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科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3:46

资源环境科学篇1

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是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知识有效结合的纽带,文章从充分利用本土自然环境资源出发,以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研究小学自然科学学科课程的学习资源开发和探究学习活动。提出本土自然环境资源可以作为国家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以丰富教材内容,有效实施教学;本土自然环境资源还能打破书本教学的局限性,构建一种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关键词:

本土自然环境资源;小学自然科学;课程资源开发

在学习化社会中,不再把以学校制度为中心的教育部门与非教育部门截然分开,学校不再是社会中的一座“孤岛”,而是学习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应该成为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学习的有效结合的纽带,既使自然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又使各类教育资源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对小学自然学科而言,指导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界、了解自然是其必然的学习任务。同时,《自然教学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家庭及社区环境中有着丰富的本土自然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有利于拓展科学教育的空间、丰富教育方法、形式和手段,使它们协调一致地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自然科学教育在这方面存在内容缺失、教师教学无从着手的问题。本文试从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自然环境资源,以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研究小学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资源开发和探究型学习活动。

一、本土自然环境资源概念的界定

本土自然环境教育资源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现实生活中本土的自然环境,即指学校所处的这一大的自然环境,学校里的自然角、草坪、种植园、学校旁的小河以及学生置身其中的自然人文环境,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的开发点。我们认为教育应立足实际,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这些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二是指教育方法本土化、自然化,即深入现场和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与丰富的本土自然环境材料直接互动,自由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二、本土自然环境资源与学科教学的联系

1.资源的多样性与主题探究学习

在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的时候,水、动物、植物不可避免地成为学校自然课程关注的主题。为此在进行自然课程开发的同时,我们充分关注了校园边上的小河这一资源的综合性,从多角度构建了“关注小河,保护水资源”这样一个集五大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环保主题教育,这其中既有科学领域的“有关水的特性、有趣的水”等知识性的了解,又有学生自发形成的对小河净化系统的探究、对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等倾向于社会性领域的探索,同时还结合学校的艺术学科开展自然观察笔记的活动。在主题的实施中,从某一领域切入,寻求多个发展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不同的内容之间产生联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构建自然科学综合主题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将平时的自然学科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充分挖掘、利用本土教育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内容,注重他们的经验以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2.学科探究学习内容的本土化

上海属于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各种动植物的活动生长都明显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着。《自然教学纲要》明确指出课程内容要适当照顾季节性,这在季节特点显著的上海地区就显得格外重要。况且学校处于曹杨新村,这是一个有着60年历史的工人新村,其地貌、交通、设施都别具风格。核心地带的蜿蜒小路风景怡人,植物多样,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风貌。为此,自然教师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利用一条路周围四季的景色为线索,让低年级学生感受到季节的变化。通过这样一种较为长期的观察,学生的亲历性得到了很大的体现,对于他们观察能力和积累能力的提升可谓大有裨益。从中我们也感受到真实、丰富、淳朴的自然环境是开展本土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家庭、社区、学校的人、事、物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鼓励教师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有的、感兴趣的现象及事物,鼓励学生对遇到的问题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大胆探索,在直接感知中学习,从而使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实际生活、亲身体验感受本土文化,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氛围。

3.学科学校资源的可视化

作为学校的重要科学教育资源之一,自然生物角是学校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随手可取的教育资源,然而它应有的作用却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我们在立足本土资源选择主题内容时,把本土植物的种植活动作为自然学科的再设计主题的基础。通过在校园内种植一些常见的植物,让教学和本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种植过程中对自然角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自主探索。此时便可利用这一有利的资源,进一步支持、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由于现行的自然课本中有一部分材料是难以在课堂中完全呈现的,比如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动物的繁殖等内容,这些内容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观察期和一定的种植条件,为此我们在布置学校自然生物角的时候有意识地把课本知识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有意识地整合教材中的内容,把观察重点放在了当地特有的植物和动物上。学生结合对身边的自然生物角内的植物和动物的观察来体悟教材中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就使课本知识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结合起来了,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感情。例如教学《植物的茎》一课,由于学校中缠绕茎的典型材料并不常见,恰好学校生物角种植了丝瓜和豌豆,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型的茎,为此我们只要把这些茎作为补充材料,运用到教学之中,即可使教学设计更为贴近生活。通常由于教学选择的内容与环境创设植根于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因此,能形成学生、教师、环境三方面有机互动:环境生成主题活动,环境又在活动中不断发生着变化,促进了学生知识掌握的牢固度和观察的层次性发展。

三、开发本土自然环境资源,促进小学自然科学课程校本化

课程实施的最高境界是让学习者的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言及于此,大部分的自然学科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都很重视自然学科知识点的教学,但是新课程倡导自然学科应该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因此科学知识的应用被视为科学教育的关键环节。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27.66%的自然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忽视将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进行联系,造成了所学知识内容与本土环境相脱节的现象,使学生产生自然脱离实际的错觉,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将科学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也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可见虽然新课程理念已不断深入人心,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忽视将小学科学课堂知识与本土日常生活环境、自然生物资源相结合。为此,如何进一步开发本土自然环境资源以促进小学科学教学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

1.实现生活即课程

课程实施的最高境界是让学习者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言及于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最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无论理论上、观念上怎样坚定地认同小学生校本课程与小学生的生活的关联之重要,也不能保证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一定能切实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保证小学生真正在生活中萌发智慧和情感。要使生活真正起到促进小学生发展的作用,不是让小学生静坐以待,而是引导小学生投入到本来就属于自己的生活中去,在活动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我们坚信,对于小学生而言,缺乏实践的学习几乎是无效的学习。因此,我们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科学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过滤、筛选”,这些内容是以本土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是多样化、感性化、趣味化的活动,从而形成主题网络。

2.强化和丰富学科的整体性

生活化的学习有利于知识、经验及相应的学习策略的迁移,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成效。从小学生的生活中挖掘的教育资源、主题活动来源于小学生生活的环境,能兼顾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贴近小学生兴趣,并具有时代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在真实的环境里去体验、尝试、发现、收获、表达。活动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每位学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探究过程中情感态度是积极主动的,思维是活跃的。小学生的探究活动是灵活的,也是有序的,他们会沿着他们自己创设的轨道一直运行下去,关键是要提供给他们自主发展的环境。活动中,小学生自己试着确立主题,当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主题。小学生有充分自主的机会,应使他们以自由的意愿去构造他们认为统一的价值和规律。同时,在与小学生分享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在不断地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挖掘,努力成为小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聆听者,对小学生的言行进行有目的观察和了解,及时抓住小学生兴趣所在,促进小学生的整体性学习。

3.突出学习在生活环境中的浸润,提升学校效能

走进小学生世界,关注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是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同时,兴趣和需求也是引发小学生自主探索的动力。强调从学习浸润于生活的角度来看待本土生物资源的整合作用,关心小学生所获得的学习经验,而这种经验对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尤为重要的。在主题探究实践中,由过去教师主导整个活动过程转变为教师成为小学生活动的合作伙伴、引导者和材料提供者,让小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从强调计划性到小学生的兴趣需要与计划性相结合;从固定的活动内容到以小学生兴趣为本开放的主题活动;从重知识传授到重能力发展;从封闭式教育到走出小学校园,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从“牵着学生走”到“让学生自由自主地走”等。

四、基于本土自然资源的探究学习资源的开发

新的课程观告诉我们:教育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以及社会也是课程资源。学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包括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所以我们在努力开发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可供课程资源开发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而现实教学中,不同的地区使用同一套教材的情况普遍存在,教材中所涉及的自然教学资源不一定适合当地的学情。目前,本地区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本土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小学科学教学实施和学生的有效学习。其实,在我们身边可供开发的自然科学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如环境资源、动植物资源、科普设施资源等。学校可组织教师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从而促使教学资源更有效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1.引种本土植物,创设校内环境资源,进行观察实践活动,营造探究学习资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离开来。”由此看来,建设一个让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学习的校园实践基地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我们依托社区优良的居住环境,结合学校实际,并借助志愿活动,我们把种植实践区分成12个种植箱,第一期分别种植了黄瓜、四季豆、薄荷、玉米、紫贝天葵等12种上海地区常见农作物。以学期为周期轮换种植品种,并结合自然课程开展了有计划的植物观测活动。例如:我们结合一年级自然课中《认识植物》一课,把学生带到植物园中,让他们去观察各种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研究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在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点,并让他们按颜色、形态等外部特征给植物分类。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不仅掌握了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生长习性等方面的特征,分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又如五年级自然课中《植物的生命周期》一课,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植物的画册、图片,在网上了解不同的植物种类,带来自己喜欢的一些植物。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将长周期活动结合自然观察,让学生将实践动手与书本理论相结合,学生好奇心很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教师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教师点评的方法进行,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对植物的繁殖生长周期作一个长时期的观察和记录。比如每人发一粒菠菜种子,请他们在校内指定区域种下种子,在短短3个月中就经历了菠菜的繁殖周期,让学生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种植也间接教育了他们“要珍惜食物,因为食物来之不易”的道理。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拓展课的实践,组织了学生进行校园植物游览认识的活动,通过对合欢、樟树、向日葵的观察使他们对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同时借助学校已有的丰富植物植被,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拓展学生对植物的认识,使他们更加热爱和保护自己身边的环境,这对学校开展的生态教育也起到潜移默化的推进作用,一举两得。

2.结合社区自然资源,开展观察实验活动

利用课程资源积极指导儿童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活动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它将使学生有机会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探索、锻炼和成长。要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获得体验,并开展一系列的自然实践活动。学校地处曹杨地区,学校的北面紧靠着横穿曹杨新村的曹杨环浜,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地理优势,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自然实验。如五年级《污染与环境保护》这一单元的中污水处理这一课,我们就巧妙利用环浜的特性进行了教学。教材中讲到了污水处理厂的问题,由于学校附近没有典型的污水处理厂,学生没有直观的认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请学生围绕环浜进行观察,了解环浜水是如何自净的。学生首先制订了各自小组的调查方案,然后在环浜的不同位置取回水样进行观察,然后观察水的净化处理是如何进行的。通过调查,他们观察到了不同地段环浜水的水质情况与居民生活的关系,比如兰溪公园那段由于夏季游船开放和饮食店集中,导致了那段水域水质的下降,同时还发现环浜并没有采取传统的净水处理技术而是采取了一些新的技术。比如种植多种挺水、沉水、浮水植物发挥净化水体作用;放养水生动物有效控制藻类数量;造了一段高度适中的隔水坝,人工形成水位差从而造成河水的自然流动交换。由于采用这种构建自然的水生态系统来净化水质的方式,保障了曹杨环浜这条小河的水质稳定性。在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教师还结合三年级《池塘》一课,有效利用曹杨环浜的生态资源开展了《小水体生态培养的研究》,通过采集曹杨环浜中的金鱼藻和菹菜、满江红、槐叶萍等常见水生植物,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等不同生物,从而让他们了解到池塘的生态环境,从而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观察实验的环境。为了进一步充分挖掘环浜的资源,我们还开展了外来生物和本土生物的自然观察。笔者和学生分别在曹杨环浜中捕捞了20世纪3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食蚊鱼,将它和本土常见的青鳉鱼、鳑鮍鱼混养。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外来物种的压倒性优势(食蚊鱼甚至能杀死小青鳉鱼),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外来物种有时会给本土物种带来巨大伤害,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到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性。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应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广泛地接触社会和自然”,在实践中探索以大自然和大社会为中心的活课程、活教材。通过这些自然资源的开发,小学生们从熟悉的本土自然环境中获取了教育的资源,既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又有利于扩展小学生的科学视野。

3.整合本土综合资源,开展主题探究学习

走进小学生世界,关注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是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同时,兴趣和需要也是引发小学生自主探索的动力。强调从学习浸润于生活的角度来看待本土生物资源的整合作用,关心小学生所获得的学习经验,因为这种经验对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尤为重要的。比如在学习了小学《自然》第八册第二单元《废弃物无处不在》之后,我们着重围绕着如何对垃圾分类处理这一问题,让学生调查了解社区内垃圾的分类处理工作。此后,组织了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利用课余时间,以社区内的垃圾处理现状为主题,考察了曹杨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社区垃圾回收的过程等若干课题并逐一进行研究。现以《曹杨社区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为例介绍本课题的实施过程。(1)课题目标根据课堂讨论结果,向参加课题研究的学生提出课题目标:社区垃圾处理的现状;给环境造成的主要污染;在垃圾处理及相关环节上可能还存在的问题等,请学生根据平时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及已学的知识展开讨论,提出假设,并拟定研究方案。(2)研究方案经学生讨论,拟定的研究方案如下:了解曹杨社区垃圾的现状及处理;去环卫站、垃圾堆放点调查分析、讨论垃圾处理及相关环节中可能存在问题;分析、讨论拟定的调查范围和途径;再调查、分析、讨论、验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3)调查验证为了了解社区垃圾的现状及处理情况,学生利用寒假采访了垃圾回收站,参观了垃圾收集过程及垃圾处理场;经分析讨论,认为上海市在处理垃圾及相关环节上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激励配套措施不足,造成垃圾处理的方式与技术相对落后———用混放、填埋的方式处理;(2)社区居民环保卫生意识淡漠———造成垃圾收集困难和垃圾分类处理无法实施;(3)环卫主管部门的宣传工作没到位———市民(尤其是小学生)环保卫生意识提高很慢。为验证并解决上述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制订了如下三种研究方案:(1)上网调查———了解国内外处理垃圾的先进经验和技术;(2)深入社区调查———了解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3)到环保主管部门调查———了解如何落实环卫工作(尤其是宣传工作)。(4)讨论总结,后续研究在调查之后的总结讨论会上,学生个个踊跃发言,畅谈自己在调查中的体会、感想及见解,很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有见地地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报告。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沉浸在有主题整合的生活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效能得到显著提升。又如位于本地区的环境监测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生科学实践基地,近年来笔者结合这一实践基地,有意识地将自然教材教授和校外基地探究相结合,让学生走出学校寻找更新的发现。比如对五年级《常见的化学物质》一课有计划地引入环境监测站,通过专业实验室中对水的pH值的专业测试,让学生了解到了什么是干净的水及水的酸碱性如何分辨,并对分辨酸碱性的仪器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一根头发的化学测试了解到人的身体状况如何等。学生通过观察对这些科学知识有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认识,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四年级上学习《光源》时,我们结合曹杨地区花溪路景观灯工程,请学生设计一下如何根据社区内的生物生长特点进一步改善花溪路的景观灯,由于身处其中学生们异常积极,通过调查、统计、观察、设计等方式对景观灯的设计、节能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在这些观察、考察活动中我们并没有单纯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在接受的同时,采取小课题小研究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主题探究的方式去了解周围的事物,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由于在整个主题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视身边自然科学资源的利用,更加重视学生的经验,更加重视小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因而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五、本土生物资源与学科统整的思考

虽然开发本土自然科学学习资源打破了学校、家庭、社区之间原有的壁垒,但它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还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加以处理和利用。因此,还需遵循以下三点。

1.专注本土地域特征,统整教材内容编排

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熟悉教科书的全部内容,而且每一学年一开始就要通读教材。通读教材是要注意归纳、整理本学年教材涉及的动物、植物、生态等,把它与自然对照分析。就可以做出调整内容编排的规划,做好一年的教学进度安排。由于内容编排适应了当地季节的特点,教师就可以从容准备充分的实物样品,就可以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密切结合的本地丰富的感性材料,保证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一旦错过季节再进行有关内容的教学,只会事倍功半。

2.精选本土特有素材,有效替补课文内容

现行的自然课本中有一部分观察材料是当地找不到或者不易找到的,这就需要选取本地相应的材料,来替补课文中的观察材料。但是在替补过程中我们不能随意,而是应该有意识地结合当地特有的一些材料,并在选取过程中坚持材料的不可替代性。即选取本土材料应有代表性和常见性,切忌在选取中随意替换,否则就会造成认知体系的紊乱,对学生的观察和认识的整体性造成破坏。

3.围绕自然学科课程,开展主题科学探究

自然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应该创造条件,经常到大自然中去,走出学校、走出教室,使学生在丰富、具体的感性材料中激发兴趣,吸取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在校外开展探究活动时,必须要结合科学主题进行有意识地探究,切忌把这种活动变成一种随意的校外活动,我们要将这种校外主题探究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统整,将其转化为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序列化、专题化,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体验中逐步领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为学生的将来发展积蓄力量。著名自然学科专家李培实教授说过:小学自然课的教学不要把书本知识作为第一性的材料,而应以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作为第一性的材料。自然教师的职能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指导学生直接认识自然界的客观事物。所以本土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教育的本土化,而应根据区域的优势,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索实践活动,使当地的资源优势变成课程的优势,更有利于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使学校科学教育更有效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作者:李冬单位: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

参考文献:

[1](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S].戢守志,等译.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冯喜英,等.素质教育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3]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王渝生.百年诺贝尔科学奖启示录[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1.

[5]张永谦,葛荣寿.永不停息的探求科学真理的人[J].自然杂志,1982,(5).

[6]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傅统先,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7]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1.

资源环境科学篇2

论文摘要:在旅游开发的热潮中,存在以牺牲旅游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旅游大发展的众多问题。本文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与对策。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生活方式。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为旅游业利用而产生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自然事物。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资源处于基础地位,既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实践中吸引旅游者的直接条件和因素,更是旅游消费的客体对象。不论是旅游资源还是自然旅游资源,都是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

一、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1.旅游开发对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的影响

非生物类旅游资源包括水体、大气与气候、土壤与岩石等,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构成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最基本要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车辆、物资等大量涌入旅游地,旅游区出现了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土地板结、岩石(山体)坍塌等现象,这些对旅游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尤其表现在水体资源与环境方面。

2.旅游活动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地球上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但可以单独成为人类的旅游产业开发和利用对象,而且还与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组合,构成了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系。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旅游地生态系统是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同一体。与其他生态系统构成因子一样,一方面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演变同样也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根据美国生态学家哈定和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可得出三个结论:

1.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各个构成因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孤立的。

2.旅游活动不能对旅游地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旅游活动影响旅游资源与环境后会产生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这三个基本结论给我们提出了对旅游活动进行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在旅游地这个生态系统中,由于旅游区划而对旅游资源进行的分割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景观单元(即斑块),这些景观单元的空间格局随着生态过程的作用而不断改变。

三、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

通过立法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对旅游活动的规范管理,是当前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立法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必须以生态学理论为,遵循资源与环境演变的自然科学基本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达到制定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

1.旅游规划制度

旅游规划是指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手段,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资源、资金与物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定区域旅游资源的经济开发目标,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2.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评价

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为美国所创设。《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对环境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影响的联邦建议、立法方案和重大联邦行动都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包括该建议或行动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拟议中的行动选择方案。实施这一制度是对传统决策机制的变革,是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并已成为国际环境管理一种惯例。

3.旅游容量控制制度

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是实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首要条件。旅游容量控制制度,是指从这一制度出发,根据旅游承载能力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对进入旅游区(点)人数进行控制的一项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在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旅游目标方面十分重要。

4.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

旅游资源与环境共同构成了旅游地的生态系统,保护资源与保护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普通地区相比,旅游区的环境要求更高。因此,要建立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旅游区旅游资源与环境消长情况的监测,并按照更加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做好旅游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保证旅游地的优良环境,给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贵华.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资源环境科学篇3

关键词:我国资源环境科学探析

一、资源与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完成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就必须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能否行得通,关键在于是否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当前,我国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严重不足,水资源供应出现危机,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影响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果把每年环境、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加起来,则相当于我国国民经济每年8%的增长量,并且化石能源与矿产工业占据我国17%的国民经济产值,从这两个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出,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立足于我国21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安全,我们必须下大力解决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大宗或战略性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寻找与评价;水、土地、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大气、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控制及环境质量改善;重大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地震等)的预报与减轻;全球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等等。

二、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发展的现状

近半个世纪来我国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我国在资源与环境的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优势,并在国际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这些优势和特色为保证今后我国资源与环境研究工作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包括:

2.1具有一支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经验较丰富的研究和教学队伍。包括各部门所属研究所及高等院校、中科院所属研究所和综合性大学有关学院(系)及研究所,涉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绘、地理、水文、环境、生态、空间、大气、海洋和环境科新工程等诸多学科。这支队伍有一大批长期从事于资源与环境基础研究的老、中、青人才,有着较好的研究积累和较丰富的研究经验。高等学校近年增设与资源与环境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机构己有相当数量。其中设资源与环境学院(或系、所)的高校己达28所,能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的学校达到15所,设博士后流动站的学校也有10所,显示出针对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学科教育正方兴未艾。

2.2我国具有许多世界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如对全球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的青藏高原;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和岩溶地区;面积广大的内陆干旱荒漠;活跃的大陆内部地震;绵长的海岸线和宽阔的大陆架及其典型的边缘海盆;濒太平洋成矿带;时代较完整的地层剖面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独特的东亚季风气候特征及其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湿润到干旱区等多样的生态系统;等等。

2.3研究工作有着雄厚的区域观测能力与调查工作基础的依托。我国从事资源和环境方面专门管理部门众多,象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环保总局、测绘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中科院和高等院校,这些部门和单位有着长期、雄厚的观测与调查能力和工作基础,这对作为应用基础性的资源与环境科学不仅提供了获取数据的保证,也成为发展这一科学的重要力量。尽管我国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表现在针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较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不够,年轻、高层次的综合型学术带头人亟待增加;资料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缺乏保证等。

三、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正跨入全球化、系统化、定量化的新时代,其研究方式和研究重点都在发生重大的改变。主要发展趋势如下:

3.1整体观、系统观的研究思路得到加强。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正在跨越以往各类资源之间以及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开始把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不仅研究其自然属性,而且加强对其社会属性的研究;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特别是重视选择典型区域进行深入连续地观测,揭示人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政治化等过程对地球表层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并在高精度观测数据基础上,引入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建立动力学模型,为可持续性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改善工程提供可靠

依据。

3.2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和专项计划的组织方式成为主流。以往对单一资源或环境问题的单一机构、单一学科研究方式被针对单一或综合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联合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工程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跨学科、多部门研究方式所替代;并且无论在国际科学界还是在各国国家研究组织中,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往往是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计划来完成。

3.3研究的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的积累与分析。重大研究计划往往有大型观测计划相配合。全球和国家尺度有关地球环境资源变化的长期观测、监测与信息网络正在形成,包括地球观测系统(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00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等一系列全球性巨型观测系统;还有众多地区性和国家性大型观测系统;并且集地球空间信息存储、处理、传输和分析为一体的“数字地球”即将出现。

资源环境科学篇4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城域网;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1

StudyonDisciplineteachingResourcesdatabaseofweb-basedenvironment

------informationtechwebResourcesofHongzeeducationmanasanexample

LvFubing

(Hongzeteaching&Researchoffice,Hongze223100,China)

abstract:withthecommunity'semphasisoneducationandgovernmentfinancial,themodernizationofeducationadvancessteadilyinallplaces,educationalinformationalsowillvigorouslydevelop,andteachingresourcedatabaseconstructionhasbecomeimperative.inthispaper,takinganexampleofinformationtechnologycoursesnetworkeducationresourcedatabaseconstructioninHongzeCountymaneducationwetrytomakesomestudyanddiscussionontheconstructionofthenetworkteachingresourcedatabase.

Keywords:educationalinformation;man;Resourcedatabase;

Construction

2005年6月,江苏省委省政府颁发《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10年,江苏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江苏省教育厅也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由全省统一部署的“校校通”工程实施完成也助推了各地教育信息化驶入快车道,教育城域网的建设规模日益壮大,但仍有部分地区对教育城域网建设只考虑硬件环境建设,忽视了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学校各自为政,重复购买软件,造成资源的浪费,对教学资源在地区范围内快速、有效的共享重视不足,缺少对教学资源的建设模式的研究和探讨。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教学资源主要是指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数字化的多媒体类的信息资源。包括教材、案例、视频、图片、课件等,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教育网络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为了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对网络教学资源的需要,减轻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负担,避免教育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洪泽县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要求,开始着手规划本地区的中小学教学网络资源库建设,洪泽县教研室信息教研组承担了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库建设任务,并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申报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市级课题,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构建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新机制,并集中本地名校、名师的优势力量,利用教研系统的管理优势,调动各学校的积极性,共同研究开发适应学校需要的网络课程资源。

二、教学资源库分类及内容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素材类教学资源的建设,根据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可以分为以下九类:(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2)题库: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3)试卷素材:各个学科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4)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5)案例: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6)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7)常见问题解答: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9)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要求

为了保证所建设的网上教学资源库的先进性、完善性和可扩充性,在规划和设计资源库系统时,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系统的开放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前瞻性和兼容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标准化原则。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制订符合本地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方式与途径

(一)上级配发资源。国家、省、市各级教育部门配发了各类教学光盘资源,通过卫星接收的资源等等,通过整理可以加入到资源库中。

(二)网上整合。随着互联网上的数据不断膨胀,其中不乏大量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众多的教育网站和个人网站是建设资源库重要的资源来源。每位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查找并下载与我们教学相关的优质资源,或通过修改、整理后可以成为适合我们的教学资源并加入资源库中。

(三)自创特色。这是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方式,也是打造具有我县特色的资源库建设的主要途径。各个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是资源库建设的主力军,由全县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完成。各中小学教师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通过学校、学区、县级有关单位的逐层评优、筛选,最终由电教信息中心对各学区(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总结、分类、修改处理后添加到教学资源库中。

(四)外部采购。按照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可以根据学科和教育的需要,选择实用性比较强的资料购买,充实到教育教学资源库中。

五、教学资源库的维护和更新

随着教学资源库逐步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因为技术或网络的原因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一个团队去更新维护。我县目前已经拥有一支稳定的信息技术教师师资队伍,但要合理科学的利用现有的资源,制定详实的网络资源库维护及奖励管理办法,明确每位教师都有建设资源库的义务和责任,教师自己开发的课件、教案等不是自己的私人物件,而是集体的智慧财富,应该积极把自己的课件等资源及时添加到我县的资源库中,来提高全县整体的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顾鹏尧.校园网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中小学电教[J].2003,5

资源环境科学篇5

今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详细方案,这个规划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包括的范围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从生态环境方面讲,由渭河上游的天水到渭河下游的渭南,几乎涵盖了整个渭河中下游流域,可以说就是一个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规划。这个规划的实施,为渭河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渭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务院提出的总体要求是:力争用10年多一点的时间,把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实现经济繁荣、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在发展目标上,对森林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渭河干流水质、中心城市市区空气质量、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等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硬性指标。特别是对加快实施渭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加强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更有着直接的明确要求,把渭河中游干支流防洪、渭、洛河下游治理、渭北山地生态屏障建设、渭北和天水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全部列入规划中的重点工程。把加强西安、宝鸡、商洛、天水等秦岭山地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加快实施平原绿化、人居生态环境建设等工程列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示范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加快建设宜居区域的建设内容。这些对于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渭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来说,真是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今年6月1日,《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办法》实施,这个办法对于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又给予了一个强大的有力武器。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自西向东横贯八百里秦川。流域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涉及陕、甘、宁三省区。其中陕西省境内流域面积6071万平方公里,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50%。流域内集中了陕西省61%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1%的工业总产值。近年来,虽经各方面的努力,渭河流域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有所改变,但污染依然严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体系建设尚未全面启动,森林总量不足,生物种类大幅减少;河床内无序挖沙、水土流失严重;河道管理混乱,倾倒垃圾现象严重,河水断流、洪涝灾害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大量增加,又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渭河生态环境建设和水污染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形势仍然十分艰巨。尽快对渭河流域实施科学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以小流域为单元,各地共同开展综合治理是一项根本途径和长期任务

渭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反映首先是严重的水土流失。由于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失调、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导致渭河下游严重淤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只有以小流域为治理基础,在小流域范围内蓄水保土,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耕作措施紧密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综合防护体系,铲除洪水之源,从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使流域内水文状况改善,泥沙得到控制,河流生态系统与水文状况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好转,生态环境才能逐步得到改善。渭河水源既有来自南山秦岭的黑河、涝河、沣河等,也有来自北山渭北高原的泾河、洛河、千阳河、韦河、漆水河等。这些支流,从宁夏、甘肃到陕西,水土流失严重的面积都集中在渭北。这几年,南山的水不大了,北山的水几乎断流了。可见要从根本上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必须从渭河的每一条小支流做起,以小流域治理为基础,各地一起齐抓共管,从根本上、根源上改变整个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这应该是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渭河流域各地方政府发出的动员令。

小流域治理应以退耕还林(草)为主要手段,促进流域生态环境自然修复。退耕还林(草)、人工造林种草,对遏制水土流失可以起到一定作用。渭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大,范围广,实施退耕还林(草),尽快使生态自然修复,尽最大程度发挥大自然繁衍生息能力,加速林草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顺向演替进程,这项工程从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以来,已经实施几年,生态效益十分可观。我们应该把它继续的、长期的坚持下去。

要树立全局观念,上游下游各地政府相互合作,建立科学完整的综合治理、管理体系。上游地区可以小流域为单位,按照梁峁坡、沟谷坡、沟道等不同的地貌特征,配置各自适宜的水保治理措施。如梁峁坡多为坡耕地,除缓坡修筑梯田外,其余坡面可推行等高灌木带、林草间作及保土耕作措施等;沟谷坡侵蚀破碎,坡度在25°以上,实行退耕还林(草),发展以灌木为主的水土保持林;沟道以支毛沟为主,大力发展坝系工程建设,做到支毛沟小坝与骨干坝有机结合;另外,还应在渭河一、二级支流上部署小型水库、河道整治等工程,治标与治本同步进行,形成节节拦蓄降水,层层开发利用的良好布局,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综合防御体系。而下游地区重点要搞好河道管护,如河堤加固、河道疏浚、合理排污、堤岸绿化、减少污染等,使上下游形成相互呼应的、科学完善的综合防御体系,自觉地共同承担起渭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2.以科技为手段,建立渭河流域科学完整的综合防护体系

在国务院公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方案中指出,关中科教实力雄厚。拥有8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个部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院所、100多万科技人才,5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3个大学科技园区,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的优势条件。

渭河生态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科技优势,全面统筹、理顺体制,狠抓源头,建立渭河流域科学治理、科学管理体系,重新塑造健康的生态环境系统。

科学创新无止境,生态环境保护也是永恒的。当前应加大区域水土保持和治理工作力度,统一规划,大流域和小流域治理相结合,农田建设和小型水利建设相结合,林、草相结合,自然恢复与人工造林相结合,山、水、田、林、路协调-致,全面治理;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注重区域内生态水资源的调控;全面推广有节水效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使区域内经济有发展、用水有节减,让水于河流,保障渭河流域生态健康平衡;综合治理,生态、生物措施并举,提升区域治理水平;以流域内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为基础,利用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等综合治理手段,采取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等方法,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结构;制订各流域的统一考量标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长期不断地加强水质监测、监督,实行区域内解决污染,地区分界处考核交接,使河流的整体达到清洁,健康的生态环境;依法加强河道的整治治理,强制实行污水达标排放,严禁向河道倾倒垃圾,建立渭河流域湿地和自然植被生长带,并在河道堤岸及两侧营造林带网,充分发挥湿地、自然植被及林带网的美化、净化作用,使区域内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持续的发展。

3.完善管理机制,确保治理成果长期发挥效益

依法治水,在当今实行普法教育、建设法治社会的大气候下,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目前,除了有关治水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等等之外,还有与治水相关的法律如《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等。从执法环境到法律内容来看,渭河生态环境治理都进入了依法治理的时代。

资源环境科学篇6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论文范文一:有关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的探讨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自出现以来,发展非常迅速。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2.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

3.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本文试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首先,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上看,该学科主要由原来的人口经济学学科发展而来,而非从经济学内部分化而来。从事人口经济学的大多是当前活跃在人口研究领域的学者,而随着很多大专院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博士学位点的建立,一些环境学科和经济学科也都出现了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学者队伍。这些学者研究背景差异很大,而真正从事经济学主流方向研究的学者反而较少涉足这个新的学科领域。

第二,学科涉及的领域跨度过大,学者受学科背景局限对该学科比较难以驾驭。如前所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横跨人口学、经济学、环境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因此从事该学科的者需要具备或基本具备这几大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学者能同时经受这几个方面的专业培训,或有精力同时对几个学科进行潜心深造。因此,这是阻碍该学科发展的一个现实原因。

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几大学科之间的真正交流和沟通远远不够,尤其是经济学界对本学科的关注、实际参与比较缺乏。从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以后,由一些著名大学牵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召开过四次本学科的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

组织者邀请了全国范围内主要博士点和部分硕士点单位参与,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就会议参加者而言,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和资源环境学领域的学者,真正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非常少见。除了这样一个平台的交流以外,该学科在其他方面的交流就很少。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资源环境方面的专家,很少能一起对有关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更别论展开争论了。

三、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1.关于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表述

如前所述,一些学者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或矛盾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应当是本学科的研究客体,而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再说,这也不是经济学的表述,而且很难将这样的两维交叉的关系直接纳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因此,需要有一种经济学视角的表述,将人口与资环境关系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视野中。研究对象的确定,应该有一定的抽象过程。尤其是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

2.关于用经济学外部性原理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矛盾与问题的思考对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主要研究客体即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能否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和分析呢?本文认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就是一种很好的分析工具。

四、基本结论及探讨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3.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23.

[2]吕红平,王金营.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1,(5):28-34.

[3]邓宏兵,张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论文范文二:超越经济人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内容摘要: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设置的理论经济学,担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使命。经济人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经济人假设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否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商榷。文章从经济人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释力来分析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应该超越经济人,寻求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适应的基本假设―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复合。

关键词:超越经济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假设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在理论经济学的一级学科下设立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二级学科。该专业自设置以来,在学科建设、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培养了一大批此领域的研究人才。尽管如此,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许多问题尚无定论,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在学术界,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莫衷一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否与主流经济学一样需要基本假设?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否同样适用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需要什么样的假设前提?本文将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设置的背景、现实使命、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设基本内涵、经济人假设是否对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解释力等角度来分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否需要基本假设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理论假设。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设置背景与现实使命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消费方式,加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剧增问题,导致了世界范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导致资源低效与浪费性使用,三十几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引发了对水、土地、能源的巨大需求,有限资源承载着巨大的压力。经济增长过程中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已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据估计,中国为环境污染和恶化付出的代价每年占GDp的8%-12%。中国的人口压力巨大,根据最近几次的人口普查数据,第三次人口普查为10.31亿,第四次人口普查时11.6亿,第五次人口普查时12.95亿,第六次人口普查为13.3亿,不断增长的巨大的人口数量对资源环境形成了极大的需求。而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情况是:耕地面积有限,能为全国人口提供充足粮食的能力受到制约;水资源短缺,并在水体污染以及工农业用水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加剧了短缺;森林资源覆盖率低且质量不高,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建设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草地资源严重退化,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严峻等。我国的资源环境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需要。

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战略。唯有摆脱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多重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未来才更美好。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又强调了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党的十五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之一。自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

在此背景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于1997年研究生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置,是适应综合解决人口膨胀、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等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该学科的性质是经济学。曼昆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商品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的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一门社会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内生变量置于经济系统之中,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如何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事实上,在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稀缺性已得到了公认,而快速增长的人口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最大问题。人口是否是稀缺资源一直存在争论。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靠的是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劳动力是投入要素之一,大量的廉价低质量的劳动力是推动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粗放式增长是一种不考虑生产要素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未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质量的提高来实现,而我国劳动力素质一直很低,高素质劳动力的稀缺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限制性因素。所以,从劳动者素质角度来看,我国的人口仍然存在很大的稀缺性。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稀缺资源如何合理配置以及高效利用的经济学,该专业是适应现实需要而设置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的资源利用低效、环境污染严重、人口数量多但素质低这些难题。以该学科为指导,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该学科所负有的重要的现实使命。

如今,该学科已经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但是还不完善,并且很多问题还没有一致的定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要担负起现实使命,必须要弄清楚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可否解决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理论假设才能指导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人命题及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适用性(一)有关经济人命题

现代经济学的经济人指的理性的、自利最大化的人。自从亚当斯密对经济人作出详细论述以来,经济人命题一直是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斯密体系中经济人具有利己与利他的双重属性,利己的本性构成经济人基础性的价值层面,经济人的利他是通过分工和交换实现的,也由此产生社会性的共同利益。经济人一方面是自利的,同时能无意识的增进他人与社会利益。如果说古典经济学坚持了经济学的伦理思想,那么在早期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同样富有伦理意蕴。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认为:经济动机不全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排斥受金钱以外因素的影响,欲望本身也许是出于高尚的动机。经济衡量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大到包括许多利他的活动在内。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与伦理的结合并未走得很远,现代的新古典经济主义者把理性行为仅仅看作是旨在发现达到最大化的最佳方案的选择行为,并进一步要求选择符合一系列的理性公理。

随着经济学越来越多的使用数学模型和实证方法,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越来越少,经济人的非人化倾向占据了主流,经济人已转化为理性选择的代名词。现代经济学把人的行为动机做了非常狭隘的设定,把追求自利最大化视为人的理性行为的特征,特别是计量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出现,使得经济学几乎与伦理学无涉。阿玛蒂亚森对这一现象作出了批判,他指出,现代经济学不仅在理论分析中回避了规范分析,而且忽视了对人类复杂多样的伦理考虑。自利理性观点意味着对伦理相关动机的断然拒绝。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人类的行为动机是多样的,自利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单纯的自利最大化已经无法对现实问题提出合理的解释。

(二)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人类行为探讨。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人类的行为是多样的,包括经济行为、人口行为、资源与环境行为等。在这些行为中,只有人类的经济行为符合经济人假设的理性行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以成本-收益进行核算,尽量实现利益最大化。人类的人口行为是复杂的,包括出生、死亡、迁移、教育投资等,长期以来并没有事实表明,人类的人口行为是遵循利益最大化的,虽然,加里贝克尔将效用论引入了生育决策,但是现实的生育情况并非仅仅取决于成本-收益,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如政府的生育政策就对人口的生育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西方国家鼓励生育,很多发展中国家控制生育。对于教育投资更是如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极少考虑回报,绝大多数父母并未在教育投资之前就算计好了未来能从孩子那里获得的回报将高于现实的投资,他们之所以愿意投资子女教育,主要动机是对下一代的关心。如果真要按照成本-收益原则投资下一代教育,大多数教育投资将不会发生。

复杂的人口行为难以用自利最大化来解释,而人类的资源环境行为也并非完全出于自利最大化。人类的资源环境行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变化,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以满足需要,并无资源量的限制,但在此阶段,人类并不是一味的从自然界索取而不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中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就是例证。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和佛教的很多思想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环境保护的伦理思想。儒家天人合一的环境价值观,道家的尊道贵德是天人和谐与万物平等的环境伦理思想,佛学主张众生平等与依正不二思想,这些思想反映了即使在资源环境丰裕的状态下人们也不是按照自利最大化来获取资源,而是考虑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要量多,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也多,受资源环境总量的限制也多,这时候人类调整了自己的资源环境行为,采取低耗高效的技术、实施资源替代,并有意识地对环境进行治理与保护,到了最近几十年,人们对子孙后代的资源环境状况予以很大关心。从20世纪开始,人类对非人类物种权利与价值高度关注,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行为并非出于自利,而是对其他物种的关心、对其他非人类主体的价值关怀,体现的是一种生态伦理。

综上,人类行为是多样与复杂的,但行为动机并非是单一的自利最大化,单纯的经济人假设并不能解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

2.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人口大国,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口就到达5.4亿,1976年时9.3亿,20多年增长了近4亿。如今的人口已经有13.3亿,这还是在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后的人口数量。并且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对人口素质的提高形成制约,人口数量多与人口素质低的状况将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人口众多,尽管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资源量少,加之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落后,科技不发达,粗放型的高速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大、利用效率低,使原本就稀缺的资源更加稀缺。

资源环境科学篇7

论文关键词:资源环境资源与环境法课程

论文摘要:目前,资源与环境法课程已经在资源环境类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虽说是法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对于资源环境类专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利于丰富教学授课形式,有利于学生了解常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完善资环类专业的科学体系,有利于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等等。

一、引言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世界人口的迅速膨胀,全球的环境急剧恶化,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比如:土地的退化,水资源的缺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中国作为全球的一个发展大国,更是面临这样的环境问题,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了367万平方千米,并且还在增加。荒漠化也在迅速扩展,每年由于酸雨的破坏造成50亿美元的损失,并且殃及其他相邻的国家。1997年,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由于水、气的污染,经济损失高达540亿美元,这还仅仅只是间接损失。若是更为详细全面的考虑,直接经济损失2-3倍,甚至10倍。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国民尤为关注。为此,我们国家将保护环境制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资源与环境法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种边缘学科,也是交叉学科。其内容涵盖了伦理,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在高校中开设资源与环境法是很有必要且具有意义的。

二、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的作用

(一)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环境法常识

资源环境法中有许多基本的常识问题,人们通过资源环境法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了解了这方面的常识,详细分析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如此恶劣,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

意义。

(二)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环境法制教育

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环境问题如此的严重,进行保护和管理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法律手段用其强制性,权威性等特征,成为主要手段。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更容易的约束其破坏行为,在高校开展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三)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助于完善资源环境类专业的学科体系

开设资源与环境课有助于完善资环类专业的科学体系,资环类专业课程开设多方面学科,而资源与环境法内容与其密切相关。如环境管理制度制定,农用保护,总体规划等解决环境问题,涉及了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要加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的相关知识学习……要想保护环境,纯粹的自然学科知识远远不够,因为它涉及到了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所以,社会科学的知识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律手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以及资源与环境法教育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法律意识,知识水平等能力的提高等重要作用。资源与环境法应该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开设,去增强大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人类要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推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大学生扮演着主要角色,通过开设资源与环境法课程树立大学生价值观、环境观、伦理观。积极开展资源与环境法,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而如今,许多高校正在扩招,校园就得增设面积,校园就得规划,其中包括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引导大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说,爱护花草树木,垃圾分类投放,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节约用水,用电等等。在实践过程中养成保护环境的日常行为习惯。

(五)开设资源与环境法有助于优化校园环境,创建“绿色大学”

“绿色大学”的创建,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的保护环境,保护我的的校园。在环境幽雅,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下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古语曾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创建好的校园环境,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和谐价值观有机的结合,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以只让创建“绿色大学”只注重形式,要付出实际行动,让校园成为学生们发展的良好平台。

总之,在高校中开设资源与环境课程非常有必要。在资源与环境法课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理论,所以可以采用非富多彩的方式授课,寓教于乐。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希望,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的改善,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我们加大立法执法和宣传力度的同时,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改善客观生态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蔡守秋.论环境安全问题[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5).

[2]才惠莲,王宗廷.高校环境法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3]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资源环境科学篇8

摘要: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问题已受到全球的日益关注。实现渔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及可持续利用,加强渔业环境保护,呼唤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指导。该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本文在回顾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其逻辑框架,指出这一框架应当包括绪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政策分析等逐步递进的四部分;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应当成为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在构建这一学科的过程中,应当对稀缺性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资本观进行修正与拓展,加强既有政策之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逻辑框架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4-04

一、引言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本国乃至全球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1]。解决渔业经济发展、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从自然科学与技术角度加以研究,而且需要从经济学角度加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和演进规律及其应用为使命的经济学科。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尚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构建、发展及提升。笔者曾撰文对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述[2],本文在其基a上,对该学科的演进路径进行回溯,对学科的基本框架进行梳理,供同仁商榷以共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及渔业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协和发展。

二、学科发展的回溯与反思

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既是渔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溯其由来,就不能不从渔业经济学的发展开始。渔业经济学之思想起源可以追溯至英国古典经济学家a.斯密甚至更早,而日本学者蜷川虎三1933出版的专著《水产经济学》是最早的渔业经济学专著。之后戈登・史葛(Gordon,H.Scott)在《渔业资源的最优利用经济方法》(1953)[3]及《共享资源经济理论:渔业》(1954)等论文中提出了生物经济平衡和最大经济产量(maximumeconomicYield,meY)的概念及其方法[4]。1961年日本学者冈本清造出版了《水产经济学》。之后,随着渔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及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步衰退,世界许多渔业国家相继将发展渔业的重点由增加捕捞强度转向渔业科学管理,渔业经济学的文献也快速增加。Н.Π.琴索联夫的《苏联渔业经济学》(1977)、李・安德森(anderson,L.G.)(1977)的《渔业管理经济学》,洛根渥尔德与汉尼森合著的《渔业经济学》(1978)、近滕康男的《水产经济论》(1979),清光照夫、岩歧寿男著的《水产经济论》(1982)和大海厚宏、志村贤男等的《现代水产经济论》(1982)等都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著作[5]。然而不能不指出的是,虽然著作数量增加、对渔业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理论阐释逐步深入,但受生产力发展所限,直到目前为止,国外渔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实质上是就是渔业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配置问题。我国学者毕定邦[6]、胡笑波[7]等人曾经在系统梳理前任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分别于1990及1995年出版了《渔业经济学》教材。然而受计划经济时代学术背景的影响,这些教材在学术体系上与全球主流经济学有较大差别。其后国内出版的渔业经济学教材至今尚未能及时系统地整合国内外学术成果,形成能够有效阐释中国乃至全球渔业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及其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概言之,从主体看,目前的渔业经济学总体来看仍然停留在以渔业资源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阶段,需要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加以系统整理。

在渔业经济学发展的同时,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衰退问题受到了全球关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运而生,渔业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了经济学家的重视。从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90年代起,捕捞、养殖及其相互之间、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经济研究成为了渔业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渔业资源经济研究与渔业环境经济研究逐步出现了交融趋势。

概而言之,对于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而言,要真正建立起一门学科,尚需认真总结、梳理和回答如下这些主要问题: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有哪些?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与假设基础上有哪些基本理论?在这些基本理论指导下,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哪些特有研究方法?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哪些可以借鉴到本学科中?如何将渔业资源经济学与渔业环境经济学加以系统整合而形成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体系?如此等等。

三、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逻辑架构

就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架构而言,笔者认为其架构应当包括绪论、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政策分析四个逐步递进的主要部分。对四个部分的基本构成,思考如下:

1.绪论。在绪论部分,需要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性质、本学科与渔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渔业资源学、渔业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说明。

2.基本理论。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应当包括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回顾、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等部分。其中,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它们既是经济学基础在本学科中的延展,同时也为本学科研究方法、尤其是渔业资源与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相关经济政策的设计及经济分析提供基础。

(1)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部分既为本学科提供基础,又是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链接。尽管本学科具有自身特色,但作为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进一步延展及应用,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首要的是界定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后面各部分的分析提供基础。其中包括对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社会福利理论、GDp核算理论、财政、货币与贸易政策等知识的简要回顾。

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在对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回顾时,作为经济学基础的延展,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必要对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经济学基本假设进行重新界定与认识。若资源无稀缺性,也就无需节约,无需研究其开发利用的成本与收益及有效利用与配置。这一点毋庸置疑。传统的渔业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可捕捞的渔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配置问题。其中主要讨论的是渔业生物资源的稀缺性,在对于水域与水生生态系统等环境资源,在传统渔业经济学中被看作是外生变量。因此,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应当对传统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作一定的延展,这种稀缺不仅是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相对稀缺,而是取决于渔业生物资源、渔业环境资源更新能力而产生的绝对稀缺,这种稀缺资源是这一耦合系统中的内生变量。

(2)外部性理论。所谓的外部性指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生产者或消费者等经济主体在自己的经济行为中产生了一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而这种有利影响所带来的利益并未被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己所获得,或这种不利的影响所造成的损失并未由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身所承担。外部性理论之所以应当被纳入到该学科基本理论之范畴,是因为人类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各种行为不仅会通过对渔业资源的作用而产生外部性,而且还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外部性。可以说,渔业生产、水产品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外部性随处可见。如何纠正外部性带来的资源扭曲性配置,在保护好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尽量提高人类福利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必须探讨的问题,这一问题将贯穿于学科发展的始终。没有外部性理论的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构建起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的界定与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有关。所谓非竞争性指的是某人对一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妨碍他人同时享用该物品,也不会减少他人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非排他性则指的是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其消费行为埋单的人排除在消费该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排他成本很高而导致经济上不可行。如果一种物品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说这种物品是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物品可能具备非竞争性但不具备非排他性,或者反之,此二者均被归入混合物品,而一些物品同时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称为私人物品。

(4)产权理论。产权是一束界定所有者权利、特权以及使用资源的限制的权利[8]。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渔业资源的产权界定不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济绩效会有所差异。冰岛、新西兰等渔业管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是否以产权理论为基础进行相关政策的设计、推进政策执行直接影响渔业资源保护之绩效[9]。要研究渔业资源及其相关的环境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就必须以产权理论为指导来进行制度设计、绩效评估。因此产权理论应当成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石。

(5)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它具有与日俱增的稀缺性。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平衡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权益,必须实现此类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为此,需要探讨渔业资源贴现率高低、产权配置以及资源生物特性、环境特性等对资源跨期配置、动态最优的影响及实现动态最优利用的机制与路径。这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

(6)自然资本理论。所谓的自然资本,又称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包括四个方面:(1)传统的自然自然资源;(2)环境消纳并转化废弃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3)自然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4)生命支持系统。”[10]。

显然,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可以且应当被纳入到自然资本的范畴。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类仅将其当作财富的来源(即资源)而未将其作为自然资本。何以做出这一论断?理由如下:按照R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所谓的资本,指的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无论是何种资本,追求超出其自身价值之外的增量部分是始终是投入此类资源的目的所在。如果将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作为自然资本,就应当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考虑如何实现其存量的补偿及增殖。然而,无论是全球而言还是在国内,渔业生物资源被过度开发、渔业水域环境被污染比比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因为在理论方面自然资本观的缺失导致了渔业生物及环境资源的扭曲性开发与不当配置,人们只考虑其开发,不考虑其增殖;即便考虑,也重前者而轻后者。

资源环境科学篇9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肩负着对采矿技术革新的重任,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矿业是工业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提供主要能源和冶金原材料。能源安全越来越被各个国家所重视,能源安全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我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只有充分高效开采和利用本国矿产资源,才能不受制于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采矿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学习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国家能源的安全需要无数采矿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无私的奉献。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开采方式粗放,浪费巨大,严重威胁了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迫在眉睫,只掌握采矿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已经不能出色完成使命,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弥补了采矿专业学生学科面的不足,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采矿工程师对每一项技术的改革都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能够扩展采矿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科面,关系到采矿专业学生能否出色完成使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和经济学原理。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建设

本课程总授课48学时,由于培养计划学生课程设置中只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门经济学类课程,所以要先讲述经济学基础的内容,学时大约占三分之一。其他内容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矿产资源经济等。教师在授课过程结合具体案例及科研课题进行深入讲解。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体现信息时代教育特点。教学手段要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当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运用微信、QQ、邮箱等网络工具辅助教学,突破课堂五十分钟的限制,增加教师与学生交流渠道,促进了教学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3)实践环节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主要针对本科生教学为主,兼顾研究生科学研究需要,目前实验设备逐渐完善。开辟多个与矿业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走出课堂,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的把经济学运用到所学专业领域,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课程考评制度建设

对学生的考评应具有科学性,考评体系不仅要考虑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表现成绩,还应增加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参加科学研究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采取灵活、科学、实用的考评方式,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把学生从应付考试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天赋,挖掘科学研究的潜力,从封闭型教学向研究型、开放型教学转化。

3.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一些建议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培养复合型采矿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仍有很大改进空间,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使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加出色的完成使命,并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1)认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加快课程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普遍错误的认为经济学课程对以后的工作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认为只要学会核心专业知识就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采矿学生不注重经济学的学习。事实上无论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还是现场技术人员或者是生产部门的管理人员都离不开经济学知识。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已成为我国的主体,只懂得科学技术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采矿专业学生要想出色的完成使命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应具备经济学常识、经济学素养和经济学思维。

(2)结合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使命优化课程内容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学生对矿业知识掌握的较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门课程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鉴于采矿专业学生的重要使命、矿大的学科特色及有限课时的限制,需要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内容设置上应注重矿产资源开采、环境保护与经济学原理相互融会贯通,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资源高效开采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加矿产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章节的课时数,把重点内容讲解的更加深入、透彻,使学生学有所获。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着教学效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选择有采矿工程专业和经济学背景的专业教师任课较为理想,然而很少有教师同时具有这两个学科的教学经验,所以应该加强教师的再学习、再教育,使得教师能够胜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应不断拓展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实现矿业与经济学知识的交叉融合。此外,教师应当引导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上与其互动,交换对问题的看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加大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应该加入与采矿专业相关的工程案例,例如给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授课时,突出矿业特色,结合科研课题,给学生讲述资源需求预测,矿产资源评价,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案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总结

资源环境科学篇10

以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为背景建立的工业体系主要是传统产业,多以开采原矿出售或出售初级选矿产品为主,缺乏深加工产品,采掘业的比重大于加工业,产品单一,不能形成合理的产品链。选矿工艺不成熟,开采方式落后,综合利用水平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如柴达木大部分盐湖矿床为多种有益组分共伴生的综合矿床,但目前只是开发其中的一种组分钾。由于综合利用工艺尚未解决,其它镁硼锂等有益组分没有综合回收利用,使得钾盐开发中老卤就地排放,原卤进一步老化,钾矿资源遭到破坏;芒硝的开采多为人工开采,采富弃贫现象严重,形成资源浪费;元明粉生产工艺及设备落后,早已停产;高纯镁砂的生产工艺不过关,至今无法组织有规模的生产;溴、碘、铷的综合利用,尚未进行新的深入研究,无法考虑开发利用问题,严重制约了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部分地方小厂在矿产资源中还在使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有的工艺和生产成本均缺乏竞争力,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柴达木矿产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由此可见,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同时科技进步也将对柴达木地区科技资源的整合、科技布局的调整、科技进步的方向、科技创新的重点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科技进步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了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评价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济增长是否依靠和实现了技术进步是区别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的,那么这种经济增长就是集约型的。否则,如果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那么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粗放型的。因此可以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是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一方面,循环经济是一个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为一体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不论是企业清洁化生产,还是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不论是资源的生态化利用,还是废弃物的再生化处理,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解决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而科技进步则是解决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主导力量。调整资源开发战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都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推动和支撑。

1.科技进步对资源开发的影响

当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所导致的。科学的资源开发战略,是在不断有序开发资源的过程中,一方面拓宽对现有资源价值的认识,另一方面推广应用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和系统化技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以煤炭资源为例,煤的洁净燃烧和转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提高了煤的利用率,还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又如在材料方面,发展循环经济要求重新设计材料性能,使其与生态系统相容。因此,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资源开发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

2.科技进步对减少资源消耗的影响

科技进步一方面使人类可以开发利用新的资源,减少对传统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少用或不用污染性资源;另一方面使人类可以减少各类资源的使用量。要减少各类资源的消耗,就必须采用新的技术生产节能产品、设备和生态环境材料。如节能电光源、绿色照明技术与产品、节电和节水产品与技术、变频调速技术及产品、工业节油技术及装备、节能型家电、节能型燃气设备、节能型供热供暖设备、节能型建筑产品及技术、节能风机、水泵、冰蓄冷技术、节能型机电设备等新型能源转化材料与技术、绿色工程材料与技术等。

3.科技进步对治理环境污染的影响

粗放式经济增长在我国总的经济增长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以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巨大破坏来获得利益的生产模式还没有得到完全改变。对已经被污染的环境,如果任其自然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周期。利用科学技术,如水化学技术,空气净化等技术,可以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进行抢救性整治。同时,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清洁生产,把污染治理从生产的末端扩大到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选择省能源、污染小的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考虑后续的废物处理问题。总之,通过科技进步,发展一系列环境友好技术和生产工艺,以达到减轻污染,减少资源利用,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经济活动呈现出一种加速增长的趋势。从有文明史记载到20世纪初,全球经济规模只增长到约6000亿美元,而这还不足现在全球每年经济规模增加的数量。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而全球经济规模将达到150多万亿美元,是现在的5倍,如果人类继续沿袭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规模的增长对环境所形成的负荷是不言而喻的,必将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面临一种两难境地。当前,人们力图通过大幅度降低污染强度而实现人口总量绝对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日益提高情况下的抑制环境退化的目标,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这正是发展循环经济所要达到的目的。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进步。无数事实证明,科技进步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告诉我们,只有依靠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真正解决好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和谐发展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进步在改变人类命运的过程中具有伟大而神奇的力量。今天,在人类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两难境地,从而寻求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关头,把希望再一次寄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上。在讨论科技进步的重大意义时,一个更为现实的背景是:在全球跨进新世纪的时刻,各主要国家都在纷纷考虑21世纪自己在国际领域中的地位,并为此制定战略和对策。在形形的战略和对策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不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一个日益显著的趋势是,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经济竞争和国家安全这几个重大战略课题被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予一体化的考虑。这至少表明,科学技术发展已经被十分密切地结合到有关环境的战略与对策的考虑中。在跨入21世纪的前夕,我国政府提出了以“科教兴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战略,这与循环经济发展是完全吻合的。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没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如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生态产业链、环境工程等都有对科技进步的要求。科技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和手段,开拓新的可利用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2.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因此可以说科技进步可以控制资源。

(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而存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意义在于其同生产力其他各个要素的渗透和融合。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其他要素之间不是加法关系,而是乘法关系,即科学技术是作为乘数乘到生产力三要素上去的。显然,当科学技术为零时,生产力为零;当科学技术不为零而大于零时,生产力便会成倍地增加。科技进步越快,这个倍数越大,经济增长就更快。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加快科技进步,使科技进步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3)科技进步是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导力量。从根本上来说,产业的形成、分解和新兴工业的诞生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历史经验证明,三次产业的依次出现和重心转移以及各次产业内部各个阶段的依次递进,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科技进步改变产业结构的过程是使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高级化的过程。随着技术进步,人类可利用越来越先进的机器设备去从事生产实践活动,技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应用的密度越来越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当技术水平高度发展时,生产的高效率使得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人越来越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又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的这一过程中,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得宏观结构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有效缓解资源与环境的瓶颈约束,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结构合理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4)科技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科学技术落后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科技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如,环境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产生,就帮助人们认识了环境污染物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及其危害;第二,科技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如,生物工程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活性炭技术等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广泛运用,都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第三,科技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循环经济的观念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升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循环经济是先进生产技术、关键链接技术及资源再利用技术支撑的经济模式,不是传统社会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模式,没有先进循环型技术路线支撑,循环产业链就不完整,循环经济技术必须创新。因而,可以说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的生命线。

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环节是形成循环生产技术体系,没有能够实现循环生产的技术就不可能进行循环生产,更不可能建立起循环经济体系。循环生产技术并不等同于环保技术,尽管它们具有环保功能并在环保产业中广泛运用。这是因为,循环生产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普遍存在于各个产业、各种生产活动中,它是新工业生产技术的广泛集成和组合。例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等,都要参与到循环生产技术的集成中,才能形成全面的循环生产技术体系。目前,循环生产的技术要素并不缺乏,主要是缺乏自觉的组合与使用。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升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仅是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实现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的需要,也是实现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中发展循环经济至关重要的一个重要措施。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涉及的矿种多,需要多种技术的组合与集成创新,才能促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生产水平,缓解和解决目前矿产资源在传统资源开发模式下存在的严重的资源浪费的现象和问题。但是,就目前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而言,相当多的技术多为一枝一节,不具有循环经济所要求的跨工艺、跨流程、跨行业、跨部门等基本技术特征;有相当多的技术在循环经济概念提出之前已经出现,多为过去在“清洁生产”中生产和使用的技术,只不过是现在再挂上“循环经济”之名;相当一部分技术的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低。另外,循环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但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的全部问题。因此,在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我们不能把循环经济与科技进步对立起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还必须同等重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断发明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第一,要利用新材料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推动矿产资源工艺技术设备的高科技化。我国工业设备各个年代生产制造的都有,由于国民经济一直采取粗放发展的方式,忽略对已建成的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不少设备都属于应该淘汰的落后设备。因此在循环经济高科技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生产设备分类进行淘汰或改造,根据自身条件加大力度实施工艺设备技术改革。

第二,以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推动、提升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支撑和引领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通过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高,从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解决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问题,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广推进循环经济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的循环经济道路。

第三,下大力气扶持一批在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大型高技术企业,通过大企业整合科技资源,带动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提高。重点要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循环经济型企业。

第四,要正确处理好高新技术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高新技术具有高、精、尖、新的特征,但是高新技术不等同于“清洁”技术,也不是没有污染或污染程度低的技术。高新技术也有环境污染问题,也要消耗短缺资源,而且高新技术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连带性等特征。以美国为例,在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发展为主的硅谷地区就存在着典型的高新技术污染。据美国硅谷报告的污染状况:一是高度危险的废溶剂等化学物质正从约80%的地下储罐向外泄漏;二是地下水中发现了大约100种化学物质;三是圣克拉拉郡发现了150多处地下储罐有泄露,并且有200口公共水井和私人水井被污染;四是每年有3~12万t的重金属从硅谷通过地下水道排入旧金山湾,正在使附近的湿地蒙受严重的环境危害。另外,硅谷的大气污染也相当严重,对此,要有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要利用高新技术提升其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也应该适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要运用循环经济的原则来规范高新技术,要构筑从宏观到微观的主体化环境保护体系,以防治高新技术污染,使高新技术在提升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水平时遵循“绿化”的方向。

四、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传统产业的增长模式,是以低水平需求和产业结构为背景,所需求的都是成熟技术或中低水平技术,这些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就可以解决。随着成本要素的不断提高和增加,低成本利润的效率逐渐降低,中低技术的市场空间日趋缩小,在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保持增长,就需以高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

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要依靠科技进步改造和振兴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的传统产业。要加快科技进步,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以先进科技为先导把矿产资源开发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贡献程度,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信息技术与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各产业技术相结合,带动矿产资源开发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从高能耗、高物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要重视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中传统产业的内涵发展,依靠高科技的投入,解决能耗高、原材料消耗大、综合回收利用差、投入产出低、污染严重等问题。依靠高科技的投入,提高现有生产的工艺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新的生产部门,延伸产业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使现有产品的质量、品种、价格性能比有较大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