筑以及环境等方面要加强保护。只有保障了文物建筑保护措施合理实施,才能将其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得以保护[6]。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文物建筑的保护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诸多问题,这就要从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和技术手段出发才能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既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性也更加凸显了文物建筑的自身价值。加强重视本民族的文物建筑保护,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有利于历史文化信息的进一步传播,让世界能够看到中国的文化魅力所在。此次主要从文化建筑保护价值评估以及原则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究了文物建筑保护的价值观相关问题,希望有助于对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深化认识。

参考文献:

〔1〕晋宏逵.文物建筑的价值评估与有效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15,(3).

〔2〕梁松.文物建筑及其周边环境保护的实施思路探寻[J].江西建材,2016,(03).

〔3〕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iComoSCHina.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