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十篇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十篇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4:51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褥疮;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25-0127-03

doi:10.14033/ki.cfmr.2015.25.061

褥疮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皮肤等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性病变,其多是由局部受压,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进而诱发组织细胞持续性缺氧所致[1]。老年患者一旦发生褥疮,不但影响固有疾病的康复,延长治疗时间,增加老年患者的痛苦,甚至诱发严重感染以及败血症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褥疮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褥疮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对6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褥疮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长期卧床老年并发褥疮病例共60例,均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褥疮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68~87岁,平均(83.4±6.8)岁;卧床时间1~13年,平均(6.3±0.8)年;褥疮临床分期:Ⅰ期28例,Ⅱ期17例,Ⅲ期及Ⅳ期共15例;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者36例,股骨头坏死6例,恶性肿瘤5例,其他疾病13例。

1.2褥疮临床分期

根据患者褥疮症状的不同,临床上将褥疮分为瘀血红润期(Ⅰ期)、炎性浸润期(Ⅱ期)、浅度溃疡期(Ⅲ期)及溃疡期(Ⅳ期)四期。

1.3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康复状况,对60例长期卧床并发褥疮的老年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褥疮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3.1心理护理并发褥疮的老年患者多会伴随大小便失禁,并且褥疮常会散发出异味,患者难免会产生自卑、抑郁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随时了解老人的心理变化,耐心为老人讲解褥疮的产生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3.2加强饮食指导及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注意补充富含蛋白质的营养食物,鼓励患者多食鱼、肉、新鲜蔬菜及牛奶等易消化食物。定时帮助患者做翻身动作,2h/次。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翻身时间和皮肤颜色变化,针对患者易发生褥疮的身体部位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垫气圈、棉垫等),每日要为患者更换床单、被罩,保持床铺整洁、干燥。

1.3.3褥疮各分期护理干预措施(1)Ⅰ期护理方法:将爽身粉或炉甘石涂抹于皮肤肿、红、热、痛或麻处,以减少局部摩擦。严禁为患者按摩,避免软组织损伤恶化[2]。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2)Ⅱ期护理方法:使用生理盐水为患者清洗创口,以避免创口继续恶化扩大。患者若出现水疱,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于水疱边缘行消毒工作后,将水疱中的液体抽出,将碘酊(2%)涂抹于创面,配合使用红外灯照射创面进行杀菌,最后选用无菌纱布包扎创面[3]。在整个水疱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水疱表皮的完整性,以避免发生水疱感染。(3)Ⅲ期和Ⅳ期护理方法:患者创口行常规消毒后,将磺胺嘧啶因软膏涂抹于患者创面,并配合红外灯照射杀菌,3~4次/d,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创面的变化情况。

1.4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褥疮各分期症状改善情况,对6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1)Ⅰ期:以患者皮肤肿、红、热、痛或麻症状全部消退为痊愈;以患者皮肤肿、红症状消退,热、痛症状显著减轻为显效;以患者皮肤肿、红、热、痛症状均有所减轻为有效;以患者皮肤肿、红、热、痛症状均无任何改善为无效。(2)Ⅱ期:以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退为痊愈;以渗出消失,患者皮肤疼痛、紫红、硬结及水疱等症状得到显著好转为显效;以患者渗出、疼痛、紫红、硬结及水疱等症状均有所减轻为有效;以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病情甚至出现恶化为无效。(3)Ⅲ期和Ⅳ期:以患者溃疡结痴并脱落,皮肤局部组织得到修复为痊愈;以患者溃疡结痴为显效;以患者溃疡面积有所减少为有效;以患者溃疡无任何好转,甚至溃疡程度出现加重为无效。

2结果

2.1护理效果

60例患者中,总有效例数为59例,总愈显例数为53例,其中Ⅰ期愈显率为96.4%,总有效率100%;Ⅱ期愈显率为88.2%,总有效率100%;Ⅲ期和Ⅳ期愈显率为86.7%,总有效率93.3%。

2.2护理满意度调查

经治疗、护理干预后,在出院前1d,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分为三个级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调查结果显示:42例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17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1例患者对护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高达98.3%。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剧,褥疮在老年病患中的发生率呈不断升高趋势。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机体功能的衰退,皮肤代谢功能较低,加之有些老年患者需长期卧床,导致老年患者成为褥疮发生的高危人群[4-5]。针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褥疮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对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通过制定分阶段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褥疮防治的被动性和盲目性,还通过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护理等宣教工作,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褥疮防治的认识,促进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配合度,同时还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提高了患者护理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总而言之,在临床护理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加强褥疮基础护理的同时,还应根据褥疮发病各阶段的病理特点,采取合理得当的防治措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彭均,王颖.压疮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10,27(7a):987-988.

[2]查云飞.老年患者的褥疮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31-132.

[3]易容.卧床患者并发褥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9):151-152.

[4]蒋琪霞,李倩,耿广莉.提高瘫痪者褥疮护理的有效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2):10-17.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锻炼;物理治疗;护理干预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趋于老化及衰竭,一旦存在某种基础疾病,或受到意外伤害,被迫长期卧床休息。长期卧床使肺呼吸功能受到抑制,辅助呼吸的肌肉发生松弛,咳嗽及咳痰能力均下降,极易发生肺部感染,痰阻可导致患者窒息死亡,严重危险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增多,如何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医学界讨论的焦点。我院对59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9例老年患者均因年老体弱,病情较重而长期卧床。男性35例,女性24例,年龄64~87岁,平均(76.3±0.24)岁。卧床时间2个月~10年,平均(3.59±0.78)年。病种类型有脑梗死23例,脑出血、颅内血肿13例,颅脑损伤8例,腰椎骨折5例,髋骨骨折4例,股骨骨折6例。

1.2护理干预措施

1.2.1常规护理①一般护理:保持病房环境清洁,需要特别注意做好大小便失禁患者的清洁护理,避免空气污染。在患者病情及温度许可的情况下,可采取自然通风。注意患者保暖,病室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50%~60%,用紫外线消毒1次/w,1h/次。②口腔护理: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抵抗力减弱,唾液腺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下降,容易发生口臭及口腔炎,影响患者食欲及消化。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老人做口腔护理,2次/d。

1.2.2锻炼呼吸功能①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和有效的咳嗽,以锻炼呼吸功能。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与床沿或曲膝,上身微向前倾,双手抓床沿或抱膝,嘱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屏气3s,随后做爆破性咳嗽,以利痰的咳出;或深吸气后憋气3s,缩拢嘴唇缓缓呼出,及缩唇呼吸锻炼,以锻炼肺功能[1]。②吞咽康复训练:对存在吞咽功能障碍者,应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预防误吸有积极作用。可采取咽部冷刺激与吞咽训练,加强口腔肌群的运动训练,注意选择食物形态,应根据患者吞咽程度选取。

1.2.3物理治疗①定时翻身拍背:患者长期卧床,久病体弱,咳嗽反射弱,排痰无力,定时对其进行翻身拍背,1次/2~4h。翻身时注意动作轻柔,协调一致,避免推、拉擦伤患者局部皮肤。②引流:引流是依据重力作用,使痰液下流入大气道排出。引流不仅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减少了深部感染率,引流有时比应用抗生素重要,同时还可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将患者床尾摇高30°~40°,使患者头低足高位,配合胸背叩击,使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液松动脱落流出。注意双侧卧位变换,以利双侧痰液引出。③雾化吸入:长期卧床患者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雾化药液随呼吸运动直接输送到支气管及肺泡,药物在局部气道黏膜起到湿化、消炎、解痉的作用,可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使粘稠痰液变稀、促进痰液排出。雾化吸入时在生理盐水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化痰药物及抗支气管痉挛药,雾化1~2次/d,15~20min/次。④机械吸痰:通过吸引器将气道分泌物移除,并刺激咳嗽。适用于无力咳出痰液,意识不清及咳嗽与吞咽障碍者。⑤膨肺:膨肺提供给患者高于基线值的潮气量,一般大于呼吸机提供的50%。深而慢的最大吸气后,屏气,然后呼气。此法可促进肺泡分泌物的清理[2]。目前,膨肺无法确定最佳气道内压力值,特别是针对肺不张的恢复方面,从而制约了膨肺的实施。

1.2.4氧气吸入老年患者肺储备功能低下,循环血流缓慢.血氧含量低于年轻人,而充足的氧气能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改善微循环灌注,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吸氧可增加肺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率。

1.2.5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及相关防治知识,居家期间,减少空气中不良气体的刺激,戒除烟酒,保持心情平和,心态放松;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保证营养的摄入,以增强抵抗力。告之患者及家属不适随时就诊。

1.3观察指标观察59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咳嗽、咳痰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以p

2结果

随访1年,入选的59例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中,无肺部感染情况的发生。

3讨论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因呼吸功能减弱、活动减少,易并发肺部感染。其发生原因主要是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部分患者营养差,长期卧床身体虚弱致肺活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分泌物粘稠附着与呼吸道,使痰液不易清理,久之气道受阻,局部炎症反应,引发肺部感染。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畅通、有效控制感染是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的关键。

本院在护理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时,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注重口腔护理;指导患者做腹式呼吸,锻炼患者肺功能及吞咽功能;并提供针对性的物理治疗,包括翻身拍背、引流、雾化吸入、机械通气及膨肺等治疗;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居家期间给予健康教育及指导,有效地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入选的59例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中,无肺部感染情况的发生。由此可见,对老年采取卧床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护理意义。

参考文献: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综合护理;卧床;压疮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36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05-01

压疮是指身体的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而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组织营养不良,最终出现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溃疡和坏死。压疮最早称为褥疮(bedsores),它是来源于拉丁文“decub”,其主要意为“躺下”的意思,因此人们常误解压疮是“由长期的躺卧引起的溃疡”[1]。由于患者卧床时间长皮肤出现的最严重问题是发生压疮。而压疮是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引起压疮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长时间的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的皮肤组织坏死[2]。笔者现将综合护理对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卧床压疮患者70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60-88岁,平均年龄为69.29±4.39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压疮分期、疾病程度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卫生情况保持患者居住的床铺的清洁干燥,避免患者的二便失禁、出汗等潮湿刺激局部皮肤,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每日进行皮肤护理,可以使用50%的乙醇按摩患者的骨突隆处的皮肤,并适当的使用防湿乳剂和爽身粉等。

1.2.2局部减压和各种减压设备的使用为患者进行定时翻身,长期卧床的患者床头建立翻身卡片,每2h翻身一次,翻身之后进行记录,严格进行交接班,为患者的功能障碍的肢体放置正确和姿势,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经常改变身体重量的支撑以减少皮肤长期的压迫,可以在受压点使用软枕、气垫等保护设备进行保护。必要时为患者使用悬浮气垫床或者气囊褥垫床、交替压力气垫等设备,应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等合理的使用。

1.2.3减轻力源局部组织的按摩方法持续使用至今,但在后期有人怀疑其方法的可靠性[3]。更深入的研究表明按摩频率过度、力度过大会有损组织,进行局部按摩一分钟后可出现脉搏增快,皮肤湿度降低等问题。若患者的局部组织出现皮肤红,是提示皮下组织存在循环障碍,用力摩擦时反而加重局部组织的损伤使皮肤更加恶化,因此患者受压皮肤出现发红禁用按摩方式。

1.2.4营养供给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时严重影响创伤的愈合,虽然营养不良和脱水不会直接的引起压疮发生,但由于营养失衡患者的皮肤失去原有的活力和皮肤的弹性减少,增加了患者出现压疮的危险。同样地体重下降和肌肉消瘦减少了患者的皮肤和骨头之间的自然缓冲作用,使压力损伤的极易发生。保证患者的营养使蛋白质摄入量增加,可以预防压迫性损伤,加强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是建新组织和对损伤组织的愈合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2.5创面的处理和保护对出现压疮的患者进行创面护理前,应先检测溃疡的部位、分期及大小,观察外观(肉芽组织、坏死痂以及渗出),再根据创面情况选用化学清创术、机械清创术或者自溶性清创术等方法进行创面的清创,首先使用37℃的温盐水进行冲洗创面可以去除溃疡面的坏死组织和异物,达到减轻局部感染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在创面由肉芽组织的覆盖、创面周围上皮向肉芽边缘生长的阶段,此时对于创面保护是非常重要,保持创面局部的湿润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因此可选用湿盐水纱布进行局部创面的湿敷,提供湿润的环境[4]。

1.2.6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为患者及家属做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指导患者减少剪切力和受压的种种危险因素,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的预防,是预防压疮的发生是很关键手段。耐心教育患者及家属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变行为,普及压疮预防和保健的知识,有计划地做好长期卧床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是可以减少压疮复发性。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后压疮愈合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对于老年卧床的患者能够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压疮的措施。临床护理中要达到95%的预防率并非是不可能的[5]。对具有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重点护理和治疗干预,可使有限的医疗护理资源合理的使用和分配,从总体上是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压疮的预防率,不仅利于患者,还能减轻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秀红,蒋琪霞,刘云,等.压疮预防指南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6(18):7913-7914.

[2]周冬梅,钱晓璐.压疮患者居家主要照顾者照顾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18):3188-3189.

[3]吴海华.压疮防治新进展[J].上海护理,2003,5(3):5l-52.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坠积性肺炎;预防措施;护理对策

所谓坠积性肺炎是指因长期卧床导致的呼吸道分泌淤积在中小气管所致的一类疾病,此病症的出现常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极大程度的加重了肺部感染的可能。该病常以卧床患者为主要人群,发病率较高,且危险性较大,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现将本科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在67~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3±2.5)岁。试验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在65~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1±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与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部分患者因疾病诱发的生理及心理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采用温暖贴心的语言给予患者关怀,或发放图文教育手册,播放音乐等,以达到放松患者心情的目的,同时加强护患之间的信任[2]。②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病史及治疗情况进行全方面的了解与评估,并在护理期间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排便性状等进行记录,若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③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将患者的床头垫抬高,时常为患者更换,不仅可改善皮肤受压情况,同时保证了呼吸道顺畅[3]。④卧床活动护理:定时为患者进行叩背及翻身的工作,且注意在叩背及翻身期间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造成皮肤的擦伤及破坏。⑤吸痰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注意吸痰的顺序,应先确保先将气管内的痰液吸出后再将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进行吸出。另外,在插入导管时同样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管黏膜。⑥保证清洁:保证室内环境清洁及室内外通风正常,并进行定期空气消毒,更换床铺[4]。

1.2.2试验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如下:在进行一般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以下措施。

1.2.2.1口腔护理每天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1~2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1.2.2.2防止呛咳发生①饮食呛咳护理: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决定进食形态,并保证摄食的,防止在进食过程中出现下滑,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②鼻饲护理:确保导管通畅,注食前注意观察是否有胃内潴留,摆正,抬高床头30°,防止误吸,限制每次注食量不超过200ml。

1.2.2.3雾化吸入使用雾化面罩使气雾随患者呼吸缓慢吸入,可根据病情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抬高床头),对于神志清的患者,嘱其做深呼吸,达到利于排痰的目的。雾化吸入后配合翻身、叩背或使用多频振动排痰机。所选药物遵医嘱选用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氨溴索等。

1.2.2.4中医护理干预措施①使用多频振动排痰机:餐前1~2h或餐后2h,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接上扣击头。初次设置频率15赫兹,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情况调节需要频率,方向从肺底部,由外向内,(下肺)由下往上、(上肺)由上往下。每次10~20min,2次/d。②穴位按摩:选择孔最、太渊、尺泽、足三里、丰隆、定喘、天突等穴位进行1~2次/d的按摩,每次10~15min。

1.3观察指标观察与统计两组患者三个月内长期卧床原因以及发生坠积性肺炎的感染例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对数据进行表示,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等病例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出现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数明显较对照组少,少22.85%,p

坠积性肺炎作为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常见病,发生率极高,主要发病原因可归纳为: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同时,伴有各个器官功能障碍,其中最为严重的即是肺部活动功能受限引起的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而引起的肺部感染,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据本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出现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数明显较对照组少,少22.85%,p0.05)[5]等人于2012年的研究结果相符,证实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综上所述,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卧床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参考文献

[1]蒋颖,顾娟.坠积性肺炎的成因及相关护理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9,25(23):2341-2342.

[2]郑东升,何丽欢.老年坠积性肺炎的特点和治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5(11):980-982.

[3]崔晓媛,邓敏.坠积性肺炎的护理管理.黑龙江医药,2011,9(03):547-548.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股骨;骨折;内科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15-01

一、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82岁,因车祸致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于2011年3月23日入院,医嘱予骨科Ⅱ级护理,低盐饮食,监测血压及血糖,低流量吸氧,输液抗炎补钠,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7-8年,高血压、心脏病史5-6年,冠心病加重3-4年,平均每月发作3-4次。左股骨干骨折行保守治疗,患肢支具外固定,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于3月25日7:40诉心前区疼痛,医嘱予硝酸甘油30mg加生理盐水44ml,以2ml/h持续泵入,于11:30血压降至80/50mmHg,未做特殊处理,于13:00测血压为120/80mmHg,考虑患者心肌缺血,造成心排出量不足,导致阵发性低血压。查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壁心肌梗死,急性或再发心梗;查电解质示钠为123mmol/L,医嘱予生理盐水200ml加浓氯化钠60ml静点日一次,患者病情逐渐平稳,患肢支具外固定牢固。

二、护理问题及措施:

1.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支具固定有关

措施:床单洁净、平整,经常为患者擦浴,定时改变,按摩受压皮肤,促进血液循环,由于患肢支具固定,应注意松紧度适当,防止局部压迫。

2.疼痛与骨折[1]与心肌缺血有关

措施:经常巡视患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发绀情况,患者身边备速效救心丸,有喘憋、胸部疼痛时,及时按呼叫器。

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与长期卧床、骨折有关[2]

措施:帮助患者进行患肢向心性按摩,双下肢一起做踝泵练习。此患者存在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应加强患者足部护理,每天测量双下肢周径并记录,如发现患肢肿胀明显、颜色转深、疼痛加剧,应警惕血栓的发生。每日检查患者床上功能锻炼的主动性,达到主动预防效果。

4.沟通障碍与听力下降有关

措施:患者年龄大,听力严重下降,语言沟通困难,尝试用其他途径,如将功能锻炼分解图给她看,指导患者进行;并请患者家属协助沟通,演示功能锻炼的方法由其家属给予讲解,患者也易于接受。

5.睡眠障碍与长期端坐卧位,输液时间过长,吸氧时间过长有关

措施:患者端坐卧位,且吸氧输液时间长,及腿部疼痛,导致睡眠受到影响,给予促进睡眠的药物,采取舒适的卧位,可将床头抬高70-80°,病人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一软枕,病人可伏桌休息,注意加床档,保证病人安全。根据病人的病情,减少吸氧的时间及静脉输液的液量及滴速。

6.便秘[2]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缓慢有关

措施:患者应食纤维素高的食物,预防便秘,同时患者有Ⅱ型糖尿病,可食蔬菜,如菠菜、芹菜、南瓜,也可食少量瘦肉以补充营养。

7.心梗的危险与冠心病有关

措施:应勤巡视病房,注意心梗的先兆表现:约半数患者发病数日或数周有新发生的心绞痛,或原有的心绞痛发作频繁且程度加重,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效果不好,或有乏力、胸闷、心悸,发作时伴恶心、呕吐,血压波动等症状。一旦发生上述情况,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和血压的变化,观察尿量,陪伴安慰患者,急性期绝对卧床。

8.并发症的护理与长期卧床有关[1]

措施:因年老体弱,心肺功能退化,易出现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所以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保留导尿时,定时液,保留膀胱收缩功能,勤翻身,拍背,鼓励健侧肢体做自主运动。

三、体会

总之,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由于创伤和刺激,可诱发或加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发生脑血管意外。对于此例高龄病人,我们加强巡视,尤其是夜间,密切观察,血压、脉搏、、血糖、呼吸、神志变化;同时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及疼痛情况,且不断完善护理方法,指导患者尽快行功能锻炼,恢复肢体功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效果满意[1-2],并尽快达到伤前自理的生活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脊髓损伤;压疮;预防护理abstract:pressuresoresafterspinalcordinjuryisthemostcommoncomplicationofspinalcordinjurypatientsisanimportantfactorindeath.pressuresoresisthebodyoflocalorganizationsinthecaseofprolongedpressure,bloodcirculationdisorder,tissuenutritionaldeficiencies,resultinginlossofnormalfunctionoftheskincausedbytissuedamageandnecrosis.therefore,nursesandtheaccompanyingincreaseinpatientswithspinalcordinjuryoccurrenceandpreventionofpressureulcersaftertakingtherightcareisparticularlyimportant.Clinicalpracticehasprovedthatearlyonpressureulcerpreventionandcareofpatientswithspinalcordinjurytoimproveprognosisandqualityoflifeisimportant.

Keywords:Spinalcordinjury;pressuresores;preventivecare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20-02

随着现代交通意外事故的增多,我院骨科病员也在相发生一些变化,脊髓损伤患者呈增长趋势,而脊髓损伤后护理不当的话压疮会成为其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是脊髓损伤患者致死重要因素之一。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在长期受压情况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及陪护对脊髓损伤患者压疮的预防发生及发生后采取正确护理尤为重要。临床实践证明对压疮早期预防和护理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早期预防及护理对策可以降低脊髓损伤病人的压疮发生率,提高已发生压疮的治愈率。我院从2008年-2010年收治的42例脊髓损伤患者,现将有关预防及护理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用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脊髓损伤术后32例病人,男20例,女12例;年龄32岁~79岁;伤后立即入院的28例,伤后3d~10d后人院的有4例,这4例病人中均有1处以上的压疮。及时入院的病人除1例老年体弱患者压疮在入院后2周后出现Ⅱ期压疮外,2例出现i期压疮,其他入院者无压疮发生。带压疮人院的4例中,1例因经济原因在压疮好转后出院,1例出现难治性压疮外,其他2例均治愈。

2方法

2.1分析压疮发生的原因

2.1.1压力因素:垂直压力脊髓损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常常造成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的最主要原因[1]。磨擦力:患者在床上被动改换时或者硬拉硬拽后皮肤擦伤。剪切力:是由磨擦力和压力相加而成,如病人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与床铺之间产生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可以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2]。

2.1.2营养障碍: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压疮。常见于老年体弱患者。

2.1.3潮湿: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引流液等物质刺激而变得潮湿,出现酸碱度改变,致使表皮角质层的保护能力下降,皮肤组织破溃,容易继发压疮及感染。

2.1.4年龄及其他因素:一般老年在70岁以上更加容易发生。其他例如社会心理因素也影响压疮的发生,因缺乏自我护理意识而易发生。对患者护理、指导不充分也是压疮的易发因素。

2.2了解压疮易患部位:由于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处于仰卧位因此压疮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等部位。

3早期预防措施及临床护理

3.1加强基础护理:例如加强卫生护理,保持床整、清洁、干燥,做到勤擦洗、勤更换、勤翻身、勤按摩、勤检查。夏季,应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避免患者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对评估后的高危人群、好发部位,要重点观察、重点监督。严格交接班,对高龄、瘦弱、营养不良、肥胖、术后使用镇痛泵者及合并糖尿病等患者,应重点观察与监督。

3.2解除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常更换卧位,建立床头翻身卡,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30分钟翻身一次。在各种卧位时采用软枕、气垫,垫圈充气应1/2~2/3满,不可充气太过,对特殊病患还可采用翻身床、气垫床、水床等。一般俯卧位较少形成易患部位局部高压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帮助使用;不同病患采制定性化防止压疮措施,对于上肢健全者卧床患者,可以双手拉住床的拉手,使身体部分抬离床面同样能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而起到防压疮作用。平卧时,可以在膝关节下垫上枕头,让足底平踩在床上,这样不但能使下肢处于功能位置,还能避免足跟发生压疮。

3.3避免磨擦力和剪切力:翻身时不可拖拉,应根据病情、病因采用不同的,尽量使患者处于舒服位置,可在肢体下面放海绵垫,将骨突部位的海绵垫适当掏空,以减轻摩擦防止发生褥疮。平卧位时可以抬高床头,但由于抬高床头可导致身体下滑与床铺之间产生摩擦力,所以抬高床头一般不应高于30°[3],协助翻身,更衣,换床单时,一定要抬起病人身体,避免拖拉等动作。使用便盆时,应协助病人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以软纸或布垫,防止擦伤皮肤。

3.4保护病人皮肤:床铺应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根据需要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对易出汗部位可用爽身粉,大水便失禁者应及时擦洗和更换。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料布上。我科一般是对脊髓损伤患者,每日进行全范围适宜进行关节运动,维持关节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压疮发生。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他们卧床时间长,因此导致背部长期受压,对背部的按摩能够促进背部受压皮肤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与修复能力而起到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3.5增强病人营养:营养不良既是导致褥疮的内因之一,又可影响褥疮的愈合[4]。而良好的膳食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的愈合。

3.6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提高护理技能:应当充分认识早期预防压疮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渠道获得防治压疮的知识,例如订阅各种护理杂志,进修学习等,使知识及时得到更新和补充,尽快掌握合理有效的护理手段。并且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掌握与老年人及危重病人的沟通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还应对其家属、陪护进行心理指导及卫生常识宣教,使他们更能关爱、理解支持患者,能积极配合协作做好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从而避免或减少压疮的发生。对易发生压疮的病患实行个体化监控,同时实施难免性压疮的申报制度[5],认真落实护理措施,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4结果

经过综合评估及细心护理,及时入院的病人除1例老年体弱患者压疮在入院后2周后出现Ⅱ期压疮外,2例出现i期压疮,其他入院者无压疮发生,但是经过用红外线照射至创面干燥、结合高压氧治疗,及用湿润美宝烧伤膏换药,及加强翻身次数外,压疮没有继进展。除带疮入院1例出现难治性压疮外,通过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加强护理及营养和加强局部换药后,除了因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住院治疗而好转出院外,其余病人经过10d~32d积极处理后,均能治愈。

5讨论

脊髓损伤患者大部分长期卧床不可避免,但是病人有无压疮的发生,首先全体护理人员认识到压疮发生的因素及易患部位是基础,只有先掌握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并且能够在在临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才能有能力去细心观察到危险因素从而才能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到位。另外对陪护人员在思想上做好工作和让陪护学习相关知识,让陪护能和护理人员一起做好病人住院期间各个环节的护理,可有效防止压疮的发生,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压疮的预防是护理中的难点,压疮不仅给患者增加的痛苦,而且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对压疮易患因素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制定饮食计划,作好健康宣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落实即可避免压疮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疗效。因此要求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

对已发生压疮的,应局部治疗为主,辅以全身治疗的综合防治措施,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健康宣教,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要勤翻身,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增进营养的摄入,增加抵抗力。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使压疮护理更科学、更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褚福琴.骨科卧床病人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2):59-60

[2]何华英,杜峻,王素芳,等.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03-805

[3]李晓蓉.循证护理在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14-15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篇7

[摘要]目的应用循证护理探索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根据32例患者产生便秘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研究证据,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循证护理能有效地防治便秘,也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找出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有效干预方法,可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便秘;循证;护理

便秘是老年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粪性溃疡、肠梗阻、尿潴留,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如何根据病人产生便秘的具体因素和临床表现实施有效护理是一项有价值的课题。采用循证护理寻求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我科对32例老年卧床病人便秘实施循证护理的实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51~92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11例,心肌梗死8例,神经系统疾病6例,消化道疾病7例。临床表现为粪便干结、排便费力、便意及排便次数减少,常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并有头痛、头晕、口苦、口腔内恶臭味、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1.2方法

1.2.1提出护理问题(1)病情评估及便秘原因;(2)采取何种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

1.2.2循证根据以上问题,主要通过查询中国期刊网(CnKiKw)、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寻求解决问题的实证。检索发现引起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常见原因有[12]:(1)疾病因素。疾病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或拒食及活动减少,食物摄人量不足,致使进入胃肠的食物残渣减少,经胃肠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对结肠壁产生的压力过小,不能引起排便反射。(2)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等导致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从而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引起便秘。(3)年龄因素。老年人口渴感觉功能下降,在体内缺水时也不易感到口渴,这使得老年人肠道中水分减少;同时老年人的肠蠕动频率降低,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长,导致便秘。(4)药物因素。许多老年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一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可引起便秘。(5)环境及心理因素。住院致环境改变,患者原有生活规律被打乱,造成排便困难。患者有尽量减少陪护人员负担、不习惯或者羞于床上排便、出血病人怕排便会引起再次出血等心理,常常养成减少进食、忍住便意、依赖通便剂等不良习惯引起便秘。

1.2.3护理干预[35](1)观察评估病情。评估记录患者排便次数、性状及排便难易程度。向患者解释引起便秘的因素及预防措施。(2)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告之保持轻松乐观平和的心理能缓解便秘和不适,也可减少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保证日饮水量,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豆类等,蔬菜如韭菜、芹菜、蒜苗、菠菜、萝卜、丝瓜、藕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嘱病人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每日清晨可空腹饮300~500ml温水或蜂蜜水,刺激排便。(4)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老年人应缓慢建立定时排便习惯,切勿用力排便。每日晨间护理后置便盆于卧床病人,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锻炼。(5)适当活动。老年卧床患者应加强床上活动,比如经常做扩胸运动、深呼吸、适当抬臀等;自我按摩腹部,用双手示、中、无名指重叠,由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作环行按摩,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6]。轻压或做排便动作练习,以增加提肛肌的收缩力。(6)合理用药。临床泻药很多,老年人可用缓和性泻药如麻仁丸、更衣丸,清晨或睡前口服。刺激性泻药有双醋酚酊、番泻叶等,还可用开塞露及甘油栓用药,但不宜常用,以免影响正常排便反射而出现习惯性便秘。对服用药物导致便秘者则应遵医嘱改变药物或停药,必要时温盐水1000ml灌肠或戴手套抠出干硬粪便。(7)健康教育。①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便秘对人体的危害、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如引起肛裂、痔疮;患有冠心病用力排便时,可造成心肌严重缺血,轻者出现心悸、气短,重者可发生猝死。②解释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的重要性。③解释长期应用泻药通便的危害性,如产生依赖性,导致肠蠕动反应降低,并使肠道失去张力,自主排便反射减弱。建议患者逐渐减少泻药剂量,鼓励其采用其他通便措施。

2结果

32例患者通过上述护理干预后便秘均得到缓解,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

3讨论

随着老年人疾病谱的变化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老年护理已涉及到老年人的方方面面。针对老年卧床病人的便秘,我们采用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的四个连续过程,以人为本,对护理对象的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护理,达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循证护理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循证医学实践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全过程地认识问题,全面占有资料,不断更新知识,获取最新最佳的证据,进行循证医学实践。通过循证护理也提高了我们自身的护理认识、护理管理及护理技术。使个体恢复并维持生理和心理最佳功能状态的整体护理目标得以成功实现,体现了护理的人文性、艺术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护理领域中兴起的新观点、新思维,它是整体护理的延伸和完善,这个观念同整体护理一样,渗透到护理的各个领域,将使护士行为产生巨大转变,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秀丽,杨春艳.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分析和护理[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5,7(3):274.

[2]周晓红,叶丽敏,吴远聪.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812813.

[3]李建荣.便秘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7):12271228.

[4]崔丽芳,刘继云.老年人便秘的护理干预[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4):109.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篇8

【关键词】褥疮;预防;内科护理

1原因

1.1褥疮在外科方面常发生于骨科的病人或者手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

1.2在内科方面常发生于下列几种病人:

1.2.1昏迷或者半昏迷的患者,如脑膜炎、脑血管患者等的病人。

1.2.2长期卧床消瘦的慢病患者,或者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如肺结核、贫血、肝硬变、肿瘤、糖尿病、伤寒、脊髓疾患等的病人。

1.2.3水肿的患者,如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肺性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变合并腹水,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的病人。

预防和措施:褥疮的预防在护理工作中是一件经常而重要的工作。一旦发生褥疮,溃疡之处很难愈合,轻则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日期,重则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护理工作者对于预防褥疮的发生负有重要责任。

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褥疮的护理方法是基本常识,然而,在日常护理中,有些护理人员总认为褥疮是不可能避免的。其原因一方面是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而另一方面则是他们未能按照不同情况具体地灵活地运用这些预防方法。

我院对于内科护理组将病人按病情及具体情况分类,然后采取了多种预防处理,因而在最近几年中没有一个病人发生过褥疮。下面介绍我们在日常护理中的一些经验和措施。

首先对于第一类病人即昏迷半昏迷和脑血管疾患伴有半身瘫痪的患者。

这类病人的特点是他们睡眠的姿态经常保持一个位置,因而经过2-4小时后,受压的皮肤就会发红。皮肤发红是指局部受压后血循环障碍而发生的反应性充血,如果不及时注意纠正,发红的皮肤变为紫色形成坏死。同时病人又因此昏迷、大小便失禁、尿湿被褥,致使局部皮肤受排泄物的刺激产生褥疮。

预防:①更换卧位,有半身瘫痪的可采用平卧位或者向健侧侧卧。翻身的时间,可能按病人局部皮肤发红的时间和程度而定,约2-4小时一次。②大小便污床后,应及时更换,使床铺平整干燥。一天用温水清洁皮肤2-3次,避免排泄物的刺激。如果皮肤已经发红,应进行热敷,每次约10分钟。热敷后,皮肤即可逐渐恢复正常颜色。③床铺可用软床,亦可用硬床,只要平整即可。④这类患者不必强调使用气圈和酒精按摩,因脑血管疾患病人一般都很胖,而用气圈时,接触的地方受压过重,反而容易引起循环障碍。

我们曾有40多例昏迷患者,采用上述方法,避免了褥疮的发生。在患病的过程中也必须注意营养的配合。根据我们的观察,病情逐渐好转时,虽不常更换卧位,皮肤也无变化。

第二类是指长期卧床消瘦的慢性病人或老年人。

这类患者神志清醒,大小便自主,有时自己尚能活动。但其全身营养较差,同时肌层很薄,只要局部受压2-3小时,皮肤就会发红和有麻木感,稍久不动也会发紫。

预防:根据皮肤压红和局部变麻木的时间来处理换卧位和用热水毛巾按摩局部。热水按摩后,病人就会自觉由麻木变为有知觉,周围皮肤充血发红,再隔10分钟则由红变为正常颜色。必要时也可能用气圈。我们曾有一个脑出血患者病例,连续向一侧躺卧一小时,局部皮肤即发红,甚至感到麻木。后来采取白天隔一小时翻身一次和一天用热水按摩5-6次的措施,在三个月的期间内,没有发生褥疮。

第三类是水肿的患者这类病人常系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肾脏病肾变期、肝硬变合并腹水、多发性浆液膜炎,以及营养不良性的水肿等病例。病人因皮下组织积水而影响充足的血液供给,致使皮肤下组织因缺血而引起坏死。同时,又因心脏代偿机能不全或者腹水压迫心脏而呼吸困难,被迫采用半坐位,从而水肿下垂至臀部和足部,营养更差,而患者又不能活动,因此易于发生褥疮,而且预防比较困难。

具体措施和结果:①白天适当地根据病情更换坐位2-3次。②臀部不采用气圈,因此气圈中间有洞,容易使水肿部垂入洞的中央,宜改用柔软的绒毛枕垫平;床铺亦应无皱折和颗粒碎渣。③患者应穿宽大柔软的布衣裤,避免缝线擦伤皮肤,发展成褥疮;如包扎腹带,也须用质地特殊柔软的。④水肿的脚部先用热水浸泡,再用软毛巾轻擦干,臀部、髂骨脊部和背部都用软毛巾热敷;每天施行3-4次。⑤改善全身营养情况,根据病情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我们曾有三例卧床一年余的全身水肿的患者,由于采取以上预防方法,终于避免了褥疮的发生。

2讨论

没有分析比较,就没有说服力。通过实践与观察比较,严格采用规范预防和护理措施的较之前没有严格执行规范措施的,褥疮的发病率大大降低,甚至在近一年半时间内没有一例发生,从这可以得出结论,只要护理得当,褥疮的发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措施的执行也需要广大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这一良好效果,也大大增强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信心。同时也为内科护理中如何杜绝褥疮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预防方法措施,以供同行们借鉴。

参考文献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篇9

[关键词]老年患者;Braden评分;护理干预;压疮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a)-115-02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老年骨折患者发病率逐渐升高,老年患者骨折愈合较慢,多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活动能力下降,加之老年患者身体状态多较差,在长期卧床过程中容易发生皮肤损害,引发压疮[1],Braden评分能够评估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本文就Braden评分及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创伤一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140例,其中,男46例,女94例,年龄60~82岁,平均(71.0±12.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转子间骨折52例,股骨干骨折12例,胫骨骨折10例,腰椎压缩骨折2例,均依据病情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护理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治疗方式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Braden评分方法

评分采用改良Braden评分量表,量表包括患者知觉、皮肤潮湿度、活动能力、活动受限程度、营养状态及皮肤摩擦力及剪切力等6项内容,每项1~4分,分别代表压疮危险程度,评分越低,压疮风险越大,患者入组后及护理干预后分别进行评分,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评分,采用观察及与患者互动的方式进行。

1.3护理方法

1.3.1一般护理患者入组后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给予常规疾病教育及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手术治疗患者术前积极准备,术后注意引流管道及手术肢体观察,注意肢体血运变化,依据患者疾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1.3.2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依据患者Braden评分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过程注意观察Braden评分条目的评分变化情况。Braden评分是多个条目评分累加的结果,其评分内容包括知觉、皮肤潮湿度、活动能力、活动受限程度、营养状态及皮肤摩擦力及剪切力等6项内容,能够反映患者的营养状态、自身皮肤条件、活动能力等,患者的知觉、活动受限程度及活动能力能够反映患者肢体的运动状态,评分过低者说明皮肤长时间受压的风险较大,因此在护理干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患者皮肤持续受压时间,指导患者定时活动肢体,翻身,给予受压部位皮肤按摩或间隔热敷,依据情况加垫气圈,缩短皮肤持续受压时间,改善皮肤微循环。皮肤潮湿度较大、皮肤剪切力及摩擦力较大患者自身皮肤条件较差,护理过程中注意对皮肤的保护,改善皮肤潮湿状态,应用滑石粉等保持皮肤干燥,同时能够降低皮肤的摩擦力及剪切力,同时注意保持床铺干燥清洁,避免应用粗布床单,尽量采取棉质软质床单,既有利于吸湿,也有利于减少皮肤摩擦损伤的机会,同时注意在整理床铺及翻身过程中避免拖拽患者,引起皮肤损伤。患者营养状态评分较低者多伴有肢体水肿,皮肤多营养状态较差,容易发生损伤,对于营养状态较差患者注意补充营养,给予少食多餐,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同时补充蛋白质饮食,适量进食鱼肉、鸡肉等容易消化的优质蛋白饮食,必要时给予患者静脉及胃肠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2-3]。

1.4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Braden评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两组患者压疮发生评级情况[4]。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汉语版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

2结果

2.1护理干预对Braden评分的影响

两组患者护理前Braden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及护理组Braden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

6周后,对照组患者6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8.6%,护理组2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2.9%,护理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骨折患者多伴有内科疾病及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较慢,加之患者内科疾病也能导致患者活动能力降低[5],因此老年骨折患者卧床时间较长,甚至需要长期卧床,因此压疮是老年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需要重点预防的护理并发症之一,压疮的发生与受压部位皮肤质量及受压时间等有关,长时间持续的皮肤受压能够引起局部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代谢产物聚集,引起皮肤损伤或坏死,如果患者局部皮肤条件较差,如皮肤潮湿、营养较差时,在受压后容易引起皮肤坏死,在患者移动时也容易因为摩擦力及剪切力引起皮肤损伤,导致压疮发生,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而且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Braden评分系统是针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的系统评分,每个小项的计分情况能够反映出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因此在长期卧床患者针对Braden评分的条目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压疮预防性护理是综合护理过程,既包括患者自身皮肤条件的改善,也包括护理措施对受压皮肤的保护,因此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干预更符合现代护理学关于个体化护理的要求,在老年骨折护理过程中,采用Braden评分体系评估患者压疮发生风险,同时针对评分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护理组患者Braden评分改善情况中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分级也低于对照组,说明依据Braden评分体系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压疮预防性护理,能够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压疮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林慧玲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护理管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72-74.

[2]滕培兰.3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手术中预防急性压疮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11):61-62.

[3]杨媛媛,戴艳萍,黄琦,等.Braden评分表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09,29(1):79-80.

[4]吕卫华,卫金歧,谭亚萍.Braden评分量表在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11):983-984.

[5]伍佩玲,黄碧萍,何惠燕,等.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7):1930-1931.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篇10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高危人群为昏迷瘫痪者、老年人、肥胖者、身体瘦弱者、水肿患者、疼痛患者、石膏固定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发热患者、使用镇静剂患者、长期卧床的偏瘫、截瘫患者等。

1压疮的预防

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1.1床褥的整理

病人的被褥要常晒,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经常更换、清洗。尤其对估计易发生褥疮的患者床铺更要格外注意,每日整理2~3次,保持平整、干净、无皱褶,并使患者卧位舒适。

1.2皮肤的清洁

温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时不可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损伤皮肤。对于易出汗的腋窝、腹股沟部位可用小毛巾随时擦拭。保持皮肤的清洁可使汗腺排泄通畅,避免细菌、微生物的繁殖,也可涂少量油类或少许滑石粉保持皮肤的干燥和光滑度,避免皮肤因摩擦而造成损伤。

1.3加强营养

长期卧床的患者身体抵抗性差,应在饮食方面加强营养,宜给予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等,多食含钾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桔子、绿叶蔬菜等。

1.4长期卧床患者的翻身

实施有效到位的翻身来间歇性地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压疮最为有效、关键的措施。一般卧床病人每1~2小时翻身1次,发现皮肤变红,则应每小时翻身1次,左、右侧卧、平卧、俯卧位交替进行,并用软枕、气枕、水枕、气垫圈、海绵圈等垫在骨突出部位,可起到局部悬空、减轻压力的作用。

2压疮的护理

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护理措施

2.1淤血红润期护理原则为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继续发展;炎性浸润期护理原则为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浅度溃疡期护理原则为清洁创面,促进愈合;坏死溃疡期护理原则为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护理措施主要为定期翻身、减压,强调及翻身,经常更换,每2~3h翻身1次,局部可使用气垫、气圈等。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最好使用褥疮防治气垫床,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发展。而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也是防治褥疮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一般情况下,定时采用50%酒精按摩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肤,如骶尾部、髋部、枕部、肩胛部、肘部、足跟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或减少褥疮的发生。还可以局部换药配合红外线照射,照射距离应距患处约30cm,每天1~2次,每次30min,照射时随时观察局部情况,以防烫伤。

2.2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3护理体会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患者痛苦。当压疮的高危患者入院后,我们护理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如经常改变的重要性、发生压疮后带来的危害等,指导学会预防压疮的方法,如定时翻身,经常自行检查皮肤,保持身体及床褥的清洁卫生,利用简便可行的方法(如软枕)减轻皮肤受压程度等,使患者及家属获得预防压疮的知识和技能。对于骨突起部位放置棉垫,协助并指导每2h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的动作,及时按摩受压处,大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会阴,勤换内衣,严格交接班和记录,鼓励患者增加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避免压疮的发生。

总之,褥疮的发生常与护理工作是否到位密切相关,临床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细心和爱心,使压疮的高危患者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新晨: